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改革的启示

2024-08-29

苏联改革的启示(精选11篇)

1.苏联改革的启示 篇一

红书读后感之:读《沉思录》有感

2010-07-06 14:18

《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通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作者好像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告诫镜子中的自己。在书中,他这样对自己说到“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这不是历经沧桑之后绝望的结论,而更像是一段无奈和伤心的喟叹。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作者认为要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衡,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自我批评的高度,那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聪明的人,应该既能正确认识别人,也能正确认识自己。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审查自己的缺点和行为,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实现的途径因人而异,对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也各不相同,正如马斯洛所说:“有人可以表现出体育、艺术或发明创造上的伟大成就,也有人却希望成为一个理想的母亲。”然而,它们都可以成为一个成功者。

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并非总是那些令人难以企及的伟大事业或成就,并非总是某个巨大的、最终难以完成的具体目标。成功可以体现在梦想成真的结果之中,也可以体现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假如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发现了你真实的自我,或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战胜各种困难和不利环境的喜悦,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了你应有的贡献,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后来人探明了道路,创造了更多的成功的机会,那么,谁还能否认你的成功呢?

你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希望、幸福和快乐,因为归根到底,成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停)

《青春之歌》读后感

周 健

红色书籍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来说,感觉非常的遥远,但是有一本书却

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那就是《青春之歌》。大概从中学时期开始我就听说了《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只是当时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多么浓的兴趣来仔细阅读这本书,现在看来,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来说,读一读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她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而我们现在的很多青年身上缺少的就是这种爱国心。倘若我们青年都能团结一致,积极进步,何愁国家不强大,何愁人民不富强!

虽然我读完了《青春之歌》这本书,但是我仍然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相同的年纪的热血青年的爱国豪情,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面对重重的挫折打击,她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她也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她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经历来对待,从没放弃自己对命运的抗争,这种无惧无畏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也是我们心中巨大的精神财富。

试想现在的我们,“青春”到底被我们浪费了多少?就在我们的身边多少正直年少有为、大展宏图的青年却是那么“不堪一击”。面对一两次的打击,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沉沦,更有甚者竟然选择死亡,难道这就是我们的主流青年吗?难道我们真的经不起任何的风雨吗?不,不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不要把自己的命运的交给“命运”,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写命运,尽管这条路很艰难,可我们有青春,有冲劲,有干劲,还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来,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来再哭,继续着自己坚定的脚步。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很成功,它以它

青春的节奏行进着,我读着它的时候只能紧跟他的节奏,像心跳的节奏一样,有时更快,快得让人窒息。读这部作品就像回到了那个时代,你不可能停下来,那个时代不让你停下来,他催着你前进、前进!这就构成了它独特的青春舞步,催人奋进,只要你还有一点点青春的气息,它就能点燃它,燃烧你,始终让你热血沸腾,倍感豪情万丈。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她60岁的生日了。翻开五千年的历史,我发现祖国的生命,记载了多少沧桑,却表现得如此顽强,那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向往!《青春之歌》唱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声,也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我们这个时代也需要那么一部“青春之歌”。回首往昔,在我们遭受外国人的欺凌时,祖国一次又一次地从危险困境中走出来,因为祖国心中有我们,有人民!斗争年代的血与泪,苦与乐,是那么深邃,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抬头看看窗外明媚的春光,聆听嫩枝上那清脆的鸟鸣,如今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安详,似乎这片安静的土地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那惨痛的经历。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那些英雄前辈用血肉拼出来的胜利。当我们再次迷茫,再次彷徨,再次萌生放弃希望的想法,让青春之歌来唤起那封存的激情和活力。祖国用伟岸身躯来保护我们,我们也要回报母亲:我爱你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刘杰

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宁死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见伟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且就是在他与病魔抗争的英雄主义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险。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因此,保尔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炼成熟起来的钢铁战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让人感到亲切的榜样式人物。

我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很多,只是看了几章,但是我已经知道,保尔将影响我的一生,他给我印象总是那么伟大,就像是一座人生的灯塔,照亮了我的人生,帮我拨开了人生的迷雾,引导着我的前行。从小说中,我也看到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保尔瘫痪失明后想到自杀,但自杀就等于背叛革命,于是他又极力鼓励自己振作起来,想办法活下去。对待挫折不是逃避,死亡是最愚蠢的办法,活着就是一种希望,没有什么比坚强的活着更有意义,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想到目标,你还有多少没有完成,你应该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为它努力奋斗。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遇到困难只要勇敢的去面对就会发觉,我们也是很有毅力的。人的一生很精彩,有酸甜苦辣,也有离别时的伤心,不然怎么会有重逢的喜悦呢?从古至今,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例子很多,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30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20年的时间。所以说,通往成功的路不是平坦的。

在人生中,在面对重重困难的时候,就要勇敢的面对失败和痛苦,在战胜困难后,我们就知道那是一种磨练,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多少人,都是在困难中锻炼出来的。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多少年来,我总觉得自己就是不断的锻炼自己,也许自己是个幸福感很强的人。总有一些内在的东西支撑着我,生活对于我来说,总是有着无限的吸引力,我甚至能从任何电视节目的细节中读出意义来,我能从电影的镜头里,从窗台的兰花绽放中,从桌上那尊佛像面容的微笑中,从所阅读的回忆录当事人透露的人生经历中,我都能感到源源不断的新鲜感。我总是会找到乐观的理由,这是命中注定的非快乐不可的性格。我会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一笔带过,会马上进入对

新目标的求索。新的目标吸引了我,于是旧的挫折于病痛对于我似乎不再存在了。可以说,我是一个不可悔改的、顽固的、带着花岗岩头脑的乐观主义者。

每学期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告诉他们,对于知识的好奇心,求知中获得的陶醉感,以及由此形成的用来认识生活世界的思想力,这是我们读书人的人生三宝。我总觉得,人在世俗社会中需要一种内心的类似于宗教的精神资源,他可以在外来压力下始终自得其乐。外界环境再艰难,他与世俗社会之间总有一层内心的铜墙,在他看来,红尘是美丽的,他热爱红尘,而红尘又由于他的热爱与不断努力,会变的更加努力。

2.苏联改革的启示 篇二

由于戈尔巴乔夫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重工业上, 使得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品生产规模, 远远小于重工业产品的生产规模, 苏联人民迫切需要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 并没有得到重视, 戈尔巴乔夫依旧把生产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 在国家经济政策的大方向上, 摇摆不定, 致使企业管理混乱, 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到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期, 国家的粮食得不到丰收, 生活类商品奇缺, 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购买, 致使苏联的权贵阶层有机可乘, 大力发展不合法的私人企业, 攫取国家的大量资源, 动摇了苏联的国家公有制基础, 人民群众的生活困苦不堪, 使得人民群众对苏共失去了信心。“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观, 由于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他领导苏联进行经济改革,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严重缺乏, 其改革最终必然要摧毁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

