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舞台化发展模式

2024-10-03

太极拳舞台化发展模式(精选8篇)

1.太极拳舞台化发展模式 篇一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大纲

一、概述 1.太极 2.拳与太极拳 3.太极拳的来源 4.太极拳的社会价值

二、太极拳的起源和流派 1.太极拳的起源 2.太极拳的流派

三、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 1.太极拳的推广 2.太极拳的普及

四、太极拳的现状 1.民间老龄化严重

2.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 3.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太极 原理和观点:

K01:太极拳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拳”。太极拳来源于易、道、医、武四个方面。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世界第一的有氧健康运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K02:现传各式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太极拳的流派还有杨式、吴式、武式、和式、孙式等。

K03:在太极拳成为武术竞赛项目的同时,太极拳广泛地进入全民健身活动,而且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采用为健身锻炼项目。

K04:太极拳的现状:民间老龄化严重;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

正文

一、概述 1.太极(1)太极出处

“太极”一词最早出自于《易传·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2)太极含义

“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太极”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意为宇宙万物的起源。

(3)太极图

太极(白上黑下 顺时针方向)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

太极图这个圆圈:就是代表的一,代表的宇宙,代表的无极。

图象的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4)文化价值

“太极”是一个哲学概念,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是华夏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影响了儒家、道家等中华文化各个流派。

2.拳与太极拳(1)拳

“拳”者,技击之术也。拳就是一种用于技击的技术,不能用于技击,就不能称之为拳。拳有内家拳和外家拳之分。拳是一种载体,可以去承载不同的思想、文化,而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拳种。

(2)太极拳

太极拳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拳”。简单地说,太极拳就是把“太极”的阴阳之理,融到“拳”里的每个招式里面,而成为太极拳。

(3)时代性

时代不同和社会主流思想不同,对“拳”也赋予了不同的时代意义和社会要求。

3.太极拳的来源(1)易

阴阳——太极拳就是把太极的阴阳之理,融入到拳里的每个动作里面。(2)道

修心——人生无处不太极,强调在不平衡中找到平衡点。(3)医

养生——太极拳是人体的运动,每一个动作都要吻合人体骨骼最佳受力状态,保证经络畅通。

(4)武

技击——太极拳是相互矛盾而统一的运动,强调节节贯穿、不丢不顶、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4.太极拳的社会价值

(1)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太极拳是最能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拳种,也是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2)太极拳是世界第一的有氧健康运动

迄今为止,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约1.5亿人在习练太极拳。太极拳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有氧健康运动。

(3)太极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太极拳富含丰富的哲学内涵,倡导以柔克刚,不丢不顶等原则,蕴含对立统一、辩证包容的理念。边体悟,边心悟。可以达到身心双修,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平衡。坚持练拳,可以影响习练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二、太极拳的起源和流派 1.太极拳的起源

其中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

(1)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

许宣平,新安歙(xi)县(现安徽境内)人。许宣平的太极拳功名曰“三世七”,据言因以三十七式而取名。此拳又称长拳。因为这套拳打法不分何式为先,何式为后。只要将每式学会,打起来可以相继不断,绵绵不绝。

(2)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

在《王征南墓志铭》中,黄宗羲说,内家拳“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

(3)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

张三丰为元末明初著名道士。据张三丰自述,他曾任中山博陵县(今河北定县境)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曾游武当山,预言武当山异日必大兴。张三丰与其徒在武当山披荆斩棘,创草庐以修道。在修道炼丹过程中,观察蛇雀之争,探索龟鹤长寿之秘,由此创编了太极拳。不久又离武当山云游四方。

(4)明朝(公元1644~1911年)王宗岳

王宗岳是明朝万历人,内家拳名家。一位在太极拳传承史上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所著《太极拳谱》中之《太极拳论》,被视为太极拳经典理论。

(5)现传各式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

现在多数拳家以“现传各式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武术史研究者唐豪在实地考察了河南温县,并查阅了县志和《陈氏家谱》等后,得出结论:追根溯源,太极拳的发祥之地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就是太极拳的创造者。

2.太极拳的流派(1)陈式

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廷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陈氏14世的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再树里程碑。他将陈王廷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陈式太极拳,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陈长兴之曾孙陈发科(1887~1957年)于1928年去北京传拳,成为陈式太极拳的中兴者并确立了陈式太极拳的地位。

(2)杨式

杨露禅,河北永年人,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

(3)吴式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拜杨露禅次子杨班候(1837~1892年)为师学杨氏小架太极拳,以善于柔化著名。经全佑之子吴鉴泉进一步修润,定型为吴式太极拳。

(4)武式

武禹襄,清末河北永年人,从杨露禅学陈式太极拳。后又从陈青萍学习新架太极拳,又严格按《太极拳论》参悟太极拳,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从而创造了武式太极拳,经李亦畬(1832~1892年)进一步完善,最终定型为武式太极拳。

(5)和式

和式太极拳,始创于清末河南温县赵堡镇太极拳名家和兆元,因地域亦被称为赵堡太极拳。和式太极拳除具有一般太极拳的要点外,在理论、技术技法、强身养生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和式太极拳特点:处处走圆,自然圆活。(6)孙式

孙禄堂,清末河北完县人,擅长形意拳和八卦拳。后又从师郝为真学习武式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三、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 1.太极拳的推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族武术遗产的研究、整理和推广,把太极拳作为重点武术项目来推行,并广泛应用于医疗体育方面。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太极拳专家编制简化太极拳,也叫24式太极拳。1957年,整理出88式太极拳。1979年编成“48式简化太极拳”。

为适应竞赛需要,1989年,国家体委组织专家创编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及用于全国武术锦标赛的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从1986年起,正式举办每年一届的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国际武术联合会1990年成立后,翌年举办首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将太极拳设为比赛项目之一。

2.太极拳的普及

在太极拳成为武术竞赛项目的同时,太极拳广泛地进入全民健身活动,而且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采用为健身锻炼项目。

现在,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早在十多年前已有太极拳传习者逾百万。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成立后,其注册会员已达1000万人,其中大多数参与太极拳传习。

四、太极拳的现状 1.民间老龄化严重

(1)缺少标准化的教学体系:由于国家对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使得很多人练太极拳。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许多年轻人和社会精英都不喜欢去公园练习,以及年轻人对外来文化的崇拜高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现代年轻人练习跆拳道、瑜伽的特别多,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导致了太极拳好像是老年人的专利。无法真正实现商业化,只能在公园进行锻炼和传播,成为老人锻炼的专利。

(2)缺少场馆化的运营模式:缺少适合青少年锻炼的专业场地和教学方法,使得青少年市场没有真正打开。

2.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

(1)国内现行太极拳比赛的规则和标准,是长拳和体操的标准。讲究的是动作难度的系数和动作的漂亮程度,而真正缺少太极拳的内涵。太极拳比赛中拿到冠军,不等于就是真正的太极拳冠军。(2)比赛化(强调:规则和观赏)、体操化(追求:难度系数)、舞蹈化(强调:动作漂亮)。

3.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

(1)缺少准确性,没有完整的标准体系,导致“十位大师,十种拳架”的现状。太极拳老师对拳的理解都是一知半解,往往把结果当成是过程来练,用过程当结果去比。

把结果当过程练:比如说:“用意导气”它其实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过程。意是一种信息,如果用意去导气,气会跟着意走。前提是气从哪里来,通过特定的结果首先产生内气才可以用意去导气。在练习的过程中首先就用意导气,往往导致身体的亏空。

