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2024-11-23

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精选15篇)

1.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篇一

三年制临床医学(病理诊断与技术方向)专业

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徐义荣,陈振文,张广衡,张朝霞,李锦平(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山西 汾阳 032200)[摘要]:三年制临床医学(病理诊断与技术方向)专业是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05年开设的一个新专业方向,连续招生5年,已经向社会输送4届毕业生。为了确切了解毕业生的质量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四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做了调查研究。结果:2008~201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9.54%~100%,年终就业率达100%;学生在二级以上医院病理科就业的学生逐年增多,专业对口率逐年升高;就业区域逐渐由省内扩展到省外,社会需求量加大;就业质量调查中学生对工作性质和工作收入较为满意。结论:三年制临床医学(病理诊断与技术方向)专业就业情况良好,能够适应医学发展,将继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率的新方法。

[关键词]:三年制 临床医学 病理诊断与技术 毕业生 就业

三年制临床医学(病理诊断与技术方向)是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05年开设的一个新专业方向,目前,开设该专业方向的院校为数很少,尚无成熟的培养模式可供参考,通过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及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调查研究,学院探索出一套较为独特的、比较成熟的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有连续四届毕业生,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需求的状况及毕业生的质量是否适应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四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岗位、就业单位、就业城市及就业质量等方面做了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我院该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分析该专业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为进一步改进专业建设提供重要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对象

对象:我院2008~2011届三年制临床医学(病理诊断与技术方向)专业毕业生204人,其中2008届44人,2009届42人,2010届53人,2011届65人,男女比例1.8:1,年龄23~26(24.3±1.4)岁。学生来自山西、河北、吉林、黑龙江、河南、陕西、等省。

二、研究方法及内容

通过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系统、离校时留取的家庭联系电话、毕业生QQ

群以及校友录等渠道,调查学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初次就业率: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已落实就业单位人数与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年终就业率:毕业生在毕业本年度12月30日前的就业比率[1]。并统计其就业单位情况包括单位性质、就业城市等,最后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业质量调查:学生毕业返校时通过发放就业质量调查问卷对就业质量进行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对工作性质、工作前景、工作收入、工作环境等的满意程度。

三、结果

1.就业率稳步提高,专业前景良好

从表1可见,三年制临床医学(病理诊断与技术)专业毕业生2008~2011年初次就业率为79.54%~100%,并且初次就业率逐年递增,平均达到91.68%,2010年初次就业率为94.34%,比高职高专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88.1%)[2]高出6个百分点。2011年毕业生全部就业。

表1已毕业四届三年制临床医学(病理诊断与技术)专业就业率 人(%)届 别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毕业时间 2008 2009 2010 2011

毕业人数 44 42 53 65

初次就业率 35(79.54)39(92.85)50(94.34)65(100)

年终就业率 44(100)42(100)53(100)65(100)

2.就业领域相对较广,专业对口率逐年提高

从表2可见,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主要是医院病理科、其次是试剂公司、病理检验中心、体检中心等部门。学生就业领域相对较广、学生有较为充分的选择余地。另从表2可见在医院工作的学生人数和比例逐年增高,2010年在二级以上医院病理科就业的学生占到60.40%,高于同年高职高专专业对口率59%[2]。2011年达70.77%,专业对口率逐年提高。

表2 已毕业四届三年制临床医学(病理诊断与技术)专业就业单位性质 人(%)

单位性质

毕业届 别

时间 人数

病理科

第一届 2008 44

病理科

公司

中心

转行等)毕业

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试剂

病理检验

其他(入伍、专升本、12(27.27)15(34.09)7(15.92)5(11.36)5(11.36)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2009 2010 2011 42 53 65

20(47.62)8(19.05)2(4.76)5(11.90)7(16.67)26(49.07)6(11.33)2(3.75)11(20.76)8(15.09)40(61.54)6(9.23)4(6.15)9(13.85)6(9.23)

3.就业区域扩大,专业需求力度加大 从表3可以看出,在2008年和2009年毕业的学生主要集中在省内,从2009年之后学生主要就业区域扩大到省外,2010年省外就业人数比例(66.04%)明显高于省内(33.96%)。省外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西安、成都等大城市。就业单位主要为三级以上的医院病理科,而且近几年出现许多用人单位在学生毕业前就打电话预订的现象,说明专业需求力度加大。

表3 已毕业四届三年制临床医学(病理诊断与技术)专业就业区域 人(%)

届 别 毕业时间 毕业人数

省 内

就业区域 省 外 19(43.18)19(45.24)35(66.04)41(63.08)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2008 2009 2010 2011

42 53 65

25(58.82)23(54.76)18(33.96)24(36.93)

4.学生满意度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04份,回收200份,经统计分析后,85%的学生对就业后工作性质满意、工作收入的满意度为80%,由于大部分学生担心自己的学历较低,在进一步发展中可能比较困难。所以仅有45%的学生对工作前景满意。

四、讨论

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大多数医疗单位的病理诊断与技术人员由非专业性的技术人员组成,在这些人中,有的是工人经过培训之后,缺乏医学知识。有的是护士编制,好点的是临床专业,缺乏过硬的病理技术操作能力。这样的人员结构很难为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医学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病理诊断和技术支持。为了改善目前医学病理技术人员结构,就需要大量的、专业性的病理诊断与技术人员加入到医疗诊治、科研和教育中去。而国内中国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等八所高校开展的临床医学(病理诊断)专业是本科层次,学生毕业后能进入县市级医疗单位就业的很少。已开办临床病理诊断与技术专业的院校所培养的

硕士及以上的人才难以满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3]。临床病理诊断与技术教育的发展迫在眉睫,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实践证明临床医学(病理诊断与技术方向)学制三年、学历专科层次,定位为医院病理科病理技术人员,专业设置合理,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自2005年开设以来,生源稳定,每年60余人,已经向社会输送近二百多名合格的毕业生,此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势良好,成为我院的特色专业,专业发展前景喜人。良好的就业形式还与学院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素质、开拓就业渠道、优化专业设置有密切的关系。

1.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在进一步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学历层次比较低,单纯就业定位而言,诊断和技术兼顾的可能性较小,我们把重点放在培养出符合行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我们以医学结合为主导,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制定了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模块、实践教学方案,其中很多实用的切片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通过理论讲授、实验指导、实习医院见习,反复练习,打好基本功,实行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制定严格的实验考核标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从而增加了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应届毕业生供不应求,2011年学生就业率达到100%。学院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了病理技术实验室,购买了相应全套设备,给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2009届学生参加全国病理技术大赛获的二等奖的好成绩。

2.本院本着“实习即就业”的原则,积极在经济发达、用人需求较大的城市拓展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同时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及进行自我宣传的有效途径。现本专业实习基地除本省的8家以外,已经与省外15家三级以上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均集中在北京、西安、成都、天津等大城市。学生在接受不同地域文化薰陶的同时,接受了新的理念和就业观念,并通过信息反馈促进学校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方面的改革。同时,也间接表明此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

3.坚持与校外医院的联合办学 利用学院病理教研室在本省的关系网,与省内六所三级甲等医院病理科建立了合作办学理念,邀请各个方面的专家对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进行参与,同时承担本专业所有诊断学课程,由于每个专家都是

相应领域的佼佼者,给学生们带来了丰富的诊断经验、新颖的诊断思维、珍贵的行业理念、新知识、新技术[4]。学生们学习病理诊断的积极性很高。奠定了实习时的学习热情。有一部分已经经过双方的选择留在本医院,完成了其从实习到就业的转变,提高了就业率,同时也提高了本院教师专业水平。

4.提升品牌意识、注重宣传理念

2009年10月在学院的支持下主办了山西省病理年会,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全省及省外各个医院代表的到来,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宣传机会,开辟了大量的省内外实习点,树立了我们的品牌,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就业高峰。同时每年在学生毕业之际,邀请各个合作医院的专家参加学院的毕业生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学生、老师畅所欲言,将对本专业关于教学、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宝贵建议提出来,系部带领教研室统一整改;定期与各大医院病理科和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了解各医院对病理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每学期到医院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和已就业的本校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5.加大就业指导教育,分阶段进行。

