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2024-06-15

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精选16篇)

1.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篇一

自主 合作 体验 发展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根据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校以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契机,积极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我校自2000学年第一学期起,启动了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标志性项目——研究性学习。面对着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学校、教师、学生接受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挑战。

一、认真思考并积极宣传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为获得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校长、教导主任带领教研组组长前往市教科所聆听专家的专题讲座,到兄弟学校考察、观摩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报刊、杂志、网络收集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文章,深刻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寻找开展活动的思路和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研究与思考,我们发现: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营造模拟科学研究的情境,关注学生的创造性及主体性人格培养,重在学习过程而非研究结果。由于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学生能够通过自主与合作的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体验酸甜苦辣,在整体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张扬个性。

利用专题讲座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理解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同时,在青年教师中进行教科研基本方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基本能力。

召开学生大会,向学生宣传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开设“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系列讲座,为学生提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二、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探索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思路。

由于教师和学生对研究性学习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初级形式——“课题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合适的载体。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生和教师都会对研究性学习活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调整学生和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以往单纯的“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并存过渡。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的研究性学习需要大量的适合学生进行研究的课题。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确定他们的课题,还是为学生提供有导向性主题的课题指南呢?我们选择了后者。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和奉贤地区现状,以“环境保护”、“自我发展”为两大研究主题,课题指南提供了50个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

学生根据课题指南进行选择或自行设计,经过双向选择组成课题小组,并民主推选课题组长,聘请指导老师。去年,我校正式立项了153个研究课题,有54名教师和19位校外人士被聘为指导老师。

从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渴望自主能力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在老师指导下立项的课题范围广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创意独

特,既关注自身的发展,更关注社会生活。

三、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适度的指导。

虽然我们在活动初期开设了“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系列讲座,但由于每一个研究小组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就需要老师进行适度的指导。

我校路春雷老师所带的课题小组《关于学生个人消费的调查》,学生起初的想法很凌乱。指导老师从“研究方法、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应与课题研究相匹配”的角度进行理性指导,通过与课题研究小组的共同讨论,学生选择了“问卷调查,分年龄组比较”的研究方法,决定抽样调查实验中学、南桥中学和奉贤中学的部分学生,并归纳要从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我所带的一个课题小组《南桥地区公交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代表奉贤区在市研究型课程成果报告会上进行了展示。当初他们面对的困难是“如何获得需要的信息资料?”我从“什么是信息资料”入手,启发学生寻找采集信息、积累资料的途径,通过头脑风暴,学生想到了文献法(购买地图、借阅档案、上网查找)、观察法(实地考察、乘车暗访)、问卷法(上街调查)和访谈法(座谈、电话采访)等多种方法,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开展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使研究性学习方式进入课堂。

“课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初步阶段,如何使研究性学习方式进入课堂,内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是对我们教师的又一次挑战。

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学校力图构建主体发展性教学策略体系,形成“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教学模式,让研究性学习进课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提倡主动学习;

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动,共同提高;

体验——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在主动的探究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发展——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由校内向校外不断拓展与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持续和谐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自主·合作·体验·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抓手,各个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研实践:

语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数学——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物理——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主题”设计的研究。

地理——高中地理“观察—发现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政治——指导学生开展主题调查活动,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信息科技——高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发现学习的研究。

心理辅导——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的实践研究。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教育实践,对研究性学习方式进入课堂作了有益的尝试,不仅受到学生欢迎,而且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性活动实践,学校更加坚定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始在课程、教师、学生身上得到体现。

青年教师的课堂教育思想和观念从“灌输型”向“启发探究型”转化,不仅对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在联系和思想方法进行研究,而且开始关注如何渗透其他学科知识、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与合作意识、如何让学生得到亲身体验,如何发现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化,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提高了信息采集、选择、利用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分享与合作,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得到培养,杜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升华。

师生关系从“从属型”向“平等型”转化,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和学生成长,开始了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生命历程。

在学校举行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报告会上,学生在谈到研究性学习体会时说:“有一些知识和能力是老师无法教会的,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才能真正体验到其中的奥秘。”

信息时代呼唤“研究性学习”,我们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2.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篇二

一、从情境创设维度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我们按照课堂教学展开的时间顺序来对教学活动进行分析, 那么, 情境创设一定是教师们所关注的第一个环节, 也是笔者想要首先讨论的入手维度. 情境创设活动与课程导入环节之间关系紧密, 可以说, 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很大一部分意义便在于对本次教学内容的导入与铺开. 它的成功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接受接下来的主体知识内容.

例如, 在对分段函数的概念与应用进行教学时, 我在课堂上营造出了一个出租车计价的问题情境: 已知某地出租车的计价方式为: 4 公里之内计价10 元 ( 含4 公里) , 超过4公里但不足10 公里的部分按照每公里1. 5 元计价, 10 公里 ( 含10 公里) 以上的部分按照每公里2 元计价. 那么, 若乘出租车8 公里, 应付车费多少? 12 公里呢? 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时, 学生们很自然地让思维进入到了分情况、分阶段进行讨论的轨道当中. 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能够设乘车里程为x, 分别写出y = 10 ( x≤4) 、y = 10 + 1. 5 ( x - 4) ( 4 < x≤10) 、y = 10 + 1. 5 ( 10 - 4) + 2 ( x - 10) ( x > 10) 的表达式了.在这种问题情境下, 分段函数的内容也就呼之欲出了.

高中数学当中的知识内容较之从前明显抽象了很多, 这也为学生们的顺利接受提出了更大挑战. 如果没有一个平顺的导入程序, 而将这些数学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 学生必然感到无所适从, 学习体验也相应地变得突兀枯燥.如果将本次知识内容转化为相关情境创设出来, 便可以为学生们走进课程搭建一个台阶, 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 也更加自然.

二、从教学留白维度入手,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所谓教学留白, 就是在教学开展过程中, 适当地将一些教学部分空出来, 将空白留给学生, 给他们搭建出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 以达到更佳的知识接受效果. 一位美国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这就是教学留白思想的一种表现. 这种做法所带来的是学生的自由思维与主动学习意识.

例如, 在对函数的奇偶性进行教学时, 我并没有独自讲述进入正题, 而是画出了很多个函数的图像, 并分别告诉学生, 哪个是奇函数, 哪个是偶函数, 请学生们自行对之进行观察, 找到奇偶函数的变化特点, 并概括总结出函数奇偶性的定义. 通过这样的主动留白处理, 学生们得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对知识内容进行探究, 在自发的不断探究与修正过程中得出的奇偶函数定义, 理解和记忆明显深刻了许多.

教学留白的选择是十分广泛的. 从最初的知识预习环节, 到主体教学的课程导入、主体呈现与总结评价环节, 一直到最后的课后练习环节, 只要是具有自由思考探究空间的, 教师们都可以适当地预留出空间来, 将之交给学生处理. 学生们有了平台, 才能产生主动思考的愿望和动力, 学习实效也自然得到提升.

三、从互动合作维度入手, 深化学生理解效果

互动是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 我们教师在寻找多维教学切入点时, 除了从教学时间上来思考之外, 还可以从教学形式上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参与多维互动. 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 因此, 互动合作便成为了强化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入手维度. 这种教学形式的拓展是高中数学中十分需要的.

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复杂、灵活的知识与方法出现了. 对于这些内容, 如果教师们只是一味地进行单方面的讲解, 学生们很难真切地对之进行感知和理解, 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 如果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合作与互动的机会, 让大家能够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发现知识、体验方法, 这样的印象才是最为深刻的.

3.注重学习体验 提升数学素养 篇三

[关键词]学习体验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58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和发展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经历探索过程,切实增强体验,不断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学习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尝试。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观察中体验

教师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学课程资源,建立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如教学“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解答完“每只船乘5人,全班租10只船正好坐满。全班共有多少人?”后,教师可把“每船乘5人”改成“大船每只乘5人,小船每只乘3人”,使原有问题由简单变得复杂,答案由确定变得不确定,学生由此产生一系列的连锁问题:为什么人数不确定?10只船可能乘坐多少人?人数会一直多下去或一直少下去吗?在问题的不断提出与探究中,学生深刻感受了人数的增减与大船、小船只数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且深刻体验了假设与调整策略的重要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关注生活,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现实问题,深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二、制造认知冲突,在交流中体验

课堂讨论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设置认知冲突可以使学生产生新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讨论的强烈愿望。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并及时点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适当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学习数学。

如教学“找规律”时,在练习环节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规律的能力,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图1中的大长方形里面有多少个图2中的小正方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练习,得到三种不同的结果:15个、13个和7个。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我没有立即裁决,而是让持不同答案的学生派出一名代表发表意见,然后再讨论。

结果为15个的学生代表说:“大长方形里一共有16个小格,所以用16-2+1=15(个)。”结果为13个的学生代表说:“大长方形里一共有16个小格,而小正方形里一共有4小格,所以16-4+1=13(个)。”而结果为7个的学生代表说:“你们的结果都不对,虽然大长方形里一共有16个小格,小正方形里一共有4小格,其实大长方形我们可以看做有2排,而小正方形可以看做有2排,在平移时中间的那条横线就不用看了,得8-2+1=7(个)。”通过他声情并茂、图文结合的讲解,大家都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这题的结果应该是7个!

