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失落的文明》心得

2024-07-02

读《失落的文明》心得(共13篇)

1.读《失落的文明》心得 篇一

探寻失落的文明

——《千年一叹》读后感

读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适合在宁静的夜,忘却周身的劳累和烦忧,静静地跟随他的文字去旅行,从希腊出发,途经埃及、以色列、两河流域„„,仿佛同他一起踏上异国他乡的古老之地,探寻人类各大文明的痕迹,感叹千年文明的兴衰。

这本书既是游记,记录作者同凤凰卫视车队历险考察的经历,也是一本散文集,表达了作者的对历史的感悟,对文明的思索。我佩服他的勇气,因为他提到“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三十几名警察刚刚被贩毒集团杀害„„”。正是这种真实的毫无保护机制的考察,才能带动我这样一个普通的读者彻底的直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文明的神秘和荒凉,一起为人类文明的巨构崩塌感到震惊,一起感受异域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壮观与美丽,一起为那些正在遭受战乱的人民祈福!

书中最开始探访的是希腊。希腊是西方很多学问的源头,拥有诸多闻名于世的古代学者,拥有现代奥林匹克发源地的美誉,拥有历经千年依然华美大气的巴特农神庙……曾经的杰出衬托现在的希腊有些凋零。然而,这趟希腊之旅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是希腊人保护文物的态度。笔者在巴特农神庙参观时,发现一个组织、几个教授,在向全世界的游客呼吁把神庙的精华雕刻从伦敦博物馆请回来,让我也不禁想到被外国列强盗走的遗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以及那些不知廉耻的文物贩子。存在千年等待人们来发现文明痕迹的文物,或被活生生的剥离母体,或辗转于文物贩子之手,最后变成俗世间的花天酒地。

行至埃及,文明已经能回溯到四千七百年前。如此古老而神秘的国度在余秋雨的笔下有着另一番味道。车队穿行过尼罗河流域时,七百多公里的长途,布满了岗楼和碉堡,每过一个路段都要更换警车和装甲车,甚至连上厕所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保护。埃及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保护文物和旅游。金字塔、帝王谷、太阳神庙许许多多让后人惊叹膜拜的古迹如今只是与沙漠中的清风明月作伴,面对苍茫!尽管埃及也遭受了恐怖分子的骚乱,但相对于以色列的犹太人而言,埃及人民幸福许多。命运对这个优秀的民族有诸多不公,驱除、奴役、杀戮接二连三的降落在他们头上。直至20世纪中期,希特勒还在欧洲杀戮了六百万犹太人,其中有一百五十万的儿童。书中那篇《寻找底线》更是让我动容落泪,记住了那些浮现在烛光中无数张儿童的笑颜,也记住了文章中表达出来的哀伤和心痛。耶路撒冷的宗教建筑和文物古迹并没有让我感动,反而是城中的这座纪念馆让我感动,让我看到了文明的一个共同点——保护人性,追求和平。

车队一路西进,不畏惧穿越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这些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段,只为了探寻一点点两河流域和波斯帝国的文明,为读者展现另类的国外风情。比如伊拉克,这是一片战争的阴云笼罩的国度,这是一个浮在油海上的岛,但不要忘记,这也是两河文明源地,曾辉煌的巴比伦文明不仅要遭受辉煌散尽的悲凉,还要遭受无情战火的摧残,难怪笔者面对复员后新不新旧不旧的巴比伦古城与古城遗址附近富丽堂皇的总统府时,内心是何等的气愤和无奈啊,以至于要摒弃一些巴比伦的遗迹而去参观学校和儿童医院。“孩子总是让人心动”,他们的天真可爱过早的被战争摧毁,被禁运杀害。美国等强权国家打着正义的旗帜对伊拉克实施国际惩罚,殊不知最终的承受者是最底层的人民,是可怜的妇女儿童。四千多年前就有《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和颁布,最早进入法制文明的土地却变成了如今最不讲理的地方。

至于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作者对这几个国家各有褒贬。褒的是伊朗,作者毫不吝啬地赞美伊朗高原的自然风光,说它最大优点就是不单调。“既不是永远的荒凉大漠,也不是

永远的绿草如茵,而是变化多端,丰富之极”。文中的细腻的描述仿佛在我的眼前展现了一幅幅雪山,高原,森林的照片。作者也讲到波斯文明决不能忽略居鲁士和大流士两位君王,在他们手下波斯帝国实力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余秋雨能够亲自去拜祭这些伟人的陵墓,实地去证实文献中记载的历史,实在是一种幸福。

离开黑袍飘飘的伊朗,再随笔者一起去看看巴基斯坦和印度,看完心里满是一种沉重的前所未闻不敢相信的感觉。但是忽略作者对两国民生国情的叙述,侧重到书中对犍陀罗艺术和宗教文化的研究,还是能感悟到文明的力量。早在千年前,我国的法显和玄奘和尚就西行万里,到过犍陀罗国和印度,取得佛经,撰写了《佛国记》《大唐西域记》为中国乃至世界佛教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中也提到了释迦牟尼顿悟的菩提树和第一讲经的鹿野苑,余秋雨还结合史实述说了对佛教文明的自身感受,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旅行的最后一站是尼泊尔,作者说“希腊是蓝色,埃及是黄色,以色列是象牙色,伊拉克是灰色,伊朗是黑色,巴基斯坦说不清楚是什么颜色,印度是油腻的棕黑色,而尼泊尔居然是绿色”。作者在宁静祥和的尼泊尔静静的整理了自己思绪,总结了几大文明失落的原因。“人类的文明除了被远征的马队拖垮、被野蛮的战火焚毁、被无序的乱脚踩践、被纷争的怒气掩埋外,还有不少导致衰落的自身原因,例如迷昧和保守。”远征、失序、迷昧、保守,几个简单的总结,余秋雨从一个文化人的角度做出了一些颇为深刻的阐释,也让粗读历史的我学习了不少了知识。

笔者一路走来,历经艰难,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众多古文明的遗迹,目睹了曾经辉煌到耀眼夺目的古文明,却还是经不住千年的风霜,失落在滚滚风沙中。也许,最美好的文明已经逝去,也许,还没爆发。其实不必太过于关注灿烂文明的枯萎,人类只是不断地在这个地球上寻找适合自己居住的小环境而已,衰败属于正常,真正该引起注意的是如何珍惜尚存的美好文明,让人类文明能够依偎着万古不息的自然存活下来!

