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双重预防性机制

2024-08-17

公司双重预防性机制(精选8篇)

1.公司双重预防性机制 篇一

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为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精神和节点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根据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要求,成立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和分工具体如下:

1、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张广彬(副总经理)

副组长:赵玉昌(副总经理)、张奉东 成员:孙中奎、李建、贾广秋、朱现节、张腾

2、成员分工

组长张广彬(副总经理)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的统筹、领导和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协调及调度工作进度。

副组长赵玉昌(副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调度工作;张奉东同志负责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关报表、数据的草拟、准备和基层车间的指导工作。

成员孙中奎、李建负责组织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和有关数据建档及统计上报工作;贾广秋、朱现节、张腾负责生产车间的风险筛选和隐患排查的基础数据统计、组织领导工作。

3、时间安排

16月30日前完成组织机构的建立、宣传发动、风险点普查和初步档案建○立工作。

27月15日前完成风险点评估及相应管控措施的确定工作。○37月25日前完成电子表格档案建立及上报工作。○

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

2016年6月19日

2.公司双重预防性机制 篇二

日前,国务院安委办下发《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摆上重要议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要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和重要岗位,抓住辨识管控重大风险、排查治理重大隐患两个关键,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各项标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

《意见》强调,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并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

《意见》要求,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通用标准,按照通用标准规范,分行业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规范,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标准规范组织企业开展对标活动,进一步完善内部安全防控体系,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对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督促检查,把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

3.公司双重预防性机制 篇三

关键词 就近入学  风险  策略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以规范小升初入学秩序,全面破除择校难题,2014年1月14日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做了详细规定。但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利益群体的庞杂化、利益诉求目标的分层化,就近入学政策如果不能协调好各个阶层群体的教育诉求,会引发新一轮的社会民生问题。

一、我国关于就近入学的政策及内容

1986年4月,我国颁布《义务教育法》,其中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就近入学做了规定,将其纳入义务教育制度。同年12月,原国家计委发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米,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对就近入学的“近”做了明确和强制的规定。1992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强调“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这一时期我国正大力推进初等教育普及,努力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充足的教育机会,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就近入学的原则以适应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力争让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且就近上学。

2006年6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明确规定就近入学是在户籍所在地、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居住地或工作地接受义务教育。2014年1月,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规定对口小学”。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制定,我国就近入学政策日趋完善,这对于我国规范小升初入学秩序、全面破除择校难题、营造健康的中小学学习成长氛围具有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二、就近入学政策的社会目标认识

教育政策的制定包含一定的社会目标,社会目标制约教育政策设计的手段、策略选择。合理、正确地认识就近入学政策的社会目标能够全面把握就近入学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加快推进就近入学政策的贯彻落实。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直到2000年我国才基本实现“普九”目标。在单纯追求“普九”指标时,忽略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问题就像没有显性症状的“慢性肿瘤”,并没有引起社会关注。2000年以来,由于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而引发“上学难,上学贵”等社会民生问题,就近入学政策成为规范小升初入学秩序的有力手段。

就近入学政策作为义务教育法律条例之一,不仅包含适龄儿童和少年在物理范围内就近入学的社会目标,同时也包含接受同质量水平的教育目标。它赋予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就近接受同等质量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利用法律强制政府实现优质教育质量的均衡配置。所以就近入学政策本应该是制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有力杠杆,但我国2014年出台的就近入学政策却是在优质教育资源极不均衡以至于引发社会和谐问题下的产物。因此,在贯彻实施就近入学政策的同时要积极打破现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才能发挥就近入学政策的本体价值。

三、就近入学政策潜在的“双重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这种价值取向也影响到经济领域之外的各个领域,同样也渗透到教育领域,导致教育政策以及教育行为也有浓厚的经济价值取向。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办学原则,强调要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办一批重点中小学,打破了教育平衡体系,区域间、城乡间以及校际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日益扩大。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且不均衡配置的矛盾日益凸显,政府若不进行干预,择校等社会问题势必将愈演愈烈,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在实施就近入学政策的同时,应预防中低层社会群体的教育利益遭二次剥削,进一步固化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分层。

