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精选9篇)
1.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 篇一
12、姥姥的剪纸
一.教材分析
课文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又实在太普通,每天烧饭.择菜.淘米.喂猪,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化不开的亲情。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通过这剪纸的高超技艺,姥姥那纯朴.善良.热情的形象,以及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似在我们眼前清晰.丰满起来。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味来。读着语言文字,有一股北方特有的民风民情迎面扑来。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三.教学重点 体会浓浓的亲情。
四.教学难点 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2.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非常亲切。我们一起来叫一声,姥姥。(学生齐叫)加上儿化(范读),你来叫一声。(指名)你再来叫一声。(指名)读得真亲切。这位姥姥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齐读)指名读一遍,姥姥是谁?,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并推测课文会写哪些内容
二、预习课文,初步感知
1.因为事先没有布置预习,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来完成这一环节。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开始读。(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书)
2.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出示词语)自己先读读。(学生自由读词语。)请高凌来读一下。(指读)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è。“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ái。(媒体突出:舍.择)大家跟我读:左邻右舍.择菜。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齐读)在这些字词中,你认为同学们哪些字特别容易写错,你要给他进行一下友情提醒的。(指名回答)
3.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媒体切换,指名回答)的确,这是一位技艺高超.勤劳善良.呵护晚辈的姥姥。(相机板书)
三、品读文字,揣摩语言。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体会一下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纸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
了解学生朗读感悟情况,并随即点拨,引导学生欣赏姥姥的剪纸。
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表现姥姥技艺高超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学生读文)
3.讨论交流(谁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相机出示句子)A.“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心灵手巧的劳作。”(出示)(1)知道什么是小屯吗?(小村庄)
(2)整个小村庄,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心灵手巧的劳作就是——剪纸,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你找到了吗?(媒体突出“都”)好在哪儿?(作品很受欢迎,姥姥有求必应)
(3)同学们想想,当作者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请你自豪地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有这样的姥姥真让人自豪,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这种情感。(齐读)
过渡:这是作者对姥姥的赞叹,乡亲们又是怎样赞叹姥姥的手艺的呢?谁来读读?(指名读)
B.“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公鸡能打鸣。”
(出示)(1)这是啧啧赞叹的口气吗?谁还想读。
(再指读)(2)读得真好。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很有意思?读上去感觉怎样? 我们再来很有韵律地.有节奏地赞叹一番。(齐读)
(3)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指名回答)(4)现在请你们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同桌先互相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剪 像,剪个,剪个。)
(5)来,这位老乡,你来赞叹赞叹。(指名回答)(6)乡亲们的赞叹让我们感受到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C.“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无所不能。”(出示)(1)“无所不能”的意思就是——
(2)谁来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回答)
(3)是呀,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却能变成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剪纸,这不能不说明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媒体突出两个“普普通通”.“无所不能”)
(4)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齐读)D.事例:我故意刁难姥姥,可姥姥仍剪得形象至极。(学生分析)
4.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将一位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姥姥带到了我们的眼前,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姥姥手下栩栩如生的剪纸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媒体播放)感觉怎么样?谁能用一句话夸一夸姥姥呢?让我们把刚才找出来的四段话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对姥姥的赞美之情。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体会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下节课我们继续体会姥姥的勤劳善良和对晚辈的呵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听写词语,导入新课教学 1.教师课前板书课题。
2.谈话提出任务:今天由陈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齐读课题(生读),读的很亲切,课前蒋老师已经给大家上了第一课时,我想了解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拿出本子,听写一些词语,好不好?美国词语只报一遍,听仔细了。
普普通通
无所不能
清清爽爽 喜鹊登枝
牛驮小兔
啃食青草
3.(大屏幕出示词语)根据大屏幕上的词语,校对一下,全对的举手给我看。看看大屏幕,先读第一排,从上面这两组词语中你能发现些什么? 师提示:第一排„„第二排„„
生1:第一排都是形容词。师:形容什么的?(剪纸)第二排是剪纸的内容。
二、品味词句,想象画面,体味祖孙之情
1.师:同学们请想一想,“喜鹊登枝”这幅剪纸的完成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2.那么,“牛驮小兔” 和“啃食青草” 这些剪纸又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感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请大家浏览课文7-13自然段,看看哪几小节写的是“牛驮小兔”的内容?哪几小节写的是“啃食青草”的内容?
