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核心

2024-08-08

传统艺术的核心(精选12篇)

1.传统艺术的核心 篇一

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一、慎终追远与站在巨人肩上

我们每个人都梦想事业成功,个个都追求生活幸福快乐!那么心想事成,这其中有没有诀窍呢?有!肯定有!其实,这诀窍并不神秘,几乎人人皆知——明师出高徒嘛!遍访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得到高人指点和帮助。也就是说,得到明白人、过来人的指教,是成功的诀窍。用现代人的说法,叫站在巨人的肩上。巨人,即成功的人。站在巨人肩上,自然比巨人还高,不成功是不可能的!因此,圣人孔子《论语》中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成为千古名言。

我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慎”,由“心”和“真”组成,与“深”通音。

心真为慎,诚意诚心;

慎音通深,通透深深。

“终”,为终结,即已经过去,有了结果,也即前人的经验——言说、身教、书传。“追”,为了前方的目标,而竭尽全力冲刺、奔跑、开拓。“远”,即遥远、未来的目标。

曾参说:诚心诚意学习前人的经验,不是一知半解,而是通透明白,在此基础上,为了人生幸福美满的最高目标,而奋勇开拓,不屈不挠,人们就一定能在多方面获得巨大和丰厚的利益。

试看天下一切不成功的人,最最重要的原因,可以说,就是没有认真吸取前人的经验,也就是“慎终追远”没做好。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儒道佛原典

中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非常宝贵,独一无二,具有任何国家都不能相比的优势,“慎终”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儒、道、佛原典——《易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佛经。它们“以人为本”,浓缩了获得幸福快乐的大智慧,至高至简,易知易用,每一个人都非常需要,所以古人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明师难求,佛法难闻”。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人,真要能对此做到“慎终”,一定可以心想事成,事业辉煌,美满幸福。

所以朱子治家格言语重心长的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经书,穿过历史长河而不衰,跨越地区国家而适用,不论平民百姓,还是高官达贵,对每一个人都意义重大。一经通,经经通,对于大多人来说,只要“慎终”一本经书足矣,“慎终”中国文化并非难于上青天。

儒、道、佛原典对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从政人员则尤其重要。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占世界的近三分之一,真要做到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繁荣富强,持续发展,必须“慎终”儒、道、佛原典。谁如果视而不见,舍近求远,肯定不是聪明之举。如果数典忘祖,妄自菲薄,那就是不肖子孙。如果指鹿为马,黑白颠倒,则误国误民,罪孽深重,不要谈什么成功,一定会成为千古罪人。

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确实精华与糟粕并存,没有慧眼,不加分辨,全盘接受肯定不行。只信名人、大师也不行,因为错解经典的人太多,能做到“慎终”确实不易。例如儒、道、佛原典的核心,明明是“以人为本”,却偏偏被说成是“封建糟粕”,为奴隶主、封建阶级代言,睁着眼睛说胡话,荒谬之极,而相信的人却很多。

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就是要正本清源,纠正两千来对经典的曲解,用现代化的语言,结合当下的实际,给大家明确的回答,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绝不含糊,绝不模棱两可!。

三、以人为本

何谓“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为根本,为最高标准”。

人者,自己和他人,大人、小人,男人、女人;白人、黑人,中国人、外国人之统称也。它不分大小,不分男女;不分贫富,不分阶级;不分种族,不分国别。

损人利己不对,损己利人也不对;男尊女卑不对,女尊男卑也不对;“只要社会主义的苗,不要资本主义的草”不对,“只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也不对;事业如命,牺牲健康不对,无所事事,只求保命也不对〃〃〃〃〃〃〃

父慈子孝,君明臣忠;各显其能,和而不同;财散人聚,共享成果;聪明愚笨,人人平等〃〃〃〃〃是为“以人为本”。

也就是说,某一种思想、学说;某一项政策、制度;某一类党派、政府,只要出发点、落脚点是为全体人服务,谋取全面的利益,而不是为少数人、即某一阶级、派别服务,谋取一部分利益,都可称其谓“以人为本”。

中国共产党由“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到“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三个代表”,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力的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自身与时俱进,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及时调整、修改党章,向全党提出新的目标和任务。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的核心,任何党派无法替代。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儒、道、佛原典,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因为它们为所有人的幸福美满而设计,告诉人们,小人、弱势群体如何自立自强,做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大人、高官富贾如何持续发展,流芳百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们不是奴隶、平民的代言人,杀富济贫;也不是为奴隶主、封建阶级辩护,为富不仁;更不是拉历史车轮倒转,为恢复奴隶制而呐喊。

儒、道、佛原典,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它本是中国人的母乳,只要剔除历代强加之上的糟粕,纠正两千年来对它们的歪曲,人们便不会抵触,也就没有水土不服的排斥反应。思路决定出路,中国人一旦重建起自己的信仰,社会和谐,持续发展,中华民族复兴就指日可待。下面简要介绍儒、道、佛原典的精神实质。

四、人人需要,个个能做的儒学

儒学,是如何做人,如何走好人生之路的学问。它从人生的起点开始,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以“成仁”为目标,涉及了做人的方方面面,每一个人,毫无例外都需要,毫无例外都能做到,做不到是因为不愿意做,非不能做也,所以是人人都需要的学问。

请看“儒”字:“儒”,由“人”和“需”组成,与“路”通音。

人需为儒,满足人需;

儒音通路,人生之旅。

心,弄懂“仁”,是掌握儒学的捷径。

儒学的目标是“成仁”,因此儒学又叫“仁学”,“仁”是做人学问的核请看“仁”字:由“人”和“二”组成,与“人”同音。

二人为仁,关系为本;

仁音同人,做人中心。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动物,即不能一个人单独生活,必然“各于其党(团体)”——家庭、同学、同事、同志、同党。终其一生,无时不在与他人相处。

“二人“,即自己和他人,男人和女人,小人和大人。任何人一出生即小人,由父母养育,老师教诲,长成大人。小人者,不能自主也。须要借助大人才能生存、成长、发展,逐渐走向自立自强、自撑门户。因此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始终是小人学习的中心课题。

大人者,帮助小人也。大人不但自立有余,而且有实力奉献,能帮助小人。父母、老师、领导者无一不是因为帮助了子女、学生、员工而成为大人,从而得到他们的尊重和爱戴。因此智慧高明,实力雄厚,以奉献为主,始终是大人的本色。

