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发展主题努力开创新局面

2024-07-03

紧扣发展主题努力开创新局面(8篇)

1.紧扣发展主题努力开创新局面 篇一

求真务实 创新管理

努力开创宜春国税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徐谷明局长在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1月15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传达贯彻全省国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国税工作,部署2013年工作任务。下午还将召开全市发改财税物价工作座谈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江河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全市国税系统紧紧围绕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主动作为,砥砺奋进,国税事业在科学发展中实现了“稳中求进、难中取胜”。呈现出六大亮点:

组织收入逆势增长。2012年,我局组织收入工作面临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省收入普遍低迷、全市经济税源后劲不足等复杂形势,市局党组带领全市国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始终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和收入工作纪律不动摇,多次召开组织收入工作会、经济分析会,通过密切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走势,准确把握经济税源变化趋势,随时掌握重点税源生产经营形势,正确 指导组织收入工作;通过进一步扩大税源监控范围,实行领导挂点联系督导制度,及时发现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通过大力实施信息管税、专业化管理,推进风险、税源和征管监控分析,加强税务稽查和纳税评估,千方百计做大总量、挖掘增量、提升质量,组织收入工作逆势增长。全市共组织国税收入83.71亿元,同比增收14.19亿元,增长20.4%,其中财政口径国税收入完成76.51亿元,同比增收13.79亿元,增长22%。超额完成省局下达的收入任务,收入规模列全省第四位,较上年前进一位;增收绝对数列全省第三位,与上年持平;增幅列全省第二位,较上年前进二位,为我市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宜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稳定增长的财力保障。

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基本构建。作为全省国税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单位,市局敢为人先,率先改革,在宜春中心城区开展了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以“规模+行业”为主要划分依据、兼顾特定业务,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突出重点税源管理;将中心城区4个机构按照征收、管理、稽查职能重新划分,并按照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的要求修订下发整套符合专业化管理要求的岗责体系和征管业务流程;自主开发信息管税系统,统一开展税源风险分析识别,按户归集风险信息,统一下达应对任务;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臵,压缩机关行政管理人员,充实征管一线人员,逐步建立了“集中征收、分级入库、分类管理、集约稽查”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2012年,中心城区入库税款16.15亿元,同比增收3.2亿元,增长24.92%,大大高于全市增幅。加强风险应 对,实行高中低三级风险管理。市局下发全市5批风险应对名单共960户,其中移送稽查15户,纳税评估792户,纳税辅导153户。深化纳税评估,推行按规模分层级开展专业化团队式评估,实施主、辅评制度。全年共评估1811户次,补税1252户次,评估补税2.54亿元,是2011年的2.69倍。通过准确掌握运用企业收付汇信息、利润分配信息、设备进口信息等数据,不断提高非居民税收风险防控能力。全年全市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入库0.31亿元,是2011年的7.7倍。

依法行政更加规范。不断探索依法行政的有效形式,首次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全市国税系统依法行政考核工作办法》,细化、量化了各项考核指标。运行应用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疑点库。全年全市国税系统执法过错呈逐月减少的良好态势。加大案卷评审与案件复查力度,开展税收执法案卷评选活动,我局查处的“中林煤矿”虚开发票案入选全省六大优秀稽查案件。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组织开展了出口供货、退免税企业和部分建筑安装企业的专项检查;联合市公安局开展了“春雷行动”,有效震慑了不法分子;组织开展发票知识宣传,举办发票知识专题讲座,充分依靠群众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全市稽查查补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100%;查获假发票2万多份,涉税金额9.59亿元;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7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4人,网上追查1人,移送检察院起诉案件2件。

纳税人满意度明显提升。大力落实优惠政策,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服务。全年落实结构性减税2.51 亿元,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减税0.05亿元,办理出口退(免)税5.1亿元,受理资产损失金额5.31亿元。加快办税服务大厅星级建设,全面推行一窗全能,市局征收局办税服务厅、丰城市局办税服务厅被省局授予五星级办税服务厅称号。突出需求引导,开展“纳税人需求大走访”活动,全市共走访纳税人8327户,发放资料5万余份,帮助纳税人解决个性化需求47项。与地税局联合开展了2010-2011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评定A级纳税信用等级企业58户,B级纳税信用等级企业176户。提升12366热线服务效能,全面开通12366短信系统。上高县局、宜丰县局代表江西国税,获得2012年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国税系统县级单位第一名。在全省庆祝建党91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市局征收局被省委表彰为“全省创先争优群众满意窗口单位”。

工作作风持续改进。扎实推进干部作风整治活动,坚持宣传与教育一同引导、自查与整改一道深化、建章与执行一并到位、监督与惩处一齐发力,对群众反映并经核实的干部入股经商、民间借款脱岗等问题给予严肃处理。代表宜春市接受省干部作风整治活动检查获省考评组充分肯定。参加全省“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活动,市局在全市64个监测单位排位中月月站前列。加大经费向基层倾斜力度,向基层人均追加经费0.95万元,并主动负重,针对部分县区局出现的特殊情况,市局从自有经费中挤出资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重新修订了机关科室经费包干、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公务卡,“三公”经费开支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在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机关经费总支出实现同比有所下降; 公务卡报销还款金额同比增长116.05%。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增强国税干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开展了科级干部竞岗工作,全市国税系统216人参加23个职位的选拔,由省局统一笔试、面试题目,市局严明纪律、严格组织,确保了竞岗工作更加严密、更加公正。继续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深入联创社区、扶贫村和企业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章宣讲,投入资金近30万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共派出志愿者服务队五批次186人,社会反映良好。

多项工作得到上级及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市局纳税服务工作被总局发文表扬,应邀制作成专题片在宜春电视台一套《喜迎十八大——幸福宜春.辉煌成就》专栏中播放。市委谢亦森书记在市局呈报的《扶持重大项目建设 优化税收服务措施的若干意见》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市国税局主动策应、积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的做法很好,值得肯定、值得提倡。市政府办向全市进行了转发。市政府蒋斌市长在接受宜春市电视台国税专题专访时指出:市国税局认真贯彻省国税局和宜春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建设幸福宜春、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依法大力组织收入、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路子,做了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总局纳税服务司张树学司长在视察市局征收局办税服务厅时称赞其为江西国税办税服务厅标杆。市局及九个县(市、区)局拟被表彰为江西省第十三届文明单位并已在《江西日报》公示。市局混凝土行业检查做法在全 省推广,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和推进信息管税的做法在省局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局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及广大纳税人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国税系统干部职工辛勤工作、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市国税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税收征管质量还要继续提升,纳税服务的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少数干部法治观念不够牢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个别基层单位对依法组织收入工作原则执行不到位,影响了税收收入质量;干部素质难以适应税源管理专业化、信息管税的需要;干部队伍结构不优、动力不足、作风不实问题亟需进一步实践探索解决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任务

根据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全市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根主线,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纳税服务水平、行政管理水平和拒腐防变水平,为建设幸福宜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根主线,推进两项改革,加强三大建设,提 升四种水平。

(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蓄进位赶超后劲

依法组织国税收入。今年,省局下达我市国税收入计划为89.57 亿元,增长7 %,市政府要求财政总收入增长18%。在1月12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对国内外和市域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判断,总体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就是今年国家将实施更加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扩大消费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经济结构性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稳中快进、难中取胜”的经济工作总基调,继续坚持“兴工强市”战略目标不动摇,继续坚定不移抓重大项目和重大产业建设,实施工业产业三年升级强攻战,招商引资企业税收效应逐步发挥,势必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航空高铁时代的到来,必将对我市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改善发展环境、加快开放步伐带来新的机遇,为税源的培育注入新的活力,为国税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挑战”是国际经济形势还没有完全走出受欧债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非即期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去年12月,全市尚有多缴税金2982万元,同比增长115.1%,预收税款5.9亿元,同比增长373.5%,留抵税金3.3亿元,同比增长5.3%,这将使今年组织收入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注重加强税源建设,切实解决当前工作中税源大管不住,税源小不愿管的问 题,做到抓大不放小。我们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组织收入的原则,但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少数干部把它作为遇到困难绕道走,精神懈怠、无所作为的借口。我们既要完成税收收入任务,又要执行好税收政策,要防止单纯抓收入而忽视执法风险的不良倾向,同时又要克服组织收入月度之间松紧不一的现象,切实提高收入质量,努力实现组织收入工作由计划管理向质量管理的转变,由注重收入总量、增幅向注重收入质量和税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转变。今年总局将开展组织收入原则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继续实行领导挂点联系督导制度,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具体抓,牢牢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加大《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形成依法征税合力。

落实税收政策。今年中央将实行一揽子结构性减税政策,包括鼓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减税政策等。对于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我们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努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转方式、调结构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要积极支持当地开放型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落实好出口退税新政策、新办法和新规程,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各负其责,加快审核审批、退税进度。深入开展政策解读,根据政策执行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编写行业操作指引,提高政策落实效果。

