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杨靖宇的故事

2024-12-02

革命烈士杨靖宇的故事(共12篇)

1.革命烈士杨靖宇的故事 篇一

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大量征兵。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

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

格录取。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

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黄继光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

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

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

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

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

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

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

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

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

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

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

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董朗(1894.4.24-1932.10),原名董嘉智,号仲明。四川省简阳县(今属成都

市)平安乡董家河村人。1919年到上海,受爱国反帝群众斗争的影响,入大中

华纱厂做工,并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924年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

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大革命时期,1924年3月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在教导团任排长。10月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的战斗。1925

年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以及平定军阀杨希闵、刘镇寰叛乱的作战。

11月调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后通称叶挺独立团)任参谋,并担任中共独

立团党支部干事会成员、组织干事。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参加汀泗桥、贺胜桥

等重要战斗。1927年春调任国民革命军第24师70团1营营长。5月在河南参

加大败奉军的上蔡战役,战后升任70团团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

月参加南昌起义,南下途中指挥所部参加会昌战斗。起义军在潮汕失利后,与

24师党代表颜昌颐率余部1000余人到惠阳中洞,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部队

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2师(又称红二师)第4团,先后任团长、师长兼团长。

10月底,在农民武装配合下,攻占海丰、陆丰县城,取得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

义的胜利。1928年1月,率两个团出击紫金、五华,拔除地主武装据点,开展

土地革命,扩大红色区域。5月率部与红4师一起反攻海丰县城。7月任中共东

江特委军委委员。同年冬,海陆丰斗争失利,1929年初离开东江,经香港赴上

海。6月奉中共中央指示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中共湘鄂西前委委员,负责军

政训练班的工作。1930年10月任红4军参谋长,后调湘鄂边革命根据地,任

教导1师参谋长、独立团参谋长,中共湘鄂边特委委员,与王炳南等率部坚持湘

鄂边游击斗争,参与指挥湘鄂边反“围剿”作战。1932年9月,率部掩护湘鄂边

特委机关突破敌军重围,到达湖北省洪湖革命根据地的江陵、沙岗一带。10月

在“左”倾机会主义者推行的肃反中被诬陷错杀,时年38岁。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

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

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

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

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

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

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

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

“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

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

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

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

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

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

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

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

永垂不朽。”

邱少云纪念碑

[编辑本段]邱少云的战友讲述被历史遗漏的细节

在所有关于英雄邱少云的文章中,都没有提到担任邱少云所在的3班副班长、所在的1排排长的曾纪有,而他恰是与邱少云最“亲密”的人。邱少云之弟邱少

华看望哥哥生前所在连队

初春时节,在南宁市长堽路的烈士陵园,担任该园顾问已离休多年的曾纪有接

受了记者采访,谈起了那段与邱少云共同战斗的岁月。作为邱少云的排长,他的回忆与公开报刊媒体所说的邱少云却有些不同。

1946年9月,刚结婚不久的曾纪有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从此离开故里,转

战南北。1949年4月在与解放军作战时,已是国民党军队排长的曾纪有率12

名士兵投诚,从此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随着解放大军节节胜利,曾纪有所在的10军一路南下、西进,到达四川。四川解放后,驻扎在简阳县(今简阳市)的部队

(29师87团3营9连)改为简阳县大队,负责在简阳剿匪,曾纪有在这支部队里

担任9连1排3班副班长。

“1950年3月的一天,我从医院看病回来,”曾纪有向记者回忆说,“连队的一

名干部将三个小伙子领到我面前说,部队招了一批新兵,这三个分到你班里。其

中一个就是邱少云。邱少云那时18岁,他说是简阳县养马河山茶村人。他一米

六五左右的个子,一脸肉疙瘩,人长得很结实,但不爱说话,在班会上有时要点

他的名才发言说几句。”

新兵入伍要参加培训,沉默寡言的邱少云表现不算很积极;在参加劳动时还有些自私,拿着一把好铁锹就不愿跟其他人换,有一次因跟一名老兵争铁锹,竟打了起来。见此情况,作为副班长的曾纪有要拉他一把,就将他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经常给他开“小灶”,谈心。渐渐地,邱少云纪律性有了很大好转。

一段时间培训后,邱少云便参加了剿匪斗争,曾纪有把他带在自己身边。5月的一天,曾纪有领导工作组外出执行任务,途经山茶村时,发现村旁有一座奇怪的屋子,屋顶一半是瓦一半是草,屋前一位中年妇女拉着一名10多岁的男孩站着。曾纪有心生怀疑,问邱少云:“这房子怎么这么怪,会不会是土匪的观察哨?”邱少云有些不好意思地答,“这是我的家。”曾纪有有些惊讶,说:“是嘛,那妇女是谁?男孩又是谁?”“是我妈和我弟。”“你爸呢?”“我爸已死了。”“想不想回家看看?”曾纪有问,邱少云答„想‟,但曾纪有没答应他,因为剿匪时期,不宜暴露家人目标,以避免遭到报复。曾纪有看到邱少云眼里溢满了泪水,他也只有在心里叹一声气。

当年10月,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第10军改为志愿军第15军,师以下编号不变,从简阳开进朝鲜参战。此时曾纪有改任1排排长。

采访曾老之前,记者收集了不少有关邱少云英雄事迹的文章,记者注意到,曾老的回忆与这些文章有很大差异。“很多文章说邱少云是重庆市铜梁县关溅乡(今少云镇)人,他怎么是四川简阳人?而且邱少云纪念馆也是建在铜梁县。”记者问。“这我就不知道了,多年来我也几次寻找过这个谜。”曾老说。

邱少云烈士使用的冲锋枪亲眼目睹邱少云壮烈牺牲

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了半个小时,他一动不动

进入朝鲜后,部队加强了训练力度和思想教育力度,在革命的大熔炉里邱少云进步很快,他对武器特别有悟性,部队装备的苏式武器如转盘冲锋枪、爆破筒、莫洛托夫手雷,他一摸就会,成为了一名标兵。

1952年10月,志愿军决定打响上甘岭战役,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而要取得战役胜利,必须炸掉敌军增援必经的康平桥;要炸掉康平桥,又必须先拿下391高地。391高地半山腰敌军布下了一个加强营,不仅火力强大,还构筑了坚固的地下碉堡,强攻是不可能的。指挥部决定派一支部队秘密潜入敌军后沿的半山腰,埋伏24小时,一旦进攻时间到,迅速抢占391高地。曾纪有所在的一排担起了这个重任。

10月23日下午6时,我军向敌军阵地猛烈发射炮弹,趁敌军慌乱之机,1排52名官兵(本为48人,上级临时增加4名医护及话务人员)浑身插满芦草匍匐前进,三小时后,部队静悄悄地进入预定地点,我军炮弹也停止了。

“这次行动特别重要,上级对我们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进入阵地后,我们只能脸埋在地上,双手趴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地待命。因为我们只距离敌人阵地30米左右,稍发出点声响,弄出点动静,就可能被发现。即使敌人发现了我们中的哪个,谁也不能有任何动静,更不能反击。”

