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学论文(精选16篇)
1.合作教学论文 篇一
“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的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落实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心理特征为依据,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与教师启发、引导有机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达到优势互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优化要全面考虑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差异,分别制定集体目标和层次目标。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最基本的目标,又要有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的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又不会加大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教《制作表格》一课时,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
二、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要体现启发性。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三、优化教学结构
优化教学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它应该充分体现教材的特点和先进教学思想,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校一项新的教研课题,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验,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中人人参与,互教互学,体现了学生“优势互补、竞争激励”的原则,使学生潜在的能力、特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样既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又增强了他们适应将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竞争意识。在实验教学中,我探索出“启发导入─合作讨论─精讲点拨─练习延伸“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电脑素质。
总之,在电脑课课堂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全面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措施。
2.合作教学论文 篇二
八年级第一学期的《角色游戏》一课, 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面具, 然后进行面具表演, 最后进行集体展示。这是一堂基于合作背景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合课, 合作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 分工合作完成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 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其中需要学生运用美术、音乐、劳技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 我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 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面具”节目。在整个活动中, 每位学生按分工进行设计、寻找制作材料、制作面具、美化装饰、整体调整等工作。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分歧, 学生要协商地解决。对于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小组成员要分头寻找解决的办法。完成作品后, 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说“合作学习”给美术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 但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怎么分组
我一开始按小组分, 这样一来人数太多, 学生在面具的选材、制作的方法等方面容易产生分歧, 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如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 而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甚至因不同的意见而产生矛盾, 影响面具的制作进度, 最后被迫停止合作学习, 可见这样的分组是不科学的。而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因为在合作中我发现每一组或者每一次不同的活动都会有一两个相对弱势的学生, 其他学生对他们排斥、冷漠。我想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弱势学生的存在, 教育学生从学习体谅他们开始, 让弱势学生从体谅中感受温暖。这样当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能够友善地接受异质的同伴时, 才能在小组中真正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团结的关系。成员之间有了这样的关系, 才能以诚相待, 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 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因此, 成功的分组应以4~6人为宜。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合作学习的内容来确定合作的组别。应对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符合靳玉乐《合作学习》理论中的“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而且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二、如何把握合作学习的时间
一开始, 我担心合作过程会花费过多的时间, 而拖延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在“合作学习”之前, 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合作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中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保证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交流、发言补充、辩论表现的时间, 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交互合作中找到感受、表现美术的方法, 这样远比教师中断学生的合作讨论, 由教师或个别优秀学生说出他们的感受效果好, 学生获得的对美术的体验, 对学习过程的体验, 对学习方式的感悟也将截然不同。例如:在制作面具时, 有的学生为了使制作的面具新颖, 想了很多方法, 多次进行制作不同面具的尝试。经过反复酝酿, 他们制作的面具很有创意———如根据京剧中变脸的启示创作的《人生成长三部曲》 (如下图所示) , 少女———充满活力, 中年妇女———成熟稳重, 老年妇女———安详慈爱。可见给予一定的时间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
三、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不要参与其中
实践中我发现小组内学生参与不均衡和小组长说了算的局面较普遍。为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教师非常有必要参与其中, 以期了解情况, 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及时改变小组内学生参与不均衡和小组长说了算的局面。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 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 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记得有一个小组在制作面具时, 原想做一个眼睛突出的夸张的面具, 他们用了很多种方法, 可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 我直接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 指导他们可以用一些突出的球形物品。后来, 他们中有人想到用乒乓球来做眼睛, 结果制作的面具很夸张、生动。还有的组在剪面具时不小心剪坏了, 我就指导他们根据形状巧妙地设计成葫芦形等夸张变形的脸形, 这样反而使面具个性鲜明。可见用巧妙的构思来弥补制作中的失误, 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还发现生活中人们的惊奇表情, 同龄人夸张的照片, 都是理解夸张的好材料。这样久而久之组内学生对美术的见解、个性、思维方式会相互影响, 每个组员也会越来越感到自身的价值, 合作、探究的兴趣愈来愈浓厚。实践中, 我感到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老师要做学生的“参谋”, 不做“管家”。
四、“合作学习”会不会扰乱课堂秩序
我在教学中感到小组合作学习虽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 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 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在教学中我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情, 在我刚开始尝试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上课的时候, 学生由于很新奇, 在兴致勃勃的学习过程中, 一下把纪律等要求抛到了九霄云外。还有, 开始制作的时候也是最容易产生“混乱”的时候。比如, 我在一个班上课时, 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让各组去选择面具制作材料的时候, 他们担心抢不到好的材料, 这样, 有的学生甚至就产生不管对自己的面具制作有用还是没用, 先抢过来再说的想法。这一局面的产生, 真使人想到商店里哄抢购物时的情景。有的学生因意见不同而产生争吵等。分析原因, 我认为“合作学习”要形成一定的制度, 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产生高效、有序的效果。因此,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一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避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养成做事先计划好, 然后再行动的习惯;三是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养成遵守课堂纪律和遵守合作规则的习惯, 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在以后的“合作学习”教学中, 我是这样做的:在小组内设立小组长、记录员和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 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给自己的小组共同取一个名字, 编一个口号, 以增强凝聚力。这样, 他们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相互依赖、体谅, 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我还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 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 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发挥团队精神。实践证明, 引导得法, 分工明确的“合作学习”不但不会扰乱课堂秩序, 反而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另外,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我坚持在组间巡视, 适当参与小组活动, 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点拨、引导, 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和能力, 并注意观察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 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如:及时制止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话语霸权、沉默寡言等。
