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2024-10-20

小学美术信息技术(12篇)

1.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篇一

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的探索

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存在诸多联系,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是美术创作和美术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将会是美术教学的新趋势,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形式。

近几年来,我校就 “ 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 ” 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

一、美术与信息技术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整合具有必然性。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现代美术中,电脑美术作为美术领域的新成员,有着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美术创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的工具。而在省编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学习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以下表所列内容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本身就是在美术的任务驱动下开展学习的,这正是整合学习最为常见的形式,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有些学习内容已经和美术整合了;美术课本中的许多内容也非常适合于用信息技术来教学。而且,美术课的有些内容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才能达成学习目标,如《电脑美术设计欣赏》,学生只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操作,才能体会电脑美术的设计方法,如果教师能够演示运用 Phsotoshop 软件设计图片,将会让学生大开眼界,深刻体会电脑美术的强大功能和神奇魅力。

所以,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必然性。它们的整合将获得一个双赢的结果,既能够达到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又提高学习效率。

二、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了教学过程,整合具有可行性。

1.欣赏 ? 评述----资源浩如烟海,查找可随心所欲。

“ 欣赏 ? 评述 ” 是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 欣赏 ? 评述 ” 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课程标准》指出: “ 欣赏 ? 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欣赏教学,学生不知道怎样欣赏,更不知道怎样评述。之所以会如此,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资源,除了听教师介绍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信息来源。目前小学美术中的欣赏部分占很大的比例,绘画、雕塑、建筑、民间艺术、儿童美术、卡通形象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美术领域,教学中最让教师为难的仍是缺乏资源。

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但解决了学习资源匮乏的矛盾,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欣赏的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只要掌握了 IE 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的方法就能够自主学习。教师只需提出学习的任务,比如制作一张网页、写一篇配有插图的小论文、制作一张幻灯片、编一张电子小报等,帮助学生解决技术困难,协助学生完成作业。

比如美术第十一册《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中关于故宫的欣赏。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展示一些故宫的图片或者幻灯片,像导游一样介绍有关故宫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知识,回答学生的一些问题,或者干脆组织学生观看《紫禁城》的录像资料,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接收的信息量很有限。我们开展的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制作一份介绍故宫的幻灯片,并进行交流。教学中,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上网搜集资料,下载图片,制作幻灯片。在有意识地选择、组织材料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了故宫的历史、建筑特色,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立体的故宫艺术知识体系,而且为我国古代建筑大师的杰作惊叹不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产生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最后通过网络教室展示幻灯片,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都相当投入。

2.设计 ? 应用----强大的软件供你用,轻轻松松搞设计。对另一学习领域 “ 设计 ? 应用 ” ,《课程标准》建议 “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美术课程中还有许多内容,如邮票设计、贺卡设计、板报设计等,都可以采用计算机设计的手段。像用画图、Word、金山画王等软件进行较为简单的图案设计,用比较专业的 Photoshop 软件进行封面设计、广告设计,并利用计算机光盘中大量的图像、照片以及材质资料,利用计算机字库中丰富多彩的字型、字体等,设计出更加精彩的作品来。

例如美术第九册《平面构成设计》的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设计,每个学生起码要准备大小一样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纸片各三张,通过排列组合将这些纸片构成几个不同的图形,然后选择其中一二个绘制出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学具的限制,只能获得一些常见的图形;绘制艰难,许多学生因为制作过程过分繁复而失去耐心,画不出精致的作品来。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却能够克服上述缺点。方法是:首先在 Word 中插入自选图形 “ 圆形 ”、“ 方形 ” 和 “ 三角形 ” ,并设置成 “ 无填充颜色 ” ,再通过 “ 复制 ”、“ 粘贴 ” 获得数个基本图形,然后随意移动这些基本图形,把他们组织成新的图形。学生可在计算机上反复尝试,直到满意为止。最后把构成的图形 “ 组合 ” 在一起,复制到画图软件中,并填上自己喜爱的颜色。(由于在画图软件中不能任意移动图形,在 Word 中又无法完成区域填色,因此需先在 Word 中构图,再在画图软件中填色。)由于手工绘制的设计方式受设计者自身技术水平的影响比较大,也比较费时间,所以学生往往难以实现预想的构思,设计会以失败告终。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设计显得轻松和得心应手,学生容易实现预想的效果,避免由于眼高手低带来的不快,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突破难点, CAI 很管用。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CAI 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教师可运用 PowerPoint 等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多媒体课件,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用于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中 CAI 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形:

(1)分析解释。

CAI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启发他们发现美术规律。比如:《千变万化的线》一课,制作一个可供教师演示和学生学习的课件。课件首先展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线,并用闪烁的效果将这些线条突出出来,然后概括出线的种类,接着通过说说、画画让学生体会线条的千变万化,最后再让他们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的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CAI 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观地解释了线条作为重要的美术语言产生的过程,展现了线条的魅力。

(2)提供素材。

美术课程中某些内容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比如《欢乐的元宵节》,我们当地的风俗不太重视元宵节,学生对这一节日知之甚少。教学时,如果不提供足够的学习素材,学生将难以开展学习。因此,充分发挥 CAI 课件的优势,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录像等直观信息,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高学习的质量。

(3)对比实验。

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通过直观的对比实验能够很好地说明道理和规律。比如认识冷色和暖色,可通过观看大量的对比图片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冷暖差异,这比光凭教师的讲解来得直观、简单得多。

(4)激发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要求教师 “ 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于一体立体地表现信息的功能,使学习情景的创设变得得心应手。比如《茶壶造型》一课,可通过欣赏精美的宜兴紫沙壶来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三、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学习方式,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1.整合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同时引起了教学结构的改变。