2.失落的文明 篇二

《银元时代生活史》的作者是旧上海的中医陈存仁,他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从一个阔少变成贫家小子,又凭借个人的努力和运气,最终成为中医名师、报社老板、业界领袖,实现了重振门庭的意愿。书中所述情节曲折离奇,读来有趣。

表现旧上海的文字已经很多,却极少有人非常仔细地描写旧中国人的想法和做派。凭借医师的身份,陈存仁与上海滩上的三教九流都有交往。虽多次遭遇风险,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也因为陈医师经历过家道中落后的窘迫生活,对钱非常敏感,因此才会以银元为题,每篇都要谈到一块银元能买多少东西,让我们通过银元时代的市场变化,感知那个时代的生活,甚至了解到当时一户普通人家每月的消费结构。这也让我们从书中看到,民国时期的国人虽然活得并不安定,但骨子里有一种风华神采,那正是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明的具体体现。

曾经,我们是那样地抵触传统文化,后又发现,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根本就离不开自己固有的文化血脉。面对事业、金钱、婚姻和人际关系,现在的人已经变得不能再实惠了,直至不择手段。而在那时,哪怕是世事多灾多难,多数人还是很在意做人的清白。于是就不免感叹:和先前几辈子的国人相比,现代人已经拥有了扬眉吐气的资本,却好像只会张扬和蛮霸,却远不如前人那么从容镇定,而一个人一旦缺少了平和与散淡,也就缺少了心灵的宁静。

不能说我们悠久的文明已经失落,只能说,因为文化传承的血脉曾经遭受过损害,现代人虽然昂起了头,却弯下了腰,还以为这就是英雄气概。以这样的姿势能够行走多久?答案似乎被现实遮盖。

时势轮回,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又在身边开始重现。由于书中多次描述了赚钱和理财的方法,明确提出了地产才是致富最快的途径,因此又被许多人当成是一本理财的书籍。但是,没有了做人姿态,在赚钱和赚到钱的同时都会换来一种疲态,因为,再物质的社会也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再多的金钱也无法赎回失落的文明。

作者简介

陈存仁,原名陈承沅,1908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家。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后自设诊所,独立行医,遂成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

1928年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

3.读《失落的一角》有感 篇三

一个缺了一个角的圆,它并不快乐,要去寻找它失落的一角。它不远万里,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合适自己的一角,它十分得高兴,现在它门组成了一个圆,它越滚越快,现在它可以唱快乐歌了。可它却发现它虽然完整了,可是它却唱不了歌了。它明白了:我可能是某个人的,但同时,我又是我自己的。于是,它轻轻得放下那一角,慢慢地往前滚动,它很快乐。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我们有可能是某个人的,但能肯定的是,我们又是我们自己的。不要因为什么而把自己独特的好的一面改变,只要坚信自己,就会有收获。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判官,名叫包青天。这一天,包公和随从一起来到官府门前,准备进行交接,只见县衙被一大群人围得水泄不通,便上去询问,这才知道:人们都是来告状的,可因为没有小费付给看门的衙役,就不能进去告状,百姓就只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包公进了衙门,听了别人的解释才明白:原来每个地方的县衙都是如此。可包公不忍看见百姓没有一个说理的地儿,就派人在衙门前摆了个大鼓,只要百姓有难,就可以击鼓鸣冤,然后立刻升堂审案。这一做法,赢得了百姓对他的信任与爱戴。

4.读失落的一角有感 篇四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绘本,他没有精美的图画,也没有精辟的文字,但是里面却蕴含了一个大道理。

这本绘本主要说道:“圆失去了一角,为了找到那一角,它踏上了一段奇妙的旅程。在途中,因为圆跑的不快,所以它可以跟蝴蝶玩耍,跟甲虫赛跑。它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它都克服了。最终,他找到了那一角,并装上了它。但是,它因为跑得太快,所以不能像以前那样和伙伴们玩耍了。它懂得了。他真正想要的是快乐,他以前怕同伴们嘲笑它不完整,自己会因为不完整而不快乐,但是,却在寻找缺失的一角时体验到了快乐。所以,它放下了那一角,去追寻自己想要的快乐了。”

读完整篇故事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其实某些事的结果并不重要,而过程才是最美的风景。”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要彻底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去努力追求你真正想要的东西,你才会幸福。就像文中的圆一样,知道了自己真正要的是快乐之后,舍弃了那一角,去追求快乐。”

5.失落的文明读后感 篇五

公元79年8月24日,躁动不安的维苏火山又一次发难,巨龙般的火柱冲天而起,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然而山下庞贝古城的居民早已习以为常,他们似乎有充分的准备来应付即将发生的一切,就像身经百战的角斗士面对饥饿的猛兽一样,毫无惧色。但是这一次,真的与以往不同,滚烫的岩浆和泥石流汹涌而下,所到之处,建筑被焚,生命成灰!一座文明的`城市就这样被掩埋,一个城市的文明就这样消失了。设想如果他们不是凭经验,而是早早撤离,那么消失的只是一座城市,而不是连同城市的文明一起被尘封。

相对自然的无情,人类自身对于文明的摧残似乎更让人心惊。亚历山大用铁骑终止了耀眼的古希腊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居鲁士大帝几乎用同样的手段摧毁了巴比伦王朝的繁荣;神秘的美洲文明被贪婪的殖民者抢劫一空后孤寂地兀立在荒草密林中;顽强的犹太人更是至今还在四处流浪。逝去的注定不会再现,但无数废墟的留存却给了我们长久回望的可能。就如人类儿时的老照片,一切显得遥远而真实。设想如果这些文明得以延承至今的话,我们又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对待。