上述的教学过程表明,对于数学学习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容易忽视的认知关键点,教师巧妙地组织学生讨论,能够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

三、营造感悟时空,在操作中体验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学生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安排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手脑并用,感悟数学学习的方法,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教学“找规律”时,新授课环节我出示10张恐龙园连号门票,问:每次要拿2张连号的门票,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在练习纸上一一列举出来,也可以圈一圈,还可以使用老师提供的学具框一框。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动手操作起来,通过动手实践都得到有9种不同的拿法。交流汇报环节,可让学生展示各自的方法,重点让学生展示了平移的方法,学生边操作教师边引导,分步进行展示:方框先框住的是哪两个数?这时方框有没有平移?接着方框向右平移1次,平移2次、平移3次……一共平移了几次,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拿法?学生通过操作,理解了第一种拿法没有平移,接着平移才得到了其他的拿法,所以一共平移了8次,得到了9种不同的拿法,平移的次数比拿法少了1次。

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提供了学生可操作的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交流等活动,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重点,突破数学学习的难点。

四、引导自主探索,在探究中体验

探究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实现学习状态从他律到自律、从消极到积极的根本性变化,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如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总结规律→应用规律”等一系列的探究过程。遵循这样的探究过程,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1)出示主题图,根据题意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2)根据上面的例子猜想乘法中可能存在怎样的规律;(3)再举一些例子,看其他的乘法算式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规律;(4)小组合作验证猜想是否正确;(5)用字母等符号表示出算式之间的规律;(6)总结规律,应用规律。

这些教学环节能够使学生有序地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准确把握乘法交换律的特征,同时也便于学生建立深刻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学习态度。

五、提升学习经验,在反思中体验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只要儿童没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他就达不到高一级的层次。善于反思的人,他的数学直觉、数学感受力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我是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数学思考方法?有什么好的数学学习经验?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将低层次的活动经验提升为高层次的数学体验,并逐步生成新的体验。

如教学“认识分数”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反思表示分数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了分数产生的过程。首先出示教材的情境图,让学生平均分4个苹果和2瓶矿泉水;接着提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有的学生用“半个”来表示,有的学生用图形来表示,还有的学生用1 / 2来表示。追问用1 / 2表示的学生的想法后,继续引导学生感受分数的意义:如果这时又来了两位同学,这个蛋糕要平均分给四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个?你想怎样表示呢?有的学生用“小半个”表示,有的学生用图表示,还有的学生用1 / 4表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三种表示方法进行反思,通过比较后发现最后一种方法比较方便,而且精确。

在此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分数1 / 2到分数1 / 4的过程,不断反思表示分数的方法,逐步感受到用分数表示结果的优越性。

总之,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交流、操作、探究和反思,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体验。

4.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篇四

听专家讲座,思考想法

在四十天的理论学习中,可以说我对语言教学的理解和很多深刻。教师由老师选择的老师,大学教授,特殊教师,教学研究人员,还有一线教师。他们每个人都热爱语言和视觉,自己多年的教育和教学经验传给我们这些国民学生。如郑黄黄教授悄悄做教育,让作为老师我们感受到教育的乐趣;特殊教师张中成老师莲花 课堂教学,孩子从心中的赞美阅读,仍然在耳朵回声;特殊老师宋云到老师的作文教学,所以我肯定了自己教学的实践研究返回学生的权利-学习经历,仍然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阅读第一次阅读语言课程标准,第一次停止思考,第一次深入了解,第一次进入自己的知识。报告的经验,我结合使用实践和理论,使学生清新新鲜,真正感受到学校课程的主导作用,课程标准在课程渗透方法,教师指导准则教学标准重要角色。因此,让学生觉得我学到了班上的学生。当然,从每个活动,我们亲密交流和讨论,是收集的概念,是冲突的思考,是情感混合的集体智慧是结晶。这也使我真正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5.服务设计提升客户体验 篇五

一、客户体验是衡量服务质量的终极标准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主体结构、消费习惯等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终端智能化、上网碎片化等趋势明显。移动互联网正在推动一场以客户感知和需求为核心的“客户体验革命”,一切不重视客户体验的企业或产品都将黯然失色!在此形势下,打造卓越客户体验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俘获客户、提升服务差异化竞争力的不二法门,对客户体验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站在电信运营商的角度来说,从语音经营时代进入流量经营时代,客户服务质量的管控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传统的满意度模型是服务管控的常用手段,今天来看它仅仅能发挥KPI考核的作用,对于提升客户体验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因为客户满意度模型本身是站在短板改进的思路来找路径提升服务质量的,但是,事实上客户不满意的地方不一定是客户感受最强烈的地方,即使电信运营商在客户最不满意的地方下大力气来改进了,结果可能对提升客户感知毫无用处,只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而已。根据峰-终定律,我们应集中资源在最能影响客户体验的峰点或终点做好服务,这样才是提升客户感知的途径。而客户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标准,自有其固有的优势:比如测量的连续性、与竞争对手的可比性、作为KPI考核的易用性等,但其本身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测量的时效性、对服务提升的操作指导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

服务的终极目标是适应客户的人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服务质量的衡量标准不能再局限在客户满意度了,只有客户体验才最能为客户心声做“代言”,才最能反映客户真实的需求,应当将客户体验作为衡量服务的终极标准。

二、服务设计是提升客户体验的必由之路

笔者长期观察发现,国内运营商在客户服务管理上普遍缺乏服务设计意识。特别在服务交付界面的缺乏系统性的服务体验设计,鲜见能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的服务亮点。虽然运营商近几年都在提“客户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等口号,但是在服务管理方面的“去电信化”仍然有很多不足,例如重“流程管理”,轻“客户感知”,没有完全站在客户角度来交付服务,服务流程的制定只考虑内部管理的方便,而不注重如何去迎合客户的需求、符合客户的消费习惯。

在某次客户调查中,询问客户对个服务渠道的评价,结果客户普遍对10086、客户经理和营业厅三大服务界面的满意度较高,都答曰:“都还好”、“差不多”、“马马虎虎”,但是大部分客户说不出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服务亮点,这就说明移动公司的服务是没有识别度的,只能做到满足基本需求,还没有给客户一个良好的体验。但是,我们的服务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客户体验为王的时代,差不多其实就是差很多!

那么,到底该如何提升客户体验呢?如前所言,我们要做的就是倾听客户的心声、洞察客户的人性,从客户感知的角度出发,重构客户服务模型、设计我们的服务模式。服务设计是提升客户体验的必由之路。

三、应用峰终定律和服务蓝图技术进行服务设计

在说提升客户体验的方法和路径之前,先有必要澄清一下什么是客户体验。所谓“客户体验”从字面上来解析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指个人印象深刻或者对个人产生深刻影响的互动事件或过程,是通过亲身的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亲身的经历或亲身的感受,侧重于在实践中从感性方面认识事物。ISO定义对客户体验的补充说明有着如下解释:客户体验,即客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或系统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客户体验是一种纯主观的在客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与客户感知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客户感知是客户从关注产品、使用产品、接受产品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更侧重于事后的评价。客户体验有三个特点:其一,客户体验是主观的,客户体验是主观的,且其注重实际应用;其二,客户体验是可识别的,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客户群体来讲,其体验的共性能够经由良好设计实验来认识到;其三,客户体验是情境化的,客户体验离不开具体的场景,客户自身和使用环境等因素都对其体验产生影响。

谈到服务设计说到底是服务提供者要发自内心的让接受服务的人能感受到自己的独具匠心、一番心思与情意的。这一番心思就包含着设计、规划的意思在里面。所谓“服务设计”就是体系化的思考服务的过程,有效的计划和组织一项服务中所涉及的人、基础设施以及物料等相关因素,从而提高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的设计活动。服务设计不仅关注产品本身,也需要将关注点扩展到与客户发生交互的各个触点(touch-point)上,用户体验的范畴已经从“产品”扩展到“以产品为中心的整个服务过程”,通过形式各样的触点与客户产生联系,从而形成服务体验。

那么,如何开展服务设计呢?常见的方法有:服务路径走察、日志法、背景访谈,头脑风暴,形象辅助,联合创造,原型走察,人物角色分析,服务设计蓝图,角色扮演,故事版等。在这里,笔者重点推荐峰-终定律和服务蓝图技术。峰-终定律是用来发现服务场景下的峰-终时刻的理论依据,而服务蓝图技术则是将服务设计点融合、体现出来的一种可视化的服务显性化工具。

先说峰-终定律。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恩曼(Danny Kahneman)将源于心理学的综合洞察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他提出了著名的“ Peak-End Rule ”(峰•终规则),指出影响人们体验的是所谓的“峰”和“终”两个关键时刻的经验在峰(peak)和“终”(end)时的体验,主宰了我们对一段体验的好或者坏的感受,而跟好坏感受的总的比重以及体验长短无关。峰-终定律指出了如何判断客户体验的核心环节及各环节的核心需求,要注重客户每个关键时刻的“峰”和“终”体验。

6.提升客户体验,老顾客回头率 篇六

主贴:建立起重复购买的最重要的是打动会员的心,那现在想到一个问题,怎样在会员收到包裹的一瞬间,让会员惊喜满意?在质量、服务方面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期待大家一起来探讨。

地址:http://bbs.paidai.com/topic/90292

一楼恶搞,仅供娱乐。下面整理开始:

1.其实只要用心,哪怕一个提醒天冷加衣的卡片都能让顾客很感动!关键要用心,而非什么直接送钱。。

2.包宝贝包装的很好很安全很稳固 这样客户一收到包裹 打开的时候也会感受到店家的有心

3.我们就送张卡片 记录了我们创业的点滴 我每次看都感动 不知道消费者看了会有触动不最开始是我上班的时候卡通图 然后是我选择了创业 然后是一个人骑个烂电动车拿货 然后是每日每夜4年的煎熬 最后有了孩子 然后这个就是我幸福的故事 然后是希望买家能够理解 然后是用软件打个买家名字的二维代码 他如果用手机拍的话会出现 幸福就是生活的点滴

4.还是送点小礼物比较实际,最好是客户购买的产品有相关性的礼物!

