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的格言

2024-11-11

财务人员的格言(9篇)

1.财务人员的格言 篇一

1. 廉洁是为人之本,廉洁乃做人之基,廉洁是修身之道,廉洁乃正身之旗。

2. 把好关,查好账,杜绝中国的安然。

3. 人生在勤,审计在廉。

4. 冷静地看,细细地品,不放过蛛丝马迹;反复斟酌,慢慢深入,心中自有铁算盘。

5. 职业道德是一种战争状态,我们身处其中,就要常常与自己作斗争。

6. 忠于职守,一丝不苟;清正廉洁,一尘不染。

7. 财欲、物欲、人欲、贪欲是**之源;公开、公正、公平、公心乃廉政之基。

8. 审计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构筑自己的高尚。

9. 钱财不贪,廉政不忘;对上不瞒,对下不欺;人才不压,庸才不用。

10. 刚正不阿,如墨线过木曲也正;清正廉洁,似明矾入水浊亦清。

11. 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

12. 不怕数字不识人,只怕人们不识数。

13. 财政干部要像一棵挺立的大树:根深、干直、枝壮、叶茂。

14. 以铜为镜,正人正己正衣冠;以廉为荣,兴党兴国兴天下。

15. 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2.财务人员的格言 篇二

一、财务会计人员转型成为财务管理人员的必要性

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曾经提出要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贯穿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企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中的财务管理也必须适应这一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首先,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张,企业的业务量会越来越大,由此就会导致不断增长的财务风险,这就需要企业的财务部门能够对风险进行严格的监控、对运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对经营收益进行严格核实等,这样的内部环境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应当快速适应变化,适应企业发展的趋势。因此,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转型成为财务管理人员成为了必然。其次,企业的战略管理要求将企业的各种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以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而财务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管钱人”,必须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制定过程中,财务会计人员在此过程中应对企业战略的的制定提供财务方面的意见和见解。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财务分析,保障资金有效获取及高效运用;要加强内部控制,实施流程化管理,有效控制成本;要降低决策中所涉及的财务风险,提高决策信息的有用性,提升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最后,企业发展到今天,财务会计人员应该转变身份,努力成为企业的业务合作伙伴,将财务数据运用到业务中,使企业决策层知晓真正能够获得利益的业务是什么,从而为企业未来的战略制定奠定基础。

二、财务会计人员转型成为财务管理人员的措施

随着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会计已经被广大的财务会计人员所认可,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是每一名财务会计人员的目标。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管理指的是管理者利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手段和方法来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以有效实现目标的过程,这里强调的一点是统筹全局、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作为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具有专业的财务知识、专业的会计核算能力作支撑,同时,还必须能够与组织的战略相适应,与财务管理的内在系统相协调,整合资源,从而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

(一)创造财务会计人员转型的环境

财务会计人员转型成为财务管理人员的必要前提是企业应该创造有利于财务会计人员转型的环境。首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革,财务分析模型的运用会越来越普遍,建立一些与财务相关的模型工具如成本核算模型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团队,根据模型制定出一整套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型制度,定期对其进行评价与反馈,并以此为依据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其次,由于传统的财务工作主要是进行会计核算,所以,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将核算流程不断进行优化,争取以最少的核算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同时,应该加强对财务会计自动化系统的研发,以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财务会计人员的核算工作量,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参与到战略决策中。

(二)财务会计人员要进入数据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流通的速度不断加快,使得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的存储和有效利用将会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在日常的生产运营中会产生大量的财务数据,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经营管理企业却对财务数据的了解不够深入,或者根本就不懂得财务数据,导致财务信息的浪费,可能会影响决策的质量。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供、产、销、存几个环节,各个环节上所产生的财务数据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供应商的供应成本和企业的采购成本等、生产环节中的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工人工资、固定资产折旧等,销售环节中的销售收益、销售成本以及存货中的存货成本、折旧费用等,这些数据的积累都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一定的支持。

传统的财务会计人员只是将数据进行简单的记录与核算,而财务管理人员应将数据充分地应用,将数据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应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学会从数据中挖掘本质,找到企业未来发展的道路,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财务方面的支撑。从核算数据到管理数据,财务数据应该为企业发展提供建议。

(三)财务会计人员要进入流程

企业中的每一个流程都会涉及财务,同时,财务管理的范围也是整个企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步流程,而企业的发展则是一个一个流程组成的结果。因此,财务会计人员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有意识地去熟悉整个企业的流程与状态,熟悉每个流程所涉及的步骤和范围,了解企业内部发生的每一项业务从开始到完成的过程,设计并不断优化每个流程之间的关联度和闭环性。在对流程进行彻底的熟悉之后,财务管理人员就可以发挥自己专业的财务知识,提前评估出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绩效。

财务会计人员只有充分的参与到流程的制定、实施与改进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才能促进企业的流程改进与升级,维护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从传统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型成为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四)财务会计人员要进入业务

每个企业都同时拥有着许多的业务,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的管理层或利益相关者并不清楚哪一项业务会带来他们预期的利益,而哪一项业务又会使企业的利润产生亏损,而这就要求财务会计人员要积极地参与到各个业务中去,利用财务数据和财务信息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辨别业务是否创造价值的依据。财务会计人员应该进入到业务层面,并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在企业的商业模式、业务政策等确定过程中都要有财务会计人员的参与。财务会计人员应在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上市和退市的各个阶段,有效地利用财务分析工具和监控手段。

财务会计人员只有在充分参与业务的基础上,才能为企业的业务决策提供支持,无论是在业务开始的初期还是在业务发展的鼎盛时期,亦或是在业务发展的扩张期或业务发展的衰退期,财务会计人员都应该了解业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所产生的成本与利益,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下一个阶段的业务发展方向指明道路。

三、结语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监督企业运营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企业进行预测、制定战略决策的基础。因此,对于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将会越来越严格,传统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加快步伐转变成为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到企业的业务中去,成为企业业务的合作伙伴,为企业的市场分析、风险管理、战略决策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袁绪民,陈琦,张黎群.财务共享服务下财务会计人员的转型出路.财会月刊,2014(03).

3.财务人员的格言 篇三

关键词:财力共享;人员转型;策略

1.前言

财务共享服务是指企业把分散到各个部门的财务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进行整合,重新构建一个新的流程,组建一个半自动的业务部门,为企业提供一个流程化、专业化及标准化的财务服务平台。该共享服务中心取代了原有的核算与基础财务分析业务,大量的财务工作人员处于闲置状态,原财务部门的人员必须进行重新整合、编制,多余的财务人员如何分配,是各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将人员进行机械的分流,会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对员工不负责任的表现,容易引起员工的恐慌心理,阻止了财务共享服务的建立。因而,探索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问题,对共享服务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财务共享服务的重要性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是企业财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财务改革的重要途径,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业务包括:财务核算、基础财务分析两大部分,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共享服务把各部门的财务进行集中化处理,使财务核算工作更具有系统性与及时性。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财务的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实现了财务工作的半自化,财务人员的需求量缩减三分之二,而这部分财务人员只能通过转型,寻找新的目标,实现人身的价值。共享服务中心是企业财务改革的必然趋势,对推动了企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财务共享服务环境下的转型策略

企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推动财务组织改革的快速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大部分闲置财务人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出路,财务人员的转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共享服务下财务人员现状

财务结构上的调整必然产生财务人员的转型问题,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之前,财务部门中的2/3的员要从事财务核算工作,1/3的人员为管理人员,财务工作人员只需懂得基础的财务知识和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即可。而在企业财务推出共享服务中心之后,财务部门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许多原有的财务人员必须向其他领域转型。

3.2 财务人员的纵向转型

财务人员的纵向转型是指:财务工作人员转型到财务风险管理中心。也就是把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进行整合,以宣传企业的品牌和建设企业形象为市场发展战略,对个企业产品的价值链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就价值链对企业价值所产生的作用,以及企业在实施市场战略规划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企业对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同时,根据价值链信息对企的战略成本信息进行整合,为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对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同时掌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之动向,在企业实施营销计划的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影响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分析,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拟定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投资方案。同时对相关资源进行优化,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决策信息。因而,纵向转型的财务人员总的来说是以为企业创造财务价值为目标,这需要转型到风险管理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战略管理的思想,立足于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整合、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对优化资源配置提出合理的方案,对企业决策提供支持。财务人员的转型不但是企业发展、资源整合之需要,同时也为传统财务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与机遇。

3.3 财务人员的模向转型

财务人员的横向转型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另一个是业务财务。这两个方向成为财务人员转型的主流趋势。

①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又可分为:运营业务工作人员、技术工作人员、运营管理者。

运营业务工作人员主要是指财务运营中心的生产者,他们的主要执行既定的标准业务,对于转型的人员来说,不需要太高的技能要求,但是需要有一定的英语、计算机以及财务基础,转型之后通过适当的培训,就可以顺利上岗。由于该职业的发展、晋升空间不大,增加了人员的流动性。同时,由于财务人员转型到运营中心之后,对共享的实施与发展存在恐慌心理,转型缺乏积极性与动力。

技术工作人员是指共享营运中心的核心技术,由于核心技术具有信息化、标准化等特点,同时包含了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所以转型的财务人员必须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在共享营运中心的作用无可替代。如此一来,财力人员要想直接转型到技术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难度,必须从运营业务做起,通过多次转型才能达到技术运用之要求。

运营管理人员是指在业务知识全面,同时还具备团队管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现阶段,各企业此岗位的人才匮乏,大部分企业在共享服务中心成立的初级阶段都选择外聘。

②业务财务;一直以来,财务人员在工作中都是独立存在的,尤其是对业务不了解,对产品不熟悉,成為企业管理长期存在的诟病。而财务人员转型成为业务财务,有效的改变这一历史问题。业务财务可深入到企业的业务之中,运用财务知识对业务决策进行评估,使业务计划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又能把业务信息转化成为财务信息,上传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及风险管理中心,使决策者得到的业务信息更具真实性、准确性与及时性,使于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全面掌握市场动向,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广西建工集团联合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吕震,张秀娟.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浅析.当代经济.2012(16)

[2]赵志瑜,马正恕.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问题思考.财会通讯.2013(31)

4.医务人员格言 篇四

1、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专一行;善待生命,才能收获精彩人生。

2、人不能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当病人以生命相托时,真的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人命至重,贵于千金。

3、心脏手术中控制出血才是节约用血的有效方法,医疗管理上洁身自律才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保障。

4、给每一个病人带来最细致、认真的检查,这就是我的工作。

5、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6、为病人所为,想病人所想,做病人所做,急病人所急。

7、用我们的爱心去呵护,用我们的真诚去呼唤,与病人共筑健康桥梁。

8、皮伤肉伤心灵创伤最深,烧伤烫伤腐败损伤最重。

9、安全重如泰山,责任高于一切,您的满意是我最大的追求。

10、用满腔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去面对每一天、每件事、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11、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希望,我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

12、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脑子活一点,行动快一点;借口少一点,耐心多一点。

13、用精湛的技术减轻患者的病痛,用真情与微笑温暖患者的身心。

14、用真善美的心拥抱生命,即使点滴的收获也能创造奇迹。

15、医护之业,实乃生命之所系,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

16、没有安全的药物,只有安全的药师,用我所学,尽我所能。

17、选择了从医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妇产科就意味着实干。

18、用我们的责任心,一定能树立您战胜疾病的信心。

19、没有救死护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没有纯洁、高尚的护理情怀,是不配做护士的。