阅读完这本书,透过那层被撕开的面纱,更清晰地看清历史真相,使我深刻感受到一份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承重,也使我无比庆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没有让这些地方象庞贝古城那样被掩埋,它们正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重建,大自然的无情在人们的真情面前亦显得那么渺小。

6.守望行将失落的文明 篇六

当农业本身都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传统农耕注定走向尽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依附在农耕生产方式之上的农耕文明,注定难逃花果飘零的命运。不仅农耕文明,牧业、渔猎等其他传统生产方式所成就的文明,在现代化的车轮碾压之下,也注定处在相似的境地中。

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我们还在它的过程之中。

经济朝向功利,文明却勾连着历史,牵动着源自先祖的记忆。记忆,需要以特定的方式延续下去,传承下去。

春秋公羊学有所谓“通三统”的说法。每当新的王者兴起,需要给前两代王者的后代划出特定的区域,为的是让他们保留自己独有的制度和文化。古代王朝更迭,文化并未根本改变,尚且如此注重保存文化的多样性。如今,我们在社会和文化上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更有必要在这方面下些功夫。

幸运的是,在这个庞大的民族里,總有一些甘作“脊梁”的人,或大声鼓与呼,或万里一身行,或进入深山,或走在旷野,执拗地用图像、文字或实物,为那些行将失落的各类文明,留下吉光片羽。

这是一种艰难的守望。

冯骥才:像救母亲一样保护文化

在文艺界,冯骥才的名字足令人如雷贯耳。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成为著名作家。难得的是,他还是“现代文人画的代表”,出版过大型画集,在很多国家举办过画展。他还有诸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头衔。换做旁人,或可安享舒适的生活。然而,为了抢救和保护民间历史文化遗产,他却不得不终日劳苦,呼号奔波。

冯骥才从小生长在天津,1994年,天津开始“旧城改造”,很多极具价值的文化遗存,可能遭受破坏。冯骥才心急如焚,组织了六七十名历史学家、建筑学家、民俗学家,对老城及整个天津市区进行地毯式的拉网考察,一条街一条街地拍照,称为“老城文化采风”。他们拍了三万多张照片和大量影像资料,并从中选了两千多张照片,出了四本大画册。冯骥才把这些画册送给市委书记、市长等政府官员。在扉页上,他亲笔写道:某某领导,这是你可爱的天津。

然而,采风的照相机终归没能挡住“旧城改造”的铁锤。好在,政府部分吸纳了他们提出的方案,保留了一些文化遗迹,比如五大道。

1999年年底,天津最古老的商业街估衣街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从12月8日估衣街拆迁令发布到12月12日开始拆迁,中间只有四天。冯骥才从在《今晚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给时任市长李盛霖写信,演变到召集摄影师进行影像留存,搜集相关文物的同时,又访问估衣街的居民,记录口头记忆,保留口述史。他还曾当街演讲,说老街是给了人们无穷恩情的城市动脉,留有城市的太多记忆,必须保留。市政府为此召开专家论证会,老街基本得到保留,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民间力量保护文化的案例。尽管如此,其中一些重要建筑还是遭到破坏。当冯骥才从法国讲学归来,看到老街上满地狼藉,忍不住泪如泉涌。

在这次“两败俱伤的战役”之后,冯骥才全面转向对民间文化的保护。2001年,他就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从此将视线从天津放大到全国。2003年,他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从此跑遍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份的数十个村落,深入田野,了解民间文化现状。2004年底,他发起成立民间文化基金会,旨在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存和民间文化传人。2009年,他建立国内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存录田野普查过程中所获得的数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几十万张图片资料、几千小时的录音资料和上千小时的影像资料。

不论是古城文化采风,还是基金会,都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很大部分不过来自冯骥才手中那只画笔。冯骥才已记不清究竟卖了多少幅画,他洒脱地说:“其实卖画不是什么事儿,我们从小受文化的养育,文化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我们的知识、精神、审美都是中国文化给的。如果母亲受到危难,我没钱不是也得卖画?这就跟救自己的母亲一样。”

当年,在保护天津古城的时候,有人说:“冯骥才你太奢侈了,老百姓住的房子那么破,你还在欣赏老房子上的砖雕。”冯骥才反驳说:“中华民族在美上面从来都没奢侈过。”

李玉祥:为老房子“拍遗像”

“在2000年我国还有370万个村落,2010年这个数字就减少到了261万个,10年时间消失了100多万个村落。也就是说在过去的每一天都会有200多个村落消失,而这里面有多少古村落我们并不知道。”冯骥才曾这样说。他认为,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保留在村落里。

冯骥才还说过一句话:“跑过中国古村落最多的人是李玉祥。”

1991年,江苏美术出版社策划《老房子》系列图书,希望寻找一位既懂美术又懂摄影的人。当时,李玉祥还是一个喜欢绘画的青年,常去皖南、江浙水乡写生,顺手拍些照片。绘画的专长,让他的照片在构图上很是别致。《老房子》的策划人看到后,认定其是不二人选。从此,这个系列画册,李玉祥一做就是近十年。

在漫长的拍摄过程中,李玉祥在观念上得到升华。他说:“看似简单的老房子,它实际包含的内容特别丰富。”“当我面对那些历经沧桑岁月凝聚昔日先人智慧、才能建造起来的家园——老房子,时常眼睛是湿润的,祖先们竭尽全力将自己的住房营建得那样讲究,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如果我做不好,我就太对不住这些先人。”

1999年,三联书店《乡土中国》系列图文书之一的《楠溪江中游古村落》出版,这是李玉祥自《老房子》后拍摄的第二个古村落系列图片。拍摄期间,正是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李玉祥不禁一次次叹息:某个建筑物没有了,某处又被白瓷砖贴面的楼房挤满了。在岩头镇,有一座建于明代的书院水亭祠。李玉祥第一次拍摄这里时,这栋建筑就已年久失修。第二次带着德国《明星》杂志记者到这里时,面对的已是一片倒塌的废墟,那一刻,李玉祥既无奈又复杂的表情,竟被手疾眼快的德国同伴用镜头记录住。

nlc202309020635

“我们常常在与推土机赛跑,我们的能力太有限了,我常常自嘲自己是给那些老房子拍遗像来了,聊以自慰的,即便拆完了,我们还有那些遗像,为那些曾经是历史而随着发展终将消失的一切留下最后的印迹”,李玉祥说:“拯救毁灭,我们没有能力,所以我们只能做多少是多少,把它编一个档案一样的,让人还知道我们曾经还有过这么多好的东西。”

