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社会心理学

2024-07-08

自我概念社会心理学(共12篇)

1.自我概念社会心理学 篇一

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父母教养方式与其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以258名湘潭市普通中学的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学生的自我概念、父母教养方式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高中生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拒绝否认与亲社会行为存在密切关系,社会自我因子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这两者对亲社会行为都具有积极预测效果.

作 者:刘志军 张英 谭千保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系,湖南,湘潭,411201刊 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5(3)分类号:B844.2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教养方式 自我概念

2.自我概念社会心理学 篇二

社会支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既包括环境因素, 又包括个体内在的认知因素, 直接反映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不仅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重要环境因素, 而且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方面。儿童的自我概念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在社会交往过程中, 儿童通过父母、教师等他人的评价逐渐认识自己, 使自我概念不断得到发展。但是已有研究中很少直接涉及社会支持系统与儿童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从小学生的社会支持源着手, 考察不同支持源与小学生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

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邢台市某小学的学生为被试, 共发放问卷560份, 其中474份为有效问卷, 有效率达85%。其中男生256人, 女生218人。

2、测量工具

(1) 自我描述问卷

(2) 社会关系网络问卷社会关系网络问卷

3、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团体施测, 采用统一的指导语。问卷采取匿名的方式, 当场作答并回收。所有数据输入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母亲的社会支持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相关分析

注:*p<0.05, **p<0.01, ***p<0.001

表1结果显示, 母亲的情感支持、亲密感、陪伴娱乐性支持与自我概念三个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工具性支持与非学业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价值增进与一般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呈显著相关。

2、父亲社会支持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相关分析

注:*p<0.05, **p<0.01, ***p<0.001

表2结果表明, 父亲的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陪伴娱乐性支持、价值增进与自我概念三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亲密感与学业自我、非学业自我呈显著正相关;惩罚与非学业自我概念负相关显著。

3、同伴的社会支持与小学生的自我概念的相关分析

注:*p<0.05, **p<0.01, ***p<0.001

表3结果显示, 同伴的情感支持, 工具性支待, 价值增进和小学生的自我概念三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陪伴娱乐性支持和小学生的一般自我、非学业自我显著正相关;亲密感与一般自我有显著相关。此外, 在同伴的冲突维度上与学业自我呈显著负相关。

四、讨论

从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发现, 在对小学生的社会支持中, 母亲、父亲和同伴的情感支持与自我概念的三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强, 所以对其周围的重要他人都有很强的情感依赖, 总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情感支持和保护。来自父亲的工具性支持与自我概念的三个维度都达到.01水平显著正相关, 而来自母亲的工具性支持仅与自我概念中的非学业自我这一维度达到.05水平显著止相关, 这可能是由于在中国的家庭中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 而母亲多充当着相夫教子的角色, 所以父亲是工具性支持的主要提供者。

在小学阶段后期, 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 个体更直接地从同伴那里获得行为的方式与思想的交流, 因获得同伴的期待和强化, 而更易形成社会行为和态度:并且, 通过与同伴的相互作用, 个体逐渐培养起自己沟通与合作的技巧:此外, 同伴交往使个体学会了彼此平等对待的处事方式, 学会用他人的眼光而不仅仅用自己的眼光认识情境, 这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亲密友伴, 青少年则可能表现很多的适应不良, 因此同伴作为儿童、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成为他们自我概念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结论

在小学生的社会支持源中父母、同伴的情感支持与自我概念的三个维度都有显著正相关;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只与来自同伴的冲突这个维度上呈显著负相关。

参考文献

[1]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2。

[2]邹泓:《中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1。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4]章志光:《社会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4。

3.高一学生自我概念调查研究 篇三

21世纪需要的人才必须是具备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发展等综合能力的人。造就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就需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高中生处于自我同一与混乱的边缘,高一学生更是从初中的懵懂开始向成熟人格过渡。此时外界的环境影响与教育对他们的自我概念产生重大影响。

罗杰斯(C.Rogers)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他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自我;自我概念控制并综合着对于环境的反应。何立婴教授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内心世界的统治力量,也是联系个体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惟一纽带,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多方面的知觉,包括对自己生理、心理、行为及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评价。

在自我概念的具体构成方面,詹姆斯主要分析的是客体自我的结构,认为自我具有身体自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四个重要性不同的层次。个人在每一方面对自己的反省意识,就构成了每一种自我的具体网谷。 二、研究统计分析 (一)测验工具 田纳西的自我概念量表。该量表把自我概念分为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自我总分、自我批评几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概念越好。

(二)被试

随机抽取两个普通中学和两个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共192人实施了自我概念的测验。有效问卷为:普通中学:男生58人,女生35人,共93人;重点中学:男生59人,女生40人,共99人。

(三)统计结果分析

1.自我概念中的自我总分的平均分

我们计算了自我概念中的自我总分的平均数,结果如下:

普通中学自我总分平均数:233.010;重点中学自我总分平均数:242.121;普通中学男生自我总分平均数:237.966;普通中学女生自我总分平均数:224.8;重点中学男生自我总分平均数:242.525;重点中学女生自我总分平均数:241.525。

由此可见,重点中学学生在自我概念总分上的得分要高于普通中学学生,普通中学男生在自我概念总分上的得分要高于普通中学生的女生,但重点中学的男生与女生的总分得分相当。

2.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学生自我概念的方差分析由上表结果可见,重点中学的学生在自我概念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的学生(F(1.190)=6.403,P<0.05 L即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的学生的自我概念存在显著性差异。

出现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学生原来的成绩差别所引起的自我概念的差异。但同样不可忽视学校的做法,即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分成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自我概念很大一部分是根据外界的态度而被强化,由于皮格马力翁效应引起学生的自我概念进一步分化,即高的越高,低的越低。

3.男生与女生的自我概念的方差分析

(1)全体男生与女生的比较表2 全体男生女生自我概念的方差分析

由上表可见,全体男生与女生的自我概念总体差异不是很大。 (F(1.190):3.128,P>0.05)。即全体男生与女生的自我概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普通中学的男生与女生自我概念的方差分析由上表可见,普通中学的男生在自我概念总分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的女生,(F(1.91)=6.099,P<0.05)。即普通中学的男生与女生的自我概念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传统文化和个性特征的不同有关系,女生更在乎外界对自己的反应,所以在普通中学的女生更容易接受消极的强化。

(3)重点中学的男生与女生的自我概念的比较表4 重点中学的男生与女生自我概念的方差分析

由上表可见,重点中学的男生与女生的自我概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1.97):0.074,P>O.05)。这同样可以用前面的原因来解释,女生在重点中学,常受到老师的积极强化,所以自我概念与男生不相上下。

(4)自我概念各维度在性别上的方差分析

我们用方差分析对量表中的十个维度进行男女性别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5。由上表可见,男女生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生理自我方面,男生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女生(F(1.190):6.339,PO.05),而其他的维度,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在自我总分和自我批评的关系上对全体学生进行分析

我们用皮尔逊积差相关计算了自我总分和自我批评的相关,其相关系数r2—0.385(P<0.01),这表明自我总分与自我批评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即自我批评比较严重的学生其自我总分就越低。从这点上说,教育应该提倡学生悦纳自己,教师应多反馈给学生积极的信息,尽量避免消极的惩罚教育。

三、研究结论

1.重点中学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得分要高于普通中學学生,普通中学男生的自我概念要显著高于女生,但重点中学的男生与女生的总分得分相当。

2.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学生的自我概念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能由于皮格马力翁效应引起。

3.男女生的总体差异并不是很大。在普通中学有显著性差异,在重点中学没有显著性差异。这是由于女生容易受外界消极或积极强化所致。

4.男女生的自我概念的其他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只是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高中教育应更加平等地对待男女生,在特殊的方面对女生加强教育,使之更全面地发展。

5.学生的自我总分与自我批评呈显著负相关。即越是自我批评比较严重的学生在自我概念上的得分就越低。所以,教育应该教导学生悦纳自己,多进行正向教育,多反馈给学生积极的信息,尽量避免消极的惩罚教育。

4.自我性别概念测试问卷 篇四

你是100%的女性化的人,还是100%男性化的人?恐怕没有人100%,那么在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两极中间,你的坐标在哪里?请首先自己认真且诚实的完成以下测试。

阅读每一条特征,如果你认为左边的特征最符合你的真实情况,就请选择A,如果你认为右边的特征最符合你的真实情况,请选择E,BCD为从A过渡到E的中间状态。

1.根本不独立ABCDE一直坚持做到独立

2、从来不是情绪性的ABCDE 特别情绪性的3、很粗暴ABCDE非常文雅

4、不愿意参加竞争ABCDE 非常乐意参与竞争

5、从不主动帮助别人ABCDE很愿意帮助别人

6、不友善ABCDE 非常具有亲和力

7、不自信ABCDE非常自信

8、很容易放弃ABCDE坚忍不拔

9、根本不愿去理解他人ABCDE 愿意并可以理解他人

10、恐惧压力ABCDE 经得住压力

给自己计分,A为0分,B为1分,依次类推,E为5分,将2、3、5、6、9相加为你的亲和性即女性化特质成为;将1、4、7、8、10相加,为你的行动性即男性化特质。你是男性化分值高,还是女性化分值高呢?

