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报告(15篇)
1.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篇一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我乡自2011年6月1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市县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的部署,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根本要求,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配套措施,不断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各项政策,在玉龙县卫生局领导下,在乡村两级医疗构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黎明乡基本概况
黎明乡位于玉龙县西北部,距玉龙县城100公里,全乡总人口15126人,以傈僳族、纳西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为主,下辖七个村委会,118个村民小组,设有六个村卫生室,12名乡村医生,卫生院设有编制14人,实有职工12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执业医师4人、助理医师2人、医士1人、护师1人,护士1人,检验士1人,会计1人)。
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制,明确职责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出台的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根本出发点,遵循公益性的原则,切实减轻老百姓的医疗费用负担,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一项医改政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并其作为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玉龙县卫生局成立了以局长为 组长,各医疗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基本药物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及县卫生系统实施基本药物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形成了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格局。卫生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药械采购领导小组,对医院用药目录进行审核、审查。审查药品采购计划,监督、检查药品的采购和供应情况。我院2011于6 月 1日起全面实施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在规范临床用药,改变医疗机构以药补医运行机制,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自2011年6月1日起,我院按照各级文件精神,卫生院及所辖六个村卫生室100%配备基本药物,并严格实行零差率销售,我院成立了基本药物零差率工作督查组,定期对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基本药物配备和零差率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各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到位,零差率政策执行严格,药品核算计价准确,未发现药品加价或加成现象。二)加强监管、定期督查、落实责任
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我院加强对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的监管,建立了定期督查制度,每季度抽调工作人员对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督导,检查基本药物采购、使用及零差率执行情况,对非集中采购基本药物、私自购进非基本药物、未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违规操作的,予以全乡通报批评,同时扣减综合考核分值、扣减基本药物“以奖代补”补助资金,审核扣减新 农合补偿基金。由卫生院进行督促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其新农合和公共卫生服务定点资格,严重违反基本药物政策的将按相关规定处罚。
三)落实财政补偿,强化资金监管
1.落实财政补助。按照玉龙县卫生局关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通知要求,对基层医疗机构因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而减少的收入由县财政给予合理补助,截止目前,为确保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共拔付各项基本药物“以奖代补”补助资金共计元;拨付15%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资金共计元。
2.执行基金补偿。对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新农合定点卫生院、村卫生室实行一般诊疗费。一般诊疗费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层医疗机构经常性差额。同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全部纳入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新农合门诊统筹报销比例达到了50%,每诊疗人次处方限额达到了50元。
3.强化资金管理。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休化管理,强化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财务监管,开设村卫生室财务管理专户,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收支情况实行集中监管,由卫生院财务人员对村卫生室药品采购资金进行集中核算,实行全乡药品采购货款集中支付制度,重大开支审批制度,落实财政补助资金集中收付、统一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村卫生室管理收支,保障了村卫生室经费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提供了长效支撑。
四)创新工作机制,转变服务理念 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过程中,卫生院进一步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促使基层医院从原来的“以药养医”模式向开源节流方面转变,促进卫生院工作人员转变服务理念。在实际工作中,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为先导,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职能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更加体现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和公平性。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原库存非基本药物限期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覆盖范围有限、基层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补偿政策落实、基本药物统一采购平台等问题,及时向上反映情况。并通过增加配备基本药物品种、加强集中采购、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坚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决心,确保全乡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取得成效
1、减轻医药负担,破解看病贵。业务情况实现“三降一升”。自2011年6月1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以来,药品收入、药品利润、次均费用、门诊人次等与2011年平均水平相比,呈现“三降一升”现象:一是药品收入下降,二是药品占业务总收入比例下降,三是门诊次均费用下降,2010年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比例为69.7%,2012年为60%,下降了9个百分点;三是就诊人次明显上升,2012年到乡镇卫生院就诊的人次12321 人,上升比例为16%。
2、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收入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的利益链被切断,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超范围执业、超服务能力接诊的现象基本消除,大处方、乱用药的现象从源头得到遏制,取得了“四个提升”的成效,即:医德医风、内部管理、服务档次、群众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使患者真正得到实惠,群众普遍好评,有效缓解了长期以来制约卫生发展的“看病贵”问题。目前我院共配备有基本药物211