小人靠大人而成长,大人助小人而永生。小大一体,一体不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仁”所包含的人与人关系的规律,适合任何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成仁”,即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小人,如何做一位圆满的大人。

由此可知,儒学确实是“以人为本”的学问,它为每一个人服务,是人人都需要的学问。它不分大小,不分穷富,不分阶级,只要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任何人都离不了。我们系列讲座的第二部分,从各个方面阐述为什么人人需要儒学,欢迎大家关注。

五、大智大勇,心想事成的道学

道学,心想事成的学问。因此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成功学,但它不是在“术”的层面,而是阐述“道”、“法”和“原则”。因此不能克隆、不能复制、不能照搬,不能刻舟求剑。鹦鹉学舌,邯郸学步则是大忌。必须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必须随机应变,必须审时度势。

所以虽然它也是以人为本,为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指点迷津,但它有一个门槛,不像儒学人人可学、个个能做,这就是,一、不迷信,不幻想,脚踏实地。书呆子死扣书本和神经病想入非非,绝对不行;

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流芳百世,目标是“成仙”。不是在某一点上小有成就,比西方成功学的目标要大得多。

请看“仙”字:由“人”与“山”组成,与“贤”通音。

山人为仙,跳出尘间;

仙音通贤,实乃大贤。

山人——仙,不是实指,不是不通人情、不食人间烟火,乃是比喻,智慧高明,不受尘世羁绊;能力巨大,成功累累;并且永远谦虚,天天进步。能有此成就,自然是贤人,所以“仙”与圣贤的“贤”同音。

神仙本由凡人做。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每一个神仙,都是由为人类做出大贡献的贤人变成。也可以反过来说,只要是为人类做出大贡献,死后都被尊为神仙。因为他给人民带来的福祉太大,当代人念念不忘,过世之后人们还在怀念、祭祀,自然就变成了神仙,如周公、姜子牙,关羽、诸葛亮〃〃〃〃〃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说贤人智慧高明,不受束缚;能力巨大,心想事成。“成仙”实乃成“贤”也。

道学的开山鼻祖是老子,他只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只要明白“道”字,就知“道学”绝非是狂言。

“道”由“首”和“辶”组成,与“到”通音。

首表智慧,辶为实践;

道音通到,目标达到。

“道”字的字形告诉我们,“道”是智慧与实践的统一体。拥有智慧,又努力实践,必然是利益大丰收。也就是说,只要真有“道”,必然有大丰收、大获得,所以后来“道”与“德”(德者,得也)连用,成为今天的道德。

既然能获得大利益、大丰收,当然就是心想事成,目标达到,所以“道”与目标达到的“到”同音。在智慧引导下实践,从而目标达到,这就是道字的根本含义。“道”不神秘,不玄虚,实实在在以人为本,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系列讲座的第三部分,从各个方面阐述大智大勇、心想事成的道学,欢迎大家关注。

六、跳出苦海,圆满自在的佛学

佛学,根除人生痛苦,实现圆满自在的学问。人人需要。其目标是成佛。

每个婴儿降生的第一件事是哭(“苦啊,苦啊〃〃〃〃〃〃”)——人生确实苦!“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一年三百六十日,不在苦中在愁中”。哪一个人生不苦?又有哪一个人不想脱离苦海?!

佛学,通透“人生是苦”的根源,具有对治的八万四千法门,“苦、集、灭、道”,“同体之悲,无缘之慈”,“普度众生,有求则应”。活在当下,幸福自在。是人生最高、最圆满的境界。

请看“佛”字:由“人”和“弗”组成,与“福”“富”通音。

人弗为佛,不是凡人;

佛音通福,富贵超人。

人世间,大富大贵莫过于佛。世人最大的欲望莫过于成佛。试看天下,平民百姓自不用说,多少富甲天下的巨商,权倾朝野的总统、首相,对佛陀也是顶礼膜拜、恭敬有加。因为佛能给人,钱和权不能给的东西——幸福快乐自在。钱和权是工具,不是目的。有了工具,比较容易达到目的,但也容易适得其反,南辕北辙。古今中外,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

学佛,实实在在是“活在当下,幸福自在,利益自己,造福众生”。不是迷信,不是追求幻觉、神通。更不是为了来世幸福而牺牲现实生活。别妻、丢子、弃父母,不敢承担推不掉的责任,不顾别人的痛苦,自视清高而学佛,甚至出家,实乃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着实可怜、可悲、可叹!我们系列讲座的第三部分,从各个方面阐述“跳出苦海,圆满自在的佛学”,欢迎大家关注。

今世幸福,来世才可能圆满。当下不顺,以后就很难发展。困难是垫脚石,只有克服当下的不顺,才能为以后的大发展铺平道路。挺起胸膛,直面人生,奋勇前进!

2.传统艺术的核心 篇二

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祖国对于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来说, 都是一片深厚感情的沃土,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深沉的归属。可以说, 对祖国的热爱包含着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信以及民族独立富强的强烈责任感与无限忠诚感。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崇高的事物就是在范围上较之和它相比的事物超出很多的事物而言, 而崇高的现象则是指一种较之其他和它相比的现象更强烈的现象。”那么, 爱国的情感在所有情感上应该是最为强烈的一种。可以说, 崇高更重要的一个领域在社会生活中, 社会生活本质上也是一种实践, 而那些体现着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力量及其代表人物, 正是崇高的本源。回溯传统文学, 这就会让我们想到“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坚”的屈原, “利于国者爱之, 害于国者恶之”的晏婴, “常思奋不顾身, 而殉国家之急”的司马迁, “以身相许, 何事不敢为”的岳飞, “夜视太白收光芒, 报国欲死无战场”与“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的陆游……在历史的长河中, 不知有多少中华儿女为祖国抛头颅, 洒热血。这些人物, 这些语言, 这种精神, 承载一个时代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 也激励我们一代代后人的爱国情怀。正如马克思所言,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 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的人, 他才能做到自身的完善”。这也正是这种“完善”, 奠基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价值。