3.教师语言叙述:同学们,师:快速的看,浏览,谁看出来了? 在7-11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出示)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师: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你有没有发现哪一个字用得很不平常?
(1)究竟有什么不寻常?这就需要揣摩文本,细读,如果有感受,可以随时记下来(2)学生默读课文,圈点画注。(3)你感觉这个“拴”字有什么不寻常?
你还能体会出什么?(师点评:这个女孩子很自信)为什么要“拴”,孩子们?(怕我溜到河里)从一个“拴”字又体会到什么呢?(姥姥对“我”的爱护)还体会到什么?(“我”的顽皮)
为什么能吸引住作者?(剪的是姥姥和“我”之间的事情)
(4)“牛驮小兔”包含了怎样的感情呢?我提醒大家注意一句话。其实我就是姥姥驮的小兔,我在干什么呀?
我们来读读课文吧,分角色读,从第七到第11小节,谁愿意来读?(生读)师板书:拴住了我的童年。4.品味“缠”字一段
(1)师小结:从一个平常的“拴”,我们有了这样的体会。(2)过渡:姥姥的剪纸有没有拴住我呢?请同学们读读下面一段话
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3)教师询问:从这段朴实简单的文字中,你感觉到哪个子用得极其地不简单?(“缠”)(4)再细细地品读这一段,从开始姥姥的“拴”到现在作者的“缠”,你有什么更深的体会?
是啊,多么有趣的剪纸啊!我们来看看剪的究竟是怎样的老牛,怎样的兔子?——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
引发想象:你仿佛还看到了怎样的兔子,怎样的老牛?
是啊,多么难忘的生活啊!——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
多么幸福啊,所以,读——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对这个“缠”,你还读出什么来呢?(作者活泼顽皮)师:那姥姥呢? 作者仅仅是喜欢的兔子和老牛吗?
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好吗?自己读自己的。
(5)教师语言渲染:是啊,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多活泼的兔子,多幸福的兔子啊﹗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煮饭的老牛„„多憨厚,多勤劳的老牛啊﹗谁再来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
5.(钢琴曲《A time for us》响起)教师配乐朗读:
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1)在这一段中,又写到了姥姥的剪纸,你觉得它与其他的剪纸有什么不同之处吗?(2)谁来读姥姥的这幅剪纸?谁愿意再来读读? 读出什么来了?
对身处外地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期待呢?(身体„„工作„„家庭„„)(3)师:谁愿意做作者,满怀感激的读一读这幅剪纸的内容?
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4)师:听的你的朗读,我发现作者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你!回顾童年的生活,你的记忆中再现了什么?(老牛„„和姥姥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还能“拴”住作者吗?生:能!能拴住我的什么呢?师简介原文的一个片段: 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可惜我n 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离了乡,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美丽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地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
是啊,儿时的记忆怎能忘记,慈祥的姥姥有怎会忘怀,说说作者会梦见什么? 师板书:拴住我的心和梦„„ 齐读板书。
师最后请几个人读最后一自然段。(配乐读)布置作业
A查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B.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板书设计
12、姥姥的剪纸(有声有色)
↓
拴 / 心 \ 梦 课后札记
根据教材特点和目标的定位,我把重点和难点定为: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在学课文前,通过学生回忆自己跟姥姥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质疑问答,以学定教。如此一来,带着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走进课文。
2.关于姥姥的作文六年级精选 篇二
我的姥姥今年已经65岁了,但是她在我心目中还很年轻。她是一个很要强的人,从不给什么人添麻烦。
我的姥姥,她很勤劳,平时在家里总是忙上忙下的;她很了解我的口味,做出的饭菜很可口,同样是煮面条,她煮出来的却是最好吃的。
我的姥姥很乐于学习,很追随时代潮流,手机电脑她也样样都懂,每天都能看到她拿着她的智能手机,和她的老朋友们愉快的聊天儿。
我的姥姥也很爱唠叨,每当我做错事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出头”把我拉到一边,然后冲我唠唠叨叨,不停的讲所谓的“大道理”,我听的耳朵都要生茧子了,不过不得不承认她讲的道理的确有理。
我的姥姥非常注重我的学习,她平时非常的节俭,但只要是和我学习有关的事情,她却从不吝啬。我从小到大读过的很多书籍都是姥姥给我买的,很多兴趣班都是姥姥给我报的。她总是不辞辛苦的接送我去学校和各种兴趣班,是姥姥的辛苦付出,让我掌握了许多本领,脑子里充实了许多知识。
3.《姥姥的剪纸》评课 篇三
张雯娇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形象。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课文既要表现姥姥精湛的剪纸技巧,又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听了李老师执教这篇课文后,感触颇深。