20、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自己的信念、责任和医术为医学之圣洁和尊严。

21、病人的需要是我的目标;病人的满意是我的追求;病人的康复是我的快乐。

22、我不是天使,不曾守护过上帝,但我愿为春风化作雨,滋润那些脆弱的生命。

23、我愿用美好的心灵和精湛的技术呵护每一位病人,使病人的生命延续,健康重现,幸福永在。

24、我愿用美好心灵和精湛技术呵护每一位病人,使病人的生命延续,健康重现,幸福永在。

25、生命像一面镜子,对着它皱眉,它回我们皱眉;当我们对它微笑的时候,它回我们微笑。

26、我用心化水浇熄您伤口的火焰,我用情至真抚平您心灵的创伤。

27、尊重病人就是尊重自己,爱护病人就是爱护医院。

28、用我精湛的医疗技术、细致入微的关怀,换取您的健康与幸福。

29、用心做事,低调做人,以言行诠释护理事业的内涵。

30、看好自己是前提是根本,看好他人是职责是义务。

31、护患关系就像一把锁,锁关了,两厢不通,锁开了,豁然无限。

32、一分一毫谨记公私分明,一言一行心系员工冷暖。

33、用心去做好每一项工作,用爱去护理每一个病人。

34、每一根针都融进我们的真诚,每一滴药都输入我们的爱心。

35、真正的好医生是:管得住自己、看得好疾病、帮得了病人。

36、将心比心,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换您的舒心、放心、安心。

37、您的满意是我奋斗的目标,更是我快乐的源泉。

38、用心化成水浇熄您伤口的火焰,我将用情至真抚平您心灵的创伤。

39、人生如海,人如舟,护士就是护航者,从小舟开始航行就有护士相陪,当小舟遇到风险的时候,护士帮忙排除困难,当小舟搁浅了的时候,护士帮忙一直护送到彼岸。

40、尽心尽责,医术精益求精,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的疾苦。

41、医学知识是学来的、医疗技术是炼来的、医德情操是修来的。

42、本分自然地生活,踏踏实实地做事,兢兢业业工作,诚诚实实地交友,心底坦荡地为人。

43、真心真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44、以我真心、细心、耐心,换您放心、安心、舒心。

45、做一颗小草,奉献一片绿色;做一名护士,奉献一颗爱心。

46、塑我天使形象,满怀爱心,源源付出,人道主义,点滴做起,倡导崇尚生命,还健康于病榻,还生命于垂危。

47、凡事为病人着想,病患如己患,急病人之所急。

48、我的微笑,是您伤痛中一缕温暖的阳光;我的汗水,是您康复中一滴渴求的甘露;我的双手,是您心目中一双天使的翅膀。

49、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

50、我们和患者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疾病,让我们携起手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战胜病魔。

51、此生有涯,权钱乃身外之物;彼命有限,名利似过眼烟云。

52、人生的价值不仅仅是轰轰烈烈,更重要的是点点滴滴。

53、用真诚的心,善待生命;用真诚的爱,延续生命。

54、细心周到,展现天使好形象;大医精诚,塑造杏林新风尚。

55、恪守良好医德人人有责,奉献精湛技术个个争先。

56、使用双手的是劳工,使用双手和大脑的是是舵手,只有使用双手、大脑和心灵的才是护士。

57、不任是本职工作还是工会工作,我都坚持多想多走多做。

58、儿科素有哑科之称,我会用爱心、耐心、真心、热心、诚心,使患儿满意,使家长放心。

59、爱是一盏灯,照亮别人,同时温暖自己,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生也将沐浴在爱的雨露中。

60、让濒危的患者生命转归,让与病魔斗争的人们增强信心,让患病的人们痊愈回家,让受伤的心灵得以抚慰。

61、尽己之力,为居民守护健康;努力进取,树白衣天使形象。

62、让我的微笑唤起生命的追求,用我的真诚驱散病痛的折磨。微笑永远,生命永恒。

63、爱由心生,用真诚的心善待病人,用真诚的爱延续生命。

64、把苦、累、怨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患。

65、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无怨无悔做好护理工作。

66、燕帽顶在头上,誓言记在心底,心酸藏在心里,微笑挂在脸上。

67、谁说平凡人的感情比不上天使的美丽,谁说平凡人的幸福像是天堂遥不可及。

68、因为我的工作和努力,而使他人的生命如鲜花般重新绽放,我为此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69、选择护理工作就选择了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70、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韧不拔的工作,以全部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

71、用我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换取患者的称心、放心、舒心与康复的信心。

72、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换您的舒心、放心、安心。

73、上护护国,护未病之病;中护护人,护欲病之病;下护护病,护已病之病。

74、要多思考我能做什么,而不是我应该得到什么。

75、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护理,能重塑您健康肌肤;真诚的微笑与耐心的讲解,能还您自信与快乐。

76、以热情和责任勤恳工作,以真诚与关爱宽待病患。

77、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有爱、豁达、希望的积极心态能将人提升到更高德境界。

78、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79、帮助今天的弱者,就是为了明天的自己,人生在世,凡事尽力尽为。

80、快乐是生活的目标,无论什么都不如快乐那般悠长。

81、为人者,应学会舍得,今天舍得,明天定会获得。

82、人的青春只有一次,生命的价值因奉献而升华,因无悔而永恒。

83、拯救生命是医生的天职,廉洁诚信是医生的美德。

84、我梦想:我的微笑,是您伤痛中一缕温暖的阳光;我愿意:我的汗水,是您康复中一滴渴求的甘露;我希望:我的关爱,是您重返社会的坚定信念。

85、以心为灯,愿作生命的守护天使;燃烧自己,让生命之花在自信中尽情绽放。

86、让我的微笑抚慰您心灵的创伤,让我的翅膀承载您健康的希望。

87、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技术,竭尽所能让所有人健康。

88、最精细的一门艺术就是护理,我衷爱这门艺术并将继续我的护理生涯。

89、记住,最好的人际关系是相互关爱,而不是相互需要。

90、学识不如知识,知识不如做事,做事不如做人。

91、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幸福快乐的感觉,才会使自己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92、谦慎、勤奋和慈悲为人,自省、专注和仁爱行医。

93、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和痛苦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94、想在病人需要之前,将在病人询问之前,做在病人开口之前。

95、有医疗质量才会有医院的效益、有医疗安全才会有病人的信任。

96、用我的爱心去呵护生命,用我的真诚去呼唤健康。()

97、促进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98、工作是眼睛能够看到的爱,护士会让所有的眼睛看到、让所有盲者感受到我们工作中所蕴藏、所展示的爱!爱,在我们的工作中流动;爱,通过我们的工作传播。

5.财务人员的格言 篇五

2013年5月19日,IMA总裁首席执行官Jeffrey Thomson在“管理会计推动财务转型研讨会上”指出:“CMA项目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全世界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尤其是在中国。在过去的三年当中,全世界有大约三万名成员加入了CMA项目,其中有6千名成员获得了CMA认证。而在中国,新的CMA成员也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在中国有2300名CMA获得者,超过6600名的IMA会员。”

Thomson还指到:“正如一名医生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要不断的去学习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医药,作为CMA也要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在中国,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来提高会计人员以及专业财务人员的技能。因此,我们与各个不同的大学、外专局,以及通过我们授权的培训机构的网络共同合作,来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出努力。”

对于个人来说,获得CMA认证能够有效的提升自我,不仅是提升自己的知识,而且是提升自己的薪酬水平。IMA在中国进行了一个薪酬水平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持有CMA认证的人,薪酬水平要比非CMA认证者高34%。而这一优势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人尤其明显,而这项优势也表明,我们应该积极的参加CMA项目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6.财务人员的安全职责 篇六

2.根据公司资金运作情况,合理调配资金,确保公司资金正常运转。

3.搜集公司经营活动情况、资金动态、营业收入和费用开支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4.严格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

5.做好有关单据的审核及账务处理;各项费用支付审核及账务处理;应付账款账务处理;总分类账、日记账等账簿处理;

7.化解财务人员心理压力的途径探讨 篇七

一、财务人员承受的心理压力来源

(一) 来源于组织的压力

单位中有许多因素能引起财务人员的压力感, 这包括观念冲突、单位会计文化等。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是表达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书面材料, 其中许多内容和指标对单位十分重要。当单位为达到考核指标或其他目标时, 就会把目标压力传递到各个部门, 在某些情况下就会对会计机构、财务人员形成压力来源。

(二) 来源于会计环境的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 会计的具体核算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面对会计新概念的不断出现, 知识更新频率增加, 知识老化周期缩短, 财务人员轻松自如地应对新型经济业务、得心应手地处理会计事务的难度大大增加。会计核算准则与制度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系统与会计软件的不断更新, 对财务人员的职称、技能要求不断提高, 使得财务人员不断地学习“充电”, 唯恐落后的压力始终存在。

(三) 来源于财务人员自身的压力

财务人员自身生活、个人性格修养问题也能引发其个人的压力。经历同样的压力和刺激时, 不同的人反应各不相同, 财务人员的一些性格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一是性格内向, 经常压抑自己, 遇到事情喜欢内归因, 且内心体验深刻, 敏感多疑, 这就容易出现性格偏差。二是情绪波动大, 经常大喜大悲, 不善于自我控制, 加之心理活动的耐受力和抵抗力较差, 这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三是社会交往能力较差, 人际关系紧张, 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环境适应能力差, 同样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四是自信心和自我认知系统出现偏差, 在进行自我评估时容易出现两种倾向, 一是估计过高, 二是估计过低。五是太过理想化, 面对会计工作单调枯燥烦琐的现实, 感觉与理想差距太大, 会无所适从, 容易感到自卑、孤独、无助、空虚, 对工作现状心灰意冷, 情绪极端不稳定。

二、财务人员心理压力过大带来的危害

(一) 给财务人员自身带来的伤害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心理压力与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性。过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还会因血压升高而导致肾破坏、因血糖度失调而加重糖尿病。如果压力持续时间过长, 新陈代谢速度的加快可能会引致精力衰退、体重减轻, 最终身体会垮掉。如果压力超过最大限度, 还会使我们心力衰竭、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信心大幅度降低。

(二) 对单位造成的影响

财务人员处在紧张的工作氛围和繁杂的核算工作事务中, 需要始终保持大脑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而财务人员身处重压之下, 会导致其评判能力下降、价值判断运用不当, 最终导致会计工作连连出错, 更严重的是, 财务人员不堪重压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工, 可能导致单位的会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从而影响整个单位的工作秩序。

(三) 对外部相关部门的影响

财务人员需要向有关各方提供相关、可靠、及时的会计信息, 会计工作不仅对单位至关重要, 也涉及单位上级部门相关部门。上级相关部门极为关注单位的会计工作: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和结余是否平衡、专项资金的专用等等。过大的工作压力不管是影响到了财务人员的判断力还是注意力, 哪怕只是在会计报表上弄错了一个小数点, 对上级相关部门报表的合并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化解财务人员心理压力的途径

(一) 优化外部会计环境

1、完善会计行为规范。

会计行为规范是各项会计规范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从层次上看, 它包括会计法规、会计惯例和会计职业道德以及其他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如完善单位会计基本准则, 以解决财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准则真空问题;发布会计惯例说明公告, 会计惯例的选择反映了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 必须加以明确;制定和推行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 采取他律和自律相结合的方法, 把会计主体内在的价值目标和外在导向目标相融合, 形成高层次的职业道德;做好其他相关经济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协调工作。

2、在单位树立诚信的良好风气。

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造假、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等。在单位形成了十分不良的风气, 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也不利于财务人员形成健康的心理。当务之急是要采取有效措施, 在单位范围内形成讲诚信的氛围, 让会计诚信深入人心。

3、提高财务人员在单位的待遇。

一个行业如果没有相应的待遇和认可程度, 那么其从业人员的职业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就不能得到满足, 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性将会极大受挫。正如财务人员考到会计职称, 各个单位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有的单位下达政策给予相应的非领导职务待遇, 而有的单位却没有, 没有一个统一的明文规定, 这也大大的打击了财务人员通过考职称提升自我内在素质的机会。财务人员甚至产生对会计工作中知识更新和业务水平提高的懒惰性, 从而使财务人员满足于现状, 不再学习会计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相关法律法规, 业务素质得不到提高, 会计工作压力自然大大增加。

(二) 优化内部会计环境

1、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优美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财务人员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业务, 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如果办公室空气清新、宽敞明净、和谐安静、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有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会计人文环境。

2、培育健康的单位内部会计文化。

财务人员的集合形成所谓的单位会计文化。单位必须主动拿起会计文化管理这个重要工具, 积极采取行动, 主动地培育和塑造健康的会计文化, 为财务人员创造良好、健康的会计环境。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并不能一劳永逸。与时俱进, 及时调整和更新单位会计文化, 为财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软环境, 使会计文化在单位发展、核心能力营造中始终发挥积极的作用。

3、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会计系统内部分工协作制度以及健全的审批手续、会计核算程序和民主理财制度。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尤其要加强外部的会计监督, 避免内部会计监督独立性不足的缺点。良好的会计激励机制可以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 创新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 优化财务人员自身各项素质

1、财务人员政治素质的优化。

财务人员应该以正确的政治思想作指导, 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会计信仰,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恪守职业道德, 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如实反映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经济业务, 做到实事求是, 坚持原则。财务人员要通过学习和实践, 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提高,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增强职业道义感和荣誉感。

2、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和技能素质的优化。

财务人员必须系统学习会计、财务、审计等专业知识以及经济学、管理、统计、计算机、法律等相关和相邻学科知识。同时, 知识还须转换为现实的技能, 财务人员要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为领导管理提供最优方案。

