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共7篇)
1.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篇一
1、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
3、三元里人民抗战
4、《南京条约》
5、《北京条约》
6、总理衙门
7、辛酉政变
8、洋务派
9、洋务运动
10、甲午中日战争
11、《马关条约》
12、“门户开放”政策
13、《辛丑条约》
14、清末新政
15、北洋军阀
16、《海国图志》
17、洪秀全
18、金田起义
19、永安建制 20、《天朝田亩制度》
21、天京事变
22、《资政新篇》
23、公车上书
24、《中外纪闻》
25、百日维新
26、“戊戌六君子”
27、中体西用
28、义和团运动 30、中国同盟会
31、保路风潮
32、武昌起义
33、辛亥革命
34、南京临时政府
3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6、二次革命
37、护国运动
38、张勋复辟 40、新文化运动
41、《新青年》杂志
42、“五四”运动
43、香港海员大罢工
44、南京大屠杀
45、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46、第二次护法运动
47、第一次国共合作
48、黄埔军校
49、冯玉祥北京政变 50、中山舰事件
51、整理党务案
52、北伐战争
53、“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
54、“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张学良
55、宁汉合流 李德
56、南昌起义 王明
57、八七会议
58、秋收起义
59、济南惨案 60、东北易帜 61、九一八事变 62、华北事变 63、卢沟桥事变 64、遵义会议 65、瓦窑堡会议 66、一二九运动 67、西安事变 68、《论持久战》 69、“三三制”原则 70、淞沪会战 71、徐州会战 72、武汉会战 73、平型关大捷 74、皖南事变 75、重庆谈判 76、《双十协定》 77、“五四指示” 78、较场口事件 79、下关惨案 80、第二条战线 81、台湾二二八起义 82、第三条道路 83、《中国土地法大纲》 84、三大战役 85、渡江战役 86、七届二中全会 慈禧太后 李鸿章 曾国藩: 魏源 洪秀全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陈独秀 李大钊 孙中山 宋庆龄 袁世凯 毛泽东 周恩来 汪精卫
1、虎门销烟: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气焰,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揭开了近代中国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
2、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遭到中国人民的抵制。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1839年六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后因战事不利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日益受到严重的破坏。
3、三元里人民抗战:1841 年 5 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英国侵略军在三元里遭到中国人民痛击,损失惨重。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4、《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的第一个重要标志。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废除“公行”制度。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又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5、《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它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而且攫取了一些新的侵略权益:增开天津为商埠,使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大肆掠夺华北经济的侵略据点;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割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给俄国,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准许外国人招募华工出国;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这些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了。
6、总理衙门:为了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清政府于1861年在北京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是主管外交,通商以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到1901年改为外务部,共存在40年。是半殖民地性质的机构。它的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7、辛酉政变:1861年11月慈禧勾结奕,在外国公使支持下发动政变,处死载垣、端华、肃顺,史称祺祥政变(又称辛酉政变)。从此,慈禧掌握了清朝的统治权。这一政变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
8、洋务派: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9、洋务运动: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打击下,清朝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为维护清朝统治,御侮自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史称“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包括开办军事工业以自强,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创办近代陆海军,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10、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帮助镇压。6月,清政府出兵朝鲜牙山。与此同时,日本则以保护侨民和使馆为借口在仁川登陆并占领了汉城。7月25日,日本海军突然在丰岛海面偷袭中国舰船,进犯驻牙山的清军,日本不宣而战。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主要经过包括 丰岛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至此告一段落。
11、《马关条约》: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直接后果,就是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是: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等。《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最苛刻的卖国条约。它不但规定中国割地、赔款、增开商埠,还使中国为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敞开大门。从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2、“门户开放”政策:为了分享侵略中国的权益,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的.其内容主要是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已经取得的特权,但在各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美国享有均等的权利,并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门户开放”政策是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在华利益上的一个妥协方案,从此以后美国在华势力一天天扩大。
13、《辛丑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战败,被迫于第二年同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支付赔款本息近十亿两白银,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外国军队在中国境内驻兵、镇压人民反帝运动、设立使馆界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4、清末新政:《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了摆脱困境,于 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如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裁撤绿营,建立新军;奖励工商;颁布新的学制,废除科举考试。1911年5月,“皇族内阁”的成立,宣告了“新政”的破产。清末新政不仅没有挽救清王朝,反而加速了它的覆亡。
15、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是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许多军阀本身就是大地主,并直接经营一些官僚资本企业。
16、《海国图志》:清朝后期魏源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巨著。书中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介绍并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战舰和火器生产技术;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和辩证关系。是一部研究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探寻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之路的维新思想的启蒙书。
17、洪秀全:太平天国革命领袖。他创立了拜上帝教,于1851年领导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并定都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与杨秀清争权导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而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8、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拜上帝会众两万余人在桂平县金田村正式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太平军,颁布军纪五条,这就是举世震惊的金田起义,它标志着气势磅礴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此开始。
19、永安建制:1851年9月25日,太平军攻占永安后,洪秀全在永安进行了政治、军事建设,称永安建制。永安建制内容有:第一,封王建制。初步建立了政权,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分别为东、西、南、北、翼王,并决定由东王节制诸王(见右图)。同时颁布《太平官制》、《太平礼制》等各项制度,通过永安封王建制,太平天国政权已初步形成。第二,颁行《太平天历》(冯云山创)。第三,整饬军纪。颁行军律《太平条规》、《太平军目》(冯云山编制)。永安建制,初步确立了太平天国的立国规模和军政体制,进一步巩固了起义队伍,增强了太平军的战斗力,为太平天国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20、《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洪秀全颁布了一个以土地和财产分配制度为核心,扩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它是太平天国建设新世界的蓝图,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根据“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它是农民向封建统治全面宣战的总纲领,是革命的农民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结晶。一方面,从根本上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直接把矛头指向封建统治的基础,具有巨大的反封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根本无法实施。
21、天京事变: 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发生于1856年的天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主要事件包括:杨秀清逼封“万岁”、韦昌辉滥杀无辜、石达开负气出走。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而爆发的一场内乱,它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22、《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到天京主持政务,他向洪秀全提出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它的主要内容是效法西方资本主义来改革中国社会:在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事业;在改良社会方面发展近代文化卫生福利事业;在法律方面提出善待轻犯、改革刑罚制度等。《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由于社会历史条件限制,未能实施。
23、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联合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因为汉朝时封建政府用车马接送应举之人到京称“公车”,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的代称,因此,叫“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群众性的爱国行动,它冲破了清政府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干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变法维新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的标志。
24、《中外纪闻》:1895年8月17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康有为、陈炽等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内容主要为编译西电西报,介绍“列强政治、经济情况和清廷奏章”,意在广开知识,宣传变法。1896年1月20日被清政府查封,禁止发行。《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早期政治团体的机关刊物,在中国近代政治史、新闻史上有一定地位。
25、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具有爱国思想的光绪帝终于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包括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教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令,正式宣布变法。这一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戊戌年,历史上被称为“戊戌变法”。从正式宣布变法开始,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止,光绪帝发出了100多件维新谕旨,推行新政共计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百日维新”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运动,是维新运动的高潮和集中表现;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客观上促进了资 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26、“戊戌六君子”:戊戌政变时,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光绪皇帝实行“新政”,结果失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 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6 人于 1898 年9 月 28 日被处死于北京菜市口,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27、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28、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义和团运动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也没有严密的组织,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也具有盲目性,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活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同时它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70、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成为三民主义。
29、兴中会:1894年底,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人士20余人,创立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兴中会。1895年,孙中山回到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在这前后,广州等地,还建立了兴中会分会。孙中山亲自草拟的《兴中会章程》,以“振兴中华,维护国体”为立会宗旨,并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了推翻清朝专制政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目标。这个团体的成立是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的正式开始,表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组织上已初步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端。30、中国同盟会: 1905年8月,在孙中山的推动下,中国革命团体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等在日本东京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选孙中山为总理,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创《民报》为机关刊物。同盟会在组织上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建设,下设三部,国内外分别建立支部,支部下设立分会。同盟会的主要成员是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31、保路风潮: 1911 年 5 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清政府在铁路权问题上采取的政策,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愤慨和反抗,保路风潮使人民感到反侵略的迫切性,并加深了对清政府卖国政策的憎恨,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32、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由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于 1911 年 10 月 10 日 晚 联合发动。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起义的胜利。武昌起义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号角,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随之覆灭。
33、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年)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黄花岗起义失败不久,湘、鄂、川、粤四省掀起保路风潮,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10月10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的影响和推动下,发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全国各地相继响应,不到两个月,全国有十四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2月29日南京十七省代表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并于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法令,成立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布退位,从此结束了清朝二百六十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覆灭,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和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终结。
34、南京临时政府: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 1912 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孙中山领导下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对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3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11日公布施行。其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言论、结社、集会、著作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开创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新局面,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6、二次革命:即“讨袁之役”,又称“癸丑赣宁之役”。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二次革命”是维护共和制度的一次武装反袁斗争,实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它的失败使民国初年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时期。
37、护国运动:袁世凯称帝,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和反抗,1915年底,爆发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领导这次运动的是梁启超的进步党。梁启超利用自己与蔡锷的师生关系和蔡锷在云南的影响,要蔡锷回云南发动武装起义,并联络了西南军阀起兵反袁。在这之前,孙中山已派李烈钧等人去云南活动,滇军中下级军官对袁的倒行逆施十分不满。蔡锷回到云南,进一步壮大了反袁力量。他策动云南将军唐继尧于1915年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成“护国军”,出兵讨袁。此后,贵州、广西宣布独立,各地继而纷纷响应,表示讨袁。袁在内外压力下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企图退保总统地位,但遭到各方拒绝。5月8日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唐继尧任抚军长,与袁世凯政府对峙。6月6日袁忧愤而死,由黎元洪任大总统,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7月14日军务院撤销,护国运动结束。
38、张勋复辟:1917年7月中国清代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12天的事件。由于这次事件是张勋一手策划,史称张勋复辟。1916年袁世凯称帝败亡后,政局动荡不已。张勋遂乘机联络前清遗老遗少及保皇党人康有为等,积极为复辟作准备。1917年5月,因是否解散国会问题,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发生争端。黎元洪被迫召张勋入京调解。张勋便带领他的“辫子军”于6月14日入京,7月1日,把清朝已退位的12岁小皇帝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遭到全国强烈反对。
39、护法战争:是孙中山先生发起和领导的一场为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恢复国会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反动统治的战争。1918年5月,逼迫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务。非常国会的议员也改组军政府,把元帅制改为总裁制,推出总裁7人。实权操在陆荣廷手里,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40、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文化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同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解放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在客观上准备了思想条件,但是,它并未超出旧民主主义的范畴,没有给中国人民指出彻底解放的道路。十月革命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成长起来,赋予了新文化运动以新的方向,把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到首要地位,因此,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一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波澜壮阔的文化革命运动。
