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格式(精选11篇)
1.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格式 篇一
应急预案字体格式要求
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和出于对人的重视,以及尽量控制、减轻在灾变时期造成的人员或财产损失,我们必须编制“##应急救援预案”。为了表述内容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我们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加以规范,但具体编排的要求却是留有一定的空间,方便大家自由发挥的同时,也给初次编写者带来一定的恐慌和不自信。结合我工作的实际,我特意给新手提出了如下建议:
1、字体的编号采用1、1.1、1.1.1等层级明显的表示方式。
2、正文采用 仿宋+四号字体+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1.5倍
3、正文标题采用 三号+宋体+粗+居中
4、一级标题(也就是“1”),可以采用 小三+宋体+粗+居左+1.5倍行距+段前1行断后0.5行;二级标题(也就是“1.1”),可以采用 四号+宋体+粗+居左+1.5倍行距+段前1行断后0.5行;三号字体(也就是“1.1.1”),也可以采用 四号+宋体+粗+居左+1.5倍行距+段前1行断后0.5行。这样做可以清楚的表明标题行(宋体)和正文(仿宋)的区别,一目了然,层次分明。
5、像 级别标题 下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内容实际,以(1)、1)、①等形式标明,这样整个版面就会显得大气简洁,尽量避免在内容中出现“1.1.1.1”四级标题的出现。
6、目录的引用,我们可以直接采用【插入】-【引用】-【目录】直接自动生成,建议内容比较多就采用二级目录就可以。字体采用 四号+宋体+居左(自动生成的,仅仅改变字号就可以),其它的与前面正文相同。同时 目录+编制说明+批准页 单独设立页码或者不设置。
7、图纸之类的附件,如果比较少可以附在后面并在目录中显示出来,如果附件很多就直接以文件包的形式包含全部。
哈哈,希望能给大家以指导,不足之处请不吝指教。
2.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格式 篇二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具有社会公益性的技术基础性工作。多年的实践证明,标准化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急管理工作的突发性、复杂性和公共性以及跨领域、跨学科、跨行政区域等特点,使得应急管理工作具备运用标准化基本原理、实施标准化并发挥技术支撑作用的基础条件和工作背景。运用标准化理念和技术手段将有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有利于维护公众权益和社会利益。
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语境中的标准化
1.1 概念解析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是一种中止或瓦解社会正常关系和秩序的事件,并不断增加危险,迫使相关的系统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和抉择,采取更多的控制或调节行动,以维持社会系统正常的秩序。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应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预防潜在风险的发生和对已经发生的风险提供科学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的危害性,防止风险升级,最大限度避免公众利益损害,促进社会稳定。建立完备的社会风险应急管理机制,既可以把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也可以以极小的代价迅速平息突发的社会灾害。这一目的为标准化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存在的价值。
因此,结合标准化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为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即可称为应急管理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标准的过程。
1.2 标准化在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依据标准化活动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经验,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对于有效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实现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1.2.1 有利于实现应急管理的超前预防
标准化的对象不仅可以在依存标准化的实际问题中选取,而且更应从其潜在的问题中选取,以避免该对象非标准化发展后造成的损失。对潜在问题实施超前标准化,会有效预防其不必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时间非常短,传播速度非常快,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突发公共事件在一定阶段内、一定范围内是可能处于失控状态的。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启动紧急的应对措施,以使公共利益得到及时的、最大限度的保护(亦包括公共利益被侵害时的有效抑制、制止和恢复)。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必然要求应急工作尽可能地做到超前预防。另一方面,很多突发公共事件的产生也与现行体制中的诸多弊病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是“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实施标准化可以完善超前预防机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频率,一旦发生也可以做到处事不乱,有效应对。
1.2.2 有利于实现应急管理的系统优化
现代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之中,只有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即把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运用系统的方法、程序,才能使其从系统总体上达到最优效率的目标。应急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其中“一案”是指应急预案,就是根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定的应对计划和方案。“三制”是指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标准化即是优先考虑其对象所依存的主体系统能否获得最大效益的问题。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就是将应急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标准体系和保障体系两个层面保证应急管理的优化,达到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
1.2.3 有利于实现应急管理的协调统一
标准化活动的成果(即标准)只有让公众接受和理解才能得以执行,这就必须在标准起草和编制过程中,让与标准相关的各个方面充分协商一致,取得共识。这样既可以使标准制定得科学合理,具有广泛的基础,又可以为标准顺利、有效实施创造前提条件。而且,这种协商一致后的“统一”是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特性和特征作出统一规定,以实现标准化的目的。这与应急管理工作的非常态性相符合,比如:突发公共事件既具有一定威胁性,又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即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与社会公众个体的利益相比,公共利益更为重要,处于优先保护的地位,处于个体的个人利益不能违背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标准化有助于在常态时期制定最优化的方案,在应急管理具体的非常态的工作中合理协调相关利益主体,实现应急管理的目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2.4 有利于实现应急管理的持续改进
标准化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监督或检查标准实施情况,并作相应处理的过程。应用到应急管理工作中,根据应急管理对象、客观环境、主观意识、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促进标准化活动过程反复循环的进行,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标准化活动,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标准化模式,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此外,标准虽然可以适时修订,但是要按规定程序,要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否则任意变动势必造成混乱。所以,标准化可以保持应急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发达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应急系统,应急管理工作较为完善。从标准化的角度来看,以下几点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2.1 建立应急管理工作模式
发达国家多数都成立了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设置有完整的应急管理机构体系,工作模式明确。如:美国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加拿大的公共安全和应急部、俄罗斯的紧急事务部、日本的全国危机管理中心、澳大利亚的应急管理中心等。这些管理机构集中了原先分散于各部门的灾难和紧急事件的应对功能。同时,其各级政府也相应建立了不同层次的管理机构,如:应急管理办公室、防灾中心等,承担不同的应急职责。
另外,大多数发达国家在法律上制定有专门针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事件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法律体系,采取立法、政策等方式来强化应急管理能力。比如美国,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发展有着坚实的法律基础,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美国在重大事故应急方面,已经形成了以联邦法、联邦条例、行政命令、规程和标准为主体的法律体系。美国制定的联邦法包括《国土安全法》、《斯坦福灾难救济与紧急援助法》、《公共卫生安全与生物恐怖主义应急准备法》和《综合环境应急、赔偿和责任法案》等。此外,美国已制定《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要求所有联邦部门与机构采用,并依此开展事故管理和应急预防、准备、响应与恢复计划及活动。
2.2 加强灾害的预防管理及应急教育
多数发达国家建立有完备的灾害预防系统,并且高度重视防灾宣传教育工作。美国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雄厚的物质基础,建立了完善的预警系统和科学全面的应急预案,如果预测到有可能发生灾害即刻采用各种信息手段将灾害信息传达给每位市民,每年都要对灾害应急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对公众进行防灾宣传教育。日本在很多区域建有防灾基地,这些基地平日里是公众场所,而在发生灾害时即成了避难所、应急管理指挥中心、物质调配中心和医疗保障中心。通过学校教育、防灾管理活动以广泛而深入的灾害应急演练进行防灾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公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救急能力。在加拿大每年都有“紧急事件准备宣传周”,由各级政府、非政府民间组织、志愿者以及教师共同参与,向公众宣传应急救灾知识,以此强化公众应急救灾的能力。
2.3 大力发展应急产业
