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读后感(共15篇)(共15篇)
1.《喜福会》读后感 篇一
在《喜福会》中,沉默的主题似乎无处不在,但又仿佛是作者在漫不经心中流露出来的。书中的女性不仅是沉默的受害者,也是将沉默锻造成一把锋利无比的剑去互相伤害的杀手。小说中的琳多和魏芙丽这对母女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女儿魏芙丽少年时代很有下棋的天赋,每逢与人对弈都犹如有神人在暗中相助,无往而不胜。她在学校和市、州级的比赛中都捧回过奖杯,这令做母亲的颇为自豪。她走在街上,逢人便拿出登有女儿照片的杂志封面向人炫耀。这引起了女儿的反感。争吵之后,母亲一连几天缄口不语,对女儿下棋的事情不闻不问。最后,女儿沉不住气了,主动与母亲讲和,又继续参加比赛。然而,奇怪的是从此以后她身上的那股神奇的力量不见了。她一输再输,()直到最后不得不放弃了下棋,从一个天才的棋手变成了个“普通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超现实的描写。女儿身上神奇的力量自然是母亲所赋予的,而母亲的沉默竟永远地夺去了她的天赋。在母亲的眼中,女儿的生活是透明的,一切都逃不出她的眼睛。但是,当女儿带着她参观自己新布置的住所,希望间接地告诉她自己已再婚的消息,并迫切希望得到她的首肯与祝福时,母亲却作出一副充耳不闻、事不关己的样子,或者顾左右而言它,或者干脆不予理睬,把女儿悬在了沉默的半空中,使她受到了比来自话语更加深重的伤害。对这一点女儿有着切肤的体会:“我妈妈懂得怎样让人痛苦,这种痛苦比任何其他形式的痛苦都更加深重”。这位母亲能让“白色变成黑色,黑色变成白色”,让女儿经过精心调整、自以为满不错的新生活――包括新婚的丈夫、自己的女儿与新继父之间和谐的关系、丈夫送她的贵重礼物裘皮大衣、精心布置的家;一切的一切都变得一无是处、毫无价值可言。母亲利用沉默这把利剑把女儿戳得鲜血淋漓、体无完肤,而更可悲的是女儿从母亲身上继承来的那不可救药的心理情结(非要得到别人的肯定才能生活得心安理得)。一个非要不可,一个执意不给,这场不见硝烟的沉默战争使母亲和女儿都身心交瘁,伤痕累累,在双方感情上造成了本不该有的深深的伤害。一天,当女儿下定决心要去找母亲说个清楚时,她才在母亲睡熟的时候霍然发现,自己那强大的“敌人”原来不过是一个毫无攻击力,甚至是不堪一击的老妇人,这是多少年来她第一次发现母亲的真实面孔。经过一番母女间推心置腹的交谈。女儿终于认识到:
真的,我终于懂了,不是懂了她刚才所说的话,而是那些原本就是真实的事情。
2.《喜福会》读后感 篇二
关键词:喜福会,分层叙述,视角转换
《喜福会》是作家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 作为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发表之后, 反响强烈:成为1989年美国四大畅销书之一、连续9个月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获得多项大奖、改编为电影。作者根据自身的经历 , 选取移民母亲和生长在美国的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题材, 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前夕从中国内地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从误解、冲突到理解的故事。表达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心路历程。《喜福会》一经发表, 便引起了许多批评家的注意, 关于《喜福会》的作品研究相关论文比较多, 其中以后殖民主义研究、文化冲突研究和叙事学研究为主, 分为翻译与语言研究 (47篇) , 后殖民主义研究 (69篇) , 接受批评 (4篇) , 生态主义批评 (4篇) , 心理分析研究 (38篇) , 性别研究 (64篇) , 叙事学研究 (64篇) , 东西文化冲突研究 (151篇) , 综述性质研究 (10篇) 。总的来说, 由于华裔作家的特殊身份和作品本身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从文化角度阐释作品的论文为大多数, 本文着重从叙事结构上解析《喜福会》的分层叙述。
一、喜福会的分层叙述
1、分层叙述的定义
热奈特给叙述分层下的定义:“一个叙述讲出的任何事件, 高于产生这个叙述的叙述行为的层次”。一部作品可以不只一个叙述者, 在薄伽丘的《十日谈》中, 分别有是个叙述者讲述故事。同时这些叙述者不仅保持平行, 同时又置于叙述框架之下进行分层叙述。叙述分层一般即指上一叙述层次的任务是为下一个层次提供叙述者或叙述框架, 也就是说, 上一叙述层次某个人物成为下一叙述层次的叙述者, 或是高叙述层次某个情节, 成为产生低叙述层次的叙述行为, 为低层次叙事设置一个叙述框架。
2、《喜福会》的麻将式叙述分层
全书由十六个故事组成, 分四个部分, 每个部分有四个故事, 分别由吴、钟、苏、圣四家的母亲一代或女儿一代叙述。四部分的第一部分千里鸿毛一片心, 由母亲一代叙述, 第二、三部分由女儿一代叙述。最后一部分又回到母亲一代, 由母亲叙述, 母女关系也达到了和谐。题目为《喜福会》, 即暗指了它的重要性, 文本在含义上和叙述结构上都围绕着“喜福会” (麻将) 的结构叙述, 同时也展现了母女两代的麻将人生。从全文来看, 喜福会的叙述如麻将桌上的四方, 轮流做庄, 各家的故事也轮流做庄中娓娓道来。看似短篇, 实则长制, 全文每个章节的故事分开来读亦开, 合二为一读亦可, 散而不乱, 围绕母女关系的关键命题不断辐射出各个家庭的故事。谭恩美匠心独运的叙述结构, 让人不由惊叹。
小说一、四部分由母亲叙述, 二、三部分由母女叙述, 形成一个母亲保护子女的一种结构模式, 这种对立模式又展现了母女之间的矛盾、对峙以及之后的理解和交流。这种结构形成了一个个故事环, 实现了分层叙述, 同时结构和顺序又不凌乱。同时, 每个部分有一个导语, 相当于中国古典小说的“楔子“, 统领每一部分。所有故事又按照时间顺序围绕母女关系向前推进, 形成一个完整的长篇叙事结构, 这种叙事策略实现了分层叙述的严谨有序。
在母亲吴素云去世之后, 父亲让她代替母亲麻将桌上的位置, “没有任何人指点我哪只位子是妈妈的, 甚至在其他三人还未就座前, 我就有种感觉, 那靠着门口的位子, 一定是我妈妈的。那位子在桌子的东首” (P20) 。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 故事最初由女儿吴精美代替吴素云叙述, 最后又通过叙述视角转换, 由母亲吴苏素云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进行讲述自己的故事。文中在叙述中运用了倒叙、插叙, 讲述了吴素云在抗争时期被迫扔下双胞胎女儿的故事。这种倒叙、插叙的运用使分层叙述时间界点清晰。如在第一个部分第一、二节中是由吴精美讲述母亲关于创办“喜福会”故事, 第三小节就用直接引用的第一人称由母亲吴素云亲自讲述“喜福会”的来历。在第一部分故事结束之后, 紧接着由许安梅、龚琳达、映映.圣克莱尔讲述自己的故事, 讲述的顺序也一一对应着麻将桌上的位置。按照文中“坐在左边的安梅姨”和“琳姨在对面问我”可知, 轮流做庄的顺序也应该是许、龚、映, “而我, 则坐在麻将桌上妈妈以前的座位上, 那是在桌子东首, 万物起源之处”。这样就形成了轮流做庄、轮流叙述的模式。这种麻将式的分层叙述, 看似是并列, 没有关系, 实则是连缀的分层结构。每一个故事为下一个故事提供背景和情节, 同时和之后二、三部分女儿的叙述遥相呼应, 形成结构紧密的分层叙述。第一和第三部分均按照座位的方式进行叙述, 第三部分顺序与第一部分刚刚想反。
3、视角转换式的叙述分层
麻将讲究东、南、西、北风, 文中第二部分根据“映姨掷骰子, 琳达姨是东风, 我则是北风, 最下家, 映姨则是南, 安梅姨是西。”麻将规则骰子掷到谁, 就由谁出牌, 与此对应的是第二部分女儿的叙述顺序, 分别是薇弗莱 . 龚、丽娜.圣克莱尔、许露丝和吴精美。第四部分由吴精美代替母亲叙述, 与第二部分顺序相反。这些叙述结构形成一个麻将结构, 同时又实现了叙述的分层。如在第二部分“丽娜.圣克莱尔:凌迟之痛”中讲述了母亲圣克莱尔具有一种奇异的能力, 在最初女儿并不理解这种能力, 直到第四部分由映映.圣克莱尔讲述了自己被丈夫抛弃以及之后怎样来到美国的故事之后, 女儿才明白了母亲确实具有未雨绸缪的智慧。叙述视角的转换形成分层的界定, 同时每个部分作为第一人称的叙述又为下一部分叙述提供背景, 使文章娓娓道来, 层次分明, 散而不乱。同时, 作为分层结构, 往往会导致叙述者在下一层中成为被叙述者。如, 在许安梅和许露丝母女的故事当中, 第三部分由许露丝讲述自己婚姻的失败, 母亲让自己放弃心理医生, 向她倾诉的一些情感纠葛。在第四部分中, 由母亲讲述自己的母亲作为姨太太的悲剧来说明自己对这个世界以及女儿婚姻的看法, 这部分为上部分许露丝的叙述在内容上互为因果, 实现对话, 在叙述结构上互为叙述者和被叙述者。在四对母女的分层叙述中都存在这种类似的结构, 形成一个叙述环, 层层相扣。
总的来说, 《喜福会》存在母女两代的视角转换, 吴素云与母女吴精美, 许安梅和许露丝, 龚琳达和薇弗莱 . 龚, 映映.圣克莱尔和丽娜.圣克莱尔的视角转换, 通过视角转换实现分层叙述。通过母女轮流做庄叙述, 实现母女之间的对话, 使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得以突显、展开、解除。
二、总结
谭恩美以其东西文化的双重身份.将东方文化的魅力融人“自我探寻、自我表露”的写作中, 使《喜福会》成为东西合璧的优秀作品, 赢得了西方的尊重、亲睐、赞美以及认同。从内容上看, 母亲教给女儿的那些制敌之道与麻将中顺势而为、紧逼要害的策略不谋而合, 也适应了华裔这个弱势群体在美国社会趋利避害、因势利导的生存策略;从结构上看, 麻将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规则隐喻了华裔母女之间、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碰撞。