种,配备率达100%,按照云南省关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文件的通知要求,除采购平台未能采购的极少数品种外,卫生院及所辖六个村卫生室全部按规定由卫生院统一实行网上采购,采购流程规范合理。2013我院及所辖卫生室共采购基本药物291 种,计元,通过执行零差率政策,累计让利患者元。
3、临床用药逐步规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逐步改变了医生的用药习惯,卫生院全部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彻底改变了过去个别医生常使用新特药等不良习惯,既降低了患者负担,同时也有效控制了药物滥用带来的细菌耐药等医疗社会问题。
4、药品价格透明公开。我院及六个村卫生室均设立基本药物零差率价格公示栏,严格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并定期对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基本药物采购和零差率政策执行情况进行 5 督查,从而满足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切实减轻了群众费用负担,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5、促进职能转变,强化公益性。通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和服务方向进一步明确,开始由以医疗服务为主向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转变,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主要放在为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上,工作的主要精力开始向提供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公共卫生服务转变,其公益性属性进一步凸显和提高。
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1、财政投入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业务收入减少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乡村一体化建设保障性政策不健全,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专业人才缺乏,无法满足实际医疗卫生工作的需求。
2、老目录药品偏少,难以完全满足群众用药需求,新目录实施进度缓慢,《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云南省增补目录中,未充分考虑儿童患者、妇女患者及老年皮肤病患者等常见人群的用药需要,适用的药品品种、规格相对缺乏,达不到“小病不出村”的诊疗要求。目前还是有很多患者(主要是慢性病患者)不愿改变用药习惯而使用基药,也不愿使用中标基药的非名牌产品,也有的慢性病患者按照市级医院医生开的处方到基层医疗机构配药,但基层医疗机构无法提供,给患者带来了不便,而2011 年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施进度缓慢,尚不知何时才能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普遍实施。
3、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有待提高。在执行全省集中采购过程中,关于药品采购、配送和价格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品种采购不全,至今采购目录中仍有部分品种未能采购到;二是供货保障不力,部分配送企业不能直接配送至基层医疗机构,常常采用托运方式配送,有部分用量小但临床必需的基本药物无法采购或生产企业因利润低而不予配送;三是配送不及时,卫生室的药品由乡镇卫生院通过采购平台集中采购,然而最慢的配送到位时间达到了15天,村卫生室经常出现无药可用,引起群众抱怨。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傈僳族乡卫生院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日
2.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篇二
1 调查方法
本研究所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课题组现场调研获得的统计数据和访谈信息, 居民问卷结果分析, 部分数据来源于卫生行政部门网站。调查的试点地区包括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调查采取居民问卷调查 (定量) 和相关人员访谈 (定性)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定量资料主要采取描述性分析方法, 对定性资料按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和提炼。
2 结果与分析
2.1 制度成效分析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核心内容是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实行零差率销售以及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该制度实施必定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居民产生很大影响。这里以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为例。
社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只能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地方增补目录内选择使用药品, 并采取零差率销售。这就使得社区可使用的药品品种数量大幅度减少, 对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产生了很大影响。
2.1.1 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都有所减少
如表1所示, 顺庆区自2010年4月份在社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 门急诊人次和住院人次与2009年同时期相比分别下降28045人次和4022人次, 下降百分比分别为26.17%和33.05%。原因之一是基本药物目录内的品种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不够用”和“用不着”。如一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过去习惯使用的药品不在基本药物目录内, 又由于担心副作用和疗效问题而不愿改用新药, 只能去医院或药店。另一方面, 社区不常用的药却在目录内。如乙醇中毒抢救药纳洛酮出现在目录内, 但是患者酒精中毒后一般很少去社区卫生服务站抢救。
注:自2010年4月1日起, 南充市在顺庆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试点基本药物制度。2010年实质为从4月1日到12月31日, 即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一段时间。2009年为2009年同期情况。
2.1.2 门急诊均次费用和住院均次费用下降
经过基本药物的集中招标采购和配送, 中标后的基本药物价格与政府最高指导价格相比明显下降。有数据显示, 采取基本药物招标采购的地区, 招标价格平均降幅为25%~55%。而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实行利差率销售, 使得药品价格下降, 从而门急诊和住院均次费用下降。如顺庆区降幅分别达45.7%和33.3%, 其中药品费用下降率分别为46.2%、27.5%。
2.1.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大幅度降低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之前,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支持、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业务收入包括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 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61.6%。实施制度后, 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 而且由于药品使用品种受限制, 使得社区卫生机构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如顺庆区2010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社区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同比去年同期减少673.9万元, 其中药品收入减少359.3万元。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社区卫生机构“以药养医”的运行机制。