5.客户收到包裹。小C:呀,怎么多了件东东,A,还有张小卡篇“亲,这是我们的小小的心意哦,祝你购物愉快”。这样客户是不是会期待再次购买的时候再收到一份惊喜呢。6.产品好用又便宜打开包裹才惊喜。

7.还增加了一个包裹上面的标签,此标签曾经感动过我,后在淘宝搜索买来『微笑服务:尊敬的快递员,您辛苦了!这位客户对我们很重要,感谢您带着微笑为他“她”服务,谢谢啦!』,本人经常网购,在第一次看到卖家发货这个标签,感动的一塌糊涂。

8.如果受众群体是女人,就要了解女人的基本购物心理:喜欢买椟还珠,爱收到小惊喜。女人总体偏感性,对数字敏感度很低。除了前期的„满减,满返,满送‟之外,包裹里放上小礼物,可能不需要太精致(一张小贺卡,小萌物)什么的。女同胞都是很容易被感动的动物。若你能像京东老刘或好乐买李树斌或漂网的雕爷那样,亲自送货,COSPLAY什么的,像我这样的性格人,一定就稀哩哗啦了 9.专业就是惊喜!!!10.真正买到物有所值就行

11.信,尽量短点。每次看觉得好累,走马观花也达不到效果。真诚的心是人最容易感觉到的。

12.是要惊喜?还是要感动?有时候这两者应该是不同的。来谈谈感动,我觉得,再贪图便宜的人,对于“优惠券,满就送”这种东西,可能会带来惊喜(其实这个几率也非常小),但肯定不会带来感动。但有可能成本更低的一张真情实意的小卡片,反而会让顾客打开包裹的一刹那产生感动。关于建立在交易规则之上的“优惠券”和建立在感情规则上的“小卡片”,他们的区别就是,“优惠券”让你与买家保持在交易规则之上,彼此之间更难拉近;但“小卡片”让你与买家的交易关系变为更进一步的“感情关系”,进入了另一套关系体系,在人的潜意识里,更容易被触动。

13.1外观:面单干净(卖家无法保证、物流途中不可控)物流信息打印规整、清晰(可控)快递包装封口平整(可控)独特颜色标识快递包装袋(可控)比如:大学生客户较多的店铺,采用粉色快递袋包装,对于校园门口集中签收包裹时,一轮惊喜就产生了。当其他同学还在四处翻包裹,自己已经拿到了。微笑贴:又被抄袭烂了,快递员麻木了,消费者可能被其他家已经感动过了,看到你的微笑贴只会觉得,抄袭!

2、内容物实物发货清单售后卡赠品DM(短期活动营销,通过DM寻找与客户的多次互动、接触的机会)

总结:

大部分跟帖者都是以自己为买家的角度发表看法,则是最真实的客户需求。总结一下,惊喜点或者感动点。

1.第一映像,包装:安全、稳固。可以看到卖家的用心。额外个性化的定制包装,可以给人一种专业感。比如颜色不同的包装,在买家收到货后,给人一种新意。

2.小礼品:小礼品是额外惊喜点,东西要简单实用。

3.温馨卡片:不需要太多华丽。用心,真诚,一句天冷加衣,手机防盗小提示,等等都可以。4.包装上的微笑贴,偶然看到是很新奇感动的,但是用烂了效果可能不明显,但是其实用自己的语言再做一次,简单一点比如:易碎品,小心轻放哦!这位客户对我们很重要,请尽量当面检查一下,谢谢了。

微笑贴用烂了,但是让买家感觉到尊重是不会用烂的。

5.物有所值!用户归根结底,对于商品本身的期待是最大的需求。

7.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篇七

一、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素材,增强体验真实性

由于初中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生理发育特殊、心理状态多变、学习知识能力强等方面的特点,但也存在着缺乏丰富社会生活经历,掌握数学知识有难度、注意力不持久、抽象思维能力弱等方面的缺点。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学生所具有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数学新知识教学前,充分研究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和关键点,抓住学生认知的规律,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增强对一些抽象数学知识认识的能力,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印象,为学生以后深刻了解知识内涵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如在教学函数坐标点时,为了让学生对函数坐标有清晰的认识,我将函数坐标比作是每个学生在教室所处的位置,这使学生对此有深刻的印象,思路逐步打开,学习起来特别轻松。同时,数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无时无刻不在为生活服务,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相通之处进行有机的联系。这样学生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数学新知识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减少了对数学学习的畏惧感,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探索真知的欲望,提高了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供学生体验机会,强化学生体验实践性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实践活动是促进和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是实践活动采取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是在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进行亲身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结果,体会数学证明的思维和方法。新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向学生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数学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知识抢答、解题竞赛等多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互助活动中,愉悦心情,提升解题技能、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多参加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有进行体验的时机,我要学生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形式进行探讨,指导学生采用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思想进行体验教学。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而且通过亲身参与对新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深刻领会体验心得,体现学生体验指导性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对体验性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要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解决生活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实践中,要体现学生学习能动性,将学生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增强解题能力的培养。二要多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一题多解题型,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解题思路的研究和探索,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密推理、丰富想象、系统整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技巧和能力。三要加强合作交流,留给学生进行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网络家教作演示型交流、讲解解释型合作交流、作业批改互助型交流、争论辩解型合作交流等几种形式,运用合作学习的机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体验学习是在素质教育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始终,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认真思考,使学生在认真思考中进行思维创造,从而在思维创造中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题海战术,进行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凸显和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广泛实施、深入,本文作者从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素材,增强体验真实性、提供学生体验机会,强化学生体验实践性及教学实践体会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8.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篇八

[关键词]数学策略 体验层次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1-075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使其能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累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基于这一要求,体验性教学就成了一个热门话题,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体验落到实处?

一、体验数学情境,感知数学表象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但小学生却处在感性思维的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数学情境,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表象,为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打下基础。

例如,教学苏教版“最大公因数”时,我创设了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数学情境,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老师现正在装修房子,打算在长方形的储藏室里铺满正方形的地砖,这里有边长分别为1分米、2分米、3分米、4分米、5分米、6分米、7分米、8分米的地砖,到底该选多大的正方形地砖才能铺满整个储藏室(长18分米,宽12分米)呢?”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拼摆。学生经过拼摆体验之后很快得出结论,认为只有铺边长为1分米、2分米、3分米、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才行。我追问:“为什么边长为4分米、5分米、7分米、8分米的正方形地砖不行?”学生由此展开思考,很快就对公因数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下一步深入探索做好了铺垫。

教师基于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借助情境创设,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具体的形象支撑,学生从中获得了充分的感知和体验,能够深刻理解这一抽象概念,提升了学习能力。

二、体验数学活动,建构思维过程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思维的过程。由此,教师要积极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通过活动推进,带领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发现数学规律和数学性质,形成数学思维。

例如,教学苏教版“可能性”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验可能性,我设计了装球操作活动:先给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球——黄球、白球、黑球,然后要学生往每个袋子里装球,要求每个袋子都装4个球,问:“怎么装才有可能摸出黄球?”有的学生在袋子里装4个黄球;有的学生装3个白球和1个黄球;有的学生装3个黑球和1个黄球;有的学生装2个黄球和2个黑球。我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继续展示了另外的装法,例如2个白球和2个黄球。为了让学生对这种装法有清晰的认知,我让装1个黄球的学生站左边,装2个黄球的学生站右边,装3个黄球的学生站中间,然后提问:“为什么这几种方法都能摸到黄球?要想摸到黄球,袋子里最少需要放几个黄球?最多能放几个?要想摸到其他颜色的球,最少需要放几个?最多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进一步的思考中对可能性的概念有了深刻的认知。

教师从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出发,在层层推进中,给学生提供了体验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既能够动手,又能够动脑,数学课堂变得紧张有趣。

三、体验实践应用,内化数学技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所学落到实处,就要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生活的原型,这就需要带领学生体验实践应用,并将其内化为基本的数学技能。

例如,教学“认识钟表”时,我设计了实践应用环节:“请试着做一个钟面,想一想,不安装秒针行吗?如果要数出自己的心跳数,应该看钟表的秒针、分针,还是时针?为什么钟面上各个数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能否不相等?为什么?”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后发现:秒针是必须有的;钟面上的各数之间距离也是一定要相等的;要数心跳数,一定要看钟表的分针或者秒针。又如,在教学“统计”后,我安排学生分组调查某大桥的车流量,统计本市一周和一个月的天气情况,等等,而后制作成统计图,并针对统计数据写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通过实践应用,对所学知识不但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大大提升了数学学习能力。

总之,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关注体验的三个层次,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有经历,在数学应用中有内化,就能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9.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篇九

UX story of websites

View more presentations from jinxiaoyueming

是否走进一家餐厅不仅仅取决于食物 很可能会被体验的其他环节(餐厅的环境、服务态 度、是否有停车位、是否要排位等)影响

产品成功也不仅仅取决于能否帮用户完成任务 IPad的成功更在于其使得人机交互的新形态得以普及,人们对于数字产品有了更形象化的控制方式

用户体验设计的核心目标帮助用户理解和信任帮助用户高效完成任务和目标传递情感

So,关键问题是如何理解用户

了解你的用户

身份

知识水平

计算机操作能力

生活习惯

行为和目的

了解用户所处的场景

为什么需要

什么情况下使用

如何使用

设计就是创造沟通的过程

We make things(communities) easy

And people like easy

And easy cause confortable and happy

Most important, confortable+happy = ¥

衡量用户体验的四个维度品牌: 内容 功能 可用性

10.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篇十

来源:http://

今天打开电脑闲得无聊,于是乎在网络上逛了半天,突然发现了一些新鲜的东西(对我来说是今天才发现的,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今天才发现啰。比如:SEOWHY在2012年11月20日就推出了搜问社区——高质量SEO问答实名制社区,而我今天才知道),有点写下来的必要。