二、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观念也是一种审美范畴的重要观照之一。那种符合社会发展道德准则, 通过人的具体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时候, 这种具体行为就有了一种审美价值。同时, 这也涉及了道德感。道德感就是对人的行为与自己的行为的情绪态度, 它的感受是善的事物, 它是在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要求立即化为符合某种道德的现实行为。回顾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就会发现, 孔子有“不食嗟来之食, 不饮盗泉之水”的美誉, 孟子有“形相虽恶, 而心术善, 无害为君子也, 形相虽善而心术恶, 无容为小人也”的言论, 更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操……而马克思有这样的言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关系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意识形态, 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 调整着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中美德行为规范。”霍尔巴赫说得好:“做善事, 为旁人的幸福, 这便是道德。”

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人对自身精神之美的观照, 更多地是呈现于社会实践之中。人经过实践创造了美, 于是人也能从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通过感觉直接观照这一本质力量, 肯定这一本质力量, 引起由衷的喜悦而获得美感。这种本质力量, 在传统文化中更多地再现为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易经》中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句子, 天地之日月运转没有停息的, 作为君子也应当生生不息地去奋斗。《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的句子“鸡鸣人机织, 夜夜不得息”, 李商隐有“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警言……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 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马克思也说过:“我们由于劳动而变得粗黑的脸上看到全部人类的美。”也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使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辩证统一的和谐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对审美的方式是整体的、和谐的、稳定的。如在《老子》中就有这样的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 声音相和, 前后相随”, “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将欲弱之, 必固强之;将欲废之, 必固兴之;将欲取之, 必固与之”。“祸兮福之所依, 福兮祸之所伏”, “既已为人, 己愈有, 既已与人, 己愈多”阐述了美与恶, 善与不善, 无与有, 长与短, 声与音, 前与后, 歙与张, 弱与强, 废与兴, 祸与福, 取与舍之间的关系。《大学》中也有“明德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先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的句子, 阐述了治国、其家、修身、正心、诚意的统一关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有“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 和谐统一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今天, 工具思维孤独地扩张带来了一些问题, 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这使我们发现西方现代性所带来的困境。在“传统”和“现代”的争辩日渐高涨时, 当我们的物质生活愈加丰富而我们的精神生活却愈加空虚时, 当我们的行为与礼仪之邦的称号越来越远时, 当我们无止境地对资源进行掠夺却发现环境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时, 让我们回归传统, 寻找这种传统的核心价值。这种“回归”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继承, 而是在美的审视下, 对传统文化更高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叔成, 夏之放.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2]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3.浅析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要素 篇三

一、 意境

中国画从产生到发展,意境一直是画者所追求的。意境的创造是绘画的灵魂,也是绘画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也常常是衡量一幅中国画作品优劣的标准。纵观古今中国画作品意境,是绘画基本要素的综合反映并通过作品直接呈现的。它所创造的是运用独特艺术手法来达到情景交融物我贯通,来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读者超越感性物象进入一个艺术空间的意境。中国画的意境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如老子的道、中国的玄学与禅学等等,所以意境是中国画独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意境是画家对自然物象的观察认识及描绘过程中产生的,是画家精神理想、观念情感与自然物象的融合。意境的构成是从触景生情到富情于景,然后达到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是意境萌发的起因。中国画作品体现意境,画家们大致以下面几种形式进行表达:

(一)境生象外,情景交融

中国古代绘画主要受儒、道、禅宗思想的影响,所以绘画创作者认识到创造表现宇宙生机与人生真谛,虚实结合,通过“象”与“象外”统一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主体的“意”。

意境是作者物我贯通、情景交融的艺术体现,以此来表现宇宙的无限生机与人生的真谛。这样就使画家和读者超越客观感性物象进入艺术空间中的意境。意境的创造既是画家对客观物象深刻地观察的感悟,同时也是内心情感的“感悟”或“造化”。中国画意境创造的基础与前提就在于此。还有“中得心源”,是进一步由物象感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在画家主体审美心理等因素作用下,物象与作者主观心意交融于一体形成中国画作品的意中之境。而“心源”是意境创造的主导。心源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意境是带有个性化与典型性的情感色彩的。意境是艺术家通过内心情感对自然景物的体悟而创造出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相结合的审美意象。

(二)借景抒情,强化主体

苏轼提出了“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君子可以寓意于物,不可以留意于物”等中国画创作原则。可以看出不只专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也侧重于作者主观精神情绪的表达。从宋朝开始,国画家们己经逐步掌握了艺术创作中的主动性,中国画创作走向自觉。自宋以后,中国画绘画中的主体表现意识近一步加强,所以画家不仅在创作中倾注浓烈的情感,而且还将中国画创作形式作为自身主体意志的体现。即借景抒情,如常借梅、兰、竹、菊、松树等植物的自然属性,表现其自身的道德情操。中国传统绘画一直主张借景抒情国,虽然作品的主体意识较为突出,但是画面中艺术形象刻画得非常生动。

(三)意存笔先,直抒胸臆

自古以来,中国画家们就十分重视立意在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的观点,对中国画家来说,“意存笔先”是指如何在作品中表现客观对象要在创作之前就要在头脑中酝酿,以及运用什么表现方法等。中国画创作讲究意在笔先,立意是中国画作品的内在核心,国画家的人生体验、阅历和修养可以通过作品的意境美来体现。中国文人讲“以形写神要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意在笔先中的“意”,就是指国画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意象。如:要想画好竹,要先胸有成竹,也就是说作者头脑中先要形成竹的形象。要想做到把要描绘的客观对象了然于心,就要深刻地掌握对象的内在本质,这样才能做到心领神会,意在笔先。

二、 构图

创作一幅中国画,是用来表达作者意图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构图的方法得到一个有机的统一,也就是说将各种零散的物象,变得有秩序、有节奏,而且具有形式美法则。在绘画中去研究构图,使组织各艺术形式的手法形成一定的规律,由无序变为有序,并且要符合形式美法则。从而来确定画幅形式,创造出有形式美法则的特有意境。

(一)S型布局,它是中国画构图艺术动态的呈现,而且又包含着朴素的辩证观念,其造型首尾相连;密不可分;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黑白互现;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给人呈现出柔和迂回、婉转起伏、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流畅优雅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二)起承转合,这是S型律动的具体运用,“起”指近景部分,既要位置、大小合宜又要见气势;“承”作为起的延续,有转接于引导之意,“转”是承接之后的转折变化。这是画面上最重要的部分,变化又多且物象摆置也丰富,同时又与起相对应,“合”是画面构成的结束,要与首尾相呼应,启承转合为造势形成基础,利于对象的布置,创造了势的基本效果。同时也是节奏与韵律的具体呈现。