2.1.4 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医生用药
为积极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卫生部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基层部分) 》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基层部分) 》。各地也积极对基层医生进行相关培训。有调查对制度实施前后的基层卫生机构门诊处方中抗生素使用率、多联抗生素使用率以及静脉输液使用情况进行对比, 发现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 医生用药进一步得到规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生的收入与药品销售脱钩, 没有了经济利益上的联系, 没有利益驱使, 使得医生用药趋向合理、科学和规范。
2.2 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自2009年基本药物制度在各地社区实施以来, 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不得不看到, 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课题组通过对调查地区的卫生部门、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社区居民的访谈和问卷调查, 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2.2.1 补偿机制不健全, 影响社区工作人员积极性
从试点地区来看, 各地政府制定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财政补偿方案, 预留了专项资金支持制度推行。国家也加紧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 一是财政补偿机制的完善;二是对社区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助;三是与现行医保报销政策相衔接;四是医疗服务价格补偿, 即增加药事服务费。然而除医保报销政策衔接外, 服务价格的调整和补偿机制的完善都不是一个短期过程, “药事服务费”的收取也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调整过程。
2.2.2 基本药物价格和质量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 政府实行网上招标直接配送以及零差率销售等措施使得药品价格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 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有些药品价格非但没有下降, 反而比实行制度前更高了, 主要是由于国家指导价偏高以及不完善的招标机制。
在基本药物品种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居民和社区医生普遍反映药品不能满足需求, 一方面是居民长期以来的用药习惯不容易短时期改变, 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配齐全部品种, 制约患者的用药选择。在基本药物招标过程中, 生产企业 (或委托代理企业) 对大部分品种的投标积极性较高, 但是对OTC、辅助治疗药物兴趣不大, 导致部分基本药物没有中标品种, 社区卫生服务站难以配齐全部307种基本药物, 采购到的基本药物品种大约在270~280种。
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开展合理的合理用药分析、处方点评等工作, 不能及时对医院用药进行评价和评估。虽然出台了相关的临床用药指南和处方集, 但是仍然不能保证社区医生会依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2.2.3 宣传效果不佳, 居民对制度知晓度不高
国家和各地区一直将加强制度的宣传作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本课题组进入社区进行调查的时候也能看到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周围有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标语、宣传栏。但是在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的时候却发现居民对政策知晓度并不高。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只有一半听说过该政策, 只有不到10%的受访者了解报销政策。而且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对该政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各种新闻媒体, 自己身边的宣传措施却很缺乏。这种矛盾的现象说明社区层面的宣传效果并不理想, 需要使宣传真正落实到居民了解政策, 而不是简单地做出宣传却不关注效果。
3 几点建议
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关系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合理用药, 改革医疗机构以药养医机制, 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等。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以保证政策的持续推进。
3.1 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偿机制
实施药品零差率后, 政府补偿机制能否尽快到位, 将直接影响着医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以及基层对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力度, 进而影响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成效。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 虽然有的试点地区开始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但是绩效考核能否落实到实处, 还有待检验。有学者指出, 对社区卫生机构实行定量考核, 按照每销售100元基本药物, 政府补助15元的标准执行。虽然这种方法, 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收入和积极性, 但是这种补偿方式不利于控制医疗费用,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机制。
3.2 完善基本药物招标配送机制, 加强合理使用药物的监管
对于政府制定的指导价格偏高, 导致中标价格高于制度实施前的药品价格这一现象, 需要政府价格制定部门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 明确合理利润, 合理制定价格。政府应依据社区居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求合理调整基本药物目录, 补充居民常用药。对于一些用量小或辅助治疗药物和一些特殊药品, 政府应对制药企业采取一定的优惠或鼓励的经济措施, 以保障这些药品的生产。实施基本药物外包装标识药品价格制度, 开展价格监测工作。同时要保障社区基本药物制度不走形、不变样, 就必须实行统一品种、统一价格、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使用规范, 统一补助标准的“六统一”管理原则, 以实现基本药物的同源、同质、同价。
3.3 改善制度宣传方法, 注重宣传效果
制度只有为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和居民了解和接受才能更好地推行, 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对制度了解不多, 存在着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对制度还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对基本药物认识不足等问题。这就要求在现今的宣传基础上, 改善宣传方法。首先, 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卫生工作人员关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合理用药的教育培训工作。其次, 国家应采取电视健康讲座, 报纸和广告、网络等宣传方式宣传基本药物制度, 宣传内容主要集中在什么是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的优点, 澄清基本药物等于“劣质药”的认识误区, 基本药物报销制度等方面。社区层面也应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标语、展板、专栏以及社区医生进行宣传, 同时可以借助社区文化活动或其他形式的活动, 加深居民对政策的了解, 提高公众对基本药物的信赖, 了解合理用药的常识。
参考文献
[1]张晓燕, 宣学柱.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经济补偿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21 (12) :50-51.
