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语

2024-07-17

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语(共15篇)(共15篇)

1.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语 篇一

学习方法也有所不足,这一切阻碍了你学习成绩的提高。

方法上你还要多向***同学讨教,平时可经常与成绩比你更好的同学交流学习体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你都做得不够。理科相对较弱,你可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注意学习方法,加强理科思维的培养。

你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如果能学会学习,加上你的聪明,一定会取得令所有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你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掌握知识也不够牢固,思维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你动作太慢,学习方法也有待改善,思维能力要进一步培养。

你是一个很老实的学生,其他方面表现很好,就是学习有点跟不上,其实你平时一向很认真,很努力,为什么反而事倍功半呢?

你思维不够灵活,学习上喜欢死记硬背,有畏难的情绪。

你未能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品质,缺乏顽强的学习意志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你有时思维不够灵活,做事速度慢。

其实,你只要上课认真听,课后认真复习,有什么不懂的及时向别人请教,成绩是会跟上来的,你并不是笨,只是还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

其实,以你的基础,以你的勤奋,你的学习应能进一步提高,关键在于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在平时学习中能统筹兼顾,扎扎实实搞好文科科目基础学习,成绩会更上一层楼。

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起来,知道吗?

学习成绩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也有所不足,这一切阻碍了你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习上,你有很强的自觉性,成绩也基本稳定,如果你能讲究方法,多学多问,做得稳中有进就更好了。

学习上你依赖性较强,未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上你有一定的钻研精神,但学习效率不高,功课起伏较大。

在学习成绩上还不够理想,老师建议你在学习上多注意方法,多和其他同学探讨,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这一学期你的成绩有点下降,并非你不努力,而是方法上有问题,我想这可能和你性格有关,你性格过于内向,思维的灵活性受到影响,平时也不敢发问。

只是我不明白,你看上去并不像是个胆小鬼,怎么有疑问不敢问老师?

你很勤奋,学习总是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只是你的学习成绩暂时不理想,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坚持你的学习态度,改变一下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肯定会进步的!

2.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语 篇二

在我国中小学校, 学生一直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习, 在教师、家长的监督下被动地学习,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普遍不强。进入大学, 学习环境相对自由, 学生如果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控力差、缺乏自主学习的意愿, 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于技术要求高、花费时间多而难度大的钢琴课, 枯燥的基本功、不断重复的练习、程式化的古典音乐、特殊的符号、繁杂的技术、抽象的理解会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幅度降低, 类似的情况在非钢琴专业学生中情况更加严重。当缺乏外部压力和遇到学习困难时, 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高师钢琴的学习效果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指他们对大学学习的基本看法及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学习态度的内容具体包括对自己专业的偏好程度、平时的练琴表现、对待考试的态度以及对课堂交流和讨论的积极态度等。毋庸置疑, 良好的学习态度意味着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并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会产生掌握知识这一良性反应。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为四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适应、认知、满足和飞跃。适应过程是学生开始适应学习环境;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对象采取相应的态度;满足过程是指学习的知识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飞跃过程是指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

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正比关系, 被我们的生活实践所普遍证实, 为大家所广泛认同, 但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钢琴教师研究思索。

一、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

1. 高师音乐学专业中钢琴课的定位发生了变化, 学生学习钢琴的目的更宽泛了。

随着中小学新课标的颁布实施, 中小学音乐教学与过去相比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变过去的“双基”教学, 为以审美为核心的感受音乐美、体验音乐美的, 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性、鉴赏性教学。以前高师音乐专业的传统培养模式教出的学生已经不适应新课标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同时新课标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对高师钢琴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以训练学生钢琴演奏技能为主的钢琴教学不能适应当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 钢琴演奏技能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不是最重要和必备的。钢琴教学的内容在深度与宽度上有新的不同以往的变化, 客观上对学生钢琴演奏技能的整体要求在降低。教师与学生都需要调整观念, 改变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这种改变的不稳定性对学生影响很大。

2. 音乐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

自高校扩招以来, 专业基础强、专业定位早的学生大都被专业音乐学院招走了, 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一方面, 中小学沉重的文化课负担使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没有大量时间练习钢琴、学习音乐;另一方面, 音乐学专业的学生, 大部分是在高中文化课上不去以后决定该学音乐专业的, 基本上没有系统的音乐专业基础。薄弱的专业基础使学生缺乏专业学习的信心, 削弱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

3. 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

近年来,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学生在逐年减少, 有就业需求矛盾的问题, 也有学生个人志向的选择原因。做中小学音乐教师已经成为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中少数学生的选择, 甚至毕业后是否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工作都不能肯定。大部分学生是在社会上从事业余音乐教育培训活动, 或者改行从事其他社会工作。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与多样性使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念不坚决, 学习音乐的态度不坚定。

4. 高校教风、学风整体的下滑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

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与教师数量的相对不足, 造成了钢琴教学课时量减少, 教师面对大量学生处于疲于应付的局面。现行的高校评价体系重科研轻教学, 特别是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 受综合大学整体要求的影响, 不问专业特点的统一评价标准, 以科研立项和发表文章为标志的“科研”是教师们的头等重要的工作。在高师院校, 教学工作是良心活, 是可紧可松的软要求, 对教学工作的轻视在年轻教师中尤其严重, 所谓上好一百节课不如写一篇文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在教师的思想中已经深深扎下了根。网络时代的学生面对的诱惑太多, 投入练习钢琴的时间愈来愈少, 既没有学习的内在动力又缺乏学习的外部压力。这一切造成的结果是, 作为高师音乐专业基础和骨干课程的钢琴教学, 教师缺乏教学责任和精力投入, 学生没有学习热情和毅力, 教学质量普遍严重滑坡, 学生质量一届不如一届, 过去的学生通过四年大学学习, 钢琴弹奏水平是脱胎换骨的提高, 现在的学生毕业与进校钢琴弹奏水平差不多, 甚至有不进反退的现象。

5. 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异化。

钢琴学习不同于其他专业学习的诸多特点中, 有一个就是师生的关系, 由于钢琴训练需要从小培养, 师生关系和缘分是从学生幼年就开始的, 过去的钢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基本上是师徒关系, 里面有一种师徒缘分和一种类似父子感情的师徒情感, 教师的付出经常是不计报酬和时间的, 有些教师对待学生甚至比对待自己的孩子还用心, 学生有很强的感恩思想, 努力学习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现在的商品社会下,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近乎买卖关系, 学生付学费, 教师给上课, 师生关系更像是雇员与顾客的关系, 教师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挑选有缘有才的学生, 也没有义务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在教学上, 学生也没有努力学习回报老师的想法, 更谈不上感恩之类的情感。此学生不是彼学生, 此教师也不是彼教师。