(三)三线构成法,这种构图法是中国画独有的构图形式,它对物象的整体形象进行概括,构成构图的骨架与动势,但在具体运用中有主、辅、破三分,主线指起主导作用的物质造型,其位置突出;辅线是主体的辅助,动势的运用依线而走。破线是和主线或辅线相互穿插,另开一势起到破的效果。

三、 笔墨

笔墨是传统中国画中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它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美学形式。笔墨一般指两种概念:一种是指材料物质媒介;二种是指一种观念化的物质形式和思维方式。笔墨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哲学思想、人文观念和思维方式。它同时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和文化特征。作为技法,它超以外象,妙造自然,造就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关系上来看,笔与墨密不可分。传统中国画里笔墨包涵了色彩的应用。色彩是刺激视觉神经,形成特定情绪美感的重要形式。中国画色的应用与笔墨互为表里,以色助墨,以墨显色,色墨形成一个共同体。

4.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理念-孝 篇四

古人曰:“半部《论语》治天下”。古人亦曰:“以孝治天下”。《论语》中对孝的论述达十四次之多,可见古人是非常注重“孝”字和践行孝道的。今人中亦有注重“孝”字和践行孝道的人,但这种人越来越少。相反,不孝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给“孝”字帖上了封建思想的标签,便以为自己可以大行其道了。父母老了,他们不但不行孝道,甚至连赡养老人的义务也不履行,更甚者则把父母赶出家门。我曾看过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的《道德观察》栏目的两期节目,一期讲的是江西省上饶市皂头镇80岁的姬秋香老人被自己的子孙虐待,记者采访时,还在忍受不懂事的重孙子用木棍打,用椅子砸。另一期讲的是江苏秦邮94岁的高怀山老人在大夏天被儿子赶出了家门。

令人欣喜的是“孝”字并没有被社会遗弃。昨天,我从《新闻联播》里看到了辽宁沈阳菩遥山墓园推出大型浮雕“二十四孝景观墙”,辽宁沈阳在大力弘扬孝道。前段时间我还通过网络看到许多地区和部门都在进行“十大孝子评选活动”,并且在回村的路上看到了我市“十大孝子评选活动”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孝文化就在我们身边。鉴于此,我认为有必要把《论语》中的“孝”字梳理一下,看看儒家心目中的“孝”究竟是什么样的。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儒家认为“孝”与“弟”是“仁”的根本。《论语·学而》第二章就引用了有子的话谈论了这个问题。“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什么是“亲亲”呢?“亲亲”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个人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一个人之所以能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生育之恩,养育之恩,重于泰山,为人怎能不孝呢?《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大学》讲究的是自度和度人。自度者乃修身,度人者乃亲民。只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正确对待自己的亲人,才能修好自身,才能家和万事兴。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人谨遵孝悌之道,才能达到仁的境界。一个人只有达到仁的境界,道德才能高尚起来。一个人只有道德高尚起来,才能入“道”。

“孝”之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怎么做,才算孝呢?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学而》,是《论语·学而》的第十一章。这一章告诉我们孝的第一个标准是“无改”,即父母的优良传统要继承和发扬。父亲在世时,志向要同父亲一致。父亲去世后,言行要和父亲的一致。能把父亲的好的做法保持一个很长的时间,再改革创新才是孝。人生于世,稍微学到点东西,就认为自己了不起了,认为父亲落伍了,违逆父亲,怎么能算是孝呢?这连做人的`基本道理都还没有弄明白,就妄言对错,结果只能害人害己。不同的年龄段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是不相同的,父辈吃的盐比小辈吃的面多,这话并不是老人们用来炫耀的。

第二个标准是“敬”,即赡养父母时要心存敬意。父母老了,做子女的要供父母穿衣、吃饭、住宿和出行,要像小时候父母照顾自己一样地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这是赡养父母,赡养父母是义务,做子女的要一心一意地去做,不能心存不满和怨恨。这是最基本的孝顺。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如犬马,不配做人。但是,仅仅如此,不算真孝。孝顺父母的关键是心中对父母心存敬意,做到恭敬、尊敬、敬爱父母。这个观点是子游问孝时,孔子讲的。《论语·为政》第七章记载“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第三个标准是“无违”,即对待父母要讲究“礼”。《论语·为政》第五章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拿“生,事之以礼”来说吧。“出必告,反必面”是礼,现在的人认为这是繁文缛节,不必拘礼,这是大错特错的。再比如“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去世,做子女的通过丧葬和祭祀表达自己的哀思,更要符合礼。今日听说,有人清明节在父母坟前,花钱租人哭祭自己的父母,自己心中无父母,花再多的钱,祭奠的次数再多,又能起什么用呢。

第四个标准是“父母唯其疾之忧”,即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这是《论语·为政》第六章孟武伯问孝时,孔子的回答。除了自己有病让父母担忧之外,做子女的不要让父母再为自己的其它事担忧。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操心,只要父母有能力,就一定为子女的衣食住行操心外,子女的学说话、学走路、求学、就业、结婚、生子等一切大小事宜无不牵动父母的心。做子女的要学会自理、自立、自强,尽量不让父母操心。

第五个标准是“色难”,即侍奉父母时要和颜悦色。《论语·为政》第八章记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容易,为父母提供幸福的精神生活环境难。孔子就认为,有事情,晚辈代替长辈做,有酒食,晚辈请长辈享用,这只是当学生的对待老师的态度。子女对待父母,只做到这些是不够的,在父母跟前,子女还必须有好心情、好脸色,让父母因子女而高兴和幸福。

第六个标准是不要远离父母。不少现代人以工作忙,来去不方便为由,开脱自己。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第七个标准是要了解父母。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身边的传统艺术作文 篇五

中国民间有一种传统的艺术,那就是刻。最近我们的美术课都和刻挂上了边。

柴老师一手端着一大箱小巧玲珑的迷你美工刀,一手捧着一大叠厚厚的图纸是让同学们照着刻的。同学们立刻蜂拥而至,取了一把美工刀,便精挑细选起图纸来。我看中了一牧童的,照着画好,就开始刻了。