总之, 通过实践探索, 我认识到“合作学习”本质上就是“学习合作”。学生要主动地参与合作, 主动探究合作, 友好地合作, 真正明白合作的意义。同时, “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指出, 就美术课程而言, 就是要改变教师传授、学生模仿、训练的被动练技法的状态, 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通过美术活动“学会学习”。学生学会合作, 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 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才能学会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 更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 进行新的创造。而美术课堂, 正是给“合作学习”提供了这一大舞台。互助、互帮、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这是高效合作学习的保证。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 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面具的认识, 增强了学生创编、想象、表演、交流的综合能力, 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予人玫瑰手可留香”的快乐。
摘要:“合作学习”给美术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给予一定的时间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引导得法、分工明确的“合作学习”不但不会扰乱课堂秩序, 反而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
[2]王大根.新课程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
3.合作教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合作教学 师师合作 合作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04-02
合作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直接引导下,建立和谐、民主的教育教学的环境,让师生、生生之间,以及老师之间进行充分地交流、合作、互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在各方面的学习潜力,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一种教学策略。其中师师合作包括三种情况:一是相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二是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三是任课老师和非任课老师之间的合作。本文所说的师师合作主要是指第一种情况,而且主要指的是同一年级同学科组内的教师的合作与交流。
一、师师合作的必要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机会不多,偶尔有一些合作,也由于教师对合作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而导致合作任务完成不佳。但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进行多样式的教学,因此,有必要加深对合作的必要性的认识。
(一)教师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的需要
一般来说,每一个老师所接受的教育背景、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以及自身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与教学风格等都不同,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他们在讲授同一内容时,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与选择、对教学方法使用、对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会不同,有的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这些与个人有关的主客观原因是不可消除的,这样在教学中,就出现“好”与“坏”的差别,这种差别会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如果能够开展合作教学,那么这种“好”与“坏”的差异就会得到合理利用,并使之成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美国教育家嘎斯基在谈到师师合作时提出:“(师师合作)不仅能减轻教师每个人的工作量,而且还能提高工作结果的质量。教师会成为彼此观念上的神奇源泉。”实践证明,真的如此。这样看来,教师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性,要求教师之间通过合作来弥补各自的不足。
(二)师师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合作教学包括师生合作教学、生生合作教学、师师合作教学和全员合作教学四种类型。师师合作教学兴起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是针对当时专业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彼此各自为战的状况提出来的。因此,缺少师师合作的合作教学将是不完整的合作教学,这样的教学也会影响到整个合作教学的开展,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师师合作是落实新课标改革的需要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这几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显然,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就是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这种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身体力行,才能熟悉合作的技能、方法,了解自身及学生在合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这些不足。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二、师师合作实践的主要方式
根据我们的实验与研究,近年来教师之间开展合作教学越来越频繁,合作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合作制订教学计划
每一学期初,备课组都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进度、集体教研活动主题和主讲人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备课组长根据组内各个教师的特点,包括能力差异、年龄差异,所擅长的内容不同等,安排不同的章节内容和不同的任务给各个老师,合作制订教学计划。如,在地理学科中,有的老师擅长人文地理,有的老师擅长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中有的老师擅长气候内容,有的老师擅长地球运动内容等。学科外的领域,不同的教师又有不同的特长,比如有的教师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扎实,有的教师教学设计精彩,有的教师学案编写或命制试题更能体现大纲要求。因此要依据教师擅长的方向,安排不同侧重的任务,以发挥个人所长,分工与合作,更快、更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
(二)合作设计教学方案
合作备课,是备课组全体成员为完成某一教学任务所进行的集体决策行为。从备课内容上讲,包括学习课程标准,分析学情,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制订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与措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制订好教学步骤,选取训练内容与方式,然后进行组内人员分工等。从方法上讲,我们采取的是“分(分工备课)——合(集体备课)——分(补充提高)”三个步骤。(1)分工备课,是指包括主讲人在内的备课组的每个成员在集体备课之前,都各自学习课标,分析教材,形成授课思路,充分发挥个人智慧。(2)集体备课,一般先由主讲人进行说课,然后集体讨论。大家根据自己的备课和主讲人的授课方案,放开思路,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遴选教学方法,形成意见相对一致的教学设计,使原有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完善,以利于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3)补充提高,是指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所授课班级的学生差异,对集体备课的成果有所取舍,有所补充,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三)合作分析学情
合作分析学情,包括备课组内的学情分析和一个班内的学情分析。备课组内的学情分析,是学科组教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针对某一学习内容,分析不同层次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处理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补充或减少授课内容,选择训练题等,使得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课堂教学取得更高效益。班内的学情分析,是科任教师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分析一个班学生的学科差异情况,或者针对某学科来分析某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目的是取长补短,培优补差,使各科教师的教育教学形成合力,使整个班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四)合作讲授课程
合作讲授课程,简称叫合作授课,它打破传统的单人独立授课的形式,由两位(或以上)教师进行合作,共同讲授某一课程内容的授课形式。这里所讲的两位教师,可以是同学科教师也可能是不同学科教师。合作授课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教师的知识特长和教学特长,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建立整体的观念。例如,地理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如气压带的形成与物理有联系,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化学有联系,自然带与生物有联系,等等。当进行相关内容的授课时,如果能让两个或多个学科的教师到场一起授课,那么就会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讲解更加清楚。这种课堂内直接合作授课的方式,是师师合作的直接体现,有利于课程教学走向综合化,改变教师的观念。
(五)合作命题
首先负责命题的老师制订出命题蓝图(命题双向细目表),经组内老师讨论认可后才着手命题。在命题过程中,也需要不同成员的合作。特别是原创题的命制过程,需要从“立意→材料→设问→答案”等几个方面去斟酌,有的需要绘图,有的需要文字处理,很多细节都要注意到,单个人很难准确完成。最后还要有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老师审题。从单个试题的命制到整份试卷的整合,都需要教师小组的合作。
(六)合作反思
由于教师个体的教育背景、认知程度上的差异,对问题的理解也会常常不同。通过合作,教师可以借鉴甚至直接利用他人想法,来激活自己的思维,找到新的灵感,并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合作反思。合作反思,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开展某单元教学之后,在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对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进行共同探讨,合作反思;二是在某一节课之后,授课老师根据听课老师、学生的意见以及自己的感受和总结,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写好“教后记”,以便在上下个循环班的课时进行调整;三是某次测验或考试之后,在班主任组织下,各科任教师对全班各科的教学情况与教学成果进行全面反思,也就是说,各科老师共同分析、讨论、研究和总结各学科的教学情况与教学成果,然后制订下一步教学计划。利用集体智慧,共同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教师的合作方式还有课程资源建设(视频录制、学案编写、课件制作等)中的合作、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合作、作业设计中以及理论学习研讨、课题研究中的合作等。
三、结论与思考
合作教学将师师合作纳入教学的流程之中,进一步拓展了教学的外延,丰富了教学的内涵,是一种教学创新。创建合作、互动的教学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师师合作的方式,是提高教师的交际、合作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的的重要手段。