50多年过去了,但曾老对那场战斗记忆犹新。“那天,刚下完一场雪,万物萧瑟,大地一片寂静。也许是太沉静了,敌人反觉得不安,怀疑我军搞什么名堂,可是又不敢出来巡逻,就不时地对周围地带进行骚扰。先从碉堡里打出十几发烟雾弹和毒气弹,我们戴上口罩,敌人没弄着我们,反呛着了自己,我们能清楚地听到他们咳嗽、骂娘声。下午2时左右,敌人又向周围打出数百发炮弹,其中不少落在了我们的潜伏区,一些人受伤了,也有人阵亡了,但我们还是纹丝不动。”“邱少云不是你们牺牲的第一个战士?”记者问。

“不是。”曾老接着说,“约下午4时,敌人又打出来数十发燃烧弹,其中有4发落在了我们埋伏区,顿时火熊熊燃烧起来。其中一发正落在了邱少云身边,火很快烧着了他身上的草。我就埋伏在他身后5米的右方,看得清清楚楚。我心提到了嗓子口,因为邱少云是尖刀班战士,负责战斗打响后剪断敌人的铁丝网,所以埋伏较靠前,在第3排,离敌军铁丝网只5米左右,他只要稍动一下,就有可能被发现,整个排也就会被发现,整个行动也就失败。但是英勇的邱少云同志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烧。我看到他的手指深深地抓进土里,想着他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心里想:邱少云,你是最坚强的战士!我当时心里说不出有多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战士生命垂危,却不能救他,可是军令如山,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动。现在想起来,我的心仍在颤抖。战斗中免不了牺牲,如果是一枪过来,中弹身亡,让人还好受点,可邱少云是被大火活活地吞噬生命啊。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了半个多钟头,我眼睁睁地看着邱少云由一个活生生的人慢慢变成一具焦体,心里难受得像刀在剜。”

邱少云在烈火中 “有些文章上说邱少云身边有一条水沟,他若滚进沟里就能活命。是这样吗?”

“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在半山腰,哪来水沟,有水沟,在那寒冬也没有水。”“有文章说,当时有些士兵为救邱少云,向连长程子英请示打响战斗……”“这是不可能的,当时阵地上最高指挥官就是我。我们的任务就是埋伏待命,谁也不准乱动,话也不能说一句。”

战斗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下午5时40分,我军向敌人阵地发起了猛烈地炮击。将1排前方的阵地轰炸5分钟后,轰炸转移了,1排在炮火转移的5分钟内迅速占领了391高地主峰。因为5分钟后炮火将轰炸他们潜伏的地方,以断敌人增援之路。在敌人的几次“骚扰”中,1排出现了严重伤亡,但战士们斗志高昂,冒着枪林弹雨冲了上去。占领主峰后,曾纪有向空中发射了三颗传达胜利的信号弹。突然一个暗堡里射来一排子弹,曾纪有中弹倒下了……

“很多文章里说,当时你们有一个营500多人潜伏到敌方前沿阵上,怎么才52人?”记者问。

“那是错误的,就52个,也不是潜伏到敌方前沿,而是后山腰。”曾老拿出笔,给记者画了一张当时的地形图。“这项任务极为秘密,不可能派那么多人去。我是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师部单线直接和我联系,除了我和师部领导,谁也不知这项任务。当时师部还派了一名干部来协助我,可惜还没进潜伏地就被敌人的燃烧弹投中,牺牲了。”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己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颗树抬到岸上搭桥用。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终于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

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献身。刘传文烈士,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

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国民党军刘志陆部下当副官)在部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国民党政治腐败,军心涣散,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农闲磨豆付,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文参加革命队伍后,英勇善战,积极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上下畲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文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义愤填膺,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晓,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1928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乾古的新屋和罗浮义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曾经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经常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因此,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文同志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尧古两次带领军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

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联合赤卫队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土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进,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黄洋界保卫战

1928年8月,湘赣敌军乘红四军主力在湘南失利,欲归末归之际,大兵进犯,侵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平原地区,最后又以四个团的兵力进攻黄洋界,企图一举侵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听到敌人即将进攻的消息,一营营长陈毅安率一营的一、三两个连急行军回到黄洋界下的小井,召开会议,布置战斗,并进行了紧张的战斗动员。后方医院的轻伤病员纷纷要求重返前线,儿童团、少先队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也全部动员起来,赤卫队、暴动队、青年妇女也积极组织起来,准备配合红军作战。红军和地方武袋还建造了竹钉阵、铁丝网、篱笆、滚木擂石、掩体工事,在黄洋界哨口筑起五道防线。整个井冈山严阵以待,准备狠狠打击来犯之敌。

8月30日,云雾散后,湘军吴尚部和赣敌王均部共四个团开始进攻黄洋界。红军指战员和地方武装凭借黄洋界天险,利用石块、滚木擂石、竹钉和手中的武器打退了敌人四次冲锋。下午四时许,敌人不甘心失败,重又组织了规模更大的进攻。就在这时,红军战士把二十八团留在茨坪红四军军械处修理的一门较好的迫击炮抬上了黄洋界,安放在红军指挥阵地附近。当时,只有三发炮弹,由于受潮,前两发炮弹成了哑炮,这时,第三发炮弹出膛了,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在敌群中炸响了。这时,埋伏在各个山头的少先队、儿童团纷纷点燃了煤油桶里的鞭炮,在树梢上挂起红旗。一时,黄洋界上枪炮齐鸣,红旗招展。敌人原先得到情报,是红军主力不在井冈山,这时,看到这种阵势,以为我红军主力已回到井冈山,吓得魂飞魄散,连夜逃回酃县境内去了。

事后,红军战士套用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腔填词,编了一段唱词:“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纷纷。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蒋贼发来的兵。一来是,农民斗争少经脸,二来是,红军主力离开了永新,你既得宁冈、新城多侥幸,为何敢来侵占大小五井?你既来把山来进,为何在山下扎大营?你莫左思右想心计不定。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救兵。你来,来,来,请到山上来谈谈革命。”在黄洋界上唱起了《空山计》。毛泽东在率领红四军主力回井冈山途中,行至黄坳,闻听黄洋界保卫战大捷的消息,欣然命笔,挥毫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著名的诗篇,赞扬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毛委员送棉衣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毛泽东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

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

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2.革命烈士杨靖宇的故事 篇二

一、革命烈士不是社会牺牲品

鲁迅认为悲剧的性质是“将人生

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祥林嫂的江悲剧正切合这一点, 勤劳、善良、顺从苏的祥林嫂在社会中苦苦挣扎, 最终仍新

逃脱不了成为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

牺牲品的命运。然而, 拿鲁迅的这一判●

断, 悲剧就不适合夏瑜、“左联”五作家新等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试以黄淑英军 (峻青《党员登记表》) 为例, 祥林嫂无

可选择, 只有死路一条, 而黄淑英只要把党员登记表交出来, 就可保全性命。即使黄淑英也无可选择, 面对敌人的屠刀, 她依然会大义凛然, 从容就义, 因为她知道党员登记表重于她的生命。其中生命的消亡当然令人悲痛, 但他们的牺牲绝不是悲剧, 因为他们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精神激励了更多的人投入正义事业, 一代代革命英雄前仆后继, 终会完成未竟的使命。对于他们来说, 精神辐射的价值远远大于生命的价值, 所以他们不能苟活。价值小的东西毁灭了, 而换来更大价值的东西, 这不是悲剧。从革命者自身看, 他们自投身革命的那一刻, 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白莽译裴多菲诗述志:“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二、革命烈士不能等同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关天培等, 他们或为奸臣所害, 或捐躯沙场, 生命的终点均落在了儒家伦理境界最辉煌的顶峰上———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他们抵御外侮, 安邦扶民, 符合黎民百姓的强烈愿望和切身利益, 因此他们的死引人同情, 令人敬仰, 使人震撼, 革命烈士则与其不同。