3.看《喜福会》中的几种关系 篇三
关键词:喜福会;中美文化;母女关系;男女关系;朋友关系
当代著名的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于1989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喜福会》。小说一经发表即在美国引起轰动,连续9个月被评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后又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各国广泛流传,还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引起了强烈反响。《喜福会》主要讲述了有着不同身份、经历和人生取向的四位中国母亲和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四个女儿之间的故事,表现了中美两国截然不同的母女关系、男女关系以及朋友关系。
一、母女关系
《喜福会》中的母亲们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女儿们则是美国文化的象征。母亲们出生在旧中国,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认为凡事以家庭为重,子女对父母应遵守孝道。女儿们则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思想自由、开放,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权利的掌控。正是基于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母女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摩擦、冲突与对抗。
“妈将一切未遂的心愿、希望,都寄托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她是在一九四九年来到美国的。在中国,她丧失了一切:双亲,家园,她的前夫和一对孪生女儿。但她对过去的一切,从不用悲恸的目光去回顾,眼前,她有太多的打算,以便将生活安排得更好。” [1 ] 吴素云为了重拾遗失在旧中国的梦想与希望,把心血都倾注在女儿吴精美身上。她为女儿从旧杂志里搜寻有关孩子智力培养和成才的测试题目,免费为公寓里的一位退休钢琴教师做清洁工以换取女儿的钢琴课,储足钱为女儿买架旧钢琴,并将喜福会的朋友全部请到联谊会现场听女儿演奏。吴素云为女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但女儿却不愿接受母亲的安排,处处与母亲对抗,甚至“萌生出个报复的念头,以制止她这种令人可笑的攀比” 。吴精美在联谊会现场让母亲难堪、丢脸;回到家,“我不吭声。但我打定主意,我再也不听她摆布了。我不是她的奴隶,这里不是中国”。
龚琳达对女儿也有“望女成凤”之愿。她不断开发女儿国际象棋的潜力,希望女儿成为象棋冠军。她以女儿的成功为荣,逢人便介绍“这就是薇弗莱·龚,我女儿”。似乎女儿的荣耀就是她自己的荣耀。但薇弗莱·龚并不喜欢母亲的炫耀,反而表示尴尬、反感。她质问母亲“为什么你非要拿我出风头?如果你自己想出风头,那么你为啥不学下棋呢?”
在中国的家庭中,母亲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相夫教子。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儿女成才是母亲管教有方、教之有道的成果。因此,母亲有理由将女儿的成功看成自己的财富。而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人独立,人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成功。所以,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与母亲持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自己的进步和母亲没有什么关系,自己也不是母亲的附属物,所以要挣脱母亲的掌控。
二、男女关系
在当代中国,男尊女卑思想盛行。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中,男子处于主导地位,女子只起从属作用,女子是男子的附属品。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思想注定了女人一生的宿命——顺从、被支配、取悦他人。
龚琳达两岁就被定亲,送给洪家做童养媳。十二岁的琳达在洪家努力烧饭煮菜、做针线活、刷尿壶,认认真真地对待一切。既使这样,天余还要千方百计地刁难琳达,洪太太还要时刻命令她。在新婚夜,天余喝令琳达睡到沙发去,因为这是他的床。婚后,婆婆又要求琳达赶快为她生个孙子,让她在床上躺足了两个月。琳达的权利被洪家剥夺殆尽。
不幸的许安梅在暴发户吴青家受尽了设计、压迫,不仅不能亲自抚养自己的兒子,还不能住在象征新希望的房子里。她不堪重负,最后以死解脱,并且以死向女儿诉说:女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新生的希望。许露丝回忆“我的母亲,她吃尽了苦头,丢进了脸。她千方百计地隐藏着这一切,而最后,这一切又汇成压倒她的更大的痛苦”。女性受到封建礼教的重重束缚,过着悲剧般的生活。
特德和许露丝结婚后,先是由特德决定一切:去哪度假,添置什么家具,暂时不要小孩……但在医疗事故后,特德开始逼迫露丝做决定:买什么牌子的汽车,办理什么样的保险,家庭如何开支…… 所有这一切压得露丝喘不过气来。虽然露丝在婚姻中一再忍让,一味顺从,但这些并没有改变露丝所受的压迫。
龚丽娜和哈罗德的婚姻从表面上看平等、独立,但探及深处,丽娜并没有得到丈夫的公平对待。丽娜在精神上经常鼓励丈夫,给他出主意;丽娜在事业上不断帮助丈夫,“你要搞一个自己的橱窗。在这里,每次都要推出一套全新的、出其不意的设想。你可以设法吸收一些香港投资者,他们是最愿意将美元用以投资美国式的独创”。丽娜在生活中完全专注于丈夫,“‘哈罗德,我爱你!’我禁不住热烈地抚摸一下他的手”。但哈罗德却完全相反,从来不顾及妻子的感受;既使他俩对于利伏脱尼公司的付出是一样的,但哈罗德的工资是丽娜工资的七倍;他还常为某个花销与妻子争执不休,且从不关心为什么丽娜不吃他每周必买的冰淇淋。丽娜的遭遇体现了美国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男女之间的不平等。
当代中国,虽然妇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但是整个社会处于男权统治之下。在以家庭作为生产共同体的男外女内模式,及由男子占有生产资料的男主女从伦理下,女性的地位仍然很低。在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生了女权运动,它为广大妇女积极争取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地位和生活方式。经过斗争,美国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并没有得到完全解放,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还很多,男女仍旧不平等。
三、朋友关系
中国人重视朋友、重视友情。朋友之间真诚相待、直言不讳;朋友之间讲信重义、荣辱与共;朋友之间志同道合、分享人生。 中国人重视以血缘为中心的人际关系,朋友关系就是其中之一。
在桂林沦陷之前,四个年轻、乐观的女朋友每周一天在喜福会聚会打麻将。在喜福会,她们讲故事、赌钱,以逍遥自在的方式来驱赶残酷的战争带来的苦难与绝望。尽管遭到人们的指责,但志同道合的四个人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以吃喝玩乐来寻找心理慰藉,企盼战争早日结束。
吴素云去世后,喜福会的三位好姐妹为了完成她的遗愿,主动联系战乱时被抱走的下落不明的两个孩子,并为吴精美凑齐一千二百美元的路费,让吴精美去上海看姐姐们,告诉两个姐姐母亲的死讯和母亲的一切。中国有句古话“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曾经的患难与共让四位好友的友谊坚实、日久弥珍。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开放性的社会,人口流动性较大。美国人的朋友关系很多是以工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所以人们之间的交往虽然广泛但是不深入,法制观念比较强。
四、结语
《喜福会》中有关母女关系、男女关系及朋友关系的对比,折射出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这种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领悟,还有助于我们对美式思维习惯、生活方式进行感悟。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中美两国将不断求同存异,和谐发展,中美两国人民也将不断深入了解、沟通。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谭恩美. 程乃珊等译. 喜福会[M ].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123,130 ,133 ,86 ,87,235,152,154.