把过程当结果比:例如“太极推手”它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手,太极推手也绝对不是摔跤、磐手等项目,不适合用于比赛,是太极拳学习中用来检验太极拳架是否准确的一种方法。推手是用来训练“知彼”的功夫。

(2)检验的模式:例如“不丢不顶”,怎样检验“不丢不顶”呢?我们要求在你练拳的过程中,让对方推你在使不出力的情况下完成结果。如果在对方使出力的情况下完成动作可能就是顶。为了不让对方出不了力,自己完不成动作而对方把你推出去了这个就叫丢。检验动作的训练是一种“不丢不顶”的方法。让对方推着你做动作其实也是太极推手一种简化的方法。

(3)缺乏对理论的研究:如果缺乏理论研究的话,练完太极拳会有膝盖痛的现象。所有的理论都在讲要结合中医的经络骨骼学说,也即所有的动作都要结合人体的生理特点。膝盖痛的原因是使膝盖受力了,如果懂得人体的生理结构使力直接往下传膝盖不受力,那么膝盖是不会痛的。

2.构建思想政治课舞台教学模式 篇二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舞台教学模式

随着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文理分科看似退出了“高考舞台”,实质进入了竞争更为激烈的“人生舞台”,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学科地碰撞和交流也日益“火花四射”。在此背景下的构建思想政治课舞台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必然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受教材、学生年龄特点及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教学效果无法达到课堂改革的目标。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改造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激活创新潜能,是构建思想政治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而可以让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式”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必然选择之一。

二、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舞台式课堂教学模式

舞台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还能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所以教师要做好大众评委工作。舞台式教学模式强调发挥教师的主持人和专业评委的身份,而不是课堂的主导作用。

1.课前准备——搭建“舞台”

(1)预设教学框题,架构知识网络,实现课程的一体化

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把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认知联系起来,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然后预设教学文本,引导学生思考教学框题,找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连接点和困惑点,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教材有清晰的框题结构认识。

加工选择教学框题是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较为简单,笔者围绕货币、价格、消费,把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框题:①货币,你从哪来?到何处去?②价格,谁“动”了你?③价格,你“动”了谁?④消费的“七十二变”,还我本来面目。

(2)自由分组,合理分工,激励合作

在舞台式教学模式中,分组组员不宜过多,每组2~3人即可,否则在实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学生无法亲身参与活动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两种方式供学生选择:“导”出选好的教学框题、 “演”出教学框题。学生可根据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生活的感悟,自行选择教学框题。

如有一个学习小组选择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框题①“货币,你从哪来?到何处去?”其中“导”学生负责完成教学文本并制作PPT, 准备相应道具,“演”学生负责课堂教学,以及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提问等活动。

(3)查阅资料,精心准备,教师指导,话题宣传

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政治学科没有了应试分数制约,突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随着互联网发展,舞台通过教学模式为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通过结合教材,能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思想政治课不能闭门造车,因为其时政性很强,教师应设计有闪光点的教学框题,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亮相“舞台”

如何有效利用课堂45分钟,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遵循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的原则,串联整个课堂教学。首先是表演学生的教学框题展示(预计用时20分钟),其次是学生对所选框题的提问环节(预计用时10分钟),学生每次提问不超过30秒,每次回答时间合计不超过3分钟。学生每次有效提问加1分,计入平时成绩。接着是教师点评、双向评价(预计用时10分钟),最后是表演学生的自我评价(预计用时5分钟)。

3.课后反思——完善“舞台”

在课堂结束后,师生要做好课后反思。第一,表演学生完成书面自我评价;第二,学生完成本框题的知识框架结构和一份心得体会;第三,教师课堂反思;第四,教师做好本次教学框题计分表(如表1所示)。

在个人评价中,教师评分50分制,学生评分是1分制,累计加分;在小组评价中,教师、学生评分是百分制。

4.整理资料,装订成册

学生深刻体验所学知识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舞台教学模式的主角是学生,在这一模式下,每位学生都具有积极适应、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潜在能力。

参考文献:

[1]冯锐,任友群.学习研究范式的转变及其价值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8,(8).

[2]李立科.构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05,(22).

3.从继承和发展谈太极拳统一 篇三

太极拳能不能统一?我想这里的太极拳指的应该是传统太极拳。答案很明确,传统太极拳不可能统一。事物总是不断发展演变的,传统太极拳同样也不例外,所以才有了异彩纷呈的各家流派。这样来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又过于简单,实则不然,太极拳能不能统一的问题本质是太极拳继承和发展的问题。继承和发展犹如太极图的阴和阳,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站在今人的角度回过头去看太极拳的形成和演变,本身就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太极拳源自人们的战争、生产劳动,是集众拳种之长发展演变而来,绝非是神人相授或者某一个人所独创。但不可否认在太极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关键人物对太极拳的推动作用。如:陈王庭、王宗岳、陈长兴、杨露禅、武禹襄、陈鑫等等。自1881年(光绪7年)武禹襄其甥李亦口编订《太极拳谱》后,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明显的理论和实践相互印证的阶段。《太极拳谱》也成为指导陈、杨、武、吴、孙各家各派太极拳研修的经典论著。虽后来太极拳理论层出不穷,也无非是对《太极拳谱》的论证和补充。自此太极拳统一的是各家各派所遵从的太极拳理论经典如《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十三势行功歌诀》、《打手要言》等。不统一的是各家各派的练功方法、拳架编排结构、演练风格等。就这样,传统太极拳在理论和实践不断相互印证转化,关键人物不断推动的基础上继承和不断发展着。

继承和发展是太极拳传承的阴阳两面。如何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关乎到传统太极拳传承的关键。从陈式太极拳开始到后来的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太极拳来看,是走了一条继承一发展之路。如杨露禅学自十四世陈长兴,后经其三代努力创杨式太极拳。武禹襄学自十五世陈清平又借鉴杨露禅拳艺创武式太极拳等。单从一家太极拳自身继承发展过程来看,却有所不同。设想当年杨露禅初到京师所演练、传授的太极拳肯定和今天见到的传统杨式太极拳不一样。清同治帝老师翁同觫在观看杨露禅与人比武时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尤太极浑然一体也。”并以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身怀绝技压群英”相赠。这是唯一能够找到关于杨路禅练拳可信的记录资料。后杨露禅子孙三代人随时代发展之变,顺应历史潮流所需,不断演变,终创杨氏太极拳,并在其孙杨澄甫时代将杨家太极拳定型。时至今日未曾再有大的变化。从杨家太极拳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是走了一条继承一发展一继承的道路即统一(初期更近于陈家)-不统一(逐渐发展变化)-统一(定型)的过程。今后也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按照现在杨家拳(杨澄甫)的风貌继承下去。如今后再出现如杨澄甫式大家,杨家太极拳会有新的发展也是肯定的。继承一发展一继承只是太极拳某个阶段的表现,最终走向发展是太极拳的必然。

太极拳源自生活,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人体躯干和四肢的运动方式是完全符合几百万年人类自然进化规律的。太极拳只是将攻防融入到这个规律中去,并在这个规律的基础上来强化攻防。继承太极拳,就是在继承经典拳理拳论的同时来学习继承这个规律。发展太极拳,也就是在此规律上不断强化进而开发人体潜能从而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太极拳。