一、李教师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语言朴实。无论是导语,还是过渡语、评价语,激情饱满,生动形象,为学生体会课文设置了很好的情境氛围,李老师在课堂上的那种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急不躁、镇定自若以及灵活的驾驭能力,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二、教学流程清晰明朗
纵观整堂课有三个版块:从品味剪纸魅力——感悟祖孙情深——表达思念、感恩之情,整个流程环环相扣,清晰明朗,过渡自然衔接,给人水到渠成之感,不突兀,不拖沓,孩子们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慢慢地往前走,去领略剪纸艺术的魅力,洞晓姥姥剪纸技艺的无与伦比。
三、注重提问的有效性
“看着姥姥的剪纸,你想用哪些词语赞美姥姥的剪纸呢?”“看看课文哪些语句具体描写姥姥的剪纸“神”? ”“ 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读到这里,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姥姥?”在李老师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启发引导下,出现了很多精彩的发言,一个心灵手巧、乐于助人的姥姥形象就在学生的心目中活起来。
四、教学留白智慧个性
众所周知,适当的留白,可以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无穷的想象力,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力体现。而在本堂课中,李老师非常注重留白的设计。诸如让学生在划出的语句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让学生扮演乡亲仿照文章中的句式结构夸夸姥姥的剪纸,最后根据语境练习说话等,都显示了李老师精心设计的巧妙。
4.姥姥的剪纸 篇四
这一课,“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就能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
首先,对课文的导入,我以很简单、朴实语言走进课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看老师写课题。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作者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其次,抓住剪纸发出的“刷刷”声音来统领课文的生字词教学。查字典的本领,特别是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近段时间,在我们明星教师培训中导师们都强调了要重视第一课时的生字词教学,最近在各类教学大赛中,老师们在课堂上老老实实地指导学生查字典,以培养学生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能力,因此我重点指导了“爽”的书写及理解在句子中的意思,还让学生对“驮”字书写时该注意些什么,进行了指导。
接着,以一个体现“长文短教的教学思路”来进行课文教学。我向学生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书上哪些地方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来统领课文第1―6自然段的教学。又以一个词语“熟能生巧”对课文的4-6自然段进行探究,做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教学中以学生多种多样的“读”,来体悟姥姥在各时各地的“剪”,体现出“人文就在语文中”的和谐融通。还结合学生的生活中的体验,回忆学过的俗语、谚语来说说对“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理解。
5.姥姥的剪纸教案设计 篇五
教学过程:姥姥的剪纸教案教学设计精品第二课时
一、教学1-3自然段。
1.作者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他立刻就会回想起左邻右舍的窗子上姥姥剪的窗花。书上哪几自然段写了这些内容?(1-3自然段。)
2.指名读:“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知道什么是“小屯”吗?这个开头写得很有特色,特色在哪里?
(由远到近地写。从大平原到小屯到左邻右舍最后到窗子,一步一步缩进,像电影镜头推进一样,最后定格在窗户上。)
这种写法,让你感受到什么?一个“都”字,还让你感觉到什么?
当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带着自豪的赞叹的开心的温馨的心情读读。
3.这是作者对姥姥的赞叹,乡亲们又是怎样赞叹姥姥的手艺的呢?谁来读读?
出示:“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指导有韵律地、有节奏地赞叹一番。)
4.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
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
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前后同学先互相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剪 像,剪个,剪个。)
5.听着乡亲们的啧啧赞叹,也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乡亲们对姥姥的这些啧啧赞叹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师指点板书上的“有声有色”。)
二、教学4-12自然段。
1.更让作者难以忘怀的是当他忆及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事;当他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牛驮小兔”等关于牛、兔主题的窗花的事。当作者这样想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2.默读课文中描写这些事情的段落,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反复地在心中读上几遍,让心绪随着波浪荡漾开去。
3.交流朗读: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抑或是依恋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师点拨理解。
(1)“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你能把“我”的调皮劲儿读出来吗?