4.喜福会观后感 篇四
电影中人物很多,但是人物背后却始终是三种主角支撑:奶奶、母亲和女儿。奶奶在中国经历她的人生,母亲从中国移民到美国,女儿在美国长大并成家立业,三者连成一条完整的文化迁移链条。奶奶主角身上有十分强烈的晚清妇女观念残留:社会地位低、遭遇指腹为婚、在婚姻中永远处于弱势、自卑、容易满足、隐忍等等……然而她们表现的出的对自己女儿的爱,哪怕是在那个将女人当成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的社会中,这种爱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女人对自己骨肉的爱没有丝毫不同,没有丝毫的卑微。母亲主角因为战乱因缘际会来到美国,重新拥有家庭,开始另外一种文化寄居的人生,她们到老年的时候已经喜欢聚餐、抽烟、打麻将,讲着一口近乎流利的美国英语,但是每一个在美国过着快乐晚年生活的母亲主角的背后,都深深埋藏着在中国所经历的一切关于婚姻的痛苦回忆。女儿主角已经是另外一块大陆文化的产物,她们只能在老照片里、书信里、或者他们的母亲的皱纹里才能稍微想象在那个遥远的陌生的国度里,有自己的根。
尼古拉斯凯奇在《战争之王》里的画外独白,让画面的魅力散发的更加彻底,在《喜福会》里也不例外。叙事线索的切换在超多旁白女声的连续中显得格外流畅,虽然线索很多,但是却梳理的很清晰。里面出现的种种文化符号,都或多或少让我们熟悉、震撼:农村妇女和富家女主人坐着定下自己幼小女儿的未来婚姻;母亲跪坐着紧抱自己淹死的孩子;“makeatoast”式的ABC聚会;死者回魂观念对生者的威慑力;玉坠的代际传承;一夫多妻;没来由的性……绝大部分的符号,都在表现女人在那个时代的所代表的价值和地位。
血脉亲情是电影表现的一大主题,但是电影还探讨了另外一个隐性主题:婚姻。虽然我没结过婚,好像说婚姻会显得自己很幼稚,也许本来就很幼稚。但是正是这样,我才能以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待婚姻这个东西。从电影里倒是不难提炼出婚姻的价值共识:尊重、沟通、理解、给彼此自由。毋庸置疑,在电影中,几乎所有女人的命运都是以婚姻为转折点的。奶奶主角在中国为人妻,在婚姻中的地位是和自己孩子的性别捆绑在一齐的,生儿子和生女儿将意味着母亲在婚姻中的方位千差万别;母亲主角来到美国,一边是自己在中国的残破婚姻,转过头来却还要寻找对婚姻的延续;女儿主角呢,则已经完全具备了美国婚姻观,男女间没有了敬畏和未知,他们交谈更彻底,却同时也为这种彻底付出代价。电影里出现的婚姻男性大都是强势、胜利者、不用承担职责和痛苦煎熬的.主角。有人说婚姻中男女的地位的这种天生不平等是以性为起点的,那就是说它是与生俱来的?(这个探讨能够写本书了)它甚至直至这天仍然强烈的影响我们的观念以及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讨论未来时不自主所具备的立场……女权主义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滥觞也与此不无关系,但是我个人仍然坚持男女平等。婚姻是一个旅程,我们规定了和期望着它要和生命同时走到尽头,所以在开
始旅程时我们总要满怀信心。
5.喜福会观后感400字 篇五
一个女孩做童养媳进入一个地主家庭,在某种层面,她更像是一个仆人和生育工具,被婆婆教导三从四德,逼着吃药让她可以早点生孩子,盼着孩子生出来之后,如果是个女孩,婆婆脸上的期盼和笑容就一下子淡了下去,开始新的一番喂药,盼孙子。
如果你觉得这个婆婆是简单的坏和没人性,那么你就错了,因为或许在很多年前,她也是一个童养媳嫁进地主家,被婆婆的婆婆逼着生子,最终熬到当了婆婆。
有句话叫做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也不禁思考同是远嫁他人家的妇人,又相煎何太急呢?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受的摧残不可谓不强,我们都容易把摧残背后的那只手,聚焦在一个恶毒的婆婆身上,聚焦在一个软弱或滥情的丈夫身上,聚焦在说闲话的乡里乡亲身上。
但或许自相残杀又被男人迫害的女性们,实际是被困在了对男性和女性的深层认知和定义上,她们都走不出来。
这种认知中,女性的`价值感来自于丈夫,来自于拥有男性后代,来自于良好的行为带来的认可,她的价值感并不来自于她自己这个独特的个人本身。
可怕的是,沉浸在这种认知和逻辑中的,不只是男性们,还有女性们本身,甚至于,她们沉浸更深,就像传统社会中,逼迫女性最深的,往往是那些深深沉浸在对女性角色错误认知中的婆婆或母亲们。
她们始终顺着这种逻辑来进行自己的生活,来教育自己的女儿,认为是生命本身就是苦,却没有想过是这种逻辑本身或许就并不正确。
6.《喜福会》读后感 篇六
《喜福会》大量描写了中国的风俗、习俗,以及发生在四位母亲身上各种奇特的故事,创造了一个神秘奇异、光怪陆离的东方世界。谭恩美生于美国,在美国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她本着中美文化交融的良好目的去写作,但由于她本身的华裔身份,本书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东方主义的痕迹。作为一个美国人,她书中的中国或多或少地经过东方主义的改造,融入自己的想象对东方进行加工,反映的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东方,而是她作为美国人想象中的东方。
1993年,美籍华人导演王颖的电影《喜福会》在美国公映并获得巨大成功,一举奠定王颖在好莱坞的地位。在这部影片中,王颖向西方社会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遗憾的是,电影几乎没有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活生生的、富有创造性的内容,而更多地向西方人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丑陋的一面,例如包办婚姻、割肉报母恩、缠小脚、男权体系对女性压迫与强制的等等。最终,我们从银屏上看到的中国就只是一副停滞、落后、愚昧、野蛮的形象,一副垂垂老矣、无可救药的形象。本文尝试结合萨义德的东方学批判与比较文学形象学分析王颖的《喜福会》对中国形象的描述。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⒁中国历史上并不乏匡时济世、舍生取义的人,即使是影片描述的动荡的民国时期也不乏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然而,综观全片对中国的表述,我们几乎看不到一点对中国社会积极一面的表现。这实际上体现了电影《喜福会》对中国形象的简化与类型化,其背后是导演东方学的立场。
7.《喜福会》读后感 篇七
1 饮食文化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孔曾指出“, 一个人的饮食当然要受到其获得食物种类的限制, 但同时也要受到文化的制约”。由此可见, 饮食与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只有在各自的文化中, 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其饮食内容和饮食习惯。西方的饮食文化“高雅、文明、方便、快捷”, 而东方的则“野蛮、残忍、耗时、费力”。作者花了很多篇幅描写中国的食品。鲜活乱蹦的鱼剖膛开肚, 活生生的青蛙、螃蟹, 成箱的水产海鲜。还特别提到一家“宏新餐馆”的菜谱猪内脏、鸭脚掌、章鱼肫等, 这些在中国人眼中的美食, 西方人都会视作不洁之物。而中国人烹饪食品的方法也被视为是野蛮残忍的。血淋淋的杀鸡宰鱼, 沸水中挣扎的螃蟹都会令西方读者瞠目结舌。西方早在世纪后半叶世纪初, 随着食品加工工业的革命, 已经看不到个人在家屠宰动物了。人们直接从市场买加工过的、包装好的、到家稍稍加工就能食用的食品。而中国饮食经过作者细腻的描述, 呈现给西方读者是神秘、陌生、野蛮、低级的。美味的中国菜对华人与生俱来的中国胃有强大的吸引力。在《喜福会》中, 作者有意无意地向西方读者展示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并且用与饮食有关的故事展示中国文化魅力, 刻画人物性格。赤豆汤, 黑芝麻糊, 上面飘着一层葱花的散发诱人香味的馄炖, 带甜味的烤猪, 酥烂的煮花生, 还有被精美称为“手指”的食物, 不断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 出现在“喜福会”的麻将桌上。
《喜福会》中新年蟹宴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道德。当盘子里只剩两只螃蟹, 其中一只是“不吉利”的断脚蟹的时候, 吴精美的妈妈将好的一只给了她的女儿, 自己却“端着盘子进厨房去, 待她再走出来时, 那只蟹已经不见了……”吴精美说:“我并不太喜欢螃蟹, 但我知道我无法不吃。中国母亲就是以这种方式显示她们对子女的喜爱……”精美的妈妈体现了典型的中国母亲形象:不顾一切地毫无保留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如果有可能, 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的孩子创设最好的生活条件。有好吃的东西, 母亲会让你吃个够, 如果你也想让母亲吃的话, 她会告诉你她不饿。这又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节日文化也是东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品第四章“月亮娘娘”里, 四岁的映映·圣克莱尔在中秋之夜与全家夜游太湖, 吃船宴, 拜月亮娘娘。其间, 阿妈给了映映一块兔子形“里面是蛋黄和豆沙”的月饼。“映映”所吃的“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后来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演变成了一种中华文化。与其他所有的中国传统节日一样, 中秋节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秋之夜, 地球上的华人, 在家的和家团聚, 共庆花好月圆;离乡远游的, 一边吃月饼, 一边“举头望明月, 低思故乡。”月饼也成为了团圆、美满、友情、亲情的象征。
2 五行学