大一阶段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前进入角色:学生一入学,通过邀请专业教师以座谈会和讲座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5],确定自我奋斗目标、具体实施方案等。

大二阶段主要是专业技能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从事病理技术、科研实验等工作。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过硬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等,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与之相适应的综合素质训练。并且通过与合作医院专业老师的接触,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进一步提高。

毕业实习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过渡时期。在毕业实习期间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能够转变学生的就业理念,提高就业质量。同时在这一时期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比如培养病理技术员应该具备的细心、踏实、吃苦耐劳、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等[6]。

由于本专业能够适应医学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且我们的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实用性,培养的学生具有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应届毕业生供不应求。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

和就业率的新方法。

Investigation on employment status of graduates of three-year program of clinical medicine(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technology field)XuYirong,ChenZhenwen, ZhangGuangheng,ZhangZhaoxia,LiJinping,[参考文献]

[1]柯 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93.[2]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3] 陈 锐,叶明福,张哉根等.浅谈医科大学临床病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3):186.[4]钟亮环,刘小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培养市场适销人才.中医药管理杂志[J],2008,16(6):446-448.[5]陈 晨,朱俊勇,许 斌.浅析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129-132.[6]刘彤华.普遍提高诊断病理的质量[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9, 28(1):98.[作者简介]徐义荣(1981-),女,山西临汾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临床本专科和临床医学(病理诊断与技术)专业教学工作及实验室管理工作

地址: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病理教研室 山西省汾阳市英雄北路16号 邮编:032200 电子邮箱 yirongxu@163.com 电话:***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GH-09097)

2.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篇二

《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之一, 是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本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需要、人民满意的高质量、高水平医学人才, 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为发展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保障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基础。因此, 本教研室近年来一直专注于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探索, 现将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1 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必要性

《病理生理学》涉及基础和临床等多学科知识, 是一门“难教”、“难学”、“难考”的课程。目前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包括: (1) 目前《病理生理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框架一直保持20年前甚至25年前的状态, 长期以来并没有太大变化, 明显滞后于我国医学及医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医学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 (2) 长久以来, 病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为主, 忽略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本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 在教学过程中长期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 使学生极易形成依赖性的思维方式, 使之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失去学习此课程的兴趣及动力; (4) 缺乏实践、互动环节, 造成理论与临床实际脱节等[1]。为解决上述问题, 达到培养目标, 教研组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以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 并取得初步成效。

2 调整培养方案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在我国重点医学院校本科培养计划中, 一般将本课程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因为这学期的学生刚刚学习完医学基础课程, 如本门课所要用到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对这些的基础知识仍较熟悉, 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相对容易;另外主讲教师可以减少在讲授过程中对以上所学知识的回顾,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这样的安排也有一定的弊端:这个时期学生还未接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 对具体疾病及其相关知识非常陌生, 甚至一无所知, 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困难, 很多知识点不能理解, 这也是学生感觉《病理生理学》非常难学的重要原因,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教学效果。根据以上的分析, 笔者在培养计划制定上进行了创新性变化: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起将《病理生理学》的课程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开设。经过3年教学实践, 通过随机对临床医学专业570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 结果表明:有一半以上学生表示在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同时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对理解本课程中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及发病机制有很大帮助, 同时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并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认识到了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显然, 对培养计划的调整是适应该课程特点、符合学生认识及学习规律的, 增加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主动性,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 改革教学内容

3.1 与其他课程紧密联系、有机融合

由于《病理生理学》涉及内容多、纵向内容深、外延广,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比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突出和强调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的联系与融合, 这样可使各课程之间不再是离散的, 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以帮助学生搭建对各专业课学习的整体框架,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不同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 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病理生理学》在临床上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学生的反馈信息中, 明确地表明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授课教师也发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 更容易带着问题来理解本课程, 从而优化了教学效果。

3.2 与临床专业知识密切联系

《病理生理学》内容非常丰富, 单纯依靠60学时的理论课教学是无法全面讲解所有基本病理过程的, 更无法要求所有学生完全掌握全部的知识点。因此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整合, 将理论课教学与临床病例密切结合起来:尽量做到每个基本病理过程的讲授过程是与临床病例分析同步的, 每个系统病理教学过程是与病例讨论同时进行的, 让学生感到知识点不再枯燥难懂, 而是愿意跟着授课教师一起分析每一个临床病例, 从临床病例中学习本课程的知识点, 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 教学方法探索

4.1 PBL教学法的应用

临床医学生今后从事的是与人打交道的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职业, 更加要求对其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培养, 因此学习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 这也是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是非常被动的学习模式, 记笔记、看笔记、背笔记是传统医学生的学习三部曲。但是现代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 所以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落伍。需要结合《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特点, 对于基本概念和机制的学习以老师引导为主, 但也必须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 从问题中学习知识。PBL教学法是较为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 它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从本质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能够引导学生以《病理生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 围绕临床病例应用所学理论展开对病例的讨论, 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由自发学习转化为自觉学习, 最终具备终身自觉学习的能力, 为生存和职业生涯打下基础[2,3]。实践结果表明, PBL教学法不仅转变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从而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较好的根基, 这种教学方法也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认同。

4.2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判断教学效果的检查标准, 同时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现代教育理念是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 教学的目的早已不是创造大批会背书的学生了。所以在这样的教育观念, 该考什么和如何考, 以及以何种方式评价考核结果都值得深入探讨。为此, 笔者采取传统闭卷模式与病例分析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并不仅仅依靠闭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让他们放弃背死书的学习方法, 在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状况的同时, 更加注意考查其学习和创新力, 从而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与质量。

本文针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现行的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的新探索, 并提出了可行的方案, 据此进行教学实践。

通过在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2011级随机抽取共570人进行教学反馈, 从考核结果上看, 这3届学生的《病理生理学》考试成绩比上3届学生的平均成绩分别提高了5.37分、6.28分、5.86分;504人认为教学内容安排的较为合理, 讲授过程与临床实取得际联系紧密;512人认为该课程教学效果较好, 并表示对该课程很感兴趣, 愿意主动学习;479人认为该课程对以后从事相关临床工作大有益处。

以上结果说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是值得推广的。当然,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要想实现课程体系规范化还有较长路要走, 今后还要在各方面不断深入探索, 逐步进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从而为国家输送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琳, 赵士弟, 崔芳芹, 等.浅谈如何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 (23) :3209-3210.

[2]傅广华, 李宏光, 刘莉, 等.PBL教学法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不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 1:118-120.

3.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篇三

[关键词] 互动教学法;病理学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135-02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didactics in pathology instruction of clinical medicine department

YIN Wenke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interactive didactics in pathology instruction. Methods Apply with multimedia interactive didactics in clinical medicine department grade 2009 class 4 total 60 students of our school as the experiment class, apply with multimedia didactics in clinical medicine department grade 2009 class 5 total 60 students of our school as the control class, compare the instruction effect in the form of exam result analysis and randomly sampled after class. Results Experiment class compared with control class indicate significant in ordinary results and terminal results(P<0.05), and randomly sampled after class show the instruction effect is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Interactive didactics attribute to improve the analysis , comprehensive and activing thought abi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Interactive didactics; Pathology instruction; Instruction effect

病理实验课教学是病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病理学作为医学主干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便是通过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1],使学生逐渐认识疾病的本质并为学习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整个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于病变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的学习是让学生理解病理学规律的重要手段,而病理学相关的形态学改变就包括了大体和镜下的改变,这两种改变在理论课上教师可以通过PPT的形式给学生强调,但课堂上缺乏互动过程,学生积极性不高,且病理学相关的形态学改变学生以前从未接触,同时也涉及到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部分内容,部分学生可能感觉学习上有困难[2],因此病理学在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也必须安排实验课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及大体和镜下标本展示让学生理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但这种教学形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积极性未充分调动,教学效果未能充分体现[3],只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和互动意识,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融入课堂,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去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4],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才能得到充分体现,笔者在对川北医学院2009级临床专业部分学生采用互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川北医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4合班60人作为实验班,其中男37人,女23人;平均年龄(20±1.7)岁。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5合班60人作为对照班,其中男32人,女28人;平均年龄(21±1.2)岁。两班均为笔者所在学校依据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随机分班,且第一学年成绩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P >0.05),学生素质无明显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班教学方法 实验班采用多媒体讲授及大体标本展示(实验课)方法,理论和实验课共计112学时,学生在专用互动教室上课,教师在课前针对典型病案或典型病变提出问题,通过数码互动系统传给学生,学生经过讨论思考后将答案上传给教师,教师针对学生答案进行批阅、讨论或要求学生回答,最后通过多媒体演示,完整地讲解相关知识点,视为一次互动完成。