我先拿出了草稿本垫着,这下这张纸被我怎么刻桌子也不会受损了,这个牧童的脸需要镂空,我一刀下去后没想到纸还没有下来害得我只好慢慢剥了,可是我竟然忘了一条竹竿,一刀直接将它锋利地切断了,周边还长了毛。这么可爱的牧童的形象就被毁了,我也有些无奈了。尚佳莹问:“吴欣颖怎么刻得这么好啊?你知道怎么刻吗?我的都破了!”我一看他心想:我不也是这样的吗?这可我也不知道呢。

6.传统艺术的核心 篇六

源泉

发表时间:2014-02-28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习近平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

•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既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和发展。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调研时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增添文化的内涵、实现文化的关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结合“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思想和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传统美德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然,对待传统文化,也要辩证地对待,加强鉴别、合理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把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宝库开掘好、利用好。>>>

• 通过文化传承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既要有内容还要有载体,要有文化活动还要有文化产品。要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在国民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更好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现在,一些地方举办的经典诵读、道德论坛、文化讲堂,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间民俗活动,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形式、好载体,近年来开展的“我们的节日”活动已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品牌,这些都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继续抓好。要深入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围绕反映中华民族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党史、国史,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制定工程规划、加强重点扶持,推出一大批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精品力作。这里还要强调,所有精神文化产品都应当有一股精气神,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 刘奇葆

• 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高对中华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振兴中华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挖掘和研究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提炼蕴涵其中的精神和价值,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延续我们的历史文脉。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广泛开展教育普及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重视和发展民间文化,展示中华文化之美,使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自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自豪对待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 刘奇葆

• 广大电影工作者要把描绘中国梦、弘扬中国梦、抒发对中国梦的美好憧憬,作为应有的历史担当,用影像记录伟大时代,用光影展现人间真情,生动形象地讲述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成功。要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把人民群众作为电影艺术的表现主体,用心拍百姓故事,用情演群众冷暖,为人民奉献更好更多的电影作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深刻地融入电影创作之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

中华文化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 刘奇葆

• 中华文化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研究好、传播好中华文化,不仅有益于中国人民,而且有益于世界人民。各国汉学家加强中华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文化,积极推介和传播中华文化,让各国人民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持续关注、广泛介绍中国梦,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认识到实现中国梦是世界各国的机遇。希望积极翻译和推介中国当代优秀作品,把优秀文学、电影电视作品和图书翻译推介给各国人民。>>>

传统文化是解决转型期道德悖论的重要资源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

• 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在走向现代化、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中,解决道德悖论的一个重要资源和优势,是其文化传统。中华文化中的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应该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激活中华民族中优秀的精神基因,使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伦理的一个重要精神来源。>>>

• 尽管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过去没有、现在也不能简单地就把我们带进现代化,但我们强调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不是要简单地回到传统,而是要使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相互交织,发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伦理的新芽,使其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支撑。对于传统文化不可能照搬,而需要重铸。时代精神强调时代的理性认同,民族精神立足于民族的情感认同。民族认同不是逻辑推理或理性构造的结果,而是民族传统中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产物。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张扬,民族精神就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力量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7.传统艺术的核心 篇七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本,仁爱,诚信

当今世界, 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从根本上说, 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指出,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1]这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先秦时期, “文化”一词一直是分开使用的, “文”的本义, 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如《说文解字》称: “文, 错画也, 象交叉”; “化”, 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如《礼记·中庸》: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西汉以后, “文”与“化”才结合在一起构成“文化”, 古人认为: “文化”就是“以文教化”[2],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赋予其新的意义, 逐渐产生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化”一词, 现在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文化指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此外, 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区分, 大多数人普遍接受把“传统文化”定位为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 而是凝结着过去, 联结着未来。

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法家为内核, 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 都曾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 如孔子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孟子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的民本思想、墨子的“无言而不信, 不德而不报, 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的兼爱主张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 这些思想和理念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 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我们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

习近平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面对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的态度分析对待传统文化, 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 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客观审视中华传统文化, 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进一步阐发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独特魅力, 不断强化世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使其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传统民本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的理论源泉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认识,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更好结合, 以进一步提高和传播中华文化, 让世界人民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本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理念,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 我国就曾提出过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荀子说: “君者, 舟也; 庶人,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指的就是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 民可拥护君主, 也能推翻君主, 集中体现了儒家民本主义精神。孟子更是提出: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这一思想反映出孟子将人民置于国家和君主之上, 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 国家政治, 一切以民为本。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 就是要求我们党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当代的凝练和升华, 由此可见, “以民为本”的核心思想并没有被撼动。

同时,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虽然强调了“以民为本”、“立君为民”、人民是国家政治的基础等重要思想, 但是缺乏“人民的统治”的理念,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 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也充分吸收了西方的民权思想, 将“为人民的统治”与“人民的统治”统一起来,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三、传统仁爱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民族根基

“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 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左传·隐公六年》中强调: “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表达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强调以仁爱互助、礼仪来协和天下各国。《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讲: “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爱人者, 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反映了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仁爱的实行是人人皆可为的。《论语·学而》中讲: “礼之用, 和为贵”。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 使彼此都能融洽, 主张礼仪制度等以“和”为标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 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 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引导人们要互相关心和爱护,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和谐”、“公正”、“友善”等理念相吻合,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指出,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 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丢掉根本, 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 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由此可以看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丰厚土壤, 也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 如果丢掉了这个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传统诚信理念构成了社会主义公民价值准则的理论基础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 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当代中国, 我们应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的内在联系, 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 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 诚信作为公民的价值准则被列入其中, 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导向, 时代又赋予其鲜活的历史使命。《论语·为政》中讲: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要是失去了信用, 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强调了诚信是为人之本。《孟子·离娄上》中讲: “诚者, 天之道也; 诚之者, 人之道也。”就是说诚实是天地之大道, 天地之根本规律, 追求诚信, 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管子·枢言》中讲: “诚信者, 天下之结也。”意指诚信, 是团结和维系天下人的纽带, 只有诚信, 才能赢得人心。历经数千年的社会发展, 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以新的形式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基本遵循。

当今, 世界文化交流交融愈加频繁, 我们应当更加尊重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 坚持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中赢得主动。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在前人已有的思想文化基础上, 结合新的时代要求,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9-25 (2) .

[4]马新, 杨朝明等.中国传统文化读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4.

[5]肖季文, 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 2012 (3) .

[6]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7]郭齐勇.中华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N].光明日报, 2014-04-02.