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由于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个别教育与班额偏大的矛盾,所以个别化教育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学习可以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要求,学生可按照各自的学习速度开展学习,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软件搜集、处理信息,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 学会合作 ” 是未来教育的 “ 四大支柱 ” 之一。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经常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讲,其他同学听,或者一个同学画,其他同学伺候,甚至剥夺了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参与绘画的权利。而且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又不容易整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够真正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力量和智慧,便于整合学习成果。比如《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中关于故宫的欣赏教学,让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头搜集某一方面的资料,如故宫的历史、故宫的建筑特色、故宫的珍贵藏品 …… 然后综合资源,讨论幻灯片的制作方案,制成幻灯片后再与其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生似乎更善于竞争而不善于合作,所以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对于开展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系统中由于 “ 信息技术 ” 要素的介入,使 “ 教师 ”、“ 学生 ”、“ 教材 ” 这三个要素改变了原来的地位。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教材不再是物质化的文本,而是全息性的资源总和。整合教学引起了教学结构的改变。

2.整合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传统教学偏重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学生强于演绎推理,弱于概括判断。而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学生在网上可以搜集到许多资源,要合理处理这些信息,就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综合归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国长期以 “ 知识为中心 ” 的课程思想导致了学生对文字的敬畏和轻信,所以学生接触到网络信息时,往往也会轻信搜索到的任何信息。而学生在搜集到的信息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或者与原有的知识相冲突时,就不得不去思考判断这些信息的可靠性。比如网上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解释就众说纷纭,对《蒙娜丽莎》中的模特是谁也有很多种说法。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会把这种思维方法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对解决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3.整合可能会导致传统美术技法的弱化。

由于美术中的某些课程的作业可以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来完成,如 “ 封面设计 ” ,学生可通过 Word 或画图等软件制作出漂亮的作品,不需要使用传统的颜料、画笔等工具,也不需要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调色,那么他对颜料的属性可能就不太了解,对颜料调配的方法和技术可能就不熟练。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于传统美术媒介的不熟悉,弱化传统美术技法,像中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有可能被年轻一代所抛弃。因此,并非所有的美术课程都可以和信息技术整合,勉强整合反而会弄巧成拙,如 “ 中国画 ” 的学习,应该沿用毛笔、宣纸这样的工具,以让学生体验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4.网络管理的不完善和信息的良莠不齐可能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信息来源广泛,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学习的资源,但其中也充斥着许多错误的、消极的和不健康的信息,比如在搜索有关维纳斯的图片时,可能会搜索到不健康的网页,学生出于好奇就会浏览其中的内容。这会给判断能力还不强的儿童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坚持正面教育、采取安装网络过滤软件等措施之外,还要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2 ]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2.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篇二

一、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来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欣赏课中, 教师要在课前为教学准备大量的作品欣赏图片、录像带和幻灯片, 并且在课堂欣赏中还要为学生进行大量的解释说明。而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中借助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减少大量不必要的劳动, 还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对于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当前美术欣赏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手段将图像、声音和文字等更为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以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 从而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强化学生的记忆和审美感受。

如在《各种各样的建筑》这一欣赏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和电子图片为学生展示出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建筑图片, 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到这些建筑的功能和文化背景, 通过这种模式而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此外, 在教授《海底世界》这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海底世界的影像视频, 并伴之以动听的解说或音乐。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带去强烈的视听感受, 还可以让他们在绚丽的画面色彩中更好地感受神秘变化的海底世界, 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进行欣赏活动的兴趣, 促使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拓展对学生的 美术欣赏教育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课本中的美术作品, 还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 通过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来让学生有更多的审美艺术体验。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普及和广泛使用为美术欣赏课教学内容的拓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 信息, 在平时的美术欣赏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加强对网络中教学资源的链接, 并可以通过搜索和下载一些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图片和视频等来拓展美术课程教学资源,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帮助教师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在空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 让学生在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如在《形形色色的影子》的欣赏教学中, 许多教师都会为关于影子的案例和图像资源较少而感到苦恼, 且现有的课本教材和参考资料上的教学资源也相对比较单一。而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前从网上为学生搜集到各种各样的影子图案和不同图案所对应的具体的剪纸方法, 这样就可以为一节精彩的“影子欣赏和剪纸欣赏”课提供良好的准备。而在高年级的《组合形体写生》这一课时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欣赏到建筑物的各个侧面和内部结构中的各种陈设和装饰, 从而能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并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不同空间、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拓展小学美术欣赏教育, 让学生在大量的作品欣赏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利用信息技术来拓展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视角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不仅有着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 还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课堂教学中以多方面的视角来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如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关于《京剧脸谱》的欣赏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形状和色调的京剧脸谱静态图, 在学生欣赏这些图片的同时, 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京剧中的经典唱段。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视觉感受中领略到京剧脸谱的独特美术特征, 还可以在听觉的感知中更好地体会京剧脸谱的特殊艺术魅力。

此外, 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帮助下, 教师可以把一些国内外的名家画作等在大屏幕上作随意的调整, 可以让学生对作品的色彩、尺寸大小和整体设计等各个方面都了解的更为清楚, 观察的也更为仔细, 从而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如在欣赏齐白石的《墨虾》和徐悲鸿的《奔马图》《八骏图》时, 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和尺寸调整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虾的“游动”和骏马的“奔跑”。通过这样的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欣赏积极性, 还可以让他们在不断的欣赏中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以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投影仪等教学手段把学生平时的绘画作品投放出来, 并让学生在相互的欣赏中共同进步。

四、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美术作品的产生都需要依据一定的文化背景,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作品创作时必然会受到其所处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在小学美术欣赏课的开展中,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去陶冶他们的情操, 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如在欣赏我国宋代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图画时,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关于这幅图画的作者的信息和生活环境, 并结合当时作者所处的背景来引导小学生对画面中祥和而繁华的景象进行欣赏, 从而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到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 以增强他们对祖国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再如, 在欣赏《最后的晚餐》这幅美术作品时, 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图片的方式来向学生展示一些达?芬奇时代其他画家的作品, 或者通过视频向同学们讲述关于《圣经》中的犹太人出卖耶稣的故事, 并让学生懂得生活中诚信的重要性。而在小学四年级的《青海湖边》美术欣赏教学中, 教师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小鸟”的绘画, 并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保护鸟类和大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 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教育中提升其综合素养和精神境界。

将信息技术下有效地应用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不仅符合美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质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还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欣赏兴趣, 促使他们参与欣赏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 加强对学生人文的教育, 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地作品欣赏中提升人文素养, 并促使其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学美术欣赏课作为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课程, 其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还可以给学生产生强烈的视听冲击, 激发他们参与作品欣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展欣赏教育以及进行人文渗透教育等方面来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欣赏课,兴趣,欣赏教育,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刘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欣赏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 (03) .