五行理论是公元前325年由道家提出的, 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五行理论认为, 宇宙的物质变化过程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包括金、木、水、火、土等五个元素, 木代表生命、女性气质、创造力等, 火代表能量或智慧, 土则是稳定和忍耐的基本元素, 金则表示竞争、敏锐和男子气概, 水是所有液体类事物, 代表流动和沟通。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五种元素相生相克产生的, 包括人的性格和命运。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 五行理论的科学性遭到质疑, 目前在科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认为, 阴阳五行学说只是一种思辩学术, 仅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思想, 完全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推理、从判断到判断的阶段, 缺乏大量的事实证据, 没有运用科学首先强调的客观性进行严格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 由此理论来推断人的性格和命运当然缺乏科学依据。但是, 五行理论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中国民间大有市场, 一些人会根据五行理论来判断一个人缺什么, 怎么来弥补所缺的成份, 这其中当然不乏迷信成份。这一带有迷信色彩的思想在海外华人身上也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喜福会》中的母亲们用五行理论来解释女儿们的性格, 从一个层面印证了中国人愚昧落后的一面。《喜福会》中, 精美说, 她的妈妈 (吴夙愿) 对“每个人都觉得有种种的不够、缺陷和失调。她向来以“五行”的缺损来衡量周围的人。”她告诉女儿:“火太多的人脾气就暴躁, 比如老爸”, “木太多, 就太容易听信别人的话而失却主见, 比如安梅姨”, “水太多, 心思太活, 做事没长性, 比如我。生物学的学位未读完就又转向艺术科, 结果两个学位都没读完就去了一家小广告公司做文秘, 现在则是一个自由撰稿人”。吴夙愿习惯于进行经验性的类比, 把一切都比类于阴阳五行及其变化关系。这充分体现出“五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她持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因为阴阳五行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中, 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影响最深、最广、最长远的理论。作者谭恩美有着同样的经历, 其笔下的母亲形象给西方读者留下了伪科学的民族形象。
跟母亲安梅一样, 露丝也缺木“妈曾说过我之所以这样拿不定主意, 是因为五行缺木, 因此就容易听别人摆布”, 婚后所有的事情都由丈夫特德决定, 而丈夫特德难以忍受她的无主见最终提出离婚。露丝认为他们俩的婚姻已没有希望, 没必要试图去挽救。然而, 母亲安梅认为, 一个人的五行缺陷可以通过象征性地加上某一元素而加以弥补, 她取名Rose (玫瑰) , 已经添加了木元素, 因而她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当她本能地开始为自己的需求和愿望而斗争时, 特德反而接纳了她, 她的命运因而得到改变。特德拯救了婚姻, 拯救了露丝, 实践了“东方主义需要西方拯救”的“东方主义”律条, 呼应了“东方主义”“有待拯救”的部分。这里并非贬低《喜福会》的文学价值, 而是强调在面向西方文化场时, 华裔作家只有用“东方主义”里的“落后奇观”、“有待拯救”等才能成为西方的关注中心。
同样, 根据五行理论, 也可以通过减少某一成分而制造不平衡。在琳达的第一次婚姻中, 由于她久未怀孕, 于是婆婆把媒婆叫了来。媒婆仔细地核算了她的生辰八字后, 又向婆婆询问了她的五行, 最后一拍膝头说:“这下可清楚了, 唯有五行缺一的女人才会生孩子。而你的媳妇则是五行缺金, 这本来是极好的征兆。但在结婚时, 你给了她金手镯等金器, 这一来, 她五行俱全了, 太平衡了, 那怎么会怀孩子呢?”对媒婆的建议, 琳达的婆婆自然乐得顺从, 很干净利落地把琳达的金银首饰全部收回。不过, 琳达并没有因此变得多产, 因为她不能怀孕的真正原因在于她的丈夫不愿同她一起睡。媒婆和婆婆把琳达的不孕归咎于所谓的五行, 给西方读者留下了中国人的荒诞形象, 迎合了中国作为一个极富魅力的“异域”而被探索的西方审美倾向。在西方文化语境中, 这些描述使小说极富东方神秘色彩, 满足了西方读者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心, 但却是将西方的理性、文明与东方的软弱、直觉、野蛮相对照。在西方人眼中, 东方代表异域情调, 他们落后、怪异、堕落、宿命, 缺乏缜密的推理。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很容易把阴阳五行看成是神秘可笑的、非理性的、违背科学的举动, 从而加深对中国文明的偏见。
《喜福会》展现了母女两代从认同单一文化到认同多元文化的心理历程。女儿们对母亲们的理解和认同实质上是以女儿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与以母亲们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认同。这既实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场权关系的消解, 又打破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神话, 确立了文化平等交流的基础。只有跳出狭隘的东方主义或民族主义的樊胃, 才能在两个世界取得平衡。
参考文献
[1]谭恩美.程乃珊, 严映薇译.喜福会[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
[2]胡亚敏.当今移民的新角色[J].外国文学, 2001 (3) .
[3]何立群.见木还是见林:解读《喜福会》对中国文化的描述[D].广州:暨南大学, 2003, 4.
[4]刘邦凡.论阴阳五行说作为中国古代科技哲学基本原理[M].北京:学林出版社, 2000:12.
8.《喜福会》读后感 篇八
关键词:《喜福会》;中式友谊观;美式友谊观
一、引言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于1989年在美国问世,该书在美国各界引起了巨大轰动,曾获“全美图书奖”和“1990年海湾地区小说评论奖”等。《喜福会》这部小说以“喜福会”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四位移民美国的中国母亲与她们女儿之间的故事,它是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作品。《喜福会》中包含着中美文化冲突、沉默与打破沉默、中美不同婚姻观和中美不同家庭教育观等众多主题。然而,还可以从两代人不同友谊观这个新的视角来解读《喜福会》的主题,并揭示出不同友谊观背后隐藏的中美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的差异。
二、中式友谊观
《喜福会》中四位历经磨难的中国母亲在美国结缘,因为有着同样的痛苦经历,都说着蹩脚的英语,她们一起组织了一个定期的聚会—喜福会。几位母亲之间的友谊是典型的中式友谊,一种有意追求持久性和稳定性,并能达到很大程度上的和谐友谊。
在中国,友谊是际关系一个重要的范畴,其逻辑起点是家庭、家族或者亲缘关系。所以中国人倾向于把朋友当成自家人,并且希望友谊能像亲缘关系一样延续。《喜福会》中母亲吴素愿去世后,女儿晶梅开始接替母亲的位置,并在琳达、安梅和映映阿姨的耐心指导下,充当起母亲在此活动中的角色,从而将这份友谊继续延续下去。
对于中国人,彼此要接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交流很深,摸清对方的习性和脾气,发现彼此志趣相投后才会在心里认可对方为朋友。《喜福会》中四位母亲之间的深厚友谊就是一个好证明。这种友谊一旦被确定将是一生相随的事情,不会轻易更改。中国人友谊的保持,朋友间需要不断地接触、交流情感。中国人很喜欢去朋友家串门,两三人坐在一起聊些工作杂事、琐碎家常。他们关心朋友的生活,喜欢了解朋友的近况。总之,四位母亲之间的友谊就是典型的中式友谊,一种和谐的友谊。
三、美式友谊观及中美友谊观的碰撞
《喜福会》中四个女儿晶梅、薇弗莱、露丝和莉娜出生于美国,成长于美国,并在美国完成了高等教育,她们是典型的ABC。虽然她们是黑头发黄皮肤,长着中国人的面孔,但却已完全拥有美国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在美国文化中,美国人虽然也非常重视朋友和友情,但是在重视友情的同时他们也看重彼此的隐私。他们追求交往中的平等和个性的独立,总是尊重朋友的选择,而且也不干预朋友的生活。这就是典型的美式友谊观。那么,母亲们传统的中式友谊观碰上女儿们新潮的美式友谊观将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一)晶梅追求的自由与平等
在《喜福会》中,像大多数中国母亲一样,吴素愿对晶梅寄予厚望,一心希望她能成为一个天才。然而,母亲强加于女儿的意愿注定了母女之间很难发展一段和谐的友谊。
母亲想把她培养成为一名钢琴家,然而,对于母亲的安排,晶梅暗下决心,“我一定要阻止她愚蠢的骄傲。”平时练琴时,她故意偷懒、出错,以至于在演奏会上出丑。在她看来,母亲的想法与行为既荒唐又可笑,于是双方各执已见,互不相让,终于产生了很深的矛盾。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引起的分歧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归根到底是母亲不知道如何与女儿做朋友。在美国文化中,朋友之间是平等的,朋友从不将自己的的意愿强加于他人。
《喜福会》中,晶梅通过自身的反抗,显然她要告诉母亲,她虽然看起来是中国人,但她是美国人,她有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有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权利。然而母亲很难理解女儿美式友谊观中这种完全平等的观念,她们之间酿造了诸多误会,母亲始终无法与女儿建立和谐的友谊。
