高中语文说课稿:《赤壁赋》

2024-07-04

高中语文说课稿:《赤壁赋》(精选10篇)

1.高中语文说课稿:《赤壁赋》 篇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赤壁赋》,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效果和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明一下

一、说教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 “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教学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 “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的这一要求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二、说教法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能够诵读一定量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这篇课文教学课时设计为两课时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基于这一点并根据这一篇文章的特点,设计以下学习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韵律感;2、小组合作,理解文章内容;3、学生自主探究鉴赏,提高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关于作者:

作者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是黄州、惠州和儋州他曾有诗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儋州惠州” 苏轼写作赤壁赋正是在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的时候教师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二、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轻重和变化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读音—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之后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予以纠正,教师予以点评

三、根据注解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之后,学生质疑答疑,教师引导总结,提示重要知识点,举例: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后思考回答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以景动人——以情感人——以理警人

六、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教师适时的引导的形式来进行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了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当中秋风水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也随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态度)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态度)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教师引导,点拨明确:这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五、结语

(1)文章具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六、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五、说教学效果

这节课最精彩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第二课时分析“苏轼的山水意识”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这两个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并做好引导,让学生充分回答并控制好课堂进程,因势利导,成就课堂

六、说板书设计(略)

2.赤壁赋说课稿 篇二

(一)教材定位

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赤壁赋》分别被收录在不同的教学单元: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本次说课将《赤壁赋》定位于第二种情况。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总体要求: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本单元教学要求: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们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散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为“表达交流”部分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提供基础和范例。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在以上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现状,确定教学目标。

(一)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经过必修①文言文的学习,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现阶段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如下三方面的需要: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

3、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二)目标确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积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了解本文景、情、理统一的特点;在充分地把握与鉴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四)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三、 说教法和学法。

1、总体思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2、第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通过质疑、交流的手段达到积累和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

3、第二课时,教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比较阅读”“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4、恰当地利用学案、多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美读成诵

(一)导入课文

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从政治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从文学创作看,黄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巅峰。最负盛名的 “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同学们,让我们品读其三咏之一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走近失意飘泊中的苏东坡。(伴随多媒体录音,展示《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在词的大江里真是激起了滔天巨浪,从此一个声音悠远地响了起来——豪放派。那穿空卷雪的壮景仿佛还在我们面前,那人生如梦的浩叹仿佛还在我们耳边,让我们带着这些温馨的记忆走进他的散文杰作《赤壁赋》。

( 新旧联系,激情导入。老师带有感情的解说,既使学生了解了文学常识,又引发了其阅读的欲望。 )

(二)疏通文句,通读全文(约15分钟)

1、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学生质疑。

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集体讨论,仍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引导点播。

2、初读课文,学生互相读给对方听,纠正错误。完成检测练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包括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作好积累。

3、再读课文,试理解文意。

(三)美读指导(5——8分钟)

(①朗读时,韵脚要交代明白,要响亮到位,使之同声相应,一贯而下。②整句是靠内容上的互补,形式上的反复来强化表达效果的,朗读时不能将文气读断,要读得前者呼后者应,似断实连。③层次内部读紧凑,层次之间停顿要适度。④体会作者感情,避免造作,畸轻畸重,暴高暴底。)

3.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教案 篇三

1.了解作者及其思想,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2.弄清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3.积累第一自然段的重点文言字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弄清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积累第一自然段的重点文言字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拔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对于《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很熟悉了,同学们一起背诵上学期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上阕写景,描绘了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而苏轼在《赤壁赋》中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呢?是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相似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写作背景及解题

1.走近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与其父、其弟同列“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 韩愈 、柳宗元 和宋代的 欧阳修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曾巩 )”,后人称之为“三苏”。他诗,词,赋, 散文 ,均成就极高,且善 书法 和绘画,是 中国文学 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的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寻求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2.背景链接.

元丰五年(1082),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题材。宋代画家李火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3.文体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选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三、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读课文,纠正字音,结合课下注释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壬戌之秋( )( ) 歌窈窕之章( )( ) 扣舷而歌之( )

倚( )歌而和( ) 苏子愀然( ) 舳舻千里( )( )

酾酒临江( ) 举匏樽以相属( )( ) 挟飞仙以遨游( )

渔樵( ) 举酒属( )客 徘徊于斗( )( )牛之间

山川相缪( ) 驾一叶之扁( )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也

少( )焉 冯( )虚御风 桂棹( ) 嫠( )妇

横槊( )赋诗 麋鹿( ) 枕藉( ) 江渚( ) 蜉蝣( ) 肴( )核 狼藉( )

检查预习,纠正字音,熟读课文。

3.速读课文,了解本文的感情思路 (小组讨论,后有一人总结发言,教师引导)

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主客泛舟江上,观赏赤壁美景,饮酒放歌吹箫以及探讨人生态度的生动场面,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发出了世事变幻、人生短暂的感慨,表现了作者身处逆境仍然乐观旷达的情怀。作者以“乐—悲—乐”的情感线索贯穿全文,自然融合,构思精巧,思路缜密。

四、分析第一段

1、疏通文句,落实重点文言知识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十六日)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为:介宾短语后置 )

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劝酒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修辞格为:互文 )

④少焉(一会儿 ),月出于(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为:介宾短语后置 )

⑤白露横(笼罩)江,水光接天。

⑥纵(任凭 )一苇之所如( 动词,到 往 ),凌( 越过)万顷之茫然(句式为:定语后置 )。

⑦浩浩乎(形容词词尾 )如冯(通“凭”,乘)虚御风,而(表转折 )不知其所止;

⑧飘飘乎如遗世(遗弃尘世 )独立,羽化而( 表順承 )登仙。

2、本段写诗人夜游赤壁的情景

4.《后赤壁赋》高中语文教案 篇四

知识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2、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写景语句的鉴赏

2、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

3、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复习《前赤壁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二、赏析课文

㈠、齐读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 坂bǎn 行xíng 鲈lú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的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4、学生甲朗读第一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㈡、齐读第二段,正音、释义

巉chán栖qī鹘hú冯píng划huà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

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

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

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

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二课时

三、齐读第三段,正音、释义

裳cháng 缟gǎo 戛jiá 翩piān 跹xiān 揖yī 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3、学生乙朗读第三段

四、朗读全文

五、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清幽的秋色,江与月;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2、起兴不同:预先计划;对美景陡起游兴

3、游踪不同:人不离舟;舟游、山游、舟游

4、抒情方式不同:主客问答,自发议论;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

后赋用道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六、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教师可有感情地朗诵苏轼词作《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以结束对本课的学习: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七、解决课后练习第四题

5.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篇五

大纲要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本文是作者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所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赤壁怀古。

本词上片描绘眼前壮丽的长江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13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

面对此景,在词的下片中,作者很自然的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少了;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 。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

这种情感依靠什么得以充分传达出来的呢?