民族英雄的壮举, 往往是个体或少数人的行为, 他们面对敌对的无可抗拒的非正义力量, 无力回天, 又不愿向恶势力屈服, 只能舍生取义, 以身殉道。而近现代的革命者则是在一种先进组织的号召和激励下, 代表一种新生力量向旧势力挑战, 革命者的牺牲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时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其精神“惊天地, 泣鬼神”“不半载, 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许多民族英雄, 是在忠君报国与侍养父母、戍边远征与爱情婚姻、个人幸福与社稷安危的矛盾冲突中选择了符合中国伦理道德的行为准则。如“忠孝不能两全”, 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匈奴不灭, 无以家为”,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男儿当效死边地, 马革裹尸”, 其语言和行为本身蕴涵着一种悲壮的精神, 体现着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内核。他们的献身除了“民本”的一面, 还有“忠君”即维护君主为首的统治阶层利益的一面。所以屈原在忠君报国与权贵排挤间举步维艰, 最终被来自双方的巨大张力撕得粉碎。而现代革命者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远大的社会理想, 崇高的精神境界, 他们相信新生力量必将取代旧势力, 一个黎庶安乐的社会将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实现。所以, 他们的牺牲蕴涵着一种令人振奋、乐观的精神实质。

三、革命烈士不能等同于农民起义领袖

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领袖如陈胜、李自成, 虽然代表着一种进步的力量和人民的利益, 向统治者奋起抗击, 但他们缺乏一种组织, 缺乏一种正确的思想指导, 他们无论成功与失败, 都失去了普通人民的品质, 因此他们的结局是可悲的。如阿Q的“革命”目的不过是复仇和满足个人私欲, 他的“革命”行为令人悲哀, 他的死令人“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而革命者不为私利, 他们的死是为了革命, 为了人民, 为了即将建立的新政权。所以即使面对敌人的恐怖恫吓、严刑拷打, 他们仍乐观地看到新世纪的曙光, 如《红岩》中的许云峰、江姐、陈然, 作《最后一次演讲》的闻一多先生。

四、革命烈士不能等同于古希腊悲剧英雄

古希腊悲剧英雄如普罗米修斯、阿卡琉斯、俄狄浦斯等, 他们身上反映出特有的古希腊悲剧意识, 即人与命运抗争的外部原因, 从根本上来说是来自神灵的不可捉摸、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 人在这一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具有悲剧性的感染力, 因而引起怜悯、同情和崇高感。如俄狄浦斯试图逃离命运的摆布, 但却恰中了弑父娶母的神谕, 最终抵瞎双眼, 自我放逐。而现代中国的革命烈士, 是一群无神论者, 他们不是与命运抗争, 而是代表着人民向反动旧势力宣战。他们的行为顺应社会现实生活的逻辑和历史的进程, 恰恰反映了人对命运的一种征服, 显示着不可抗拒的英雄力量。如“左联”五烈士之一的白莽, 若服从命运安排, 也许会跟他的哥哥一样, 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 而他却慷慨激昂地写下《别了, 哥哥》, 不久又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 革命者的牺牲显然远离“悲剧”内涵所指, 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先烈们, 为社会为人民换来更大的价值, 其神圣感远远大于悲剧感, 其崇高意识远远大于悲剧意识。所以, 不能把他们的牺牲看做是时代悲剧。

新课程背景下, 做好听评课活动是实现同伴互助,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方式。但是, 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对听评课活动, 并不愿意参加, 教研活动的成效也不高。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教师积极性低造成活动成效低, 活动没有成效自然大家都不愿意多参加。分析其原因我想最少有两点是主要的, 一是传统听评课观念的影响, 二是教师教研能力缺乏, 没有掌握有关听评课的路径与方法。

一、传统的观念是评课就是评人

传统听评课往往是评人, 对人的评价占主要位置, 而对课的河

研究探讨退到第二位, 课成为评价人的载体。听评课主要针对的

是: (1) 人的素质水平高低的评价。 (2) 甄别选拔人才。听课是为了迁

选拔优秀, 甄别好坏。从听评课中发现人才, 与人的前途发展相

关。 (3) 学校检查督导。听评课的目的主要是检查老师的工作态●孟度、工作状况, 而不是对教学艺术等相关内容的研究探讨。繁

这样的听评课结果往往与老师的高低利害相关, 它可能影响到老师的声誉或学校优秀的评选、奖金的发放等等。因而老师一不愿开课, 二不愿听课, 也不愿意评课。

二、端正态度树立新观念

要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 首先必须转变听评课的观念, 树立“课即是课”的思想, 端正听评课的态度。

我们为什么听评课, 是为研究探讨教学, 进而改进教学。课即

是课, 与人的评价相关但是低相关, 研究、改进教学是听评课的终极目标课时, 课堂教学上所反映的种种现象才是我们关注和探讨的主要问题。课,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更应当充分明确, 因为听评课的老师都是自己同事、成长中的同伴, 在研讨交流中, 老师对课的研讨应当凸显, 摆在第一对人的评价主要是从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角度出发, 是为课的改进服务的

三、听评课有目标

如何听评课呢?一堂课是一个立体,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从不同出发就有不同的评价。课堂里有什么, 有的是老师和学生的活动, 以及活的结果。一般来说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看到, 什么都评到。因而本教研活动首先应当确定明确的主题, 参加听评课的老师首先应当确定课的主要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 听课前教师应对主题目标进行思考考虑为达到研究目标听课中应当记录的内容与方法, 制定听课的策略, 按制定的目标方案记录、思考。这样课前有准备, 课中有目标, 评课研讨能做到就课论课, 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对课的研讨才能在各个角度里拓伸。这样的研讨评课言者有据、听者有得, 活动才是有效的, 教师也乐意参

我觉得听评课目标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听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合理, 有没有越位、错位、缺位等

(2) 听策略。课堂教学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激发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教学辅助性手段等, 课堂教学操作手段方面的思考

(3) 听学生。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效果考察, 教学中学生力的培养, 学生参与学习的活跃程度, 与学生的学相关方面的探讨等。

(4) 听艺术。课堂教学中反映教师教学艺术的内容, 例:课堂生成的艺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教师教学提问的艺术等。

(5) 听思想。课堂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教学理念、教学观点、教学方新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的对比等。

(6) 听教材。教师对教材的解析是否适当, 挖掘是否到位;教学中选材材料内容是否精当, 使用是否充分;“用教材教”观念是否得到落实等。

3.革命烈士后裔群像 篇三

阳春市革命烈士谭宏庭的孙子谭富文,自幼勤奋好学成绩拔尖,2006年以844分阳江地区理科第一名的好成绩,选读于广东中山大学。因品学兼优年年获奖学金,2010年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并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专业研究生。2012年7月毕业后,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招聘为研究助理。

大埔县西河镇汶水村一烈士家庭两个儿子先后考上青海医学院和上海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大儿子谢年谨毕业后就职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现为该院拔尖人才;另一儿子谢年明毕业后在上海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是公司的业务骨干。

