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

2024-08-06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精选11篇)

1.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 篇一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2003街道办事处重点工作考核结果的通报

西政发„2004‟9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各处、公司:2003年,各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政府中心工作,广泛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求真务实、团结奋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圆满地完成了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区人大换届选举、创建国家卫生区及其他各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各街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我区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区政府街道工作考核办公室根据《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对街道办事处重点工作进行考核的意见》(西政办

[2003]31号),严格按照街道办事处自查、区政府有关部门测评、社区居委会测评、区领导测评、区政府街道工作考核办公室综合考评和区长办公会审定的程序,对街道办事处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经区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二龙路街道、1

西长安街街道被评为优秀街道;新街口街道、月坛街道、厂桥街道、丰盛街道、展览路街道、德外街道、福绥境街道、阜外街道被评为达标街道。

2004年,是我区全面实施“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是实施经济强区、文化兴区和环境优区三大战略、开创全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区政府街道工作考核办公室将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修订考核指标,加大指导、协调、服务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各街道办事处要全面落实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部署,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同时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完成工作目标,为把我区建设成为体现中国特色、首都气派、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而努力奋斗!

二○○四年三月十七日

主题词:人事 考核 奖励 通报 抄送:区委办公室、各部、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各处、室,区政协办公室,区公安分局,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武装部。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04年3月17日印发

共印:15份

2.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 篇二

关键词:生殖,知识,健康行为,卫生服务需求,学生

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需求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男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教育还相对薄弱。为了解西城区中学男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以便为开展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7年9月对北京市西城区所属中学初一和高一年级在校男生进行了生殖健康知识、行为及需求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2007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一和高一年级男生6 037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 037份,收回有效问卷5 961份,有效回收率为98.7%。其中初一年级男生2 885名,高一年级男生3 076名。

1.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生殖健康知识和行为、生殖健康知识的来源、对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等内容。在学生体检前,统一由专人讲解问卷填写方法,由学生自己填写。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性,采取不记姓名、现场答题、现场收卷的方法。

1.3 统计分析

资料整理和分析按照统一的编码过录调查表,用EpiData 3.02建立数据库,SPSS 11.0软件包进行逻辑纠错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生殖健康知识和行为

2.1.1 外生殖器卫生保健行为

在接受调查的5 961名男生中,只有1 140人经常清洗外生殖器,占被调查人数的19.1%。有3 522人清洗外生殖器时把包皮上翻,占被调查对象的59.1%。其中高中男生的情况明显好于初中男生(χ2=116.286,P<0.01)。可能与高中男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变化,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比初中男生广泛有关,说明男生生殖器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应从初中开始加强。

2.1.2 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认知情况

见表1。西城区男生对“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认知率依次为包皮过长(62.1%)、包皮炎(32.2%)、包茎(31.9%)、隐睾(18.2%)、睾丸鞘膜积液(13.8%)、精索静脉曲张(11.6%),认知率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而升高,高中男生与初中男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在学校健康教育中,从初一开始加入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知识是完全必要的。

2.2 生殖健康知识来源

见表2。

注:()内的数为百分率/%。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西城区中学男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依次为学校(41.9%)、父母(32.6%)、同伴(23.9%)、广播电视(22.7%)、网络(21.2%)、书刊杂志(20.4%)、咨询(6.0%)。除广播电视途径无差异外,高中与初中男生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选择向父母学习生殖健康知识的初中男生明显多于高中生(P<0.01),而高中男生则以学校、同伴、网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说明在青春发育早期,家庭教育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初中男生和高中男生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上的差异,可能与他们处在不同青春期发育阶段、生理和心理变化程度不同有关。

2.3 生殖健康知识需求

见表3。初中男生与高中男生对“卫生保健知识”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男生对获取“生长发育知识”及“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知识”的需求明显高于初中男生(P<0.01)。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二性征的发育,心理困惑也相应增加。

2.4 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指导和服务的途径 见表4。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被调查的男生在遇到生殖健康方面困惑时,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指导和服务的途径依次为医生(53.1%)、家长(35.2%)、网络(25.3%)、同学和朋友(24.5%)、教师(18.7%)、咨询电话(15.0%)。对于初中男生排在前3位的是医生、家长和教师,而高中男生更愿意求助于医生、同学和朋友或网络。与高中男生相比,选择家长的初中男生明显多于高中男生(P值均<0.01),而希望通过同学和朋友或借助网络解惑的高中男生明显高于初中男生(P值均<0.01)。

3 讨论

男青少年的生殖系统疾病较常见的有包皮过长、包茎、单侧或双侧隐睾、男性乳房发育、精索静脉曲张、生殖器官感染等[1]。包皮过长、包茎易在包皮下积聚包皮垢或包皮结石。由于包皮与阴茎头之间不能充分清洗,易发生细菌感染,引起包皮炎。据国内统计,阴茎癌病人有包茎或包皮过长者占86.8%~98.0%。包皮及阴茎头皮肤长期受包皮垢刺激,并发感染及慢性炎症,是致癌的重要因素[2]。男性青少年的一些疾病如睾丸位置异常、精索静脉曲张、青春期腮腺炎后睾丸附睾炎、男性阴茎和尿道先天性疾病等,多数可以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及早得到有效处理,并防止成年后的生育能力受损[3]。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隐睾等疾病是可以通过掌握相关知识由学生或家长早期发现的。养成清洗外生殖器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清洗阴茎头的方法,是避免包皮炎等生殖器官感染的有效方法。调查显示,只有19.1%的男生养成了经常清洗外生殖器的良好卫生习惯,40.9%的男生没有掌握正确清洗外生殖器的方法。对“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认知不全面,初中男生的认知率低于高中男生。所以从初中开始增加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知识,加强男生外生殖器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男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较强。目前,虽然我国中学普遍开设了与生殖健康相关的课程,但主要涉及生理卫生和青春期知识,内容也不够细致,只能使学生对生殖健康有最基本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变化带来心理困惑增加,他们了解自身变化的渴望也随之增强,所以对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也更广泛深入。

从被调查男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与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不难看出,学校的男性生殖健康教育还存在很大漏洞,加强中学男生生殖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建议:(1)初中阶段除讲授青春期知识外,还应本着浅显易懂、实用的原则,增加青春期男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指导(如外生殖器清洗方法等);注意学生知识掌握与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步。增加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内容,提高学生对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认知程度。高中阶段生殖健康知识的内容应在初中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深度和广度。(2)从初中开始对男性青少年进行系统正规的生殖健康体检,使一些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既可避免诱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危险,又能减少男性成人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及成年后因不育导致家庭不稳定的社会问题。

调查结果还显示,在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方面,尽管初中男生与高中男生选择排序上略有差别,但学校、父母、同伴、网络的选择率仍较高。在“希望通过何种途径获得指导和服务”选项时,家长、网络、同学和朋友仍名列前茅。由此可见,虽然学校教育仍是中学男生学习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场所,但家长、同伴、网络等渠道的作用仍不可小视。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放,网络、大众媒体等文化传媒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所以在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应开辟社会途径共同参与。