一是借长江之景抒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衬,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 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 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确立重点为: 1. 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 用典的贴切自然

确定难点为: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其实不然。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二、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

(一) 教学过程 引入 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入

疏通文义 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2、学生翻译课文,正义 (有省略)

写景 赤壁景物 1、指导学生描绘出赤壁之景:绘声绘色

2、指导学生概括出景物特点:壮阔宏大

3、比较一: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明确写景的作用

咏史 英雄周瑜 1、周瑜形象的特点?风流儒雅,少年得志

2、比较二: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理解写周瑜形象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切

抒怀 作者苏轼 1、“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

2、比较三:将本文与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比较,体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3、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并适时进行情感和思想教育

归纳总结 教师设问:本文是怎样将写景—咏史—抒怀三者完美统一的?由学生来回答,并总结出鉴赏诗歌的两个要点,并板书 背诵全词 自由背后,再个人有感情的诵背

布置作业 将本词与其他“赤壁诗”作比较

(二)教法和学法 诗词的鉴赏离不开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发现异同,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孰优孰劣。所以在教法和学法上主要运用比较法,辅之以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等。

1.在分析景物描写时,设问:长江有汹涌的时候,也有平静的时候,作者为什么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平静之景?通过比较,得出景物特点及写景的目的。

2.在分析咏史用典时,设问: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典的自然贴切。

3.在分析情感的抒发时,在提出“人生如梦”是否消极颓废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将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与本词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本词情感的复杂性。

一、导入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我想问问同学们是如何面对挫折、化解生活中的难题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可能有发泄、倾诉等几种方式。)林语堂曾经说苏轼是“秉性难移的乐天派”,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苏轼的一首词,看看东坡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他曲折的仕途生活的。

(板书课题、作者)

二、学生齐读整首词,初步把握词作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三、解读文本1、小序

引导学生分析小序的作用明确:小序点明了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2)地点:沙湖道中谪居黄州的背景:(学生先讲,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3)天气:雨,晴。 (4)人物:雨具,同行,余

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5)故,交代写作缘由。

2、学习词的主体部分(1)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翻译为先”的原则)

(2)引导学生思考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鉴赏诗歌“立足文本”的原则)

6.高中语文说课稿:《赤壁赋》 篇六

修1 ”

一、教材分析

本文在“像山那样思考”这个专题中,该专题是必修一中的最后一个专题。这个专题包含有三个板块,主要内涵是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专题的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在文本审美的基础上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本文被放在“感悟自然”这个板块中,应侧重引导学生把握由自然景物引发的人生感慨。

二、学情分析

在必修一中“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文言文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会了怎么样学习文言文。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阅读一定量浅易的文言文,但基于我校学生基础差的特点,主要所要做的还是应该放在基础上,如文言文的重点实词、虚词,重点句子的翻译以及特殊句式等等,在基础掌握的较好之后,对本文所包含的情感做一定的赏析。

三、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如”等实词,“之”、“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2、该课时重点梳理第3、4、5段的段落大意及重点词语的分析。

3、通过指导诵读,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4、通过研习探讨,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四、教学重难点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2、个性化鉴赏:景、情、理的融合以及本文的语言特点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复习式导入 学生背诵课文

(二)写法鉴赏

师:苏轼的《赤壁赋》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那么它在写法上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可以结合“赋”这种问题的特点去考虑。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2.骈散结合,善于取譬的语言特点。

本文用散文的笔势笔调,骈散结合,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的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三)文言知识梳理 文言实词

1、通假字

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⑵ 山川相缪(通“缭”,环绕)⑶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⑷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

(5)白 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 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歌曰:“„„”(歌词,名词)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2

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 / 哀吾生之须臾(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 / 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5)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6)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7)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去,往)3.于

(1)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 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呢。

而又何羡乎

(2)语气词,表反问,吗。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语气词,表疑问,吗。客亦知夫水与月乎(4)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5)形容词词尾。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 / 知不可乎骤得 5.其

(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2)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6.然

(1)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3)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固一世之雄也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 / 渔樵于江渚之上 / 寄蜉蝣于天地 / 托遗响于悲风 / 月出于东山之上

(2)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 客有吹洞箫者(3)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4)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成语

羽化飞天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横槊赋诗 逝者如斯 杯盘狼藉 如泣如诉 遗世独立 重点语句翻译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5.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六、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文言基础知识积累

实词: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虚词: 而 之 于 乎 其 然 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成语:羽化飞天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横槊赋诗

逝者如斯 杯盘狼藉 如泣如诉 遗世独立 重点语句翻译:略

七、作业分层设计

C类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壬戌之秋

()()

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

苏子愀然

()

舳舻千里

()()

酾酒临江

()

举匏樽以相属()

挟飞仙以遨游()

BC类

2.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义

七月既望

举酒属客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渺渺兮予怀

倚歌而和之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固一世之雄也

哀吾生之须臾

知不可乎骤得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相与枕藉乎舟中

山川相缪 3.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义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哀吾生之须臾

苟非吾之所有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而不知其所止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方其破荆州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糜鹿

耳得之而为声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A类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

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⑵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⑶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⑷侣鱼虾而友糜鹿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⑵ 凌万顷之茫然

⑶ 渺渺兮予怀

⑷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⑸ 而今安在哉

⑹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BC类

6.翻译下列句子

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壬戌rén xū

窈窕yǎo tiǎo 舷xián 愀qiǎo 舳舻zhú lú

酾shī

匏páo 挟xié

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属(通“嘱”,指劝人饮酒)

横(弥漫,充溢)

纵(任)如(往)

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

渺渺(悠远的样子)

倚(循,依)和(唱和)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危(端正)

固(本来)

须臾(片刻)

骤得(多有所得)

曾(竟)一瞬(一眨眼)

适(指享有)

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缪(通“繚”,盘绕)

3.⑴纵一苇之所如(助词,无实义)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苟非吾之所有(助词,的)

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给)

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

侣鱼虾而友糜鹿(连词,表并列)

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顺承)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

4.⑴舞,泣:使动用法

⑵西,东:名作状

⑶东:名作动

⑷侣,友:意动用法

5.⑴状语后置句

⑵定语后置句

⑶主谓倒装句

⑷被动句

⑸宾语前置句

⑹判断句

6.⑴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⑵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⑶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7.高三语文《赤壁赋》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

2、感悟作者泛舟赤壁而流露的情怀。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以“美读”为桥梁进入文章意境,体会情感的波澜起伏;接着以“望”字为立足点进一步“悟读”,从而理解作者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家余秋雨曾说过:“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了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因为文人墨客往往会在跋涉千山万水时感慨历史人生。大文豪苏轼似乎对赤壁情有独钟,在贬谪黄州期间两次登临便写下了“两赋一词”。“创作就是倾诉,阅读就是倾听”,让我们通过美读和感悟来聆听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寄托的心声。

二、美读——聆听心声

1、教师带感情范读全文(配乐配图)

师:这是一篇文赋,既有诗歌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行云流水之致,老师希望能通过范读全文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传达给大家,请同学们在诵读技巧处理及音乐转换中体验一下。

2、思考:作者在泛舟赤壁时内心翻起了怎样的情感波澜?