1.2.2 对照班教学方法 对照班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理论和实验课共计112学时,理论课按照多媒体PPT演示教学,实验课按照多媒体PPT演示教学及大体标本展示,学生自己利用显微镜学习病理切片等形式开展教学。

1.2.3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比较两个班的理论课期末成绩(70分为总分)、实验课平时成绩(10分为总分)及期末成绩(20分为总分),课后教师随机抽取两个班各30名学生就当堂问题提问检验教学成果等方式进行评估。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录入、整理及处理,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t 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班及对照班成绩比较

由表1显示实验班及对照班在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的评估中均显示出差异的显著性(P<0.05),可见互动教学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考试成绩。

2.2 课后随机抽查评价结果

课后教师随机抽查实验班和对战班各30名学生,并就当堂问题进行提问,实验班有22人回答正确,8人回答错误,对照班有14人回答正确,16人回答错误,两班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44,P<0.05)。此结果显示课后随机抽查显示使用互动教学法教学的实验班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掌握程度更为牢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及创新性都得到了明显提高(P <0.05)。

3 讨论

在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一直是病理学实验课教学的难点,互动教学法的引入,使得此类难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所谓互动教学法[5],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与学的双方共同参与进来,按照相互讨论、交流、互动等方式开展教学,而教师则直接加入学生小组的讨论中,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互动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比,其特点就在于增强了和学生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动地位[6],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想象力、反思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把课堂教学看作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求,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互动教学法将教师和学生的这种关系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主动教授和被动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7],平等对话的关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的主导思维、积极创造将成为课堂的主导方向,在学生和教师互动的同时,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分享,使课堂成为一个共同发展、共同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

互动教学法的形式比较多样,包括主题探讨法、问题归纳法、典型案例法、情景假设法、多维思维法等多种形式,而目前在教育领域采用的比较广泛的是主题讨论法,笔者运用的便是此类方法,即所谓的“带着问题看书”,由教师针对某一种或某几种器官或组织的病变,提出相关问题[8],由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由教师汇总、回收信息,最终教师指出分析的正确之处和错误的原因,通过笔者的研究发现,此种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并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及活化思维的能力(P<0.05),这种典型的基于病案的互动式教育,对于医学生来说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在整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把典型病例、基本病变、重要的肉眼观和镜下观更为熟练的掌握,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临床思维体系[9],而这种完整的临床思维体系是医学生成为合格医生的必备条件,也是病理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因此,作为引导医学生从基础过度到临床的病理学教育,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医学人才的质量高低,互动教学法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灌输的弊端,通过互动式的讨论和提问,使学生更好掌握病理学形态改变的相关规律,为学生建立完整的临床思维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互动教学法的深入推广和普及,教师也需注意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互动教学法,优化教学要素,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玉林.病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

[2] 李学锋,罗红.拓展式教学法在临床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7):691-693.

[3] 臧胜兵.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讨与实践[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42-44.

[4] 邓舒妮.互动式教学法在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96.

[5] 王环.互动教学法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3,3(2):178-180.

[6] 高艳.互动式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0):185-186.

[7] 黄雪勤.互动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14(28):59-60.

[8] 王蔚琛,蔡虹静,崔勇.互动式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实验中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8,7(6):597-598.

[9] 苏文.多媒体病案分析课件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0(17):1400-1401.

4.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篇四

08级护理学本科学生已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的学习,现进入教学实习。为了达到实习教学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加强对教学实习的全面领导与管理。特制订《护理学专业教学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习目的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救死扶伤、尊重、关爱、照顾护理对象的思想。

2、培养学生树立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为毕业实习中逐步具备整体护理的思维方式以及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打下基础。

3、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逐步学会与护理对象和医务人员进行交流。

4、正确认识护士职业社会价值,理解护理职业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遵守。

二、实习要求

1、教学实习四周全天下临床,校内不安排其他教学任务。

2、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和尊重病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各小组组长负责对本组成员进行考勤。

4、每人完成见习报告一份。

三、实习教学内容

(一)《护理基础学》:掌握晨间护理(各种铺床法、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生命体征的测量;体位的安置;各种病人搬运法;病人安全防护;无菌技术概念及操作;出入院护理程序;在指导老师的带教下,了解各种注射、静脉输液、氧气吸入、吸痰、鼻饲等操作。

(二)专科护理:根据科室收治病种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让学生了解:

1、内科:了解常见病种的临床表现、评估、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和常用的诊疗技术配合。

(1)呼吸系统: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结核、支气管哮喘

(2)循环系统:心力衰竭、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

(3)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

(4)血液系统:各类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

(5)神经系统:急性脑血管病

(6)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亢

2、外科:

(1)了解下列疾病的手术前后主要护理措施:甲状腺疾病、乳癌、阑尾炎、腹外疝、腹膜炎、胃与十二指肠疾病、肠梗阻、肝胆胰疾病、直肠肛管疾病、大隐静脉曲张、骨科常见疾病

(2)了解外科基本护理操作:更换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胃肠减压管、T形管)、备皮、换药、各种体位的应用、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无菌操作

四、实习时间、地点与学分

1.时间与学分

第六学期末,2011.6.7-7.1共四周。计2学分

2.地点

湖州中心医院、第一医院、第三医院、中医院、九八医院

五、实习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包括出勤率、态度、见习报告,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5.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篇五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

【该指南由美国重症医学院(ACCM),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美国健康体系药学家协会(ASHP)支持完成。该指南得到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的认可,得到美国呼吸治疗学会(AARC)的支持,得到新西兰重症医学会(NZICS)的审稿。关于该指南的联系人:barrj@standford.edu,出处:CCM,2013;41(1):263-306】 翻译者: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张翔宇、高成金、庄育刚、钱巧慧、王启星、李从烨

目的:修订CCM2002年发布的“成年重症患者持续镇静、镇痛指南”。

方法:ACCM组成了来自于多专业、多机构的20人特别工作组,其中包括制定指南、成年重症患者疼痛、躁动、镇静、谵妄处理与相关结果的专家。该特别工作组分为4个亚组,通过电话会议、电子通讯密切合作6年。亚组负责提出相关临床问题,运用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http://)的方法,回顾、评价、总结文献,产生临床描述与推荐意见。通过专业图书馆人员和联机文献工具(Refworks)数据库软件,他们建立了网络版电子数据库,通过8个临床收索引擎,得到成人ICU患者关于疼痛与止痛,躁动与镇静,谵妄与相关结果的19,000篇文献。该组也采用心理测量分析来评价和比较疼痛、躁动/镇静、谵妄评估工具。该特别工作组的所有成员被允许回顾文献支持每一天陈述和推荐意见,并向亚组提供反馈意见。应用命名组技术和改良Delphi方法,并由工作组成员通过电子测评无记名投票的方法,对所有陈述和推荐意见达成工作组共识。所有投票均在2010年12月完成。在此之后与本指南发布之前所发表的相关研究在文本中得到引述。每一项陈述的依据质量分为高(A)、中(B)、低/很低(C);推荐意见的强度分为强(1)、弱(2),以及支持(+)与反对(-)某种干预。一项强的推荐意见(包括支持与反对)表明这种干预的有利效果明确超过了其不良效果(风险、负担、代价),或反之。对于所有的强的推荐意见,在全文中均使用“我们推荐”的措辞。一项弱的推荐意见(包括支持与反对),表明该干预的有利效果与不良效果之间的权衡不太明确。对于所有的弱的推荐意见,在全文中均使用“我们建议”的措辞。对于缺乏足够依据的、或工作组尚不能达成共识的,使用“无推荐意见(0)”。专家意见共识并替代依据缺乏。如果工作组是相关研究的共同作者,使用一致的方法来说明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本指南的建立没有任何商业的资助。

