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2024-09-18

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精选20篇)

1.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一

小学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xx小学在全校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我校广大师生防艾知识水平,为遏制艾滋病传播与蔓延作出努力。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预防艾滋病工作

对于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活动。

二、主要工作

1、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相关的知识学习,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利用学校广播站时间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并教会他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尊重别人,学会如何与人亲密相处,学会如何拒绝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诱惑,提高自尊,将其学到知识融入预防艾滋病中去。

利用板报对预防的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通过此次预防宣传活动,学校老师和同学对艾滋病都有了新的认识,并了解了相关知识,不在惧怕,正确预防。

2.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二

1 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必要性

1.1 大学生成为艾滋病宣传教育重点人群

在艾滋病宣传教育中, 大学生成为重点人群之一[3]。 (1) 大学生性现状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 很多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 且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3,4,5];在一项对全国东、中、西部9所不同类型高校性行为调查中发现, 发生过性交行为的大学生比例达到13.4%, 同性性接触达4.0%[6];另一项对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7]。 (2)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相关调查[8,9,10]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不全面、缺乏系统性, 心理防范意识薄弱, 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大多没有全面正确的了解, 大多处于“广泛听说但缺乏深入了解”的表浅阶段, 对艾滋病预防措施了解不够[8,9,10]。 (3) 大学生感染艾滋病对社会影响更大。大学生是特殊群体, 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 大学生感染艾滋病对社会带来的损失高于其他群体[11]。

1.2 大学生是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主力军

大学生是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主力军和生力军[12]。 (1) 大学生自身特点有利于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 他们热心公益事业, 充满爱心, 同时又有锻炼自己的强烈需求; (2) 大学生同伴群体影响力强, 同伴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方面起着强有力的作用[13,14,15]; (3) 大学生群体对其他群体影响力强, 往往联系着多个社会群体, 因此影响更加广泛; (4) 延续性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会影响到他们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工作, 在学习和工作中可以向更多的人宣传艾滋病的知识, 其效果长久, 延续性强。

1.3 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4年3月,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 教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 落实教学课时。2006年1月29日, 温家宝总理签发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明确指出, 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应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2006年2月29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中国抑制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10年) 》中明确规定了校内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2 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领导及相关部门重视不够

部分学校对开展艾滋病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学生从学校获得的艾滋病知识较少。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艾滋病的危害性以及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 未能积极开展校园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16]。

2.2 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内容保守

高等院校中专门从事艾滋病教育的教师较少, 大部分教师是中途转行, 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学内容保守, 部分教师自己对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感到羞涩, 不能达到艾滋病教育的目的。

2.3 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教育不同步, 活动形式单一

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较好掌握并不会必然形成正确的态度与行为[17], 表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与态度和行为的提升并不同步。在大学的艾滋病教育中, 部分院校没有重视对待艾滋病态度和行为的教育, 或者活动形式单一, 对大学生艾滋病教育只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

3 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困境

3.1 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的困境

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其他阶段不同, 在学习内容上重视实践, 注重动手, 在学习方式上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 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18]。因此, 对大学生的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增加参与性、自主性和趣味性。目前, 在大学校园的艾滋病宣传活动中, 为了增加活动参与人数, 部分院校不断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忽略了活动内容的本质性;也有一部分活动只注重了知识宣传, 内容显得枯燥无味, 参与人数少, 同样达不到目标。因而, 大学艾滋病教育应将活动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

3.2 活动范围与活动深度的困境

在大学生艾滋病宣传中, 要不断拓宽宣传范围, 让更多的大学生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 同时也应在宣传教育内容上有所深入和扩展。现实中, 由于各种原因, 多数活动不能兼顾活动的范围和深度, 大部分艾滋病教育的组织或个人也不明确, 以致在开展中目标性不强, 效果不佳。

3.3 多方带头、重复宣传和延续性的困境

在大学生艾滋病教育中, 经常出现多个机构或组织开展艾滋病宣传, 特别是在世界艾滋病日, 各个相关机构都争相开展艾滋病宣传, 而且多年对同样的内容反复宣传, 大学艾滋艾滋病宣传病教育缺少了延续性, 变成了片面性、间断性和重复性的教育活动, 使得校园艾滋病教育出现混乱的场面。

3.4 兼顾积极和不积极参与活动的大学生

艾滋病宣传教育中部分大学生积极参与, 也有部分大学生不愿参与艾滋病宣传活动, 这使得历年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可能是同一部分学生, 而另一部分学生一直没有接受艾滋病教育。

3.5 积极轻松与消极可怕的宣传氛围

为了更好开展艾滋病教育, 引起更多学生关注, 部分院校不断地宣传艾滋病的残酷性和危害性, 使得艾滋病教育成了宣传艾滋病的残酷与危害的教育。但如果不重点宣传, 大学生又不会重视艾滋病, 也不会有更多的学生接受艾滋病教育。

3.6 艾滋病是否变成一门课程

艾滋病教育是否变成一门课程已经成为一个争论的热点。但不论结果如何, 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而艾滋病严重的流行形势却不容等待。

4 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模式探索

大学生艾滋病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决定了必须探索更加有效的宣传教育模式或方法。笔者认为, 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可按照以下模式开展。

4.1 以学生自主教育为手段

大学生自主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同伴教育。大学生在艾滋病宣传教育中, 自我策划、自我组织、自我开展。自我教育就是主动学习艾滋知识、防治技能;同伴教育就是把所学知识教给同伴, 再由同伴教给其他同伴的形式, 形成点到面、面到体的辐射式教育。自主教育既符合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成长的特点, 也锻炼了大学生多种能力, 解决了部分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 同时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使更多的大学生投身艾滋病宣传的队伍中。

4.2 以多种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

社团文化是大学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丰富着大学生生活, 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19]。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应以学生社团为依托, 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载体。原因为: (1) 主动性强。学生社团活动多为学生自主开 展, 从而增强了目标人群参与的主动性。 (2) 接受面广。大学生更乐于接受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生社团活动有其独特的优势, 因而拓宽了大学生的接受面。 (3) 灵活性强。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 学生社团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活动, 其灵活性强, 更益于知识的传输和接受。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 把艾滋知识融入大学生愿意接受、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去, 以活动为载体, 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锻炼, 在活动中成长。

4.3 以科普教育为目标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中国遏制艾滋行动计划 (2006-2010) 》明确提出:至2007年, 在校青少年艾滋病知晓率达85%以上, 校外青少年达65%以上, 至2010年, 知晓率分别达95%和75%以上。艾滋病宣传教育属于科普知识教育, 因而应尽量拓展宽度, 在宣传中避免知识的过深、过专、过偏, 争取让更多大学生参加, 让更多大学生受益, 以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 养成正确的生活、行为习惯。

4.4 以知识教育与态度和行为教育同步进行为基本策略

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应是知识的掌握与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同步提高, 这要求对大学生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不仅要加强对知识的宣传, 还要加强对态度的教育、行为观的培养, 组织大学生走向社会, 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 以达到知识—态度—行为同步改变。

4.5 以积极轻松的氛围为基调

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以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避免或减少高危行为、降低艾滋感染机率和树立正确伦理观为目标。因而需要更多学生关注, 更多学生参与, 营造一种关心、关爱、无歧视的环境。如果艾滋病宣传教育单纯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而一味宣传艾滋有多么可怕, 结果只会使大学生们更加恐“艾”、谈“艾”色变。因此, 艾滋病宣传要以积极向上、轻松愉快为基调, 应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让大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学习艾滋病知识, 在积极环境中关心、关爱艾滋病人。用爱防艾, 用爱心筑起关艾长城。

4.6 鼓励大学生整合资源, 加强交流学习

现实中, 很多大学生志愿做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但校方领导往往不支持, 最后因无支持力量只好放弃。对此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寻求并整合可利用资源。就此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寻求从事艾滋病宣传教师的支持, 二是寻求相关机构的帮助, 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委员会、共青团等;3三是从社会上寻求资源, 如一些爱心慈善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要做好艾滋病宣传教育, 除了整合资源, 大学生们应积极向有经验的人士请教和学习, 主动与同龄人交流。

4.7 学校及相关机构应加强支持力度, 不断完善大学生艾滋病教育的督导机制

艾滋病宣传教育应是全民皆动、全民参与,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 更应负起祖国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成为我国艾滋病宣传的主要力量。学校和相关机构应做到: (1) 相信大学生有能力做好大学生自身艾滋病宣传教育, 而且很可能做得比其他任何机构都好, 有调查显示, 在预防AIDS教育中, 应以学校为基础制定预防艾滋病策略和措施[20]; (2) 加强对他们的支持, 包括资金和技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让大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去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让大学生放手做, 大胆做; (3) 完善评估与督导, 加强监督。