二、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政治领域改革中误入歧途

在苏共19大中, 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实现“民主化”、“公开性”与“多元化”这三大目标。戈尔巴乔夫使苏联的改革走上了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的执政党不应只有共产党, 而应充分地体现民主, 实行多党制, 各加盟共和国有决断自身问题的权利, 人民群众可以持有不同的思想观点。戈尔巴乔夫的这一政治改革理念从意识形态上逐步摧毁了苏联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 被西方国家利用来达到破坏苏联主权, 瓦解苏联的目的。戈尔巴乔夫在使苏联的政治改革走上民主社会主义的邪路之后, 开始在思想领域大肆批判斯大林时期所创立的一系列制度, 通过宣扬历史虚无主义, 用来抹黑苏联前几任领袖的历史功绩, 在感情上离间了人民群众与苏共的关系, 导致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仰不断丢失, 致使苏共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不断下降。为了实现所谓的民主与自由, 修改苏联宪法第六条, 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实行多党制“从某种意义上说, 苏联修宪是苏共走向垮台和苏联走向解体的第一步。”[1]

三、戈尔巴乔夫对苏联民族问题的忽视所导致的恶果

戈尔巴乔夫在进行错误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同时, 忽视了对国内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的重视, 认为国内的民族关系是稳定的, “他虽然推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 却没有解决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 并且忽视原本就很复杂的民族问题, 很快就把苏联推进了政治斗争和民族纠纷的漩涡。”[1]国内日益激化的经济问题, 致使不同民族, 不同利益方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戈尔巴乔夫缺乏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 在苏共十九大通过了政治“民主化”决议之后, 各主要民族所在的各个加盟共和国, 为了纷纷摆脱苏联所处的经济困局, 产生了摆脱苏联中央, 希望独立的离心倾向。1990年的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上, 取消了宪法第6条, 苏联新制定的总统制, 成为了各加盟共和国陆续开始独立的标志, 同年, 各民族所代表的加盟共和国中, 有多国通过了主权宣言, 其中的四个国家正式宣布独立。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与政治优势

“一个国家是否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 是否能促进这个国家的发展, 是否能给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幸福。”[2]中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以及国内在不同时期存在的主要矛盾与国际的环境变化, 所制定出的与时俱进的改革方式。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种经济体制既不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又允许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同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下, 及时地纠正着市场经济存在的盲目性, 使得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政治方面,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通过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四大制度, 可以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更加的先进;可以保障国家的政策制定符合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可以使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自身的情况, 在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基础上, 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具体政策, 这样既可以使各民族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又可以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可以使社会各基层单位, 通过该项制度, 实行各单位内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有利于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之基。党的正确领导是社会主义改革成败的关键。”[3]中国共产党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 结合国内外发展的具体情况, 不断深化着社会主义改革方法, 用先进的理论去武装全党, 指导实践。而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 通过修改宪法, 最终使多党制取代了苏共的执政地位,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从上层放弃了党的领导, 导致国家各项改革发生混乱, 民族分裂势力趁机戳去了国家的主权, 最终导致苏联走向了解体。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领导权必须始终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人手中, 通过不断培养有着坚定政治信仰的接班人来领导我国的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可靠的保障。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到了后期, 苏联的特权阶层不断为自己聚集社会财富, 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极大地伤害了苏共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 由此可见作为领导国家改革与发展的执政党, 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 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以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为执政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 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摘要: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 采取了许多激进的改革措施, 戈尔巴乔夫对苏联从经济、政治、民族三个领域的改革, 实际上已经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后期, 苏联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 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模式最终葬送了苏联的命运。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上, 采取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模式, 既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景无限光明, 同时也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关键词: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吴恩远.苏联社会主义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2]朱宗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3.苏联改革的启示 篇三

[关键词]加拿大共产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

[中图分类号] D3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7-0059-03

20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是一个开创性、探索性的历史过程,困难、挫折、失误难以避免。认真分析过去一个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从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这对于各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积极独立地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加拿大共产党(以下简称“加共”)曾多次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其理论启示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总结。

一、加共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得失

1917年11月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工人阶级第一次摆脱了剥削和压迫,开始建设一个全新的社会。“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特别是苏联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始终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干涉和颠覆的条件下,这些成就的取得就显得更加卓越非凡。”[1]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加共指出,十月革命胜利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诸如,消除了失业、文盲、饥饿、无家可归和深刻的社会对立;只用了15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用50年到100年才实现的工业化任务,从一个落后的小农业国发展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教育事业,把一个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国家改变成为世界领先的强国之一,并在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等等。在国际上,社会主义苏联的建立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苏联积极倡导非殖民化事业,支持整个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并为新成立的独立主权国家提供重要的、及时的支持和援助。苏联坚决地致力于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力争缔结裁军、禁止原子弹和氢弹、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国际协定。苏联的和平政策(尽管它不能完全压制)也遏制了帝国主义军事侵略的势头。另外,苏联人民在物质福利、社会保障、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方面的成就,也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人民群众和广大妇女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从而迫使本国统治阶级对工人阶级做出大量让步。七十多年来,苏联人民以他们的卓越范例保证了对国际民主进步力量的领导,并且不断鼓舞这一进步力量的发展。[2]

(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加共认为,这次深刻的社会主义危机是由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共同引起的。首先,僵化的苏联模式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加共指出,苏联数十年高度集中的经济计划,在取得了重要的经济成就之时,令人窒息的僵化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原则的各种曲解也破坏了社会主义苏联驾驭科学和技术革命的能力。结果,苏联和其他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劳动生产率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埋下了日后造成政权不稳定的隐患。在政治上,党政一体化阻碍了苏联民主发展的进程。苏联共产党与国家政权机关紧密结合,民选苏维埃(人民管理委员会)的职能逐渐流于形式,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让位于官僚主义和行政命令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在国家政权建设中作用的不断下降,工人阶级及其同盟政治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削弱,最终导致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普遍产生了怀疑、悲观情绪和离心离德的倾向。此外,加共认为,理论的僵化和教条主义也削弱了党的生机和活力,使之无法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情况和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他们一度低估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过分强调和依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军事力量的平衡;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困难和长期性估计不足,对本国社会发展阶段估计过高,曾经多次宣布即将建成社会主义;宣称社会主义的民族问题已经彻底得到解决;宣称社会主义不再需要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等等。理论的僵化和停滞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使共产党的理论水平和识别能力受到极大的削弱,面对党内泛滥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和反革命思想宣传,无法进行有效的抵制。其次,苏联失败的原因还在于其外部艰难的社会主义建设条件。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工人阶级的人数相对较少,贫困和文盲现象十分严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的内战,使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非常不利的建设条件。二战期间,帝国主义的直接军事入侵,使得苏联不得不加速实现工业的现代化。苏联国土上发生的两次残酷的破坏性战争,使大批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工人被杀害。在这些情况下,苏联共产党不得不承担起全面代表工人阶级执行领导作用的任务,共产党的活动越来越与国家的职能,特别是与行政——官僚机构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列强采取严厉的经济制裁手段,展开耗资巨大的、危险的核军备竞赛以消耗苏联的实力,进行长期的、持续的意识形态宣传战,甚至有时不惜诉诸于公开的颠覆和破坏活动。这些不利的客观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迫使苏联政府不得不加快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而越过了许多重要的社会主义过渡阶段,而这些过渡阶段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苏联的综合平衡发展。有鉴于此,加共总结指出,资产阶级坚持认为苏联社会主义以失败而告终证明了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有内在的劣势、社会主义根本无法取代资本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根源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而恰恰是由于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曲解和彻底背离。社会主义在苏联以及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和反革命的暂时胜利,是相互关联的内外形势和复杂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3]