家庭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生殖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处于青春发育早期的初中生对于家长的需求更明显。然而,在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大多数父母忽略了对男孩青春期发育的关注[4]。35.8%家长从未对孩子进行生殖健康教育[5];刘峰等[6]在对西城区324名患有生殖系统疾病的中学男生的家长进行生殖系统疾病认知情况询问调查时发现,家长或监护人对疾病不了解的占83.33%,了解但认为不重要的占11.73%,认为重要但未治疗的占4.30%。可见在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中家长很少起到作用,家长本身缺乏生殖健康知识,无法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要实现家庭教育途径,只有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或媒体等多渠道对家长进行男性生殖健康科普宣传,提高家长对青春期男性生殖健康的认识,才能确实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调查还显示,在“当你遇到生殖健康方面的困惑,希望通过何种途径获得指导和服务”选项时,高中男生选择从同学和朋友中寻求帮助的占32.6%,明显高于初中男生(P<0.01)。所以在中学男生生殖健康教育方面,学校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采取符合青少年需求的教育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中,“同伴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罗杰教授首先提出来的,其主旨是鼓励培养青少年在同龄人之间传播、传授生殖健康知识。这个方案在澳大利亚被普遍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7]。WHO已经确认“同伴教育”项目是改变行为的有效方式[8]。通常人们更愿意听取年龄相仿及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特别是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青少年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所以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中学的生殖健康教育中引进“同伴教育”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调查还发现,有53.3%的男生首选医生作为他们的求助对象。说明在青少年男性生殖健康指导和服务方面,医疗机构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妇幼保健机构为女性青少年提供保健服务时,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利用医疗健康机构为男性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方面的保健指导和医疗服务,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64.

[2]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 697.

[3]孙红霞.我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状况.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2):724-725.

[4]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青春健康”项目组.PLA调查: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当代青年研究,2002(1):22.

[5]陈晶琦,李保光.某中学学生家长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0,21(6):467-468.

[6]刘峰,王彦华.北京市西城区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状况及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52.

[7]黄盈盈.他山之石:外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综述.当代青年研究,2002(1):36.

3.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 篇三

“全响应”实质是对公众服务需求的全面感知、快速传达、积极响应,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全覆盖、全感知、全时空、全参与、全联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升西城区社会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该模式荣获2012年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成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尝试和有效形式之一。

一、“全响应”与“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比较

(一)两模式的主要共同点

1.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信息化是两种管理模式的基础和手段。通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在划分网格单元的基础上,明确人、事、地、物、组织各类管理与服务主体信息,构建各级管理精细化、标准化、高效能的信息化系统,确保信息得以及时获取和传递顺畅。同时,整合管理与服务等众多资源,实现条块互通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各层级的信息资源共享。

2.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转变。以网格化理念为核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加强人、地、事、物、组织的精细管理,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权利,做到“底数清、责任明”,突出网格管理的监督并量化考核评价,摆脱了传统管理粗放、滞后的缺点,推动社会管理向精细化方向不断发展。

3.监管分离是共同的有效机制。建立监督评价和指挥调度两个轴心,实现“监管分离”,既确保科学的管理闭环,优化业务流程,又避免了过去“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现象,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二)两模式存在的主要差异

1.管理重点不同。两模式都是将传统的“被动管制”变为“主动服务”,但“全响应”重在“响应”,主动响应民生需求,因此侧重于对工作结果的管理;“四位一体”重点在监督,强调作业、管理、执法和监督各管理环节的有效衔接,形成事前预测、事中处理、事后分析为一体的管理模式,主动改善城市运行环境,因此更加注重对工作过程的控制。

2.工作思路不同。“全响应”强调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四位一体”强调管理,督促政府职能部门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3.评价体系不同。“全响应”要建立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体系,外部评价须征求市民和相关方面意见;“四位一体”评价体系包括系统评价、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以内部评价为主。

4.参与主体不同。“全响应”强调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企业组织、群众均为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服务和管理。具体包含五类参与主体,分别是各级党委、各级政府部门(区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站)、居民委员会、居民和社会组织,这五类主体分别承担决策者、管理者、服务者和参与者四类角色。而“四位一体”强调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主体,通过流程再造督促政府各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认真履行职责,有效解决城市管理职能交叉造成的政府“缺位”、“错位”、“越位”等问题,提高行政效率。

5.职责范围不同。“全响应”的管理范畴是对一切社会活动领域的管理,在区级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枢实现社会服务、行政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四位一体”的主要功能。根据要求:其中,以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现有系统为基础,结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矛盾“大调解”格局,增加综合治理、司法服务等项目,完善指挥中枢的社会管理功能;以区行政服务大厅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梳理区行政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规范15个街道公共服务大厅建设,将公共服务事项下沉到街道社区,实现区域内行政事务联通联办,完善指挥中枢的行政服务功能;以区社区服务中心现有的社区服务信息系统为基础,依托“五联、五会、多中心”的社会工作运行体系,整合全区便民服务资源,完善指挥中枢的社会服务功能;而指挥中枢的城市管理功能则是指“四位一体”信息化城市运行管理,即在一个指挥系统的统一领导下,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政务值班、非紧急救助在内的城市运行综合性管理资源充分整合,实现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城市管理与便民服务、城市运行监控与重点工作保障的“三结合”,形成“四个平台、一个中心、一个模型”的系统格局(“四个平台”指城市运行监测预警平台、城市运行指挥调度平台、城市运行决策支持平台、城市运行移动办公平台;“一个中心”指城市运行管理综合数据监测与处理中心;“一个模型”指领导决策模型)。

(三)两模式的关系是继承与发展

通过两种模式对比,“全响应”与“四位一体”在理念、机制、原则、体制、要点和目标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在适用领域、侧重点、主体范围等方面则有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信息技术驱动政府变革的两种公共服务创新模式,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是“四位一体”信息化城市运行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发扬,是西城区为迎接全球信息化大时代,顺利度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阶段,在实践“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面对现阶段各种复杂化、多样化社会管理问题,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探索和创新过程中,推出了“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二、创建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全响应”的基础是信息化,通过技术手段,将管理和服务信息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才能对社会需求快速响应,提高服务效能。没有完整的标准体系做指导,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的系统建设也只能按照“有国标按国标,无国标依参考”的思路摸索进行。

(二)统筹条块系统资源难度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信息化建设就方兴未艾。如今,各委办局、街道、社区基本拥有独立的信息化系统,据统计,市级垂直共享应用系统28个,区级统建共享应用系统24个。市级垂到街道的业务系统涉及人口计生、民政、组织部、武装部、社区办、综治办、民防办等,延伸到社区的有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北京市民政社区信息系统和全国信访系统等。这些系统彼此独立,是造成部门壁垒的主要原因。由于研发公司、建设理念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系统数据对接和统筹整合难度较大。

(三)存在“工具理性”认识误区。从以万米单元网格划分为基础的“四位一体”信息化城市管理模式到网格化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模式,“网格”似乎是一个“大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信息化被披上“全能”的光环。这其实是对信息化技术的片面理解,受到了“工具理性”认识的误导。随着社会结构、组织方式和行为规范与价值理念发生巨大变化,面对人们日益复杂的社会服务需求,需要协调越来越多跨部门协作事件,需要解决部门壁垒、法律空白、职能交叉、历史遗留难题,需要分析标准和非标准、静态与动态、定量与定性等社会因素的关联影响,社会服务管理正面临历史性挑战,单靠技术革命不能妥善、彻底解决所有社会问题。

三、全力做好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与运行工作

根据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要求及与“四位一体”信息化城市运行管理模式的差异,必须克服重重困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坚持资源整合、分步实施、由易到难、可扩展性的原则,依托西城区信息化城市运行管理系统,通过不断深化城市管理功能和拓展社会服务、社会管理、行政服务功能,提升以突发事件反应和应对为核心的“应急响应能力”,全力打造“五型”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为搭建区级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枢打牢基础。

