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概论论文图文(精选4篇)
1.自动化概论论文图文 篇一
自动化专业概论
自动化专业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一个专业,它是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控制手段,组成各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和系统,实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自动化,是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急需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过程检测及仪表、运筹学、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辨识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导论、人工智能导论等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自动化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关系十分密切,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然而,从发展过程来看,自动化技术要早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大量出现之前,工业自动化技术已经大量应用在工业生产和电力系统控制等方面,实现了电力代替
人力完成工业生产和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从根本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大量应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角落,真正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因此,自动化专业作为信息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年来是非常走俏的,尤其是最近几年,自动化和计算机、电子等信息类专业已成为高等院校工科专业中不争的龙头老大。按照教育部划分标准,自动化专业主要涵盖以下5个学科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航制导与控制。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基础和核心。现代工业正向复杂化、高速化、大型化、网络化发展,面临大量复杂的控制对象和越来越高的控制性能要求,需要先进的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技术;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决策一体化的企业综合自动化理论与技术;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先进控制理论;网络化环境下的复杂工业过程故障诊断与监测技术等。本学科在进行上述领域理论研究的同时,还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等多种建模、控制、优化技术和算法,而且着重致力于解决工业实际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本学科针对各类复杂控制问题,研究和发展新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目前的研究重点涵盖了从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到高技术应用的不同层次,包括复杂系统的控制理
论;流程工业建模、控制与优化;空间信息处理;生产自动化与智能机器人等。本学科所在的自动化系设有鲁棒与非线性控制研究室、计算机集成制造研究室、过程控制研究室、复杂系统控制研究室、智能控制研究室、网络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室,以及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实验室、机器人与自动化实验室、网络与仿真系统实验室、Rockwell自动化实验室,可以进行数字仿真、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实时控制及优化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主要就业去向为国内外科研机构、IT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
2、导航、制导与控制
主要研究方向有:制导与系统仿真,惯导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鲁棒控制与非线性控制,智能检测处理与控制,变结构控制,特种机器人及智能系统,工业过程控制,指挥作战辅助决策与仿真系统,图像制导技术,卫星控制技术等
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本学科是以控制装置为对象,以被控对象信息获取和处理为核心,研究控制系统部件及其它应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科学。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采用,该学科在国民经济工业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管道在线探伤技术、计算机视觉(图像)检测技术与系统、智能测控与优化技术研究、现代检测技术及装置、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和智能仪器及网络化测控系统。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该学科是在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该学科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探索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分支。
1)图像分割、分析和目标识别
(2)图像数据的编码和传输
(3)多维数据的分析、融合与可视化
(4)图像检索与目标跟踪
(5)图像隐藏与加密技术
(6)生物医学图像处理
5、系统工程
实现系统最优化的科学。1957年前后正式定名。1960年左右形成体系。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涉及应用数学(如最优化方法、概率论、网络理论等)、基础理论(如信息论、控制论、可靠性理论等)、系统技术(如系统模拟、通信系统等)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基础思想、理论、策略、方法等从横的方面联系起来,应用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借以达到最优化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
理的目标。系统工程大致可分为系统开发、系统制造和系统运用等3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小的阶段或步骤。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系统的综合评价(性能、费用和时间等)。系统工程的应用日趋广泛,至20世纪70年代已发展成许多分支,如经营管理系统工程、后勤系统工程、行政系统工程、科研系统工程、环境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等。
