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绿色的家》

2024-10-17

大班音乐活动《绿色的家》(精选13篇)

1.大班音乐活动《绿色的家》 篇一

活动目标:

1.用轻快、亲切的歌声表达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情感。

2.加深对动、植物的生命与环境联系的了解,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用轻快、亲切的歌声表达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情感。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重视生态教育,幼儿有过类似的经验。

2.画一棵微笑的大树,一只住在鸟窝的小鸟,飘扬的五线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小朋友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你们见过绿色的家吗?我们来看看它是谁?(出示图片:树)

二、学唱新歌《绿色的家》。

1.师:你们看看小树他在干什么?(贴上微笑的嘴巴)。

哦,小树在高兴的唱歌呢!(贴上从大树嘴里唱出的音符)教师范唱副歌部分。

小树是怎么唱的?(请个别小朋友初步尝试。一句一句的跟老师学唱。)

2.讨论:小树为什么这么高兴呢?(了解小鸟与小树相互依存的关系,初步知道生态

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

师:我们来听一听小树究竟为什么这么高兴?(完整地欣赏歌曲。)

请幼儿说一说,歌词里面是怎么说的,根据幼儿的回答,贴出相应的图片,成为完整的一幅图。

3.学唱歌曲。看着图片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尝试唱一遍。

4.老师唱前面部分,幼儿唱副歌部分,促进幼儿对副歌的掌握情况。一遍后交换唱,再次巩固。

三、认识歌名。

1.师: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曲好听吗?你们可以帮忙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吗?(绿色的家、温暖的家、快的的家、快乐的大树)。

2.再次演唱歌曲。

教师小结:唱的真好,原来绿色的家有这么的美,相信人们听到这样的歌声都会舍不得去破坏绿色的家了。

四、创编歌词。

1.我们刚才唱了绿色的家,还有什么家呢?(大海是鱼儿的家,灰色的土地是种子的家…)

2.编进歌词,如:“大海是蓝色的家,住进了小鱼娃娃……哗哗哗”等。

3.有表情的歌唱。探索用轻快、亲切、深情的声音进行歌唱。

五、结束活动

到外面看看还有哪些美丽的家,用我们美丽的声音唱出来,让人们也感受到家的美丽,呼吁大家和我们一起保护绿色的家吧!

课后反思:

《绿色的家》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目标:用轻快、亲切的歌声表达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感情;加深对动植物的生命与环境联系的了解,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围绕活动目标,我采用了看看、讲讲、唱唱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活动的开始环节,我通过谈话设置悬念导入活动,如:引导幼儿说说小树怎么了?它为什么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紧接着就是将歌曲的副歌部分进行前置,提到前面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去感受用轻快地声音学唱沙沙沙、沙沙沙……在学唱“沙沙沙”时,我出示了相应的图谱,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并观察图谱的变化,并让幼儿说说图谱中大、小树叶在唱时有什么不同,(大树叶唱的慢,小树叶唱的快)。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我还设计了几张小图片,在教师范唱后引导幼儿说说歌词内容,此时我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内容,效果不错。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配合都很不错,能够迅速的掌握歌曲的内容,在教师的带领下有节奏地唱歌。但在最后的创编环节中,幼儿的思维不够活跃,于是我稍作提示,让幼儿思考“大海和小鱼”的关系,并创编了相应的歌词(大海是蓝色的家,住进了小鱼宝宝,小鱼跳舞给大海看,大海笑啦,大海笑啦,哗哗哗……),幼儿的积极性较高,整体效果较好。

2.大班音乐活动《绿色的家》 篇二

选材的思考。《木偶奇遇记》是一部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孩子们非常喜欢听这个故事, 他们被主人公匹诺曹及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艺术是相通的, 我尝试着把音乐与文学进行有机整合, 提升孩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丰富他们的肢体表现经验。

活动选取了《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三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 营造了浓郁的音乐氛围。其中, 《木偶兵》是主体音乐, 它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与小木偶较为吻合。

活动价值分析。情感方面的价值:活动以情感为主线, 传递正向的情感力量。借助故事情景“小木偶在小仙女的帮助下, 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爱心, 最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 让幼儿体会小木偶变成真正孩子的喜悦, 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表达表现方面的价值:注重幼儿自发的表达表现, 在情境中感知小木偶的动作特征 (僵硬) , 并创造性地表现小木偶不同的动态, 积累肢体表现经验, 自主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环节设计的思考。凸显情景:活动以故事情景贯穿始终, 通过特定的情景 (我是木头人、帮警察叔叔指挥交通、在空旷的草地上植树种花) 来引发孩子自主地进行表达表现。巧用媒体:活动中多次运用直观的媒体 (小仙女、视频影像、拥挤的马路、美丽的花园) , 有助于孩子的理解、表现以及情感的激发。关注能力:在整个活动中, 教师的站位比较靠后, 没有直接的动作示范与幼儿模仿, 而是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游戏感知、合作表现来梳理提升动作经验。

活动目标

1.借助音乐与情境, 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 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2.结合情境体会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喜悦, 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经验:听过故事《木偶奇遇记》, 初步感知过小木偶的动作。

2.环境与材料创设: (1) ppt (拥挤的马路、空旷的草地等) ; (2) flash:仙女姐姐、美丽的小花园; (3) “和谐城市心灵乐章”公益广告片断; (4) 音乐:《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 (5) 充气榔头一把。

活动过程

一、小木偶诞生

媒体呈现“木偶奇遇记”的画面, 引发幼儿的回忆。

引导语:老木匠的本领可真大, 今天我也来学做故事里的老木匠, 小朋友们就是小木头, 等会我敲到哪根木头, 哪根木头就变成我的小木偶, 跳到中间摆出一个小木偶的造型, 好吗?