1.中低层社会群体的教育利益遭二次剥削

多级财政体制和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就近入学政策不利于中低层社会群体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为了适应我国社会财政体制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投资体制,把义务教育办学责任交给地方政府,因此地方政府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当地义务教育的发展。对于教育经费充足、基础设施设备成熟和师资力量雄厚的一线城市,已经在探索如何实现义务教育内涵的发展;对于基本教学设施设备尚不齐全、公共基础设施匮乏以及社会保障滞后的欠发达和落后地区,还行走在保障“每个孩子有学上”的“土公路”上,与发达城市走保障“每个孩子上好学”的“高速路”形成强烈的对比。而现在以行政和经济为纽带构成的城市格局打破了以地缘、亲缘和血缘为纽带的原始“乡土中国”格局,社会分层日益明显,城市中心形成的富人区将吸纳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处于教育发展水平较高、教育资源丰富片区的社会群体是就近入学的受益者;处于教育发展水平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片区的社会群体将沦落为就近入学政策受益的边缘群体。这时就近入学政策通过行政力量强制对受教育者进行划片区管理,就会使原本处于不利地区的群体遭到二次“剥削”,反而不利于社会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程度,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2.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分化加剧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而地区差异又很大的国家,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部分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地理优势和带有地区倾向性政策的双重力量推动下,造成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而且还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成功“出彩”的地区就率先获得并积累了大量的人力资本、企业数量、商品市场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这些因素又在收益递增机制下自我强化,可能不断加剧工业集聚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1]。而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形成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新机制,使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中央政府根据项目给予适当的补助。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成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主体,其财政实力以及地方经济政策倾向决定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而且在欠发达地区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一种连带的恶性循环,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低,导致教育财政性投入严重不足,间接剥夺当地群体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不能实现义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贫困地区的人口整体素质尤其是文化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反过来当地的生产方式无法改变,最终导致经济发展水平无法提高。

四、预防就近入学政策“双重风险”的策略

1.加大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力度,提高地方经济实力

教育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作保障,以维持教育的“造血”机能,因此当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教育也能获得较高程度的发展,因此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两者是“生死与共的患难兄弟”。而改革开放以来,在地理因素和行政力量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地区经济逐步扩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希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能够拉动全国经济运转。但“很多研究都指出,改革之初这种经济政策的地理上的倾向性是导致后来工业在沿海地区集聚以及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1]。因此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应采取“刚柔并济”的策略,一方面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在可控制范围内采取地方倾向性政策协调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强重点项目开发强度,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行政“强”力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另一方面加快贫困地区教育、文化等软实力的发展,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整体素质。教育是掌握系统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是人力资本的转换器,是提高人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因此,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是缩小地区间差距最有效的举措。

2.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保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最低标准

缩小地区经济差异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宏观政策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加快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以落实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的物质保障,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义务教育办学硬件设施差距。在全国教育经费短缺的背景下,应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薄弱学校办学硬件设施、设备加以改善,使既有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中央政府应加快推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省级政府应全面统筹监督本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县级政府则要落实县域内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全面改善和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细化完善就近入学政策建设,提高就近入学政策的执行力度

就近入学政策通过行政力量对小升初入学秩序进行重构,是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保障适龄儿童和少年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细化完善就近入学政策,加快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使其更具有操作性,以发挥就近入学政策最大社会效益;加大社会群体参与政策执行强度,实行公开、透明的政策执行方式,加强政策的监督。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上级规定性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更强的文件,逐步落实就近入学政策。尽快落实片区划分的标准,明确划片学校确定入学对象的办法,确定各个环节的权利以及责任主体,建立监督评价机制,如何实现学区内教育资源的共享等具体办法。由于我国区域差别大,就近入学政策不能一刀切,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完成优质资源配置,以维护绝大多数群体利益,同时也应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

4.加大义务教育财政转移力度,加强宏观调控

“在教育资源中,经费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费配置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状况。”[2]义务教育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政府应承担义务经费的投入责任。因此对于财政实力较弱的地方政府,各级有关部门应对其进行财政补贴,以弥补财政缺口,维护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化,促进社会公平。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明确规定:“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新机制使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明确各级政府事权和责任,调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办学积极性,同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兼顾财力薄弱的地区,改善薄弱地区的办学条件。对于财政实力薄弱的地区应采用非费配套义务教育专项补助,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应采用配套义务教育专项补助,以鼓励地方政府增加义务教育支出,均衡地区间财政实力的差距,为贫困地区群众创办优质义务教育资源。

就近入学政策并不能从本质上遏制择校问题,也并非解决择校问题的最终方法。但在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加剧的背景下,就近入学政策是缓解择校问题、规范入学秩序最合适的手段。只有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陆铭,陈钊.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和两种力量[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 靳玉乐.教育资源配置与结构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4.公司双重预防性机制 篇四

XXX 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 工作 方案 XXX 有限公司

依据《中**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XX)32 号)《国*院安*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 号)等文件、《粮库安全生产守则》、《粮油安全储存守则》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编制的《黑龙江省企业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操作指南》(试行),结合我公司安全生产实际,编制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尽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实现公司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单位监管有效、部门责任落实、职工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公司安全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着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我公司的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