推荐高校:由于自动化专业的社会急需性,许多综合性大学和几乎所有的理工科大学都开设了自动化专业,其中,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和东北大学代表了我国高等院校中自动化学科的最高水平。自动化学科的覆盖面非常宽泛,各高校的专业实力及其侧重点可能有很大差异。
自动化专业整体实力走在国内前列的高校,除前述的清华等5所大学以外,还有以下高校: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这些高校的自动化专业在国内高校中称得上是佼佼者,但是也有各自特长。
就业范围:工作领域不受行业限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非常宽泛,可到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外资企业、邮电、通讯、电力、交通、金融、外贸、环保、城建等多个部门和行业工作,特别适合在高新科技领域从事科技开发工作。毕业生也可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电力系统、智能测控系统、计算机与自动控制装置,电子装置的设计、运行与维护、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科研、管理和教育等工作。
由于自动化专业的实用性,到国内外大型企业公司就业成为本科毕业生的首选。例如有不少毕业生到微软、摩托罗拉、西门子、朗讯、华为、中兴、联想、普天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从事信息技术的研发和管理工作,成为高级白领;也有人进入国家级技术研究单位如航天集团从事自动化系统设计和研究工作,成为国家的航天栋梁之材。
作者:黄伟
学号:0909122327
班级:自动化1205
2.自动化概论论文图文 篇二
当前“变电站自动化”是将变电站中的微机保护、微机监控等装置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集成为一体化的自动化系统。它取消了传统的控制屏台、表计等常规设备,因而节省了控制电缆,缩小了控制室面积。传统的35kV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二次回路部分是由继电保护、当地监控、远动装置、故障录波和测距、直流系统与绝缘监视及通信等各类装置组成的,以往它们各自采用独立的装置来完成自身的功能且均自成系统,由此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类装置之间功能相互覆盖,部件重复配置,耗用大量的连接线和电缆,而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很好的避免了这些问题的产生,下面就变电站自动化控制作分别的阐述分析
1什么是变电站自动化控制
完整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除在各控制保护单元保留紧急手动操作跳、合闸的手段外,其余的全部控制、监视、测量和报警功能均可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来完成。变电站无需另设远动设备,监控系统完全满足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的功能以及无人值班之需要。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有以下特点:①分布式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分布式开放结构,各控制保护功能均分布在开关柜或尽量靠近开关的控制保护柜上的控制保护单元,所有的控制、保护、测量、报警等信号均在就地单元内处理成数据信号后经光纤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监控计算机,各就地单元相互独立,不相互影响。②集中式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集中式立柜结构,各控制保护功能均集中在专用的采集、控制保护柜,所有的控制、保护、测量、报警等信号均在采集、控制保护柜内处理成数据信号后经光纤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监控计算机。③简单可靠。由于用多功能继电器替代了传统的继电器,可大大简化二次接线。分布式设计在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接线;而集中式设计的接线也仅限于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其特点是开关柜内接线简单,其余接线在采集、控制保护柜内部完成。④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可考虑用户今后变电站规模及功能扩充的需要。⑤兼容性好。系统由标准化之软硬件组成,并配有标准的串行通讯接口以及就地的I/O接口,用户可按照自己的需要灵活配置,系统软件也能容易适应计算机技术的急速发展。
2变电站自动化控制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2.1综合自动化站可采用远方、站控、就地3级控制。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系统从软硬件上分层分级考虑了变电站的控制与防误操作,提高了变电站的可控性及控制与操作的可靠性。常规站只能通过控制屏KK把手控制,其电气联锁设计联系复杂,在实际使用中,
3.4基于.NET+A rcEngine的分布式架构Visual Studio.NET是微软公司基于.NET框架推出的统一开发环境,该环境集成了C#、VB.NET、VC++.NET等开发语言,彼此之间共享工具,有助于创建混合语言解决方案。.NET框架对Web服务和分布式数据库都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系统拟基于B/S+C/S的混合模式进行开发和部署,并在.NET环境下进行集成。系统的GIS功能拟基于ArcEngine进行开发。
4结论设备提供的接点有限,且各电压等级间的联系很不方便,使得闭锁回路的设计出现多余闭锁及闭锁不到位的情况。
2.2综合自动化站的核心为系统监控主机,用成熟可靠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整个变电站的控制与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运行监视、事件记录等功能,可靠性高且功能齐全。常规站中,人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人的感官对信息的接受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而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处理。人接受信息的速度有一定限制,对于变化快的信息,有时来不及反应,可能导致不正确的处理。而且个人的文化水平、工作经验、责任心等因素都会影响信息的处理,故处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不高的。运行的实践证明,值班人员的误判断、误处理常有发生。
2.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简化了变电站的运行操作,可方便地实现各种类型步骤复杂的顺控操作,且操作安全快速,对于全控的变电站,线路的倒闸操作几分钟便可完成。常规站实现同样的操作往往需要几个小时,且仍存在误操作的隐患。
2.4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命令的传输由模拟式变成数字指令,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系统,各保护小间与主控室之间采用光缆传输,提高了信息传输回路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分散式布置,控制电缆长度大为缩减,在相同控制电缆截面时,断路器控制四路的电压降减少,有利于断路器的准确动作。常规变电站控制一般采用强电一对一的控制方式,信息及控制命令都是通过控制电缆传输。