提供决策服务。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今 年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的目标。我们要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工业产业三年升级强攻战,打造亚洲锂都和七大产业集群、六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大项目和重大产业建设,认真开展税收调研,从税收角度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按照省局试点工作安排,积极准备“营改增”试点,切实做好调查测算、业务培训、数据移交审核录入等准备工作。

(二)推进征管、人事改革,激发管理创新活力

推进税收征管改革。以税源风险分析监控平台为抓手,建立健全“统一分析、分类应对”的税收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以市局为主、县(市、区)局为辅的税源风险分析监控工作模式,推动风险管理流程闭环运行。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开展试点情况调研,着力解决制约专业化管理的瓶颈问题,实现职责、人员、机构相协调。探索实施户管资料电子档案化管理,持续简化优化涉税事项流程。应用市财政局开发的第三方信息共享平台和省局开发的税源监控分析平台两个平台,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强化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提高日常监控管理水平。大力实施分类分级管理,科学界定税收管理员职责,着力做好纳税评估工作,加大纳税评估力度,加强重点税源管理,修订、完善、统一全市行业税收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征管措施,不断提高征管质效。积极推行网络发票。实施征管质效分类考核评价机制,科学确定考核指标,采取网络征集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考评纳税人满意度。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落实省局关于加强干部人事工作意见和“1+3”人事管理办法,对连续担任同一县(市、区)局正职满10年的,要实施交流任职;对担任县(市、区)局领导班子正职(含期间担任市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正职)累计满15年的,可允许选择到市局机关任科长;年满55周岁以上的,优先考虑晋升副调研员;享受副处级待遇的,转任副调研员;享受副处级待遇8年以上、距退休年龄3年以上的,经本人申请,可按规定考核晋升调研员即提即退。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对那些工龄长、资历深、贡献大的同志,我们要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给予足够关心和照顾,同时要求他们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自觉讲政治、识大体、服从组织安排。我们要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习惯思维,营造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为宜春国税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完成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重视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稳步开展基层科级非领导职务晋升工作,使年龄偏大、任职时间较长且表现较好的干部有干头、有盼头。全面推行干部轮岗,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结合宜春国税实际,积极探索扩大干部成长空间的新路子。落实省局《关于加强市、县(区)国家税务局一把手监督的暂行规定》,坚持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继续深化巡视工作,改进巡视工作方法,加强巡视成果运用,提升巡视工作实效。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进一步落实好“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基础、制度、队伍建设,筑牢科学发展根基 加强基础建设。加强基层建设,突出“两个倾斜”,落实“两个减负”,进一步改善基层办公、生活和纳税服务条件,让基层干部心有所聚、情有所系、行有所正,把基层建设成干群和谐的基层、队伍稳定的基层、勤政廉洁的基层,从根本上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使广大干部乐于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培植经济税源基础,重点在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扶持优势产业发展、优化纳税服务以及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上下功夫,坚决杜绝该退不退、该减免不减免的不良现象,支持企业健康发展。夯实征管基础,坚持以“基础数据准确、基础资料完备、基本情况清楚、基本职能明确、基本程序规范”为目标,扎实推进征管基础建设,推动税收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强化税种管理,加强税收优惠、增值税进项抵扣以及再生资源税收管理。全面实施新修订的《车辆购臵税征收管理办法》,提高车购税管理水平。落实新修订的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管理办法,全面加强总分机构日常监管,狠抓所得税优惠项目管理;落实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办法,完善专业化团队管理机制,切实提升企业所得税专业化管理水平。应用国际税收信息管理系统,探索非居民管理与反避税调查有机结合,力争对企业境外利润征税有新突破。

加强制度建设。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加大对现有制度的清理、整合、完善,加强对容易出现失误和违反纪律等薄弱环节制度的修订和制定,健全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大额减免税集体审批、税收执法案卷评查、税收执法案例指导等制度,逐步构建 起一个健全、系统、标准、科学、和谐的制度体系,使每个工作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一整套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权的长效机制。要强化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带头学习制度、带头遵守制度,带头执行制度。要强化对各项制度的监督检查,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执法督察、效能监察、巡视检查等检查范围。要强化责任追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严格执行制度甚至破坏制度的行为,加大问责力度。

加强队伍建设。突出抓好人才培养,认真落实《江西省国税系统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切实抓好教育培训,以专业化培训为主线,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级开展考试、比武、练兵、竞赛活动,努力提升我市入选总局、省局人才库比重。积极推广网络培训,引导业余自学,鼓励干部参加“三师”资格考试。着力增强队伍活力,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检查活动,做好市、县(区)国税局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经费补助,坚持经费向基层、征管和困难地区倾斜,切实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深入开展国税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引导干部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建工作,健全基层党组织定级管理,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加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团工青妇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艺活动,凝聚干部干事创业合力。

(四)提升依法行政、纳税服务、行政管理、拒腐防变水平,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落实《江西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和执行标准》,严格约束税收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积极探索网上公开审批,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围绕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和税收征管的关键环节开展税收执法督察。进一步优化依法行政指标体系,完善考核方式,提升考核效果。继续推进综合监督检查,年内对县(市、区)局轮检面不少于20%。提高税收执法考核质量,加强考核申辩调整和执法疑点的核查,加大申辩调整情况核查力度,探索建立更符合实际的核查方式,提高核查准确率。将违规决策、执行不力、管理不善、行为失范等情形纳入问责范围,公开问责结果,落实问责惩处。畅通投诉渠道,开展明察暗访,推行“网络问政”,落实舆情反馈,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研究加强“营改增”后风险防范工作。完善集约稽查,加大市局直接检查和县、市交叉检查的力度,强化上级稽查局对下级局案件查办和异地协查的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强再生资源税收管理,尽快完成重点案件查办工作,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巩固专项整治活动成果。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管理,加大问责力度,对出现虚开、引税行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实行一案双查。构建案源信息库,重点开展对出口退(免)税企业,水泥建材生产销售企业、金融保险企业以及接受海关专用缴款书抵扣税款异常企业的检查。扎实开展出口退税企业风险教育,强化对出口供货企业和回函工作的管理,对回假函的人员要追究渎 职、失职责任,严防各种虚开和骗税现象的发生。认真开展运输发票、农产品发票抵扣专项检查和虚假发票“买方市场”整治工作,会同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大制售假发票“卖方市场”的打击力度。

提升纳税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十二五”纳税服务规划,建立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的服务标准和岗责体系,制定以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为导向的办税服务规程。健全国税地税合作机制,积极拓宽国、地税合作办税方式,推进国地税共建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中心、互设办税服务窗口,形成联合办税长效机制。加强12366纳税服务热线工作的统筹规划、功能拓展、组织协调、监督考核。优化市局内外网服务功能,为纳税人提供网上办税、咨询、维权等服务。深入推进优化纳税服务平台建设、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和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创特色、树品牌、求实效,力争保持我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居于全省先进行列。改进办税服务方式,加快推进自助办税和“同城通办”,全面推广“免填单”服务,不再收取发票工本费。改进需求调查方式,引入第三方评价,及时了解和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改进税法宣传方式,加大政策解读和涉税违法案件曝光力度。改进权益保护方式,及时处理和回应纳税服务投诉,扩大纳税人维权组织建设范围,充分发挥税务师事务所的积极作用。

提升行政管理水平。落实综合财政监管新要求,夯实管理基础,加强财务监督,加大财务收支审计力度,防范财务风险。修订财务监管、政府采购等管理办法及系统基建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改进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管理。全面推行公务卡制 度,最大限度减少现金使用。深化财务公开,各级国税机关财务收支情况必须以适当方式公开。推行税务综合办公信息系统,规范公文处理,加大落实考勤、督办、日志制度。加强信访、保密和档案管理,抓好综合治理,强化后勤保障,推行低碳办公,积极创建“平安单位”和节约型国税机关。