应急产业一般指为预防、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活动的集合。按类别划分,一是救援处置装备与技术,二是监测预警诊断设备与技术,三是预防防护产品与技术,四是应急教育培训咨询服务等。美国的应急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电子商务业,还有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如提供相关咨询、派遣救援队携带装备进行现场紧急救援等)。此外,由于美国的保险业很成熟,因此,产业链一直延伸到灾后服务。
英国的应急产业主要关注应急装备的提供,主要集中在救灾阶段,且品种齐全。英国有大量生产应急装备的企业,包括医药急救箱、个人防护用品、切割工具,到体积较大的急救车辆、救生筏、临时居住房屋等应急装备。产品也符合水陆空各个层次的紧急救援需求。
日本的搜救犬及其培训业务是应急产业中最有特色的一项,不仅有专门将宠物培训成搜救犬的公司,还有搜救犬的展销会。此外,日本的应急产品具有专业性、融合高新技术、系统性、多样性的特点,将先进的技术充分利用到灾害救助中,注重专利发明。围绕灾害救援产生的企业还编有大量的灾害情报类杂志。
2.4 全社会积极参与应急管理
从应急工作的阶段来看,无论是在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还是在监测与预警阶段,无论是在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还是在事后恢复与重建阶段,应对自然灾害及其他紧急事件仅仅依靠政府还远远不够,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一个公共组织的力量无法单独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所有需求,应充分利用民间资源,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社会参与。
多数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的民防机制,建立了很多有针对性的非政府应急组织。美国鼓励全民参与,并建有许多非盈利性慈善机构,如:红十字会、教会、募捐机构、志愿者组织等,在灾害或紧急事件发生时及时提供医疗、避难所、人力、物资等。德国的民防专业队除了约6万人专门从事民防工作外,还有约150万消防救护和医疗救护、技术救援志愿人员。在日本,公众有很强的防灾救灾意识,一旦灾害发生,地方居民会立刻采取行动,日本也建立很多地方灾害管理的志愿者组织,这些组织备有应急物资,定期进行灾害应急管理演练。
3 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
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应对了多次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结构不完整、功能不齐全、技术不完备、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全方位的系统完善,本文主要从构建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的角度,探索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路径。
3.1 基本原则
根据《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指南》,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应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协调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
(1)统筹规划。统筹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的结构和布局,补充空白标准,修订落后标准,实现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总体布局的全面、科学和平衡。
(2)重点突出。紧紧围绕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按轻重缓急,分批、分阶段研制标准,特别是关键技术标准和涉及自主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的技术标准。
(3)协调推进。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技术机构、行业协会、重点企业以及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中的职责和作用,加强协调合作,确保有效推进。
(4)注重实效。通过完善和强化标准化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应急标准实施监督和信息反馈机制,形成标准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修订的良性运行系统,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3.2 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内容
根据《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指南》,结合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主要包括标准体系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如图1所示)。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包括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体系表的构建、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包括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国际标准推进机制。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是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的主体,应急管理保障体系是确保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转、发挥效能的前提和保证。二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应急管理标准化的科学发展。
3.3 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图
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主要是遵循全面配套、结构合理、科学先进、实用有效的原则,将应急管理的相关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对于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图的设想如图2所示。
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的结构关系为上下层之间的“层次”关系,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通用基础标准,适用于整个应急管理领域。第二层次作为第一层次的下位类,根据标准实际指导作用和适用范围,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门类。第三层次作为第二层次的下位类,按照应急管理工作的各专业特点和运行机制划分为预测与预警、应急准备、应急处置、恢复与重建等门类。第四层次作为第三层次的下位类,按照标准的类别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需求划分为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产品标准等标准类型。根据应急管理工作及其标准体系的研究进展和实际经验的总结,第二、三、四层都设有可扩展项,以及时补充、完善和修订标准体系的内容,使其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摘要:基于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语境中标准化的分析,阐释标准化有利于实现应急管理的超前预防、系统优化、协调统一和持续改进,借鉴发达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探索建设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应急管理,标准化,标准体
参考文献
[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年1月8日颁布
[2]戚学森.民政应急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3]洪生伟.标准化工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张朝华,郭泽潮.发达国家农业应急管理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01):37-40.
[5]佘廉,许晶.应急产业发展趋势[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03):68-71.
[6]关于实施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09]40号
3.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格式 篇三
关键词:应急管理 应急演练 探讨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一场突入其来的“非典”危机,引发全社会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极大关注。为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2007年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颁布实施,表明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2008年初南方雪灾,部分发电企业全厂停电、上煤困难等事件为发电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1 前火力发电企业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现状分析
①领导不重视;②演练走形式;③应急物资不到位;④机制不健全。
2 火力发电企业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
2.1 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成立以企业一把手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对企业安全应急管理进行统一领导和指挥。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各自管理范围内的应急工作。企业系统各运行单位、检修单位、后勤单位相应成立本单位应急工作领导机构,组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统一组织进行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抢险工作。
2.2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编制 “预案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预案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预案的重要性。编制应急预案其核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防、应急处置、抢险救援,明确事故全过程中谁来做、何时做、怎么做等问题。因此,预案编制工作不能简单交由安监部门或少数人完成。应成立以企业主管领导挂帅,相应职能部门牵头的应急预案编写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开展编写工作。做好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对于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3 应急预案的演练要结合企业实际、注重实效 应急预案演练是减少事故发生、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重要措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还要让所在岗位人员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与步骤,处置重点等。只有这样才能对突发事件从容应对,处置的有条不紊。