二、加共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反思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加共对20世纪社会主义的成败得失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

(一)强调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统一的模式。早在1957年4月召开的第六次中央代表大会上,加共就曾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普适性与特殊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指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国际意义及其历史经验具有深刻而持久的价值,但是这并不排斥马克思主义关于不同的民族国家在不同的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当十几个国家脱离了资本主义而在极为不同的条件下寻找各自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时,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只有一个单一的、死板的类型,这是最明白不过的事情。加共进一步分析指出,把加拿大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看成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翻版,从来就是不正确的。它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并且阻碍了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加拿大的实际条件,没能分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普遍真理和意义以及俄国当时的特有国情所形成的那些特点——譬如,苏维埃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敌对强国的军事包围和一党政府。很明显,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形式、成功的速度和方式、国体和政体的类型,在具有不同民族和阶级关系特点的国家里,不可避免地会有所不同,每个国家必须寻找自己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任何企图创造出一条走向人类同一目标的普遍适用的道路的做法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违反这个原则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平等关系。2001年加共在通过的新世纪纲领《加拿大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中又再次旗帜鲜明地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没有普遍的模式,也没有预先制定的时间表或是必须遵循的日程安排。加拿大的社会主义将展现加拿大独有的特点,按照自己的进度发展并有专属于自己的内容。加拿大的社会主义模式不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其他国家探索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已有成果,而是必须创造性地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加拿大的发展现实——它的历史背景、民主制度和传统、民族构成、国内阶级斗争的状况等相结合,在符合人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拿大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加共总结指出,在党内长期存在着机械地依赖苏联共产党的领导而让独立的、有批判的思考受到限制和束缚的倾向,即问题由全党进行民主讨论、由选举出来的中央机构进行集中领导以及执行多数人通过的决议的制度——正如加共党章所规定的那样——已经被曲解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因此,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问题的揭露以及后来苏东剧变的发生,才会在加共内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加共指出,党欢迎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揭露违反社会主义民主的个人崇拜方面所取得的伟大进步,这是对各党的一个严重警告。同时,加共也再次重申,这些错误并不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而恰恰是对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的破坏。加共应该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保持团结一致,并密切联系群众、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要、解释宣传党的政策、开展持续不断的有组织的活动,而确保以上行动成功的久经考验的办法就是民主集中制。加共指出,作为一个行动的党和领导阶级斗争的党,党在现在和未来都必须经常地保持警惕,防止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发生的违背马克思主义和民主原则的做法,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和组织原则,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尽可能有效地把民主讨论和意志统一结合起来。[4]这意味着,“对于党内的分歧意见,不管是个人的看法还是由于对事实的不同看法而形成的思想潮流,都不能通过强迫或专横的行政手段来对待,而是要在辩论中阐发真理;必须谨慎地保护党内的民主做法,包括一切领导机构均由选举产生,尊重集体领导的原则,对党的政策进行公开的、民主的讨论,在执行多数人通过的决议中少数人有权保留自己的意见等”。[5]

(三)强调必须坚持党的独立地位。加共在同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关系方面曾犯过严重错误,特别是在同苏联共产党的关系中尤其如此。加共曾长期陷于这样一种想法,即苏联共产党的决议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方面的最高权威,从而不加批判地接受苏联共产党对一切理论问题的看法,甚至不加批判地支持苏联政府的一切行动,在工作中造成了严重的失误。对此,加共指出,加共同一切国家共产党的关系,应当是独立政党之间批判式的兄弟关系,每一个独立政党都要为制订和发展自己的方针政策、为马克思列宁主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做出独立的贡献。“我们是国际主义者,但是完全独立的批判式的兄弟关系,丝毫也不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抵触。这样的独立将会加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劳动人民之间的兄弟之谊,这种兄弟之谊是从劳动友爱以及在全世界建立社会主义的共同使命出发的,任何违背国家(不论大小)平等和无产阶级政党平等原则的做法都将损害社会主义事业而有助于帝国主义。”[6]为此,一方面,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组织力量,坚定地维护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和行动权利,维护各兄弟党之间互相批评和帮助的自由权利;另一方面,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正在领导本国人民建设具有各自国家特点的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各国共产党探索走向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道路,也正在逐步展现出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需要特别强调各国共产党的独立发展,在共同的共产主义奋斗目标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参考文献:

[1][2][3][6]Canadas Future is Socialism! Progra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anada.http://www.parti-communiste.ca/?page_id=17

[4]吴彬康,姜士林,钟清清.八十年代世界共产党代表大会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821.

[5]http://communist-party.ca/pdf/36th% 20Convention%20-%20Communist%20 Party%20of%20Canada.pdf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球非执政共产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14AGJ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项目“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研究”(13SKGC-QG01);华侨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苏东剧变后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3SKBS112)。

作者系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4.苏联改革的启示 篇四

7.5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苏联作为反法西斯的主力,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和威望,与美国共同安排世界秩序,建立社会主义阵营,主宰半个世界的命运。

正确

错误 2、20世纪30年代苏联完成工业化,在资本主义大危机的背景下,苏联一枝独秀,令世界羡慕。

正确

错误

3、到斯大林逝世时,苏联危机四伏,粮食不足,民众不满。

正确

错误

4、苏联第一个把人造卫星送上天。

正确

错误

5、赫鲁晓夫时期,由于苏联声望提高,开始插手第三世界事务。

正确

错误 6、1962年、1963年以后,苏联危机因素减少。

正确

错误 7、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发展到了顶峰。

正确

错误

8、从1977年开始,苏联局势每况愈下。

正确

错误

9、俄罗斯联邦在苏联解体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正确

错误 10、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走向停滞和衰落。

正确

错误

11、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片面性,兴盛中潜藏危机。

正确

错误

12、苏联社会建设落后,民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正确

错误

13、苏联搞工业化,建设了许多大项目,较多是利用犯人的无偿劳动。正确

错误

14、长期以来苏联的农民被看成是落后阶级,是改造的对象。

正确

错误 15、1920~1921年,苏联镇压工人和农民的反抗。

正确

错误 16、1962年6月,苏联残酷镇压了新切尔比斯克工人的不满。

正确

错误 17、1930年后,苏联国家的最高权力在政治局。

正确

错误

18、苏联党的最高领导人的产生无定制、无任期。

正确

错误

19、戈尔巴乔夫能够上台执政是因为苏共别无其他的选择。

正确

错误

20、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念一直影响到戈尔巴乔夫。

正确

错误 21、1950年,斯大林召开过5次政治局会议。

正确

错误

22、斯大林是通过党内残酷的斗争登上高位的。

正确

错误

23、苏联民众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没有得到经济实惠,少数人发财,大众的生活却日益恶化。

正确

错误

24、实现最切实的民主需要人民当家作主。

正确

错误

25、戈尔巴乔夫时期因为搞一步到位的民主,造成社会的无序化发展。

正确

错误

26、列宁曾说:“由于文化水平这样低,苏维埃虽然按党纲规定是通过劳动者来实行管理的机关,而实际上却是通过无产阶级先进阶层来为劳动者实行管理而不是通过劳动群众来实行管理的机关。”