结论:这些指南为预防和治疗重症患者的疼痛、躁动、谵妄建立完整的、循证的、以患者为中心的规范提供了路线图(Crit Care Med 2013;41:263–306)。

6.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篇六

“上海国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将于5月26日在上海隆重举办。

精准医学已被纳入“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并有望成为我国科研以及医学领域的主旋律。干细胞治疗是精准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行业预测,干细胞治疗将在20迎来大爆发, 干细胞全球市场规模达 4000 亿美元。我国干细胞行业的政策也在加紧出台。

本次论坛将以“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免疫检验点抗体、肿瘤基因检测、溶瘤病毒及基础免疫学的问题”为主题展开深度探讨。

会议时间

年5月26日 上午9:00—下午17:00

报到时间

5月25日下午15:00-20:00,26号上午7:30-8:30

会议地点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锦雪苑宾馆),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翔殷路631号

会议日程

时间

内容

演讲嘉宾

9:00-

9:20

大会开幕

9:20-

9:45

Immunotherapy with dendritic cell nanovesicles

Jonathan Sprent 教授,美国免疫学会前主席

9:45-

10:10

通过调节胆固醇代谢增强CD8+T细胞的抗肿瘤反应

许琛琦 研究员,中科院生化所博导,所长助理

10:10-

10:35

干细胞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症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景乃禾 研究员,中科院生化所博导,前常务副所长

10:35-

10:50

茶歇

10:50-

11:15

Adoptive T Cell Therapy : Personalized Strategy for Common Cancers

Cassian Yee 教授,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肿瘤细胞治疗主任

11:15-

11:40

白血病的CAR-T细胞治疗

梁爱斌 教授,博导,同济医院血液科主任

11:40-

12:05

肿瘤标志物的`确定和在TCRT治疗中的应用

施炜星 浙江理工大学教授,上海宇研生物技术公司技术总监

12:05-

12:30

CAR-T治疗急性白血病复发难治性B-ALL白血病的进展和展望

俞磊 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所所长

12:30-

13:30

午饭

13:30-

13:55

Marker- guided PARP inhibitor therapy and novel signaling on immuno check point therapy

洪明奇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MD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分子细胞肿瘤系主任

13:55-

14:20

一种革命性的癌症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策略

刘新垣 中科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浙江省基因治疗中心主任

14:20-

14:45

免疫检查点抗体在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吴炯 浙江理工大学教授,理查•罗伯茨生物科技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

14:45-

15:10

溶瘤病毒和双特异抗体提高了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徐荻 中科院生化所博士,上海宇研生物技术公司副总经理

15:10-

15:25

茶歇

15:25-

15:50

基因大数据与精准医学

金刚 博士,云健康医疗科技公司总裁,国家千人专家

15:50-

16:15

精准医疗与无创肿瘤诊断

范建兵 广州基准医疗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前美国Illumina公司高级研发总监

16:15-

16:40

肝癌精准医疗:从细胞系到肝癌病人

惠利健 研究员,中科院生化所博导

16:40-

17:05

HPV精准分型和定量分析

张旭 国家千人专家,江苏硕世生物科技公司总裁

17:05-

17:10

大会闭幕

会务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城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上海宇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转化医学网

组委会成员:

李伟,高光侠,房永生,梁子浩,施炜星,吕军,王伟莉

注册费用

注册

缴费

2016年4月20日前缴费

2016年5月20日前缴费

标准票

学生票

标准票

学生票

费用

800

元/人

600

元/人

1000

元/人

800

元/人

备注:

1)注册费包含会议资料、午餐、茶歇。

2)2016年5月20日注册缴费截止。

3)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缴费账户

公司名称:上海宇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银行账号:31658603002147156

开户银行:上海银行曹杨支行

酒店住宿

参会者请提前预定酒店

锦雪苑酒店:(021)81872666

海外宾馆:(021)55238000

博泰商务旅馆:(021)65309288

星墅99连锁酒店:(021)65388258

小南国花园酒店:(021)25258888

联系方式

会务咨询

赞助咨询

王伟莉

Tel:

18801626956

E-mail:

wangweili_good@126.om

茹鹤陵

Tel:

13901975685

E-mail:

1361898230@qq.com

王月星

Tel:

18616784291

E-mail:

7.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篇七

为达到医学专科生培养目标, 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实验教学教材、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以及相匹配的教学手段。鉴于此, 我们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 对药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和尝试,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 改革实验内容

为实现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与更新, 主要突出培养目标、兼顾实验方法的代表性, 既强调药理学实验基本技能, 又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革。

编写具有特色的药理学实验指导。根据专业特点, 制定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 突出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际相结合的特色, 充分验证药理学实验的可行性, 编写实验指导。主要由“药理学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临床病例用药处方分析, 社会实践等”这几部分组成。经过试用和问卷调查, 学生比较满意,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专业特点精心设计和改进实验内容。根据三年制专科医学生在校时间短、课程多、任务重的特点, 对药理学实验的要求有所侧重, 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革。减少单一的验证性实验, 保留药理学基本知识与一般操作技术及经典的传统实验, 如“观察不同的给药剂量及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传出神经系统药对血压的影响”、“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等, 其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常见中毒急救的操作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实验如“氯丙嗪的镇静降温作用”,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加了与临床密切联系的“临床用药病例讨论与分析”, 讨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首选药、次选药、注意事项等, 其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密切联系、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还增设药品市场的调查, 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进入药店或医院药房, 了解药物应用情况, 写好总结交给老师;将学生带入病房见习, 了解医生对常见病的治疗与用药方案, 同时进入社区积极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通过这些改革, 一方面让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验设计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 学生提前了解社会、进入临床, 既锻炼了胆量, 又学到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使实验教学手段变得灵活、新颖生动而多样,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演示、学生看, 学生按照实验指导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 无需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被动、依赖性的教学局面[2]。这样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也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更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发挥, 难以达成专科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为此, 我们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 采用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方法,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 主要向学生介绍药理实验的基本知识, 实验常用仪器和动物实验基本技术和训练, 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如动物捉持、给药方法、结果观察与记录等;并使用一些效果明显的典型代表药物, 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验证并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且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再者是以自编实验教材为基础, 通过自行设计和实际操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把设计性实验引入药理学实验教学中[2,3]

设计实验是以自编实验教材为基础, 老师提前1 周布置实验项目及部分参考资料, 提供所用的实验材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查资料、讨论论证, 自行设计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上课期间集中讨论, 每组派1名代表发言, 就课题设计、仪器装备进行充分论证, 找出不足、加以改进, 最后进行实验操作加以验证。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引入,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敢想敢问,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氯丙嗪对体温调节的影响”实验, 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打破实验指导上的设计, 每组5-6人,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操作步骤, 具体的步骤是:取小鼠4 只, 分别测定环境温度和小鼠体温, 1 只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剩余3 只均腹腔注射0.5%氯丙嗪溶液, 其中1 只置于室温下, 另1 只与对照组小鼠同置4 ℃冰箱中, 最后1只置于42℃的高温环境中, 给药30 min 后同法再测定4 只小鼠体温, 同前述条件反复3次, 取平均体温。比较温度变化, 根据给药前后小鼠体温的差异对氯丙嗪影响体温调节的因素加以分析讨论。

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 对氯丙嗪影响体温的作用特点印象更为深刻, 加深对氯丙嗪药理作用的理解, 同时深刻认识到氯丙嗪可使机体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升降, 临床应用氯丙嗪人工冬眠时必须配合物理降温。该教学模式的改革,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由过去的“要我做”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做”。

2.2 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 (PBL) 教学方法[4]

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基层医药卫生服务人才,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参与医学教育模式, 我们把PBL教学法引入到药理学实验教学中。

