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2024-09-22

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共8篇)

1.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篇一

教学设计题

1、以下是《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中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材内容,关于本课程回答下列问题。(l〕请写出本节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2)写出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3)请指出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答案:〔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②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条件。

③会用光电门传感器和Excel表处理数据和完成实验。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现代化技术处理实验数据,观察、想象、推理,获得机械能守恒定律,感受理想实验方法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②通过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归纳,经历在不同的现象中寻找共性的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体验理想实验是探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

②通过将科学技术与物理课堂结合,提高自身做物理实验的科学素养。

③在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有所得的快乐,并感悟物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设计题。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点电荷:带电体大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理解为带电体只为一点,电荷集中于该点,r即为两个带电体之间距离。当带电体大小与它们距离相比不可忽略时,电荷不能视为集中一点,r不能确定,不适用库仑定律。

材料二:库仑定律:是电磁场理论的基本定律之一。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看这两个点电荷的连线,同名电荷相斥,异名电荷相吸。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简要分析本节内容的设计思路。

〔2〕完成材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答案:(1)设计思路

本节课分六个步骤进行,定性实验演示(学生观察思考)用实验定量研究电荷之间力的相关因素 库仑定律(学生思考并作答〕——点电荷—— 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 库仑定律的应用教法:实验.提问.启发引导式

〔2〕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达,知道静电力常量。②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③知道库仑扭秤的实验原理。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让学生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再得出库仑定律:让学生体验物理来源与生活。②体会理想模型的建立.等量电荷巧妙分配原理等科学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库仑在定量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科学家的科学思想.方法.态度.毅力。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日常观察到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牵引列车.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都是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可以称为接触力。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部是接触力。接触力按其性质可以归纳为弹力和摩擦力,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做形变。

材料二:用绳子拉物体时,绳子和物体都会产生形变,致使绳子对物体产生拉力,同时物体也对绳子产生拉力。试讨论拉力的方向与绳子的方向有什么关系。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结合材料一,简要写出本节课的引入过程。〔2〕简要叙述本节课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重难点。答案:(1)①由同学们已有的形变知识入手,引入新课。

人坐在沙发上,沙发会凹陷下去一些,发生形变;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会伸长,发生形变;正常人的皮肤,用手按压也会发生形变。

问:摩天大楼在风的吹拂下会不会摆动,发生形变? 答:会摆动,发生微小形变。〔学生可能不知遁〕

②教师演示:弹簧的压缩形变;弹簧的拉伸形变;细竹竿的弯曲形变;海绵的扭曲形变。③对肉眼不易观察到的微小形变,则需借助仪器“放大”才能观察到。演示:玻璃板的形变;玻璃瓶的形变。

〔使学生知道“放大”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设计题。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同学们在初中已经知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互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材料二:

互相接解的物体相对静止的时候,是不是也可能产生摩擦力?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写出你对本节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2〕结合课本内容,写出本节课的课后总结。答案:(1)教学内客的总体分析

学生在初中定性地学习过摩擦,包括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等内容,并掌握了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还通过实验的方法定性地研究了滑动摩擦力与表面状况有关。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这里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动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我认为要通过实验探究达到“认识”的目的;其中,对静摩擦力规律的认识应该包括最大静摩擦力。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判断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而摩擦力又是高中力学三类常见的力之一,是受力分析的基础,本节课学习的成败对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动能定理的应用以及摩擦力做功与产生热能的关系等问题都将带来影响,所以本节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2〕课后总结

本节课是一堂相对完整的探究课,比较突出的“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设计的男女同学拔河活动,通过观察和感受,为学生提出的“滑动摩擦力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猜想打下事实基础。

②设计的测量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和大致说说实验的步骤和实验方法,培养了学生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尤其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使学生将自己在头脑中形成的大致步骤进行了整理,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效果。

在一次课堂测验中,其中一道选择题如下:

“神舟七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的是()A航天员在轨道舱内能利用弹簧拉力器进行体能锻炼 B悬浮在轨道舱内的水呈现圆球状

C航天员出舱后,手举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D、从飞船舱外自由释放的伴飞小卫星与飞船的线速度相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两种万有引力教学的导入方法。

〔2〕针对有的同学误选A项,请叙述同学误选A项的原因。答案:(1〕①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上课后,教师开门见山地介绍本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的进程,所学内容包括哪几方面,与以前所学的知识是什么关系,以及所要达到目的等等,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他们意志力量中的积极因素。

教学设计题

1以下是《高中物理教材必修1》 中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材内容,关于本课程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本节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

(2)写出该节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和采用的教学方法。(3)写出该节课程教学的课程导入。答案:(1)知识目标:

①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

②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以及地球上不同地点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不同。

③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学规律。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生活和实验的观察能力。②培养学生对事物规律迁移及应用能力。德育目标:

①渗透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②加强对控制变量思想的认识。

(2)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与规律。教学难点:①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②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g=9.8m/s2。

教学方法:①观察法(生活与实验〕②实验法③阅读法。

〔3〕老师:文学家们在形容秋天的落叶的时候,常常说:飘零的落叶,却从没有人说飘零的苹果或者飘零的铅球呢?

2以下是《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中关于“圆周运动”的教材内容,关于本课程回答下列问题。〔l〕请写出本节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2)写出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3〕请为本节课程教学设计一个课程导入。答案:〔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 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

②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γω=2πr/T。③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④能够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具体情景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极限思维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和矢量性,掌握运用圆周运动的特点去分析有关问题。②体会有了线速度后,为什么还要引入角速度,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角速度的单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一)课程要求

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二)教学设计思想

既注重知识又注重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本节基本概念多,演示实验多,再加上学生的探究实验,故容量较大,需仔细安排,做到时间分配合理,条理清晰。教学中应从生活中熟悉的常见的形变现象引入新课,要突出演示实验的作用,多联系实际,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物理事实,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对探究实验要加以指导,使学生逐步学会如何团结协作,如何探究物理规律。最后联系实际分析桥梁承受力的情况(答案应是开放式的),并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形变。

(2)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3)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

(4)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确定它们的方向。(5)知道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2.过程与方法

观察演示实验,把看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经历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把亲自探究出的规律与平时对弹力的认识相结合,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弹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的判定。(2)胡克定律。(3)探究的过程。2.难点

(1)两物体相接触时如何判定是否有弹力;(2)弹力方向的确定。

2.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篇二

本文根据“听”在对外汉语中的重要地位, 选择大陆和台湾两地权威汉语测试为研究目标, 并且仅选取听力语料部分, 希望能以此找到两岸在语料上的异同。

《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 即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以下简称CEFR) , 是欧洲议会在2001年11月通过的一套建议标准, 为欧洲语言在评量架构和教学指引、考试、教材所提供的基准。CEFR将与语言活动相关联的领域分为:公共、职场、教育和个人领域。这四个领域覆盖到了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主要方面。公共领域主要涉及社会个体或成员在某个特定的机构中正在进行的或已经发生的行为;职场领域主要涉及社会工作及社会职业;教育领域, 主要涉及到有组织性的学习活动;而个人领域主要涉及个人的日常生活, 个人空间, 兴趣爱好, 如家庭聚餐, 个人业余爱好或私密日志等。

本文将从CEFR这四个领域的角度对新HSK和华语文能力测验的语料内容进行分析。在这四个领域之下笔者又根据HSK与TOCFL的具体试题细分出9个不同类别, 通过统计各级试卷中的所属类别题目数量来进行对比分析。

如上表统计可知, 在新HSK各级中日常生活都占有最大比例, 人际交往也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前五个级别中所有语料中涉及最多的是个人领域、其次为公众领域, 然后是职场领域。HSK六级重则是公众领域比重最大, 其次为个人领域, 再者是职场领域。并且在六级重, 媒体信息在公众领域中占极大比例。教育领域在六个级别中都是比重最薄弱的一项。

由以上统计可知, TOCFL听力语料中个人领域与公众领域仍占有较大比重, 但教育领域的比例较HSK有所增加, 职场领域则是TOCFL语料中比重最轻的一项。而在公众领域当中, 媒体信息的比重也大不如HSK中的比重。

如此看来, HSK与TOCFL在听力语料的选择上, TOCFL在语料多元化上略优于HSK;在语料的真实性、生活性方面也较HSK更贴近学习者的生活。HSK则相对单调, 语料集中在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两方面, 在语料选择上由于媒体信息的比重大, 缺少真实性, 与汉语学习者的生活关系有所分离, 同时在教育领域的缺失不利于来华的汉语学习者适应学习生活。不过, 我们也可明显看出, 两种测试在语料的选择上都侧重于个人领域与公众领域, 这与语言学习的特定过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也说明了两岸在汉语教学与汉语测试中由于语言认同感和文化同源性而产生的默契。

这里举了些例子:

(TOCFL2013年基础级听力试题1)

18. (单句听力) A:我的家人這個週末要來台北看我, 我可以帶他們去哪裡玩呢?

B:你可以帶他們到棒球場玩兒, 坐240號公車很快就到了。

24. (短对话) A:妳好, 我想找王老師上課用的書, 請問這本書還在圖書館裡嗎?

B:等一下, 我上網看一下。這本書兩個禮拜以前, 已經被借走了。

A:那怎麼辦?我還可以去哪裡借這本書?

B:你可以去別的圖書館找找, 不然就只能到學校書店買了。

請問這位男同學可以去哪裡借書?