第一个就是站长之家-中国站长站旗下站长工具中的综合查询功能新增了ALEXA排名:世界排名,流量排名,日均IP,日均PV。SEO信息: 站外链接,站内链接等。当然自我发文起,站长工具的功能增加调整过决有停止,估计是接受到站长的建议或者是长期后台用户访问网站页面统计数据做出的新增功能调整,一切都旨在为提升网站的用户体验。知名大型网站都在不段的提升网站自身的用户体验,我们小站长就更是要如此了哦,难道都是因为频繁调整的百度算法而做的决定吗(呵呵,那就暂定此文标题为:频调整的百度算法让知名网站也在新增功能来提升用户体验)。

接下来分析下这些功能的增加对用户体验提升起到哪些作用:

ALEXA排名:

世界排名,流量排名,日均IP,日均PV这些都是对于一些知名站点才会显示的功能,我们小站长在这里暂时就不追求了。比如你仔细看看中国站长站的一个SEO综合查询页面,就可以看得出站长工具在用户体验上是下足了功负的。

SEO信息:

站外链接:可以很清晰的反映网站导出链接的数量,在查询一个网站结合数据的时候对友情链接数量一目了然,对交换友情链接的朋友大有帮助咯。

站内链接:可以让注重站内优化的朋友很容易知道页面内链接数量,比如:一般的企业网站首页链接不要超过100个等等。

曾几何时还不是那么有名的爱站网,不也是凭借着强好的用户体验而做起来的么?当初我还做过一个统计呢,就因为爱站网推出了一个百度权重(br)而抢走了站长工具的一部分用户。当然站长工具也马上采取了补救措施,推出了自己的百度权重查询准则。(这里为什么说是“自己的百度权重查询准则”是因为百度官方根本就没有承认百度权重等级制度这一说法,都只是我们站长自己炒作出来的罢了。而且细心一点的SEOer会发,同一网站通过爱站和站长工具查询所得到的权重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当然有些是相同的)

在这里值得提下的是:阿光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统计总结发现,站长工具的权重等级给予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比如当你网站的关键词(只要是有百度指数的关键词,不管竞争激烈程度)排名进入前50名的时候,你在站长工具查询百度权重那至少在1或者以上。不信大家可以多查询几个网站试试是不是这个规律。

第二个发现是SEOWHY推出了:搜问社区——高质量SEO问答实名制社区。下面是搜外官方对搜问的一个展望,大家可以看看:

SEOWHY社区“搜问”建立之初的想法即是为SEO行业的SEO精英们创建一个尽可能真实和正式的交流环境,同时,为SEO行业里的后起之秀提供前辈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社区采用实名制(或者知名网路ID,即这个ID请你确定,他将代表你的真实身份和信用)。

禁止发任何广告、外链以及与互联网无关的内容,请让我们共同维护这来之不易的环境。

欢迎SEO行业的精英们在此安家!欢迎回家!

这可能是SEO界的又一次突破吧,到底有多大反响,在这里阿光不做过多的评价,让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起来见证就OK了。

11.初中美术体验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篇十一

关键词:体验学习;思考;实践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笔者认为,体验学习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学习方式中存在的上述许多问题,美术课堂应该倡导运用体验学习。

一、体验学习的内涵

体验学习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亲自参与或置身某种情景或场合,以任何可用感官为媒介,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物、人物、环境和情感,从而获得某种知识、技能、情感,进而影响其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下图为体验学习循环图:

二、体验学习的基本特征

1.个体的差异性

体验是一种亲历,是经验积累的过程。体验者的经验和价值取向不同,个体体验的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在指导学生活动体验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针对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2.学生的主体性

体验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紧相连,只有学生自主地去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自身的情感,并以自我的面目参与时,才真正获得了主体的体验。

3.過程的开放性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开展体验性学习,把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引入教学过程,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生动有趣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建立宽松自由、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的美术课堂教学情境。

三、体验学习的实践运用

1.情境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

情境体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使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多姿多彩、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是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途径。

课例一:

初中美术《水》一课中,涉及了关于感受水的形态美,笔者设计以下教学片段:

(1)闭眼倾听“雨水、溪流、波浪、瀑布”四种不同的水声,要求学生边听边联想与水声相关的画面,并说出不同水的形态特点与内心感受。

(2)欣赏马远《十二水图》中“长江万里”“秋水回波”“黄河逆流”“云生沧海”四幅水图,比较分析不同的形态特征、线条特征及文本意境,得出这些作品概括表现了不同环境下水波的特性和情态,提炼了物象的本质特征,并做了程式化的处理和表现,使画面和谐、美观的学习心得。

不同的课堂内容应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这能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体会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情感感染和情感共鸣,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2.操作体验让学生兴趣盎然

操作体验是通过让学生从事一定的动手操作活动来获得丰富体验的学习方式。通过操作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刻体验有关知识,领悟其中道理。

课例二:

《书法的点画之美》中在讲解“寺”字时,引导学生,先从整体来看犹如一个金鸡独立的人,进行想象,抛出问题:如何站得稳呢?“腿”也就是此处的竖弯钩,使字站稳。如何掌握平衡协调呢?靠横向的笔画。同样是“横画”,它们分别有什么不同?请学生上来写写,感受一下它们的不同。动手体验,让学生了解了长短不同、起笔收笔不同、方向不同、写法的不同这些晦涩难懂的书法技法。运用象形等手法,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物联想到书法字体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书法用笔的重要性。

通过这种操作体验,运用生动鲜活的操作活动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操作中趣味盎然地理解、掌握和感悟有关理论知识。

3.探究体验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

探究体验是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从事一定的课堂探究活动,以获得丰富体验的学习方式。

课例三:

《标志设计》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公共厕所的标志作为探究体验的素材,让学生来探索了解设计中两种常用手法,并尝试着让学生应用。首先,在黑板上画两个相同轮廓的直立人,让学生进行设想,添加一种简单的视觉符号来区分男女。然后,教师给其中一个人画上裙子。因为一般认为女孩子穿裙子,男的不穿裙子,学生自然也就明白了。这说明了只用简单的一个视觉符号可以比较形象地反映出男女在特征上的差别,这种手法就是用某一事物的外轮廓进行设计。接着,教师引导以下一系列问题:大家有没有看过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小品《不差钱》,还记得小沈阳穿的那条红色的格子布裙吗?如果在男女都穿裙子的国家也用这样的办法来设计厕所标志显然是不合适的,那怎么办呢?假如我们可以给男的加个烟斗,是否可以把穿裙子的相同部分去掉呢?如果去掉,标志的功能依然存在吗?同学们,你们再看这个标志只是显示我们人体的哪个部位特征?这说明通过抓住某一事物局部特征也可以来设计标志。最后,作业布置为运用以上两种设计手法,对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动物分别作简单的标志形象设计。

可见,这种探究体验的方法真实、实用、有效,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学生“经历、体验、探索”。体验学习提倡学生学习既要用脑去想,又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综上所述,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而这种内心感受是形成认识、提升能力的原动力,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沈玲娣,陶礼光.体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Z1).

12.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思考 篇十二

1 当前语文教学缺乏兴趣的原因

1.1 缺少互动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一般还是“老师讲、学生听”, 在这个过程当中, 学生只是作为信息的被动接收者, 由于年龄和心理成熟度的原因, 学生很少会有自己主动去与老师互动, 而老师在将信息传送以后, 也得不到学生的信息反馈, 不知道所传递信息在信息接收者处的消化吸收情况。此种情况让易造成老师和学生“各司其职”, 却未必能让学生掌握知识, 也让课堂学习没有乐趣, 学生学习没有兴趣。

1.2 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教育中一直存在的这样的观点, 学生通过识字、练字和不断的朗读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轻视了小学生的联想与创新能力, 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素质教育背景下仍然是应试教育的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创新能力, 丰富教学方法, 提升学习质量, 才能有效的提升学习的效果。

1.3 课堂学习缺乏乐趣

只有充满“乐趣”的知识, 或者是充满“乐趣”的知识教学过程, 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小学语文教学自始至终伴随着趣味, 才能达于学生的心灵深处。然而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而不高, 因此亟需提高课堂学习的乐趣。

2 提升学习兴趣的途径

2.1 采用游戏互动的方式

可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 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因为低年级儿童对猜谜语比较有兴趣, 教师可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 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生字。如教“美”字时可以说“羊字没尾巴, 大字在底下”, 将“金”字时可以编成“一个人, 他姓王, 兜里揣着两块糖”通过这样的充满游戏乐趣的方法, 既调动学生的参与游戏和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2 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

老师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 从而做到让学生学的兴致盎然, 让他们在学习中领会到新知识, 享受到学习语文带给他们的种种乐趣, 从而培养起他们的语文素养。例如, 在学习《群鸟学艺》这篇语文课时, 老师可以精心设计各种鸟类图片, 在导入故事的时候, 可以使用故事导入法, 并把老师自备好了的鸟类图片贴在黑板上。循序渐进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很容易让学生融入情境教学中。展开他们的想象, 这比传统的简单讲述更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灵性。

2.3 采用穿插绘画的方式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美丽的图画, 尤其是古诗篇章, 插图更是精美。学习这样的课文, 不妨在教学过程中引进绘画手段, 让学生画画说说, 体会思考与创造的乐趣。一方面, 通过绘画获得诗境的体认。如古诗《村居》描绘的是早春二月乡村田野的迷人景色和散学儿童竞放风筝的欢快场景。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古诗描绘的意境作画, 学生通过展开想象的翅膀, 画出了一幅幅早春之图, 对每一个学生的画作要给予肯定, 并且可以选取一两个学生, 让他们讲述对他们创作画作的思考过程, 学生们通过绘画获得创造的乐趣。学生去给古诗配图, 这样学生在绘画中享受着创造的欢乐, 从而加深了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2.4 采用音乐的方式激发兴趣

