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勘单位经营项目预算管理探析论文(共3篇)(共3篇)
1.综合地勘单位经营项目预算管理探析论文 篇一
地勘单位国外风险勘查项目管理探讨
【摘要】地勘单位正在探索“探采一体化、产业有形化”的发展路子,坚持“省内、省外、国外”三线联动的发展思路。随着国外风险勘查项目逐年增多,国外风险勘查项目管理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阐述我国设立国外风险勘查资金的三个原因,重点分析国外风险勘查项目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勘单位加强国外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以期对有国外风险勘查项目的地勘单位或矿业企业有所启示。
【关键词】地勘单位,国外项目,风险勘查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走出去”矿产资源战略,鼓励、引导地质勘查单位和矿业企业进行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开发,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修订了颁发的《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于制发《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173号)。经过近年来的贯彻实施,风险勘查资金调动了地勘单位“走出去”的积极性,取得一些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地勘单位必须认清国际形势,厘清国外风险勘查项目中存在的不完善地方并加以应对。
一、设立国外风险勘查资金的原因
1.矿产资源勘查自身特点是决定因素。
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投资周期长的特点。矿产资源勘查往往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没有强大的资金作支撑,商业性矿产勘查是无法进行的。因此,我国设立了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凡具有甲级地质勘查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并以矿产资源勘查为主营业务的矿业企业,都可申请国外风险勘查专项资金。经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组织项目审核论证后,给予项目一定比例的经费补助。
地质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矿产资源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使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高风险性。一个地质勘查项目从项目论证、考察、野外踏勘到提交成果报告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而且要想发现具有经济价值、适于开采并获利的矿床又很难。据统计,世界各国矿产勘查成功率大多只有1%,也就意味着矿产勘查的风险程度高达99%。因此,商业性矿产勘查单位不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参与到如此高风险的勘查项目中来。
2.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矿产资源具有总量大、人均占有少、禀赋条件差的特点。在已发现的171种矿产中有159种已探明储量,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12%,位居世界第三位。而我国矿产资源的人均探明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位居世界第五十三位。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背后矿产资源匮乏,这已成为国土资源部门十分关心的问题。《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我国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居于高位。其中,石油、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均达56%以上(何世久,)。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刚性需求越来越大,新形势下解决这种现状的途径就是在增加国内资源供应的同时,走出国门进行风险勘查。
3.先导性资金支持的国际惯例。
按照矿产勘查风险承担的国际惯例,多数国家的政府都会提供先导性资金支持。近年来,国际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出现了全球化趋势,资金涌向了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为化解高风险的勘查特点,多数国家采取给予一定比例的专项补助经费,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等都设立了勘查补助金支持矿产勘查。
二、国外风险勘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实施主体与申请补助资金主体分离。申请财政补助的地勘单位大多为事业单位,受体制上境外投资的制度限制约束,地勘单位都是以国内子公司的名义成立境外公司或境外合资公司。也就是说,以事业单位的“帽子”申请补助资金,实际却由子公司来实施国外项目,存在转包的嫌疑。申请补助的地勘单位应具有甲级地质勘查资质,但项目实施单位是否具备条件尚待探究。
2.资金用途的改变。当前国外地勘项目管理模式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境内地勘单位在境外设立公司,并登记取得或购买取得矿权;二是地勘单位与境外公司合作成立分公司,地勘单位以现金、技术出资,境外公司以矿权折价出资;三是地勘单位利用技术优势在国外承揽地质勘查项目,或以劳务换取一定比例的股权。目前,地勘单位项目管理模式多采用第二种方式,资金往往也是以投资款的方式汇入境外成立公司或境外合作公司。而这实际上违背了《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专项资金为补助性资金,非投资基金的原则,改变了资金的使用用途。而且,这些单位还存在对国外资金的监控力相对薄弱的问题。