(新HSK考试5级试题样卷听力材料, 2013年8月2)

(段落听力) 第43到45题是根据下面一段话:

有家体育场为满足球迷看球的需要, 把球场内观众的座位从八万个增加到了十二万个。观看球赛的人多了, 体育场的收入也增多了。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球场周围的路只能供十万人通行。对于十二万的观众来说远远不够。这样, 有重大比赛时, 就有可能因为交通堵塞而发生事故。于是, 有人提出把道路加宽, 但这至少需要四千万元, 体育场一时还拿不出这么多钱。体育场于是鼓励大家出主意, 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最后, 体育场采用了一位音乐家的建议:在比赛结束时, 增加一些吸引人的演出, 这样有些人会因为要观看演出而多留一会儿, 观众在不同的时间离场, 道路问题也就解决了。

通过粗略比较, 我们发现, 首先, 两者在选材上基本一致地向生活实际靠拢, 但HSK大部分选材都仅针对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与商务工作。而TOCFL中不仅涉及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及商务工作, 同时涉及学校相关内容, 与留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 具有真实性, 更能加深学习者的理解。通过对比各级试卷, 可以发现在TOC-FL的考试中较多地出现了学校选课、学习计划、学术成果等相关材料, 而在HSK听力中仍以日常生活和商务工作为主要内容, 对于课程设置和学科具体介绍考得很少。据统计, 目前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参与者当中留学生人数占很大比例, 且几乎所有学习者均选择参加汉语学习, 因此, 听力测试材料的选择必须要贴近学习者的生活, 不仅能提高测试内容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假如HSK的听力考试中能加入涉及TOCFL听力测试学习选课的题型, 必将促进HSK日臻完善。

其次, 人们听话时获取的是口头语言, 因此必须将口语材料作为听力材料。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各有各的特点与区别。概括地讲, 书面语言的结构较口头语言严谨, 口语句子较短且重复率高, 冗余信息也比较多。有人在经过对口头材料的研究之后说, 口语里有多达50%-70%的冗余信息, 而口语与书面语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正是冗余信息。但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 上文中所提到TOCFL的各题型例子, 不论是单句、长短对话, 书面用语的使用率均很低, 冗余信息含量很高, 基本符合口语选材的要求。而在HSK中, 例如上文所提到2013年HSK五级听力中的例子, 其用语与逻辑节奏都非常正式严肃, 近乎新闻广播材料, 感情色彩不明显, 信息量大, 更偏向于书面语形式。就这一点来说, 笔者认为这样的选材不适合作为汉语测试的听力材料, 而TOCFL在听力选材上选择了更合适的听力材料。

最后, 通过以上两种测试的各题型例子, 我们还可以发现, 不管是在单句听力, 还是对话理解, 还是段落理解, TOCFL语料中的字词数大多超过HSK, 其语料的冗余量也明显高于HSK。足以说明相比较于HSK, TOCFL对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要求会更高, 其试题难度更高于HSK。

以上便是笔者对新汉语水平测试 (HSK) 和华语文能力测验 (TOCFL) 的听力部分语料的比较研究, 其目的并不是要在两者中作出好坏优劣的评判, 而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比, 对汉语测试日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并通过对汉语测试中听力部分的分析, 促进听力测试发展, 对听力教学以及听力教材编写起到反拨作用。从而达到促进阅读、写作以及口语的发展, 致力于提高汉语教学总体水平, 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汉语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暄博等.以CEFR为基础之华语文初级能力测验研发与应用.华文教育与研究, 2012 (1)

[2]董鹏程.台湾推行国语教育的经验与对外推行华语文的展望, 中国台湾

[3]兰彩萍.浅谈汉语测试方法对汉语教学质量的影响.语言与翻译, 2001 (2)

[4]张晋军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测试的听力理解题型设计新思考.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

3.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篇三

一、方言屏蔽

方言因素是造成测试员对语音错误和缺陷识别能力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处于方言重灾区的测试员,由于经常接触方言,甚至有一些测试员只在工作场合说普通话,其他时间说方言,经常身处方言的包围之中。因此,久而久之,就对所接触方言中的方音产生一种认同感,对方音的识别能力下降,这样在测试来自该方言区的考生时,对考生的语音错误或缺陷,对考生使用的方言词汇就很容易忽略掉,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方言屏蔽”。与之相反的是,在普通话普及程度较高的地区,测试员的工作语言、生活语言、交际语言等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接触到方言的机率比较低,因而对方言识别敏锐度也较强,其评判标准也就容易接近大纲要求。

以江苏省为例,根据著名语言学家鲍明炜教授主编的《江苏省志·方言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所述,江苏省的方言可分为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北方方言区。江苏的这三个方言区,大致上按流经江苏的长江、淮河这两条大河把省境所分的三大块:长江以南主要是吴方言区,长江以北至淮河两岸主要是江淮方言区,淮河以北约100公里以外是北方方言区。按照鲍明炜先生的说法,江淮方言区的语音有两大特点:一是保留了古代的入声声调,二是多数市县声母n、l不分。吴方言区最大的特点有三个:一是塞音、塞擦音声母三分,即清声母分为送气、不送气,同时保留同一部位的古全浊声母,如b、p[b];二是有较系统的文白读;三是有入声声调。北方方言区的语音特点有三个:一是z、c、s和g、k、h这6个声母都同齐齿呼韵母和撮口呼韵母相拼;二是没有r声母;三是没有j、q、x声母[2]。

可以看出,江苏方言十分复杂,各地方言差别很大。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因同一省内测试员之间的交流、借用情况较多,在交流、借用的过程中,笔者经常感到来自不同方言区的测试员对不同类型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的识别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差别很大。处于某一方言区内的测试员,对本区方音的识别能力较低,而对本区以外的方言则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这就导致非本方言区测试员的评分往往比当地测试员的评分要低一些。如江淮方言区的两大特点北方方言区都没有,北方方言区的测试员对江淮方言区的这两大方音就会非常敏感,听到n、l不分和入声声调就会觉得难以忍受。而本方言区测试员因为对这两种语音现象较为熟悉,见惯不怪,所以敏感度就会降低,在其潜意识中,排斥性不强,甚至会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同样的,江淮方言区测试员对北方方言区的方音也会非常敏感。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叫做“熟悉引起喜欢”。“心理学家扎琼克60年代末期进行过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熟悉的本身,就可以增加一个人对于某种对象的喜欢。扎琼克以无意义音节和中文字(对西方不懂中文的人无意义)为研究素材,以词汇出现的次数为自变量。有些词只出现一、两次,让被试对这些词感到生疏;而对另一些词则呈现若干次,最多可达25次。然后,试验者要求被试猜这些无意义音节的含义。结果表明,被试对呈现次数多而变得熟悉的词更有好感,倾向于赋予这些词以褒义。”[3]很显然,熟悉会增加人们对事物的喜爱和接受程度。就普通话水平测试来说,熟悉会提高测试员对某种方音错误或缺陷的认同度。

另外,测试员在评分的过程中,往往对以前未接触过的语音现象很敏感,评分标准也往往从严把握。例如属于江淮方言区中,一些地方去声的调值往往被发成54调值,听起来声音有些轻飘,来自北方的测试员就会特別注意这种语音现象,把一些缺陷音重判为错误音。还有一些考生在说话题中,会不自觉地出现一些有方言色彩的语余现象,这也会给测试员留下深刻印象。如果测试员对这种语余现象接触不多,在“自然流畅程度”档评判时就会从紧。

二、测试员自身业务水平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技术含量很高,这就要求测试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97年6月发布了《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对普通话测试员的要求:“熟悉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和普通话语音理论,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常用国际音标,熟悉本地方言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普通话口语水平达到一级,有较强的普通话测试能力和一定的测试工作经验,身体健康,作风正派,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热情。”“测试员要在稍纵即逝的语流瞬间去捕捉应试人的语音信息,完成评分定级工作,这就需要测试员具备敏锐的语音听辨能力和精当的语音分析能力。”[4]作为测试员,首先应当熟悉所在方言区的方言特点,了解方言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根本差别。其次,应掌握一定的汉语语音理论知识。普通话作为一种成熟的语言,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和发音规则。测试员不仅要具备标准的语音面貌,而且要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对受测人员的语音情况作出分析,这就需要测试员掌握一些关于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古汉语和其他语言学常识。目前测试员队伍中,仅有少部分是汉语言专业的教师,有相当比例的测试员没有经过系统语言学训练,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从事与语言学无关的工作。这部分测试员,往往语音面貌不错,但听辨音能力不够。这就要求测试员不应有“一证在手,高枕无忧”的懈怠思想,需时时加强自身听辨音能力的训练。第三,测试员还要加强自身文学素养,这对提高自身对作品朗读环节中停连处理、感情表达、语调处理等方面有很大益处,尤其是测试具有一级水平的考生时,就显得尤为关键。

三、评分标准中所用语言模糊

评分标准中所用语言模糊导致测试员对评分标准理解不同,这种不同也会影响到他们对语音错误、缺陷的识别判断能力。“精确量化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公正准确的基本保证,也是判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主要科学依据。测试中的‘说话’项对语音标准程度的考察即是从语音错误的量化和方音明显与否两个方面来进行的。……但就目前测评标准对语音标准程度的分档来看,还有不尽周详之处。主要表现在各档次对方音的界定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而是使用了‘明显’、‘比较明显’或‘不明显’等模糊性的语言。”[5]从评分细则的制订上看,采用“明显”“比较明显”或“不明显”等模糊性的语言无疑是科学的,但从操作层面上看,会造成测试员理解上的不同,把握上的不统一,其主观性还是比较强的。

此外,对系统性语音错误问题理解的不一致,也直接影响到说话题目中语音面貌归档的问题。因此对测试中“质”与“量”的把握是很重要的,要做到“模糊评分”而不是“糊涂评分”。

四、心理暗示因素

在人的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个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品质,叫做心理素质。人的情感是否容易激动、情绪是否容易控制,意志是否坚强、是否能够经受挫折,是否富于自制、是否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这些都是人的心理素质表现的特点。

目前最常见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形式是考生与考官面对面的测试,尽管测试时考生与考官的语言交流降到最低程度,但是受测者非测试方面的因素仍会对测试员造成一定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所作的大量的研究揭示:“当我们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印象形成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且“第一印象一旦建立起来,它对于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由于人的保持认知平衡与情感平衡的心理作用,人们必须使后来获得信息的意义与已经建立起来的观念保持一致。这样,人们对于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常常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6]“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外表的吸引力有着明显的晕轮效應(haloeffect)。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或她)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外表缺乏吸引力,那么对他(或她)在其他特征上的评价也会更糟。”[7]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受测者外在形象气质,也会对测试员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心理影响或心理暗示,这种心理影响或心理暗示会导致测试员对受测者的语音错误或缺陷的包容度增加或降低。