二、结论与措施

1. 音乐学专业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

良好的学习态度应该是上课时认真听讲, 多思考多提问, 课后认真练习, 善于总结;理解钢琴学习的重要性, 喜欢钢琴这一科目的学习;以认真和自信的态度对待钢琴课的考试, 积极与老师进行课堂交流和讨论, 在师生交流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中获得思维上的激发, 提升钢琴学习的水平。钢琴课的学习表现、对钢琴课的偏好程度、考试态度以及对钢琴课课堂参与积极性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有正向作用,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路径。

2. 应重视钢琴课堂交流, 提高音乐学专业学生钢琴课的学习成绩。

从目前高师音乐学专业的钢琴教学可以看出, 我国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主动与教师探讨钢琴学习的问题很不够, 这与我国长期的被动式教学方式有关, 也与我国钢琴教学的一对一的单一形式有关。国外的教学中经常使用课堂交流或讨论的学习方式, 上课形式多样, 特别是小组课和大班课上的学习, 学生们相互讨论会相互激发, 深入思考, 容易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并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主动解决,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发散性思维, 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

3. 学院应在激发音乐学专业学生学习钢琴兴趣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高师音乐学院应该遵循音乐学学生学习的规律, 从多角度努力让学生端正对于钢琴课的学习态度。一方面应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组织优秀学生的演奏会, 介绍学习经验, 缩短他们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适应过程。从实际出发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 在钢琴课程内容上加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即兴演奏与即兴伴奏, 安排一些近现代的和比较流行的乐曲, 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适用的高师钢琴教材。学院应引入多媒体等教学设施, 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考评, 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4. 钢琴教师要设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教师可通过在课堂中穿插讲述钢琴音乐史、钢琴界趣闻, 以及成立钢琴学习兴趣小组, 运用钢琴知识和技能解决相关实用问题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多媒体设备在现代高校中已经被广泛应用, 钢琴教师应注意在钢琴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增加钢琴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多媒体教学利用了声、光、电技术, 集图像、声音于一体, 让学生对钢琴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 由被动到主动, 自然地融合到教学的场景中。

5. 经常性的钢琴演奏实践能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钢琴作为表演的乐器, 舞台实践是检验学习成绩的最终目标。经常性的钢琴舞台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的自我认知;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有益于激发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进而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周书秋.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之关系考试周刊, 2010 (38)

[2]谷存昌.高校学生课程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1)

3.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语 篇三

师生关系学习态度教学效果课堂环境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形式是得到尊敬和爱戴。英国伦理教育学家彼得曾经这样说过,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在内心接受教师的关爱与教导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生们在学校快乐的源泉也同样源于教师的关爱,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学生也会把教师对自己的这种关爱与尊重内化为自己对待他人的行为方式,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学生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它同学。和学生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关系是我们教师最应该做到的一点。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一个例子: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班级里的学生有一部分已经达到厌学的地步,这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一般都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也一直得不到明显的提高,所以常常由于成绩不及格而受到惩罚,这样一来他们对不及格是如此恐惧,但也改变不了这样的状况,以至于不想再努力。作为教师我们很明白,如果一个人爬山的时候,每次都是爬到半山腰就掉下来,并且摔断了腿,这样爬3、5年后,他很容易放弃,所以当我们面对这些已经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在学习上他们已经放弃了向上爬。了解到学生的恐惧和失败,教师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应该采用“快速成功法”。在课堂上很正式的告诉他们有一种很好的口诀记忆方法,能让他们快速掌握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一开始很多学生都会给我们一个不相信的眼神,但很快又被朗朗上口的口诀吸引住。最后,让他们非常吃惊的是,真正用心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一旦他们取得了一点成功,他们就想再成功,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感觉良好,他们愿意来到这个令他们满意愉快的课堂,他们在这里做得很出色。经过教师的努力与学生的积极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很认真地告诉我们,他们其实并不是愚笨,也不是懒惰,而是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

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得到学生的信任,之后再继续努力在课下和他们搞好关系,对待学生不能一味采用说教的方式。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不管是平常听写还是单元检测,学生们作弊的现象都很严重,教学中我们经常为学生这样的行为感到很烦恼。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这部分学生,告诉他们诚实的重要性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但在他们信任教师的前提下,教师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学生,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他们愿意知道自己的老师在想什么。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师都不赞成作弊。接下来,我们可以和学生讨论作弊为什么是不对的,当班长把我们讨论的结果整理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他们总结的作弊不对是因为:第一,作弊将大大地损坏自尊,因为你不能为作弊而获得的好成绩感到自豪。第二,作弊就等同于撒谎,因为它会让其他人知道你比实际的知道得多。第三,作弊辜负了老师对你的信任,它伤害了师生之间的完全信任的关系。第四,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作弊,会使我们养成欺骗的不良行为习惯,这样会使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也会去欺骗别人,养成习惯性说谎的不良习惯。第五,作弊对于所有没有作弊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4.关于学生对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篇四

因为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的非认知因素之一,所以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来说,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很是关键。良好的学习态度,包括:

1、主动维持学习的兴趣,2、合理安排学习时间,3、尊重学习的对象,4、信任自己的学习潜力,5、不急于求成。养成一种态度,需要磨练,必然会有所反复,甚至会有所斗争,但只要我们坚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是能够构成的。

有些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产生和构成,往往是由于他们学习中因多次失败和挫折而产生的多次消极情绪体验积累的结果。这些学生,由于他们智力较差,或学习方法不当,或刻苦努力不够,因此考试屡战屡败,深感积重难返,缺乏信心,构成严重的挫折心理。而当他们受挫时,往往又得不到必要的鼓励、指点,受到的却是教师的批评、谴责、奚落的白眼,有的甚至还受到父母的打骂。这样日复一日在他们心理上构成了“学习即痛苦”的消极情绪反应。正是由于这种情绪上的原因,他们虽能在认识上懂得学习的重要,但还是有不爱学、不愿学,甚至逃避学习。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呢?我们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会学习的人,不但能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自觉主动地学习,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提出新的学习目标,再攀高峰。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心回答老师的问题;认真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做到字迹端正,考试不作弊等等。教师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它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努力。我要求学生自定了一个努力的目标,号召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引导学生以好同学为学习榜样。

(2)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做作业的方法。有些学生为了能尽早出去玩,每次都快速完成作业,但错误却很多。这样,他们就难免要进行几次的作业订正。因此,我常让作业质量差的学生算一笔帐,使学生发现“完成任务式的作业”,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我此刻依旧清晰地记得我上初中时,英语老师对我们说的一句话,那就是:“搞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此刻,我把这句话送给我的学生们,告诉他们要科学安排学习和休闲的时间,做作业时就要一心一意地做,休闲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