音乐是激发人情感的有效的催化剂, 教学中通过音乐特有的声韵更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二泉映月》,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为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点燃学生求知欲的火花, 重要的是创设好的课堂开头,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在师生问好后立即放《二泉映月》乐曲, 声音由弱到强, 由低到高。这时优美的曲调, 清新的旋律立即吸引学生。播放结束后, 提问: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 是谁创作?为什么取名《二泉映月》?他是怎样谱写成的?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趣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承担的作用愈来愈大, 毕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符合小学学生的生理特点, 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2.5 利用多媒体课件

现在, 多媒体教学已走进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教识字“亭、停、泡、炮、跑”时, 我先出示一组象形字, 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 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 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兴趣, 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 简化了思维过程, 减轻了记忆的强度, 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 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在识字环节中, 有的教师用大屏幕展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通过演示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引导学生对比字左右结构的宽窄、上下结构的高矮, 并动态显示生字的笔顺, 这样的识字教学扎实、有趣, 学生收获颇丰。

3 结束语

13.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篇十三

提升O2O线下服务体验从五要素开始

最近在思考O2O的产品如何提升线下服务体验,脑子里总是浮现几周前和朋友去吃火锅结账时发生的事,第一次刷卡机没信号没刷上,服务员有点尴尬看了下我微笑着说了句:“不好意思,麻烦您能不能再刷一次”;刷完又没有信号,我有点不耐烦了,因为朋友在门口等着我,服务员似乎察觉到这点连忙说:“先生很抱歉,机器坏了,让你久等了,如果你有现金的话麻烦能不能现金结账”。结完账了,服务员又说了句:“今天实在很抱歉给您带来麻烦”„„时隔几周我依然记得很清晰,虽然我感觉那家店整体服务不是很好,点菜的时候没有告知我点多了提醒一下那些菜是不能退掉的导致浪费了几盘菜。但是结账这段服务却让我印象深刻。在其他店里发生这种事从来没有服务员会那么重视,因为他们感觉这不是他们的错误是刷卡机没有信号导致的,并且也不会那么细心的察觉我的情绪变化并化解我的不良情绪。

O2O公司内部现状

现在O2O行业公司为了提升线下服务体验给客户一个满意的服务,有的公司是请专业的培训师进行岗前培训,像保洁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服务体系规范,好的家政公司都会有专业培训,包含基本技能、客户沟通、礼仪、注意事项等;听朋友说优秀的培训师都是各大阿姨平台争夺的对象。有的公司则是产品、运营人员自己制定服务标准手册对服务提供者进行培训和学习,像上门按摩、搬家、代驾、专车等行业。

为什么是产品、运营人员制定服务标准手册?其一是由于服务从业人员自身没有很强的服务意识,没有积累、总结出一套相对系统的服务标准;其二公司创始团队对于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模式相结合还处于探索阶段;产品开发流程延续以往的模式,没有对业

学数据分析、找行业报告、招调查人才可移步一起调研网

一个属于调研行业的B2B网站

国内最具权威的市场调研门户网站之一

务人员的职责进行重新定位和分配;业务考核和权利下放上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参与性;其三职能人员没有对公司业务重新认识进而对自己职责进行重新定位,积极争取和承担相应职责。

线下服务过程中的体验问题理应由交互设计人员来解决更合适,因为他们具备更强的同理心和移情能力,能够以客户为中心设身处地细心体会每个细节,找到服务过程中需要提升的细节问题,给出更人性、满意的体验方案。交互设计师在O2O行业应该是用户体验师或者说服务设计师,从线上的交互设计到线下的服务系统把控每一个环节的体验。

什么是好的服务体验?

那如何做好线下的服务体验?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好的服务体验?说起好的服务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海底捞,吧啦吧啦说出一堆你感觉它好的服务:排队时提供的水果、小零食、甚至还有美甲、手机贴膜服务;进餐时服务员会为戴眼镜的客人递上擦镜布,服务员看到你手机放在台上会递给你一个塑料袋装手机以防吃火锅的过程弄脏你的手机„„.什么是好的服务体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说法,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是好的服务一定是让你满意的。满意与不满意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基于以往服务认知的预期对比。当感受超过预期,大家会认为很满意、服务特别好;当感受没有到达预期时,大家会认为不满意,甚至很失望,有种坑爹的感觉;当感受与预期差不多时,大家会认为还行。这种感受都是比较主观,并且每个客户的预期是不一样的,要做到大部分满意需要量化客户群体的整体服务预期,这就需要调研人员参与获取数据,一起建

学数据分析、找行业报告、招调查人才可移步一起调研网

一个属于调研行业的B2B网站

国内最具权威的市场调研门户网站之一

立数据模型。现阶段大部分O2O公司还处于开拓占领市场阶段,人员配备上有限,量化服务预期是一件很不现实的事。不过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把控服务体验。

服务体验有五个基本的要素:可靠性、响应性、友好性、移情性、有形性;客户一般会从这五个方面将预期的服务和接受的服务进行比较,形成自己对服务体验好坏的评价。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五个要素上提升服务体验。

服务体验五要素

可靠性

客户接受一项服务的时候,不希望服务过程中出差错,他们希望获得的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服务。服务过程中应该避免出差错,出错后要及时解决;尽力给客户营造出可靠值得信赖的感觉。记得上周浙江卫视《天生我有才》有这样一段镜头,古巨基叫代驾,代驾师傅到了之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工牌让古巨基看,让对方确认自己

学数据分析、找行业报告、招调查人才可移步一起调研网

一个属于调研行业的B2B网站

国内最具权威的市场调研门户网站之一

是代驾师傅,产生可靠的信任感;代驾过程中突发事件客人想呕吐,司机先是稳定对方情绪,再靠边停车打开车门等等这一些列的举措让客户会感觉很专业从可靠。可靠性主要体现在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性(技能娴熟),要求服务人员熟练掌握服务技能完成整个服务过程,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很专业的处理。

响应性

客户提出服务要求后,总是希望服务提供者或者公司能快速响应,不要让他等太久;即使等待也要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并且提供一些降低客户等待焦虑的措施,例如及时反馈每一个环节的进度,提供一些可供大家消磨时间的东西。研究表明,在服务传递过程中,客户等候服务时间长短关系到客户的感觉、印象、服务形象以及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所以,尽量缩短客户等候时间,提高服务传递效率将大大提高服务体验。有次中午和同事去吃饭,我们在点菜单上勾选好,叫服务员过来下单,等了半天没有

学数据分析、找行业报告、招调查人才可移步一起调研网

一个属于调研行业的B2B网站

国内最具权威的市场调研门户网站之一

一个服务员搭理我们,连一句等一下马上就过来都没有,大家实在忍受不了气愤的起身走了,从此把这家店加入了黑名单。

友好性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重视;一个热情的欢迎光临、一个微笑都会使服务受众者倍感温馨,感觉自己得到了重视。当客户跟一位友好和善的服务人员打交道的时候,他会感觉自己是被重视的,从而感觉对方的服务是满意的。友好性主要体现在与客户的情感互动上,不是冷冰冰的一问一答,而是时刻关注客户的情感变化给客户真诚的反馈产生情感交流。上个月去杭州玩,从火车站出来打不到出租车就叫了一个专车,等车的过程中飘起了毛毛细雨,上车后司机递给我一叠纸巾示意让我擦擦脸上的雨滴,接着就给我打开了暖风,转过头笑着给我说:“先吹会暖和一下”„„.这一

学数据分析、找行业报告、招调查人才可移步一起调研网

一个属于调研行业的B2B网站

国内最具权威的市场调研门户网站之一

系列的行为一下子让我感觉很温暖,下车后立马就给师傅一个好评站在路边写了一大段的评价。

移情性

移情是每个服务提供者应该具备的特质,设身处地的为客户去着想,想客户之所想;厌恶客户之所厌恶的,为客户减少麻烦。移情性体现的是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的感受;那些是客户所期望的,那些是客户不喜欢的事,给客户更多所期望的东西,减少客户不喜欢的事的发生。之前有朋友在朋友圈晒上门按摩的照片,夸奖他们的服务很好。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他们是穿着鞋套的,我们周围有的人有洁癖,她们比较讨厌别人弄脏自家的地板并且还得自己去打扫,这个小小的举措一下子化解了这类人的担忧。

有形性

学数据分析、找行业报告、招调查人才可移步一起调研网

一个属于调研行业的B2B网站

国内最具权威的市场调研门户网站之一

有形指服务的环境设施、设备、人员等的外观要美观,符合客户审美期望;客户在接受每一项服务的时候对于服务人员的形象、辅助设施的外形有自己的审美期望。12年炒很火的肯德基帅哥外卖事件,客户备注要求“小受送餐,越萌越好,最好天然呆属性”,结果真的派了一位帅哥来送货,当时客户就兴奋的发微博,短短几小时就引来几万的转发,大家纷纷开始下单希望自己碰见那位帅哥,几天后还真有人碰见了那位帅立马发微博晒出与帅哥的合影。不管这是起营销策划事件还是真实的事件,从短短几小时的转发再到大家纷纷下单购买晒帅哥合影可以了看出顾客在审美方面也是有自己的要求。有形性主要体现在服务人员整体形象,如外表帅气、漂亮,衣着整洁、干净,行为举止优雅等;还有辅助设备干净,如网上点的咖啡送过咖啡杯是干净的。下图是部门一起点咖啡送过来时候拍的,有好几杯咖啡都撒成这样了,点咖啡的同事心情一下子不好了,都有点不想喝了。

学数据分析、找行业报告、招调查人才可移步一起调研网

一个属于调研行业的B2B网站

国内最具权威的市场调研门户网站之一

总结

这五个要素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专业服务、快速响应、情感互动、为客户着想、外观优美。从这五个要素出发去改善线下服务体验,不断细化每一个细节就会给客户营造一个不错的服务体验。