(一)现代技术密集应用型。与传统管理模式不同,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传统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革,物联网技术、3S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中间件技术、网络技术(有线网、无线网)、地理编码技术、数据挖掘与共享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技术与办公自动化技术一起,共同组成了技术基础。因此,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是现代技术的高度集中应用,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技术还将继续加入,与新公共管理理念相结合,共同为管理实践服务。

(二)信息公开与资源共享型。“全响应”是社会服务与管理领域的网格化管理,通过科学划分单元网格,将各网格单元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各类社会管理主体信息进行精细划分,整合社区、楼宇资源和社会组织体系中的专业社会服务资源,建立起统一的基础信息库及配套采集与更新机制。以此为基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特有的快捷、简便、开放、透明等优点,使政府内部上下、左右之间及纵横交错之间的信息能够顺畅交流和共享,并使政府系统内、外之间的信息对称,从而有利于政府公开政务,为政府阳光运行提供公开平台。同时,依托统一的数据库,实现人、地、事、物、组织等基础信息的精细管理与综合查询,支持各层级、各部门间社会服务管理业务的协作与资源共享,打破了部门壁垒,有利于各级领导总体把握综合情况,协调解决跨部门等复杂社会问题。

(三)集中服务和社会参与型。依托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一方面将直接面向公众的行政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资源和城市环境秩序管理进行集中,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综合信息资源,提升公共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让社会享受到公平、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散落在各部门中的各种社区民意、公共事件、治安问题;整合政府网站、微博群;整合全区呼叫系统,实现“为民服务”一号通等,健全日常化的三级民生诉求表达网络,收集社会服务管理方面的社情民意,提供对社会管理问题的举报和投诉服务,拓展反映问题的渠道。通过强化社会监督评价功能,不断激发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建设热情,促进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

(四)纵向联通与横向协同型。按照条专块统、以块为主、以条为辅,强化街道、社区为主体,各条业务线相配合的原则,建立“纵向到底、横向无边”的集社会服务、行政服务、社会管理、城市管理功能“四位一体”的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打造流程清晰、权责明确的政府部门业务协同服务平台,全面统筹、协调全区各社会管理服务部门业务,避免各自为政、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情况的发生,有效解决跨部门、法律缺失、历史遗留等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难题,实现1+1>2的政府服务效果。

(五)跨越发展和理性开放型。一方面,“全响应” 是西城区针对新情况、顺应新期待、不断探索政府与群众良性互动,通过技术创新驱动提升政府绩效,将信息技术与新管理理念融合,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提供有利契机,助推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是开放式平台,随着配套设施和各项机制不断完善与健全,其功能模块可根据需求弹性增加,逐步将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拓展平台应用功能,提升管理服务空间,为实现社会服务管理“从摇篮到坟墓全响应”夯实基础。

四、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与运行的启示

(一)加强技术应用,使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向智慧型发展

一方面,必须强化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等智慧城市技术在社会服务管理领域的应用。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城市必定要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以开发、整合和利用城市各类信息资源为核心,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确保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保持全响应社会服务平台的可持续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信息库技术提升。现代城市运行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社会管理任务艰巨。它建立在大量信息技术使用的基础上,物联网的使用更使超大量数据持续产生。因此,现代城市运行管理首先要解决海量信息处理问题,而信息库的建设、信息数据库的技术与系统需要吻合是城市运行和社会服务管理有效展开的基础和前提。

(二)重视源头管理,建立健全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标准规范体系

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必须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理念,围绕建立全响应格局的目标,建立“全响应”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技术规范(如,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技术规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范、集成标准等)和业务规范。充分发挥标准规范的导向作用,确保系统能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确保各系统技术上协调一致并实现整体效能,确保社会管理具有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社会服务管理事务千头万绪,一场“清单革命”或许可以为建立健全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标准规范体系闯出一条道路。按照“权力下放、简单至上、人为根本和持续改善”原则,使用一张清单,为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搭建起一张“认知防护网”,弥补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缺陷,足以应对复杂局面,确保提高工作成效。

(三)强调监管分离,优化提升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流程效率

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再造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在“全响应”模式下,以基础全感知网格为输入,实现对各类服务诉求和管理事件的感知、派遣/上报、响应/会商、监督/评价闭环,每个环节环环紧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典型的闭环管理系统,实现了社会管理流程再造。闭环管理改变了过去社会管理流程由于缺乏监督、处于开环控制的状态,改善了传统社会管理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解决了长期以来社会管理不稳定、不可控、不可观的问题,使社会服务管理显性化、动态化、过程化,便于掌控和决策,从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社会服务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一要梳理业务工作流程。业务梳理是规范和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的基础,也是建立闭环管理的前提。通过对部门职能进行清理和分类,理顺职责关系,理清工作边界,防止政府缺位、越位,避免职能交叉和推诿扯皮。二要优化业务工作流程。管理流程再造不是简单地将管理的各个环节显性化后形成闭环管理,而是为了提高绩效水平,优化甚至弱化某些环节。比如在任务派遣环节,可以实现自动分拣,如果将信息人为进行层层筛选,不符合“扁平化”组织架构的要求,影响信息的快速传递与积极响应。三要进一步强调监管分离。尤其要注意感知与响应环节、管理服务与绩效评价环节的监管分离,确保监督中立、客观、科学。

(四)着力长效管理,建立健全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运行保障机制

制度所展现的包容性远胜于系统的包容性,健全的运行保障机制可以为社会服务管理活动提供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1.健全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联席会商机制。此机制可有效解决跨部门、推诿扯皮、法律空白、历史遗留等复杂问题。一是建立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为了研究社会管理突出问题、加强情况沟通,定期组织全区社会服务有关单位召开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协调会商会议,对阶段性社会服务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配合、协商方式确定提出解决方案并强化责任落实。二是建立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不定期协调会议工作机制。对于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调度平台接受的疑难、复杂和紧急事件,由相关部门参与进行应急协调会商,制定紧急事件协调会商处置办法。三是编写《典型案例》,强化案例指导作用。针对历史性、典型性、复杂性社会疑难案件深入剖析,寻找案件成因、特点、实质,提出操作建议,推动百姓热点、社会难点、法律盲点问题的解决。

2.健全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监督评价机制。监督评价是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完善绩效评估、提高行政效能的有效手段。一是不断完善内部评价监督制度。强化对服务全过程情况的跟踪及评价分析,以系统评价为手段,形成以业务工作为主的服务管理综合评价考核机制。二是不断强化外部监督评价。收集居民、企业对服务的感受、评价及建议,利用社会中介组织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形成专业评价结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作用;公开接受媒体和社会全面监督。三是完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形成社情民意定期发布和分析研究机制,商榷评价结果的对外公布方式、是否纳入单位年终考核,是否考虑采用一票否决等应用。通过合理途径,有效应用评价结果,促使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不断增加,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改进。

3.形成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决策咨询机制。一是完善决策支持系统(DSS)建设,提高信息系统在社会服务管理决策中的辅助作用。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建立社会问题综合决策支持分析体系,利用现代商业智能工具,开展对各种人口分布、社情民意、公共事件、治安问题等的决策分析,为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二是深度挖掘数据信息,提升城市社会风险抵御能力。通过信息处理与数据挖掘技术,找出信息的内在关联,把握规律,分析社会服务管理问题深层次原因,预测发展趋势,加强对社会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提升社会抵御风险能力。三是引进专家咨询,完善决策分析研究机制。成立专家顾问组,指导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的系统建设、课题调研、重大项目以及抗风险能力建设等工作,以理论调研为途径,促进政府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把脉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决策咨询质量。