[2]王洪波.社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践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 2010, 29 (10) :26-28.
3.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篇三
2010年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总结实施的特点:①中心所用药品全部为基本药物;②参加统一招标、统一配送,不允许单位自行采购;③全部零差价销售;④政府进行补贴;⑤各级医保对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提高了0.5个百分点。本文对国家基本药物在的实施效果及对社区卫生机构的影响和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希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可以不断提高和完善。
实施效果
次均处方药品价格下降:根据2010年6月~2011年6月同期次均处方药品价格比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价格有了较大幅度下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次均处方药品价格87.6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次均处方药品价格56.7元,同期相比药品价格下降了35.2%;基本药物使用率达100%;统计结果显示次均处方药品种数、含激素处方比例、含注射剂处方比例三项指标的年度变化不明显。
门诊诊疗人次增加: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由于药品价格、零差率销售的变化,带来了门诊诊疗人次较大幅度增加,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6月~2011年6月同期相比,门诊诊疗人次增加了46%。
促进机构合理用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及处方集用药,促进了医师合理用药的积极性,为提高疗效,医师在给药途径、剂型剂量、给药时间间隔、用药时间及疗程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如以往术前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现象转变为强化术前消毒隔离控制及加强控制院内感染各项措施。
加强了药品监管责任:药品统一招标、统一采购使得药品质量有了保证,避免了各机构分散采购引起的不同剂型不同厂商不同价格问题,省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及药管中心成为药品质量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第一责任人,对药品的来源、质量等问题负责,明确了部门职责,做到了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产生的影响
建立了稳定完善的财政补偿机制:零差率销售取消了药品加成,机构缺少药品收入,其差额财政足额补助,同时,对机构运行经费、人员工资、设备购置、基本建设支出等也给予解决,通过药品零差率销售,扭转了以药养医的局面。
社区卫生机构功能定位趋于明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项目的实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回归公益性、强化了其保障居民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作用,社区卫生机构将以往以坐诊医疗为主体的功能定位转变为医疗、预防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急救治等综合功能,社区卫生机构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网底。
医务人员职业操守与社会形象得以提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切断了“医”“药”之间的利益链,大处方、药品回扣等问题逐渐消除,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与社会形象得以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患纠纷。
患者就医流向有了变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社区卫生机构用药受到很大限制,以前在社区就诊的老年人、慢性患者、普通急诊患者、妇科患者、儿科患者等由于无法再在社区卫生机构得到适宜药品而被迫流向专科医院或二、三级医院,统计数据显示,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社区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增加,但住院人次无明显变化或呈一定幅度下降。
存在问题
基本药物目录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根据西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使用基本药物”“不得再使用非基本药物”。但是,现基本药物目录与社区卫生机构的实际用药需求有较大差距,如已在临床长期使用的心脑血管病用药、消化系统药、肝脏用药、妇科用药、儿科用药等均不在基药目录内,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基本就医权利和保障医疗公平,也造成医疗资源与医保资金的不必要浪费。
基本药物配送不及时:因社区卫生机构药品使用量小,使用品种分散,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在药品配送上积极性不高,相关规定又不允许单位自购药品,机构常存在药品短缺现象,药管中心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影响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
基本药物使用缺乏激励机制:虽然国家大力提倡使用基本药物,但在群众与执业医师两个层面均存在使用基本药物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原因为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力度不够,仅有行政层面的强制要求,而群众对过度使用新特药及滥用抗生素损害健康认识不深,用药受药品广告影响深。机构尚未出台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执业医师使用基本药物,因此,基本药物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針对性建议
允许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基本药物及自购部分急救药品:为满足临床需要可允许机构自购部分急救药品及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基本药物,可规定年非基本药物使用量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30%。
鼓励开展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保证疗效避免经验性用药,应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根据结果使用对应的抗生素及基本药物:①可以有效促进合理用药;②可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③有助于减少医保资金的浪费。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有效使用基本药物的绩效考核制度:一项制度的确定和实施,需要广泛的宣传动员,需要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因此,有关部门需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可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制作公益广告等,多渠道宣传。对在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主体执业医师建立有效地绩效考评及监管措施,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廖卫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乡镇卫生院用药的影响[J].医学新知,2011,24.