PBL教学法的特点。PBL教学法是一种藉由讨论的主题来建构自己与主题相关知识的过程, 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协助者的学习环境。教师的角色不是指示者而是引导者、协助者, 为学生提供资源、就学生的推理过程进行提问和启发, 对学生的认知做出经常性反馈, 鼓励他们对信息的批判性评价, 帮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等。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完全一致[5]。

PBL教学法的应用。把PBL教学法引入药理学实验课教学中, 选择一些适合培养学生能力、方法可行、有代表性及实用性的典型临床病例用药进行分析讨论, 并围绕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 在课前1周通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预习、以小组为单位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 充分准备。上实验课时, 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25-30min的时间让小组的同学先在一起讨论, 然后对每一个临床病例, 每一个思考题, 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在全实验室发言, 发言后整个实验室的同学可以补充、提问, 对不同的观点、意见、看法可以争论, 每个同学都可发表意见, 直到得出最后的结论。讨论时, 老师要注意启发、诱导学生, 让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并及时纠正错误的观点。在下课前, 教师对讨论的内容作总体评价, 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PBL教学法的必要性、喜欢程度、兴趣的培养、学习积极性、发现及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对学习内容掌握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评价 [6,7],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在实验课中引入PBL教学方法,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和拓展;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实验, 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有所提高, 全局意识有所加强。

2.3 将双盲法引入药理学实验课教学中

根据实验的性质及专业特色, 我们同时也将双盲法应用于对比性实验中, 如“镇痛药的镇痛作用”, 实验前由准备人员将所需药物按要求配制好后, 分别放入同样大小、外观一致的试剂瓶中, 随机编号为A, B, C等, 带教教师与做实验的学生都不知道每瓶的具体药物是哌替定、生理盐水还是阿司匹林, 等实验结果出来后再揭开谜底。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认真操作, 对验证性实验又有创新性, 避免由已知理论结果推测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的弊端。同时还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 让学生在实验中找出问题, 通过分析、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及创造思维能力。

在实验教学期间, 我们还举办药理学知识智力竞赛, 分成4至6个竞赛组, 每小组推荐3 名抢答代表。通过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竞赛形式,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既达到了复习专业知识的目的, 使所学的知识前后贯通、系统化;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判断、反应速度, 同时也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素质有所提高。

3 实验手段的改革

充分利用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是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9]。我们在药理学实验中引入多媒体教学, 对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及常用动物操作技术可通过电教的方式解决, 对一些难度较大、做起来比较麻烦的实验如“传出神经系统药对血压影响”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完成, 这样既克服了学生做不完实验动物死亡、观察不到实验结果的现象, 又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整个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 然后再让学生操作, 提高了成功率。对有些实验动物或组织器官要求高药理实验, 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多、成功率低的实验, 如“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操作繁琐、影响因素多, 我们就采用生物信号放大系统 (MS2000, MS4000) 进行实验。学生打开计算机、移动鼠标, 就可观察到氯化钡是否成功制备家兔快速性心律失常病理模型, 及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学生将屏幕显示结果储存并记录下来, 加以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了兴趣。

4 实验考核方式和内容的改革

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保证[9]。新的评价标准必须符合专科医学教育要求, 全面、系统、动态和多样地进行评价。为了突出药理实验在药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们加大了药理实验成绩的比重, 占药理学结业总成绩的30%。

改革实验考试内容。我们对实验考试内容进行了改革, 包括基本知识、实验操作技术、综合性设计实验, 考核方法多样化, 采取实验操作、书写报告、讨论发言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平时成绩:为了体现既重考试又重平时表现, 防止学生应付考试突击复习的缺点, 我们加重了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 占实验总成绩的50 %。包括:实验报告、提问、分析解决问题、出勤和动手操作。实验报告重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不能是简单的文字叙述, 而要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并根据结果得出结论;为密切联系临床, 要求学生完成1次处方报告;并以模拟论文的形式书写。

操作考试:以前的考试通常先将许多实验操作编号, 采用每人抽签形式决定实验操作的类型, 并根据技能操作评分。显然, 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知识的局限性, 不利于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全面了解。针对以上弊端, 我们对实验考试采用小组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 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实验理论答辩和技术考核, 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分。这样,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避免考试时的侥幸心理。与此同时, 为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强化基本功能训练, 也加大操作考试所占比例 (50 %) 。

5 结论

通过2年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教研室基本上实现了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现代化, 提高了实验师资力量, 完善了实验教学内容, 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对药理学实验的兴趣, 明显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总之, 通过对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促进了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基层卫生医学人才做出一定的贡献。药理学实验的教学方法, 还有待进一步改革。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心理状况、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等,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勇于探索, 大胆改革。同时, 要积极汲取他人的经验, 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掌握一般教学的规律和形式,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法, 寻找出一条更加适合于专科临床医学具体情况的实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立.药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3 (1) :49-50.

[2]敖英, 汪晖, 陈金和, 等.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5, 7 (2) :189-191.

[3]王红英, 曾汉高, 孔锐, 等.教辅人员在药理学探索性实验中的作用和任务[J].西北医学教育, 2006, 13 (4) :421-422.

[4]陈萍, 臧伟进.西方现代教学理念与策略之剖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3) :22-24.

[5]郑芙林, 赵辉, 方丽, 等.改革药理学实验教学提高药理实验课教学质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 209 (11) :677-678.

[6]徐英.《药理学》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研究[J].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0, 71 (1) :50.

[7]熊爱华, 肖昕.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3, 5 (5) :517-518.

[8]熊爱华, 钟玲.医学院校的实验室改革势在必行[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2, 4 (3) :232.

8.精准医学账本 篇八

DNA的发现引发了生命科学的数字化革命,将彻底改变传统医学的发展路径,颠覆现有的卫生经济学模式。

“精准医学示范体系,要尽早建立起来!”

“精准医学有很多方面,但最能落地的,是药物基因组学。”

曾任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副司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一直呼吁以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为基础,指导患者精准治疗。

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紧接着,中国决策层也开始推动“中国版精准医学计划”。精准医疗作为新兴前沿领域之一, 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精准医学帮助我们理解和发现传统循证医学所不能涵盖的个体化差异,并推动临床医学向疗效最大化、损害最小化、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方向发展。”王辰说。

医疗卫生显然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无创产前检测现在的市场价格一般在2000多块钱,有的地方已经降到1000多,但即使价格在3000块钱左右,从总体上算经济账,都值!要知道,一个‘唐娃娃的经济负担将达上百万之巨。”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说。

王辰也介绍,如果全面开展精准治疗,将减少20%无效支出,每年可为国家节约至少500亿元的支出。

还有专家认为,精准医学将带动信息产业、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是一笔更大的账。”

“把‘唐娃娃这个病消灭掉”

无创产前检测,是精准医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传统血清学唐氏筛查存在较大漏检风险,假阳性率高;羊水穿刺虽准确率高,但穿刺伤口可能引起宫内感染,造成一定几率的流产风险。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一项安全、准确、非侵入性的新型胎儿染色体疾病检测技术,具有远高于血清学唐筛的准确性,可大幅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传统唐筛100个孕妇里会漏检至少5个“唐娃娃”,和利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相比,二者投入产出比差距高达10多倍。

唐娃娃,是指儿童唐氏综合征患者。所谓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

2010年12月6日起,华大基因开始接收全球第一例临床样本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迄今已检测超过130万孕妇,发现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胎儿近2万例。仅按每例染色体异常患者平均会为社会带来45万元额外经济支出计算,这项无创产前筛查相当于为社会挽救潜在经济损失90亿元。

2015年,华大基因研制出具有自主产权的高通量测序仪。“我们有了自己的‘枪,也有了自己的大数据库,如果国家足够重视,我们完全可以更好地做好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汪建说。

李金明也建议,尽快在全国广泛开展假阳性率低、漏检可能性极小的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通量测序无创产前检测,替代目前全国常规开展的假阳性率和漏检率均较高的传统筛查方法。

2016年3月21日,“世界唐氏综合征日”,34名来自各地的权威妇产科专家在深圳签名建立“中国出生缺陷防控精准医学联盟”,旨在推动新技术临床转化与应用,实现以精准防控降低出生缺陷。