4.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 篇四

北京市西城区经济社会调查队

2008年工作计划

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北京市举办奥运会之年,是推进统计改革与统计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年,区统计局、区经济社会调查队将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市统计局的统一部署,继续创新工作思路,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把握两个重点,抓好五方面具体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区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服务民生和奥运经济两大重点,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抓信息化建设带动工作效能,抓法制建设提升统计公信度,抓大型普查调查提高源头数据质量,抓体制改革完善管理机制建设,抓队伍建设促进统计工作全面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统计服务。

一、把握两个重点

(一)以贯彻十七大精神为重点,关注民生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等改善民生问题贯穿十七大报告始终。近年来,区领导对于我区居民生活方面,尤其对于妇女、老人、低保家庭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更好的发挥统计为区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职责,2008年要针对妇女、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探索尝试建立我区“妇幼老人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甄选指标、科学评价我区居民生活水平,客观真实反映我区居民生活状况。同时要在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服务方面实现新突破,重点关注六个功能街区的和谐发展,配合区旅游局启动什刹海功 1

能街区的旅游监测;配合区发改委做好我区能源监测,实现区域节能减排预期目标;深入研究十七大报告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提法,研究相关指标的数据收集方法,逐步纳入定期监测。

(二)以2008年奥运监测为重点,深入研究奥运会对西城经济社会的影响

根据区领导的要求,去年我们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西城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奥运会后西城发展趋势做了短期的预测。奥运会对西城商业有多少拉动?对旅游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居民生活、功能街区发展存在哪些的影响?今年将逐渐明朗化,因此要在去年研究的基础上,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旅游接待情况、住宿情况、居民消费倾向等重点指标和金融街、西单商业区、什刹海旅游风景区等重点区域,做好时时的跟踪监测,及时报送奥运相关信息,深入研究形成奥运系列分析,为准确把握奥运后西城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做好充足的数据准备。

二、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抓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

一是启动经济社会宏观指标系统统计数据仓库建设,实现对统计数据进行集中、统一、规范管理的目标,推进统计业务模式由简单事务型向综合分析型转换,更好地发挥统计数据在我区经济社会宏观分析、监测预警和辅助决策方面的作用。二是做好相关历史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挖掘等工作,整合统计数据信息资源,进行指标体系的梳理与构建,建立以元数据为核心和基础的西城区经济社会数据资源元数据库,为最终建立完整、综合、安全高效运行的经济社会数据体系奠定基础。三是继续做好办公自动化建设与推广工作,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强化全体干部对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思想认识,提升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规范办公自动化管理制度。四是积极推进政府

信息公开,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规范信息发布部门、责任人和流程,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西城统计信息网进行改版,发挥西城统计信息网信息公开网上主渠道的作用。五是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设备管理使用维护办法和统计信息系统规范,制定数据存储、统计指标应用、网络设施、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制度和应急预案。

(二)抓法制建设,进一步提高统计公信度

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规范统计执法行为,继续贯彻“执法检查与督导相结合”的执法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督导活动,提高依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严厉查处干扰统计工作秩序、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违法行为。配合《统计法》修改,认真组织实施统计“五五”普法规划,强化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全面落实统计“五五”普法各项要求,面向各级领导、面向社会各界、面向统计调查对象宣传《统计法》。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统计“五五”普法学习考试工作,对驻区近两万家法人单位的普法学习情况进行注册登记,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制意识,为依法统计和开展统计工作创造良好法制环境。继续加大对“诚信统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好“诚信统计单位”评估工作,提升统计工作质量,教育和引导区域内各单位和综合统计部门自觉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统计。建立健全统计违法案件通报制度,对典型统计违法案件予以公开曝光,增强统计法的威慑力。

(三)抓数据质量,认真做好大型普查、调查各项工作

一是认真搞好第五次全国投入产出调查,适时开展培训、数据采集,完成数据审核、录入、汇总上报等工作。二是积极参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协助环保部门做好各项调查工作。三是扎实有效地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一方面要抓好社区调查队人员的培训,完善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方式,为普查奠定人力基础;另一方面局队

各部门要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作为今年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普查的宣传和社会动员工作,机构的组建和经费的落实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研究制定好普查办公室工作规则和技术规范,协调好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作用,从大局出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切实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做好普查工作。

(四)抓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统计体制改革

按照“相融共议、形成合力、促进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局队“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信息共享”的工作模式。在全系统牢固树立“一家人,一盘棋”的思想,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要站在调查队管理体制乃至整个统计体制改革成败的高度来认识、处理和把握好局队关系;站在统计事业兴衰的高度来认识、处理和把握好局队关系;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处理和把握好局队关系。加快制定和完善局队人事管理制度、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度、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管理制度,健全机制建设,规范统计行为,理顺职责范围,努力构建和谐稳固的新型局队关系,形成局队和谐共谋发展,携手并肩共创未来的工作新局面。

(五)抓队伍建设,促进统计工作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能否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关键在自身。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高度重视学习贯彻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把学习十七大精神与区委、区政府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增强实干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切实履行好部门职能;务

5.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 篇五

西政发〔2006〕15号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西城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西城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已经第24次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五日

西城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全区节约用水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节水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保障全区社会经济、科技事业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和《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辖区内除市管计划用水单位外的所有社会单位、团体、居民社区及个人。

第三条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负责全区的节约用水监督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北京市水务局的领导。

第四条街道办事处和基层单位多、用水特点突出的行业或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管户数量,设置专、兼职节水工作人员,业务上受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领导,负责开展所在地区和系统的节水工作。

第五条我区节水工作实行区、街道办事处和行业或单位两级管理。并通过用水单位和居民社区进行节水宣传和社会监督。

第六条区节水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通过目标管理的形式,考核街道办事处和系统的节水管理工作。各街道办事处、各系统按时完成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交给的工作任务,接受工作目标的考核。

第七条各级节水管理工作人员,必须遵循国家和本市有关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胜任本-2-

职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根据用水计划、相关行业用水定额和用水单位的生活、生产经营需要,核定用水单位的用水指标,并在每年12月31日前将下一的用水指标下达到相关用水单位,每年的10月1日至下一年的9月30日为1个考核周期。

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对单位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累计实用量超出同期计划量的用水单位提出预警提示,对同期超计划严重的用水单位发出红色预警。

新增用水单位和新建用水项目在投入使用前,应当到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申请核定用水指标。

第九条按《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对超计划用水单位实行超计划累进加价收费。用水单位应当按照节水管理部门下达的用水指标用水;超出的用水量,除据实交纳水费外,按照下列倍数收取累进加价费用:超出规定数量20%(含本数)以下的部分,按照水价的1倍标准收取;超出规定数量20%至40%(含本数)的部分,按照水价的2倍标准收取;超出规定数量40%以上的部分,按照水价的3倍标准收取。

用水量较大单位的用水可能超出用水指标时,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给予预警提示。在考核中,严格执行逐级申报审批制度。接受上级机关的督查和社会监督。计划管理考核数据,统一采用计算机管理。

第十条工程施工、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需要临时用水的,应当向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申请临时用水指标;再生水输配水管

线覆盖范围内的应当使用再生水。

第十一条各用水单位应当按照《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及合理用水分析工作。

第十二条按照《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时,应当就节水设施方案征求同级节水管理部门的意见;节水设施竣工后应申请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使用,节约用水管理部门不予核定用水指标,供水单位不得正式供水。

第十三条各用水单位应当实现用水器具节水型化,淘汰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用水器具和设备,重大改造项目及节水措施可申报科技立项,编入全区规划。