5.自我概念社会心理学 篇五

何进军刘华山

(广东江门教育学院教育系529000)(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430070)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初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其欺侮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我概念 的积极或消极程度影响到参与欺侮行为的程度。回归分析表明,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等人际关系 自我、身体自我和情绪自我因子对总体欺侮行为的预测效应是非常显著的.人际关系自我、他我、身体自我、情绪自我、能力自我和总体自我价值感对某些欺侮方式也都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进一 步分析表明,初中生自我概念对总体欺侮行为的预测模式中存在着性别差异。

[关键词]初中生、自我概念、欺侮行为、相关性

1、前言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总看法,如认识自己的体貌特征、学习、与他人关系,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的作为及自身价值等。自我概念在个性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个体的行为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教育和临床心理治疗领域中受到高度的重视。罗杰斯(Carl.Rogers)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看待自身的方式,它不仅控制并综合着个人对环境知觉的意义,而且高度决定着个人对环境的行为反应。一个人对外界的反应方式取决于他的自我概念。在同一环境中,具有不同自我概念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欺侮是中小学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欺侮行为往往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日常学习生活带来极其消极的影响,尤其对受欺侮的学生来说,易于产生抑郁情绪、注意力分散、孤独、退缩、逃学等不良心理和行为。近些年来,欺侮问题己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西方许多国家的教育工作者为此开展了大规模的探索活动,他们就欺侮行为的产生原因提出了各种看法。但自我概念与欺侮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本文据此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村初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与欺侮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揭示自我概念与欺侮行为的相关程度,为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欺侮行为发生提供理论支持。

2研究方法

2.1取样

以广东江门五邑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农村三所初中学校863名学生进行测查,实得有效问卷845份。样本分布情况是初一男生152人,女生139人;初二男生146人,女生146人;初三男生143人,女生119人。

2.2调查工具

自我概念评价量表以莎沃森(Shavelson)等提出的自我概念多维层次结构理论模型为指导,参阅马什(Marsh)等人编制的自我描述问卷Ⅱ型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1},重新编制了中学生自我概念测量问卷,正、反向题各30题,共60题。它由学业自我、身体自我、与同学关系、与父母关系、与老师关系、情绪自我、能力自我、他我、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一般自我概念十个分量表组成;评分采用6分制,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概念越积极。自我概念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76,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152~0.8148之间。我们还参照相关研究文献[2],最后编制了欺侮行为测量问卷(共28题),涉及欺侮他人与受人欺侮两类,每类包括直接言语欺侮、直接身体欺侮、间接欺侮三种方式的分量表。欺侮行为测量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48,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474~0.8827之间。评分采用4分制,1

得分越低表示欺侮行为发生越少。

2.3施测与数据统计处理

问卷填答采用不记名的自我报告方式作答,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主试是由经过学习训练的作者进行,统一施测的时间是2001年10月份。全部调查数据采用SPSS8.0软件包统计处理。

3、结果

3.1 自我概念与欺侮行为的相关分析

表一自我概念与欺侮行为及其各种方式间的相关

总体欺直接言直接身间接直接言直接身间接欺侮受人

侮行为语欺人体欺人欺人语受欺体受欺受欺他人欺侮

*******************自我 概念-.385-.251-.246-.219-.307-.282-.304-.290-.350

************** ****学业 自我-.210-.165-.164-.119-.139-.174-.116-.188-.166

******************身体 自我-.241-.127-.109-.146-.235-.181-.174-.150-.246

******************与同学关系-.297-.137-.157-.210-.237-.201-.347-.190-.298

******************与父母关系-.353-.276-.287-.218-.240-.227-.242-.326-.272

******************与老师关系-.320-.296-.259-.135-.191-.220-.244-.303-.240

******************情绪 自我-.250-.140-.149-.104-.208-.188-.258-.161-.250

******************能力 自我-.183-.106-.101-.081-.167-.183-.107-.108-.191

******************他我-.248-.136-.120-.114-.257-.176-.201-.148-.258

******************自我价值感-.216-.135-.147-.181-.169-.142-.179-.170-.191

******************一般 自我-.235-.127-.110-.153-.225-.188-.156-.151-.235

*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下同;

表一数据表明,自我概念同欺侮行为及欺侮类型、方式间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概念各因子与各类欺侮方式也都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尤其是与同学关系、与父母关系、与老师关系自我概念同欺侮行为有显著的高相关。

3.2 不同自我概念状况下欺侮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表二不同自我概念状况下欺侮行为的差异性检验

自我概念高分组自我概念低分组

NMSDNMSDTP

总体欺侮行为22842.2108.69123252.16010.223-11.235.000

直接言语欺人2288.6142.50123210.3102.601-7.127.000

直接身体欺人2286.9521.9402328.3492.624-6.485.000

间 接欺 人2283.513.9682324.1891.643-5.367.000

直接言语受欺2289.3892.79623211.8233.253-8.619.000

直接身体受欺2286.0661.8182327.6942.346-8.311.000

间 接受 欺2284.1581.6092325.5732.303-7.620.000

欺 侮他 人22820.4704.91323224.8075.886-8.044.000

受 人欺 侮22821.4725.32523227.3527.273-9.898.000

为进一步检验自我概念与欺侮行为的相关性,对初中生在自我概念测量上的得分,以总人数27%处的分数为准划分为高分组(SUM>267分)和低分组(SUM<228分),并对两组学生在欺侮行为上的差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极其显著。

3.3自我概念各因子对各类欺侮行为的回归分析

初中学生自我概念与欺侮行为相关的事实己被证实,但是,此种相关有可能是其它因素作用的结果,为此,进行回归分析,以进一步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从而可以从自变量的变化预测因变量的变化。经过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三。

表三自我概念各因子对各类欺侮行为的回归分析

总体欺直接言直接身间接直接言直接身间接欺侮受人

侮行为语欺人体欺人欺人语受欺体受欺受欺他人欺侮

BetaBetaBetaBetaBetaBetaBetaBetaBeta 学业 自我-.001-.032-.046-.018-.051-.020-.054-.047-.040

****身体 自我-.072-.017-.001-.071-.099-.052-.028-.028-.087

********与同学关系-.102-.032-.012-.126-.069-.071-.258-.020-.139

********************与父母关系-.184-.166-.193-.144-.114-.098-.058-.209-.109

******** *****与老师关系-.137-.200-.142-.019-.038-.101-.098-.166-.074

***********情绪自我-.094-.029-.035-.007-.094-.081-.154-.026-.122

*能力自我-.010-.011-.015-.097-.005-.089-.031-.019-.030

**他我-.040-.020-.011-.068-.130-.006-.032-.012-.071

*自我价值感-.041-.004-.036-.108-.080-.025-.003-.023-.080

一般 自我-.025-.025-.064-.050-.076-.046-.035-.019-.053

***************************F19.393 10.465 9.8237.322 11.6919.038 16.24713.221 15.343

R.434.334.325284.351.313.404.370.394

2***************************R.189.111.105.081.123.098.163.137.155

表三说明,在10个自我概念变量预测欺侮行为变量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五个,即与父母关系、与同学关系、与老师关系、情绪自我和身体自我能部分预测学生欺侮行为,其多元相关系数为0.434,联合预测学生欺侮行为18.9%的变异量。而学业自我、能力自我、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概念均未进入对总体欺侮行为的预测方程。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以与父母关系的预测力最佳,其余依次是与老师关系、与同学关系、情绪自我和身体自我。具体来看,在欺侮他人行为上,与父母关系和与老师关系变量能部分预测学生欺人行为,多元相关系数为0.370,联合预测力为13.7%。而在受人欺侮上,依次有与同学关系、情绪自我、与父母关系和身体自我变量能部分预测学生受欺行为,多元相关系数为0.394,联合预测力为15.5%。此外,与父母、老师关系对各种直接欺侮方式具有重要的预测性;他我、身体自我对直接言语受欺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与同学关系对间接欺人和受欺有极其重要的预测性;情绪自我对直接和间接受欺、能力自我和总体自我价值感对间接欺人也都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作为虚拟变量的性别因素的偏回归系数β为-.194,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表明初中生自我概念对总体欺侮行为的预测模式中存在着性别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除与父母关系自我对男女学生欺侮行为有重大影响外(β分别为-.160和-.217,P<.01),身体自我、情绪自我对初中男生欺侮行为有显著作用,而与同学和老师关系自我对女生欺侮行为存在极大影响。

四、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初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其欺侮行为的关系。从表一、二分析可知,自我概念同欺侮行为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自我概念的积极或消极程度影响到参与欺侮行为的程度:越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学生,其欺侮行为的表现就越少;自我概念越消极的学生,其欺侮行为的表现也就越多。这表明初中生的欺侮行为受到其自我概念的影响。此结论与国外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这正如罗杰斯认为的那样,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不仅控制并综合着个人对于环境知觉的意义,而且高度决定着个人对

于环境的行为反应。马什和莎沃森认为自我概念同特定的行为有更直接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欺侮者和受欺者在自我概念上常具有消极的特征,自尊较低,缺乏自信和内向、过敏性和情绪性的气质,极易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行为。所以,消极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是引起欺侮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很显然,那些学业不良而又认为自己无能、认知水平和情绪自控能力低、人际关系差、社交技能缺乏的学生都易于成为欺侮者和受欺者。

进一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等人际关系自我、身体自我和情绪自我因子对欺侮行为的预测效应是非常显著的。表明初中生若在与父母、老师和同学关系、情绪与身体方面存在消极的自我概念,则易于诱发其欺侮行为。从β值看,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等人际关系自我概念在对欺侮他人行为和受人欺侮行为方面的作用相对更大些。从而说明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自我概念,尤其是与父母关系对欺侮行为及其各种类型欺侮的产生有重要的预测作用。这种情况主要受以下方面影响:①初中生的人际适应能力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复杂化,对人的社会化程度和社会适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在社交上仍处于不成熟期,人际适应能力发展水平还不高,许多学生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矛盾与冲突,这易于诱发行为问题。有学者研究〔3〕认为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运用同欺侮行为有一定的关系,卷入欺侮行为的学生,不管是欺侮者还是被欺侮者,都存在人际适应的问题。②家庭教养行为。欺侮行为较多的学生常来自高权威型、溺爱型或放纵型家庭。国内有研究[4]认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不良学生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自我概念与社会行为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如,在权威型家庭中成长的学生,父母的暴力强制常成为他们模仿的榜样,诱发较强的权力欲、控制感而使他们成为欺侮者;另方面又因养成压抑、自卑个性和消极的自我价值感而促其成为受欺者。就是在溺爱型家庭中,由于缺乏合理的沟通,父母的过分关爱极易使正在成熟中的初中生产生反感而加剧内心冲突,形成焦虑、软弱等不成熟的个性,缺乏是非感,从而导致欺侮。③亲子与师生关系的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日趋成熟,独立自主性发展不断加强,许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发展方向往往有别于父母或教师的要求与期望。父母或教师的不合理期望或严厉要求,也易使他们遭受过多失败,缺乏自信,自暴自弃,进一步造成与父母或教师关系失调,诱发欺侮