“就是要把‘唐娃娃这个病消灭掉,从中国历史上抹掉。”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呼吁,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项目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将中国的出生缺陷率降到世界最低。

“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唐娃娃”只是一个病例。精准医学在遗传性耳聋、地中海贫血等诸多遗传疾病领域都正在逐步得到应用。

原卫生部《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显示,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每年约有90万新生儿带有出生缺陷。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带领团队研制出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迄今对全国近140万新生儿进行了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发现4.4%新生儿携带耳聋基因突变,其中,3489人携带药物性耳聋基因。

“通过基因筛查,‘一针致聋的悲剧可以提前得到干预和避免。”程京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要提高一岁。出生缺陷是精准医学首先要抓的,如果新生儿很多有出生缺陷,那么这‘一岁要提高上去很难。”

王辰解释,精准医学是指在大样本研究获得疾病分子机制的知识体系基础上,以生物医学特别是组学数据为依据,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表型、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个体特征,应用现代遗传学、分子影像学、生物信息学和临床医学等方法,制定个体化精准预防、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方案。

以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为例,一部分患者会发生严重的剥脱性药物皮炎,过去认为属于偶发现象。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认识到这种药物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性,均源自于个体的基因差异。

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基因组学是精准医学的核心。对基因和疾病的关系,国外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但因为种族不同,基因组信息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发现与中国人疾病和药物疗效相关的特异性基因,了解新基因靶点,丰富精准医疗人类研究,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有人曾估算过,一个出生缺陷的孩子经济负担是100万,对家庭是毁灭打击,对社会是沉重负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说,出生缺陷预防迫切需要社会重视和关注,传统医学技术在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控方面存在诸多局限,精准医学在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控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

“每年节约至少500亿元”

不仅出生缺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也是精准医学可以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

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抗凝药华法林。2006年,美国一项对个体化用药的综合评估显示,对200万患者,若用基因检测指导华法林用药,可有效避免出血事件85400例、有效避免中风事件17100例,除去基因检测的基础花销,总计可净节省开支约11亿美元。

近年来,欧美国家医疗模式已发生深刻变革,以精准药物治疗为代表的各种新型诊疗标准不断被临床采用,在极大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医疗费用支出。

到201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就高达31868.95亿元,其中慢病防治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80%。从主要疾病死亡率看,排名前四的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均属于慢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中国慢病直接医疗费用将超过5000亿美元,其中药物费用约占50%。由于目前各种慢病控制达标率都不甚满意,哮喘、糖尿病、抑郁症、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均不到50%,肿瘤则不足25%。按照现有慢病标准治疗和费用支出模式保守估计,约有50%的药物费用属于无效支出,长此以往,社会难堪其负。

“由于精准治疗相关药物涉及了几乎所有常见慢病,因此,以2013年医保的药费支付为基线核算,如果全面开展精准治疗,将减少20%无效支出,每年可为国家节约至少500亿元的支出。”王辰说。

精准医学,关键在早防早治。以肿瘤诊治为例,业界人士估算,如果能实现早防早治,治疗成本将是中晚期患者的1/8,终末期病人的1/100。因为基因和蛋白的改变,远远发生在临床病理出现之前。

高血压是我国第一大慢性病,患者中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约占10%。“这类患者一旦借助基因检测技术明确病因,大部分可有效控制或治愈。”专门从事心脑血管遗传病基因检测的百世诺(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哲博士说,高血压患者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2801元,而确诊的单基因高血压患者只要“对症下药”,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只需300元左右就可有效控制高血压。

“2015年,我国居民平均寿命达75.83岁,假设平均确诊年龄为36岁,平均受益年限可达40年,单基因高血压患者人均将节省直接公共卫生支出10万元。”他说。

“这是一笔更大的账”

不久前,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和华大基因倡议成立精准医疗产业和政策联盟,表示将合作开展生命科学的经济学研究,助推精准医疗产业健康发展。

“我们更应该算一下精准医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账。”不就前刚从美国归国工作的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兼职教授黄成说,“这个行业将带动信息产业、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这些产业提供一个强劲引擎,这是一笔更大的账!当然,精准医学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还需要更系统严谨的计算,可以参照的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投资回报率是惊人的141比1。”

黄成表示,精准医学是基因革命,也是信息革命。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培育出好几百家国际化公司,形成了产业集群,这是中国抢占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全球最高点的一个不容错过的机遇。

事实上,我国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启动并不落后。王辰的团队早在2004年就已经开始药物基因组学研究,2012年起建立了我国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体系,制定治疗指南,并对部分人群开展个体化精准治疗,2015年底在全国100余家三甲医院建立了精准医学基因检测实验室,已能开展200多种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及精准治疗。

“但中国精准医学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潜心的研究。”王辰说。

9.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联性 篇九

1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分离发展

早在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就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的提法。这里明确了治病的几个不同阶段,即“未病”、“欲病”、“已病”。在古代和近代社会,医生不仅充当着日常治病救人的角色,也兼任了防疫人员角色。但关于两种医学的理论研究一直停滞不前。近代,随着科技发展,人们更多关注于人群疾病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在二十世纪初,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成立预防医学院。随着医学不断发展,预防医学衍生出了“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等多个分支。此后,两种医学走上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道路。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少了。2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发展现状问题 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分家”、“分工”,为两种医学的长足进步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带来了学科过分分开而导致的种种问题。首先,对于预防医学来说,自从它从传统的大医学领域中剥离出来后,结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合“生物,物理”等多种因素,取得了巨大作用。如,牛痘的研制成功消灭了曾经夺去数千万人性命的天花等,都是通过预防医学手段得以发现证实。其次,对于临床医学来说。在不断的医疗实践中,临床医学利用基础医学的不断突破,除了传统的体检诊断外,在病理学确诊等方面,有了更多准确率和阳性率越来越高的结果。人类应对疾病的能力已经大大提升。但是,在两这门医学学科发展的道路上,也出现了诸多问题。(1)由于长期的重临床轻预防思路,政府投资,民间付款,大多拖到已病阶段。(2)医疗成本不断上涨,医药费用日渐提高。(3)预防医学面对诸多来自临床的新压力新问题亟待解决。

3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的整合发展

随着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发展都进入瓶颈遇到困难,看到两个学科的再次交流融合势在必行。预防只有结合临床,才能紧密把握社会人群健康状况的最新动态和理论原因。临床只有结合预防才能更高效有效的开展治疗工作。

3.1大力推进全科医学与社区医疗的发展由于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都在各自的专科道路上发展的越来越细,越来越精。有必要通过广泛的基层组织将他们紧密连接。一方面,为社区群体提供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并及时上报转诊各种突发的疑难疾病或传染病变异。另一方面,直接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为预防医学的专业工作人员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和最基层的社区疾病统计数据。

3.2在教学工作上,予以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临床专业学生,同样需开设和重视预防医学相关课程。培养预防医学意识。对于预防专业的学生,必须首先学完临床专业的全部课程,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使其拥有疾病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基础认知。然后进行预防专业知识的学习,从疾病的结果推断病因,然后达到预防策略的形成。在未来的预防医学工作中,不至于做出外行的判断和脱离医学实际的结论。

10.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求职简历 篇十

本人性格随和,容易相处,看待事物觉悟性比较高。阳光心态,积极向上。做事不拖泥带水,意识坚定,耐心好。具有一定的抗压心理。在工作方面,有专业的药学知识、美容知识、皮肤和中医知识,并將其灵活运用。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医卫·保健·美容

目标地点:广州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美容顾问

以下《word个人简历模板下载》、《个人简历表格下载word》简历模板大全
个人简历表格免费下载 毕业简历模板一页word下载
实习生空白简历下载 大学就业个人简历模板
彩色个性简历模板 最新个人简历范文模板下载
空白word简历下载 应届生个人空白简历模板下载word格式
简单实用的个人简历下载 大学生简历模板word格式免费下载
应届生求职简历空白下载 最新毕业生空白个人简历模板下载
word格式应届生个人简历模板下载 最新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下载