4.沐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自查报告 篇四
关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自查报告
按照鄂卫办通(2012)343号《2012年湖北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督导检查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我院对本部和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作以下汇报:
一、沐抚卫生院基本情况
沐抚办事处卫生院是2008年新成立的一所集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总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下设住院部一个,门诊部一个,5个中心村卫生室,3个地名卫生室,医疗网络覆盖率基本达到了100%。医院总开放病床48张,现有在岗职工43人。
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
1、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情况
自2010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全院召开了动员大会,传达了相关文件精神,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并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建立了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各成员职责明确分工,负责本院国家基本药物实施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并对基本药物价格和投诉电话进行了公示。2011年10月又将辖区内村级新农合定点医疗卫生室全部纳入卫生院统一管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一般诊疗费政策和乡村一体化管理。
2、药品购进情况
自2010年6月以来,我院一直坚持从省药品采购平台集中采购,严格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和增补的药品目录采购,采购流程合理,不存在弄虚作假、擅自采购非中标药品替代中标药品的现象。2011年6月至今共采购药品1811875.45元。
3、药品配送情况
药品配送由中标的生产厂家和配送企业统一配送。中标药品供应和配送基本上能及时送达。
4、药品验收入库情况
严格按照《药品入库验收制度》的有关规定做好药品入库的验收工作,验明药品的合格证明和其他证明,确保药品质量后才能入库。货款均及时结算,药品存储均按药品规定存储。
5、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
我院已经全部按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我院也于自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开始,对我院职工进行了学习培训和宣传工作,近期我院又对全办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了国家基本药物相关知识、乡村一体化管理知识进行了集中培训,并根据卫生局的要求,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了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的解读和基本药物,抗生素合理运用的培训,培训完毕后进行了考核,全体医务人员考核合格,达到了预期目的。
6、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情况
根据政策我院严格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没有加价行为。并定期对村卫生室检查,未发现加价行为。今年以来门诊受益人次达到34173人次,住院受益人次达到1603人次。预计在去年的基层上翻一
番。目前据患者反馈的信息,很满意沐抚卫生院所执行的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
三、所存在的问题
1、需进一步完善药事管理制度,明晰新药引进流程,细化医疗器械、一次性耗材采购制度,做到流程清晰。
2、需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学习,完善抗生素三级管理制度,减少抗生素滥用行为,合理用药,真正保障老百姓的用药安全。
3、需加强对处方书写的管理,提高处方质量,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规范医生的开方行为。
4、需加强对全办的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引导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并提高全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
沐抚办事处卫生院
5.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动员报告 篇五
动员报告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村级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动员大会,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医改精神,贯彻落实《苍南县人民政府关于村级医疗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3月29日召开的全县村级医疗机构实施基药动员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镇村级医疗机构实施基药具体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中,确保我镇村级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下面我就我镇实施基药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对我县具体政策进行解读。
一、实施基药的政策背景及前期准备工作
(一)实施基药的政策背景
村级医疗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今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内容之一。我县是从2011年1月1日在原36个乡镇卫生院和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始实施基本医药制度,并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经过1年多的运行,经调查后发现使用基药的医疗机构门诊费用明显下降,门诊诊疗人次明显上升,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医
疗费用负担,让群众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到医改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了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充分地享受基本药物制度这项惠民政策,现决定在村级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
(二)实施基药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做好村级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一是县卫生局专门成立了临时“基药管理办公室”,深入各村级医疗机构调查、调研,认真听取相关医务人员意见,摸清了相关医疗单位门诊量和医疗用房情况及租金状况,并对补偿资金进行测算。为基药实施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县政府和县卫生局就这项工作进行数十次专题研究,最终出台了《村级医疗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现准备工作已完成,并按文件要求正式开始实行。
二、实施基药的范围和时间
自2012年3月份开始,全县112家(其中我镇有26家)社区村卫生室或卫生服务站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前,我镇已有6家村级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这次还必须推行20家医疗机构实施基药。对拒不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由社会力量(或政府)在该村增设一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全覆盖。
三、实施基药的具体内容