〔6〕行为。国内有研究〔5〕发现,与父母关系不良,在初中有随年级而增高的现象,且与初中生

问题行为或行为异常有明显的关系。日本学者麦岛文夫认为,中学生的不良行为来源于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满,很多中学生产生欺侮行为,是由于不良师生关系、亲子关系而通过社会交往实现的。教师或父母的批评,尤其是那些不合理甚至是挖苦与讽刺的批评,极易使学生失去自尊、安全和归属感,产生挫折而又不能直接指向目标,从而把不满发泄到并不危险的学生身上,成为欺侮者。④初中是一个同伴影响逐渐增大的时期。初中生特有的各种身心特点和矛盾,加上人际适应水平不高,必然造成同学交往中的种种冲突;若自我认识评价消极,欺侮行为也就易于产生。

能力自我、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与同学关系对间接欺侮有重要预测作用。这是因为低自我价值感和能力水平是攻击的基础,低自我价值感和能力水平的学生常产生消极情绪;又由于直接欺侮具有外显性,易于为人觉察,因而在纪律要求严明、管理监督严格的校园里经常获得控制;而间接欺侮更具隐蔽性。所以,许多学生尤其是女生往往选择既能欺侮对方又能保护自己的间接方式进行欺侮。身体自我对总体欺侮行为有显著作用,主要体现在受人欺侮上,从性别上看,以男生较为明显。一些男生身体方面如力量弱、体型瘦小、长相不佳或有缺陷等易于降低同伴悦纳性,缺乏人际吸引力,在同伴中地位低而成为言语欺侮的对象;这种消极的身体自我概念又使他们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自卑、退缩,而常常受到言语欺侮。

情绪自我对各种受欺形式有重要预测性,这可能同初中生的情绪发展的不成熟性有关。初中生情绪体验日趋丰富细致,但稳定低性,矛盾与变化强烈突出,难于自控。这种在情绪上的不成熟性容易引发行为问题。当初中生在学业、人际等方面存在着困惑和冲突而不能有效应付时,他们往往通过情绪发泄来表达某种满足,缓解内心紧张焦虑,一方面使自己成为欺

侮者,更多的是使自己成为受欺的对象。这一点在男生身上体现更为明显己是不争的事实。研究还发现,他人自我对直接言语欺侮有一定影响。很显然,这同初中生过于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有关。一方面希望他人了解自己,另方面又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一旦个人积极自评和消极外评的矛盾在增大时,常引起欺侮行为;如果消极外评与消极自评具有一致性时,则更易使自己自卑、情绪低落,常常成为他人直接言语攻击的对象。

以上分析提示我们,教育中要协助学生改善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教会学生学会交往,使人际关系和谐化,满足学生学习生活中基本的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同时也要求父母与教师要给予学生合理的要求与期望,避免让学生产生过多的挫折体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建立健康积极的自我印象。因此,学校办好家长学校,教师和家长改变育人观念、育人方式,注重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外向、乐观、自尊、自信的健康人格和提高学生的社交兴趣与能力,这对于形成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减少欺侮行为的发生,有着重大的意义。

五、结论

初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其欺侮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我概念的积极或消极程度影响到参与欺侮行为的程度。回归分析表明,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等人际关系自我、身体自我和情绪自我因子对欺侮行为的预测效应是非常显著的,其中,以与父母关系的预测力最佳。与父母、老师关系对各种直接欺侮方式具有重要的预测性;他我、身体自我对直接言语受欺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与同学关系对间接欺人和受欺有极其重要的预测性;情绪自我对直接和间接受欺、能力自我和总体自我价值感对间接欺人也都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初中生自我概念对总体欺侮行为的预测模式中存在着性别差异。除与父母关系自我对男女学生欺侮行为有重大影响外,身体自我、情绪自我对初中男生欺侮行为有显著作用,而与同学和老师关系自我对女生欺侮行为存在极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等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年版,P310.〔2〕 张文新等,Jones,K.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11.〔3〕 陈世平,儿童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和欺负行为的关系,心理科学,2001,2,234-235

〔4〕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1999,5.〔5〕 方晓义,董奇,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亲子冲突, 心理科学,1998,2.122-125

6.高职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研究 篇六

关键词:高职学生,英语自我概念

一、引言

近年来, 外语研究者正试图从学习者自身的角度来研究学习者学习外语成败的因素。自我概念, 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情感因素, 已经成为外语研究者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 关于高职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研究却不多。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笔者考查了江西某高职院校59名大学一年级新生, 其中女生31名, 男生28名, 他们的年龄都是18岁到20岁之间, 学习英语的时间都超过6年。

2、测量工具

该调查采用了1个测量指标:英语自我概念问卷得分。

英语自我概念问卷, 笔者采用了张志宏 (2005) 硕士学位论文中的问卷, 以防学生理解有困难, 笔者特将其改编成中文。该问卷主要考查我国大学生对自身英语学习能力与成绩的自我评价。问卷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被试的相关信息, 包括姓名, 年龄, 学习英语的年限, 高考英语成绩;另一部分是英语自我概念量表, 有7个分量表, 即英语整体自我概念, 英语词汇自我概念, 英语语法自我概念, 英语听力自我概念, 英语口语自我概念, 英语阅读自我概念, 英语写作自我概念。

3、调查过程

在做问卷之前, 笔者仔细解释了问卷的说明, 并强调问卷的结果不分正误。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 英语自我概念量表中所有否定选项的得分都要反过来, 以便高分对应更高的自我概念。然后, 每位被试的英语整体自我概念的总分, 英语词汇自我概念的总分, 英语语法自我概念, 英语听力自我概念的总分, 英语口语自我概念的总分, 英语阅读自我概念的总分, 英语写作自我概念的总分分别输入电脑, 并用SPSS13.0统计软件做了相关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注:GESC指英语整体自我概念;LSC指英语听力自我概念;SSC指英语口语自我概念;RSC指英语阅读自我概念;WSC指英语写作自我概念;VSC指英语词汇自我概念;GRSC指英语语法自我概念 **p在.01水平上显著;*p在.05水平上显著

如表1所示, 高职学生的英语整体自我概念与其他6项具体方面的自我概念的相关系数均大于6项具体方面的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系数。这表明英语听力自我概念, 英语口语自我概念, 英语阅读自我概念, 英语写作自我概念, 英语词汇自我概念及英语语法自我概念的独立性。这一研究结果与马冬梅 (2003) 张志宏 (2005) 的研究结果相符。其中, 高职生的英语整体自我概念与其词汇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 这意味着高职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最注重词汇知识的学习, 然而这一研究发现不同于马冬梅 (2003) 的研究。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也许是高职生在高中阶段英语水平不高, 常常被告知, 词汇知识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其次, 高职生的英语整体自我概念与其阅读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性较大, 这表明高职生也很重视阅读的学习。至于这一点, 可能是由我国英语考试试卷的结构设计所决定的, 因为阅读理解部分在我国英语考试试卷中所占比分最大。

至于高职生的6项具体方面的自我概念, 它们之间也具有显著相关性, 其中听力自我概念与语法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性最大。众所周知, 高职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差, 他们在听英语时, 必须要先弄懂每个句子的基本语法结构, 然后才能掌握句子的确切意思, 尤其是对于那些冗长而复杂的句子, 否则他们很可能会误解其意。其次, 口语自我概念与词汇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性也较大, 这似乎表明高职生的口语能力可以通过扩大其词汇量来提高。

参考文献

[1]Ma Dongmei.English Self-Concept of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Majors[D].Guangdo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03.

[2]Zhang Zhihong.English Self-concept of Chinese College Non-English Majors:Its Relations to Self-Attributions to Success and Failure in English Learning[D].Jilin:Jilin University, 2005.

7.中学生自我概念与行为困扰探究 篇七

关键词 自我概念 行为困扰 自我发展

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核心是自我概念的不断完善。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心理、生理和社会的认知与主观评价,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对青少年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中学生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和解释、对自我的认知和态度、对学业追求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行为表征,在日常的语言、行为举止上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随着中学生对自主性要求逐渐增强,他们常常由于歪曲的自我概念而产生心理危机。对于大多数中学生而言,自我概念发展比较顺利,但对于具有偏差人格的青少年来说,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困扰。因此,梳理中学生自我概念的表现特征,并进行中学生行为困扰和偏差的分析,意在通过提升自我概念进行心理和行为纠偏,可以有效指导中学生顺利度过自我统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表现特征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综合,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的了解,个人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处理事物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知和评价等[2]。中学时期是身体快速成长和性逐渐成熟的阶段,也是自主精神发展的关键,开始思考在成人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展现出个人的自我认同,表现在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适应性不断调适。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一方面青少年会遭遇本能冲动的高涨所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3]。具体来说,青少年自我概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生理自我逐渐成熟

生理自我指青少年对自己身体发育、健康、外貌等方面的知觉,表现为对外表的关注、对身体体能增强的注意、对身体发育和性成熟的认知等。也有心理学家用“体像”(bodyimage)一词作为个体对自己身体知觉的总称。Thompson认为,青少年对自己的体像要求很高,他通过让青少年选择与评价他们想象的、实际的与社会认可的几种体像,证明大部分青少年对自己的体像不够满意[4]。此时,不论男生还是女生,对自己的外貌和身材的自我认知要求较高。不同的是,男生更关注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外表的吸引力,女生倾向于通过控制饮食来保持身材。另一方面,中学生会表现出对性的好奇,逐渐增加对性成熟的认知。

2.能力自我不断提升

能力自我指中学生在处理事情、适应情境及对自己特殊才能的认知方面,表现为遇事不再过分依赖父母,出现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倾向,并力求把事情做到最好。此时,中学生碰到困难会首选同学、朋友,其次才选择家长的帮助,亲子关系会呈现紧张状态。他们会“尽力做好”自我的事情,以此确认能力自我;如果做错事情,尽管他们内心会承认错误,但通常厌烦家长和老师说教式的批评。青少年进行能力自我发展是在寻找那些与自我图式相符合信息的过程,通过那些能够确认自我图式的信息,排斥否定的信息,不断建立能力自信。