3、美读以体会感情(让我们在美读中具体体验一下情感流淌的方向。)

(1)师: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寥寥几笔便简洁明快地描绘出赤壁的秋江月色。

①哪几句话是景物描写?江面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边诵边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爽平静——怡然自得)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瀚无边——疏朗开阔)

(月出)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泛舟秋江的心情?(先析后诵)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徘徊)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析:“诵”、“歌”: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凌”:任凭一叶扁舟凌越万顷秋江,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豪迈激越。(强化此心境:“浩浩乎”、“飘飘乎”)

③全班配乐朗诵,体验情景交融(乐曲《高山流水》)

平静——愉悦——豪迈

(2)师:此情此景令人陶醉,禁不住快乐地扣舷而歌,却引出了一曲洞箫,幽咽悲凉(“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如何描写?

动情处……余音不绝,缭绕江面……使人如闻其声,也要凄然落泪……

诵读指导: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学生判断重读字)(指名带感情吟诵,配乐《佛上殿》)

(3)①师:一股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共赏清风明月,泛舟万顷秋江,此乃人生一大乐事,究竟是什么触动了“客”的心弦,从而吹出如此哀怨的乐曲?

触景伤怀:赤壁江月——三国赤壁故事——一代枭雄曹操

②指名诵读塑造曹操形象的语句(注意感情的跌宕)

师:你觉得哪句话最具感染力,能传达内心感慨?

指导:固一世——之雄也,(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

而今安——在——哉?(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亦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

全班诵读体会

③师: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反观微不足道的生命,“客”不免发出怎样的感慨?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人生须臾,登仙乏术,无限空虚怅惘无处倾诉,只好借箫声托付给冷清悲风,情感至此已落入低谷,似乎已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

④师:是不是情感再也无法回升?苏子的哪一句话透露出“柳暗花明”之所在?

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在宇宙间生生不息)

师:有“哀”才有“羡”,无“羡”自然也就没必要去“哀”了,至此似乎豁然开朗,最后开怀尽兴,尽得“共适”之趣。

4、小结:情感流淌的如行云流水,跌宕起伏,摇曳多姿。至此,我们已聆听到苏轼(主客)心声,要真正走进文章境界,除了“聆听”外,还得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悟读——理解心声

1、思考:掀起情感波澜,触发主客对答的源头在哪里?还记得幽咽悲凉的洞箫声因何而起吗?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执着的.希望

难免有失望

师:“望穿秋水”,望的是什么?你听到歌者的心里话了吗?

赤壁赋2由收集及整理,请说明出处

“美人”——圣主贤臣、美好理想“渺渺兮”——深沉的情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歌者复杂深沉的情怀无心流露,借助客人的箫声传达,高山流水遇知音,

而引发了主客问答(借助“水”和“月”)

2、披文以理解心声

(1)讨论:主客思考宇宙人生的分歧在哪里?(“变”与“不变”)

各自如何借助“水”和“月”喻理?

分析:(客)由眼前所见长江、月亮——人生与宇宙对照;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永恒、人事沧桑。

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变”)

(主)还是拾取眼前的“水”和“月”说起

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逝,但始终源源不绝;月亮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而月亮仍是千古不变那个月亮。

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超然物外,功名富贵、荣辱得失如过眼云烟,精神自由。(“不变”)

(客)托悲于风,叹息有志无为。

(主)“无穷”江月为“吾生”所享用,“明月清风不用一钱买”,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白发渔樵……)——“客”也解脱忧愁。

板书:吾生须臾

(客)——人事沧桑(变)——托悲于风

长江无穷

望——水、月

逝者如水

(主)——物我无尽(不变)——共适江月

盈虚者如月

(2)师:我们有幸听取了主客间一场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对答,实际上主客对话均作者一人的内心独白(借主客问答以抒情写志乃赋的常用手法)

①这意味着什么?是苏轼怎样的心情写照?

波澜起伏的是苏轼一人的矛盾心情,人事沧桑、物我无尽均是苏轼一人探求的结果。

②你是否理解苏轼在贬谪逆境中寻求的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并非完全的超脱,难免有志无为的苦闷,而又力求在自然美景中超脱,在自然规律中追求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精神境界(老庄)。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物图卷中又一个显赫的名字。

(3)师:也许在以“望”为立足点感悟文章在“水”和“月”中融会的“理”和“情”后,我们方真正理解苏轼泛舟赤壁时的心声(共鸣)。

诵读:带着“我理解”的心态诵读第四段,加深领悟。(配乐《渔樵问答》)

8.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反思 篇八

“知人论世”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方法,所以让学生掌握好这把钥匙是尤为重要的。在教授这篇 课文时我对写作背景作了充分介绍,所以学生在理解文章思想时显得不是很困难。在课堂上可以用此法着重解决作品的思想意义甚至文化等较深层次的问 题。前提是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精心设计问题。

在语言的赏析上,有学生提出 “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这是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有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有认为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 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 我对后一个回答评价道: 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由此可见,只要学生积极思考,有时会给老师 意外惊喜。

9.高一语文-评于春霞《赤壁赋》 篇九

授课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课 执 教 者:于春霞

授课班级:东港三中高一(6)班 授课时间:2009年10月16日上午第4节 评 课 人: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 评课时间:2009年10月17日 评课地点:高一语文办公室 参与人员: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 主 持:温长军 记录整理:于春霞

学会理性思辨、笑对人生挑战

——评于春霞老师《赤壁赋》公开课

温长军:10月16日第4节课,于春霞老师上了《赤壁赋》的组内公开课,我们备课组今天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操作进行一次探讨。

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课中学习大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近圣哲先贤,用他们伟大的心灵、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塑造学生的心灵世界。所以语文学科先天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学理应自觉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社会竞争异常激烈,人类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有人曾说过“21世纪人类进入了抑郁时代”,自杀亦已越来越成为人类解脱困境的普遍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正面临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保持个人心理健康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学生除了知识学历外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一个人理性的思辩则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则往往有助于形成有乐观豁达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走进苏轼这一文化名人,阅读他的经典作品,感受他的心路历程,从而积淀起丰厚的人文底蕴。同时象苏轼那样善于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用哲学的思辩来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走出逆境。这样会有助于我们建立起平衡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从而乐观坚定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现在,我们先请于春霞老师说说她的构想——