另外,心理学家的研究还表明,如果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态度与自己相同,则会增加对对方的喜欢程度。如果受测者十分重视这项考试,接受过培训,熟悉测试流程,会对测试员产生正常或者是积极的心理暗示,测试员对受测者的语音错误或缺陷就有比较大的包容度;反之,如果受测者不能认真对待考试,甚至到测试时还需要测试员对其进行程序、要求方面的讲解,这些都会对测试员产生不正常或者是消极的心理暗示,测试员的评分尺度就可能从严。

测试员心理素质好,测试中就不会或少受感情因素的影响,作出较为客观的评判。测试员心理素质不太好,情况则相反。比如,有的测试员容易情绪化,对测试标准的把握容易受情绪影响。再比如,在测试“说话”项时,有的测试员会不自觉地受考生所说内容的影响,如果考生所说的话题恰巧是测试员感兴趣的话题时,就很容易放过一些错误。因此,测试过程中,测试员应该时刻保持冷静。

五、结语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特点是稍纵即逝的语音测试,这要求测试员在很短的时间里对一个个音节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还要记录下受测者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一系列问题,判断其语音面貌的好坏。这些工作不仅要求测试员有敏锐的听辨音能力,还要有高度敬业精神,坚持以精神饱满的状态面对每一个受测者。

“普通话水平测试具有三细的特点,音与音的区别十分细微,给分、扣分数字相当细小,测试员听辨音和整个测评操作过程十分细致。”[8]作为测试员,受到任何一方面因素干扰,都会影响到评分工作的准确性。因此,测试员不仅应当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而且还应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锻炼,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尽量减少非测试因素对测试成绩的评判。

注: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普通话水平测试手段方法”课题(编号:06SJB740020)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普通话培训教学模式与测试手段方法创新研究”(编号:D/2006/01/076)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林钦娟.造成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评分误差的原因及对策[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2):42.

[2]转引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江苏版),商务印书馆,2004:9-12.

[3]金盛华等.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22.

[4]刘照雄.转引自《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5]李静.关于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信度与效度的思考[J].玉溪师范学报,2005,(10):69.

[6]同[3],第38页.

[7]同[3],第40页.

[8]陈 忠.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信度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7):201.

4.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篇四

(一)问答题汇总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答:(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答: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7、简述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答: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8、简述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答: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9、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答:(1)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我从中国教考论坛找到的,那里很多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应该能找到你需要的资料的

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

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

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

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

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答案要点:(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1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10分)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12分)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其内涵特征包括两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进者、辅导者,教会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1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2分)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第二,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获取多种信息,并以小作业或长课题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18.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③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勇于认错,学会批评。

(二)案例分析 [案例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案例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案例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案例1: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作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 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案例2: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答:我认为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成了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是健全的。案例3: 读者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不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案例4: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关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戴尔?卡耐基。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

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

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案例5 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 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答: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用的天赋,没有自我了。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要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自我了。案例6: 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答: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或以帮助学生通过学生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因其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育。而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案例7: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善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臬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 答: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案例8: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步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答: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案例9: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荼的唯一标准 问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 答: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案例10: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 答: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卓有成效进行德育所必需的。而三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端的手段打击学生,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学,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让德育发挥到最大效果。案例11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问题: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答: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餐,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从德育方面来看,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并在运用中“活化”了原则,以及运用了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案例12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脑筋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时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答: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案例13 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办及卫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问题: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 答: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这种感化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案例14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她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便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伟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问题:黑格尔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答:我觉得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知道缺点与不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进步,这评语从平静的语气,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写给学生看出。

2、写出“这个人”。

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一定“教育性”。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原因是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首先,该教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的独特性。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该教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五、分析说明题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答:本人认为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他的做法的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并帮助他指出他在学习上的努力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教导主任做法的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假如我是张主任,我一不会这样做,发现了王林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与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2、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答: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举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素质的提高。班级管理艺术概述考试题

1、“三结合”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当今是信息交流的时代,家校合作的失败主要是交流的失败,所以, 家校合作的重点在于交流,交流的方式有很多,怎么样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艺术地进行设计处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家长委员会制度》,从而充分保证家校联系工作的顺利实施。

2、认真落实家访工作和师生谈心工作。学校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认真开展家访工作和谈心工作,确实抓好学校与社会、班主任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做到有家访、有记录,有反馈,同时在教师与学生中间实行一帮一,争取一个都不落后。

3、改变召开家长会的方式,由关门式的、讲座式的形式变为开放式的、展示式的家长会,通过学生作业展示、学生特长表演、学生制作展览等形式,充分展示学生的成长,展示学校教育的成果,积极营造家长关心孩子学习、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4、成立学校、班级两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把关注学校教育发展的、关心学生学习成长的、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或知名度的家长纳入到家长委员会中来,通过座谈会了解家长的心声,吸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和举措,得到家长的支持。

5、建立家校联系通讯网络,构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为主体的“家校互动平台”。与电信部门联系,建立“家校通”网络,并以此为平台,形成方便、快捷的联系互动渠道。各班通过调查摸底,建成班级家长通讯录,就突发事件、班级事务、学生表现等情况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6、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学校举办一日“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家长可以任意随堂听课,观察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相互交流介绍学生的情况,参加学校举办的一系列活动,请家长共同制订自己孩子的发展计划,让家长感受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以及学校管理与发展趋势,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与沟通。总之,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下,在当代的教育大潮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结合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三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整体教育的作用,没有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则只是一句空话,正如家教名言中顾晓鸣所说:“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让我们一起携手在教育中不断探索,让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关注“特殊学生”的成长,成为学生成材的有利根基吧!

2、请结合教育实际,谈谈你对“1+1+1>3”的有关设想?答: 人常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0亮。实际上,这句话的科学性在于它直观而形象地揭示了系统功能的原理,即“1+1+1>3”。按照这个原理,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最佳优化组合,进而实现改“6+1=0”为“1+1+1>3”的最佳功能呢?

1、根据中央《意见》与中宣部《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当前,首先要在认真学习、领会实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突出教育重点,尤其要依据青少年的年龄、心理特点,遵照中央具体要求,抓住全社会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这个大好机遇,采取富有情趣和教育实效的方法,把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要结合经常的思想教育实际和行为规范训练要求,认真搞好“言行一致教育”。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言行一致是人的道德品质的核心,”“当口头上说的是一套而行动上是另一套的时侯,这就会毒害年幼的心灵„„使他们养成不诚实、两面派、假正经的坏品质”。再次,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当前形势下,特别要强化培养学生的明辨力、抗诱力和意志力。

2、把家庭、社会教育法制化、国策化,努力提高国民的教育素质。对此,在进一步加大惩治腐败、打击犯罪、净化文化市场力度的前提下,我大胆提出这样两个设想:一是把社会教育法制化、国策化。国家可制定简明而有力度的法律条文,要求全社会每个成员,都必须依法监控、教育青少年成长。使青少年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机会。这套法规必须像计划生育那样,家喻户晓,人人执行。二是以法制手段强化家教,提高家长教育素质。设想可由教育部门与有关社会组织创办专门的家长学校,凡婚龄青年必须先依法接受较系统的家教培训,经考核合格再发给结婚证书。对婚后家教,由子女所在学校负责连续性的素质培训。使未来的家长基本成为合格的“家庭教师”。

5.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篇五

一、填空题

1、美术又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2、图案纹样按照组织形式可分为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

3、透视法又称远近法,常见的焦点透视有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种。

4、最早明确提出“以形写神”为中心的传神论的画家是东晋时代的顾恺之,其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

5、“颜筋柳骨”中的“颜”和“柳”是指:唐朝的颜真卿、柳公权两位大书法家。

6、北京2008年“申奥”标志的颜色有红、绿、黄、黑、蓝,这五种颜色。

7、卡通画综合了漫画、连环画的一些特点,形成了特有的表现手法。

8、中国结象征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基本结和变化结两类。

9、在我国传统画论中对于五官位置:有三停五眼之说,眼在头高的二分之一处。

10、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是一幅被誉为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11、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石窟云岗、龙门、敦煌、麦积山

12、中国古代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自然风景园林三大类型。

13、文艺复兴“三杰”分别是 : 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

14、用来概括八种脸型的汉字是:田、由、甲、国、申、风、用、目等。15、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的创意源于中国传统的 篆刻 艺术。

16、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等。

17、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自北宋兴起,元、明、清朝以后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它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18、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横幅、中堂、扇面、斗方、手卷等。

19、伦勃朗群像画《夜巡》,画面用一种舞台式的光线把众多人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构图,油画颜料的厚与薄的对比使物体质感得到完美的表现。

20、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美术史使我们对画家的个人风格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19世纪的上半叶,享受当时社会最高赞誉的画家是安格尔,他精于以冷静、清晰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出一种符合古典理想的美,而他的反对者德拉克洛瓦却相信在绘画中色彩的运用比素描法则重要得多,他一改古典派素描的表现手法,强调个性和情感,偏爱幻想的主观世界,追求灿烂的色调。

21、唐代书法艺术以楷书、行书、草书的成就最突出,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

22、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是:《天王送子图》、阎立本的代表作是《历代帝王图》。

23、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表现原则是:以形写神。

24、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是:《日出印象》。

25、抽象派的代表画家是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

26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最著名的壁画是《最后的晚餐》、最著名的肖像画是《蒙娜丽莎》。

27、“文房四宝”泛指中国书法绘画常用四种工具笔、墨、纸、砚。

28、东晋书家辈出,群星灿烂。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世称“二王”。

29《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30雕塑按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