摘自:产品中国

学数据分析、找行业报告、招调查人才可移步一起调研网

14.感受·体验―积累―思考·表达 篇十四

2000年,学校开展初中教学综合改革实验,我主动要求承担初中语文教改实验任务。带着对语文教育问题的思索,我把初中语文学习概括为:“感受?体验―积累―思考?表达”,即学生要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不断积累,既注重阅读中语言的积累,也注重成长的生活积累,以丰厚的积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学会思考,初中阶段是人生价值确立的关键期,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生活、情感的态度和体验与学过的“知识”予以“内化”和“外显”,实现表达材料的鲜活,写出生活的本真与自我。其中,核心是积累,因为观察和思考得来的东西最终要形成为文字,要表达出来,这些都离不开“积累”。那么,积累什么,如何积累,该如何操作,这是要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从“抄”开始,搭建学生语文学习和积累的平台

传媒发达、信息泛滥,处在“读图时代”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学生对平面、静态文字的隔膜已经相当突出。当前的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平静且耐得住寂寞地亲近母语,接近规范、优美的经典语言,远离非纯净化的语言。

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突出一个“抄”字。

抄,首先是解决书写问题: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称为“艺术”的汉字,其字形之美,其形意结合的深厚内涵,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和培养学生练好字、写好字。出于现实的考虑是中考语文不仅有书写评价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书写能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表现力。写一手好字,书写赏心悦目,也是学生一辈子受益无穷的财富。我的做法是:结合语文学习,推荐硬笔书法字帖,人手一本《中学生必背古诗文钢笔字帖》,让学生多看帖,多临摹,做到练字和学习两不误。书写量确定为“每日5分钟”,在硬笔书法练习纸上抄写两行,不占学生太多时间。并定期点评和评比,在班级开辟专栏,每周展示优秀和有进步的书法作品。还要求家长配合,每天在书法作业上签字。

抄经典课文,抄课外美文、名句,把积累落到实处,通过选取有价值的、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文本抄写,把学生的心收回来,锻炼学生的意志,把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当成一场锻炼自己意志的“马拉松”,不做逃兵,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成功者。

语文学习过程突出一个“抄”字,还基于语文知识积累和学习习惯培育这两个层次的思考:

通过师生共同点评、赏析学生的“抄”,加深印象,让学生铭刻在心。通过课堂教学的“抄”,学会系统归类、整理所学,解决学生“丢三拉四”的毛病,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形成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的“抄”,培养学生文本编辑能力和书写,抄写形式求美,排版、布局的能力自然提高;通过课外学习中的“抄”,品味经典,体悟思想,实现认知的内化;通过课内外的“抄”,也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字的亲近感,体悟汉字的美。最重要的是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培养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将学生的“抄”得到落实,实现“抄”的价值,在实践中,我对学生笔记的规范格式做了统一的要求,笔记的每一页右侧留下三分之一的空白,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做好批注和补充;系统地规划学生三年学习的内容,选取有价值的语文学习内容指定必须抄写,同时,承认不同人的差异性,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和爱好,选择性地抄写,努力做到鼓励拔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阶段性地组织学生笔记展示活动,让学生在评比中总结、提高自己的笔记水平;学生抄写的内容纳入日常的教学活动,指定抄写的文章作为课堂点评和教学的素材,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品味;在专题教学中,向学生征集教学素材,学生自选的笔记内容一旦成为课堂的教学素材,教师及时展示、激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发挥学生家长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当召开家长会时,要求学生将笔记本放置到自己的座位上,投放好的学生笔记向家长展示,鼓励家长配合、督促孩子做好读书笔记的记录和整理。

当学生手抄笔录成为一种习惯,到了高中甚至读大学,见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或精妙的语言都会主动摘抄、批注,获益匪浅,学生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习惯了。”

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抄”可以解决语文学习“学过无痕” 的通病,实现真正的“积累”。初中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过程都有完整的“抄”的记录。每个学生按照统一要求准备了大16开的笔记本,多的记录了5本,少的也有3本;内容包括课文学习、字词基础、预习任务、选文点评、课外抄录、写作指导等,涵盖了初中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

二、统筹规划,强化语文学习积累的过程引导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价值确立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决定其在引导和培育学生心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课程标准》就“语文素养”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任务,既要抓好学生语言的习得,还要抓好学生文化观念的形成,以及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为此,我以语文学习的积累为抓手,系统地进行课程规划,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语文学习的全程管理之中。

1.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抓好字词过关。

新课标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表面上看,通过学生的多认少写,扩大阅读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如果在初中阶段,仍不能达到会认会写、逐渐减少学生书写的错别字,那么,对高中的继续学习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我强化了字词过关,告诉学生语言材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只有夯实语言的基础,才能达到语言学习的运用和创造;而汉字又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在教学中,我将汉字常用的造字法介绍给学生,从汉字的字源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热爱中国文字。每学一篇新的课文前,抄写一遍生字、生词并注音,基本掌握字词的形、音、义;抓好词汇积累,每课的生词选5至8个写一段内容相关的文段,学会“学以致用”,为其语言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每到考试前,要求学生分单元将生字、生词集中抄写在笔记本上,通过及时梳理、强化记忆,以期“人人过关、全部掌握”。

其次是抓好文言文的实词积累。

学习新的文言文,课前的预习作业就是做好规范的笔记:第一行抄原文,第三行结合注解、工具书进行翻译,不懂处标注,留待课堂上解决;第二行则是在学完课文后,学生自测文中主要词汇的解释。笔记本右侧的空白处做知识点的补充,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如某个词汇在文中出现2次以上,或在以前学过的文言文中已有出现,就要在笔记中把所有的义项逐一列出,并标出原句。如有带该字的成语,要写出该成语,通过对相关成语的运用,感悟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美。通过日积月累,学生的脑袋就成了一本活字典,越学越轻松,为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般学生到初三时都可以自学文言文了。由于平常做的工作扎实,学生在中考前的复习也相对轻松,从学生历次测试的情况看,学生文言文的失分基本消除,收到很好的效果。

此外,有关基础知识如语病、修辞、标点符号、语言得体、连贯、文学常识、关联词、文体知识、仿写等,也做了相关的积累。对课内外古诗,每学完一册,则在复习期间抄于摘抄本上。初三总复习时则分类辑录:借月抒怀的、爱国的、体现奉献精神的、写春的……归类整理,学会运用。

在教学中,我更注重的是经典作品的阅读积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期,“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尽管能入选教材的每篇课文都有其独到之处,但教材的编写形式由于量的不足,不能达到质的改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语言学习和积累的需要,这就要求学生更广泛地阅读经典作品,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积淀思想,学会思考,进而学会表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语文学习中更多地受益,提高质量,我尝试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借鉴教材的编排体系,对单元教学的内容进行重组:或补充,或替换,把经典文本单元化,把单元组合扩大化。

例如:语文教材在七年级上册安排了7篇诗歌,第一篇为《在山的那边》,品读鉴赏后,我将第6课的《理想》拿来对比阅读,激发诗歌阅读的兴趣,提高欣赏能力。又适时引入汪国真的《山高路远》、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席慕容的《乡愁》、臧克家的《三代》等,学生抄录后,师生共同背诵,品鉴,体悟诗歌丰富的情感及语言表达。再推荐学生阅读《现代诗歌三百首》,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每个学生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歌进行配乐朗诵,学生积极参与,收到很好的效果。

七年级第五单元,主要围绕“亲情”主题编辑教材,讲完《散步》后,考虑到学生平时写作无材料可写、不生动不具体的通病,我采取拓展阅读,引入《爱如茉莉》《秋天的怀念》《成长的桥》《距离》《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爱的礼物》《拾馒头的父亲》《父爱昼夜无眠》《爱到无力》《永远的阳光地带》等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其选材立意、语言运用,尤其是精彩的细节描写详细品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悟出生活中的情。

名家名作、时文美文等引入课堂,一方面是内容好,深刻,清新,能使人长见识,催人向上;另一方面是表达好,确切,生动,表达清晰,语言优美;这阶段的学生善于模仿,可以引导阅读的自我取向。如我推荐的系列作家:宗璞、张晓风、毕淑敏、罗兰、席慕容、冰心、贾平凹、朱自清、季羡林等,引入课堂教学的有《月,阙也》《访兰》《落叶》《家园如梦》《江南古镇》《生死胡杨》等,引导学生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着手,通过对一篇篇精美范文的观察、研习、化用(能动模仿),使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的“原型”之中,得到启发,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获得语言和语感的积淀。

经典美文的阅读,受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摘抄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和主观色彩,面对同样的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我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引导他们旁批点评,品析其精彩处(有修辞格,有哲理的句子,关键的动词、副词),写出值得自己写作借鉴的地方,然后在课堂上交流。

无疑,老师能适当引导,学生必能调动其读书积累,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读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会比较、联想,歌德、尼采、马斯洛、雪莱等作家鲜活、灵动的语言在学生的笔尖流淌。

九年级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已大为提高,但易停留在表面,很难体会到文字背后深邃的哲理,很难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感悟和思考。我从学生曾经摘抄、认真品析过的文章《紫藤萝瀑布》《行道树》入手,一起品析完教材中的内容后,适时引入《细雨梨花》《秋颂》《拥有秋天》《秃的梧桐》《峭壁上的树》《春天的第一朵鲜花》《报秋》《野菊花》《跨越千年的美丽》《春之怀古》《家园如梦》等文章,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语言,深刻体味文章的情感和深邃内涵。

以上引入的课内经典和课外美文,教师须结合学生三年的语文学习内容进行系统规划,这些经典美文学生必须抄写。现阶段学生作文大都语言贫乏,读之无味,作文总是由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建构而成,而构建材料的优劣决定了文章的优美程度,这就需要学生的头脑仓库中有优美的语言储备。通过着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积累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尤其做好古诗词、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之类的名句积累,同时,学生可自主选择抄写感兴趣的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的表达建构起良好的语言体系。