于春霞:为了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生命教育,我在备课时除了认真熟悉钻研教材外,还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了《苏东坡传》、《苏东坡三部曲》、《苏东坡突围》、《苏东坡诗词集》等文章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也一次次被苏轼伟大的人格和辉煌的诗篇所感动,并深刻地感受到苏轼的作品是他哲学化了的生命的写照,苏轼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又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在悲观、执着与超脱之中,苏轼用理性和智慧为支柱走着他的人生之路。赤壁下,“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解脱;兰溪前,“谁道人生无再少”的自信;密州出猎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中秋赏月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真理深„„哪一篇作品没有苏轼对生命的注解,对人生的彻悟?他的文字为他的生命作了最精彩的诠释,他的作品是形象化的哲学教科书。而他的人格才是这些流传千古的名篇宝作的源头„„总之,我越深入研读苏轼的文章,就越仰慕他的思想人格,也更敬佩苏轼能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在坎坷命运中走出悲苦心情。于是我就以“苏轼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这一深刻的阅读感受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拥有独特理解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在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有较深刻的感受体验外,还兼顾到了“生命教育”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和现实性。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了导入语和结束语来渲染气氛、感染学生,如导入语:“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结束语:“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同时我对《前赤壁赋》的第四段这一重点难点段落反复研读,对学生提交的问题进行精心地归纳整理,精心设计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苏轼关于“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议论。学生在认真阅读分析文本的基础上认识到: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说,苏轼认为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从取与不取的角度来说,取的是眼前的清风明月这些自然美景、不取的是与自己暂时无缘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学生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真切地感受到苏轼能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并使他走出悲情,而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就是一种理性的思辩。最后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理性的思辩能有助于形成乐观旷达的心态,从而使人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生得出的这些对人生有借鉴意义的观点,是他们在认真阅读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而不是老师生硬地贴上去的标签。学生在学习研讨的过程中,也充分感受到了语文课所特有的语言文字、文学文化、思想智慧的博大精深。实践也证明我对《前赤壁赋》的第四段这一重点难点段落的教学设计是个亮点,不仅视角独到有现实意义,而且教学效果显著。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我们的语文教改还应像苏轼倡导的那样,既求新求变、又尊重客观规律、把永恒经典的美好东西传承下去。一个没有理想追求、没有理念支撑、没有理论指导、没有理性反思的教师,永远只能在低层次上徘徊!语文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那么就让我们共同能力,做一个“四有”教师吧!

谭世珺:一直以来,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多半是教师讲,学生听,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于老师的这堂课摒弃了传统文言文教学的一些弊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一种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让学生学会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㈠优点

⒈教学环节的设计——如果把课堂语文学习当成是一次寻宝的历程的话,那么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许多环节都为老师帮助学生找到宝藏提供了条件,比如:导入时的黄州赤鼻矶图片欣赏;介绍苏轼时的人物合称了解;深入正文前的录音感受听读;结尾的三分钟多媒体知识检测反馈等等,无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能够让学生对课文有很深刻的感受,同时当堂学习的知识能及时反馈,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⒉教学内容的设计——这节课对课文的文本价值挖掘的很全面、到位,把文章中闪光的东西就象珍珠一样一颗颗的都能找出来,当然这取决于执教老师新颖独特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按照课文既定的顺序进行分析,而是进行了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先“景”后“情”的思路引领学生分析,分析完“景”的特点,面对那样的景色,学生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感情的积淀,再导向作者是触景生情而写下此文的,之后分析作者的“情”水到渠成。学生所形成的感悟也就越深,同时文本也就实现了它的价值。

⒊教学手段的设计——精彩的导入,引人入胜。这节课最亮点的地方就是导入直到正文前的一部分设计,这部分执教教师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先让学生观察黄州赤鼻矶的图片,问学生像什么,有的学生能说出像鼻子,这能够让学生对苏轼所游览的黄州赤壁脑海中有一个很具体的印象,记忆深刻,顺势老师介绍苏轼所游览的并不是三国时周瑜打败曹操的赤壁,相关的知识也就不容易忘了。范读录音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朗读的语气和节奏,对学生也有一个情感熏染的作用,起到了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⒋教学资源的设计——生活即语文,一个吸引学生的老师除了个人的魅力外,往往能在教学实践中智慧的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丰富充实,学生的兴趣也被其激发出来了。这节课执教教师在讲到“白露横江”时,提到了“白露”是个古今异义词,现在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进而提到当天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霜降”,不仅有助于文本的理解,而且还把语文学习的外延扩展到了生活,体现了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影响的特点。

⒌教学基本功展示——教态自然大方优雅,面带微笑,给学生很亲切的感觉,利于师生在知识上和谐的沟通和探讨;教师口语表达基本流畅;备课准备充分,能够认真钻研教材;板书条理清晰,层次性强,能够合理的反映自己的教学思路。这节课板书设计抓住了全文整体宏观上的把握,同时深入到局部,让学生有线索可抓。从苏轼看到的眼前的“景”,推出全文“乐—悲—乐”的感情脉络,引领学生窥看全篇。

㈡不足之处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得通过教学实践去体现,然而任何一堂课不管设计怎么精心,在实践后也会留下遗憾,我们不必求全责备,更不应吹毛求疵,只是在知识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探讨罢了,在尊重的基础上,大家坐在一起沙龙式的争鸣,分享彼此的心得,共同促进教学的有效展开。

⒈有些知识点分析的不够全面深入。导入设计的很“亮”,但只解决了图片上的赤壁形似鼻子的问题,给了学生一个具体的形象,但“赤鼻矶”中的“赤”字是红色的特点没有点出,“矶”字是“岩石”的意思没有点出,如果能点出这两点,那这个问题就解决的很圆满了。同样,在介绍苏轼被贬黄州背景“乌台诗案”时也有遗漏,其实学生对“诗案”基本还是理解的,就是类似于一场文字狱,但是对“乌台”就不了解了,执教教师没有点出,“乌台”就是“御史台监狱”,因为周遭遍植柏树,上栖乌鸦数千,俗称“乌台”、“柏台”,那么苏轼为什么会被投入到“御史台监狱”呢?往下背景就出来了。其实如果抓住“乌台”解释清楚,那整个苏轼被贬黄州的背景以及心境也就清楚了。

⒉范读录音选择的不是很合适。给学生放范读录音,让学生对课文朗读的语气、节奏有很好的把握,设想是好的,但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录音版本不是很好,里面有好几处错别字,虽然教师发挥机智让学生听的时候把错别字记下来,听完也共同正了音,但这个录音这时已经起不到范读的作用了。当读到文章第二段“其声呜呜然”往后时,声调突然像被什么斩断一样,语气变换很突兀,给听者造成的心里落差很大,这时录音起到的就不是范读的作用了,甚至成误读的范本了。教师对所放的音乐也不是很熟悉,要么选很规范的录音给学生听,要么索性教师自身朗读好的话,就自己给学生范读。