3.缺乏有国际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涉外会计人才。由于对项目所在国法律法规、税收政策、人文风俗了解不深入,无法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纳税筹划等工作。
4.国外项目报销的问题。报销在时间、地域上跨度很大,不利于国内财务部门及时掌握项目开支情况。另外,国外地勘项目所到之处大多人迹罕至或偏远落后,加之语言不通,取得的原始票据很多都不正规、不合法,财务人员很难辨别真伪。
三、对国外风险勘查项目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要求在国外设立有自己的公司,如条件不允许的至少要有国外项目办事处。招聘、培养有国际经验的项目人员和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对国外项目人员的培训,除了语言水平的.提高,还要尽可能多的了解所在国的法律法规、会计核算制度、税收政策及人文风俗习惯等。不断完善国外项目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规范报销流程,强化对资金的监管。使国外项目的会计核算不仅符合国内的会计制度,还要满足所在国税务的要求。
2.加强风险控制。
据统计,矿产勘查的平均回报率高于30%以上,但伴随高收益率的是风险勘查的高风险特点。随着“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不断深化,吸进了不少社会资金投入到矿产地质勘查项目上来。我们要认清国际形势,综合考察、衡量风险,遵循地质工作和市场经济两个规律,选取有潜力的国外矿产勘查项目。结合矿种、环境、政局、地缘等因素,制定以“非洲和周边国家为重点、尝试南太、兼顾拉美”的工作方向。不断探索新的国际合作手段,积累国际勘查经验,促进地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严控成本,寻求使领馆帮助。
2.综合地勘单位经营项目预算管理探析论文 篇二
一、地质项目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 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重视程度低
在许多地勘单位中, 长期存在着对预算资金管理不重视, 虚报工作量和编制, 多申请财政拨款, 有的差额拨款单位, 拿着财政拨款当成本, 市场项目挣到的钱节流到单位进行内部分配, 造成国家资产流失。项目评审专家库的专家们以地质专业居多, 经济财务专业的较少, 使得项目评审几乎成了项目专业技术的评审, 严重忽视了财务评审。很多单位的负责人身兼数职, 既是领导、学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 又是专家、教授, 甚至是评委, 使这些单位形成重业务、轻财务的环境, 严重弱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与控制职能。
(二) 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缺乏激励机制
很多地勘单位制度不健全, 好容易争取来的项目, 通过“调控预算”实现的节余要全额上交国库, 财政政策中对节余的经费没有任何激励条款, 严重挫伤职工积极性, 人为提高成本费用成了普遍现象;不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 认为预算花不完可以留到下一年度用, 故意少花或不花, 如凑发票、套预算, 将项目资金结余到单位, 用于内部分配;会计核算不规范, 单位基本支出挤占项目支出, 本应由预算解决的问题被转移到决算中, 严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 使预算的执行力不强。
(三) 拨款到位迟, 工作难进展
地方财政拨款“人代会”后才能下达, 中央财政拨款要等到下半年甚至是年底才能到达, 财政拨款到位时间与项目开展时间不同步, 影响了项目野外工作的开展, 项目进度滞后, 项目前期单位自筹经费, 后期集中花钱, 形成前期找钱花, 后期花钱难的局面, 长此以往, 恶性循环。
(四) 预算编制不合理
第一, 项目负责人编写只注重项目的技术方面, 不懂财务, 缺乏和财务人员的沟通, 项目的工作手段和经费支出难以对接;预算员既不了解项目的实际工作内容, 也不了解各项间接费用的支出情况, 使得预算编制与项目技术设计结合不紧密;第二, 地质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预算很难做到非常的准确;第三, 多年的思维惯性使不少技术人员有多要项目和作高预算的观点;第四, 地方财政的预算一般是在当年的9到10月份编制, 距离下一年度工作开展只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内难以合理编制预算;第五, 项目来源不同, 存在多种编制标准, 如地调局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 科委的《科技计划项目 (课题) 经费管理办法》、地方财政的《地方部门预算编报指南》, 另外常用到《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 编制方法和规定不能混用, 有些预算编制人员缺乏学习, 编制预算时经常出现混用的现象, 甚至连经费科目也混乱套用, 在项目预算时经费支出表用的不对, 明明是科委项目, 却用地调局的经费表, 造成预算编制出现严重偏差, 经费支出管理混乱。
二、完善地质项目预算的几点建议
(一) 建立健全机构, 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项目承担单位要选择适合本单位的预算编制方法, 科学编制预算, 不能只注重预算结果。在审批预算时, 管理层应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 审核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是否与本单位的发展战略一致, 内容是否完整, 指标的计算方法或确定原则是否与预算制度规定的吻合, 由专业人员从专业角度提出问题, 预算编制部门进行答辩讨论, 最终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综合考虑, 决定是否批准预算草案, 严把审批关。预算批准后应认真贯彻执行, 使预算能真正起到细化战略管理的作用。
(二) 制定项目管理制度, 落实岗位责任制