正确 错误

27、苏共长期把民族问题等同于阶级问题。

正确

错误 28、1989年9月中央全会专门讨论民族问题,却没提出任何可行措施。

正确

错误 29、1988年2月,在阿塞拜疆苏姆盖特发生反少数民族的**。

正确

错误 30、1989年6月,乌兹别克费尔干纳发生反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

正确

错误

31、苏联倍受攻击的是()问题,苏联最后失败还是因为这一问题。

民主

改革

实践

医疗

32、()获得最高权力主要是个人的才干和掌握着克格勃等强力部门。

赫鲁晓夫

列宁

安德罗波夫

勃列日涅夫 33、1952年,斯大林召开过()政治局会议。

6次 5次 4次

3次

34、新经济政策这一符合苏联国情的政策,因为(),结果被斯大林抛开。

搞一步到位的民主

无经济支撑

缺少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

以上均错误

35、()是无产阶级政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改革

实践

召开会议

民主

36、()走向个人权利的顶峰既有政策的正确,也有党内斗争的作用。

赫鲁晓夫 列宁

安德罗波夫

勃列日涅夫 37、1951年,斯大林召开过()政治局会议。

6次 5次 4次

3次 38、1934年,苏联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党代会年会制改为()一次。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39、(),苏联镇压农民反集体化的起义。

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40、苏共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更多考虑的是()。

群体利益

民众利益

国家利益

以上均错误

41、到1937年苏联已经变成了(),成为欧洲的最强国。

农业国

工业国

发达国家

经济强国 4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建立了世界上()核电站。

第一座

第二座

第三座

第四座

43、()执政初期开始整顿秩序。

勃列日涅夫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44、到1990年,苏联的社会总产值下降()。2.00% 4.00% 6.00% 10.00%

45、俄罗斯联邦面积占苏联的()。

47% 63% 51.30% 76.30%

46、《别洛韦日协定》于()签署。

1991年12月8日 1989年11月12日 1993年12月8日

以上均错误

47、()指出:“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

48、苏共曾设想建立世界最()的制度,民众实实在在掌握政权。

自由

平等

公平

民主

49、俄罗斯联邦人口1.48亿,占苏联的()。

47% 63% 51.30% 76.30% 50、1928年,苏联城市居民平均居住面积为()。

4.9平方米 7平方米 12平方米

5.8平方米

51、()建立起了一套系统的干部任命制度。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 斯大林

52、“斯大林模式”最本质的特征是()。

社会主义公有制

对斯大林个人的崇拜

高度集权,通过行政手段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

是苏联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创新

53、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中,优先发展的是()。

轻工业

重工业

军事工业

机械制造业

54、在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新反对派”的斗争中,()充分利用干部任命制来消除异己。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

斯大林 55、1913年,苏联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住房就很紧张,人均()。

4.9平方米 7平方米 12平方米

5.8平方米

56、苏联繁荣的只是几项经济指标、少数部门,()极其落后。

国防工业

重工业

航空航天

与民众生活相关的

57、苏联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其在()建立的国家发展模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不能激发民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民众只是完成计划的工具。

20世纪30年代末60年代初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初

58、俄罗斯联邦面积约()多万平方公里。

1700 1300 1000 800

59、()改革,没有克服危机,反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60、到199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下降()。

2.00% 4.00% 6.00% 10.00% 61、从对世界的影响看,苏联兴盛的两个高峰时期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 20世纪7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末期

20世纪90年代初期 6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苏联的()都有很大发展。

化学工业

农业

轻工业

第三产业

63、《别洛韦日协定》由()国家的领导人签署。

俄罗斯 乌克兰 白俄罗斯

乌兹别克斯坦

64、社会主义者的理想是建立()的新社会。

民主

自由

平等

公平

65、苏联在国家体制层面缺少民主,主要表现为:()。

政治上高度集权,党代替行政和立法机构直接管理国家,最高领导人独断专行

干部任命制、终身制、特权制

经济上单一的所有制和计划经济

思想上不能容忍有不同意见

66、从1926年1月起,苏联组织分配部获得了直接为()选拔干部的权力。

国家机关

经济机关

工会

合作社机关

67、奥托·鲍威尔在谈到苏联社会主义时指出:“如果这是社会主义,那么这是特别的社会主义——专制的社会主义。因为在这里社会主义并不意味着劳动人民支配着(),用自己的暴力手段使人民的全部力量服从自己的劳动计划,让他们参与自己的劳动组织。” 生产手段

劳动力 劳动过程

劳动产品

68、二月革命中()是反对沙皇的主力军。

工人

士兵 资本家

工商业主 69、1922年3月底,苏俄代表赴热那亚会议途中在里加与波罗的海沿岸3国,即()达成在会议上一致行动的协议。

乌克兰

拉脱维亚

波兰

爱沙尼亚

70、第二国际后期,召开过()和巴塞尔代表大会。

巴黎代表大会

阿姆斯特丹代表大会

斯图加特代表大会

哥本哈根代表大会

71、苏联衰落的原因主要有()。

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片面性,兴盛中潜藏危机

社会建设落后,民众没有成为国家的主人

没有处理好与民众的关系,失去道义支持

作为国家权力核心的苏共不重视自身建设

72、作为国家权力核心的苏共不重视自身建设,主要表现在()。

党内没有讨论的民主气氛,思想文化没自由

强化保密制和新闻检查

没有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

无外部监督、内部监督职能弱化

73、苏共的失败对执政党建设的启示主要有()。

共产党作为新社会的领导者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必须从关心民众最切实的利益做起

共产党的使命是教会民众运用民主权利

妥善处理好历史问题 74、苏联的解体,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苏共失去政权是为历史的错误付出的代价,其主要表现为()。

失去民众信任

苏共二十大,平反不彻底,留下隐患

长期掩盖错误,伪造历史 历史真相一旦揭开,造成了苏共难以承受的冲击

75、苏联的出现与解体是影响20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其发展的历程告诉后人:共产党并非天生先进,要长期执政必须顺应历史的潮流,建立()、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经济富足

政治民主

思想自由

人尽其才

76、在二月革命中()是反对沙皇的主力军。

工人

士兵

资本家

工商业主

77、第二国际后期召开过()、巴塞尔代表大会。

巴黎代表大会

阿姆斯特丹代表大会

斯图加特代表大会

哥本哈根代表大会

78、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形成于1936年

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

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79、“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存在的弊端表现为()。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高度集权,破坏民主与法制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阶级斗争扩大化,严重影响苏联各方面的建设 80、1919年3月斯大林被选为()。

政治局委员

组织局委员

国家监察人民委员

5.初中历史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篇五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得出:苏联的败亡败在了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上,败在了改革者的决策失误上,败在了忽视民生上!

启示:要处理好农重轻的比例关系;要始终关注民生.

视角三

材料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

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启发?