虽然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一些收获,但也仍然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师师合作积极性?怎样才能增加师师合作的深度、广度?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中,师师合作的方式又有哪些新的形式?等等,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春华.合作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刘平平.合作教学与学习策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孙小光.试论合作教学中的“师师合作”[M].济南:山东教育科研,2001(1)
4.《合作!竞争!》教学反思 篇四
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以及合作、竞争的关系认识较模糊,所以,我在这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体验法、讨论法、学习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按照这一思路进行了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对象,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课堂讨论的问题和学生活动等方面的设计,力求能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达到掌握知识与培养技能的目标。在本课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在学生的活动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与学生的活动中得到体现、升华。现在我从几个方面来小结:
一、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本课教学总体设计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各个教学目标都能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成效显著,学生能根据自己对合作、竞争的理解,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的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环节的设计合理、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回答问题积极,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教学的重难点突出,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了学习。
二、在实践中,本节课的几个亮点。
1、在课堂上,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和自己身边的实际情况参与讨论,积极发言,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例如在“遇虎逃生”、“女排获胜”、“龟兔赛跑”这些活动上,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见解,我对每个同学的看法都给予肯定、鼓励,而不是驳斥。
2、“逃生演习”这一体验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能在演习中体验,感悟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并能理解竞争对手要相互尊重而不能排斥,通过体验活动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3、主配角活动的设计能突出时事性,并能将竞争与合作引申到国家建设中来。鼓励引导学生敢于竞争当主角,善于合作当配角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三、课后,我重温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回忆学生的课堂上表现,认为本节课还存在一些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
1、板书内容较少,知识脉络不够清晰。
2、在课堂中,学生讨论较投入,较强烈,甚至有些学生还提出超出本课内容的知识,如在逃生演习中,学生曾提到要先冷静的条件,在这时,我未能充分利用课堂上生成的素材,并且为了完成本课内容,有一些细节上冷落学生,点拨、评价不到位,学生的话题进入我的下一不教学,未能做到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案。
3、同一问题扩展的深度、广度不到位。例如,在讲竞争时应从心理、道德、国情等多角度来讲,而我只局限于道德。
5.小组合作教学反思 篇五
自今年春天开始,我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蓬勃生机,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示在大家眼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意义重大,为学生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铺设了路径和舞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与以往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有很多优点,然而在平时实际运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处理,找出对策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有负面的影响。例如: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均匀,这样,在一个组里学习水平势必参差不齐,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要多,部分学习水平低的学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怕出错让同学笑话,长此以往学生的发展会极不平衡,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还有的同学会出现盲从,迷信学习好的学生,认为,他学习成绩好分析的肯定是对的,人云亦云。另外,由于分组教学广泛流行,被很多教师当作每一节课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无论需要不需要,都要讨论,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这样有些不自律的学生借机玩耍,没有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反而学会了课堂起哄,降低了学生对讨论的兴趣,更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时间一长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难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如果这样就失去了分组学习的初衷,我们本来想的是要“1+1”大于2,出现了上述问题,我们的分组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了。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探究学习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中。现在有的课堂学生看上去非常活跃,但它只来自一部分学生,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教师要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可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让学生在小组中敢想,敢做,敢说。
其次,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6.小组合作教学反思 篇六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评比活动,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目标。而教师的评价不仅面向个体,更注重对小组集体成就的肯定,让小组成员在激励中感受集体智慧,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学习的使命感。
其次,一堂课结束后,教师需要组织小组自评,给学生流出时间,让小组成员就他们与他人一起工作的经历进行反思;学生在一起评价他们的工作,描述成员在达到小组目标的过程中什么行为是有帮助的或没有帮助的,什么行为需要继续或改变。小组合作学习以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之间的共同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从而达到改善班级学习氛围、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成绩和技能为根本目标。而我们的评价活动也仅仅是个实践和尝试,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总结和摸索更为完善和科学的方法和经验,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再次,小组“代言人”要轮换。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都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通常由学优生担任),作为本组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对于这类学生来说,能获得同伴的信任,心中自然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必然会做得好些。
7.合作教学论文 篇七
关键词:合作探究,高中物理,实践
物理是高中教学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等。良好的物理课程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传统的物理教学却遏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改变物理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这时,合作教学法应运而生。合作教学法是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合作、互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的开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实施合作教学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实现多元化互动原则,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实现多元化的互动原则,确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一个良性的互动,真正的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首先,积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课堂学生的反映很强烈,但是教学目标却没能达成,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合适、一味地求全造成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合作教学法的价值,教师就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不能太过于求全。在合作学习中,要以生生合作为主,做到以生为本,而教师则要合理地充当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提升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就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而言,相对是比较困难和复杂的,所以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就需要小组成员能够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任务。为此,小组成员之间就需要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小组长要充分地信任各个小组成员,具有全局的意识,而小组的成员同时也要具有强大的责任感,做到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为了更好地实现小组合作的价值,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层次与相同层次分组划分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最后,要抓住合作的时机。例如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学生进行打点、测量、记录等繁杂的步骤时,如果通过小组合作,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是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一门学科,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与物理实验有关的动手操作的课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实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当教师布置一个学习任务时,总觉得小组里的人很多,只要有人完成就可以,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每个学生都是小组中的一员,大家为了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就必须尽量做好自己的那一部分。小组成员只有做到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共同进步。当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合作学习观的时候,学生才有可能提高自我的发展、加强自我思考的能力,进而为往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不仅是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教师也同样需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引导、组织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地实现合作学习的意义。