我的“刁难”手段就是——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紧点儿?
(2)“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你耍赖过吗?你能把耍赖的感觉读到这话中去吗?如果我是文中的姥姥,你冲着我耍赖。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呀?
(3)“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6.《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篇六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靖江市实验学校 沈炀
《姥姥的剪纸》一文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通过这剪纸的高超技艺,姥姥那纯朴、善良、热情的形象,以及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似在我们眼前清晰、丰满起来。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味来。读着语言文字,有一股北方特有的民风民情迎面扑来。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走进语言文字,走进姥姥的剪纸艺术世界,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建立起姥姥的人物形象,并通过用心品读语言文字,在鉴赏中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特点的,对文中具有浓浓的北方风情的词句表达效果,有所感悟,并对习作语言表达有全新认识。由此,品读、揣摩语言文字,感悟作者是如何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特点的,鉴赏作者充满情味的语言表达是教学重点。
教学本课,我尝试了从姥姥的“剪纸”入手,也花了较多课时,只为走进那片开阔的草地,和学生一起慢慢品味,发现情,体味美。
一、先体会姥姥剪纸技艺高超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剪纸”这个题眼,自由阅读全文,找找文中哪些语句具体介绍了姥姥剪纸作品。
1.一副“喜鹊登枝”便完成了。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2.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3.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4.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以及: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 这些作品以什么居多?为什么?
姥姥为什么会剪这么多牛和兔?(姥姥生肖属牛,而我属兔。我总是缠着奶奶剪更多的牛和兔。)
可见我非常喜欢姥姥的剪纸。姥姥的剪纸作品究竟有什么魔力,使我总是缠着姥姥剪这么多牛和兔?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抓住“无所不能”。)(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姥姥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指名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由此可见,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
姥姥的剪纸除了“我”很喜欢,还有其他人喜欢吗?
“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 “开口求剪纸的人乐颠颠地走了。”
让学生寻找并反复朗读描述姥姥剪纸的语句,体会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无可挑剔”等语句,坚持以读为主,恰当安排好“读、讲、练”,增加学生的积累,逐步将文中的好词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我还让学生仔细观察剪纸的细微处,深感剪纸之难,由此联想到姥姥的手艺之精巧,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
接着,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再加上《卖油翁》、《庖丁解牛》等故事的补充,更增加了学生对“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理解。学生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
二、体味姥姥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姥姥的剪纸》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剪纸”这个题眼,自由阅读全文,找找文中哪些语句具体介绍了姥姥剪纸作品,体味姥姥和我浓浓的祖孙情。
1.一副“喜鹊登枝”便完成了。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2.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3.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4.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以及: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 “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
想象,也许姥姥还给我剪了哪些关于小兔子和老牛的作品? 这些作品图案有什么特点?(以牛和兔子居多。)
姥姥为什么会剪这么多牛和兔的作品?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姥姥生肖属牛,而我属兔。我总是缠着奶奶剪更多的牛和兔。)
剪纸中的老牛和兔子各有什么特点?(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从这些作品中,你感觉到了什么吗?(就好象姥姥对“我”的喜爱与呵护。感觉到了姥姥和我之间甜蜜、温馨、依恋的情感。)
甚至连“喜鹊登枝”这幅作品,也是我故意刁难姥姥,姥姥顺着我剪出来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我故意刁难姥姥,可姥姥仍然剪得形象至极。”这个生动例子。找找这些文字中是否也藏着姥姥对“我”的喜爱,“我”对姥姥的依恋。引读学生交流4-5自然段;
师:“刁难”是什么意思?
生:故意为难别人。
师:文中的刁难是指——
生:一天,我用双手死死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黑剪窗花。这就是一次“刁难”。
师:挑剔
生:在细节中过分的找毛病。
师:耍赖
生:使用无赖的手段、抵赖。
师:调皮蛋
生:顽皮
师:为什么文中用这些词语?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反衬了姥姥剪纸的技艺娴熟„„
我用双手死死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黑剪窗花。姥姥剪出了一张无可挑剔的作品,我却还要耍赖。面对我的顽皮捣蛋,姥姥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你差点儿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
我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姥姥与“我”的对话,使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大家对姥姥说的‘按冒了’是怎么体会的呢? “‘冒’在字典中的解释为:突出,向外涌出。” “‘冒’可以组词‘冒烟’。”
“《泉城》一课描写趵突泉时候描写到‘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噜咕噜’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这里的‘冒’和‘冒烟’的‘冒’,联系生活实际,我们都很容易想象出来是怎样一副情景,你们说这里作者是不是用词不当呢?”