(一)统一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按规定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非基本药物,及我县增补50种常用药品,共总计507种药品。对原采购的其他药物原则上不再使用,临床确需使用的,需报请县卫生局审核同意后继续使用至2012年7月底。
(二)统一实行药物零差率销售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使用的所有药品要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并对药品价格进行公示。按集中药物招标采购价格销售。中药物饮片暂按国务院有关种药物饮片定价、招标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暂不实行零差率销售。
(三)执行药物和诊疗费报销政策
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符合条件的村级医疗机构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基本药物和一般诊疗费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四)实行药品统一招标采购配送
统一在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平台集中采购、统一执行省招标采购价格、统一配送到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基本药物监管平台。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和使用的药物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统一采购和管理,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均建立药品购销明细账。村卫生室不
得通过其他渠道采购药品。
四、建立村级医疗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机制
(一)对政府举办的实行紧密型一体化管理(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其基本建设和设备购臵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其人员绩效工资、药品收入差价补偿、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偿统一纳入卫生院实行绩效考核后予以发放。
(二)对非政府办的基本型一体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分类进行合理补助,补偿方案如下:
1.将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普通挂号费、普通诊查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按上级有关规定为每人次5元,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在不增加群众现有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比例。
2.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镇政府和村两委要切实承担村级医疗机构业务用房建设的主体责任,4月底前,镇政府、村两委要制定具体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充分利用现有村办公楼或其他村集体用房,年底前要全部落实业务用房。如医疗用房一时无法解决,按照县局有关规定给予房租
补偿。
3.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信息化建设按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4.按规定落实村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基本养老保障政策。
5.承担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考核后下拨专项经费。
6.村级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由县卫生部门根据其门诊的数量、质量及绩效完成情况,经考核后给予补助。按每就诊1人给予6元补助标准。综合考核得分90分以上给予全额补助,考核得分90分以下的每少一分扣1%补助金额。
7.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采取政府补助和医疗单位缴纳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责任险进行统保。每起事故赔偿额在30万以下的,由保险公司理赔;赔偿额在30万以上的,拟建立医疗事故专项赔偿基金,对超出理赔限额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
8.鼓励村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对取得执业医师以上职称的给予相应补助,对表现优秀、成效突出的给予奖励。
9.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星级创建工作。县卫生部门要制定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星级评审考核办法。评为三星级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财政给予5万元奖励,评为二星级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财政给予2万元奖励。对评为不合格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由县卫生部门对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进行整改。
同志们,村级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提高自身认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决不能弄虚作假骗取、套取补助款和新农合基金;否则情节严重就可能构成犯罪。我们各级政府将加大财政投入,配套政策会不断完善,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执行力。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看待改革中出现的矛盾,用改革精神努力解决发展中积累的问题,迎难而上、步调一致,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实效,让老百姓、政府和医务人员都满意!
6.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篇六
影响的情况汇报
(潜江市园林卫生院)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件利国惠民的好事情。2010年1月31日全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以来,我院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制度政策。充公利用各种形式在全社会进行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充分认识施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了积极配合、稳步推进、不走过场。力争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新农合”制度是中国政府为提高农民的健康和医疗保障水平而进行的积极探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减经济负担,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经过几年的运作,到2010年,这一制度基本覆盖了广大农村居民。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对现行的“新农合”制度有什么影响,我院经过4个月的运行,现将出现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药物目录狭窄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狭窄,限制了基层卫生院的诊疗科目与范围。据统计、我院原使用药品600种,307种国家基本药物我院使用了230种,占基本药物的75%。从2010年1月31日全部配备国家基本用药后。大部分药品将无法使用。如果临床需要或患者自愿要求选择非基本用药,必须以自费的方式,从医院外的销售渠道购买,一是给患者