31、宋代的苏轼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及文艺批评上都有独到的创造。

32、画史上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指的是北齐画家曹仲达和唐朝画家吴道子。

33、巴洛克美术是欧洲17世纪的美术样式。发源于意大利,以其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

34、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由数件钟组成,形状、大小依次不等(排列)。

35、《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整幅作品可分为三段内容,第一段为汴京郊外景色,第二段为虹桥及汴河两岸繁忙景象,第三段为汴京街道的景象。其中虹桥边的场景为整幅作品的中心和高潮。作品采用的是散点透视。

36、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有横披、中堂、条幅、斗方、长卷、横幅、册页、扇面等多种,中国画中的墨分五色分别指焦、浓、重、淡、清。

37、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位画家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 《蒙娜莉莎》、《大卫》、《西斯廷圣母》。

38、中国的古典园林的苏州四大园林是指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 亭、阁、楼、台、轩、舫、桥等。

39、《加菜义民》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他另外的代表作有《地狱之门》、《思想者》。

40、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在色相环中成150度---180度的色彩为强烈对比,位于60度以内的为柔和对比。

41、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悉尼歌剧院则是澳大利亚国家的建筑,它的造型如莲花、风帆或者贝壳 是莱恩乌松设计。

42、雕塑以其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圆雕与浮雕。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是一件圆雕作品。

43、我国古代建筑一般由木料等材料构成,外国建筑主要用石料材料构成,巴黎圣母院属于哥特式建筑样式。

44、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明度可以产生节奏美,提高某一种色彩的明度办法是在该色中添加白色。

45、在色相环中互成150度与180度之间的色,为强烈对比,位于60度以内的为柔和对比,紫色的强烈对比色是黄色。

46、渐变包括形的渐变和色的渐变。、47、《开国大典》的作者是董希文,画面中大量运用了红色颜色以衬托出喜庆的场面,《狼牙山五壮士》的采用三角形构图体现了革命烈士的革命情怀。

48、《冬猎》是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的作品,它的表现方法是油画所描画的是冬天猎人狩猎归来即将进入村庄的场景。

49、画好写生画的关键是对写生对象进行认真地观察。50、构成在形成上分成平面、立体、色彩三方面。

51、平面构成设计中形与地(底)的关系有负形和消失两种。

52、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53、“综合·搜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搜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 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54、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师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题地位,倡导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平等关系。

55、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自主性学习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和合作交流。

56、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性和多元性。

57、京剧人物扮演的角色分别叫:生、旦、净、末、丑。

58、中国著名的“四大名绣”是苏绣、蜀绣、粤绣和湖南的湘绣。

59、太阳光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组成的。60、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出的颜色叫原色。

61、人物黑白画是运用黑白两色对人物结构、服装和明暗色调进行高度概括,使画面简练而富有韵味。

62、紫色可由蓝色加红色色调合而成。

63、以画虾闻名于世的我国当代国画大师是齐白石。64、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65、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要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66、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67、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自主性等学习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和合作交流。

68、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性和多元性。69、《红色的和谐》是法国著名的(马蒂斯)所创。

70、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全图长119.5厘米,高51.5厘米,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71、用笔,中国画技法属于。在技法上,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勾、皴、点、染)等方法。

72、毕加索是(西班牙)籍的画家、雕塑家、版画艺术家,是(立体派)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73、《椅中圣母》描绘的是(宗教故事)中的圣母和圣婴。74、纯度是指色彩的(鲜 浊)程度。

75、在色环中,互成(150°——180°)的色,为强烈对比。位于60°以内的色,为柔和对比。

76、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77、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发展过程)中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78、美术媒材是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粘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

79、“元四家”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80、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81、“六朝三杰” 指 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82、“五墨六彩”: 浓、淡、干、湿、黑、白(纸的本色)

83、南朝谢赫六法:① 气韵生动 ②骨法用笔 ③应物象形 ④随类赋彩 ⑤经营位置 ⑥传移模写。

84、德拉克罗瓦是浪漫主义画家,列宾是现实主义画家,普桑是古典主义画家,毕家索是立体主义画家,夏加尔是超现实主义画家。

85、常用的美术字体有行楷美术字、隶书美术字、魏碑美术字以及姚体美术字。

86、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87、绘画的种类名称很多,以绘画的工具、材料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水粉、水彩、素描等。

88、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纯度。89、东汉时佛教开始从印度经新疆传入内地,之后在新疆拜城开凿有石窟;在甘肃敦煌开凿有敦煌莫高窟石窟;在天水开凿有麦积山石窟;在山西大同开凿有云岗石窟;在河南洛阳开凿有龙门石窟。

90、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91、中国历代国画名作中<<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簪花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珍禽图>>的作者是黄荃,<<五马图>>的作者是李公麟,<<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赵佶,<<秋效饮马图>>的作者是赵孟頫。<<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黄公望,<<游春图>>的作者是展子虔。

92、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石涛、髡残、弘仁。93、我国向有“瓷国”之称,陶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陶瓷工艺已较为发达,发掘于黄河流域的有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发掘于长江流域的有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彩陶;以及发掘于沿海的龙山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黑陶等。历史上有瓷都之称的城市是景德镇,有陶都之称的城市是宜兴青瓷成熟于魏晋,白瓷成熟于隋唐,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美术中的代表作品。94、宋代著名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95、写生过程大致可分为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

96、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出明部、半明部、明暗交界面、投影、反光五个受光不同的面,总称为明暗五调子。

97、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98、中国传统刺绣品种很多,其中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称为中国传统四大名绣。

14欧洲历代油画名作中,<<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拾穗>>的作者是米勒,<<日出、印象>>的作者是莫奈,<<向日葵>>的作者是凡高。

99、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100、人言“墨分五彩”,墨色 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01、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02、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03、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 5

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04、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05、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06、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07、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的。

08、“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09、《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010、在对于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新旧两种美术教材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教材观是教教材,新教材观是用教材

011、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就活动特征而言,前者更倾向于外化,后者更偏重于内化。

012、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国家制订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013、《美术课程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它们分别阐释美术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内容说明和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

014、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师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教,也重视学生学。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015、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016、美术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首先必须树立与之相应的教学思想。《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八方面的要求。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美术学习应 6

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017、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018、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019、新课程下的课程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表达,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020、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是现代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之一,我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有接受性教学模式、发现——探究性教学模式、自学性教学模式、交往性教学模式、练习性教学模式、情感性教学模式、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群辩法教学模式、课堂讨论模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模式等。

23、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遵照的原则是审美性原则、思想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021、美术学科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语言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操作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里,中国画自成体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以勾、勒、皴、擦、点、染等技法作画,以线造型为主的画种。

2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2、什么是绘画?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3、什么是美术教育?答: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美术语言?答: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5、什么是透视?透视是通过透明平面来观察研究物体的形状。它是观察、研究景物在平面画幅上表现立体空间的基本方法。

6、什么是素描?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钱币、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7、什么是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是一种平面抽象艺术的设计方法,也是对艺术形式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训练。平面构成通过对抽象造型因素(点、线、面)的研究,通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形象排列方法的研究,进行平面视觉语言的训练,将几个以上单元中心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多运用于实用艺术领域。

8、什么是新课程教学设计?新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师生展开的一种合作、交往的教学。

9、什么是案例?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10、什么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描述教学实践中的典型事例,以生动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师和学生的成功或失败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11、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对美术的内容和县享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它不仅指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地反应;能自觉而大胆的运用美术的美才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得的审美趣味。

12、什么是文化情境?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以及特征。

13、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14、什么是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体,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

15、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相对于“个体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6、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17、《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哪些要求⑴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⑵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⑶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⑷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⑸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⑹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⑺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⑻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18、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⑴目标设计在学生需求中生成⑵目标达成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生成。⑶环节设计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⑷思维激发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⑸教师银玲在适度拓展中生成。⑹情感态度在创造中生成。

19、案例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⑴案例的来源是课堂教学实践。⑵案例是教师当前教学中面临疑难的典型事件,有一定普遍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⑶案例必须描述真实的教学情境。⑷案例必须完整叙述一件事例或一个片断,有起因、冲突、结果等。⑸案例叙述的流畅性。

20、案例在美术教学中的有什么作用?⑴用于自省 ⑵用于教研 ⑶用于教学

21、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有哪些变化?⑴学生本位意识。⑵学生主体意识。⑶学生个体意识。

22、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⑴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⑵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⑴课程的建设者

23、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有哪些变化?⑴学生解放了 ⑵教材开放了 ⑶“过程”开放了 ⑷“时空”开放了

24、你认为怎样的美术课是一堂好课?⑴教学目标多元 ⑵教学内容丰厚 ⑶教材处理变式 ⑷教学问题优化 ⑸教学活动有效 ⑹教学流程清晰 ⑺教学姿态平等 ⑻教学评价恰当 ⑼教学方法多样 ⑽媒体运用恰当

25案例应该具备哪些因素和特征?⑴案例的来源 ⑵案例的典型性 ⑶案例的真实性 ⑷案例的完整性 ⑸案例的流畅性

26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 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 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 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27、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的。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的活动,可称为“课间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28、什么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评价目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9、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哪些?⑴教学目标多元 ⑵教学内容丰厚 ⑶教材处理变式 ⑷教学问题优化 ⑸教学活动有效 ⑹教学流程清晰 ⑺教学姿态平等 ⑻教学评价恰当 ⑼教学方法多样 ⑽媒体运用恰当

30、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31一般来说,教学中的提问有哪两种表现形式?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问题的、探究的教学模式设计。课堂的提问,常用于提问与应答的教学之中。

32、你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有哪些方面?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都是有一定“标准”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和帮助阅 10

读案例的人从中“学有所获”。其次要做到:⑴、具有可读性。一个好案例是一件文学作品,应该是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围绕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迷人的方式来展开,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明晰、生动和活泼。⑵、具有时代性。一个好案例必须要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能足够引起自己和人们的反思,能产生“共情”。⑶、富有个性化。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开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触及人们的灵魂。⑷、一般用过去式表达。⑸、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范围内。