洪式太极拳将此规律概括为正反两个圈,通过正反圈的量化积累达到四肢和身体躯干运动配合的高度和谐统一。洪式太极拳的套路也就是这两圈的组合,只不过是在套路中正反固可大可小、或正或反,正反相依、相互转化。例如正手圈像一个大头在外鸡蛋形状的椭圆圈。收手时要求收肘不收手,开手时要求先出手再出肘,手领肘肘领肩,这样的要求就符合阴阳合一、虚实相生的太极拳要求。收肘不收手,收肘为阴为虚,不收手为阳为实。整个手臂白手稍至肩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轮子,再加之与躯干、腿部顺逆缠丝的统一配合,便可把对方加之我手臂的力巧妙的反给对方,实现以小力胜大力“四两拨千斤”之妙。当手部收到心口在外开时,要求是先开手,肘部不动这样仍然是一阴一阳、虚实相生,反圈要求亦然。洪式太极拳自洪均生先生继承陈发科先生拳艺后,经不断总结发展,并将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四肢和躯干的配合,高度概括为正反两个圈,并明确细化了躯干、四肢顺逆缠丝的大小、角度等配合规律,也是走了一条继承和发展的道路。

4.太极拳舞台化发展模式 篇四

关键词:太极拳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10-02

前言

大学生活是人生当中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但是目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由于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很糟糕、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中考的体育成绩从10分加到30分,这充分的说明对体育锻炼的重视。通过我国人民长期锻炼的实践证明、太极拳确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也是一种防治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体委为了推广普及太极拳、从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编写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以及各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目前、在我国和国外、已把太极拳作为医疗体育的一个项目。以它独特的运动特点、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太极拳在中国历史悠久、有浓厚的文化积淀。其非凡的健身、健心功效风靡世界、长盛不衰目前是国内高校体育健身项目中习练人数最多的一种。本文将重点研究进行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的体质、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的指导思想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吉林省延吉市图书馆、延边大学图书馆及相关网站上搜集、查阅了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有关的政法规和工作材料、借鉴了部分与本研究相关的硕、博士论文、并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形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1专家访谈法:就研究中的相关问题对国内知名的武术老师、太极拳的方面的老拳师、和一些太极拳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个别访谈。

2.2分析归纳法:通过对太极拳运动对大学身的健身、修心的比较、分析、讨论、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出研究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1.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人体的多种多样活动、依赖于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的调节、而动作的变化、协调和平衡则全由中枢神经系统来指挥。太极拳动作与意念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保健、配合水平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程度。太极拳松、静、自然的运动状态有利于虚实、进退的自如转化、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保健作用。长期进行太极拳练习可有效的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使动作灵活、协调、使练习者心情舒畅、忘我怡神。随着练拳熟练程度地不断提高、肌肉收缩和舒张地交替、转换能力也随着增强、神经系统活动过程地均衡性和灵活性――自我意念控制地加强、传递信息就越高、正确性也越来越高、从而使神经系统得以不断改善。由于大脑功能复杂、能量需求较高、一般运动难以有效提高脑部血液供应、松柔圆顺的太极拳运动可使气血运行活跃、脑部微循环通路开放、保证大脑血液供应、使大脑聪健。

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使大脑皮层相应区域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降低、两者处于失调状态、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太极拳运动中有意念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转换、促进了身体各部分组织的新陈代谢、使练习者气血逐渐得以旺盛、精神爽朗、反应敏捷、起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效果。

2.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呼吸系统的影响

呼吸与人体的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呼吸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与细胞内营养物质的结合、产热、所需的能量的释放、以及最后生产二氧化碳和水。

进行太极拳运动练习时要求学生要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就太极拳动作组成而言、它包括了各组肌肉、关节的活动、也包括了有节律的呼吸运动、而太极拳运动中腹式呼吸是修炼身体内部气息和增强元气的主要手段。它来源于古代时期的导引术和吐纳术、与现代运动生理学观点一致、是运动时合理的呼吸方式。腹式呼吸法是在呼吸时横膈肌收缩、腹部随之起伏、是以隔肌活动为主的呼吸方式。它可以加大膈肌运动幅度、提高肺活量。也是这种呼吸方法才能表现出太极拳的柔、匀、细、长、在动作配合上才能协调、它在医疗保健上有重要的作用。横膈肌的运动还可以给肝脏以规律性的作用、改善肝脏功能的良好方法。运动中要有意识的使呼吸与动作适当配合、胸部放松、动作舒展、这样使呼吸自然、更好的加速了血液和淋巴的循环、经常打太极拳对保持肺组织的弹性、胸廓活动度、肺的通气功能及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代谢功能都有很好的影响。运动中无论采用哪种呼吸都要留有余地、做到“吸而不满、呼而不尽”、如此呼吸效率才能提高。但是在太极拳运动中、不可大呼大吸、或较长时间的深呼吸、否则会出现人体的换气过度、使体内的二氧化碳过多散失而血浆碳酸浓度降低。因此大学生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及有氧代谢运动能力、有利于全身新陈代谢的进行、而且血液中的含氧量增高、可增强各脏器的功能。

3.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运动系统的影响

在大学阶段、学生处于生理发育阶段、从肌肉到骨骼、从神经系统到内脏各个器官都需要相应的锻炼。太极拳螺旋式的弧形动作能使身体各部分肌肉群和肌肉纤维都参加活动。经过反复地缠绕绞转、使肌肉能拉长到一般运动所不能达到的长度。长年累月如此绞转、一张一弛、使肌肉匀称丰满、柔韧而富有弹性、并增强收缩能力。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以及新陈代谢的加强、骨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使骨骼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质也变坚固。这就提高了骨得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方面的性能、不易发生变形和畸形。由于肌肉和骨骼不断地作螺旋式的弧形动作、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关节囊和关节韧带受到良好的锻炼、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柔韧性和灵活性。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不仅骨质坚固。而且关节的柔韧性较好、肌肉活动的协调性也强、能较快地掌握新的动作要领、提高练拳水平。而且很少发生关节脱位、发炎或扭伤等事故。特别对老年人的腿力衰退、足膝痿软、屈伸僵硬、行走乏力等衰老现象起到保健和防治作用。4.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普遍处于青年前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的多发期。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指的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导致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而从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来看、对习练者要求精神和身体放松、它不同于其他竞赛运动耗能带来的紧张和疲劳、它整个身体缓慢、轻松、肢体伸展、宁神静气地做动作、不仅讲究柔和缓慢、连贯均匀、圆活自然的行动、更加追求情绪稳定、心态平和的好心情、并且强调注意力集中、精神内守、排除杂念、这十分有利于消除人事的烦恼和缓解内心的冲突、从而使心理得到平衡。

所以、大学生练习太极拳运动会普遍觉得身体轻松。精神爽快、疲劳消除。从根本上缓解学习、社会、人际交往和情感所带来的压力。

5.练习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意志品质和品德的影响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而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家里人的宠溺、以及优越生活条件的影响,会不知道怎么面对艰难环境,缺少吃苦、耐劳的好习惯。意志力薄弱、自觉性和自制力差。因而很容易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和障碍。“德”乃社会意识形态之