⒊课件的运用不够熟练得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时把要讲的内容和学生的互动中都讲掉了,而设计的配合课件忘点鼠标呈现了;有一张的字形字音很满的一张幻灯片,给学生眼前恍了一下就过去了,要么不做这一张,要么给学生看看读读,从知识的落实角度给学生看看读读也是好的;有时问题点出来了,嘴上刚开始分析,幻灯上答案也随问题同时点出来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延伸。课件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用就要用出它好的效果来,如果成了画蛇添足,莫不如不用。新时代,教师可以发挥自己课件制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让我们的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⒋对学生的目光关注不全面。整节课老师基本都站在讲台上,眼睛停留在班级前面同学身上时多,而对后面的学生关注不够,这样容易导致学生课堂听课效果的差异性,其实在中间学生思考问题时,完全可以走下讲台到教室后面关注一下那部分学生,哪怕你一个鼓励的眼神,学生也会受到莫大的信心鼓舞,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有一个了解,对自己课堂效果如何也可以了然于胸,有利于后面教学环节的有效展开,拉近和学生的空间距离,从而营造融洽的师生和谐互动关系。(方洁老师的观察与评价)

⒌教师口语少抑扬顿挫变化。一节课有四十分钟,学生很难都在良好的学习状态,那么用教师富有抑扬顿挫变化的语言去吸引他就显得很重要。执教教师整节课语调亲切,声音和缓,学生起初听着很舒服,但要听四十分钟,没有什么变化,部分学生就容易疲劳,甚至会精神走神开小差。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口语对一个师者是魅力的体现,用幽默富于抑扬顿挫变化的语言能深深吸引学生爱上所学的学科,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有魅力的语言征服学生,抛掉口头禅,给学生作一个口语表达的典范。

㈢教学建议

⒈在教师备教材下功夫的同时,要多考虑学生情况,了解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⒉备课时要有自己的个性思维体现,考虑问题周到全面,不是各种教案的拼盘。⒊多媒体运用要得当,不是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让多媒体设施真正发挥作用。⒋新课程讲究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没有,在今后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参与。⒌抓课堂教学同时还要抓课后巩固,语文成绩绝不是“默写”出来的,讲方法。张晓娜:于老师一开始给大家传授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文言文学习有三个步骤:一读、二译、三积累。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读,读与讲相比,读更重要。要求读准(字音、语气、节奏、韵味);读熟,使其言皆若出于己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己之心。熟读能锻炼口头能力,对理解文章有好处,并会有新的发现;读懂,通读全文,把握脉络。她先叫起一名同学读第一、二段,另一名同学读后三段,又让其他几名同学指出没有读准的字词,并加以纠正。这种速读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值得我们借鉴。

张 羽:第一,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才认识到这篇文章原来也可以这样设计的,那精美的板书更让我心动!第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白清彬老师在《江南的冬景》中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析自己喜欢的江南冬景图。学生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

第三,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比如王平老师在《赤壁赋.》中让学生反复诵读描写赤壁之战和写景的句子,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在《江南的冬景》中,白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江南雪景图”,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了虚实结合的写作特色,并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了雪景图的美丽。

第四,对文言文的教学既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把握,又注重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地位,这也是我所不能两者兼得的,听后深有感悟。

第五,讲解古代散文时,老师们都抓住作者情感的变化“乐——悲——喜”这一主线,这让学生从整体的高度把握了文章的独具魅力,让学生感受到了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林清玄先生说过:“心美则一切皆美,情深则万象皆深”。无论是郁达夫对江南的如诗如画的深情眷恋,还是苏轼的乐观豁达的情怀,只要我们有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世间万物一切皆美。

石远琴:从总体看,本节课均体现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特征,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也值得学习和交流。

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⒈有效课堂创建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有效教学特点,尤其是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展示意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⒉教学设计基本规范,为学生有效学习搭建了平台,一案三单的设计符合问题属性,做到了由浅入深,注重了基础性、发展性和提高性目标,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了工具支持和保障。

⒊教师专业素养好,角色转型到位,积极走向有效教师,努力成长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支持者,在教学行为上努力探索合作学习、展示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待研究的内容:

⒈进一步转变教学思维,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加大力度,真正走进有效教学,从思想上、情感上理解有效教学,建构有效教学,使广大师生真正走进有效教学,让有效教学为学生取得高成就、教师取得大发展发挥重大作用。从目前的现状要进入先学后导的有效教学系统,使师生适应有效教学,感受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大面积促进学校发展。目前的关键是进入“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系统,越是班额大,越要走进有效教学。高中进入有效教学见效快,因为学生的适应性强。

⒉进一步加强结构化预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能,读、划、写、记、思、练之后方能完成导读评价。

⒊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讨论,学会探究、学会展示,使学生从单打独斗的学习走向合作成长。在现有的基础上落实小组学习承包化,个体成功责任化,小组成就最大化。明确责任意识,发挥角色作用。体现一真二助三落实,实现狼性学习。教师要放手指导学生的讨论学习,注重方法指导,虽然指导过学生的展示,但坚持得不够,学生尚未进入常态化。

⒋进一步加强智慧型教学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打造高中特点的学生支持型课堂,努力使教师走向智慧型的新型教师。提倡教师由“蜡烛”变成“打火机”,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李晓荣:在语言的赏析上,有学生提出 “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 于老师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这是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有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有认为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于老师对后一个回答评价道: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由此可见,只要学生积极思考,有时会给老师意外惊喜。

于忠滨:这堂诵读课,于春霞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以诵读手段,挖掘作者内心世界,尝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古板模式,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

我觉得这课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⒈注重诵读形式多样化。本堂课有齐诵、自诵、范诵、脱稿朗诵、全体背诵等多种诵读方式。

⒉教师的诵读指导必不可少。要想调动学生的诵读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具备相关的诵读体会和感悟,这些都需要老师渐进式指导,在这方面,于老师是下了一些功夫,设置了“诵读三境界”、“诵读提示”等教学环节,并且针对每一段、每一层甚至每一句的诵读,都设置了渐进式的诵读指导,层层深入,指导学生,让学生逐步达到诵读的目标要求。

当然,考虑到学生学情和课堂容量,在诵读指导方面,只是强调了声音方面的三种诵读感悟,没有涉及到诵读的重音、停连、节奏等其他方面。

⒊确定一个教学目标,敢于舍弃。一开始的教学过程和导学案,都设置了初高中衔接环节,计划先由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前三段诵读,让学生感悟出不同的景物特点、不同的思想情感,要运用不同的声音语调来表现,这样得出的诵读感悟就会更自然。

基于课堂时间和课堂容量问题,为了更深入地完成目标,诵读不以诵读段落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所以就是《赤壁赋》也没有实行全篇诵读教学,而是选取了前三段,将第四段放在课下落实,我觉得这样也符合高效课堂不必要面面俱到的要求。

⒋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诵读课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不容易,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这是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大忌,所以,为了使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⑴设置了层进式教学指导,问题设置也极为明确,让学生对诵读的理解在一堂课中逐步加深,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参与,又符合教学规律。

⑵制作了具有人文关怀的导学案。导学案的用语尽量做到温暖激励;在导学案中,用第一人称让学生明白诵读是自己的事情;设置三条“语丝”栏,激励学生参与。

⑶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运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对学生的诵读予以指导和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指点下真正有提高;允许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看法或诵读的合理之处——诵读是有个性化的,绝对不允许千篇一律,统一要求运用某种腔调来诵读,那样做就违反了教学规律。