3、财务人员心理素质的优化。

财务人员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意志心理素质和能力心理素质。意志心理素质可让财务人员在正确的目标指引下, 为了实现会计目标而努力, 克服困难。良好的意志心理素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自控性等。财务人员能力心理素质是指财务人员要具有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基本能力以及可以保障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计算能力、到达能力、分析能力等。

4、财务人员人际关系素质的优化。

会计服务接触的人流量大, 财务人员处于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为了更好地工作, 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所以, 财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和人际关系能力, 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以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财务人员应用非专业的、平淡的语言或形象的数字、巧妙的比喻将财务会计中专业的深奥的理论和术语表达出来, 让其他人接纳并信服。只有听懂才能听下去, 只有听下去才有机会获得支持和理解, 才能在单位中将财务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如果单位出现某种突发状况时, 财务人员不能仅停留在财务部门内部寻求解决的办法, 必须马上找相关部门的人员配合处理, 因为各部门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的, 只有协调好各个环节才能将出现的问题妥善解决。

5、财务人员身心健康的优化。

8.医院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篇八

关键词:医院财务岗位;绩效考核;奖惩激励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28-2

0 引言

医院财务岗位是医院的核心岗位,是医院正常运转的关键与保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医院财务岗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并不完善,过分采用平均主义,难以全面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在构建现代化医院的思想的主导下,医院财务岗位必须构建完善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结合不同岗位的财务职责,结合不同的工作成果,以绩效考核体系为基准,提升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

1 当前医院财务岗位绩效考核的现状

在医院财务岗位中,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包括会计核算工作、如记账、算账、报账和医院整体财务预算、成本管理等,这些工作是医院快速发展的关键。为了推动医院财务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构建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然而医院财务岗位是一个工作量比较烦琐、工作量无法量化的岗位,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基于上述因素,使得绩效考核难以系统化地呈现出来。

一方面,在医院财务岗位的绩效考核过程中,由于财务岗位的工作量比较复杂,工作划分并不清晰,身兼数职现象较多,替班、顶班现象比较多,这些都加剧了医院财务岗位绩效考核的难度。医院财务岗位的管理人员为了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往往采用平均主义的方式来进行一刀切,或者采用单纯的工作日绩效考核制度。

另一方面,医院财务岗位的工作人员的责任比较大,关系着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关系着医院快速稳步的发展。在财务岗位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财务管理者往往忽略了绩效考核体系的重要作用,将绩效考核当作一种辅助,仍以传统的工资制度为主要的参考。可见,在医院财务岗位的绩效考核中,由于财务岗位自身的特殊性,使得绩效考核难以有序开展,绩效考核体系难以形成和完善。这与财务岗位的工作量形成了一个矛盾体,财务岗位的工作量越复杂越大,绩效考核越难以开展,财务人员的心理排斥越严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动力难以提升。

2 医院财务岗位不同工作职责的绩效考核量化标准

医院财务岗位是一个系统化的岗位,财务岗位包含的工作量及工作需求都是比较大的,一直以来医院财务岗位的工作职责划分并不清晰,这给财务岗位的绩效考核增加了难度。为了构建系统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明确医院财务岗位的工作职责,在此基础上实施绩效考核的量化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医院绩效考核的质量,才能切实提升财务岗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2.1 出纳岗位的绩效考核标准

在医院财务岗位中,出纳岗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纳岗位按照不同的工作职责,可以分为现金出纳和银行出纳。前者主要是负责各种现金报销工作及医院各个门诊的入账工作、存款工作。后者主要是负责银行收支业务,每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于尚未到账的款项,银行出纳要做好统计、分析、催缴等工作。此外,现金出纳在统计与汇总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结合医院现金管理的规章制度,保障医院现金的额度不超过定额标准,银行出纳则还需要做好与相关客户的沟通协调工作。医院财务部门出纳岗位的绩效考核量化标准,应该充分结合两类出纳岗位的不同工作量和工作方向,按照百分制来进行绩效考核的量化和统一化。在实际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中,应该以数字代替模棱两可的评价方式,通过这样的量化方式能够提升绩效考核的精准性和精确性,有效地提升绩效考核的质量。对于现金出纳,保障医院现金安全是最重要的工作职责,在绩效考核中”现金安全“的占比较高,一般为30%。其次绩效考核中占比较大的是对医院现金制度的遵守情况,当然还包括日常出勤、工作态度等方面的绩效考核。对于银行出纳来讲,绩效考核体系中”支票管理“是重要的考核内容,这是银行出纳的最主要的工作职责。在绩效考核体系中,支票管理必须按照科学的规章制度,必须明确管理方法,在绩效考核体系中,该部分占比达到了30%。其次是银行出纳的主要工作内容,如核对银行存款、借款、应收款项等。当然在银行出纳的绩效考核中,还包括出勤、工作态度等其他方面的内容。

2.2 收入支出会计岗位绩效考核标准

收入会计岗位和支出会计岗位是医院财务岗位的两个不同的岗位,同时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不同,绩效考核的标准也不大一样。收入会计岗位的主要职责是熟悉收入记账科目,确保医院各项收入都能够准确无误地计入会计科目。特别是医院门诊收费数量比较庞大,收费标准各不统一,在核算应收款项时,收入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明确的款项名目,做好与收费员的接头与沟通工作。支出会计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对票据的审核与核对,做好票据的购买工作。同时,对于支出会计来讲,他们还需要做好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清算与管理,做好医院财产的维护与管理等基础工作。

对于收入岗位会计来讲,在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中,”账务处理“是主要的考评标准,在整个考核体系中占30%。在实际的绩效考核中,侧重于考核收入会计的账务处理能力及质量。其次是医疗款的处理和核算,占比25%,其余考核项目包括出勤、工作态度等基础方面。对于支出会计而言,在绩效考核体系中侧重于支出项的管理和控制。医院在运营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手续费用,包括现金手续费用、银行支出手续费用。作为支出会计,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按照科学的标准,不断提升对各类手续费的管控,这在支出会计岗位绩效考核中占30%。其余考核项目包括出勤、工作态度等基础方面。

2.3 工资会计的绩效考核标准

工资会计是医院财务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岗位,医院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众多,工资基数庞大。工资会计的主要岗位职责是负责整个医院人员工资的发放,包括医生、护士、后勤人员等。在工资发放的过程中,对于五险一金等款项扣除工作等,工资会计要了解国家的政策条例,同时做好与医院内部人员的沟通解释工作。此外,工资会计还需要按时申报职工个税、缴存职工住房公积金等。

对于工资会计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应该充分结合工资会计的具体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量。工资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全院员工的工资、奖金、补贴等足额定时发放。在绩效考核标准中,这部分考核内容应该占据30%的比重。同时,工资会计人员还应该做好全院员工工资奖金的档案管理工作,考核占比为20%。其余考核标准包括出勤、工作态度等。

2.4 主管会计的绩效考核标准

在医院财务岗位中,主管会计是处于核心的作用,主管会计负责审核各类的财务报表及财务信息,确保医院财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能够准确无误的进行。同时,主管会计对一定时期债权债务台账进行登记。同时会计主管还负责与财务主管的对接和协调,在充分发挥自身监督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有效地对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明确的监督与监管。稽核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负责对内会计工作的信息审核。在信息审核的基础上,还需要着力处理好医院会计工作的监督与指导。

主管会计的绩效考核主要侧重于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财务报告是医院财务工作的总体内容,主管会计需要审核财务报告的精准性与质量。这部分在绩效考核中占据着30%的比重,同时主管会计还需要负责财务处理的科学性和质量问题。而稽核会计岗的绩效管理侧重于审核报告的上交与精确。

3 总结

医院财务人员是医院财务岗位的核心人员,长期以来由于医院财务人员的工作量繁杂且不可统计性,使得医院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开展并不顺利。为了有效地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动力,必须结合不同财务岗位人员的不同工作职责,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绩效考核的量化标准来提升绩效考核的精准性。

参 考 文 献

[1] 胡水清.医院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J].中国卫生经济,2014,06.

9.非财务人员应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 篇九

第一部分:管理者必需了解的财务基础知识

一.基本会计知识„„„„„„„„„„„„„1 第一节 基本会计知识„„„„„„„„„„„„.1 第二节 怎样阅读资产负债表(上)„„„„„„„„.8 第三节 怎样阅读资产负债表(下)„„„„„„„„.16 第四节 利润表、折旧与摊销、存货、坏账„„„„„„„„.22

二、基本财务管理知识„„„„„„„„„„„35 第一节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一)„„„„„„„„„„...35 第二节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二)„„„„„„„„„„...40 第三节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二)„„„„„„„„„„...43

第二部分: 如何评价公司/部门经营业绩

一、财务比率分析„„„„„„„„„„„„„.51 第一节 流动性比率„„„„„„„„„„„„„.51 第二节 经营比率„„„„„„„„„„„„„„.52 第三节 资本结构比率„„„„„„„„„„„„.53 第四节 获利能力比率„„„„„„„„„„„„.54 第五节 现金流量比率„„„„„„„„„„„„.55 第六节 获现能力比率„„„„„„„„„„„„.57

二、财务比率金字塔„„„„„„„„„„„„.57

第三部分: 公司/部门预算编制与评价

一、预算管理中的行为问题„„„„„„„„„„„..58

二、编制预算中的问题„„„„„„„„„„„„„ 60

三、经营计划与预算制度„„..„.„„.„„„„„...61

第一节 经营目标„„„„„„„„„„„„„„.61

第二节 预算编制的内容及说明„„„„„„„„.62

第三节 推行预算制度的组织„„„„„„„„„.65

第四部分:公司/部门的成本与费用控制

一、损益表、资产负责表„„„„„„„„„„„„.67

二、成本分类----成本习性„„„„„„„„„„„„.69 三、成本核算模式„„„„„„„„„„„„„„„.77 四、成本控制原则„„„„„„„„„„„„„„„..79

第五部分:资本结构筹划

一、融资渠道...............................80

二、融筹资管理?„„„„„„„„„„„„„„...83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

第一部分

管理者必需了解的财务基础知识

一.基本会计知识

第一节

会计是企业的语言

?

反映企业经济状况的两组会计语言词汇 四个层次的会计语言规则 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 ?

会计语言要素

?

会计工作主要是把企业杂乱的会计数据归纳整理,加工编制成有用的财务信息系统。

学习会计语言,首先要对会计语言要素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对于什幺是会计,社会各界,包括企业家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甚至职业会计人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人说会计是管理的工具;也有人说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的工作就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并对外披露信息。但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会计是企业的语言,这种语言是企业内部交流的工具。

当公司领导开会时,要借助会计语言来研究企业的管理。用会计语言表述,企业用了多少资产,欠了多少债务,拥有多少权益,有多少收入,用去多少费用,获得多少利润等等。会计语言是企业通用的语言,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是通用的,在一个国家里也是通用的,甚至是国际通用的语言。当企业和另外一家企业打交道时,要借助于会计语言;当企业和银行打交道时,也要使用会计语言;当企业和政府打交道时,同样要使用会计语言。

如果把会计当成一种语言来看待,这种语言到底要描述什幺呢?会计语言所描述的内容,就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经济活动。会计描述经济活动时需要借助一种载体,会计语言中所使用的载体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

图1-1 会计语言载体

不管会计多幺复杂,会计报告写的有多厚,凭证账簿有多少,但是会计的语言主要是由两组词汇来构成:一组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语言词汇;另一组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语言词汇。

?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语言词汇

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语言这组词汇里,要了解三个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组词的特点是:它提供的是“时点数”,即在会计语言中,要借助这三个词来讲述企业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状况如何。而这个特定时刻,通常可以理解成某一时点,例如,月末的财务状况如何,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如何。它是一个在特定时点的信息,也有人说这组词所要做的工作,就是给企业的经济活动“拍快照”。

图1-2 会计语言要素——时点信息

?

1.资产

资产一般可以认为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简单的说,资产就是企业的资源。企业资源必须同特定时点连在一起,例如年初拥有多少资产,月末拥有多少资产,12月31日拥有多少资产,它必须和时点连在一起。当然,在某一时刻说企业拥有多少资产,仅有这样一个词还是不够的。为了让人们更了解企业资产的具体内容,在会计语言中给资产做了适当的分类,例如会计上通常是按流动性来分类,就是按资产变现速度的快慢来划分。这里所说的变现就是把资产变成钱,如果这个资产在1年内就能变成钱,这样的资产一般叫流动资产。如果把钱投放出去,例如搞联营、买股票,回收期超过1年,就把这种资产叫长期投资。把企业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建筑设备叫固定资产。另外,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在会计上叫无形资产。不属于前面类别的统称为其它资产。资产做适当的分类后,就知道企业1年内资产能变现的有多少,超过1年收回的投资有多少,机器设备有多少,无形资产有多少,还有其它资产应该有多少。

?