5.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语 篇五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同学们,我们肯定都曾经听说过“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成败”这类的话。今天作为你们的导师,借着这次班会的机会,我想和同学们谈对待学习的态度问题。

“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是从个人发展的高度来说的,看似朦胧高深,实际上我觉得这句话对同学们来说就是真理。做任何事,没有认真对待的态度,没有从内心深处真正的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那么这件事你会很难做好。对待学习更是如此。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不知道你们在学习其他学科时是什么情况,但我了解同学们学习语文的情况。语文课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可以说学不好语文,那你很有可能其他学科学习也会有困难。从这方面来说,同学们,学习是融会贯通的,各科之间不是没有联系,所以我希望今天讲的内容对同学们的整个学习有帮助。在多少次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反复强调了一些知识点,可每次总有不少同学心不在焉,今天说了,明天再提起来就会有不少同学什么都不知道;课堂上也好,晚上也好,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有那么一部分同学没有完成,让你自学的内容一点没学,让你背过的的文言文和诗词根本就没有背过,每周降到三次的日记有很多同学已经很多天没有写了„„类似的事还有很多,同学们,老师讲得这些现象,你想一想自己是否存在?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态度问题,你们没有认真的对待语文学习。以

此类推,有很多同学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也是这种态度。那我就要给你下一个结论了:我的同学,这样的态度你是不会取得优异成绩的!

对待某件事的态度,就像我们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父母,就像你渴望着自己喜欢的一项运动,就像你内心对自己老师的崇拜,就像你朝思暮想着打电脑游戏一样„„如果你真的做到了这样,那你就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就是一种真正在意的态度。就同学们而言就是从内心深处真正的把学习放在心上。再说得具体一些,那就是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把学习——不只是语文这一科的学习——放在心上,真的在意学习这件事。

在意一件事,就会关心这件事,就会关注这件事的成败得失,就像你总挂念着自己的父母,挂念着自己喜欢做的事一样,你的内心会因这件事的成功而高兴,因这件事的失败而难过。所以如果你真正的在意学习了,你端正了学习的态度,明确了学习的目的,那么老师讲的内容你就会放在心上,就不至于对老师刚讲过的内容却一无所知。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天我们刚刚进行过期中考试,就在考试前两天,我给同学们讲了律诗的有关知识,其中特别讲解了律诗中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知识,并且认真的写在了黑板上,结果只过了两天,考试中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全班却有二十多人没有弄明白一首律诗中,哪句是颔联。同学们,这些知识是语文学习中的最基础的东西,因为你没有一个好的态度,结果你就没有掌握这一知识点。而你们应该知道,所有的知识是日积月累而成,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江河无以成大海。由此看来,态度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那,有同学要问了,怎样才能让自己一个好态度呢?其实很简单,你认真的对待学习这件事: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及时完成;让你自学就应该认真阅读、查阅、作记录;老师讲课,那应该知道这些内容就是重点了,要认真的听取在心里;课后或者晚上要把这一天的学习主要内容做一下笔记,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你对待学习态度中最为有用的一点。你认真听了,过后认真记了,同学们,这——就是好的态度。只要你坚持这样做,请相信老师的话——不用太长的时间你就会取得优秀的成绩。你的人生也一定会因为你这个好的态度而改变。

6.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篇六

曹明霞

1.学习状态是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

课堂上学生学习状态不好是老师们最头疼的事,也是平时抱怨最多的话题。

你看,课堂上老师在上课,可有的学生却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眼神游移不定,所有的教学活动似乎都与他们没有关系。他们不会认真地听课,不会独立地作业,不会专注地思考,不会自然地表达,不会积极地合作„„自顾自地玩,不亦乐乎。显然,这种状态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全面素质的发展。

2.教师在教学中对学习状态还缺乏积极的关注

当我们渴望着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良好的积极的学习状态,为那些消极的不好的学习状态而焦虑、担心的时候,扪心自问:我们明白自己在课堂上应关注什么吗?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吗?我们在课堂上真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切实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了吗?

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教师在实施每一项教学活动时,都应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我们讲述的内容学生是不是听懂了?所提的问题是不是学生所需要思考的问题?训练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是不是充分又必要的?使用的教具、学具是不是必需和有效的?教师的情感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道理谁都明白,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并非都能这样做。

同样在课堂上,从提问实施的情况来看,教师总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预定的情况来回答问题,稍有偏差,教师总会要用无尽的追问,把学生的回答纳入到自己设计的范围中来。

这些课堂更多的是关注了教师的教,关注了教师完成教案的情况,而缺少了关注学生的学和学生的发展。

3.关注学习状态是关注学生发展的具体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当今课堂改革的主旋律。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发展的具体行为,它要求我们要切实改变以往的 “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建立“以学论教,教为

1了促进学”的教学理念。

关注学习状态既是时代发展、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

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体现了不同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还是接受教育的容器?是以教为中心还是以学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体现的是以生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就学论教的因材施教思想,它符合“学习成绩主要取决于学习时的情绪”的情商理论,符合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哲学思想。

7.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调查分析 篇七

关键词:学习态度,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的态度非常被动而消极,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应该说,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基本上弄清了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有哪些,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等教学实践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问卷调查的结果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以150名学生为对象,按所设提问回答所占百分比具体如下:

1.你自我感觉自己的学习态度如何

根据这些数据可知,影响学习态度的负面因素还是很强烈,我们研究的结果会很有用。

2.你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如何

由以上数据可知,同学们都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影响了学习成绩,很想提高成绩,所以我们的研究很有必要。

3.具体影响你学习态度的因素是什么

(1)促进作用

首先,自身方面。有信心,理想及信念,心态良好,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肯定,做事认真,细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可见,信心,信念是很重要的。努力,总结是途径,做事认真,细心是技巧,这些自身因素都能对学习态度起促进作用。

其次,家庭方面。经济支持,精神鼓励,不过分的施加压力,父母的理解,能与父母很好的沟通。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根本的,如果有了父母的关爱,理解,那么同学们会努力地,专心地学习。

第三,学校方面。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质量好,管理严格,教师的信任,平等的对待同学。

不错,老师好,胜过于法宝,学校好,更是无理由说学习态度不好。

第四,社会方面。推行素质教育,开展有益活动,存在激烈的竞争,具有激励作用。

可知,社会对在校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五,其他。同学之间关系融洽,朋友的帮助,亲戚的鼓励等。

朋友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朋友可以互相介绍学习方法,互相鼓励,帮助,这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

(2)阻碍作用

第一,自身方面。自卑,压力大,不能正视成功和失败。没有恒心,怕苦,对学习认识不正确,学习方法不正确,进取心不强,情绪低落,等等。

第二,家庭方面。家庭的破碎,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对学习的不支持,对自己的监督不够,构成来自家庭的无形的压力。