5 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具体策略

在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中, 必须融知识、态度与行为教育于一体。大学生首先应掌握必须的艾滋病知识, 尤其是医学相关学生, 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 更是应该系统学习AIDS/HIV相关知识[21], 只有这样, 才能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其次, 应该加强大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态度培养;另外, 大学生应从行为方面与艾滋病毒作斗争, 遏制艾滋, 关心关爱艾滋病人。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

5.1 知识普及活动

主要向大学生宣传、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 培养正确生活技能, 具体活动包括: (1) 科普讲座, 向大学生讲述艾滋病科普知识; (2) 同伴教育, 是一种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艾滋病宣传技能; (3) 安全套普及, 向大学生普及安全套的用法, 培养正确的生活技能; (4) 知识竞赛, 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艾滋病知识, 关注艾滋病; (5) 图片展、宣传册等, 以形象生动形式展示艾滋相关知识。

5.2 态度改变活动

主要树立大学生反歧视的态度, 关心、关爱艾滋病病人, 具体活动有: (1) 电影课, 以艾滋病相关电影的形式向大学生展示艾滋病知识和伦理; (2) 演讲赛和辩论赛, 以目标人群为中心, 激发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态度; (3) 角色扮演、小话剧等, 以生动形象展现艾滋病伦理态度相关问题。

5.3 行为培养活动

主要鼓励和组织大学生参与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向周围、社会宣传艾滋病知识, 主要活动有: (1) 社会宣传活动, 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积极向社会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 (2) 暑期“三下乡”活动, 组织学生到农村、乡镇开展艾滋病宣传。

6 对大学生的2点建议

6.1 提高大学生自主教育的技能

在大学生自主教育模式中, 所有宣传教育活动都是由大学生独立完成, 这要求大学生全面掌握艾滋病及相关知识, 有较高的自主教育技能, 能组织和动员学生参与艾滋病教育活动。因而大学生应不断学习, 经常同有经验的人士交流, 在实践中不断练习、不断提升[22,23], 把自己锻炼成一名优秀的艾滋病宣传教育骨干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接班人。

6.2 加强自主教育的灵活性

自主教育是自我教育、同伴教育的过程, 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大学生[24]。在具体开展中, 要针对不同院校学生的特点, 通过不同的宣传渠道, 采用不同的宣传形式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 不生搬硬套, 盲目模仿, 以形成一套适合自己院校特色的艾滋病教育模式。

3.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教育 篇三

艾滋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日的一份报告指出,艾滋病是非洲10至19岁青少年死亡的头号病因,也是全球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在所有感染艾滋病的人中,青少年是唯一一个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群体。大多数青少年通过母体感染艾滋病,因为极少数感染艾滋病的孕妇会使用抗艾药物,而这会导致胎儿被感染”。

报告称,很多不幸患上艾滋病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就这样活到青少年时期。然而,在15至19岁的青少年中,几乎每小时就有26起新增病例。全球约200万青少年艾滋感染者中有一半生活在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印度、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一份声明中说:“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是世界上艾滋病发病率最高的地方,这里的感染者多为年轻女性,其占15至19岁感染艾滋病群体的70%。这些年轻的艾滋病毒携带者亟需有效的治疗、照顾和支持。”

自2000年以来,已有130万青少年艾滋病患者得到了治疗。截至2014年,有3/5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以防将病毒传染给胎儿。这意味着自2000年以来,4岁以下的儿童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减少了60%。这些为减少母婴艾滋病传播所作的努力,将有助于改善下一代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情况。

(摘自环球网)

世卫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为加强青少年卫生保健推出新标准

2015年10月6日, 世卫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制定了新的《全球青少年优质卫生保健服务标准》,目的是帮助各国提高青少年卫生保健质量。

青少年具有独特性

青少年形成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身心迅速发展,但通常依赖于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世卫组织的《全球青少年优质卫生保健服务标准》建议使服务更加“有益于青少年”,为他们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咨询以及医学上准确并与其年龄相称的健康信息。这些标准还强调要使青少年能够在无需预约或父母同意的情况下获得服务,而且要让他们相信任何咨询都是保密的并要保证他们不会受到歧视。

“如果我们想保持青少年健康,就必须尊重他们,”世卫组织孕产妇、儿童和青少年卫生司司长Anthony Costello博士说,“青少年特别容易受到某些健康问题的影响。青少年的三大死亡原因是道路交通伤害、艾滋病相关疾病和自杀。”

“艾滋病是非洲青少年的首要死亡原因,并且是全球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艾滋病署权利、性别、预防和社区动员部负责人说,“所有青少年,包括重点人群,都有权获得信息和服务,使他们能够保护自己,不受艾滋病毒感染。”

青少年时期不仅是人们一生中特别容易遭受某些健康问题的时期,而且也是一些关键行为的形成时期,这些行为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健康。

“许多影响我们余生的行为,无论健康与否,都始于青少年时期,”Costello博士补充说,“如果卫生部门不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在青少年时期养成健康习惯,就不能站在那里告诉人们,他们的疾病源自他们使用烟草和酒精的方式,以及他们对饮食和运动的态度。”

培训卫生工作者极其重要

据世卫组织青少年健康专家Valentina Baltag 博士说:“有些国家五分之一的公民是青少年。然而从医学院校和护士学校毕业的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青少年在获取卫生保健方面的具体需要。这令人不可接受。”

《全球青少年优质卫生保健服务标准》呼吁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诊断、治疗和关爱等各种服务在内的一揽子措施,超越以性和生殖卫生为主的传统服务。应当让青少年切实参与对卫生服务的计划和监测并提供相关反馈,还应让他们参与涉及其自身保健问题的决定。目前已有超过25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通过了促进改善青少年卫生服务的国家标准。

世卫组织和艾滋病署制定的全球标准以这些国家的研究和来自全球卫生服务提供者及1 000多名青少年的反馈为依据。全球标准附有一份实施和评价指南,概述各国为加强青少年卫生保健可采取的具体步骤。

(摘自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中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加速上升

加强防治教育迫在眉睫

中央民族大学大二学生小崔曾经参加过学校校医院举办的一场防治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讲座。小崔告诉记者,通过专业人士图文并茂的讲座,让她对艾滋病的防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讲座介绍了一下艾滋病的知识,包括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如何避免等等。校医院举了很多跟生活有关的例子,大家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应该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

事实上,和中央民族大学一样,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关于防治艾滋病的培训和讲座,一些高校还校园内设置了避孕工具免费发放点,希望能够以此来提高青年学生防控艾滋病的意识。不过,部分学校仍存在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不到位、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

近年来,中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在12月13日举行的第二次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介绍说,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报告存活的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为9 152例,虽然占全国存活感染者和病人总数的比例比较低,仅有1.6%,但每年报告的病例数呈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从2008年的482例,增加到2014年的2 552例。另外今年1~10月份为2 662例,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8%。学生病例中,以男性同性性传播和大中专院校学生为主,2015年新报告的学生病例中,男性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达81.6%。”

青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如果不掌握科学的知识,不具备防护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一旦感染了艾滋病,就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王国强表示,目前中国正在抓紧制定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将进一步加大青少年艾滋病的防控力度:“将建立完善的疫情通报制度,发挥疾控机构和学校的作用,探索适合学生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模式;完善防治服务,调整优化艾滋病自愿检测门诊布局,提高服务可行性,对发现和感染艾滋病的学生及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加强随访管理;继续支持社会组织开展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工作,通过同伴教育、健康咨询等形式,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此外,学校作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教育的主阵地,未来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巡视员廖文科强调,要进一步扩大高校艾滋病防治教育的试点,增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及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通过督导评估检查,客观评价和推动各地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开展;要加大专家的专业指导作用,增强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要编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和性教育的在线课程教学指导材料,为基层学校开展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要继续并扩大高校艾滋病防治教育的试点工作,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

有关人士还表示,要重视家庭在子女教育,特别是防治艾滋病教育方面的作用。呼吁家庭要和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

(摘自中国日报网)

4.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四

我单位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在街道健康教育办公室和防治艾滋病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对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宣传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大意义和艾滋病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宣

传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消除歧视;宣传做好防治艾滋病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人们群众的身心健康、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宣传,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治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防治艾滋病的良好氛围,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投入到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中去,坚决遏制艾滋病在我区流行和蔓延。

一、制定防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按照上级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和结合我站的实际,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此计划明确了预防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

二、充分利用文明学校为阵地,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充分发挥文明学校的优势和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将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内容列入工作计划,积极宣传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和防治知识。宣传有关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防治知识、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同时宣传有关艾滋病的宣传标语口号。

三、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防治艾滋病重大日子,有选择、有针对地“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加强对“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切实抓好这些重点宣传活动并及时上报活动情况。

四、存在问题

1、禁毒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但苦于环境条件的影响和财力、设施的不足,工作中尚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2、地方毒情和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情况无法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公布的统计数字与实情并不相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总体教育的发展。

五、今后的工作计划

禁毒与预防艾滋病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存在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政府重视,需要全社会人的全力支持、共同努力、共同关心,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控制,有效预防。呼吁全社会人都来关心、支持预防艾滋病保健工作。我单位决心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多方配合,长抓不懈,真正体现单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窗口的地位。