风险辨识。公司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实施、完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

2、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我公司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安全风险的种类、数量和状况登记建档。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公司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 “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3、有效管控安全风险。要针对本公司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安全防护、设臵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主任、副主任、部门负责人、班组长、职工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岗位的管控。公司要高度关注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4、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我公司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全体职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位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

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位置明显警示标志,标明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5、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酿成事故。我公司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将隐患排查治理清责任分工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再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自报的闭环管理。

(二)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监管体系

1、实施分级安全监管。我公司要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结合公司风险辨识和评估结果以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组织对公司安全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确定公司整体安全风险等级,推行公司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对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要严格问责追责。

2、有效管控安全风险。我公司要组织安全风险全面辨识和评估,根据风险分布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结合发现重大安全风险情况,汇总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区域“红

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 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对高风险等级区域, 要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监督检查,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

3、强化厂区安全保障。我公司要运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预警,建立完善覆盖公司各环节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强化建筑、电器线路、消防器材和周边治安状况的安全风险管控。定期排查安全风险点、危险源,落实管控措施,构建立体式的厂区安全防范体系。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消防安全配置标准,加强设施日常检测维护保养。完善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管。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应急响应体制机制,优化应急队伍、应急资源配备,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厂区应急保障水平。

三、组织机构

成立工作推进领导组和园安委办指导组

长:XXX

成员:XX、XXX

领导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工作任务安排督办、信息上传下达、进展情况通报和工作保障等。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按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是遏止重特大事故的有效措施,是提升粮食行业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公司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性、紧迫性,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公司的要求上来,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领导。各部门要成立工作组,把此项工作摆在首位,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摸排评定,亲自督办落实,做到领导责任到位,问题督导到位,协调落实到位,后勤保障到位。

(三)任务到人。方案涉及的多项步骤,要按照分管领导、部门科室、责任人逐一落实到位。要高标准、严要求、真落实,建立领导组、指导组高效运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到位,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5.公司双重预防性机制 篇五

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实施方案

为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严防各类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根据长武县教育局《建立完善教育系统校园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我校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实现对我校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对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不断提升我校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我校平安稳定。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实现学校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部门监管有效、学校责任落实、师生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学校安全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李利强 副组长:雷勇

成 员:全体教师

四、工作任务

1、建立安全风险档案。根据排查出的风险,确定符合实际的风险类别,并制定加强防范的措施和预案。

2、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清单。按照消防、交通、饮食卫生、等不同类型,对安全部位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建立隐患排查清单,及时组织自检自查。

3、建立安全隐患治理台账。根据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建立安全隐患治理台账,明确隐患部位、存在问题、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结果等内容。同时要针对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确立一般隐患要采取措施立即解决,对重大隐患学校无力解决的要逐级上报主管部门,确保隐患治理到位。

4、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并按规定组织好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把各种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5、排查治理隐患。重点排查整治消防、饮食卫生、危险化学品、学生心理问题、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等存在的安全隐患。

五、创建方法

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排查。组织全体教职工对硬件设施和管理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全方位进行排查,重点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维修、检测,以及是否能正常使用的情

消防通道是否畅通以及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管理,是否有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情况;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管理。

2.认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我校消防安全管理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

3.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我校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分别用“红、橙、黄、蓝”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4.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档案。把安全风险评估确认的风险填写清单、汇总造册,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学校安全风险数据库。5.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学校每名教职工、学生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场所,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6.做好安全风险有效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操作指南、应急措施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重点部位、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重点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监测风险的目的。实现对安全风险

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每个岗位、每名教职工的管控责任。要高度关注风险变化状况,进行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步骤,落实责任,加强力量,保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学校、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时段,抓住辨识管控重大风险、排查治理重大隐患两个关键,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各项标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

(二)狠抓责任落实。坚持从细节入手,从责任入手,重点推动学校开展自查自改。每周二实施巡查制度,发现的问题当场整改或处报处理,确保“小隐患不过夜”。

(三)加强宣传教育。安全知识纳入学校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中,强化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将安全知识纳入 教案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师生应急自救能力。

(四)强化督促检查。加强检查指导、对消极应付、工作落后的,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6.公司双重预防性机制 篇六

主要负责人试题

职务: 姓名: 时间: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5分,共计40分)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

3、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1)级最危险。4、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

5、.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机)、(物)和(环境)。

6、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极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7、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8、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

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 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

2、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B)A.效果验证 B.效果验证与更新 C.效果评价 D.效果验证与评价

3、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D)A.安全措施 B.消防措施 C.卫生防护措施 D.应急处置措施

4、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C)评价法。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5、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A)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B.班前会C.班后会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3、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5、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III级。(×)

四、问答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程序和内容主要分那几步?