1. 播放《七式进阶》音乐, 教师扮演老木匠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敲打、制作小木偶。

A段音乐:做刨木、锯木、敲钉子状。

B段音乐:用充气榔头在“5-3” (嘟—哒) 处随意敲击幼儿, 幼儿摆出各异的造型, 表示小木偶诞生。 (为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可请幼儿和“老木匠”一起来制作小木偶。)

2. 播放“木偶兵”背景音乐, 做游戏“我是木头人” (边念儿歌边模仿小木偶的动作) , 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教师:我们都是小木偶, 让我们一起来玩玩“我是木头人”的游戏, 看看谁的动作最像一个小木偶。“我们都是木头人, 不许讲话不许笑, 还有一个不许动” (两遍) 。

游戏:关节动一动。规则:“木匠”拍自己身上的任意一个关节 (双肩、肚子、膝盖等处) 几下, 小木偶就把那里的关节动几下。 (提醒小木偶动作幅度要大些。)

3. 幼儿随“木偶兵”音乐完整表现, 教师随机辅以情景性语言, 如把手伸出来, 往上伸一伸, 往前走一走, 一起问个好……

二、小木偶变身

出现仙女, 提问:你们想变成真正的小朋友吗?要变成小朋友必须要有一颗爱心。怎样才是一个有爱心的小木偶?

1. 播放公益广告“和谐城市心灵乐章”——情感提升。

教师:你们从影片里看到有哪些人?他们帮助别人做了什么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 你们想帮助谁?怎么帮助他们?

2. 小木偶帮助警察指挥交通 (个体表现) 。

(1) 媒体演示情景——拥挤的马路

创设语言情景:马路上太拥挤了, 警察叔叔忙也忙不过来, 你们愿意帮忙吗?

(2) 小木偶随音乐帮助警察指挥交通 (感知僵硬的动作) , 可以边随音乐表现边用有节奏的语言:我帮警察│指挥交通│请你等一等│请你快通过│…… (可请个别动作较形象的小木偶来表现, 集体模仿。)

教师:警察叔叔说, 在你们的协助下马路变通畅了, 真要谢谢你们。

3. 小木偶帮助花匠植树种花 (合作表现) 。

(1) 媒体演示情景——空旷的草地

创设语言情景:你们能把这片空旷的草地变成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吗?

(2) 小木偶随音乐合作表现植树种花的情景

·怎样才能变成美丽的小花园?在个别幼儿表演时可辅以有节奏的语言, 如我把泥土松一松, 我给小树浇浇水, 小树小树快快长……

·分组:可以两个好朋友一组, 也可以几个好朋友一组一起来植树种花, 要先商量好谁来植树种花, 谁来装扮小树小花。

·幼儿尝试合作表现, 教师观察。要点:观察幼儿表现小木偶植树种花的动作是否多样, 关注幼儿的合作表现情况。

(3) 小组交流、分享 (有侧重地选取)

(4) 媒体演示:空旷的草地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花园, 鲜花盛开、绿树成荫, 引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草地变成了美丽的小花园真是太让人高兴了, 大家都说谢谢你们。

三、小木偶美梦成真

仙女姐姐:恭喜你们, 从现在开始你们终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朋友 (仙女用魔棒施展魔法) , 孩子们欢呼“谢谢你, 小仙女!”

教师:我太高兴了, 你们终于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了!那就让我们共同庆祝、尽情舞蹈吧! (播放《杜鹃圆舞曲》音乐) 。

幼儿合作自由舞蹈, 体验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快乐心情。

3.大班音乐活动:《大象浇花》 篇三

《大象浇花》是一首孩子非常喜爱的童谣歌,整首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大象自我介绍,第二段是大象辛勤浇花。对该教材仔细分析,发现在歌唱、表演、创编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所以我为《大象浇花》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音乐能力。

目标预设:

1.学习用粗矿、豪放的歌声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诙谐。

2.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观看视频,尝试共同商讨游戏的动作和玩法。

3.在与朋友的合作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设计理念:

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儿童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地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是全面、启蒙的,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的学习应是建立在愉快、乐意的基础上,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根据孩子们爱玩、好动的心理特征,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和需求。整个活动我是以“幽默滑稽”为主题,以孩子情绪化地演唱歌曲和用滑稽诙谐的动作游戏,通过演唱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索用合适的音色演唱歌曲并商讨游戏的方法,完全投入到此音乐活动中。

设计思路:

随着春风吹来,我班的孩子感到天气的温暖,到户外发现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小鸟在大树上歌唱。孩子们对幼儿园开放的花朵特别感兴趣,每天都去看看,有的孩子还提出要给花朵浇浇水……我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结合我班的主题活动《春天里的花朵》,我们先从认识春天里的花朵入手,渐渐激发孩子探索春天的秘密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想浇花的兴趣,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在猜一猜、唱一唱、浇一浇、演一演中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本节课,我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先让孩子倾听音乐旋律,感受音乐形象,从而猜测花园的主人会是谁,接着我就让孩子们趣味性地学习大象的自我介绍,孩子们演唱歌曲时可以刻意地改变自己的音色,学习用粗犷豪放的声音来演唱,这与他们平时歌唱的声音完全不一样,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接着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听着音乐做游戏。整节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动物朋友来看花

1.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花园)

2.游戏——快与慢:这个花园看起来怎么样?这么漂亮的花园,把小动物们都吸引来了。听,谁来了?(播放音乐)。

孩子们倾听后回答:音乐中节奏慢的地方就像是小乌龟、大狗熊……来了,节奏快的音乐就像小兔、小青蛙……蹦蹦跳跳地来了,

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们吧。(幼儿听音乐游戏)

(二)花园园丁是谁呢

1.欣赏旋律

(1)小动物们来到了花园,它们觉得这儿太美了,那这个花园的主人是谁呢?听!花园的主人大摇大摆地走来了(播放音乐),这段音乐你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他会是谁?

(2)究竟是谁呢?我来唱一唱,你来猜一猜。(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

教师清唱:森林里面我最大,长长鼻子全靠它, 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幼儿猜想)

(3)看看大家猜的对不对!(课件大象)。原来花园的主人是——大象,他还是这个花园的园丁哦,你知道园丁是什么意思吗?就是照顾花园的人。

2.学唱歌曲第一段

(1)倾听歌曲第一段

大象邀请小朋友去他的花园玩,听,他又放开嗓门唱了起来。教师再次清唱第一段。

(2)大象是怎么自我介绍的呀?他先唱了什么?森林里我最大,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样的心情,特别了不起的样子,接下来他介绍了什么?对,是他长长鼻子,为什么说长长鼻子全靠它呢?它用鼻子在花园里做什么事情呢?接下来大象又介绍了自己的什么地方?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我们把大象的自我介绍连起来说一说。

(3)大象边说边唱起来。第三次倾听第一段。(老师演唱)

(4)幼儿试着轻声演唱第一段。

(5)幼儿模仿粗犷的声音

你们觉得大象的歌声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平时唱歌的声音是这样吗?大象的声音就是这样粗犷、豪放的,我们再来学一学!

幼儿集体演唱一遍。

3.学唱歌曲第二段

(1)倾听第二段

大象大摇大摆地走到了自己的花园里,他是园丁哦,应该会为花朵做点什么吧,听!(教师清唱第二段)

(2)大象做了什么?(浇花)他浇了几次,我们再来数一数(教师再次清唱第二段)。

(3)我是大象,我来浇花了,谁愿意当我的花宝宝?小花朵喝饱了,慢慢地长高了,然后要开出最美的花朵。

(4)大象辛勤地工作着,花儿也越开越美。咦,大象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很快乐!所以他一边浇花一边唱歌,我们来唱唱看(幼儿演唱第二段)

4.完整歌唱

(1)给歌曲起名字

这首歌曲唱到了谁?对了,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大象和花》。

(2)幼儿完整演唱(钢琴伴奏)。

(三)大象浇花花儿开

(1)观看大屏幕,商量规则

今天,我们要用这首歌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大象和花》,我们先仔细看看大屏幕,找找这游戏里面有什么规则?(播放课件)

(2)幼儿尝试游戏

提问:花朵们站成了什么形状?(圆形)大象什么时候就要走到花朵身边?(第一段唱完之前)一只找到几朵花?(一朵花)花朵是在什么时候长高的?(唱第二段大象浇花时)

(3)幼儿游戏

附乐谱

大象浇花

1=F

5 6 7 1 | 2 3 4 | 3 1 3 1 | 7 1 2 | 5 6 7 1 | 2 3 4 | 3 1 2 7 | 1— |

森林里面我最大,长长鼻子全靠它,我有一双大耳朵,细细的尾巴。

5 5 | 4 3 2 | 4 4 | 3 2 1 | 5 5 | 4 3 2 | 3 1 2 7 | 1— ||

4.大班歌唱活动《我爱我的家》 篇四

设计思路:

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在充裕的物质生活中,不会感受家的温馨和快乐,对家人的依恋感不那么浓厚了。为了让孩子能够感受家庭的温暖氛围设计这个活动,引导孩子理解歌曲中对家的热爱的情感,并巩固对家的依恋之情。活动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经验,通过绘画的形式创编歌词。2.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3.体验家的温馨,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活动准备:

1.“全家福”照片 2.《让爱住我家》歌曲 3.《我爱我的家》的歌谱 活动过程:

一、伴随《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幼儿欣赏“全家福的照片”照片,激发幼儿热爱自己家庭的情感。

师: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我们一起看一看。上面都有谁呢? 师:照片上的爸爸、妈妈的表情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教师总结:照片上有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家人在一起很快乐、很温馨、很甜蜜…他们是幸福快乐的一家人。

二、通过幼儿画一画,引导幼儿去关心爸爸妈妈。

师: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的家,在我们的幸福小家中有爸爸、妈妈和我们小朋友。(出示爸爸、妈妈的图片)

师:生活这个家你感觉是什么样的?