“因为我太用力了,那么使劲按,使姥姥感觉眼珠儿都要蹦出来了。” “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姥姥„„”
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你差点儿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我死死地捂住故意刁难姥姥,姥姥摸着剪好窗花,一句话“你差点儿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一个动作“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一言一行都藏着姥姥对我的喜爱与呵护。剪纸把“我”与姥姥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作者举这个例子的时候,对幼时自己的描写:“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等,这些词含有明显的贬义成分,我通过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走进文本去体会,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我”的调皮是用来反衬姥姥的宽容和慈爱,再用心品味了姥姥的言行,学生易于动情地朗读来感受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再体味这个生动事例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姥姥与“我”情感的理解,我还让学生回忆自己身边的老人对自己的关怀照顾,学生切身感悟了只有在自己真正喜爱的人面前,才会无拘无束地刁难、耍赖、调皮,一下激起了孩子们感情上的共鸣。透过课文中的文字,再加上学生展开的回忆,从而我们深切感受到作者对姥姥勤劳的赞美和对姥姥的依恋。由此,孩子们读起来更入情入境了。
三、抓细节品字词,让语文课堂充满花香
继续品词品句,体会这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在寻找文中细节描写时体会到人物内心那至深至爱的情意,从而理解作者的匠心。
作者除了这个“冒”字用得巧,还有此类的妙词妙语吗?轻声读文,画出品味交流!
1.读后交流:“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朗读,说说理解,再思考:作者怎么具体表现出“总剪,熟能生巧”的?
2.交流“数九隆冬剪„„摸黑剪。”
联系生活谈体会:姥姥的剪得多、时间长、长年累月练习使姥姥的技艺娴熟„„如此生动的语言文字,用心揣摩,眼前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能读好这一段吗?
3.读后交流:“姥姥的手就是„„手指。”
品评这一比喻如何表现出姥姥的这一特点的?你能体会出什么?(体会出剪纸在姥姥的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剪纸,已成为姥姥的重要休闲、娱乐方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了!)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再说说自己的理解。
其实,作者在描写同一个事例时,充满情感的语言展示了姥姥很多方面的特点,这样的文字是最有魅力、富有内涵的,作者是如何表现姥姥借着剪纸在表达着对他的关爱与期盼的? 4.读后交流:“拴”字
文中写道“我是一个出名的调皮蛋”,“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且剪刀把我拴在屋檐下。”
拴的是什么?姥姥是如何用剪刀把我拴在屋檐下的? 从文字上看,这里拴的是孩子调皮地野性。姥姥正是用她的剪纸,为“我“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剪纸世界,为我打开了剪纸的艺术之门,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于她的关爱体贴之情,让我享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有了姥姥,有了她剪刀下的“老牛”和“兔子”,有了这样一个艺术天地对“我”的熏陶,才让我迷上了剪纸,让我缠上了姥姥。
姥姥的剪纸和她剪出的艺术形象,是作者一生的难忘,那有声有色的梦境是回味,是思念,也是缅怀的心境。姥姥的剪纸里藏着浓浓的祖孙情。那是长者倾心地像牛一样地付出,是后来者在长者的关爱之下像兔子一样快乐成长。是感悟亲情之后的美好回味。姥姥的剪纸,他对我的关爱,剪纸艺术的种子,剪出的美好形象,已经是一粒粒饱满的种子,在我长大成人之后的心田里萌发,萌发出一片充满绿意的思念。而这,正是纠缠着的浓浓亲情之感。而这,恰恰让“我”多少次梦回故乡,梦回那剪纸的世界,而姥姥,成为“我”梦中的主角。于是,姥姥的剪纸,带给的不仅是我,还有的是乡亲们的浓浓的爱。这是亲情,也包着乡情。
5.交流:“缠”字
一个“缠”字,说明了什么呢?