汕尾市城区烈士蔡覃治有蔡惠玲等五位曾孙,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先后考上西南政法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院校。通过助学,他们先后完成了学业,走上工作岗位。蔡惠玲在读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连续两年被所在单位党组织评为优秀党员,其他四姐弟妹几年来也都被所在工作单位评为优秀员工。他们在工作岗位积极努力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仁化县董塘镇村民谭政宗,其祖父是1928年参加仁化农民运动的烈士。他原来经济相当困难,一家七口年人均收入1500元。为供四个儿女读书,曾负债八万元。1995年起,他三个女儿先后考入星海音乐学院、中山师范专科学院和佛山科技学院,都曾为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而十分纠结。得益于烈士后裔助学金的资助,三个女儿顺利完成学业。现两个女儿开公司经营外贸和房地产生意,一个女儿当老师。谭政宗家庭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他在县城购置了新房,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龙门县烈士后裔龙伟强,2004年就读广州公安大学期间,因家庭缺少劳力,经济较困难,曾想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县老促会了解后及时给他发放助学金,再加上政府又给予资助,使他安下心来继续学习。2007年毕业后考取了公务员,录用在阳东县公安分局工作。参加工作后,他省吃俭用,常寄钱回家,还资助弟弟就读技工学校。其弟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工作中华保险公司录用。现他家庭已脱贫,逐步走向富裕。

封开县江口镇困难烈士后裔曾晓瑜,2001年高中毕业后考上华东师范大学,县老促会每年资助她2000元,并帮助她申请助学贷款。2005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在一家台资企业当工程师。 2008年她又受聘于一家外资企业任资源版图工程师,年薪52万元。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化州市革命烈士陈伯伦的孙子陈金佑,2005年考上中山大学,2009年考上中山大学研究生。读大学期间,他靠政府助学贷款、做家教、打假期工维持学业。在他读书期间,各级老促会先后对其支持了14000元。2012年7月他研究生毕业,现在广州工作,月薪6000多元,家庭正在逐步走出困境。

解放战争时期开平县“建鹤人民救乡自卫大队”中队长熊榕秋的孙子熊海泉,1996年考上华南农业大学,两个妹妹也在读书。由于家境贫穷,面临辍学,老促会得知后,向他们三兄妹发放了烈士后裔助学金,支持他们完成了学业。三兄妹不忘本,就业后先后捐资1万多元支持家乡修建水泥路和文明村建设,乡亲们对此称赞不已。

陈本先是英德市桥头镇烈士后裔,2005年考上广州大学,是老促会及时资助了部分资金加上亲友的帮助,使他踏进了大学的校门。2007年开始,清远市老促会通过努力提高对烈士后裔补助标准,他得以每年受助5000元。大学毕业后,又是在市老促会领导的帮助下,2009年12月被清远市交通局路桥公司录用。他积极工作,乐于助人,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除平时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捐款活动外,还每月定期向李连杰“壹基金”和腾讯公益网进行捐赠。

感恩之言

此刻,我身上好像流着先烈火一般的热血,光荣感、责任感油然而生。我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学好科技文化知识,告慰先烈,报效祖国。

——高州市泗水镇烈士后裔卢权武,2000年时就读茂名学院,当他首次领到1400元烈士助学金时,激动地说

如今,我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读书到工作,我的角色变了。但是继承的革命烈士精神没有变,对关心和帮助我们烈士后代的老区领导的敬意和感恩之心没有变。对未来,我充满信心和期待,我要踏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回报社会,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革命传统传递下去。

——南雄市油山镇烈士后裔陈水明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烈士后代,在我家处于困难之际,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使我们兄弟二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享受助学金。现在,我们都有工作了,生活也稳定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党和政府以及老促会对我们的关怀。

——台山市端芬镇烈士甘三后代写给市老促会的感谢信

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能出三个‘状元’,过去想都不敢想啊!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更要感谢老促会的老同志。

——海丰县革命烈士后裔刘怀一家6口人,三个孩子,一个考上北京中华女子大学,后因品学兼优,被选送国外留学,另外两个孩子也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2006年我从怀集洽水镇茶岩村这个边远山区来到深圳职业学院就读,很荣幸作为烈士后裔享受到县老促会助学金。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政府和社会对我祖父的肯定和对我们烈士后裔的关怀和厚爱……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让革命烈士精神代代相传。

——怀集县烈士后裔张广林表示,作为一名革命烈士后裔,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予我们资金帮助,减轻了学费压力。此时的帮助,犹如雪中送炭,温暖着我们的心。这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代表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困难的烈士后裔。

——广宁县五和镇革命烈士后裔罗三汉,在烈士后裔助学金扶持下,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成为深圳一科技公司员工。他表示,要知恩图报,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尽自己所能回报党和政府,回报社会

感谢党,感谢省、市、县老促会老领导不忘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助学金虽然不多,但犹如冬天里的一盆火,使我倍感温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一定不辜负老促会领导的期望,学好本领,奉献社会。

——惠来县革命烈士后裔林国生,在2008年8月写给老促会的感谢信

4.革命烈士的故事精选总集 篇四

一天,海娃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原来啊这天鬼子的大部队进山去抢粮食了,炮楼里只剩下了“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正是我们八路军端掉鬼子炮楼的绝佳时机。

海娃爸爸就把攻打鬼子炮楼的路线图画好装到一封鸡毛信里,叫海娃马上送给二王庄的张连长,通知他们来打炮楼。海娃二话没说,就勇敢的接受了任务,赶着羊群就上了路。

没想到,一出山沟,就碰上了鬼子!“这可怎么办?要是鬼子搜身,鸡毛信不就暴露了吗?不行,我得想想办法。”说时迟那时快,看着羊群,海娃灵机一动,

诶,就把鸡毛信藏在了“老头羊”肥肥的尾巴下面。两个小鬼子把海娃从头到脚搜了一遍,什么也没发现。就把海娃和羊群带到了一个打谷场,杀了羊吃肉,幸好,“老头羊”没有被杀到。

鬼子吃饱了,就把海娃夹在中间睡大觉。海娃心中装着任务,哪睡得着啊!到了深夜,他看鬼子睡得像死猪一样,就悄悄的从鬼子窝里溜了出来,取出鸡毛信。

撒开双腿、就像兔子一样直奔二王庄。要到二王庄的时候,鬼子才追了上来。望着这群愚蠢的小鬼子,海娃计上心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正在山路上迷迷糊糊呢。

这时,海娃的手中了一枪。跑在前面的海娃突然高声喊起来:“八路军叔叔,快打鬼子啊??”霎时间,四面里的八路军瞄准鬼子的脑袋,乒乒乓乓的就开了火,打得鬼子是希里哇啦的就丧了命啊!