33、什么是课程实施?它与教学实施有怎样的关系?教学实施要比教学的范围广阔得多。课程实施是执行一项或多项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涉及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课程知识更新、教学过程的改变、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更新、学生角色的变化、社区文化环境的相应改变等等。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一项内容,但却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和基本的途径。

34、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什么意义?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始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大体来说具有指导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指引学生学习三大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是前提性的工作、是设计的基础。教学目标为选择教材内容、安排教学主题的顺序以及配置教学时间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也是作为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与程序的直接依据。另外,教学目标还提供了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最后,目标本身还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

35、教学模式构成有哪些要素?理论依据、教学程序、实施原则、辅助条件、效果目标。

36、教学活动的要素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教学的主体性要素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的条件性要素是教学的时空环境,教学的过程性要素包括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与评价等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7、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请解释“课间设计”和“课后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活动,可称为“课间的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38、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依据有哪些?⑴ 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的特点。⑵ 依据学生的特征。⑶ 依据学习环境的条件。⑷ 依据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条件。

39、探究学习的实质是问题解决的学习,那么,问题从何而来?⑴ 教师提出问题。⑵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⑶ 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

40、提问时教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提问有哪几个作用?评价(“你明白了吗?”得到回答)、学生参与(提问,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加深理解。

41、美术课程标准依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那四个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42、三维目标在美术课程中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时间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新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43、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44、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5、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教师影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46、美术课程的评价建议是什么?(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

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行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美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议美术教师在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

47、如何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 新课标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1分)。其内容应包括⑴ 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1分)⑵ 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1分)⑶ 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1分)。三个方面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1分)。⑴通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领或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2分)。⑵ 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1.5分)。⑶ 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1.5分)。

48、写生是绘画教学的重要手段,它需要画者具备一定的造型技能技巧,但是,为什么还要提倡在小学中低年级就开设写生课?

要点;要有一定的分析:A、学校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美术与人的发展关系以及写生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等。B、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C、写生教学的方式和要求上有何不同的分析。以上要点可以不同方式进行文字组织,论述.

49、你是如何理解美术创新教学的,能否以《黑体美术字写法》教学为例,谈谈创新设想?

要点:A、能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分析、“创新”含义,体现现代教育发展的目标趋势。B、以《黑》教学为例,目的是如何在技能课教学中,体现教师对“创新”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发现教师对教材驾驭和教学设计能力

50、郑燮总结画竹的经验,明确提出画竹的创作过程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你对这个三个阶段如何理解?

这出于郑板桥,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因此,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

自然之竹是客观存在的,画家看到眼里的竹已经和自然之竹有所区别了,然后要进行加工、主观处理,形成胸中之竹,这就是所说的意在笔先,等落到纸上,转化为手中之竹,“手中之竹”说的是画家所创出的一个“第二自然”,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都是眼中之竹的升华,概括说就是画家把眼睛看到的客观形象,经过大脑的意象处理,最终经过技术加工物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51、西方现代派美术主要包括哪些流派?(至少答出5个流派)

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等

52、试举出3个以上的印象派画家的名字,并简述其流派风格特点。

印象派画家代表人物:雷诺阿、德加、莫奈、凡·高、塞尚、高更。其流派风格特点:一是将绘画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反映印象派具有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二是注重绘画的光、色、形、意、美的融合,体现印象派的艺术与光学相结合的主要特征。三是采用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形成印象派新的绘画语言。四是“把画架搬到户外”,成为印象派的重要绘画方式。五是变革西方传统绘画和借鉴各种画派,留下印象派叩开20世纪现代艺术之门的文化轨迹。

53、由王希孟的《江山千里图》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透视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不像传统西洋画那样采取静止的焦点透视,而常常是大胆自由地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以景物连缀出不同时间的情节,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特征之一。

54、试谈古希腊美术繁荣的原因。

古希腊艺术发达繁荣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民主政体下的自由特性。“就希腊的政治体制和机构来说,希腊艺术的卓越成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自由。”他指出,斐狄珂斯及其它的古代艺术大师之所以能创作出这些杰出的作品,并不仅仅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勤奋、风俗、气候的有利因素,而最根本之点,是在于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使他们能感受、领悟到自由感的政治环境之中。这种自由感使他们心灵高尚、思想伟大、天才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发挥。

55、分析东汉《击鼓说唱俑》的艺术特色。

汉代击鼓说唱俑出土于四川成都天迥山崖汉墓。高55厘米,塑造了一坐姿老年说书艺人,左手抱鼓,右手握棒前伸,大腹凸出,右足翘起,好像正说到精彩处,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一副幽默滑稽的样子,使观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样子。此俑为模制,造型简括,形体动态略加夸张,面目表情生动传神,反映了汉代人注重内在神韵表达的艺术特色。

56、以《故宫》为代表说说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建筑材料:木材。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2、结构方式:框架式结构: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3、空间布局:灵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4、单体建筑构件:标准化。模数制。

5、平面布局:内向含蓄,多层次,均衡对称。

6、创造斗拱结构形式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57、说说中国龙的造型各个部分具有哪些动物的特点,并说说龙在历史演变中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集狮头、鹿角、虾腿、鳄鱼嘴、乌龟颈、蛇身、鱼鳞、蜃腹、鱼脊、虎掌、鹰爪、金鱼尾于龙一身。

中国人认为“龙”是吉祥高贵的象征。称皇帝为“真龙天子”,称皇帝的脸是龙颜,皇帝要穿龙袍。宫殿的阶石上有龙,华表上有龙。在一些公园里有九龙璧。中国有许多地名与龙有关,如龙潭、龙首(山、关、渠)、龙胜,龙亭、龙溪、龙须沟、龙岩、龙羊峡、龙原、龙游、龙州、九龙等等。现代流行歌曲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在旧社会当旱年大灾时有拜龙王的迷信,迷信有龙王会降雨。以上这些可能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的一种遗传,一种文化的积淀。

中国的民俗文化,在春节和元宵节要舞龙灯,在端午节要举行龙舟比赛,许多工艺品上有龙和凤的形象,对写得好的字喻为龙飞凤舞。成语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表现在中国人的名字里,有“龙”“凤”两个字的也比较多。在十二属相中,有大龙,小龙(蛇),老百姓喜欢在龙年生子。龙的形象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吉祥物,是欣赏的对象,如同人们把米老鼠、唐老鸭、美猴王、猪八戒、袋鼠等当作吉祥物欣赏一样,而不是崇拜的对象。

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已扎根和深藏于我们每人人的潜意识里头,不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几乎都有打上龙文化的烙印,而且龙文化的视角,龙文化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入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58、试述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

答:(1)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并注意刻划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3)妆彩粉饰,绘塑结合,使形象更为丰富多彩。

59、荆浩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有何特点? 答:(1)主要表现北方石质山岳,山势险峻。(2)画上多有长松、古树、巨石、飞泉。

(3)画法以顿挫的线条勾出山石凹凸,再加点皴,山石外轮廓线条较为明显。(4)画风雄伟刚健,给人以崇高的壮美。60、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

答:(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

(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61、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答:(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于诗酒。

(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

(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62、美术教师不仅要懂得一般性的教学原则,更要掌握好体现美术学科特点的教学原则,请写出五条主要原则? 答:

1、审美性原则;

2、直观性原则;

3、创造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3、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分级目标要求,请分别写出三层次及其各分级目标要求? 答:①认识目标它分为: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目标要求。②技能目标它分为:练习和初步学会;级的目标要求。③思想情感目标它分为:接受和初步具有二级的目标要求。

64、欣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中占有多少比重,一般有哪些教学方式,最常用的是哪种方式? 答:①占20%的比重;②教学方式一般有:随堂欣赏、专题欣赏、现场欣赏。⑧最常用的是随堂欣赏。

65、写出美术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并谈谈最后一个环节你是怎样做的? 答:①备课、上课、作业评改、质量检测。

②关于质量检测这一环节可视不同教师,不同学校采用不同方式,但必须能反映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

三、辨析题

1、美术是精神创造的产品,是体现人类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

要点:正确。由于美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的能动的反映,所以所有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美术还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如毕家索的《格尔尼卡》、凡高的《星月夜》、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王式廓的《血衣》等,这些作品都表现出画家独特的认识、感情与个性。

2、绘画的种类很多,就中国画技法而言,就可分为:水墨画、工笔画、写意画等。

要点:错误。中国画按技法的工细与粗放,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水墨画不属于。

3、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要点:正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4、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要点:片面。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因为个性就是创造力。试想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都画的一模一样、整齐划一,那等于就失去了美术作品的生命力以及美术课的意义。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关键处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描去画去涂色,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5、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要点:正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6、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要点:片面。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因为个性就是创造力。试想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都画的一模一样、整齐划一,那等于就失去了美术作品的生命力以及美术课的意义。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关键处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描去画去涂色,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7、教案是精确的不可更改的“铁案”。

要点:片面。把教案视为精确的不可更改的“铁案”,是传统教育思想在教学设计上的体现。在新课程中,当把教学视为教与学、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以及对话,教学的主体就不仅仅只是教师,教学就是两个主题之间的主体间的关系。一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课堂上就会出现丰富多彩的意料不到的事件,甚至在不经意之间就超出了教师的控制。这是互动教学中非常正常的。这就必然导致教案不可能是不可更改的“铁案”,而是预案。

8、“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目标达成,都不能脱离知识学习的内容。

要点:正确。因为能力发展要从属于知识的学习,离开知识的单纯能力训练,是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认识方法——即过程与方法——却可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也决定了德育和认知能力的具体目标。

9、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要点:片面。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而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是有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学科本体,也就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种种良性的变化。美术活动需要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创造,通过美术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和灵巧的动手能力。同时,美术活动也能作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学习、跨学科学系的工具。美术学科本体始终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础;美术学科也应该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尽量增强美术学科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美术本体和教育功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当然,不同的学科教育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体现了学科教育不同层次的特征。

10、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点:正确。教学是有方法的,但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机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内容而异,因教师而异,因条件而异。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如何“学”的活动设计。任何教学方法都是相对的,并且是在不断发展的。教师应以“课标”精神为依据,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灵活地、创造性地、多样性地去发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11、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弊端,所以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已经不在是重要的维度。

错误。尽管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弊端之一,而且是课程改革中着力改进的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要知识与技能,在课程标准总目标的表述上,知识与技能仍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只是我们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而已。

12、按照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美术教育是我国所有公民在中小学阶段所必须接受的。

正确。⑴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⑵全体性是基础美术教育的基本属性,如果只是一部分人接受了美育教育,或者这种美术教育本身未能对绝大多数学生产生吸引力并使之发生素质方面的某种变化,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整体上就不能算是成功的。

四、观点论述:

1、你是如何理解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参考:自主:即主动学习。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而获得的。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③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合作:是指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策略,即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成团体目标。合作学习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探究学习:又称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科领域实现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2、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们的课堂越来越热闹了,是不是越活跃越好?