答:风险点划分、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风险、风险点级别确定、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

7.公司双重预防性机制 篇七

随着团队在组织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行动,成为团队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团队协调(Coordination)是为了达到团队目标而管理成员间资源投入的过程[1],它有外显和内隐两种方式[2]。所谓外显协调(Explicit Coordination)是指通过成员的直接交互或外在媒介而实现的调整,如相互沟通,直接监督,标准的工作流程或行为规范等;而内隐协调(Implicit Coordination)是成员依据对任务和其他成员需求的预期(Anticipation)来调整自身行动的过程[3]。早期的团队协调研究多聚焦于对外显协调方式的探讨,随着认知行为学在管理中的渗透,学者们发现许多有效的团队不通过外显协调就能默契地实现分工合作,他们称之为内隐协调[2]。内隐协调概念的提出拓展了团队协调的内涵,为研究团队内部的认知互动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尽管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作为团队协调的双重机制已引起理论和实践界的高度关注,但目前为止将两者结合的研究尚不多见。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还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对团队绩效有怎样的作用?深入地理解这些问题是指导团队协调、提升团队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为此,本文拟对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的内涵、外延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两者的互动机制。最后,系统剖析了影响两者效应的情境因素。本文对于深化团队协调理论、促进团队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的内涵和外延

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别。首先,Nrico(2008)指出,外显协调是可见的、外在的协调方式,很多外显协调是在管理制度、规范或管理者介入情况下产生的行为;而内隐协调是由深层认知驱动的调整行为。内隐协调通常是难以察觉的,在表象上很难看出成员之间协调的依据和过程。其次,外显协调是在有协调需要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团队成员有目的地管理互依性的活动[3]。学者们认为,通过一系列的组织设计、计划、现场沟通和控制,团队成员能够规范和协调彼此的行动,实现有效地互动。Samer和Lee(2000)按照能否提前将行动具体化,将外显协调方式分为程序化协调和非程序化协调两种。其中,程序化协调是通过计划、预算、程序和人员配置实现的协调;而非程序化协调是现场协调,如沟通交流(包括召开会议、下达文件)和现场控制等[4]。研究发现,这两类外显协调方式对团队绩效均具有积极影响。相对而言,内隐协调是由成员自发产生的一种行为。成员在内隐协调中可能并未意识到协调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内隐协调主要依赖个体的主观预期和自我调整,是个体基于认知来预测队友的行动和任务的需求,并调整自身行为的过程[6],相关的研究如交互记忆系统、团队共享心智等。

由此可见,外显协调是外显的、有意识的、可以察觉的协调方式;而内隐协调是自发地、无意识地和难以察觉的协调方式。这是内隐协调之所以成为独立概念的重要基础,也是理解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机制的逻辑起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之间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交互作用[2][3]。因此,厘清两者的互动机制,是管理团队协调、促进团队绩效的前提条件。

3 外显协调与内隐协调的互动机制

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是团队协调的不同方式,两者都是为了实现团队目标而做出的动态调整和适应[3]。换句话说,两者产生的前提相同,都是团队成员为了相互依赖地完成任务而进行的协调活动[8]。在对团队的作用过程中,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存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先后递进的关系。团队协调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能否匹配良好、有效协同并递进式发展。

3.1 相互影响

外显协调与内隐协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呈螺旋式发展。一方面,外显协调有助于内隐协调的形成和发展。Wittenbaum,Stasser和Merry(1996)认为,良性的内隐协调始于团队成员对任务和队友认知的准确性和共享性[2],而外显协调为团队成员达成这种认知提供了机会。由上文可知,沟通和反馈是外显协调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沟通是团队成员达成共识并建立信任的重要途径。因为:团队成立初期,沟通弥补了社会线索的缺失,促进了团队成员对任务和队友的认知及其可靠性的评价[2],加速了内隐协调的产生;在成员执行任务过程中,沟通又为强化或修正成员间的内隐认知奠定了基础。此外,绩效反馈也是推动内隐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如果绩效反馈良好,则团队成员会强化已有的内隐协调方式;否则后期的内隐协调将会在初期认知基础上有大的变动。经过多次沟通和绩效反馈,个体能够掌握任务、专长和人的匹配关系,并在团队层次上达成共识[4]。