3.情绪自我不断调适

情绪自我指青少年对自尊、自卑、焦虑、寂寞、愉快和生气等情绪的知觉,表现为中学生情绪不稳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易于烦躁;自尊心很强,对自我进行肯定和赞扬,相信自己能力的胜任程度;有时与别人比较,也会产生自卑。当他们获得成功的自我确认后,会表现为自尊的彰显,有愉悦的情绪。需要注意的是,他们也会出现盲目乐观的现象,也会在现实的打击面前一蹶不振或自暴自弃的现象。

4.道德自我不断修正

道德自我指青少年对道德的认知、道德行为的选择、道德价值观的知觉。表现为对社会现象包含的道德取向进行评论,对别人的行为评头论足,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探寻。但是,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离,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即中学生在道德认知上与社会主流文化高度一致,但在部分道德行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尽一致的现象[5]。

5.学业自我自主调控

学业自我是对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的自我知觉。表现为在高升学压力之下,逐渐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自觉监督和控制学习过程。然而,学业成绩(结果)也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优良的学业成绩能够激发自我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较差的学业成绩会产生低效能感,挫折会使学习动力不足。

6.社会自我不断发展

社会自我指中学生对人际互动和人际关系的看法和态度,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社会自我的发展来自与他人互动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评价的反映性评价(reflected appraisals)。库利以“镜中自我”的隐喻,形象说明通过照镜子,对镜中人的评价一系列连续动作说明自我概念的互动性,并且能够通过想象产生自我感,借助别人的评价来感知自己受欢迎的程度,确认人际关系的状态。自我感与愉快体验相联系的“好我”、与痛苦和受威胁相联系的“坏我”,及和难以容忍的焦虑相联系的“非我”(拒绝的自我部分),都是人际关系体验的产物,也是一个人社会自我发展的历程。

二、中学生的行为困扰的表现

行为困扰是动态心理适应的结果,即个体与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中学生在自我追寻的过程中受到挫折,个体会产生自卑、不安等紧张情绪。对生理自我成熟的适应,能力自我提升的渴望,情绪不稳定,道德感的提升与现实社会的差异,学业与升学压力,同学关系、家庭因素、学校环境的适应等,都会让他们倍感焦虑,产生一定的行为困扰与偏差。

1.身心情绪发展的困扰

中学生面对身体不断发展成熟、心理发展不够稳定、情绪波动较大的现实状态,往往会产生生理、心理和情绪不和谐的状态。身体发展开始出现第二性征,表现在身体外形上出现差别,他们会格外重视自己的外表和穿衣打扮。青春痘是大部分中学生的困扰,体重问题也造成正常饮食困扰。生理的快速增长、学业负担过重导致睡眠不足,体育和社会活动量的增加使中学生表现出精神倦怠的现象。同时,因为学业、人际处理不适当会引起认知冲突,导致个体自我感觉痛苦,深深体验到紧张、消极、自卑、内心矛盾等心理感受和困扰。

2.自我关怀的困扰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提升的需求也就越强烈,自尊感不断增强,对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自信。然而,有的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目标、自我能力和关怀他人等方面产生不和谐的状态。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怀与肯定,具有强烈的保持自尊的需要。常常设置一定的目标并努力达成,感知在能力上胜任和自我实现,以及认同感、归属感的提升。当这些需要不能够被满足,或者出现矛盾时,他们往往产生自尊程度的降低,自我效能感的削弱。

3.学业升学的困扰

学业和升学是中学生最主要的压力。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源主要包括任务压力、时间压力、挫折压力、他人要求压力、竞争压力、他人期望压力、成绩目标压力、环境压力、自我发展压力九个部分[6]。在应对学业和升学的压力中,自我调节不顺利,就会产生学业升学困扰。在学校,由于学习任务过重,考试焦虑、老师高标准要求、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往往导致面对困难止步不前,用手机、网络等手段进行代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往往产生亲子冲突,学习上被动应对。来自自身的压力,主要表现在成绩目标达成的不易,造成了学生退缩、幻想等心理困扰。

4.人际关系的困扰

中学生的社会关系逐渐从家庭转向学校,表现在对同学关系的珍视,对异性朋友交往方式的不知所措,对师生关系的关注,常常因为社会经验和交往技巧的缺陷,与他人交往中的价值认同感不一致,以及会出现人际交往的不和谐,或者出现人际关系的挫败。Mead认为,自我概念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逐渐产生发展,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态度,对自我进行知觉加工的结果。个体出生家庭背景和价值观不同,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当同学交往出现不和谐的现象,从心理和行为上均有表现。同时,师生关系的矛盾也很明显。

5.家庭生活的困扰

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学生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价值感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解释和理解,不再依附父母,不会对父母言听计从,虽然有时也会以失败告终,但他们不会承认失误,而是千方百计找客观原因。对父母的批评无法忠言逆耳,出现亲子关系的不和谐。有的中学生会进行自我批评,但也只是,为避免父母批评和抱怨的自我防卫策略。

三、提升中学生自我概念水平减少行为困扰的策略

自我概念水平是影响中学生行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个体人格健全的重要表现,甚至常常被看做是促进其他期待目标实现的中介变量[7]。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自我概念与行为困扰具有高度的负相关。也就是说,自我概念程度越高则行为困扰越低,自我概念程度越低则行为困扰就会越多。

1.学校支持

积极的自我概念与良好的学业成绩可能形成良性循环。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自信心比较强,情绪的控制能力也较佳,在自我关怀、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方面认同感较高,产生的行为困扰就低。金盛华关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实验研究发现,差生成绩落后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整个行为动力系统出现角色偏常(roledeviance)的结果。成绩差的消极自我概念导致消极自我期望。学校采用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价值和目的,以及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启导,更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同时,学校要重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重视中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学生只有建立理想自我和应然自我的图式,才能更好地调控真实自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建模,减少行为困扰的出现。

2.家庭支持

家庭是青少年自我概念形成与提升的重要环境,父母的教养风格与中学生自我概念关系密切,亲子互动模式影响着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一般来说,当青少年遇到对社会现象和生活事实的困惑,以及自我发展的难题时,亲子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是重要的解决问题方式。家长要学会“移情”,站在中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设身处地地思考事情发生的缘由,采用循循善诱的引导方式,允许孩子和自己的意见不同,让中学生自己明白道理,建立自我的行事原则和方式。

3.自我发展的支持

埃里克森认为,中学生成长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自我同一性危机(identitycrisis),面对危机的应对方式、态度倾向对自我概念产生重大影响。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价值观和理想等重大事件的较完善的、前后一致的意识,也是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8]。在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客观全面地自我认同,积极地悦纳自我,在接纳中成长,在认同中提升,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克服重重行为困扰,形成自信、乐观和积极的自我概念。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自我确认,就是要找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采取行动缩小差距,不断进行自我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钞秋玲,郭祖仪,王淑兰.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其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3).

[2]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 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 中国青少年研究网.http://www.cycs.org/Article.asp?ID=1031.

[6] 陈旭.中学生学习压力、应对策略与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4.

[7] 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1).

[8] 韩晓峰,郭金山.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J].心理学新探,2004(2).

[作者:郭晓娜(1975-),女,河南邓州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副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8.自我概念社会心理学 篇八

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及培养对策

本研究运用问卷测验调查了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现状,探讨了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结果发现:初中生各项自我概念基本上呈现U字型发展趋势,初二处于低谷;女生同伴自我概念发展优于男生;优生在学业自我、家庭自我和情感自我概念的`发展优于差生.文中还提出了培养初中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对策.

作 者:吴素梅 施玉滨 唐月芬  作者单位:吴素梅,唐月芬(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施玉滨(哈尔滨学院社科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2 23(4) 分类号:B842.7 关键词:初中生   自我概念   发展  

9.教育心理学概念总结 篇九

2、头一尾梯度: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部,这一进展的方向称作

3、组织: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

4、适应:调节环境的倾向

5、平衡: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有助于成长中儿童的世界概念趋于连贯而稳定,使经验中的不一致性成为可理解的东西

6、同化:同化是儿童使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行为模式一体化的过程。

7、学习(广义):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8、学习(狭义)特指人类的学习

9、消退 与条件反射形成相反的过程

10、恢复 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子自动重现的现象

11、类化 对同类条件刺激不经强化而能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

12、分化 在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只对某个特定刺激产生反应,不类化的现象

13、强化 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4、正强化 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5、负强化 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6、惩罚Ⅰ 增加刺激,抑制行为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17、惩罚Ⅱ 减少刺激,抑制行为

18、次级强化 在原级强化的基础上形成,利用继起强化物或次级强化物进行的。

19、发现学习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的学习

21、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3、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24、心向心向与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25、代表性学习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

26、概念学习学习如何根据事物的属性将事物予以适当的抽象名称或归入适当的类型

27、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8、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29、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30、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31、同化 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理解新知识。

32、迁移 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33、干扰

34、前摄抑制 以前学习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

35、动机性遗忘 与不快、不安和内疚相关的遗忘,起实质是一种压抑,是人们维持自己心里平衡的一种心里防御机制

36、编码 把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式的过程

37、组块 在记忆过程中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

38、检索 短时记忆转向长时记忆的信息,通过编码进行组织在必要时间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提取

39、组织者 在有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社工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40、比较性组织者 能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性,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相似材料的组织者

41、陈述者组织者 与心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的组织者

42、认知结构 指头脑里的知识结构

43、认知结构变量 个人的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

44、理解 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关系、联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45、态度 人们对事物的爱憎、趋避的心理及行为倾向

46、起点行为 学习者学习技能开始前的状况

47、隐蔽课程 学校中各种超出正式组织的学校活动范围,教学大纲或课程计划没有规定,教师没有正式讲授,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的、带偶然性、没有组织的和非正式的活动

48、动作技能 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

49、智力技能

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红进行的

50、创造思维 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51、发散思维 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产生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

52、审题 分析课题,掌握课题的任务和条件,形成有关课题的映像

53、知识掌握 知识的占有,意味着知识已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能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定向

54、定势

55、高原现象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

56、功能固着

57、学习动机 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58、学习目的 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哪个结果