首先,各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临现场,使广大员工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做好应急演练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使所在岗位人员熟悉和掌握应急处置预案、应急启动条件、应急执行程序,提高快速响应与应急处置能力是应急处置成败的关键。第三,演练要结合现场实际,更具实效。例如:针对今年山西省强降雨天气较多,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组织的暴雨天气、火电厂水淹泵房的应急演练……发电部值班员报告:辅机循环泵房水位异常升高,水已淹至电机,运行人员立即启动事故排水泵,进一步检查发现#3辅机循环泵入口穿墙管处大量漏水,立即向值长汇报;值长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总工程师,#3辅机循环泵入口穿墙管处大量漏水,辅机循环泵房水位已淹至电机;总工程师宣布启动水淹泵房应急预案;运行人员在值长的统一指挥下,密切监视辅机循环泵电流、辅机水压力;机、炉各转机、润滑油温等主要参数;同时做好辅机冷却水中断,事故停机的预想和准备;检修人员赶到现场后立即架设3台潜水泵,同时用沙袋封堵#3辅机循环泵入口穿墙管,辅机泵房水位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开展桌面演练、现场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本着“演练重在练,而不是演”的原则,面对突发事件,明确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做怎么;值长干什么、单元长干什么的原则,真正让演练取得实效。
3 建立物资供应保障机制
应急物资供应保障方面需加强以下几点:①定期检测、维护报警设备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加强电力安全生产装备及设施建设;②加强公用设施抗灾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包括通讯、电力生产水源、公用系统等公用设施;③按要求配备应急器材;④加强消防安全设施建设。
4 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发电企业必须建立切合实际、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尽可能降低事故的危害和影响,减少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使应急救援行动迅速、准确和有效。
4.1 建立有效的事故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4.1.1 预防是突发事件应对过程的第一阶段,是“防患于未然”的阶段,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应急管理的目的是“花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钱治疗。事故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是事故应急管理机制中两项最基本的制度。
4.1.2 事故预警是以先进的评估分析和信息技术平台为手段,通过预测和仿真等技术对事故态势进行有效地动态监测,做出前瞻性分析和判断,及时评估各种事故的危险程度,并给出参考性的对策建议,提高发电企业应急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发电企业的事故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针对发电企业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报警系统,同时配备良好的信息监测系统,信息处理分析系统和信息传递报告系统,其实质就是进一步完善发电企业安全事故预警机制。②结合我厂重大危险源,构成国家级的项目有:发电锅炉5台;压力容器12个(锅炉5个,汽机5个,热网2个);汽油罐及加油站、#0柴油罐及油区;制氢站及罐区等重大危险源;构成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项目有:火电厂大坝(灰坝)5个,主变5个;汽轮机油系统5个、电缆夹层及沟道1个;炉内检修平台1个、斗轮取料机2个、汽轮机车间桥式起重机械2个;生活用压力容器3个;通勤车辆等重大危险源。事故预警是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是最根本的先期预警。③自然灾害信息的跟踪评估:按照政府的灾害预警指导,如:大风、暴雨、高温等恶劣气候,结合发电企业实际,提前做出预测和决策,对于自然灾害信息、要建立及时跟踪评估机制,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4.2 建立事故快速反应机制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发电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并非易事。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2.1 应急联动机制。要组织建立发电企业内有关部门、基层单位以及上级救援机构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充分整合本发电企业管辖区域内的各种应急资源,实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明确应急管理各环节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及其职责。
4.2.2 统一指挥。必须明确每一级响应的总指挥,并依据决策对整个事故处置进行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建立统一的决策和指挥机构,负责事故发生时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
4.2.3 分级响应机制。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实行分级响应机制,有利于合理利用应急资源进行快速反应,相应地明确总指挥的职位、应急启动程度、应急力量的出动和设备、物资的调集规模等。
4.2.4 报警机制。为给应急救援赢得响应时间,要明确报警程序和内容,规范报警语言,做到快速报警。
4.2.5 有组织体系才能忙而不乱。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发电企业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必须明确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和多个应急救援队伍。发电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4.3 建立应急管理的责任制度 应急管理中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的运作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管理制度之上。如果没有制度约束,指挥决策机构如果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救援难见成效。主要是由于突发事故自身的紧迫性、不确定性导致的。
4.3.1 发电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应急管理预案以及有关的应急管理制度,都需要以教育培训的形式向下贯彻。使职工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是发电企业成功应对事故紧急状态的基础,要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3.2 发电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突发应急事件预防和处置奖惩制度,对预防和处置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不履行职责引起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按章追究责任。
4.3.3 发电企业要建立由主要领导全面负责的应急管理责任制,并逐级落实责任。要维护发电企业在处置事故中的合法性和权威性,通过责任制统一规定应急管理中应急机制各个部门的职权和职责,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发电企业应对事故的能力。
5 结束语
4.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总结格式 篇四
式
我辖区现有农贸市场6个,红花村室内综合农贸市场、荷花池菜市场、西三巷农贸市场、白马寺综合市场、益民菜市肖家村店、九里堤南路农贸市场。在区商务局的领导下,相关职能部门和市场主办方的支持配合下,农贸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全面开展,顺利完成了国家城调队对成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复查,贯彻了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检查工作的目标。回顾XX年,在街办党工委、处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市场管理办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部署,做好常态监管。二月份,街办召开了六个农贸市场负责会议,部署了全年工作重点,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在市场管理上建立了街办、相关职能部门、市场主办单位三联动,做到日日有巡查,周周有通报,月月有分析,定期有会议。街办为加强 对辖区6个农贸市场的监管工作,配备了10余人的协管队伍,每周集中整治,定员日常保持,协助各农贸市场管理方加强管理,规范经营户经营行为。
二、以市场主办方为主体,规范经营行为。全年开展了多次的“整治活动月”、“绿色行动主题月”、“每周整治一个农贸市场”等整治活动,重点就农贸市场出摊占道、车辆乱停乱放、乱堆乱放、卫生环境保洁等问题进行了治理,为市场管理方提供了较大的支持,并规范了商家、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如3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整治活动月”,8月份开展了“绿色行动主题月”,9月至12月开展了“每周整治一个农贸市场”的整治活动。因农贸市场管理具有明显的动态性,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必须全过程、全天侯、全方位的强化管理,管理的核心主要从市场管理方入手,由间接管理转变为直接管理,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确保了监管到场、到户、到人。
三、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加强市场秩序监管。
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关键在制度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一是管理责任制建设。年初与各农贸市场市场签定各项目标责任书,要求市场方作为第一责任人履行其相关职责。二是卫生管理制度建设。卫生方面要求各农贸市场有专人负责,并对日常 卫生清扫保洁情况建立了农贸市场卫生巡查记录薄进行登记。三是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各市场设置消防安全人员,就市场内的消防设备、器材等进行日常维护,定期进行检查并做相应记录。四是市场巡查制度建设。通过日常巡查,及时解决问题,如消费者投诉、短斤少两、规范计量单位等等。从管理制度建设的规范,不定期的对农贸市场的督查,及时整改,有效加强了对市场经营秩序的监管。
四、联合工商部门规范商品质量准入,食品安全监管到位。多次联合荷花池西区工商所、工商直属一分局、高笋塘工商所工作人员,就辖区内农贸市场的商品按六大类商品质量准入制度标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发现一起不符合要求的商品整治一起,及时通报批评,杜绝了“三无”、“过期”、“变质”商品流入市场。
五、全力以赴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传达市、区和相关部门文件精神,落实相关责任和工作,按要求上报各项工作情况,对暂无法处理和解决的情况、问题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请示、报告。
9月份起开展的“生猪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惠民工程”工作,街办积极贯彻上级指示,及时落实相关工作,上报辖区白马寺综合农贸市场作为第一 批的试点市场,并及时联系市场管理方、工商所召该市场生猪经营户关于溯源系统建设工作的会议,传达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具体工作,按时将经费上交区食安办。现终端布线工作已经完成,预计12月份中旬完成终端安装。第二批、第三批试点市场已于11月份召开了市场生猪经营户会议,并将前期工作进行了落实,西三巷农贸市场已将经费准备到位,其他市场正在筹备中。街办全力配合建设局和商务局就白马寺综合市场下水道系统的改造,加强日常监管,督促进度,对异常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确保12月15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展望XX年,我们还需要更加的努力,进一步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工作,切实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一是坚持“日巡查,周通报,月分析,年总结”的工作方针,做好辖区农贸市场的日常监管工作。二是完成辖区农贸市场生猪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三是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益民菜市肖家村店的拆迁工作。四是积极配合上级和相关职能部门就九里堤南路农贸市场进行规范。