提升拒腐防变水平。认真研究制定我市国税系统2013—2017年惩防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健全内控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加强两权监督、建立教育和纠风长效机制。加强税收执法和廉政风险教育,开设廉政教育课程,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道德教育,健全领导干部任前廉政培训、廉政考试准任等制度。强化纪检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和信访案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升惩防体系信息化程度。开展廉政文化“三进”活动,继续打造“1+5+N”的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格局。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问题。开展“我为国税事业做了什么”专题讨论,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主动执行意识。进一步完善督查和考核机制,对基层请示和反映的问题,实行限期答复。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全程监督,强化定量考核。严格依法问责,尤其是对臵法律和上级机关政令于不顾、自行其是、我行我素、胡乱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从严从重查处,真正达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当前几项工作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 全市国税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要真正使党的十八大精神铭记于心、践之于行,落到实处,就要紧密结合国税工作实际,按照省局张贻奏局长在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所指出的,认真抓好四方面工作:一要紧扣要求。张贻奏局长在工作报告提出的“五个始终”,是全市国税系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全市国税机关要把落实“五个始终”,作为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将十八大精神融入到国税工作全过程。二要强化学习。要在前一阶段集中学习、初步学习的基础上,在学精、学深、学透上下功夫。要把学习十八大精神作为春季培训的重点内容,进一步通过专家解读、专题研讨等方式,兴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新高潮。全市各级国税机关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学习计划,分层次开展专题培训和轮训,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局今年将安排科级干部的轮训。三要突出重点。党员领导干部是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一定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摆在首要位臵,带头参加支部学习,带头记录和发言,亲自辅导和讲课,有效带动全员学习。通过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增强坚定性,在行动上增强自觉性,在工作上增强创造性。四要学以致用。要紧密联系干部职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依法组织税收收入,提高税收管理质效,落实各项税收政策,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和作风建设,以实际工作成果来检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成效,以十八大精神促进今年各项税收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二)认真落实“八项规定”。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八项规定”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传递了执政为民的强烈信号,树立了实干兴邦的鲜明旗臶。全市各级国税机关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务必时刻保持警惕,务必时刻保持清醒,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做起,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举措落实“八项规定”。二是制定具体举措。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对照中央的“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组织全市国税系统干部职工深入查找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近期,市局党组将结合省局党组、市委提出的总体要求和自查情况,围绕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厉行勤俭节约、坚持真抓实干等工作重点,着手研究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具体措施,各县(市、区)国税局也要尽快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做到从严从紧,切实量化细化,使措施更具操作性、更能落到实处、更便于监督。各地在制定具体措施时,要注重使措施既要体现少开会、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少讲话、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少发文、发短文、发有干货的文,崇尚简单工作、简单做人、简单生活,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实质内涵,减少繁文缛节,让广大国税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大事、干实事;又要使措施体现接待安排、用酒、用烟等小节内容,倡导勤俭节约,切实缩减经费。三是狠抓工作落实。全市国税机关必须坚决执行“八项规定”,领导干部务必带头落实,务必不折不扣、不搞特殊,务必雷厉风行、见到实效。在这里,我代表市局党组表个态,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将坚决执行八项规定,要 求干部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确保贯彻落实不走样、不变通、不搞“下不为例”、不搞“特殊情况”,真正把文件上写的内容一一落到实处,欢迎系统上下广大干部职工予以监督。同时,为了保证全市国税系统能够刚性执行,我们将把执行“八项规定”情况作为深化综合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各县(市、区)局党组每年年底要在本单位范围通报执行情况,并向市级党组汇报。对违反规定的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改进作风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三)确保实现税收收入首月开门红。会后,各单位要在算好税源账的基础上,尽快将今年的收入计划分配到各征收部门,明确责任,盯紧目标,抓紧落实。要切实按照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强化均衡入库,特别是对元月份和一季度的组织收入工作,要抓紧、抓早、抓实,不能出现松口气情绪和前松后紧情况。要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严格遵守组织收入纪律,守住执法底线,降低执法风险,务必在保证收入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元月份和一季度收入实现开门红。要加强与地方党政的协调沟通,主动汇报依法征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争取各方支持,切实缓解征管一线工作压力,为依法组织收入营造良好环境。

(四)严肃干部选拔工作纪律。当前,全市国税系统科级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工作正进入最后关键阶段,为确保选拔工作风清气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在此我特别严明一下选拔工作纪律,严禁跑官要官,严禁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手段来谋取职务。对跑官要 18 官的,一律不得提拔重用,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相应的组织处理。市局纪检监察和人事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把严格监督贯穿干部选拔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加强对执行干部选拔工作政策法规和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鼓励实名举报,及时受理反映违反人事纪律的问题。对群众举报反映内容具体、线索清楚的违反人事纪律的问题,进行重点核查,一查到底。

(五)认真做好春节期间有关工作。春节将至,为确保全市国税干部过一个欢乐、文明、节俭、和谐的节日,全市各级国税机关要认真落实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廉洁自律。各级国税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坚决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相互送礼、相互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出国(境)旅游和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收受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礼品、礼金、干股、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严禁利用婚丧嫁娶等收敛钱财。二是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落实AB岗工作制度,确保工作人员按时到岗、在岗,防止缺岗脱岗情况的发生。加强内部管理,严禁上班时间闲聊、吃东西、打瞌睡、玩游戏、看电影、炒股、上QQ等不良行为。严禁下基层期间玩牌、打麻将,对违反规定被纪委监察部门查处的,市局将从重从严处理。三是维护系统安全稳定。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节前,要全面排查重点区域的安全隐患,做好整改工作。要加强文件管理,认真执行有关保密规定。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完善消防设施配备和火灾防范措施,加强对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要认真落实省局党组纪检组《关于重申公 车使用管理有关纪律的通知》,严禁公车私用,严格车辆管理,严肃追究责任。要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工作,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要落实信访、舆情、应急管理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稳定和税务部门形象的因素。要严格执行节日期间的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积极化解矛盾,及时、果断、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四是深入开展走访慰问。全市各级国税机关要积极开展帮扶救助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认真做好系统离退休和生活困难干部职工的优抚和慰问工作,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关心,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各级国税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措施帮助解决好干部职工的生活问题。

同志们,方针已定,目标已明。我们面临的任务很艰巨,我们肩负的使命很光荣。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统领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求真务实,创新管理,努力开创宜春国税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幸福宜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紧扣发展主题努力开创新局面 篇二

一、 开 拓 创 新、 求 真务实,2014 年发展改革工作有新突破

(一)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大工程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重大项目“月调度、季分析、半年总结、年终考核”推进机制,集中解决了一批影响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全区648个重大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6%,完成投资4330亿元。

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全年争取国家审核和备案项目32个,我区境内投资总规模2014亿元,自治区和各盟市、旗县审核和备案项目6891个,投资总规模7590亿元。

拓宽项目筹资渠道。全年落实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142.3亿元。获准发行企业债券11支,融资规模112亿元。新设立新兴产业创投基金3只,总规模6.5亿元。首批推出50个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等领域示范项目,投资总规模1256.9亿元。

(二)加快推动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行业实现较快增长,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全年新认定16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落实创新能力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6500万元,支持15个创新平台开展了研发、试验设施和系统集成验证等项目建设。

农牧业基础不断夯实。积极推进粮食增产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51.6万亩,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350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84处、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40处。继续推动实施“菜篮子”工程,支持建设设施蔬菜基地5000亩、冷库7万平方米。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编制完成生物、蒙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技术服务等6个领域专项规划。围绕“五大基地”建设,集中打造10条特色产业链。

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一是突出抓好重大规划制定。组织编制了自治区煤电灰铝一体化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大路、上海庙、伊敏三个现代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4条电力外送通道配套火电项目建设方案和锡林郭勒、鄂尔多斯煤电基地开发规划。二是积极推进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清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违规项目86个,涉及水泥熟料产能558万吨、水泥产能520万吨、钢铁产能55万吨。

服务业发展得到加强。制定出台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实施意见和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方案,开展了全区服务业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强,支持建设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项目77个,认定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28家。

节能降碳进展顺利。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及时将节能降碳目标分解下达各盟市,制定《内蒙古自治区2014-2015年节能减 排低碳发 展行动方案》,出台《内蒙古自治区2014-2015年能耗增量控制目标方案》,对全区12个盟市2013年节能目标责任进行了评价考核。二是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编制完成自治区2005年、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完成盟市2013年度温室气体排放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三是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和循环经济“十百千”行动。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列入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范围。

(三)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持续改善民生状况。着眼补短板兜底线,大力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民生工程加快推进。一是扶贫攻坚力度加大。争取中央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资金3亿元,搬迁农牧民5万人。二是安居工程进展顺利。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33.2亿元,开工建设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322套、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1.2万套、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1.68万套、公共租赁住房3.7万套。三是“十个全覆盖”加快推进。牵头制定总体工程实施方案,下达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216亿元。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中央和自治区预算内基建投资超过21亿元,集中支持了基层教育、文化、社会服务等公共项目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社会办医,对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核查。推进自治区足球改革试点工作,牵头编制自治区足球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足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四)着力减轻企业负担,稳定企业生产经营。针对近两年我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主动施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减负脱困,取得了较好效果。

实施普遍性降费措施。在落实国家普遍性降费政策基础上,取消和降低各类收费项目26项,暂停和降低我区境内铁路货物运输费用8项,下调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停收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自治区留成部分、维简费盟市提留部分和铁路部门计划费等,全年减轻企业负担30亿元。