第十四条洗车企业应当建设循环用水设施。再生水输配水管线覆盖地区内已接通再生水的洗车企业,应当使用再生水。

第十五条区、街节水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用水管理,并加大对洗车、洗浴业等特殊用水行业的管理力度。

第十六条节水执法检查由区城管监察大队依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组织实施。

区城管监察大队依据《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对辖区内违反节约用水管理有关规定的区管用水单位和个人予以浪费用水处罚。

第十七条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较大规模的节水活动,并建立节水信息网络,及时报道节水工作的热点,表扬和鼓励在节约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彰和奖励在节水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节水技术推广使用、创建节水型单位和社区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对浪费用水进行曝光,强化社会单位和每个公民的节水意识。

各街道办事处、各行业、各单位行政主管部门,要采用多种宣传形式进行节约用水宣传。

第十八条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依据《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和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具体要求,对辖区的区管计划用水单位征收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所征收的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全部上缴区财政专户。

第十九条各街道、各行业或单位按要求完成节水任务目标后,经区政府批准区节约用水办公室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催缴超计划用水加价任务的街道和系统拨付其节水活动经费。节水活动经费的使用范围:

(一)节水活动费;

(二)宣传费;

(三)技术措施补助费。

各街道、各行业或单位主管节水部门应将节水活动经费的使用情况定期向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和街道(系统)负责领导报告。

第二十条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每年向区财政局编报资金使用预算,经批准后执行。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将超计划加价收费情况和办公经费支出情况按市、区有关部门要求定期分别

报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区财政局和区市政管委。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区节约用水管理部门组织督导实施。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0年1月17日西城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印发西城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的通知》(西政发〔2000〕2号)同时废止。

主题词:水利节水管理办法△通知

抄送:区委办公室、各部、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各

处、室,区政协办公室,区公安分局,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区武装部。

6.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 篇六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4.5

25.(17分)

(1)加成反应(2分)

(2)

(2分)

3)3

(3)

+ CH3OH + HO(4)

(2分)

3)3(2分)

3)3

3)3

(5)a c(2分)(6)2(7)(8)2OH

+O2

3)33(2分)Cu △

2CHCHO

+2 H2O(2分)

3)3

3)3 HCl

CH23

3Cl

OH

n 3)3

(3分)

CH33 3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二模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6.(13分)

Ⅰ.(1)(1分);

(2)① <(2分);

② Cl2(2分)。

Ⅱ.(1)Al3++3H23+3H+(2分); 电解(2)①2NaCl+2H2O2+H2↑(1分);

2NaOH+Cl2=NaClO+NaCl+H2O(1分);

②Ca2++HCO3-+OH-=CaCO3↓+H2O(2分);

③ 阴极结垢后倒换电极电性,阴极变为阳极,其电极反应为:2Cl--2e-=Cl2↑,产生的氯气与水发

生反应:Cl2+H2O=HCl+HClO,使该电极附近溶液呈酸性,从而将Mg(OH)2和CaCO3溶解而达到除垢的目的。(2分)

27.(13分)

(1)Fe(OH)3(1分)

(2)将+6价的Cr还原为+3价(2分)

(3)2Cr(OH)3+3H2O2+4OH-=2CrO42-+8H2O(2分)

(4)c(2分);

(5)98%(2分)

(6)BaCrO4(2分);

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红色)+H2O-

-2CrO42(黄色)+2H+,加入Ba(NO3)2-溶液后,产生BaCrO4沉淀,c(CrO42)降低,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2分)

28.(15分)

I.+6价(2分);

△ 2+Cl2↑+2H2O(2分)II.MnO2+4HCl(浓);

Ⅲ.浓硫酸(2分);

Ⅳ.(1)① SO2Cl2+2H2O=H2SO4+2HCl(2分)。

②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有Cl-(2分);

(2)① BaSO4(2分);

② SO2+Cl24,所以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必然存在SO2和Cl2两种气体。因此SO2和Cl2生成SO2Cl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3分)

7.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 篇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于2014年1月(流感流行季节)在我区两家三甲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ILI为调查对象。ILI定义为发热(腋下体温≥38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要求调查对象为北京市常住居民,年龄18周岁以上, 了解调查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调查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对入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发病情况及口罩佩戴情况。

1.3统计学分析建立Epi Data数据库,双人双机录入资料,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本调查共纳入125例ILI,平均年龄38.84岁,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83岁;男性45人 (36%),女性80人(64%),男女比例1∶1.78;小学学历1人(0.08%),中学32人(25.6%),大学73人(58.4%), 研究生19人(15.2%)。

2.2日常佩戴口罩的情况按照经常、大部分时间、有时、仅在生病时、仅在周围人生病时、很少使用和不使用进行分类,各类别人数及百分比依次为14(11.20%)、 7(5.60% )、29(23.20% )、14(11.20% )、1(0.80% )、 44(35.20%)、16(12.80%)。佩戴口罩的理由“为了避免我的病菌传播给他人”选择次数最多,占43.20%;“习惯戴口罩”选择次数最少,仅有1.60%。见表1。

注:ILI 为流感样病例。

佩戴口罩类型:按照棉纱布口罩、纸口罩、外科口罩、N95口罩进行多项选择,“外科口罩”被选择次数最多,占33.60%。见表2。

注:ILI 为流感样病例。

将经常使用、大部分时间使用、有时使用、仅在我生病时使用4个类别定义为日常佩戴口罩,很少使用和从不使用定义为日常不佩戴口罩,两组比较,佩戴口罩组女性占76.92%,男性占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16,P<0.01)。见表3。

注:ILI 为流感样病例;性别和学历均为[人数(%)]。

2.3本次患病期间口罩佩戴情况52人在本次患病期间佩戴了口罩,占总人数的41.6%;73人未佩戴口罩, 占总人数的58.4%。

按照本次发病是否佩戴口罩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出现的临床症状情况,见表4。

3讨论

目前,在我国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在接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均要求进行标准防护,其中包括佩戴专业口罩。但一些研究表明,医院工作人员佩戴口罩的依从性和规范性仍有待提高[5,6]。

对研究对象佩戴口罩的类型分析发现,佩戴口罩次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外科口罩、纸口罩、棉纱口罩、N95口罩,其中,共58.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纸口罩或棉纱口罩。据文献报道,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有国家技术标准,能起到有效阻挡病原体的防护作用,其他类型口罩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仅有一定的机械阻挡作用,不能有效地阻挡病原体通过呼吸道入侵[7]。倪晓平等[8]对外科口罩及N95口罩防护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佩戴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EV病毒等均有较好的防护效果。此外,N95口罩成本相对更高,且长时间佩戴容易出现压迫面部、憋气等不适症状[9],N95口罩的防护效果与口罩型号的选择和佩戴方法也有密切关系,若选择不当或佩戴方法不规范,就不能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因此,外科口罩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较理想的选择。

对口罩佩戴与否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生病时,口罩佩戴组与未佩戴组在年龄和学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性别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佩戴组女性高于男性。对临床症状与口罩佩戴情况的关系分析,佩戴组存在打喷嚏的患者比例高于未佩戴组,可能与打喷嚏更容易使人联想到病原体的传播,从而更容易选择佩戴口罩有关;而佩戴口罩组存在寒战、肌肉或关节疼痛等症状的病例比例低于未佩戴组,可能与这两种症状难于联想到传染病有关。