(二)薇弗莱注重的人格独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母都希望自己儿子成龙,女儿成凤,因为儿女的成功便是自己的骄傲。但是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鼓励每个人为实现自身价值,建立独立意识而奋斗。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间成为朋友的前提是尊重彼此的人格独立。
薇弗莱在母亲龚琳达的教导下成为全美少年象棋冠军,母亲以女儿的成就为荣,处处向人炫耀。女儿看不惯这种中国式的卖弄和吹牛。“为什么你非要拿我出风头?如果你自己想出风头,那么你为啥不学下棋?”(谭 101)母亲的行为忽视了女儿的独立身份和人格,令女儿感到尴尬。
在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中,成功和别人没有多少联系,是个人奋斗的结果。母亲要尊重女儿的人格独立,方可与女儿发展和谐的友谊。中国人对待朋友时较感性,而美国人对待朋友时偏理性。充分说明了在理解友谊这一概念上,中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亲与已完全接收西方文化的女儿之间有着不同的友谊观,但双方却没能及时地对这种友谊观之间的差异有一个正确理解,因此在很多年里,母女之间都存在着对彼此的误解,也错失了建立母女之间和谐友谊的机会。
四、分析中美不同友谊观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美国是典型的个体主义社会,因此中国人的互依自我构元起主导地位,相反美国人的独立自我构元起决定作用。对于重视独立自我构元的人来说,其重要任务为追求独特性,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善于表达自己和直接了当对话。而对于重视互依自我构元的人来说,其重要任务是把自己融入群体中,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说话委婉化以及洞察他人的心思。由此这种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了中美友谊观中对于友谊的不同期望。
美国人崇尚个体独立,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打听对方的隐私。与此相反,在中国,朋友之间的亲密度是比较高的,朋友之间往往形成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还会为对方提供具体帮助。
五、结语
《喜福会》中两代人友谊观的不同导致了母亲与女儿之间一直很难建立和谐的友谊。双方友谊观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两种价值观的差异。因此,为了母亲与女儿之间能够建立和谐的友谊,双方在交流与相处时应该给予对方更多的宽容与理解,使得彼此之间建立友谊的过程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误解下爆发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Samovar,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3rd ed).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
[2] 楼鲜艳.中美友谊观比较[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05)
[3] 谭恩美. 喜福会[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4] 赵艳萍,李洁莲.文化与交流[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 朱永涛. 美国价值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9.《喜福会》读后感 篇九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会偷懒,技高一筹
读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书名,又一本被书名所吸引而读的书。因为自己认为自己一直被班级的琐事所牵绊着,只能入乎其内,无法出乎其外,一直浸泡在班级事务中不能自拔,无力“挣脱”,如何找到一个没有减少教育管理效果的“自解”,如何进行不影响班级成长发展的“偷懒”,可以更好“安安静静地”多看几本书,这正是我所期待与向往的。读进此书,我才真正理解,这里的“偷懒”其实是更高层次的“班级教育管理艺术”的别称,但现在我更愿意称之为“班级教育
管理技术”。如何做一个有教育管理技术的班主任,这才是我认为的真正的班主任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虽然,这何其难也。另外,我个人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文字感觉:作者郑学志继承并掌握了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学生自主教育的精髓,并融合了李镇西的爱心、民主与教育的理念,发展出了一套属于自己新班级管理的内容,并名之为会“偷懒”,其实是会“读书”而已罢了。
“偷懒”一词,其实是本书的一个个噱头、卖点,但如果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对班主任工作的专业上的发展和技术上的长进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极具推广意义。当然,如能真正地学会并运用“偷懒”技术,则标志着其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上的成熟与自信。根据此书可以具体分解、归纳为这样几个操作技术层面:
首先,班主任用制度偷懒。制度不仅仅是制定出来的班级规章规则或约定,而是遵从着自我、自主教育的目标
与理想,在此基础上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并不是靠一系列的要求与“不准”来强加在班级之内的。用作者的话说,教育是一种影响,是一种熏陶,是一种感染,是唤醒自我灵魂的方式,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并不是我们不去管理学生,而是怎样使管理效率到达最大化。让学生进行道德自省、是非自辨别、错误自纠,比我们空洞的说教不是强多了吗。因此,制度也不是常规理解的管人制度,而是教育的意义,是教育引导,是心理疏导,是学生申诉的机制,其次才是管理。而且是立足于教育的出发点,建立在学生的内在需求上的。这样的制度就不再是单纯的约定与规则了,而是一以贯之的教育条例,每一项的条例内容都对应了教育内容,每一个班级规定对对应了教育目的;这样的制度就不仅仅是制度了,而是教师用心拟定的教育箴言。
其次,班主任用班级机制偷懒。如果说制度是班主任偷懒的物质媒介,那班级机制就是班主任偷懒的精神媒介。
因为班级机制是班级存在的生命,是班级活力的心脏,几乎可以这样定义:一个好的班级机制能把班主任的偷懒变为可能。因此,建立一个全面放手的运行机制,打造出私人订制般的班级操作系统,真正意义上在班级里实现班级自主、自治,这才是班主任的教育管理的技术关键。用作者的话就是,一个优秀的班级并不是不会出问题,而是出了问题之后能够自行纠正、完善,因为它有一整套完全自动化的自主纠错机制,能不断地纠正错误、完善自己。构建一个健全的能够自我成长、纠正的机制,就是我们班主任会不会偷懒的关键。当然,这个机制应该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一整套不断升级的奖励机制,班级同学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协调机制,比较固定的学生矛盾处理机制,阳光温馨的监督检查机制,班级死角与失误的自纠机制,等等。
再次,班主任要用心态偷懒。心态偷懒不是偷懒的心态,而是“真正做教育工作的,要忠于真理,忠于事件本身,而不是忠于别人的评价”。不断地用教育的真理来审视自己——看自己是不是有利于学生成长,是不是有利于学生发展,是不是体现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激励学生和发展学生的理念,是不是符合教育的根本原理……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样一种心态应该是坚定的平和的自信的,这样的心态才是真正的偷懒心态,排除一切干扰,走自己的路。
作者说,中国老师有三急:急学、急错、急于求成。这三急常常压迫着学生疲以奔命,催促着教师压力与负担。要改变这样一种心态,要明白教育孩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急什么呢,急坏了学生与自己,反而会给学生造成成长的障碍。也正如贵州大学郑强教师所说,中国教育对学生是疯狂式掠夺与过度式挖掘,把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弄得荡然无存。因此,偷懒,得有一个心态的高度,得有一个教育的等待,得有一个教育的坚持。
最后,班主任要用技术偷懒。正像本书所说,会偷懒,关键词在“会”上,如何用偷懒的方式达到不偷懒的或更好的教育效果,这要求班主任有着一些特殊的技能。没有这些技能来支撑着班级,引领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那将会把事情弄得更复杂更麻烦,想偷懒反而会使班主任工作更繁忙更繁重。作者认为有三种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对班级管理工作能收能放,收放自如,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要有计划、组织和协调的能力,善于管理时间,善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来达到自己的工作的目的;要有“忽悠”学生的能力,语言表达上要有感召力、煽动性和鼓动性。当然这些能力是基于教师的演讲水平、人格修养、综合知识和思想观念,是领导力的表现。所以班主任的能不能偷懒、会不会偷懒,还是***的那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个瓷器活,越有能力越有技术才能偷懒,也可以说是,只有先不偷懒才能慢慢地偷懒,只