[8]杜雏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 1997.

[9][魏]王弼.周易·乾卦[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10][魏]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8.传统纸媒转型的核心在于产品设计 篇八

转型不能一概而论,角色定位要准确

新媒体的产品表现得高度集约化,大型平台的建设更是如此,如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盛大文学、优酷等,出现了老大、老二,很难再有小规模的同类平台的生存空间。

传统出版企业转型之前首先要准确定位,明确规划,要有鲜明的理念和清晰的布局,认清自身优势。大型龙头集团更倾向于搭建网络平台、构建数字出版全流程,当然这是基于政府支持、强大资金支撑等优势条件。虽然一些中小型出版社也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但常困于资金、技术等压力无从下手,无法独立介入。这类出版企业可以围绕特色优质图书产品,挖掘自身长期积累的各类特色图书出版资源,实现产品的延伸,借助传统图书的营销渠道实现新媒体产品的销售;也可以通过深度合作共谋转型发展,这也是中小型出版单位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新媒体项目的合作,发挥传统出版的内容优势,联合合作方的技术、互联网运作优势,合力打造新媒体产品;与大型平台商的合作也是产品高效走出去的便捷通道。

转型的关键在人

新媒体的运作需要一支具有创新理念的人才队伍。针对目前的新媒体市场运营,纸质图书的电子版并没有成为阅读的主流,纸质图书在内容形式上要创新才能适应数字阅读发展趋势,这就需要从内容源头策划开始就注重数字出版形式的挖掘,所以需要编辑从选题策划开始就必须有数字出版意识,提高数字出版策划的能力,要充分借助数字媒体的载体优势,实现对出版资源的全面整合。需要编辑时刻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动态,增强对数字出版内容的敏感度,根据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媒体发布形式,实现对资源的深度开发。比如幼儿类读物需要配套的动画,大众类选择手机发布、网络连载可能会更吸引读者,教育类产品运营题库、网站学习平台更为合适。总之新形势下对编辑的要求比较高,不再是简单的图书编辑,而是对内容资源的全面掌控和运作。

现在已经进入了网络营销的时代,很多年轻人更喜欢网络消费,图书行业也不例外。所以,图书营销人员的观念也需要转变,将网络作为传统出版营销升级的工具,实现市场的扩容,加速信息推广,提升业绩,提高服务质量,从而让客户满意。建立图书数字仓库,为了客户在网上有效率的搜索提供服务,充分利用现有大型网络平台推广宣传图书,如新浪等大型门户读书频道、各大电商(淘宝、京东、当当等)、豆瓣等推荐评论网站。建立客户资源库,实现图书信息点对点及时推送。当然技术人才是转型过程中一支新兴的不可或缺的队伍,更需要结合内容资源的特性,确定实现的技术手段,使得产品更具吸引力。

转型的核心还需依靠产品的设计

一般传统纸媒认为自己掌控着内容资源,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内容有多少能直接转化到数字出版的产品上来,所以内容的整合和挖掘显得更为重要。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课堂”彩信项目为例,该项目以社内大量的教辅资源为基础,按学科、学科内细分栏目、年级、学习日等多个维度对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精心打造成适合学生的贴身家教,同时也便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通过对内容资源的重构既能再现传统纸媒的价值又拓展了新媒体业务的开展。从选题策划之初就开始着手立体化开发,实现多种产品形式,将会是传统纸媒转型的必由之路。当然传统纸媒的产品设计还是要有别于一些网络公司产品,需要以读者为中心,开发高端、准确的内容产品,尤其在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领域。

实现商业价值是最终目的

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一直是出版企业纠结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国外的苹果、谷歌、亚马逊、爱思唯尔等模式一直被业内提及,但是基于国内环境,这些模式似乎无法复制。而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赢利模式却值得学习,并可以加以转化。以优质内容为基础,通过社交媒体将受众群组织到一起,再实现内容产品的延伸和增值。互联网的收益来源于广告,出版业可以考虑开发图书配套的数字产品和服务项目,采取数字资源少收费或免费形式,捆绑图书销售,以数字内容推动图书销售。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必将推动着传统纸媒的转型,不在转型中重生就将会在转型中消失。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要更有信念和信心,深入思考,多加探索,重在实践,走出一条富有传统纸媒特色的新媒体发展之路。

9.传统的艺术作文300字 篇九

我先从中国画颜料里拿出藤黄、曙红等颜料,再拿出一根 中号的毛笔,然后把毛笔放在装满水的杯子里,再把藤黄花菜 三青调匀,就像画括号一样,两笔画一个葡萄,……你们一定 会想:这么简单,谁都会。不过,在画国画的时候,你们就会 知道:哎呀,太难了!

国画就是这样,看着简单,画着难,比如用墨的时候,要 注意干湿,浓淡的变化……那是因为别人画国画,已经达到了 相当的水平,就会觉得很简单。你刚刚学,当然会觉得难。

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艺术中璀璨的瑰宝、灿烂的明珠,而且在世界艺术领域 中形成独特的体系而为世人瞩目。

10.保护传统艺术的英语作文:剪纸 篇十

Most of the papercut artists are women.The themes of their works usually include everything in peoples daily life from dumb things to the surroundings.Familiarity makes them understand the real spirit of the art.

The main tool for papercut is scissors.Once they are owned by a master of papercut,they will do so well that they become so supernatural and their papercuts are beyond imagination flow out of his/her hands in the chattering of a common pair of scissors.Another tool for paper cutting is engraving knives which are necessary to enhance a sharpened effect or to make a delicate job.

No doubt that arts come from life and serve life.Papercuts are very popular in the countryside.The bright colors of red,green or light blue papercuts provide a strong foil to set off a merry atmosphere.So they are often found in wedding ceremonies or festivals in China.And people like to decorate their windows and doors using colorful papercuts of different shapes and sizes whether they be birds,animals or flowers.