59、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相应的能满足需要的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真、紧张、主动而顽强的态度,表明学生对待学习任务、学习对象的一种关系

60、疲劳 人们连续学习或工作以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分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61、焦虑 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 62、自我意识

对自我的外在和内在的自我评估或衡量

63、因材施教 承认差别,设法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对学生施行帮助,着眼于具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个体

64、可教性智能不足 智商50-75

65、禀赋优异儿童 智能超群儿童,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象测验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性能力测验得分超群者 66、智能不足儿童 在心智发扎期间所显著表现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性的适应行为的儿童

67、学习困难儿童 在理解或使用语文方面,显示基本心路历程的失常 68、情绪困扰儿童 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所困扰 69、认知风格 学生在加工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70、正式学生群体 71、非正式学生群体

72、课堂心理气氛 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73、课堂行为问题 干扰教师教学,影响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甚至使教学活动不得不中断的那些消极行为

74、民主式领导 以组成团体的成员为主人,并以多数取决的方式处理团体的事务 75、教学设计 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76、凯勒计划

77、自学课件 围绕某学科内容中的一个课题或单元的教学而设计的学习包,包括学习者学习规定教材所必须的全部信息 78、多媒体学习包

79、教学策略 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包括:课的划分,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

80、教学顺序

81、评定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82、论文式测验 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点,择其较重要者出几个试题,让学生用论文的方式,自由的以书面形式解答问题。

83、标准测验 一种大规模的,具有统一标准的、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的、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测验 84、智商

85、怯场 一种情绪过于兴奋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控制和无法支配自己的状态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86、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87、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88、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89、测量: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90、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91、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10.自我概念社会心理学 篇十

[关键词] 商场定位自我概念消费价值观

一、构建“商场定位与顾客自我概念一致性模型”

笔者提出了商场定位与顾客自我概念一致性模型。商场定位指的是商场的硬件与软件条件在顾客心理体现出来的定位,具体包括三个维度:商场的购物环-S(店堂灯光、空间、色彩、车位数量、背景音乐、附属设施等)、商品的种类与档次-P和服务水平-S。顾客自我概念也包括三个维度:顾客的人口统计特征-C(年龄、性别等)、顾客的社会阶层S(社会地位和收入)和顾客的消费价值观-V。一个运营良好的商场应该是以上的各个维度之间可以很好的匹配,其中,顾客消费价值观居于核心地位,通过它把其余几个维度串为一个整体,如下图所示:SPS-VCS模型

图 商场定位与顾客概念一致性模型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时间与地点

(1)研究时间:2006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研究地点: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商圈。

(2)地点选择理由。观音桥商圈是重庆三大商圈之一,位于重庆市江北区,该商圈在方圆1公里左右的范围内集中了七个大型的百货公司:重庆百货、新世纪百货、茂业百货、香港城、远东百货、新世界百货和北京华联。这七个百货公司既有重庆的本土公司,也有来自深圳的公司,还有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公司;既有中档商场也有中高档商场。因此该商圈的商家与顾客都颇具代表性。笔者在其中分别选取了三个百货公司进行研究:远东百货、茂业百货和重庆百货。它们分别代表了内地、沿海和港台公司;在公司定位上则代表了中高档与中档百货公司。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观察法与访谈法。

3.具体研究因素

(1)商场定位

①宣传定位:选取商家在大众传播媒介上对其定位的宣传以及对其商场人员的访谈;

②定位表征:选取了以下维度:商场环境(空间大小、装饰)、商品档次(本文选取各商场的男装部之款式近似的薄夹克衫为例)、附属餐厅、背景音乐和服务水平。

(2)顾客自我概念

①顾客特征:选取了三个维度:年龄、性别和社会阶层;

②顾客消费价值观:通过访谈得出。

三、验证实例

1.远东百货

(1)远东百货背景:公司总部所在地:台湾;开业时间:2005年1月

(2)表一 远东百货定位

(3)评价:

①商场定位与顾客特征的匹配

通过商场宣传定位和定位表征可以看出:远东百货的目标市场是:偏成熟、收入中高阶层的顾客。通过对顾客的流量统计可以看出:远东百货在定位与目标市场的选取上是匹配的。

②商场定位与顾客价值观的匹配

在笔者观察的“国庆黄金周”某两天内,其人流量却很小。那么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问题主要出在商场定位与顾客的价值观不太匹配。尽管该商场的目标顾客是收入较高的群体,但是他们并不是收入很高的群体。这部分人不是最高档商场(如:重庆的“美美时代百货”)的目标顾客,相反,他们除了光顾远东百货以外,同时也去“茂业百货”和“新世纪百货”等中档商场,因为他们对商品的价格敏感度还是较高。而“国庆黄金周”期间,周围的诸多商场都无一例外的在搞促销活动,而且力度都远远超过远东百货。

2.茂业百货

(1)公司背景:公司总部所在地:深圳;开业时间:2004年

(2)表二 茂业百货定位

(3)评价:

①商场定位与顾客特征的匹配

通过商场宣传定位和定位表征可以看出:茂业百货的目标市场是:较年轻、中高收入以及中等收入阶层的顾客。因此其四楼男装部的布置和远东百货不同。四楼总体作环岛型布置,其四周主要布置中高档品牌,例如:LEO和BONI等;中间则布置中档品牌,如:啄木鸟和虎都等。同时,茂业百货在商场音乐的选择以及附属餐厅(必胜客)的设置方面均突出了:年轻、时尚这类要素。

②商场定位与顾客消费价值观的匹配

茂业百货在“国庆黄金周”期间推出了“买200送210”的促销活动,在大部分服装类商品中运用。这符合其目标顾客的消费价值观:既追求时尚又注重实惠。这说明茂业百货的商场定位与顾客的消费价值观实现了较好的匹配。因此在笔者选取的三个商场当中,茂业百货的人流量最大。

3.重庆百货

(1)背景:公司总部所在地:重庆;开业时间(重新装修后):2006年9月

(2)表三:重庆百货定位

(3)评价

①商场定位与顾客特征

通过商场宣传定位和定位表征可以看出:重庆百货的目标市场是:成熟、中等收入阶层的顾客。其四楼男装部的布置和茂业百货很相似。但是,重庆百货在商场空间、商场音乐的选择以及附属餐厅(乡村基)的设置方面显得与商场定位不是太匹配,显得比定位稍低,给人以:偏老、保守的感觉。

②商场定位与顾客消费价值观的匹配

重庆百货的商场定位是中档的消费群体,但是在其顾客当中却出现了部分中低档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价值观是偏实用的。因此,重庆百货在商场定位与顾客消费价值观之间的匹配上还做得不够,表现在其人流量不如其老对手,位于斜对门的:新世纪百货。

四、结论

与商场定位与顾客特质匹配相比,商场定位与顾客消费价值观之间的匹配程度对商场人流量大小影响最大。同时,由于后者涉及消费者的观念这个隐含的要素,故而更难把握,商家除了在可以看得见的硬件方面努力外,还应该定期调查顾客的消费价值观,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经营。

11.消费者自我概念结构维度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自我概念,营销,消费者

在消费社会中, 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是影响和制约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结构内容的清晰界定, 已成为研究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关键所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费环境的变化, 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倾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重新认识和探究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结构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我概念的定义

在心理学研究中, 自我概念 (self-concept) 由哈佛心理学家James (1890) 首先提出, 并将其定义为由纯粹的自我 (I) 和经验的自我 (Me) 构成的自我意识。随着自我概念在心理学中的发展, 其在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同学者对自我概念提出了不同的定义。例如, Rosenberg (1979) 指出,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想法和情感的总和。George&Jae (1991) 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与强烈的情感与动机相联系的认知结构, 它不仅是一个孤立的概念, 而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特性构成。Stein&Corte (2007) 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一系列关于自身的知识结构。

虽然在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中, 对自我概念尚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 (sirgy, 1982) , 但是大多数学者赞同学者Rosenberg (1979) 的观点。根据这个定义, 自我概念是一种主观的想法和一种独特的态度, 而不是指现实或存在中的自我 (George&Jae, 1991) 。

二、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维度研究及评析

在国外学者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维度划分中, 具有代表性的是Sirgy (1982) 对自我概念维度的划分。他基于人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 把自我概念划分为实际的自我、理想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理想的社会自我4个维度。国内学者符国群 (2001) 在Sirgy的研究基础上基于中国市场把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划分为实际的自我概念、理想的自我概念、社会的自我概念、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和期待的自我概念5个维度;杨晓燕 (2001) 构建了中国女性消费心理的5F理论模型, 将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划分为家庭自我、情感自我、心灵自我、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5个维度。梁海红、曾德明等很多研究者都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结构维度进行了分析, 丰富了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结构维度研究的内容。

综上所述, 消费者自我概念是一个具有动态和多维结构的概念。对自我概念维度的划分, 不同学者的因为划分标准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结果, 或者结果相似而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整体来说对自我概念的维度的研究比较混乱, 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标准。特别是国内对自我概念维度的研究, 大多借鉴西方研究成果, 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定特征的自我概念维度划分, 不能清楚的说明自我概念各个构成因子对消费者购物决策的影响程度。

三、自我概念结构维度提案:中国消费者视角

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将人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先行文献有许多根据人的属性对消费者自我概念进行维度划分。例如, Sirgy (1982) 将消费者自我概念划分为实际的自我形象、社会的自我形象、理想的自我形象和理想的社会自我形象4个维度。Carlos (2006) 将消费者自我概念划分为独立的自我 (精神特点、态度和偏好) 和相互的自我 (社会规范、小组成员资格和他人的意见) 2个维度。Brewer&Chen (2007) 将自我概念划分为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3个维度。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Sirgy (1982) 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维度的划分。但是, 在他提出的消费者自我概念模型中, “实际自我”这一维度既包含自然属性, 也包含社会属性。结合上文的理论背景, 本文作者又对68位消费者进行了深度访谈, 其中29位女性, 39位男性, 年龄均在18到30岁之间, 学生50名, 工作人员18名。所有被调查者都被直接或间接问到自我概念是否并且怎样对他们的购物经历产生影响。例如, 购买某件商品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好奇心, 因为觉得在别人面前有面子还是因为觉得自己在承担某种社会责任等等。本次访谈最大的收获是根据访谈内容提炼出“本能自我”这一维度, 即消费者购买行为可能是由饥饿、寒冷、好奇、吸引异性等本能需要引起的。