另一方面,内隐协调的准确性和共享性提高了外显协调的有效性。任何外显协调都受到内隐协调中深层次认知的影响。如果团队成员在讨论前清楚了解各自的专长,那么他们在讨论中涉及的信息量会增加,这增加了找到最佳方案的可能性[12]。相反地,内隐认知出现偏差,将导致外显协调不畅。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成员对任务和队友专长认知的不准确。由于成员常根据对队友行动的预期来协调自身的行动,若认知不准确,会阻碍成员间的沟通;二是成员对任务和队友专长的认知未共享。这会导致成员的行动不一致,进而使团队合作失败。

3.2 作用互补

在对团队绩效的促进作用上,内隐协调和外显协调存在协同作用。一方面,在成员稳定的工作团队中,内隐协调可以减轻外显协调的负担,避免外显协调中的职务和等级造成的沟通障碍,使团队协调更为有效[9]。但是在任务和团队成员发生变化时,以往建立的内隐协调机制可能需要做出调整,这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外显沟通来强化成员已有的正确认知、修正成员的认知偏差。另一方面,随着团队面临的任务日益紧迫,直接的外显协调将牵制员工在认知处理上的时间和精力,延误任务的完成。而内隐协调通过快速有效地分工合作,成功地弥补了外显协调的这一不足[10]。因此,两种协调方式的互动促进了团队内部资源的整合,提高了团队合作的绩效。此外,研究表明,当内隐协调风险很大或绩效反馈的结果表明内隐协调效果不佳时,团队会显著增加外显协调[8]。

3.3 先后递进

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在团队生命周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团队成立之初,外显协调比较活跃,这有利于增进成员间的相互了解;随着合作经验增加,成员对彼此的了解加深,他们更倾向于利用自身的认知来协调各自的行动,内隐协调对团队绩效的贡献也相应增加[13];团队发展后期,由于内隐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团队成员可以在尽量减少外显协调的情况下,实现相互调适,减少过程损失。当内隐协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外显协调对团队绩效的作用将减弱。由于内隐协调的效率优势,成员间的协调主要依靠内隐协调方式来完成。

4 影响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的情境因素

团队内部协调机制的选择具有情境依赖性[4]。只有识别影响内部协调机制的情境因素,团队才能有效地运用两种协调方式。

4.1 任务特征

不同任务特征对团队的协调方式有不同要求。首先,任务的变动性影响协调方式。当团队面临的任务情境变动时,外显协调的方式和内容会有所变化;但内隐协调可应用到相似的任务中去[10]。一旦成员对彼此的专长有所了解并能够找到分工合作的最佳方式时,这种内隐认知的作用是持续的。在以后的合作中,成员可以依据已有的内隐认知,快速有效地分工,并维持成员间的协作模式。其次,任务的正规性影响协调方式。在从事非正规性任务时,即使团队成员相互很了解,也应增加外显沟通的强度[13]。因为任务的复杂性和新颖性使得团队无经验可循,这增加了成员间产生误解的可能性。通过外显沟通有助于团队获取较稳定的、可靠的协作信息[4],以确保分工合作的效果。Faraj和Xiao(2006)在对医院急诊部门的研究中进一步指出,任务的不确定性影响协调方式对团队有效性的作用。具体而言,当任务的不确定性低时,程序化的协调方式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更大;反之,当任务的不确定性高时,非程序化协调方式对团队有效性贡献更大[5]。此时若成员将过多精力放在内隐协调上,会分散对情境变动性的关注,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又可能延误外显协调的最佳时机[14]。

4.2 团队构成

团队成员的熟悉性和多样化程度会影响团队协调的有效性。一方面,研究表明,以内隐协调作为主要手段更适合于熟人组成的团队。因为熟人之间的信任程度更高,而且相互熟悉的成员对彼此的专长有更准确和深入的了解[13],这降低了专长分布的模糊性和信息分享的不确定性,有助于团队成员更有效的互动。对于这样的团队来说,过多的外显协调浪费了时间,对完成任务的促进作用不大。另一方面,成员的多样化程度(如成员的经验、教育背景等)越高,团队内隐协调的难度越大[9]。根据同性相吸理论,背景的相似性能够促进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进而增加他们对彼此专长的识别。而多样化成员的价值观和观点差异较大,造成彼此交流少,相互理解难,相互协调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内隐协调的形成。因此,多样化团队首要的是强化成员之间的外显协调,以增进成员间的相互了解。

4.3 组织文化

团队植根于组织之中,团队的协调方式必然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如果组织是集权式的管理,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密的监控措施,那么,团队很可能更多地依赖外显协调;如果组织的风格较民主,注重成员主动性的发挥,那么,成员有更多机会去了解队友的专长[14],因此也更有可能运用内隐协调来调整彼此的行动,提高团队协作的效率。