要点: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过程。而有的课堂活动学生忙这忙那的,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有活动却没有体验,这种为活动而活动,就失去了活动的价值。

3、常常在美术课堂上听到老师表扬:“画得真好!”,“你真能干!”,“你真棒!”„„新课程提倡多鼓励学生,那么教师的表扬是不是越多越好?

要点: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给予表扬。我们认为,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无益;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对教师而言,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4、你认为“知识”与“能力”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要点:知识与能力是有联系的,因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不存在着美术升学的压力,美术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对一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4、什么叫“建构主义”?

要点:建构主义认为,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括真理性,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因此,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让学生接受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现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5、你认为“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要点: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分析。比如学习任务的结果是什么,性质、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起点与重点分析等等。强调的教师的“教”,教师主导着教学的进程,控制着学生的学习。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焦点在于学习情境的设计。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知识应用的实际情境下的学习,学习者的经验才能赋予新的学习意义。因此,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学”,教师主要起着指导、引导的作用,学习的主导权在学生手中。

6、预定的教学目标未完成怎么办?有的美术课知识能力目标没有达成,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却有所超越。怎样看待这节课?教学具有连续性,这节课未达成的目标,下节课能否完成?

要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常常以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是否落实教学重难点来衡量一堂课的成败。但我们所预设的教学,在互动、对话的教学情境中,必然遭遇“不确定性”的伏击。有的美术课虽然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但从学生的突破常规的思维训练,能多角度地去解读画面,学会了创作能力的实际效果看,也有它成功的一面。教师必须认识到原定的教学设计受到“干扰”是正常的。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干扰”,补充、修正、完善了教师原有的“设计”。在新课程改革的状况下,我们更要突出对于教学“不确定性”的认识。因为新课程主张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在本质上是师生的交往与互动,教师就不能仅仅注重自己教学的既定目标与过程,不注意学生的思维方法与疑惑。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不存在升学考的压力,这节课未达成的目标,可以安排在下节课完成。

7、美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度地当场演示往往能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教师的演示过多,会束缚学生思维,有的学生会不动脑筋照着老师的范画依样画葫芦。你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演示对“度”的把握,应该如何进行?

要点: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的。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象、课件的展示等。教师的演示要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可选择重点、难点、关键处进行演示,没有必要作全过程的演示。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8、你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应该先于行动(教学过程),还是产生与行动(教学过程)之中?为什么?

要点:如果我们确认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就会认识到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应完全预设的、精确的,而应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目的不是先于行动而是产生与行动之中。

9、现在主张向“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那么是不是不要接受性学习了呢?是不是每节课都要合作学习呢?

要点:不能这样认识问题。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人的两种学习方式,缺一不可。学生的学习要传承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全部采用探究学习,即使是基础教育的学习也是不可能的,时间不够,效率低下;相反,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人类文明的结晶,效率高。但是这种效率,仅仅是相对于知识与技能来说的。学习不但要达到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要在学生学习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探究学习在这方面就有着接受学习不可比拟的长处。

10、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强调了美术的文化学习,是不是就可以忽略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

要点:新课程我们强调了美术文化的学习,但不可以忽视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因为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是美术文化学习的一个部分,美术文化的学习不能脱离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学生只有在了解了基本的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学会欣赏、评述和美术文化的学习,才能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11、新课程主张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求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都能均衡实现吗?

要点:不是的,而是要求在全部教学中来实现的。三维目标的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思想。三维目标只是它的体现。

12、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见解让教师措手不及难于招架怎么办?

要点: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会提出些教师没有意料到的问题,只要是学生思维中真实的问题,都应抓住不放。对学生提的问题首先要加以鼓励,对好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对有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可以请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读课文或在课内和课外寻找资料和答案。

13、快下课了,教师有些教学任务还未完成,可是回答问题的学生还在滔滔不绝地发言,教师应该怎么办?

要点:一个高效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艺术了。”新课标认为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重要的是培育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为此,教师必须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控制课堂教学,随时准备适应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因素”,“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对学生出现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定的目标。如果这位学生的发言很有价值,就应该让他把话讲完,相反正在该学生讲的滔滔不绝时,教师双手一拍“停”!这种“精确控制”恰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其这样还不如顺其自然,让学生自己决定应该何时结束。教为了学,教要适应学,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4、你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要点: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等。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在采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15、你是怎么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要点: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① 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② 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何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③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遵守纪律,友好 23

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挑战:①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②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③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④ 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16美术课程的资源的开发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

(1)各校应配齐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配置美术专用教室,并提供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有条件的学校应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2)学校的图书馆应配备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美术杂志、美术教育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3)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4)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5)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17、请按照案例写作的一般方法的特征和要求,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关键词,并在括号内打上“√”。

教学目标 情节结构 时间结构 教学重难点 真实事件 叙述结构()(√)(√)()(√)(√)来源 典型性 课前准备 真实性 完整性(√)(√)()(√)(√)

18、请简单阐述案例设计与教案设计两者之间有哪些主要区别?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教学案例是描述教学实践中的典型事例,以生动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师和学生的成功或失败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19、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有哪个阶段完成?请在正确的后面打“√”。为什么?

要点:⑴ 教学前的预案()⑵ 教学前的预案和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⑶ 教学前的预案、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与教学后的反思(√)

20、你认为教师备课的预案设计是“宜粗”些好,还是“宜细”些好?为什么?

要点: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只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候学生的行 24

为并没有按老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善教案的设计。

21、你认为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以“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还是以“科学性评价为主”?为什么?

要点: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评价,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激励性和发展性为主的评价方式,使教师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们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唤起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的自豪感。但“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观,忽视了对学生作品问题的指出,这样久而久之只会使学生失去进步的方向,盲目地去学习。而“科学性为主”的评价观,即注重看到学生作品进步的一面,还要恰当地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22、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用合作的方式解决特定问题中,需要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合作技能。他设计了以下五种评价方式,请你分析哪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为什么?

要点:表现性评价必须至少具备⑴评价标准多重性⑵评价标准预定性⑶评价的主观性这三个特征时,才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第五种是与教学目标要求的行为表现最接近,是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

23、你认为“知识”与“能力”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要点:

知识与能力是有联系的,因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不存在着美术升学的压力,美术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对一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五、案例分析:

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简单评析

1、《对印的花纹》

要点:这不仅仅是一堂极为常见的激发美术教学课,但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之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竟会完全不同于以往。对待这样的学习内容,以往的教学是如何进行的呢?该教师告诉我们:“习惯于利用大量范图展示,来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总是”直接“解答,很少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总是显得十分拘谨,将一切交代得非常具体,惟恐学生犯错误,指望学生能够掌握技法,创作(或制作)出完整的作品。在教市 25 的严格要求下,以及教师提供的各种直观范图和演示活动的作用下,学生可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从教育的意义看,学生在完成这种行为的过程中,却很少能够获得情趣和思维的激活,只是被动地、机械地完成一项工作而已。通过对课改所提倡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领会,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们主动地改变了自身的角色,同时相应地导致了学生角色的变化,简单地说,教师将自己放在了课堂“导演”的位置,而将学生当作“演员”了,让他们尽情地表演。在这一课中,老师改变了过去教师“包打天下”的做法,不是将结论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动脑筋思维,主动地探索结论,由此在课堂中形成学生互相启发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我们知道,人的思维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演绎,一种是归纳。该老师采用的正是第二种方法。原本他可以简单而省事地提供示范作品,并将方法和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件作品,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采用了启发诱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他的教学是由完成的对称性作品开始的,由此让学生思考完成这件作品的方法。其中一个女学生主动向全班同学介绍了方法,但是学生又提出了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尝试、制作,因为他知道学生的这些问题只是一些担忧,到底会不会出现,尚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了这一课应该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对称。在学生理解这一问题以后,教师又进一步启发学生将对称的知识象其他事物演绎,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这堂课的教学,教师始终扮演了一个组织者和启发者的角色,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能够让学生自己解答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答。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了思维,学会了学习。当然,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应该对问题的适宜性和难易程度保持着敏感,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还是应该策略地帮助他们解决。

2、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谈谈你的感想。

像《长江》要点:教师对美术学习中的“弱势生”,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要落实实处。该教师对这位不喜欢上美术课的学生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用教师的真诚和爱心对学生多几分赞美,少一些批评、指责,为学生的进步、进取,多一分宽容之心,循循善诱地进行个别辅导。教师机智地抓住了这一契机,把个别学生的“美术与我无缘”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转化成了一种积极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的价值体现在:⑴ 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作为教师,没有对出现的个别“异端”进行粗暴处理,而是及时为该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的探索氛围。这样既保护了该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该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是“以人 26