41、《新青年》杂志:《新青年》杂志于 1915 年 9 月由陈独秀创办,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为其主要撰稿人。内容主要是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42、“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提出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要求,并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5月4日,北京大中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抗议,遭到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罢工声援,反帝爱国运动席卷全国二十多个省区。终于迫使军阀政府拒签和约,罢免了亲日派官僚,释放了被捕学生。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3、香港海员大罢工:香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为反对英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改善待遇而举行的大罢工。1922年1月12日,为了反抗香港英国资本家对中国海员工人的奴役,要求增加工资,香港海员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领导下举行罢工,罢工坚持了八个星期,最后取得胜利。这次罢工,成为党领导下的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44、南京大屠杀: 1937 年 12 月,日军占领中国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后,展开烧、杀、淫、掠“竞赛”,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射杀、火焚、活埋及用其他方法处死者达 30 万人以上。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你”。
45、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又称二七政治大罢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遭到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武力干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二七惨案发生后,在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46、第二次护法运动:1920年11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再组军政府,再度揭起了护法的旗帜,发起第二次护法运动。1921年4月7日,国会非常会议参众两院联合会议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1921年9月平定广西,统一两广;随后两度发布北伐令,分别计划取道湖南和江西督师讨伐北洋军阀。后因陈炯明的叛变直到导致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这是孙中山遭受的他一生中最惨重的一次失败,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没落。
47、第一次国共合作:为赢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和当时的民主革命派国民党进行合作。合作方式为“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各革命阶级联盟。1923 年 6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决定。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48、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军校的宗旨是培植军事与政治人才,建立一支革命的武装力量。它在短期内就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成为后来建立国民革命军的骨干,在统一广东和推进北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9、冯玉祥北京政变:1924年10月,正当直奉战争激烈进行的时候,冯玉祥率部从前线倒戈回北京举行政变,囚禁了曹锟,并合奉军妥协,合击直军,直军崩溃,直系军阀控制北洋政府的局面顷刻瓦解。冯玉祥将所部改称“中华民国国民军”。
50、中山舰事件:1926年3月18日,由蒋介石的盟弟、孙文主义学会分子欧阳格用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的名义,电话命令海军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调中山舰到黄埔候用。中山舰开到黄埔,阴谋分子立刻散布谣言,说共产党阴谋暴动。3月20日,蒋介石借口“共产党阴谋异动”,宣布戒严,断绝广州市内外交通,调动军警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及苏联顾问办事处和住所,逮捕了李之龙和中山舰中的共产党员,又扣捕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中的共产党员共40余人,强迫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工300多人退出第一军。这一事件是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向无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特别是军权的第一个阴谋政变,是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压制革命的第一个重大的企图。
51、整理党务案:1926年5月15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二届二中全会。蒋介石在会上提出整理党务案。主要内容是: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各高级党部的委员比例不得占1/3以 上;共产党员不得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国民党员不得加入共产党;共 产党须将其加入国民党之党员名单交国民党中央保存;第三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示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的指示,均须先交国共两党联席会议讨论通过等。“整理党务”即国民党右派为限制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的正当活动,破坏国共合作采取的组织措施。整理党务案被通过,一些国民党右派分子取代共产党人充当国民党的部长,蒋介石也乘机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组织部长和军人部长等职。至此,蒋在掌握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以后,继而篡夺了党权、政权和军权。
52、北伐战争:北伐战争于1926年7 月开始,主力是国共合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以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目标。北伐军在工农群众的支援下,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使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53、“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4月12日,被蒋介石收买的青红帮流氓冒充工人,向分驻上海各处的工人纠察队队部发动袭击。随后,国民党军借口调解“工人内讧”,强行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并打死打伤纠察队员二三百人。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十万余人、学生、市民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当队伍行至闸北宝山路时,再次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屠杀,群众死百余人,伤无数。此后,蒋介石继续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捕杀。仅三天内,即有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五千多人失踪。这次反革命政变为蒋介石建立反动的南京政府扫清了道路。
54、“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不顾国民党左派宋庆龄,邓演达等人的坚决反对,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公开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国民革命全面失败。
55、宁汉合流:1927年9月,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同汪精卫集团在反共的基础上实行反革命合流。1927年“七·一五”政变后,武汉国民党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合在一起,史称“宁汉合流”。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国民党集团建立了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立的南京国民政府,造成“宁汉分裂”的局面。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叛变革命,消除了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使宁汉合流成为可能。冯玉祥几次致电宁汉双方,解决党内争执。7月24日,汪精卫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并同意迁都南京。9月,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统一”完成。
56、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八月一日,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57、八七会议:1927年大革命失败,同年8月7日,在瞿秋白主持下,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选出了以瞿秋白为总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58、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等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在攻打长沙的计划受挫后,决定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农村转移,开始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的革命道路。
59、济南惨案:日本侵略者于1928年5月3日,在中国济南屠杀中国外交官员和军民的事件,又称五三惨案。从5月3日到11日,日军共杀害中国军民6000余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
60、东北易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中国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这样,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42、中原大战:1930年春爆发的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
43、三湾改编:9月29日,毛泽东领导湖南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三湾村进行改编(三湾改编):将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部队中建立各级党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在部队内实行民主管理制度,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三湾改编”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44、古田会议:1929年12月。在福建省上杭县的古田村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毛泽东、朱德作了报告,陈毅传达了周恩来等起草的党中央九月来信。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既是其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决议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制定了正确的建党路线和建军路线,强调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和红军即使处于农村环境,在工人成分不多的情况下,也保持了无产阶级思想的纯洁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从而以新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和建军学说。
6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近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北大营,袭击沈阳等地。由于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全境沦陷。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62、华北事变: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加紧策划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我们把这一系列日本分离华北的活动总称为华北事变。在事变中,日本以各种借口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控制了冀察两省,从而使国民党中央势力退出了平津和河北,同时又策动华北五省自治,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虽然名义上隶属国民党政府,但实际已是变相自治。华北事变进一步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也掀起了中国的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
63、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晚,驻丰台日均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宛平城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影响下,中国驻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也叫“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
64、遵义会议:1935年1月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主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公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5、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党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之,瓦窑堡会议从理论上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保证了中共在新形势下运用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团结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这表明中共已经着手总结过去革命成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了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66、一二九运动: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 1 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67、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一意孤行,继续调集重兵入陕,并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12日凌晨,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为了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派周恩来等与蒋介石谈判,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它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68、《论持久战》:面对国民党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叫嚣,毛泽东于1938年5月发表了《论持久战》,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强弱优劣对比,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胜利必将属于中国。《论持久战》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战略方针,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对全国抗战及其最后胜利起了极大的指导性作用。
69、“三三制”原则: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 1/3名额。这样做,可以容纳各个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投身到抗日战争中来,并对汉奸和反动派实行联合专政,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0、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正面抗战的第一大战役。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海军陆战队2000多人攻击驻在闸北的中国军队第十九路军,继而又进攻江湾和吴淞。第十九路军在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等的统帅下,奋起抵抗,由此开始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到1932年5月5日,中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这个协定实际上让中国撤除了在上海的驻军权,对日本今后的侵略有利。此后,蒋介石也正式将“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国民党当局处理对外对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八一三事变后,中国政府为了表明抗战的决心,从1937年8月—11月,组织了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上海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最后上海沦陷。会战中,中国军队奋勇苦战,虽然负出了沉重的代价,但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幻想。歼灭了大量日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71、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在李宗仁将军坚定有力的指挥下,徐州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军虽然打通了津浦线,但妄图打击中国军队主力的目标却未能达成。再次打破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而中国军队将日本主力吸引到津浦线上,暂时转移了日军的进攻方向,为部署尔后的抗战初期最后一场关键大会战武汉保卫战赢得了宝贵时间,尤其是台儿庄大捷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72、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武汉外围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日军进攻安庆起,至10月25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止,历时约4个半月。这场以“保卫大武汉”为口号的大规模战役主要在武汉外围展开,日军前后投入武汉作战的兵力达35万余众(是时,日本全国陆军的总兵力约90万人),中国参战的部队则更达130个师,约100万人。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及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会战时间之长、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八年抗战期间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的,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
73、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115师在林彪,聂荣臻率领下,埋伏于平型关一带作战,当日军进入埋伏圈时,115师发起猛烈进攻,经过一天激战,歼敌1000多人,缴获大量战利品,取得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56、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1940年8月20日到1941年1月24日,在八路军总部彭德怀副总司令的统一指挥下八路军出动105个团,近四十万大军,向华北各主要交通沿线大小据点之敌同时出击。此战役通过交通总破击、攻坚、反“扫荡”三个阶段,取得了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敌人,振奋了人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威信。
74、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75、重庆谈判: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是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76、《双十协定》: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中签订的《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称“双十协定”.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以及和平民主的途径和形式。但国民党不承认中共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双十协定”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虽然在关键问题上未达成协议,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的希望,也使得国民党在政治上陷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77、“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此后,通过清算斗争和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2/3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广大农民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踊跃参军支前,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78、较场口事件: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举行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大会。一个自称“市农会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分子刘野樵冒充大会主席宣布开会,被大会主席团阻止。这时预伏在主席台下的国民党特务、流氓蜂拥而上,打伤大会主席郭沫若、李公朴及新闻记者六十多人,这就是较场口事件。
79、下关惨案:1946年6月23日,上海各界人民和平代表团马叙伦等赴南京请愿,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实现和平。当请愿代表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国民党反动派预伏的几百名特务,立即蜂拥而上,殴打代表,制造了下关惨案。周恩来闻讯后,代表中共坚决支持人民的正义要求,立即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并深夜赶到医院慰问受伤代表。
80、第二条战线:国民党政府的独裁腐败统治和反人民内战政策,丧尽了民心,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它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国统区的学生罢课游行,工人罢工,人民团体请愿,市民抢粮及各地武装起义,风起云涌,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大大加速了蒋介石政权的覆亡。
81、台湾二二八起义: 1947年2月28日,台国民党反动派指挥军警屠杀台北市民,及其全体台湾人民的义愤。台湾人民在这一天举行了武装起义。至3月8日止,起义人民控制了台湾的大部分地区。国民党一面组织“处理委员会”进行“调查了解”,以欺骗群众,一面急调军队进行血腥镇压。起义最后失败,被杀害者达3万余人。部分起义领导人逃到香港,于同年11月发起组织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作为领导台湾人民继续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组织。
82、第三条道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提出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寻找出第三条道路,即通过 和平改良,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和改良的资本主义。他们提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在当时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中,第三条道路是走不通的。终于,这些持中间路线的人后来发生了分化,分别走上了革命或反革命的道路。
83、《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 年 7 月至 9 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敌,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弟的农民。这个大纲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84、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共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三大决定性战役,包括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的辽沈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的淮海战役以及1948年12月5日至1949年1月31日的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54万余人,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的大决战。其战争规模及其成果,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决战结束后,国民党反动集团陷入土崩瓦解之中,中国革命已处于胜利的前夜。