5.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篇五
2010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煤炭工业局的指导下,重视和加强煤矿应急管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紧紧围绕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的工作要求,服务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大局,立足事故预防,强化应急管理,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夯实基层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基础,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煤矿防灾抗灾能力,积极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对做好当前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在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责任。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局将应急管理工作列为今年安全生产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及时调整充实了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其他相关副职领导和有关科室人员为成员,并下设了办公室,具体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同时,要求各煤矿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分别成立各自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负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应急管理文件精神,具体实施本矿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在县煤炭局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各煤矿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煤矿安全监管领域应急管理网 络,层层落实了具体责任。
二、逐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工作措施。
今年以来,我局对煤矿企业制定的专项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的梳理汇总,形成统一完善的预案体系。同时,我局也结合本县实际,修订了《怀仁县煤矿事故应急预案》,为全县建立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预案编制中,我局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注重预案的可操作性,坚持做到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具体分工到配合专业队伍具体处置,都制订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措施,明确了具体任务和工作方法;对各煤矿企业的应急工作和组织救援等具体事项,也都做了详细周密的安排。
三、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送,强化应急值守效率。我局始终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日常应急值守和信息汇总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值班登记、交接班制度。建立了事故报告和处置流程并认真执行。要求各企业认真落实上级关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规定,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要素、时限、渠道和责任主体,强化对重要值班信息的查询、研判、跟踪和汇总,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收、采集和报送工作,为及时开展应急救援提供有力的帮助。
四、开展统计分析和总结评估,提高应急工作能力。
我局按要求建立了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和总结评估工作制度,在全面借鉴国内外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2006年以来全县的煤矿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了认真统计分析和总结评估,为今后全面做好应对各类突发性安全事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一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将应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充实应急救援队伍。县局成立了“怀仁县煤炭局应急救援队”,由有关科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成,成员共30多人,负责全县煤矿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各煤矿也成立了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了必要的装备和器材。全县各煤矿均与朔州市矿山救护大队(驻怀仁)签订了救护协议。同时,县局又制定下发了《怀仁县煤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要求各煤矿依托朔州市矿山救护大队的技术支持,用1年左右时间,全部按国家标准要求建成专业矿山救援队伍,形成以专业队伍为主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队伍体系。二是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今年以来,我局积极组织煤矿企业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极大地提高了煤矿的应急救援能力,为应急预案启动和应急处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峙峰山煤矿分别开展了瓦斯、火灾、水 3 灾3次专项应急演练,柴沟煤矿组织开展了一次综合应急演练,芦子沟煤矿也组织开展了3次专项应急救援演练。
六、建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我局对煤矿企业应急救援专项奖金管理和物资诸备工作非常重视,要求各煤矿建立应急救援资金专户,保证应急救援工作有足够的资金,真正做到专款专用。目前4座生产建设矿井中累计提取专用资金390万元,投入使用约200万元。同时,要求各煤矿企业建立应急救援的物资储备,紧急情况下县煤炭局应急工作领导组可以在全县范围内调用。目前,全县煤矿均储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共有大型抢险工程车辆20台,运输车辆16台,各型水泵22台,钢材100吨,各型电缆3000米,以及其它各种常用的设备仪器和抢险器材,基本能够满足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今后,根据需要仍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6.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篇六
一、加强领导,落实应急管理工作各项工作责任
年初我院召开党组会议,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小分队,研究部署了XX年年度应急管理工作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制定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创建实施方案,将应急管理工作的每一项都分解给每一个人,使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落实到每个部门和责任人。
二、强化宣传措施,营造应急管理工作氛围
院党组组织我院干部职工每周五下午结合平安建设相关知识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县政府应急办举办的应急学习培训班,并制定本院应急培训计划,组织干警参加应急法考试。大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意识、责任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推动了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制定应急管理工作预案,加大防范措施。一是严格落实责任制,院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责任人。二是认真落实地委、县委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对当前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认真的分析,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应急管理工作预案。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特别是贯彻落实好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四是认真落实涉法涉检上访问题,坚决落实首办责任制,遇有重大上访,院领导都亲自接待,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
(五)以防为主,加强管理,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的关键。为了使应急管理工作工作深入扎实开展。我院加强管理,认真作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落实应急管理工作各项防范措施。
7.采油厂应急管理工作浅谈 篇七
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是一个高危高风险的行业, 原油易燃易爆的特点, 致使采油厂原油勘探、开采、脱水、集输、车辆拉运、储存、净化处理等各个生产环节都面临各种突发事件的威胁, 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与紧急处置等应急管理工作在采油厂安全生产工作中至关重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研究和探讨, 构建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 尽可能地减少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强化采油厂安全管理, 打造本质安全性油田意义深远。
1 采油厂突发事件特点