上述因素对学习态度的他、影响很明显,我们应该认识并解决这些因素。

家庭的破碎,我们作为子女是无法改变的,只能尽力鼓励自己,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等,是当今父母与子女间的热门话题。我们认为要越过父母与子女间的代沟,语言沟通是最直接、最见效的方法。家庭的无形压力,我们不应该从反面看待它,应该乐观接受它,使它成为学习的动力。

第三,学校方面。个别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太好,过分强调名次,老师的鄙视,对落后生的关心不够。我们认为名次是学生的附件之一,我们不应该向某些老师、学校一样,去看重名次,应看重能力及掌握知识的多少。

经过以上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学生,以学习为主要生活内容,考试成绩是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因素是:

首先,学习动力。大家都知道,没有汽油,没有发动机,汽车不过就是个钢铁模型,怎么也动不起来。人的行为活动也一样,如果没有动力,没有发自内心的愿望,很难走得快走得远。尤其是当任务越来越重时,更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调动本身具备的各种潜能,来一步步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

其次,学习方法。任何事情都需要方法,学习问题尤其如此。好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轻松地提高成绩,并体味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拿着匙子吃面条,就有再强的动力也罔然,不过是徒增挫折感。而有些学生就是这样,或者忽视自身的智能优势,拼命用弱势去学习,或者刻舟求剑,用不适应当前学习任务的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自然成绩很难提高,更无任何成就感可言。

最后,还有一点,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这看起来不是学生自身的事,但和孩子的学习态度关系极大。

8.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调查分析 篇八

学习态度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的态度非常被动而消极,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应该说,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基本上弄清了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有哪些,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等教学实践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问卷调查的结果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以150名学生为对象,按所设提问回答所占百分比具体如下:

1.你自我感觉自己的学习态度如何

A.认为特好的占0﹪B.好的占11.1﹪

C.一般的占48.2﹪D.差占34.5﹪

根据这些数据可知,影响学习态度的负面因素还是很强烈,我们研究的结果会很有用。

2.你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如何

A.居前者为5﹪B.中上为26.8﹪

C.中间为51.8﹪D.中下为28.6﹪

由以上数据可知,同学们都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影响了学习成绩,很想提高成绩,所以我们的研究很有必要。

3.具体影响你学习态度的因素是什么

(1)促进作用

首先,自身方面。有信心,理想及信念,心态良好,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肯定,做事认真,细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可见,信心,信念是很重要的。努力,总结是途径,做事认真,细心是技巧,这些自身因素都能对学习态度起促进作用。

其次,家庭方面。经济支持,精神鼓励,不过分的施加压力,父母的理解,能与父母很好的沟通。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根本的,如果有了父母的关爱,理解,那么同学们会努力地,专心地学习。

第三,学校方面。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质量好,管理严格,教师的信任,平等的对待同学。

不错,老师好,胜过于法宝,学校好,更是无理由说学习态度不好。

第四,社会方面。推行素质教育,开展有益活动,存在激烈的竞争,具有激励作用。

可知,社会对在校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五,其他。同学之间关系融洽,朋友的帮助,亲戚的鼓励等。

朋友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朋友可以互相介绍学习方法,互相鼓励,帮助,这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

(2)阻碍作用

第一,自身方面。自卑,压力大,不能正视成功和失败。没有恒心,怕苦,对学习认识不正确,学习方法不正确,进取心不强,情绪低落,等等。

第二,家庭方面。家庭的破碎,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对学习的不支持,对自己的监督不够,构成来自家庭的无形的压力。

上述因素对学习态度的他、影响很明显,我们应该认识并解决这些因素。

家庭的破碎,我们作为子女是无法改变的,只能尽力鼓励自己,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等,是当今父母与子女间的热门话题。我们认为要越过父母与子女间的代沟,语言沟通是最直接、最见效的方法。家庭的无形压力,我们不应该从反面看待它,应该乐观接受它,使它成为学习的动力。

第三,学校方面。个别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太好,过分强调名次,老师的鄙视,对落后生的关心不够。我们认为名次是学生的附件之一,我们不应该向某些老师、学校一样,去看重名次,应看重能力及掌握知识的多少。

经过以上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学生,以学习为主要生活内容,考试成绩是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因素是:

首先,学习动力。大家都知道,没有汽油,没有发动机,汽车不过就是个钢铁模型,怎么也动不起来。人的行为活动也一样,如果没有动力,没有发自内心的愿望,很难走得快走得远。尤其是当任务越来越重时,更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调动本身具备的各种潜能,来一步步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

其次,学习方法。任何事情都需要方法,学习问题尤其如此。好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轻松地提高成绩,并体味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拿着匙子吃面条,就有再强的动力也罔然,不过是徒增挫折感。而有些学生就是这样,或者忽视自身的智能优势,拼命用弱势去学习,或者刻舟求剑,用不适应当前学习任务的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自然成绩很难提高,更无任何成就感可言。

最后,还有一点,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这看起来不是学生自身的事,但和孩子的学习态度关系极大。

9.怎么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 篇九

一、应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态度最直接的制约因素,学习动机的发展会引起学习态度的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一样 对学习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的学习仅为个人利益着想,走出“农门”,升官发财,那么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会使学习失去后劲,出现应付,进而导致学而不实,干起买卖假学历,假文凭的勾当。怎样才是积极的学习动机呢?一是把历史文明文化的承传作为己任,使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二是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需要融为一体,把国家兴旺,民族的振兴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三是把学习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有机结合。四是把学习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五是把完善个体心智,培养聪明才干,开发个体潜能看成是现实社会的需求和未来的历史责任。一个人如果有了积极的学习动机,就会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产生强劲的内动力。作为学校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不仅要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为什么要学,学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要用历史的现代的杰出伟人、名家以及先进人物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去熏陶、感染学生。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感知祖国的巨大变化得力于人民的共同努力,是人民智慧的结晶。要利用德育教育阵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要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培养积极的进取精神。只有有了积极的学习动机,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在挫折和困难中披荆斩棘,完成学业,实现真正的素质提高,也才会为今后进行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学习性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应激发高昂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个人要想乐于从事某项工作并竭力达到预定目标,首先应对其所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将兴趣逐渐转化升华为志趣,才能端正其态度。学习活动也是一样,只有有了兴趣并升华为志趣,才会将“苦学”变为“乐学”,才会变被动为主动,才会从思想深处去感悟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学习活动变得自觉自愿,积极主动。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科别的不同,学生自身的差异,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有浓淡之分。但无论怎样,基础教育是普及阶段,涉及国民整体素质,作为学校应在学生兴趣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一是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善于从广博的知识中吸取其精髓,达到丰富和完善自我,从而体会到知识积累过程的心理快感。二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多接触新鲜事物,诱发求知的欲望,使“为什么”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竭力钻研,永保激情的内核。三是改变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使学习过程轻松、愉快、有趣。四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使学生明白,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并不令人感兴趣,对于社会、集体和自己进步有意义的事情,即使缺乏兴趣,也不要回避,而应该强迫自己积极的去做好,有许多事情,往往要做了之后,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才会体会到它的意义,才会产生兴趣。总之,培养学习兴趣 的方法很多,只要善于启迪、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日渐增浓。