积累语言典范,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者是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生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基于此,加强背诵是一种积累的好方法。我在课堂上随时抽查学生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

2.文化积累

包括了解一定的文化常识,阅读欣赏一些优秀的人文作品,感悟优秀的文化精神,形成一定的文化品位。文化积累既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又是促进语言发展的手段。当语文学习到一定程度时,文化积累将成为语文素养提高的关键因素。

为此,在参考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外,根据学生语言、思维及思想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价值确立和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向学生推荐以下经典系列书目:

初一年级推荐《泰戈尔抒情诗选》《现代诗歌三百首》《边城》《昆虫记》《老人与海》《城南旧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居里夫人传》《狼图腾》《青铜葵花》《弟子规》等。

初二年级推荐《平凡的世界》《傅雷家书》《活着》《百年孤独》《变形记》《简爱》《茶花女》《名人传》《梵高传》《富兰克林传》《中国农民调查》《哭泣的骆驼》(三毛系列小说)《母亲的金手表》《目送》等。

初三年级推荐《苏轼传》《一个人的村庄》《林清玄散文》《家》《围城》《四世同堂》《世界散文经典》等。

此外,我还向学生推荐《一生必读的60本书》中的大部分名著;如对部分学习动力不强、不太喜欢阅读的学生,则推荐贴近学生生活的秦文君、曹文轩的系列小说,甚至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等,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到阅读经典。从实践情况看,不少同学由初一入学至初三上学期,多者达70本左右,少的也在25本以上。

对小说的阅读,要求学生从四个方面做好规范的读书笔记,包括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主要人物性格分析、精彩片断摘抄,方便其以后写随笔,做到读写“不脱节”。如《老人与海》中老人的个性化语言“人生来只能被毁灭而不能被打败”,为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写作语汇的丰富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而对诗歌、散文,如《繁星》《春水》《泰戈尔抒情诗选》等,则要求学生自选喜欢的(如语言优美、思想深刻等)片段摘抄并旁批。

坚持每周开一节阅读课(至初三上学期),要求学生留下阅读的“书间笔痕”:做好某词某句某段的“旁批”;留下自己的“篇后悟语”(读后感),字数不限。学生不仅变得爱读、会读,也变得乐写、会写。

经典阅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叛逆期”的顺利度过,寻找人生的坐标,唤醒生命意识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为了更好打通课堂内外,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不放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任何机会,拓宽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我还进行了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单元化阅读教学侧重于阅读方法的获取,而专题性学习,则更侧重于读写紧密的结合,换言之,专题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理解和感悟更深。当学生的认识、理解和感悟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则更重于表达的达成。

如“寻找春天的足迹”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大量阅读有关春天的诗文,收集相关的谚语、成语后,挖掘“春”中蕴含的丰富多彩的内涵;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写作《在这不寻常的春天里》(或《寻觅春天的足迹》)。

春节时,开展“年文化”探究,要求学生自己贴对联(告诉学生区分上下联的方法),收集抄录10副以上对联、5则以上短信,并自编短信一则发给老师;春节后的第一节语文课就上“春节归来话(对联、短信……)”,学生介绍传统的、家乡的过年习俗,交流对联近百副,积累十二生肖的成语或对联、带数字的对联,总结出对联系列知识;区分短信的优劣,了解“年”的含意,体悟到放鞭炮、倒贴福、压岁钱等深的内涵……谁能说语文不就是生活呢?这样的课,学生乐意上,且收获大。

此外,我还开设如“走近李清照”等10多个专题。在“月”的专题阅读中,通过积累、背诵、探讨借月抒怀的诗文,引导学生更好地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体。用专题研究性学习,可把学生的读写引向更高处。

语文学习不只是掌握语言文字,更是文化的学习和感染。文学即人学,加强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

如学《摆渡自己》后,我进一步拓展延伸:为身边苦恼的人做一次热心的摆渡。当时班中一位同学从大连转到我班,因水土不服,连续生病,为此耽误了不少课,并且两地的教材不一样,他非常苦恼。我让每个学生写一段话来鼓励他,让他重新张起自信的风帆。

而学《弟子规》,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修身、立德、处事等方面的道理的同时,我让学生给其挑刺,帮助学生辩证看待《弟子规》。有学生举出《弟子规》中“信”部分的“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认为应在别人需要时管一管,帮一帮,做一个“见义勇为”的人!学完其中的“孝”,我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尽“孝”,并如实记录自己在一个月内的行动。“以前,爸爸总是早起,送我去上学;现在我自己骑单车去上学,让爸爸有充足的睡眠。”事情虽小,却着实令人感动。

3.生活积累

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积累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语文学习才有基础,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语文课标》明确写道:“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由此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作家(作者)作品的源泉来自哪里?答案是来自生活。当我们的学生书本上的知识、阅读、思想的积累达成一定程度时,为什么他们不能够表达出来?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缺乏生活的积累。而此时,打通书本的积累与日常生活的积累的阻隔是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去做生活的有心人,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路途见闻、同学之情、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及旅游、所在城市及生活环境情况等,学生关心,了解,发现,寻觅,感知……大脑中采集的自然与社会的信息越多,写作的素材就越丰富。更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不仅要“深”入生活,而且要用“心”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需要做“有心人”,能在极其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看不到的新鲜东西──那带着露珠的生活之树的芽苞!不仅用眼睛、耳朵、鼻子、手去充分感觉生活,去看、去听、去嗅、去摸,而且要用心去感受,去捕捉并蓄积生活中难忘的“每一细节”和“每一刻”。这样,生活的源头活水流淌,作品言之有物,情真意切,笔下就会佳作迭出。

(1)留心校园,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学生往往感觉学校生活的单调乏味,就是不能“横看成岭侧成峰”,作为教师应从各个角度、不同侧面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现这些生活。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比如说学校有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师有各自不同的风采;有不同的学科,有自己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有不同的同学,有男女,有同桌、有同组,有关系一般的、也有关系很好的;有发生在教室的、走廊的、课堂的、操场等不同空间的人与事;还有在课堂上学习、考试、考试后颁奖、考试后家长会等不同感受;再比如说教师节、运动会、艺术节等不同的活动;还有校园的一朵花、一棵树,校园的春夏秋冬四时变化……总之,可以到一个人的眼神、一棵树的变化、一颗种子的发芽等等。

围绕学生的生活,我指导学生写作。如教师节:《老师,我想对您说》;考试、颁奖、开家长会:《当试卷发下来时》《又逢颁奖典礼》《又逢家长会》……运动会:《留在我心底的风景》《那一幕,我难以忘怀》《飞扬的青春》《一个让我……的日子》等;劳技课:以“劳技”为话题写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编织耐心》《六彩翼上的爱》《中国结情事》《化蝶》《春日的收获》《剪纸》《为自己鼓劲》……学生有了一颗善感的心,就会随时留意身边事物的变化。当看到校门口的木棉花开又花落,学生动情地写下《守候木棉花开的日子》《木棉花的记忆》《我发现了生命的真谛》等。

这种积淀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的美好情感得以持续发酵,留心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已毕业学生总不忘给老师发回信息。高三学生何玉婵写道“木棉又开,细雨纷飞,在这个缠绵的春天里我又想起老师您……”大三学生林婉林写道“金秋十月,又逢月儿圆,转眼六年过去了,每年一到中秋节,第一个想起的总是我亲近和蔼的彭老师,老师的鼓励支持也会成为我今后拼搏的动力”。

(2)留心家人,感悟亲情健康成长。

写亲情的文章,学生动辄就是父母雨中送伞、生病照顾自己,不是材料单一,就是缺少细致的描写。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由于平时未能细心观察,好好体悟父母和长辈的艰辛。

我做“亲情”专题,增设了“采访母亲”的环节,培养学生以细腻之心观察感受他人之爱,学会爱他人。走近母亲,深深体谅母亲,学生笔下的人物鲜活了,细节真实了,感情真挚了,一名学生介绍写作经验时说:“欲先感动他人,必先感动自己。”一篇篇令人感动的佳作诞生了:《不要伤害那个爱你的人》《吹风机里的爱》(母女吵架后母亲一如既往帮我吹头发)《蛋白、母亲》《母亲的陈皮水》(母亲怕我坐车时晕车给我准备了陈皮水)《母亲的白发》《穿梭的母爱》(母亲周末为我忙前忙后)《满满的母爱》(母亲毫不犹豫地把她碗中的瘦肉与猪肝夹给我)《母亲关电脑》《母爱如线》(母亲给我缝补裂开的校服)……还有不少同学给母亲写了小传。活动结束后,学生感触很大:

“采访完母亲,我才理解书中看到的那句话:世上有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采访母亲的时候,有那么一刹那特别想哭。我猛的想起了很多时候,我冲着母亲大声的发泄心中的不满时,母亲低着头不说话的样子……”

“妈妈高中一毕业就出来打工,妈妈现在所得到的都是她自己努力的,这一段往事以前妈妈从没提到过,令我更不可思议的是妈妈还考上了会计职称,原来妈妈并不笨,她只是比一般人踏实。”

在随后的家长会上,很多家长留言道“孩子懂事了”,会体谅父母,会帮着干家务,很少顶嘴了。

(3)留心社会,感悟时代跳动的脉搏。

学生在留心身边的生活时,往往会忽略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教师在引导学生走进“小社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引导进入“大社会”。

汶川地震,我及时布置学生以“感动”为题的作文。学生在《有爱,就能创造奇迹》中写道:

我幻想着。明天的灾区重建,孩子们重返校园,朗朗的读书声告诉我们:“我要奋斗!”那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我始终相信,有爱,就能抵抗灾难!有爱,就会创造奇迹!