三、开展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潜能
公正的教学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革新,现阶段的教学评价的理念应当是“不求每个学生都成功,只求每个学生都进步”,而合作教学评价也要将学生的实际学习和表现情况作为评价的标准,评价的结果也要结合学生个体与小组的实际表现情况与具体的操作水平。此外,教学评价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阶段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学期性评价等,但无论是哪种教学评价,都要倡导在新课改背景下良好的合作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合作教学法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向着教学目标进发的。作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就要深入探究这种教学方法,使用其形,抓其实质。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化地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最终实现真正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臧金娟.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
[2]梁爽.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8.谈“合作教学” 篇八
“合作教学”的实施意义
艺术,是展示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艺术欣赏》课程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原有的音乐、美术学科课程的基础上新架构的课程,这一新型课程出现伊始,就显示出巨大的活力,是新课程改革中很醒目的一个亮点。
改革后的艺术欣赏课程在综合化方面迈的步子很大,打破了原来艺术分科格局,强调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具有更宽广的视野和启发意义。但打破学科界限后,在很多方面仍有不少问题。教材问题。如编写年代较早,内容陈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专用性太强,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具体情况;虽有综合性,但大大超出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等。师资力量问题。教师自身素质问题是新的艺术课程实施的关键,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师的培训。在基础课程改革中对教师进行培训需要引进和探讨新的培训模式,使一线教师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新的课程理念,进入到新的课程状态中。但教师培训涉及学校的经费问题、培训与教学工作的冲突问题、短期培训与教师艺术素质全面提高的关系问题等。很多学校经费与师资培训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教学效果评估问题。艺术欣赏是一种个体化特征非常明显的活动,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因此,教学效果不易考察。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怎样才能让学生一入学就找到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实践证明,实施“合作教学”,可以缓解以上问题。
“合作教学”的具体实施
在新课程改革中,一线教师大都认为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所推崇的艺术教材是教育专家、学者观念层次上的一种课程,即理想化的考察,与他们实际教学层次上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这是因为大多数的一线教师平时没有很多的时间来研究教育理论、研究艺术教材、教学方法,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基层学院杂务事情缠身的因素,比如校方为教师安排了辅导员和其他事务性工作;也有教师不能抓紧自身学习,注重提高自己的主观因素;还有课时工作量偏大的因素;最后当然主要还有教师自身的问题:《艺术欣赏》课程是门新兴的学科,这门学科对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现在担任艺术欣赏课的教师一般有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种。传统的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专职教师,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这是他们的优势,但这门课程又是门综合性学科,所以让他们中的具体个人去担任艺术各领域的教学并非简单容易的事;兼职艺术教师比起专职艺术教师来说,综合性知识方面要好些,但在專业特长方面又有其力不从心的一面。考虑到任课教师和教材的情况,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合作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即:针对本学科的知识结构编排,由多科艺术专业教师共同担任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把本学科的知识进行分阶段讲授,在课时不变、上课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有关教师接力任教。在教学过程中,本科所涉及的教师采取共同备课、协商教学的办法,思想上达成一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采用多样化。对学生能力的检验,对教学效果的考评,可由各任课教师采用随堂随机加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使各教师所授的各部分内容,既能单独考核,又能综合考评。这样,既重平时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又重期末归纳,全面考核学生对本学科的掌握情况。
“合作教学”的实施效果
“合作教学”是一种大胆尝试,这种尝试有以下几种效果:
一是对学校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力的宗旨,能够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师资源,既为学校节省了很大一部分教育培训开支,也为广大一线艺术欣赏方面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二是对教师来说,“合作教学”可以使教师之间达到知识和教学方法上的互相弥补、互相学习,也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竞争促发展的作用。同时,教师的互补性教学,也缓解了教材的不适应性问题。
三是对学生来说,“合作教学”采取多个教师合作教学法,首先就给他们一种新鲜感;其次,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影视、雕塑、书法作品展示、比较欣赏;现场观察评价比较;聆听音乐作品并欣赏比较;学生走出教室,亲自参与艺术创作体验;教师亲自现场才艺表演、才艺展示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艺术,在参与中理解艺术,在体验中感受艺术。教师还通过鼓励学生对艺术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拓展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思维能力等。在这个小讲台上,各任课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竭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而使《艺术欣赏》这门课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既是导师,又是演员,既引导学生尽快找到学习这门课的途径,又在课堂上通过一个个精彩展示,让学生欣赏到一幕幕活生生的艺术作品,从而真正获得艺术熏陶,得到艺术锻炼,提高艺术修养,最终达到在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这也正是我们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目的和宗旨,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纲要》对新课程目标的规定。
四是对教学评估来说,“合作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真正喜欢这门学科,这样,在平时的考核练习中,他们就会比较容易配合各任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完成平时的考核任务。通过平时的考核,也可以更好地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适应学生能力的培养。“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因为有了平时能力的训练,所以到了期末,学生也就不会惧怕末考,态度端正了,我们的考核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即: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是否得到真正的提高、他们是否找到了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总之,“合作教学”是一种大胆尝试,归根结底,目的只有一个:充分利用一切现有资源,尽力发挥各任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在合作中求进步,在合作中求发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基础部)
9.合作学习教学法的教学环节 篇九
积极互赖——学生们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他所在小组的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
个体责任——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所分配的作业;
面对面的积极互动——学生们有机会互相解释所学的知识,有机会相互帮助去理解和完成作业;
社交技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小组活动提供指导,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的冲突;
10.美术小组合作教学片段 篇十
小组讨论:欣赏画家作品《菩提树》,画中有哪些动物、景象?你觉得这棵树大不大?用什么方法把树画大?色彩给你社么感受?★ 讨论:生:外形夸张,颜色多变。
教师:“长颈鹿在现实中很高,但与树相比就没有那么高了,这显示了树的高大,我们还可以怎样显示树的高大呢? 师生:将树画满整个画面 ★画的比云还高
▷小组分组研究一个问题,代表汇报讨论情况。★1-4菩提树上有长颈鹿、鸟、蝴蝶等。5-8 大树与鹿相比在画面中显得更大
9-12 色彩丰富、漂亮、对比强烈 花纹的处理,可以使画面更生动 本课《菩提树》与真实树作比较,一个用了夸张的手法,另一个遵循原样,绘画作品多了一些趣味性。培养合作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构图饱满(表现局部,表现整体)(画面饱满,主体突出)
11.跨课程合作教学 篇十一
一、案例背景
我校室内设计专业有方案设计、建筑制图、CAD、预算等课程。在教学实施中,每个课程都会安排学生做项目,做设计,但是,以往教学就是就制图而制图,就预算而预算。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下,项目教学被一门课两课时破坏了,往往学生刚开始画开了,但是下课了,课程缺乏连贯性,学生的注意力刚一专注,又要换一个课程、新的项目或新的任务。
由此,我们提出专业课程需要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习领域的研究,在国内,一般是以德国的教学经验做模版,把自己的课程模仿成德国标准的“学习领域”教学。但是我国职业院校大多是以学科体系来划分,每天的专业课都不同,有2节的,有4节的,有6节的,如此,如何执行“学习领域”?