实行“两级三岗”的岗位责任制:“两级”指单位管理层和执行层, 管理层指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执行层指项目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 其中单位负责人是主要责任人, 项目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是次要责任人;“三岗”指的是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负有下列职责:第一, 建立、健全本单位岗位责任制;第二, 组织制定本单位项目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第三, 保证本单位岗位责任制的有效实施;第四, 督促、检查本单位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项目负责人主要对项目的运行及技术方面负责, 财务负责人对本单位项目经费预算负责, 包括收入、支出和成本的监控和核算, 并在预算文件上签字。财务人员要全过程地参与预算编制, 做好本单位财务支出平衡和预算执行的衔接, 保证审核质量。坚持项目初审制度, 初审人员中必须有经济人员参加并提出明确的预算审核意见。
(三)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及早落实拨款
国家财政预算年度与项目实际工作年度不同步, 经费拨款迟缓, 地方财政拨款“人代会”后才能下达, 即3月底到4月初, 中央财政拨款要到下半年或是年底才能下达, 影响了野外工作开展, 这就要求地勘单位在深入学习国家财经政策和主动适应财政拨款现状的同时要加强与上级主管、国土及财政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及早落实拨款, 或采取折中政策, 即在“人代会”前先落实部分拨款, 如30%;或是按季节有重点的分批落实拨款, 如水文地质调查中野外采集水样的工作分丰水期和枯水期, 丰水期要保证采集水样的工作量, 拨款要确保按时足额保障;枯水期则主要做数据分析、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 拨款按实际需要即可。
(四) 科学合理编制预算
1.编制原则: (1) 合法性; (2) 科学性; (3) 实事求是; (4) 综合预算; (5) 部门预算; (6) 零基预算。
2.编制依据: (1) 项目任务书和构成方案; (2) 编制规定; (3) 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规定; (4) 预算标准和地区物价水平; (5) 单位内部规章制度。
3.按照资金来源编制: (1) 地调项目指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 开展调查和研究工作, 完成既定任务, 并独立完成提交成果报告的地质调查工作, 资金来源于地调局及其下属单位的财政拨款, 按照工作项目特点分为甲类项目和乙类项目, 依据地调局的各类标准和办法编制, 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地调局印发的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编制; (2) 科委项目指在地方科委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 (课题) , 资金来源于科委的财政拨款, 编制依据为地方科委的经费管理办法, 如北京市科委、财政局联合发布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课题) 经费管理办法》, 其项目经费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组成; (3) 地方财政项目指地方政府下拨财政经费的项目, 如北京市编制项目预算根据北京市财政局《2013年北京市市级部门预算编报指南》的要求编报。
4.整合各种标准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标准, 写入单位制度汇编, 装订成册, 确保发到每一名预算编制人员手中, 还要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 定期修订, 至少每年修订一次, 做到与时俱进。
(五) 会计科目的设置及电算化处理
地勘单位大多属于事业单位, 会计支出科目可设置为项目支出和事业支出, 项目支出用于反映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单位直接从地方财政获得拨款的地质项目支出;事业支出用于反映单位从其他单位间接获得财政拨款的地质项目支出, 即横向财政拨款。二级科目依据本单位所在地方财政项目预算的要求设置, 即地质项目预算要纳入整个单位预算的体系当中, 成为单位预算的一部分, 但是核算时又不能将不同资金来源的地质项目混在一起, 要分别核算, 这就对地质项目的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借助会计核算软件便可以实现。在电算化软件账套中, 会计科目设置完成后, 要实现项目分别核算, 就要在辅助项中设置项目名称, 这样在电算化系统中输入会计凭证时就可以将支出归集到单独的项目中, 同时为了方便本单位内部的成本核算, 还要设置部门账, 将不同项目的支出归集到本单位负责此项目的执行业务部门, 实现了在输入会计凭证时既挂项目又挂部门, 同时实现了项目单独核算和内部成本核算。对于地调项目中的甲类项目既有工作手段预算, 又有费用预算, 二者又要求控制数一致, 可以将工作手段预算当做部门来设置, 这样就将二者统一起来以满足地调项目核算的要求。
(六) 财务业务一体化概念的应用
以区域地质调查为例, 业务人员去野外调查, 发生了餐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各项费用, 由指定人员整理这些票据, 将信息录入一体化系统中, 生成器根据业务事件信息和预先设定的凭证模板生成记账凭证的规则, 利用计算机系统, 自动生成实时凭证并传递到总账系统, 比如交通费, 会计凭证为
这些工作全部由业务部门独立完成, 形成的记录自动传递到财务部门, 然后由财务部门完成账务记录并进行审核和账务处理。在角色分工方面, 改变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人员相互分离的状态, 将两者进行适当的整合。财务人员的工作也不再局限于会计问题的处理, 而是延伸到业务问题的处理, 利用实时信息控制业务, 比如具体是工程地质调查还是水文地质调查, 使用的工作手段是物探、化探, 还是航空遥感, 属于哪个项目, 应用何种标准, 真正将会计工作的控制作用发挥出来, 让预算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李宪琛.浅谈如何改进地质项目预算管理[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5 (9) :39-41.