一、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干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而因为在大学阶段、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还不是很成熟、容易影响自身的品德发展。太极拳、前人称之为“知觉运动”、其原因在于其锻练是与人意念感觉分不开的。大学生坚持习练太极拳运动,在不断练习动作提高的同时、也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克服任性、急燥、懒散以及意志力薄弱等不良因素。练就克己礼让宽厚待人的道德质量。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克服困难、不屈服于困难的环境、和对手勇于拼搏、自强不息、有利于增强他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力。再次、太极拳运动中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其中道家的尚柔、尚自然的思想在太极拳运动中更是淋漓尽致的发挥、整个演练过程始终在追求人性的“真、善、美”境界、使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和动机、产生良好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使自己的个性倾向更加成熟、更加稳重、所以当代大学生练习太极拳运动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加强个人的自身品德。

三、结论

5.太极拳舞台化发展模式 篇五

摘 要:舞台实践课是舞蹈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院团合作模式开展舞台实践是探索舞台艺术实践与课堂教学并轨对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海口经济学院舞蹈专业参演舞剧《天堂鸟》为例,探讨项目带动下舞台实践课对舞蹈专业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的一些改变。

关键词:院团合作;舞台实践课;重要性

在院团合作模式下由海口市歌舞团、海口经济学院舞蹈专业联合演出的大型原创舞剧《天堂鸟》获得首届海南省艺术节“文华大奖”。该剧由著名舞蹈理论家冯双白担任总撰稿,中国东方歌舞团著名编导沈晨和海南省著名编导蒙麓光联合执导,向人们讲述了海南岛上一对美丽的天堂鸟与采药人阿昌一家生死相依、感恩报恩的黎族神话故事,充分展现了海南神奇多样的自然山水和神秘独特的文化底蕴。整台舞剧分为七幕,运用与众不同的舞蹈语汇、浪漫唯美的舞美设计和新颖奇特的舞台艺术形象,艺术地表现了黎族同胞耕种、劳作、收获、生活、爱情等场景,融入其中的多个海南民间传说和原汁原味的黎族音乐,使其具有了浓郁的神话色彩,不仅展示了海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展现了海南建设生态之岛、绿色之岛深厚的文化积累。通过参演该剧,海口经济学院舞蹈专业的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平时课堂学习和舞台表演之间的差别,面对该剧把舞蹈技巧(外部技巧)和表演技巧(内部技巧)完美结合起来的挑战,舞蹈专业积极探索舞台艺术实践与课堂教学并轨对接的一体化教学,开启了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旅。

1 舞剧《天堂鸟》将舞剧课程引入课堂

目前全国各大舞蹈院校当中,除北京舞蹈学院开设该课程外,涉及舞剧的课程的院校几乎为零,尤其在地方院校的舞蹈专业,不要说开设舞剧课程,就是有机会能参与到舞剧的演出也是极难实现的。舞剧课在艺术院校难以开设,是因为“舞剧是一种浓缩的艺术”,她既是舞蹈,更是戏剧,相比舞蹈剧目而言,舞剧中所反映的生活已不是生活中的原型,所展示的民族舞蹈已不是原生态的民族舞蹈,它们是经过提炼和艺术化了的舞剧。这就要求参演的舞蹈演员要以人物性格特征的情感流动为依据,完成符合人物行动的舞蹈语汇,同时具备戏剧演员的表演功力。

海口经济学院舞蹈专业的舞剧课程的开设,是以院团合作参演舞剧《天堂鸟》这一演出项目为契机的。舞剧演员在形象创造过程中,每个环节总是明显地表现出自己艺术的特征,为了让参与编导和演出的师生能寻找到舞剧《天堂鸟》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天堂鸟》主创团队先将剧本带到舞蹈专业的课堂,听导演的阐述和音乐,让学生们预先想象自己未来角色的“舞蹈台词”,并按要求努力地把动作学会并合上音乐。为全面反映黎族文化特色,挖掘黎族原生态素材,随后《天堂鸟》主创团队又将舞蹈专业部分师生带到黎族聚居地进行采风,获取舞蹈、音乐、舞美的创作灵感和舞剧角色的情感表现力。回到课堂后,师生们与编创团队一起将原有的舞蹈动作与采风感悟相结合,运用鲜明的动作性和舞蹈造型性等舞蹈表现手段深入刻画舞剧《天堂鸟》的人物形象。正式演出中舞蹈专业的学生在舞台上整齐划一的手势精确性、表达内容的鲜明造型性、动作的音乐感以及角色表演上的强烈激情等,都与学生们在舞剧课上的感悟和排练时丝毫不放松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反复揣摩每一个动作的音乐感、演员相互间的配合练习是分不开的,正是这些在排练厅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才确保演出一举成功,将舞剧《天堂鸟》的戏剧性和抒情性得到和谐统一,达到诗、舞、乐的完美融合。学生们通过舞剧课程的学习,不仅聆听到著名编导、专家的教诲,还与国家级舞蹈演员、海南原生态少数民族艺术家们同台表演,这种在舞台实践中学习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专业知识,从而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和前进的方向。

2 从参演舞剧《天堂鸟》回归课堂后学生的改变

舞剧《天堂鸟》的成功演出,使舞蹈专业的学生们第一时间了解到目前中国舞蹈界作品的发展趋势,了解到国内顶尖的舞蹈演员们的专业水平。在对参演舞剧《天堂鸟》的海口经济学院舞蹈专业两个年级的学生调查显示:99.45%的学生认为通过参演舞剧《天堂鸟》增长了专业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 94.82%的学生认为通过参演舞剧《天堂鸟》获得了理念上的转变; 89.87%的学生认为通过参演舞剧《天堂鸟》获取了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一位同学在参演完舞剧《天堂鸟》后的课堂讨论上說:“通过参演舞剧《天堂鸟》,我知道了舞蹈并不是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来表现自己认为优美的动作,而是为表现一定的人物事物、思想感情而展现美,我以前从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如今进步到了在舞台上也能完全放开,这对于我自信心的提升很有帮助。”

情感表现力一直都是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表现力和想象力起不到切实的作用。通过参演舞剧《天堂鸟》等多次舞台实践,经历过各种人物形象塑造之后,学生在把握内心情感的能力上表现的轻松很多。如参演北部湾渔歌节开幕式舞蹈《鱼市》时,要表现鱼市上卖鱼女们如何争相推荐自己的海鱼,这一场景虽是群舞,但要三三两两地单独出来夸赞自己的海鱼,这需要张嘴对口型做出夸张的表演动作,学生们之前从未接触过这类型的舞蹈。但参演舞剧《天堂鸟》的实践让学生们很快进入了状态,驾轻就熟地将该舞蹈“神、形”兼备的关系体现了出来。又如《民族民间舞——蒙古族舞》课堂上,在参演舞剧《天堂鸟》前学生的表情单一,眼前空无一物,即使老师详细而且反复的引导,让她们把动作融入生活情景中去,想象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天空中飘着一朵朵的白云,想象自己骑在马上,眼神要放远,胸怀要开阔,但是学生们依然是一片茫然。参演舞剧《天堂鸟》后,学生会自己给自己加“戏”,自己会去想象去体会,使动作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舞剧《天堂鸟》的演出让他们明白,不能只专注于掌握舞蹈技术而忽视表演、情绪与戏剧效果。