图1-3

公司拥有和控制的具体资产

?

2.负债

负债,一般的解释是,企业承担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承付的现实义务。简单的说,负债就是所欠的钱。在会计语言中,负债必须和特定时点连在一起。例如,在年初欠多少钱,月末还欠多少钱,年末还欠多少钱。但仅有一个负债的概念,还不能满足管理上的需要。为了满足管理上的需要,会计语言中把负债分成两大类:一类叫流动负债,一类叫长期负债。

什幺叫流动负债呢?就是偿债期在1年以内的负债,叫流动负债。偿债期超过1年的负债,通常把它界定为长期负债。有了负债的分类,就可以了解,此时此刻欠多少钱,所欠的钱该在什幺时候还。如果是流动负债,就要筹集资金在年内还清。如果是长期负债,还有时间筹集资金,因为偿还期会超过1年。

图1-4

负债的分类

?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有不同的提法,有的叫所有者权益,有的叫股东权益,也有的叫业主权益。不管如何称呼,它的含义都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资产应该享有多少权益。投资人对企业资产应该享有的权益,有创办企业时投入的资本,这是投资者的权益。企业经营以后赚了钱,应该归投资人所有,这也是投资者的权益。有了所有者权益这个概念,就可以告诉阅读报表的使用者,或者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在特定时点,投资人在企业的财产当中,应该占有多少份额。

这样,会计语言中就产生了第一组词,它们具有时点数的特点,同时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刻是一种什幺样的状况。而这种状况在数量上是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它们数量上的依存关系,也就是在特定时点上资产应该等于负债加股东权益。这个公式是永远相等的,是永恒的,在会计语言上也叫会计恒等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表1-1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A公司

2000年1月1日

金额单位:元 资产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现金

1000 应收账款

800 存货

1200 固定资产

7000 资产总额

10000 应付账款

2000 所有者权益

8000 ?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

10000

从表1-1中可以看出,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符合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案例】

A、B、C三人是好朋友,他们发现,现在的文化公司很赚钱,而且进入的门槛也很低。2002年3月20日,他们决定到工商局去注册一家文化类的公司。注册时,A入股35万元,B入股40万元,C入股25万元,共同投入到公司的资金是100万元。公司运营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资金不够,于是决定向银行贷款。8月15日,他们用公司的固定资产作抵押,向商业银行贷款100万元。

如果问3月20日公司拥有多少资产,我们会说有现金100万元。谁对它拥有权利呢?我们说股东拥有权利,因为投资人是企业的主人。这时候就是资产等于所有者权益,从数量上来讲就是100万元等于100万元,但它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是告诉你此时此刻拥有什幺,二是告诉你,此时此刻谁对100万拥有权利,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100万不够,再借100万存入银行。此时此刻拥有资产多少?我们说200万,谁对它拥有权利呢?两部分人拥有权利,创业者拥有权利100万叫所有者权益,对于创业者来说银行借款是债务,承担的债务有100万。200万=100万+100万,即,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语言词汇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语言词汇共有三个,即收入、费用、利润。从特点上来说,它们是“期间数”。必须是从某一个时点开始到某一个时点结束,这段期间发生了多少收入,发生了多少费用,实现了多少利润。这三个词,可以理解为:第一,是期间数,第二,实际上是给企业所做的录像。三个词之间的关系是,一定时期的利润应该等于一定时期的收入减一定时期的费用,即:

利润=收入-费用

【自检】

两组会计语言词汇都反映了企业经营状况,然而,这两组词汇又有区别,请你谈谈它们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计语言规则

?

既然把会计当成语言来看待,它必须有自己的语言规则。会计语言,为了向人们描述真实的、完整的、可用的会计信息,它也必须尊重自己的语言规则。在我国,会计语言的规则主要有四个层次。

?

《会计法》

第一个层次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办法,是由人大常委会批准的。

?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第二个层次就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会计工作的基本规则。

?

《企业会计准则》

第三个层次就是《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

?

《企业会计制度》

第四个层次就是《企业会计制度》,它也是由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有什幺区别呢?《企业会计准则》侧重的是对经济活动如何确认,如何计量。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就是如何记录经济活动,如何报告经济活动。

图1-5

会计语言规则的四个层次

会计语言规则在以后的章节中会作详细的介绍。在这里,只需要了解,会计语言是要讲规则的,这些规则有《会计法》,有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有财政部颁布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本规则,而且它们的法律效力是不一样的,法律效力最高的是《会计法》,效力最低的是《企业会计制度》。

?

【自检】

四个层次的会计语言规则,其法律效力是不一样的,请你想一想,它们的效力层次是怎样,为什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财务报告的组成 ?

把会计当做一种语言来看待,主要是为了把会计工作看的和自己的生活更接近一些,更亲切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它。而对企业家、企业的管理者来讲,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就是财务报告。有的通过记账、算账、报账、载体凭证账簿等,把最终产品财务会计报告交到管理者的手中。最终产品包括了什幺呢? 这个内容在我国的《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当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应该由三部分组成,即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图1-6

财务报告的组成 ?

会计报表

第一部分就是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以更集中、更概括、更深刻的方式,用一目了然的表格,把一定期间的经营状况记录下来编成表,报告给报表的使用者或者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这些表主要有三张:

◆第一张是资产负债表

◆第二张是利润和利润分配表

◆第三张就是现金流量表

这几张表的使用在以后的内容里将详细讲述。

?

会计报表附注

第二部分是会计报表的附注。报表的数字既有时点数,也有期间数,在这些数字背后,读表人有很多情况不了解。因此,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编表人还有一个义务,就是对报表中的内容要做出解释。例如关于报表的数字计算方法应该解释,对报表数字的构成内容也要解释,报表阅读者需要了解的情况都要做出详细的说明,目的是为了帮助报表阅读者进一步了解报表中没有反映清楚的一些信息。

?

财务情况说明书

第三部分内容就是财务情况说明书。一个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需要对企业的一些财务状况,例如生产经营情况、盈利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等有个概括性的介绍。

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书,通常要把它装订成册。报告书前有目录,目录要告诉使用者,第一部分是财务报表,它包括哪些表,第二部分是会计报表附注,它包括哪些内容,第三部分是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会计报告可以分为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半报告和报告。凡是比1年少的报告,通常称为中期报告。例如月报、季报、半年报。一个完整的报告,称为年报。不同期间的报告,财务会计报告书所要求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作为月报的财务会计报告书编制两张表就可以了,一张是资产负债表,一张就是利润表。半年报,即中期报告,通常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但并不要求写财务情况说明书。标准的年终结算报告,应该包括三部分,即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

【自检】

你常看财务报告书吗?你认为财务会计报告书的使用者通常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小节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把会计当做一种语言来看待。会计有两组词汇,我们用这两组词来描述企业的状况。第一组词汇描述一个企业在特定时点上,公司拥有多少资产,它们是什幺,公司欠了多少债务,什幺时候还,股东在这个时候拥有多少权利,它们是怎幺形成的。第二组词描述了企业在某段期间,发生了多少收入,多少费用,实现了多少利润。

第二个问题是会计作为一种语言,它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国家有这样的规则,国际上也有规则。如果把会计看作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这个规则就是国际会计准则,我国正朝着这条路一步一步的迈进。

第三个问题是一份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书,尤其是报告,它应该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组成,缺一不可。

?

? 第二节

怎样阅读资产负债表(上)

——资产负债表基础

资产负债表四个方面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的两种格式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及其作用

?

什幺是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通俗的说,在资产负债表上,企业有多少资产,是什幺资产,有多少负债,是哪些负债,净资产是多少,其构成怎样,都反映得清清楚楚。在对财务报表的学习中,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因为它体现了企业的财务结构和状况。资产负债表描述了它在发布那一时点企业的财务状况,正如同我们拿一台相机在高速行进的车辆中按下快门,只不过这里的“车辆”是资金流。我们得到一幅静态的画面,它只描述了当时的状况,即信息具有时效性。

?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从资产负债表的功能上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

1.反映资产及其分布状况

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拥有的资产及其分布状况的信息。它表明企业在特定时点所拥有的资产总量有多少,资产是什幺。例如流动资产有多少,固定资产有多少,长期投资有多少,无形资产有多少等。

?

2.表明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其偿还时间

资产负债表能够表明企业在特定时点所承担的债务、偿还时间及偿还对象。如果是流动负债,就必须在1年内偿还;如果是长期负债,偿还期限就可以超过1年。因此,从负债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在特定时点上企业欠了谁多少钱,该什幺时候偿还。

?

3.反映净资产及其形成原因

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在特定时点投资人所拥有的净资产及其形成的原因。净资产其实是股东权益,或者是所有者权益的另外一种叫法。在某一个特定时点,资产应该等于负债加股东权益,因此,净资产就是资产减负债。应该注意的是,可以说资产等于负债加股东权益,但绝不能说资产等于股东权益加负债,它们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因为会计规则特别强调先人后己,也就是说,企业的资产首先要用来偿还债务,剩下的不管多少,都归投资人所有。如果先讲所有者权益,就是先己后人,这在会计规则中是不允许的。

?

【案例】

A、B、C三个家庭想共同投资开公司。2002年4月20日,他们决定到工商局去注册一家东方红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时,A入股35万元,B入股40万元,C入股25万元,共同投入到公司的资金是100万元。公司运营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资金不够,于是决定向银行贷款。9月15日,他们用公司的汽车作抵押,向商业银行贷款20万元。

东方红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和控制的资产总额是120万元,投资人投入了100万元,向银行借款20万元。实际上就是负债20万元加股东权益100万元。净资产是120万元减20万元负债。而这个净资产是怎幺样形成的呢?投资者入股的时候,注入企业资金,它会形成所有者权益。企业赚了钱也应该归股东所有,它也叫所有者权益。

?

4.反映企业财务发展状况趋势

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企业财务发展状况的趋势。当然,孤立的看一个时点数,也许反映的问题不够明显,但是如果把几个时点数排列在一起,企业财务发展状况的趋势就很明显了。例如企业的应收账款,第1年是10万元,第2年是20万元,第3年是30万元,第4年是40万元。如果把这4年的时点数字排在一起,就很容易发现,这个企业的应收账款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收账款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或者销售环节没有管好应收款,或者说明企业做好了,市场扩大了,相应的应收账款也增加了。例如拍电影时,摄影师只能一个个镜头的拍摄,每个镜头仅仅是一幅静态的画面。但是,如果把每一个镜头有机地连起来,就会构成一部生动形象的动态电影。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关注每一个时点的状况,就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反之,不注重捕捉时点数,将会给企业的管理造成比较大的失误。

【案例】

总部设在伦敦的巴黎银行,是世界上首家商业银行,创建于1763年。但是1995年末,这家世界上最老牌的商业银行却破产倒闭了。是什幺原因使这家老牌银行走向末路呢?除了银行内部的控制有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这家银行的董事长比德巴林不重视资产负债表。在一次演讲中,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若以为揭露更多的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就能够增进对一个集团的了解,那真是幼稚无知了。他的意思是,如果认为时点数有那幺重要,那简直就是幼稚无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发表这番“高论”之后不到1年的时间,巴黎银行破产了,这是他绝对没有想到的。因为他不重视对资产负债表的阅读,使银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其实巴黎银行是完全可以避免破产的。银行每天都要编资产负债表,如果银行的高层管理能够关注资产负债表,就会知道公司已经发生什幺事情。如果及时采取措施,就不至于使得公司破产倒闭。因此,虽然是时点数,如果关注它、认识它、使用它,就能够为管理做出很大的贡献。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有两种资产负债表格式:一是账户式表格,二是报告式表格。

账户式表格

资产负债表要披露三大数字:一是此时此刻有多少资产,二是此时此刻有多少负债,三是此时此刻拥有多少所有者权益。如果把这三个数字及其内容分左右排列,左边列示企业拥有的资产,右边列示企业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很像账户,所以人们称其为账户式的资产负债表。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参考格式是账户式,一般商店里出售的也是账户式表格。

?