师:爸爸妈妈为你做了哪些事情你觉得很快乐,很幸福?

教师总结:爸爸送小朋友上学、爸爸给小朋友做玩具、妈妈帮小朋友梳头、妈妈给小朋友讲故事都让我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师:那我们把爸爸妈妈为我们做的事情我画下来,好不好?

师:出示幼儿操作卡,提出创编要求。老师这里有两张空白的爱心,分别是蓝色和粉红色的,拿蓝色纸的小朋友在上面画爸爸对你做的事情,拿粉红色纸的小朋友在上面画妈妈对你做的事情,用最简单的符号画,画好以后贴在爸爸妈妈的头像后面,好,现在就请下面去画一画吧!

三、学习歌曲。

1.今天我们一起把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编成一首好听的歌曲吧。(1)教师从幼儿变出的图形中任意选择出两幅图进行演唱。

师:吴老师还能把小朋友画的用唱的形式来表现呢,你们想不想听听?我先从爸爸对我们的关爱中找张图,再从妈妈对我们的关爱中找张图,示范唱。刚刚你听到吴老师怎么来唱爸爸这张画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出示节奏图,吴老师给这张画画了个节奏图,在这张节奏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

师:六个爱心表示这句话只能用六个字来演唱,有的爱心大、有的爱心小表示节奏是不一样,小的爱心只有半拍要唱快些,大的爱心有一拍呢所以就要唱慢些,两个小爱心就等于一个大爱心。那妈妈我是怎么唱的?出示节奏图。

(2)这两句话呀藏在了一首好听的歌里面,你们想不想听听?这首歌的歌名叫《我爱我的家》。

(3)教师示范演唱。如: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爸爸爱着我,天天陪我看书。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妈妈爱着我,帮我梳头发。(4)再次示范演唱。这首歌好听吗?让我们再来听一听。(5)你听到了哪些好听的话? 师:你听到了哪些好听的话?

师:你听到了一句完整的话,你的小耳朵真灵。你把这张图谱给找到了。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并结合图谱整理歌词。2.结合图谱,集体练唱歌曲。(1)教师指图带领幼儿一起演唱。(2)提醒幼儿听好音乐节奏,有表情地再次演唱。3.尝试用连贯温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有爸爸的爱、有妈妈的爱,你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呢?

师:让我们一起用轻轻的、温柔的声音来唱一唱。4.尝试用对唱的方法练唱歌曲。

男女对唱。老师出示男孩子唱、女孩子唱、大家一起唱的头像娃娃。师:老师出示的头像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男孩子唱爸爸的部分,女孩子唱妈妈的部分,其他的大家一起唱。5.幼儿边唱边表演。提醒幼儿注意演唱的方法。

四、创编填词游戏:《让爱住我家》。

刚刚小朋友还画了很多的画,谁能把你画的画编到歌曲中? 活动延伸:

1.继续创编歌词,替换创编对象,如“爸爸、妈妈”换成“爷爷、奶奶、老师、小朋友”等。

2.创编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里,幼儿分享、交流,开展“说说、画画、唱唱”区域游戏。

5.大班音乐听觉活动:音乐舞会 篇五

目标:

1、听辩不同节奏类型,探索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该节奏。

2、培养幼儿听觉能力、感受力。

准备:

钥匙卡片、记号笔、音乐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音乐中舞进教室。

节奏王国举办了一场舞会,邀请我们小朋友们去参加!你们想不想去啊?但是去节奏王国的路上得经过三扇大门,我们需要三把节奏钥匙把门打开才能进入节奏王国参加舞会,这三把节奏钥匙要我们自己来做!

我们先来听一听下面几个节奏,竖起你的小耳朵,来听一听,把这个节奏给念出来。

听这个节奏你有什么感觉?

恩!我先把我的三把节奏钥匙给打出来!(演示图形,边哼边唱。)

那么你要打什么样子的钥匙呢?

把你们的节奏钥匙打出来。

我来看看你们打的`钥匙是什么样的。(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解自己制作的节奏钥匙的图形。)

好,现在我在你背上画一个图形,你把它的节奏给念出来!(在幼儿背上画出他自己的节奏图形,来猜一猜是什么节奏。)

和你身边的朋友一起来试试,拿着朋友的节奏钥匙在他背上画出节奏,让朋友来猜一猜,看看谁是最棒的!

二、好啦!节奏钥匙已经打好了,我们去节奏王国参加舞会喽!

来到节奏大门前:

来~我们听听音乐,找出正确的节奏钥匙!

好啦!我们胜利了啦,终于开了第一扇大门啦!再接再励!我们一起去开第二扇大门!