就医带来了极大不便。二是增加了参合农民的负担。因此,部分患者很有想法,医务人员也很无奈。作为定点合作医疗机构,新农合目录中的一些药品不能报销,减少了报销补偿额度,影响参合群众的积极性。园林卫生院属于一甲医院,地处城区,医院多、竞争压力非常大。由于药品品种减少,诊疗范围变窄。无法满足部分患者的需求,不少患者看病选择了其他医疗机构。出现了患者流失现象。我院2010年元月31日至4月30日的业务收入为78万元。其中门诊人次11230收入44万元。2009年同期业务收入为47万,其中门诊人次11300。收入27万元。通过财务数据可以看到,虽然今年业务收入有所上升,按道理、门诊人次比去年同期应该同步上升,但实际上就诊人次比去年同期还要少。截止5月份,我院共采购基本药物11.2万元。(分别为:2月1.8万,3月2.2万,4月4万,5月3.2万)可以看出,从4月以后业务收入也有下降的趋势。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卫生院病源减少;特别是门诊人数下降。而城区的二级医疗机构,人头攒动,出现了看病难的现象。另一方面:二级医疗机构普遍执行二级医院收费标准,远高于乡镇卫生院一级收费标准,无形中大大加重了参合农民的负担。看病贵的呼声也可能再一次响起。根据目前基本药物目录过窄,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情况,湖北省增补了118种基本药物,但使用以后效果不够理想。在增补的118种药品中,一些品种不是基层医疗机构目前最常用的品种。我院在118种药品中选用了28种,占23%。采购金额6000元。虽然可以解决一点问题,但还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是新医改解
决看病难的方案之一,而基层医疗机构暴露出的药品缺乏问题,将无法达到新医改应达到的效果。
二 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对新农合制度的影响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使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第一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施行零差价以后,明显降低了药品的销售价格,减轻了参合农民负担,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例如160万青霉素过去卖1元一支、现在售价为0.62元一支。根据目前我院的销售统计,与制度施行前的药品销售价格比较平均下降了48%。几个月来我院已让利于患者近10万元 得到了参合农民的拥护和一致好评。真正做到了政府得民心,人民群众得实惠。第二点:基本药物纳入基本医疗报销目录,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5%,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减轻参合农民的负担。惠及广大农村居民。因此基本药物制度对新农合具有强大的推进作用。
三 基本药物目录与农合目录之间的矛盾
我省基本药物目录307种加上增补的118种,共425种。新农合目录种收载药品 522 种。二类药品目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同差异而带来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已经影响到药品目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参合农民住院时,农合目录有的药品,不属于基本药物不能使用:而基本药物中有的药品、农合又不能报销。例如、护肝片等,参合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给参合农民带来实惠,反而人为的制造了一些矛盾。人民群众对此已经有了不少看法和意见。我们认为“基本药物目录”,新农合目录,作为推进基本药物
制度建设,实现全民医保覆盖的保障性药品目录,应该逐步趋向整合或统一。是最终真正实现全民医保的关键。
四对如何顺利施行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的的几点看法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都是医改工作的重点,是一项惠及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推进、实施和完善这两项制度,是医疗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何把它们贯彻好、组织好、实施好,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有以下三个问题比较突出,是当前应该迫切解决的问题。
1解决好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目录: 我们认为基本药物目录应该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对接,一方面可以避免很多矛盾。另一方面可以切实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2进一步引导参合农民合理就医。推广门诊统筹,提高报销比例。将大病统筹“关口”前移,提高门诊基金使用效率,分担住院统筹基金透支风险,同时强化农民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健康意识。让参合农民了解新农合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他们优先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资源。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认真做好制度实施的各个环节。目前情况是,国家制定的网上招标采购的药品价格高于医院原自行采购价格。因此,药品价格问题是关键,只有价格下来了,看病便宜了,参合农民才能切实享受到医疗改革带来的实惠
7.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篇七
1 主要做法
1.1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了由卫生、纠风、发改、财政、劳动、物价、食监等部门构成的组织领导机构——宁波市药品 (耗材) 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统筹管理全市的药品 (耗材) 集中采购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配备专职人员, 周密部署, 统筹安排, 各部门各司其职, 分工合作, 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贯彻实施。
1.2 规范工作程序
制定印发了《宁波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方案 (试行) 》, 明确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六个统一” ( 统一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统一实行零差率销售、统一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集中配送、统一组织结算、统一实行基本医疗保险优惠政策) , 建立了合理的工作流程, 为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1.3 完善财政补助政策
制定印发了《宁波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和管理办法》, 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补偿途径与方式, 加强财务管理。
1.4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的有关核编比例规定, 科学核定人员编制, 严格控制非卫技人员和临时用工比例, 合理分流富余人员, 全面完成了基层医疗机构定性、定编、定岗工作, 建立健全因事设岗、全员聘用的用人机制。
1.5 强化绩效考核
制定印发了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意见, 建立分级管理、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健全绩效考核工作机制, 完善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机制, 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机构财政经费补助、绩效工资分配挂钩, 防止出现“新平均主义”, 不断提高支出绩效。
1.6 建立实施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为及时掌握我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进展情况, 分析研究和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对各县 (市、区)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准备工作和实施情况进行现场调研, 做好引导和宣传工作, 对药品的遴选工作提出原则性意见。
1.7 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使用基本药物监管组织体系, 制定印发了《宁波市医疗机构选择使用基本药物保廉工作指导意见》, 加强监督管理, 认真做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的培训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工作。基层医疗机构要加强药品采购、使用管理, 成立药事管理组织, 建立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基本药物处方点评等制度, 并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严禁网下采购、二次议价、返点返利、收受回扣等违法违纪行为, 确保选择使用中标药品的廉洁纪律。