表2-1 账户式表格 资产 行次 金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行次 金额 流动资产 ? ? 流动负债 ? ? 长期投资 ? ? 长期负债 ? ? 固定资产 ? ? 负债总计 ? ? 无形资产 ? ? 实收资本 ? ? 递延资产 ? ? 资本公积 ? ? 其它资产 ? ? 盈余公积 ? ? ? ? ? 未分配利润 ? ? ? ?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 资产总计 ?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 ?

报告式表格

报告式的资产负债表,它的特点是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改成上下排列,即首先列示企业的所有资产,其次列示企业的所有负债,然后列示企业的股东权益。由于上下排列类似于领导的报告,所以称为报告式的资产负债表。

虽然制度上的参考格式是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可是现实生活中所见到、所使用的一般都是报告式的资产负债表。因为现在手工编制报表的比较少,一般都是用计算机打印报表,使用的纸型一般都是A4纸型,如果用账户式的资产负债表,不仅字小,而且很难看。而使用报告式的表格,不仅字比较清晰,而且格式也比较美观。

表2-2 报告式表格 ? 资产 ? 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 其它资产 资产合计 ? ?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负债总计 ? ?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 ××× ××× ××× ××× ××× ? 负债 ? ××× ××× ? 所有者权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

资产

?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在1年内能够变现,是指一般而言,现实生活中可能经常会出现一些非正常情况。列在流动资产下的项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货币资金

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保证金存款等的合计数,合称货币资金。

(2)短期投资

企业在证券市场上买股票,买债券,但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的投资,也是流动资产。

(3)应收账款

即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账款在1年内应该能够收回,所以也是流动资产。

(4)预付款

即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它也是属于流动资产。

(5)存货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各种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一般来说,这些商品在1年内企业要幺把它卖掉变成钱,要幺把它消耗掉,然后再变成钱,也属于流动资产。

【自检】

请你在下面属于货币资金的选项后划“√”: 银行结算户存款 ? 库存现金 ? 商业承兑汇票 ? 外国存款 ? 银行汇票存款 ? 银行承兑汇票 ? 银行本票存款 ? 信用卡存款 ? 应收账款 ? 信用保证金存款 ?

2.长期投资

会计上通常是以1年为单位,1年以内的就叫短期,1年以上的就叫长期,这是会计上的一个基本划分。长期投资强调的是一个对外投资的问题,如果投资出去以后投资企业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这样的投资一般叫股权投资。企业买股票,如果所持有的股票准备超过1年,或者长期持有的话,这个投资也是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购买债券以后,企业和对方仍然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就是把钱借给对方,对方付给一定的利息。这种投资企业并不能变成主人,这叫债权投资。

3.固定资产

在固定资产当中,报表项目要列示这样一些内容:

(1)固定资产原价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花了多少钱,叫固定资产原价。

(2)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叫累计折旧。

(3)固定资产净值

用固定资产的原价扣掉累计折旧就是固定资产净值。比如公司购买一辆汽车花了10万元,现在已经折旧了1万元,所以净值是9万元。

(4)在建工程

企业搞基本建设工程,购买材料、物资,这叫工程物资;工程已经开工了,已经投入了资金,这叫在建工程。

4.无形资产

没有实物形态,但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例如商标权、专利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5.其它资产

在报表中,其它资产是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除了前边那些资产以外,剩下的都叫其它资产。目前我国指的其它资产,一个是摊销期限超过1年的费用,叫长期待摊费用; 另一个是其它长期资产,一般包括国家批准储备的特种物资、银行冻结存款以及临时设施和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

表2-3

资产内容表

编制单位:A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产 年末数 年初数 流动资产: ? ? 货币资金

1,897,285,618.79 911,741,820.73 短期投资 ? ? 应收票据

636,710,917.90 6,065,759,932.85 应收股利 ? ? 应收利息 ? ? 应收账款

3,110,693,439.80 1,205,803,404.18 其它应收款 1,719,234,476.15 104,878,147.67 预付账款

260,297,060.69 323,763,972.55 应收补贴款 ? ? 存货

6,142,816,848.70 7,438,195,385.65 待摊费用 13,920,000.00 ?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16,593,865.44 27,313,926.38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 ? 其它流动资产 ? ? 流动资产合计 13,797,552,227.47 16,077,456,590.01 长期投资: ? ? 长期股权投资 179,689,921.45 179,437,261.09 长期债权投资 ? 7,818,966.53 长期投资合计 179,689,921.45 187,256,227.62 固定资产: ? ? 固定资产原价 2,497,918,466.23 2,038,502,074.66 减:累计折旧 712,266,544.18 525,447,052.47 固定资产净值 1,785,651,922.05 1,513,055,022.19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 固定资产净额 1,785,651,922.05 1,513,055,022.19 工程物资 471,697.48 ? 在建工程

532,027,124.16 627,954,376.24 固定资产清理 245,508.57 1,046,045.28 固定资产合计 2,318,396,252.26 2,142,055,443.71 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 ? ? 无形资产

167,520,054.43 171,053,884.87 长期待摊费用 43,720,542.08 4,134,615.44 其它长期资产 ? ? 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合计 211,240,596.51 175,188,500.31 递延税项: ? ? 递延税款借项 ? ? 资产总计

16,506,878,997.69 18,574,137,795.12

把资产分成这样几类的意义是什幺?就是让读者一看到流动资产就知道1年内它能够变成钱;看到长期投资就知道回收期要超过1年;看到固定资产就知道它们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机器设备;看到无形资产就是知道是专利等等。而且从上往下看,变现能力是越来越差。如果企业需要钱,需要把资产变成钱,上边比较容易实现,例如流动资产很容易变成钱,但是要想把其它资产、无形资产变成钱则比较困难。因此,读表时会发现,下边资产占的比重越大,企业变现能力就越差。

?

【自检】

企业的资产按流动性划分有哪几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负 债

?

1.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的偿还期肯定是在1年以内,1年以内的流动负债有如下项目:

(1)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指企业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的各种借款。

(2)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有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

(3)预收账款

企业预收客户的钱而没有给商品,叫预收账款。

(4)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

应付工资是企业对职工个人的一种负债,是企业使用职工的知识、技能、时间和精力而给予职工的一种补偿(报酬)。应付福利费是企业准备用于企业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

(5)应交税金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和实现的利润,要按照规定向国家交纳各种税金,这些税金叫应交税金。

(6)其它应交款

税法中没有规定,但国家强制征收(比如教育费附加)的款项,叫其它应交款。

?

2.长期负债

(1)长期借款

企业借款的偿还期超过1年,叫长期借款。

(2)应付债券

企业根据国家的规定,向社会发行债券以筹集资金,称之为应付债券。其实这相当于企业向社会各界借钱,对公司来讲它形成的是一种债务。对于债券的发放,国家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必须切实遵守相应的法律。

(3)长期应付款

现在的业务当中,分期付款的比较多。企业买了几台设备,但没有马上给钱,其偿还期超过1年,这样的应付款叫长期应付款。

? 表2-4 负债内容表

编制单位:A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负债 年末数 年初数 流动负债: ? ? 短期借款 237,984,245.00 1,153,000,000.00 应付票据 1,371,700,708.38 5,031,620,414.05 应付账款

1,446,186,787.35 1,158,400,489.12 预收账款

260,395,348.33 273,663,260.95 应付工资 9,875,580.00 ? 应付福利费 137,878,063.97 112,667,409.29 应付股利 2,970,818.02 4,955,531.62 应交税金

-33,150,492.57-26,418,544.61 其它应交款 44,441,228.06 46,767,082.17 其它应付款 55,390,948.31 73,767,466.04 预提费用 905,455.55 587,774.72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 30,000,000.00 9,875,580.00 其它流动负债 ? ? 流动负债合计 3,564,578,690.40 7,838,886,463.35 长期负债: ? ? 长期借款 6,000,000.00 36,000,000.00 应付债券 ? ? 长期应付款 ? ? 专项应付款 ? ? 其它长期负债 ? ? 长期负债合计 6,000,000.00 36,000,000.00 递延税项: ? ? 递延税款贷项 11,020,467.41 12,244,963.73 负债合计

3,581,599,157.81 7,887,131,427.08

?

所有者权益

?

1.投资者投入

投资者投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叫实收资本,但如果是股份公司就叫股本;第二部分是资本公积金。

【案例】

A、B、C三个大学教授共同投资,2000年4月20日,到工商局注册了一个新方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时,A入股35万元,B入股60万元,C入股25万元,共同投入到公司的资金是120万元。但他们到工商局只注册100万元,如果问新方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此时此刻一共有多少资产?回答是120万元。但如果把120万元一分为二,在工商局注册的那笔钱,叫实收资本100万元,超过注册资本那部分,叫资本公积金20万元。其实120万元都是投资者入资注入进来的,但是把它一分为二,就便于和我国注册资本政策保持一致。

2.经营积累

经营中的积累,通常也叫留存收益。如企业到年末时净赚100万元,假定净赚的100万元一概不分配,这100万元就是股东的,叫所有者权益,又叫未分配利润。如果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分配,10万元做法定盈余公积金,10万元做法定公益金,这个100万元就一分为二,所赚的100万元中有20万元叫盈余公积金,另外80万元不安排分配,叫未分配利润。

表2-5 股东权益内容表

编制单位:A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31日

单位: 元 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年末数 年初数 股本

2,164,211,422.00 1,988,968,232.00 资本公积

4,077,048,884.74 2,539,336,835.21 盈余公积

4,843,704,327.40 4,738,640,680.94 其中:法定公益金 953,997,675.66 901,465,852.43 未分配利润 1,840,315,205.74 1,420,060,619.89 股东权益合计 12,925,279,839.88 10,687,006,368.04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 16,506,878,997.69 18,574,137,795.12

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金表明企业原来注入了多少,而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表明所赚的钱留在企业有多少。

?

在这一讲当中,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

首先,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四个方面的作用。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拥有的资产及其分布状况的信息;能够表明企业在特定时点所承担的债务、偿还时间及偿还对象;能够反映在特定时点投资人所拥有的净资产及其形成的原因;能够反映企业财务发展状况的趋势。

其次,介绍了资产负债表的两种基本格式,一种是报告式,一种是账户式。国家规定使用的是账户式表格,然而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却是报告式的表格,因为有其明显的优势。

最后,介绍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内容,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每个方面的内容又包括许多小的项目,在看报表时,一定要明确各小项目所指的含义。

?

? 第三节

怎样阅读资产负债表(下)

——基本方法与技巧

?

总额观察把握财务变化的方向 具体项目浏览寻找变动原因

借助相关的财务比率透视财务状况

?

总额观察

?

拿到资产负债表以后,感到最困惑的是不知道要看什幺,这是缺乏看表的方法和思路。那幺,如何解除这种困惑呢?面对资产负债表,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观察总额的变化。

不管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有多少,其大项目只有三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而这三个数字之间内在的数量关系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资产是企业资源变化的一个结果,引起这种结果变化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负债的变化;二是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既然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那幺资产的增减变化量应该等于负债的增减变化量加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的增减变化量=负债的增减变化量+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量

?

资产增加

在具体考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依存关系时,当一个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资产总额增加,伴随的原因可能是负债在增加,或者是所有者权益在增加。

?

【案例】

2000年5月,由于扩大经营,A公司从银行借款100万元存入公司账户。那幺此时此刻A公司的资产增加了100万元,同时A公司的负债也增加100万元。2001年10月,公司的管理层认为市场形势很好,决定继续扩大投资,A公司的投资者继续注入资金,往公司再注入100万元。此时此刻,A公司的资产又增加100万元,而且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也增加100万元。也就是说,当资产增加时,伴随的原因可能是负债在增加,或者是所有者权益在增加。

?

资产减少

当一个企业资产在减少时,伴随的原因可能是负债在减少,也可能是所有者权益在减少。

?

【案例】

2000年8月,由于扩大经营,A公司从银行借款100万元存入公司账户,偿还期限两年。那幺此时此刻A公司的资产增加了100万元,同时A公司的负债也增加100万元。2001年10月,公司的管理层认为市场形势很好,决定继续扩大投资,A公司的投资者继续注入资金,往公司再注入100万元。此时此刻,A公司的资产又增加100万元,而且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也增加100万元。2002年8月,公司的借款已到期,A公司向银行还款100万元,那幺资产会减少100万元,公司的债务也就减少了100万元。2002年10月,A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认为现在的市场比较疲软,决定减少公司的投资。在工商局变更公司的注册资本,从公司的注册资本中依法撤资100万元。此时此刻,公司的资产会减少100万元,而股东的财产权利也会减少100万元。也就是说当资产增加时,负债可能在增加,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在增加; 当资产减少时,负债在减少,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在减少。

其实,在现实中真实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当资产增加时,可能负债在增加,而所有者权益在减少。研究这三个数字的关系,就可以基本上把握企业在某个经营时段中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也就可以摸清这个企业财务发展变化的基本方向。

?