我们胜利了啦,终于开了第二扇大门啦!再接再励!我们一起去开第三扇大门!

我们来到了节奏王国啦!我们可以参加舞会了!我们想一想第一段音乐可以用什么动作和队型来跳舞?

听完三段音乐探索了不同的表现方式后:

根据你听到的音乐和你的朋友商量好选择正确的方式跳舞!看看哪个小组跳的最棒!

幼儿听音乐表现。

舞会结束!我们一起回教室把在节奏王国跳的舞表演给小朋友们看,好吗?

活动自评:

6.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六

活动名称:大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

设计意图:

该活动把“脚”称为“先生”,还用优美的旋律唱出来,并遵循一定的欢快的节奏,模仿“踮脚走,脚跟走,脚边走和双脚并拢跳”的各种动作,这些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趣味性活动,不可能不激发幼儿认识“脚”保护“脚”的积极性,即学到了生理常识,懂得了一些生活常识,还获得了音乐的美的熏陶。

活动目标:

1.在听听、做做、唱唱的游戏中学习律动歌曲《滑稽的脚先生》,能随音乐节奏掌握踮脚走、脚跟走、脚边走和双脚并拢跳的动作。

2.明确小脚的名称,知道天气变冷了,小脚保暖的重要性。

3.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旋律,在音乐游戏中,尝试多种用脚行走的趣味方式。

难点:在行进过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步距与平衡,尽量不碰到别人。

活动准备:

1.贴好脚印的地垫。

2.“小礼物":袜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谜语引起幼儿兴趣,听音乐走进活动室。引导幼儿能按照音乐的节奏拍手、走路、做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境,熟悉旋律与节奏,并合着语言节奏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走玩玩。

2.引导幼儿找到适合自己的座位,以按摩小脚的情景进一步熟悉旋律、节奏与歌词。

3.教师完整范唱,幼儿欣赏后跟唱。

引导幼儿将走路的样子加入歌词中演唱。

三、结束部分

1.师幼共同讨论脚的重要性,知道可以穿上袜子来保护小脚。

师:和小脚做游戏你开心吗?想一想,小脚除了和我们做游戏,平时还可以帮我们做哪些事情?小脚这么能干,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关心它、保护它呢?(洗脚和穿袜子、穿鞋子……)

2.结束环节:找袜子、收地垫,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较高,师幼关系较为融洽,教师与幼儿之

7.大班音乐活动《绿色的家》 篇七

关键词:“光脚丫”唱歌;大班幼儿;音乐活动

现有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常常会只灌输而忽视了幼儿的感受、机械地练习消磨了幼儿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音乐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根本谈不上享受音乐,那么,怎样使音乐活动更有活力、更加自然并讨孩子喜欢呢?我想,活动的形式非常重要。

案例1:光脚丫唱歌

《捉泥鳅》是一个歌唱活动,在集体练唱时,小棋开始不认真了,低头卷自己的裤腿,坐在旁边的豆豆也忍不住偷笑。我为了调整活动只好停止伴奏,静心听听孩子的想法。“你们在说什么,好像很有意思?”我问。“老师,放假时我跟哥哥去捉泥鳅,我们就是光脚踩在泥坑里。很好玩!”小棋说着把鞋子脱下踩了起来,逗的同伴们直发笑。这时有个声音从喧闹声中响起:老师,我们光脚丫唱歌吧?这个大胆的提议让孩子们兴奋又期待,我也觉得很有尝试价值。在这个活动中我看到孩子们是快乐的、自主的、放松的,比以往的歌唱活动更成功。活动之后孩子一天的情绪都很快乐,他们觉得光脚丫唱歌真的很有趣。

案例2:光脚丫踩节奏

有了一次光脚丫的活动形式后,每到音乐活动,孩子们就兴奋不已,纷纷想出新奇又大胆的方法。音乐活动《身体的节奏》中,孩子们尝试了拍手、拍肩、拍头,今天可以光脚丫踩节奏吗?老师笑着答应。孩子们三两下将鞋袜放在椅子下,兴奋地等待老师出一条难点的节奏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听到那难得一听的“叭叭声”,我也不自觉地脱了鞋子袜子和孩子们一起踩呀跺呀。这时不知谁在说:老师,光光用脚跟踩,声音不一样的,是咚咚咚呢。我们就嘻嘻哈哈一起用脚跟踩节奏,脚跟踩累了,就换前脚掌踩。就这样,孩子们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形式表现不同的节奏,让整个身体动起来的同时,脑子也更加机灵,情绪也更加放松了。

“光脚丫”唱歌形式真正所要做的是:给孩子一个接近大自然的音乐环境,帮助孩子脱下在集体活动中各样不适应的束缚,源于和谐教育的理念。教师需努力做到“导而不包”。结合一些案例的描述,我对歌唱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一、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寻找音乐

任何物品在孩子眼里、手中都会成为神奇的“乐器”。手拍桌椅,孩子们找到了闷闷声;小棒敲打玻璃,孩子们找到了叮叮的清脆声;敲打铁器,孩子们找到了铛铛的悠扬余音;吸管吹水,孩子们找到了噗噗声;撂水时孩子们找到了哗哗声。通过对各种物品的摆弄敲打,孩子便会对不同音质的强弱、高低、长短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个探索过程是让孩子们热爱音乐的重要基础。