综上所述,目前到发热门诊就诊的ILI,无论是在日常还是生病时口罩佩戴的比例均不高;在口罩选择上仍存在一定误区;各种临床症状中,仅打喷嚏是促进患者佩戴口罩的因素。在今后相关的健康教育中,应对以上问题加以重视。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了解流感样病例(ILI)日常生活和生病时的口罩佩戴情况。方法 在流感季节对发热门诊就诊的ILI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变量类型,统计学检验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25人,平均年龄38.84岁,男女比例为1∶1.78;对日常口罩佩戴习惯进行分析,很少使用及从不使用者占总人数的48.0%;对佩戴口罩的原因进行分析,大部分选择了为了不传染给他人(43.2%)、空气污染(40.0%)和避免别人传染自己(38.4%);口罩佩戴类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外科口罩、纸口罩、棉纱口罩、N95口罩;按日常是否佩戴口罩分组,佩戴口罩组女性比例(76.92%)高于未佩戴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生病时是否佩戴口罩分组,对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佩戴口罩组出现打喷嚏的比例(63.46%)高于未佩戴组(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发热门诊就诊的ILI在日常及此次患病期间佩戴口罩的比例尚不高,在口罩类型选择上仍存在一定误区。

8.北京城区市内游 篇八

北京植物园举办第23届市花展

菊花、月季双市花同绽放。公园的园艺师们通过修建、遮光处理等技术手段进行养护,使得菊花和月季在国庆期间提前进入观赏期。广大游客国庆节可在园内“菊海花田”、“悠然西山”、“精品菊花长廊”三大赏花景点欣赏到以菊花为主的30余万各色花卉,以及园区内花境、花带、花坛、花海等花卉景观。颐和园“颐和秋韵”桂花文化展

共展出72盆“百年古桂”与230余盆大型桂花,辉煌的宫殿、壮丽的建筑组群与古韵盎然百年古桂构筑起写实与写意并存的园林景观,不管是皇家园林的壮丽视觉感受。还是桂香满园的嗅觉感受,都将赏桂、观景、游园、品味中国优秀传统园林文化融为一体,再现了当年皇家秋季赏花的园林景致。

中山公园举办“诗意四季”迎国庆花展

中山公园的室内古典花房塘花坞,举办“诗意四季”迎国庆花卉精品展。公园利用花期控制技术,使碧桃、榆叶梅、百台等不同季节的花卉集中在国庆期间开放,还可看到垂吊海棠、凤梨、火鹤、蝴蝶兰、苹果、海棠果、山楂等国内外精品花卉共计1000余盆。蕙芳园同期举办“四季飘香”北京金秋兰花精品展,展出公园养植的“一品梅”、“金荷”、“富山奇蝶”、“铁骨素梅”等传统名贵剑兰百余盆,室外庭园地栽了剑兰100余株,布置桂花、叶子花、菊花等芳香植物,烘托出蕙芳园高雅、幽静的园林意境。

去什刹海游船赏荷花

什刹海位于北京内城西北方,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什刹海是京城内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周围有许多的王府和花园,如保存最好的恭亲王府、醇亲王府等,这一带也是原老北京主要商业活动区。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也在什刹海旁边。去什刹海赏荷花,游昭。垂钓、遛弯……围绕什刹海的各式酒吧,也各具特色。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

北海公园开封菊花文化节拉开帷幕

北海公园“第四届北京·开封菊花文化节”也将拉开帷幕。届时全园以菊花造景为主,突出菊花栽培和造景技艺,特别是具有开封特色的各种造型艺菊,以北海特色皇家园林建筑为大背景。将菊花文化、历史渊源与建筑美学完美融合。

看圆明园回味沧桑历史

圆明园继承了中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式园林的精华,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被法国作家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圆明园

花车游园庆十一

北京市丰台区将于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在北京园博园举行盛大的“鲜花花车”巡游活动,为北京市民打造一场流动的花卉视觉盛宴。丰台区花乡有着“中国花木之乡”美誉,花农们用勤劳的双手培育出各色花卉,装扮着京城百姓生活。本次巡游活动所使用的10辆花车,每辆花车各具主题,这些各具主题特色、风格迥异的花车后面,将融入丰台区的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的表演形式,有虎虎生风的少林会,生动欢快的舞狮表演,极具北京风味的民间艺术展示,还有小朋友们喜爱的大白、精灵等卡通人物形象。

地点:北京园博园

2015香山红叶节

香山红叶在北京是非常有名的景观,每年观赏红叶的季韵塞里部是人山人海。北京有着独特的“北京湾”地形,境内从东南平原到西北山区地势逐渐升高,地形分为平原区、浅山地区、深山岭,依据海拔高度和气温不同,红叶自西北山区至东南平原渐次变红,观赏期可从9月下旬起到11月中旬后,长达近两个月。游客可在香炉峰、白松亭等处观赏到色彩斑斓的初秋胜景。香山四时景色都有特色,春季花团锦簇,夏季浓荫蔽日,凉爽宜人,秋季漫山红叶。是北京秋天旅游的好地方。

地点:北京香山公园

谐趣彩车游巨萌群星秀

童话世界的“白雪公主”花车、复古浪漫的南瓜花车、幽默滑稽小丑花车、梦幻八音盒花车等六辆不同造型的花车以及数百名激情洋溢的演员组成的谐趣彩车行进表演队伍,将给您一个时尚动感的视觉盛宴。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花车巡游打破传统模式,Q萌憨态的卡通乐队为大家带来迎宾秀,轻松不严肃悦兵传递“聚爱全中国传递正能量”,更有美国队长、蜘蛛侠、绿巨人、钢铁侠、暖男大白、哆啦A梦、史莱克等20多个电影“明星”及爱神丘比特、远道而来的“加勒比海盗”亲临现场送祝福,游客们将零距离接触各位耳熟能详的经典动漫英雄与童话世界的主题人物。

地点:北京石景山游乐园

9.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 篇九

2006年是全面实施《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统计改革与统计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年。根据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市统计局的工作思路,2006年全区统计工作继续贯彻“坚持一个核心,强化四个保障,提高一个能力”的工作思路。即坚持以数据质量为核心,强化统计队伍建设的人才保障,强化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保障,强化依法

行政的法制保障,强化统计社会宣传的舆论保障,进一步提高统计服务的能力。今年,北京市统计局将工作主题确定为“基础建设年”。根据统计工作新形势与新任务的要求,今年,我们要着重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围绕这一重点,主要做好五方面具体工作,全年形成“一四一一五”的工作格局。五方面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扎扎实实,狠抓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着重抓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与街道、基层单位的沟通,有针对性地加大指导力度,对基层单位进行日常的业务培训,争取全年对主要专业的限额以上单位进行一次轮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从源头保证数据质量。二 1

是认真落实《北京市政府统计系统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初步形成自我监督的统计工作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数据评估制度》,从数据采集、审核等多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制定《数据使用规范》和《分析报告措辞规范》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数据的使用和发布,做到口径一致、范围一致,描述一致,以落实“数字准”的工作要求。三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是一项国家级行政许可事项,2006年,我区将对近万名统计人员进行资格认定,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必须从严格依法行政的高度认识此项工作,要在坚持公开、公平、高效原则下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任务。四是加强新增单位的管理力度。经济普查以后,普查数据与常规统计数据的衔接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源头控制新增企业登记,是做好有效衔接的基本保证,及时掌握统计调查对象的增减变化的情况,扩充名录库覆盖范围,努力提高统计登记率,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为各委、办、局等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二、突出特色,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要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满足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一是建立《西城区宏观预警监测系统》,全面监测区域功能定位后的经济发展趋势,及时反映全区经济发展现状,并逐步开发具有西城特色的“功能街区监测预警系统”以及“产业、行业监测预警系统”,整理历史