85、渡江战役: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人民解放军先后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86、七届二中全会:为了解决革命面临的重大问题,制定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和基本政策,中共于1949年3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北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决定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到城市的转移。毛泽东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共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后抬入镶黄旗)。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后册封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即同治帝),诏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崩逝后,与慈安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又称西太后,上徽号曰慈禧皇太后,后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诛除八大臣。同治帝即位后,首度垂帘听政。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光绪帝崩逝后,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崩逝,葬于定东陵,上谥。谥曰: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即“孝钦显皇后”,谥号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及孝德、孝贞两位正宫,为清代及中国历代皇后之最。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
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毛泽东曾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表达出对这位已故乡人的推崇之情。
魏源:清朝后期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官高邮知州。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鸦片战争时,他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著《圣武记》。他又依据林则徐的嘱托,对照历代史志将林则徐所编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增补为《海国图志》。在这部书中,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开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风。他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建议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有益民用的机器工业产品,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要求改革漕运减轻赋税,兼顾商人利益。他的思想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1853年太平天国军进攻江南,逼近扬州时,魏源组织地主武装进行对抗。1857年,他病卒于杭州。魏源除上述著作外,还著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书古微》等。
[1]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1864年5月26日或1864年5月24日也有可能),是太平天国以宗教名义发动民变的领袖,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 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864年在天京病逝,太平天国在他死后不久灭亡。洪秀全以一乡村塾师走上武装斗争道路,领导了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学者。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谭嗣同(1865—1898),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安徽人。曾为国民党的改组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国民革命后期,因犯“右”倾错误,主动放弃了无产阶级在大革命中的领导权,最终导致国民革命的失败。李大钊: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孙中山: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广东中山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钟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他是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敬重的革命家,中华民国尊其为国父、中国国民党尊其为总理,中国共产党尊称孙中山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亭,号容庵,汉族,中国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创始人。早年在朝鲜驻军,击败日军。归国后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统一国家,并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1]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主张建强国、创建强大的中央政府。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袁世凯后来效仿同一时期部分世界列强的政治体制,准备建立相较于中国历代君主专制制度先进的君主立宪制,于1916年建立年号为洪宪的中华帝国,因多方反对失败,抑郁而终,卒年57岁。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
汪精卫:汪兆铭·字季新(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积极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曾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后期思想明显蜕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其夫人为华侨陈璧君。蒋介石:(1887.10.31—1975.4.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1908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后兼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西安事变后接受抗日主张。1948年召开国民大会当选“总统”,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同年败退台湾后,历任“总统”及国民党总裁,1975年4月5日于台北去世。
张学良: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陆军一级上将,曾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海城,祖籍河北大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李德:德国名字奥托·布劳恩),1900年9月28日出生于德国 慕尼黑。1932年春被共产国际执委会派往中国。奥托·布劳恩是在当年秋天到达上海的,在共产国际执委会(驻上海)远东局工作。由于共产国际驻华军事代表兼中共中央总军事顾问曼弗雷德·施特恩迟迟未到上海,所以 “从第一天起”,奥托·布劳恩“就不得不作出军事上的判断和建议”,开始参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指导。王明:(1904年生(甲辰年)~1974年3月27日逝世),安徽六安人,原名陈绍禹。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书记等职务。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在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至1934年间,在党内推行了一条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1974年3月27日王明在莫斯科病死。
2.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篇二
在讲话中, 李卫红对语用所建所30年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2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多年来, 语用所围绕普及和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根本任务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绩。普通话水平测试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显著成绩。她指出, 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语用所要建设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智库, 需审时度势, 明确目标。普通话水平测试要借力给力, 在提供支撑和服务的过程中推进自身发展。
张世平所长在致辞中表示, 在新形势下, 语用所一定发扬传统, 继往开来, 做出更大贡献, 实现强所之梦。
3.语言学名词 篇三
泛指汉字的外形和体态。一般包括汉字的字形和字体。
字体 script style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书写工具和介质所体现的字形结构特点和总体风格,总结划分出来的汉字形体类别,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也指根据字形特点和风格划分出来的,用于印刷、电子显示或手写的汉字形体类别,主要包括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等。
甲骨文 oracle bone inscription;carapace and bone script
汉字字体之一。主要指商周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记事文字,也指非占卜用的骨器上其他性质的文字。
金文 bronze inscription
又称“青铜器铭文”“钟鼎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汉字字体之一。铸刻在古代青铜器上的汉字。
族名金文 bronze clan inscription
又称“氏族文字”“族徽符号”。商周金文中表示族氏名号的徽志性文字。
鸟虫书 bird and insect script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南方楚越地区,字形中夹以鸟虫图案做修饰或字形线条呈鸟虫状婉曲变形的美术化字体。
战国文字 Warring States script
战国时期及部分春秋晚期古汉字的统称。
秦系文字 Qin system script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西部秦国地区的文字以及秦代通行的小篆。其字体端庄规整,与两周文字一脉相承。
六国文字 Six States script
战国时期流行于齐、楚、燕、三晋等东方六国地区的汉字。其字形大多草率简省,地域特征明显。
简帛文字 bambooslip and silk script
战国秦汉时期书写在竹简和绢帛上的汉字。
陶文 pottery inscription
先秦时期刻写、模印在陶器上的汉字。
玺印文字 seal inscription
战国秦汉时期篆刻在玺印上的汉字。包括古玺文字、秦印文字和汉印文字。
石刻文字 stone inscription
古代刻写在玉器、碑石以及岩崖上的汉字。
墓志文字 grave-tablet inscription
古代刻写在埋藏于死者墓里的石板或方砖上,记载死者家世和生平梗概的汉字。
碑别字 vulgar form of stele inscription
古代碑刻中所出现的讹误字和俗体字。
封泥文字 sealing-clay inscription
古代用玺印模印在密封书简的黏土上的汉字。
货币文字 coin inscription
主要指先秦时期铸于金属货币上的汉字。也泛指各个历史时期货币上的汉字。
瓦当文字 eaves tile inscription
秦汉时期瓦当上模印的汉字。
古文 guwen script
历史上对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地区所使用汉字的习惯性称谓。例如,孔子壁中藏书、《说文解字》《三体石经》《汗简》等收录或使用的“古文”。
籀文 zhouwen script
历史上对传说由周宣王太史籀编纂的《史籀篇》里所使用汉字的习惯性称谓。其书已佚,《说文解字》尚保留220余字,字体风格大抵与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的金文相当。
奇字 odd script
历史上对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六国地区的某些形体奇特汉字的习惯性称谓。
传抄古文 transcribed ancient script
传写抄录在古代字书及其他文献中的战国文字。
隶定古文 clerically transcribed ancient script
传写抄录于古代字书及其他文献中用楷书或隶书笔法转写的战国文字。
三体石经 Tri-script Stone Classics
又称“正始石经”“三字石经”。曹魏正始年间由官方用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对照刻写在石碑上的《尚书》《春秋》等儒家经书。
小篆 small seal script
汉字字体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文字的基础上逐渐演进而来,秦统一后经过整理规范,其线条婉曲规整、粗细一致,笔画疏密匀称。
隶书 clerical script
又称“佐书”。汉字字体之一。在秦系文字的基础上用方折的笔画改变篆书圆转的线条,字形方正平直、笔画形态有波磔变化。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
古隶 ancient clerical script
又称“秦隶”。带有较多古汉字笔意的秦代隶书和汉代早期隶书字体。
汉隶 Han clerical script
又称“八分”。汉代中期以后逐渐成熟定型,脱离了古汉字结体特点,是比较规整成熟的隶书字体。
隶变 clerical change
汉字在由篆书向隶书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形体和结构方面的变化。
隶定 clerical transcription
用通行的隶书或楷书笔法重新写定古汉字字形。
新隶体 neo-clerical script
东汉中晚期在成熟隶书的基础上,因草写影响而逐渐形成,具有后来楷书某些特点的隶书字体。
草书 cursive script
汉字字体之一。在隶书基础上因快速草率书写导致笔画连写、省略而产生的一种适于日用的简便手写字体。约形成于西汉宣帝、元帝时代。
章草 zhangcao script
保留了较多隶书笔势和笔意,一字之中笔画相连而上下字不连的草书字体。
今草 modern cursive script
形成于汉末,由章草去其波磔之势,一字笔画之间和上下字之间多顾盼、连缀的草书字体。
狂草 deranged cursive script
兴起于唐代,在今草基础上进一步减损笔画,奇诡难识的草书字体。用笔连绵环绕,书写风格狂放不羁,字形略具大意。
行书 semi-cursive script;running script
汉字字体之一。东汉晚期在具有草书笔意的新隶体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手写字体。通常也指因楷书的快速书写而导致某些笔画相连,但结构和笔画基本不失楷书规范,字形较易辨认的字体。
楷书 standard script
汉字字体之一。形成于汉魏之际,在新隶体的基础上改变汉隶波挑笔势,吸收早期行书横画的某些用笔方法,增加捺笔和硬钩等笔画,字形方正规整,书写风格端庄大方。
魏碑体 Wei stele style
汉字字体之一。结体和笔法较为古拙,保留了新隶体某些特点的楷书字体,多见于北魏时期的碑刻和墓志。
秦书八体 eight script-styles in Qin
秦始皇时所定的八种字体。包括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和隶书。
汉初六体 six script-styles in early Han
西汉初年所定的不同用途的六种字体。包括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印和虫书。
行款 script arrangement;script format
成篇文字的书写顺序和排列形式。包括文字书写的左行、右行、下行和行列形式的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自右而左等。
印刷体 printed form
与“手写体”相对。字形方正匀称,笔画整齐清晰,适用于印刷和电子显示的字体。汉字印刷体主要有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等。
新字形 new printed form
以《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年)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年)为字形标准的新式印刷体字形。
旧字形 old printed form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年发布后,人们对此前中国大陆使用的和港澳台地区现仍在使用的印刷体字形的称谓。
手写体 handwritten form
与“印刷体”相对。字形笔画通常不够整齐划一,适用于手头书写的字体。如汉字的行书、草书等。
饰笔 decorative mark
古汉字中为了美观或其他原因而在字形上增加的装饰性点画或符号。
合文符号 compound graph mark
古汉字中加注在合文旁边的点画标记。
重文符号 repeating mark
古汉字文献资料或其他文献资料中标于文字下侧,表示该字在篇章中需重复使用的标示性符号。一般加注在文字右下方,写作“=”。
区别符号 distinctive mark
古汉字中为区别字形和分化新字而附加在某些字上,形体简单且一般没有实际含义的区别性符号。古汉字中常用的区别符号有“一”“ヽ”“丨”“口”等。
同形字 homograph
分别为记录不同的词所造而字形偶然相同的一组汉字,也指由于形借、字形演变等原因所形成的字形相同而音义不同的一组汉字。
形似字 near homograph
分别记录不同的词,而字形只有细微差别的一组汉字。
单音字 monophonic character
只有一个读音的汉字。
多音字 polyphonic character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汉字。
多音多义字 heteronymic character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并分别记录不同词义的汉字。
异读字 heterophonic character
具有不同读音,但只记录同一个词的汉字。
同音字 homophonous character
读音完全相同而形义不同的汉字。
单义字 monosemic character
只有一个义项的汉字。
多义字 polysemic character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汉字。
同义字 synonymic character
记录相同或相近词义的一组汉字。
同义换读 synonymic interchange
又称“异音同用”。由于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的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借用另一个词所用的字形并相应变换读音的用字现象。如“圩”换读为“围”,量词“石”换读为“担”。
正体字 standard form;proper character
又称“正字”“正体”。与“异体字”“俗体字”相对。指为社会普遍遵循、符合一定时期通行规范的汉字。在不同的时代,正体字的标准和范围可能作一定程度的调整与改变。例如,“头”“灯”等字在过去被认为是俗体字,而现已被确立为正体字。
俗体字 vulgarism;vulgar form
又称“俗字”“俗体”。与“正体字”相对。指流行于民间而未取得正体地位的俗写汉字。不同时代对俗体字的看法可能不一致。例如,在汉代“蚊”是“蟁”的俗体字,“躬”是“躳”的俗体字,而现在“蚊”“躬”是正体字。
错别字 wrong and inappropriate character
错字和别字的合称。错字指误写正字字形而形成的音义均不同的汉字或不成字的非字形体;别字指误写正字字形而形成的同音不同义的汉字,也指由于汉字修养的不足,书写时用来代替正字的同音字。
古今字 ancient and modern graphs
通行时代有先后之别,所表示的词义范围或有差异,用来记录同一个词的音同或音近而字形各异的一组字。一组古今字中先出的字为古字,后起的字为今字。例如,“暴—曝”“竟—境”“见—现”“说—悦”“振—赈”等,每组前者为古字,后者为今字。
初文 protoform
与“后起字”相对。在历时汉字系统中,对于记录相同词义的一组字来说,出现在最先的且大多可追溯到古汉字阶段的初始汉字。
后起字 younger graph;later graph
与“初文”相对。在历时汉字系统中,对于记录相同词义的一组字来说,出现相对较晚的后起汉字。
传承字 transmissive character
从汉字发展的上一历史阶段流传下来沿用到下一历史阶段的汉字。特指现代汉字中由古代流传沿用到现代的汉字,如“人”“日”“火”等。
新增字 neo-emerging character
相对于汉字发展的上一历史阶段,新产生出来的汉字。
异体字 allograph;variant character
4.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篇四
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3.4.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5.历时语言学普通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
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6.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
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7.“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
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8.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9.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它为
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3.说话言语::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5.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7.1.社会现象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2.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人义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4.语言符号依存性: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5.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即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6.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语言系统的层次结构可以图示为7.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音位Ø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素à词à句子
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8.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
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9.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 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10.11.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它
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1.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
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它的社会功能。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声音和语言的意义是紧密联系着的,因此,语言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2.3.音素4.音节:音标:按一定规则组合成音节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记录音素的符号,是音素的标写符号。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
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如汉语拼音字母、英语的韦氏音标和国际音标等。
5.国际音标: 由《国际语音协会》1888年8月制订公布,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6.宽式标音: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又叫做“音位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以不必记录。7.8.严式标音
基音/陪音:又叫做“音素标音”:声音大都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纯音构成的复合波,其中频率最低的那个纯音叫基音,其,是一种详尽记录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
它叫陪音。9.乐音/噪音
: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总是保持一种整数倍的比例关系的声音,它的波形总是有规律的叫乐音;不具备整数倍关系,波形不规则的叫噪音。
10.共振峰:一个音的陪音经过共振腔时,一部分引起共振腔里空气的共振,从而得到强化的一簇陪音聚集而成的高峰叫共振峰。11.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交际中执行不同的功
能。语音的这种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12.13.音高: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