5.缅怀革命先烈 聆听烈士故事 篇五

记嵊泗县关工委和团县委、各中小学清明祭扫烈士墓活动

清明时节雨纷纷,“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怀着对先烈崇敬的心情来到革命烈士陵园, 缅怀革命先烈,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英灵……”清明时节,嵊泗县关工委和团县委、各中小学师生一起革命烈士陵园举行了清明祭扫烈士活动。共700名师生在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圈,每个学生每人手持一朵亲手扎的小白花向烈士默哀三分钟,将手中的小白花轻轻地放在纪念碑前。一群新少先队员和新共青团员在庄严的烈士碑前举行入队、入团仪式。县关工委宣讲员洪良鹏老教师为在场的师生作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舟山市嵊泗县关工委办公室

6.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篇六

1940年2月23日,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人民心目中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倒下了.一群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蜂拥而上,割下了他的头颅,剖开了他的腹部,可是当敌人面对杨靖宇将军的尸体时,完全骇然了,空荡荡的肠胃里,没有一丁点儿的食物.支撑着这位钢铁战士的竟然只是一些枯草,树皮和棉絮!每每看到这里,我都会热泪盈眶

1940年2月,杨靖宇将军率领直属部队的少部分同志在联系大部队的途中被叛徒告密,陷入日寇的重重包围之中.杨靖宇将军带领部队左冲右突,日夜抗战,始终没有甩开敌人.为了保护有生力量,杨靖宇将军决定只留下两名警卫员跟随自己,利用自己吸引敌人的注意,让在突围中受伤的战士转移.几天后,杨靖宇将军身边仅有的两个警卫员也在下山寻粮途中被敌人发现,相继遇害.杨靖宇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昼夜.鬼子劝杨靖宇将军投降,可杨靖宇高声喊道:“共产党员宁死不降!为革命牺牲没有什么可惜!”

日本鬼子恼羞成怒,一次又一次地组织火力朝杨靖宇疯狂扫射,但终因寡不敌众,杨靖宇将军不幸中弹牺牲

7.蔡林蒸 从失业工人到革命烈士 篇七

蔡林蒸是蔡和森、蔡畅的哥哥。一九二三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担任过虹口工人组组长。一九二五年,在震惊中外的省港罢工中,担任省港罢工纠察支队队长,在与敌人的殊死斗争中不幸牺牲。他勇敢坚强的斗争业绩,充分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和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

蔡林蒸又名鹿生(麓仙),一八八九年四月九日出生于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永丰镇。他的父亲蔡蓉峰是永丰镇一个中等商人的后裔,分了点田产,坐吃山空,后来破产,到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兵工厂当了个小职员,母亲葛健豪,是反封建、求进步,在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中留下了足迹的杰出妇女。蔡林蒸姊妹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三。大姐蔡庆熙,二十六岁时丈夫病故,因受欺凌带了唯一的女儿刘昂回到蔡家;大哥蔡麟生二十二岁时病故;大妹顺熙十一岁夭折;蔡和森和蔡畅是他的小弟和小妹。

蔡林蒸年轻时家境已贫,没钱念书。他很羡慕大哥读过书,见多识广,也就勤奋自学认点字。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刚成年就在镇上一家商店当店员,度过了六年店员生涯。后来他和永丰镇附近一位姓曾的农村姑娘结了婚,生了一个女儿。

一九二0年前后,蔡和森失业了,在永丰找不到工作,只身来到长沙周家台子,找父亲和大姐,在岳麓山下一个叫二里半的地方租了三间廉价的农民茅屋住了下来,有时穷得一天也吃不上一顿饭。生活的折磨,使他养成了一种沉默寡言的性格。

一九二一年冬,赴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被法国政府以“宣传共产主义罪”驱逐回国,蔡林蒸知道后,为弟弟、弟媳能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工作而感到自豪。后来他在上海的工厂里做工,搞工人运动,曾担任过虹口工人组组长,一九二三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期间,因为常与蔡和森、向警予接触,蔡林蒸的思想大为开阔。他特别敬重向警予的为人,把她看作自己的良师益友。

一九二四年二月黄埔军校建立,他应当时形势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习。在校期间,他认真学习,刻苦锻炼,有一手好枪法。母亲葛健豪发现这个曾被穷困压得走投无路的可怜儿子,走上革命道路后精神面貌完全改观,感到无限宽慰,回到湖南对家人高兴地说:“鹿生参加革命后完全变成一个新人了,精神振奋,思想活跃,有说有笑,前后判若两人。”

一九二五年为了声援“五卅”惨案,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州、香港的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举行了闻名中外的省港大罢工。蔡林蒸被调到省港罢工纠察委员会纠察队,担任第三大队第十支队队长。为了反击英帝国主义对广州的封锁,罢工委员会于七月十日宣布对香港武装封锁,断绝交通,同时派出工人纠察队开赴各海口驻防,执行封锁任务。蔡林蒸奉命率队驻守宝安县大鹏半岛沙鱼涌、王母圩一带,截留私运出口的粮食,查缉走私物资,与英帝国主义展开面对面的斗争。陈炯明残部伙同地方土匪几百人,经常来往于香港沙鱼涌一带走私。纠察队驻防后,增派步哨警戒,加强了缉私活动。匪徒们扬言要缴纠察队的枪。蔡林蒸的第十支队只有百把人,三十多支枪,要对付这么多武装雄厚的匪徒们是有困难的,但他沉着镇定,毫不畏惧。他对队员们说:“我们要坚守阵地,绝不让敌人从这里打开缺口。”

十月下旬,蔡林蒸患病卧床,他深知敌情紧迫,仍坚守岗位,处置若定。十月三十日,数百名匪徒包围了驻王母圩的第十支队。蔡林蒸一面沉着指挥应战,一面派员冲出重围,求援于附近的第九支队和驻深圳的铁甲车队。英军和匪徒们通过被俘人员知道了十支队的实力和蔡林蒸患病,便集中各方面的军队,企图在沙鱼涌对省港大罢工进行一次军事打击。

十一月四日,英帝国主义搜罗了陆军一千多人,配以大小兵舰和飞机,向沙鱼涌纠察队发起进攻。匪徒们占领了东、南、北三面的山頭,包围了纠察队驻地。患病卧床的蔡林蒸听到枪声,立即拿起枪上火线,指挥战斗。至七时三十分,三面敌军各增加百余人,兵舰上的二百余名士兵亦同时登岸,又从香港飞来飞机一架,驶来大兵舰一艘,用机枪对准纠察队扫射。一时弹如雨降。九时许,所有高地均被敌人占领,沙鱼涌街口也失守,纠察队决定突围。南面海滩被英国兵舰密集火力封锁,东面是敌人主力。于是由铁甲车队长周士第带领部分队员在前,铁甲车队党代表廖乾五率领工人纠察队居中,排长李振森率员断后向东冲去。为了分散敌人,蔡林蒸带领部分就差队员向敌人据守的山头冲锋。他身先士卒,冲在前面,身负重伤。附近海关的厨房工人把他抬到厨房,用禾草隐蔽起来。但匪徒们发现血迹,跟踪追击,终于把他搜了出来,并向他补开了几枪。凶残的敌人还将他的尸体砍成四块,丢进海里。年仅三十六岁的蔡林蒸就这样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8.革命烈士的诗歌 篇八