数据,建立监测模型,实现多功能监测预警,并反映功能街区、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行业的走势,满足“功能街区建设”和“三区战略”需要。二是加大科研力度,加强与各部门的横向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开展调查研究。尤其要做好经济普查数据开发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分析,高质量地完成22篇(含街道统计机构)经济普查研究报告。三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为行动,促进统计工作有效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加强社会统计,关注民生指标。做好能源普查,研究建立全社会能源消耗统计制度;用1-2年的时间,研究绿色GDP核算、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幸福指数等前沿的课题。四是进一步树立为基层单位服务的意识,根据不同性质的企业需求,利用网络和纸介等不同方式,反馈经济普查数据,最大限度的实现普查资料的社会价值,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三、积极推进,使统计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统计信息化建设是《北京市政府统计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中提出的“强化技术、人才两大支撑体系”之一,是全面提高统计工作效率的保障,是开发统计信息资源宝库的有效途径,是增强统计服务功能的必要手段,是实现统计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在区领导和信息办、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统计信息化建设将有一个跨越式发展,我们将加大投入,全方位构建统计信息系统。一是积极搭建区、街两级统计专网,畅通统计信息采集和传输渠道,实现我区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市、区、街“三级”统计部门网络的互联互通。二是全面实现统计数据网上报送,解决目前企业网报中出现的瓶颈问题,进行统计数据审核方式的改革,加大网上审核力度,减轻基层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三是改造西城统计信息网站,实现与公众互动和交流,逐步实现网上发布信息,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统计信息和咨询服务。四是建立网络安全保障系统,以保证统计数据安全为核心,以物理隔离、外部访问控制、内部安全管理为结构,以数据备份系统、安全审计、攻击监测等先进技术为手段,建立统计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四、以制度创新和科学管理,促统计执法质量提升

坚持不懈地强化统计执法,进一步推行“执法检查与督导相结合”的执法理念,变事后执法检查为事前指导,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加大对全系统执法检查人员的培训力度,注重在执法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业务骨干,进一步提高全区执法人员的整体水平。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各项统计执法检查制度,加大对执法工作的考核力度,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统计执法检查质量。

五、拓宽渠道,加大统计宣传力度

10.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 篇十

西政发〔2009〕19号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经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现将区政府机构设置通知如下:

一、西城区政府工作部门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北京市西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与中共西城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合署办公)

北京市西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同时挂区知识产权局牌子)北京市西城区监察局(与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列入政府工作部门序列,不计入政府机构数)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

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

北京市西城区财政局

北京市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外可使用公务员局名称开展工作)

北京市西城区环境保护局

北京市西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商务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同时挂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

北京市西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审计局

北京市西城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与区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政府工作部门序列,不计入政府机构数)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西城区体育局

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

北京市西城区园林绿化局(同时挂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牌— 2 —

子)

北京市西城区旅游局

北京市西城区功能街区产业发展促进局

北京市西城区民防局(同时挂区地震局牌子)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服务办公室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侨务办公室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北京市西城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中共西城区委西城区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

北京市西城区对外联络服务办公室

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

北京市国家安全局西城分局

北京市西城区地方税务局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城分局

北京市西城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西城分局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西城分局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西城分局

二、部门管理机构

北京市西城区房屋管理局(同时挂区政府住房保障和改革

办公室牌子,由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管理)

二〇〇九年八月七日

主题词:机构体制改革通知

抄送:区委办公室、各部、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各处、室,区政协办公室,区公安分局,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武装部。

11.北京西城求解交通拥堵难题 篇十一

一、西城区交通拥堵现状

交通拥堵区域点多线长,易发多发。辖区易发生拥堵点位多,线路长,经常出现区域性拥堵,长时间拥堵。如西单等商业区、平安大街等重点路段、德胜门等交通枢纽站、什刹海等旅游景点周边、重点医院学校周边,每逢双休日、“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 或遇大雨雪恶劣天气,车满为患, 拥堵严重。

停车资源短缺,泊位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停车场1277处,泊位162813个。其中经营性停车场726处、泊位120955个,非经营性停车场551处、泊位41858个;居住区车位数73098个,出行车位数73934;随意停车位22907个。而全区机动车(含客车、货车、小汽车、摩托车)保有量41.2万辆,停车泊位缺口约18万个。全区500多个居住小区中,仅有停车场208处、泊位49841个,缺口约为58.6%。

由于停车资源供需的突出矛盾,带来区域停车难、停车乱,违章停车等现象普遍,加剧了区域性交通拥堵。详见下图:

区域交通拥堵指数居高不下。目前西城区白天时间大部分区域处于轻度拥堵和中度拥堵,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指数一般都在6以上,处于中度拥堵。西二环、北二环的拥堵指数最高,一般逼近或超过8,处于严重拥堵。

二、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

城市交通拥堵是多种因素综合叠加作用的结果。在首都交通大环境下,我区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供给与需求的失衡。北京机动车数量从2008年的300多万辆增长至当前500万多辆,给中心城区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国家行政机关、商业、金融、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过于集中,旅游景点众多,吸引了大量的车流人流,形成了典型的向心式交通、潮汐式流动。

交通结构的失衡。目前以小汽车代步已成为大多数市民出行的习惯,也成为无车族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目标。发达国家日本东京公共交通(包括轨道)出行比例达80%,欧洲、新加坡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60%以上,而目前北京市不足40%。对于中心城区来说,由于最环保最经济的出行方式——公共交通、自行车出行环境受挤压、被占压,加之一些老旧小区、街巷胡同不具备开通公交车的条件,助推了居民群众出行方式向小汽车的转变。

道路布局的不合理。辖区文保区覆盖面积占20%。区域道路交通是在棋盘式街巷胡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街巷胡同路网先天不足,很多都不具备停车行车的条件。且东西向干道较多,南北向主干通道少,仅有二环路承担着过境交通分流的重任。同时,主干路与次干路、支路之间循环不畅,次干路、支路街巷路的车辆乱停乱放、非交通占道、断头路和瓶颈路段多等诸多现实因素,带来区域交通压力不堪重负。

交通管理水平与市民交通文明守法意识亟待加强。由于西城区交通勤务保障多、临时交通管制多,致使日常交通管理存在着前期不到位,执法覆盖面不足,对停车行业监管不力等现象。同时,相当一部分驾驶员和行人交通文明意识不强、行车随意变道、强行会车,停车随便占道;而自行车与行人乱穿乱行、不按斑马线停止与信号灯通行等行为,也造成了拥堵的恶性循环。

三、多方破解交通拥堵实践与探索

北京缓堵28条综合措施出台以来,我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结合区域实际,大力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多途径规范整治交通秩序,强化精细管理,区域交通拥堵加剧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组织保障和体制机制完善。我区成立了由主管副区长为组长的西城区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区交通委员会设置在区市政市容委。明确街道办事处为属地交通工作的实施主体,配齐了主管领导与专职干部。同时,建立交通联席会工作机制,共同研究解决缓堵难点问题,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快捷高效的工作机制。

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结构。近年来,我区实施道路大中修110条,在全市率先打通东教场胡同南口断头路,历时4年打通了车公庄北里中路的断头路;同时完成19项常规疏堵工程、10项道路微循环改造。全面清理开发商代征代建道路,同步完善交通设施,解决了马连道中直机关周边道路、南纬路、红连路、首特钢地区多年来有路不通、交通拥堵的难题。全区道路规划实施率65%,主干路网基本实现规划。