“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蹦跳跳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缠”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说话;
A “我”看不懂剪纸的内容,不解地发问,热情地交谈,表现出姥姥对我的亲昵、关心。
B 想象,也许姥姥还给我剪了哪些关于小兔子和老牛的故事? C 姥姥只是剪着玩耍的兔子、干活儿的老牛吗?
“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其实,姥姥是在借着剪纸表达对“我”的喜爱、呵护,传递着对我浓浓的亲情。
表面上看,这些语言文字都在写姥姥对我的喜爱,透过这些文字,你还悟到了什么?(“我”对姥姥勤劳善良的赞美、对姥姥依恋之情。)这样内涵丰富的语言,我们该怎样读好它?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这里的“缠”不是纠缠,而是情深意长的“缠”绕。这个“缠”字,是喜爱,是依恋。这个“缠”字,是我对剪纸的迷恋。一个“缠”字,说的是我迷上了姥姥的剪纸,迷上了剪纸艺术,也迷上了姥姥与我剪纸聊天的亲情。我忘记了,夏天那密云多雨的盛夏,忘记了那河里自在的游泳。
在剪纸的天地里,“我”体会到了兔子的快乐,那不就是童年的我的快乐吗?我也体会到了老牛的敦厚,那不就是姥姥的敦厚与朴实吗?姥姥的关爱,让我拥有了别样的童年快乐。6.交流学习:“有声有色”
“我”与姥姥浓浓的亲情伴着我的成长经历。
当我忆起姥姥的剪纸声时,我眼前、梦境会出现怎样的景象?我的心境会变得如何?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这种感受的?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言文字谈。
满怀着依恋、不舍、思念。
文中值得细细品味的词句还有很多,如“清清爽爽”“啧啧赞叹”等,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地方特色,匠心独运,使这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文字,品味起来却蕴含万千真情。
四、适时进行写法指导,让文本回味无穷
在课文感知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是很重要的。文中对姥姥的描写,作者从:
家家户户贴满姥姥的劳作;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从小听人啧啧赞叹,引用大家说的话证明;广结善缘,有求必应的事例;我的故意刁难;姥姥用剪纸把一个调皮爱玩的孩子“拴”在屋檐下;„„
7.《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篇七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8个生字,重点指导“刁”“岂”“驮”的写法,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读准“薅草”、“择菜”、“撩起”等难读的词句。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刁难”“耍赖”“广结善缘”等词语的独特的感情色彩,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领悟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原因。(重点)
(4)抓住姥姥剪纸的场景,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与姥姥之间的深深亲情。(重点)
(5)体会姥姥借助“老牛和小兔子”等剪纸表达的对我的浓浓思念之情,体会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写法和作用。(难点)
教学过程
六模块十环节的教学策略:
(一)预习导学模块
检查预习:
词语:读准:啧啧赞叹 刁难(理解词原义) 撩起 择菜 薅草 数九隆冬
理解一些生活化口语化的词语:撩起 择菜 薅草 数九隆冬 三伏盛夏等
生字: 重点指导刁、岂的写法 驮的意思和写法 把爽写准确美观
(二)创境导入,激情诱趣模块
从题目入手:出示几幅精美的剪纸欣赏,通过课前预习了解介绍这一民间工艺品,(比如剪纸是做什么的?剪纸通常都描绘什么场景?),之后引出课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何以“姥姥的剪纸”为题?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意图:直观感受剪纸,带着问题走入课文,激起学生对于文章的探究兴趣。
(三)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模块
1首先自由朗读课文,为了了解剪纸的独特之处,我们先要看看姥姥都剪了些什么?
喜鹊登枝 老牛驮小兔 老牛小兔啃青草 老牛望小兔(板书……)
2初读课文,说说姥姥的这些剪纸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精美 神奇 技艺高超)
意图:文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所以由剪纸入手,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姥姥剪纸的魅力。
(四)细读批注,问题质疑模块
1、为了表现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课文具体描述了几个场景?
村里人求姥姥剪纸 我刁难姥姥 姥姥为我剪老牛和兔子
2、细读这些场景课文,思考:为何村里的人和我都特别喜欢姥姥的剪纸?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独特之处?