李晓荣:我就学生表现方面再说两句吧——

㈠优点——这堂课学生总体表现良好,具体表现在:

⑴齐诵声音响亮,回答问题声音清晰,所有的问题都是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共有有十多位学生。

⑵敢于质疑,敢于谈出自己的诵读看法。⑶有两三位学生诵读水平较好。⑷据我的观察,整堂课全体学生聚精会神,讨论、思考等环节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真正做到全班一盘棋,这也使教师在提问、引导等教学环节上游刃有余,课堂语言干脆利索。

分析原因: 我想,这与于老师平时的课堂就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发言,每节课总是多留给学生点时间,尽可能减少老师单纯传授知识的时间,争取师生互动时间分不开的。她让学生登上讲台讲课,灌输“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课堂是学生表演的舞台”这样的思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种长期的做法保证了学生在本堂课上的良好表现。正如古人所说,功夫在诗外,这一批语文素质整体不高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如此展现确实不易,从中能看出于老师平时教课过程中所下的功夫。

㈡问题

⑴回答问题的学生仍然偏少,据老师们统计,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十多位,其中有的学生主动站起来两次,但一些学生仍然有畏惧心理,只能做到认真地听讲、思考,对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心存顾虑。

⑵最后的脱稿朗诵,应该是整堂课的另一个小高潮,朗诵的同学勇气可嘉,朗诵出的感情总体良好,可惜《赤壁赋》前三段尤其是第三段篇幅较长,再加上该生有点紧张,朗诵过程中有几句需要大家提示,虽然是一堂真真实实的原生态课堂,仍让人觉得美中不足,略显遗憾。

㈢解决方法:

⑴继续推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勤思,多表现。⑵多创设课堂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

⑶解决学生畏惧心理,让他们从内心“放下”顾虑,培养心理素质,展现自我。⑷教师以身作则,善于表现,教出自己的个性风格,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邵克昱:听了于老师《赤壁赋》一课,引起我思考之处。集中两点就是:如何学文言文?如何教文言文?

我想应该是先有文言文学习,后有文言文教学,本末不能倒置,否则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如何学习文言文?我以为一要熟读成诵,力争滚瓜烂熟;二要掌握一批古代汉语常用字词、句式和语法等知识;三要了解古代知识分子一般性心态;四要善于归纳。

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明确了,那么教师如何教也就有的放矢。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组织、控制,可现实中确是以教学中心,而非以学习中心。这不但剥夺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权利和机会,也消磨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学习能力、情感的提升。

马锡永:文赋是介于散文和赋之间的一种文体。一篇好的文赋语言摇曳多姿,情感浓郁,哲理丰富。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对话中探讨了人生哲理的意蕴。因此学习本文必须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我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而朗读比默读更能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一个学生对一篇文言文理解到什么程度是可以从他能否在节奏和语调上读好这篇文言文中看出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背诵前两段的内容。

王秀丽:如何既做到文言文阅读字字落实,又能对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与发掘呢?这是我想了许久的一个问题,今天,听了于老师的课,我有了些感情悟,我想,可以采取这样一些方法,如让学生在充分自我预习的基础上互相就文章的字词质疑、释疑,教师只需对一些过难的字句进行必要的解释。

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提问并让学生自主解决,教师仅作补充和引导。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所以我们教师千万不要小觑学生的学习潜能,只要对他们提出一定要求,让他们掌握一定方法,他们就可以学得更好更高效。对于书下有着详尽解释的文言文,确实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时间由老师逐字逐句串讲或者是让学生站起来一人一句翻译。学生之所以觉得上文言文枯燥想睡觉是因为他们觉得授课方式单调。而分小组合作学习则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程度好的同学可以临时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于是一些简单的字词问题就可以由学生自行解答了,至于大家都不理解的字句则由老师来讲解回答,这也正是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不少,如部分学生惰性很强,完全依赖小组其他成员,课前预习不充分,以至于上课时提不出任何问题,这不是都懂了,而是不懂得地方太多了的缘故。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徐青松:“知人论世”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方法,所以让学生掌握好这把钥匙是尤为重要的。于老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对写作背景作了充分介绍,所以学生在理解文章思想内涵时显得不是很困难。在课堂上可以用此法着重解决作品的思想意义甚至文化内涵等较深层次的问题。前提是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精心设计问题。

温长军:苏轼是我喜欢的诗人之一,《赤壁赋》更是令我着迷的一篇千古绝唱。听了于春霞老师这堂课,不禁心有所感,所以,我想以《自然关照下的旷达情怀》为题,来说说我的一点人生体味——

因“谤讪朝廷”受贬黄州的苏轼非但没有消沉于世、徘徊嗟叹,反而处变不惊,逍遥洒脱,日与僧道为伍,出入山林,饮酒作诗,用豁达的胸怀笑看风云,感受自然,用一颗无为之心笑拈佛花。虽然从湖州太守贬为黄州团练,职位上的变动不可谓不大,但是在这个人生的最低谷,苏轼却没有自暴自弃,没有让他的敌人狂喜,而是用生花妙笔写就了古今一等一的好文章──《赤壁赋》。那么,是什么给予了苏轼如此精妙的灵感呢?我想,莫过于自然。

秋日的风霜把赤壁矶的穿空乱石渲染得更加高奇与悲壮,两岸鸟兽的啼吼也夹杂着浓浓的悲怆之意,此时的长江流水更是在清凉得近于寒冷中随着江风的节奏时而悠闲时而急躁地拍打着这巍峨峭壁悬崖,周遭混合的声响彷佛是烈士亡魂在这个传说中的千古战场中哭泣,让人感觉的到历史之沉重与沧桑。就在这个沧桑的季节,赤壁矶迎来了同样正经历着沧桑的苏轼,一个在政治斗争中失势的不幸文豪。

他不是衣衫褴褛的出走,而是骨格清奇地架舟而来;他不是茕茕孑立的自我放逐,而是侣僧友道的潇洒出游。赤壁矶的皓月在旧历的每月十六显现得更加圆润和高远,伴着幽幽的箫声和悠悠的江水更显得哀怨,哀怨,哀怨;清风徐来的远阔江面,让体物敏感的苏轼分不清天上人间,冥冥之中是一种羽化登仙的幻觉;山高月小之下,是主与客的问答,是参禅,是悟道,是谶语,是诗篇。究竟是英雄伟大,还是神仙可羡?答案是英雄不好做,神仙也不好当,人生就是悠悠天地之间的寄生蜉蝣,就是茫茫沧海之中的微微谷粒。今夕何夕,英雄安在?飞仙何往?凡人难成英雄,得道飞仙更是痴人说梦──满满一舟的困惑早已乘着幽幽的箫声飘飞得无有寻觅处。