三、应帮助建立可达成的学习目标

目标有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之分。任何一种有导向指引功能目标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经过激烈的心理冲突。如在制定过程中不求实际,为制定目标而制定目标,不但会丧失目标所潜在的驱动力,而且会挫伤人本身的积极性和热情。好高务远的目标表面看来有无限的追求和远大的志向,在付诸实践时,往往出现目标与实际相距甚远,甚至永远难以完成目标,这样,目标就成为一纸空文,不但不能实施,反而挫伤其热情,使人在焦虑中变得消沉而不求进取。过易的目标会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目标过低,无需经过努力和奋斗就轻而易举实现,表面看来成功,实则平平淡淡,甚至原地踏步。长此以往,不仅无所作为,反而失去奋进、开拓、蓬勃向上的精神。制定怎样的目标才有利于一个人的学习、成功成材呢?应权衡哪些因素?从难度值上,要遵循“跳一跳,摸得到”的原则,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既不能高不可攀,无法触及,脱离实际,又不能谨小甚微,缺乏进取开拓。要根据主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量力而定。从影响目标制定和实施的因素上,要考虑以下内容:1、智力水平。2、身体状况。3、现有基础。4、兴趣情感。5、意志毅力。6、物质条件。7、指导帮助。8、环境氛围。当然,也还要考虑不可预测的影响目标达成的其他干扰因素的应对处理措施。只有通盘考虑,才能制定出适时的目标,只有目标适时,学生才会对目标充满信心,并能竭尽全力为目标的实现而奋斗,在目标实施过程和达成中感受成功的快感和满足。从而更进一步认同目标,达到产生使学习成为自觉的内化行为。

四、应培养坚强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往往与一个人的自觉性紧密相连。坚强的意志表现为:遇事有主见,处事能果断,勇于克服困难,善于约束自己。它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是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有时会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地,如果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战胜挫折和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将会士气消沉,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更不用说对学习的激情和主动了。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品质呢?1、交给学生战胜挫折困难的方法。首先,要不畏挫折,要冷静对待,充分认识困难挫折的难免性,把困难挫折看成是对意志磨砺的一次机会,失败孕育着成功。其次,要自我疏导,要充分相信自己才能,善于排解挫折带来的心理压抑和苦愁。第三,要重视经验积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总结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第四,要善于请求帮助,从老师、家长、同学、好友对挫折原因的分析、建议中,找到症结要害,使人醒悟,增强信心。2、开展磨砺意志的活动,诸如:登山、远足、负重、对抗性较强的竟技活动、定时任务练习等。3、榜样激励,通过故事会、演讲赛讴歌诸如奥斯特诺夫斯基、张海迪、雷锋等一批意志坚强人物的成功成材的事迹,让学生受感染和熏陶,以求认识磨砺坚强意志的意义和作用。意志的磨砺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在事的大小,而在于一以贯之。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将会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迎接新的挑战。

五、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学习态度虽然与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目标等紧密相关,是决定学习态度、效果的关键因素,但是,学习氛围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所以,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也是培养学习态度的因素之一。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形成奋发向上,你追我赶,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风气,使学生在大熔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其次,要形成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的集体规范,制定有利于学习、进步的班纪班规,防止或减少干扰因素的存在。第三,要形成和谐的人际的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相互勉励,互相促进,也便于沟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师、对所学科目的认同,从而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当然,学习氛围还有来自家庭、社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之,一个奋发进取的团队、集体,对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大有裨益的。

10.如何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 篇十

四川农大教育心理学陈春花

指导老师胡老师

摘要:教师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是重中之重。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是指在教学情境下,利用某些诱因,使之形成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的学习兴趣,既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问题,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主动性;培养;兴趣;积极性;激发;学习习惯。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也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的内在动力。兴趣既可以激起情感,培养意识感,也可以唤起学生某种动机。动机越强烈,其行为也越明显。

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引导学生的需要与学习习惯。而学习习惯的离不开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激发学习动机是完成学习过程的动力,动机来源于学生本身的需要和外部条件的刺激。也就是说,有了需要产生,再有外部条件,就可以去行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培养学生学习应用能力,要结合生活与知识的渗透点。一旦学生认为学有所用,那自然就能进入“想学——学会——更想学”的良性循环了。”这样的学习动机一旦发挥作用,它就会给人以能量,对自己的目标产生极大的积极性,使注意集中,思维敏捷,进行着持久而顽强的学习。借着心理学动机原理为依据,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这一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一、加强学习目标教育,培养成就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制定与选择学习目标很重要。从学生学习的心理看,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时,学习成果已观念地再现在学生的头脑中,也就是在头脑中有初步预期的学习成果,成为进而学习的目的。学生在学习中,就是围绕这个预期的成果选择学习方法、安排学习过程的。许多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好的学习效果开始于清晰表述的目的,然后组织适合于目的的学习方法、材料与经验,学生在学习时一方面记住所要达到的目标,一方面集中力量走好每一步,使学习手段与学习目标联系起来。经过对部分学生的观察发现,那些学生学习差的主要原因是,在学习每一课书时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别的同学在读书,他们也在读书,别的同学在写,他们也在写,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读、为什么写。他们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提一下,他们便动一下。如此循环下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被泯灭了.学习成绩也就没有办法跟上来。在教每课书时,帮助学生自己主动地确定学习目标,对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也有帮助的。不过需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目标。

二、对学生一视同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不论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与学生的谈话交流中,或只是平日里观察学生过程中,我都发现在如今的学生中缺乏自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许多基础还算不错的学生因为自信不足,缺乏继续进取勇攀知识高峰的决心。更多基