采油作业生产过程中, 存在着火灾、爆炸、毒性危害等多种危险、有害因素, 这些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来自于油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物质和物料, 同时, 也来自于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站场、设备设施和雷电、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方面[2]。采油厂突发事件, 有着五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种类多。有井喷、火灾、爆炸、油气中毒、原油泄漏、机械伤害、电气伤害、供电事故、雨雪冰冻、雷电、洪水、泥石流等各种突发事件, 涉及安全环保、公共卫生、职业危害、自然灾害等各个方面。二是损失大。突发事件往往不仅造成财产损失, 还造成人身损失;不仅造成眼前损失, 还造成长远损失。三是影响广。突发事件不仅造成经济影响, 还会产生社会影响、政治影响。四是社会关注程度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油区群众和广大职工对生命的珍爱、对财产的关注、对行为的预期、对秩序的渴望,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五是控制处置难度大, 采油厂各类突发事件瞬间释放能量大, 涉及不可控因素多, 突发事件应对处置难度较大, 必须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2 采油厂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1) 建立健全了应急预案体系雏形。在深入调研、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的基础上,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 先后编制了《靖边采油厂突发事件综合预案》、《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原油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井喷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环境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及《原油清理现场处置方案》、《雨雪天气应急预案》等十多项应急预案, 形成了综合预案整体统领、各专项预案专项阐述、现场处置方案具体指导的三级应急预案体系, 并通过了省安监局组织的预案评审。
(2) 建立了应急管理机构体系。为加强应急管理, 成立了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由厂长任组长, 负责应急工作资金保障、应急物资储备、预警信息签发、应急演练效果评估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监控中心, 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各类危险源特别是事故多发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及重大危险源实行24小时监控。基层各单位成立应急值班室, 执行领导昼夜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 负责将安全管理员对本单位各类危险源进行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紧急情况, 及时反馈给应急监控中心, 认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把灾害与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
(3)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为确保应急救援工作人力保障, 本着专职、兼职应急队伍相结合的原则:一是成立了1个消防中队和2个驻站消防分队, 配置专职消防战士40名, 泡沫消防车6辆。二是抽调各单位工作人员按照民兵预备役建制成立3个应急抢险救援连, 由9个排27个班组成。
(4)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累计投入800万元, 设置厂级应急物资库1处, 队站级应急物资库14处, 单井应急物资库300处, 储存了防毒面具、防护服、灭火毡、防爆手电、吸油索、吸油毡等各类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 建立健全了以厂级应急物资保障系统为枢纽, 以队站级应急物资保障系统为支撑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5) 加强应急培训。一是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向广大员工及油区群众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各类应急预案、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 提高员工和群众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能力和事故紧急状态下的自救能力。二是通过外聘专家、送外培训等方式, 强化了专、兼职应急队伍熟练应用应急设备、防护装备等应急技能培训, 建立完善了厂级、大队级和队站级应急培训机制。
(6) 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建立了厂级、大队级和队站级三级应急演练机制, 每年组织开展厂级应急演练2次, 大队级应急演练6次, 队站级应急演练50次,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 完善预案、锻炼队伍、提高突发事故处置能力。
3 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1) 应急预案体系上下衔接性不强。采油厂在作业区设置了六个采油大队, 各采油大队属于生产前线指挥机构, 内部机构设置精细、自成一体, 独立性较强。各采油大队编制的应急预案与厂上编制的应急预案框架不符、格式不一、响应级别划分模糊、预案内容衔接性不强, 造成有些小型突发事件启动厂上预案显得牛刀杀鸡, 浪费资源;有些大型突发事件启动采油大队预案显得力不从心, 效果不佳。
(2) 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覆盖不全, 应急物资管理滞后。采油厂油井布设分散, 油区千秋万壑, 地理环境复杂, 夏秋季炎热多雨, 冬春季低温干旱, 季节性降雨分布不均衡, 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量较大, 目前阶段, 采油厂虽然初步建立了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但应急物资储备点覆盖面远远不够, 单井应急物资库设置比例偏低, 尤其是库坝、河流附近敏感区域未设置专门应急物资储备点, 无法满足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
应急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未建立专门应急物资管理制度。二是库房内防潮、通风、防火、防盗、防鼠、防污染等设施缺乏。三是应急物资放进库房后疏于管理, 应急物资流失严重。
(3) 应急预警机制不健全。目前采油厂应急管理工作重心仍然在事发后的应对处置, 日常预警防范工作落实不到位, 未做到及时预测预警、提前防范动员。
(4) 应急管理反馈机制欠缺。良好的管理控制, 应当表现为系统运行的稳步提高[3]。采油厂应急管理反馈机制的欠缺, 制约了应急管理的持续改进。
(5) 应急培训制度缺乏。未建立专门应急培训制度, 导致应急培训工作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培训效果不佳。
(6) 应急演练形式单一、实战性不强。应急演练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形式比较单一。纵观近几年开展的各种应急演练, 有的片面追求演练层次高、场面大、综合性强覆盖面广。有的未能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分层次、有步骤组织演练, 而是照搬照抄, 模式单一。比如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 不必每次都搞实兵演练, 可采取以会代训、图上推演等方式进行。又如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不一定每次都搞场面宏大、非常热闹的形式, 可采取桌面演练、功能演练等方式进行。二是缺乏实战性。演练大都按预先制订的方案组织实施演练过程虽然齐全、顺畅、圆满, 但组织计划、演练内容、时间节点、实施流程是既定的, 难以体现突然性和不确定性, 影响了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三是评估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演练评估机制, 对演练的效果多采取定性化点评, 而不是有依据、有数据、有分析的量化评判, 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演练的实际效果和水平, 评估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4 建议
(1) 加强预案体系的衔接和配套。一是框架体系要对接。二是格式体例要一致。三是明确响应级别划分。四是要上下分级响应内容要衔接。
(2) 规范应急物资管理, 进一步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一是加大投入, 扩大单井应急物资库的设置覆盖面。二是在油区河道下游设置多个应急防控点, 储备拦河铁架, 草袋子、编织袋、吸油索等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 一旦发生河流污染事件, 力求能够及时有效构筑多道防线, 控制事件影响进一步扩大。三是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物资库房管理, 做到应急物资“标签、实物、台账”三统一。四是认真落实应急物资库房内防潮、通风、防火、防盗、防鼠、防污染等防范措施。
(3) 建立健全应急预测预警机制。建议成立应急监控中心对生产过程中各类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实行24小时监控制度。由各单位安全管理员对本单位各类危险源进行每日巡查, 重大危险源实行每小时巡查制度, 一旦发现安全紧急情况, 立即反馈给应急监控中心。应急监控中心须加强预警信息的收集整理, 处理预警信息主要有安全部门经过风险评估得出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预警信息;固定生产装置上安装监控系统反馈情况;危运车辆安装GPS系统反馈的情况;生产单位巡检人员上报的异常情况;周边群众发现火灾、爆炸、泄漏等风险后报告采油厂;通过政府新闻媒体公开公布的预警信息;政府主管部门及油田公司应急办公室告知的预报信息。应急监控中心发布预警信息后, 应连续跟踪事态发展, 指导风险单位采取防范控制措施, 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4)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监督和反馈机制。一是在采油厂各单位设置意见箱, 接受广大员工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定期进行第三方审核监督, 邀请服务中介机构对应急管理现状进行了专业评估, 不断改进应急管理全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5) 建立健全应急培训机制。一是建立应急培训制度, 实现应急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制定培训计划, 增强应急培训工作计划性、针对性。三是丰富培训形式, 按培训对象工作实际可采取以岗代培、以学代培、以研代培、以会代培、以演代培等多种形式进行。四是建立应急培训考核制度, 定期组织应急管理相关人员进行应急知识的考试, 确保应急培训效果。
(6) 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反馈评估机制。事故应急演练是检验和提升安全意识的利器, 是增强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互救及群防意识的有效工具。
要推动采油厂应急演练向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方向发展, 一是要提高演练针对性, 根据各单位生产实际和不同季节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 如集输站、联合站、采油井场应以防火防爆为主, 集输管道工程、注水站、注水井要以防泄漏为主, 春季要以防火为主, 夏季以防汛、防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主, 冬季以防冻、防雾、防滑为主进行演练。二是要注重应急演练方案的科学性。在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出点子、献计献策的基础上, 认真征求专家的意见建议, 经过反复修改论证, 形成科学的应急演练方案。三是要紧贴实战需要, 不断改进演练形式, 提高演练的实效, 真正实现由“演”到“练”的转变。四是要认真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评估标准, 逐渐建立演练评估的有效机制, 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并针对演练活动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 制订整改措施。
摘要:结合现代应急管理理论, 从采油厂突发事件特点着手, 认真分析了 (靖边) 采油厂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指出了采油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并给出了针对性整改建议。
关键词:应急管理,突发事件,现状,建议
参考文献
[1]计雷, 池宏, 陈安, 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李明, 等.靖边采油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R].北京:北京华夏诚智安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2011.