留心处处皆学问,大街上,看到贫穷的母女对残疾人伸出援手,学生感慨《贫穷也美丽》:

原来贫穷不是一道不可见人的伤疤,相反的,它散发着魅力,十分美丽。

看到捡拾垃圾的老人与一只流浪狗彼此相惜,学生以《平凡的幸福》为题写道:

即使陪伴老人度过余生的只有破旧的电瓶车与成堆的垃圾,即使那只大狗必然度过了数个饥肠辘辘的日夜,即使他们会被众多轻蔑嫌恶的眼神打量,但值得记住的是,他们曾彼此陪伴,彼此温暖。他们互赠着一份简单平淡的小幸福。

安于现世,感怀一切,你会发现,这样的幸福,早已与我们同在。

学生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能捕捉并蓄积生活中难忘的“每一细节”和“每一刻”,能在极其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看不到的鲜活。源头活水流淌,笔下就会佳作迭出。而要强调的是,“作文三分写,七分改”,光写不行,还得修改,在修改中进步,在修改中学会新的东西,日积月累,作文水平才会提高。除面批面改外,每次作文讲评,我要求每个学生在摘抄本上做好笔记:不足之处;值得借鉴之处。

三、十年磨剑,成就学生更好的发展空间

教学上注重抓好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课文教学“单元化”,以课本为范例,拓宽语文学习面;关注生活,指导学生积累生活,写“真实”(悟生活、抒真情、发真感)生活。有效促进学生知能并重、德业同发展。

自2000年开始,经过3轮初中的教学实践,效果明显,2002年所教初三(5)班在期末区统考中,全区90分以上13人,所教学生占4人。2006年、2009年两届初中毕业班成绩皆取得全区第一。其中,2006年全班63名学生中,31人得A+,占学生总数的49.5%,A以上为57人,占学生总数的91%;2009年全班62名学生中有16人得A+,占学生总数的26%,A以上为49人,占学生总数的79%。2006年向全区作经验交流,练字、摘抄积累、专题研究等做法在全区推广,与此相关的文章《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被转载于广东省学科网。

近年来,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区级以上奖励50多人次,其中,在宝安区第二届现场阅读比赛中,学生取得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全区12个一等奖中所教学生占了4人,共12人获得奖励。2005年、2008年,荣获深圳市读书月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优秀指导奖。近30余篇学生习作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更为难得的是,由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生高中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显著增强,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也有很好的成长,学生家长普遍感受到孩子身上发生的良好变化,对老师充满感激之情。很多学生到了高中阶段还自觉做好这样的笔记,而当他们取得比来自别的班级的学生优异的成绩时,他们会感慨“吃老本的感觉真好”,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高三学生缪文心的家长在信中写道“孩子的进步是在彭老师当年筑造的坚实基础下取得的。文心本是个不易表达情感的孩子,但她现在还经常提起您,特别是在失意的时候更是如此。作为父母,我们都为孩子拥有这样德才兼备的老师而感到幸运。”

高三学生姜春萌家长说:“她很崇拜您,喜欢您,她多次给我讲,长大要当您一样慈母般的老师。”

15.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篇十五

关键词:信息技术,探究学习,语文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基础。现阶段的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充当知识的传授角色,从而使学生养成总是以接受的方式面对所学内容和学习过程的习惯。这种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忽视了学生优良学习品质的培养,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已经不会自己学习,当需要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问题时,他们不会思考、甚至不愿去思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要求。为了学生终生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是教师共同面对的研究主题。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在预习方法、课堂探究、读写练笔等方面,进行细致而有层次的指导与训练,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高效预习,为学生自主思考提供有力保障

越到高年级,语文课堂往往就会越沉寂,原因是学生对于越来越难理解的文章,不愿意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要想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得在语文阅读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地参与课堂,在与教师、学生之间对话过程中生成许多精彩的亮点。以往学生预习的时候,教师要求比较自由,因此,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课堂实效,本年组教师在一起发挥现代化网络的作用,确定了五步预习法并坚持了两年,效果显著。五步预习法为:一读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网络,查出字词意思;二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利用网络查出作者的相关资料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并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三读理清文章的脉络,读中质疑;四读抓住重点词、句写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批注性阅读;五读读得流利,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在这样具体的指导下,对于文章的预习能够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学习前,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具体的预习步骤,有了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思考,因此,在课上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够用心投入,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思考,在交流中更能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二、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探究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思考提供有力条件

充分的课前预习为学生的探究阅读做好了课前的准备。关于阅读教学的方法问题,王崧舟老师有一个非常朴实的见解:“让学生学,永远是最好的方法。”因此,本年组教师着眼于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为了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积极思考,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总结出适合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巧妙结合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都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探究式阅读教学首先应该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抓住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读中思考才会让学生有所感悟。每一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初读课文和预习的基础上,总会有难解的问题需要阅读课上去解决,教师就要带领学生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在第二课时进行集中解决。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有功能,针对重点问题创设恰当情境,读文释疑,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自读自悟;还可以借助图片和音乐激发想象与联想,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对比,比如:利用近、反义词等方法,学生更容易走进情境、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思想情感中。如:在《桥》一课教学中,教学课件中出现如下情境:老支书面对肆虐的洪水,为了挽救乡亲们,他把自己的儿子从逃生的队伍中揪了出来,当时的那一幕,学生们完全投入到画面与情境中,深深地投入到当时那十分严峻的时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这样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得到了提升。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广阔的思维空间,为学生自主思考注入活力

语文的文本展示的是一个个不同的动人故事,呈现了一幅幅不同的美丽画面——因此学生需要在探究学习中,入情入境地走进文本,想象画面,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要在学生对于文本充分的理解、积累之上,要学会很好的表达,将读写结合,相互促进,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十分有效的途径。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学生在积淀情感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作者的表达方式,一举多得。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把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延伸。每篇文章都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法,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机训练,如:仿写、改写、续写等,都是学习表达方法的有效途径。

如:《山中访友》一课,作者展开了丰富想象和联想,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将自然中的景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将景物写活了,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出示美好的画面,引领学生展开想象,在语言特色上进行仿写训练;再如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启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留白处,像《匆匆》一课,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生活中匆匆的不同场景,开阔学生的思维,丰富表达内容,使学生不仅体会到时间的匆匆而逝,也能体会到作者因时间的易逝而感到无限惋惜与惆怅之情。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为学生自主思考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其与语文阅读教学恰当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朗读越来越动情,语言越来越丰富,思维越来越深邃,表达越来越有特色;学生对于文本的学习,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自学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6.提升远程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思考 篇十六

【关键词】提升 远程学习者 学习效果 思考

在国家远程教育发展的推动下,西部地区远程教育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如何构建适合远程学习者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实施卓有成效的远程教学支持服务,有效地通过远程教育为西部民族边远地区培养更多本地所需要的专业水平高、应用能力强的人才,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提升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把工作做实做细。

一、巩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品质

成人远程者的学习是一个由多种心理因素参与和调节的过程,受到认知、情绪、个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学员选择电大进行远程学习是基于内部动机取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将专业学习与自己的职业、工作联系在一起,当作发展自己职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站,这是远程学习者维持学习动力的源泉。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保持、激励和指引他们进行学习,巩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那些只想混个文凭的学生,增强、提高他们的学习品质是很必要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就要营造学习大环境与氛围,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意识和信念,让学生喜欢学习,吸引学生学习,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使学习从手段变为目的。毕竟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是分不开的。

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素质和教师的导学能力素质

现代远程教育强调学生通过技术媒体获取学习资源,对于工作在社会各行各业的远程学习者而言,网上学习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如果学习者仍按传统的学习观念和习惯,不能很好地管理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往往会出现不会学习、学习动力不足等导致学习效果欠佳的结果。所以,新生一入校,开展基于网络学习能力培养是必需的。这样,才能不断保持学习者的基本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导学能力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这种能力是为了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自主发展。导学能力一是包括学习内容及其疑难问题的辅导能力,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面授辅导,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困惑;二是对学生学习的检查督导能力,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检查、监控和指导督导;三是教师还必须具有学习素养、人格素养的引导能力。当然,教师的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要通过大量的教育培训和强化实践、实施来提升的。

三、加强教学设计,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由于远程教育是以师生双方的时空分离为基本特征,其基本的教学形态是以个别化的自主学习为主,师生远距离交互为辅,所以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是提高远程教育质量的难点和关键。没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就难以实现远程教育的办学效果。优质的教学资源建设是从课程建设切入的,一堂优质的网络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来设计文字教材、设计网络课程。优质的学习资源要具有丰富性、良构性和可用性的特点[2]。

四、完善学生自我评价,强化学生学习监控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不仅要把丰富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还必须对已注册的学生施加必要的监控和管理。学习监控是指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达到学习目的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的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一系列过程。学习监控的作用就是使学习者具有最基本的压力,以免学习者因学习主动性过低,无人监控而导致失去学习兴趣并放弃学习[3]。学习监控可分为自我监控和外部监控两种。远程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是指学习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分析和判断,并对自身学习进行反馈和自我调节的活动。要让学生意识到我必须做什么,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下一步的计划和目标,使学习者从各个阶段任务操作中获得有关自己能力的信息,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主动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

五、加强人文关怀,全面改善教学支持服务

远程学习离不开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的重要构成因素,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分离,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人机交换会使学生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甚至会产生孤独感,加之工学矛盾等困难,如果缺乏情感的交流和心理的支持,会产生许多不利于学习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的心理会影响学习效率。所以,远程教育在网上还应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开展人文关怀、拉近师生距离,加强网上双向交互,不仅使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技能,还能获取心理的支持,情感的关怀,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如果他们能得到便捷的学习支持服务,学习便能持续地进行下去,而且会增强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如果遭遇挫折,无人问津,就会打击其学习积极性,有效学习便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胡志金.网络远程教师多维导学能力新解[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4): 38-39.

[2]谢阳斌,桑新民.远程教育的两大攻坚战:学习评价与资源评价[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1):3 -9.

上一篇:企业感恩演讲稿大全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汇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