14.音重15.音质::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与发音时用力大小有关。16.音长: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17.18.辅音元音主动发音器官和被动发音器官::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后让气流毫无阻碍地通过声道发出的声音。:在发音器官中,有些如唇、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主动发音器
官;有些如口腭等不能活动的叫被动发音器官。19.20.发音部位21.发音方法: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
22.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发辅音时形成和冲破障碍的方式。
23.音24.非音(质()质段音位)段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来分析的音位。
25.音位体系:一种语言的音位总是以一定的方式互相独立而又互相联系,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
26.区别特征27.对立和互补音位变体::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彼此对立的音素,起着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彼此相似而互补的音素,可能被语言社会当作同一个语音使用。28.29.音位条件变体30.音位自由变体: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各个音位变体出现条件受环境等条件的制约。音位之间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限制。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31.32.同化异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叫同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叫异 化。
33.34.弱化脱落::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叫弱化。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叫脱
落
35.元音舌位图:四个极点围成一个四边形,变更口腔的形状所能发出的绝大部分元音都在这个图的范围之内。
36.四 呼:韵母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四呼。齐口呼:以/ i/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合口呼:以/u/为主要元音或介音;撮口呼:以/y /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开口呼:没有韵头而以/a o e /为韵母的主要元音。1.2.语法语(词)素:是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名组合成句群的规则。: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是不能独立运用的构词要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 用把它分为词根、词缀、词尾三类。3.4.词干词根 :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一个词除去词尾的部分。
(词根和词缀叫构词语素)
5.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前缀、中缀、后缀都是粘附在词根之上的附加成分,所以它们又称为前加成分、中加成分和后加成分。
6.7.8.词词尾(变词语素):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9.词组: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10.句子11.单纯词:语言中最大的语言单位,又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语法研究现在一般分析到句子为止。: 12.合成词:由一个词根语素(有的语言里加上词尾)构成的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13.复合词14.派生词:组合的递归性: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因为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所以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叫组合的递归性。15.16.独体字和合体字通用--专用词:不受语体限制,能在各种语体通行无阻的词叫通用词;专用于不同语体的词叫专用:只有一个构字成分的字是独体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构字成分的字是合体字。词。17.表情
--非表情词:只指称事物、表达概念,并不附带说者对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态度叫非表情词;附带说者态度的叫表情词。
18.19.语法意义词汇意义::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词典的释义所说明的一般都是词的词汇意义。
20.21.语法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22.直接(组成)成分:句子分析中,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23.词类形态(:具体说是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一类词的集合,抽象地说是一组分布环境的总和。词形变化):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
要手段。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包括附加词尾、内部屈折和异根等方面。24.内部屈折(语音交替):指通过词内部词根中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
义,这种手段就是内部屈折。25.26.异根
语法范畴:指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不同的语法意义,是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有性、数、格、体、时、人称、态、级等。27.28.语法手段
显性意义/:方式通过词形变化、辅助词和词序所反映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叫显性意义:把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概括成的类别。,分为陈述、支配、修饰、平行关系。29.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
“施事—动作和动作—施事”等关系。
30.上限结构和下限结构:单句与单句组合成复合句叫上限结构;下限结构即单句,包括非主谓句和主谓句,人称句和非人称句,名词句、动词句和形容词句。31.直接成分:句子分析中,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直接成 分。32.句子成分分析法: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33.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层次性的分析,把句子的各个部分不断地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切为止。34.孤立语:又叫词根语,缺乏词形变化;特点是词序严格、虚词重要、复合词多、派生词少;以汉语
为代表。35.粘着语
:有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本身形式的变化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语言;日语、为其代表。36.屈折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
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
37.复综语:又叫编插语,突出特点是分不出词和句子。词和句子合二为一,一个词的构成部分同时又是另一个词的组成部分,许多个成分互相编插组合在一起,难分你我。38.句法同义和句法多义: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叫句法同义;同一个句式所表示的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叫句法多义。1.2.词汇基本词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词汇体系中,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词以及表示事物关
系的常用虚词的总汇叫„;„是词汇中的主要部分,具有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等特点。3.4.一般词汇词汇意义(词义):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其特点是变化迅速。缺少历史稳固性。: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词典的释义所说明的一般都是词的词汇意义。5.6.词的理性意义词义的附加色彩:以现实现象为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
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附加色彩。词义还可以带有褒贬色彩。词义的这种附加色彩不是因人而异的个人现象,而是大家都这么使用的社会现象。7.单义词和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
现象,前者叫单义词,后者叫多义词。8.9.本
10.基本意义 义: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它是产生其他意义的基础。
11.派生意义:词在语言长期使用中所固定下来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意义。: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12.引申隐喻::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反映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的比喻。常见的相似关系有形状相似和结构相似两种类 型。13.换喻:反映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的比喻,这种相关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14.同义词和反义词: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叫同义词;语言中意义相反的词叫反义词。15.16.义素(语义特征)17.义项: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一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在词典中表现为一个条目。:对词的一个义项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以后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18.义场(语义场)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或聚合体。:狭义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
成的言语环境;后者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1.2.文字:标记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可以把文字分为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
3.笔画:现代汉字成形的最小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笔提起叫做“一笔”或“一画”。
4.编旁5.字母:6.拼音文字:指的是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就是切分合体字而产生的一级部件。拼音文字的最小书写单位。意音文字::只表音的文字,也可以称为纯语音文字。
既表意又表音的文字。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古埃及的圣书
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我国的文字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7.8.象形文字9.表意文字:形声字:在表意字的旁边加上另一个字,这个字只表示读音,也就是把两个字合在一起,一个字是:是记事图画简化的结果,是标记语言中词的初期的文字体系。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词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表意的,另一个字是以假借的方式来表音的。这样的意音文字叫做形声字。10.11.自源文字:指从创立文字起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12.借源文字13.口语: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书面语: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1.2.社会变体:不同社会集团在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叫社会变体,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3.风格变体4.社会方言:语言因使用场合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的变异。
阶级方言::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不同阶级所拥有的自己特殊的社会方言,主要表现在各阶级所用的一些特殊用语以及对 一些词语的特殊理解上。5.地域方言(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6.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叫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7.8.母语/原始基础语/基础语:9.子语谱系分类:类似汉语、藏语那样的语言。汉语和藏语是原始汉藏语在不同地域上的延续。类似原始汉藏语那样的语言。
: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谱系分类;按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分为语族、语支、语群。10.11.共同语基础方言:又叫: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语”,它是一个民族或部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这种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称为基 础方言。如汉民族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12.国语: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国语”
(与“国语运动”的“国语”不同)。(民族交际语:在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间共同使用的语言)13.语言的规范化: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理;语严重的有些用法虽然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但是在人们的交际中已被广泛使用,那就应该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加以肯定;至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在群众中又不是广泛使用的新成分、新用法,在它们刚出现的时候就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以保证语言运用的纯洁和健康。
1.2.借词3.意译词/外来词仿译词::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过来。如: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德律风
属于意译词的一种。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电话
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如4.语言的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黑板、牛津
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5.自愿融合:在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语言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这种情况叫做自愿融合。6.被迫融合:在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民族为了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学会汉语,实现语言的融合。这种情况叫做被迫融合。7.8.语言分化: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一种语言逐渐分化成几种语言的状态。
9.语言整化10.语言混合:指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几种语言或几种语言因素逐渐接近、统一起来叫语言整化。双语现象:语言的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是几种言的混合,这种现象叫语言混合。: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双语现
象的出现是融合过程中的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11.洋径浜(皮钦语)
:是十七世纪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指当地人在和外来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一种变了形的外语。12.混合语(克里奥耳语):在一定条件下,洋泾浜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
为母语来学习,洋泾浜就变成了克里奥耳语。因此两者的区别在于克里奥耳语作为母语传递给下一代,已成为某个语言社团惟一交际语。13.国际交际语/国际辅助语:不同国家间由于交际的需要,选择一种或数种语言作为共同使用的交际
工具,在国际会议上确定的不同国家间共同使用的语言。
14.1.尖音和团音世界语(Esperanto:汉语音韵学、方言学经常运用的两个术语;舌面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
叫团音;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尖音。
2.尖团合流:现代北京话和不少汉语其他方言这两类字都读一样的音,这使得中古一些不同音的字合流为同音字了,这种变化叫做“尖团合流”3.浊音清化:“清——浊”是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后来浊音这个区别特征在很多方言中消失了。
原来的浊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这种现象叫做“浊音清化”4.语言演变规律/音变规律:语音演变规律是同一语言内部语音层面演变的规律。音变规律具有条件性。
(语音条件)、时间性(只在某一时期中演变)和地域性(只在某一地区演变)三大特点,规律性和系统性是由这些特点决定的音变的结果。5.语音对应关系:指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同义或意义上有联系的一组词在语音上呈现出来的系统性
差异。注意:语音对应并不等于语音近似。6.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历史比较法。7.历史比较语言学: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这种成系统的差异重建语言史的一门学科。著名的瑞典籍汉学家高本汉是做这一工作而取得重要成就、在汉语史研究中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一个学者。
8.类推: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类推作用铲平语法中的坎坷,推广新规则的适用范围,起着调整整顿的作用,给语言带来更大的条理性。
9.词义的演变: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10.词义的扩大: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就是词义的扩
大。11.12.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如果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这就是词义的缩小。如果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演变就是
词义的转移。
1.口语: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存在形式。
2.书面语:是用文字来记录的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存在形式。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特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创制了一个专门的术语,称为“能指”,也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索绪尔给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称为“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6.聚合关系:语言单位在线性语链中总处于一定的位置,能在同一个位置上出现的语言单位处在共同的组合关系之中,具有共同的句法功能。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这种关系称为“聚合关系”,或者称为“联想关系”。7.组合关系: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互相关联的组合在一起的语言单位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8.语言学:指的就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10.理论语言学:把侧重理论探讨的语言学称为理论语言学。
11.应用语言学:侧重语言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的语言学称为应用语言学。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3.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的一批语言学家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开始集中精力研究语言系统本身内在的规律,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其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甚至超越了语言学领域,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之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1.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叫做语音。2.音质:又叫音色,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在音高、音强、音长都相同的情况下,声音之间的差异就是音质的差异。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
3.音素: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所以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4.宽式标音:是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不必反映,又可以叫做“音位标音”。
5.严式标音:是一种详尽反映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又可以叫做“音素标音”。
6.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8.非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9.音位的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10.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11.音位变体:音位是从功能角度分出来的音类,它可以包含若干个音质不同的音素,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变体”。
12.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就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13.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14.音波:人们说话时,音位与音位、音节与音节连成一中,形成前后相连的连续语流。这些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
15.四呼:汉语的韵母可以韵头的不同分为四类,即所谓的“四呼”。凡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u]、[y1的韵母叫“开口呼”,如韵母[a]、[ou]等;凡韵头或韵腹是[¨的韵母叫“齐齿呼”,如韵母[i]、[ia]、[iou]等;凡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叫“合口呼”,如韵母[u]、[ua]、[uan]等;凡韵头或韵母是[y]的韵母[y]、[芦]、[yn]等。16.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这种现象叫“同化”。15.虚义语素:是指一般不具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或者说语素本身不直接负载意义,但当与其他成分组合成词或更大单位时,才能使词或更大单位获得某种新的意义。
16.自由语素:指的是某种语素既可以单独形成词(简称“单用”),又可以单独说出来(简称“单说”)。17.黏着语素:指的是永远都不能单说的语素。
18.构形语素:是指在词中位置固定,但既不是词的主干,也不参与构造新词,并且不改变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类别,只改变词的语法范畴意义的词尾性语素。
19.构词语素:是指在词中位置固定,不是词的主干成分,但又参与构造不同意义新词的词缀性语素。17.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这种现象叫“异化”。
18.“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
19.时位:由于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音位那样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而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时位”。
20.连读变调: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一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这种现象叫“连读变调”。