8.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格式 篇八
人文花市——传承历史文脉
人文花市就是要以“党建工作上水平,城市形象创一流、和谐社区出精品”为目标,以“文”化“人”,以人为本,加快制定和谐社区创建标准,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以抓好社会建设为契机,大力构建“1248”公共服务体系。东花市街道工委以全市加强社会建设为契机,创造性地落实市委市政府1+4文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分结合、共建共享”的原则,构建了具有花市特色便民利民的和谐社区1248公共服务体系:1就是建成全市首家街道社区博物馆;2是地上地下相结合建成2个城市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和地下民防宣教指挥中心;4是指建成合理分布在8个社区的4个1000平米的特色社区活动中心:8是指在8个社区全部建立社区服务站;共同构成了东花市街道专兼结合、便民利民的1248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从硬件设施上为抓好社会建设打好了基础,为进一步开展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提供了阵地。
社区博物馆成为社区思想文化建设展示的重要窗口。2008年,东花市街道创建了建筑面积3000多平米的花市社区博物馆,这是全市首家社区博物馆,也是街道社区科普教育基地。通过举办各种富有花市特色的展览,以及与花市民间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提升了花市街道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使博物馆作为藏品收藏、科学研究、教育传播三大社会功能得到发挥。花市的精神风貌、文化特质、人们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得到了认知达成了共识。
花市社区文化节暨蟠桃宫庙会成为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的大舞台。被称为“活的清明上河图”的蟠桃宫庙会一直延续了数百年,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才停止。2007年4月,由东花市街道主办的“花市社区文化节暨蟠桃宫庙会”在明城墙遗址公园第一次亮相。从此,街道坚持每年挖掘老习俗,加入新元素、创新社区科普形式,采取新形式举办文化节和庙会,进一步传承和发展社区民俗文化。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展示团队的平台,为打造东花市地区特色文化品牌奠定了群众基础。
创建“魅力社区”凝聚和谐社区向心力。在2009年度北京市第四届魅力社区评比中,东花市街道诞生2个魅力社区大奖、1个共建和谐奖,以及2个魅力社区风采奖!现场展示最高分、社会调查最高分、入围社区数量最多、获奖社区数量最多……东花市街道囊括了若干项光荣的“最”!“魅力社区”创建,凝聚了社区党员、群众、学生、辖区单位等各方人士的心血,历练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展示了社区志愿者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壮大了社区志愿者队伍,更规范了社区志愿者管理体制。
科技花市——升级社区服务
科技花市就是要认真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科技需求调查,以科普宣传为本,夯实创新型科普社区创建和科普型街道创建工作基础,增强科普工作的实效性和科技惠民意识。
科技花市,以科普宣传为本。为更好地推动科普工作在社区深入发展,扩大科普影响力,增强科普工作的时效性和科技惠民的意识,街道成立了街道级科普小组、举办了科普之夏、科普志愿服务等活动;2010年,东花市街道荣获“北京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科技花市,以技术应用为先。东花市街道在科技支撑社区服务方面起步较早,利用科技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的思路明确。2009年4月,街道科技应用示范区项目被市科委正式立项,确定了以社区人口房屋信息管理系统;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多功能车载电子标签系统;社区电子阅读器管理系统;便民短信服务系统及便民生活信息动态发布系统;花市电子便民卡服务系统等6个版块为主体的社区服务科技应用示范区项目。2009年12月26日,东花市街道作为示范区项目代表在北京市社区服务科技应用示范区媒体推介会上做典型发言,并被授予北京市社区服务科技应用示范区的称号。
电子便民卡悉心照顾居民生活。街道地图、公共服务机构的电话、便民服务商的打折信息……名片大小的便民服务卡蕴含了东花市的大量信息。这张折起来只有名片大小的便民卡,打开比A4纸还要大一些,上面绘有街道的地图,并列有20多个公共服务部门的电话,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博物馆、社区服务中心等。此外,卡上还汇集了街道25个居家养老服务商的简介和60余家便民服务商的折扣信息,服务商提供的折扣从五折到九折不等,涵盖了美发、洗衣等十余个行业。如今,在东花市街道一万七千余户家庭中,便民服务卡每户一张,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便民短信服务系统提升政府服务质量。提取每天在东花市街道停留时间超过8个小时的移动手机号码,动态发布有关安全、消防、卫生等管理、提示类信息,使得社区70%以上居民能够从相关显示终端上获取街道提供的实时信息。便民短信服务将群众的权益与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通过短信分类别、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和提示,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为工作方法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科学化综合管理打造一流城市形象。近年来,东花市街道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先后为综合执法组投入专项资金近800万元,建成了东花市街道城市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和民防宣教指挥中心。众多科技手段在社区的投入使用,使街道的城市管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绿色花市——打造美丽新城
绿色花市就是要以城市形象创一流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强绿色环境建设,提倡绿色生活方式。2008年,东花市街道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街道办事处”。
谋新求变,发展立体生态。二环内的东花市地区,寸土寸金,街道办事处谋新求变,积极探索立体绿化。东花市立体绿化一期工程于2010年4月启动,街道办事处积极呼吁社区居民实践室内绿化,并在公共区域大力打造屋顶绿化、墙体绿化,这不仅是为了美化“第五立面”,更加重要的是体现未来城市的低碳生活。从空中俯瞰东花市,层层叠叠、绿意盎然的立体绿化不仅让人心旷神怡,更是迎合了低碳、节能、环保、景观的需求,契合了“绿色花市”的主题,为打造和谐宜居社区增添了靓点。
低碳生活,追求绿色文明。近年来,东花市街道以引导社区居民“转变生活方式,过绿色低碳生活”为目标,综合利用辖区内网站、季刊、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平台广泛宣传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不同规模地组织居民参与低碳行动、知识竞赛、征文等:新增4个社区厨余垃圾处理站,日均消纳厨余垃圾30公斤,生活垃圾由此“变废为宝”……低碳社区的建设效果不断推进,成绩喜人。
9.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篇九
一、加强应急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我校将应急管理工作列入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校长韩晓辉同志任组长,副校长张军民同志和苏灏同志任副组长,学校教导处、总务处、门卫、工会、团委、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由刘建社同志具体负责。学校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县三中关于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县三中师生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县三中中学预防传染病工作预案》、《县三中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县三中地震应急预案》、《县三中维稳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措施。特别是对食品安全、防震防传染、防踩踏、交通安全、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控等重大突发事件,制定了更加详细具体的应急预案。
学校建立了“三级安全应急保卫网”组织:即由校级领导——各处室主任——班主任形成的学校“三级安全应急保卫网”,明确统一应急指挥信号:哨音代表集会,警报代表地震或火灾,学生应快速有秩序的下楼,紧急铃声代表校园出现不安全,学生应关闭教室门窗,躲在教室。应急管理工作坚持校长负责制,由校长负总责,与分管领导、班主任、宿舍、食堂、实验室等专管人员签订工作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校园应急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凡因失职、渎职造成安全事故或学校财产损失的,都要追究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1学校对北环路口、凤鸣广场、盛和酒店路口、城北面粉厂路口等重点部位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措施,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各处室、各部门都能够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妥善处置,确保了全校的突发性事件发现得早,处置得及时。
二、加强宣传,创建文明校风。