方法:关注细节,体悟语言,读读划划写写谈谈,边读边划边思考,在旁边写写阅读批注。
(五)合作探究,释疑品读模块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成果(读句子——品词句——有感情朗读)——总结扣题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技艺高超、勤劳善良
(1)村民求剪纸:
技艺高超:翻来折去 无所不能 村民的啧啧赞叹 “神”了!
勤劳善良: 左邻右舍,都贴着 动作语言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广结善缘” (板书)
(2)为什么姥姥技艺高超?
我刁难姥姥的小插曲:
技艺高超:理解“刁难”“耍赖”在文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我故意刁难,可为何姥姥的技巧令我心服口服?
为何姥姥的技艺这么高超?关键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①理解“熟能生巧”。 ②姥姥是怎么做到这“熟能生巧”的呢?
学生会找到第六自然段“数九寒冬剪……姥姥的手成了她的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谈理解:你有联系某种技巧的经验么?你是怎么练习的?姥姥都什么时候练习?
8.《姥姥的剪纸》的教学反思 篇八
如何选择内容来教学呢?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自己能掌握的内容不交,教师教了学生也不懂的内容不教,学生不懂但是教了能懂的知识要教。就拿《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对于姥姥剪纸受欢迎的表现,学生自己会掌握,教师只需要提问学生解答即可,但是受欢迎的原因,学生能说出具体的,却不会概括总结,因此需要教师教学指导概括;再如在如何刁难姥姥,学生一眼就能看到明白,“喜鹊登枝”如何精致,学生也能找到,但是后者对已理解姥姥剪纸技艺的精湛这个线索有辅助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提及,而前者可忽略;还有对于姥姥剪纸所传达出的情感,是后半部分学习的重点,因为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学生体会文本内容,因此后半部分应重在朗读,让学生读书体会,而不是教师一味讲解灌输,但是新教师的我似乎在这块教学生仍功力尚浅,有待进步。
指向内容的阅读教学,还应当注意方法的选择,如何选择呢?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点:
一、重点语段注重朗读。朗读应当注意方式的多样化、趣味化,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乐意去接触文本,从朗读中观察学生是不是有所体会。朗读方法选择上,需要学生找关键语句的可以选择默读,便于安静思考;需要注意角色情感的,可以分角色朗读,特别是一些对话类的文本;需要有感情朗读的,教师可以范读,让学生有模板可以效仿;需要集体感悟的,可以齐读,特别是一些表现壮阔的语句,齐读会更有气势。
二、关键词语理解,可以让学生学会查字典,但是最好是能让学生学会字面解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是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训练,也是理解课文的一个环节。如《姥姥的剪纸》中国的“耍赖”、“调皮蛋”等,原本贬义的词语,在这里却能褒用。
指向内容的阅读教学,对于文中精彩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教师也应当提炼,让学生学习,并利用小练笔来运用,这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部分。比如《姥姥的剪纸》中的夸张、比喻、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
9.姥姥的剪纸 教案 篇九
第二课时
穆凤春
一、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带来的美好生活;
2、感受“我”在姥姥剪纸生活中的有声有色,并与姥姥缔结的深厚情感;
3、从姥姥的剪纸中学习“熟能生巧”的技艺来自于勤奋练习,更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
4、从“我”和“姥姥”的浓浓亲情里学会感恩亲人,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课文,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给乡亲们和“我”带来的美好生活,体会祖孙间浓浓的亲情。
难点:从姥姥身上学习人生的大爱,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关心亲人。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画面,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指名一两个学生说说,注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叙述)②你们的回忆真让人感动!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看看姥姥生活的世界。
(二)品读1~6自然段,感受高超技艺,品味“心灵手巧”
①出示自学要求:默读1~6自然段,勾画、做批注,把你读到的体会写在相应的文字旁边。②学生自学。③交流学习成果。
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引导学生围绕“神了!”这个词,抓住以下四个细节展开品读:
⑴姥姥剪纸用具的简单(剪刀、彩纸); ⑵剪纸动作的利落(“翻来折去”);
⑶人们对剪纸作品的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⑷“我”对姥姥的刁难(蒙眼剪“喜鹊登枝”)在品读细节时,适时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
④说说这一部分,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热情善良、心灵手巧)