[2]景竹华.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欣赏教学策略[J].成才之路.2012 (11) .

[3]许珂, 安娜.美术欣赏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效果研究[J].大众文艺.2013 (11) .

[4]朱成瑜.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美术欣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 (08) .

[5]刘丹.浅析欣赏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祖国 (教育版) .2013 (02) .

[6]何立平.小学美术教学欣赏评述课初探[J].河北教育 (综合版) .2007 (05) .

3.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篇三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教学;优化课堂

在小学美术課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选择新颖且独特的引课艺术进行教学,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并且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学会探究和创造,从而参与到学习中去。而多媒体尤其擅于将形、声、光、色、动、静融为一体。为了更好地调动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打破时空的限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一、营造氛围,优化欣赏教学

利用多媒体上好美术欣赏课。多媒体教学是目前最流行、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美术欣赏课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创造出艺术气氛,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品位作品的内涵,引起他们的思维通觉,使美术欣赏课能够得到有效教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使用多媒体,不仅让学生能够看到更多的作品,还能局部放大,从而让他们更好地观赏作品,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做到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打破时空和地域的界限,横跨古今中外,在审美的教育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学到其中的内涵,并在想象的空间里驰骋,“天马行空”一直是美术生的代名词。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美术课运用多媒体展示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逼真的视频动画的多媒体计算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第四册想象画练习课“海底世界”时,先通过课件展示课本范图,伴随教师的谈话,播放精彩的海底画面,各种各样的鱼儿穿梭在斑斓多姿的海葵和珊瑚丛中,生动形象的视频必定会吸引学生,学生在这些生动的画面中,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风光和美丽,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兴趣。这样,学生在创作的时候就会更加热情,更能发散思维,开阔视野。

三、情境再现,突破难点

所有的学科都有重点和难点,美术也不例外。在美术教材中,学生应主动分析探索,积极掌握技巧。当学生不能掌握技巧的时候,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以情景再现的模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思维和教师在上课期间所说的重难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扫清思维的阻碍,突破学生的定向思维。

教师应该结合课堂气氛和课本知识,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例如:在教学“汽车”这一课时,我根据课本上的一些重点难点,将他们列举出来并且用相关的多媒体技术绘制成一些情节动画。首先,播放各种各样的名车,以供学生欣赏。播放的时候要变换一下汽车的数量以达到视觉效果的冲击,如有时候播放的汽车是一辆接着一辆的,但是有时候是几辆一起出现,这样能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目光和兴趣。汽车的外观、造型和色彩都有着较为强烈的对比,使他们沉浸在启程的世界里面,从而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学生在学习和感受情景动画时,达到最佳状态的时候,那也就是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这时候我就会用语言启迪的方式加深他们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重难点。

四、发挥主体,培养创造能力

新课程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多媒体技术能把视听功能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产生一种生动形象的画面,形成图文并茂和丰富多彩的人机交流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选择自己以后未来要学习的内容,再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创作。例如:在讲解绘画构图知识时,以往学生不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入画。我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存储中打开一幅风景图片,利用附件中画图软件从不同的角度裁剪、保存,然后进行比较。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再选择其他工具进行图形上修改。学生学习得心应手,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能够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美术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高科技教学技术,学会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钻研教学大纲,更好地掌握教材,这样才能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活跃美术课堂,让美术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4.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篇四

由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教学资料的收集、教学过程的形成、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尤以美术教学受益最大。美术是一门造型及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且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审美素质及思维能力,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且可行的物质基础。以下是自己的一些见解,供大家参考。

一、在“造型、表现”领域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十分强调自由表现和大胆创造。在低年级尤其注重感受、体验和游戏等灵活的教学形式。使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收集有关的美术课题的信息资源,制作色彩纷呈的教学软件,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要求运用形、色、机理、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主体造型的手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同样,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运用电脑、投影、录像等多媒体组合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也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与实验,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全面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欣赏、评述”领域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不少教师把上欣赏课视为畏途,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也持不欢迎的态度。将电脑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资料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当你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美术长廊中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例如在五年级《石雕艺术》一课的设计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优秀石雕艺术作品呈现给学生,启发他们在欣赏的同时把自己的发现和疑问记录下来,大家在交流表述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自己最喜欢的和关注的石雕作品展示出来,对照实体图片发表感受,这样的发言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有的放矢的。

三、在“设计、应用”领域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美术课上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非常关键。例如《校园小记者》一课中关于手抄报的设计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设计,每个学生要在纸上设计手抄报。但尤于课时有限,这种方法设计难度大,许多学生因为制作过程时间长而失去耐心,画不出精致的作品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却能够克服上述缺点。可以在word中自由设计,自由选色,自由修改。在这种条件下的设计显得轻松和得心应手,学生容易实现预想的效果,避免由于眼高手低带来的不快,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再比如,我在设计《来信了》这一课中,搜集、制作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邮票欣赏资料,每张邮票有整体和局部的欣赏,以及邮票的设计构思,每张邮票有不同的动画转换,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学生可以自己点击,了解邮票的历史背景。这样的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参与,学中有乐,充分体现了美术课堂的有效性学习。

总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又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视野,激发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漂亮的虎头帽》教学设计

一、听音辨物,谈话导课。1、课件:播放老虎的吼声

请学生猜一猜是何种动物?[以声夺人,给学生听觉上的冲击,激发其探索的欲望]