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5.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总结 篇五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团区委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有关要求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从服务大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参与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要性,扎实开展工作。xx年7月份,防艾工作项目启动,团委制定了《参与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经费预算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及制度,并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在区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团委结合工作实际,明确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加强与宣传、卫生等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共同做好我区艾滋病防治工作。

二、加强宣传、培训骨干

团委把宣传和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青少年的防病意识和能力作为共青团参与防艾工作的着手点,开展了以“走近‘红丝带’、防治艾滋病”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利用重大节日集中宣传。在“志愿者日”、“世界艾滋病日”、“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通过观看宣传片、问卷调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培训壮大宣传骨干队伍。今年共有11个街道团工委书记和区直属各单位团组织负责人共26名团干参加培训。

三、开展活动、丰富载体

团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1、开展艾滋病知识暑期教育宣传月活动。8月,根据团委统一部署,各街道团工委以暑期三结合教育工作为契机,组织假期青少年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通过观看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影片,填写调查问卷,让更多的社区青少年掌握并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防治知识,引导他们用爱心对待每一位艾滋病患者。

2、开展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活动。8月8日,团区委在嘉信茂广场举行了“走近‘红丝带’、防治艾滋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活动,调查内容涉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如何预防艾滋病等一系列防艾知识。

3、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骨干培训。11月6日,团区委特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吴国富同志为辖区团干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针对艾滋病疫情、防治工作开展现状及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明确方向。

4、开展艾滋病宣传日活动。为使更多的青少年正确认识艾滋病,普及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有效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传播,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12月1日,团委积极响应区防艾委号召,在鸠兹广场组织开展了“关注艾滋,珍爱青春”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防艾青年志愿者为市民发放防艾宣传材料,开展防艾问卷调查,接受市民的现场咨询。

5、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海报设计大赛”,街道(社区)团组织踊跃参赛,一方面通过海报中防艾与青春两大元素体现基层团组织相关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公益海报创意设计大赛的形式,引导社区青少年知晓并积极参与防艾活动,达到广泛宣传的目的。

6、召开“共青团系统艾滋病防治工作总结表彰会”,全面总结xx年全区共青团系统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果,认真梳理艾滋病防治宣传、培训工作的经验,表彰共青团系统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为新成立的街道艾滋病防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授旗。

6.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六

上午9:30分,学校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知识专题讲座,讲座由龚__副校长主讲,他指出,今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意在说明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人人都享有健康权利。要求全体师生对艾滋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此外,学校校园广播站开设了《防艾禁毒 从我做起》栏目,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各班班主任积极开展了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又利用学校显示屏、在校内张贴关于艾滋病预防宣传的海报、通过校园班级微信群向家长们发放《__市第九小学20__年“世界艾滋病日”致学生家长的公开向》等方式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

7.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七

一、初中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初中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 估计中国目前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HIV/AIDS) 约74万人, 其中, 艾滋病病人为10.5万人;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目前, 中国艾滋病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同性间的传播, 上升速度明显, 并且全国艾滋病受影响人群增多, 流行模式多样化, 我国艾滋病的年龄分布具有年轻化的特点。

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由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特点可以看出, 患艾滋病的人群集中在20~49岁, 如果减去艾滋病的潜伏期7~10年, 那么这些患者感染艾滋病的年龄最低是10岁。这说明艾滋病的传播具有低龄化的特点。同时,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 会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产生一些迷茫, 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又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 文化的多元化, 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以及青少年不能认清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等都导致了青少年成为艾滋病易感人群。

因此, 在青春期开展艾滋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又由于青春期的孩子, 还处于接受中学教育阶段, 因此, 在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对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3.国家对艾滋病教育的要求

国家对于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给予了重视, 提出了相应的要求。2001年, 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1-2005) 〉的意见》 (教体艺8号) , 对初中以上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2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2002]5号) 对学校艾滋病教育提出了更为详尽的要求, 并附上了《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 在要求中规定了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 还附加了一些教学资源。

2003年3月教育部正式下发了《中小学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规定从2003春季开学起, 在中小学开设预防艾滋病的专题教育课, 艾滋病教育的课程主要在初一到高二年级进行, 按照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 因此, 初中总计6课时, 高中总计4课时。为了进一步做好针对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卫生部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印发《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07]92号) 。

(二) 初中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由于不同地方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同, 面临的艾滋病流行的形式和特点不同, 面临的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挑战不同, 因此, 将艾滋病教育纳入统一的国家课程可操作性不强。同时, 不同的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同, 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的途径不同, 进行青春期教育、性教育、预防毒品教育等健康教育的程度不同, 因此, 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艾滋病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二、当前学校教育中的艾滋病教育现状

尽管很多研究都表明开展艾滋病教育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但学校对于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意识比较淡薄, 教育的形式单调, 教育方式比较乏味, 教育人员单一, 学生对于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状况不很理想。

对北京部分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技能行为现状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知道艾滋病传播的三个途径, 但是对于哪些日常生活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没有清楚的认识, 在态度和行为技能方面, 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研究表明, 中学生对于基本的常识问题回答正确率较高, 但是稍微深入的问题例如蚊子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 知晓程度不高。在云南的一项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还认为日常的生活行为就会传染艾滋病。中学生普遍存在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和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态度, 并且中学生中存在着多种危险行为, 如抽烟、喝酒等, 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危险行为的转化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得到有效的加强。调查显示在中学时期受过艾滋病教育的高校学生在UNGASS指标知晓情况调查中得分明显高于中学时期未受过相关教育的学生。越早的接受预防艾滋病知识, 就越有可能在早期预防危险行为的发生, 并促进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

三、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

知识、动机、行为技巧模式 (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IMB) 是由Fisher J.D.和Fisher W.A.于1992年针对艾滋病预防提出的一个行为干预模式, 这个模式认为影响人采纳预防艾滋病的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 知识因素:主要是指使教育对象获得与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相关的知识。 (2) 动机因素:是指教育对象产生改变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动机。这个因素与人对待预防艾滋病的态度 (个人动机) 以及对预防艾滋病行为的主观道德判断 (社会动机) 有关。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动机, 比如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 感受到HIV的易感性, 预期采纳预防艾滋病行为的价值和收益所在等, 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如性工作者, 性伴侣也会影响其动机。 (3) 行为技巧因素:主要是指有效实施预防艾滋病行为的客观技能, 如拒绝不安全性行为的能力、躲避危险行为的能力等。

IMB模式指出 (见图1) , 知识和动机之间会相互影响, 只有获得了知识才能使人对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预防艾滋病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社会道德判断从而提高预防艾滋病的动机, 当人们预防艾滋病的动机提高的时候就会促使其去学习更多关于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的知识。当人们知识水平和动机都提高的时候, 可以通过已有的行为技能来实现预防艾滋病, 在一些情况下知识和动机也可以直接影响艾滋病预防行为, 例如如果一个禁欲者则不需要与伴侣讨论安全性行为的技能也能做到预防艾滋病。

四、初中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 目标

艾滋病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与艾滋病相关的知识, 进而形成预防艾滋病的技能,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爱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由IMB模式可知, 这三方面的目标之间是互相联系的。知识是基础, 学生只有获得了艾滋病相关的知识, 才能对生活中的行为或者发生的事件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 形成对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级艾滋病高危行为的正确态度, 提高其预防艾滋病的动机和意识, 继而才能形成预防艾滋病的行为习惯。因此, 笔者根据大纲, 为本课程设定了以下课程目标 (见表1) 。

(二) 内容

笔者以Fisher J.D.和Fisher W.A.于1992年针对艾滋病预防提出知识、动机、行为技巧模式为理论基础, 以我国教育部于2003年3月正式下发的《中小学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为依据, 根据实验学校的基本情况, 设计了初中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的框架 (见图2) 。

笔者参考马迎华编写的《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方法》、齐建国和马迎华主编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教程》、张伯源和周子军主编的《初中健康教育教学参考书 (第二册) 》以及WHO编写的《School Health Education to Prevent AIDS and STD———A resource package for curriculum planners》, 设计了“初中预防艾滋病教育校本课程” (见表2) 。

(三) 实施

笔者设计的课程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以外, 还采用了游戏/活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形式, 旨在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讲授

在涉及知识方面的教学内容时, 多采用讲授式教学, 穿插其他教学方式。例如, 在“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这堂课中, 就用讲授式教学对艾滋病、艾滋病病毒进行讲解, 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游戏/活动

笔者设计游戏/活动教学是希望学生能在参与到课堂中时, 能通过自身的体会来改变态度, 提高预防艾滋病的动机。本课程中所用到的游戏/活动有的是借鉴的已有的运用于艾滋病教育的经典游戏方案, 有的是借用的心理学上的游戏, 有的游戏是自创的。