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次很好的体现。⑵ 该学生获得了一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会。本案例中教师根据该学生的特长,让他在想象成“长江”的蓝色卡纸上标上各省、市地方的位置,这既符合该学生喜欢地理的需求,又是美术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该学生在绘图表现的过程中,在找到了学习自信的同时又进行了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⑶ 该学生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潜移默化的人生观的教育。显然,这样的教育,学生是终身受益的。

3、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知识进行美术创作,是教材中最常见的。请你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15分钟左右的教学过程设计。

要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等。

评分办法:(10分)、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效果好(5~7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完全新、教学效果尚好(2~4)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欠新、教学效果一般

4、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要点:水、色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这是水彩画技法的最主要特点。容易出现的问题:用笔滞、习惯来回涂、喜欢用小笔描等。用水滥没有形,或用水少没有滋润的感觉。用色厚不透明,用色少,干后太淡,调配颜色脏、暗、灰,用色过火。解决的方法:用笔;要求流畅、肯定、迅速、一气呵成。忌来回涂,要有笔触;养成用大笔处理画面;以中笔处理局部的体和面;最后用小笔画点勾线。用水;要求饱满,进行笔中含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尝试;用先湿润纸面再画的方法,使水分饱满;还可以进行水分流动的尝试,体会趁湿渗化的效果。用色;了解水彩画要画的干净、明快,首先要熟悉各种颜色的性能;调配颜色要水多色少,为避免色彩灰暗,以两色相混为宜;慎用黑白两色。

5、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要点:“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给你许多惊讶。一个在室外玩泥沙的游戏活动,却激发了孩子们无穷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老师将学生带出教室,将课堂摆放在沙坑上,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也说明在校园这一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中,有着丰厚的教学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联系学生个人成长的环境来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是为学生营造艺术学习环境的重要途径。艺术教师应该勤动脑筋、多想办法,做生活的有心人,将校园的一草一木变成生动的教科书,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创造性地上好艺术课。

6、以下三个案例都是以《太阳》为课题内容的教学目标设计,都有可操作性,但其把握的侧重点不同。请分析有哪些不同的侧重点?

《太阳》要点:上述三个目标设计是同一课程内容的设计,三位教师的目标设计都具有极强的可行性。每位设计者在对教材和学生分析以及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每个目标都有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方面,同时都具有一定的弹性。例1 目标设计侧重点是让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运用视觉语言,是他们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力所能及地参与美术文化的传承。例2目标设计侧重点落在学生用想用的材料表现他们心目中与别人不同的太阳形象。因此,该目标的弹性就体现在第一条即“灵活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来表现太阳”内容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例7侧重于保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其弹性之处的设计是目标中的第2条“能够在圆形中,设计制作出不同个性的太阳面部形象”。

7、以下是与学习方式有关的三个案例,请根据所提供的分析结果进行单项选择。

案例一:部分同学请美术课代表代为完成美术作业,因为他们想得高分却又怕画不好,还怕耽误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对此正确的分析是(B)。

案例二:在临摹图案时,老师提示学生可以“创造性地临摹”——临摹书上的纹样再自己配色,或者自创纹样,并借鉴书上的色彩,对此正确的分析是(A)。案例三:在涂颜色,有的同学用笔蘸别人调好的色来画画,因为他们觉得某某同学的颜色漂亮,自己调不出,又怕画不好,只好用别人现成的颜色,对此正确的分析是(C)。

A、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部分同学能从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转向被动与主动相结合、临摹与创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B、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逃避美术学习的懒惰思想,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被动学习”和“他主学习”方式造成的结果。

C、这种做法是依赖学习心理和不想动脑筋主动学习的习惯所造成的,学生也已经习惯“给一口吃一口,不给不吃,少给少吃,多给多吃”不动脑筋、不主动、不创造的学习方式。

8、以下是针对《陶瓷艺术》一课拟定的三种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请参照第一种思路的分析方法分别对第二种、第三种思路的优缺点进行简短分析。

例子:第一种思路:具有“课堂化”特色的思路:在教室里进行欣赏、评书、交流、讨论。教师最好能准备有特色的陶瓷器皿和其他用品,既有助于教学评述,也能丰富课堂视觉效果,营造好课堂教学的空间与气氛。由谈话、提问方式导入,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如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答:第一种思路的优点在于有专门的教师,师生可以方便、充分的传授、交流、讨论等,缺点是资源、资料有限,学生的直接观察、感受不足。

问题:第二种思路:具有“现场感”特色的思路:从参观陶瓷商场、了解陶瓷市场入手。让学生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展台上直接感受到陶瓷工艺之美,现场及时交流,还可以拍照、画速写、写短文等方法加深感受、提高认识。

第三种思路:具有“虚拟性”特色的思路: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师可以预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或者网页,可以与相关网站建立好超链接。可建立聊天室组织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讨论。还可以发电子邮件、将网上搜集的资料做成网页。

答:第二种的优点在于直观性、现场感,缺点在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深化及充分交流不方便。

第三种的优点在于形式和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跨时空的学习交流,缺点在于真实感不足。

9、以下是针对《牵牛花》一课拟定的两套不同的教学目标,请试用新课标理念分析两者的异同。

教学目标一: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画出其基本特征。2通过课件了解牵牛花的相关知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发现、讨论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学会描绘观察到的事物。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积极参与表现活动。

教学目标二:1初步了解牵牛花的生长规律,并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2在观察、触摸中进行感官体验,认识、感悟牵牛花的生命形态之美。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大胆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答:不同点:两套教学目标各自的侧重点不同,第一套教学目标强调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客观物象的表现,第二套教学目标侧重于学生对植物生长的感官体验的培养,重引导学生进行主观感受的表现。

相同点:两套教学目标的拟定都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特征,具有可测性两套教学目标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注重了学科间的综合性。

10、介绍画家莫奈的生平、艺术风格等,并举代表作品一幅作简单评述。要点:生平介绍:克劳德¡奥斯卡¡莫奈(1840—1926)是法国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1840年出生于巴黎,他父亲在哈佛尔开杂货店,莫奈的童年便在哈佛尔度过,大自然陶冶了他自由自在的性格,那时他常在练习本封面上画装饰取乐,不知不觉从玩乐中积累了许多绘画技巧,十五岁时便以一个漫画家闻名于家乡。1859年莫奈回到巴黎。1862年莫奈因病,父亲把他从阿尔及利亚服役军队中赎了出来。莫奈初从布丹学画,后进古典派画家格莱尔画室学习,并受库尔贝和柯罗的影响。在风景画的创作中,29

受马奈和透纳作品的启发,对光与色的变化进行长期的探索,运用色彩表现光线和空间的变幻。1865年的沙龙上莫奈首次展出两幅描绘塞纳河口的风景画,给人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象,被誉为“一幅最有独创性的、有力的、和谐的海景作品”。1874年3月25日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以后被称为印象派的首届展览在巴黎开幕。莫奈举世闻名的《日出¡印象》参加展出,“印象派”就是当时批评家嘲讽他的作品而由此而正式诞生。由于莫奈独创的艺术理论和坚持不渝的探求精神,对印象派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艺术风格:莫奈用直接写生的方式捕捉种种生动的印象,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描绘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光线和色彩,关注的重点在视觉感受上,致力于研究光色在瞬间变化的效果。代表作品:《日出¡印象》是莫奈在阿尔港口所见日出的景象,一轮红日冲出薄雾,冉冉升起,莫奈用活泼、潇洒的笔触,鲜明和富有生气的色彩捕捉了日出一瞬间的印象。橙红色朝日映红了上半部天空,它映在海面上的倒影闪闪发光。红、橙、淡紫色在天空中互相交错和渗透着,形成了深远的天幕,水波将天空的反射分割成许多形状大小不同、千变万化的色块。两岸若隐若现的船桅和建筑物,缕缕青烟及由近至远飘浮在波浪上的小船更加增添了日出的生命力。莫奈创造了一种笔触灵活的技法,适合表现瞬间流逝的光和色,他采用明显的笔触着色,使轮廓含混并与周围环境互相交错衔接起来,充分表现或促成光的闪耀。

11、中国写意画运用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等方法,可以出现斑斓绚丽、变化莫测的画面。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此技能的练习表现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分别介绍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的方法。

要点:浓破淡:先着淡墨,再用浓墨破。淡破浓:先着干浓墨,再用淡墨破。色破墨:先着墨后用色破。墨破色:先着色后用墨破。作画时墨色浓淡要分清,水分干湿要适当。

12、“近大远小”透视知识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绘画造型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请你针对“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这一内容的学习,进行15分钟教学过程的设计。

要点:利用简易取景框进行观察景物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引导学生变换观察角度、方位,认真观察物体所产生的不同透视现象,从中探索透视规律。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写生。选择典型、简单的场景,通过实地观察、描绘,让学生在画面上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如描绘一排电线杆、一条铁路轨道、一道围墙等。可选择典型图例一幅,引导学生从画中找出地平线、消失点,再画出几条典型的透视线,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近详远略、近浓远淡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将物体的外廓简略地表现出来,从而表现出透视效果。

13、请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

案例:《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要点:怎么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把课改理念提到了时代发展高度,这是历次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过的,它意味着新的基础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这种目中有人的教育观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学生意识的形成。这节课,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训导者、尊贵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合作者、服务者,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学们一道寻找真理。

14、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和新课程同行 与学生共成长》

要点:课程改革使我们认识了什么是课程。过去,我们理解的课程就是课程表上的科目,就是教科书所讲授的内容,是规定好了的内容。他和教师、学生没有任何关系,教学就是教教材,教师只有教的权利,不容许有任何的改动。学生只有学习和听从的权利,充斥在教学参考书中的标准答案,早已限定了学生的发展权利。新一论的课程改革,强调了课程的生成性,这是课程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发展,它把教学活动与课程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程已变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过程,文本课程被激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它都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使课程内容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课程意义也被不断地提升。吴老师上《我们身边的痕迹》时就经历了这样一次课程发展的过程。学生对硬币能被印出来,表示了三种意见,经过争论,前两种意见被否定了,第三种意见本来就是教师要讲的,由学生讲了出来,教师为此很高兴。课上到这里,应该说,大体上和教师备课时预料的情况差不多。学生的发言,基本上是属于对文本课程的解读。但是,自从举起“一只倔强的小手”的那个学生提出了问题之后,课程就向前发展了。他提出的“凹凸不平的东西为什么就印得出来?”这个问题,是教师没有思想准备的问题,已经超出了美术课的范围(教师怕上成科学课),但又和美术课的内容紧密结合。教师倡导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就是一个实际操作的过程。结果,他们通过操作,总结出了印出来的原因。必须看到,这时的课程已经是体验的课程了,不再是文本的课程了,这都是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课程,文本中没有涉及的东西出现了。师生在解决了这个问 31