生: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然充满着艰辛、复杂和曲折!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苏联改革的失败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五、为国家民族做出选择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从列宁和斯大林的改革中吸取有益做法和理念,改革要适应时代要求;又要吸取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中的教训,改革要彻底;同时我们要警惕戈尔巴乔夫式的改革,不能背离改革方向。同学们,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社会里,让我们努力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

课后习题

1、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首次冲击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 勃列日涅夫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2、对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B.使国家权力分散

C.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D.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

3、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o一九事件”。下列对此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试图使苏联摆脱危机

B.“八o一九事件”标志着苏联的正式解体

C.通过政变戈尔巴乔夫强化了国家领导权

D.没有“八o一九事件”,苏联就不会解体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

把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整理线索认识经过 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比较成败

认识规律 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苏联的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6.苏联一至五年级的数学教学改革 篇六

一 大改革前的算术教学情况

苏联对数学教学进行重大改革(以下简称“大改”)是从1969年开始的。在这以前,小学是四年制,设算术课,主要内容有整数四则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中学第一年(称五年级)和第二年(称六年级)的第一学期继续设算术课,系统地学习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以及几何初步知识(包括三角形和圆的面积等)。六年级第一学期算术课每周4课时,另外2课时开始学习代数。因此可以说,中小学一共以五又三分之一学年的时间教完算术全部内容。这在当时各国的算术教学中,是进度最快的,教学质量最高的。但是在苏联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负担重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材的选择与安排问题。60年代初曾把一至三年级的教学内容顺次向下一个年级移一些,例如把100以内整十数四则运算从一年级移到二年级,把1000以内整百数四则运算从二年级移到三年级,把三位数乘除法从三年级移到四年级,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是内容和要求偏难、偏高,在安排上也有重复。此外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得比较死,教学效率不高。

早在1957年,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就开始研究小学教学改革问题,着重解决教学与学生的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理论问题。与此有联系的是建立小学各科教学的新体系。1957年开始实验,到1961年,学生用4年的时间除学完原来小学四年级规定的算术内容外,还学了五年级的一些内容。以后继续进行改革实验,结果以3年的时间学完原来小学四年的算术内容,还多学了一些代数初步知识,从而初步建立起小学三年的数学教学新体系。后来他在实验总结中谈到他的新教学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1.把教学建立在高难度的水平上(当然要严格掌握难度的分寸);2.高速度地学习教材(也要注意速度合理,能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3.提高理论知识的比重。这些教学思想的改变,对当时传统的教学思想是个很大的冲击,对后来算术教学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7.商鞅改革的启示 篇七

商鞅以改革者名世,又因改革惨遭车裂之祸。对这样一个评价复杂、价值多元的历史人物,只能站在今天的角度,择其要点评价之。那么,商鞅当年所进行的是怎样的一场改革呢?首先看一下历史评价。世人通常认可司马迁的史笔,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司马迁一方面承认商鞅变法的客观效果,称其“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但对商鞅本人的评价却不高:“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前者讲“秦民大悦”,后者又“卒受恶名于秦”,显见其矛盾。

谈商鞅变法,不能不提《商君书》。这是一部专门为秦孝公治理百姓,控制官吏,穷兵黩武,称王称霸出谋划策的不传之秘。在其后的历史岁月中,即使一些自称以儒治国的帝王,也往往内法而外儒,或者阳儒而阴法。故有人说,这是戕害中华文明创巨痛深的坏书之最。

该书的主张一是反智愚民。在商鞅看来,欲实现称霸目标,有效地统御百姓是当务之急。商鞅强调“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的历史经验,即不论治理国家还是战胜强敌,都必须以制服民众为前提。他深知思想文化的重要性:“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悌),有廉有辩——国有十者,上无使战,必削至亡;国无十者,上有使战,必兴至王。”这段话带有极其强烈的反智主义倾向——只要存在这些体现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或载体,即使不发生战事,也会削弱国家,甚至导致灭亡;没有这些,即使发生战事,国家也会兴盛,甚至称霸天下。因此,他把实行思想控制、消灭文化载体作为治国的重点之一,而这也成为秦国随后“焚书坑儒”的政策依据。可以想见,倘起商鞅于地下,如果他提出封堵互联网的建议,那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愚民”正是其治术之核心,他经验老到地告诉秦王:“民愚则易治也。”由此可见,商鞅的变法和改革,是上层的改革,是“精英”的改革,不仅民众不得与闻,而且不许说三道四,即所谓“智者作法,愚者制焉”。愚民议政,全部被流放边疆,识相者自然噤若寒蝉了。那么,如何使民众“愚而易使”呢?他采取了多种举措,其中之一就是禁止民众的自由流动,“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疾农”,这样农民就不会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讨生活了。

二是弱民强国。以“富国强兵”相号召的商鞅变法,对于秦国来说,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它所采取的措施却是以“弱民强国”为手段的。在这里,“弱”带有“削弱”、“弱化”、“剥夺”的含义。《商君书》的核心是“农战”二字,即农耕与作战,目的是“称霸”。作战必须考虑综合国力,这就牵涉到国家与民众的利益格局。为此,他在《商君书》中设专章传授“弱民”之道:“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他的结论是:“故以强重弱,削;弱重强,王……故以强攻弱,削;以弱攻强,王也。”什么意思呢?实行强民的政策,会使兵力疲弱,就会削弱国家;实行弱民的政策,会使兵力强大,就能成就王业。为推行这种畸形战略,他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如禁止粮食买卖,垄断山林湖泽,实行户口管制,强化徭役税赋等等。这些政策的初衷,无一不是通过盘剥民众而充盈国库。由此可见,《商君书》及其变法,与一般民众没有多少利益可言,只不过是实现秦国霸权的“点子公司”。仅从经济上“弱民”还不够,商鞅告诉孝公,民低贱则重爵禄(“民辱则贵爵”),民孱弱则尊官吏(“弱则尊官”),民贫穷则重奖赏(“贫则重赏”)。以刑罚治民,小民易被驱使(“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赐治民,则民敢于牺牲(“以赏治民则轻死”)。两千多年前的秦国政权,不过是群雄逐鹿中的一个捕猎者,人们自然不能奢望它“利为民所谋”;然而,这并不等于当时的人们不懂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商鞅重敛天下,以充府库,发动战争,谋求霸权的思路,只能使秦国强盛于一时,却不能保证“始皇”于万世。

三是残民以逞。如果以为商鞅是法家,自然以法治国,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明白无误地告诉秦王:“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在他眼里,法令是用来防备百姓、收拾百姓的,只有实施有效治理百姓的法令,才能获得名声和土地。他的法学理论是民众如果高于法律,国家就会混乱;法律如果高于民众,军力就会强大。也就是说,作为秦孝公“家法”的法令,必须高于民众的利益与意志。商鞅变法在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战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弃礼任法,轻罪重刑,什伍连坐。他崇尚严刑峻法,取死之刑多如牛毛,施用凿顶、抽筋、车裂、镬烹等多种残忍至极的杀人方式。还首设连坐之法,一人犯罪,亲邻株连,大量无辜民众被残害。由于实行了商鞅这一系列辱民、贫民、弱民、刑民的政策,秦国民众在饥饿、耻辱、愚昧、恐惧的威胁下,只能如同兵马俑一样,成为面无表情、残暴冷酷的战争机器。史书称秦为“虎狼之国”,并非毫无道理。然而,这样一个阴狠残暴的改革者,在当今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竟然被奉为“万古法圣”和“法圣天神”!