野火游戏就是艾滋病教育中比较经典的游戏方案, 此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艾滋病病人可能与常人看起来一样, 如果不注意预防随时都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而且艾滋病传播速度很快。

生命链游戏就是一个心理游戏, 旨在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 思考自己的价值观, 学会做选择, 类似的心理游戏还有拍卖游戏等。这个心理游戏是放在“拒绝毒品”和“拒绝过早性行为”两个内容之后的, 是对前面两个内容的一个总结, 希望学生能通过探寻自己的内心来学会如何做决定。

在第一次课中团结起来预防艾滋病的游戏灵感来源于杀人游戏, 笔者将其改编后运用到教学中, 旨在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要预防艾滋病需要大家团结起来。

除了游戏以外, 课程还设计了活动, 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预防艾滋病的意识, 增加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之心。例如, 在心系红丝带这堂课中, 教师在介绍了社会各界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 世界艾滋病日的由来以及我国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后, 让学生参与一个“我的世界艾滋病日”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 设计一个世界艾滋病日的海报和口号, 最后上台展示。

3.案例

案例教学主要是用于“拒绝毒品”和“拒绝过早性行为”这两部分内容中, 旨在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意识到吸毒和过早性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 提高学生拒绝毒品和过早性行为的动机。此处的危害不仅仅是指可能感染上艾滋病, 同时也指这些行为可能给青少年的身体带来的其他的危害。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均来源于网络。

4.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基本贯穿于整个课程中, 很多教学内容均需要用PowerPoint进行展示, 另外在教学中给学生放映了关于艾滋病的公益宣传片《爱在阳光下》。这个公益片是在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教学已经完成之后播放的, 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的同时, 也为后面一节课“正视艾滋病, 远离歧视”做铺垫。

5.小组合作

在“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危害”、“心系红丝带”等主题中, 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旨在让学生通过交流学习, 提高预防艾滋病的意识, 也让学生产生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之心。

6.模拟实验

由于学生对于献血知识不太了解, 而要讲清楚献血知识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 因此, 就用了一个模拟实验的方式来为学生展示非法采血站采血的过程, 解释这样的采血形式可能引发艾滋病大范围感染的原因。果汁模拟实验是参考的一个氢氧化钠的模拟实验, 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危险性以及载玻片检验不易于展示, 因此笔者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

(四) 评价

在进行了13课时的艾滋病教育课程之后, 对参与课程的12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1.课时安排

对于课时, 有的学生表示课时偏多, 这可能是因为每周只上一个课时, 导致一学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关于艾滋病教育的内容, 学生觉得偏多。也有学生表示觉得课时少, 至于原因学生没有说, 当问及课程内容还应该增加些什么时, 学生表示还想了解艾滋病的起源, 还想增加一下急救的知识以及青春期的知识特别是青春期心理变化方面的知识。

2.教学内容

在访谈过程中, 学生表示对教学内容整体而言比较满意, 印象最深的部分是关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部分, 以及播放的艾滋病宣传公益片《爱在阳光下》和案例。有一名女生同时表示对在急救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那部分内容印象最深。对于内容中涉及到性的部分, 大部分学生表示不会觉得尴尬, 仅有2个女生表示有男生在会觉得尴尬。对于教学内容的难度而言, 八年级学生普遍反映没有问题, 有1个七年级的学生表示在病毒传染部分觉得有点难, 这与学生是否掌握了生物学课程中病毒相关的知识有关。

3.教学形式

关于教学形式, 学生表示喜欢游戏 (特别是心理游戏) 、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 也有个别学生表示喜欢老师讲授, 不喜欢小组合作学习, 这也能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出来。在做“生命链”游戏的时候, 几乎每个学生都很专注, 似乎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次真实的人生抉择, 同时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会说“老师给我们讲故事吧”, 对于播放的艾滋病公益宣传片《爱在阳光下》学生曾多次要求再看一遍。但是, 在“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危害”这一节课中, 学生则表现出对于材料以及小组学习不感兴趣, 组内几乎没有进行讨论。

4.课程意义及其他建议

访谈中, 很多学生均表示参与课程的收获在于知道了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知道了如何预防, 以及如何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还一个学生表示在课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越来越喜欢生物学课程。

8.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八

【摘要】目的 为了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以方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表,对笔者所在学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对艾滋病的各项知识了解的都比较全面。结论 对医学院校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很有必要,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而互动教学可以作为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种可选方式。

【关键词】互动教学;艾滋病;健康教育

艾滋病作为一种以免疫功能缺陷的为主的传染病,目前已广泛传播于全球各地,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全球越有近3500万人的感染有艾滋病病毒,而其中有大部分为青少年。而我国也作为艾滋病的一个重灾区,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感染艾滋病或死于艾滋病。随着人们的观念的改变,婚前性行为增加,因此青少年的性欲生殖健康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同时艾滋病也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因此青少年面临的艾滋病威胁也越来越大。而健康教育作为当今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的最有效措施,我国启动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已有多年,虽然已取得较大的成就,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笔者所在学校属于一所医院院校,长期运用互动式教学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现笔者对自己所在学校互动式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进行相关研究,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运用互动式教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地点选择在餐廳门口,随机发放,现场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106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40份,有效回收率为94.56%;其中男生618例,占59.42%,女生为422例,占40.58%;年龄分布为18~25岁,平均年龄为22.1岁;其中文化程度均为专科或本科,且均为医学或护理相关专业。

1.2 方法

根据国内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并结合态度调查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是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首先关于艾滋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以及学生喜爱的健康为多选题,教育途径其余项均为单选题,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对我国艾滋病现状是否严重的认知情况、对自身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认知、对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外观认知、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对艾滋病治愈情况的认知、对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所持态度。对于有固定答案的选择题,对于多选题来说,只有正确选项全选才算正确,对于非固定答案的多选题,我们选择学生最热衷的三个选项来进行分析。

2 结果

通过统计调查问卷数据,我们得知学生对艾滋病基本概念的回答正确率高达89.3%;对于艾滋病传播途径认为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学生最喜欢的艾滋病健康教育途径为电视、医生、学校教学;学生对我国艾滋病现状认为严重的有87.3%,认为不严重的有11.2%,有1.5%的表示不知道;对自身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认知方面,有65.4%的人认为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有23.4%的人表示自己没有患艾滋病的可能性,有21.2%的人表示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可能患艾滋病;对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外观认知方面仅有3.5%表示能从外表看出一个人是否感染艾滋病;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方面,有94.3%的人表示能与之相处,3.6%的人表示会躲避,其余为不知道;对艾滋病治愈情况的认知,只有10.6%的人表示可以治愈,61.3%的人表示不可能治愈,其余为不知道;对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所持态度方面所有调查者均表示赞成,由此可见医学院校的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还是比较全面。

3 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对艾滋病的认识相对来说要更为全面,当然这与我们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以及专业基础水平有着较大的关系,我们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对医学都有较深的造诣,且或多或少都在课堂上接触过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对医学院校的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应与其他学校有所改变,而不能再是仅仅以宣传艾滋病相关的基本知识为主,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互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艾滋病预防意识。

“互动式教学方法”是目前普遍倡导的一种进行培训、教学和研讨的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力图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实现有效的互动,参与者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互动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并加深学习者对这些思想和认识的印象,从而丰富个人体验,进而提高学习者改变现状的能力和信心。互动式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赋予学习者亲自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互动式教学是一类简单、轻松且具有可视性的教学方式,能用于调查和收集学习者对与所讨论议题的信息,也能促进不同教育程度、知识和经历的人相互交流和沟通,表达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共同计划,采取行动。

引入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使教学评估结果变得更为客观、准确,从而真正使评估对象受益;评估活动不仅针对被培训的学生,同时也包括了学校领导和教师,这样一来评估活动就可以全面地反映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情况;改变以往的评估单方面受益的状况,特别通过互动式教学的评估,不仅促进学校教师和相关人员对评估结果的认识,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 结语

随着艾滋病的不断猖狂,无数的生命被之吞噬,而由于目前医学技术有限,至今还没有一种高效的能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以预防为主,来防止艾滋病的进一步扩散,这就需要对广大群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其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了解已经比较透彻,但仍然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要想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预防艾滋病的观念,运用互动式教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方案。

参考文献

[1] 田本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73

[2] 李道苹,赵莉丽,方鹏赛.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8,21(1):16

[3] 杨吟,陈媛玲,杨佩军,等.昆明市中小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s):623一624

9.艾滋病宣传总结 篇九

一、学校领导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方案和计划,成立了遏制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小组,校领导亲自挂帅,明确职责,协调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活动真正做到了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

二、主要工作

1、为了有目的、有教育意义、科学地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2、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2次有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

(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毁灭性。(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毒的体外消毒方法。

(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毒品,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同情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告知同学们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我们要关心他们,如果歧视,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利用广播、板报、展览、讲座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们提供青春期性教育,预防吸毒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过程,尊重别人,学会如何与人亲密相处,学会如何拒绝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诱惑,提高自尊,将其学到知识融入预防艾滋病中去。为了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学校组织放映有关录像、片子有《艾滋病基本知识》、《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等。