10.五猖会读后感 篇十
又再读了几遍《五猖会》以后,发现中国教育似乎从很早以前就买下了这颗种子,读后感《五猖会读后感》。这是一种很难再改变的思想观念,在文章中鲁迅先生觉得可能是《鉴略》很重要父亲才会让我背,这没有什么,但是为什么偏偏会让我在那个时候背呢?鲁迅先生当时的反应是这样描写的: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而后又“梦似的就背完了。”最后导致了在上船之后“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鲁迅的父亲肯定没有想到那时鲁迅的想法,现在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呢?我觉得家长是最该换个角度想想孩子的问题的了。一些家长会说:“哦,鲁迅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因为他受到了这种教育才会成功的。”我觉得就是因为鲁迅先生的这种敢于向封建不好的思想作斗争的品质才是导致以后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我想告诉大家有些看似正确无误的想法和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却会适得其反,要真正的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才会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和家长都需要成长,我们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的优良传统需要学习也有一些不好的思想需要抛弃,希望大家可以深深体会。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长,我们的教育方式会更加成功。
《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儿时看到五猖庙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难逢的盛大的庙会,十分急切兴奋。但在出发的时候,父亲却让鲁迅背诵一字也不懂的《鉴略》。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吧。父亲让鲁迅读熟,并背下来。待他读熟了,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了,大家高高兴兴陪他出门。指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表现了家长与儿童在心理上的隔膜,以及感受到了作者受伤的心灵。体现童年鲁迅对“五猖会”的向往和背书时的无奈。
有趣的是,鲁迅长大以后并没有忘记背书时的痛苦,反而忘记了那一年五猖会是什么样子,这体现了当时父亲的做法在鲁迅心里留下的阴影,想必那次的五猖会鲁迅过的也不是很开心。
11.《喜福会》读后感 篇十一
关键词:《喜福会》;不确定性规避;时间取向;价值观
【分类号】I712.074
一.引入
美国华裔女作家中除汤婷婷以外,谭恩美是另一位开拓性作家。其作品多以母女之间的 冲突为主,从而突出中美文化的不同。正是最常见的母女关系使成千上万读者爱不释手。 《喜福会》作为谭恩美的处女作,收获了多数处女作不可能收获的关注和成功。正如一直从事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瑞典作家莫娜·帕斯教授所说:“该小说受到的好评之多之长超过了一般对一个作家处女作的评论”(173)。不论是从女性主义角度、叙事角度,或是从后殖民、东方主义等角度,都对《喜福会》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本文着眼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以霍夫斯塔德价值维度理论中的不确定性规避理论及克拉克洪恩和斯托德贝克的时间取向理论为基础,从心理层面对母女之间不同的价值观作解析。
二.母女不同的价值观
霍夫斯塔德的不确定规避认为每个人对于不确定的事物的接受程度各有差异。尤其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当我们与陌生人交流接触时,我们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对于新出现的事和人,我们将以何种态度应对也各有不同。而在规避不确定性意识较强的文化国度,需要更多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行为和信仰。在规避性意识较弱的国度则恰恰相反。
美国对于小说中的母亲们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环境、语言、饮食等均与她们显得格格不入。为了逃离这种隔离、孤独感,母亲夙愿与其他三位母亲重建了喜福会俱乐部。不单只为了娱乐,更是为了在这个小的社会圈子内能够互诉衷肠。每周一次的麻将聚会为她们提供了更多烹饪中国食物的机会,不仅如此,她们还可以穿旗袍,唠家常,聊陈年旧事,以排遣身处异国他乡的苦闷。因为除了家庭和俱乐部外,周遭一切都是陌生的。这就是霍夫斯塔德所说的“在一个社会中与其他成员分享不确定的感觉”(181)。新鲜的事物对于她们来说排斥多于吸引。她们即使已在美国生活多年,仍深深被传统中国文化影响而不敢轻易尝试新鲜事物。一如安梅家里家具的摆放。除了每年更新日历,旁边的沙发、座椅、衣柜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挪动过。对安梅来说,家具摆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给她一定的安全感。相比之下,女儿们则恰恰相反。她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挑战。不会因为差异而退缩或畏惧。相较于母亲蹩脚的英语,女儿们全都操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也正是美国主流文化造就的。此外,女儿们毫不犹豫地择白人为偶。在她们眼里,这些白人男孩“不同于她们的兄弟和其他中国的男孩”(Tan 123)。這种种族的不同没有使她们退却反而更加勇敢。除了单身的精妹外,其他三个女儿的男朋友或老公都是白人。对于她们来说,新鲜的事物极具吸引力。她们天生热爱标新立异,追求刺激和新鲜。这与母亲们是迥然不同的。母女在规避不确定事物的选择正显示出了中美不同的文化方式。
克拉克洪恩和斯托德贝克在其著作《价值取向变奏》中把时间取向划分为过去时间取向(凡事趋向于从过去、历史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时间取向(强调活在当下),将来时间取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为了有更好的未来)。不同国家的人由于文化方式不同,所倾向的时间取向自然是不同的。《喜福会》中,传统中国文化影响下长大的母亲们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较强。对于成长于美国主流文化的女儿们来说,却恰恰相反。她们喜欢挑战不同和新鲜的事物,不同的东西不会使她们不安反而更能激起她们的兴趣。
对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母亲们来说,以史为鉴更是不可避免。更是由于中华5000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来被人们作为寻求引导的参考。母亲们坚持肯定“过去的事件的重要性”(Samovor 77)。若想很好的解决一件事,必得找前车之鉴以作参考。小说中的女儿们在婚姻中碰到问题,要么选择心理医生、要么选择沉默作为解决方式。母亲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要求女儿必须“要有所改变了”(Tan 180)。母亲把自己沉积多年的旧事重提,以此提醒女儿要为自己的权利斗争。安梅的母亲被迫成为别人的妾室,却最终忍无可忍以生吞鸦片的方式自杀,以此保全女儿安梅的衣食无忧。安梅以母亲的婚姻作例,提醒女儿罗斯不要一味忍让丈夫,要努力追求本属于自己的。同样的事件映映也拿来给女儿上了生动的一课。母亲们都是以自己的经验教训作为出发点来帮助女儿们解决目前的难题。可见,过去时间价值取向在母亲的身上提现的淋漓尽致。而女儿们却完全不同。她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只有当下的努力和勤奋,才能换来更加美好的将来。所以,丽娜和丈夫另起炉灶,一起经营起了自己的公司。他们这么做也正是发挥自己的才能,迎接更好的收入和生活。所以,即使当下有艰辛和苦难,他们依然对这一改变和挑战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喜福会》中母女不同的价值观在心理层面表现的十分突出。首先,母亲们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使后来长期居住美国,仍然表现出中国文化倾向。她们传统、保守,对周围的环境不愿意主动参与。因此,喜福会俱乐部成为她们排苦解难之所。相比较而言,女儿们虽然在家里受到或多或少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美国的主流文化影响更为深刻。所以,她们崇尚自由、平等,迎接不同的挑战。新的事物不但不会使她们感到不安,反而更能激起她们的好奇心。因此,母女在心理层面的价值观的选择就不言自明了。
参考文献:
[1] Kluckhohn F.R. and F. L. Strodtbeck. Variations in Value Orientations. New York: Row & Peterson, 1960. Print.
[2] Hofstede,G.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London: Magraw-Hill.1991.