二、案例描述
课程以软件教学为主,教学以3Dmax软件制作室内装饰效果。由于本学期装饰1班的课有“方案设计”“制图”“效果图”与“模型设计制作”,“效果图”与“模型设计制作”正好是职业工作中可以前后联系的工作过程。在企业中,如果要制作模型,一般首先会通过图纸制作效果图,然后客户确认后,再进行制作。所以我把“模型设计制作”的项目以“效果图”课上的效果图作业为要求,而我“效果图”的课的项目则是以李蔚“方案设计”的项目作业为要求。同时,我们又把郭多的制图课也作为李蔚“方案设计”项目完成制图,从而达到课程之间有了一个跨课程的合作。
我在效果图课的讲解中又可以通过按照CAD图纸方案在电脑中制作模型,使学生对三维模型有更多的认识,同时,在3Dmax软件中把模型拆解,分解成模型制作的小部件,比如墙体、底板、小家具等等,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模型是如何制作的。
本节课是一个项目任务中的一门课程的中间环节,我和李蔚把我们的课程组成一个学习领域。
在这里简单介绍下我们这个学习领域中的项目任务是如何进行的。
在课堂中,我们拿出一份空白房型图纸,与一份任务书(方案设计课程项目任务书三)。对于这个任务,要求学生在“方案设计”课中完成室内设计任务;在“效果图”课中要求学生完成以自己的室内设计方案来制作效果图任务;在“模型设计制作”课中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效果图来完成模型的设计制作。
学生在前期室内设计方案的任务完成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到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可以制作。在制作效果图的时候可以发现设计方案中的问题、缺点,如果有问题,则可以修改设计方案。由于课程基本是平行的,之间前后就差几天,所以设计方案、效果图、模型之间,应该是能够互相影响的,这样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室内设计。
在课堂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对于主动学习者而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他总是处于亢奋的状态,因而胆大心细,注意搜寻和分析信息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遇到困难时,他会调动全身的细胞来寻求突破的契机。所以,我在课堂中把软件的基本操作教给学生后,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我在课堂中,回答学生的制作问题更多,学生在操作中会出现很多错误,每个人的错误是不同的,但是只有出错后学生才能记忆得更深刻,所以我更愿意回答学生“老师,我这个错在哪里啊”这样的问题。
三、案例反思
1.本堂课的成功之处
本课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行动者,体现了室内设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原本样貌。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中,按照做事即工作的逻辑编排起来,并进行教学。这样避免学和做的脱节,使学习不再是“储备”的,而是“应用”的,“学”就是为了“做”并模拟着“做”,使职业教育的学习更有实际意义并提高效率。
对于学习领域教学模式,我们把具体课程打散,把一个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学习领域。通过学生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来把实际工作中的过程都经历一遍,原有课程中把具体理论、方法则揉进具体的工作中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职业工作的关联性和过程性。
2.本堂课的不足之处
第一,第一次尝试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有点不适应,不明白为什么作业和其他课程会有关联,这样万一有一门课程的作业完成不了,也许会对其他课程有所影响,在以后应设置遇到这种情况时的应对通用办法。
12.合作教学论文 篇十二
一、你来我往———围绕教材展开讨论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依托, 是合作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开展的过程中, 可以围绕英语教材的内容设计相关的讨论话题, 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从而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话题的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的兴趣, 以便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对于生活的帮助作用。
比如, 我在进行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2 Neighbours教学的时候, 便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邻居是学生们经常会接触到的人, 但是邻居的概念和作用却变得越来越模糊。当前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邻居也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针对这种情况, 我让学生们组成小组对当前的邻里关系进行讨论, 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们自行组成小组, 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有的小组还让某一个同学充当记录员, 做好相关内容的记录。学生们在小组的讨论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观点, 很多同学还提出了自己的中肯建议。有的同学针对当前的邻里关系冷漠情况说道:“This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trust crisis between people.”有的同学对改善邻里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We ca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ay hello to the neighbors.”之后我还与学生们一同进行讨论, 彼此之间发挥了各自角色的作用, 提高了学生英语应用的能力。
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要注重在此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材学习范围内让学生建立相互合作的意识, 为更好地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身临其境———运用知识设定情景
情景创建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 能够带领学生进入到一个与真实世界相似的模拟环境中, 在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中产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从而提升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情景创建和合作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通过情景话题的抛出让学生想象力插上高飞的翅膀, 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其进行展现。
比如, 我在进行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School life教学的时候, 便让学生们组成“school groups”对学校的生活进行“倾情演绎”。学校的生活可以说是学生们最为熟悉的生活, 也是学生们各种故事展开的场所。我以此作为引导, 让学生们的“创作思维”不会仅仅停留在学校的学习范围内, 而是拓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 让学生们的思维予以最大程度的发散。学生们的思想主动性得到发挥, 其所演绎的“作品”也更加精彩。有的小组演绎了朋友之间吵架又和好的情景, 感悟道:“Friendship is based on mutual understanding.”有的小组演绎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情感:“Teacher is our beacon, to guide us forward.”学生们在小组合作短剧创作的过程中, 不仅对英语知识进行了应用, 而且对于情景的创设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两者的结合带给学生们全新的感受, 让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情景创建的过程中, 尽量创建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情景, 从而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在生活中的用处, 让学生的“生活英语”能力得到提高, 拓展学生们的英语应用范围。
三、不拘一格———形式多样丰富活动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范围内的, 还可以运用于课外领域, 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建立起更好的平台。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时候, 要注意促进学生在课堂范围之外进行自主的合作学习, 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提升英语学习能力的目的。
比如, 我在进行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5 Art world教学的时候, 组织学生们开展了一个“采访艺术家”的活动, 并将小组合作的方法应用其中。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任务”, 让学生们对自己周围的“艺术家”进行采访。但是, 此处的“艺术家”并不是指的已经成名的艺术家, 而是学生自己所认为的“艺术家”。这些人可以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艺术认知和想法, 可以让学生对其某一方面艺术类型产生渴求欲望, 甚至“艺术家”的生活让学生们感到神秘有趣。学生们自愿组成“In-terview group”, 每个成员都在小组中担任一定的角色, 有的承担记者的责任, 有的承担记录员的工作, 有的承担主持人的任务等等, 并对所要采访的人物进行研究, 确定相应的采访方案。学生们的“采访”非常有成效, “His art is very good.The brush becomes very magical in his hands.”“She plays the piano is very well.She is called an artist by us.”等等内容都是学生们在采访中写下的感受, 活动效果非常好。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大家的通力合作, 将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使英语的学习变得轻松、自然。通过各种各样活动的展开, 可以让学生的英语应用技巧更加娴熟, 学生在活动中也可以积累起丰富的英语应用经验, 并且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学生在课外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的英语综合素养, 培养起良好的英语学习、应用习惯。