商鞅及其推行的变法,在历史的长河中,往往是褒贬并存、毁誉同在的。评价似乎有某种规律:凡是具有改革倾向或矢志社会改革者,往往对其加以肯定或同情;凡是主张仁政治国或强调社会平衡发展者,往往对其加以否定或指斥。前者如王安石、毛泽东,王安石曾诗赞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年轻时的毛泽东,受欧风西渐之影响,抱持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愿望,也曾写道:“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商鞅徙木立信论》)

反之,王安石变法的政治反对者苏轼,对商鞅则是全盘否定的,他在《商鞅论》中认为,商鞅的改革成效“皆战国之游士邪说诡论”,《史记》肯定商鞅之功,“此司马迁之罪也”。“而秦之所以见疾于民,如豺虎毒药,一夫作难(指陈胜、吴广起义)而子孙无遗种,则鞅实使之”,秦国二世而亡,商鞅实乃祸根。苏轼进一步指出,商鞅之术“用于世者,灭国残民,覆族亡躯者,相踵也。而世主(历代帝王)独甘心焉,何哉?乐其言之便己也”!苏轼毕竟是苏轼,穿过历史迷雾,看透了历代帝王阳儒而阴法,对商鞅之术阳讳而阴用,对孔孟之道阳奉而阴违的隐秘。

北宋时的司马光,在政治上虽也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但他对商鞅的评价则采取了相对客观、公允的立场,褒其当褒,贬其当贬。一方面,他反对商鞅“弱民强国”的思路,指出其“不加赋而上用足”的虚伪;另一方面,他在《资治通鉴》中则对其取信于民的做法予以肯定:“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评介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困难的。“至于往昔是非,可为来今龟镜”(《旧唐书•杜佑传》),正是本文的目的。

(作者系文史学者)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1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8.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启示 篇八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走过了30年不断深入、不断推进的历程。回顾农村改革发展历程,特别是从中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实践走向,不仅有利于我们真切地体会广阔农村怦然跳动的时代脉搏,而且有助于深刻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

第一,市场化 以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农村经济体的活力

改革开放前,农村实行的是政社合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村经济缺乏活力,生产效率低下,农民生活十分困难。农村改革就是从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的,通过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等,走出了一条市场化改革之路。

一是确立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先是实行“包产到户”,确立了家庭经营形式,形成了自主经营的农户,变以往单一的生产模式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迅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此后,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广泛建立,农村多种实现形式的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的搏击中活力日益增强。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同时,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发展方向,即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二是确立和保障农民对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承包经营权。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期限,起初为15年,后再延长30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全会同时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为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奠定了基础。此外,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集体林地经营权承包给农民,承包期为70年;农村水面、草场、果园、滩涂等也都实行农民长期承包经营,这些都为完善农村经济的微观主体创造了前提条件。

三是改革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先是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对主要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其他大部分农产品由市场自由流通。此后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提高销价,并加强对购销渠道的管理。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加快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步伐。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标准等,与境外的农产品直接竞争。2004年实行种粮直补后,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农民有了更充分的农产品营销权和农业经营权。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上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也由于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现实任务。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比价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这表明:要继续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通

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农民增产又增收。

第二,现代化 把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在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之上

农村生产关系上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中人的要素,促进了农业生产供给能力的极大提高。但要继续增强和稳定农业生产供给能力,还必须加强农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等方面的建设。因此,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中央一直注重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物质投入、体制改进、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党的**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十七届三中全会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

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涉农的决定、意见及纲要等,都强调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将农村基本建设事业拓展开来,对农村各产业的基础设施、农村村屯、村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等整体纳入,统筹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十七届三中全会继续强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科教兴农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集中力量进行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推广科学栽培及饲养,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等,不断加强科教兴农工作力度。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在科技,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不断优化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就提出了发展 “两高一优”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并不断优化现代农业区域布局,强调加强粮棉主产区建设,发展和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产区。十七届三中全会继续强调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

不断推进农业产品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落脚点在农业产品的现代化,即农业产品要具备现代标准、品质和形式,能够满足现代消费之需要。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及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强调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把优质、安全放在农业产品建设的首位。十七届三中全会继续强调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不断推进农业及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而是社会化大生产。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多年以来,我国积极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将有力推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第三,民主化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各项权益

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村民率先实行“大包干”,迈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30年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首创精神,保障农民各项权益,构成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

经济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基础。农村改革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定了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承包权、对粮食等农产品的自主营销权,实际上就是确立了农民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真正启动了农民的自主意识和主动精神。这也是农村经济民主的根本体现。多年来,通过不断理顺农产品的价格体系,实行税费改革及取消农业税,建立各种补贴制度和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措施,进一步维护了农民的物质利益,保障了农民的经济权益,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取消人民公社后,农村建立了乡镇基层政府。此后,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等,我国颁布施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根据该法律,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目前,包括村民自治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的民主政治制度之一。村民自治制度充分表明了农民在农村的政治主体地位,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的政治权益。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村民自治范围,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中央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切实地保障了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昭示了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美好前景。

第四,一体化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关联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及治理方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农业和农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拉大了城乡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向生产率高、回报率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使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破解“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思维定式。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各项统筹之首,**明确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理念,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可以说,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构成了新时期农村政策体系建设的新基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取向。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总的改革取向是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这涉及一系列制度措施,主要有: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

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等。

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和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也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县域亦城亦乡,实际上是一个大农村的概念,按县域范围运筹,有利于继续推进合乡并镇、村屯整合、建立大村庄制等相关改革,为现代农业及农村管理体制创新提供空间,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创造必要条件。

第五,科学化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0年,农村改革充满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归根到底是推动广大农村走上科学发展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新农村,必须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全面稳定发展,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新农村为了农民,又依靠农民,需要培育新农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新农村,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多方面内容,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并通过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全方位、系统化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

9.日韩金融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篇九

作者:易宪容

近日,随着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数据,有关“宏观调控初见成效”的称赞声不绝。但就是没有人去想,为什么政府一出手经济数据就能够降下来?经济过热是否会卷土重来?这种运作机制的根本缺陷在哪里?当然,要回答这些问题,还是看看他人所走过路。近几年来,我们的邻国日本与韩国经济上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同样不小。两国同样在采取办法来化解,但是由于采取的思路与方式不同,实际效果也就相去很远。从日本来看,直到近年来才有一点起色,而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特别是在1990年代,日本金融学界称之为“失落的十年”。日本长达13年的金融危机一直令许多人困扰,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二三年内都能够走出困境。如发达的市场体制下,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配合适当问题处理政策,金融危机在不长的时间内得以化解。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国力无法支撑的情况下,经济整个崩溃,金融体制也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更新与重建。

日本的金融危机之所以难以化解,就在于一个快速成长的经济体中,金融体制相对较为落后保守,金融法规不健全。更为重要的是,金融机构经营者在资产泡沫的扩张中,不注重金融风险控制与信用的分析,而是将重点放在人际关系的维持。在问题发生之后,又用尽一切手段来掩饰,最后把问题越拖越大,银行的呆坏账越积越多,终于一发不可收拾。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先是过