表3-1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A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产 年末数 年初数 流动资产: ? ? 货币资金

1,897,285,618.79 911,741,820.73 短期投资 ? ? 应收票据

636,710,917.90 6,065,759,932.85 应收股利 ? ? 应收利息 ? ? 应收账款

3,110,693,439.80 1,205,803,404.18 其它应收款 1,719,234,476.15 104,878,147.67 预付账款

260,297,060.69 323,763,972.55 应收补贴款 ? ? 存货

6,142,816,848.70 7,438,195,385.65 待摊费用 13,920,000.00 ?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16,593,865.44 27,313,926.38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 ? 其它流动资产 ? ? 流动资产合计 13,797,552,227.47 16,077,456,590.01 长期投资: ? ? 长期股权投资 179,689,921.45 179,437,261.09 长期债权投资 ? 7,818,966.53 长期投资合计 179,689,921.45 187,256,227.62 固定资产: ? ? 固定资产原价 2,497,918,466.23 2,038,502,074.66 减:累计折旧 712,266,544.18 525,447,052.47 固定资产净值 1,785,651,922.05 1,513,055,022.19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 固定资产净额 1,785,651,922.05 1,513,055,022.19 工程物资 471,697.48 ? 在建工程

532,027,124.16 627,954,376.24 固定资产清理 245,508.57 1,046,045.28 固定资产合计 2,318,396,252.26 2,142,055,443.71 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 ? ? 无形资产

167,520,054.43 171,053,884.87 长期待摊费用 43,720,542.08 4,134,615.44 其它长期资产 ? ? 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合计 211,240,596.51 175,188,500.31 递延税项: ? ? 递延税款借项 ? ? 资产总计

16,506,878,997.69 18,574,137,795.1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年末数 年初数 流动负债: ? ? 短期借款

237,984,245.00 1,153,000,000.00 应付票据

1,371,700,708.38 5,031,620,414.05 应付账款

1,446,186,787.35 1,158,400,489.12 预收账款

260,395,348.33 273,663,260.95 应付工资 9,875,580.00 ? 应付福利费 137,878,063.97 112,667,409.29 应付股利 2,970,818.02 4,955,531.62 应交税金

-33,150,492.57-26,418,544.61 其它应交款 44,441,228.06 46,767,082.17 其它应付款 55,390,948.31 73,767,466.04 预提费用 905,455.55 587,774.72 预计负债 ? ?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30,000,000.00 9,875,580.00 其它流动负债 ? ? 流动负债合计 3,564,578,690.40 7,838,886,463.35 长期负债: ? ? 长期借款 6,000,000.00 36,000,000.00 应付债券 ? ? 长期应付款 ? ? 专项应付款 ? ? 其它长期负债 ? ? 长期负债合计 6,000,000.00 36,000,000.00 递延税项: ? ? 递延税款贷项 11,020,467.41 12,244,963.73 负债合计

3,581,599,157.81 7,887,131,427.08 所有者权益: ? ? 股本

2,164,211,422.00 1,988,968,232.00 资本公积

4,077,048,884.74 2,539,336,835.21 盈余公积

4,843,704,327.40 4,738,640,680.94 其中:法定公益金 953,997,675.66 901,465,852.43 未分配利润 1,840,315,205.74 1,420,060,619.89 所有者权益合计 12,925,279,839.88 10,687,006,368.04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16,506,878,997.69 18,574,137,795.12

表3-1是A公司的一张资产负债表。从表中资产总额年末数和年初数(年末数是指本的12月31日的数字,年初数是指上一年12月31日的数字)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期末的资产总额比期初减少了;表中年末的负债总额与年初作比较,负债总额也减少了;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年末数比年初数大,说明所有者权益在增加。

从总额观察中可以找到一个方向性的问题:从年初到年末,该企业资产总量在减少,而负债在急速下降,所有者权益在增加。根据报表中关于资产的增减变化,就可以进一步探究这种变化的原因。

总额观察的目的就是要把握一个企业财务状况发展的方向是什幺。既然知道资产总量减少只是个结果,而引起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负债的变化和股东所有权的变化,读表人心里马上就要想到,既然是负债在减少,那幺负债到底是因为什幺原因减少;既然是所有者权益在增加,那幺所有者权益是因为什幺原因增加。?

?

具体项目浏览

?

要探究具体变化的原因,就要对报表作具体的浏览。具体项目浏览,即拿着报表从上往下看,左右对比看。从上往下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观察,而左右对比就要看一看哪个数字发生的变化最大;哪个数字发生变化的速度最快,哪个就是主要原因。具体项目浏览的特点是有的放矢。

以表3-1为例,资产总量在减少,负债在减少,那就看负债的具体数字。负债有流动负债,还有长期负债。看流动负债时,会发现流动负债中有两个项目变化比较突出,一个是短期借款,另一个是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的减少量年末和年初作比较,有几十个亿。读表人要关注重大问题,如果数额很小,不去关注它也不会出现重大的问题,但巨额的数字必须要给予充分地关注。

从A公司了解到,短期借款已经到期,按照合同规定必须偿还,那是正常的现象。应付票据虽然有几十个亿在减少,但公司在买商品时,使用的是商业汇票结算,而且已经做出承诺要在这个时候付款,那也属于正常现象。这样就明白了资源总量减少的第一个原因是负债的减少,负债减少的原因其实是在偿还大量的流动负债。对原因应该了解到什幺程度呢?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一定要关注重大问题,而重大的程度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把握。

下面分析资产减少而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原因。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一共有四项: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看这个报表时可以发现,四个项目的年末数比年初数都增加了。先说第一个项目和第二个项目的增加,如果一个企业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增加,那幺就可以说明:企业的投资者继续把资金注入到企业,实收资本增加或股本增加,说明股东不光把钱注入到企业,而且还变更了注册资金,就是提高了注册资金,所以这两个项目会增加。再看下边两个项目:盈余公积和分配利润,这两项也增加了。只有企业赚了钱,才可能提起盈余公积,只有企业赚了钱,未分配利润才有可能增加。这样基本原因就清楚了,盈余公积的增加和未分配利润增加,说明企业还是赚了钱。?

?

借助相关财务比率透视财务状况

?

医生给病人看病,首先要“望、闻、问、切”,接着要借助科学手段看病。同样,看财务报表时,首先要摸清财务状况的基本方向,然后借助一些财务指标的“化验”来对企业财务“机体”做一个基本的检查,也就是借助相关财务比率,对企业财务“机体”做常规检查。

?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这个指标表明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债务,同时也可以用来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由于站的角度不同,对这个指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 100%

从财务学的角度来说,一般认为我国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是40%左右。上市公司略微偏高些,但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一般也不超过50%。其实,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企业的经营者对资产负债率强调的是负债要适度,因为负债率太高,风险就很大;负债率低,又显得太保守。债权人强调资产负债率要低,债权人总希望把钱借给那些负债率比较低的企业,因为如果某一个企业负债率比较低,钱收回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投资人通常不会轻易的表态,通过计算,如果投资收益率大于借款利息率,那幺投资人就不怕负债率高,因为负债率越高赚钱就越多;如果投资收益率比借款利息率还低,等于说投资人赚的钱被更多的利息吃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要求企业的经营者保持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而应保持一个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率。

其实,不同的国家,资产负债率也有不同的标准。如中国人传统上认为,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在40%左右。这只是一个常规的数字,很难深究其得来的原因,就像说一个人的血压为80~120毫米汞柱是正常的,70~110毫米汞柱也是正常的一样,只是一个常规的检查。欧美国家认为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是60%左右。东南亚认为可以达到80%。

图3-1 不同国家的理想值

不同的理念当然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比如当东南亚突然出现金融危机时,我国虽然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大,但与东南亚相比,所受到的冲击要小得多。因为东南亚的负债率比较高,出现金融危机以后,资产变现能力就比较差,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所以大批企业纷纷破产倒闭。

理想化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相关人士对资产负债率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我国很多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认为理想的资产负债率是40%~50%,但是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在30%,甚至是20%。东南亚和欧美国家认可的资产负债率比原来的负债水平都有所下降。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负债率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在经济比较景气的情况下投资的机会比较多,用钱的地方也比较多,理想的负债率就高一些;经济不景气,投资赚钱的机会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资产负债率就要低一些。

从一个企业的安全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适度,或者资产负债率比较低,这个企业在财务上是安全的;如果一个企业的负债率比较高,那幺这样的企业财务结构就很不稳定,因为大量的资产是借别人的,而借别人的资产到时需要偿还,就存在偿还风险。

?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与企业的流动负债之比,写成算式则为:

流动比率 = 企业的流动资产÷企业的流动负债

从财务上来讲,这个比值的理想值是2,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应该保持2∶1的关系。如果一个企业的流动比率大于2,通常认为这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强;如果一个企业的流动比率小于2,通常认为这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弱。

但有时这个指标可能会造成一种错觉。比如流动资产中大量的是残损霉变、呆滞积压的商品等存货,或者是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那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比值大于2,也不能证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强。

?

速动比率

为了进一步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进行检验,还得使用另一个“化验”指标,即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总额除以流动负债总额。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从理论上来讲,速动资产是可以迅速地转换成现金的资产。财政部有一个硬性的规定:迅速可以转换成现金的资产就是速动资产,它等于流动资产减去存货。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也就是说,存货不能迅速地转换成现金资产,其它的都视同可以迅速转换成现金的资产。其实剩下的资产也不一定都能够迅速转换成现金,这只是财政部规定的一个基本指标,财务专家也认可这样一种惯用的计算方法。

在工商企业中,存货在整个流动资产中一般要占到50%左右。所以如果说流动比率是2,那幺速动比率应该就是1。一般来说,速动比例的理想值是1。如果一个企业的速动比率大于1,通常认为这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强;如果企业的速动比率小于1,通常认为这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弱。

当一个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时,财务结构可能不稳定,而判断企业财务结构是否稳定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所以要跟进检查两个内容: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借着这两个指标,就可以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

?

【案例】

以上文中的表3-1为例,阅读它的第一步叫总额观察,目的是什幺?找方向——资产在减少,负债在减少,所有者权益在增加。

第二步叫具体项目浏览,目的是什幺?找原因。发现负债的那些数字,短期借款在下降,应付票据在偿还,而且判断是正常的。所有者权益在增加,一是股东注入了资金,二是企业还是赚了钱的。

第三步是借助相关财务比率来看一看这个企业财务的安全系数是加大了还是降低了。通过计算得到这样一组数据:这个企业2000年的资产负债率是42.5%,2001年是21.7%,也就是说它的负债率从42.5%降到了21.7%,那幺它的负债水平在迅速下降。负债水平在迅速下降,企业财务的安全系数在增强,这个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是强还是弱呢?通过计算了解到,这个企业2000年的流动比率是2.05,到了2001年流动比率是3.87,一般的理想值是2,它是3.87,所以流动比率表明这个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强。

通过对速动比率的检查,发现2000年这个企业的速动比率是1.102,而到了2001年是2.15,速动比率的理想值比1多,短期偿债能力就比较强。就是说借助相关财务比率,检验的结果是这家公司负债水平在下降,而短期偿债能力在明显的增强。总的评价是这个企业的财务结构更趋于稳定。

?

【自检】

如果某一个企业的流动比率比2大,速动比率比1大,那幺能不能说明这个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就一定强呢?

?

第四节 利润表、折旧与摊销、存货、坏账

1)利润表

从开始到现在,我们都把销售收入或费用成本直接地加减到所有者权益中的利润里,但现实中因为利润的重要性,会计中有些科目和利润报表是特别为它而制订的。

利润

企业的财富

企业的财富

成本,费用

销售收入

借方

贷方

会计科目一共有5类!