工作经验

/7—至今:XX有限公司[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医卫·保健·美容

美容部 美容顾问

1. 用专业的美容手法为客户调理身心,预防亚健康。

2. 另一方面协助店面完成销售业绩。

3. 面对不一样的购买人群能够快速有效的介绍相应的`产品给客户。

/6—2013/6:XX有限公司[1年]

所属行业: 医卫·保健·美容

生产部 生产操作员

1. 以生产冻干粉针剂为主,在公司4年的时间里一直在生产一线工作,

2. 从药品的配置、分装到药品外包装的质检工作。

3. 因处方药品生产环境比较严格,从而也养成了我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做业。

4. 曾多次被评部门评为绩优人员和优秀员工之称号。

11.DNA与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篇十一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在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名单中,可以找到许多与DNA研究有关的科学家。1989年瑞典发行了一套小本票,题目是“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4枚邮票涉及8位科学家。

摩尔根(1866-1945)是美国生物学家,1900年以后,逐渐将研究方向转向遗传学领域。他通过著名的“果蝇实验”,证明并发展了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认为染色体是遗传传递的物质基础,而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生物体遗传特征发生变化。摩尔根荣获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他们是美国的沃森、英国的克里克和威尔金斯。沃森和克里克因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获奖,而威尔金斯则因在建立DNA的分子结构过程中所做出的贡弗兰克林毕业于化学专业,都是英国科学家。当沃森和克里克最初认为DNA结构是一个三螺旋时,女科学家弗兰克林及时给予否定;并且沃森和克里克是在见到弗兰克林利用X射线晶体摄影术对DNA分子进行成功的拍摄照片之后,受到启发才提出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将论文于1953年4月25日在《自然》杂志公开发表。

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颁给了瑞士的阿尔伯、美国的史密斯和内森斯3位微生物遗传学家。他们发现限制性内切酶,献获奖。毕业于生物专业的沃森与毕业于物理专业的克里克于1951至1953年期间,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并最终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但是,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伦敦皇家学院的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的帮助。威尔金斯毕业于物理专业,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DNA的切割,证明它是一种切割遗传基因理想的“分子剪刀”。从此,分子生物学家可以像建筑师一样,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组建出新的遗传物质。

198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颁给了美国女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她提出了“可移动的遗传基因学说”。其实,麦克林托克在1951年就宣读了她的论文“染色体结构和基因表达”。当时,这一新学说受到了学术界的冷落和嘲笑。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她的理论终于在30年后,才被科学界公认,并获得诺贝尔奖。这时,她已经是81岁的老人了。

12.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篇十二

1 实验过程

1.1 实验假说

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假说是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想指导下, 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主动性, 而且能发展社会适应性, 提高合作意识, 促进良好个性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1.2 实验对象和时间

实验对象为我院医学系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1~14班学生, 将1~7班作为实验班, 8~14班作为对照班。实验时间为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

1.3 实验具体步骤

(1) 组织参加实验的教师学习合作学习理论。

(2) 深入实验班级, 在充分了解实验班学生各方面情况后, 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即依据实验班学生学习成绩、组织能力、个性特征、思维活跃程度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差异分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 使每组成员构成均衡。

(3) 实验班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差异, 理论课教学中主要采用“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等合作学习策略;实验课中采用“以探究为核心的实验分级”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对照班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课堂教学时间构成情况及变化

分别观察实验班、对照班的5次课, 实验班每次课 (100分钟) 师生互动时间为 (24.9±2.4) 分钟, 对照班为 (6.9±1.3) 分钟, 2班师生互动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实验班每次课学生互动时间为 (39.8±4.9) 分钟, 对照班为 (4.3±1.1) 分钟, 2班学生互动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由此可看出, 实验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班。

2.2 成绩比较

对临床医学专业2班期末病理学成绩进行显著性分析, 实验班为 (93.3±6.7) 分, 对照班为 (89.9±7.7) 分, 2班成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尽管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影响, 但仅从实验班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来看, 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2.3 合作学习的其他教育结果

合作学习除了能促进教学互动、学生成绩提高之外, 还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培养合作技能及合作态度, 形成专心学习和关心他人等行为。这都有助于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 合作学习分析

3.1 把合作观念引入教学系统, 预示了现代教学系统的发展方向

学生毕业后将面临复杂、多变、多元、互赖的社会, 他们不仅要从学校学会如何竞争, 更应掌握如何合作。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更为重要[1]。合作学习将合作观念引入教学系统, 符合时代要求, 合作学习除在提高学业成绩、形成学生对学科积极态度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外, 还能使学生将其所学应用于合作情境中, 而不是停留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水平上。

3.2 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

3.2.1 课堂互动理论的发展

合作学习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进行多边的相互作用, 由此推动教学发展。现代心理学认为, 课堂上的相互作用模式大致有4种[2], 见图1。

注:T代表教师, S代表学生

第一种模式是最传统的单向交流模式, 其特征是教师授课, 而不要求学生立刻作出反应, 该模式教学效果最差。第二种模式是一种双向交流模式, 反馈使教师有机会纠正教学中的错误和学生的误解, 教学效果较好。第三种模式是教师与学生既保持双向交流, 又允许学生彼此交流和学习, 该模式教学效果更好。第四种模式是教师成了小组中的一员, 共同进行活动, 同时鼓励小组成员进行双向交流, 该模式教学效果最好。合作学习所采用的相互作用模式主要是第三种、第四种, 这与传统教学中所采用的单向、双向交流模式有较大不同, 可以说是一种进步或发展。

3.2.2 小组活动的科学组织和利用

为实现教学中的多边活动, 并由此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对传统教学小组进行改良, 使其有以下特点: (1) 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 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2) 个人计算成绩, 小组合计总分。以小组得分作为奖励依据。小组成员只有依靠平时帮助, 共同进步, 才能使所在小组居于领先地位。 (3) 分配角色, 充当领导。如小组学习时分别指定协调员、读题员、书记员 (记录员) 等, 使小组学习有效开展。

3.3 注重并发挥课堂教学的情意功能

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 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乐趣, 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另外, 合作学习还较好地处理了教学中的重要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班级授课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关键词:合作学习,临床医学,病理学

参考文献

[1]张希希.论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5) :32~34.

13.医学检验的进展与临床应用 篇十三

①揭示疾病的基本原因和机制,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等;

②根据发病机制,建立合理治疗,如针对苯丙酮尿症患者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诊断特异性疾病,如利用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诊断心肌梗死;

③为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筛选试验,如测定血中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素用以诊断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④监测疾病的病情好转、恶化、缓解或复发等,如利用肝功能试验对肝脏疾患进行诊断和治疗监测;

⑤治疗药物监测。即根据血液以及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调整剂量,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⑥辅助评价治疗效果,如测定血中癌胚抗原含量监测结肠癌的治疗效果;

⑦遗传病产前诊断,降低出生缺陷病的发病率。

临床微生物学是检验医学的亚专业之一,其综合了临床医学、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临床抗生素学和医学流行病学等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医学检验的目的就是研究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的致病因子,通过检测这些致病因子的量和活性的变化而推断疾病的发生发展来辅助临床医师准确判断疾病。

②医学检验的结果是支持诊断、鉴别诊断,甚至是确诊的主要依据,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疾病和判断预后的途径就是熟知检验知识。

3 总结

检验医学的发展,不仅是循证医学的必然要求,使医疗行为更为科学和经济,也将可能为前瞻性的预防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随着新的仪器及方法的扩展,检验医学在临床生化、微生物学、血液学及免疫学等多个分支出现了一些新的检验项目与技术,使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更为合理和快速。

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医学检验的目的就是研究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的致病因子,通过检测这些致病因子的量和活性的变化而推断疾病的发生发展来辅助临床医师准确判断疾病。

14.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篇十四

进入21世纪后,医疗治疗水平有所提高,但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并未得到明显提高,生存率的提高还是依赖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没有明显改善。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时对临床医生面临的问题不甚了解,研究成果是否能够具有临床价值并不确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传统医学教育的观念造成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存在鸿沟和隔阂。因此,只有临床医生了解基础医学研究知识及研究方法,与基础研究学者进行良好沟通,才能够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这就需要在医学生医学教学中体现转化医学的理念,而病理学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1病理学在转化医学中的作用