于乐观,继而拖以待变,等到问题越来越严重时,又不愿让大金融机构倒闭。政策上一再延误,从而失去解决问题的良机。日本政府最后不得不采取断然的政策,但经济已受到重创,病去如抽丝,这个巨大的经济体只好躺在床上等待元气恢复。

同样是面对金融危机,韩国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经济受了到前所未有的重创,韩国经济也濒临崩溃的边缘。在韩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前一年,前总统金泳三也曾希望整顿积弊深重且体质又相当脆弱的韩国金融体制,但由于受到国内既得利益集团的全力抗拒,行政部门不能够发挥应有的公权力而失败收场。一年后,面对着严重的金融危机,金大中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与帮助下,对韩国的金融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正是这种金融改革的大力推动下,经济短短几年就得到恢复。1999年和2000年韩国的GDP增长率分别达到10.9%和9.3%。即使是在2001年世界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韩国的GDP增长率达到了3%。

韩国金融改革的具体方式有:首先是准备阶段(从1997年12月3日到1998年6月15日),在这个阶段中,韩国政府除修改相关法令规章并检视各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巴塞尔协议所规定8%标准,以作为日后大力整顿金融机构良好基础外,于1997年12月24日成立韩国资产管理公司,并陆续设立韩国存款保险公司与综合金融评估委员会,以及在1998年4月成立独立的金融监督机构金融监督委员会等单位,作为

金融体制改革的执行与监督机构。

其次,在金融改革期间,将不能够通过金融检查的金融机构即其资产充足率未能达到最低标准、经营不佳且在短期内亦无法改善的金融机构、勒令其破产、合并、暂时停止营业以及给予拍卖等方式加速淘汰。

最后是经过一连串汰弱择强后,在金融监督委员会严格监督下,根据重整计划,以引进外资、有偿增资、合并、收购、缩减营业范围以及地点撤换管理层等方式,来加强经营状况较好的金融机构的体质。如金融机构巨大不良资产的清理、银行业与非金融机构的重整等。

政府强力介入的金融体制改革使得韩国的银行业在短期内取得巨大的成绩。韩国银行业财务结构不但更加健全,而且生产力大力提升,获利能力亦明显增强,经营状况也进行了佳境。根据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在2002年4月底报告指出,2001年韩国的20多家银行基本上结束近5年来亏损的状况,而且净利润创历年新高。韩国银行业员工的生产力也得到大幅地提升,而且高于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同时,2001年韩国银行的资产回报率、普遍股权收益率也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在韩国政府不断投放巨大的公共资金,协助金融机构清理庞大的不良资产之后,韩国银行业的健全性日益提高,银行资产的充足率等考查商业银行指标都达到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水平。

从韩国的金融改革来看,面临着严重的金融危机,政府推动的金融改革基本上是相当顺利的,大致上都按照预先计划顺利推行完成。尽管在改革的过程中,因韩国政府不断利用国家庞大的资源积极介入干预,严重扭曲资源分配和市场机能的正常运作,并由此引起国际上关切与批评。

近几年来我国也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与力度,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与措施,但无论是银行改革还是证券市场的改革都不尽人意。特别是这次宏观调控,金融体制所暴露的问题更是丛生,有的甚至积重难返。无论是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还是证券市场做假欺诈;无论是金融资产的错配误配,还是金融市场定价机制扭曲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严重阻碍国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由于金融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金融业成了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

日本与韩国金融改革所走过的路或许会对我国有不少启示。首先,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上。缺乏大的战略和持续性的规划、设想,使得不少法令法规朝令夕改。比如金融改革的发展路径问题,是采取中央集权式或分权式自由企业式,尽管中央的文件有所表示,但实际上却根本无法走出信用市场所主导的金融体系。因为在这种体系下政府能够通过直接投资、贷款、政府担保等方式和银行来分担整个金融体系之风险,或透过银行关系来影响信用的再分配,从而通过利率管制让金融资源流向政府所认可的部门与行业。可

以说,目前这种金融体制中的根本格局不改变,金融改革要取得大的进展是十分困难的。在政府对金融市场主导的前提下,不仅会减低金融资源的运作效率,而且既得利益集团一定会利用政府权力来为其集团服务,如日本的既得利益集团那样阻碍金融市场的发展。目前利率市场化问题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本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利率早就扭曲多年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什么会过热不断,就是这种金融资产价格严重扭曲的结果。很简单,如果不是资产定价那样低,投资不会那样过热。但是,这显而易见的东西就是有人看不到。

其次,从韩国的经验来看,我国金融改革最为重要一点是:任何改革都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进行,并以有力组织来保证这种改革的执行与实施。目前我国所进行的金融改革不是先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先建立起执行这些法律法规的组织,而是走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哪里出了问题又制定一个政策来弥补,这就使得市场行为总是在以短期为主。

再次,要对现有的金融机构与组织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对那些体质不好、前景不佳的金融机构都得毫不留情地强制性地勒令其破产、歇业、拍卖与合并,比如一些证券公司及信用社。当然,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理,政府一定要下大力气,无论是银行不良资产还是证券的不良贷款,既要全面认真清理,看看到底有多少,也要有决心处理,不能优柔寡断,让问题一拖再拖,拖出日本的结果。同时,对国内外的资本大力开放,以补充金融业的失血现

象。为了吸引国外资金前来投资,要大幅放宽对外资进入国内金融业的限制。

还有,应该强化金融监管规范,重新的审视现行的监管法律与条例,不要等到问题一来就没有可依据的法律。比如,对中小投资者损害补偿问题。

10.缄默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篇十

缄默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目前,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显性知识的.传授和显性行为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缄默教育.本文试探讨缄默理论的有关问题,以期拓展教育实践的理论视野,以利于推进教改和素质教育.

作 者:李静 LI Jing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系,四川,内江,641112刊 名:内江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EIJI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7(1)分类号:B842关键词:显性知识 缄默理论 教学改革

11.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 篇十一

“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一再否定斯大林,否定十月革命和苏共的光荣历史。

赫鲁晓夫最为典型,1939年3月,他在苏共十八次代表大会上20分钟的发言中,居然把斯大林恭维了32次。在1952年召开的苏共上同样大肆吹捧斯大林。1954年他下令刊登斯大林逝世一周年的歌功颂德的社论。

他经常肉麻地说斯大林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导师和领袖”,“伟大的常胜将军”,“自己生身的父母”。但到苏共二十大却咒骂斯大林是“凶手”、“强盗”、“赌棍”、“俄国最大的独裁者”、“混蛋”、“白痴”等,把一切最丑恶、最肮脏的语言加在斯大林头上。同时诬蔑斯大林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战前“丧失警惕”,战争爆发后“惊惶失措”,战争中“靠地球仪指挥”。这是连小孩子都不会相信的谎言。

苏共二十二大后,赫鲁晓夫又把斯大林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火化,进一步造成党内和群众的思想混乱,并且为帝国主义攻击苏共提供了炮弹。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走得更远,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列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苏联历史,否定党的领导,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

怎样评价斯大林和苏共的历史,仍然是总结苏共失败教训的一个焦点。尽管斯大林犯过一些错误,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存在某些缺陷(—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是难以避免的),但用实践标准来检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与1913年(一战前的俄国最高年份)相比,社会生产力有很大发展,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了,最突出的表现是打败了德、日法西斯。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邱吉尔曾指出:他从沙皇手里接过的是木犁,撒手人寰时留下的是原子弹。

有的说,“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苏联亡党亡国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不全面的。苏联垮台前夕,其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相当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总和,其先进科学技术可与美国并驾齐驱,有的甚至领先于美国,即便是轻、重工业存在某些不协调现象,也不至于导致失败,更何况苏联解体是在斯大林去世38年之后发生的,怎么能把失败的原因归罪于早已去世的人呢?