3 参演舞剧《天堂鸟》后对教学内容的改变

海口经济学院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民族民间舞》侧重于实践教学,是专业基础训练课,从大一至大四上学期每学期均有开设。它对身体各部分协调性以及表现力的训练等非常重要,由于民族民间舞所特有的节奏、韵律和风格,学生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动作是否到位,节奏是否准确上,多是停留在动作模仿的层面,忽视了各个民族的民族特性,对内在的风格把握不到位。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侧重于理论教学,但只开设一个学期。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特点、文化类型的划分,两门课程的开设由于学期的不同,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不同步的情况。因此,在参演舞剧《天堂鸟》后,舞蹈教研室结合舞剧课的教学把《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课程中的部分内容融入《民族民间舞》课程当中,以实践为主线来引出理论知识,使学生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训练的同时,将涉及的理论知识、文化背景引出做详细讲解,并配合舞蹈组合实践达到知识的巩固。这不仅使学生们能(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够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加深对专业实践课程的理解,而且还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全面有效地巩固。针对舞台实践需要,舞蹈教研室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的同时,还着重对学生的表演、动作快速记忆、队形感、舞台方位感、身体协调性、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并在基本功课堂训练中,对学生的韧性、耐力进行训练。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专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在教学方法上,不再单一地将学生禁锢在“标准动作”这一框架内,而是鼓励他们做出更加有表现力有张力的动作,加入自己对动作的理解,对动作进行二度创作。

4 结语

舞蹈课堂教学是舞台实践课的基础,而舞台实践课又是舞蹈课堂教学的升华,通过与海口歌舞团合作的模式参演舞剧《天堂鸟》,使海口经济学院舞蹈专业的课堂教学与舞台演出一体化成为现实,培养的学生不仅获得了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提高了对舞蹈语言的运用能力,更是缩短了从学生转变为演员的距离,不失为地方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之路。

参考文献:

[1] 袁良忠.产学研深度合作培养舞台技术人才[J].艺术科技,2010(3).

[2] 江波.论舞台表演实践活动对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J].都市家教,2013(10).

[3] 黄埔雯.浅谈如何提高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力[J].音乐时空,2014(1).

6.武派太极拳创立与发展 篇六

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古称曲梁,北连顺德(今邢台市),南控黄河,西倚太行,东临平原,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在这块风光如画的宝地上,明清以降,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对当地学子深有影响,使水乡古城孕育着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太极拳苑一代宗师武禹襄就诞生在这里。

广府古城有武、范、窦、黎四大望族。武家住在东大街,武禹襄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武氏自明初从山西移民于此地,到武禹襄已是第七代了。禹襄名河清,号廉泉,字表禹襄。禹襄弟兄三人,长兄澄清(1800~1884年 ),字霁宇,号秋瀛,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科进士,官河南舞阳县知县;仲兄汝清,字泽棠,道光二十年(1840年 )庚子科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武禹襄行三,廪贡生,候选训导,以子孙贵,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封二级。

武氏昆仲虽然习文,因受时风和家庭影响也都兼习武艺。广府西大街有一所太和堂中药店,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经营,伙友多习拳技。药店房屋是武家产业,禹襄常到太和堂闲坐,见店伙所演拳技与众不同,遂以房东之谊求授,练习有年,而奥妙难悟。后来同郡南关杨禄禅(名福魁,1799~1872年)返里。禄禅曾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随拳师陈长兴(字云亭,1771~1853年)学拳,返里后住在太和堂内以教拳为业,得识武氏昆仲。徐震《太极拳考信录》对此记载较详。他说:“禹襄与兄秋瀛及泽棠皆好武技。禄禅归自陈家沟,虽身怀绝技,以单门寒族,不为乡里所重,武氏兄弟慕其技之精妙,皆折节与交,禄禅以武氏为永年望族,亦倾心结纳。”武氏弟兄得以知其拳技之大要。咸丰二年(1852年),禹襄奉母命往河南舞阳县探望长兄澄清,经太和堂店东介绍,禹襄绕道温县赵堡镇拜访了当地著名拳师陈清平(1795~1868年)。据传说,武禹襄到赵堡镇造访陈清平时,清平正为一场官司所牵连。怀庆府(清制,温县归怀庆府管辖)知府与武家为旧好,禹襄便烦他代清平和解了官司。清平对此深为感激,继知禹襄是为学拳问艺而来,遂留禹襄在赵堡居住月余,将拳技奥秘悉授禹襄。

同时,禹襄的长兄武澄清在舞阳县任上从北舞渡一盐店获得一册山西王宗岳编写的《太极拳谱》,这是当时发现的第一部总结太极拳练法、用法以及为何命名太极拳的重要文献。禹襄到舞阳后,澄清将拳谱转交给他。禹襄得到这部拳谱更有发悟,返里后,放弃科考,“惟日以上事慈闱,下课子孙,究心太极拳术为事。”(见《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他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术、医学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经多年潜心研习,遂神乎其技。他本着“实习实行”的理论,多与力大精通武艺者相搏,以验技巧,故其术尤为精到。禹襄根据心得写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和习拳要旨,把太极拳升华为炼意、练体、养气(蓄神)三者相结合的高级拳术。禹襄的传人李亦(1832~1892年)宗禹襄之学光而大之,写有《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秘诀》、《太极拳小序》等拳论;禹襄的长兄澄清写有《释原论》、《打手歌》等文,禹襄仲兄汝清写有《太极拳结论》等文,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膏馥了众多的太极拳家,并为日后众多文人学者研究探讨太极拳艺开创了先河。

武禹襄还根据拳理拳法创编了一套融技击、健身、养性为一体的拳势和刀、杆研修器械路数,把推手演化为进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推手。他创编的拳势,组织缜密,法度严谨,势简技繁,用法精敏。走架强调用意,以心行气,招势变换须有折叠,走化蓄发妙在腰隙抽掣。拳风自然洗练,外则柔和渊懿,内则坚劲雄直,含阳刚于阴柔之中,寓雄奇于淡远之内,形成了“简洁缜密,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独特风格。

武禹襄远法王宗岳,近师陈清平,忠于继承,勇于革新,师前贤心法,不泥古人步迹,从拳理、拳法到刀杆运用,一帜卓树、蔚然成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太极拳学派。他成就虽大,可惜为社会地位所限,不屑公开课徒传艺,得其真传者除外甥李亦畲、李启轩外,只有杨班侯一人。

李亦畲,名经纶(1832~1892年),出身书香门第。其父生子四人,亦畲居长,启轩行二。亦畲是同治元年(1862年)壬戍科举人。启轩名承纶,光绪元年(1875年)乙亥科举人。二人文学赅备,名噪一时,因受舅父禹襄影响,放弃仕进致力于太极拳术之研究,以亦畲成就最大。武延绪在《李公兄弟家传》中对亦畲学拳经过有详细的描述:“先王父(指武禹襄)好之(指太极拳),习焉而精,顾未尝轻以授人……惟公(指李亦畲)来,则有无弗传,传无弗尽,口诏之,颐指之,身形容之,手足提引之,神授而气予之。公步亦步,趋亦趋,以目听,以心抚,以力追,以意会,凡或向或背,或进或退,或伸或缩,或萦或拂,无不穷极幼眇,而受命也如响。倘所谓用志不分,乃疑于神者邪!”亦畲仿舅父禹襄的做法,重“实习实用”,常和年富力壮者较技,印证所学,每有所得,即写出贴在墙上,朝夕揣摩,一再修润充实,直到满意为止,最后总结写成《五字诀》等著名拳论。他于1881~1882年间将王宗岳拳谱、武禹襄拳论益以己作,手书三册,一册自存,一册交胞弟启轩,一册交弟子郝和。经他一番辛苦,这批太极拳的经典文献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为后人研究和发展太极拳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亦畲次弟启轩喜文学,精考据,太极拳技不如乃兄,著有《太极拳行功歌诀》(也有题为《各势白话歌》的)。因李家素以诵读为业,亦畲昆仲均未以拳技问世,罕于授徒,能传亦畲拳技的以门人郝和最精。