10.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

在校领导、院系领导、以及院系团支部的共同领导下,在第二十九个世界预防艾滋病日到来之际,xx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红十字会在A楼广场举行了“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从1985年6月我国发现第一个艾滋病病例起,截至XX年10月底,我国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57.5万人,而根据中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XX年中国艾滋病疫情评估报告中的估计,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现有约74万人,这表明仍有大量的感染者和病人尚未被发现,存在进一步传播的危险。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社会对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抱有偏见和歧视,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

或者是过度的关注。这当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HIV病毒和艾滋病的一知半解导致的。随着医疗水平和社会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都在努力改变这种局面,因此,我们大学生更应当在“防艾”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依靠我们自身具有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能发自内心的接受和关爱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毒携带者。每年的校内“防艾”宣传均各有特点,而今年的新生还未在校内系统的学习“防艾”的基本知识,因而对“防艾”知识有着更大的缺口,针对此项缺口的弥补工作将是红会的艰巨责任。

本次“防艾”活动凸显了三大内容:

一、红丝带满校园活动。

红丝带满校园活动,主要有校红十字会会长于浩宇负责。

二、防艾知识宣传活动。

这个活动主要有培训部部长直接负责。

在这次防艾系列活动中我们采用的宣传手段主要有:在学校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发放防艾知识手册;通知所有红十字会会员参加并宣传活动;通过校红十字会公共主页以图片、日志、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这些宣传方式也各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首先是海报以及附有活动预告的电影票的宣传方式,传统的方法历经了各种考验证实它是非常效的宣传方式。我们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同学是通过学校的宣传栏海报以及我们发放的电影票后面的活动预告得知我们的活动时间和内容的。但是海报及传单会造成大量的纸张浪费,所以我们特别注意了海报的张贴数量,并将活动预告与电影票以正反面的方式缩印在1/4的A4纸上,最大程度上节约了宣传成本减少了纸张浪费。

2.发放防艾知识手册是我们这次创新的一种宣传方式,通过发放防艾知识手册让同学们初步了解防艾知识,增加同学们参加我们活动的兴趣;即使同学们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加我们的活动,也初步了解了防艾的基本知识,从而也基本达到了我们举办防艾系列活动的目的。

3.在A楼广场摆摊设点拉起横幅号召大家签名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并建立有奖问答活动。同学们的参与度非常高,通过签名加深了对艾滋病的印象,有奖问答又让大家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

这次的防艾系列活动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成功的。

一是活动主题鲜明。本次系列防艾活动活动主题“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意在让同学们在正确的认识艾滋病后,带着责任与爱心,携手同行,心系防艾,爱心同行。

二是活动形式新颖多样。本次系列活动中采用横幅人墙,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使得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们都能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尽可能的增加了受众数量,使得防艾知识在我校真正得到了普及。新颖形式的活动也增加了同学们参加的兴趣,让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通过不同活动形式的引导真正做到换位思考,消除歧视,以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艾滋病和艾滋病人,感恩生命,服务社会。

11.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健康教育;艾滋病;预防保健;疾病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21-01

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病毒能摧毁人体的免疫功能,使患者感染全身疾病,最终发生死亡[1]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以18-45岁为主,具有极强的传染能力,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母婴传播及血液传播,由于艾滋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一般为8-9年,患者发病时已并发严重感染及多器官衰竭,且目前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因而病死率极高。有研究报道,健康教育能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艾滋病的发生率[2]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分别进行了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发现健康教育组患者的效果更好,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确诊,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1.54±4.36)岁;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0.89±5.2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控制感染等对症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心理教育:患者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后,通常难以接受,存在抑郁、恐惧等悲观心理,这时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患者接受现实,减轻心理负担,从而积极配合相关的治疗。(2)运动教育:为了避免患者入院后情绪低落,一直处于卧床状态,医护人员应指导病情较轻的患者进行适宜的学习、工作及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3)药物教育:由于艾滋病不能治愈,药物等对症治疗只能改善症状,且患者免疫力低下或丧失,因而在应用药物时应嘱咐患者不能擅自更改药物用量及方法,以免产生药物的毒副作用。(4)生活方式教育:嘱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及饮食习惯,保证正常的营养供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减轻机体负担[3] 。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學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

经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23±1.01)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74±1.4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37,P<0.05)。

2.2两组患者的其他临床指标比较

经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加重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重大危害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青壮年群体已成为高发人群。艾滋病的传染性非常强,可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由于临床上没有发现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大部分艾滋病患者的预后不良,且死亡率极高[4] 。经调查研究发现,艾滋病发病率的提高与人们缺乏自我保健意识、疾病认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有关,尤其是流动务工人口[5] ,因此,普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做好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人群的保健意识是当前十分迫切的工作。

艾滋病已成为全世界的医疗卫生难题,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当前临床上未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且对艾滋病的防治及投入缺乏力度,致使艾滋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健康教育是降低艾滋病发病的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能显著减少不良生活行为,进而达到控制艾滋病的目的。通过宣传疾病知识,使人们了解其传播的途径、预防的方法,进而提高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意识,并消除某些误解,这对于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具有积极意义。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参与,有关部门需利用适宜的媒介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比如在学校、医院、社区、公共场所等处播放艾滋病知识及预防视频,增加人群的关注度与知晓途径等,从而达到针对性的、有效的教育效果,使人们真正意识到艾滋病的危害,进而规范自身的行为[6] 。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加重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健康教育能明显缩短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一种较好的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结语

总之,艾滋病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增加患者死亡率,而健康教育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方法,因此做好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促进患者掌握疾病知识,因而值得临床加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凤美.浅析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5):430-433.

[2]侯家祥,张少华,李连花.试论健康教育在预防控制艾滋病中的作用及其策略[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04):430-433.

[3]李健,赵黎明.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J].口岸卫生控制,2008,13(06):41-42.

[4]吴多韬.青少年健康教育在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中的作用及其策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096-4097.

[5]周爱萍.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中的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S1):82-84.

12.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二

关键词:孕妇,艾滋病健康教育,HIV感染

艾滋病在母婴之间的传播也是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之一, 体内感染了HIV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产后对孩子的哺乳过程中都有可能把HIV病毒传染给婴儿, 导致胎儿和婴儿也感染的现象。近几年随着我国艾滋病感染者数量的上升, 艾滋病在母婴之间的传染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为了能够降低母婴之间的感染概率, 所以进行适当孕期艾滋病健康教育非常的必要, 针对孕妇在整个孕育期间行为和哺乳方式做出正确的指导, 以此来降低艾滋病在母婴之间的传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1225例孕妇进行HIV病毒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成阳性的孕妇进行艾滋病孕期的健康教育, 其中检测出HIV成阳性的孕妇15例, 占总数的1.2%, 在15例中有感染征象的2例, 占0.2%, 没有感染征象的13例, 占1.0%。对这15例患者进行孕期的健康教育, 并且跟踪观察, 定期对婴儿进行HIV病毒感染的检测。婴儿出生时就检测HIV呈阳性的1例, 占孕妇感染人群比例的6.7%, 3个月后再次检测, 有新增HIV阳性婴儿1例, 占孕妇感染人群总数的6.7%, 1年后在进行检测, 结果没有变化。这些人群都是经过孕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

1.2 方法

在孕妇怀孕期对孕妇进行HIV检测, 对于检测结构呈阳性的孕妇进行孕期艾滋病健康教育, 在通过对婴儿的跟踪检测观察, 了解婴儿的感染情况, 最后针对孕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出有建设性的措施[1]。

2 结果

在HIV检测成阳性的孕妇中, 通过孕期艾滋病健康教育, 降低了婴儿HIV感染的概率。结果统计如表1。

3 讨论

艾滋病的母婴传播是儿童患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所以要通过正确有效的措施, 来减少艾滋病在母婴之间的感染, 在艾滋病感染的儿童中有大约90%是通过母婴途径传播获得[1], 艾滋病多是通过体液进行传播, 妇女在哺乳婴儿过程中很容易对婴儿造成传染, 在孕期实施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有效的降低艾滋病在母婴之间的传染。

孕妇在孕产期要做好保健工作, 医院或者相关机构要对家属和孕妇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 提高家庭中所有人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知识, 了解艾滋病对患者本和周围人的影响和危害, 如果能在怀孕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 可以让当事人正确的选择妊娠结局, 减少不必要的隐患。对于愿意主动终止妊娠的艾滋病感染孕妇, 应该为其提供免费的流产手术, 并且要尽早进行, 以减少流产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并发症。为其分析艾滋病的危害, 进行避孕方面知识的指导。对于要求继续妊娠的孕妇, 要提供完善的孕期保健, 并对其做定期的检测观察, 这个阶段孕妇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这时医护人员应该增加对孕妇的照顾和关怀, 多进行孕期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 为其以后正确的哺乳婴儿打下良好的基础[2]。