然而,苏轼却是酒不醉人人亦不自醉,独自清醒。人生的磨难,官场的磨砺加上人格的高尚,促使他对世界的洞察力度十分深远:天地的一瞬和物我的无尽皆是佛缘,哪能够意马心猿,哪能够刻意寻求,哪能够徒然羡慕。人间的事,孰是孰非,皆有定论,何必自寻烦恼?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若取之有道者,则但凡周遭世界,世人共适。左手书“何羡”,右手写“共适”,一吐口整个文人赵宋,人生的天机奥妙尽在苏轼的飘飘美髯和朗朗笑声之中。

苏轼的感悟是精妙独到的,是他原本就潇洒豁达之心的全然显露,当然更是自然的恩赐。赤壁矶的萧然秋夜,清澈高远,把苏子衬托得仙风道骨,与众不同;古战场的传说更是把主客拉入历史的轮回,启发对人生的思考。在整个游赏过程中,苏轼先是览月喜极,扣舷而歌。美人英雄尽在窈窕之章之中──这是自然在愉悦苏轼,何等逍遥何等自在;再是萧声悠然,静听客答。问答之间,客有三悲──英雄不在,人生短暂,欲仙不能,何等凄凉,这是自然启发苏轼对历史的思考;最后是苏轼的独自参禅,得出何羡而共适──我的一堂“研讨课”这是自然引导苏轼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考,体现他旷达一世的胸怀。

写游记,苏轼同样用赋的形式;但他把文赋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得淋漓酣畅,有其他文学题材达不到的效果,既详尽又到位。苏轼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散发出哲学之光。从骚赋到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最后到文赋,赋的发展历程也是夹带着历史的风霜和千古文人的体温,不简单。然而,在浩瀚文赋海洋之中,能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双重特点的当首推《赤壁赋》。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可谓文采斐然,千古第一。这样的好文章在新课标教学中可以说是重中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和古文审美水平,引导他们从体现新课标精神的角度暨感悟自然中理解课文,从而体会自然与人关系的密切。那么,怎样使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自然关照下的苏轼情怀呢?笔者认为可以补充简介中国古代文人和自然的关系,比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之汨罗悲秋 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之南山归隐等。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和人的关系是始终是人们讨论和关注的哲学命题:儒家提出“天人合一”;道家提出“道法自然”;佛家提出“佛性”为万物之本原。总之,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所以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母体,更是文人获得解脱的动力源泉,屈原陶潜如是,苏轼更如是。所以,感悟自然是教学目标,是新课标的精神之一,也是当下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精神的诉求,把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一起融入高中语文 教学任务中是素质教育的进步。

《赤壁赋》中有人在感叹英雄安在?我们现在感叹苏轼何在?当再一次问起这个问题时,你去看看《赤壁赋》吧,苏子依然在赤壁之下泛舟夜游,依然在扁舟之中颓然就醉,依然是那只天边飞来的仙鹤,依然是自然界中千年不死的精灵。

温长军:综合大家的想法,我认为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如下几点特色: ⒈依题设问,巧妙激趣。

于春霞老师一开始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有关苏轼的作品,从文、诗、词、书画等方面入手,同学们乐于背诵那些耳熟的语段,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乐学,学生踊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投入到新的课文学习之中。

⒉围绕目标,引导探究。从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看来,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把握诵读全文的基础上,并围绕作者情感变化的线路理解文章脉络。

于春霞老师分“读、说、做”三步进行教学,可以说这堂课是文言文教学中一节典型的“诵读、品析、积累”课,这三步既表现了一种教法,也点示了对文言课文的一种学法,这三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首先,教师先让学生认真听朗读带范读一次全文,然后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因为读中领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体会、领悟。这样可使学生很自然地对课文有所领悟、认知,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接着教师通过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行“说”,围绕“乐——悲——喜”,来说明为什么会得出这情感线索的缘由,同时来“品味”作者;学生每提出一种见解,都必须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这样既可以检验探究活动的效果,又促使学生运用获取的信息,并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精神,从而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⒊课堂巧练,迁移训练。

本节课的最后何老师把知识点衍生开去,做了拓展。让学生体会另外两篇苏轼的作品:《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所》跟《定**·三月七日沙湖送中遇雨》;还引入余秋雨的评论《苏东坡突围》,开拓了学生视野,更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学习知识的宽松、没有压力的环境,让学生认为学习新知识就像是在做练习。

本节课活而不乱,教学效果好,实现了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的多向联系,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文言文教学示范课,为我们文言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但我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跟大家一起探讨:

⒈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不应该有多个。可是本节课在设计上安排了两个目标:朗读、鉴赏。应该说这两个部分都是学习文言文所必须重视的内容。但是如果放在一节课中完成,那恐怕容量太大了,所以造成本节课最后阶段于春霞老师有点草草收尾的感觉。如果说朗读跟鉴赏都要兼顾的话,恐怕在其中一方的内容安排上得有所取舍。

⒉围绕“乐——悲——喜”这条情感线路鉴赏课文时,于老师确实提到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证据”,但是更多的“找证据”是老师完成的,在这里,教师是否可以再放开点,让学生充裕点的时间从课文中找答案,让学生来讲,为什么作者的感情从刚开始的“乐”转为“悲”最后又化为“喜”,这样课堂会显得更加开放,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一定的好处。应该说,把课堂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在讨论苏轼的思想“亦儒亦道亦佛”的环节做的比较到位,而这环节的气氛就非常好。

⒊本文是篇美文,美文应有美句,美句应有美词,所以学习文言文,尤其是像《赤壁赋》这样的文章,落实把握文言知识点是必要而且是重要的。在普高如此,在职高更是如此,职高学生本身起点就比较低,如果不能解决基础的知识点,别说欣赏文章了,恐怕有些同学连最起码的读懂文章都成大问题了。所以何老师在朗读全文完毕之后,蜻蜓点水式的稍微分析一下几个重点词语恐怕还是不够的。

⒋在知识拓展的时候,多媒体展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所》跟《定**·三月七日沙湖送中遇雨》两篇古文,这时候教师是否可以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思考:是否有不理解的词句。这样既可照顾中下等的学生,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时间安排真的不够的话,是不是可以在课前先复印给学生去领会把握?