建设停车设施,增加停车位供给。近年来,建成普天德胜科技园区立体停车楼等停车场16个,新增停车位1665个;协调完成了光大银行、官园批发市场等5个立体停车(楼)库的建设,新建立体停车位736个,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停车设施建设任务。利用闲置市政用地建临时停车场或树阵停车场,增加车位2462个。新审批西堤红山等6个居住区停车场,新增停车位2052个。完成清芷园小区等25个小区停车设施增量改造,新增停车位1178个。

已有停车资源挖潜,有效解决区域停车难。全区已有21家单位、居住区实施了错时停车工作试点,共享停车资源达到1900多个。在右内大街等13处路段安装夜间限时停车标志,晚7时至早7时由居民限时停放车辆,缓解周边居民夜间停车难问题。在展览路地区的文兴街,天桥地区的留学路等26处实施了单停单行,有效规范了停车秩序。

老旧小区、小街巷胡同停车综合治理。针对我区老旧小区、文保区胡同多,小街巷停车位严重不足的现状,摸索推行自管会管理、自治管理、自主管理、互助管理的“四管治两小”停车管理套餐模式,有力改变了老旧小区、小街巷胡同的乱停车现状。

提高重点地区交通综合整治水平。深入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加大对违章停车、占道经营、黑摩的、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先后制定了什刹海等7处区域交通组织疏堵方案,对西二环沿线金融街商务区、德外大街沿线裕中西里老旧小区等3个区域开展系统优化工作,全面提升区域路网通行效率,缓解了周边主、次干道路拥堵。

落实公交优先,倡导绿色出行。协调市公交集团在全市率先开通了金融街地区至回龙观、天通苑等大型居住区的“社区通勤快车”1号专线、阜成门内“环形班车”2号专线;开通鸭子桥至天桥的专30路“袖珍公交”,极大方便了居民出行。同时,发动月坛地区6家驻区单位落实了班车制度,为缓解本地区交通拥堵和停车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下一步对策建议与措施

(一)在工作原则与机制保障方面

坚持规划先行。针对我区“一核、一带、多园区”空间发展格局,加强重点功能街区新交通系统的规划研究。依据不同区域功能和停车需求,修订停车设施配建标准。改变以往停车设施作为配建、附属设施的观念,实施超前规划,推进落实。

实现交通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各街道办事处属地管理职能,全力做好本辖区交通缓堵工作。各街道办事处要每年度实施一至二个重点缓堵工程项目。

形成缓堵会商协调长效机制。完善区城市管理联席会工作机制,加强月工作调度,季总结部署。将年度缓堵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督查考核。

(二)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持续改善道路微循环系统。按照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建立道路微循环基础数据库,逐年研究确定项目计划,下达年度指标,抓好任务分解与落实。在资金保障方面,优先满足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微循环改造等项目。

加大对现有支路及街坊路的改造力度。对全区421条支路及街坊路全面进行普查,对路网结构不合理、未实现规划,容易造成拥堵的道路列入改造计划。分轻重缓急继续打通一批堵头路,分流主干路网的交通压力。

提高道路养护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严格占路、掘路审批,严格查处违规设置新的占道设施,逐步提升区域道路专业化养护率和完好率。

(三)在停车设施建设管理方面

多渠道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坚持因地制宜、有限供给、布局合理的原则,在现有停车设施的基础上深入挖潜,对严重缺少停车设施的地区尽量想办法实施改扩建、新建。大力发展立体停车库及地下车库,鼓励并逐步推行停车设施建设与经营的民营化,实现多元化、产业化停车建设经营模式。

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通过降低地下停车库收费价格等手段,将路侧占道停车引入地下。落实公建配建停车场规划,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清退私自挪为它用的各类停车场。加大地下空间的清理整顿,引导社会单位与居住小区互相开放停车场,实现资源共享。

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加强TOCC分中心建设,推行“三位一体”停车收费管理,加快区域信号控制、交通综合监测、交通信息诱导服务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交通信息系统的共享联接,方便驾驶员及时停车入位、拥堵地段绕行。

提高停车管理科学化水平。严格执行全市统一的停车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对停车经营企业的考核监管,严格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进一步建立完善准入和淘汰机制。

(四)在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方面

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组织。针对全区重点拥堵点段,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通过拓宽道路、增设出入口、完善信号灯设置和交通标志设施等措施,确保拥堵点段得到有效缓解。按照“单向行驶、右转到达”的方法,完善道路微循环系统与交通组织。

健全常规交通设施。次干路以上等级道路逐步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物理隔离,保障机动车通行畅通和非机动车出行安全。完善现有道路标识标线,增设机动车、非机动车隔离护栏、便道隔离桩等交通设施,挤压违法停车空间,规范车辆行驶秩序。

加大各类车辆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加强对大货车、危化车、渣土运输车、市政作业车等重点车种的路面管控,强化对酒后驾车、非司机驾车、未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等重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交通事故人的处罚,形成社会面严打、严管氛围。

全面推广“两小”治理经验。进一步落实属地街道办事处停车管理主体责任,在全区小街小巷、老旧小区推广我区居住区停车自治管理的成功经验,纳入城市管理千分制考核,给予一定奖励,走出一条符合西城区域特点的居住区停车管理之路。

(五)在优化公交体系及绿色出行方面

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协调市交通委、市公交集团等部门,继续优化公交场站布局,改善地面公交运营条件,提高公交吸引力。结合新建轨道线路的开通,做好公交和地铁接驳换乘工作。整合、调整北二环沿线严重影响道路畅通的公交场站,开通动物园-大红门的物流通勤车等,进一步缓解以上地区的交通压力。

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按照“政府扶持、企业运营、网络布点、通存通取、刷卡计费”的模式,深入推进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完成全区15个街道办事处,150个公租站点选址工作。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建立服务良好、可持续运行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全面清理占道设施还路于民。对全区现有的各类农贸批发市场、建材市场、废旧物资回收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坚决拆除占道违法建设、占道小商品市场,全面治理店外经营、无照摊商等违法占路行为,清理违法落地广告和商业性指路牌;清理胡同街巷乱堆物料、废弃占地机动车、私设地桩地锁,为绿色出行创造条件。

积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开通内部班车。办公相对集中的单位、相邻单位可协调共同开通班车,减少私家车的出行。扩大推广金融街地区通勤班车、驻月坛地区中央单位开通班车的规模,方便居民短途出行。

(六)在宣传动员教育方面

进一步加大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媒体和公益广告设施的作用,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和文明交通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交通参与者的现代交通意识。开展“公交周、无车日、步行日”等大型宣传活动,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积极倡导党政机关网上办公、企事业单位错时上下班,减少日常市民出行量。

深入开展文明交通系列创建活动。实现交通文明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号召市民文明行车、乘车、停车、行路。大力开展文明交通引导活动,积极开展社区交通安全大讲堂活动,动员社会单位参与文明共建,打造交通文明示范团队,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践行文明交通的良好局面。

总之,缓解交通拥堵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要有效遏制我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既要政府部门积极作为,又要发动社会全员参与;既要着眼于目前阶段性缓堵措施的落实,又要制定长远的规划加强指导;既要着眼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又要全面推进交通精细化管理。只有如此多措并举、综合管控、全力推进,才能为我们建设“活力、魅力、和谐”新西城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保障,推进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步伐与进程。

上一篇:畜牧兽医实习生个人总结下一篇:教师任职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