郝和,字为真(1849~1920年),永年人。体貌魁伟,秉性敦厚。因家道贫寒,在粮店佣工,大车运来粮食,卸车时为真能左右手各平举百余斤重之粮袋,借以练力,故其膂力倍于常人。为真佣工之余,“酷嗜拳艺,好读书。先习外家拳,后以其不轻妙灵活,非技击上乘,改习太极拳,从邑绅李亦畲先生学,潜心致志,二十年如一日。造诣精纯,犹不自矜。”(引文见《郝为真先生行略》)武禹襄、李亦畲所著拳论言简意赅,精要处非言传身演不能究其精妙,独为真能传其窍要。李亦畲先生见为真尊师重教、人品端优,视为自己拳艺的衣钵传人。知为真为人佣工,薪给微薄,遂资助为真自开粮店,使其家用宽裕,以便安心习拳。亦畲晚年每逢有人前来访问拳技,多令为真与之周旋,足见亦畲公对为真先生之器重。亦畲逝世后,为真因人所请公开教拳,门下桃李遍及冀南,武禹襄所创学派至此才得以弘扬发展,与温县陈氏太极、北京杨氏太极,鼎足而三,为本世纪30年代太极拳的扩大发展、流派繁衍奠定了基础。

为真先生一生授人甚多,能传其艺者,除次子文桂外,本县有李福荫(李启轩之孙)、韩钦贤、李槐荫(李亦之长孙)、张振宗、范念祖等;顺德府有李圣端、李香远、郝中天、王延九、申文魁、申武魁等;清河县有阎志高等。余如任县王其和、刘东汉;隆尧县孟和春、毛根元、郭三刚等也都直接或间接受过为真先生的指导。亦公逝世时,其次子李逊之(1882~1944年)才八九岁,其拳技亦多为师兄为真所授。

为真先生成名后,仍洁身自好,不慕荣利。光绪末年,袁世凯(时充直隶总督)重金礼聘为真先生教其子侄,并烦广府胡月舫太史就近敦劝,为真先生托词年老有病坚辞不就,荐陈秀峰以代。民国三年(1915年),为真先生进京访友,蒲阳孙禄堂久慕先生之名,延至其家执弟子礼。适为真先生患腹泻,禄堂亲自请医煎药服侍。为真先生痊愈后,感孙氏厚谊,遂授以太极拳术。

7.传统太极拳继承与发展之研究 篇七

【关键词】传统太极拳;继承和发展;传承队伍 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是明末清初陈氏第九世陈王廷(1600——1680年)在祖传拳械的基础上,博采诸家拳术之精华,以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并结合中医经络学说和导引吐纳术而创编的一套拳术■。太极拳运动自明末清初陈王廷创拳以来,三百年间演化发展出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几大流派,1956后,国家体育部门又组织专家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创编出8式、16式、24式、32式、42式、48式、88式太极拳及32式、42式太极剑等普及套路和竞赛套路。为了与1956年之后新出现的太极拳练习形式进行区别,我们通常把在此之前在民间普遍流传的陈、杨、吴、武、孙等几大流派的太极拳称之为传统太极拳。

太极拳中的普及套路和竞赛套路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为了向大众普及以及为了在比赛中便于规范评比而创编的,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和竞技武术的长足发展,普及套路和竞赛套路发展迅速,与之相比,传统太极拳的发展却明显缓慢。传统太极拳比竞赛套路和普及套路具有更深刻文化内涵和高深的技击技术,重视传统太极拳的发展才是太极拳发展的根本。本文通过对传统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传承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传承者,并提出塑造高素质传承队伍的途径和方法。

1传统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传统太极拳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所以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永远也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太极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它不仅有精湛的技艺,而且还蕴涵着中国古典哲学、养生学、中医学及兵法学的精华,可以说,太极拳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肢体的运动,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些人称之为“太极文化”。

既然传统太极拳植根于传统文化,那么在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中,我们就不能脱离开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仅仅把眼光停留在技术的表层现象上,而是应该在抓好传统太极拳动作技术推广的同时,深入挖掘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扎扎实实做好理论探讨和科学研究工作,要把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诸如有关传统太极拳的哲学基础、美学思想、生理机制、人体生物力学等做出科学的阐释,使太极拳形成一整套的科学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达到科学的巅顶,必须有理论思维”,太极拳也是一门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要想让我们这块民族文化的瑰宝发出璀璨的光芒,就需要我们传统太极拳的传承者不能只囿于技术的小圈子,而应该放眼全人类的文化成果,用现代科学原理和知识去探究、补充和完善太极拳理论。我们应该把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哲学、美学、中医学等理论同现代科学中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以及比较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等与之相关的深层文化形态相结合,构建科学完善的太极拳理论研究体系,用以指导太极拳的发展。正如前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席徐才所倡导的,应该把武术“从武术活动向武术意识上升”,从“小武术”向“大武术”发展。

2当今太极拳传承现状

传统太极拳基本上还在延续师傅带徒弟的老传统,体育院校的太极拳基本上只注重竞赛套路及普及套路的教学,而对传统太极拳的拳理及技术深入研究不够。竞赛套路和普及套路是为了规范太极拳的演练,为了在太极拳的比赛中规范评比而创编的,但它们还是要以传统太极拳为根基的,传统太极拳才是普及套路及竞赛套路的根。在专门的体育院校,只注重竞赛套路和普及套路,实际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传统太极拳的传承与体育院校的太极拳教学分离的现象,对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非常不利。

3太极拳的发展需要传承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中,作为传承者的人的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承者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传统太极拳的继承状况和发展趋势。然而,当今,传统太极拳传承者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正如形意拳名家布秉全先生在《传统与现代》一文中所写的那样:“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当今在武坛上最活跃的中青年力量,所缺乏的东西,或是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没有过硬的传统实践功夫。”脱离开传统文化的沃土,再丢弃了实战技击这个宝贵的灵魂,照此发展下去,太极拳这块中华民族的瑰宝终将被异化,甚至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重视和提高传承者的综合素质对继承和发展传统太极拳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传承者素质的提高可以减少当前传统太极拳挖掘整理过程中的一些缺憾,有利于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和推广太极拳。

翻开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历代对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播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名家高手,莫不是技艺高超且学识广博者。《太极拳论》的作者王宗岳不仅精于拳法、剑法、枪法,而且是一位熟读经书的儒生,他所著的《太极拳论》说理透彻且文采飞扬,因而广为流传,被后世奉为太极拳理论的经典之作■。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陈氏家谱》中记载他是“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使得他能够“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出寓健身与技击于一体的太极拳。陈氏十六世陈鑫,自幼随父习武,深谙太极武功之精奥,后遵父命从文,获岁贡生,文武兼备有成,晚年,他感到陈氏拳术历代均以口传为主,文字著作较少,为阐发祖传太极拳学说,遂发奋著书立说,以自身实践为基础,并结合中国古典哲学及中医经络学理论,以易理解释拳理,历经十二载著成太极拳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陈氏太极图说》四卷,被奉为陈氏太极拳理论的奠基人,对陈氏太极拳的发展传承起到深远的影响。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也是既精拳法,又能精研拳理,著有《太极拳解》、《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要解》、《四字秘诀》等经典文章。历代名家文武兼备、理法俱精、勇于创新的例子不胜枚举。

nlc202309022146

清代初期著名的学者、教育家颜元曾说过“文武缺一岂道乎”,这句话很有道理,文化知识水平低的人习武,只能从师傅的口传身授下学得一些功夫,而难以有能力领会拳理中高深的内涵,最多只能将前辈的武功依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很难超越前人而有所发展。只有具备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知识广博的习武者,才能在习武的过程中精研拳理,用拳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且他们能够将太极拳与自己所掌握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进行融会贯通,并将它们运用到太极拳中,或以其指导太极拳的理论研究,这样才能使太极拳在我们这些后辈传承者手中超越前人,有所创新和发展。因此,塑造一支高素质太极拳传承队伍是当务之急。