因为有较强的声音特点,学生会很容易辨别出是老虎的吼声,由此引出课题中的“虎”字,教师粘贴本字。

2、课件:有关老虎的大量图片(其中包括布老虎、虎头帽、老虎鞋和虎装饰品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声像并貌的图片欣赏更增强了学生探索新知的信心]

教师借机提问:大家看到除了有老虎的真实图片外还有别的和老虎有关的东西吗?[锻炼学生的观察及反应能力]

学生积极抢答。由于大屏幕上清晰的图片展示学生能很快地回答出教师的提问。老虎鞋、老虎枕头、老虎帽子等等。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把图片定格在虎头帽上,同时拿出实物展示给学生,借而揭示、粘贴完整课题“漂亮的虎头帽”。[因生活中不常见,所以孩子们会表现的格外奇]

二、自主探究,审美体验。

1、老师把虎头帽分别发给各个小组,请同学们近距离观察。大家通过看、摸、猜的方式欣赏感受虎头帽的用途和其特殊的美。[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内部的成员之间也发扬着团队合作的精神。]

2、课件:真老虎图片特写。看图片并与各组手中虎头帽进行对比

教师提问:虎头帽中的老虎和真老虎一样吗?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透过表面去思考蕴藏在作品中的内涵,闻到审美真实的气味,触摸造型原本的色彩)[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其奥秘,同时提高学生提取、总结知识的能力]

学生通过仔细的比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愤极其活跃。[在这里,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不知不觉地渗透着激发知道的丰富信息,为下一步的设计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教师总结:这种在原有形状的基础上,夸大自身的一些特征,发生一些变化的方法,叫做夸张。在我国民间艺术品中经常用到这种方法。(板书——夸张)

三、探求方法,开拓创新。

1、教师拿出几顶“特殊”的虎头帽(纸制)。问:谁想上来戴一戴?(学生争先举手)师:咱们从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试戴虎头帽,好吗?(强调纪律,稳定学生情绪。孩子们把虎头帽戴在头上,他们滑稽的模样引来其他学生的羡慕,又不时令同学们发出笑声)[此时课堂气氛又推向了一个高潮,个别学生到讲台前试戴虎头帽,以点带面,符合教学需要]

2、教师提问:这些虎头帽给你的感觉怎么样? 启迪学生观察虎头帽的制作材料、色彩搭配及其特殊的美。

教师再次把纸制的虎头帽分发给各小组让他们仔细观察。[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制作方法,为创作环节打基础]

3、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出示课件:(视频)虎头帽的基本制作方法[大屏幕的视觉冲击使学生更清楚的观察到折叠的方法和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宣布作业内容,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工具材料创作属于自己的虎头帽。

2、教师强调创作注意事项:在制作时,先考虑做多大的帽子,可以先用纸比一比自己的头,把纸裁好,做的虎头帽一定要合适;在做五官的时候,要学会用简便方法,动动脑筋,做的又快又好;注意颜色的搭配;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环境的卫生。[提醒创作要点并潜移默化的进行环保知识的渗透]

五、展评作品,快乐教学。

学生们把自己做的虎头帽戴在头上,集体展示,谈谈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教师总结:在设计的时候,有创意的作品会别具一格,比如造型的新颖,色彩的大胆,材料的选择都会使观众耳目一新。所以,我们设计时要多多考虑,作品要独特,有创意。[课堂延伸,鼓励学举一反三发现并主动创造生活中的“美”]

六、小结课题,结束本课。课件:播放音乐。

同学们戴着虎头帽表演小老虎,结束本课。

5.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篇五

(2014-2015学第二学期)高贝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价值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强调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

电脑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方式为: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网浏览、搜寻素材进行绘画创作,或者采取另一种绘画形式——电脑绘画。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诱人的前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一、美术欣赏课直观生动

过去要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或录像带,并且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因此,不少教师把上好美术欣赏课视为畏途,本来应该非常生动直观的美术欣赏课,变的非常乏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借助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就很容易了。当欣赏经典美术作品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背景资料就会出现在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空的界限,跨越古今,驰骋中外,在艺术的长廊漫步,在想象的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我在教学《海底世界多奇妙》一课伊始,演示一段展现海底世界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海底,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在欣赏其他种类的美术作品时,如雕塑,工艺美术等,教学效果同样是显而易见的,概而言之,美术欣赏课借助电脑多媒体教学,有如下优越性:

1.光盘资料信息容量大,选择性强,学校可以用有限的空间建立一个美术欣赏电子图书室。

2.电脑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有机结合,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精讲”,“多练”成为现实。

二、绘画教学的多样化

电脑美术的另一个领域是电脑绘画,这是另外一种艺术创作手段,手工绘画和电脑绘画两种形式的结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电脑绘画有很大优势。小学美术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侧重的是素质教育。以绘画技能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是不全面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画种的表现技法与艺术特点,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他们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我们的美术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愉快教育。

综上所述,小学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有如下积极意义:

1.教学观念更新,既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又为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人才,创造信息化社会的文化环境。

2.手段先进,为美术课实现高层次电化教学提供了方向与方法。3.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对培养实用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6.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 篇六

小学美术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分几个学习领域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学的方向,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使之与美术教学的整合,能更好地达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即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角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并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的实践能力,提高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不断地完善人格。

美术是视觉及造型艺术,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因而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使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如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多媒体音像的引进,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和科技量。这样也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从而使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