[2]张雪芳, 潘勇.项目预算经费在执行过程中如何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 2008 (7) :183-184.
3.地勘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探析 篇三
近年来, 地勘单位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改革, 地质单位财务管理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改革同样需要彻底的转型。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 地勘单位要进行转型和发展, 就离不开精细化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作为组织企业财务活动, 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活动, 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勘测单位不同于一般的行业, 它在工程前期阶段为投资项目提供服务, 所提供的产品是一次性且单独的;它是以智力活动为中心, 产品质量的优劣取决于信息、知识、经验的集成和创新, 因此勘测单位作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 在财务管理领域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本文从堪测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精细化财务管理, 并对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论述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进行讨论, 为提升地勘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一、勘测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勘测单位的改企建制目的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其建立亦成为必然。通过改革, 大部分企业改变了过去只重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 不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现象, 财会人员的地位及其业务水平都有了相应的提高,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中国勘测单位尚未建立完整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还存在如下问题: (1) 大部分的勘测单位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使财务管理局限于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以追逐利润, 而忽视了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阻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2) 财务管理的重点仍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日常工作, 过多强调服务职能, 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战略导向职能。 (3) 企业领导者对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亦缺乏足够的重视, 混淆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 没有建立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 (4) 缺乏对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工程项目的财务分析, 而且对项目的筹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等财务管理的环节也不够重视。 (5) 长期以来勘测单位注重对日常资金的管理, 但是在资金管理方面未建立起成本观念, 难以做到多渠道筹集资金, 而且缺乏缩短资金周转时间和提供资金利用率的手段。 (6) 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二、精细化财务管理定义与特点
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要将财务工作细致化、科学化、规范化、明确化。财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精准到位、落实到位、管理到位, 科学地细分财务工作的各个层面, 提高财务工作的办事效率, 保障企业的经营收益。
精细化财务管理应该具备四个特点:一是统筹全局和突出重点。将企业的所有财务活动正确性、清晰性反映出来, 做到统筹全局, 突出财务细致化程度和岗位责任制, 将财务细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二是专业化。精细化财务管要求财务人员具有专业的财务技能和高素质的个人品格, 爱岗敬业、认真负责, 针对单位的财务流程进行细化, 将财务制度落实到单位的每一位员工心中。三是系统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系统涵盖了单位的各项财务收入与支出, 并通过核算和考核反映单位的运转情况, 对单位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和鞭策作用。四是数据化和信息化。精细化财务管理要具有科学性, 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和高效的信息传递能够帮助单位正确地判断企业运转过程中的利与弊。
三、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 财务规章制度精细化。
在地勘单位财务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上要充分体现制度的细致性和执行能力。通过对财务中涉及到的各个层面进行梳理, 将制度的执行细则明确到每一位员工心中, 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查。地勘单位的财务制度要结合中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行业准则, 再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精细化财务制度能够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按流程运作, 做到岗位责任制, 规范财务管理, 提高执行效率。
2. 预算编制、执行的精细化。
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是运用科学方法判断编制依据, 并作出合理的编制策略, 保证地勘单位预算编制的细致性、合理性。地勘项目预算编制的质量保障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 预算编制前期准备工作。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细的调查, 核实各项基础的数据, 并与相类似项目的预算进行对比, 明确财政部门对该项目的预算要求。 (2) 预算编制精细化需要具有科学性, 主要包括人员经费的编制 (定岗、定责、定编、员工工资等) 、设备经费编制、办公经费 (能源、水电、办公用品等) 、公用经费 (差旅、培训、后勤等) 。 (3) 预算编制精细化是动态的, 通过对地勘项目具体情况, 结合调研合理的调整预算额度, 同时建立对地勘设备的维护与维修预算等。