⒌在课堂上,于春霞老师经常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只用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信息蕴量不大,且难以深化。探究式教学倡导的是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及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总之,听评完于春霞老师的课,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实现了“微笑沟通,智慧共享”的交流目的,“文可润身崇大雅,学能寿世养和平”,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实现文学真正的社会功用。

10.高中语文说课稿:《赤壁赋》 篇十

【 文本解读 】

在震惊北宋政坛、文坛的著名冤案――“乌台诗案”中,作为主角的苏轼,无疑是众所关注的焦点人物,“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实际上是个闲职,有职无权。相当于把他软禁在黄州地界,而正是这种政治上的迫害打击,人生的苦闷不得志,造就了苏轼震烁千古的名篇――前后《赤壁赋》的诞生。“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余秋雨语)。

文章开篇以写景起笔,“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优美的句子一下子就把读者拉入了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月夜泛舟图就呈现在我们眼前,正是在这由清风、明月、江水、山川所搭建的舞台上,我们才和苏子与客一起有了“冯虚御风”、“羽化登仙”的感受。这样的氛围,也最能激起人世沧桑的感慨,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作好了充分的铺垫。

面对这样的美景,正应把酒临风,扣舷而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们凝神细听,苏子的心迹也初现端倪,这一篇赋立意的主句全在此歌的后二句,即“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可以比君,可以比人生的壮志理想,或比向往的美好生活等。这两句写出了苏轼的忠君之殷切。苏轼思为世用,希望为宋王朝分忧,对功业有所建树。而遇到小人谗谤,自然有“哀”的一面。但如果从此消极颓唐,不思振作,那就谈不到完成忠君的目的。于是当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便力求胸襟豁达,顺乎自然,以适应逆境;同时并不放弃忠君用世的一贯精神,即使在身遭贬谪之际也还要“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正是苏轼的主要的、始终如一的生活态度。作者的歌词中并没有“哀”的成分,是在“饮酒乐甚”的情况下无心流露出来的。但吹箫的“客”用箫声倾诉内心的哀怨,这样一来,矛盾就公开亮出来了,于是引起下文,借主客对话把复杂的思想活动和盘托出,本篇赋的旨意也就得以初显。

细品文字,我们就会发问:如此美妙的夜色中,是什么引发了这种由乐景转入的悲情呢?为什么景愈美,情愈哀,哀到“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如此月朗风清之夜,客人却触景伤怀,大放悲声?文章也就顺势在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人生如寄的慨叹。当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而今安在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代枭雄,一世霸业,终于付之东流,何况你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如画江山,多少英雄人物都已随波逐流,而平凡的你我,只能“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了。要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了!行文至此,苏轼借这位“客人”之口,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仕途上的坎坷、命运的多舛、生活的困苦以及人生的困惑,这种种牢骚愤懑,一股脑儿地倾吐出来,如庐山烟雨翻腾滚涌,似钱塘潮水汹涌澎湃,将“悲”情写到了“千般”,写到了极致。

下文苏子的回答,是文章的高潮所在,也是充分体现全文主旨的段落。苏轼紧扣“水”“月”来展开议论,充分阐述了自己“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江水日夜不停地流去,但千万年来它却还是那样无穷无尽;月圆月缺,但千万年来,它却既无消损,又无增长,这就是“变”中有“不变”。反过来说,若从“变”的角度看,则人固如“蜉蝣”一般短暂,而天地万物又何尝不是每时每刻均在变化,若以“不变”的角度看,则天地万物固然是生生世世无穷无尽,那“我”呢,亦同万物一样,也是“无尽”的。既然“物我无尽”,既“一瞬”又“无穷”,那么,“吾生须臾”不仅不能成为“哀”的原因,相反,却更应该成为珍惜生命、热爱人生的理由。这里,隐含着时不我待、珍惜生命之意。“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使“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才能倍感“造物者之无尽藏”的美好。一句话,才会更加珍惜生命,热爱和理解生活。由此可见,作者的世界观并非是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

苏子的滔滔雄辩,不由得我们不折服。“客喜而笑”,客人终于破涕为笑,解愁为乐了。而此时的“喜”已非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而是冲破了忧患意识的阴霾而得来的欢快情绪,所以显得分外欣慰和轻松。至此,文章的情感脉络也由悲转喜。至此,“客”与“苏子”合二为一,新的苏轼诞生了。这是灵魂得到再生的苏轼,这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这是更加觉悟和更加成熟的苏轼。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超然达观、笑对人生,充满人格魅力的苏轼。在他慷慨激昂的表白中,我们的人生境界与客一样,也获得了一种提升,走向一种成熟。

至此,全文的情感也被推向高潮,于是,在这景美、情真、理妙的世界中,我们和苏东坡也心有灵犀,越过千年而相逢一笑,无论功名富贵、得失荣辱,一切的人生烦忧和愁苦,一腔的壮志与豪情,尽可付与这无边的风月,这如画的江山!

人生,怎可不美呢?

【参考文献】

1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古文精读举隅》,吴小如,山西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版。

3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赵齐平,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8 年版。

4 、《文化苦旅》,余秋雨,东方出版中心版。

5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 年版。

6 、《古文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年版。

【 教学设想 】

《赤壁赋》文笔优美,文采飞扬,骈散结合。写景部分精警凝练,形象鲜明。议论部分自由豪放,恣肆雄健。许多句子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句,特别便于学生诵读。因此,我准备从读入手,把欣赏品味语言作为重点,与学生进行赏析性交流,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在全文写景、抒情、议论的巧妙融合中体会到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第一步:导读。教师背诵全文,学生整体感知,领悟品味,寻找自己喜欢的句、段,并稍作分析。这一步目的是为了熟悉课文,并且为下一步的鉴赏活动做准备。

第二步:自读。学生多角度赏读,品味细节,为理清全文思路作铺垫。

第三步:忆读。当堂背诵精彩语句,检验理解程度,为品鉴文章深层情感和思想旨趣预设伏笔。

第四步:研读。通过悟读关键语句,体会贯穿全文的意象,把握文章的深刻主旨。

【 教学重点 】

品味语言之美,把握旨趣之妙。

【 教学难点 】

文中辩理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观点。

【 教学安排 】

一课时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幻灯片

板书设计:

赏秋江月夜之美景

听箫歌相和之哀声

叹吾声须臾之悲情

悟变与不变之妙理

【 教学目的 】

知识目标:

掌握属、斗、缪、酾、扁、藏等字的读音规则以及几个特殊句式。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诵读的规则。

2、 学会多角度品析精彩语句,通过朗读背诵提升效果。

3、 在理解文句深层含义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睿智超群的人生哲学。

德育目标:

1 、品味文中写景抒情的名句,提升自己的文学品位和审美情趣。

2 、领悟作者高超的人生哲学,培养学生豁达开朗、乐观进取的人生品格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 教学过程 】

一 、提问导入

岁月易逝,人生短暂。面对有限的人生,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磨难,你有哪些感想?

二、检查预习

属、斗、缪、酾、扁、藏、藉

三、听读课文,品味欣赏

1 、品读第一段中写景的名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 、品味第二段中写箫声的句子:“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 、品析第三段中抒情的句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 、品鉴第四段中议论说理的句子:“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四、理清思路,背诵语段

本文每段均有精彩语句,许多写景、抒情、议论的名句都流传千古,正是需要在反复朗读中成诵。

五、鉴赏情感,研习旨趣

一问:为什么在第一段如此优美的景色描写之后会有箫歌之悲产生?全文的情感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二问:苏子扣舷而歌中的“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在全文中起何作用?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

三问:苏子“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

六、课堂延伸,拓展思维

上一篇:广东省劳动合同(广东省的为例)下一篇:设备安装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