一、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的美术学习活动。“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十分强调自由表现和大胆创造。在低年级尤其注重感受、体验和游戏等灵活的教学形式。使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收集有关的美术课题的信息资源,制作色彩纷呈的教学软件,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例如教学《各种各样的鱼》、《可爱的鸟》、《鲜花世界》、《游太空》、《海底世界》、《可爱的动物》等耳熟能详的课题,运用现代多媒体组合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高年级要求运用形、色、机理、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主体造型的手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同样,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有利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运用电脑、投影、录像等多媒体组合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也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与实验,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设计意识,使学生学会按美的规律去设计生活。这一学习领域主要是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美化生活及环境。例如用废品泡沫拼砌《高楼》、用碎布贴《可爱的家乡》用画报贴《南海之滨》等,我们可以先摄录一些优美的环境与建筑物,指导学生分析、感悟与理解。再用摄录投影等方法表现设计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在学习图案、纹样、封面设计等内容时,则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设计初稿、骨格、设色到完成作品,设计制成教学课件。分层次地展示不同的变化的骨格形式,不同的色彩配置、引导比较与分析。还有,在电脑绘画软件里设置各种特效处理功能,如对图象进行各种变形、复制、缩变、旋转、镜像合并、及色调调整等。进一步扩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也使教学过程加强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简易的设计制作。通过操作鼠标变换设计形式和各种特效的处理,使他们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设计意识与应用都得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最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对高年级的学生,突出引导他们学会在网上浏览欣赏适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学会在网上收藏自己喜欢的优秀作品,反复感受、认识和理解,具体内容如《民间艺术作品》、《中国建筑介绍》、《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精美的邮票》等和通过一系列的浏览、收藏,再运用语言、文字、绘画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真正达到培养欣赏与评述能力的目的。

四、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性的提出是美术课程改革突破的重点与难点,体现了美术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综合性既是融美术和学习领域为一体,也是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结合。并且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首先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既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开阔了学习的途径。大大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电脑美术,包括绘画、设计、动画等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必要的教学课件,开展形式灵活,多元化的美术教学。学生则可以引导进行简易的电脑绘画、设计等,着重于认识、理解和参与,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开展综合性的学习。如练习绘儿歌、童话、神话、日记等配画、插图。另外也可以用综合材料制作面具、头饰,并投入表演等。对设计简易的布景、海报、课外或校园的情报专栏等专题性的手抄报以及校内或户外的文娱、体育、少先队等项活动的设计制作、展示。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这个“好帮手”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主动请教他人,并积极与同学、老师或家长合作设计制作。还注意学会在网上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建立档案、资料库,不断进行参考、比较,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与学习。

7.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篇七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方式为: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网浏览、搜寻素材进行绘画创作,或者采取另一种绘画形式——电脑绘画。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它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以及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诱人的前景。

一、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优点

(1)多媒体课件实现知识的全面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美术课中的欣赏环节,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和幻灯片,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教师对此内容畏惧,学生对乏味的欣赏也往往持不欢迎的态度。采用多媒体教学,美术课中的欣赏效果则大为改观。教师把存有欣赏资料数据的光盘或者文件在电脑上进行操作,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学生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空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2)利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在现代基础美术教育中,教学气氛的渲染、烘托和把握是至关重要的。美术教育注重人的精神活力以及人的审美情感,对教学气氛尤为重视。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来说,能否把握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教师更容易创设一个合适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达到美育的目的。我们可以从电视节目、各种音像制品(录像带、光盘等)、计算机网络、书籍和现实生活中获取教学所需的图片、影像、声音等感性材料应用于课堂教学。利用CAI技术,同时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信息,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一种感染和冲击,从而唤起他们审美和求知的欲望,这样才能把被动的接受过程转化为主体出于内心的要求。这一特点在欣赏课的教学应用中尤其具有优势。

(3)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可以简便、快捷、直观地突出学习过程,使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和领悟教学内容,从而缩短授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变抽象说教为形象演示。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内容丰富,易于修改,是CAI的主要特色。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幅挂图到处走”,美术教学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讲解知识,训练技能,尤其是一些抽象知识的介绍,比如说对空间想象力的训练,有时费了很大劲讲得天花乱坠、口沫横飞,还不见得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而这些问题也许只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就能解决。

二、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缺点

(1)太过于依赖多媒体。目前的状况是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是否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主导作用,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无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而且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加,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如果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的专业技能下降。大部分美术教师课后时间不是花在动手画画,而是研究课件的制作技术上。美术教师中半年不画画或者几年不画画的人比比皆是,绘画水平自然就一落千丈。另外,因为有了多媒体,很多教师用详细的文字和大量的图片代替了课堂示范,课堂示范减少,慢慢地,有些教师甚至不敢在学生面前示范。须知绘画是通过手画出来的,而不是凭嘴说、讲理论就可以完成的。如中国画——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水粉画——色彩的配置、明度高低的变化;儿童画——油画棒的接色、色彩的搭配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挥笔作具体的示范指导。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因为多媒体教学一般是通过电脑呈现的,而电脑“罢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即使电脑没有任何问题,有时也会在课堂上出现突然停电的现象,教师也会因此手足无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8.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美术 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02-01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方式为: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网浏览、搜寻素材进行绘画创作,或者采取另一种绘画形式——电脑绘画。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诱人的前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电脑信息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教学观念更新,既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又为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人才,创造信息化社会的文化环境。手段先进,为美术课实现高层次电化教学提供了方向与方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对培养实用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身心发展。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

在现代基础美术教育中,教学气氛的培养、渲染、烘托和把握是至关重要的。美术教育是一种注重人的精神活力以及人的审美情感行到全身心的提升和释放有整体过程对教学气氛尤为重视。利用信息技术电脑手段可以使教师更容易创设一个需要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达到美育的目的。我们可以从电视节目、各种音像制品(录像带、光盘等),计算机网络、书籍和现实生活中获取教学所需的图片、影像、声音等感性材料应用于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同时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信息,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一种感染和冲击,从而唤起他们审美和深知的欲望,这样才能把被动的接受过程转化为主体出于内心的冲动和要求。这一特点在欣赏课的教学应用中尤其具有优势。如:在欣赏波提切利的《春》一课时,图文并茂、声画合一的教学软件成功地为课堂营造了一个唯美的氛围:在《春之声》中引导着孩子们感受着波提切利笔下的古希腊神话,古老的意大利哥特式教堂……变幻的画面适时的讲解让孩子们静静地慢慢地沉入那欧洲古典的美中,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头光环缓缓地向他们走来,一曲激昂的《欢乐颂》彻底将他们带到了文艺复兴的伟大辉煌中,也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从孩子们兴奋而充满神往的眸子中,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触动,看到了审判意识的唤醒。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这就是一堂心灵体操课,学生在美体的意境中,体验艺术的魅力,唤醒对美的向往,达到了心领神会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体现在难以把抽象的事物转变为简单而形象的图型,并表现出来。这些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网络的运用则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加上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难点。如在学习一年级《过节啦》,如果只是靠课本里那些静止的图片,很难感受到过节的热闹气氛,而如果是多媒体技术播放过年过节场面,小朋友们很快就快乐地跟着跳啊,笑啊。又如,《剪窗花》,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窗花的不同纸张折叠和剪制的方法,但是如果仅仅凭借老师的一张嘴和现场的制作演示,学生还是不太能领会,甚至,有的学生根本看不到演示。但是我先用课件制作好窗花的制作过程,通过大屏幕演示出来,学生就更容易明白了,而且在授课时轻松不少。