二、选择自主的形式,让幼儿表现音乐

打击乐《卡门序曲》活动中,我没有给孩子提供乐器,完全放手让他们用肢体动作并借助周围物体进行打击。孩子们纷纷献策,拍手和拍桌子相结合,可以一拍换一次,也可以一个乐句轮换一次。初次尝试之后我给孩子第二个建议:同样拍桌子,怎样可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孩子们带着问题开始尝试了。有的用一只手指敲,有的用指尖敲,有的用小拳头敲,有的用指关节敲……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了,孩子高兴老师满意。一次别具风味的打击乐活动开始了,就连以往对音乐活动不感兴趣的孩子也专心地投入其中,这多好呀!

三、倾听幼儿想法,让幼儿创编动作

《三只猴子》是一首风趣诙谐的歌曲,孩子都很喜欢听、喜欢唱。活动开始时我用拉线木偶不能满足35名幼儿的操作要求。于是我问幼儿: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手指变成三只调皮的猴子在床上跳?怎样用手指来表演?尝试探索之后,孩子们都有了同样的想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就是三只调皮的小猴子,倒立在桌面上就是小猴子在床上跳,一只猴子受伤就收起一只手指。这个办法不错,很形象吗!再加上这是幼儿自己的创意,让每一个孩子都很激动并很开心地参与歌唱活动。

四、大胆尝试,给幼儿自然的感觉

学唱歌曲,节奏练习并不仅仅在室内进行,在幼儿游戏的地方,如水池、沙坑、草坪上、蹦床里都可以进行。唱歌不一定只能坐在椅子上或站立,让孩子光着小脚丫,三五人围坐在地板上也是一种很好的唱歌氛围。此外,教师要经常用非语言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通过有感染力的形体语言,如眼神、表情、手势、体态等,让孩子体验到歌曲的美妙和可爱,从而愿意学,更愿意用他们喜欢的表情、动作,把自己对歌曲的体验表达出来,和老师或同伴进行非语言的交流。

孩子只有在一个完全自主、放松的状态下才能表露自己最真实、最快乐、最天真的一面。那么,根据孩子这些自身习性,用自然的方法教育孩子,就显得很有必要。20世纪就有教育家提出“自然”在教育中的应用,我想这不无道理,“自然的形式”的确是“快乐学习”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任何活动中,都不要做束缚孩子的罪人,要让幼儿在我们的教育中自然的发展,成为真正快乐的个体。

参考文献:

万文雅.浅谈大班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合作行为[J].新课程:下,2013(12).

8.大班音乐活动方案 篇八

近阶段我们开展了《离园倒计时》这一主题。在这一特殊时期,我们的小朋友既渴望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小学生”,又舍不得离开幼儿园里亲爱的老师和同伴。在音乐教学方面,《友谊天长地久》就体现了珍惜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友谊天长地久》这首歌曲的音域跨度比较大,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这次活动,我把重点定位在让幼儿感受歌曲中依依不舍的情感,初步学唱歌曲,难点定位在能较连贯地演唱歌曲。

活动目标:

1.欣赏并初步学唱歌曲,表达朋友间的眷恋情意。

2.感受和体验歌曲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珍惜朋友友谊。

重点难点:感受歌曲中依依不舍的情感,以及初步学唱。

活动准备:歌曲《友谊地久天长》、PPT、字卡;认读过部分字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说我们的友谊。

小朋友你们马上就要毕业了,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离开小朋友了。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二、听友谊的歌:体会歌曲的情意

1.播放ppt,引导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歌词里说了些什么?唱的最多的是哪一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

1.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背靠背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还可以一边轻轻的哼唱,一边轻轻地跟着节奏摇摆我们的身体。

2.提问:听了这首歌,让你想起了在幼儿园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哪些有趣的事?

三、歌唱友谊。

1.歌颂友谊的歌曲当然要唱给你的好朋友听,那你觉得我们在唱这首歌时,要注意什么?(有感情的唱,不要太快…)

2.幼儿集体看着图谱初步完整学唱歌曲。

四、告别时刻。

友谊地久天长,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了,在最后相聚的日子里,你想怎样和你的朋友道别呢? (出示ppt)引导幼儿以握手、拥抱、拉勾、击掌、干杯等方式表现与好朋友道别的情景。

五、延伸活动:友谊卡送给我的好朋友

9.大班音乐活动 篇九

1、在学会舞蹈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准确、协调地为乐曲《大中国》伴奏。

2、尝试根据舞蹈动作节奏拍出行营节奏型,探索乐曲的配器放案。

3、体验乐曲热烈奔放的饿情趣及与大家合作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中国》磁带;

2、碰铃、铃鼓、圆舞板、大鼓、钹等打击乐器若干;

3、彩带人手两条。

活动过程:

1、复习舞蹈《大中国》。

集体随乐跳彩带舞,要求节奏准确、动作有力。

2、指导幼儿学习打击乐《大中国》。

(1)分段将舞蹈动作转换成拍手动作。

(2)边看教师跳彩带舞,边用拍手的形式拍出动作节奏。

(3)老师放慢速度演唱乐曲旋律,面对不同小组进行指挥各小组,幼儿学习迅速正确地对教师的指挥暗示,用拍手动作做出反应。

(4)随着音乐,根据教师指挥准确迅速地做出反应。

(5)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探索乐曲的打击乐方法。(如在彩带挥舞处用铃鼓颤摇演奏等)

(6)引导幼儿看教师指挥分声部演奏打击乐器,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7)教师出示大鼓、钹,集体探讨在什么地方累加演奏,体验乐器的热闹与有力。

3、活动延伸

幼儿学习歌曲《大中国》。

活动反思:

10.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十

活动目标

1、能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2、感受歌曲中活泼、诙谐的性质,会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活动难点:会选择合适的打击乐为乐器伴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尝试过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物质准备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各一个、节奏图谱一张、铃铛和木鱼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导入:

一、通过故事,引出课题。

1、(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对,有一天,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来到了一颗葡萄树下,这时候一只黄鹂鸟高高兴兴地也飞过来了停在了葡萄树上,但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音乐就知道了!

基本环节:

二、聆听歌曲使幼儿第一次感受歌曲的节奏。

(出示图片)

1、小蜗牛也想爬到哪里去呢?,它有又是怎样爬的呢?

师: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学一学蜗牛的动作师:这时候黄鹂鸟是怎样做的,有对它说了些什么呢?

幼: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

三、看图谱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节奏1、“其实蜗牛与黄鹂鸟也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动作,咦,躲到哪里去了呢?”

2、(出示图谱)图谱上面画了些什么呢,请你找一找幼:有拍手、搭肩、跺脚师:原来蜗牛和黄鹂鸟想让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它们的动作。

3、引导幼儿学会看图谱做动作,教师边示范做动作。

4、接下来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蜗牛和黄鹂鸟吧!(全体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5、幼儿互相合作打节奏(面对面拍手)结束:

四、打击乐合奏

活动反思

11.大班音乐活动:秋叶 篇十一

1.师:秋风一吹,小树叶就转了起来,让我们来听一听。(教师清唱) 2.出示“转”的图谱 师:树叶转的时候轻轻地从地上转上天,我们的声音也要从轻轻地然后越来越响亮,由弱到强。(预设目标:引导孩子唱“转”的时候声音由弱到强。) 3.幼儿尝试唱2-3遍。 4.师:风停了,小树叶又摇了下来,大家来听一听。 5.出示“摇”的图谱 师:树叶摇的时候是从高高的天空中然后慢慢的摇下地的,唱的时候我们的声音也要渐渐的由强变弱。

6.幼儿尝试唱2-3遍。 7.幼儿看着图谱,将这部分完整的唱一唱。二、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段:师:秋叶跟着秋风玩着好玩的游戏,真有趣,怎么玩的呢?仔细听一听。(教师清唱)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曲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教师撕图谱)重点指出“悄悄”的唱法。悄悄就是很神秘,鬼鬼祟祟的,不能被发现,我们唱的时候,声音当然也要轻一点。 幼儿看图谱演唱第一段。

将第一段和“转摇”的部分连起来唱一唱。(师指出孩子唱的不明显得地方) 2.学唱最后一段:师:淘气的秋风跟着秋叶玩累了,想睡觉了。师边唱边撕图谱。提问:累坏了唱几次?怎么唱?幼儿尝试演唱。 3.完整演唱《秋叶》 师:这是一首完整的歌曲,名字叫秋叶,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教师完整演唱)

12.大班音乐活动计划 篇十二

[设计意图]

《纲要》在目标定位上注重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喜爱,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使幼儿真正喜欢艺术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独特价值。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易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所以唱歌教学也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

《哆来咪》是选自省编教材大班下学期中的一首歌曲,来源于在电影史上享誉盛名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儿歌童谣,歌曲以轻松诙谐的歌词让幼儿知道哆、来、咪、发、索、拉、西7个音符,了解这7个音符是学好音乐知识的基础。全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采用叙述性的歌词,do、re、mi三个音的反复演唱给人以边思考边唱的感受。第二乐段歌词采用比拟的方式,将七个音符形象化,既风趣又便于记忆。设计这次音乐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认识音符,体验作品中幽默的情趣,从而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一、活动内容:《哆来咪》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欢快、有趣的特性

2、认识7个音符娃娃,能准确唱出7个音符的唱名

3、能大胆地运用语言,简单的图谱和创编自上而下的动作来表现乐曲中的7个音符,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4、能以积极、愉快的心情、参与成功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i的简谱、米老鼠、图片、音乐、电影《音乐之声》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米老鼠图片,故事引出主题。

师:有一天,米老鼠来到森林里玩,它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突然发现一座美丽的小房子。

(二)理解歌曲内容

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1)、出示房子图片

师:你们猜猜这座美丽的房子里面有什么?(楼梯、公主······)师:你们才了那么多,那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吧。(2)、出示楼梯图片 师:楼梯上都有什么颜色?