5 小结

本文对团队内部的双重协调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系统理解和把握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高团队绩效提供了新的思路。虽然本文对于拓展和丰富了已有的团队协调理论,但本文仅停留在理论陈述层面,未来的研究还要对两者的关系,以及对团队绩效的交互作用进行实证检验。

此外,在团队管理中,我们要把握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出现的不同时机,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两者的互动,充分发挥两种团队协调机制对绩效的促进作用。在团队成立早期,要引导成员经常地进行任务导向的沟通,促进成员之间的了解并增进彼此的信任。随着团队成员的不断熟悉,应将更多精力转移到团队任务的监控和绩效反馈上,积极运用内隐协调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绩效。

摘要:围绕团队协调的双重机制——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展开分析。在阐释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分析了影响两种协调机制的情境因素。对于指导团队协调、提高团队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8.公司双重预防性机制 篇八

愈演愈烈的美国CCI(美国控制组件公司)行贿案将中国9家大型国有企业拖入了舆论漩涡之中。

至本刊截稿时为止,CCI行贿案尚未最终结案。但面对近年来频繁曝光的跨国公司商业贿赂丑闻,我们不禁要问,我国已有一批打击商业贿赂及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规,为何仍有一大批企业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不惜铤而走险?跨国公司加入贿赂大军究竟是向潜规则妥协的“本土化战略”,还是跨国公司逐利本性的“乡音难改”?

可以说,跨国公司商业贿赂丑闻的频繁曝光不仅对我国司法、工商等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对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是向潜规则妥协还是逐利本性在作怪?

以鲜明的财富规则辅导封闭已久的中国企业,以巨大的经济能量激活长期沉闷的中国市场,以先进的制度元素再造中国经济机制——一直以来,跨国公司带给中国的似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最近几年在朗讯、大摩等财富巨头身上发生的商业贿赂丑闻,一定程度上还原与厘清了跨国公司的本来面目。

跨国公司频登中国商业贿赂榜单

在力拓之后,最新登上跨国公司中国商业贿赂榜单的是CCI。8月20日,美国司法部公布了关于CCI行贿案的系列文件。文件中包含一份CCI高管MarioCovino的认罪书。

据MarioCovino认罪书,从2003年3月到2007年8月,为了获得订单,他的手下和代理人支付总计100万美元给国有企业官员,公司因此获得利润约500万美元。行贿款项除了9家中国企业外,还有巴西、印度、韩国、马来西亚、阿联酋5个国家的相关国有企业。

跨国公司“前赴后继”地登上中国商业贿赂榜单的结果实在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而国内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更让人触目惊心:跨国企业在华行贿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事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

跨国公司为何在华加入贿赂大军?

对此,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黎友焕认为,追本逐利是资本的本性,也是市场的本性,合法的逐利行为是国家财富增长的动力。而当这种本性成为一种难以满足的贪欲,就会诱使跨国公司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巨额利润,由此犯下商业贿赂的“原罪”。

不过有很多人似乎更认同于另外一种说法:跨国企业在华加入贿赂大军是向本土化潜规则妥协的结果。其中学者张锐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毋庸讳言,中国30多年的对外开放所引进的并不只是跨国公司的庞大身躯,西方企业公平、公开的竞争精神与商业伦理也植入了中国市场。然而,由于本土文化的强大与根深蒂固,新的商业规则并不能在短期内取得市场话语权,盛行于中国商业领域的依然是旧的习俗或者恶俗:人脉关系决定着企业的生存,请客送礼左右着竞争者的命运。而面对着这样的商业生态,善于经营市场的跨国公司难免‘入乡随俗。”张锐在8月3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任何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首先面临着的是如何平衡商业伦理与海外市场的竞争力的选择,在这种选择中,企业往往被逼向“囚徒困境”:如果远离商业贿赂,企业就可能失去市场;如果同流合污,就会背叛商业伦理。毫无疑问,对于受经济人理性主导的跨国公司来说,最后只能选择后者。

对此,黎友焕则不以为然。“其实,早在1997年美国国会就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指出,400多家美国跨国公司承认曾经在海外行贿当地政府公职人员,行贿金额达30多亿美元。”黎友焕认为,由此可见,跨国公司进行商业行贿绝对不是进入中国后才出现的,“入乡随俗”只是跨国公司推卸责任的托词,是在为自身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寻找借口。

“中国确实存在法制不健全、传统文化桎梏等问题,但是这不能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商业贿赂的借口,其应该严治自身的商业伦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黎友焕说。

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的“癌细胞”

不管是向潜规则妥协,还是逐利本性作怪,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严重的国际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财经》主编胡舒立认为,跨国贿赂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人类的道德期望以及价值观,而且直接腐蚀了公众对于自由市场体系的信心,危及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石——公平竞争。