四、透彻心扉———客观公正积极评价
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加了解, 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自信心, 并加强不足之处。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评价多样化, 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丰富多彩, 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客观性。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还能够鼓励学生发现同伴身上的优点, 让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比如, 我在进行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 Know your-self教学的时候, 指导学生们在合作意识的基础上构建评价与自我评价体系。我首先让同学们围成一个圈, 每个同学将评价进行等级划分, 由高到低划分成为A、B、C、D、E五个等级并制作等级卡, 依次代表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而后依照灵活组建小组的方式进行“搭对”组合, 彼此之间首先使用等级卡对对方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学习效果等等方面依照等级标准进行评价, 而后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说明自己应当向对方学习的地方, 最后给同伴提出中肯的建议, 以及彼此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共同努力的方向。此过程中有的同学评价较为简单:“His study is very good. I should learn from him.”有的同学评价则较为深刻:“He has a good study habit. This is not only that I should study , but also what everyone should learn . ”可以说, 这种评价方式非常全面, 并且让学生形成了彼此学习的意识, 评价的内容也非常有利于小组的进步。
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并强化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同学间通过听取他人的意见也能够获得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处于同等的地位, 防止抵触心理的产生。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应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英语应用技能得到提升, 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的方式明确了学习的任务, 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此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让其在提升学生英语能力方面发挥出更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静芳.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教学的现状和思考[J].教书育人, 2011 (31)
13.《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篇十三
概述:
这是一篇演讲稿,它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地阐述了“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学生曾在五年级时学过《陶校长的演讲》一课,对演讲稿这一体裁的特点已有所认识。现在六年级学习《学会合作》,在学习目标应该有所提高,即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对阅读演讲稿的能力,以及如何写好演讲稿两方面的知识有新的发现、新的建构。本课论述的合作之道正是现代社会、现代人所必备的一种素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将课文内容转化为学生现实生活、精神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食粮,用演讲稿中的人生之道引领学生的生命成长。教学目标:
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演讲稿的写作特点;凭借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就“如何进行成功的合作”展开对话,生成、提升合作理念。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还记得《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吗?文中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地讲了我们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就必须做到每日四问,一问身体有进步吗?二问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道德有没有进步。——板:观点鲜明 条理清晰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学会合作》(板书课题)这也是一篇观点鲜明、条理清晰的演讲稿。设计意图:(正如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这里借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预学---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和谐 一幢 牺牲 顾名思义 典范
1、指名读词语,(2-3人)默写词语,统计正确率。
2、指名说说划线词语的意思,并用这些词语来造句。设计意图:(高年级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词语教学,词语是阅读教
学中最活跃的教学元素,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比较、揣摩、品味、体悟、运用词语,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这里的词语教学板块是由浅入深展开的:
1、正确地读,读准字音;
2、默写,检查掌握情况;
4、说说词语的意思;
5、用词语造句。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有对生字词读音、字型的检查,也有让学生用词造句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使的词语教学更加扎实,也有利于更好地学习课文。)
三、互学与展示---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条理。
1、课文围绕“合作”讲了哪些观点呢?请同学们浏览全文,划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2、学生交流划出的句子,师逐一出示。
(1)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
(2)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3)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所以,人们常说: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
(4)我想,这主要是依靠高度统一的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5)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6)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3、说说为什么不划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第四自然段的前几句话和第五自然段。
(那些都不是作者的观点,是为了说明观点所举的事实依据。)
4、这些都是作者想通过这篇演讲稿要告诉我们的有关“合作”的观点。现在请一个同学来读这些话,听一听:如果就这样这些句子连成一段话,行一行?怎样连贯地说成一段话?有什么方法?
(1、添关联词
2、加过渡句
3、该留的留,重复的去掉)
5、说完以后,请你们想想这段话前后的顺序能否颠倒一下,为什么?
(学生说这部分内容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合作?另一个是怎样合作?不能颠倒,否则会条理不清,不符合逻辑。师板书:为什么合作?怎样合作?)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整体感知的环节,第一问在习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这是阅读能力的一种反映。第二问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训练,让学生回忆将话连贯的方法,并进行实际操练。这样不但让学生对课文的主要观点加深的印象,也让学生进行了语言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可谓一举两得。)
四、品读事例,领悟道理,提升认识。
1、你觉得在这些内容中,哪个内容应该作为文章的重点着重说明的?(怎样合作?)
2、请读读这部分内容,然后说说:如果就这样来说明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交流,师相机板书:列举事实证明)
3、课文列举事实证明了吗?举了那几个实实在在的例子?(学生交流,师相机板书:交响乐团的演奏 瓶中拉球实验)
4、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好好读读这两个例子,用心悟一悟其中的道理。首先看第一个事例。
(1)哪位同学来读读第一个事例——交响乐团的演?指名读第四自然段第二句至“心田”。
(2)知道交响乐是怎样的音乐吗?(指名学生说说)来听一段吧,一边听一边想象一下是这段音乐怎样演奏出来的。(放一段交响乐)
(3)交流听音乐时想到的合作情景,相机理解“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协作”的含义。(4)同学们刚才所讲的可以用第四自然段中的哪两句话来概括?能否不用设问的手法把这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 3
谐?我想,这主要是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我想,这主要是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一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
(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主要是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5、第四自然段通过讲交响乐团的演奏这一事例,讲明了要想能卓有成效的合作,就要有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协作精神。你们觉得这一事例举得怎样?(举得贴切,很有说服力)
6、作者还举了另一事例,这一事例着重说明了什么道理?举得怎样?