血还在流诉

说歹徒的凶残

血还在流诉

说他的英勇

但他倒下了

应对歹徒心会胆怯

手会哆嗦,正义感也会泯灭

而有的人不会

他就不会

但他倒下了

但他倒下了

敲响了警钟

我们的英雄在土里掩埋

★ 《革命烈士诗》

★ 革命烈士事迹

★ 革命烈士名言名句

★ 革命烈士寄语怎么写

★ 革命烈士 永垂不朽作文

★ 31革命烈士诗二首教案

★ 革命烈士事迹读后感·0篇600字

★ 清明节对革命烈士的寄语

★ 清明节缅怀革命烈士优秀作文

9.革命烈士陈辉的光荣事迹 篇九

4月2日,涿州市实验中学1600多名学生肃立在烈士墓前,听市老干局和市老年摄影家联谊会的老同志讲革命先烈们的故事。

4月3日,涿州市南皋店小学的学生来了,他们在烈士墓前集体朗诵陈辉烈士的诗歌《为祖国而歌》。

后来南关小学的学生也来了。他们站在烈士墓前,有人竟忍不住悲痛悄悄地抽泣起来。

南关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朱雨萌在《清明,这美好的日子》里写道:“听老师说,涿州市烈士陵园在林屯乡西管头村西侧,离我们学校大约5公里,陵园里有张廷瑞、陈辉、陈琳等烈士陵墓和英雄事迹展览室。”“在默哀时,我们安静极了,没有一点声音。我们都在心中与烈士默默交流。”“要向烈士敬献小白花了,我走到陈辉烈士的墓前,轻轻地把小白花放在墓碑前,看到高高的墓碑篆刻“永垂不朽”的字,回想着烈士的生平事迹,我的眼睛模糊了。”“在回来的路上,墓碑上的诗句和烈士事迹,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要把今天的一切写进日记里,不,永远记在心中,让英雄的精神伴我成长……”

陈辉的墓碑是1949年冬立,高2.04米,宽0.63米,厚0.18米,碑上除了记载英雄的事迹外,还刻有他生前写的诗: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英雄洒碧血,化为红杜鹃。丈夫一死耳,羞杀狗汉奸。

现在涿州市人民没有忘记陈辉这位年轻的抗日英雄,一代又一代人年年前来祭奠,他的精神永远鼓舞着人们前进。陈辉曾经写道:“在埋着我的骨骼的黄土堆上,也将有爱情的花儿生长。”他当年的预言已变成了现实,那每年清明节都“开放”在他坟头的花,是那样的纯洁美丽,是那样的密集成片,是那样幽香飘逸。看着永开不败的花儿,英雄含笑在九泉了。

青少年仅仅是从书上、从民间的传说里,更多的是从他的充满着战斗激情的诗章里,想象着抗日武工队政委陈辉的英雄形象,而他的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们,对他的追忆竟是相当的清晰,他们忘不了陈辉啊!

2月8日,是革命烈士、著名诗人陈辉遇难56周年纪念日,他们聚会缅怀他,写文章纪念他。2月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承办,在北京又召开了纪念抗日烈士、诗人陈辉牺牲60周年座谈会,并选编了《陈辉烈士的诗和对他的评论》。他们说:他那又瘦又小的个子,黝黑的脸膛,高高的鼻梁、机智而深邃的眼神,冥思凝想的神态,仍然时常浮现在眼前。据他的亲密战友何辛回忆,“从1942年冬天,陈辉去武工队到1945年2月8日他牺牲,这期间我们曾见过几面。一次在冬天里见到他,他仍穿着那件又旧又破的大棉袄,腰里系着麻绳,头上扣着顶毡帽子,脚穿露着脚趾的布鞋,一张又黑又瘦的干巴脸,乍看去就像当地的小羊倌,但他那机智有神的眼睛,却闪着坚毅、明亮、自信的光芒,使我感到他已经锻炼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钢铁战士了……”

这就是我们紧握枪杆的诗人陈辉。

这就是迎着抗日的烽火从沅水之滨奔向延河之滨的陈辉。

10.纪念革命烈士的励志句子 篇十

2. 寄托哀思下半旗,天堂逝者可曾知。魂归静府亲情满,鹤立空楼国难悲。每忆方舱犹带泪,当钦杏苑可抛私。环球剿灭新冠毒,告慰英灵正此时。

3. 无分都市与乡村,此日今时欲断魂。泪湿九州哀乐起,梨花如缟祭元元。

4. 每到今时祭祖茔,怜知不必恸哀鸣。家财万贯皆烧尽,难抵生前一孝行。

5. 经历了一场世人难忘的疫情,一场西昌的山火,带走了我们的至亲至爱,带走了我们的英雄。

6. 鲜花献给英雄墓,祭文诵、怀英赋。为国为民无反顾。舍妻离子,别亲人去,敢把瘟魔捕。

7. 不祭东风不祭春,环球百族正沉沦。三香遥向苍天拜,早佑人间出疫尘。

8. 盛世炎黄历辱凌,捍尊奋起数英雄。抛头洒血逐强寇,华诞前夕祭士灵。

9. 清明扫墓敬鲜花,陌野春深细雨斜。松畔草茔坟挂白,哀思切切系千家。

10. 我宁愿你们是:茫茫人海中,与我们擦肩而过,但却走向幸福家庭的那个背影。

11. 没有哪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哪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风雨之后必彩虹满天。

12. 清明不歇濂纤雨,长缅英雄欲断魂。力护中华迎险上,甘抛热血荐轩辕。

13. 呜呼,至亲者悲伤,至爱者痛心,至仁者悲思,烈士远去空悠悠,留下英魂沉甸甸,国之嘉封,烈士永垂,世人敬畏,族谱列位,后人敬仰,历史铭记,流芳万古。

14. 敢拼已命活他命,蹈火踏雷泣鬼神。亮丽仁心凝浩气,长虹着意化医魂。

15. 谢谢,您曾尝试拯救地球,您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会告诉我们的孩子们您做过的一切,不能忘却。

16. 疫情庚子现江城,中国神威力措惊。使命争凭生命践,担当竞以肉躯擎。危时绝地无人退,险境难关有士拼。碧血英魂长虹化,神州劫后更繁荣。

17. 天悲地咽祭清明,烈士丰碑矗日中。壮起神州铺血肉,雄崛赤县奠魂灵。国家大业争先死,儿女真情感后生。万岭松涛垂泪颂,中华愿景慰杰英。

18. 年轻生命您殉职,不为名利为国做。人民替您真侨傲,全民洒泪唱英歌。

19.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20. 渺渺青烟,无尽思念;灼灼花树,心头飞雪。没有一个生命不应该被记住,就像庄稼离不开雨水,种子离不开春天。

21. 红泪尽洒春天雨,白衣逆行生死舟。悲伤恨断新冠去,提取河山到心头。

22.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23. 周始成规,传统依然,今又清明。供纸钱香蜡,家人朝祖;子孙兄弟,族系踏青。柳树临风,梨花带雨,燕舞鸢飞享太平。天人合,纵沟沟坎坎,大道昌行。

24. 全国哀思抗疫英雄,我们必须努力前行。悼念每位逝世同胞,彰显尊重美丽生命。突出人民作为中心,恢复秩序抓好防控。坚定不移寸步不让,阳光照亮前方路程。

25. 舍自身危赴向前,人墙筑就护家园。赤心救助苍生苦,青眼相看楚地安。匆别去,未能还。燃香祈祷祭群贤。江城铭记英雄事,世代流芳世代传。

26. 万里神州哀乐鸣,生民十亿悼英灵。仙踪不远今何处?寒夜归人引路星。

27. 节届清明忍泪飞,诗吟英烈尽含悲。忠魂永聚迎春雨,浩气长凝动地雷。治病救人生可弃,除瘟战疫死同归。白衣谱就丹心曲,史册流芳万古垂。

28.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29. 清明有雨泣泉台,鸣笛降旗举国哀。千古忠魂同日月,满山杜鹃为君开。

30. 嗟乎!魂兮归来!壮士捐躯,猛志固毅。痛心罔极,天下太息。今兹清明,九州泪涕;是时共祷,哀钟属凄。野有梓木,暖玉熠熠,挟剑击节,嗟尔国士!