3变电站电压及无功的自动化控制方式
3.1集中控制方式集中控制方式是指在调度中心对各个变电站的主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和无功补偿设备进行统一的控制。理论上,这种控制方式是维持系统电压正常,实现无功优化控制,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最佳方案。但它要求调度中心必须具有符合实际的电压和无功实时优化控制软件,而且对各变电站要有可靠性高的通道;在各变电站,最好要具有智能执行单元,但在我国目前各变电站的基础自动化水平层次不一的情况下,实现全系统的集中优化控制有较大的难度。
3.2分散控制方式这是我国当前进行电压、无功调节控制的主要方式。分散控制是指在各个变电站或发电厂中,自动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或其他调压设备,以控制地区的电压和无功功率在规定的范围内。分散控制是在各厂、站独立进行的,它可以实现局部地区的优化,对提高变电站供电范围内的电压质量和降低局部网络和变压器的电能损耗、减少值班员的操作是很有意义的。
三门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城市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它的建设符合全县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服务的迫切需求,它的建成将为日后构建三门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奠定建设基础,推进“数字三门”进程。
摘要: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成为电力系统控制操作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做了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控制,分析,概论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三门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设计方案[Z].2009.
3.自动化概论结课论文 篇三
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日新月异,微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机器人、磁悬浮、高速列车、智能机器、智能交通、航天器、纳米材料、基因工程等令人眼花缭乱、目接不暇。在这五光十色、缤纷多彩的现代科技的百花园中,自动化就是这万紫千红中的一朵奇葩。
如今的时代不仅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也是自动化的时代。
自动化一词并没有准确统一的定义,而是一种比较笼统的、形象化的概念。通俗的讲,自动化就是利用机器、设备或装置代替人或帮助人自动的完成某个任务或实现某个过程;具体一点讲,自动化就是指在没有人的直接参与下,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使机器、设备等按照规定的规律自动运行,实现预期的目标,或使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设计过程等按照人的要求高效自动的完成。
自动化的应用:
1、工厂自动化
主要包括生产设备、生产线、生产过程、管理过程等的自动化。
2、办公自动化
英文简称为OA,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指用计算机、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电话机、网络设备、配套软件等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高效率的从事办公业务,广泛、全面、迅速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各种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
3、家庭自动化
主要是指家庭生活服务或家庭信息服务的自动化。
4、楼宇自动化系统
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建筑物中所有能源、机电、消防、安全保护设施等实行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统一管理,以创造出一个温度、湿度、亮度适宜、空气清新,节能高效,舒适安全和方便快捷的工作或生活环境。
5、交通自动化
是在水、陆、空各个运输领域在综合运用计算机、通信、检测、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以实现对交通运输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控制。
6、军事自动化
现代战争已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发展为信息化和自动化战争。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推广应用,即军事自动化已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国防的基本架构与现代战争的进行方式。军事自动化的核心是武器装备的自动化和军事指挥的自动化。
7、农业自动化 即在农业生产和管理中大量应用自动化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8、商业自动化
是在商品的采购批发、运输存储、经营销售及售后服务整个流通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自动化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综合化方向快速发展。需要说明的是,综合自动化包含了很丰富的内涵,是一个随时代而变的概念,目前值得一提的主要有两个动向。一个动向是,由于认识到机器不可能完全取代人,机器所能实现的智能是有限的,因此不再追求完全的无人化,而是将人作为自动化系统的一部分,充分发挥人的优势,形成由智能机器人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自动化系统。另一个动向是,自动化系统应当从设计、运行、维护到报废整个过程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人类的损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尽可能少的产生废弃物。
纵观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自动化的发展史体现了人类总是在寻求把今天的事情交给明天的机器或设备区完成,并尽可能地通过机器设备来延伸子的聪明才智和扩展自身的器官功能。
2、自动化的发展始终是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几次大的发展阶段更是如此,而且都是有重大的社会需求驱动的。
3、自动化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4、自动化的研究的重点是整个系统,而不仅仅是某个局部,因此必然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作用,既离不开机械、电气、自动控制及其相它信息技术,同时也紧密依托于数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学科的发展,而且还需要根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了解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