(1)默读第二个事例
(2)指名朗读外国专家的一段话,说说你的体会与感悟。
7、说说这两个事例举得怎样?各有什么侧重点?只举一例行吗? 设计意图:(学习这样的以说理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说明的观点,而且也要让学生了解文章说明观点的方法。这个教学环节一方面让学生领会文章写作特点,感受所举例子的贴切和有说服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文章所举事例中提升对合作的认识。)
五、学习小结:
1、这篇课文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2、师介绍关于演讲的知识,并指导学生在熟读基础上进行演讲。设计意图:(作为一堂课的结束,老师可以用这样一个问题来反馈一下教学效果,同时它也是帮助学生回顾整理学习所得的一种方式。在交流中学生会将自己的和他人的学习心得纳入自己的经验结构中。如此不断行而得知、知而后行,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不断地积淀而养成。)
六、作业
练笔:进行一篇话题作文的仿写:学会„„
(方法借鉴:摆出明确观点,采用讲道理、举事例的方式进行说理。注意举例的典型与说服力。)
设计意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又是语文实践。布置这样的练笔,让学生仿效课文的写作方法,学写一篇说理文,从而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七、板书:
学 会 合 作
为什么合作?
怎样合作?
交响乐的演奏——有统一目标 协作精神
瓶中拉球实验----有自我牺牲精神
讲道理 举事例)5
14.《合作真快乐》教学反思 篇十四
活动过程也重新进行了设计,首先我采用了儿歌的形式带孩子们走圆,再变成六路纵队,接着自编模仿操进行活动准备,孩子们都能开心、积极投入活动中。接下来的活动是自选好朋友一起跳《认识你呀真高兴》,为了能让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朋友,会找朋友,能在有秩序的大圆上与朋友手拉手站着。所以在选择的前我提了要求,让幼儿用“神奇的话”邀请同伴,找到朋友后看看哪组快。由于有了明确的要求,孩子们都乖乖地做到了。与好朋友快乐的跳起来,与好朋友手拉手在一起,感受到与朋友一起的快乐。
当孩子们都有秩序的站在圆上后,我介绍本次活动的活动内容:有三个区域,两人合作玩球、三人两足和两人玩网兜弹球。与自己选择的好朋友一起协商后玩什么再进行活动。在这个环节中,发现好多组都选择了玩球,有的幼儿互相滚球、拍球,可有的幼儿各自拿了球在奔跑了。选择二人三足的幼儿较少,不太会走,步伐不一致,有的还会摔下来。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互相扶起来,继续向前走。渐渐地个别小朋友们找到了诀窍,相对开始而言,已经能相互配合好,并且越走越快。对于玩网兜弹球,孩子们不能协调一致同时往上往下,没有找到诀窍,也有可能缺少力度。平时该多提供机会进行练习。
最后是“站报纸”比赛活动,四人为一组,一张报纸上四人都要站上去,每站一次后就要把报纸折一次,到最后比比哪组小朋友都还在报纸,相亲相爱合作就是胜利。刚开始都是你挣我抢的,后来在引导和鼓励下,小朋友会互相谦让互相合作想办法了。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高潮,通过游戏形式,鳄鱼角色的加入,形象化的语言,激发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增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性,也尝到了与同伴合作带来成功的快乐。
15.“自主、合作”教学策略 篇十五
语文新课程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 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我国, 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如“启发式”、“讨论式”等教法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间的互动。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每个学生有主动求知的欲望, 有积极探索的精神, 有创新行为能力的发展, 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 在此我就多年教学经验详述了有效实施“自主、合作”教学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 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学生是个性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学会发展”的教学思想也时刻提醒我们, 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 不会自主学习的人将无异于文盲。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 应该从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转变为师生生命活力、生命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精彩舞台。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 应该从一个简单的知识拷贝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接受知识本身的同时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题, 较之我们以往常说的“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的内涵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语文学科是有代表性的人文学科, 更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先贤孔子曾经说:“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焉。”又强调:“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 有助于个别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年龄相当的儿童更可能由彼此的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 内互动、增进成长。另外, 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 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而且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发展, 特别有利于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评价者, 是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确立全新的正确的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 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主、合作”精神的学生,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二、确定学习目标, 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灵魂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目标, 也是每堂课的方向, 是判断教学有效的直接依据。
1. 教学目标要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许多行动都可以用目标指向来解释, 目标对人有激励作用。其原因有三:第一, 目标能指导人的注意, 使之集中精力去完成当前任务;第二, 目标能激发人的努力,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第三, 目标能增加人的持久性,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者的认知内驱力, 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确立满足学生需要的学习目标, 势必会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迅猛提高, 事半功倍。
2. 教学目标设计要能吸引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习者对语文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并吸引他们注意, 在设计内容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应用多种表达方式。通过采用文字、图象、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呈现知识, 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第二,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 新颖有趣, 有适当的难度, 有启发性, 同时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贴切。第三, 应该不断更新学习资源。一成不变的内容会使学习者产生厌倦。第四, 学习目标应大众化。如:每堂课的目标中, 行为主体是不是学生?行为条件能否真正影响学习的结果与“自主、合作”精神的培养?目标是不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所有这些, 都直接有效地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改革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是师生共同学习, 提高、创造的重要场所。可以说, 任何一个学生, 在学校期间80%的知识与技能是在课堂积累、形成的。因此, 改革课堂教学, 使之符合“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 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上学期, 我曾做过以下几组合作实验。
例:1.每组5人, 各组中有1个尖子生, 2个中等生, 2个学困生, 男女搭配。
2. 每组3人, 层次分开。分别为: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男女分开配组。
3. 每组2人, 自由组合, 男女不限。
实验结束后, 通过对比学习目标的完成效率, 得出以下结论。
1.个体的基本条件要均衡 (即:分层组合, 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相互对应) 。
2.目标应一致 (即:不同层次的学生, 目标应有所差异, 同一层次的学生, 目标应相同) 。
3.合作伙伴应相对稳定。
4. 人数以3人为宜。
5. 男女搭配。
6. 个体要有一定的交往意识与交往技巧。
四、教师的有效组织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有效组织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 这个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教师组织不当, 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 尽管表面上看是分了若干组, 但小组里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运行却没有。问题是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才能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呢?