虽然李玉祥的拍摄不能阻止推土机的车轮,倒也有一些村子因为他的拍摄而保留下来。“通过我们的宣传,已经促进了一些古镇古村落旅游事业的开展,当地人认识到它们的经济价值,就不会去拆它们了。徽州就是这样,我曾经拍摄了当地大量古建筑的图片,后来这个地方被统一规划成了旅游之地,其中西递村与宏村古村落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叶星生:在藏文化里艰辛醉倒四十年

叶星生说,自己有两个“儿子”。“亲生儿子”是绘画,“养子”是收藏。为了“养子”,他将“亲生儿子”卖了又卖,来养活“养子”。

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叶星生有颇为“辉煌”的履历:曾获全国美术展览会二等奖的《赛牦牛》,独创“布画”画法;被选派到人民大会堂画壁画、任西藏厅壁画组组长时,只有29岁,他用五年时间设计、绘制的“扎西德勒图”等七幅大型壁画,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班禅大师的高度评价。

作为收藏家,叶星生的藏品主要是西藏民间艺术,这源自他与西藏与生俱来的深厚缘分。他生在四川,长在西藏,继父是藏族。6岁就随继父吃糌粑、说藏语。13岁随父母来到被称为西藏文化摇篮的山南地区。那一年,在昌珠寺临摹壁画时,一位云游高僧赠送给他一只绿色陶罐,为他打开神秘、璀璨的西藏民间文化的大门。

1985年,完成人民大会堂的大型壁画后,有了名气的叶星生开始有额外收入。他跑遍西藏的农村、牧区去寻找、搜集流散于民间的文物。于是出现了他在马棚羊圈里翻出“破铜烂铁”的情景;出现了他去林芝毛纺厂买毛线,结果抱回来的是两个旧陶罐的喜剧;出现了他和外宾同抢一块藏经板,结果因“囊中羞涩”还是被老外买走,而让自己在八廓街“追魂”三天并痛苦失眠的悲剧。

他把工资、稿费、绘画收入全部用于收藏,甚至连母亲留给他订婚的金戒指、银耳环也拿来换了藏品。他过着贫困线以下的生活,而藏品数量却与日俱增。1996年,他在拉萨举办西藏民间艺术珍藏展,藏品数量达到2300多件。

叶星生一直无妻子无儿女,但他说:“谁说我没有老婆,我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成天陪着我,我是个精神皇帝。”他所指的,其实就是自己收藏的宝贝。“每天晚上总是玩几件,不断的鉴赏,不断的抚摸,每天晚上睡得特香。学生早晨一看,老师的被窝里怎么这么多‘破铜烂铁’啊!”

1999年,叶星生做出一个让人诧异的决定:将这些陪伴多年的“三宫六院”捐赠给国家。经文物局鉴定,在捐赠藏品中,一级文物22件、二级文物43件、三级文物100件。当年估价不少于八千万元。而行家则说:“这些西藏文化瑰宝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那个寒冬的早晨,他跪着为四十多箱藏品一一系上洁白的哈达,并焚香祈祷,才让武警抬上军车。当车子开起来,哈达飘起来,他简直疯了!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撕裂感,让他不顾一切地迎着寒风、流着热泪跟着军车追逐奔跑……

这次捐赠的一个原因,在于藏品增多后在防火防盗等方面存在风险,远非个人力量所能承担。但根本上,他认为这种取舍是“男人应该有的大动作”。此后,他打算“金盆洗手”,好好结婚生子过日子。然而,就在运走藏品的当天下午,他又从八廓街抱回一堆“破铜烂铁”。

2003年10月,他将自己用近七年工资收藏而来的一级文物“马头明王珍珠堆绣唐卡”无偿捐回色拉寺,受到拉萨七大寺院480位高僧联合祝颂、祈祷,并被授予“色拉大乘洲·群则嘉措”法位和金印,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汉族艺术家。

叶星生曾深情地说道:

“感谢欧亚大陆板块相撞,而创出了世界第三极地——西藏。感谢上天让我来到西藏,这伸手就可抓住蓝天白云的地方。感谢这里的土地养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藏族。感谢藏族人民为人类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而让我艰辛的醉倒了整整四十年。”

郭雨桥:“为游牧文明吼一吼”

十多年前,郭雨桥曾立下誓言:“走遍蒙古人聚集地。”为什么?

“我虽然是个汉人,可我的灵魂已经是蒙古人。当我把蒙古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像旅蒙商人那样想从草原赚取点什么时,蓦然回首,它却以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俘虏了我。我接受的是整整一个民族和辽阔的蒙古草原。我一闻到草香味就‘活’了,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注入我的生命之躯,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于是,我每时每刻都想在牧民家中坐一坐,在大自然中走一走,在历史遗址上想一想,为游牧文明吼一吼。”郭雨橋如是说。

身为汉族,郭雨桥出生之地位于蒙古族聚集区。大学毕业后,在鄂尔多斯报社当记者期间,他曾只身进入牧区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蒙语水平由此直线上升,还基本了解了蒙古族传统民俗民风。

2000年起,作为内蒙古文联的“专业作家”,郭雨桥踏上“走遍蒙古人聚集地”的长征之旅。他想用文字、照片、图像,记录亲身经历蒙古人聚居地文化、地理、历史遗迹的所见、所闻、所感,对蒙古部族的衣食住行、古老工艺的制作、节日礼仪等进行全方位的采录,为后人留下历史档案。

“不问酒肉不问路,进家都是蒙古人”。雨桥走过的很多地方牧民们都不知道他是汉人,他们都亲切地称呼他的蒙古名字艾吉姆。郭雨桥总是左手拉一个带轮的皮箱,右手拉一个行李车,车上捆着一个衣服包、一个杂物包、一个三脚架。背上背着一个伞兵包,包里是怕压怕震的摄像机与照相机。他以这样苦行者的形象,定格在蒙古人心目中。