[3] 萨莫瓦等著.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 谭恩美著程乃珊译..喜福会[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2.漫议电影《喜福会》中的女性形象 篇十二
四个女人与每个在美国打拼的华侨一样,隐藏在背后的都是一段在解放前期看来波澜不惊但于现在来说扣人心弦的故事,这些隐秘的回忆满足了观众的窥探欲,引人入胜的情节驱促着继续了解这四个外表普通的美国华侨,她们或多或少被自己和社会抛弃和驱离,被“逼”逃出旧日的生活去追寻所谓的“美国梦”,但到达美国后,才发现“美国梦”却仅仅存在于梦境之中,像美籍华人哈金说的一样,“来美国的人都想忘记过去,从新开始,可中国人的过去永远都写在了自己的脸上”。
毋庸置疑,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谭恩美的身份及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使得《喜福会》成为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题材的作品。虽然王颖是男性导演,但对原著的保护还是比较完整的。在这场充满女性气息的变革中,男性的角色显得无关痛痒,而父亲的角色几乎缺席的,或者刻意被省略。每个女儿的父亲,甚至四位母亲的任何一位父亲都仅仅作为故事固定元素存在。无论是在危机之中拯救女儿的,还是在死后使女儿觉醒的都是母亲,父亲只是失语模糊的身段。尽管君的父亲在结尾的篇幅较大,但也仅承担了讲述君的母亲的过去的任务,这个角色是为阴阳分割的母女之间精神继续交流的桥梁。我认为电影中父亲的淡化是为了凸显出母亲身份的重要,是为了突出在女性解放的道路上的自救。母亲在这里象征了母体文化,女性即使孕育后代,同时又渴望后代对其的肯定;母亲也是最能体现文化传承的一类人,她们经历过年少叛逆,在组成家庭后又继续母亲的传统。电影中母亲逼迫自己女儿做的一切事可能现在的孩子都有所经历,不管是弹钢琴、下国际象棋、与男人经济独立,都已经是一种西化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了,也许在现在看来平常至极,但与东方传统女红、手工来比算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巨大反差,也是母亲在出走东方后迫切需要改变的情感导致的偏差。
这些从东方出逃的女人们的精神历程跨越了三代女性。她们从中国旧社会的妇女,到美国的新时代女性;从被压迫与被欺凌的旧中国,到女性可以参与社会事务与男人平起平坐;这种追求绵延半个多世纪,甚至将近一个世纪,中国女性不断地在社会和家庭中找寻自己的位置。这种从忍辱负重的典型东方旧女性,到试图割舍过去的美国新女性的转变,可以说是两重天,电影中的每个女性都有不同的面孔。可怜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后的容光各有各的灿烂,电影的叙述其实正勾勒了一幅女性解放艰辛历程的路线图。影片通过叙事和影像的处理,塑造了这样一个女人的世界,这些女性像天鹅羽毛那样柔弱,却完成了漂洋过海的自我肯定的过程。
四个女人对命运的挣扎持久而尖锐,对摆脱的欲望深入骨髓。安美的母亲用死亡的方式让安美觉醒,这个代价是巨大而惨痛的;而盈盈通过溺死自己的儿子这种极端狂颠的行为来换取过去不堪的剥离,并经过漫长的一生将这种对尊严的追求落实到女儿身上。母亲们背负的残酷经历以及对两性关系的难堪回忆和最后采取的极端行为,让这些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终于能采取平和而理性的方式思考处理自己的婚姻,维护自我尊严。当罗丝仅凭最后的一席话,字字平静而震撼的敲打丈夫的内心,那场淋漓的大雨洗清了罗丝的思维,使她懂得在世界上生存的意义,这场尊严之战也重新得到了丈夫的心。这部电影,从母女两者关系转换的角度给了我们展示了女性地位的变化、人格命运的演变,母女之情深非爱情所能比拟,她们渴望女儿们不再承受自己曾受过的不幸,寄予她们无限的希望,希望女儿亦步亦趋地按照自己设定的道路来追求人生,这就是说为什么即使在美国生活够久的时间仍然无法被美国所理解,因为她们的女儿们出生在这样一个自由的国度,追求不被控制的生命个体,因此会觉得母亲很多时候的想法荒谬可笑,双方各执己见的偏执行为渐渐成为了两代人内心无法靠近的鸿沟,这不仅是情感上的隔膜也是文化上的沟壑。这是东方母亲对于女儿的一种爱的表达,就像深受缠足之苦的妇女总是泪水涟涟的咬牙为自己的女儿缠足一样。因为顺从社会毕竟较之对抗要来得轻松得多。母亲不希望看到女儿反抗的痛苦。就像雄鹰,虽然可以展翅翱翔天际,终要受那折翅换羽之苦,所以,与其抗争不知结局,不如安于现状不至于头破血流。所以,即使对自己的命运如此不满,却从小向女儿套上那些精神的枷锁。当一只鹰从来就以为自己是只鹅时,就不会有难以翱翔天际之苦,当思想未受启发点播之时,也不会有感叹命运不公之恨,也就安于乐道,以苦为乐了。命运就在这至深至爱的纠结与无措中一代代传承,就像陷入一个永无止境的怪圈,无限循环,重复着忙碌繁杂的人生。四个东方出走的女人命运终结在异国他乡,而苦难却未消失在时间的流逝中。
从四对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到相互的理解与支持折射出女性微妙的心理变化同时也是当代女性对命运抗争的剪影。母亲的命运,在风雨飘摇的大环境下,被无情践踏,然而母亲对女儿的爱,就像电影开篇的羽毛一样,轻盈而洁白,飘零却坚定。
从古至今,女性通过自身不断地抗争逐渐获得了身体上的解放,却也同时陷入另一个精神的牢笼。虽说女人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偏执的一面,例如喜欢夸耀,过于好强,过盛的虚荣心,但是,她们却从没想过如何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经常是以温柔善良去对待他人,以痛苦和委屈来对待自己。如此一来,女性便被刻画为一个不懂得怜爱自己的可怜人的形象,为了改变和进步,她们一致开始寻求希望,寻求共融。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喜福会》将女性的这些经历都放大了,母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被摆在首要地位,戏剧化的故事情节伴随着多个情感冲突的画面,彰显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同大多数移民电影一样,《喜福会》以四对母女的和解作为结尾,既是给予了片中母女感情纠葛一个交代,也体现了亲人之间的理解与尊重,这便是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与交融。
《喜福会》表现的不仅只是片中这几个出走东方的女性对远走他乡的记忆,也不仅是华裔女性在身份认同过程中的不确定和纠结。通过对东西方两种文化交融自然和谐的期盼,影片表达了他们并不愿完全忘记自己炎黄子孙的身份来迎合美国主流文化,同时也并非固守成规来对抗其他文化。我们看到这四对代表性的东方母女传达给我们主张淡化鲜明的异域文化界限,并且消除东西方文化对立的意愿。
摘要:影片《喜福会》以四对母女关系为线索,演绎了由东西方差异出发对时代背景下女性意识的流变、自身弱势地位的认识,以及为女性命运改变抗争的过程。在影片中,这些女性并不愿完全忘记自己炎黄子孙的身份来迎合美国主流文化,同时也并非固守成规来对抗其他文化。我们看到这四对代表性的东方母女传达给我们主张淡化鲜明的异域文化界限,并且消除东西方文化对立的意愿。
13.会走路树读后感 篇十三
我仔仔细细的读完了这本书,很多片段和情节都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假如树会走,那该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果真,在一个午后,长在山坡上的大树听到鸟儿们的一番讨论后耐不住寂寞了,他想要到城市里去看看到底有多精彩和华丽。大树一路颠簸、一路欣赏终于来到了大都市,但没想到城市里的快节奏和重污染让他感到自己与现代化格格不入,于是大树又想回家了……
充满想象力的我们在这里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奇遇探险和天马行空。妈妈也很好奇的跟我一起读起了这本书,妈妈说这本书对大人们来说也很有启发,它使前路迷茫的年轻人在这里可以看到未来的方向和对人生的思考。大树内心的无限纠结也展现了这个时代的困顿与特色。把出走与回归、远方与故乡、梦想与现实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有着深深的现实意义与哲学思考。
14.会唱歌的火炉读后感 篇十四
当我刚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便被它的名字和封面所吸引住了。封面上有一个背着许多柴火的小女孩,打开书后,我知道了她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翻看着一个个故事,我仿佛跟随者正弄着回到了她的童年时代。
童年无疑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人们总是用宝贵、美好来形容短暂易逝的青春,我认为童年亦是如此。当一个人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会用单纯的双眼看这个世界,当他长大的时候,就会失去往日的纯真。我是多么想回到那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呀!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轻快的感觉,因为作者的童年充满着许多乐趣,神奇的北极光、有人性的猫、五花山的秋景这些都给作者带来过遐想。她的童年在我看来是与大自然密不可分的,冬天的火炉需要从森林中拉取柴火,夏天去野地里采野菜,秋天跟随父母到美丽的五花山下起土豆,春天可以到五颜六色的野花中去扑五彩斑斓的蝴蝶。大自然在她的童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带给了她无穷无尽的趣味。
作者的家庭也是美满的,父亲是一个幽默,肯吃苦耐劳的人,也是一个爱护树木的人,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家里有几个孩子,一到过年,热闹极了。我从中读出父母对儿女深沉的爱,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童年是如此宝贵,孩子们都应该珍惜童年,从中获得成长的乐趣,留下宝贵的记忆。
会唱歌的火炉读后感(二)