在检测出带有艾滋病病毒并要求继续妊娠的孕妇, 要定期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治疗, 为婴儿的出生创造一个好的出生环境, 对孕妇进行关于优孕、优育的健康教育, 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感染艾滋病的孕妇要格外加强营养的补充, 避免营养不良的情况出现, 一旦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很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给婴儿的出生带来巨大隐患[3]。整个孕期中密切关注孕妇的健康状况, 对于一些可能因为病毒感染或者怀孕出现的并发症做及时的防范治疗。

鼓励感染孕妇到正规的医院分娩, 正规的医院有相对完善的卫生设备, 可以减少婴儿在出生过程中感染的概率, 住院分娩对于很好的保护产妇和婴儿有着很好的显著的作用, 在分娩期间内对产妇提供免费的咨询, 解决其心理问题, 并对产后婴儿的哺育做出正确的指导, 让婴儿在一出生时就能收到正确的哺乳方式, 从而降低了艾滋病的感染概率。另外在分娩时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采用剖宫产, 这样就避免了在分娩中胎膜早破等现象, 在实施剖宫产时要适当服用抗病毒性的药物, 一些针对的HIV的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病毒对母婴的危害。

在孕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中应该强调产后的预防工作, 随时为产妇提供免费的咨询和服务, 保证产妇能够采取正确的喂养方式, 尽量避免母乳喂养, 督促产妇在哺乳期内要多补充营养, 确保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最后就是监测婴儿生长发育的情况, 定期对婴儿进行艾滋病毒的抗体监测, 确保婴儿健康生长。

医院应该注重对于艾滋病感染孕妇在孕期中的健康教育问题, 正确的哺育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婴儿的艾滋病感染率, 做好对于艾滋病孕妇的引导、咨询和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潘莲花, 李才英.31例HIV感染剖宫产术的自我防护[J].广西医学, 2007, 13 (11) :33-34.

[2]郑磊.深圳市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控制项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D].武汉:中南大学, 2007.

13.防治艾滋病教育总结 篇十三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端正指导思想,我校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按照高新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为主题的“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宣传

宣传教育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首要环节。我校近期做了大量教育工作,主要以宣传为重点,帮助学生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动员学生消除歧视、关艾艾滋病患者。主要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流行特点、防护知识,使学生了解哪些行为传染艾滋病,哪些行为不传染,教育学生积极参与预防控制工作,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二、创新形式,丰富载体

在教育活动期间我校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渠道和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我校通过知识讲座、校园广播等形式,把艾滋病的基本常识、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措施全面详细的灌输给学生。

14.艾滋病宣传活动总结 篇十四

为进一步宣传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降低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倡导大家关怀帮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高全社会对防治工作的认识,阳泉交通运输执法局郊区分局开展了艾滋病宣传咨询活动。

组织人员在单位大门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两个小时的咨询活动共接待了20余位群众,该活动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同时我们还拉了关于“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横幅1条;有关“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等板报联展共3块;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橱窗板报1块;发放“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50份。

15.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五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青海民族学院和青海大学医学院藏医系学生 (80%以上来源于青海牧区) , 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现场统一发放问卷, 集中指导、独立匿名填写并现场回收问卷。2012年9月发放调查问卷405份, 收回有效问卷404份, 有效回收率为99.75%, 其中青海民族学院学生200名, 青海大学医学院藏医系学生204名;男生217名, 女生187名;2012年12月发放调查问卷405份, 收回有效问卷403份, 有效回收率为99.51%。其中青海民族学院大学生200名, 青海大学医学院藏医系大学生203名;男生216名, 女生187名。

1.2 方法

依据国内相关艾滋病知识调查表[3], 结合青海省牧区实际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一般情况, 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信息获得途径、对艾滋病病人态度、对性行为的态度等。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基线调查, 调查结束后3个月内每个班级开展4次形式不同的健康教育活动, 每次30 min, 包括知识讲座 (由大学教师和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专家进行, 辅以多媒体、讨论、问答等多种方式) 、同伴教育宣传、主题班会、藏族宣传员图文并茂的趣味游戏;结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 2次问卷调查在同一班级进行。

1.3统计学处理

问卷资料采用Epi Data 3.0软件双份录入, 核对无误后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艾滋病疫情了解情况

藏族大学生在健康教育前了解中国及青海省艾滋病疫情的只有7.29%, 50.83%认为艾滋病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疾病, 22.81%已认识到艾滋病在青海省流行的危害, 63.64%觉得艾滋病很可怕;健康教育后对艾滋病疫情了解情况分别提高到91.03%, 97.33%, 89.28%, 84.07%。

2.2 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

调查表涉及艾滋病的知识有8个问题, 回答正确6个及以上即认为知晓。健康教育后回答正确6个及以上的学生有379名, 见表1。不同学校、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注: () 内数字为知晓率/%。

注: () 内数字为知晓率/%。

2.3 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及希望方式

藏族大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最多的途径是讲座, 为36.9%;其次是报刊、书籍, 为31.4%。对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途经进行调查, 结果为最想通过网络获得艾滋病知识占73.7%;其次为藏族宣传员趣味游戏宣传和讲座, 分别占69.1%和52.1%。健康教育后, 趣味游戏、藏语互动节目和同学宣讲成为大学生青睐的健康教育方法。

2.4 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态度

见表3。健康教育前后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态度发生转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5 对性行为的态度

健康教育前, 42.7%的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 56.8%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健康教育后, 22.1%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 96.3%认为婚前性行为时应正确使用安全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39.035, 174.736, P值均<0.01) 。

3 讨论

目前, 艾滋病已经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4]。青海省藏族分布在高海拔牧区, 以游牧生活为主, 居住地偏远、交通不便, 存在多性伴现象, 2012年全国和青海省梅毒发病率分别为33.45/10万, 43.82/10万。藏族学生主要来自牧区, 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好奇的阶段, 是HIV感染最高危的人群之一[5]。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及疫苗, 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预防AIDS手段[6]。本次调查显示, 青海省藏族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流行情况了解较少, 这种现状在青海省牧区普遍存在。

与外省其他学校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7,8,9]比较, 青海省藏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较低。对艾滋病感染者所持态度正确率普遍不高, 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大学生是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和较高知识水平的人群, 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接班人[10]。而藏族医学生将来要承担保障广大牧民身体健康的重任, 所以更应该担当起社会赋予他们的使命, 积极投身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各项活动, 全面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 使更多的人避免和减少高危行为。

调查发现, 藏族学生对互动游戏、藏族宣传员的节目表演、主题班会等形式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比较欢迎, 宣传效果明显。健康教育后藏族学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而高知识知晓率是HI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11]。藏族大学生对于非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支持率明显提高。在教学内容方面, 适当增加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的比例, 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案例, 将艾滋病预防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 避免空谈艾滋病基本知识和预防原则[12]。让接受培训的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向同伴传递正确的信息, 避免可导致感染HIV的危险行为, 达到预防的目的[13]。

16.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六

1.促进各地区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落实各项措施的实施质量,促进预防能力建设。

2.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指导评估体系,提高各地区组织管理及监督指导能力,为预防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为适时修正、完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4.及时总结。推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经验、加强信息交流,促使各地区预防工作的均衡发展。

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针对各有关部门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中的定位、职责以及开展相关工作地区的组织管理、能力建设、预防措施等环节确定督导评估内容。

(一)组织管理

1.设立管理机制

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需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应成为政府的责任。为扎实开展预防工作,应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要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是预防工作的主要负责主体,应定期对预防工作进行总结和制定计划,定期对实施机构进行监督指导,以促进各项预防措施的全面落实。

2.建立良性预防模式

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合理的孕产妇管理模式;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与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有机结合,实现对孕产妇,特别是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或要求,以达到为阳性孕产妇保密,免受歧视的目的。

3.资料的管理

有专人负责资料,对有关信息资料熟悉;各项原始登记完整,记录保存完好。对所有相关资料要严格保密,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定期收集数据,数据应可靠准确并及时上报。

(二)能力建设

1.人员培训

培训对象应包括医务人员(医生、护士、检验人员等)、管理人员等各类人群,培训分为国家级(国家对省)、省级(省对县)、县级(县对乡村)的各级培训。培训应尽可能覆盖全部相关人群。

2.检测能力建设

加强实验室建设及管理,若是卫生行政部门认证的HIV检测实验室,要有资格认证。实验室基本设备齐全,对试剂及物品要有登记和试剂保存,标本转送制度。检验人员的操作和出具报告要规范。

3.预防医源性感染

有预防措施和制度,有齐全的防护设备,妇产科、检验科有关人员防护意识强。

4.良好的服务环境

为服务对象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提供保密、舒适的咨询环境,提供安全合格的住院及分娩环境。