31. 徒恨飘蓬鹦鹉约,此生无复识文羞。三江莫忘荆人怨,哀笛清明响九州。

32. 今天,请允许花儿凋落,今天,请允许举国同悲。今天,警报鸣响,致敬英雄!

33. 如果思念有声音,一定震得耳膜碎裂;如果思念有模样,你依托何物一遍遍把他记起?他曾经和我们朝夕相处,陪我们走过难忘岁月……现在,却永远离去了,他是亲人、是爱人、是战友……清明将至,睹物思人。

34. 怀祖时分绪未平,莫言吾内少悲情。生前不孝良知昧,死后狼嚎尽废声。

35. 庚子清明祭,新冠劫后哀。伤春旗半落,刻骨柩纷抬。生死原无定,是非当可裁。休将怨鬼泪,又挂后尘腮。

36. 英雄们是你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美满的生活,我们会努力学习,将来继承你们的遗志,你们的豪气永远记在我们心中。

37. 花开时节又清明,致敬英雄任重行。鸭绿江上秋风瑟,国危累卵迫眉急。保家卫民踏征程,敢战强敌赴前营。先辈遗志不能忘,华夏儿女勇担当。

38. 敬爱的英雄们,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了和平的生活,如果没有你们的付出就不会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我们的祖国。

39.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11.写给革命烈士的一封信 篇十一

亲爱的革命战士们:

你们好!

今天是抗战胜利xx周年,也是反法西斯胜利xx周年。xx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的艰苦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胜利,为二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巨大的.贡献,当时我们用小米加步枪对日本的坦克大炮,我们却仍不放弃,坚守自己的祖国,不让日本人侵略我们国家的土地,我为您们感到自豪、骄傲。

而如今的20XX年风景优美、设备先进、树木、小草、鲜花、草地上芳草如茵,山清水秀,设备也很先进,如今我们有游泳馆、温泉、游乐场、电影院,最重要的是如今我们也有坦克、飞机,而且还有比坦克飞机更先进的武器。不用害怕日本人再一次侵犯我们国家。我们不会让你们失望。我们会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深刻的吸取中国人民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实现全面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朝着小康社会前进。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xx

12.革命烈士的事迹 篇十二

革命烈士的事迹

(一):

刘胡兰(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革命烈士的事迹

(二):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董存瑞

生辰:1929年10月15日

祭日:1948年5月25日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革命烈士的事迹

(三):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十分难走。但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革命烈士的事迹

(四):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黄继光

黄继光(1930~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用心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超多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状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革命烈士的事迹

(五):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必须明白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应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我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应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我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革命烈士的事迹

(六):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赵一曼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我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忙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能够把人剁成烂泥,但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

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革命烈士的事迹

(七):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我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方。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之后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革命烈士的事迹

(八):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邱少云

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群众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革命烈士的事迹

(九):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杨靖宇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革命烈士的事迹

(十):

黄继光(1930~1952)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用心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超多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状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革命烈士的事迹

(十一):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个性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用心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期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我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超多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用心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革命烈士的事迹

(十二):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赵尚志

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同年“五卅”运动中,用心开展募捐、抵制日货等活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参加反帝爱国斗争,被校方以“不守校规”之名开除学籍。同年11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曾用心参与抗议活动和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同年夏到哈尔滨,领导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斗争。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营救出狱。1932年初,负责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曾与杨靖宇等到工厂、学校宣传抗日,组织工人、学生参加抗日义勇军。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1934年2月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在东北地区早期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作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2月12日,率部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战斗中,为内奸打伤,昏迷中被敌逮捕,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革命烈士的事迹

(十三):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罗盛教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我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棵树抬到岸上搭桥用。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最后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齐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我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之后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最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村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革命烈士的事迹

(十四):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必须明白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应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我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应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我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革命烈士的事迹

(十五):

中国革命烈士的故事――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个性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用心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期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我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超多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用心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革命烈士的事迹(十六):

江竹筠

江竹筠在她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时,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十分用功,记忆力超群。之后据同牢难友讲,在狱中,她背诵和默写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供难友们学习。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共产党。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进步的特务打入,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革命烈士的事迹(十七):

中国革命烈士的故事――吉鸿昌

吉鸿昌(1895。10。18-1934。11。24)抗日爱国名将,原名恒立,字世五,汉族,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家父影响,吉鸿昌幼年即具有爱国思想。1913年秋天,不满18岁的吉鸿昌便投到冯玉祥部当兵。他因吃苦耐劳、智勇正直被冯赏识,提升为手枪连连长,不久又提升为营长。

1921年,吉鸿昌回乡探亲时,拿出全部积蓄,利用一所破庙作校舍,创办了「吕北初级小学」。吉鸿昌立下规定:凡是贫家子弟,一律免费上学。学校规模一度壮大,曾被誉为「豫东第一」。

1925年10月,吉鸿昌升任绥远省督统署直辖骑兵团团长兼警务处处长。不久又被任命为第36旅旅长。十几年?,吉鸿昌虽不断?官,但却丝毫没有改变「当兵救国,为民造福」的初衷,时刻铭记著父亲「作官即不许发财」的教诲,平时省吃俭用,兴办公益事业。他严于律己,也约束部队不许扰民。吉鸿昌结识共产党员宣侠父等人,开始接触革命思想。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响应北伐。吉鸿昌率部参加了西安之战。1927年4月,吉鸿昌所部扩编为第19师,升任师长,归属冯部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所辖。国民革命军沿陇海路东征,吉鸿昌率部攻克洛阳、巩县,又强渡黄河,?领豫北重镇新乡,奉军被打得抱头鼠窜。吉鸿昌所部被誉为「铁军」。

1928年任第30师师长,调防甘肃天水。1929年7月,吉鸿昌进兵宁夏,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兼第10军军长。他整饬了军队和吏治,致力于汉回团结,提出了「开发大西北」的口号,决心为民兴利除弊。

1930年4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吉鸿昌奉命率部从宁夏出潼关,参加讨蒋大战。9月,冯玉祥的西北军战败。吉鸿昌为了保存实力,理解蒋介石改编,就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不久被蒋派往光山、商城一带进攻鄂豫皖苏区。

吉鸿昌对进攻苏区十分反感。他「托病」到上海与党组织取得了联?,随后又化装到鄂豫皖苏区进行了考察,思想上受到很大触动。随后曾在潢川组织所部起义参加工农红军未果。蒋介石发现吉鸿昌有「谋反」之意,便解除了他的军职,逼迫他出国「考察」。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麽不说自我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我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方写上:「我是中国人!」

在国外,吉鸿昌利用记者的?访,以事实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并斥责英国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和蒋介石对日妥协的丑恶行径。在德国,吉鸿昌曾多次要求到苏联参观访问,遭到蒋介石反动政府使馆的百般刁难,不予签证。悲愤之下,吉鸿昌挥笔疾书:「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吉鸿昌闻讯立即回国寓居天津,秘密与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联?。不久,他整理出版了《环球视察记》,藉以抒发他忧国报国的热情。同年4月,吉鸿昌在北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的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他按照党的指示,到湖北黄陂、宋埠一带召集旧部策划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赴泰山动员冯玉祥出山组织武装抗日。吉鸿昌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武器,用心联络各地抗日零散武装,作起兵抗日准备。