还有,在讲授《点出来的画》这一内容时,可让学生在电脑上做点色游戏,用点或短小笔触直接将原色、间色并置于画面,通过视觉产生自然融合效果的方法。把电脑信息技术的图片、音乐、色彩、交互及直接参与等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感受点彩画的艺术魅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一般课堂所收不到的效果。通过电脑的直接参与,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充分地表示在画面上,并在电脑上进行绘画,比在画纸上进行绘画灵活性高出了很多倍、快了很多倍。

四、利用信息技术使绘画教学的多样化

电脑美术的另一个领域是电脑绘画,这是另外一种艺术创作手段,手工绘画和电脑绘画两种形式的结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电脑绘画有很大优势。小学美术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侧重的是素质教育。以绘画技能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是不全面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画种的表现技法与艺术特点,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1、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他们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我们的美术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愉快教育。

2、工艺设计方便快捷。小学美术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欣赏课、工艺课、设计课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工艺与设计基础教育中,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练习,由于这类教学内容的图形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电脑软件中提供了许多的绘图工具和编辑命令,学生在电脑中可以进行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非常方便、快捷地完成作业。比如:小学五年级的《形的重复》一课中,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查寻基本图形,然后利用画图中的复制、剪切、粘贴等命令,很轻松、简练地设计出自己喜欢的重复构成图形,并可以自由换取颜色,甚至可以利用绘图工具使基本图形任意旋转角度,学生可以很快的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

9.信息技术下的美术教学 篇九

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形象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一门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学生耳濡目染的熏陶,使学生逐渐掌握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信息技术介入教育教学的程度大大加强,也给美术学科开拓多元化的思路,运用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和施展的天地,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实现多方互动。充分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在美术教学中,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美术课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资料来进行.它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获取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的动力,是一切科学活动的起点。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在美术课中集中注意力并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课前利用网络有意识的对声音、文字、图形,收集、整理、归纳,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资料丰富多彩,这样,学生通过浏览生动形象的资料,不但直观了解了所教内容的含义,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备课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

一堂好的美术课往往是从备课开始的。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备课显得更加重要,以前我们只是备教师和学生的内容,现在我们又要在美术教学中加入媒体教学的内容,随着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的深入,美术教师应不断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到教学课堂中。因此,运用多媒体来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美术的备课应该以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和文字为内容,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安排的教学内容,寻找较多的图片,另外配上声音、视频、动画和文字资料进行制作、整理。设计得再好的课,如果没有充分的教学资料,那是无法达到目的的。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手中必须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库”,这个资料库就需要从平时的生活中收集和整理,见了优秀的美术作品,及时地通过一定的设备存入计算机,到光盘市场购买一定量的资料素材光盘,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录像、动画或网上下载等,有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料放在计算机中,在需要的时候只要调用和处理就可以了。可以制作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课件,如PPT、Flash等,制作成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结合的形式,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可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高效率地进行教学。进行制作课件,要对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进行合理地“整合”,使之符合教学的各种需要,这种整合的手段就需要用到多种现代化媒体。

三、运用信息影像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美术课堂教学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授课,教学任务往往难以落到实处。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中,教学内容是用多媒体信息来表达的,各种媒体信息都必须是为了表现某一个知识点的内容,为达到某一层次的教学目标而设计、选择的。各个知识点之间应建立一定的关系与联系的形式,以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知识结构体系。媒体能够提供有关的画面、动画、声音、活动现场、故事情节等创设的特定情境。

在信息环境下环境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使抽象、复杂的教学概念变得直观、生动、形象。这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提供了保证。在美术教学中也有许多难以操作的技术影响学生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学生能在创设的环境中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运用电脑软件,增强作业趣味性。

美术作业提倡多种形式,电脑绘画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但快捷方便,而且学生亦比较感兴趣。在完成《居室的色彩搭配》的作业: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我让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进行设计。由于电脑能够提供各种色相、明度等色带,学生很容易进行色彩处理;图形文字还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随时放大,缩小,随时移动方位,学生操作起来方便、快捷、直观、兴趣浓厚。教师辅导起学生的作业也能立杆见影。

五、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合作探究教学。

学生在独立完成美术作业时总有一种成就感,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巩固动手的兴趣。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可以运用网络技术把学生的作品呈现在每一个学生的桌面上,在班级学生都能欣赏到的情况下,老师及时选择典型作业展开评析;师生可以共同评议,相互沟通、促进。这样不但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

总之,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声像同步性、动态选择性和时空可变性等特点。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无疑将给美术课程学习方式带来崭新的面貌,对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美术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0.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篇十

国培中学(3)班

梁兴旺

设计思想:

一、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 将美术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相整合,就是以美术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美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计算机的运用能力。

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美术教学,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加深理解记忆、增强自主学习的作用,因而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得心应手,课堂的压力相对减轻,教学的质量就容易控制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学习能力

1、把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出现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途径,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把读的过程还给学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课文,才能加深理解,教师不能以讲代读,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时间。