(三)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材料的发放及应用合理。

2.VCT服务

为孕妇、产妇及婚前保健人群提供HIV检测前后服务,有对各类人群的服务流程。有专人负责,有HIV检测前及检测后咨询服务记录。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检测流程快捷、方便、保密。

3.提供预防用药

为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预防性抗病毒药物,用药方案合理,有用药记录。预防药物应妥善保管,有使用记录。

4.安全助产

阴道助产记录详细,分娩记录中应详细记载,是否进行了会阴侧切、胎头吸引、产钳、人工破膜等操作。若择期剖宫产,应有指征和记录。

5.对感染产妇及婴儿进行随访与关怀

感染的产妇应施行人工喂养;对满9个月和18个月的婴儿进行HIV检测,监测感染情况,有详细的记录。为感染产妇及婴儿提供产后访视及儿童保健,有详细的访视、查体、预防接种、喂养指导等记录。

一般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督导。运用定量方法,可对宣传材料发放数量、培训数量、VCT人次、抗病毒药物干预人次等具体参数进行核对,评估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运用定性方法(参与式监测评估),如实地考察、人群访谈、问卷调查等,深入了解预防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建设、预防措施落实、目标人群受益情况。

督导组由各级卫生行政人员、地区专家技术指导组成员、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专家及管理人员组成,也可与相关部门或系统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专家共同组成督导评估组。监督指导组一般为3~5人。

(一)逐级监督指导评估

1.国家级监督指导评估

卫生部基妇司组织专家技术指导组,每年定期到实施地区进行监督指导。在工作实施的中期和后期进行评估,及时总结工作实施的重要经验及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上报卫生部基妇司。

2.省级监督指导评估

省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织专家每半年对省内所有开展工作的市县进行一次监督指导,结束后形成总结,并在工作实施的中期和后期对本省工作实施进行评估。撰写总结和评估报告,报卫生部基妇司及妇幼保健中心。

(二)各地区自查

根据工作的开展,各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应级别的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控制机构,每3个月对本地区的工作进行一次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自查活动结束后形成总结,报告地区政府部门及省级卫生部门。

(三)监督指导评估程序

对开展工作地区的监督指导评估和各地区自查可以参考一下程序:

1.设计督导评估方案。

2.下发通知,说明督导评估目的、内容和方法。

3.组织监督指导评估组,成员为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及专家技术指导组成员。

4.督导评估小组召开会议,对督导或评估方案和各地区实施方案进行学习讨论,明确任务和分工。

5.赴督导评估地区,听取当地工作情况汇报和讨论实施中的问题。

6.按照督导评估标准,查看相关原始资料、照片、文件等事物。

7.以抽查、现场考察等方法进行技能考核(如咨询技巧、检验技术)。

8.对有关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测试。

9.检查、核对项目相关登记、表格和病历记录等。

10.根据需要召开小型座谈会议。

11.监督指导评估记录。

12.提出督导评估反馈意见,分析判断当地工作情况。

13.根据当地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17.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七

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各县防艾办,市防艾委各成员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明确各级艾滋病防治领导协调机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宣传任务,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全社会的优势与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力度,有力有序地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遏制艾滋病在我市流行和蔓延,市防艾办制定了-全市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请各、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

落实。

一、工作目标

各县、市防艾委成员单位把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氛围,提高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

具体目标:到底知晓率达60%以上;底知晓率达65%以上;底知晓率达70%以上;底知晓率达75%以上;底达80%以上,争取达到85%。

二、工作原则

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大力开展全民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与重要时段集中性的宣传教育相结合;

对一般人群以普及知识为主,对高危人群以结合干预措施的宣传教育为主;

认真把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政策性。

三、计划时间

时间:7月至12月。

四、阶段安排

宣传工作分动员安排、深入宣传、总结考核3个阶段。

动员安排。

每年第一季度为动员安排阶段。市防艾办以文件或会议形式对全市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作出安排。市、县防艾委成员单位进行动员,作宣传工作安排。

深入宣传。

每年第二、三季度为深入宣传阶段。各级防艾委成员单位结合本部门实际,根据年初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安排,积极行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落实工作任务,加强配合协作,提高宣传教育效果。党委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在节假日和农忙期间,播放农民工预防艾滋病节目2次以上,全年累计不少于10小时;报纸、期刊刊登艾滋病防治知识和信息

10条以上,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农业部门把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内容,编入《农民务工培训读本》等培训宣传教材。建设部门把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建筑业农民务工常识读本》,向建筑业农民工发放防治艾滋病宣传材料,督促建筑业农民工集中输入企业结合技能、安全等培训,加强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劳动保障部门把防治艾滋病知识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在岗农民工岗前培训内容,每次培训在2课时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重点在春节、农忙两个时期,向返乡农民工发放1封信、1份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和2只安全套,并做好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工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发挥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的作用,组织农民工集中的私营企业和单位,每年开展2次以上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工发放1份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工会组织把农民工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纳入

“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在农民工集中场所,举行2次以上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识,加强农民工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减少艾滋病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危害。共青团组织把防治艾滋病教育纳入“千校百万” 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在进城务工青年比较集中场所,举办专题讲座,发放防治艾滋病宣传材料,开展防治艾滋病教育培训,帮助进城务工青年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妇联组织把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总体计划,在进城务工女性人员较集中的场所,开展2次以上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她们掌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减少艾滋病对女性农民工的危害。工商联组织会员单位,在农民工集中居住、工作的场所,对以上两个商会企业的农民工进行2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卫生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工

作,提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师资培训,编写培训宣传资料。在农村村社制作艾滋病防治宣传牌和墙体标语,每年不少于300个,五年内覆盖全市所有村社。开展农民工艾滋病免费咨询。在农民工较多的营业性娱乐场所开展艾滋病行为干预工作。每年组织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4次以上,提高艾滋病知晓率。宣传内容各单位可根据工作实际进行调整。其他部门结合本部门工作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氛围。

总结考核。

每年第四季度为总结考核阶段。各县、各部门对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进行考核,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完善工作计划,开展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五、工作要求

各县防艾委、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

意见》精神,高度重视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好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减少艾滋病对农民工的危害,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

18.艾滋病宣传月工作总结 篇十八

黑板报资料(2012-05)

宣传横幅

彩色宣传壁画

村卫生室黑板报资料

宣传单

宣传单

艾滋病大型咨询

根据湖南省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办法和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60号文件精神,湖南省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办法于2012年5月1日开始实施。并定于2012年4月30日—5月30日为“艾滋病宣传月”,我院积极响应上级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宣传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降低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倡导大家关怀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高全社会对防治工作的认识,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大型的医疗义诊咨询活动,义诊共设艾滋病咨询、内科、妇科、血压测量四个科目,前来咨询与测量的群众络绎不绝,两个小时的义诊活动共接待了80余位群众,该活动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同时我们还拉了关于“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的横幅1条;出一期有关“艾滋病的防治知识”黑板报1块;张贴了彩色艾滋病宣传壁画;印刷并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200份。

此次“艾滋病宣传月”活动,使防艾知识得以在群众中传播开来,我们还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努力引导广大群众和家庭追求科学、文

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流行蔓延。通过宣传使居民进一步加强了对防治艾滋病的认识。提高了对艾滋病的了解,大家认为预防艾滋病,提高身体素质,要从自身做起,要与那些不良的生活行为进行斗争,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珍爱生命增强全民健康意识。

湘乡市虞唐中心卫生院

19.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九

为提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 我们于2006年开始在全县中学推行以生活技能教育为基础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 本文对项目实施以来的效果进行总结评价, 旨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干预对象

选择辖区内所有中学的学生为干预对象。

1.2 教育干预

1.2.1 培训师资:

与教育局合作举办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培训班, 每所中学至少有一名教师接受培训。

1.2.2 开展同伴教育:

选择10%的有代表性 (有影响力和向心力) 的学生为同伴教育员并培训, 一般选择班干部、团员或活动积极分子, 利用其在同伴之间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对身边的朋友和同学们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产生同化作用, 从而提高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生活技能。

1.2.3 召开以预防艾滋病为主题的班会或活动:

以班级、小组或全校学生为单位,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如演讲、游戏或案例讨论。号召学生参与或互动, 寓教于乐, 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1.2.4 开设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课: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专题教育大纲》要求, 以《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生活技能教育指南》为蓝本, 将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初中6学时, 高中4学时, 做到有教学计划、教案、课表和测试。

1.3 评估内容与方法

1.3.1 内容:

中学生社会人口学基本特征、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

1.3.2 方法:

采用抽样评价的方法。根据国家项目办规定的调查方案,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专题调查。分别抽取在读的高中或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抽取的调查对象使用查员讲解填写方法后, 请被调查对象自填问卷。由于男女学生的危险行为水平不同, 男学生的样本量为400~500人, 女学生的样本量为300~400人。抽样步骤: (1) 抽取学校:向县教育局了解本县所有学校及班级的分布情况, 建立抽样框架, 对学校进行抽样, 入选的学校样本数不少于7~10个; (2) 抽取班级:在入选的学校内按年级排列出各学校的班级名单, 对班级进行抽样, 要求每个学校抽取2~3个班级; (3) 选定样本:将入选班级内的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3.3 统计学分析:

资料录入采用Epi Data 3.0软件, 用Excel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 对干预前后数据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06年2—3月开展2005年度专题调查, 共调查中学生777人, 调查结束后, 借助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对教育部门提供支持, 培训师资, 举办试点, 并借助试点经验在全县实施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 共支持中学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7所, 培训师资31人, 累计受教育学生20 084人。按照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每年一次专题调查要求, 于2008年12月抽样调查中学生730人, 项目实施前后调查对象年龄均为14~21岁, 男女性别比为1.06∶1和1.32∶1。

2.2 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 (表1) , 中学生能够正确识别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途径并摒弃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错误观点者:干预前8.49% (66/777) , 干预后85.75% (626730) , 干预前后有极显著差异 (χ2=901.08, P<0.01) 。

2.3 对艾滋病的态度正向回答情况比较

干预前未调查对艾滋病态度的问题, 用2008年度与2006年度 (2006年12月) 调查数据比较, 干预对象对艾滋病态度的正确回答率明显提高 (χ2=27.87, P<0.01) , 2006年调查810人, 正确回答745人, 正确回答率为91.98%;2008年调查730人, 正确回答716人, 正确回答率为98.08% (表1) 。

3 讨论

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 我国健康教育课仍以正规课堂授课为主,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对于掌握知识有一定的帮助, 却不利于良好态度、行为的培养, 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 教师不能及时得到学生对知识掌握、对课程内容是否有兴趣等方面的反馈, 也不利于技能的学习和锻炼[2]。

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开展多样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使学生通过讲座、举办专栏、张贴宣传海报、召开主题班会和同伴教育等形式, 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师生间、同伴间及学生与家长间的交流, 提高学习效果。

本次干预评价结果显示, 通过实施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显著提高了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水平, 促进了学生态度的转变。说明该教学方法可行有效。

我国中小学生有78%~99%在校读书[3]。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 乃是保证大多数青少年健康成长, 免受艾滋病危害的最根本而有效的途径。

青少年是预防艾滋病的生力军。他们掌握艾滋病预防关爱知识和技能, 不但可以保护自己不受艾滋病侵害, 而且可以将学到的艾滋病知识更广泛地传播到家庭和社会, 进而提高全社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知识和水平, 提高全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因此, 加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 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强他们抵御艾滋病侵扰的能力, 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致谢:在项目执行中得到了竹山县教育局黄敏、竹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文骏、董雷等的大力协助与支持,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关键词: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性研究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联合国呼吁重视艾滋病低龄化趋势[J].携手, 2008, 38 (5) :5.

[2]马迎华, 季成叶.学校生活技能教育与艾滋病预防[J].中国校医, 2004, 18 (4) :378.

20.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二十

鉴于哨点监测、专题调查、自愿咨询检测等途径收集的MSM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结果差异很大,各专题调查的方法、指标也不统一,很难对MSM人群疫情做出准确判断。为了掌握全国MSM人群艾滋病疫情,探索落实该人群各项防治措施的有效途径,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采取统一的方案开展较为系统的MSM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简称试点)。为确保试点工作科学、有效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目标

(一)目的

1.了解全国主要城市MSM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率。

2.加强MSM人群检测结果告知、预防干预、感染者随访管理和治疗等措施的落实,探索并建立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

(二)目标

防治试点工作结束时应达到以下工作目标:

1.为艾滋病筛查结果阳性者提供咨询的比率达到95%。

2.网络直报报告及时率达到95%。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CD4检测比率达到70%。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随访干预比率不低于70%。

5.过去12个月中接受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比率达到90%以上。

6.艾滋病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率达到70%以上。

7.性病患者成功转介接受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的比率达到70%以上。

8.预防措施覆盖比率达到70%以上。

9.最近一次与男性性伴发生肛交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率达到70%以上。

10.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二、组织管理

试点工作在卫计委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性艾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性艾中心成立试点工作组,工作组下设秘书组和数据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并组织实施国家级督导。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试点工作的领导和工作协调,各省级疾控部门负责所辖试点城市的督导和技术指导,各试点城市要在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局的领导下,成立专人负责的试点工作实施小组,成员应包括MSM民间组织骨干人员。实施小组负责按照本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计划,组织落实各项调查与防治活动,发现问题及时与国家工作组联系解决。

三、试点准备工作

(一)宣传教育与动员

在全面实施综合防治工作前,必须要充分做好MSM人群的社会动员。社会动员可以采用多种渠道,如通过和当地MSM人群民间组织协作,由他们在MSM人群中宣传,或到MSM人群聚集的场所进行宣传,或通过MSM人群网站以及其他公众媒体进行宣传。若该城市没有MSM人群小组,可考虑利用周边城市已有的MSM人群小组协助开展当地的MSM人群动员工作。

(二)培训

在试点工作启动前,需对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方案内容与实施、疫情调查方法与程序、资料管理与分析、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等。

四、实施

试点工作主要包括MSM人群疫情调查和综合防治两部分,疫情调查共进行三次,每次间隔时间为6个月。综合防治试点包括检测前后咨询、检测结果告知、疫情管理、行为干预、感染者随访以及抗病毒治疗等综合防治工作。以下是试点工作框架示意图。

(一)疫情调查

1.抽样方法

第一次调查采用同伴推动抽样(简称RDS)或分类滚雪球抽样方法(附录)。第二、三次调查采用分类滚雪球抽样,但应尽量招募前次调查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阴性者。

2.样本量

根据当地MSM人群规模和疫情调查的需要,直辖市每市调查600人,省会城市每市调查200~450人,其他城市每市调查200~300人。全国共调查约2.2万人(详见附录)。

3.调查对象

在调查之前一年内与男性发生过口交或肛交性行为的男性,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自愿参加问卷调查和艾滋病检测者。

4.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为匿名,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性行为、吸毒行为等。为便于提供检测后咨询和随访等相关后续服务,还将记录调查对象的联系方式等信息。

5.实验室检测

抽取调查对象静脉血5毫升,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采用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筛查阳性者,再做确证试验。艾滋病确证试验阳性者,将进行病毒核酸亚型分析及新感染酶联检测 (BED-EIA)。梅毒筛查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甲苯胺红检测方法(RPR/TRUST),确认采用梅毒血球凝集试验(TPPA)。丙型肝炎筛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确认采用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

6.数据管理、分析和报告

性艾中心采用EpiData 3.10软件统一编制数据录入文件,并下发各省、市调查点。各调查点疾控部门在现场调查结束后要及时完成数据录入,进行整理和分析,完成分析报告,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部门汇报。并将数据库传送至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试点工作数据组,以汇总和分析全国数据,及时向卫计委和有关方面汇报。

(二)综合防治

1.疫情报告

对艾滋病病毒确证试验为阳性者,当地疾控部门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卫办疾控发[2006]92号)和《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卫办疾控发[2005]56号)的要求,在收到确证试验阳性报告后24小时之内,根据检测前咨询和调查问卷中收集的有关信息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完成网络直报。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综合管理

对在疫情调查中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管理。

对疫情调查中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符合《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中抗病毒治疗条件,要开展抗病毒治疗工作,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3.性病诊疗服务

(1)确定性病诊疗定点医院

在调查城市中,每个城市确定一个性病诊疗机构作为试点城市的性病诊疗服务点,为疫情调查和其他途径发现的梅毒现患者提供优质性病诊疗服务。

(2)性病诊疗定点医院的服务内容

①承担疫情调查中检测出的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随访工作。②对有需求的调查对象提供其他性病的检测与治疗。③提供性病艾滋病相关的咨询和行为干预服务。

4.预防干预

在MSM人群中开展以核心同伴宣传员预防干预为主的行为干预活动,提倡安全性行为,减少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提高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技能。核心同伴宣传员师资培训由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与MSM民间组织共同组织实施,MSM民间组织负责招募师资和选拔核心人物,疾控部门负责督导和评估。首先进行同伴宣传员师资培训,其后即可在疾控部门的支持下,在当地MSM人群中开展核心同伴宣传员的选拔和培训,并鼓励经过培训的核心同伴宣传员在各自的活动网络中开展干预活动。在开展同伴宣传员干预的同时,还要开展热线咨询、网络宣传、安全套推广及外展等预防干预活动。

五、督导与评估

综合防治试点工作的督导与评估,纳入国家整体艾滋病防治工作督导评估体系,按照《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和《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方案》的要求进行组织实施。性艾中心和各试点省份疾控中心要定期组织试点工作专项督导和评估,检查疫情调查和综合防治试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各级疾控部门要及时汇总和分析疫情调查等相关数据,对防治试点工作的实施和效果等进行评估。

上一篇:再见你好朋友圈励志句子说说下一篇:听法制教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