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推动扩大电力市场化改革试点实施范围。全年蒙西电网多边交易电量361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8.3亿元;蒙东地区大用户直供交易电量33亿千瓦时,降低成本2.9亿元。

减轻企业税负。做好内外资企业进口设备免税确认工作,全年办理内外资免税项目16项,减免进口环节关税8707万美元。

(五)加快推动改革开放,持续激发经济活力。落实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履行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职能。创新区域合作发展机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推进落实重点改革工作。一是落实好自治区确定的年度改革任务,我委牵头的12项经济生态体制、6项社会体制改革工作基本按期完成。二是行政审批、电力体制、新型城镇化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行政审批方面,再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0项、下放2项。研究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目录》、《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行政权力事项表》,明确41项行政权力,公布行政许可流程图。电力市场化方面,国家已同意蒙西地区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目前正在争取通过国家补贴实现蒙东地区同网同价。制定完成霍林河和鄂尔多斯市棋盘井工业园区微电网试点实施方案。新型城镇化方面,国家发改委初步同意将扎兰屯市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步伐。一是投资促进取得进展。研究制定自治区全面加强投资促进实施意见,组团参加西洽会等全国性投资贸易洽谈活动。预计全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4600亿元。深化京蒙帮扶合作,落实帮扶资金1.8亿元。二是融入环渤海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向国家提出我区纳入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定位及合作事项,争取国家同意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发展纳入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三是沿边开发开放成效显著。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国家批准设立。研究提出《内蒙古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内蒙古深化与蒙古国全面合作规划纲要》。

二、深化理解新常态,增强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了系统性阐述。结合我区实际,深化理解新常态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常态要有新认识。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后,转向中高速增长,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前我区经济与全国经济的融合度进一步增强,能源、冶金等支柱产业受全国经济的波动影响加大。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现实,处理好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既要看到增速下台阶的必然性,又要防止增速惯性下滑,确保我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第二,新常态要有新思路。新常态下发展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发展模式和政策措施可能不再完全适用,要与时俱进提出促进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对我区来说,一是要主动适应增速变化。政策调整既要保持近年来稳增长措施的连续性,防止增速跌出合理区间,更要有利于提高质量和效益。二是要突出抓好结构优化。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坚持存量调整、增量优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能源产业向下游延伸、高技术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三是要着力助推动力转换。全面深化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社会资本投资潜力,激活市场活力;积极扩大开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继续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设备攻关为突破,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第三,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常态同时也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从今年来看,国内需求总体偏弱,通缩预期上升,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既要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推动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当前情况分析,今年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我国经济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结构调整阵痛和部分经济风险开始显现。我区以能源类为主的工业企业经营困难已持续较长时间,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难以弥补能源工业增速回落形成的缺口。但是,也有许多利好因素:一是我区经济具有稳定增长的基础。近两年我们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同时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已经国家核准或同意开展前期工作,这些项目建设将为我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二是具有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利好政策。去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包括实施重大投资工程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连续实施定向降准、提高存贷比、降息等货币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等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将持续发挥作用。三是当前我区经济呈现逐步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步放缓,企稳回升态势逐步形成,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增速逐季回升,用电量、货运量等先行指标增长进一步加快。

三、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做好 2015 年发展改革工作

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我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牢固树立持续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理念,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加快建设“五大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抓好落实。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稳定投资需求,培育消费热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切实增强消费对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投资、消费协调拉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紧紧围绕国家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七个重大工程包”等方面,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和申报工作。围绕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激活民间资本,推动落实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推出的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和运营的示范项目。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围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落实国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推动自治区收入分配改革相关工作。积极培育旅游、信息、教育文体、养老健康家政等新的消费亮点。

(二)深化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增添经济发展活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改革红利更多转化为发展新动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按照时间表和线路图,完成好我委牵头的改革任务。抓好改革试点工作,采取政府部门和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对试点进行评估,对试点效果较好、比较成熟的,要加快推广。

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5000亿元左右。深化与俄蒙合作,编制完善自治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建设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推进与俄蒙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三)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为重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组织实施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和自治区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二是巩固农牧业基础地位。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70处。三是稳定能源产业。要落实煤炭限产保价政策措施,严格控制新开工煤矿,提高煤炭就地加工转化水平。四是培育新产业增长点。大力推动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延伸升级,培育发展云计算、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一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意见》。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二是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制定出台自治区重点产业生产布局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加强重点园区项目准入管理,引导重点项目合理布局。

(四)加强价格监管,规范收费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加强价格收费管理,强化监督检查职能,努力优化市场环境。

继续推进价格改革。修订《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定价》,最大限度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全面制定和实施全区价格改革方案。推进通辽霍林河、鄂尔多斯棋盘井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

规范价格收费管理。改进价格收费管理方式,修订并公布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实施普遍性降费措施,取消和下放80项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性服务收费,对保留项目实行目录管理。完善定价机制,对重要价格收费调整方案进行审议和风险评估,提高定价科学性和透明度。

(五)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美丽发展共赢。更加注重把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找到两项工作的最大“公约数”,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继续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力争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000万亩、草原建设面积40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0万亩。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化解过剩 产能, 在提前完 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基础上,继续加大淘汰力度,争取淘汰水泥产能200万吨、钢铁100万吨。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扎实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探索碳交易制度体系建设。

(六)保障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切实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众。

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围绕创业就业、百姓安居、扶贫开发、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等重点民生工程,做好项目和资金安排。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重点建设基础教育、基层卫生、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项目。

(七)加强规划编制,研究重大问题,提升参谋助手能力。要紧紧扭住重大问题、重大战略、重大规划,多提创新性建议,多做原创性工作,推动新常态下的发展改革工作不断进步。

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对重大问题的研究,谋划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科学合理设置目标指标体系。加强规划衔接,强化规划工作创新,坚持开门编制规划,努力把规划做实。

3.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篇三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严峻挑战、经济发展十分困难的宏观环境下,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改革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这些工作的完成或推进,为做好2010年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是《规划纲要》启动实施的第一年,谋划好、落实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会议对2010年教育工作作了总体部署,强调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研究制定和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以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工作方针;以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内涵为工作着力点;以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能力为导向,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袁贵仁在讲话中指出,确定今年工作重点的基本依据和主要考虑是四个方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教育工作决策部署;满足人民群众根本教育需求;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体现实施《规划纲要》的重大战略部署。也就是要努力做到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使教育真正成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顺应人民群众期盼的教育,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

袁贵仁强调,2010年教育工作要着重做到以下四点:第一,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好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着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把学校作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共设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教育服务能力;主动适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主动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第二,更加积极主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坚持改革,加快改革,突破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各地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开展教育改革试点;统筹推进,有序改革,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

第三,更加积极主动在促进教育公平上办好事办实事。教育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大力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最大程度地保障和维护公平。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细化任务安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出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加强研究,完善政策体系,在制度设计上加强对推进公平的支持力度,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健全国家助学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从严治教,力争在群众关注的几个热点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第四,更加积极主动抓紧抓实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要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动广大教师聚精会神教书育人上下功夫;要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上下功夫;在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上下功夫。

袁贵仁指出,要切实提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级教育部门要时刻牢记“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对人民群众负责,接受人民监督,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必须立足大局,明确工作定位;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必须科学调研,增强前瞻性、预见性和针对性;必须转变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必须善于引导,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教育的合力。

袁贵仁特别强调要抓好廉洁自律和维护稳定。他指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在廉洁自律方面应当有更高要求,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决不让腐败玷污教育这一方净土。稳定压倒一切,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落实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加强对影响教育系统稳定因素的分析和把握,及时排查和化解矛盾与纠纷,切实做好稳定工作,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陈希、鲁昕、陈小娅、李卫红、郝平、王立英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各自分管工作作了具体介绍和明确部署。

山东、四川、辽宁、内蒙古、湖北、天津、上海、江苏、北京、安徽、重庆、浙江等12个省(区、市)作了经验交流。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部门负责人,中央有关部委部门负责人,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教育部各司局、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记者:余冠仕 刘琴)

4.紧扣发展主题努力开创新局面 篇四

努力开创新华社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新华社建社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2011年11月7日)

李从军

尊敬的长春同志、建敏、马凯、奎元同志,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80年前的今天,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在江西瑞金成立。自诞生以来,新华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忠实履行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职责,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80年来,我们始终把增强政治意识作为践行使命、履行职责的根本要求,坚持政治家办社方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大力宣传党的政治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广泛报道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及时把最新消息报告党中央,成为党指挥革命斗争的重要信息渠道;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热情讴歌社会主义新制度,充分报道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重大成就,激发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澎湃激情;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勇立时代潮头,生动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宣传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zzie

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形势,充分展示中国人民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唱响时代主旋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精神动力。