曾在德国留学、研修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北京市瀚通律师事务所律师熊定中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商业贿赂本质上也是一种市场竞争的方式,但它会排他性地抹煞其他正当竞争方式的效果,扭曲本应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逆转竞争者以物美价廉为取向的竞争观念,最终使得消费者接受的不是最优质的商品,而是附加了最高贿赂成本的商品。

他还用了一个比喻:“如果说市场竞争是组成市场经济的细胞的话,商业贿赂连同其他不正当竞争方式则都可看做癌细胞,一旦产生且不加以遏制的话,将毁掉作为良性细胞的其他竞争方式,最终将破坏市场经济本身。”

部分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存在“双重标准”

一直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面扮演的都是“急先锋”的角色,但近年来频繁曝光的跨国公司商业贿赂事件,却也暴露出在华跨国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和责任弱化的倾向。

跨国公司必须承担反商业贿赂的责任

“部分在华跨国公司违反市场经济正当竞争法律的规定,通过商业贿赂方式开展不正当竞争,侵犯其他竞争主体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体现了部分跨国公司在华存在双重标准。这些在华跨国公司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不够深刻,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实行经营中的双重标准,本土一套标准严格要求,在华一套标准则放松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WTO经济导刊》杂志社副社长、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主任殷格非认为,跨国公司必须承担反商业贿赂的责任,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跨国公司更应该摒弃社会责任的“双重标准”,着眼于适应中国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履行社会责任。

具体从治理商业贿赂的角度来讲,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必须用制度(包括立法等)来堵塞“贿赂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治理商业贿赂,跨国公司本身的社会责任显得更为重要。

上海大学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导陈宪认为,在现代社会,企业社会责任已经不是抽象的理念,也不仅是对公司的原则要求,而是一个形成体系的可测量的标准。

“就像在环保、用工等方面,企业有着具体的社会责任一样,在反商业贿赂方面,对企业同样有着社会责任的要求。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一样,都会要求市场环境是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是有序、规范和高效的。应当看到,良好市场环境的主体,就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不从企业自身做起,谈何形成大家都满意的市场环境。”陈宪说。

社会各界促进跨国公司治理商业贿赂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一直以来,社会各界都在积极促进跨国公司治理商业贿赂。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蒋姮介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1976年制定、2001年修订《OECD跨国公司行为准则》,规定了10项指导原则,其中第六项以“打击贿赂”为题,规定了跨国公司在打击贿赂方面的行为准则。1999年,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率先倡导,邀请全球企业界领袖共同参与推动“全球契约”行动。契约言简意赅地倡导十项基本原则,其中第十项基本原则就是“反腐败原则”,明确指出“企业应反对各种形式的腐败,包括敲诈勒索和行贿受贿”。

去年9月,商务部外资司在第12届投洽会上举办“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并发放了《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指引(草案)》。《指引》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履行社会责任设立了底线标准,包括但不限于26项中国法律法规和19项国际公约,其中就提到,跨国公司要“拒绝腐败和商业贿赂,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如何促进在华跨国公司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

“随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发展,在华跨国公司将会以全球统一的标准来指导在华的社会责任实践,并通过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在华业务的更好发展”。说起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实践的趋势,殷格非说。

跨国公司花巨资用于在华“合规”管理

当然,促进在华跨国公司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 “合规”经营是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对此,长期跟踪研究跨国公司的蒋姮认为,近年来中国司法部门在整治企业不“合规”经营方面的力度在逐步加大,企业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间的模糊地带游走,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法规的执行力度时紧时松,试探法律边界的代价有时候会突然超出预计。

“就跨国公司而言,在这种环境下经营,要加倍拿捏好‘市场调查、‘政府关系策略与商业伦理和法规的底线,‘合规经营。在具体把握什么样的公关手段是恰当的,如何评估‘商业贿赂的风险等方面,应建立并推行反映投资国法律和最高道德标准的公司章程,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并确保有效执行。”蒋姮说,这是许多跨国公司在华可持续地成功经营的经验。

据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的调查,因为认识到“疏通费就是导致一盘行贿棋局的开始”,有些跨国公司不允许以疏通费或行贿来获取利益。有些公司甚至已将反行贿政策写入了它们的行为守则中。这些公司包括英国石油公司、壳牌公司、联合利华、英美集团。