5、自动化会导致事业率增加的观点以不攻自破。
6、自动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普遍适用性。自动化的核心——自动控制
1、最简单的控制—开环控制
没有反馈的开环控制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即抗扰动能力差,但它同时也具有较多的优点,主要是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成本低廉、工作可靠,由此可以用于对控制精度要求不高、扰动影响较小的场合。
2、自动控制的精髓—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系统控制效果的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但关键在于控制器,控制器好比人的大脑,其作用是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决策。
3、即时纠偏—补偿控制
补偿控制的信号传输从扰动源经扰动检测、补偿调节器、功率放大器,直至最终的炉温信号,始终是单向的,没有形成闭环,没有反馈,属于开环控制。
补偿控制属于开环控制,仅对特定可测扰动有效。是否需要采用补偿控制主要看扰动幅度和扰动影响是否需求。
最基本的控制方法—PID控制
1、比例控制作用
比例控制的结构最简单,只有一个参数。如果设置的过大,就会调节过头,偏差的一点点变化会对应的产生很大的控制作用,容易引起系统输出上下波动,会发生振荡,如果比例系数过小,则调节作用太弱,系统变化过于缓慢。
2、积分控制作用
积分控制一般和比例控制配合组成PI调节器,并不单独使用,原因是积分控制作用总是按部就班地逐渐增强,直到误差消失,控制效果比较缓慢。
3、微分控制作用
由于微分控制作用反映的是变化率,系统达到稳态后变化率为0,微分控制对控制量没有影响,所以微分控制只在系统得动态变化过程中起作用,因此不能单独使用。一般是和比例、积分控制一起构成完整的PID调节器,有时也只和比例控制配合组成PD调节器,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4、PID控制的优点和缺点
首先要归功于PID控制简单明了,比例、微分和积分控制的工作原理简单,物理意义清楚,专门研究自动控制的专家能理,一般的工程师也容易理解。其次是设计和调节参数少,最多也就3个,而且3个参数如何起作用、遇到性能不好该如何调整都是透明的。控制系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一半是比较复杂的,存在很多不确定和不必要的因素。如各种各样的扰动,对系统结构和参数的估计会有误差,有些参数还会随时间而改变等,因此实际系统在完成理论设计后,都要在实际运行中进行调整。这就需要保留有用于调整的控制参数,而且调整方针应当明确,操作人员才知道该如何调,而且,控制参数的数量还不能多,否则也很难调整。总之,PID控制尽管通用性强、应用广泛,但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和局限性。最热门的控制方法—智能控制
1、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
一般的讲,传统的自动控制,在设计控制器时首先需要建立描述受控对象运动规律的科学方程,然后再成熟而系统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计算得到控制器的表达方式,并用相应的物理器件予以实现。
2、专家控制
所谓专家,指的是具有某一领域专门知识或丰富实践的人,而专家系统则是一个计算机系统,存储有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并用推理的方式针对问题给出结论,专家系统是人工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动化的典型应用
家庭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概况、家庭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未来的家庭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在发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汽车中的自动化系统:开发汽车自动化系统的意义、自动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汽车中的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原则、汽车中的自动控制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化
简单地说,电力系统自动化就是根据电力系统本身特有的规律,应用自动控制原理,采用自动控制装置来自动的实现电力生产的安全可靠运行。
具体一点讲,电力系统自动化就是自动化的一种具体应用,它采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
首先是被控制的对象复杂而庞大,其次是被控制的参数很多,最后是干扰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内容: 电力系统自动监视和控制系统;电厂动力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中的自动装置。
汽车中的自动化系统
汽车自动化系统的概述: 开发汽车自动化系统的意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事汽车自动化的装置和研制取得了一些突破成果,开发了一些新产品,对保障汽车行驶的安全,降低肇事率,节能消耗减排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自动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汽车动力传动装置自动控制:
汽车发动机自动控制;汽车变速器自动控制; 汽车车辆自动控制:
制动控制;转向控制;悬架控制;巡航控制 汽车车身自动控制: 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 汽车信息传递:
主要有多路信息传递系统、汽车导航系统,汽车蜂窝式移动电话。
汽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原则:
功能完备性与性能优良性;相关性与整体性,层次性与协调性,随机性与适应性,可靠性。大学,对于我而言依然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轻松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这样的一种悠闲的氛围对我来说是充满了罂粟般的诱惑。大学,意味着不需再埋首于辞海题库了,不需再徘徊于三点一线的生活中了,可以光明正大的逃课,可以自由自在的上网,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只是,时间多了,太多了,太自由了,心就开始茫然了,日子也开始变得空虚了。而这时,一份具体且适当的大学学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大学,是一个人从半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成熟的过程,是一个人人格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当然,在大学里你也可以选择漫无目的,整日无所事事,最终四年以后回首时发现自己一事无成,留下的是四年的苍白。而我,希望四年以后我可以很满意的对自己说:这四年我没有白活,这四年我学会了很多,这四年将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四年是我人生中值得回忆的四年!所以我制定了这一份《大学学业生涯规划》。这是我的大学四年的一个整体规划。本规划分为自我认识、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包括家庭条件、学校条件、社会环境、职业环境等)、学业目标定位和具体规划。这几个部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生活、娱乐和工作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这不仅是一个学业生涯的规划,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规划。我相信:路,就在脚下; 路,就印在不死的决心之中;路,是汗水筑起的一片生活;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的一段人生。大学,便是这漫长人生路上的一个驿站。我会走好大学的这一段路,让人生不留下遗憾!