4塑造一支传统太极拳高素质传承队伍的途径

4.1提高现有传统太极拳传承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传统太极拳的传承者大部分在民间,这部分人技术相当全面,并且在实战方面具备相当高的水平,在太极拳的技击作用渐渐被遗忘,甚至被认为不过是“长拳慢练”,被日益“操”化的今天,这部分人应该成为对传统太极拳进行挖掘整理的重点保护对象,太极拳之所以是“拳”,而不是“操”或是其它的健身术,就在于它不仅能健身,而且它还具有强大的技击功能,如果“太极拳”要继续以一个“拳”种的名分流传下去,而不至于流于一般的健身术,就应该健身与技击并重,健身为本,技击为魂,不应该一味强调健身而丢掉它的技击功能。因此,对太极拳民间高手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但传统太极拳传承者不能只满足于仅仅能够掌握传统太极拳的技术技法,应该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既要掌握拳理,还要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要对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当前传统太极拳的传承者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太极拳的技战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但在向学生讲解时却词不达意,无法从理论上解释清楚。太极拳是取法于道家养生思想,并结合中医经络学说和导引吐纳术所创编的拳术,在历代的口传身授过程中基本上还是以古拳论中的字句来阐发的,但在向大众尤其在向国外的太极拳爱好者传播的时候,就需要教练者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现代生理学及医学的原理来解释太极拳的理论,这就需要太极拳的传承者不能仅仅会背诵几句古拳论,更重要的是要把练拳过程中涉及到的中国古典哲学、中国传统医学的相关知识同现代科学理论结合起来,要学会用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现代生理学和医学的观点来解释古典拳论。传统太极拳的教练者一部分是业余进行教拳,还有一部分是以教拳为生,建议有关部门要对太极拳教练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促使他们注重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4.2定期对高校武术专业教师进行传统太极拳培训

高校武术专业的教师在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据调查,有大学学历的体育人口中50%以上的人群体育生活方式的选择基本上都是取决于他们在大学期间所掌握的体育健身方法,而高校武术专业教师对技术的掌握水平和教学水平则直接影响着授课对象对本项目的兴趣,所以,提高高校武术专业教师对传统太极拳的掌握水平,可以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可以间接影响和提高更多武术爱好者的练习兴趣和技术水平,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教师在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要定期对高校武术专业教师进行传统太极拳培训,并利用多渠道为高校武术教师提供互相交流,切磋技艺的机会,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4.3在武术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中应重视传统太极拳的位置

武术专业的研究生是未来武术科学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在身体素质和专业知识方面占有双重的优势。他们一般都是从小习武,在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性等素质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由于长期从事武术运动,在对动作的记忆及理解上都比一般的练习者要到位,并且通过体育专业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已经系统地掌握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他们能自觉地用相关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在练习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还掌握了进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方法,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寻求答案,并且,通过在体育学院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够把太极拳与其它的知识或技能联系起来,进行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对其它学科或技术的掌握也可以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借鉴。武术专业的研究生所要从事的就是武术的教(下转第25页)(上接第7页)学和科研活动,他们对太极拳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太极拳的发展和推广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应重视传统太极拳在武术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位置。

4.4加大传统太极拳在高级知识分子中的宣传力度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比较深刻地理解素有“哲拳”之称的太极拳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并且,这部分人自身已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不仅在对传统太极拳的理解领会和接受能力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还能够把他们所掌握的其它学科的知识运用到传统太极拳中来,不断地为传统太极拳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加快太极拳发展的步伐。因此,应努力在高校里推广和普及传统太极拳,太极拳运动经过先辈们的不断创新、提炼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融哲理、医理、拳理于一体的传统武术拳种,太极拳博大精深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在体育文化领域中独特的创造力和卓越的成就,只有在当代大学生中得到推广,才能使太极拳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光大。正如徐才同志指出的:“发展、推广武术仅仅有一个单纯的习练拳法,健身防身的小武术观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大武术观,从武术内层和深层认识武术的哲理、伦理、拳理和医理。”推广太极拳同样必须有“大武术观”思想。因此,应该努力吸收一大批有学识的人来习练传统太极拳。

参考文献

〔1〕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9.

〔2〕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

〔3〕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上海:上海书店,

1986,1.

〔4〕 (清)王宗岳等.太极拳谱〔M〕.第2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7.

〔5〕 李绍成.太极拳运动发展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3).

〔6〕李力.传统太极拳运动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0,(9):160-161.

〔7〕炊遂堂.论传统太极拳传播方式的转型〔J〕.体育学刊,2008,(7):110-112.

(责任编辑:阎 彬)

8.舞台美术发展现状问题探讨 篇八

【关键词】舞台美术;现代化发展;舞台美术技术;舞台美术人才;大舞美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2.012

舞台美术,一般被定义为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化装、服装、效果、道具等。最早是通过布或纸上手绘背景,再在舞台上进行运用。由于手绘背景在视觉效果和舞台气氛渲染上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出现了实物模型背景,更能体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对渲染舞台气氛、提升舞台表现力有重要帮助。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其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舞台美术也进入了多媒体背景阶段,这样的背景既可以根据剧情变化自动改变舞台环境,更可以加入一系列特效,从而更好地强化舞台氛围营造,提升舞台的整体效果。

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可供创作的新材料不断涌现,自由的想象力让任何介质成为舞台美术设计元素已成为可能。舞台美术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的繁荣发展需要融入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如今,舞台美术的研究,早已涉猎音乐、美术、戏剧、影视、服装、建筑、金融乃至计算机、生物技术等诸多范畴。舞台设计元素不断丰富、各行各业相辅相成,确立更具包容性的“大舞美”概念已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的舞台美术,较之以往有了更多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各要素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综合性更加突出,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舞台表演和剧情起到了推动作用,符合现代审美变化的规律,也更加符合观众对于艺术欣赏的需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舞台美术也越来越朝着综合性、科技性、简约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今天的舞台美术,不再是简单地再现客观世界或为戏剧而生的场所;更多的是从线条和色彩、物体和形状具体化,体现剧本中所暗示的精神实质,达到象征表现的目的。伴随着需求的层出不穷,各类舞台美术实现手段亦是变化丰富、日新月异,同时,这个还未完善的庞大体系亦显露出了种种弊端。

1 舞台美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

1.1 设计华而不实,包装过度,攀比现象严重,造成极大的浪费

在很多的演出中,巨大的舞台资金投入往往让人瞠目结舌,华丽高贵的服装、繁琐复杂的装饰、新奇的电脑特技,营造了恢弘壮阔的舞台场景,让人在感慨舞台美术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反思舞台美术巨大投入的效果和真正作用。这些究竟在艺术创作上有多大必要?又能有多大的贡献呢?