80年来,我们始终把增强宗旨意识作为践行使命、履行职责的牢固根基,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群众、赞美群众、激励群众,充分展示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强大祖国、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和活力。一代代新华社记者坚持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采写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名篇精品,推出了雷锋、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方永刚、王顺友、沈浩、郭明义等一大批受人敬仰的典型人物,忠实履行了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充分发挥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80年来,我们始终把增强敬业意识作为践行使命、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为神圣职业,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督促自己,以一流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锻造自己,恪尽职守、忘我奉献,创造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业绩。从为党的新闻事业英勇捐躯的红中社早期负责人周以栗,到被敌人残酷杀害也绝不说出党的秘密的叶邦瑾,从“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失事中壮烈牺牲的沈建图,到在贝尔格莱德坚守报道一线付出生命的邵云环„„150多位先烈用生命诠释了新华人崇高的敬业精神。近年来,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日本地震及核泄漏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一批批新华社记者克服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突进现场、坚守一线,向全世界发出大量报道,以英勇的壮举书写了光辉的篇章,以无畏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的敬重,他们是新时期践行敬业意识的楷模,是新华社的光荣和骄傲。

80年来,我们始终把增强创新意识作为践行使命、履行职责的不竭动力,主动顺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传媒业发展新趋势,大力弘扬坚韧不拔的创业

zzie

精神、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创新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新华社事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从文字报道为主,到构建文字、图片、音视频“三位一体”全方位报道格局;从传统通讯社业务为主,到打造融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电视业务、网络业务、金融信息业务、新媒体业务和多媒体数据库业务为一体的现代全媒体业态;从立足国内为主,到建设多元化对外交流合作系统,不断拓展海外阵地,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80年来,我们始终把增强发展意识作为践行使命、履行职责的根本途径,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步伐,拓展发展空间,筚路蓝缕、奋力开拓、永不止步。从瑞金时期仅有两三个人、一部半电台的“茅屋-马背通讯社”,到拥有1万多人、162个驻外机构、采集网络遍布全球、涵盖各类媒体形态的多语种、多媒体、多终端全媒体机构,新华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业务内容不断丰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播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正以崭新的面貌和自信的步伐迈向世界一流媒体舞台中央。

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新华人在履行职责、推动事业发展中凝聚、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的政治意识、宗旨意识、敬业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是新华社优良传统作风的集中体现,其本质归根结底就是以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新华精神。经过80年的实践和发展,新华精神业已成为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成为镌刻在新华人心扉间、融化在新华人血液中最闪光的特质,感召和鼓舞着新华人砥砺奋进、勇往直前。党的十七大以来,新华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新华精神,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加快推动“三个拓展”,创新工作思路、运营体制和文化业态,着力提

zzie

高质量、提高素质、提高效益,事业实现新突破新发展,基本建成全媒体架构,形成进一步拓展全媒体业态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柱性产业格局,初步探索出一条事业体制为主导、与市场经济成功对接、多元运营体制并存的事业发展新路子,舆论引导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传媒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

回顾新华社80年的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新华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过100余篇新闻稿件,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也都为新华社撰写、审改过大量稿件,瞿秋白、博古、杨尚昆、廖承志、胡乔木等同志曾先后担任过新华社的主要领导职务。1955年,毛泽东同志要求新华社“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195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新华社要向着世界大的通讯社的方向努力”;粉碎“四人帮”重新工作后,他又视察新华社并作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题词。1991年,江泽民同志为新华社作了“努力学习,深入实际,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的题词。2008年9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对《新华社2008-2015年工作设想》作出重要批示:“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职责。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创新体制机制、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建立高素质队伍、提高采编效率和质量上下功夫,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今天,长春同志出席纪念大会,并代表中央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当前,新华社正处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拥有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zzie

展观,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加快事业科学发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三贴近”原则,坚持政治家办社方针,践行群众观点,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精神动力和有力舆论支持。

我们要继承发扬新华社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 追求卓越、搏击一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行职责,以勇于变革、不断超越的精神创新工作思路、运营体制和文化业态,以昂扬的斗志、火热的激情、扎实的作风推动事业科学发展,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书写崭新篇章。

我们要积极顺应世界传媒业发展趋势,加快构建更加健全的现代传播体系,着力打造更加成熟的全媒体业态,全力培育更加强大的支柱性产业,不断增强新华社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凝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力量发挥应有作用。

我们要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实施“阵地前移”战略,深化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新华社在国际传媒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形成与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传播能力,努力推动构建更加公平、更多共赢、更大包容、更强责任的国际舆论传播新秩序。

我们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强职

zzie

业化建设,着力造就一批传媒领域各个专业的杰出人才、领军人物,努力锻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优秀新闻工作者队伍。

同志们、朋友们!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80年只是短暂一瞬;在砥砺奋进征程中,80年已然铸就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华社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承和发扬新华社80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全媒体机构,努力开创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为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5.紧扣发展主题努力开创新局面 篇五

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24日)

刘延东

刚刚过去的201O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国家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继续深化,民生得到显著改善,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的形势下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也是教育工作极不平凡、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征程,成为我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站在历史的新高度,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描绘了我国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的宏伟蓝图。落实好全会精神,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今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未来五到十年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牢牢把握大好机遇,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过去五年是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五年。教育普及达到新水平,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我们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教育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去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把我国教育事业带入了历史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决策深入人心。教育系统和相关部门把学习贯彻作为头等大事,开展了广覆盖、多形式的学习宣传和深度解读。教育部党组成员带队分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宣讲,举办省部、厅局和高校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把创先争优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14个部委和百位各界专家学者发表文章,准确解读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意义和政策重点。新闻媒体全面报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仅中央及首都100多家新闻媒体刊播的教育新闻就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多。学习宣传力度之大、声势之强、参与人数之多为近年少见,全党全社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和行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决心更加坚定。

第二,贯彻落实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国务院成立包括党政群系统20个部委在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成立新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加强重大教育政策问题调研论证和评估。国务院下发《教育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建立了部际分工、省部沟通的新机制,形成了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新合力。

第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经国务院批准启动全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确定了425项改革试点项目。以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为重点,组织实施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从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系统推进,形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新局面。

第四,一系列国家层面的重要政策集中出台。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的突破口,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相继发布了几个关于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文件。加快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增加100元。启动1000所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央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实训基地。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相关部门出台了大力支持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国家发改委设置专项扶持中西部特殊教育发展,2010投入29亿元支持学校建设。国家资助体系扩展到普通高中,中职免学费政策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通高校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增加到3000元。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共出台50多个文件,初步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

第五,各地贯彻落实工作扎实推进。各省(区、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党政一把手出席会议并作讲话,有23个省(区、市)发布省级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一批新的政策举措,增加教育投入,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回首2010年,教育工作成就显著,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的社会氛围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关心支持、积极参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气象。这是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的结果,也是各地方、各部门特别是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齐心协力、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教育系统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感谢!

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作出了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同样适用于教育事业。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对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与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教育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大思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大力支持。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也承担着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

机遇来之不易,形势催人奋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迫在眉睫。一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攻坚,是中央提出的“十二五”期间重大战略任务。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必须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在改革发展中有所作为。二是当前全球正在掀起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许多发达国家相继推出改革举措,旨在提升教育质量,保持教育领先地位,增强国家竞争优势。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在着手教育改革,以解决教育公平和提升学生素质问题。面对外部压力,我们如不加快改革,不迎头赶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三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期待和呼声日益强烈。颁布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是启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既顺应了社会对改革的期望,也增添了群众对教育改革 的信心。如果不加快改革,我们就无法兑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承诺。

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切实承担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不辜负中央的期望与人民的重托。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教育战线要围绕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紧密联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全面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主题是科学发展,教育工作的主线是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通过改革来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今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育人为本,紧紧抓住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大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先发展为保障,以重大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力争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为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第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有新成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迫切需要教育为落实主题主线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科技贡献。要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使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更加适应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加适应当代科技创新交叉融合和提升自

主创新能力的需要,更加适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需要,更加适应中国国际地位上升和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的需要。要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打造教育特色和优势,提高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着眼文化建设需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增强教育服务决策的能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按照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促进教育公平要有新进展。当前,要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强基础”的要求推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迈出更大步伐,政策支持、财政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配置应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倾斜,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要抓紧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的政策。积极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好留守儿童就学问题。学前教育要在缓解“入园难”方面尽快见到成效,政府要履行保障基本入园机会的责任,启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多种形式扩大资源供给。高等教育要促进机会公平,通过对口支援、区域合作、优质资源共享等方式支持中西部地区提高办学水平,新增招生计划和重点高校招生名额向高教资源不足地区倾斜。国家奖助学金要提高资助标准和扩大覆盖面,保证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第三,提高教育质量要有新突破。要在教师、教材、教法三大重点上下功夫。逐步建立健全招聘录用、考核评价、培养培训和退出等各级各类教师管理机制。今年中小学教师要启动“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改革,职业院校要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高校要打造名师团队。要全面推动各层次教师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任教,做好首届免费师范教育试点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工作,加快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加大教学投入,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