11.艺术核心价值在当代的变迁 篇十一

二、艺术的价值系统具有多元性

研究艺术价值,首先需要界定的是“价值”这一概念。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深刻而简洁地揭示了价值本质:“‘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这表明“价值”不是一个实体范畴,而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所显示的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基本关系,是一种存在于主客体关系中的,以主体评价为主导的对象的合目的性,“也就是在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客体所具有的功能、特性及意义对于主体需要的适应与满足”[2]。艺术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指向人类主体活动的全部对象、集各种活动的功用于一身、融人类各种基本活动方式为一体、适应与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从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构成了一个具有多元性的价值系统——艺术的价值系统。

根据艺术的功能、特性及其对主体不同需要的满足,艺术的价值系统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构成艺术价值的最主要、最直接的价值类型,是构成艺术之为艺术的真正本体。艺术在具体、生动、形象的“美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蕴含着高尚的精神内涵和真挚的情感,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凝聚和物化了人类对自然界与社会的审美关系,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能够集中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2.历史价值

艺术作品记录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状况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求索,以及对它所处的时代产生的推动作用,这些特质构成了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

3.认识价值

艺术是一面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自然、社会与人类的镜子,是一定时代和社会的缩影,通过艺术鉴赏活动,人们可以深刻地认识社会、时代、人生,洞悉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还可以认识自我,认识整个生命过程,从而满足人类对其生存环境——自然与社会——及自身的全面认识的需要。

4.娱乐价值

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可以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得以宣泄,同时也可以使消极、麻木的心态得以“鼓动”、枯竭的心力得以“补充”和“滋养”,从而保持人们心理上的平衡,获得心旷神怡、其乐无比的身心愉悦。

5.经济价值(含收藏、投资价值)

艺术不是一个经济事实,也非功利的制作,艺术较之经济,没有强烈的利益目的。然而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尤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艺术品逐渐成为流通的商品,或商品化的艺术品,艺术生产和艺术品无法摆脱经济价值影响。艺术在某种意义上也要体现自己的实际效用,作为创造者谋求生活资料的手段。

6.社会价值

艺术诞生于人类的需要,也发展于人类的需要,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艺术必然要和人类诸多的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绝对独立的“惟艺术”是不存在的。其社会价值又分为:

7、道德伦理价值

通过对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及深刻的伦理道德评价的艺术品的欣赏,人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引起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共鸣,陶冶、发展、完善人性,提高自己的伦理道德标准,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8、工具价值

艺术的某种功能可以服务于某种外在的目的,即对于艺术之外的某个目标、目的或者功能而言有利用价值。

9、交流价值

艺术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思想情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达到思想感情的融合、统一,从而满足人类社会巩固自己的完整性这样一种需要。

10、信息传播价值

艺术是传播各种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欣赏这条渠道,获得大量的重要信息。

三、现代社会艺术的主要价值

艺术永远以现实为自己存在的基础。而现实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改造现实的方式、手段必然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类的需要也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而涌现出新的倾向。同时,艺术本身(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创作手段、表现方法等等)也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因此,艺术的价值系统不仅具有多元性,而且具有动态发展性,即艺术价值系统绝对不是一个僵死不变的“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活动及产品的改造、变形,对自然及人类社会产生的意义、作用发生变化,其价值主体也有所侧重。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艺术的价值体系会出现暂时的混乱,甚至会一时误入歧途。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经历着社会与文化转型的巨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思潮的风起云涌、社会消费系统的逐步强大,商品意识广泛渗透文化的各个领域。艺术由高高在上的精神产品下降为普通商品,精神性追求被置换成了商品化生产。为了迁就商品的供求逻辑,艺术产品不断变换着形式以满足一些群体无休止的消费欲望。在这样的形势下,艺术的经济价值与社会工具价值被极大地强化,偏离了其精神性的价值本体。

其中,经济价值的强化在中国的艺术市场上反映尤为突出。在国际市场和金融全球化的带动下,新一轮的投资和交易模式及资本流动引发了艺术市场的巨大变化。短短的几年中,金融操作模式的引入、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交易大盘的巨大增量等直接引发了艺术市场从一个收藏性市场向投机性市场转变,而一些其他不定变量也开始渗入其中,导致艺术品的经济负载功能大增。“不到6年的时间里,中国书画和中国当代艺术板块先后领衔上演了个两个波段的涨跌大戏,其曲线起伏之大、区间时间之短、信心值前后的起落堪称跌宕起伏、动人心魄,几个零的增减游戏仿佛就是瞬间的事情。”[3]面对这一状况,人们难免陷入迷惘与困惑:艺术品的市场价格是否由其艺术价值决定?艺术品的经济价值是否等同于艺术价值?

要消除这类困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价值与价格的区别,价格始终在变化,价值则相对恒定。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有关,但并不代表艺术价值。价格是在交易中动态形成的,反映了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中的交易系统对艺术品价值一种货币化的共识。艺术品一旦流通起来,就具有了商品性,成为特殊的有流通性的商品,只具有符号的意义而不再具有审美的价值,其市场价格就会取决于许多非艺术的因素,如艺术品的流行性、艺术家的名气、制作费用、其他艺术品门类的竞争,而这些都是动态变化值,必然导致价格认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价格围绕价值所进行的虚实波动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艺术是精神产品,也是精神消费品。但这几年艺术市场的问题就在于把艺术只当成了物质产品。由于投机与炒作的介入,艺术被不断地商业化、物质化。许多投机家判断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是价格,对他们而言,艺术品和股票一样,买入只是为了倒手获利,“炒”出更高价格。艺术品的交易过程被人为地缩短。展览和评论本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判断过程,也是一个选择、过滤的过程,倘若没有这个过程,得出的价值就难以牢靠。然而现实中许多拍卖行直接找艺术家订货,艺术品直接就进入拍卖行,没有经受过任何价值检验,无法对藏家负责。而拍卖时按平方尺估算价格,这也是物质的观念,是外行人造出来的可悲之举。

投机主导的市场过热,反过来又影响了艺术家的价值导向。如果通过作品能够看到艺术家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其艺术价值可想而知。一些中国当代艺术专为“国际”量身定做出口的“外贸产品”,或随意玩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如四大发明、周易八卦、风水算命、京剧脸谱等,或忙碌于对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的表层转述与艺术形式的重复试验,既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体验,又缺乏对当代生活与文化问题的感悟与思考,难以造就有内涵、有本土优势的原创作品。暴利的诱惑,使一些艺术家远离甚至脱离了艺术追求,虚浮、投机、庸俗、欺诈的作品开始泛滥,成为一堆堆“昂贵”的垃圾。