同时,近年来,很多跨国公司不惜花巨资用于在华“合规”管理。蒋姮介绍,2008年初,可口可乐公司宣布了企业管治方面的两大主要变化。一是修改了《员工商业行为规范》;二是发布了新的《可口可乐公司供应商商业行为规范》。《员工商业行为规范》对员工遵纪守法、遵守道德规范等各方面进行要求。《可口可乐公司供应商商业行为规范》于2008年2月生效,在所有的新合同和购买订单中都会包括这个《规范》。以上两个《规范》都特别开通道德专线的询问服务,通过该服务,员工可以在保护自己隐私的情况下,向独立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提问或举报。可口可乐公司的道德与合规委员会以及可口可乐中国系统的地方道德官员负责两个《规范》的实施,并与其他部门合作,执行相关的审计与培训。

跨国公司发布CSR报告注重“合规经营”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跨国公司在CSR报告中,更愿意将“商业道德与合规经营”的内容与利益相关方分享。

《ABB中国2007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就提到,ABB承诺毫不妥协地以最高标准对待合规方面的问题并且严格落实“零容忍”原则。

据了解,ABB的合规部门承担着发布信息、提供指导、促进内部沟通以及为商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供支持等多项任务。分布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级合规官员在ABB首席合规官员的指导下,负责为公司各地员工提供培训和咨询,并监督他们的工作。

《索尼CSR报告2007》中则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开展符合道德规范的业务活动是索尼企业文化中最为基本的事项之一。据悉,索尼公司为了使集团内部员工彻底认识到企业要遵守法律法规,在公司内部规章制度方针方面都强调了诚实、道德地开展业务活动的重要性。为了强化这一认识,索尼公司内部设立了全面管理索尼集团整体Compliance(合规)活动的统管部门,负责索尼集团的Compliance的方针制定、Compliance体制的建立以及索尼集团危机管理等工作。为了加强集团整体的企业统辖以及全面开展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业务活动,又制定了《索尼集团行为规范准则》。它是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跨国公司指南》、《联合国全球契约》等主要国际标准和指南的原则制定的,明确规定了索尼集团所有董事、高级职员以及普通雇员都必须遵守的基本事项。员工能够更容易地参与到Compliance 活动中。同时,索尼还设置了“索尼集团违规举报热线”,尽早和及时地发现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等潜在风险。

在华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几点建议

“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在华跨国公司将会继续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本土化。”殷格非认为,为了促进在华跨国公司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第一,通过加强执法和相关政策鼓励和约束在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一是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加强相关执法;二是通过相关政策形成相关机制,促进跨国公司和中国社会责任共同可持续发展。

第二,完善社会责任激励机制。制定跨国公司在华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对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在华跨国公司给予荣誉奖项、政府采购等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鼓励跨国公司在华采取积极措施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鼓励民间组织和社会公众对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行为进行监督。鼓励民间组织和社会公众对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进行公开监督。

第四,加强社会舆论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加强社会责任方面的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舆论氛围,为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在华跨国公司应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中国业务的发展战略,列入到母公司的全球战略中。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商业贿赂案(部分)

●“艾利·丹尼森案”

2002-2005年,美国不干胶标签材料巨头“艾利·丹尼森”中国有限公司安全反光薄膜部向中国官员支付了3万美元,从某国有企业获取订单。其中,该公司通过中间人向官员支付2.5万美元。该合约为该公司带来27.3万美元的收益。目前,当地法院已经对“艾利·丹尼森”公司处以20万美元的罚款。

● “大摩案”

2009年2月,摩根士丹利向SEC提交文件称,公司发现一名中国区地产雇员“似乎有违反《反海外腐败法》的行为”,随后,两名中国区地产主管宣告离职。至于大摩在中国相关涉嫌受贿者,目前正在调查中。

● “西门子案”

2008年底,德国电信工程业巨头西门子公司同意支付大约13亿美元的罚金了结了困扰自己两年多的贿赂案。西门子遭遇如此重罚的原因是:在2003-2007年间,西门子曾向5家中国国有医院行贿2340万美元,与此同时,西门子还通过贿赂中国部分官员,获得了价值10亿美元的地铁工程和华南地区两个总价值约为8.38亿美元的电力高压传输线项目。

● “家乐福案”

2007年8月,法国零售业巨头家乐福中国总部发出通告称,北京区域的8名经理级员工因涉嫌收受供应商贿赂被警方拘留。此案涉案贿赂总额超过百万元。

● “德普案”

2005年5月,美国司法部披露,全球最大的诊断设备生产企业德普公司天津子公司从1991年开始的11年间,向中国国有医院医生行贿162.3万美元现金,用来换取这些机构购买德普公司的产品,德普公司从中赚取了200万美元。这家企业最后被美国相关机构以违反“反商业贿赂法”为由处以479万美元巨额罚金。

● “朗讯案”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寒假作文:妈妈的白发下一篇:季羡林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