这些豪华的舞台,其初衷无非是为了提高演出的上座率,揽住基层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观众。然而,舞台美术的高投入必然带来昂贵的演出票价。试问有几个老百姓敢掏腰包去看一场动辄千元的演出?艺术本是大众化的艺术,任何的舞台创作都需要遵循艺术规律,并非大手笔的舞台美术投入才算得上是舞台精品。豪华型的舞台也不等于是精品,舞台的大制作也不一定会有好的回报,往往会因为运用大量的现代科技手段,尽管恢宏壮观,观众却很难对戏剧的情节和思想进行思考,也冲淡了观众对人物命运的关注。所以随意地破坏和更改艺术法则,任何艺术的特性就将丧失殆尽,舞台和观众之间的观演契约就会被很多非艺术因素所代替,造成沟通的审美渠道被堵塞。很多时候,现代的舞台美术像一件华丽的外衣,包装着内容空洞的演出,较好的是舞台美术,其次是表演,最差的是剧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戏不够,景来凑”已经成为现代舞台演出的普遍现象。这种过度的包装是舞台泡沫的外化,也是设计者缺乏创造自信的表现,这既是对艺术的亵渎,说得严重些也是创作的堕落。真正的舞台美术能够使舞台更加亮丽,演出更加精彩,使对文化、精神和思想的传达和表现,而非仅仅在于华丽渲染的形式。

1.2 科技进步促进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但盲目依赖技术,滥用程度高

舞台美术是物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艺术创造,科技手段本是舞台美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的介入与广泛运用可以极大地增强舞台的艺术表现力,其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舞台美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因素进入艺术领域,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常规的观赏习惯,使舞台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事物发展总有两面性,有利弊两面的存在。在目前的演出中,科技手段却呈现出了滥用的趋势,不管剧情和演出是不是需要,都一股脑地使用各种能用上的现代科技手段,观众的视线被新奇绚烂的声电效果和背景特效所吸引,反而忽略了对剧情的关注和思考,舞台美术设计者只是单纯地为了用而用,并非是配合剧情发展和演员表演的需求。这不但阻碍了演出艺术本身的呈现,也暴露了舞台美术设计者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贫乏的弱点。舞台上运用现代技术,最首要的任务是表现剧情,是艺术创作,而非进行艺术的表演和演示。因此,舞台美术设计者要“惜墨如金”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用少而精的设备创造出更加精彩的舞台效果,舞台创作需要量体裁衣、花少钱办大事,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更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技术依赖症”,显示出他们真正的艺术才能。

1.3 舞台设计者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当代人审美情趣、观众流失严重

上述的問题中也提到,对于科技手段,很多设计者是为了用而用,并不考虑其真正的需求和所达到的效果。这当中很大问题在于设计者缺少创新意识、创作灵感和对当代观众审美情趣的揣摩,这导致很多设计者歪曲创新与突破的概念,走入片面追求怪异与新奇的误区和盲区,使舞台美术束之高阁,越来越脱离观众,从而流失了大批的观众群体。

1.4 舞台美术标准不规范,舞台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的舞台美术界,并没有极为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国家也未出台明确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数从业者、设计者也只是遵循业内存在多年的“潜规则”,这给舞台美术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困扰和隐患。近年来频繁出现的舞台坍塌事件让人心惊,舞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已迫在眉睫。没有明确、规范的标准限制,这样的安全问题仍将层出不穷。

nlc202309030837

1.5 从业人员背景多样化、复杂化、比例失衡、编制和专业分工模糊、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随着舞台美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舞台美术专业人员规模、水平均呈现下滑的趋势,既包括数量的减少,也包括素质的下滑,很多剧团和演出机构的舞台美术人员找不到接班人,另有一些中青年舞台美术人员选择改行;一些地区的剧团和演出机构不设舞台美术编制、舞台美术学会组织不健全,亦使得大量的舞台美术人才流失,对舞台美术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1.6 受市场经济冲击,监管缺失严重

时代造就新的艺术,同时艺术也受到时代的影响,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同时由于舞台美术的高投入,造成演出成本过高,演出票价难以受到物价标准限制,演出方随意抬高价格,难以做到价目公开透明,让舞台演出成了一项神秘的艺术形式,只有少数人欣赏,而大多数的老百姓因为价格高昂而被舞台演出拒之门外。这成为舞台演出,乃至舞台美术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一大障碍。

1.7 即刻拆台,延续性缺失,造成巨大浪费

很多演出结束后,立马拆除舞台设施和设备,这对于演出宣传的延续性和舞台美术的延展都造成负面影响,应有的演出效果并未完全展现,同时对所用的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一方面,应该试想,不但不应该立即拆除,反而是应该保留一段时间,使演出的后续效应得到充分的延展和释放,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舞台美术背景开展后续活动和其他活动,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演出效果的最优化;另一方面,加大开发可重复利用的舞台装置也将是未来走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2 对舞台美术发展的思考与探讨

2.1 创新探究,综合性发挥作用,革新舞台美术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

艺术形式,设计者要创新自己的理念,运用多种方式表现舞台。只有设计者的观念跟上舞台美术发展的脚步,才能用进步的思想观念指导舞台美术工作,在创作设计上,包括场景、灯光和音响等,同时涉及绘画、造型和雕塑等。从新媒体技术方面来看,其发展获得大众普遍注目和赞赏,舞台美术发展也须与新媒体密切结合,才能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博得观众好评。从设计思维上,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只有把创新种在舞台美术设计者的观念中,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才能长出舞台精品的参天大树。

此外,在管理理念上,舞台美术的管理者也要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舞台美术管理经验。

2.2 加强人员的专业培训和集体协作机制,提高用人标准和专业化程度,保障优良的队伍发展结构

舞台美术设计师的任务大多是以剧本创作主题内容为基础进行二次创造,取决于个人的艺术修养、情趣、生活经历和实践经验。因此,加强人员的专业性提升至关重要。人才是舞台美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基础保证,除了专业院校开设舞台美术专业,培养专门舞台美术人才外,更要对现有舞台美术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前沿动态的培养,提高舞台美术行业的入门门槛,高标准要求舞台美术人员,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和前沿敏感性,保障优良的舞台美術人员队伍的建立和完善。

2.3 正确处理科技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技术进步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疆界,舞台美术艺术的个性化表达和创新需求又催生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舞台美术设计师要重视技术手段的运用,探索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方法,求新求变,实现艺术表现的理念创新。

2.4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把舞台美术推向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检验舞台美术的发展,用市场经济规律刺激舞台美术行业的进步,同时减少市场对舞台美术的负面影响,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发展舞台美术,使得舞台美术更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2.5 加大对舞台环节的投资和监管

舞台美术的大制作并非不允许,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因此,在加大舞台环节投资的同时,要加强舞台资金使用的监管。除了出台明确的舞台美术规范外,还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对舞台美术环节资金、资源的投入全面监管、整体设计,以避免资金、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2.6 与时俱进,贴近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舞台美术设计既要融入新的理念,也要充分考虑不同观众的文化习惯和欣赏水平,结合演出内容,寻找舞台艺术与大众审美的最佳契合点。

总之,伴随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舞台美术必将常谈常新,在未来发展中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学界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应当及时把握舞台美术的规律和趋势,推陈出新,以期早日建立促进舞台美术良性发展的生态圈。

上一篇:快递企业诚信倡议书下一篇:学生会章程免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