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资产类 比如: 现金 银行存款 负债类 比如: 短期借款 应付帐款

所有者权益类 比如: 实收资本 本期利润

本期利润表

产品销售收入

X

产品销售成本 X

产品销售费用 X

管理费用 X

财务费用〔收入〕 X 〔X〕

营业外支出〔收入〕 X 〔X〕

所得税 33.3% X

净利润〔或亏损〕

〔X〕 X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

资产负债表

损益类

本期利润表

成本类

产品销售成本

资产类:

现金

应收帐款

等等„

负债类:

短期贷款

应付帐款

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

本期利润

损益类:

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

成本类: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2)存货的核算

存货的含义和范围:

存货,是指企业为保证其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而持有的各种商品和货物。工业企业中,存货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等„

商业企业中,存货则主要包括各种用于销售的商品及非商品类的材料物资等。

存货的计价:

存货应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其中包括:买价、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费等等„

5种核算方法

1-个别辨认法

如果可以确认存货的属性的话,就可以确定存货的价值。

这个方法主要用于可以辨认的商品及货物,比如一些大型机器。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按照存货收发的顺序,假定先收入的存货先发出,并按此流转程序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例:某企业A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9月1日:结余500公斤,单位成本4.2公斤,总成本2100元。9月5日:购入12000公斤,单位成本4.5公斤,总成本54000元。9月10日:领用8000公斤。

9月15日:购入10000公斤,单位成本为4.9公斤,总成本49000元。9月25日:领用11800公斤。

按照先进先出法,9月10日领用的材料,其实际成本确定如下:(500×4.2)+(7500×4.5)= 35850元

即假定月初结存500公斤先领用,其余7500公斤属于9月5日购入。类似地,9月25日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4500×4.5)+(7300×4.9)= 56020元

3-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月末根据月初结存及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和数量,平均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月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实际成本

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承前例,按照加权平均法,可计算如下:

全月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 2100+54000+49000

500+12000+10000

= 105100/22500 = 4.67元 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8000+11800)× 4.67 = 92466元

4-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是指存货每收入一次即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实际成本,每次领用都按重新计算的平均实际成本确定发出存货成本。计算公式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次收入存货前结存实际成本 + 本次收入存货实际成本

本次收入存货前结存数量 + 本次收入存货数量

每次领用或发出存货前实际成本= 本次领用或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最近一次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按前例,9月5日的移动加权平均实际单位成本为: 2100+54000 =

56100 = 4.488元 500+12000

12500

9月10日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8000×4.488 = 35904元

9月15日购入10000公斤后,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即变为: 20196 + 49000 = 4.772元 4500 + 10000

9月25日领用11800公斤的实际成本则为: 11800×4.772 = 56310元

5-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正好与先进先出相反,它假定后收入的存货先发出,其成本流转按此假定顺序进行。这种方法在物价变动条件下,能较好地实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保证成本费用和利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部分抵消物价上涨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按前例,我们可确定后进先出法下9月10日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8000×4.5 = 36000元

同样地,9月25日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可确定为:(10000×4.9)+(1800×4.5)= 57100元

9月10日 9月25日 总额

先进先出法 35850元 56020元 91870元 后进先出法 36000元 57100元 93100元 加权平均法 37360元 55106元 92466元 移动平均法 35904元 56310元 92214元

93100由于资产的陈旧和贬值。

固定资产的特点: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较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和其它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等。

无形资产的特点:

(无形资产具备如下三个特征:

1-没有物质实体

2-能使企业长期(超过一年)受益 3-所代表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不确定性

(无形资产有: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著作权、场地使用权和商誉等。

其它资产:

其它资产包括:开办费、筹建期间汇兑损失和递延支出等。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

直线折旧法、工作量法、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应当采用直线法计算,如需要采用其它方法计算折旧,可以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使用。

记帐方法:

(每月底,在准备报表时

在固定资产的科目里设有“累积折旧”(记帐时,借记 管理费用

贷记 累积折旧

1-直线法: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率= 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注意:残值应当不低于原价的10%,另外所有的固定资产都有税法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

例如:某企业有一辆汽车,原价¥70000,最低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7000

机器年折旧率=

1-10%

= 18%

机器最低使用年限:5 年次

年初折余价值 ¥

年折旧额 ¥

累计折旧额¥ 年末折余价值 1

2-工作量法:

这是根据固定资产在全部使用年限中的预计工作量,先计算出单位工作量应计提的折旧额,然后根据各期工作量求出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的方法。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可按不同的量度计算,如汽车的行驶里程(行驶里程法)、机器生产的产品产量(产量法)以及机器工作小时(工作时数法)。

单位工作量应计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估计残值

预计总工作量

各期折旧额=单位工作量应计折旧额×

该期实际工作量

例如:

某企业有大型运输卡车一部,原价¥200000,预计全部行驶里程为400000公里,预计残额¥20000。该车今年8月共行驶5000公里。8月份的应计折旧额可计算如下: 单位工作量应计提的折旧额=

200000×90%

400 000

= ¥0.45

8月份应计提折旧额

= 5000×0.45 =¥2250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就是用直线折旧率的两倍,去乘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折于价值,以计算一定期间应计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法。

例如:某企业有一辆机动车,原价¥70000元,使用期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7000元,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各年应提折旧额的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直线折旧率

直线折旧率=

×

100%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 1/50×100% = 20%

2)将直线折旧率乘以2,2×20% = 40%以此作为 计算年折旧额的固定折旧率

3)将上述固定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帐面净值,得各年应计提的折旧额,各年折旧额的计算如下表所示

年次

年初折余价值 ¥

年固定折旧率 年折旧额 ¥

累计折旧额¥ 1 70000 40% 28000 28000 2 42000 40% 16800 44800 3 25200 40% 10800 55600 4 14400 40% 5760 61360 5 8640 1640 63000

各种折旧法的比较:

年数总和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直线法 年次 20998 28000 12600 1 16802 16800 12600 2 12600 10800 12600 3 8398 5760 12600 4 4202 1640 12600 5

第五年的折旧额是以第五年的年初折余价值减去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得出的,这样便可以保证计提的折旧额不高于应提的折旧额。

4-年数总和法

也是加速折旧法。计算方法:

第i年的折旧率=

N-K

= 2(N-K)

1+2+…+N

N(N+1)

N=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

K=至第i年年初止固定资产已提折旧年限

然后:

第i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估计残值)×第i年的折旧率

按前例:

第1年的折旧率=

5-0

= 2(5-0)

=33.33%

1+2+3+4+5

5(5+1)

第2年的折旧率=

5-1

= 2(5-1)

=26.67%

1+2+3+4+5

5(5+1)

第3年的折旧率=

5-2

= 2(5-2)

=20%

1+2+3+4+5

5(5+1)

第4年的折旧率=

5-3

= 2(5-3)=13.33%

1+2+3+4+5

5(5+1)

第5年的折旧率=

5-4

= 2(5-4)

=6.67%

1+2+3+4+5

5(5+1)年次

原价-残值 ¥

年初折余价值 ¥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

累计折旧额¥ 1 63000 70000 33.33% 20998 20998 2 63000 49002 26.67% 16802 37800 3 63000 32200 20% 12600 50400 4 63000 19600 13.33% 8398 58798 5 63000 11202 6.67% 4202 63000

无形资产与其它费用的摊销:

记帐方法:

每月底,在准备报表时

记帐时,借记管理费用,直接贷记无形资产或其它费用的科目 如:借记:管理费用

¥400

贷记:开办费

¥400

计算方法:

根据无形资产和其它费用的摊销限期,每年平均摊销。

如例:开办费¥40000,摊销限期:5年 每月摊销额 = 40000 / 5 / 12 =¥666.67 每年摊销额 = 40000 / 5

=¥8000

练习:

中兴公司91年1月1日买了一辆法拉力给他的总经理用,原价:¥2 000 000,残值:¥200 000 使用限期为5年,预计行驶量:500 000公里 91年至95年的行驶量分别为: 91年:80 000公里 92年:80 000公里 93年:90 000公里 94年:85 000公里 95年:95 000公里

请你用4种折旧法来几算出这辆车从91年至95年的每年折旧额。

另外,中兴公司91年1月1日的开办费为¥500000,分5年摊销,请你算出每年的摊销额。

4)坏帐:

由于市场的竞争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客户信用情况的好坏,在企业的应收帐款中,难免有些帐款收不回来。这些不能收回的帐款,称为坏帐,因此而发生的损失,称为坏帐损失。

坏帐的核算:

直接转销法:在确定帐款没办法收回的时候,将实际坏帐直接冲减应收帐款,并将坏帐损失记作当期费用。

例如:美菱公司的一个客户破产,它欠美菱公司的¥5000没法偿还。经有关部门审查后批准全部作为坏帐处理。

记帐如下:

借 管理费用

¥5000

贷 应收帐款

¥5000

可是直接转销法只有在确定没法收回帐款时才能启用,而且还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

如果以后全部或部分收回这笔帐款,则应冲减当管理费用。接前例:

借 应收帐款

¥5000

贷 管理费用

¥5000 借 银行存款

¥5000

贷 应收帐款

¥5000

备抵法:

备抵法,是在坏帐实际发生前按期估计坏帐损失,计提坏帐准备,转作当期费用。

可按目前国内的会计制度,采用备抵法计提坏帐准备的企业,只可按年终的应收帐款,应受票据等的3%作为年末坏帐准备。

记帐方法: 例:

长千公司98年末的应收帐款余额为¥430000,坏帐准备为3%*430000 = 12900 借 管理费用

¥12900

贷 坏帐准备

¥12900 99该公司实际发生坏帐损失¥14000 借 坏帐准备

¥14000

贷 应收帐款

¥14000 这时候,坏帐准备帐户有借方余额¥1100。在年终提坏帐准备时应予抵补。

99末该公司应收帐款余额为¥540000,按3%计提坏帐准备¥16200。由于本坏帐准备超支¥1100,因此,99年末计入管理费用应为¥17300(16200+1100)。

这样,坏帐准备帐户年末余额便能保持应有的¥16200(17300-1100)。

借 管理费用

¥17300

贷 坏帐准备

¥17300

但是,如果99实际发生的坏帐损失不是 ¥14000,而是¥10000,则年终计提坏帐准备之前,坏帐准备帐户有贷方余额¥2900,则99年末计入管理费用的坏帐损失应为: ¥13300(16200-2900)

这样坏帐准备帐户年末余额,便能保持应有的 ¥16200(13300+2900)。

借 管理费用

¥13300

贷 坏帐准备

¥13300

如果以后全部或部分收回这笔帐款,则应冲减当坏帐准备。

接前例:

借 应收帐款

¥5000

贷 坏帐准备

¥5000 借 银行存款

¥5000

贷 应收帐款

¥5000

思考?这样的坏帐核算有利于公司? 还是国家?

由于国家这样的严格控制坏帐的计提,所以说许多公司的资产并不符合公司的真实性。客户帐款是属于公司的流动资产,如果它包括许多实际上收不回的,但国家又不允许计提的帐款,那幺公司除了流动资产不符合真实性外,还要多付税金。因为它必须付给国家它并没有收到帐款,但确已经算到本利润中的销售额。

在国外,坏帐准备是个很重要的帐户,许多公司都通过这个帐户来面对市场上收不到欠款的风险。虽然目前国内的坏帐准备这个帐户是虚有其名,但如果中国要和世界挂钩,那幺国家必须放松对坏帐准备的制度。

二、基本财务管理知识

第一节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一)

?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会计的基础知识(一)?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

财务与会计的内涵 1.会计

会计工作主要是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通常所讲的各种发票,在会计上被称为原始凭证,原始凭证通常属于非会计语言。●会计部门把这种非会计语言转化成会计语言,也即把原始凭证转化成记账

? 会计账簿

会计工作要在记账凭证的基础上把它转换成账簿。

●账簿实际上是对成千成万张的会计凭证的浓缩。要了解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可能把成千成万张的凭证都翻一遍。

●会计账簿的多少根据业务规模的大小而不同。

? 会计报表

会计工作要在会计账簿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会计报表。

●目前主要是三种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会计报表是在账簿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的浓缩,是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高度概括。●会计报表要对外提供,它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厂长、经理和职工。

图1-1 会计工作的三个环节

?