综上所述, 结合文献回顾与深度访谈, 本文提出消费者自我概念维度的概念化模型, 消费者自我概念包括本能自我 (在饥饿、寒冷等本能支配下行动的自我) 、实际自我 (消费者怎样看待具有社会属性的实际的自己, 如社会角色、社会责任等) 、真实自我 (消费者怎样看待具有自然属性的真实的自己, 如个性、价值观等) 、理想自我 (消费者自己变成怎样的一个人) 、社会自我 (消费者认为别人怎样看待自己) 和理想的社会自我 (消费者希望他人如何看待自己) 6个维度。其中, 本能自我、真实自我、理想自我具有自然属性, 实际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的社会自我具有社会属性。

本模型与Sirgy (1982) 提出的消费者自我概念维度模型的区别之处在于: (1) 提出“本能自我”的概念; (2) 将Sirgy模型中“实际自我”这一维度划分为具有自然属性的“真实自我”和具有社会属性的“实际自我”2个维度。

四、研究展望

本文基于文献回顾和深度访谈, 基于中国消费者视角, 在Sirgy (1982) 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维度划分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消费者自我概念的6维度模型。然而,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访谈对象以学生为主, 提出的消费者自我概念的概念化模型是否妥当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因此, 以后研究的重点是根据文献回顾和访谈记录, 开发中国消费者自我概念各维度测量问项, 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 利用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对模型的妥当性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Rosenberg, M.Conceiving the Self, Basic Books, 1979, New York, NY.

[2]George, M.Z.and Jae W.H.Self Concept and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A Conceptual Model of Congruency, Conspicuous-ness, and Response Mode.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991, 18 (1) :348-354.

[3]Stein, K.F., &Corte, C.Identity impairment and the eat-ing disorders:Content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self-concept in women with anorexia nervosa and bulimia nervosa.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 2007, 15:58-69.

[4]Sirgy, J.M.Self-concept in consumer behavior:a critical re-view.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82, 9:287-300.

[5]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杨晓燕.女性消费者心理5F模型[D].中山大学, 2002.

[7]Carlos, J.T.Individuality or Conformity?The effec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cepts on public judgments.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06, 16 (3) :240-248.

12.社会学基本概念读书笔记 篇十二

一、方法论基础

意向是指1一个行为者在某一具体环境下主观上实际持有的意向或者一群行为者在特定的一系列事件中平均或近似持有的主观意向2在一个思维构造的纯粹状态里,被视为典型的某个或某些行为者主管持有的意向。

8有意向的行为,与单纯反应性的、无主观意向的行为之间,没有任何确定的界限。

明确的理解具有的特征或者是理性的或是可设身处地领会的。这里理性的特征表示,对人的某一行为来说,它所具有的全部意向都完全的和透彻的被理智的理解了。可设身处地领会的特征则表示这一行为所具有的全部感觉世界都被重新完整的想象出来。

9我们常常不能理解,某人行为依据的最终目的或价值。跟我们的价值差距越大,越难理解。

9所以我们倾向于理智来理解,如果不能就近似理解

10所有非理性的、受感情支配的意向关系都指导行为。把它们看成是从假想的合目的的纯粹理性过程的偏离。

韦伯认为以理性行为为纲,其它非理性行为看做在纯粹状态下预期会出现的行为的偏离。

11韦伯认为理解社会学的方法是理性主义的。但不能因此否定不适当的使用理性主义解释危险。遗憾的是,全部经验证明,这种危险确实存在着。

11如果一个行为或者状态,无论它能否被人所体验,无论是人的或非人的,只要它不具有被说明的意向内容,只要它还没有与人行为的目的和手段联系起来,而只是作为人行为的诱因 促动或障碍来描述,它就是无意向的。

12过去,人们极少发现,具有特殊意向的行为也有着不可理解的规律性。

13理解是指,1对一个行为(包括言论)所具有的意向的即时理解。2解释性的理解。我们能够理解的意向联系(动机的理性理解)对这些联系的理解便是对实际发生的行为过程的解释。对一门以行为的意向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来说,解释只是表示,根据行为主体主观持有的意向,对一个可即时性理解的行为所包含的意向联系的把握。

14在上述所有例子里,理解分别表示1对具体情况下实际出现的意向或意向关系的说明性的把握2对群体平均或近似持有的意向或意向关系的说明性的把握3在为经常出现的现象所构造的纯粹类型中,对科学的设想的意向或意向关系的说明性的把握。纯粹经济学理论内的概念和规律就是这样的理想构造

15行为者或他人所宣称的行为动机,或者压抑(它首先指的是没有公开承认的动机),经常能够使行为者本人如此的不明白他的行为指向的真实关系,以至于他自己主观上认为正确的描述,只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这些真实关系并说明性的确定它们,即使它们不被,或者在大多数情形里不完全被行为者清楚意识到。这是意向说明中的一种边界现象。被我们视为相同或类似的人类行为表现形式,可能根源于各个行为者完全不同的意向联系,在我们归为同类的许多场合下,我们却能理解到动机大不相同、甚至经常相反的行为。在给定的形势下,行为者经常可能会有相反的、互相竞争的动机。我们只能总的理解它们。我们的全部经验表明,在绝大多数情形里,我们无法近似的估计,至少无法略为可靠的估计,这些互相竞争但在我们眼中同样可理解的意向关系,以何等的相对强度出现在人的行为中。只有动机竞争的实际结果,才能提供答案。

17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经验证据能够表明,思维构造的某一行为过程,在某种程度上真的表现在实践中,这样一个就其本身来说十分明确的规律,对于认识实际行为,便知是一个毫无价值的构想。

动机表示一种意向联系。在行为者自己或者观察者严重,它是行为的带有意向性质的原因。合意向表示,根据我们的一般思维和感觉习惯,一种互相联系的展开的行为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即这一行为的各个部分的关系,可以视为典型的意向联系。相反,合因果律则表示,一些事件的前后发生顺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根据经验规则,这一顺序有可能在事实上总是按照同样方式出现。

18对某一具体行为的正确的因果说明意味着,它能够从意向性理解出发,恰当地认识这一行为的外在过程和动机,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对典型行为的正确因果说明意味着,它对这一被视为典型行为的说明即是合意向的,又是合因果律的。如果达不到合意向,那么即使一个事件具有极强的 其概率可以用数字精确

给定的规律性,它的规律仍然只是不可理解或者仅仅部分可理解的统计学概率。

19一个事件或规律性如果是不可理解的,那么,在这里使用的词义上,它就不是社会学事实或规则。20在自身活动具有可理解的意向的意义上,我所指的行为,始终是一个或一些个别人的行为。

我们至少在原则上,可以通过观察事实或根据观察资料,找出它们的规则,并用这些规则从因果关系上来解释它们各自的活动,即把它们归纳到规则上。但要说明人的行为,这些观察事实和规则与任何其他事实完全一样,仅能起注释的作用。

21对个人行为的说明和群体概念之间存在着下述三类关系1对行为的说明经常需要应用一些十分类似于群体概念的用于,以期最终找到若干易于理解的术语。社会学虽然由于这些法学概念的精确性和使用上的广泛性而应用它们,但同时又赋予它们完全不同的含义。2对行为的说明必须注意下述这个重要的基本事实:那些属于日常思维 法学或其他专业思维的群体概念,是关于比如存在着或应当适用的事物的观念;这些观念不但出现在法官与政府官员,而且也出现在公众这样的现实的人头脑里;这些观念会指导他们的行为,对现实人的行为方式,将起着非常有力 经常甚至是支配性的因果关系作用。这样,尤其重要的是关于应当或不应当使用的观念。现代国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特定的共同行为的综合体,一个并非不重要的原因便是,有人根据国家存在或者应当如此的观念,即那样一种法权秩序有效地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3所谓有机社会学的方法,是从整体出发,来解释社会的共同行为。在这样的解释里,对单个主体和其行为的说明,类似于生理学从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角度,对机体某一器官的说明。

23就理解社会学来说,部分观察具有两个作用1有助于揭示实践的问题和确定眼前的方向。2关于某些社会活动的说明性理解,对接是社会整体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特定条件下,只有部分观察,有助于我们发现这些社会活动。

说明性的解释虽然超越于观察性的揭示,但由它得到的知识却带有假说和残缺不全的本质缺陷。不过,无论如何,说明性解释才恰恰是社会学知识的特点。

28人们习惯地把理解社会学的一些定理视为规律。这些规律是通过观察而增强了的特定机遇,表示社会行为在某些条件存在的情况下预期可能展开的过程。从行为者的典型动机和典型地持有的意向看,这些机遇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纯粹目的理性的动机,构成了被典型地观察到的行为过程的原因,根据经验规则,该过程中的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话,那么,机遇就会在最大程度上得到理解,而理解亦达到了最大程度的明确性。

30在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所有情况下,社会学都远离实际。它服务于认识现实的方式是,指出历史现象在多大程度上接近某个或者某些社会学类型,并由此而对这些现象作出归类。

31如果人的实际行为在具体情况下确实,或者在平均情况下常常同时受到经济目的理性的影响,那么经济理论便能够在这一范围内理解这些行为。如果人的实际行为没有受到经济理性的影响,那么,它们与理想行为的差距,恰好有助于我们认识实际行为的真正动机。

32当然行动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感觉到意向,在同类行为大量发生的情况下,常常也只有个别行为者认识到行为的意向。但并不妨碍社会学对各种可能持有的意向作出分类,并由此来建立概念,就仿佛行为在实际上受被意识到的意向指导似的。当然,任何时候,只要社会学观察具体的现实,他就必须考虑概念与现实的差距,并确定这种差距的程度和类型。