础薄弱的学生则由于自信心长期受到压制,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因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就必须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做起。在教育工作中,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非常重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往往用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通常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得到比较多的关注,而成绩差的却被冷落到一旁,实际上,无论成绩好的、中等的。差的同学,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取得好的成绩时,显得比较自信,但一遇到波折就情绪低落,他们怕失败,怕别的同学超过自己;成绩中等的想上进却难得如愿,想放弃又于心不甘,总是忧心忡忡;差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自制力和约束力,想脱掉后进生的帽子,将学习成绩搞上去,但常觉得力不从心,失败过多更是缺乏自信,基于这种情况,教师不能仅把目光聚集在部分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应面向全体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无论哪一层面的学生,当他们感受老师在关注着他们,并对他们寄予厚望时,学生会更勤奋,自信心也会增强,对于后进生,鉴于他们长期以来心理处于被压抑状态,老师需要不断地向他们传递“你有能力”“你能取得进步”等信息,注意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鼓励他们每一个细微的成功,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二、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使学生感到利用原有的知识技能无法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从而逐渐产生解决困惑的心理需求。给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泼状态中进行尝试学习,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若能充分利用生活事例、故事、新闻和物理实验等精心择优创设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灵活运用提问技巧,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增强学习能力的功效,将极大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情境创设要围绕教学目标。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

2、创设情境要有直观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是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的参与学习。

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和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地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表现为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老师的热爱。

三、联系生活型前置性作业,是学生学习有兴趣。

设置

三、要适时的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满足感,让他们保持学习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我在上课时常编排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给予完成,使他们在课堂中常有成功的感觉,让他们不怕学习,爱上学习,心中保持着自信。

四、反馈学习结果,鞭策学生发愤学习

让学生及时了悟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加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因为知道学习结果后,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热情,增强努力程度,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争取更好的成绩。为此,教师应尽可能及时地批改当天的作业或卷子,并尽可能及时发还及时讲评。学生对刚做过的题目往往记忆犹新,并渴望很快了解学习结果,学习积极性高,进步就快。也就是说,反馈的时间越短,效果越高,相反,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就缺乏学习的激励,进步就越慢。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等级或分数往往不及恰当的短语评定的效果好,给学生的学习成果打分或评定的同时,给予适当的短评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等作出全面的评定,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习结果写一些评语来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开展竞赛活动,有效利用奖赏手段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活动,学生的成就感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也会有所增加。有效利用奖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较好手段,例如在数学练习课教学中,老师出几道有层次性的题目,并说明老师当场批改,当场奖励,能受到老师当场批改的同学都能较早完成题目。通过这一活动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和处罚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开展竞赛活动,再利用奖赏手段推动学生学习为契机。而使学生发现学习本身的价值,以产生和促进学习的自觉性。

六、引导学生自我激励

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激励自己战胜困难,获得学习成功,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曾经有一位优秀的教师,他在一个学期内就把一个全校成绩最差的班级带到了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当有人问他是怎样教这些所谓的差生的,这位教师是这样回答的:“事实上,我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补习,我只是每天上课前对我的学生们说‘你们每个同学都可以取得好成绩,只要你每天督促自己多做一道题,多背一个单词,多考一分。’事实上,我的学生们每天就向着这个小小的目标不断前进,一个学期下来,成绩自然就上去了。”确实如此,激励孩子其实很容易,只要适时鼓励孩子,让孩子产生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孩子的自我激励也就产生了。

综上所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学习进步与否,掌握科学知识的可能和限度。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与

思维、情感、意志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充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在智力、能力、意志等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学习动机的激活剂是完成学习过程的动力因子,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旦得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水平定能提高,学习效果定会理想。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新标准、新评价编写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商务印书馆

[2]《教师实用心理学》白桂香开明出版社

[3]《现代心理学全书》黄珉珉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

[4]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网

丁平

11.影响中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的因素 篇十一

一、影响中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的原因

1.体育教师的修养与素质。对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因素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着装整齐、精神饱满、形象良好以及教学方法科学正确、讲解清晰、动作示范正确,做得干净利落、指导训练有方、教学经验丰富,这些都能感染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上体育课时教师如果衣着不整、讲解不得要领、无精打采,甚至在体育器械上示范练习时,出现失误或示范动作不能正确完成等情况,这势必会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恐惧心理,失去兴趣。如果体育教师总是以粗暴和孤陋寡闻的面貌出现,那么,学生也会因对体育教师的反感而迁“厌”于体育教学。另外,体育教师主观上的松懈和长期的“放羊式”教学,更加重了学生的“厌”字。

2.中学生的年齡、性别、心理因素。现代的中学生从年龄上来说普遍偏小,特别是初中阶段生理发育不完善,运动基础差,身体素质单薄,力量、速度、协调性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因此,对教学内容缺乏足够的信心,表现出上课时不能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从而影响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体育学习态度还表现为出年龄、性别方面的特点。初中阶段的男生兴趣广泛,特别喜欢一些竞赛性、竞争性的项目,而女生则对柔韧性和优美性的项目感兴趣。

二、建议和对策

1.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首先,教师应热爱自己的事业,关心学生,以自己敬业爱生的满腔热情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建立浓厚的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无意中接受教师情感的影响。其次,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技巧,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艺感召学生。除了简洁明了的讲解外,还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在教学时,应恰当地设“疑”,多提一些有启发性、诱导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激发其求知欲,转被动为主动。除了正确利落的示范外,教师还应巧妙运用各种身体语言(如恰当的手势),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与学习,以帮助学生克服畏惧自卑心理,建立对体育学习的信心。另外,体育教学中不能过多地讲,而忽视了练。讲是为了练习,要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再集中讲解和体验。因此要精讲多练,练得少就会使学生索然无味。

2.充分理解学生的个体特征和需要,因材施教

12.中职学生学习态度探析 篇十二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提高取决于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是否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学校的大环境、班级的学习氛围、家庭的环境、个人心情等。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自制力较强,一般都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并且独立完成作业(包括实操的课题),学习中善于思考,遇到困难时表现出勇于克服的顽强精神;学习态度较差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就比较被动,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懂得如何去克服,缺乏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自控能力较差,学习比较被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缺乏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

因此,分析当前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以及影响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的相关因素,对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提出建议,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很有必要。

一、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现状

目前我国有一大部分以培养中级工为最终目标的技工学校已经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或技师学院,招收的初中毕业生最终的出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考取中级工证书从中技毕业(学制三年),第二种是考取高级工证书从高技工毕业(学制五年),第三种是考取技师资格证书以技师资格毕业(学制六年)。学生刚入学时对职业教育缺乏了解,对职业学校的学习方法还不适应,再加上文化基础普遍较差,所以整体的学习状况不好,从其学习态度来看总体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 学习态度积极型

这一类学生的学习态度相对积极,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积极地想办法解决,日常表现也较活跃。在学习上的具体表现是: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认真听讲,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课堂上与老师有互动,回答问题积极;按时完成作业,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对动手操作的内容也很感兴趣,任务完成较好。但这类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1/3左右,且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且以劳动预备制学生(外地生源)居多。