我校长期坚持安全教育“进课堂”,一方面,利用政治课,适当地增加安全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以主题班会、团会的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大力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利用会议、橱窗、黑板报、调查问卷等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每年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座,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组织师生学习消防、地震、食品安全,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应急及互救、自救常识。
三、完善应急设施,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得益彰。
我校在应急管理中坚持两手抓,既抓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这一软措施,又抓学校各项安全保卫物资设施这一硬措施。学校由苏灏副校长主管应急管理的物资设施工作,门卫、总务处的负责同志,定期对学校外部环境、内部设施进行清理整顿。学校政教处积极与公安、交警、工商、文化等部门联系,整顿治理学校附近网吧等校园周边环境。总务处为了确保应急管理物资设施到位,按时更换补充灭火器102个,新装窗户防盗网240个,防盗门40张。到期灭火器按时换粉,有安全隐患的水电路进行了整改和维修,每月对校内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教学楼、实验楼、食堂、楼道的水电线路和消防设施进行一次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xx年以来,学校加大投入,先后在教学楼、宿舍楼、操场安装了校园监控19个,配备电警棍3个;钢叉4个,在楼梯间张贴了标语或安全警示牌,设置了安全疏散通道和紧急照明灯,严格明确24小时轮流值班门卫制度,使应急管理工作步入正轨。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已经具备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良好能力。
四、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我校十分重视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快速反应、协同作战、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学校建立了应急演练制度,每年组织开展大规模专项预案演练活动。在紧急疏散应急演练和防震演练中,全体师生全部安全撤离楼体,疏散至紧急避难场所,我们的应急处置演练工作做到快速反应、沉着应对、严密部署、处置迅速。通过演练,不仅锻炼了救援队伍,找出了不足,还为提高应急救援技战术水平、快速反应能力和各处室协调配合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全体师生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当机决断能力,最大限度的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10.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篇十
一、森林防火应急管理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责任到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森林草原防火会议精神,本着对党、国家、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从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的全局出发,从思想上把森林防火工作放在第一位,增强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工作,严格按照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机构健全,责任明确,认真落实,局领导包片、干部包乡责任制,保证了森林防火工作常抓不懈,严阵以待,万无一失。去冬今春全县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二)狠抓森林防火宣传,营造全民森林防火的浓厚氛围。今年防火宣传月期间,我局共出动宣传车辆50台次、宣传员100人次,沿全县所有乡镇、村组进行拉网式巡回宣传森林防火相关法律法规。在县电视台黄金时间定期插播森林防火公益性广告,适时播放森林防火警示教育片。各乡镇积极行动起来,在进入林区道口书写醒目墙体标语300余条,张贴宣传画100多张,并对进入林区100多块固定宣传牌、碑进行统一刷新。1000多名护林人员深入农户,发放森林防火明白纸10000多份,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耐心做好面对面防火教育。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开辟防火宣传专栏,通过办讲座,上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森林防火教育,营造了森林防火浓厚氛围。
(三)狠抓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是森林防火工作重中之重。我局按照省、市关于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的通知精神要求,及时组建一支30人的专业扑火队,今年4月20正式成立。该队共有成员30名,其中局派干部2名,司机2名,其余26人均为公开招录。他们全部居住在县城内,便于短时间集结,迅速投入扑火战斗。专业扑火队上午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下午加强体能训练和军事化训练,适时进行野外扑火实战演习次数达10多次以上,不断积累丰富实战经验。所有队员实行聘用制,一年一聘,年终考核,末位淘汰。队员工资实行基本工资及奖励工资制。队员每月基本工资500元,月底准时打入各自帐户。为每个队员交纳了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所有队员后顾之忧。我局专门为扑火队筹建办公用房、食堂、宿舍、车库等基础设施,地点设在兴林苗圃院内。训练场地宽阔,空气清新,环境幽静。5月23日,顺利通过省防火办检查验收。
(四)狠抓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加强火源管理。进入3月份以来,县、乡共出动巡查人员900人次,及时查隐患,堵漏洞、促落实。力争做到“火患早排除,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力争将我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最低、最小。林业局干部包乡包场,县专业扑火队员和各乡镇、国营林场21支扑火队员全力以赴,越是恶劣天气,越是不敢马虎,上路检查进山过往车辆行人,拦截流浪人员和放牧人员,扣留火种,耐心说服教育,从源头上控制火灾发生。全县1000多名护林人员每天早出晚归,爬坡上梁,全身心呵护着全县的森林生态资源,默默奉献着青春和热血。
(五)狠抓森林防火工程建设。我县在原有12座了望台的基础上,去年新建一座了望台和一个防火检查站。并在清明、“五一”黄金周期间各乡镇增设临时防火检查站50多处,出动义务检查人员300多人。退耕还林地区开辟隔离带,每隔100米耕翻一条防火隔离带。清除农田林网下的落叶和堆积物。去年投资20万元,开设防火隔离带100千米,防火道宽度8米。一旦发生不测,可有效缓解火势蔓延。
(六)严格值班制度。我县防火期内投入储备库6个,防火物资储备充足,扑火机具进行了全面检修,油料24小时足量供给。防火值班室双人双岗,防火运兵车辆随时待命,专业扑火队员手机24小时开通,接警即走,时刻处于临战状态。各了望台人员全部上岗到位,结合卫星监测和地面巡逻人员,24小时不间断全天候监测,不漏一个山头,不漏一块林地,不漏任何死角。
(七)重点时期,全县投入防火兵力不下万人。兴林大业,防火为先!元旦、春节、清明、五一黄金周重点时期,林业系统干部不放长假、不休息,坚守工作岗位;各乡村都成立了防火巡逻队,全县投入防火兵力不下万人。任何时刻都不敢心存侥幸、松口气,来不得半点麻痹大意,扎扎实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了全县森林生态资源安全。
(八)存在主要问题及今后工作重点。随着我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工程的逐年实施,项目区内林草茂盛,可燃物逐年积累,防火任务越来越艰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今后森林防火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森林公安基层派出机构,增加警力,购置必要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继续加大森林扑火队伍建设力度。二是我县属于财政困难县,不能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森林防火建设,今后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项目支持力度,从而确保全县森林资源的安全。
二、林业有害生物应急管理工作
(一)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情况。我局坚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提升控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坚决遏制森林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势头,突出防治重点,强化防治措施,全面提高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整体水平。去年以来,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4.2万亩,防治面积3.69万亩,发生率为3.8%,防治率为87.8%,主要病害为杨树腐烂病,发生面积2.3万亩,防治面积2.05万亩,发生率为11.5%,防治率为89.1%,发生地分布在以中部各乡(镇)严重。虫害主要为落叶松尺蠖、杨毒娥,发生面积1.3万亩。防治面积1.14万亩。发生率2.6%,防治率87.6%,落叶松尺蠖发生地分布在沿坝各乡(镇)和国营林场,杨毒娥含在中部平原各乡(镇)。鼠害发生面积0.6万亩,防治面积0.29万亩,发生率2%,防治率72%,检疫苗木数8500万株,完成复检103公斤,检疫率98%。
在检疫工作中,加强森检队伍建设,确保检疫执法规范化,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制度,对本县自有苗木、做到随起运,随检疫,对外来苗木进行细致复检,对外省调运苗木没有“检疫要求书”的不予签发《植物检疫证》,没有提出检疫要求调入的苗木不能造林。因此今年我县苗木检疫数8500万株,完成种子复检10万公斤,未因苗木和子种调运而带入新的林业有害生物和检疫对象。
(二)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防治自觉性。在定期发布虫情预报的基础上,通过新闻、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群众的森防意识及防治的自觉性。