3、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讲解主要过程出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4、把绘画时间留给学生

美术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为知识目标,课上必须留给学生大量的绘画时间,努力克服烦琐的讲解。

课程脉络

让学生欣赏邮票→介绍邮票种类及涉及项目→产生设计冲动→利用计算机设计→讲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设计一张漂亮的邮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设计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①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对美的体验和欣赏,让学生学会创作美;

②培养集邮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各种表现手段设计一套有创意的邮票。

教学用具: 范画、PPT课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 揭示课题

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影片,请你们说一说片中的同学在做什么?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请你说一说片中的同学应该怎样做?(学生观看课件,并思考问题)

生:片中的同学在邮信,他这样做不对,因为他没贴邮票。应该在信封上贴邮票,再投入邮筒,邮票是邮资的凭证。

师:写一封信,或抵万金的家书,或淡如水的闲谈,都会买上一枚邮票,贴于信封,投入信箱,从那一瞬间起,信中的文字便被无限地拉长,真温暖亲人,友人的心扉(师出示范画、学生欣赏范画)。

师:邮票即能用于邮政,又能留于家中玩味,既具备千里飞鸿,一寄思绪的浪漫,又具有收藏价值。我们有谁轻易地离开过邮票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邮票,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叙述更多的事情?自己设计的邮票更有情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邮票。(板书:邮票设计)

二、介绍邮票种类及涉及项目

师:现在我们手中有一些邮票,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邮票,谈谈你想知道什么?小组讨论:

1、邮票上都有什么?(有图案,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等。)

2、邮票上有哪些标记吗?(邮票的外形边缘有整齐的齿孔,票面必须注明邮资的价格,发行的时间和地区。)。

3、邮票有哪些种类?(有普通邮票、纪念 邮票、特种邮票、讲解航空邮票和欠资邮分票。并且每种邮票上都有一些标记。)普通邮票 用“P”表示。

纪念邮票 国际上有“C”表示,我国用“J”表示。特种邮票 国际上用“S”表示,我国用“T” 表示 航空邮票 用“A”表示 欠资邮票 用“D”表示

小型张和小全张用“M”表示

4、邮票上有一些数字,如“8-6”,这是什么意思?(它表示这套邮票共有8枚,这是其中的第6枚,一套邮票多少枚没有统一的规定。多枚可以组成一套,独立的一枚也可以称其为一套。)师:了解邮票和知识,设计邮票就方便了,怎样设计邮票呢?由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三、设计邮票的步骤

1.构思(板书:构思)

一张小小的邮票,要在狭小的天地里叙述很多事情,应精心构思,票题要好,主题要突出,要别具创意,请看(教师出示投影片)这两枚邮票票题好,一是“虎虎生威”一是“气贯长虹”,颇有虎年气魄,给人以振奋感。邮票的内容包罗万象,宇宙间的万物都可以记载在小小的邮票上,如人物,动物、景物、事物、重大历史事件、故事传说等,造型方面,邮票多种多样,有的写实,有的变形。生: 1.我要设计一套有关校园生活的邮票。2.我要设计一套有关跨世纪的邮票。师:起稿(板书:起稿)

可以运用美术字写法标明邮票上的各种标记。邮票上都有什么? 生:邮票上有图案、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师:(1)图案,(板书:图案)造型生动形象简练,单纯,富于装饰。(2)邮资的价值。(板书:面值)(3)发行时间。(板书:发行时间)(4)发行地区:中国人民邮政。(板书:发行地区)

同学们请看,这枚邮票构图和谐,画面文字精心设置,面值画显得很活泼,富有生气。3. 着色,(板书:着色)

学生看挂图欣赏色彩处理方面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既有鲜艳的色调,又有灰色调,色彩强烈,明快,鲜艳。

邮票的表现形式也不受任何限制,以绘画方法表现邮票的内容最为常见。也可用剪纸,拓印等方法来表现。(教师指挂图)

师:今天老师请同学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各种手段设计一套有意义的邮票,老师这里有一些主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主题设计邮票内容,也可以自己设计确定设计的内容。

四、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绘制

学生利用金山画王,设计、绘制邮票,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评学生作品

师:看,设计师们设计了这么多的邮票,漂亮不漂亮啊?有„„你最喜欢哪张

邮票?为什么?这张邮票是谁设计的?请你说一说你的设计想法。生:(略)

(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六、教师小结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是邮资凭证。它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的“小型百科全书”。是认识世界的窗口。小小的邮票像一个广阔的知识世界。可以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叙述很多的事情。

11.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篇十一

一、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美术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取决于教育。信息技术作为对人类发展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它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以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保存、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等优势。极大地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以形象直观见长的美术教学最为受益。信息技术深入美术教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在追求创新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创造了美术教学的新途径,促进了教学改革

(一)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有利于师生互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

一味地灌输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本身也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我们要倡导多元文化。只有不同的思想碰撞才会产生新的东西,才会有创造,有发展。现代社会倡导生态式教育:教与被教的关系被看成配合式、对话式的关系。既在教学中吸取生态学的原理,顺其自然,尊重自然。人工控制。又促进师生互动,以顺应学生的发展,有序地开发人的潜能。在小学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我让学生一起参与备课: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心理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所以在课前我把新课中的重点、难点先布置学生们去准备。学生可通过Internet、图书多方寻找资料进行探索研究。上课时。先请学生发表、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正是学生的一些鲜活的想法、观点、建议激发了我的教学创新热情,一个个新的教学设计在与学生们的讨论中产生,使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发展。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备课授课过程变为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因此也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这种师生互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中积极倡导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也为美术教学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美术教学进度的优化组合