就这样走着走着,郭雨桥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也“走进”了蒙古包的学问。2010年,30万字的《细说蒙古包》出版,让人不禁对这种看似简单的帐篷式民居刮目相看。

nlc202309020635

在书中,郭雨桥写道:“蒙古包是游牧生活土壤上的民居奇葩,是蒙古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也是游牧人与草场、牲畜的长期相互作用和动态平衡中找到的最佳民居选择。”“蒙古包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游牧智慧。”“蒙古包是另一种文化体系的产物,站在农耕文化的立场上,永远都不能理解它的要理妙道。”他举例说:“汉民族把自己的住宅叫做‘家园’,因为家后面总跟着个‘园’。蒙古族的习惯说法则是‘家车’,因为家的后面的确跟着一溜车。‘车’一走,‘家’就跟着连根端了。”

他进而指出,一个在蒙古包里长大的人,无论如何跟在火柴盒似的楼房里长大的人,甚至跟“亲友远离乡,隔壁高打墙”的农民,其精神、观念和文化心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些年来,草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草场使用权划归牧户,游牧变成定牧,定牧需要定居,定居则消灭了蒙古包。如今,除了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盟还能在夏秋牧场上看到蒙古包以外,别的地方几乎绝迹。郭雨桥走过很多地方,发现只有蒙古包的套脑还在羊圈顶上扔着,其他东西都处理掉了。不过,作为旅游景点的蒙古包在却迅速增加,但大多数用钢筋水泥和砖木结构,里面还有厕所。这样的蒙古包除了外壳,和宾馆没什么两样。

对此,郭雨桥奉劝那些蒙古包的“建筑设计者”:蒙古族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们创造的游牧文化博大精深,古老神奇,需要下苦功夫学习。

杨正江:“发现”《亚鲁王》

2012年2月2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在“中国英雄史诗的重大发现——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成果发布会”上,一部与“诗经时代”差不多久远的口头文学,终于惊现于世。这就是仍然还“活”在贵州麻山苗族地区田野中的《亚鲁王》,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文化新发现”之一。

这一“新发现”的“发现者”,叫杨正江。

《亚鲁王》是麻山苗族人在生命结束时,活人对亡灵的吟唱。它以贵州西部苗语传唱,研究者要在搜集过程中以拼音式苗语记录,再转译成汉语。而能通晓贵州西部苗语和拼音式苗语,并能以贴切的词句翻译成汉语的人,只有当地“80后”苗族大学毕业生杨正江。冯骥才说,杨正江“最早发现麻山地区的《亚鲁王》,最先认识到它非凡的价值”。

1983年,杨正江出生在贵州省紫云县麻山边缘的一个小山村。十四岁那年,他因为痴迷写作而精神崩溃,得了“精神病”。亲人寻遍麻山,终于请来一位老人为他唱诵古歌和举行神秘的仪式。他的病竟然好了。“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声音?”杨正江的心中留下一个谜团。

2002年9月,杨正江走进贵州民族学院,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他要学会使用苗文来记录和研究那个神秘的、曾经治好他病的声音。2003年寒假,杨正江把歌师杨再华请到家中,并拜他为师。杨正江必须学会琅琅唱诵前一行,师父才进入下一行的传教。那个寒假,他只记录下三百余行。此后,杨正江几乎把大学生涯所有的节假日都用到麻山的田野调查中。

在无数次的麻山苗族人葬礼上,在长篇史诗《亚鲁王》低沉的唱诵中,杨正江看到了苗族人的悲壮。守灵的深夜,东郎身穿苗族长衣,肩抗大刀,脚穿草鞋,头戴斗笠,一派古代武士装扮。喝几口酒,表情神圣庄严,深情而歌,曲调悲凄苍凉,唱得守灵的妇人以帕子遮脸,掩面哭泣。

“在麻山,苗族人的死亡不是从此就结束了生命,而是生命的又一继续。……他们背负沉重的包囊,身穿先辈的衣裳,带着糯米饭干糧,揣上路途生火用的火石火草,一双草鞋,一身古战士的武装,在儿女的一片哭泣声中,骑上战马,……追寻着几千年先祖亚鲁王征战迁徙的足迹,穿梭时空,穿梭历史,哭泣中沿着一代代人的心灵地图,归去一个如今已经不知道具体地名也不知道坐落何处的家园。”杨正江总结说。

2009年,毕业后做过村官的杨正江,被借调到紫云县文化局专门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他先后走访了40余名歌师,最后认定五名歌师为文本版本的唱诵人。他与歌师们一起吃、一起睡;把歌师请到工作室整夜录音、整夜的记录,然后翻译。经过三年艰苦采集和整理,10819行、60多万字的《亚鲁王》汉苗对照本第一部,终于在2012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

初战告捷,杨正江却忧心忡忡。在3000名歌师中,最年长的已有93岁高龄,最年轻的也已超过45岁,能够唱出全本《亚鲁王》的人已不多了。并且,“大量年轻农民离开了土地,离开了生养自己的文化。人进了城市,文化还在农村,文化传给谁呢?”

同时,山区正在推行殡葬改革,死后要火化。在苗族送灵仪式上唱诵的《亚鲁王》如果失去演唱环境,可能一夜之间消失。他呼吁国家建立《亚鲁王》英雄史诗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内不进行殡葬改革,维持原有葬礼习俗。

目前,杨正江的团队已开始《亚鲁王》第二部的采集,主要涉及亚鲁王的子辈和孙辈的故事。他们还将整理亚鲁王的家族传承谱系,力图“破译”这位先祖对苗族文化的影响。

“《亚鲁王》就是我生命的全部,这辈子我是跟《亚鲁王》分不开了。”杨正江说。

郑云峰:把生命交给大江大河

1997年,当国家要在长江三峡修建水库的消息传来,曾从事“两河”摄影多年的郑云峰呆住了。他赶到三峡拦江大坝施工现场,亲眼看见火热开建的大坝和沿江待拆的房舍;看到一家人在祖坟前摆上供果、酹洒烈酒后,齐刷刷跪倒在地,向先人作最后告别;看到离家的人们包上一包黄土,拎上一瓶江水,带上黄槲树苗,一步三回头……三峡工程正改变着峡江两岸数代人的命运。“对摄影者来说,这样的大事不记录还记录什么呢?”郑云峰忙返回家乡,安排好生意和家人的生活,带上多年积蓄换来的反转片胶卷,一个人上路了。