2、搞好体系建设,提高控灾减灾能力。首先加强标准站和中心测报点建设,提高我县森防系统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控灾减灾能力。实现有害不成灾。
3、提高科技支撑力度,是解决防治生产关键。结合我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现状,围绕生产搞科研,综合工程抓推广,实现科研和生产一体化,充分发挥科技力量,解决防治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4、搞好技术培训,鼓励学习,强化人员素质。认真搞好主要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有害生物的调查技术,检疫法规等为主要内容,开展业务培训,以提高我县森防检疫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存在问题以及问题分析
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害危害加剧。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降低发生面积有所上升,在当前资金欠缺、技术等有限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县发生严重的病虫增加,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县从未发现过的。过去的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天牛(类),杨树腐烂病至今还未得到很好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
3、基础设施薄弱。一是防治器械不足,现代防治能力差,不能适应当前防治工作的需要。二是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一些乡(镇)没有林业站、县森防站人员也不足,难以及时,有效地指导乡村两防治工作。
(四)今后工作重点
1、标准站建设,按照国家级标准站建设要求,继续搞好我县标准站建设,设备配套完善,目标制度上墙,加强站务管理,争取创建高标准森防检疫站。
2、预测预报报体系建设,以现有测报体系为基础,继续抓好病虫害测报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了解掌握全县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并结合林木资源现状及气候等相关资料,开展长期预报。发布全年发生趋势预报,同时汇总全年森林病虫害数据,并及时上报分析整理基层调查监测数据。
3、大力推进无检疫对象的建设。我县林木种苗流动频繁,要严格控制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必须从源头抓起,明年将在县林业局中心苗圃建立无检疫对象苗圃。
4、果树病虫害防治,以病虫情监测为基础,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做好新技术推广工作。
5、全面开展其它各项工作,一是加强检疫病虫害管理,认真执行种苗及其它繁殖材料的检疫要求等制度,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和复检工作。
11.电力企业应急管理 篇十一
关键字:电力;应急管理;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F272; F426.61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用电量逐渐增多,对用电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电力供需仍然存在不确定的因素、自然灾害和外力破坏威胁始终存在、设备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尚不完善等,这都将对电力安全构成威胁,就需要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学习和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加强对事故的分析预测,提高事前预防,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切实做到安全工作真抓实干,让安全推动企业的深化改革和保证经济的腾飞。
1.电力企业安全问题
目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教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下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2.电力生产中的应急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中,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就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起应急管理系统,其中的应急预案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成为了电力企业组织体系中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在电力企业的应急预案体系中,应急处置方案是基础。由于电力企业之间的生产规模、组织体系以及管理模式有所不同,那么所需要承担的风险系数也会各异。那么在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的过程中,要将关乎到电力企业风险的各项因素都考虑在内,其中涉及到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相关的岗位,从公司到班组,以至于岗位职能,都要将与之相适应的应急预案制定出来,建立起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规范化动态运作的系统。由于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起衔接,因此,在具体执行应急措施的过程中,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到属地为主,条块相结合的原则。为了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应急能力,要实施必要的培训工作。首先是应急基础教育,建立应急处置方案,将需要应急处理的事故的类型明确,将所要带来的危害程度做出判断,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在进行应急组织管理中,要对于每一位人员的管理责任加以明确,并落实到位。所谓的应急管理,就是对于电力企业中所出现的安全事故,要迅速地制定解决方案,并做到措施准确到位。
3.电力应急管理技术措施
3.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要解决我国电力应急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就要从管理体系出发,完善管理体系,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电力系统管理体系,要以安全管理为中心,并采用科学技术来进行救援工作,将新技术用于在救援工作中,可加快救援速度,在短时间里完成救援工作,降低经济损失。另外,完善管理体系还要求做好电子预案、演练评估以及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保证应急管理系统可以顺利运行,相关的部门可以积极配合各项工作。完善管理体系,要求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并做好救援准备工作,确保救援工作可快速展开,从而降低经济财产损失。
3.2做大做强通信建设
在电力应急管理中,通讯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现如今,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已经采用了新的通信系统,并且有些条件较好的电力企业,还建立了微波通信系统,当出现电力事故时,可采用语音电话来传达应急事件,指挥救援工作。现在,通信卫星公司也参与到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中,为其开设了卫星信道,急救工作便可通过卫星系统进行。另外,还可采用视频通信功能来掌握急救情况,指导急救工作,将整个急救情况通过视频或是图片的方式,传输给相关部门。加大通信建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急救工作在第一时间里可通过通信向相关部门传输急救信息,使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开展应急抢救工作,降低损失率。
3.3提高系统灾害水平
在电力应急管理中,对应急救援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预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可有效降低事故损失。所谓的预测预警,指的就是对电力事故的时间、地点以及受难人数进行预测,然后结合灾害的与预报情况,及所采集的当地的各种信息,进行事故预测工作。在实际生活中,当电力设备损坏时,电力系统就不可进行灾害等各项工作的模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力企业相关部门要进行紧急预案,并且为救援人员开展演练培训,让救援人员参与到模拟故障当中,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灾害实验水平。电力故障进行预测,并且提高电力系统的灾害实验水平,让救援人员参与到模拟实验中,是提高救援人员救援技能,降低灾害最有效的途径。
4.结束语
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力企业安全同应急管理的关系,并论述了当前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做好风险应急管理,以确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石斌.简论变电检修中断路器的维护[J].科技与企业,2014
【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格式】推荐阅读:
应急管理工作经验材料12-17
应急管理宣传活动工作总结07-30
镇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06-17
县应急管理局工作汇报10-15
创建应急管理示范学校工作总结06-13
学校应急管理宣传周活动总结06-21
应急管理局工作情况汇报07-11
乡镇20xx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07-23
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讲话稿07-18
科室应急管理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