二、社会行为的概念

社会行为的指向可能是他人过去的、当前的或预期未来将出现的行动。他人可能是单数或复数。

行动者在交换时之所以接受它,是因为他预期为数众多的其他人将来在交换时也愿意接受它,尽管他不认识这些人,也不知道他们的确切人数。而他就以这一预期作为行为的指南。

如果一个外在行为仅仅以预期的客观物体变化为取向,它就不是社会行为。内心的行为也只有当它以他人的行动为取向时,才是社会行为。当一个人的经济行为也只有在他考虑了他人行动时才是社会行为。只有自己的行为在意向上以别人的举动为取向时这一行为才具有社会的性质。例如两车相撞是自然现象纯粹事件,但如果他们试图躲开对方,如果因相撞而谩骂则是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不等同于1若干人相同的行为,也不等同于2受他人举动影响的行为。1如果大街上下雨同时撑开雨伞,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行为以另一个人的行为为指南。2一个人会仅仅由于它处在狭隘的拥挤在一起的群众中间,而强烈的改变自己的行为。

36他们以及其他一些行为与社会行为无法清楚区分的原因在于,以他人行动为取向和具有本人行为的意向绝不是总能明确确定的,也不是一定被意识到,更不用说充分地被意识到的。因此,纯粹的影响和意向性的取向并非总能可靠的区分开的。但他们在概念上必须加以区分。当然,和那些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行为的活动相比,反应性的简单模仿,至少具有同样的社会学意义。

37第二模块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

社会行为:目的理性因素 价值理性因素 感情因素 传统因素

传统行为之所以属于社会行为,也是由于行为者不同程度和不同意向地自觉保持习惯对自身行为的约束。38严格的情感行为,同样属于社会行为的边界类型,而且经常超越了自觉地意向行为范畴。感情行为可以是针对超出日常范围的异常刺激所发生的毫无顾忌的反应。但如果感情决定的行为变成有意识的情感发泄,这一行为便升级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正处于向价值理性或目的理性行为,或者同时向这两者转化的过程中。

纯粹的价值理性行为,指的是行为者无视可以预见的后果,而仅仅为了实现自己对义务 尊严 美宗教训示 崇敬或者任何其他一种事物重要性的信念,而采取的行动。

价值理性越是无条件的考虑行为的固有价值,它就越不顾及行为的后果。但是,绝对的目的理性行为,本质上也仅仅是一种假设出来的边界情况。

41第三章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指的是根据行为的意向内容,若干人之间相互调整并因此而相互指向的行为。社会关系出现的机会,毫无例外的仅仅存在于行为以某种可以指明的方式社会地展开的可能性中。

最低限度的社会关系,是两个主体之间相互行为的关系。

社会关系概念中涉及的意向,始终是在个别场合下,参与者实际持有的或者平均持有的经验性的意向,或者在构想的纯粹模式里参与者持有的经验性意向。它绝不是规范上对或者形而上学上真的意向。例如,构架在社会学生仅仅存在于特定的具有意向的社会行为得以展开的机会中。一旦这种机会消失,国家便不复存在。

只要在某个场合,行为者以对方针对自己的特定看法为前提,并以此确定自己的行为指向,相互指向的社会关系便出现了。不必是相应的。

社会关系的持续时间可能十分短暂,也可能很长。后者表现为双方意向相应的行为持续不断的重现。社会关系的意向内容能够改变。可以说持续着的老关系获得了新的意向内容,可能部分的延续下来,部分的改变了。

44在一种社会关系中长期延续下来的意向内容,可以表述为准则。

社会关系的意向内容可以通过相互认可而成为协议。社会关系的参与者就自己未来的行为作出承诺。45第四章社会行为的类型:习惯和风俗

如果并且只要在一定范围的人群内,社会行为的意向有规律地实际出现的机会,仅仅发生在实际的实践中,那么这种机会便可称之为习惯。如果实际的实践建立在长期习惯的基础之上,习惯就可称之为风俗。如果只要这一规律性经验地出现的可能性,仅仅取决于个体出于纯粹的目的理性而以同类预期为基础的行为,则应当说这种可能性是受利害关系制约的。

46社会行为,尤其经济行为过程具有大量的极其引人注目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的出现,绝不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指向了被认为有效的某个准则,也不是因为风俗,而仅仅是因为,就事物的本质而言,参与者的社会行为方式,平均说来最符合他们主观确定的正常利益。

风俗得以稳定的基本原因是,只要多数人的行为考虑了风俗的存在并参照了风俗,某一个人不按照风俗行事,他的行为就不适应环境,他就必须承担大大小小的不快和损失。

49第五章正当秩序的概念

50如果并且只要社会行为平均的或近似的以可以表述的准则为指南,我们便想把社会关系的意向内容称为秩序。无论这些准则被当做有约束力的、楷模的还是其他什么东西,只要它们对行为者是有效的,并且至少也因此而被当成行为的取向,我们便说与此联系的秩序是有效地。

50一般而言,风俗即行为的约定俗成,在所有人类行为态度中最为常见。所以,以此为指南所形成的秩序,远比仅仅源自目的理性动机的秩序稳定。但它比起一个被视为楷模或约束力的秩序,却又非常地不稳定。

当一个人把有效的秩序当成行为的指南,并不一定因为他遵循这一秩序被一般人所理解的意义。即使在绕开或违背一般理解的秩序意义时,只需在某种范围内的有效性也可能发挥作用。

51在同一个交际圈子内,存在着分别有效的 互相矛盾的各种秩序。一个人甚至可能把互相矛盾的几种秩序当做行为的指南。这不仅像日常可见的那样,表现在他的时间前后的行为上,而且也表现在他同一个行动中。秩序的有效和无效之间存在着无法区分的许多过渡状态。相互矛盾的各种秩序可以同时有效,而每一种秩序的有效范围,取决于行为实际上以它为指南的机会。

52页 实在太累了 韦伯的反驳不看了

54第六章正当秩序的种类:惯例和法律

一纯粹的内在因素1纯粹情感因素2价值理性3宗教因素

二作为保障的因素,还有与内在因素同时出现的对外在特殊后果的预期,或者仅仅是这些对外在特殊后果的预期,也就是说,利害关系。但也可能是具有特别性质的预期。

秩序可以称为:

1惯例 如果只需有效性的外在保证通过下述可能性来实现:在可识别的一群人内部,不遵守秩序的行为,会遭到普遍地和实际上的可感受的蔑视。

2法律,如果秩序有效性的外在保证,是通过专门设立的,用来强制实行秩序或惩罚背离行为的专人班子,实施(人身或心理)强制的可能性来实现的。

55用惯例来保障秩序和用法律来保障秩序之间的一个过渡状况是,应用威胁性和有组织的正式抵制来保障秩序。

56一种秩序,如果没有一个专门的班子来特别地维持它的话,外在地仅仅通过违反秩序者预期将受到蔑视和压制,即仅仅通过惯例和利害关系而得到保障的话,便不能视为法律的秩序。

59第七章正当只需有效的原因:传统 信仰 章程

行为者可以基于下属理由认为秩序是正当有效的:基于传统:过于一直存在的,是有效的2基于感情(尤其情绪的)的信仰:新的启示或楷模的有效

3基于价值理性的信仰:被视为绝对有效的东西是有效的4基于被相信是正当的成文的章程。

第四个正当性理由又可以根据下述两个原因而成为正当的:

1基于有关人员为此达成的协议

2基于强制和服从。其中,强制的基础,是被认为正当的人对人的统治。

60把传统视为神圣的东西而加以维护的态度,是秩序有效性最为普遍、也最为悠久的根源。任何对长期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的改变,都会碰到心理障碍。不可解释的损失造成的恐惧,强化了这一心理障碍。形形色色的利益,又常常与在曾经有效的秩序里出现的服从关系联系在一起,并且为维持这一服从关系发挥着作用。

新秩序的自觉创造,过去几乎总是起源于先知的神谕,或者至少是先知认可并由此而被相信为神圣的宣示,一直下溯到古希腊仲裁官的规章。顺从取决于对先知正当性的信仰。在严格的传统主义时代,如果没有新的秩序启示,那么,新秩序也就是被视为新的秩序的出现,只有一个途径,就是新秩序实际上已经被没个人认为有效,但还没有被正确的辨别出来或者暂时被掩盖,然后又重新被挖掘出来。

正当性在今天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合法性信仰,即对通过常见的和程序正确的形式产生出来的章程的服从。这里,契约和强制两种秩序之间的对立仅仅是相对的。

对一个人或者若干人强制的秩序的服从,如果主要地不是因为纯粹的恐惧,也不是因为目的理性的动机,而是因为正当性观念,那么相信这一或这些强制者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正当的统治强权,便是这里的前提条件。

如果不考虑某一秩序的章程刚开始实施的情况,则在其他所有情况下,对秩序的服从,除了因为形形色色的利害关系外,还因为混同在一起的传统束缚和正当性观念。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服从的行为者从来没有意识到,他是因为风俗 惯例还是法律而服从的。

63第八章斗争的概念

斗争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内,行为者的行为取向,是不顾其他参与者的反对而贯彻自己的意志。

如果在一种社会关系中,行为者把不顾单个或许多参与者的反对而贯彻自身意志当做行为目的,这种社会关系便应当称为斗争。斗争的手段如果不表现为现实的有形的暴力,它们便是和平的手段。如果和平的斗争表现为形式上和平地为自己争取他人同样渴求的支配权,这一斗争应当称为竞争。如果竞争在目的和手段上以秩序为依据,它就应当称为有序竞争。人类个人或集团,如果缺乏自觉的斗争意图,只是为着生活或生存机会而在相互之间展开生存斗争,便是社会选择;如果涉及的是人种特征的存在机会,便是生物选择。

64从长期看,尽管在每一场典型的和群众性的斗争和竞争中,会出现许许多多有重大作用的偶然事件和运气,但这些斗争和竞争的结果,总是那些在更大程度上具备了对于斗争胜利有着普遍和主要意义的个人素质的人脱颖而出。哪些素质对斗争的取胜有作用,取决于斗争或竞争的条件。但在这些条件中,除了所有可以想象的个人和公众的素质外,还有作为斗争行动依据的秩序。这些秩序也许是传统的,也许是价值理性的,也许是目的理性的。但每一种秩序都影响社会选择的机会。并非每一次社会选择都是我们意义上的斗争。社会选择首先意味着的是,特定的行为类型,有时是特定的个人素质,有较大的可能赢得某一社会关系。但这一社会优越性本身并没有表明,它是否能通过斗争变成现实,更没有表明,它是否改善或者降低了这类人在生物学上的生存机会。