在以后的四年里,我会更多的参与学校的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多的与老师同学交流,提高自己的技能,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也将丰富我的大学生活。在学习的同时,我也会融入社会,做一些兼职,在增加收入减轻父母的负担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社会阅览,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人们常常说,社会是一个调色盘,什么样的人都有。只生活在大学的象牙塔里,不在社会里锻炼的人是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深入社会,形成自己的思想,对将来的发展是有及其重要的影响的。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说不做到头来都只会是一场空。人生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我一直努力,一定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我的未来不是梦。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点,每个人都应该有充分心理准备。当然,包括我自己。因此,在遇到突发因素、不良影响时,要注意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仅要及时面对、分析所遇问题,更应快速果断的拿出应对方案,对所发生的事情,能挽救的尽量挽救,不能挽救的要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做出最好矫正。相信如此以来,即使将来的作为和目标相比有所偏差,也不至于相距太远。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但是,无论眼底闪过多少刀光剑影,只要没有付诸行动,那么,一切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得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博、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成功,只垂青有充分磨砺充分付出的人。我相信,我一定能行!!
4.自动化概论论文图文 篇四
机械一般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控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动力系统指动力机及其配套装置,是给机械系统提供动力的部分,主要用于驱动执行机构的运动。如电动机、汽油机、柴油机等。
传动系统是将动力系统的动力和运动传递给执行系统的中间装置。如变速、传递动力、改变运动规律以及同时驱动多个执行机构的传动装置。
执行系统是直接用来完成各种工艺动作或生产过程的工作机构。
操控系统是机械的操作控制中心,作用如人脑。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课程特点
本专业按设计——制造——自动化三条主线设置专业核心课和调整课程内容,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按培养现代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基础训练,具有使用现代方法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人才培养计划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专业的学习要求
学习方法
听课与自学相结合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大学生活及德智体全面发展
学习法律,遵纪守法;
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
师生之间要尊师爱生,同学之间要宽容,有兄弟姐妹般的团结友爱和互相帮助;
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发展;
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动态,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
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
工作能力沟通能力业务能力应变能力开拓能力
知识结构宽广的知识背景
不断更新的知识
团队精神
增强凝聚力与战斗力
个人人品
上进、百折不挠、诚信和宽容大度
第一章专业概述
§1.5 课程设置及安排
学位主干(核心)课程:
按设计——制造——自动化三条主线设置专业核心课程:
设计方面: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模具设计 制造方面: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
自动化方面:测控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机械CAD/CAM、机电一体化与过程控制。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
机械综合设计
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实习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
力学实验
电工实验
机械制造基础实验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液压实验
公共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英语
体育Ⅰ
高等数学Ⅰ
大学物理Ⅰ
线性代数
概率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
程序设计
专业核心课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电工与电子技术
机械工程材料
工程力学
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测控技术基础
液压与气动
机械CAD/CAM
机电一体化与过程控制
机械制造工艺学
模具设计
工业企业管理
专业概论
专业选修课
体育Ⅱ(必选)
文献检索(限选)
专业英语(必选)
关系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汽车检测与维修
机械优化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
农业机械学I
汽车构造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新能源概论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学校特色课
历史类
文化与伦理类
文学艺术类
经济管理类
哲学类
可持续发展类
全校任选课程