(三)品读7~13自然段,感受“我”“有声有色”的生活,品味浓浓亲情。①听读7~13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朗读7~12自然段,师则范读第13自然段。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大屏幕循环播放姥姥剪的“牛兔图”以及姥姥剪纸的专心模样。(配乐)
②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刚才听读的感受。适时点评学生发言,引入到“亲情”的主题。
③抓住关键字品读。出示自学要求:
这一段中哪两个字最能体现“我”和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找出来和同桌交流一下。确定后再默读课文,把你的感想写在这两个字的旁边,可以写你仿佛看到的画面,可以写你想到的事情,也可以写写姥姥和“我”的欢声笑语……
④学生自学。自学过程中播放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大屏幕展示姥姥剪的牛兔图。⑤交流学习成果。
⑴根据学生的汇报,围绕“拴”和“缠”这两个字展开品读。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感想,师生评议,边议边读,读中体会“我”“有声有色”的生活,品味那份浓浓的亲情。
“拴”和“缠”的内涵:“我是一个出名的调皮蛋”,姥姥恰是在这个时期,用她的剪纸,为“我“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剪纸世界,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于她的关爱体贴之情,让我享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有了姥姥,有了这样一个艺术天地对“我”的熏陶,才让“我”迷上了剪纸,于是“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这里“缠”不是纠缠,而是情深意长的“缠”。这个“缠”字,是依恋之缠。这个 “缠”字,说明“我”迷上了剪纸艺术,更迷上了姥姥与我剪纸聊天的亲情。“我”因此忘记了夏天那密云多雨的盛夏,忘记了那河里自在的游泳。姥姥的剪纸和她剪出的艺术形象,已经像一坛发酵好了的老酒,香醇了作者的一生。
⑵再次感情朗读祖孙间的对话,体会“拴”和“缠”的情感延伸——牛兔剪纸中所包含的深情。这里的对话以朗读为主,读出感情即可,不必深究。
⑥反思第13自然段(课文的最后一段)。⑴提问:姥姥对“我”的期待是什么?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指名发言,评议。引导学生反思:
姥姥对“我”的思念和她的期待矛盾吗?反过来,“我”会对姥姥期待什么呢?
学生再次讨论,交流,感受姥姥对“我”的成才期待正是她深深思念的大爱延续,感受“我”对姥姥同样的思念和祝福,表明了“我”的长大、懂事。
写一写两人的内心独白。
⑵提问:“我”的“心境”与“梦境”为何总是“有声有色”?
有了对前面一个问题的交流,这个问题不会难了。引导学生说说童年里和姥姥在一起的听到了哪些“声”,经历了哪些五彩斑斓的生活之“色”?
正是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姥姥对“我”的深爱给了“我”一个“有声有色”的童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里、心中。
⑶此时,再次播放姥姥的剪纸作品,播放姥姥清爽的剪纸声,老师引领学生感情背诵第13自然段,感受那份浓浓的思念。
(四)回顾全文,升华认识
①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你认为姥姥剪纸技艺如此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⑴学生很快找出“熟能生巧”以及相关句子来回答。⑵在肯定勤奋和坚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
姥姥是为了学到高超的剪纸技艺而专门刻苦练习的吗?结合前文1~6自然段想想。
通过交流,学生再次领悟到姥姥的大爱情怀,明白热爱是兴趣的源头,“熟能生巧”的技艺来自于勤奋和坚持,更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②根据语境,练习说话。出示原文一个片断:
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可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离了乡,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美丽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
⑴感情范读中,出示姥姥的图像,播放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学生的情绪被感染:面对即将离世的姥姥,我又忆起与姥姥在一起的童年生活,想起了姥姥的剪纸,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会对姥姥说些了么呢?拿起你们的笔,让“我”对姥姥的真情在你们的笔尖流淌。
⑵同桌讨论,交流、写对姥姥说的话。⑶交流评价,表达对自己姥姥的感恩之情。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或回忆一位你的亲人对你关爱的语言、动作或点滴小事,用你手中的笔表达你对他(她)的依恋与感恩之情。板书:
姥姥的剪纸
技艺高超
神
正面
情意浓厚
拴
【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推荐阅读:
《姥姥的剪纸》六年级语文教案06-13
六年级语文个人的研修总结10-08
六年级语文《小丑的眼泪》听课反思06-22
六年级语文的复习教学计划09-12
小学六年级语文《夜莺的歌声》优选教案06-30
小学六年级语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案08-18
语文六年级期中11-24
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的个人工作总结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