读了《风中的火炉》一文,我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虽不长,但里面包含了许多意义。我们知道,在面对鲜花和掌声的时候,一定不要被它冲昏头脑,那面对对手时,应该怎样呢?有同学就会说:那还用问,用你最大的能力,去把他(或她)打败。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后来,读了《风中的火炉》,才意识到,并不是这样的。其实,真正对的做法是:首先,沉着冷静,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打败他(或她)。但是火炉没有想到这一点,而是盲目的用尽它最大的能力,最后,还是被风吹灭了。火炉应该首先想到,火着得越旺,就越容易被吹灭,风在那里说一些刺激它的话,是用了激将法来达成目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冷静的思考,学会在比拼中冷静的思考,这样我们才能取胜。
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碰到强大的对手,也不要盲目的采用题海战术或是硬学,一定要有技巧的学习,比如,努力学习弱项、提高综合水平等等。
15.《喜福会》读后感 篇十五
关键词:误解,冲突,和解
一、中美文化差异, 误解
中国文化提倡尊老爱幼, 子女孝顺父母, 听从父母的训导是天经地义的。深受这种文化影响的母亲希望女儿们能像自己在中国时一样遵从长辈, 她们认为安排女儿的生活是自己的权力, 女儿必须服从。但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 这些女儿们深信独立意识, 不为任何人活着, 只为自己, 并不支持母亲的指导和示范, 她们怨恨和曲解母亲“怪异”的中国式行为方式和信仰, 冲突由此而起。小说中, 吴素云为女儿精美设计的未来是做一名钢琴家, 并深信她有这天赋。吴素云靠帮人打扫房间, 干杂活换回精美每周一次的钢琴课和一架可以每天练习的钢琴。可精美生长在美国, 深受美国文化影响, 崇尚自由、平等和民主, “我从不相信, 我能成为任何我想成为的人, 我只可能是我自己。”在她看来母亲的家长制是侵权性的, 绝对不能容忍。为了挫败母亲“愚蠢的傲气”, 她故意在练习时偷懒、表演时出丑, 让母亲丢脸, 并且“打定主意, 再也不听她摆布了。……我不是她的奴隶, 这里不是中国。”母亲当然不会轻易让步, 她把女儿拎到钢琴前, 逼她就范, 并用中国话说:“世上从来只有两种女儿:听话的和不听话的。在我家里只允许听话的女儿住进来。”女儿不顾一切地反击:“那么, 我希望不做你的女儿, 你也不是我的母亲!”见还不能奏效, 甚至不惜抬出母亲遗失在中国的双胞胎残忍地给母亲致命一击:“我希望我没有出世, 希望我已经死了, 就跟桂林的那对双胞胎一样!”女儿的回答则表达了她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无处不在的独立自主观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语言传达不同的文化信息, 也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身份。在《喜福会》这本小说里每一代人都被家庭纽带连接在一起, 又因为年龄和文化而彼此疏远。语言是笼罩在两代人之间的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阻碍了母女之间相互了解。《喜福会》的母亲们要么说着蹩脚的英语, 要么汉语式的英语, 要么英汉叠加的语言。虽然她们的女儿说一些汉语, 然而她们都在美国长大, 在美国接受教育, 说的是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 这就导致了母女之间的冲突。
小说中的母亲龚琳达一直试图教会女儿薇弗莱有关中国的气质:如何服从父母, 听母亲的话, 凡事不露声色, 不要锋芒毕露……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 顺从父母, 做事中庸, 必须对父母尽孝。但是, 薇弗莱从小受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熏陶, 强调独立能力, 自我意识和反叛心理强烈, 所以她抱怨母亲对她“管头管脚”。小说中不断出现的母女冲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女儿们都已经美国化了, 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 而母亲们却还按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来对待母女关系, 由此看来, 两种文化的冲突必然导致母女关系的矛盾。
二、母女冲突
冲突是《喜福会》的主要情节, 因为两代人出生和成长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亲和接受美国教育的女儿似乎永远都不能相互理解。首先, 女儿对母亲和中国文化持有强烈的偏见, 她们认为, 美国文化优于中国文化。在她们眼中, 母亲象征着落后和愚昧。她们不满意母亲在公共场合剔牙;对母亲在杂货店里开瓶闻味感到羞愧;她们不喜欢母亲炫耀自己的女儿。当然, 四个女儿也试图在美国主流文化中找到自己的身份。露丝和莱娜都与美国人结婚, 她们欣赏美国人和美国文化, 以至于愿意为美国丈夫做出任何牺牲。韦弗丽认为, 她母亲的长相让她丢脸, 所以她让美容院把她母亲打扮成美国式的。她认为自己是国际象棋天才, 比她母亲聪明, 却不知是母亲一直在给她“无形的力量。”
另一方面, 母亲们也无法理解在美国出生的女儿的一些行为。她们的行为与母亲们的文化有太大的差异, 母亲们甚至感觉受到了美国文化的欺辱。英英无法承受莱娜和她的丈夫的“AA”制, 根据规则, 这对夫妻只支付他们的共同生活开支, 如果他们想购买一些个人物品, 就必须各自支付。这在西方国家并不奇怪, 尤其是在美国, 但根据母亲的中国文化, 这是不能接受的, 已婚的中国夫妇必须共同承担家庭的财政支出。
当精美与她的母亲素云吵架时, 素云说, 在中国, “只有两种女儿, 听话的, 和不听话的, 只有一种女儿能够生活在这所房子里。听话的女儿!”因为在中国文化中, 孩子必须绝对服从父母。
母亲们身为美国生活的少数群体, 她们不堪主流社会的重负, 但仍做出巨大努力, 使女儿了解自己和中国文化。她们与女儿聊天, 讲她们过去的经历并传达自己对女儿的母爱, 耐心地等待女儿能够理解她们、尊重她们。最终正是她们的母爱和母女体内流动着的相同的血液使女儿理解了中国文化。
三、交流, 沟通和和解
在中国, 父母希望自己的后代过幸福的生活, 十分重视他们的婚姻生活。《喜福会》中的母亲也是如此, 她们毫不犹豫地帮助解决女儿的婚姻问题, 尽力使女儿摆脱困境。露丝和莱娜都与美国人结婚, 在美国丈夫面前, 她们有自卑感。露丝不对任何事情做决定, 相反, 把决定权留给丈夫, 因为她相信她丈夫的决定总是更好。渐渐地, 她在丈夫面前失去了魅力, 丈夫认为她在推卸责任, 甚至提出离婚。莱娜的婚姻也存在类似的危机, 夫妇俩力争解决问题, 但无能为力, 关键时刻, 母亲站出来帮助女儿。安梅鼓励露丝开口说话, “你为什么不为自己说话?你就不能跟你丈夫谈谈吗?”。当露丝接受她母亲的建议开口讲话时, 她不仅令她丈夫吃惊, 而且也挽救了自己的婚姻。英英对女儿表明, 如果她继续忽视夫妻之间的失衡状态, 将会有灾难性的后果。两个女儿都从各自的母亲那里得到了帮助, 同时也得到了深深的母爱和力量。身处困境中的露丝感到自己的母亲给她的关爱和帮助远比那个美国心理医生多, 那位美国医生使她“糊里糊涂”。至于莱娜, 她感到母亲爱她甚至胜过她的美国丈夫, 因为妈妈清晰地记得她从不吃冰激凌, 而与她共同生活多年的丈夫对此却一无所知。
母爱使女儿开始理解和欣赏母亲及中国文化, 她们开始与母亲的文化对话和交流。文中并没有涉及中国文化的对话和讨论, 而母亲则利用每个机会向女儿传授中国文化。例如, 韦弗丽和她的母亲一个关于成吉思汗的对话。提到太原, 韦弗丽不解, 以为是台湾, 母亲立即纠正:“我出生在中国太原。台湾是中国省份。”她不想让女儿误解祖国。还有一次, 韦弗丽的男同学说中国人“做酷刑”, 母亲纠正女儿说, “中国人做很多事情, 做生意, 做中药, 做画, 不像美国人那么懒, 我们做酷刑, 最好的酷刑。”林多告诉女儿这些, 是不想让女儿在美国同学面前感到自卑。她告诉女儿, 中国人民不逊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母亲的眼中, 中国移民的后代一样是出色的美国人。正是通过这种日常对话, 母亲把中国人的特质灌输到女儿心中。
渐渐地, 女儿们了解了母亲的苦心和无私, 她们的内心被伟大的母爱深深震撼了。“这种了解和震撼不仅仅是孩子们对母亲们的理解和压抑在心底的对母亲的爱的复苏, 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文化的再认识和认同, 两代人终于从对立走向融合, 因而她们的融合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
《喜福会》的母女们尽管有着种种隔膜和冲突, 然而彼此间天然的情感纽带终会跨越一切鸿沟和障碍, 最终使美国的女儿们能够正视她们一直以来所排斥的中国母亲式的爱与关怀, 从而在自身之中达到一种和谐。而这种和谐正体现了中美两种文化在她们身上的兼容。理解、沟通、信任才是达到这种文化和谐的最终途径。在全球化的时代, 我们更需要文化的共存, 以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恩美.喜福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 2006.
[2]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关晶.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J].长春大学学报, 2005 (5) :67-69.
[4]刘昀.母女情深—论《喜福会》的故事环节结构与母女关系主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6) :15-19.
【《喜福会》读后感】推荐阅读:
喜福会开题报告08-05
《喜福会》体现的中美家庭观念冲突解析11-04
《老天会爱笨小孩》读后感11-11
坚持错误就会失败读后感01-04
《会跳舞的小星星》读后感01-18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500字06-13
关于《会唱歌的猫》读后感的作文400字06-23
《笑猫日记之会唱歌的猫》读后感10-10
家博会观后感10-13
进博会观后感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