1997年5月,为保证拍摄计划,他花一万多元请当地老船工打了条小木船,配上动力桨,又雇了两个船工和一位摄影助理,将“家”搬到江面上,开始“日饮长江水,夜宿峡江畔”。在水上每住10天,他会将小船泊在青石小镇,到10元1天的招待所补充青菜、洗澡、邮寄胶卷,休整一天。只有当携带的胶片全部拍完,他才回到徐州家中补充“弹药”。

在拍摄过程中,他曾经在大雨中遇到一条纤夫古道,地处百米断崖,劈空而立,下临万丈深渊,恶浪翻滚。古道只有肩宽,仅容双脚。千百年来,不知多少纤夫由于崩断纤绳,或者腿软足滑,落崖丧命。他要亲身体验纤夫们的生命感受。尽管心惊肉跳,他还是冒死地匍匐过去。过去之后,他骤然双膝跪地,为自己迸发出的神勇激动得失声痛哭。

深者近尺、浅者过寸的纤痕是峡江最深刻的人文史见证。一块块纤石是纤夫用血和泪写成的史诗,是纤夫与自然抗争的呼号。郑云峰的镜头里,纤夫石代表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然而,它们在文物贩子的觊觎下,轻则搬重则炸。

一次,郑云峰见文物贩子打算炸掉一个重达七八吨的纤夫石,他立即赶下船,掏出手机,当着文物贩子的面故意放大音量告知抢救三峡文物办的负责人说“有人在炸纤痕,你们快来……”得知当日不能来人时,他便决定在此守候。夜里,郑云峰的小船泊在该石近旁,一夜未眠。翌日,一台吊车将这块堪称“三峡纤夫石之最”的巨石搬移,如今安放在重庆博物馆内。

三峡七年,郑云峰闯过上千个激流险滩,寻访60多个移民村镇,踏遍峡江两岸近百座山峰,抢救拍摄了被淹没的三峡地理风貌、自然景象、人文形态,历史遗存以及动迁移民等五万多张图片,留下了一份完整的三峡备忘录。有人说:“三峡工地上有建筑大军、移民大军、考古大军,而郑云峰则是一个人的摄影大军。”

2003年结束三峡拍摄后,他又转而拍摄黄河。“黄河、长江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纳百川注入大海。我觉得把生命交给大江大河,感受和记录她,挺值得。”郑云峰如是说。

(本文系综合多篇相关报道而成,特此致谢。)

7.读《失落的文明》心得 篇七

比而自知。其实,我们怎么样,不需要我们自己怎么说高矮胖瘦,只需要别人来评说。要与别人进行比较,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此所谓比而自知。

比而知人。所谓的辩别人才,选人用人,都得靠一个比字,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只有多读人,多阅人,多比较,才能把优秀人才遴选出来。此所谓比而知人。

比而不被愚弄。信息公开,就是要人们通过大量信息的比较,获得真实的情况,而被人愚弄,不当愚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意也是要通过比较,对比,让人们感知,什么是优秀的,什么是落后,启迪民智,化解蒙昧。此所谓比而聪明。

国家之间也是得靠比而知其文明程度。自吹自擂,泥塘里打滚滚儿,不知海有多大,没见过洋有多广,囿于一域,总以为自己了不起。把野蛮当勇猛,把粗鲁当豪放,把浪费当大方,而不知其素质低。这些都是没有进行比较的愚见,愚行,是文明程度不高的体现的。国与国比,能让国更文明。

其实,这个世界,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个体的人,事事处处,都是比而知之,比而明理,比而达人,比而知荣辱,比而知奋进,比而得发展。世界靠比而知之,人靠比而了解,事靠比而办妥。

8.失落的一角读书心得 篇八

《失落的一角》是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所写的一本著名的小说。他的书中有着简单,朴实的插图与文字,充满了那股独特,罕见的天真与那淡淡的哲学味,让全球的老人与孩子都成了他的读者,这部小说也深深的的吸引了我,我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想看,越看越好看,引起我无限的遐想。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圆球失去了一个角,滚动起来跌跌绊拌,很费劲很不顺畅。它还觉得自己的外形不再完美,不再和谐,不再体面。于是它感到非常失落,下定决心要去找回自己失落的一角。它一边滚动着,一边欢乐的唱着歌儿,给自己加油鼓动。有时在烈日炎炎的太阳底下暴晒,但接着又淋了一场冰凉的雨。有时被茫茫的冰雪冻僵了,但接着暖洋洋的太阳又出来了,身子又暖和过来了。因为缺了一角,它滚不了太快,所以他会停下来和虫儿说说悄悄话,或者闻闻那香气扑鼻的花香,有时,它会超过一只甲虫,会感到十分的自豪,但有时,甲虫又会超过了他,它的心情又会十分的低落。有时,蝴蝶会落到它身上歇歇脚,它又会感到很快乐。这是它最美好的时光。就这样,不停地滚着,漂洋过海,穿过沼泽和丛林,上山,下山。直到有一天,啊!他终于找到了!但他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一块并不是他所想要找的。他又发现一角,但这一角太小了,另外,这一角又太大了,这一角又太尖了,而那一角又太方了,有一回,它似乎找得了非常合适的一角,但是他没有握紧,一不小心,掉了。另一回,又太高兴,握得太紧,碎了。就这样,一直一直滚动着,险象环生,掉进坑洞,撞到石墙。后来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但它滚得太快了,快的不能和虫儿说话,或者闻闻花香,快的蝴蝶不能落在身上歇歇脚,甚至连歌都不能唱了。“啊!原来是这样。”它想。于是,它停下来把那一角放下,继续往前滚动。现在,它又回到了那美好的时光。

这篇故事虽然字数不多,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无际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去思考,去探索,这个思考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可以说,不同的人,能想象出不同的想法,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人不一定要刻意的去追求完美无缺,自己有不完美的地方,也不要气馁,不要自暴自弃,相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弥补,同时,这样还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快乐!