二、丧失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列宁深刻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革命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俄国革命实践的典范。苏共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党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全党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赫鲁晓夫上台后大反斯大林,却投有根据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技术革命兴起的新形势,进行理论上的刨新,使党的理论停滞不前,甚至提出了“20年建成共产主义”这样盲目而不切实际的理论。勃列日涅夫虽有所修补,但基本上坚持了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哓夫路线。到戈尔巴乔夫则走向极端,他的“新思维”和“民主化”、“公开性”,其实质就是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否定社会主义。

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必先造成舆论,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乐队的总导演就是戈尔巴乔夫。一时间,社会主义、斯大林、列宁被说得一无是处,资本主义成了人间天堂。对于拥护社会主义、马列主义的力量,极力打压。结果就是党内思想严重混乱,人民失去共同理想。戈尔巴乔夫1999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美国大学研讨会上不打自招: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灭共产主义。面对苏共失败、苏联解体的现状,他说:“我生活的目的已经达到”。

三、党的组织丧失了先进性

随着苏共领导层的蜕化变质,苏共基层组织也丧失了先进性,失去了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质量下降,严重脱离群众,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到垮台前夕,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已经是徒有其名。有的说苏共20万党员时取得二月革命的胜利,35万党员时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55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和日本法西斯,而在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党的思想教育长期无人过问。党的组织生活涣散,丢掉了批评自我批评。许多党员缺乏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迷失了前进方向,相当多的人入党不是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奋斗,而是为了自己在仕途上、物质上捞取好处,1993年重建俄共时,加人俄共的原苏共党员还不到10%。圣彼得堡原有苏共党员50万人,1993年加入俄共的只有2.1万人,该市的加里宁区原有苏共党员2万多人,而加入俄共的只有85人。

原苏联解体时规定,两个小时内党员必须选择政治上站在哪一边,结果绝大多数站到叶利钦那一边去了。这就说明苏共经过35年的蜕变,党员的质量严重下降,理想信念动摇了、瓦解了。可见,单纯追求党员数量、忽视质量是多么可怕!列宁说过,那些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也不要。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些话多么中肯,多么深刻!

党要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列宁的建党原则之一。列宁时期及斯大林初期党内民主集中制执行得较好,斯大林后来也搞“一言堂”、“家长制”,长期不开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搞个人崇拜。赫鲁晓夫靠反对“个人迷信”上台,但上台后搞“个人迷信”比斯大林更严重,有过之而无不及。勃列日涅夫也是独断专行,就连向阿富汗出兵这样重大的事情也是几个人推翻政治局不出兵的决定而出兵的。戈尔巴乔夫鼓吹的“民主化”、“公开性&rdquo。这样的党必然会失去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必然会失去党内和群众的监督,怎么能不失败呢?

四、党风败坏,严重脱离群众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列宁时期,非常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参加劳动,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脱离群众。

联共(布)党史中专门讲了安泰与大地母亲的故事,深刻阐述密切联系群众的极端重要性。列宁坚决反对特殊,以身作则。他经常在办公室接待来访群众。据记载,仅在1922年10月2日至12月16日,就亲自接待125人次。

斯大林在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方面也是令人称赞的楷模。二战期间,他的儿子雅科夫被德军俘虏,希特勒提出,以释放雅科夫交换被俘的德军将领保卢斯,斯大林的回答是“我不会用一名将军去交换一名士兵”,结果雅科夫死在德国法西斯的集中营里。和平建设时期,他一直保持简朴的生活作风,一件短皮大衣竟然从十月革命一直穿到去世。他去世后清点其物品时,发现他仅有900卢布存款。斯大林的后期也存在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特别是大搞“个人崇拜”,使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受到严重损害,党内滋生了特殊化倾向。赫鲁晓夫时期,党风进一步败坏,并且逐步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

赫鲁晓夫不讲原则,瞎指挥,讲大话、空话、套话,胡干蛮干,不仅提出20年建成共产主义,而且搞工业党、农业党,盲目开垦“处女地”扩种玉米,使农业生产受到损害,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勃列日涅夫继承赫鲁晓夫衣钵,党风进一步败坏,他本人热衷于追求表面荣誉和奖赏,在其执政期间竟然得到200多枚各种勋章,在他死后的送葬行列中,为他抬各种勋章、奖章的军官达44人之多。他还要与列宁并列,1977年的十月革命节游行中出现了与列宁像同样大小的勃列日涅夫画像。他有一次到阿塞拜疆访问,该共和国共产党第一书记阿利耶夫送给他一座用纯金制作的、价值连城的半身像。而阿利耶夫很快被调到莫斯科任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并成为政治局委员。

戈尔巴乔夫时期党内腐败更加严重。干部职务越高,特权越多。莫斯科的特供商店就达100多处,在这里各种进口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供高级干部享用,严重地脱离了群众。有些高干的子女也仰仗亲属的权威,为非作歹,贪污受贿,走私贩私。戈尔巴乔夫执行的改革成为新生资产阶级的催化剂,大批干部腐败变质。苏联解体后,莫斯科的大富豪、俄国政府中的高官,不少是原来苏共的干部。

五,严重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干部路线

自斯大林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对持不同意见的同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现象,甚至使一些干部受到不白之冤。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严重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干部路线,任人唯亲,亲朋故旧、同学老乡、部属亲信倍受重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几乎成为普遍现象。敢于讲真话,提出批评意见的人受到打击迫害。因此党内低级庸俗之风盛行,对领导人只说恭维话、客气话、官话、套话。党在选拔干部问题上的政治标准、德才原则,被任人唯亲所取代,培植亲信、拉帮结派成为合法。

戈尔巴乔夫时期,以各种借口推行其任人唯亲的干部路线。他上任不久就改组了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新增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8人,撤职2人。更换了部长会议主席和6位副主席,撤换了40多名党中央和政府部长,近100名州委书记。有的材料说,短短几年内,150个边疆区、州、直辖市委的书记被更换了92.5%。错误的干部路线造成党政军干部队伍思想空前混乱,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造成了干部对党的离心倾向。

俄共的许多同志认为,苏共没有解决好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党的核心领导层出了问题,这是苏共失败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都成长于苏共二十大之后,根本没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更没有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俄共有些同志说,他们的背叛行为终究有一天会受到正义的审判。还有的认为,苏联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孤军奋战,在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仍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的严重压制,西方敌对势力采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等各种手段,千方百计搞垮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甚至用收买党和国家高级干部及反社会主义分子的手段,使之成为“第五纵队”,在剧变中充当“别动队”、“民主派”,以实现其阴谋诡计。

上一篇:项目咨询合同下一篇:大学班级团支书就职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