病理学发展必须跟上医学发展的趋势,将基础医学研究和检测手段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中。针对肿瘤特定分子变异类型的靶向药物,如易瑞沙治疗EGFR基因突变及克唑替尼治疗ALK融合基因肺癌患者[4-5]等治疗手段的进展,也在要求临床医生不仅掌握临床诊疗知识,而且还要理解分子病理学诊断报告中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意义。由此可见病理学的“桥梁”学科的作用之大。对每一例肿瘤患者都必须根据具体特点,包括临床因素、肿瘤的分子病理学改变、甚至基因特征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些临床治疗需求也对病理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理学已经不再仅仅是依据形态学对疾病的诊断,而且要深入到疾病的分子水平,将基础研究中的成果通过分子病理的诊断应用于患者治疗和预后评估,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2病理学,尤其是分子病理学的发展是转化医学理念具体实践的要求

病理学从大体形态学的观察逐步深入研究到分子水平,分子病理学针对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措施以及预防治疗的方法等多个方面提出科学问题,主张基础与临床密切合作,临床医师对疾病的特点和进展进行观察,提出科学问题,再由基础研究专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反馈给临床医生并提供临床实践建议,最后将基础科研成果转向临床应用,从而提高总体医疗水平。笔者在美国著名M.D.Anderson癌症中心做访问学者期间,亲身体会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优势;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临床医生、病理医生和基础医学的研究人员为完成一项临床课题彼此交流协作,多学科合作、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基于此模式,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够及时高效地应用到临床诊疗过程中,在实践中检验基础研究的成果,一旦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得以验证,其成果的临床应用价值将是巨大的,最终受益的将是患者。因此从我们医学生本科阶段起就应该培养他们严谨、积极、协作的工作和学习意识。

3医学生病理学教学改革

当前医学生病理课程教学主要通过语言的描绘方式进行形态学教学,较为枯燥抽象,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我们尝试进行以下变革:

3.1病理课程数字化

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组织和编写以转化医学为中心的病理教材、多媒体教案和教学计划,积极组织教学研究和试点,深化和丰富转化医学的教学模式。部分高校及教学医院的相关科室已经引入数字病理系统用于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将示教切片和相关大体标本采集为数字切片和照片并存放在数字病理系统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下自由登录该系统的远程会诊模块,随时调阅和复习教学资料,极大地方便医学生的学习条件。课堂上学生还可以与教师互动,将遇到的问题实时发送给任课教师来寻求帮助,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病理课程生动有趣地展现出来。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病理教学由抽象向生动、由单纯理论学习向理论联系实践转变,逐步建立起转化医学理念的教学体系,这对于临床型的研究生教育尤为重要。

3.2组建病理转化医学交流平台

此平台可以提供传统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所涉及的常用技术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微量组织的显微捕获及核酸或蛋白提取、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及基因测序等),使医学生在熟悉疾病的病理形态学的同时,应用经典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分析这些疾病的分子水平的变化特征,对将来走向临床岗位能深入浅出地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尤为重要。通过这种平台可以培养医学生自觉地理论联系实践(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意识,一方面增加了医学生在学习病理课程时对临床知识的重视和了解,另一方面为临床医学生提供进入基础研究领域、了解基础研究技术手段及研究现状的机会,不仅可以丰富医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也可通过实践增加感性认识,对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更深刻地理解临床医学理论知识有所帮助。

3.3转化医学交流平台的开放性

此平台接受医学生在寒暑假中的见习或实习。安排医学生参加一些相关临床基础转化实验实习,在学习传统病理形态学知识的同时,有机会学习临床病理诊断到分子病理诊断延伸所需的实验技能,了解分子病理诊断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等。医学生通过医学实践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病理学不仅有疾病治疗前形态学的诊断,更有分子病理诊断,使其能理解病理诊断在临床治疗中“金标准”的指导意义。在转化医学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教学可使医学生认识到转化医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病理的转化医学教学平台,可以使医学生在本科或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中自觉树立转化医学理念,使医学生意识到医学知识不是片面的、孤立的,而是全面的、系统的。医学生不仅要知道疾病的起因,而且也要掌握疾病的转归,更要使临床医生的治疗为“循证医疗”、“有的放矢”的医疗,医学教育将变为以“医院”和“患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进行多层次、多途径、多学科的教学实践。

4转化医学理念要求病理教学需要新的考核模式

15.精准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发展 篇十五

一、病例讨论法的内涵

病例讨论法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 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以运用典型病例为载体, 再现临床实境, 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思考、探究, 学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写出病例讨论分析报告, 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分析和研究病例的过程中, 由原来单纯地“学知识”转变为在其基础上“用知识”,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二、病例讨论法的特性

1. 实用性:

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 病例选自于临床实际, 通过病例分析、探讨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 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而且为学生走向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互动性:

在病例讨论教学法中,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与教师积极互动, 改变了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 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形成良好学风。

3. 形象性:

病例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 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典型的病例中, 深入浅出, 使理论知识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 针对性: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急于接触临床的心理, 有选择性将与临床联系紧密的病例引入课堂, 帮助学生树立临床意识, 从而提高学生对临床工作的认识及对病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三、病例讨论法的应用过程

1. 设疑。

教师在课前, 选取典型病例资料, 印发给学生, 鼓励学生分小组去图书馆或网上搜集病例分析结果, 写出发言提纲, 包括病理诊断、诊断依据、症状及体征的病理解释等。如在讲炎症这一章节时, 准备一个病例:患者, 女, 27岁, 正处在哺乳期, 自诉发现左乳房肿块2天。体查:体温39℃, 左乳房较对侧明显肿大, 表面发红, 扪及整个乳房发硬, 边界不清, 皮肤有水肿, 触及明显压痛, 但未触及局限性肿物及波动感, 左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15×109/L。问题一: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问题二:请用病理学知识来解释该病例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化验检查结果。

2. 应用。

病例讨论法离不开师生互动, 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参与质量是病例讨论法应用成败的关键, 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病例讨论时需精心设计, 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

(1) 导入。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时机导入病例。着点介绍病例的疑点、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导入过程中, 统筹安排病例引言、病例讲述、理论讲授、课堂讨论以及总结归纳的时间, 对推理及逻辑性很强的内容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思考, 避免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出现。 (2) 讨论。分组讨论以每小组10-12人为宜, 人太多, 学生参与度少, 人太少, 讨论氛围不足。各小组可以就不同观点进行讨论, 各抒己见、相互交流, 详细分析病理过程, 并选派代表作总结陈词。 (3) 点评。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主持人、解说员、评委、听众等多重角色, 引导和把握问题、调动现场气氛、控制讨论进程。教师对学生踊跃发言和激烈讨论后产生的各种观点, 进行点评, 讲解分析误区及知识要点。 (4) 小结。课后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 结合课本理论知识, 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写出病例讨论小结。通过书写报告将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四、病例讨论法的应用效果

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通过病例讨论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各小组讨论中,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畅所欲言, 完全展示自己, 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 形象直观的病例, 让学生身临其境,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更加活跃, 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并帮助学生克服畏难的学习心理。

2.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形成自主学习模式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在病例讨论法教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 改变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 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主动去寻找知识, 在自学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学生逐步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最终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 由原来的“只听只看”转变为“去找去学”, 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获取知识。

3.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奠定临床工作基础

病例讨论法的运用, 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 通过临床病例讨论, 把许多基础学科, 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与病理学和临床各门学科紧密结合在一起, 用理论知识分析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通过病例讨论既复习了理论知识, 又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2]“理论-病例-临床”三者有效结合, 有助于学生日后临床工作的开展。

在病理学教学中, 病例讨论法的应用, 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收获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使病理学真正起到桥梁作用, 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将病例讨论法引入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中, 从病例讨论法的内涵入手, 分析其特性, 并就其应用过程及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讨, 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病例讨论法,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瑾, 马韵.浅谈病例讨论在病理学实习课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 (14) :115-116.

上一篇:书在,人在下一篇: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