实践教学
军事训练2周劳动(公益、专业)2周金工实习4周机械综合设计3周自动控制课程设计2周机械制造工艺实习2周夹具设计课程设计3周模具设计课程设计2周毕业设计14周课外创新训练6学分
形势与政策教育2学分
机械现代设计技术的内涵及其体系
机械现代设计技术的内涵
设计的范围(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人们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用品和工具。
各种工业机器、仪器、设备和装置,如机床、飞机、汽车、舰船、宇航工具、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机器人、发电设备、通信装置、医疗机械等等。现代设计技术的定义
现代设计技术是以满足应市产品的质量、性能、成本、价格综合效益最优为目的,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主体,以知识为依托,以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为手段,研究、改进、创造产品活动过程所用到的技术群体的总称
基础技术:指传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特别是运动学、静力学与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工程数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方面。
主体技术 :指对数值计算和对信息与知识的独特处理能力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其成为现代设计技术群体的主干。
支撑技术 :指设计方法学、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技术及试验设计技术所提供的多种理论与方法及手段的支撑。
现代设计技术的特点
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延伸
多种设计技术、理论与方法的交叉与综合设计手段的精确化、计算机化、自动化与虚拟化
设计过程的并行化、最优化和智能化
面向产品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简介
计算机辅助设计
2.可靠性设计
3.优化设计
4.动态设计
5.并行设计
6.虚拟设计
7.绿色设计
8.创新设计方法
9.反求设计方法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基本概念
制造技术(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按照人们所需的目的,运用知识和技能,利用工具,将原材料物化为人类所需产品的工程技术。即:使原材料成为产品而使用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制造业
将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信息、人力等)转化为供人们使用或利用的工业品或生活消费品的行业。
制造业发展的历程
用机器代替手工,从作坊形成工厂
19世纪机器在英国诞生,先后传人法国、德国和美国。
从单件生产方式发展成大量生产方式
泰勒:以劳动分工和计件工资制为基础的科学管理。
福特:零件互换技术,1913年建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汽车装配生产线。
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现代制造技术
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网络化制造、智能制造系统、敏捷制造„„。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日本的经验
1)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日本非常重视制造业,特别大抓了汽车制造和微电子制造,结果日本的汽车和家用电器占领了全世界的市场,特别是大举进入了美国市场。丰田 本田 日产 马自达 三菱 铃木抢占中国汽车市场
2)日本的微电子芯片成为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关键元件。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日本人说美国赢得这场战争是依靠的日本的芯片,是“日本的芯片打败了伊拉克的钢片”。
二、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启示
1)1998年爆发的东南亚经济危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发展制造业的重要。一个国家,如果把经济的基础放在股票、旅游、金融、房地产、服务业上,而无自己的制造业,这个国家的经济就容易形成泡沫经济,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产生经济危机。
2)新加坡、台湾都有自己的制造业,因此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小一些。
3)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逼迫人民币升值 外向型
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的10年间,美元兑日元从1∶250跌到最低的1∶80左右,日元升值3倍,导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价格上升3倍,使得日本产品在美国的竞争优势被大大削弱。
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与体系结构
1、定义:
在传统制造技术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所有这些制造技术总称即先进制造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特色
该专业是江苏省第一批品牌专业、第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将通识教育与专业
教育有机结合,以机械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为主体构建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兼顾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培养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含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2 个专业方向,学生在修完公共课程后可根据个人特长和社会需要选修专业方向,接受专业方向的工程设计、专业实习及专业设计等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自动化概论论文图文】推荐阅读:
自动化论文题目11-29
自动化课程设计论文10-22
自动化的毕业论文09-03
电气自动化专业论文题目10-28
国内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方式论文08-30
工业自动化仪表发展前景的论文09-19
电力系统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论文06-20
煤矿机械设备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论文07-19
电气自动化专业模块化的教学研究论文08-15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论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