新世纪的学校美术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创造潜能。从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各个领域。拓宽学生探究的渠道。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条件。我们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花大力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电脑绘画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绘画表现技巧的不足,使中小学生也能轻松地设计出一些精美的作品。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试着用电脑设计未来的太空、未来的海底等课题。他们将自己的创意通过鼠标操作、命令输入、资料复制等手段正确地表现出来。并且快速地不留痕迹地进行多次修改,使作业完成得既有创意又轻松,取得了很好效果。用电脑设计的方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成就感、自信心的确立。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好美术的积极性,保持了兴趣。使学生能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造中去。成为具有设计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教与学艺术的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上广泛运用,拓宽了美术学科作为视觉艺术学科的内涵。使美术从纯艺术中走出来。得到去除烦琐制作的释放,凸现了创意的创新理念。它在教学上的成功运用,无疑促使教师调动更多的手段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新形势下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使其思维更具有发散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投入到更深层面的学习之中,学生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会自主学习,为深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欣赏《石雕艺术》这节课时,我让学生通过Internet找到石雕的相关知识(石雕作品图片。相关的评论资料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进行有选择地寻找,自主学习。有的学生了解了石雕的材料类型,有的学生感受到了龙门石窟的雄伟,有的了解了外国石雕艺术作品的特点等等,学生以网上欣赏资源为导向。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并通过网络进行知识交流,达到了自主欣赏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审美意识和独特的审美感受,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但它只是提供了可能,并不意味着良好的教学效果会成为必然,它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去研究。

首先,我们要关注多媒体教学实施的时机。并不是所有的美术课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人机的交互不能代替实践活动。比如一些美术综合实践课、手工课:《仙女的魔术棒》、《蛋壳玩具》等等,如果这样的课也把学生带进网络教室,那就有失偏颇了,我们一定要避免重现代轻传统的极端现象,国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瑰宝。学生要掌握适当的国画绘画技能。光靠多媒体是不能实现的,所以要想真正实施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要不要使用多媒体,要不要使用网络,甚至要不要使用计算机来完成绘画作品,完全由教学的需求来确定。没有丝毫勉强。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标榜自己是“现代化教学”,而使用信息技术,因为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这才是“课程整合”的核心。

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水平。在一些美术网络综合课中,需要学生对作品进行网上交流评价,试想一个连打字都不利索、鼠标都不能操纵自如的学生,如何与其他学生交流,又如何能从网上获取信息、掌握知识,更不可能用计算机来完成设计作品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技巧。

12.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篇十二

一、合理渗透现代多媒体手段是实现美术高效课堂的前 提

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显著优点就可以把隐藏的知识清晰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乏味的教学生动化。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学生的知识面也不断扩大, 丰富多彩的新鲜事物、新的知识不断涌现, 假如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时代的驿站上, 那教师很难通过简短的语言来表达来让学生了解新知识, 感悟新体验, 学会新技能, 从而势必造成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传递上的障碍, 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合理渗透奠定多媒体技术, 可以促使教学实践的形象化、灵活化和多样化, 教师可以通过网上传输获取教学中所需的资料, 并运用鲜艳的图片、动画、音乐等教学手段, 促使学生在饶有兴致的参与新知识的自主探究, 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现代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文化深度和广度, 而且提高教学技能, 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小学生属于特殊群体, 生理、心理和社会阅历不够成熟, 若教师用抽象化的知识予以灌输或点拨, 则往往使学生一知半解。因此, 合理渗透现代多媒体技术, 既能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又能引导学生学好美术。可见, 合理渗透现代多媒体手段是实现美术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可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求知的源泉, 当小学生美术学科感兴趣时, 就会积极地探寻其中的奥秘。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我们只有灵活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为一体, 有利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 通过计算机表现许多传统教学技术不能表现的事物和现象, 诸如演示栩栩如生的动画、声情并茂的有声画面以及丰富多彩色的图片。这样的教学途径, 使静态问题动态化, 抽象问题形象化, 有利于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设计, 有利于学生应用绘图、图片处理等软件进行表现生活的创作, 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表达自已对生活的体验。

三、驾驭好多媒体技术是提高学生鉴赏水平的法宝

在进行传统美术鉴赏课时, 学生一般在无声的氛围中欣赏各种图片, 其课堂气氛不能吸引学生。假如合理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那美术欣赏课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计算机, 就能把预先保存的欣赏资料的光盘装进光驱, 效果美不胜收。当学生欣赏经典著作时, 鼠标一点, 许多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不仅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 而且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虽然身在课堂, 却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横跨古今中外, 在绘画长廊中轻松漫步, 在想象空间中翱翔, 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譬如, 我在引导学生进行“邮票设计”的过程中, 可以制作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邮票欣赏资料, 给学生开阔眼界, 丰富知识。在欣赏建筑艺术时, 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鉴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内部结构, 而且进行动感化的展示, 使建筑物旋转起来, 从中欣赏到建筑物的不同观赏点;当然, 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 使学生产生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 切身感悟到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和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

四、精心制作课件是拓宽学生创新视野的坚强后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学生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将大大拓宽, 我们只要找准相应的切入点, 充分利用自己制作的课件, 就能成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譬如:我在执教“对称的美”一课时, 为了制作高质量的课件, 就从自然界中的对称图形入手, 让学生观察、分析其共同点, 从而逐步感知对称是人们在大自然中发现的。诸如制作完的课件后, 可以引导学生在观赏蝴蝶图形的基础上, 循循善诱的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当引出轴对称的概念后, 再通过一只蝴蝶的右侧翅膀旋转180度和左侧翅膀完全重叠的动态画面演示, 让学生真正明白轴对称, 从而更好地认识轴对称的图形。

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之后,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对称的另一种形式———中心对称, 并引出对称的定义, 进而通过几幅图片和凯旋门、飞机对称与不对称的两组不同画面的设计展示,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总结出对称图形无比的美感。当学生了解对称美的特征后, 应该启发他们联想生活周围的实例, 进一步感受对称的美就在我们的身边, 从而留给学生以想象和探索的空间

小学美术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实现了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的目标, 使美术课堂教学化难为易, 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效率,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课堂上得到了普遍应用。本文驾驭现代多媒体技术, 从自身实际出发, 论述了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劳动学校作文600字作文高中作文范文下一篇:宪法专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