地勘单位预算执行的精细化需要落实到队、落实到岗、落实到责任人, 公平、公正、合理、透明地做出财务预算, 并执行到位。
传统的地勘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策略是根据“标准+增加”的方式进行, 这种方式预算精细程度低, 经常造成项目财务预算紧缺或者财务使用不合理的现象, 所以财务预算精细化提倡采用财务零基法编制策略。零基法编制策略是以“零”为起点考察和分析项目, 项目财务预算编制的基础是需要经过认真调研得出结果, 不是传统的统一标准。这样, 不但加强了项目调研的能力, 而且使项目投资更加合理, 切合实际。
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预算指标来开展各项活动, 提高预算的严肃性。对于因客观环境变化的预算调整事项要严格按照预算调整批复程序来进行, 各单位要以批复文本作为预算调整和执行的依据。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 将各部门预算申报的准确性、及时性、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年度考核挂钩, 实现预算事后监督管理的精细化。
3. 财务绩效评价精细化。
地勘单位项目财务合理配置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如果项目财务配置不足没有作出正确的财务预算, 那么会导致勘探项目进展缓慢, 勘探效率低。因此, 对于勘探项目的认真考察和分析, 对财务预算作出科学评价是推动地勘项目快速开展和顺利完成的关键。
财务绩效评价精细化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地勘工作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公正的综合评价, 建立项目财务绩效分析系统。对地勘项目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财务效率、财务结果和财务收益, 其中财务效率是地勘项目财务投入与回收的时间, 同时还包括财务的使用状况;财务结果是地勘项目财务支出后的项目完成效果;财务收益是地勘项目完成后单位财务收益的数额。
4. 经费管理精细化。
地勘单位工作是由多个项目组成, 每个项目都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 并统一汇总, 实现经费管理精细化。在对项目进行财务预算时, 建立项目经费指标制约标准, 并在日常财务管理中通过现行会计科目反应收支明细, 这样既能正确地对项目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又能实现财务预算指标制约。现行会计科目能够细致地反应项目经费收支, 项目预算又能制约着项目经费支出, 所以现行会计客户和项目预算是地勘单位财务工作精细化的重要组织和管理方式, 能够正确地反映出项目的经济活动。地勘是国家科技投入的重要单位, 并且地勘单位自身的经营转型也提高了自身的勘探实力, 地勘单位的科研与勘探经费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这样对于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监管和审计尤为重要。
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1. 树立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
地勘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理念要贯穿整个单位, 每一位员工都需要具备财务精细化意识, 对于支出的每一笔费用都做到精、细、准。每一位员工都要爱岗敬业, 将单位树立成家的思想, 提高自身素质, 遵守职业道德。
2. 财会队伍人员建设。
地勘单位可以考虑打开大门, 引入良才优才, 树立民主风气, 可以有效避免“一人做主”的现象。管理者应积极听取他人意见, 开阔眼界, 引入科学管理理念, 提高自身及员工的管理素养和管理水平。地勘单位的资产、会计信息、账目等需要专业的财会人才, 因此财会人才的能力高低是整个单位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对单位财会人员的培训, 可以采用集中学习, 或者到财会培训中心进行短期培训, 再通过业务训练, 对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同步提高, 严格按照财务规章制度执行任务, 为做好精细化财务管理打下夯实的基础。
3. 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 财务管理逐渐走入电算化的进程, 利用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为精细化财务管理提供了先决的条件。在地勘单位涉及的财务工作种类非常的繁杂, 如果仍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办法进行细化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非常的大, 难免会有遗漏。所以通过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大大地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并且对财务精细化程度更加地深入, 同时也降低了财务成本。
4. 健全监督机制。
地勘单位财务管理, 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对财务行为进行约束, 层级监督与审核, 确保公司财产安全。在监督方面, 对于每月、季度、每年的财务预算和财务支出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如发现财务薄弱环节, 及时地进行改善, 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将财务预算进行分项目审核, 做到精、细、准。
结束语
地勘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是新时期事企分离的改革命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精细化财务管理更能体现企业稳定与发展, 对于精细化的具体细则要细致到点、明确到位, 在实际管理中, 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将地勘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做到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徐瑞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6) .
[2]哈加.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选择——地勘单位向企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技与经济, 2006, (23) .
【综合地勘单位经营项目预算管理探析论文】推荐阅读:
地勘单位资金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10-10
地勘单位经营者激励机制设计08-21
内蒙地勘单位改革方案12-01
内蒙古地勘单位改革01-04
地勘单位验槽发言稿07-27
冶金地勘工作总结09-03
关于碎石桩地勘的报告09-07
地勘行业WTD公司薪酬方案设计11-19
考研英语一真题综合探析08-31
天津市项目综合管理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