21.调位:从音位分析的角度看,由于声调也可以像元辅音音位那样区别不同的意义,因而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利用音位的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叫做“调位”。
22.词重音指出现在多音节单词中的重音,它总是落在单词的某个音节上,是这些词的语音形式的一部分。
23.自由重音:每一个词里的重音位置虽然固定不变,但在不同的词里重音的位置却可以不同,这种词重音叫自由重音,也叫不固定重音或移动重音。
24,固定重音:如果不同词里的重音都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这种词重音叫固定重音。
25.句重音指出现在句子中的重音,它通常落在句子中的某个词语上,是句子语音形式的一部分。26.重位:从音位分析的角度看,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重位”。27.语调: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词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叫做“语调”。
28.节律重音: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节拍群里作为节拍群中心的那个词语要读得略重一些,这种重音就是节律重音。
29.强调重音:说话人为了突出句中某个需要强调的地方有意识地特别加重某个词语的读音,这种重音就是强调重音。
30.节拍群:在一个句子里,关系密切的音节要一口气说出,中间一般不能有停顿;关系不太密切的音节之间则可以有停顿。句中的停顿把一句话分成若干段落,句中这种以停顿来划分的语音段落叫“节拍群”。
1.语汇:又叫词汇,是词语的总汇,即语言符号的具合体。
2.语汇学:研究语汇的规律性和系统性以及语汇酌结构关系和类别的学科就是语汇学。
3.方言词:一般说的汉语方言词指相对于已经成为全民通用语汇的词语来说,那些本来只在方言地区通行,进入共同语不久,并且被全社会接受和比较广泛使用的词,才叫做方言词。
4.新造词:新造词又称新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这是一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些旧事物消失了,大量新事物又不断涌现,这些都会通过新造词表现出来。
5。古语词:是指古代就已经产生,但又不算基本语汇,现在只是偶尔还使用的词,是一般语汇的一部分。古语词又包括两小类: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
6.外来词也叫借词,即一种语言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语,这也是一般语汇的来源之一。各种语言的语汇中都大量吸收外来词。
7.常用语汇和非常用语汇是从词的使用频率上说的。所谓使用频率,即“词频”,一般都采用统计的方法确定。使用频率高的词就是常用语汇,频率低的就是非常用语汇。
8.通用语汇与专用语汇是从词的使用范围上说的。全社会都普遍使用的词语就是通用语汇,而只在某些领域或只是一部分人使用的词语就是专用语汇。
9.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大多是反映生产和生活经验,有深刻的寓意。10.成词语素:可以直接作为词来使用的语素。
11.不成词语素:是指不能单独成词,即不能单独使用的语素。
12.定位语素:指的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词结构或词组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总是前置,或总是后置的语素。13.不定位语素::堤指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的语素。14.实义语素:是指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者说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20.成词:单个语素直接成为词。分为直接成词和转化成词。21.直接成词:语素不改变形式就形成词。
22.转化成词:语素改变后成为词,即一个语素转化为另一个语素再形成单纯词。23.构词:指语素和语素相互组合而构成词
24.语汇构词:是由两个以上语素组合而产生一个合成词,这是各种语言最常见的词的构造方式。25.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又称“复合词”。26.附加构词:就是词根浯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
27.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
28.变性成词:是转化成词的一种,指语素转变词性而形成另一类词。
29.变形成词:是转化成词的一种。指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又分为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
30.逆序成词:是指把原来只有合成词形式没有单纯词形式的词,反向截取其中一个语素再形成单纯词。
31.简缩成词:是指把简缩的词语看成语素并在此基础上再形成词。
32.离合词:又称“词组词”,是指形式上或人们的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的组合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又接近词组的特殊语汇单位。离合词中间可插入某些成分,而词组词则可以进行较大的扩展。1,语法:是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于的规则。
2.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
3.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4.教学语法:教学语法研究的结果面对的是人,即建立一套用词造句的语法规则体系用来进行语言教学。教学语法的特点是规范和实用,定义和说明要求具有简明性和可接受性。或者说这种语法系统要充分考虑人的特点:一方面因为人的理解力有限而不能太复杂,另一方面又因为人毕竟有一定的理解力而不需要太多太细。
5.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也称作计算机语法,它的研究结果面对的是机器,即建立一套可以自动识另U和操作的语法规则体系用于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的特点是精确和可靠,定义和规则必须具有推导性和可验证性。
6.普通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同的语法机制。
7.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如汉语语法、英语语法等,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这类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8.词法:也称“形态学”,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9.“句法”又称“造句法”,主要说明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
10.组合规则:所有语法成分(小到语素和词,大到诃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这就是组合规则。
11.聚合规则:所有语法成分(小到语素和词,大到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这就是聚合规则。12.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13.词: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14.词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韵语言单位。
15.综合性语言:主要使用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等语法手段的语言,如俄语、德语等,叫做综合性语言。
16.分析性语言:主要使用虚词、语序等语法形式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叫做分析性语言。17.词法手段:凡是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18.句法手段:凡是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
19.语类选择:是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20.关系范畴:主要指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结构关系的语法意义。
21.词类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22.层次分析法是指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就叫做“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1.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2.理性意义:也叫做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词语平面上,它是与概念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在句子平面上,它是判断和推理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
3.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
4.语言意义: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5.语境意义: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个别的、临时的意义。
6.词义的概括性:是指除专有名词外,每个词都标志一类事物,词义从具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可以使一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事物之间的各种差别。7.词义的民族性::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分类也会存在着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
8.词义:是指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9.词的理性意义:是指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意义。10.词的通络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所共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11.词的科学意义: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12.感情色彩:人们在反映现实现象的同时,还可能表现出对该现象的主观态度,这种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增添的附加色彩叫“感情色彩”。
13.语体色彩:一个词由于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体中而带上的附加色彩叫“语体色彩”。14.词的形象色彩:指的是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15.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
16.义素分析: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17.单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只能概括反映一类对象,也就是只有一个义项。
18.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互相联系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19.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
20.派生义:多义词的各种意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来的,这些后来衍生出来的意义叫“派生义”,也叫做“引申义”。
21.基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有一个是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这个意义叫“基本义”。22.借代: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虽没有相似性,但存在着某种比较稳定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23.同义词: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24.等义词:是指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附加意义)都相同的词。
25.近义词: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一般所说的同义词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类型。
26.反义词:是指在一种方言或语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27.绝对反义词:如果两个反义词处于矛盾关系之中(非A则B),否定一方必然肯定另一方;肯定一方,必然否定另一方,那么这类反义词就叫做绝对反义词。
28.相对反义词:如果两个反义词处于反对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就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则未必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存在着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那么这类反义词叫相对反义词。
29.语义场:是指若干具有共同的反映事物类别的语义物特征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体。
30.关系意义:句子通常都是由词语组合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关系意义。
31.语法关系意义: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形成的互相关系就是语法结构关系,由这种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法关系义。
32.语义关系意义:是指词语在组合中产生的语义上的关系,它是一定的现实关系的概括反映。由这种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义关系意义。
33.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
34.语义角色:根据谓词和变元不同的语义关系,可能把变元分为若干个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之为“语义角色”。35.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关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儿。
36.蕴含: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是甲蕴含乙。37.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1.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如汉字“字”和拼音文字的字母。
2.自源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3.他源文字:指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4.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
5.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6.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用芦管在泥版上“压印”文字,既方便,又省事,就采用这种方法来写字,但是压印出来的字不可能像刻画出来的字那样象形,只是在轮廓上相差不多。因为压印出来的笔道像一个个“楔子”,所以后人给这种文字取了一个名称,叫“楔形文字”。7.独体字: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单纯字符称为“独体字”。8.合体字: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复合字符称为“合体字”。9.偏旁:合体字中的独体字称为偏旁。10.形旁:表意的偏旁就是形旁。11.声旁:表音的偏旁就是声旁。
12.原形字:简化了的实物的图形,传统文字学称之为象形字。
13.会意字:有些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只得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合图形来表示,传统文字学称这些字为会意字。
14.指事字:用点画来表示要指出来的意思的这一类字称为指事字。
15.文字的创制:在这里指的是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
16.语言规划:20世纪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逐步赢得了自治的权利,特别是在二次大战结束以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殖民地纷纷取得独立。可是这些新兴的民族不少尽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一些国家的政府或半官方的机构,还有一些语言学家就着手为这些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创制文字,在四五十年代形成了一个创制新文字的高潮。国外称这项工作为“语言规划”。
1.社会契约说:“社会契约说”认为原始人类起初没有语言,后来为了相互交际,就通过彼此约定,规定了各种事物的名称,这样就产生了语言。这种观点注意到了语言的社会属性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说明语言是社会集体的创造,并表明事物的名称和事物本身的性质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这种观点也有问题,既然语言产生于人们的相互约定,那么人们在还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又怎样去相互约定呢?也许当时的人们可以利用动作、叫声等手段,但是这样一种命名方式对那些比较具体的事物来说或许可能,对那些比较抽象的事物来说就难于做到了。
2.地域方言:这种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就叫做地域方言。
3.语言对应关系:方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的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就叫做语音对应关系。
4.亲属语言:亲属语言有共同的来源,且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这种关系被称做亲属关系。5.社会方言:在一个语言社会中,不同的人说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语言变体和特点又同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相关联,同一定的社群联系在一起,这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之为“社会方言”。
6.基础方言: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7.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来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8.双语现象:是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
9.双言现象:某一语言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10.语言转用:“语言转用”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也有人称之为“语言替换”。11.语言混合: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语言混合”。
12.克里奥耳语:是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 13.语言规划: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的、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被称之为’语言
规划”。
14.语言政策:如果语言规划具有法律、法令或政令的形式,就又被称做“语言政策”。
15.语言规范化: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民族共同语在使用和推广的过程中,本身也会不断发展变化,会经常产生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用法。这些新的成分和用法有些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并能为社会公众接受的;有些则是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并不为社会公众接受的,它们的存在只会造成共同语内部的分歧和混乱,只会妨碍言语交际的正常进行。因此,对语言中产生的变化,既不能一概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必须对它们作出评价和选择,这就是“语言规范化”。
16.民族语言政策:所谓“民族语言政策”,主要是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具体说,就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如何规定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政治地位的政策。
1.心理语言学:语言不但是一种符号系统和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研究语言的心理机制和相关表现的学科叫做心理语言学。
2.思维:思维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用什么方法想问题,想得多想得少,想得到想不到等等,这种动脑筋去想的活动就是思维。
3.思想:用不同的方法去想因而得到了不同的认识,想得多和想得少、想得到和想不到也都可能得到不同的认识,这些动脑筋想出来的就是思想。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结果。
4.感性思维:也称前思维活动,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也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这就是表象思维。5.抽象思维:也称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或径称思维活动。这是指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
6.发散思维:也称外思维活动。这是指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如感情、意志、美感和相关的文化传统意识等。
7.单侧化:“单侧化”的意思是,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不但大小略有差别,而且有明确的分工,即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的思维括动;而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与语言无关的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
8.维尔尼克失语症:1873年德国生理学家维尔尼克(C.W-emicke)发现大脑左半球后部的另一个部位受到损伤后,患者会出现另一种语言障碍,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但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个部位后来就被称作“维尔尼克区”,这个区受损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就叫做“维尔尼克失语症”。
9.语言获得机制:“遗传机制”(或者叫“语言获得机制”)的意思是,即使人脑左半球是分区掌管不同语言功能的,这些由不同脑部控制的语言功能也并不是都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基础:其中有一部分肯定是后天才获得的非本能的知识,如词语、发音等个别的语言现象,而另一部分则可能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本能的知识,如语类、层次等最基本的句法原则。
10.语言获得的临界期:“临界期”的意思是,不管是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还是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是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但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否则大脑的语言功能就会失效,人也就不会说话了。
11.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双词阶段:儿童一岁半到两岁的时候开始进入了双词阶段。这一时期儿童开始将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说话,也可称做“双词句语言”。双词阶段标志着儿童产生了最早的语法能力,儿童能够开始进行初步的词语组织了。
12.天赋说:对于儿童获得语言的原因和条件进行解释的一种理论,建立在乔姆斯基所提出的关于大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制这样一种假设基础之上。根据这种解释,人的语言知识中至少有一部分,即一些基本的类别范畴和语法原则,是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得到的,然后通过后天接触的语言环境不断加以调整和补充,最后才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而在先天具备的能力和后天补充的知识两方面中,先天的语言能力起到了最主要的内因作用。
13.强化说:对于儿童获得语言的原因和条件进行解释的一种理论。源自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及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及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的“刺激反应”理论。该理论认为,强化说跟模仿说有联系,但认为儿童除了模仿更要通过不断受到外界的强化刺激来形成语言习惯。
14.语言能力问题:人的身体器官中与语言相关的除了处于支配地位的、纯粹的生理功能器官、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之外,还有具有支配能力的心理功能器官大脑。因此,要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就必须研究人的大脑,研究大脑与语言的关系。这就是语言能力问题。
15.语言获得问题:人类语言的各个方面都十分复杂,可是儿童差不多都能在五岁左右基本上掌握这个复杂的系统。因此,要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就必须对儿童接受这一套庞大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体系的规律进行必要的研究,即儿童是怎样获得语言的,这就是语言获得问题。