65只有真正发生竞争的地方,才谈得上斗争。根据以往的所有经验,只有在选择的意义上,斗争实际上才是不可避免的;而在生物选择的意义上,斗争本质上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之所以会永久存在,是因为没有任何可以想象的手段,能够把它彻底消除。最严格的和平主义秩序,也始终只能在排除某些斗争手段 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向的意义上,规范斗争的手段、对象和方向。这表示,那些斗争手段可以在竞争中导致胜利。如果设想竞争不存在,它们还可以在潜在的生活机会或生存机会选择中导致胜利。不管这些手段是遗传的产物还是教育的产物,它们都有利于掌握它们的人。社会选择在经验上 生物选择在本质上,构成了斗争不可消除的范围。

66社会关系之间的选择或斗争意味着,在时间的推移中,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受到同一行为者或其他行为者另一种行为方式的排挤。排挤的形式多种多样。1人的行为目的,可以有意识地干扰某些具体的或者一般的规范了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干扰依据这一关系的意向内容而展开的行为,或者阻止其产生或延续。人的行为目的也可以是使用对一个范畴不利的方式,鼓励另一个范畴的出现,并有意识的以此影响社会关系。个人和相互联盟的许多个人都可能为自己确立上述这样的目的。2同时,人们所不希望看到的社会行为过程的一些附带后果,或者社会行为过程中各种关键条件的附带后果,可能使得特定的具体关系,或者某些种类的关系不断延续或重复产生的机会越来越小。只要有变化,各种形式的自然条件和文化条件,便都以某种方式,改变着所有各类社会关系的机会格局。在这样的情况下,强者将胜利。每个人可以按其方便,决定是否把这样的情况称为社会关系的选择。需要注意的仅仅是下述几点:1这里所谓的选择,不管在社会意义上还是在生物意义上,都和对不同类型人的选择毫无关系2我们针对每一具体情况,应当研究的是,什么原因改变了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形式的机会格局,或者摧毁了某种社会关系,或者容许它继续与其他关系共存3这样的原因是如此的多种多样,完全不适宜用一种统一的方法来表达它们。

68第九章共同体和社会

在个别场合内,平均状况下或者在纯粹模式里,如果而且只要社会行为取向的基础,是参与者主观感受到的(感情的或传统的)共同属于一个整体的感觉,这时的社会关系,就应当称为共同体

只要社会行为取向的基础,是理性(价值理性或目的理性)驱动的利益平衡,或者理性驱动的利益联系,这时的社会关系,就应当称为社会。社会的典型基础,是参与者同意的理性协议。这样,在理性场合,社会成员的行为将1价值理性的以自己对义务的信仰为指南2目的理性的以对协约伙伴忠诚性的预期为指南。

最纯粹的社会模式 1市场上严格目的理性的 自由协商的交易 互相对立又互为补充的交易者的现实妥协 2自由协商的单纯的专业联合体,即从意图和手段上,纯粹追求其成员客观利益的持续性行为的协议3价值理性动机的信念联合体

69共同体可以建立在各种形式的感情 情绪或传统基础上。大多数社会关系都不分的带有共同体的特征,部分的带有社会的特征。任何完全目的理性的并为着某种目的而冷静的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都能够促成超越原先虽已确定的目标的感情。任何能超越出专业联合体眼前行为的,即具有长期考虑的社会,都将在同一些人之间建立起社会关系。如果一个社会从一开始就不把自己局限于个人的客观贡献上,则它无论如何总会在极其不同的程度上促进成员间的感情。一种以共同体为正常意向的社会关系,其若干或全体参与者的行为,也可能完全或部分的以目的理性为取向。

70共同体与斗争对立面共同体内部对部分人的强制 内部选择造成生活 生存机会差异性任何一种社会秩序都允许作为单纯事实的选择,以某种方式出现于各种人围绕生活机会的竞争中。

人与人之间在素质 处境或行为上呈现的某种共同性 并不能表示共同体的存在。关于共同境况和其后果的简单感觉,还不能造就一个共同体。他们只有在这种感觉之上,不仅仅在他们个人和环境之间,而且以某种方式在他们各人之间,在双方的相互行动中互为取向,他们之间才出现了社会关系。只有到这一社会关系打上了同属于某一整体的感觉印记时,才产生了共同体。

只有大家都自觉的与第三者对立,才能为这个语言共同体的参与者,早就同样的环境共同体感觉和社会。有社会无社会关系 有社会关系无社会两个例子犹太人与市场

73第十章开放的和封闭的关系

行为者以其意向为指南而相互发生的社会行为,构成了社会关系。

封闭社会关系把垄断机会分配给参与者的方式,可能是1自由形成2根据一定规则调节或配给的3某个参与者或者某些参与者团体长期并在一定程度上或者完全不可剥夺的占有这些计划。被占有的机会 称为权利。

74页应当看看 没什么大事 不看不好。

同志 权利同志共同体财产 自由财产

传统上封闭的社会关系 常建立在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归属感之上的共同体感情上封闭个人间感情联系 价值理性上封闭 严格信念共同体目的理性上封闭 垄断或财阀经济联合体

一个现实的语言社会的开放性或封闭性,取决于它的意向内容。

封闭的动机 1保护质量2与需求相比,机会减少3获利机会减少

78第十一章 行为的责任归属、代理关系

参与者的责任 其他参与者的责任代理权:全面占优根据权力特征被指定代理通过某种仪式转让的代理

79责任归属在实践上可以表示被动或主动的普遍连带关系。承担责任 宗教指向 人指向,按惯例 法律等支持或反对权利通知

责任归属 根据传统的或章程规定的秩序,封闭社会关系的参与者同意其代表者对任何种类机会的支配,都合法有效的代表了他们自己的行动。

普遍连带关系 存在于1传统血缘或生命共同体内2封闭关系内3参与者经营企业的盈利性团体内4某些条件下的劳动团体

代理权根据社会关系成员的某些特征指定到人。例如,根据年龄顺序或其他类似情况来确定谁有代理权。81第十二章团体的概念和种类

如果一个管制性的对外限制或者对外封闭的社会关系,需要依据特定的 以贯彻秩序为行动目标的人来保障秩序的遵守,这一社会关系就应该称为团体。领导者或班子有代理权意味着统治权力

可能被人不正当占有可以被指定给根据有效地团体秩序所确定的,或者根据某些特征或某些形式所挑选出来的人。

团体行为1管理班子本身依据统治权力或代理权力,而与贯彻秩序有关的正当的行为2由管理班子通过规定而领导的团体成员与团体有关的行为。

82领导者的存在 封闭社会关系称为团体以秩序的强制执行为指向

除了管理班子本身行为和它领导下的行为,其他团体成员的行为也可能以保障秩序的贯彻为意向。与团体有关的行为

有效的秩序可能包含了规范,团体的参与者在其他事情上,应当以这些规范以指南。团体规范了的行为

只有团体管理班子自身的行为,和由它有计划的领导的与团体有关的行为,应当称为团体行为。自治 它治团体秩序自主 它主管理任命

85第十三章团体的秩序

秩序1自由的契约2强制和服从而产生

一个团体内的统治权力,可以要求成为能够强制推行新秩序的正当权力。现行统治权的强制力量,在一定程度方式和前提条件下得到服从的实际可能性,应当称为团体的宪法。根据有效的秩序,前提条件中除了各种各样其它条件外,尤其包括了听取团体参与者中某些集团或小部分人的咨询或者取得他们同意的条件。

除了团体成员外,团体秩序还可以强加给具有某些特征的费团体成员。在地域性的社会关系内,即秩序是地域有效地时候,尤其多见。

社会学的宪法问题最终是,如果团体领导者发布指令,尤其强制实行某些秩序的话,那么,在什么时候,为了什么事情,在什么界限内,以及有时在什么特别的前提下,团体成员服从于领导者,管理班子和团体行为受领导者的支配。

87第十四章行政性秩序和调节性秩序

规范团体行为的秩序应当称作行政性秩序

规范其他社会行为并保障行为者取得通过这一规范而开辟机会的秩序应当称作调节性秩序

89第十五章 企业和企业性团体 协会 机关

特定类型的持续的并且和目的的行为应当称作企业行为。一个团体若存在具有持续并且合目的行为的管理班子,就应当称作工作团体。

协会应当是一种契约团体 它的章程化秩序 只有当个人加入协会后,放对个人具有有效性

机关应当是一种团体,它的章程化秩序,能够在可以指明的作用范围内,相对成功的强加给可以按照一定特征标识的任何行为。

韦伯的定义与我们的思维不大相符具体看后面的解释 不抄了

91第十六章 权力 统治

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内,自己的意志即使遇到反对也能贯彻的任何机会,而不管这些机会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统治意味着特定内容的命令在可指明的人中间得到服从的机会。而纪律应当指的则是依据习惯了的观念,一个命令在可以指明的很多人当中得到立即的 自动的和程式化的服从的机会。

93第十七章政治团体、僧侣团体

如果而且只要统治团体内秩序的存在和有效性,在一个可标明的地理区域内,是通过管理班子持续地应用和威胁应用人身强制而得到保障的,这个团体就应当称作政治团体。如果而且只要政治机关团体的管理班子能够贯彻秩序,成功地2要求垄断对人身的正当强制,这个团体便应当称作国家。社会行为,尤其是团体行为,如果而且只要它的目的在于造成对政治团体的领导,尤其是统治权力的占有 剥夺 重新分配或指定,这一行为就应当被认为是以政治为取向的行为。

如果而且只要统治团体内的秩序,是应用给予或拒绝给予救赎的精神强制来保障的,统治团体被应当称作僧侣团体。如果而且只要一个僧侣机关团体的管理班子,能够要求垄断正当的教义强制,这个团体就应当称作教会。

暴力并不是政治团体的唯一管理手段,也不仅仅是正常的管理手段。

上一篇:上海电工复审考试试题下一篇:六年级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