2. 学习态度消极型

这类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遇到困难就退缩,学习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是:考试能及格就行;这一类学生的日常表现不太活跃。他们在学习上的具体表现是:偶尔迟到,但不旷课;上课偶尔做做笔记,很少发言;有听不懂的地方就不听;作业不会的地方会参考其他同学的,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很少向老师请教;对实操的课题无法独立完成,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叫人痛心的是这类学生在中职生中占大多数。

3. 学习态度顽劣型

这类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对自己没有要求,只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表现较活跃。他们到学校就是混日子。这类学生在学习上的具体表现是:经常迟到、旷课;上课说话、玩手机等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时有发生,并且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与老师发生顶撞,更有甚者说出侮辱老师的话,有时他们会把整个课堂搅得一团糟,使正常的教学无法进行下去;很少做作业,从来不把考试当回事;对实操课也不感兴趣,学习既不动脑,也不动手。令人担忧的是这类学生在中职生中所占的比例近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影响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

分析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有外在因素的影响,也有内在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外在因素

(1)教学模式。过去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习分开,理论课实施科目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由于不适应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正逐渐被新的教学模式—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所替代。从新的教学模式实施的情况来看,参与学习的学生比原来增加了,有的学生坦言:在教室上理论课一点也听不进去,在实训车间上课还能动动手,用到的知识也能记住。由此可见,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更能改善第二类、第三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对第一类学生来说,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安排的时间较富裕,他们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还有富裕时间。除了帮助较困难的学生之外,教师还应该安排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不要让学生觉得有“吃不饱”、浪费时间的感觉。

(2)校风和班级氛围。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风,这是在学校长期教育管理中所形成的。对中等职业学校,普遍的印象是校风差:爱学习的学生少,不爱学习的学生多,“问题学生”多,学生较难管理。但现在我们看到在中等职业学校也涌现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重庆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北京应用高级技工学校等。这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抓出了特色,学生管理上了一个层次,校风有了极大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跟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班级的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很大影响,一个积极上进、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会促使班级的每一个人去努力学习,每个人都会进步;而一盘散沙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不会有改善反而会变得越来越差,因为多数中职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受环境的影响极大。

(3)家庭环境的影响。在中等职业学校,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学生:很聪明,理解力很强,对不会的问题老师点拨一下马上就明白了,具有一定的学习潜质,但对学习不能持之以恒,如果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心情好,此时的学习态度还是好的,而且能学得很好,如果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或心情不好就不学。经过了解往往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处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中,如父母离异之后的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家庭的不稳定和不和谐给这些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家庭和谐与否,父母是否关心自己的孩子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当家庭不和谐时,孩子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也就不会有持之以恒的好的学习态度。

(4)课程目标与学生的基础不匹配。中职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而教学活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具备某种能力之后的进一步的学习,如果课程目标与学生的基础不匹配,学生经过努力仍达不到教学的要求,他们就会感到压力太大,对学习望而怯步,甚至干脆放弃,很难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内在因素的影响

(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的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通俗地讲就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毅力。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指学生的学习是发自内心地想学,而且有一定的目标,并能持之以恒,而不是在老师或家长的督促下才去学习,即学生有学习动机。学习与动机有直接的关系。动机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和方向盘,为个体提供动力,把握方向。动机需要引发,引发学生对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需要;动机指向指学生的学习从一开始就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动机的维持指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在长时间的学习中保持认真的态度和努力。在中职生中普遍缺乏学习动机,因为他们对未来的职业不了解,学习动机没有得到引发,更谈不上指向和维持。

(2)青春期心理。中职生的年龄在15岁至18岁之间,处于青春期阶段,各方面处于剧变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希望教师尊重他们的想法,尤其在同伴面前不能被轻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在学生面前如果批评某一个同学,希望这个同学能克服缺点,更上一层楼,往往事与愿违,这个同学不但不会正确理解老师的好意,学习态度反而会变得消极,因为他觉得老师让他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在认识方面存在认知的绝对化倾向,不能客观、辩证地看问题。绝对化往往会强化由消极事件或不利情况引起的情绪体验,夸大结果的严重性。绝对化会导致价值取向的偏狭,使个体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伤害。中职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多,而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源自认知的不合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及时疏导,他们往往以极端的方式发泄出去,如骂人、打架、自残、毁坏公物、逃课去网吧、早恋等。学生的青春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

(3)学习压力。高中生有考大学的升学压力,这是教师和家长都理解的。中职生有没有学习的压力?有,只不过压力不同而已。工科的很多东西是中职生没见过或没听过的,再加上他们自学的能力有限,他们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不理解的东西很多,内心会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所以在中职生中学习态度消极的居多。

三、培养中职生良好学习态度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针对影响其学习态度的因素,对于如何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提出如下建议。

1. 改革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后工业社会需要更多高专精的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学会基本的操作技能,能直接参加生产,还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研发和创新,即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综合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而原有的“三段式”课程教学模式(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偏重学科类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知识和技能无法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学生在后期实操练习阶段用到的知识往往还得从新介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无法得到提升,这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职业学校原有的以学科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取而代之的是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

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体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开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缺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对改善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通过校企合作、竞赛、参加企业实践等让学生感到自己目前的状况与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差距,从而引发学生产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迫切需要;另外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一种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由积极变得消极,多数是因为他们品尝到的是学习的困难和失败的痛苦,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我们应该学习游戏通关的思路,当简单的一关通过后,尝到了胜利的喜悦,我们才会努力去过下一关。对三类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去设计难度不同的题目,让每一个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都能尝到胜利者的喜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当他们发现自己也能学会,而且还有那么多知识要学习时,他们的学习动机就被激发,他们的学习态度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转变。

2. 加强校风和班级建设

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改善中职学校校风的有力举措。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当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后,他才会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行为。德育工作要避免过去只讲大道理的方式,要以人为本,从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

班级是中职学生在校生活的一个“家”,“家长”就是班主任。一个积极上进、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这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智慧。当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校风和班级氛围中时,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3. 强化家校联系,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我们在关注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有条件的可以家访,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避免因家庭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出现起伏不定的现象。

与此同时,建议在中职学校也建立学生心理工作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学生创建积极的学习态度扫清障碍。另外,针对中职学生的青春期心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避免当众批评某个学生,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课堂上点到为止,课下再与学生作深入的沟通,教师要多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如“你能行”、“你的努力老师都看在眼里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一定能赶上其他同学”等,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帮助学生找回自信,重建积极的学习态度。

4. 合理设置课程目标,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中职学生有的是登记入学的,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课程目标的设置不能一刀切,应与学生的基础相匹配,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态度。中职学生普遍有自卑心理,又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有限,所以有些同学平时在学习中即使有问题也不愿向老师请教,日积月累,问题就会越积越多,压力会越来越大。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态度都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各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要端正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使那些消极、顽劣的学习态度转变为积极的学习态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好的外部条件,再加上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中等职业教育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让中职学生对学习不再感到厌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教学模式的改革、管理模式的改革只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外在的条件,如果内在的问题——学习态度不解决,职业教育是很难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的。本文对当前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并对改变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艳.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方法的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2(2).