第一, 教师要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平等信任, 相互交流, 教学相长。具体说,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使学生心情愉悦、轻松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第二,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尤其要使学生大胆探索、乐于学习。第三, 教师要组织好教学秩序, 使学生既生动活泼又有纪律地进行学习。第四, 教师要根据学生输出的大量反馈信息来及时调控教学活动, 使信息传输始终达到动态平衡, 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五, 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应激发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热烈追求和探索的精神。
当然, 除了全新的教学观念与高超的组织能力, 有效的“自主、合作”教学还取决于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所教学科体系的洞悉。另外, 教师还应以宽容的悟性对学生作积极的启发、诱导, 促使学生的各种思维高度发展。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自主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 对学生适时引导, 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遵循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符合学生实际的需要, 但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提出了很大挑战, 新时代的教师应与时俱进, 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教学,学习方式,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高向斌.合作学习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教学与管理, 2000, 11.
[2]朱宁波.新课程中教学开放性和创造性.人民教育, 2002, 12.
[3]陈怡农.倡自主树精神求务实——读“从均衡发展到特色发展”有感.人民教育, 2010, 2.
16.合作学习与作文教学 篇十六
【关键词】 合作学习 作文教学 作文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不仅要有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作为基础,而且还需要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因为审题、选材、布局、谋篇乃至用词、造句和修辞能力都主要是通过阅读获得的,这就为合作交流学习提供了条件。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协作、研讨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观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学生写作文离不开模仿,作文选无疑成为他们学习写作的最好帮手。教师如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就会生搬硬套,整篇照抄,就会与“课标”提出的写作理念背道而驰,更谈不上提高写作水平。利用作文选指导作文教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指导学生扩大阅读,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强化写作内容与形式,丰富作文内涵,提炼文章主旨,提升文章技巧,使学生快速、有效写好作文,提高作文水平。
一、开好作文阅读课,进行合作交流学习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还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古人的经验,是很有道理的,说明了阅读和写作的紧密关系。生活是作文题材的源泉,但中学生生活阅历浅,不善于发现、积累素材,这就需要借鉴、模仿别人的文章,特别是同龄人的文章。如果在阅读中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同学的合作交流,学生对文章的领悟就会不全,达不到促进写作水平提高的目的,因此开展作文阅读课是很有必要的。
作文阅读课的教学有两种形式:合作泛读和集体精读。
(一)合作泛读指教师不限定作文选的文章,包括文章数量、内容、题材、特点等,要求学生在上作文课时间进行阅读,增强学生对优秀作文的感性认识,培养爱阅读作文的好习惯的一种阅读方式。在泛读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三结合一列”:“读与思”相结合(阅读与思考);“读与记”相结合(阅读过程中将自己认为是妙笔精华的词句记录在摘抄本上);“读与论”相结合(阅读过程中将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便于课后与教师或同学交流讨论);“一列”是指依据作文内容编写阅读提纲,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构思的巧妙,选材的典型,语言的准确等。同时要求学生在做好“三结合一列”后,交流泛读心得,达到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集体精读指教师统一选择、印发作文选上的一篇优秀作文,在规定时间内精读,开展集体讨论,合作交流的一种阅读方式。它是合作泛读的进一步提高,比泛读的要求更高,促进作用更大。课前,教师选印好作文,并要求学生进行合作泛读,做好“三结合一列”。课堂精读过程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赏析。要求学生将合作泛读时自己认为是妙笔精华的词句奉献给大家,并做简要赏析。这一环节既检验了泛读阶段的成果,又锻炼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2.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章的各个层面,包括标题、构思、选材、组材、结构、表达、语言等,挖掘出为自己所用的东西,并结合个人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做到“议有根据、议有目的、议有所用”。如对作文《童年趣事》的标题展开讨论,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找出题眼(“趣事”);接下来要求对题目中的各个信息元素进行推敲,是“童年”而非“少年”“青年”,是“趣事”非“趣人”,等等,这样做培养了学生审题的好习惯。
3.比较。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拿自己的文章同范文比较,从中找出差距与不足。在阅读中经常有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文中的材料在我们生活中也发生过,我怎么就想不到呢?文中的语言这么优美,我怎么就表达不出呢?等等。学生通过比较学会了积累材料,学会了运用写作技巧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求同存异的创新思维。
4.求异。作文贵在出新,要求学生将范文中的材料换个角度来思考,看看是否有新意,做到“老瓶装新酒”,“换药不换汤”。如范文《论“滥竽充数”》的论题是从南郭先生的角度得出“瞒和骗是不能持久的”、“人应该有真才实学”。换一个角度看看如何呢?从齐宣王角度立论,可以得出“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原因”的论题;而从齐缗王的角度立论,可以得出“大锅饭该废除”的论题。只有找到与众不同的角度,你的文章才会从同类文章中脱颖而出,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
5.改换。看看范文中是否可以换上更好、更典型的材料,能否重新选材、组材,结构上是否可以运用其他方式。如将记叙文中记人文章的事例,看看能否用到记事的文章中,因为记人记事的文章都离不开入和事,只是文体的侧重点不同罢了,如果改换得当,也不失为一篇好文章。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改换练习,对写作的提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体验。只有亲自下水,才能学会游泳。体味范文后,自己构思,“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列出写作提纲,组织好材料,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让同学品评,找出差距,弥补不足。
二、成立课外阅读小组,延伸拓展课内教学
课堂作文阅读在阅读时间、阅读数量、阅读交流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要延伸拓展课内作文阅读教学到课外,加强阅读的实效。每班成立3—6人为一个课外阅读小组,实行每周定量阅读,定时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加强作文阅读,循序渐进,建立合作交流的平台,加以正确的引导,用好学生手中的作文资源,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合作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小组合作识字教学07-28
英语小组合作教学10-03
教师合作教学叙事10-10
小组合作、竞争教学10-13
创造合作学习的教学07-04
小组合作教学法09-26
学会合作的教学方案09-28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06-13
《学会合作》语文教学反思07-25
教学实习基地合作协议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