全球金融危机给一度喧嚣、浮躁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带来了沉寂,也给中国艺术的良性发展带来了契机。在对艺术的认识中,拍卖的导向作用暂时减弱,对艺术价值的判断逐渐向理性回归。人们开始意识到:艺术市场不是艺术,艺术品价格不是艺术价值。价格毕竟是短期的、暂时的运作,就长久来说,艺术价格总是围绕艺术价值的。历史的长河如大浪淘沙,磨灭不了的,是任何时空下都熠熠生辉的那些杰出作品的艺术价值。

此外,与艺术的经济价值被片面夸大相一致,在现代社会中,艺术的工具价值被日益强化。以江苏姜堰的溱潼会船节为例,该会船节历史悠久,由南宋相沿至今,历经千年而不衰,有“天下第一会船”美誉。每年清明翌日,溱潼、兴泰、俞垛、华港、淤溪、桥头及兴化周庄、茅山、江都吴堡、东台溱东等乡镇会船聚集溱潼东观祭祀孤坟野鬼,随后有大型赛船及会船活动,集竞技、表演、送头篙、唱戏、酒会、庙会等民俗文化于一身,场面壮观,充满水乡风情。90年代后当地政府逐步介入,使会船节由一个民间自发的民俗活动发展为“文化大盛会”、“民情民俗博览会”。近年来,随着姜堰经济的发展,溱潼会船节成为姜堰招商引资的经贸大集会。当地有关部门与媒体深度合作,从“炒会船”转向“炒旅游”;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又从“引游客”向“引资本”转变。“以船会友”的会船节,让姜堰赚得了人气,还赚来了“财气”。 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双赢”,但对这种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本身而言,许多原生态的因素正在被异化、破坏,其原始的生命张力正在消失,有沦为民俗表演之虞。

四、总结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与溱潼会船节一样,许多艺术形态不可避免地面临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其艺术价值中的经济价值与工具价值被过度强化,而偏离了艺术价值的本体——审美价值,忽略了其他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价值。因此,当前应对艺术的价值体系作认真反思,使艺术的价值取向回归理性。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40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2]孔建英:《美感是艺术价值的集中体现》,《理论与创作》,1994年01期

12.传统艺术的核心 篇十二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提出

中央对我们要坚持的主流价值观给出了24字的精简总结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价值选择与价值追求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将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同传统文化相结合, 吸收好的养分, 摒弃不好的, 一定可以借助华夏优秀文化把社会核心价值观营造好。“植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赢得民众的广泛认同”。这是智慧的中华儿女对人类进步的贡献, 也是中华儿女对全人类应尽的义务。

1.2 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 它并不只是静静地躺在博物馆中的展品, 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活生生的体现着, 它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保存, 历史得以延续, 它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中, 中国传统文化是绝对不能被抛弃的, 否则我们的民族就失去了灵魂, 那就更不用去说民族复兴了。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核心价值观, 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美苏争霸的结束使世界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发生大的全球性战争, 但并不意味着强权与霸权的结束, 只是转化成了和平演变的形式。就是不断对目标国家进行文化传输, 从而使其内部大众否认本国主流价值观, 最终导致国家动乱。这就表明, 在软实力竞争的形势下, 被大众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体系很重要。中国必须要有具备自己民族特色的精神标识和价值体系。只有大众能够深切感受到的、热爱的、认同的才能被广泛的接受。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中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 具有中国特色。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当今, 我们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阔步前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记载着得与失, 成与败。“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这就是对传承与创新的最好诠释。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意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关于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与目标。从古至今, 中国的繁荣富强理念一直深入人心, 中华民族的富强理念始终是将德治和仁爱与发展相结合的, 如儒家著名的“庶、富、教”思想。在生产发展, 并满足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加强教育, 经济和文明要均衡发展。很多人也许认为“民主”是源于西方的话语, 但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民主都有与其历史文化相关的内涵。为人民服务正是当代中国民主观念最真切的表达, 我们借鉴了古代“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而“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意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关于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与目标。中国传统和现代法治思想都体现了维持社会秩序, 达到自由、平等、公正的目的。儒家主张“礼治”, 礼是社会的行为规范, 通过启发、诱导、教化的方式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儒家对中国平等、公正思想的影响较大, 主张“有教无类”, 推行德政、仁政, 倡导贤人政治, “学而优则仕”。《孟子·滕文公下》描述了君子应具备的人格特点, 同时也描述出了儒家自由人格的特点。不是将每个人刻画成统一的形式, 而是和而不同。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之处, 也是其与当代主流价值的契合点之一。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意义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关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与目标。可以说它是直接来源于传统文化之中的“爱、敬、诚、信、善”等思想。儒家在中国传统社会有着重要地位, 因而, 儒家的价值观就是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可以概括为“仁”或是“仁爱”。从而引申出许多价值观, 如“仁、义、礼、智、信”等, 这些都体现了对爱祖国、爱事业、爱他人等观念的倡导。《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关于为学做人的纲领性表达中也包含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

3 如何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 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那我们在生产实践和社会、文化建设中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借鉴过来呢?

3.1 传统文化的实践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前人的实践中形成的, 是我们进行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最好的试金石,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回归到实践中去, 充分发扬宝贵的传统文化。在经典读本中, 对爱、敬、诚、善等概念有大量的阐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 走进课堂, 融入思想, 去理解它的真正意义, 有利于我们去践行这些价值观。公民若能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做到诚信、友善、敬业, 爱国之情必定油然而生, 从而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

3.2 辩证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有鉴别地加以对待, 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就要辩证的对待历史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在现代化建设的中国, 最紧迫的就是要明确用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怎样用传统文化为建设和发展服务, 怎样用传统文化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合理的继承, 与时代相符的创新, 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时代特征。

3.3 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一传播到中国, 先进人士就视它为法宝, 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中华儿女历经艰辛, 完成了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进行了改革开放。最终取得胜利, 主要是因为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因此, 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也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科学性, 更好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 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处理好历史性传承与时代性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 要将今天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建设中发挥最好的影响力。我相信, 只要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奋斗, 人民生活就会更加幸福, 国家就会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摘要:优秀的华夏文化在现代社会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使命。用马列主义思想创造性的解读传统文化, 辩证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扬长避短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中找到与人们的生活相契合的点。

关键词:辩证,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2]田海舰, 田雨晴.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02) :48-50.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9-25.

[4]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 2013-03-03.

上一篇:感恩顾客的演讲稿下一篇:奶牛养殖经济发展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