[3]张云涵,赵光红,喻娇花.高护生学习态度问卷的研制[J].护理学杂志,2011(4).

1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方法 篇十三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性学习、竞争性学习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学习情境就是合作性学习,因为这种情境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班级范围太大,学生个体往往被淹没,因此就学习交往而言,小组合作比较适合,这里既有集体中的合作性,又有个体的主动参与,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有可以满足他们表现的需要,许多学生在小组中发表见解比全班范围内要积极的多,因为相对稳定的组间成员关系比较友好,合作的气氛更让他们喜欢。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间互补优势,各尽所能,从而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被这种学习情境诱发出来。

仔细研究教材

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不失时机的诱发学生兴趣,逐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归一应用题”,如果直接出示例题,细细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因此巧妙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让学生自己动手思考,尝试将准备题改编成归一应用题。通过启发比较,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并解决验证。最后学生由教师帮助归纳变题思路(变条件、变问题),这样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过程,提高了学习兴趣,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必须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进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促使自己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创设买三套衣服(分别知道上衣和裤子的单价)需多少钱的生活情景,学生在求总价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两种解法其结果一样的情况,接着再让学生也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数学事实。然后再在众多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新知。这样,学生头脑中的“乘法分配律”就不再是抽象的数与符号构成的,而是以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建构和呈现的 例如:教学“归总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总量不变”这一特征,我举了学生做操排队的例子:每排24人,可以排2队;如果每排6人,可以排几队?再改编其中的条件和问题,使学生理解不管每队人数怎样变化,总人数不变。这样,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知识过程中,兴趣盎然地、不自觉的积极主动地掌握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习效果好。

加强实际操作

动手操作是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师教学时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和学生爱玩、好玩的特点,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通过数、摆、画、量、拆、拼等实际操作活动,变抽象为直观,促使学生理解、研究知识。

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不但充分展示了每个人才能,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而且不同的学生都产生了学习兴趣,促使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

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

根据小学生“好强、争胜”的心理特点,利用多种形式的比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巩固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14.如何端正小学生的学习态度 篇十四

一 由模仿到内化小学生具有很强的群集性和模仿性,他们天天生活在伙伴中、集体中,亲眼所见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得到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关爱,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尊重,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少先队员,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样耳濡目染,小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好学生的信念、标准,成为支配学习的动力和准则。二 由不稳定到稳定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结构是不成熟的、稚嫩的,对待学习也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是以兴趣和快乐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因而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不稳定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积累,对学习的目的也越来越明确,榜样的模仿也由身边的人和事,逐渐发展到对先烈和贤哲们的模仿,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作为的人”。有了理想,有了方向,有了成功的向往和体验,学习态度也就日趋稳定。三 由被动到主动

15.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语 篇十五

关键词:中职生,中职学校,学习态度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情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在校年龄一般在十六岁至十九岁, 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 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 随着普高热的升温,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 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中职学校, 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的主要对象和学生构成的主要成分。中职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 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 学习态度不端, 学习成绩不佳的现状, 因此在关心中职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同时如何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 帮助他们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就成了中职教师更为关注的问题。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和主导活动, 中职生今后的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 中职教育阶段是中职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黄金时期。而中职生的学习又存在一些特殊性, 在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要学习专业技能。如何能做到即提高文化水平又学得一技之长呢?这就要求中职生必须首先明确目标、端正态度, 以一个正确的心理去学习。但是, 目前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就是学习心理问题。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 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 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只求能够过得去, 甚至是得过且过。

2.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职校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 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 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 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 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 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 还不如不学。

3.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习惯不良。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 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 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 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 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

4.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职校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 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

5.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职校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 在家中瞒着父母, 在学校应付老师, 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 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 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如何改变这些问题

如何让中职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针对以上分析的五种学生学习心理问题, 我们该从何处入手又该如何解决。我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绝大部分中职生, 在初中时都是所谓的“后进生”。这些“后进生”由于初中阶段不良的师生关系, 经常被老师忽视、排斥、指责, 一些中职生对职业学校的老师自然会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疏离感或压抑感, 担心老师会向家长告状, 怀疑老师会与自己有意过不去, 想与老师亲近但又怕受到冷落。一旦老师在处理或对待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不够恰当时, 便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或偏见, 形成对立情绪, 出现逆反行为, 不配合、不支持老师的工作。怎样改变学生的这种心理呢?这就需要我们中职教师付出更多的关心与耐心, 真正的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体味学生。所谓“走近”, 就是真正融入学生中去, 不仅仅停留在教室里、课堂上, 应该更近一步的融入学生的课间生活、文体活动甚至是校外课余生活, 真正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身边。只有这样的“走近”, 才能在近距离中了解学生, 了解他们的言行、兴趣、家庭。而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真正的以学生的角度去体味他们的心理和行为, 这样才能更好的沟通。并且,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当尽量充分肯定他们, 哪怕只是极细微的一个优点也要尽量去发现、去肯定。学生会逐渐改变对老师的态度, 进而更愿意与老师亲近、交流从而产生信任感。老师关爱学生, 学生信任老师,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开始。

其次, 帮助学生确定目标, 建立动机。不少中职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 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 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只求能够过得去, 甚至是得过且过。并且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 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 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 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 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 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 还不如不学, 这些都是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动机不明确的表现。怎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确定学习目标呢?要让学生了解, 职业学校确实是以学专业技术为主, 但并不仅仅是专业技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 武装自己, 让自己成为一名有一技之长又有一定文化素质的现代技能型人才。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人才呢?那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 不仅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学习文化知识, 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作为基础, 那专业技术也不会学得很好。如果专业技术是宝剑, 那文化知识就是剑谱, 只有宝剑而没有剑谱, 那跟拿着菜刀没有什么区别。拥有宝剑并能运用自如的人, 才能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披荆斩棘, 搏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再者, 教师应把知识扩展化。中职学校教师, 特别是基础课教师, 往往容易把讲授的知识内容局限在教材上, 教材上写什么老师就讲什么, 照本宣科的教学。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甚至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我认为应当把教材上的知识提炼出来, 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对知识加以扩展和延伸。这样, 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愿意去学也更容易接受, 进而达到比较好的教学目的。

上一篇:导游词白水寨导游词下一篇:诗意人生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