16.语言文化学:通过分析不同语言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这种研究就叫做语言文化学或语言民族学。这种方法对于研究没有历史文献资料的民族文化,对于研究没有文献或很少文献资料可资参考的早期历史乃至史前史,都很有用处。
1.外语教学或外语学习的交叉性:所谓“交叉性”,是说学习外语的人原来已经掌握了一种语言,现在又要学习另一种语言,这样原有的语言知识跟要学习的新的语言知识就会交叉重叠在一起。
2.外语教学或外语学习的多元性:所谓“多元性”,是说学习外语的人有年龄大小、文化高低、时间长短和环境好坏等的差别,当然也有教外语的教师、使用的教材、速成还是渐进、在学校学还是自学等的差别。
3.中介语现象: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中介语”。
4.外语教学的“翻译法”:这种方法既是比较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也跟后来注重语言生成机制的现代形式语言学理论有关。这种教学方法较多讲解语法规则,允许用本族语说明外语现象,注重书面语的读写训练,重视不同语言的对比。其优点是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也能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实际听说的交际能力则可能较差。这种方法可能比较适用于对年龄较大,语法理解力较强,但学习外语语音较困难或不要求达到较高的听说水平的外语学习者的教学。
5.外语教学的“听说法”:外语教学的“听说法”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一反应”学说影响而产生的外语教学法,后来又逐步随着视听设备的增加而有所发展。这种教学方法一般不讲语法规则,基本不使用本族语教学,也不大进行语言的对比,主要使用谈话类教材,后来又较多利用视听设备,甚至尽量模拟近似的语言环境,还特别注重口语听说训练,注重句型练习,通过反复的口语句型练习掌握语法规则和形成语感。其优点是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听说能力,但相对说读写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就较弱。这种方法可能比较适用于对年龄较小,文化程度相对稍低,对接受语言知识有困难或对语言分析不感兴趣的外语学习者的教学。
6.语文教学:母语的语言教学实际就是指完成了语言获得,即能够顺利地听说一种语言之后,进行的更高层次的一种语言教学活动,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语文教学”。
7.语言信息处理:人类的语言,或者叫自然语言,当然只有人能“处理”,即只有人才能表达和理解自然语言的信息;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能力现在似乎已经可以由计算机来“共享”了,即计算机也可以传送、接收,甚至理解、表达自然语言的各种信息,或者说人和计算机之间可以通过“语言”来沟通。这就是“语言信息处理”。
8.语音合成: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出类似的声音,目前像汉语的语音合成就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及一些简单的语句。
5.胡壮麟语言学名词解释 篇五
1.design feature: are features that define our human languages, such as arbitrariness, duality, creativity, displacement, cultural transmission, etc.2.Function: the use of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to think , etc.Language functions include informative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performative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performative function, emotive function, phatic communion, recreational function and metalingual function.3.etic: a term in contrast with emic which originates from American linguist Pike’s distinction of phonetics and phonemics.Being etic mans making far too many, as well as behaviously inconsequential, differentiations, just as was often the case with phonetic vs.phonemic analysis in linguistics proper.4.emic: a term in contrast with etic which originates from American linguist Pike’s distinction of phonetics and phonemics.An emic set of speech acts and events must be one that is validated as meaningful via final resource to the nativ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rather than via appeal to the investigator’s ingenuity or intuition alone.5.synchronic: a kind of description which takes a fixed instant(usually, but not necessarily, the present), as its point of observation.Most grammars are of this kind.6.diachronic: study of a language is carried through the course of its history.7.prescriptive: the study of a language is carried through the course of its history.8.prescriptive: a kind of linguistic study in which things are prescribed how ought to be, i.e.laying down rules for language use.9.descriptive: a kind of linguistic study in which things are just described.10.arbitrariness: one design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 which refers to the face that the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s bear no natural relationship to their meaning.11.duality: one design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 which refers to the property of having two levels of are composed of elements of the secondary level and each of the two levels has its own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12.displacement: one design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 which means human language enable their users to symbolize objects, events and concepts which are not present c in time and space, at the moment of communication.13.phatic communion: one function of human language, which refers to the social interaction of language.14.metalanguage: certain kinds of linguistic signs or terms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of particular studies.15.macrolinguistics: he interacting study between language and language-related disciplines such as psychology, sociology, ethnography, science of law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c.Branches of macrolinguistics include psycho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et 16.competence: language user’s underlying knowledge about the system of rules.17.performance: the actual use of language in concrete situation.18.langue: the linguistic competence of the speaker.19.parole: the actual phenomena or data of linguistics(utterances).20.Articulatory phonetics: the study of production of speech sounds.21.Coarticulation: a kind of phonetic process in which simultaneous or overlapping articulations are involved.Coarticulation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anticipatory coarticulation and perseverative coarticulation.22.Voicing: pronouncing a sound(usually a vowel or a voiced consonant)by vibrating the vocal cords.23.Broad and narrow transcription: the use of a simple set of symbols in transcription is called broad transcription;the use of a simple set of symbols in transcription is called broad transcription;while, the use of more specific symbols to show more phonetic detail is referred to as narrow transcription.24.Consonant: are sound segments produced by constricting or obstructing the vocal tract at some place to divert, impede, or completely shut off the flow of air in the oral cavity.25.Phoneme: the abstract element of sound, identified as being distinctive in a particular language.26.Allophone: any of the different forms of a phoneme(e.g.
46.lexicon: a list of all the words in a language assigned to various lexical categories and provided with semantic interpretation.47.grammatical word: word expressing grammatical meanings, such conjunction, prepositions, articles and pronouns.48.lexical word: word having lexical meanings, that is , those which refer to substance, action and quality, such as nouns, verbs, adjectives, and verbs.49.open-class: a word whose membership is in principle infinite or unlimited, such as nouns, verbs, adjectives, and many adverbs.50.blending: a relatively complex form of compounding, in which two words are blended by joining the initial part of the first word and the final part of the second word, or by joining the initial parts of the two words.51.loanvoord: a process in which both form and meaning are borrowed with only a slight adaptation, in some cases, to eh phonological system of the new language that they enter.52.loanblend: a process in which part of the form is native and part is borrowed, but the meaning is fully borrowed.53.leanshift: a process in which the meaning is borrowed, but the form is native.54.acronym: is made up from the first letters of the name of an organization, which has a heavily modified headword.55.loss: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very sound as a morpheme in the phonological system.56.back-formation: an abnormal type of word-formation where a shorter word is derived by deleting an imagined affix from a long form already in the language.57.assimilation: the change of a sound as a result of the influence of an adjacent sound, which is more specifically called ‖contact‖ or ‖contiguous‖ assimilation.58.dissimilation: the influence exercised.By one sound segment upon the articulation of another, so that the sounds become less alike, or different.59.Folk etymology: a change in form of a word or phrase, resulting from an incorrect popular nation of the origin or meaning of the term or from the influence of more familiar terms mistakenly taken to be analogous 60.category:parts of speech and function, such as the classification of words in terms of parts of speech, the identification of terms of parts of speech, the identification of functions of words in term of subject, predicate, etc.61.concord: also known as agreement, is the requirement that the forms of two or more words in a syntactic relationship should agree with each other in terms of some categories.62.syntagmatic relation between one item and others in a sequence, or between elements which are all present.63.paradigmatic relation: a relation holding between elements replaceable with each other at a particular place in a structure, or between one element present and he others absent.64.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 the analysis of a sentence in terms of its immediate constituents---word groups(or phrases), which are in turn analyzed into the immediate constituents of their own, and the process goes on until the ultimate constituents are reached.65.endocentric construction: one construction whose distribution is functionally equivalent, or approaching equivalence, to one of its constituents, which serves as the centre, or head, of the whole.Hence an endocentric construction is also known as a headed construction.66.exocentric construction: a construction whose distribution is not functionally equivalent to any to any of its constituents.67.deep structure: the abstract representation of the syntactic properties of a construction, i.e.the underlying level of structural relations between its different constituents , such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underlying subject and its verb, or a verb and its object.68.surfacte structure: the final stage in the syntactic derivation of a construction, which closely corresponds to the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a construction people actually produce and receive.69.c-command: one of the similarities, or of the more general features, in these two government relations, is technically called constituent command, c-command for short.70.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it is the fourth period of development Chomsky’s TG Grammar, which consists of X-bar theme: the basis, or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utterance.71.communicative dynamism: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sentence element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72.ideational function: the speaker’s experience of the real world, including the inner world of his own consciousness.73.interpersonal function: the use of language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 for the expression of social roles, which include the communication roles created by language itself;and also for getting things done, by mean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ne person and another..74.textual function: the use of language that provide for making links with itself and with features of the situation in which it is used.75.conceptual meaning: the central part of meaning, which contains logical, cognitive, or denotative content.76.denotation: the core sense of a word or a phrase that relates it to phenomena in the real world.77.connotation: a term in a contrast with denotation, mean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entity a word denotes.78.reference: the use of language to express a proposition, mean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entity a word denotes.79.reference: the use of language to express a proposition, i.e.to talk about things in context.80.sense: the literal meaning of a word or an expression, independent of situational context.81.synonymy: is the technical name for the sameness relation.82.complentary antonymy: members of a pair in complementary antonymy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field completely, such as male, female, absent.83.gradable antonymy: members of this kind are gradable, such as long;short, big;small, fat;thin, etc.84.converse antonymy: a special kind of antonymy in that members of a pair do not constitute a positive-negative opposition, such as buy;sell, lend, borrow, above, below, etc.85.relational opposites: converse antonymy in reciprocal social roles, kinship relations, temporal and spatial relations.There are always two entities involved.One presupposes the other.The shorter, better;worse.etc are instances of relational opposites.86.hyponymy: a relation between tow words, in which the meaning of one word(the superordinate)is included in the meaning of another word(the hyponym)87.superordinate: the upper term in hyponymy, i.e.the class name.A superordinate usually has several hyponyms.Under animal, for example, there are cats, dogs, pigs, etc, 88.semantic component: a distinguishable element of meaning in a word with two values, e.g.