设,使教学水平有比较大的提升。以教育信息化为重要抓手,推动信息网络向基层学校延伸,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的新模式,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监测评估,有计划地建立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体系,探索相对独立的督导体系,引导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第四,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新探索。人才培养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强调的素质教育要求引领人才培养工作。要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要研究制定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框架,探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知特点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总结推广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经验,今年应重点在小学生“减负”上见到成效。以社会实践为关键环节,增加教学实验、生产实习、技能实训,丰富学生课外活动,鼓励志愿服务,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选拔机制、培养方式、成长环境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第五,推进改革开放要有新举措。要在办学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对外开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办学体制方面,推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改革。高校要加快章程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落实办学自主权。职业教育要探索校企、校农合作有效机制,使学校真正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要明显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研究出台财政、税收、金融、土地、教师等支持政策,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按照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原则,减少和规范政府对学校的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着重解决政府部门对学校服务责任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探索省级教育统筹的有效机制,更多地调动地方

政府发展教育的积极性。要以教育开放凝聚人才培养的新优势,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有效形式,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平台,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秀教师团队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加强相关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六,保障支撑要上新水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规划优先、财政资金优先、公共资源优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温家宝总理强调,要重视教育投入的绩效,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使教育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按照4%的要求,今后几年各级政府都将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两个,一是各地的资金能不能落实到位。各地要不折不扣、用好用足中央政策,落实投入责任。教育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分省落实教育投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经费能不能管好用好。各地要统筹安排教育经费,与教育发展重大项目实施相配套,向最急需领域和最薄弱环节倾斜,做到雪中送炭。要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完善经费分配制度、学校财务制度和监督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估,防范财务风险。尤其要把增加投入与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形成新制度新模式。

三、坚持改革创新,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

目前,中央关于教育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各项任务已经部署,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实现今年这“六个新”的要求,关键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第一,解放思想,增强改革意识。现在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交织,教育领域新老矛盾叠加。教育的思想观念方法不进行大的转变,体制机制障碍不取得新的突破,教

育事业科学发展就很难有崭新的局面。一要突破陈旧观念。改革不是为了否定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我们要自觉从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从不合时宜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体制机制有深刻转变。二要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必须把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贯穿改革发展始终,使改革的制度设计、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价符合教育特点,适应人才培养要求。三要大胆探索实践。当前,各种利益群体的教育诉求不尽一致,对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存在不同看法,我们要防止仅仅停留于争论,在积极探索实践中深化认识,破解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难题。

第二,科学谋划,注重整体设计。每项改革和发展任务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体谋划和前瞻布局,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要加强顶层设计。“十二五”规划是今后5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教育规划纲要是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在编制出台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和分地区、分领域规划时,要按照这两个规划的要求,把10年改革发展目标任务按时间节点规划好,形成清晰的工作指南。每一项改革都是整体改革的一部分,要把解决地方、学校的具体问题与实现全国性改革目标紧密结合,把解决当前问题与形成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要注重研究政策问题,完善相关领域特别是人、财、物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使改革发展举措有具体的政策支撑。

第三,抓住关键,力求重点突破。所谓重点和关键,集中体现在“三个最”上。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最迫切的需求。比如,发展文化产业,迫切需要大批既有艺术造诣、又熟悉市场、掌握文化产业运作规律的经营管理者。又比如,人才规划纲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的实际,提出建设社会工作者队伍,培养大量基层社区服务人员和心理辅导人员。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加快培养紧缺人才。二是人

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比如,社会上对“择校热”反映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三是教育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比如,农村教育一直是短板,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要着重围绕“三个最”,攻克重点,突破难点,带动教育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

第四,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实际。要把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各具特色的改革发展路径,不强求一个模式。比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一定要立足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多种形式、多种类型。要边试点边总结,尊重地方、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大胆试大胆闯。对试点中确有实效、群众欢迎的要大力推广,对问题较多的要及时调整,对基层、学校提出的要求和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及时给予回应。只有各地走出有特色、多样化、高质量的路子,教育事业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加广阔。

第五,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推进。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维护稳定是硬任务。现在,我们既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上的许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教育领域;教育改革本身也面临很多两难问题,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浮出水面。我们既要勇于改革,还要善于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使改革不仅成为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成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一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决抵制不良思潮的干扰。教育规划纲要集中体现了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最新要求,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探索都要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二要把握好改革进度。对于重大、复杂、敏感的改革项目,要充分协商,科学论证,全面评估群众承受能力和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合理确定改革的顺序和推进的速度,增强改革的协调性。要密切关注改革进程,随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各种风险分析和应对预案,防患于未然。三要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教育改革的社会关注度很高,重大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必须跟上。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澄清社会疑问,引导社会理性看待存在的问题和暂时的困难,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

第六,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领导到位、分工到位、制度到位。目前在中央层面已经把教育规划纲要的190项任务分解到60个部门,下一步责任分工要逐层向下落实,各项任务在省(区、市)、学校和试点单位都要确定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各地要以完善的机制规范工作运行,探索建立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咨询机制,统筹协调重大决策和任务落实。教育部门要主动争取地方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形成合力,减少阻力,使贯彻落实工作顺利推进。

监督检查是促进贯彻落实的有力手段。要重点督查改革举措是否落实到位、发展项目是否科学合理、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有效、工程质量是否安全合格。要加强对重大改革试点和发展项目的过程性督查,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对设计不周全、措施不具体、保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要调整和完善。要建立行政问责制,增强中央重大教育决策的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教务公开、校务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独特作用,让群众在参与监督中理解支持教育改革。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目前,教育事业迎来了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

头脑,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只有真抓实干、趁势而上,才能推动教育事业上一个大台阶,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上来,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使整个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工作状态、能力水平、眼界胸怀有大的提升。

第一,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勇气。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任务重、要求高,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许多问题并没有现成答案。面对矛盾和挑战,个别地方和单位仍存在畏难情绪。要深刻认识到,不改革没有出路,不发展就是退步,一定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直面困难的思想准备、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开拓进取,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推向前进。

第二,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邓小平同志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一定要力戒形式主义,大兴实干之风。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正确把握国情、社情、教情,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提高履职尽责的工作能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对干部素质的要求更高,加强队伍建设的任务更加迫切。要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增强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提升专业素养,注重把握国内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开阔视野、把握规律。要注重在贯彻落实中选拔培养干部,把一批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实际,在艰苦复杂环境中增长才干、锤炼作风,促进自身素

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四,保持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行。总的看,教育系统风气是好的,但有些领域和单位仍存在一些违法违纪问题。这些虽是个别现象,但损害了教育系统的形象。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进一步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腐败案件,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始终保持教育战线廉洁高效、风清气正。

6.紧扣发展主题努力开创新局面 篇六

2011-08-25 07:40:48 来源: 天津日报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建党以来90年的历史经验,对推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做了规划,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讲话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特别是突出强调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问题,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深刻领会党90年来的历史经验,始终坚定政治立场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认真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些宝贵经验,我们进一步增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认真学习《讲话》对90年历程的全面回顾,深刻认识“三件大事”,始终坚定信心不动摇。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新的历史纪元;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的这“三件大事”,向世人昭示了我们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深刻认识这“三件大事”,使我们进一步坚定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

认真学习《讲话》对90年历程的高度概括,深刻认识“三大成就”,始终坚定信念不动摇。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党的历史贡献和伟大成就作出的实事求是的总结。其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述是一个全新的阐述,从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具体制度等几个层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做了全景式描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容。深刻认识这“三大成就”,就要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立场,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

认真学习《讲话》对90年探索的深刻总结,深刻认识“四个始终”的根本要求,始终坚定方向不动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中国社会90年发展历程的重要启示。无论是历经90年峥嵘岁月,还是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这“四个始终”是我们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讲话》对党面临形势的精辟分析,深刻认识“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始终坚定宗旨不动摇。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分析了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提出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指出存在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是向全党发出的警世之言。承担起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党性锻炼,加强作风养成,经受住“四个考验”,防止“四个危险”,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永葆政治本色。

认真学习《讲话》对党承担历史使命的系统论述,深刻认识“五个必须”的基本要求,始终坚定标准不动摇。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这“五个必须”,涵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五个方面,它既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五项纲领,也是我们党总结的执政党建设的五条规律。把握好当前党的建设的五大任务,就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认真学习《讲话》对未来发展的全面把握,深刻认识“五个坚定不移”的大政方针,始终坚定科学发展不动摇。继往是为了开来,回顾是为了展望。胡锦涛总书记在部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时,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深刻认识这“五个坚定不移”,正确理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政方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牢牢把握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这个根本,切实搞好新的伟大工程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贯穿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一条主线。只有牢牢把握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这个根本,搞好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党才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负民族先锋、时代先锋的历史使命。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需要我们下更大力气,研究、把握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科学规律,用新视角、新办法、新思路来解决党的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着力抓好理论武装这个核心。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前,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要完善学习制度,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借鉴南开区“十学法”经验,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为着力点,以开展社区与大学党组织共建活动为探索点,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在全区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