6.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篇六

初中社会试卷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30分)

1.参考答案(要点)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特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和开放性。

评分办法:

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5分。

2.参考答案(要点):

项目评价;教师观察;口头讨论;学生自评;合作评价;学生成长记录。

评分办法:

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5分。

第二部分(30分)

3.参考答案:(略)

一级教师评分办法:

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步骤流畅,有新意、有创意,无科学性错误,能体现学生主体性为A等(12-15分);教学设计基本合理,过程明确,无科学性错误为B等(8-11分);教学设计不合理,出现科学性错误为C等(7分以下)。

高级教师评分方法:

①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步骤流畅,有新意、有创意,无科学性错误,能体现学生主体性为A等(8-10分);教学设计基本合理,过程明确,无科学性错误为B等(5-7分);设计不合理,出现科学性错误为C等(4分以下)。

②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能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实效性,能注重知识、能力、情感紧密结合为A等(4-5分),基本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能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实效性,知识、能力、情感紧密结合为B等(2-3分),其余为C等(1分)

4.参考答案:(略)

初社试 • 第 1 页(共 3页)

一级教师评分办法:

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步骤流畅,有新意、有创意,无科学性错误,能体现学生主体性为A等(12-15分);教学设计基本合理,过程明确,无科学性错误为B等(8-11分);教学设计不合理,出现科学性错误为C等(7分以下)。

高级教师评分方法:

①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步骤流畅,有新意、有创意,无科学性错误,能体现学生主体性为A等(8-10分);教学设计基本合理,过程明确,无科学性错误为B等(5-7分);设计不合理,出现科学性错误为C等(4分以下)。

②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能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实效性,能注重知识、能力、情感紧密结合为A等(4-5分),基本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能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实效性,知识、能力、情感紧密结合为B等(2-3分),其余为C等(1分)

5.参考答案:

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加强教与学的合作;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丰富学生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体验;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鼓励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评分办法:

论述条理清楚,分析细致、科学为A等(12-15分);论述基本合理,分析基本到位为

B等(8-11分);其余为C等(7分以下)。

第三部分(40分)

第一组

6.参考答案(要点)(20分)

⑴1840年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侵略打破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状态,冲击了落后的封 建制度,传播了西方文化;同时,促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产生。(4分)⑵不矛盾。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既有阻碍,同时也促进了封建经济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某些条件。(4分)⑶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有双重作用。其残暴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客观进步性。(4分)

评分办法:

答题要求条理清楚,史实明确。

7.参考答案(要点)(20分)

(1)国民党正面战场:前期,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取得了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由于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后期,又组织了豫湘桂战役,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6分)中国共产党正面战场: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灵活英勇的游击战争,抗击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八路军战场先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等战役的胜利,并建立了十几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联军在东北战场英勇地抗击着日本侵略者。(6分)(2)渡过:建立“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整风运动。(8分)

评分办法:

答题要求条理清楚,史实明确。

第二组

8.参考答案(要点)(20分)略

7.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篇七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数量逐年增加,导致青年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更为突出。目前,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影响和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想探索关于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提升方案,进而总结相关实践经验,为民办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2 青年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且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在教学方面,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2.1 教学热情较高

对于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高校青年教师来说,他们大多都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做什么事情都比较积极,能够很快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对于他们来说都比较新鲜,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会主动要求承担教学任务,也乐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工作中去。

2.2 专业基础知识扎实

青年教师在校期间经过长时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学术研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知识面比较宽,在承担专业课教学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并且自学能力强,很够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2.3 与学生沟通容易

大部分青年教师刚刚进入教师的角色,仍然会保留一些学生的气息,更容易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且他们会有很多共同点,对指导学生学习、考研和就业方面比较有经验,可以更好的解决和处理学生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虽然年轻教师从事教学有很多优势,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年轻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学和培训,教学经验不足,导致他们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学经验少,缺乏大学教学的基本技能;二是处理教学内容不到位,重难点把握不准确;三是语言表述缺乏凝练,缺乏逻辑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四是教法单一,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课堂气氛不活跃;另外有些老师重科研,轻教学。总之,这些问题会严重的影响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利于他们教学效果的发挥。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下面我从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方面提几点建议。

3 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3.1 持续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形成对青年教师能力培养的合力,学校可以构建有效的青年教师指导体系,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进一步实施教师教学的“传、帮、带”,实施导师制对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让有经验的老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给青年教师的指导,让年轻教师更快速地进入工作角色。

3.2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能力培训体系

培训对于青年教师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所说的培训主要是对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基本功。首先学校可以定期举办“青蓝工程”之新入职教师系列培训,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培训的主题主要是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和问题,选某一方面比较有特长的骨干教师担任主讲老师。其次,学校可以给青年教师更多的机会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进修和访问,重点学习其他学校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理念,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再次,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对行业人才和技能的要求,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的结合度。

3.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转变高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倾向,在岗位聘任、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提高教学相关指标的权重,比如年终对教学任务量和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并将教学和科研分开考核,这样就体现出学校对教学方面的重视,同时也能提高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为青年教师创造一个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积极性的教学环境,建立有效的奖惩措施,实施公平竞争,竞争上岗,绩效工资,对有能力的青年教师进行奖励,对有待提升的青年教师一些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通过建立这类考核制度可以促进青年教师进步。另外还要建立督导制度,形成以“督”为辅、以“导”为主的督导理念,学校可以分层督导,学校督导处、学院督导处和学生听评课。并且采取随机督导的形式,督导听评课之后还要有个意见反馈,对青年教师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指导,采取“听、评、帮、教”督导方法,不断的强化管理制度,形成教学激励与督导相结合的机制,从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3.4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基本功竞赛

教学竞赛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竞赛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化,包括实践教学能力大赛、优质课程比赛、说课比赛、课件评比、教案评比等等。对于表现比较优秀的青年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对提升空间比较大的青年教师给予相应的鼓励,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竞赛活动可以促进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的各个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让青年教师继续努力,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保证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3.5 坚持实施青年教师听评课制度

听课是一种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传统方法,在青年教师中实施此项制度也是非常有效的,听课范围可以不用局限于本教研室、本学院,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听课,可以听一下学校优秀教师的课程,向他们进行学习。除了听课之外还要进行合理的评课,学校在设置听课记录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进行听评课记录的设计,体现出对听课后评课的重要性,通过对老师们听课后的评课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后,以及进行深刻的反思,久而久之就会对讲课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其实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是在逐渐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是我们需要去挖掘、去培养,只有这样才会与众不同,才能有自己的特色。

4 总结

综上所述,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同样也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作为高校的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为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制度规范,除此之外,还要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从思想上和行为上进行双重引导,再加上制度约束和督导激励,相信通过以上措施一定能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

摘要: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缺点,然后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几种方法和方法,主要涉及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培训体系、导师制度、督导制度、待遇保障制度及教学管理规章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杜今锋.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80-82.

[2]周震峰.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137-138.

[3]方伟军.浅议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几项措施[J].科技视角,2015,(01).

[4]留岚兰.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研究[J].科技文汇,2013,(253):30-31.

8.小学升初中英语水平测试分析 篇八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2014年小学毕业考试英语试卷秉承一贯以来的指导思想,注重基础,强调能力,并紧扣生活实际。整张试卷卷面容量大、分别从字母、语音、词性,图文匹配、选择、情境交际、阅读理解等几方面综合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突出语篇,强调运用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性。

二、质量分析

全校总体情况

综合情况:我所教的六年级有四个班共260人。六年级一班65人,平均分85分,及格率100%,优秀率43%。六年级二班67人,平均分83分,及格率100%,优秀率31%。六年级三班65人,平均分85分,及格率100%,优秀率50%。六年级四班66人,平均分85分,及格率100%,优秀率42%。本次试题新颖,难度大,成绩不太理想。试题始终贯彻着词不离句的原则。试题形式多样,紧密联系旧知。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试题注重基础知识,体现了本学期的重点,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三、成绩与问题

主要成绩:全县各校以“课堂教学效益年”为载体,全面落实教育教学基本常规,深入开展主题教研和构建“双效”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各个学校的成绩都不错。

1.基础知识和基本知识点落实较到位。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字母。能根据汉语选出对应的英语单词,能辨析出不同类的单词,能运用简单的日常用语进行情境交际,判断、选择、回答等题目,学生的得分都是较高的,可见基础知识的教学,老师们都很重视,加强了单词的背记要求是我们以后的重点要求。

2.卷面反映出,95%以上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态度,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能够做到回答书写工整、认真、规范,卷面干净。可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学习基本功训练效果显著。

四、采取的措施和今后教学中的建议

1.认真备课,学校开展集体备课。备课是教师对知识的自我转化、改造和构思的过程,是一种创造型的劳动。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成绩。

2.上课多提问,抓住差生的注意力,注意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3.多沟通、多鼓励、多关心。公开教研活动要关注课堂实效,我校教研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一是让教师多观摩课(学的过程),二是让教师多实践(学习效果),三是开展小本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思想)。

总之,由于本人缺少小学英语教学经验,致使学生本学期成绩参差不齐。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填补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更多向其他老师学习,争取让学生都能有新的提高,都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关于猴子的睡前故事-小猴学礼貌下一篇: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