<+human> 89.compositionality: a principle for sentence analysis, in which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depends on the meaning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 and the way they are combined.90.selection restriction: semantic restrictions of the noun phrases that a particular lexical item can take, e.g.regret requires a human subject.91.prepositional logic: also known as prepositional calculus or sentential calculus, is the study of the truth conditions for propositions: how the truth of a composite propositions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m.92.proposition;what is talk about in an utterance, that part of the speech act which has to do with reference.93.predicate logic: also predicate calculus, which studi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simple.94.assimilation theory: language(sound, word, syntax, etc)change or process by which features of one element change to match those of another that precedes or follows.95.cohort theory: theory of the perception of spoken words proposed in the mid-1980s.It assumes a ―recognition lexicon‖ in which each word is represented by a full and independent ‖recognition element‖.When the system receives the beginning of a relevant acoustic signal, all elements matching it are fully activated, and, as more of the signal is received, the system tries to match it independently with each of them, Wherever it fails the element is deactivated;this process continues until only one remains active.96.context effect: this effect help people recognize a word more readily when the receding words provide an appropriate context for it.97.Frequency effect: describes the additional ease with which a word is accessed due to its more frequent usage in language.98.inference in context: any conclusion drawn from a set of proposition, from something someone has said, and so on.It includes things that, while not following logically, are implied, in an ordinary sense, e.g.in a specific context.99.immediate assumption: the reader is supposed to carry out the progresses required to understand each word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revious words in the sentence as soon as that word in encountered.100.language perception: language awareness of things through the physical senses, esp, sight.101.language comprehension: one of the three strand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which studies the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102.language production: a goal-directed activity, in the sense that people speak and write in order to make friends, influence people, convey information and so on.103.language production: a goal-directed activity, in the sense that people speak and write in order to make friends, influence people, convey information and so on.104.lexical ambiguity: ambiguity explained by reference to lexical meanings: e.g.that of I saw a bat, where a bat might refer to an animal or, among others, stable tennis bat.105.macroproposition: general propositions used to form an overall macrostructure of the story.106.modular: which a assumes that the mind is structured into separate modules or components, each governed by its own principles and operating independently of others.107.parsing:the task of assigning words to parts of speech with their appropriate accidents, traditionally e.g.to pupils learning lat in grammar.108.propositions: whatever is seen as expressed by a sentence which makes a statement.It is a property of propositions that they have truth values.109.psycholinguistics: is concerned primarily with investigating the psychological reality of linguistic structure.Psycholinguistics can be divided into cognitive psycholinguistics(being concerned above all with making inferences about the content of human mind, and experimental psycholinguistics(being concerned somehow with empirical matters, such as speed of response to a particular word).110.psycholinguistic reality: the reality of grammar, etc.as a purported account of structures represented in the mind of a speaker.Often opposed, in discussion of the merits of alternative grammars, to criteria of simplicity, elegance, and internal consistency.111.schemata in text: packets of stored knowledge in language processing.112.story structure: the way in which various parts of story are arranged or organized.113.writing process: a series of actions or events that are part of a writing or continuing development.114.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 speaker’s knowledge of the total set of rules, conventions, etc.governing the skilled use of language in a society.Distinguished by D.Hymes in the late 1960s from Chomsky’s concept of competence, in the restricted sense of knowledge of a grammar.115.gender difference: a difference in a speech between men and women is‖genden difference‖
116.linguistic determinism: one of the two points in Sapir-Whorf hypothesis, i.e.language determines thought.117.linguistic relativity: one of the two points in Spir-Whorf hypothesis, i.e.there’s no limit to the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languages.118.linguistic sexism: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me and women in language use are brought about by nothing less than women’s place in society.119.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one of the two things in sociolinguistics, in which we want to look at structural things by paying attention to language use in a social context.120.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one of the two things in sociolinguistics, in which we try to understand sociological things of society by examining linguistic phenomena of a speaking community.121.variationist linguistic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akers’ social starts and phonological variations.122.performative: an utterance by which a speaker does something does something, as opposed to a constative, by which makes a statement which may be true or false.123.constative: an utterance by which a speaker expresses a proposition which may be true or false.124.locutionary act: the act of saying something;it’s an act of conveying literal meaning by means of syntax, lexicon, and phonology.Namely.the utterance of a sentence with determinate sense and reference.125.illocutionary act: the act performed in saying something;its force is identical with the speaker’s intention.126.perlocutionary act: the act performed by or resulting from saying something, it’s the consequence of, or the change brought about by the utterance.127.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the extra meaning not contained in the literal utterances, understandable to the listener only when he shares the speaker’s knowledge or knows why and how he violates intentionally one of the four maxims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128.entailment: relation between propositions one of which necessarily follows from the other: e.g.‖ Mary is running‖ entails, among other things, ‖Mary is not standing still‖.129.ostensive communication: a complete character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is that it is ostensive-infer-entail.130.communicative principle of relevance: every act of ostensiv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es the presumption of its own optimal relevance.131.relevance: a property that any utterance, or a proposition that it communicates, must, in the nature of communication, necessarily have.132.Q-principle: one of the two principles in Horn’s scale, i.e.Make your contribution necessary(G.Relation, Quantity2, Manner);Say no more than you must(given Q).133.division of pragmatic labor: the use of a marked creatively complex and/or expression when a corresponding unmarked(simpler, less ‖effortful‖)alternate expression is available tends to be interpreted as conveying a marked message(one which the unmarked alternative would not or could not have conveyed).134.constraints on Horn scales: the hearer-based o-Principle is a sufficiency condition in the sense that information provided is the most the speaker is able to..135.third-person narrator: of the narrator is not a character in the fictional world, he or she is usually called a third –person narrator.136.I-narrator: the person who tells the story may also be a character in the fictional world of the story, relating the story after the event.137.direct speech: a kind of speech presentation in which the character said in its fullest form.138.indirect speech: a kind of speech presentation in which the character said in its fullest form.139.indirect speech: a kind of speech presentation which is an amalgam of direct speech.140.narrator’s representation of speech acts: a minimalist kind of presentation in which a part of passage can be seen as a summary of a longer piece of discourse, and therefore even more backgrounded than indirect speech representation would be.141.narrator‖srepresentation of thought acts: a kind of categories used by novelists to represent the thoughts of their of characters are exactly as that used to present speech acts.For example, she considered his unpunctuality.142.indirect thought: a kind of categories used by novelist to represent the thoughts of their characters are exactly as that used to present indirect speech.For example, she thought that he would be late.143.Fee indirect speech: a further category which can occur, which is an amalgam of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features.144.narrator’s representation of thought acts: a kind of the categories used by novelists to present the thoughts of their characters are exactly the same as those used to represent a speech e.g.He spent the day thinking.145.indirect thought: a kind of categories used by novelist to represent the thoughts of their characters are exactly as that used to present indirect speech.For example, she thought that he would be late.146.Fee indirect speech: a further category which can occur, which is an amalgam of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features.147.narrator’s representation of thought: the categories used by novelists to present the thoughts of their characters are exactly the same as those used to represent a speech e.g.He spent the day thinking.148.Free indirect thought: the categories used by novelists to represent the thoughts of their characters are exactly the same as those used to represent a speech, e.g.He was bound to be late.149.direct thought: categories used by novelists to represent the thoughts of their characters are exactly the same as those used to represent a speech..150.computer system: the machine itself together with a keyboard, printer, screen, disk drives, programs, etc.151.computer literacy: those people who have sufficient knowledge and skill in the use of computers and computer software.152.computer linguistics: a branch of applied linguistics, dealing with computer processing of human language.153.Call: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call), refers to the use of a computer in the teaching or learning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154.programmed instruction: the use of computers to monitor student progress, to direct students into appropriate lessons, material, etc.155.local area network: are computers linked together by cables in a classroom, lab, or building.They offer teachers a novel approach for creating new activities for students that provide more time and experience with target language.156.CD-ROM: computer disk-read only memory allows hu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to be stored on one disk with quick access to the information.Students and teachers can access information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for use in and out of the classroom.157.machine translation: refers to the use of machine(usually computer)to translate texts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158.concordance: the use of computer to search for a particular word, sequence of words.Or perhaps even a part of speech in a text.The computer can also receive all examples of a particular word, usually in a context, which is a further aid to the linguist.It can also calculate the number of occurrences of the word so that information on the frequency of the word may be gathered.159.annotation: if corpora is said to be annotated-it appears in its existing raw state of plain text, whereas annotated corpora has been enhanced with various type of linguistic information,160.annotation: if corpora is said to be annotated—it appears in its existing raw state of plain text, whereas annotated corpora has been enhanced with various type of linguistic information.161.informational retrieval: the term conventionally though somewhat inaccurately, applied to the type of activity discussed in this volume.A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does not inform(i.e.change the knowledge of)the user on the subject of his inquiry.it merely informs on the existence(or non-existence)and whereabouts of documents relating to his request.162.document representative: information structure is concerned with exploi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document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retrieval strategies.It covers specifically a logical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such as document representatives, for the purpose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163.precision: the proportion of retrieval documents which are relevant.164.recall: the proportion of retrieval documents which are relevant.165.applied linguistics: applications of linguistics to study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other areas such as translation, the compiling of dictionaries, etc 166.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s defined by Hymes,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involved in putting language to communicative use.167.syllabus: the planning of course of instruction.It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procedures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168.interlanguage:the type of language constructed by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who are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 language, i.e.the language system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learner’s native language.169.transfer: the influence of mother tongue upon the second language.When structures of the two languages are similar, we can get positive transfer of facilitation;when the two languages are different in structures, negative transfer of inference occurs and results in errors.170.validity: the degree to which a test measures what it is meant to measure.There are four kinds of validity, i.e.content validity, construct validity, empirical validity, and face validity.171.rebiability: can be defined as consistency.There are two kinds of reliability, i.e.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equivalence reliability.172.hypercorrection: overuse of a standard linguistic features, in terms of both frequency, i.e.over passing the speakers of higher social status, and overshooting the target, i.e.extending the use of a form in a linguistic environment where it is not expected to occur, For example,pronouncing ideas as [ai’dier], extending pronouncing post-vocalic/r/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it’s not supposed to occur.173.discrete point test: a kind of test in which language structures or skills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individual points of phonology, syntax and lexis.174.integrative test: a kind of test in which language structures or skills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individual points of phonology, syntax and lexis.