幼:红、橙、黄、绿、青、蓝、紫、红、像彩色的小楼梯

师:米老鼠看到这漂亮的彩色楼梯,可高兴了,在楼梯上跳上跳下。我们一去来听听米老鼠是怎么跳的?

2、播放弹奏的音阶

(1)、辨别上行音阶(1、2、3、4、5、6、7、i)提问:刚刚米老鼠是上楼梯还是下楼梯?(上楼)(2)、辨别下行音(下行音阶i、7、6、5、4、3、2、1)师:这次米老鼠是怎么走台阶的?(3)、辨别辨别上行音阶的速度

师:再听听,米老鼠这次是怎么走的(播放快速上行音阶1234567)(4)、辨别跨音阶(i、5、i)

师:米老鼠学了本领,它不一步一步地走了,它决定用跳,来听听它是怎么跳的?(隔一个音符)

师:哦,原来是隔一个音符跳的啊。(5)听音阶做动作

师:米老鼠玩得越来越开心,边爬楼梯边唱楼梯上的音符。(1、2、3、4、5、6、7、i、5、i)

师:我们来和米老鼠一起玩吧,玩得时候你们可以用动作学学米老鼠走楼梯。

3、认识7个音符,理解歌曲内容。

(1)、师:米老鼠给彩色的楼梯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音乐楼梯(跟读)

师:音乐楼梯上的7个数字就是7个音符,我们学唱歌就要先学唱音符。(跟唱1234567i)

师:米老鼠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你们等会听歌的时候,认真听听歌里面有哪些音符娃娃,等会告诉老师。(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听到了哪个音符?(1234567)

师:这首歌里面的7个音符娃娃,你们都听到了,那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这7个音符娃娃都有什么故事?

(3)、再把歌曲播放一遍,让幼儿说说听到的歌词

师:这首歌中,每个音符都有一个故事,非常有趣,谁来告诉老师,你听到了哪个音符的故事?

4、老师逐一出示和音符相应的图片,然后放到音乐楼梯上(幼儿去找图片贴到相应的音乐楼梯上):

1——是小鹿多灵巧 2——是金色阳光照 3——是我把自己叫 4——是向着远方跑 5——是穿针和引线 6——是紧紧跟着5 7——是茶点和面包

5、老师和幼儿一起唱

听音乐,一起唱带上表情、动作。

(三)、听音乐,表演动作

1、提问:除了图片还有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歌词? 幼:动作

师:对了,动作也可以帮我们记住歌词,现在请小朋友们,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小音符的故事。

①、集体做:请幼儿起立,听音乐唱歌,做动作。②、分组表演,7个幼儿一组

2、点评幼儿动作

四、活动延伸

欣赏电影《音乐之声》片段

五、教学反思 音乐《哆来咪》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儿歌童谣,本次活动是根据幼儿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活动实施过程中:我在观察解读幼儿的基础上,采取适时和有效的支持性策略。(1)支持幼儿与环境、材料充分互动。(2)能灵活运用教育策略,与幼儿有效互动。(3)充分发挥同伴资源作用,有效促进幼儿生生互动。采用小组合作创编不同小音符的动作,提高了幼儿合作学习的能力。

13.大班音乐活动:玩树 篇十三

1.欣赏儿歌美妙意境,并且学会续编儿歌.2.想像住在树上的动物.活动重难点:

懂得欣赏,学会续编儿歌.活动准备:

1.儿歌 2.黑板上画一颗大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平时周末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去那些地方玩呢!

公园(追问:那在公园里你会看到什么?有很多树.如幼儿没有说到树时,老师及时的说出来)

——小朋友你们平时公园还会见到很多树是吗? ——那你们在树上会见到哪些动物呢?

——如果是你,你会住在树上的哪个地方?为什么?

二、欣赏儿歌,听听儿歌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在树上。

教师:老师今天带来有关在树上动物的儿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们听到了什么动物。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

——请小朋友说说你刚才在儿歌里听到了哪些动物。

——小朋友听的很认真,都听出了歌曲里出现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长的是什么样子呢?就请小朋友画出来给我们看看。

——小朋友都把动物画出来了,那这些动物它们都在树上做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来听听它们在树上是怎么玩的。——听后教师提问动物在树上是怎么玩的。

三、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现在老师请你们跟着音乐模仿一下动物在树上是怎么玩的。

——现在请小朋友分为四组,老师指定好动物,请每一小组中的成员想想你那组的动物动作怎么模仿呢?

教师:小朋友们想好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表演了哦!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表演得很棒。

四、编一编

教师:除了有小蚂蚁、小毛虫、小松鼠、小麻雀之外,还会有哪些动物在树上做什么呢!请小朋友来想一想.幼儿续编.(把幼儿续编的写在黑板上并请小朋友出来比划他续编出来的动作。)

五、结尾

小结:原来还有那么多动物在树上玩,那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树木,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动物朋友到树上去玩哦!

儿歌:玩树

小蚂蚁绕圈圈,小毛虫荡秋千。小松鼠跳树尖,小麻雀在树间。

上一篇:幼儿教师知识竞赛方案下一篇:做文明礼仪的好学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