2.财务

财务不是解决对外报告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企业内部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到预测、决策、控制和规划。

财务所要解决的是如何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以后如何进行投资,项目投资完成以后,在经营过程当中营运资本如何管理,以及最后盈利如何分配的问题,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经营活动的管理和分配活动的管理。

筹资

投资

经营

分配 ?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 1. 理论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过去理论上对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有三种看法:(1)大财务:财务决定会计;(2)大会计:会计决定财务;

(3)平行观:财务和会计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2.实务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实务上这三种观点不可能同时存在。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只有一种观点,即:财务决定会计,财政决定会计,同时财政还决定财务。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就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大财务的思想实际是计划经济的思想。

为什幺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它有什幺弊端?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实际上遵循的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甚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的管理体制当中基本还是这样一个思想,如果把财政这个因素考虑进来,那幺实际上是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到现在为止都是由财政部门制订和颁布的,财政部门始终是从国家的利益、国家的立场上来制订各种财务制度,进而通过财务的各种标准来制约会计核算,所以财务决定会计它的根源实际上是一种大财政的思想。

还有税务的问题。财会工作经常打交道的一个部门就是税务部门,但是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有关系,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财政还决定税务,税务再影响会计。所以会计核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到目前为止都是从国家的角度来对这些制度加以规范的。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再去强调大财政的管理,强调财政决定财务和财务决定会计的管理体制是不适宜的,是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要求的。

3.还财务本来面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和会计是两项内容各异的工作,二者是平行的关系。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企业应该注重和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绝不仅仅是一个制度的问题,还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我们学习财务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而不是财政部财务规定的问题。财务应该是企业自己的财务。?

对现行财务制度的简单评价

?

从计划经济延续下来,我国一直是国家规定财务制度,国家通过财务制度来约束国有企业行为。1993年,在从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过渡的过程中,国家颁布了“两则两制”。所谓两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通则》和《企业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属于财务制度范畴;会计准则属于会计制度范畴。所谓两制就是指《13个大行业的财务制度》和《13个大行业的会计制度》。13个行业包括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建筑业等。“两则两制”的执行标志着我国财会制度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在市场经济初期,企业执行财政部门颁布的财会制度还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财会制度的负面影响逐渐暴露出来。

?

【自检】

你认为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是怎样的?对于我国现行的财务制度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财务与会计不是同一个概念,首先明确会计和财务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把财务与会计的关系理清,只有在正确认识财务和会计关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讲如何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应该是平行的,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会计的基础知识(一)

?

【重点提示】 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

会计等式与会计报表

虽然会计和财务是两项内容不一样的工作,但是会计工作毕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法制经济,具体到财会领域,市场经济是一个更需要大量真实的、及时的会计信息的经济。如果没有真实的会计信息做保证,市场经济将无从谈起。

以下对会计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

会计对象

会计工作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即与企业资金运动有关的都是会计工作的对象,从取得货币资金,到货币资金转为生产资金;从生产资金再转为货币资金,这样一个运动的过程都是会计工作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客观的,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表现形态都是一样的,所以会计才能够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商业语言。

?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即资金运动的分类。会计要素是主观的,不同国家对会计对象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会计要素是了解一个国家会计工作的切入点,作为一个管理者,了解国家的会计工作首先就要了解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六个要素。这六项会计要素是整个会计核算的基础。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会计要素。

图1-2

会计要素

? 1.1.??? 资产

(1)概念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它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①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

企业对资产不一定都拥有所有权,有一部分资产可能是企业控制的,比较典型的就是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表1-1 资产的分类 项目 内容 流动资产

在一年内被耗用或者是在一年内能够变现的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包括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短期投资,都是企业的流动资产。长期投资

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投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就是各种设备、厂房、生产线、办公楼等等。固定资产通常使用年限要

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比较高。有一些资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但单位价值比较低,也不一定要做固定资产核算,而是列入流动资产,比如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企业中没有实物形态、但是又符合资产定义的这一类资产,它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也能够货币计量,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的使用权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对企业无形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其它资产

除了上述四类之外的其它的资产,统称为其它资产。

②资产必须能够以货币计量

所谓能够以货币计量,就是资产能够通过量化用货币表示出来。在会计工作进行货币计量的过程中,不能够通过货币计量的就不能归类为资产。

③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资产一定是有价值的,将来能够创造效益。企业产品卖不出去造成存货积压,这些存货没有市场价值,也就是说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2)分类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还有其它资产五类。

?

? ?

第二节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二)

会计的基础知识(二)

?

2.负债(1)概念

负债是企业过去交易和事项所引起的,现在所承担的,将来需要偿付的一种债务。

①负债本质上是债务,是目前和过去的业务形成的,一般情况下不把未来的事项确认为负债。最近财政部颁布了一个新的准则,要求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未来事项也可以确认为负债。

②负债是将来一定要偿付的经济责任。即使现在没有货币支出也要作为负债。

(2)分类

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两大类:

①流动负债

一年内需要偿还债务称为流动负债,它的项目很多,如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应付利润、应交税金等等。

②长期负债

可在一年以上偿还的债务称为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发行一年以上的公司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

(1)概念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在数量上等于资产减去负债之后的差额。

(2)分类

所有者权益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是企业接受投资人投资的部分,上市公司称为股本,股本代表了企业的注册资本。

②资本公积金

资本公积金是股本或资本的一种储备状态,它最终可以转成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金包括企业接受外单位的捐赠和股票的溢价等。

③盈余公积

报表中的盈余公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

◆盈余公积金

按当年净利润10%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叫做法人盈余公积金;上市公司可以任意提取。

盈余公积金主要用途有两个:

●转成资本。净利润不一定全都分配掉,可将其中一部分用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转成资本,壮大资本实力。

●弥补亏损,上市公司盈余公积金还可以用来发放股利。

◆公益金

公益金就是从当年净利润当中按照5%的比例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主要用于职工的集体福利,如建托儿所、幼儿园、俱乐部等等。

④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利润中尚未分配的部分,是公司用于以后利润的分配或待分配。

?

4.收入

(1)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业务中产生的收益,是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现金流入和债务的清偿。收入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一个基本指标。

①只有当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所产生的收益才是收入。接受捐赠也引起资产的增加,但不是收入。

②收入一般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扣除相应费用后的净额可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2)分类

①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又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

②对外投资收益

③营业外收入

因意外原因获得的收入,如企业卖掉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

5.费用

费用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一般包括料、工、费。

①料是指材料

②工是指人工工资

③费指各项管理费用(可理解为管理人员工资)、财务费用(如支付利息)、销售费用(如广告费)。

一般情况下,费用与收入要匹配,也可以说凡取得收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从管理的角度看,费用是广义的概念,它包含成本在内。

6.利润

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在数量上是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利润是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由收入总额和费用总额决定。

会计科目

?

1.会计科目的含义和作用

以上六项会计要素的划分较粗略,难以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以下介绍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再分类。会计科目把每一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成若干小类。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科目就是账户。

2.会计科目的原则

(1)完整性

所有的账户最终要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完整过程。

(2)互斥性

每个账户的内容是唯一的,账户之间是互相排斥的,其分类不能相互交叉。任何一个业务在会计核算时只能记在一个账户上。

会计等式与会计报表

?

会计工作最终目的是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在对日常会计核算进行综合整理的基础上编制的,是用来总括地反映某个会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所有的企业都要通过至少三种报表来报告他们的业务,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编制的。

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中,将资产项目列在报表的左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列在报表的右侧,从而使资产负债表左右两侧保持平衡,即满足上面的会计等式。

表2-1资产负债表(简表)

****年**月**日 资产 行次 金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行次 金额 流动资产 ? ? 短期负债 ? ? 长期投资 ? ? 长期负债 ? ? 固定资产 ? ? 负债合计 ? ? 无形资产 ? ? 实收资本 ? ? 其它资产 ? ? 资本公积 ? ? ? ? ? 盈余公积 ? ? ? ? ? 未分配利润 ? ? ? ?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 资产总计 ? ?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计 ? ?

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是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资产,这是按照流动性排列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关注资产的流动性。企业规模大并不代表企业就有竞争能力,不代表财务状况就很好。表面上非常繁荣的企业,也可能由于资产性不够而导致破产。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企业破产,最本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资产的流动性出了问题,没有现金去还债,于是债权人决定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

资产负债表的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负债是企业向外面借来的资金,反映的是债权债务的关系;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接受投资人投资的资金。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资金来源,企业一定的资产来源就必然要有一定的资金占用,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资产,资产就是资金的具体占用形态。

【提示】

资产负债表是一个静态的会计报表,只描述了它在发布那一时点公司的财务状况。因此,它反映的信息带有时效性。只要企业在经营,它的资金每时每刻都在运动,资产负债表只不过是截取一个相对静止的时点,把它的财务状况反映给报表的使用者,资产负债表每时每刻都是变化的。

?

2利润表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月份、季度、)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根据收入减去费用等于利润这一等式编制的。

会计等式:利润=收入-费用

表2-2利润表(简表)

___________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 加:其它业务利润

减: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五、净利润

____________

项目 公式

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它业务利润 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支出 营业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其它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的净额 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

?

【提示】

利润表是一个时期的报表,是一个动态的报表,这是它和资产负债表的区别。

?

有关会计报表将在下一讲中继续讲述。

?

? ? 第三节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三)

? 【本讲重点】

会计的基础知识(三)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和职能

? 下面继续上一讲,介绍会计报表中的现金流量表。

?

会计的基础知识(三)

? 2.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如)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会计报表。

现金流量表的名称一直处于变动之中。计划经济条件下,叫成本报表。1993年,财务改革以后,把成本报表改为“财务状况变动表”。1998年开始改为“现金流量表”。

(1)会计等式

现金流量表是根据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流出量等于现金净流量这一等式编制的。

会计等式: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三个账户。① 狭义的现金,就是库存现金; ② 银行存款; ③ 其它货币资金。

(2)现金流量表的理论基础——收付实现制

【案例】

2001年6月,某企业从北京销往上海一批商品,价款是100万元,2001年6月没有收到货款,到2001年12月份货款才收回来。100万元到底是记在6月份的收入当中还是记在12月份的收入当中?

◆ 如果把收入记在6月份当中,就叫权责发生制。

借:应收账款100万元

贷:销售收入100万元

◆ 如果把收入记在12月份当中,就叫收付实现制。

借:银行存款100万元

贷:销售收入100万元

①企业会计核算的原则——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就是按照权责关系来确定收入和费用,也称为应收应付制。通俗地解释就是本期的收入,不管是否拿到钱,都要确认为本期收入;凡是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管这笔钱是否付出,都应作为本期费用。反之,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即使拿到钱,也不确认为本期的收入;凡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使已经付出钱,也不能作为本期费用。权责发生制的弊端有两个:

◆ 企业现金流动不合理。企业并没有收到现金,但是税务局要求企业出现了收入就要交税,这就造成企业现金流动不合理,即企业没有收到现金,却要拿现金去交税。

◆ 其利润表不能反映企业真正获取现金的能力。权责发生制把没有收到的现金确认为收入,而确认收入就要结转为成本,这样,利润表上就要反映企业会实现更多的利润;企业还可能会由于没有足够的现金来还债而导致破产,因为应收帐款未到期还不了债。因此企业有可能会破产。

②现金流量表的基础——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的弊端要求在会计核算上要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弥补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所以现金流量表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收到了现金一定要反映在现金流量表当中,应收账款跟现金流量表没有关系。因此现金流量表是一个非常真实、非常客观的衡量现金流动的报表。现金流量表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能最真实的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最真实的反映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所以在分析报表的时候,一定要把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结合起来,不能只看利润表上企业实现的利润,还要看现金流量表上企业赚取的现金。如果利润表上实现了很多利润,而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是负数,那幺这个企业的偿债能力有问题,其收益质量就不高。

(3)现金流量表的内容

?

表3-1现金流量表(简表)

年(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流入量小计 减:流出量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流入量小计 减:流出量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流入量小计 减:流出量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

(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主要就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过程当中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

②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一个成长中的企业要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其结果通常就是投资活动的流出量大于流 量。所以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表现为负数是正常的,或者说在企业的发展中,其投资活 的现金净流量应该是个负数。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

③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筹资活动包括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等等。一般来说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 流入量比较大,净流量要求是一个正数。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

现金净流量增加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

【提示】

我国的现金流量表是一张年报表,就是一年编一张。利润表、资产负债表都是月报表,而利润表是一个时期的报表,是动态的报表;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的报表,是静态的报表;现金流量表也是一个时期的报表,它反映的是一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 【自检】

请结合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填写

? 项次 检查项目 检查 评核

良 中 差(1)投入资本

□自有资本不足□投资项目过多□资本充足 ? ? ?(2)利息负担

□严重□尚可□轻微 ? ? ?(3)设备投资

□过多未充分利用□可充分利用□不足□陈旧 ? ? ?(4)销售价格

□好□微利□差 ? ? ?(5)销售量

□供不应求□供求平衡□销售差 ? ? ?(6)应收账款

□赊销过多□尚可□甚少 ? ? ?(7)应收票据

□票期过长□适中□支票甚少 ? ? ?(8)退票坏账

上一篇:八年级下学期政治期末检测试题下一篇: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扫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