着力抓好人才建设这个重点。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在干中培养、考察、锻炼、使用干部,营造风清气正用人环境,严格遵守各项纪律,精心做好区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要进一步创新干部选任方式,扩大竞争性选拔范围,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和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深化“干部选拔任用记实监督系统”,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要大力推进人才聚集工程,充分发挥青年博士团作用,探索建立与科研院所和驻区企业科技人才合作共建机制,为“科技南开”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着力抓好作风建设这个关键。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认真落实“机关党组织联系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联系困难党员和群众”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真正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着力抓好基层党建这个基础。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全部战斗力的重要基础。要以落实市委“强基创先”工程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工程为着力点,坚持抓基础、抓示范、抓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骨干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深化“创八个先、争八个优”活动为抓手,引导广大党员在“科技南开”建设的实践中争当先锋,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完善“双向述职”制度,不断扩大述职范围,积极探索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新途径。

着力抓好反腐倡廉这个重大任务。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继续深化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坚持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岗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夯实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继续深化执法评议,促进行政审批大提速,促进执法部门服务意识的提高,进一步打造一流经济发展环境。

着力抓好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十分重要的方面。要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党务公开,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要切实强化全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制度观念,增强遵守制度的责任意识,真正使党内法规制度成为全体党员干部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进党领导的事业发展上。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关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要求,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党的建设成效的最终标准。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根据这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以体制机制创新的新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这次外出,学习考察了江西省、安徽省以大项目、好项目为引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规划、做强高端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壮大旅游产业、繁荣文化事业的成功做法。一路学习,一路思考,江西、安徽印象中不是发展很快的地区,近年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这是解决当前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关键。当前,深化南开区服务业综合改革,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做好招商引资、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在行政管理体制、产学研政结合、服务业统计评估等方面研究新思路、争取新政策、拿出新举措,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以“科技南开”建设的新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效。能否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是对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推进科学发展,首先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感受到了江西、安徽地区的发展速度,确实挺受震撼。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全市各区县发展势头也很迅猛,纷纷抢项目、争项目、上项目,可以说我们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其次,要围绕主题主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是要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要通过坚持不懈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培育优势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今后发展积蓄强大后劲。二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注重增强产业发展的协同性。把服务业综合改革阶段目标和加快发展服务业长远战略协调起来,做到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协同推进。三是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注重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全力以赴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在创新型城区和“科技南开”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再次,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亲力亲为,敢抓敢管,亲自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亲自抓招商引资、选商引资,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以和谐南开建设的新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区政协发挥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合力。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推进各项工作法治化。巩固大信访格局,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不断提高信访稳定工作水平。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巩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效。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新形势,要着眼于提高南开区居民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目标,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居民文明程度和城区文明程度。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0个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南开文化影响力,让人民共享南开文化发展成果。

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大力实施富民惠民战略,精心组织好社会保障和扶贫助困20项民心工程的实施,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利益的就业、社区管理、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分类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活。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市容环境水平,不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要以社区建设为突破口,探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途径。按照南开区社区建设“八个好”标准,继续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社区,让南开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他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员总数为8026.9万名,党的基层组织总数为389.2万个。从数字上可以看出经过90年的发展,我们党的队伍已经空前壮大,这既是我们在党的建设上取得的突出成绩,同时也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要不断创新党建方法,使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

一要抓好方法创新。目前,我们党的建设已经形成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五大建设的科学布局。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党的建设实践中,要在把握党的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一些科学方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要在管理上抓创新。我们党一再强调,“科学管理,是兴国之道”。当前,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党已经拥有8000多万党员,要管理好这些党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创新党的科学管理方法。

7.紧扣发展主题努力开创新局面 篇七

省属国有企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2007年, 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继续抓住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较好的有利机遇, 紧紧围绕“三大战役”和“3211”工程, 积极推进结构调整, 不断深化企业改革, 着力加快技术创新, 切实强化企业管理, 努力开拓两个市场, 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生产经营快速增长。截止去年末, 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78.81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344.58亿元, 增长30.4%。继延长、有色、煤业化工之后, 陕汽、建工销售收入也突破百亿大关。其中, 陕汽156亿元, 建工101亿元。在龙钢、投资集团之后, 又有法士特、地方电力销售收入过50亿元。其中, 法士特58亿元, 地方电力52亿元。

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截至去年末, 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382.31亿元, 同比增加632.88亿元, 增长36.2%。所有者权益1026.4亿元, 同比增加251.2亿元, 增长32.4%。实现利润总额173.71亿元, 同比增加30.61亿元, 增长21.4%。利润总额过亿元的企业有10户:延长70亿元, 有色45.17亿元, 省投22.23亿元, 煤业化工11.95亿元, 法士特6.22亿元, 龙钢4.86亿元, 医药控股3.82亿元, 陕汽3.5亿元, 秦川机床工具1.42亿元, 高速公路1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20%。

对社会的贡献进一步加大。截止去年末, 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税金总额158亿元, 同比增加15亿元, 增长10.5%。已缴税金总额154.72亿元, 同比增加20.96亿元, 增长15.7%。监管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各中央驻陕、市属企业生产经营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全省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8年重点工作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工作部署, 陕西省国资委2008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化改革, 强化监管,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 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努力落实省委、省政府“14号文件”和“三大战役”、“3211”工程的目标, 全面完成工厂制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和政策性破产, 基本完成省属企业改革攻坚任务。2008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8%以上, 业务收入达到1580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一、坚持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认真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系统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内容, 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针, 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一是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国资监管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 精心部署, 扎实推进。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增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要全面把握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要认真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报告中提出的“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等要求, 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 理直气壮地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

二、加大攻坚力度, 全面完成政策性破产工作

困难企业的破产工作, 是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2008年, 务必全面完成100户困难企业的政策性破产和部分企业依法破产任务。上半年, 20户省属企业要终结法律程序, 市属企业要进入法律程序。要按照分类指导、分批实施、盘活资产、妥善安置职工的原则, 加快企业政策性破产和依法破产的实施步伐。已进入法律程序的破产企业, 要积极做好资产变现, 妥善安置职工, 力争早日终结破产程序。未进入法律程序的破产企业, 要加大工作力度, 进一步完善破产预案, 按规定履行各项程序, 尽早启动实施。各相关市 (区) 要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 在保持企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上, 加大破产工作力度, 加快所属困难企业的政策性破产进度, 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同时, 对于没有进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规划的困难企业, 要积极实施依法破产, 其中下划企业省上将给予适当补助。

三、重视资本市场, 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 是促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省属企业要力争在“十一五”末都有一个上市公司。一是要加快企业上市步伐。鼓励支持省属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已经实现部分资产上市的企业, 要通过增资扩股、资产收购等方式, 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 要逐步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要积极抓好金堆城、天然气、宝钛的上市发行和定向增发工作。各企业要拿出上市规划, 明确目标、步骤, 设立专门班子精细操作。二是扩充上市公司后备资源。要筛选出一批产业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企业, 建立上市公司后备库, 强化培训辅导, 尽快形成“改制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努力抓好煤业、西部证券、环球印务、富士达等企业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陕汽、法士特等优势企业要拿出切实可行工作方案。三是要积极拓宽各种融资渠道。抓住国家降低企业发行债券门槛的机遇, 鼓励大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发展资金。

四、构建多元产权, 大力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任务, 更是增强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今年要坚决完成省、市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一是积极选择和引进在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实力强、信誉好的战略投资者, 加快省属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除少数需要由国有独资经营的企业外, 其他企业都要通过引资重组、相互参股等多种途径, 改制为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重点抓好旅游、建工、地方电力、地方铁路和高新技术投资公司、产业投资公司等企业的整体改造工作。同时, 要利用国有资本收益, 以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 参与改组国有独资公司。二是全面完成工厂制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对无法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份制改造的企业, 要按照公司法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工厂制企业公司化改造是省委、省政府今年部署安排的包括政策性破产在内的两大重点任务之一, 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要与省级有关部门及各市 (区) 签订目标责任书, 各市 (区) 要按照要求, 对工厂制企业采取多种方式, 加快改制步伐, 确保任务按期完成。省属工厂制企业要成立改制领导小组, 认真研究制定改制方案, 尽快组织实施。三是要坚持政企分开, 大力推进行政性公司改革。重点完成农垦、物产集团及大厦集团的改制工作。