6.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篇六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目的
掌握交流工具:认知、词汇、组句、表达。
认知即大量直观地观察事物、现象,获得表达的冲动和需要。
词汇即建立对客观事物的概念,如天安门、楼房、大街等。
组词即将各概念词汇联系起来简单表述观察对象的面貌和内心想法。如:“我看见你爸爸了”。“我家有小猫”等。
表达即通过词语的概念、判断、推理来阐述事物及过程并表达个人的认识。如:我喜欢上图画课,因为我爱画画。等
二、幼儿语言发展的环境
语言教育的三个环境等级:
优等环境
一般环境
下劣环境
1、优等环境
① 上优
充满爱与自由的真实环境
1、幼儿处于快乐、轻松自在的幸福环境中。
2、幼儿能够没有顾虑的自由说话。
3、老师有良好的语言意识、语言能力和示范。
②中优
1、老师经常创设真实的活动,并组织讨论过程进行描述,虽是环境虚拟,人为的,但为幼儿可感可言。
如:老师在梳头,让学生猜是在干什么。
2、老师经常出示一些图片让幼儿看,然后让幼儿描述出来。或老师创造一个动作行为过程的描述(无实物动作表演)
例如: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小朋友在外边,老师展示图片给里边的小朋友看,看完后,外边小朋友进来,听自己的小伙伴讲述刚看的图片并且画出来。
(规则:不能用要用手比划,只能用嘴巴去描述,让另一个小朋友在纸上画。)
③下优
不真实的环境以图景描述为主,以一个问题展开讨论。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用词不当时,老师提供帮助。(当时不纠正,在过去的另一个场合,老师给予纠正。)2:一般环境
幼儿自由讲话的环境不够宽松,课堂教学以单纯的说“儿歌、古诗”为主。
常态语言教学有三种教育的目的模式:
1、以学习内容为目的
2、以品德行为内容为目的3、以朗诵技巧为目的过程模式:
1、铺垫内容,理解为先
2、示范作品
3、教授作品
4、扩展作品
如:配乐、表演
5、形式变化
如:小品
以朗诵为技巧的模式
一、老师在备课时,分析作品,找出重点
二、自然的说
-艺术性朗诵,朗诵的基础就是语言语调自然
1、老师要自然的示范
2、跟孩子强调说普通话,跟老师学说话,老师怎么说就怎么说,平时怎么说就怎么说。
三、小声教学
1、要小声说
2、不代替孩子说
3、每教一句,找出跟读的小朋友,伸出大拇指,引起其他小朋友的积极性。
四:分段练习
从一个词开始练习逐渐过渡到短句练习,在过渡长句练习。各班教学内容的重点
小班:
1、让孩子随便的说。
2、锻炼口唇的肌肉,多说儿歌、三字经、成语接龙、五言诗。
3、小班语言和认知紧紧联系,从身边的事物认知,图片和认知结合起来,慢慢到局部认知。
中班:
1、随便说,多做虚拟环境
2、多学情景描述,有对象有情节
3、中班适合短的诗朗诵,要有阴阳顿挫(七言古诗、古词、)多听故事,续编故事
大班:
1、上优环境:随便讲,多讨论
2、中优环境:虚拟环境
7.方言学名词 篇七
方言 dialect 俗称“土语”“地方话”。一个语言的地域性变体,是相对于共同语或标准语而言的。方言自身有自成系统的语音特征、词汇特征和语法特征。
汉语方言 Chinese dialect 汉民族语言的地域性变体。汉语方言的内部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汉语方言分为官话、晋、徽、吴、湘、赣、客家、平话、粤、闽等十个方言区。
方言地理学 dialect geography 方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利用方言地图等方式研究方言的语言特征在地域性上的分布、特点及其规律。
方言地图集 dialect atlas 根据方言特征或分区等内容绘制成的地图集。大致分为方言特征分布图、方言分布和分区地图两种类型。前者根据方言区别性特点的异同,把方言材料分专题标示在地图上,例如《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所附的一组方言地图;后者根据方言区别性特征进行分区,并把分区结果标示在地图上,例如《中国语言地图集》中的汉语方言部分。
原始方言 proto dialect 又称“祖方言”。一般指利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和原则,根据共时方言进行构拟重建的早期方言形式。例如根据当前的闽方言和闽语相关历史文献,用历史比较法等方法,构拟出的原始闽语就可以称为闽语的原始方言。
方言特征 dialectal characteristics 能够用来区分不同方言区的语言特征。往往具有对外排他性、对内一致性的主要特点。根据语言内部的结构,可以分为方言语音特征、词汇特征和语法特征等。
母方言 mother tongue 一个人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首先学习、掌握并熟练使用的方言。一般是一个人出生地点或幼年时学话期间的方言。
基础方言 basic dialect 民族共同语或标准语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地域的方言。大多是使用人口众多、通行地域广泛、有较为强大的政治、经济或文化影响力的地域的方言。
方言亲疏 dialectal distance 根据方言对应关系,对方言语音、词汇或语法等项目分别进行对比统计分析,计算出的对应成分之间的远近关系。
地方普通话 regional common language 带有地方口音或者方言成分的普通话。地方普通话往往是方言区的人们因交际需要长期使用而形成的。
方言边界 dialect boundary 方言地图上两种方言之间的边界线。这种边界线在实际上往往是两种方言之间的过渡带。
方言普查 general survey of dialects 对全国范围的方言作概略性的调查。方言普查对于了解方言现状、制定相关语文政策有极大的帮助。汉语首次方言普查是在1955年拟定计划,之后的两三年逐步开展并完成的。
《方言调查字表》 Chinese Character Table for Dialectal Investigation 供调查、记录汉语方言字音用的表格。表格汉字按照汉语中古音的音韵地位排列,该字表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0年编的《方言调查表格》基础上逐步修订并出版的。
方言记略 outline of a dialect 根据基础字表、基础词表和常用语法例句调查某个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概况的概略性记录。主要包括方言声韵调系统、常用词语和常见语法例句。
方言拼音方案 dialectal romanization system 根据某个方言音系的音位特点整理的、可以记录该方言语音系统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方案。例如香港语言学会1993年设计的《粤语拼音方案》。
记音 phonetic transcription 用音标记录语言或方言。目前常见的标音系统是国际音标协会制定的一音素一字母的国际音标字母方案。
方言志 dialect chorography 地方志中的方言部分,或以当地方言作为主要内容的地方专门志书。例如《昌黎方言志》。
国际音标标音 IPA transcription 使用国际标音符号系统记录语言或者方言的方法。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在《语音教室》杂志上首次发表的,后来经过不断修正。
宽式标音 broad transcription 又称“音位标音法”。根据音位是否对立的原则,忽略同一个音位内部的具体音素差别,选用代表性的音标予以记录。
严式标音 narrow transcription 又称“音素标音法”。尽可能细致地记录所听到的实际语音音素,必要时利用各种音标附加符号予以记录。
发音人 informant 又称“发音合作人”。语言或方言调查的对象人。一般是口齿清楚、发音地道、可以代表当地语言或方言基本面貌的本地母语使用者。
本地人 native speaker 使用本地语言或方言作为第一交际语言的人。
方言音系 dialectal phonology 方言自身的语音系统。一般由声韵调系统(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系统(连调、语流音变、变音等),以及其他相关语音子系统构成。
单字音系 phonological system of monosyllable方言里可独立使用的单音节的语音系统,主要是单字声韵调及其配合系统、单字同音字表等等,不包括由于连读或特定语法、语用产生的音变系统。
方言词汇 dialectal lexicon 一个方言实际使用的词汇。也指方言中与共同语词汇存在语音、意义、语法等显著差异的部分词语。
方言词典 dialectal dictionary 以方言词汇为收集对象并用共同语加以解释的词典。一般主要收录那些在形式、意义或使用方面跟共同语有差异的方言词语。
方言语法 dialectal grammar 方言自身的语法系统及其内部语法规则的子系统。一般多指那些在形式、功能和使用方面跟共同语有差异的语法现象。
方言分区 dialectal division 根据语言特征的异同、地理分布的大小远近等因素,把方言划分为不同区域。分区有时也适当考虑历史、文化、通行区域大小、人口多少等因素。
方言系属 dialectal belongings 根据方言分区的标准或方言分类的标准所确定的归属、地位。在方言地图上往往用不同的图示表示不同系属的方言区划。
方言层级 dialectal stratification 方言分区中的层次体系。不同的层次往往有不同的称谓,如方言区、方言片、方言点等。
方言分类 dialectal classification 根据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特征,对各方言进行类型上的区分和分类。例如根据有无入声调类,可以划分为有入声方言和无入声方言。
方言区 dialect group 又称“方言大区”“大方言区”。方言分区系统里最高一层的区划。例如官话方言区、吴语区等。
nlc202309030055
方言片 dialect cluster 又称“次方言区”。介于方言区和方言点之间的区划,分布地域比方言区的范围小,比方言点或方言小片的范围大。例如粤语下面的广府片。
方言小片 dialect subcluster 方言片内部的区划。例如吴语太湖片可分为毗陵小片、苏沪嘉小片、苕溪小片、杭州小片、临绍小片、甬江小片等。
方言点 dialect spot 某个特定地点的方言。在方言地图上面表现为一个分布点,而不是一个分布区域。
方言岛 dialect island 由于移民、驻军等原因逐步形成的孤岛方言。方言岛分布范围往往较小,并且在地域上分布于另外一个方言的包围之中。例如“军话”。
军话 military dialect 一种汉语方言岛。主要零星分布于中国南方,具有北方话音系特征。根据当地传说或者历史文献记录,这些方言很有可能来源于古代驻军,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
站话 station dialect 一种汉语方言。主要分布于黑龙江西部漠河、新立屯、科洛、肇州等地的古代驿站附近。
蛮话 Man dialect 主要指浙江南部与福建相邻的若干不同于其他当地吴语的土语方言。例如平阳蛮话。
土话 aboriginal vernacular 特指汉语方言中分区归属尚不清楚,有待深入调查研究的一部分方言。如湘南土话、粤北土话。
粤北土话 Northern Yue Vernacular Cluster 分布于粤北韶关一带以及与湘赣交界处的土话。方言归属尚未有定论。
湘南土话 Southern Xiang Vernacular Cluster分布于湖南南部与广东、广西交界一带的土话。方言归属尚未有定论。
官话方言 Mandarin dialect 简称“官话”。原指元明以来逐渐形成的、在官方场合通行使用的官方语言。现指全国汉语方言的最大一个方言区即官话区的方言,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区域(山西及其毗邻有入声的汉语方言,《中国语言地图集》划为晋语区)。
北方方言 Northern Mandarin 又称“北方话”。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区域的汉语方言的统称。与分布于东南沿海的南方方言相对而言,有时也用来指官话方言。
蓝青官话 substandard Mandarin 旧指夹杂有各种方言口音的不标准的普通话。相当于地方普通话。
北京官话 Beijing Mandarin 官话方言中古清入声今读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方言。主要分布于北京以及河北、内蒙古、辽宁三省区交界处。可分为京师片、怀承片、朝峰片、石克片四片。
东北官话 Northeastern Mandarin 官话方言中古清入声今读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方言,相对于北京官话而言古清入声今读上声较多。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可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三片。
兰银官话 Lanyin Mandarin 官话方言中古清入声今读去声的方言。主要分布于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可分为金城片、银吴片、河西片、塔密片四片。
胶辽官话 Jiaoliao Mandarin 官话方言中古清入声今读上声的方言。主要分布于山东胶东半岛和辽宁辽东半岛。可分为青州片、登连片、盖桓片三片。
冀鲁官话 Jilu Mandarin 曾称“北方官话”。官话方言中古清入声今读阴平、古次浊入声今读去声的方言。主要分布于河北中南部和山东西北部。可分为保唐片、石济片、沧惠片三片。
中原官话 Zhongyuan Mandarin 官话方言中古次浊入声今读阴平的方言。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苏北、皖北、河南以及晋陕甘青宁等部分地区。可分为郑曹片、蔡鲁片、洛徐片、信蚌片、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陇中片、南疆片九片。
西南官话 Southwestern Mandarin 曾称“上江官话”。官话方言中古入声今读阳平的方言。主要分布于西南云贵川、重庆以及湖北、湖南、广西等部分地区。可分为成渝片、滇西片、黔北片、昆贵片、灌赤片、鄂北片、武天片、岑江片、黔南片、湘南片、桂柳片、常鹤片十二片。
上江官话 Shangjiang Mandarin ①“西南官话”的曾称。②1939年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分省新图》中的《语言区域图》使用这个术语指称西南官话和湘语。
江淮官话 Jianghuai Mandarin 曾称“下江官话”。官话方言中古入声今读入声的方言。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包括湖北东南部、安徽中部、江苏北部等地区。可分为洪巢片、泰如片、黄孝片三片。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应用语言学纲要论文07-06
语言学纲要学习笔记11-03
中国语言学史名词解释06-22
社会语言学语言接触08-31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应届生求职简历07-19
语言(组合语言)准备工作06-27
2018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07-27
大班语言教案 神奇的语言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