1933年5月26日,吉鸿昌同冯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将领依靠苏联的武器支援和集合东北义勇军在张家口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兼第2军军长。败退的热河军,蒙古族武装,察哈尔当地民团和一些当地的土匪武装建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旋任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伪军进击,在收复康保、宝昌、沽源等城池后,吉鸿昌又指挥部队向多伦进攻。经过五昼夜血战,7月12日最后收复多伦。察北四城的收复,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然而,蒋介石却反诬同盟军破坏「国策」,令何应钦指挥16个师与日军夹击同盟军。

1933年8月26日,吉鸿昌率领3000多人试图去商都同抗日同盟军高树?会合,建立苏区。但遭到国民党军队拦截,苏区无法建立。吉鸿昌无奈之下找到了方振武,准备一同进攻由国民革命军驻守的北平城。9月21日,行进到日军和国军交界的非武装区。日军飞机投放传单,要求吉鸿昌部队3日内离开,不然派兵剿灭,吉鸿昌在3日内离开了。10月10日,吉鸿昌部队在进攻到北平附近的昌平被中央军,晋军,西北军包围,军队哗变崩溃。

随后,日军主力在察边境集结,并驱使败退伪军准备重新进攻。苏联在国民政府的压力之下也停止了对同盟军的支援。国民政府中央也派出要员去说服同盟军领袖冯玉祥放下独立割据的念头,将部队交给中央指挥。而中共则在同盟军内部开始宣传策反,准备将抗日同盟军发展成红军,在河北山西建立苏区。内忧外患之时,同盟军内部的东北义勇军部首先表示归附中央。冯玉祥也发表声明取消了同盟军司令的头衔。8月15日,伪军重新进攻多伦。分崩离析的同盟军不敢正应对抗。在15日夜连夜不战放下多伦,全军转移。转移之后,剩下的5万抗日同盟军彻底瓦解。

吉鸿昌战至10月,因弹尽粮绝而失败。为了保存抗日实力,吉鸿昌与方振武到国民党第32军驻地同商震谈判。不料,蒋介石却电令商震把吉鸿昌和方振武押送北平审问。途中,吉鸿昌用计使方振武脱身。车行至北平城外,押送人员在吉鸿昌感化下,冒著生命危险放走了吉鸿昌。

天津吉鸿昌旧居1934年5月,吉鸿昌回到天津,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被推为主任委员,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他家三楼一角,设立了一个秘密印刷所,出版了机关刊物《民族战旗》报。他的住宅也成了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站,因而被党内同志称为「红楼」。

1934年11月9日晚,吉鸿昌在法租界秘密开会时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法国工部局逮捕,后引渡到北平军分会。11月23日,北平军分会举行了一场所谓的「军法会审」。吉鸿昌在法庭上义正词严地说:「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而转到为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来,为我们党的主义,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这正是我的光荣„„」

1934年11月24日是吉鸿昌殉难的日子。应对「立时枪决」的命令,吉鸿昌镇定安详地向敌人要来纸和笔,挥笔疾书,写了自我坎坷曲折而最后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历述蒋介石祸国殃民的种种丑行。在给夫人胡红霞的遗嘱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他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声色俱厉地对特务喝道:「我为抗日而死,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死后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吉鸿昌又命令道:「到前面开枪!共产党员要死得光明正大,决不能在背后挨枪,我要亲眼看著蒋介石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特务在吉鸿昌面前颤抖著举起枪时,他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革命万岁!」在这震山撼岳的呼喊声中,英勇的共产党员、中华民族的英雄吉鸿昌壮烈地牺牲了,年仅39岁。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吉鸿昌被定为全党褒扬的革命烈士。周恩来总理在1971年指出:「吉鸿昌同志由旧军人出身,之后参加共产党,牺牲时很英勇,从容就义,很有必要把他的事迹出书。」

1984年,在吉鸿昌烈士牺牲50?年前夕,扶沟人民在烈士陵园吉鸿昌烈士陈列馆前,为烈士塑了铜像。邓小平为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鸿昌将军牺牲五十?年纪念辑》题写了书名。聂荣臻亲笔题词:「民族英雄吉鸿昌烈士永垂不朽!」

1995年,在吉鸿昌烈士诞辰100?年之际,李鹏、乔石、李瑞环、刘华清、张爱萍、迟浩田、程思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为吉鸿昌烈士题了词。

革命烈士的事迹(十八):

中国革命烈士的故事――雷锋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庚伢子”。

雷锋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

雷锋的爷爷叫雷新庭,以租种地主田地谋生,整年辛苦劳作,但仍无法维持家人的生计,最后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到年关,地主前来逼债,要雷家在年前还清租债,雷新庭无力偿还,悲愤交集,在过年的鞭炮声中被活活逼死。

父亲雷明亮,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当过自卫队长。一九三八年被抓去,遭到国民党的毒打,造成内伤和残疾,回到家乡后边养病边种地勉强度日。一九四四年又遭到日寇毒打,伤势更加严重,翌年秋天最后死去。哥哥雷正德,十二岁时外出当了童工,在繁重劳动的折磨下得了童子痨(肺结核)。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机器旁,轧伤了胳膊和手指。被解雇后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当了童工,由于劳累过度,肺病加重,又无钱医治,没几天就死去了。弟弟也因为饥饿而死去。雷锋6岁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妈妈两个人。雷锋的妈妈也是一个受尽折磨的苦命的人。她是铁匠的女儿,生下来几天,由于过于贫穷,父母没潜力抚养,就把她送进长沙一家育婴堂,简家塘一个姓杨的妇女把她抱回家抚养,6岁时把她送给雷家做了童养媳。之后,雷锋的母亲被地主唐四滚凌辱而自尽。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忙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但是,当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婆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锋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要雷锋把柴运到她家,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举起柴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雷锋赶忙捂住伤口,忍住疼,两眼瞪着地主婆,心想:“总有一天,我要报仇!”从此,雷锋手背上留下三条伤疤。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飘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团长,用心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的党支书供他免费读书,之后加入少先队。

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雷锋在武汉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辽宁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用心分子”的光荣称号。

1959年12月征兵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军,焦化厂领导舍不得放他走。雷锋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兵役局(现人民武装部)证明参军的决心。他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贴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参加人民解放军后,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任班长。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入党,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因公殉职。

因公殉职后,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1963年3月1日,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刘少奇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此后,掀起全国人民个性是青少年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此后,每年三月五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于一九六三年二月作诗歌颂雷锋:

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

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

阶级观清楚,劳动念朴纯。

螺丝钉不锈,历史色常新。

只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

革命烈士的事迹(十九):

徐向前

徐向前率部历尽千辛万苦,行程三千余里,战斗数百次。到1933年初,在川陕边界找到了立足之地。徐向前在那里抓了三个月的大练兵,然后,发动了仪陇南部战役、营渠战役和宣达战役,歼敌二万,缴枪一万二千件,还缴获了敌人的兵工厂,造市厂,被服厂等全套设备。他利用这些缴获的武器,投入到反对蒋介石发动的六路围攻之中,蒋军出动二十多万兵力,而徐部仅有近8万人。经过十个月的战斗,歼敌八万多,仅最后二个月,就缴获枪支二万多支,火炮一百多门。这是红军时期缴获武器最多的战役之一。

革命烈士的事迹(二十):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上一篇:做好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下一篇:162师战友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