9.失落的帝国:谈谈拉美古文明 篇九

最早的拉美古文明形成期叫前古典时期,即拉美古文明形成的时期;接下来称古典时期,这一时期是拉美古文明发展辉煌的时期;最后来到后古典时期,印卡、玛雅、阿兹特克三大帝国就处在这个时期。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拉美古文明所处的历史时间点,郝名玮介绍说:“相对于中国来说,拉美古文明的前古典时期是大概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250年这个期间,这个期间相当于我们中国夏商周秦汉三国前期。古典时期相当于三国的后期,一直到晋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后古典时期是900年到1500年左右,相当于中国的宋朝、元朝跟明朝时期。”

从地理位置上看,玛雅文明与阿兹特克文明共同处于中部美洲地区。《阿兹特克帝国》和《玛雅诸帝国》两本书中都提到了一种Olmeca文化,这个文化是中部美洲的母文化,玛雅文明与阿兹特克文明都继承了这种文化。玛雅从来没有在地域上成为一个统一帝国。玛雅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它的政治体制是城邦国家。阿兹特克帝国也不是真正疆域意义上的帝国,它跟被征服的国家关系是种“贡赋关系”,征服一个地区后不加以控制,不派军队进行统治,不建立地方政府。这个地区的原统治者还在那统治,但是必须给阿兹特克纳贡。

印卡文明在南美洲,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印加文明”。 郝名玮认为“印加文明”这个译名有些问题。他曾经请教过拉美的一些学者,Inca中的“C”应该发“K”的音。印卡帝国范围很大,是个真正的大帝国,从今天的厄瓜多尔、秘鲁一直到阿根廷、智利中部的毛莱河,从疆域上来说它是真正的大帝国。

阿兹特克帝国跟南美洲的印卡帝国这两个帝国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们是这两个文化区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吸收了它们以前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城邦的文化遗产。这又不同于玛雅文化,玛雅文化的传统是一直继承发展下来的。

许多学者都认为玛雅文化是西半球最富特质的古文化。谢勒在《古玛雅》中写道:“我们越深入了解玛雅人的历史,就越对之加以尊崇。诚如文物所示,玛雅人是在数学、天文学、历法编制、文字、技术、政治组织、贸易、雕刻、绘画、建筑以及其他技艺方面取得惊人成就的民族。”

郝名玮在活动现场也提到了玛雅人在数学和历法上的成就:“玛雅文化有它的特点,比如它数学很发达,玛雅人在世界上最先发明了‘零’的概念。玛雅人的零的概念出现大概在公元350年。以前我们都说‘零’最早是印度来的。印度从564年才开始有零,也就是说玛雅‘零’的概念出现得最早。玛雅人在数学上的成就还影响了天文上的发展,像它的纪年,跟我们现在用的格列高利历一样,过一天就过去一天。玛雅人从公元前3114年就开始纪年了,那一年是他们的元年,比今天使用的公元纪年要早很多。”

文明的标志之一是文字。印卡文明没有书面的文字和数字,因此研究起来比较困难。有英国史学家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印卡人是有文字的,只不过还未被破译。解读印卡帝国的唯一档案是基普(quipus),也就是结绳记事。当时西班牙征服印卡帝国之后发现,印卡帝国对它的土地、臣民家庭成员、牲畜、收了多少粮食记录得清清楚楚,依靠的就是结绳记事。今天人们“所知道的有关印卡帝国的信息也大多来自于西班牙史事记录者——士兵、书记员和神父们。他们详尽地记述了印卡人的历史、习俗和日常生活”。但是这些西班牙人的日记、信件等资料中记录的印卡帝国的信息,很多反映了征服者的观点,有些未必能够准确地评价和理解印卡人。

10.读《失落的文明》心得 篇十

《失落的一角》就是这样一个很短小的故事——以至于我可以在几分钟内把它看完。但就是这样一个短小的故事,我反复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在小学的时候都没有看得这么仔细过。那时我也写过一次这个小故事的读后感,但并没有很认真地在写,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敷衍的。如今,我再次读了它后,发现它并没有那么简单了:不是单单地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去找自己的东西就能找到”了,而是给了我们更深层的思考:假若我们真做到了完美,这会是一件好事吗?

没错,那个圆找到自己的角之前,有着很多的乐趣,也并不是真的“不快乐”,在寻找的过程,也是快乐着的。也就是说,完美了,不一定快乐,但努力追求完美的过程是快乐的。举个例子说,我看过的动画中,有这样的一个人物:她也并非没有缺点,但她却是一个认真、努力的孩子,她努力地弥补着自己的短处,从不放弃,有时她也会失落,她很快也会重新打起精神来,继续努力。正是这样,她才会打动我。可是若把她的缺点都去掉的话,却又觉得少了些什么,她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这反而是更大的缺憾了。我想,如果一开始她就没有缺点的话,我或许会喜欢其他的和她有些类似,但并不完美的角色吧!

11.读《失落的文明》心得 篇十一

这本书,让我们走进知识的海洋,让我们知道,人类用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出种种奇迹,这些奇迹是——世界各地美丽的建筑,他们是用人类的智慧创造出来的,给我们展现了人类文明历史的壮阔辉煌的景象。

在我们

不仅是我国的万里长城雄伟壮丽,让我们把眼光转到埃及的古萨吧!

一说到埃及,大家就会想到那么神秘的金字塔!原来,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金字塔非常坚固,它是用200多万块巨石砌成,光是这个任务就已经很难完成了!可还要成群结队的人将这些大石块沿着地面斜坡往上拖运,然后还要在金字塔的周围以一种脚手架的方式层层堆砌,这样的任务十分艰难,可这是给帝王建造,再怎样苦,也要完成!