五、突出发展主题, 做强做大省属企业

1. 面向产业市场, 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项目是产业的支撑, 更是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是要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不懈地抓, 千方百计地抓, 聚集更多的技术水平高、投资效益好、辐射作用大的骨干项目, 为实现省属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要精心策划主业和与主业相关联的新项目, 始终做到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 确保企业发展有源源不断的项目支撑。同时, 新建项目要搞好与在建项目的衔接, 注重与原有项目的统筹考虑, 注重延伸产业链, 促进产业结构提升。三是要大力招商引资, 引进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真正把企业优势转化为引资优势, 吸引更多的资金、更好的上下游配套项目落户企业。对投资类公司的考核, 我们将把引进的资金额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四是要抓好项目论证, 落实项目责任, 强化项目管理, 严把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和环境保护关, 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今年, 要重点抓好延长100万吨乙烯、有色多晶硅、陕汽重型商用车、投资集团煤制烯烃、煤业煤制甲醇、咸阳国际机场二期、地电35-110kv电网工程等100多个重大项目的实施工作。

2. 深化与地方经济合作, 实现企业与地方共赢。

加强省属企业与地方经济的合作, 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关中、陕北和陕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也是促进企业与地方经济相互支持, 互相促进, 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 要在与部分市 (区) 合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开展与各市 (区) 的战略合作, 充分运用各市 (区) 在资源、政策、税收、土地、环境、服务等方面的有利条件, 促进省属企业加快项目建设, 同时发挥省属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和带动作用, 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 要重点落实季度会商制度, 沟通情况, 研究解决双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妥善处理好企业发展与地方发展之间的关系, 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形成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实现企业与地方共赢。

3. 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把握企业发展规律,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把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一是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加大研发投入, 着力突破关键技术, 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抓好省属企业与陕西工研院的合作, 以及法士特、烽火等企业的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二是要大力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工艺开发, 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将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六、完善体制机制,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 是各级国资监管机构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在探索的基础上, 认真总结经验, 完善各项制度, 使监管工作更加符合出资人定位, 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实际。

1. 健全考核体系, 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考核。

提高考核工作水平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包括业绩、绩效、班子建设和党建在内的综合考核体系。一是在保持业绩考核办法基本稳定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投入及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 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引入全行业比较的考核理念, 按照“同一行业, 同一尺度”的原则, 引导企业把“纵向比”和“横向比”结合起来, 不断完善考核方法体系。二是继续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全面客观评价企业经营发展状况, 分析影响绩效水平的真正原因, 督促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切实改进。三是在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 开展党建工作考核和企业领导班子与领导人员考核, 进一步健全完善职务压力机制。按照年度和任期责任目标, 严格考核, 依据考核结果, 严格奖惩, 真正做到有功必奖, 有过必究, 切实维护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 加强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系。

继续围绕深化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 健全职务压力、过程监督、责任追究三个制度机制体系, 抓好现有各项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和修订完善。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启动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落实出资人资本收益权, 加快国有资本结构调整。进一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做好第二批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试点工作。企业要加强对国资监管政策法规的学习, 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国资监管方式。

3. 依法履行职责, 强化外派监事会监督。

一是加强和完善监事会当期监督。通过规范工作程序, 改进监督方法, 形成有效的当期监督运行机制。二是突出和加强对企业经营决策行为的监督与评价。把企业的重大事项、领导人员选用、收入分配、职务消费、非主业投资、高风险业务投资、产权转让等方面纳入监督检查重点。三是加强对监管企业重要子公司的监督力度。把监管企业重要子公司纳入监事会日常监督范围。四是改进监督检查的方法, 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协调与配合, 推进利用计算机辅助查账系统的试点和普及工作,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进一步提高监督时效。各省属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 积极支持和配合监事会工作, 全面落实监事会的检查权、知情权、建议权, 自觉接受监事会的监督检查。

4. 完善基础管理, 切实抓好过程监督。

一是健全过程监控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的运营统计分析体系, 构建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抓好企业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工作, 以财务预算决算、高风险业务监管为重点规范财务行为。创新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增强集团公司财务控制能力。二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加强对重大投融资、重大项目建设、重大产权变动的合规性审核。指导企业建立防范法律、财务、投资等风险的内控机制, 组织开展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试点工作。三是加强产权管理各项基础工作, 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行为。对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实施跟踪监控,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积极推进全省产权交易市场整合, 加大国有企业进场交易力度。四是建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动态监管体系, 加强全流通条件下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管理和市值管理。

七、注重素质提高, 大力推进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高素质的领导班子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以能力建设为重点, 大力推进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一是推进董事会建设试点, 优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 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扩大董事会试点范围, 逐步增加外部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 配好职工董事。要抓紧推进以修订公司章程为基础的企业制度体系建设, 进一步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 构建起各权力机构有效运行、相互制衡的责任体系。要加快充实外部董事和经理人员人才库, 扩大董事选聘范围, 将优秀的投资、管理、法律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纳入视野, 为推进董事会建设工作积累人力资本。

二是以创建“四好”班子为目标, 积极推进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省委、省政府将出台的《关于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 是我们加强国企领导班子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要继续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 努力提升企业领导班子综合素质和整体合力。以能力建设为重点, 不断提高企业领导干部的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应变、开拓创新、风险防范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要创新企业领导人员选任方式, 加快推进企业领导人员公开选任步伐, 认真做好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的公开招聘工作, 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要加强省属企业领导人员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将政治觉悟高、经营管理能力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年轻干部, 及时纳入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 重点培养, 提高素质和能力。

八、着眼改革创新, 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

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是将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 提高企业党组织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强化对企业党建工作的总体指导, 制订下发省属企业党建工作督导评价办法, 开展企业党建考核评价工作, 推动长效机制建设。二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探索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出台《关于加强股份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监管企业党代会换届工作的指导意见》, 做好企业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四是要继续开展党建示范点、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评选表彰活动。要进一步做好统战、老干部、共青团等工作。要扎实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宣传工作, 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精神、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五是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重点抓好《省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落实, 举办国资委系统首届职工技能大赛, 带动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六是要切实加强民主管理。推进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提高建制率, 促进规范运作, 落实职代会职权。继续深化厂务公开, 拓展职工民主管理的方式。要关心职工生活, 尤其是要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七是要进一步落实企业主要领导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 完善维稳工作制度和工作网络, 畅通信息渠道, 形成有效的维稳工作体系,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解决在企业内部。

九、完善惩防体系,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

一是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更加注重治本, 更加注重预防,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 建立健全惩防体系。二是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将责任落实到单位, 落实到部门, 落实到人, 筑起党风廉政建设的层层保证体系。要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继续构筑“大宣教”格局, 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要认真贯彻即将召开的中、省纪委二次全会精神, 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规定, 对违反规定的进行严肃查处, 规范企业领导人员的从业行为。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真正落实。三是要继续开展警示训诫防线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 规范程序, 以保护挽救干部为主, 建立健全廉政预警机制。四是继续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重点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查办在资产重组、企业改制、产权交易、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中隐匿、侵占、转移国有资产、违反“三重一大”规定、严重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案件。五是要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重点是清产核资、投资决策、资本运营、营销采购、招投标项目、资产处置、财务和质量管理、改革改制等环节的效能监察。

十、加强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一定要强化自身建设, 努力提高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着力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重点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经济管理和行业知识的学习, 努力提高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围绕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这个目标, 进一步增强两级国资监管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增强科学监管、依法监管、民主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以加强锻炼、提高素质为目标, 把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与干部交流结合起来, 采取下派上挂的方式, 有序推动省国资委与市 (区) 国资委及企业的干部流动。四是要进一步健全省、市 (区) 国资监管机构交流联系的信息网络体系, 及时组织工作交流, 总结推广国企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的经验, 研究探索加强国资监管工作的新途径。

今年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振奋精神, 坚定信心, 团结拼搏, 开拓创新, 为推动陕西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8.紧扣发展主题努力开创新局面 篇八

最近,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第四届理事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要全面贯彻落实“两会”的部署,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扩大基金规模,努力拓宽基金来源渠道,继续坚持安全至上、稳健经营的原则,切实完成好社保基金管理运营的各项任务,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努力开创社会保障基金发展事业新局面。

张德江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甘于奉献,更好地履行中央赋予的各项职责,创造更加优异的业绩。一要不断增强责任感,管理和运营好全国社保基金这笔“保命钱”,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二要认真总结经验,坚持过去工作中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做法,深入探索社保基金管理运营的特殊规律,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三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发展壮大社保基金的新途径、新模式、新办法,以改革创新促进社会保障基金事业发展。四要认真谋划“十二五”时期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对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影响,科学规划基金未来发展,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五要加强人才和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作风清正廉洁的专业化资产管理队伍。

上一篇: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有关长跑的日记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