最令人惊叹的是:金字塔周围的是沙子,这些沙子不但没松下来,还十分坚固!不愧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其实,不只这些,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说:我国的故宫、圆明园等,埃及的狮身人面像,苏伊士运河等,英国的伦敦塔、哈德良长城等,法国的加尔桥、圣米歇尔山、埃菲尔铁塔等,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等,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了解了这些名胜古迹的特征、由来,让我知道了人类有无与伦比的智慧!

人类智慧的结晶,能创造出种种奇迹,这都是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努力换来的!

12.读《失落的文明》心得 篇十二

德克萨斯州A&M大学的航海考古学家杰马尔·普拉克说,寻找古代沉船的主要问题是,这些船只基本上是木制的。沉到水底的船只并不会好过,因为它们还面临一种动物的侵袭,这就是船蛆。

这种所谓的“蛆”实际上是一种软体动物,它们能钻入木头中,将其弄得千疮百孔如同瑞士奶酪一般。杰马尔·普拉克说,船蛆能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将沉船暴露的部位分解掉。因此,只有那些得到保护——如埋到底泥之中,或者覆盖着一大堆陶瓷罐子——的沉船才能保留下来。这也就是一艘近两千年以前的罗马帝国驳船在罗讷河中基本完整保留下来的原因。这艘船长约31米,在法国阿尔勒的罗讷河中,潜水者发现它从一大堆底泥和废弃陶罐中冒了出来。

相比之下,考古学家发现的大部分沉船保存状态就糟糕很多。不过,如今潜水和声呐技术的发展正给予考古学家越来越多的希望。先进的探测技术可以使研究者发现海底十分不明显的沉船遗迹。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散布着无数沉船的遗存。以下便是水下考古学家梦寐以求,试图有所发现的几个与沉船有关的谜题。

大洋洲

南太平洋中大洋洲的殖民过程,是人类迁移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早期人类如波利尼西亚人能够在开阔大洋上航行成千上万公里。他们还携带着美味的食物原料,如非常容易受到盐分影响的芋头。如果能发现一艘他们的船只,将为考古学家了解数万年前人类如何到达澳大利亚提供最后一块拼图,“他们并不是简单地坐在独木舟上,然后划桨到达那里的。”

米诺斯文明

米诺斯是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主要集中于克里特岛。在4700年到3500年之间,米诺斯的船只在地中海定期往返。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其中一条船遗留下的货物,但并没有发现船体。但从现在已知的分析来看,他们似乎是铜器时代最伟大的探险者。在地中海沿岸许多地方的绘画和壁画中,都可以发现米诺斯文明留下的印记。这些绘画描述了狭长的、流线形的船只,很像今天我们见到的中国龙舟。不过,由于没有发现确实的沉船,考古学家只能推测米诺斯人造船的方法。如果那里存在沉船,那很可能埋没在厚厚的沉积物中,目前的设备还无法探测得到。

海上民族

这是一群生活在公元前14到前12世纪的航海者,联合了来自意大利和周围岛屿,以及土耳其的人。这些人一开始的所作所为很像维京海盗,即许多部族联合在一起洗劫地中海沿岸的城镇。《圣经》中提到的非利士人被认为就是该联合群体的一部分。

一些海上民族使用一种源自迈锡尼文明的船只。这是一个繁荣于公元前1600年到前1100年的古希腊文明,迈锡尼人的船是希腊三列桨座战船的先驱,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船,而我们还没有见到这种船的一块碎片。

希腊三列桨座战船

关于这些战船最著名的当属它们在萨拉米斯战役中的表现。在这场公元前480年的战役中,希腊人击退了由薛西斯一世率领的波斯入侵者。考古学家已经拥有绘画、文字描写以及古船厂的证据,但还没有找到一艘三列桨座战船。其实关于古代三列桨座战船的建造有许多争论。在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甚至建造了一个复制品,来研究当时人们如何造船。

出于轻便、快捷的设计目的,三列桨座战船的长度大约为37米,宽6米。船上总共有170名桨手,分列在船体两边的三层桨座上——这也是战船名字的由来。战船上装有青铜制的撞锤,而已有考古发现,这个撞锤可以用来撞击敌船。

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古代港口已经被泥沙掩盖。2004年,考古学家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发掘出了一个巨大的沉船宝库,在出土的37艘公元5世纪到11世纪的沉船中,有7艘是战船。发现地点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的一个繁华街区,当时工人们正在修建地铁,在无意间发现了这些沉船。

遭遇船难的法老石棺

在早期考古学的记载中,有一个关于法老石棺在海上遗落的传说。故事开始于一位名叫霍华德·威瑟的英国探险家。1837年,他将吉萨的金字塔炸开,以更好地对其内部进行探索。在由孟卡拉法老(统治时间是公元前2490年到前2472年)建造的金字塔(即孟卡拉金字塔)的主墓室,他发现了一个空的玄武岩石棺。

霍华德·威瑟决定将这个重达三吨的石棺运回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但运货的船于1838年秋天在地中海沉没。翻开劳埃德保险公司的《损失和伤亡簿》,在1839年1月31日星期四的条目中,记载了这条船“于9月20日从亚历山大港驶出;10月13日从马耳他驶出前往利物浦;至今杳无音讯”。

13.读《失落的文明》心得 篇十三

2.风度表现着一个人的文化教养,是一个人审美观念和精神世界凝成的晶体。——金马

3.我要抱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贝多芬)

4.在一个地方不满意的人,在另一个地主也未必能快乐(挪威)

5.昨天是今天的镜子(欧洲)

6.韵味,可以表明一个人的内涵;谈吐,可以显示一个人的修养;格调,可以说明一个人的情操。——汪国真

7.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或哲学的美。——宗白华

8.最好的预言是过去(英国)

9.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鲁迅)

10.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张抗抗

11.美的风度的第一条法则是:请尊重别人的自由;第二条法则是:请自己表现自由。——席勒

12.多读一些书,让自己多有一点自信,加上你因了解人情世故而产生的一种对人对物的爱与宽恕的涵养。那时,你自然就会有一种从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风度。——罗兰

13.漏勺在家里漏,到野外还是漏(朝鲜)

14.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上一篇:培养自信孩子的方法下一篇:老人与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