1.8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类媒体和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大力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 普及基本药物知识, 转变不合理用药习惯, 正确引导群众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实施全员培训, 提高认识, 正确使用基本药物。
2 成效
收集宁波市首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5个县 (市、区) 基层医疗机构2010年3-12月, 第2批实施的9个县 (市、区) 2010年11-12月份, 以及全市14个县 (市、区) 2011年1—6月的收入、支出、收支结余等相关数据, 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评价指标值, 以基层医疗机构上年同期数据作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评价指标值, 从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收支结构、工作量、均次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宁波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业务收入出现下降趋势, 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却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 从实施前的72.43%下降至实施后的66.88%, 下降了7.67%;而医疗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 从实施前的24.86%上升至实施后的30.24%, 上升了21.66%。门急诊人次数有较大幅度增加, 从实施前的2 712.41万人次上升至实施后的3 042.03万人次, 上升了12.15%。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均次药品费用明显下降, 均次门急诊药品费用从实施前的63.34元/人次下降至实施后的50元/人次, 下降了21.07%;均次住院床日药品费用从实施前的195.09元/床日下降至实施后的142.91元/床日, 下降了26.75%, 群众得到了真正实惠。
3 存在问题
3.1 基层医疗机构经济补助政策还未真正贯彻落实到位
虽然明确规定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经常性收支, 实行“明确范围、核定收支、差额补助、总量控制”的管理方式, 但是,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财政经常性经费补助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后的实际药品纯收入减少额度, 导致业务收支结余率从实施前的2.33%下降至实施后的-10.61%, 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
3.2 基本药物可及性较低
基层医疗机构仅可使用基本药物, 根据《浙江省基本药物制度第2批实施县 (市、区) 工作方案 (试行) 》精神, 各县 (市、区) 可增加50种常用药品, 虽然部分缓解了药品少的矛盾, 但由于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相关宣传教育和培训不足, 配套改革措施尚未到位, 缺乏合理用药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 部分患者日常使用的药品多为非基本药物, 导致部分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配药困难, 造成患者不满意, 特别是规模较大基层医疗机构和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矛盾尤为突出[1]。
3.3 基本医疗保险优惠政策还未真正体现
一是基本药物目录药品纳入医疗保险甲类药品, 但甲类药品还包括非基本药品目录, 在使用基本药物与使用部分非基本药物待遇是一致的;二是根据宁波市医保政策有关规定, 参保人员在使用基本药物时, 如医疗保险个人帐户有结余的, 首先要用个人帐户结余数支付, 且60%~70%城镇职工个人账户是有结余, 不能真正享受优惠政策。
3.4 网上采购、配送及统一组织结算环节有待加强
一是各基层医疗机构反映药品配送企业备货不足, 缺货、配送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仍存在, 目前仍有不少品种, 药厂还未生产;二是实施网上订购药品的流程尚不顺畅, 时而会发生采购平台不能进入的情况, 并有基层医疗机构网上订单后, 配送商反应不及时现象, 影响了到货时间;三是部分县 (市、区) 还未按规定执行统一结算, 由各基层医疗机构自行与配送企业进行结算。
4 对策
4.1 做好基层医疗机构综合配套改革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补助力度。要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模式, 积极探索更加有效、合理的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 把直接补偿药品零差率销售而减少的药品加成收入逐步转变为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持基本项目建设和强化绩效考核等激励性补偿机制[2], 建立政府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同时, 要尽快调整基层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 将现行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
二是积极推进绩效工资实施工作。要贯彻落实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防止“新大锅饭”现象发生, 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确保基层医务人员收入待遇不降低。
三是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要进一步明确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方法、程序、考核结果确定与运用, 积极引导基层医疗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功能。
4.2 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覆盖面
目前, 我市所有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已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今后工作重点是要不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的覆盖面, 积极创造条件, 将尚未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室) , 以及县及县以上医院, 有计划地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
4.3 进一步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
要进一步健全监管组织体系, 完善监督管理信息平台, 加强监督管理, 认真做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的培训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工作, 加强定期报告, 进一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普及基本药物知识, 正确引导患者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从深层次上分析和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完善体制机制, 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有效实施。
摘要:文章分析了宁波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践措施及其特点, 从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工作程序、完善财政补助政策、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强化绩效考核、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做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 取得了较好成效, 居民均次药品费用明显下降,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宁波市,实践,公共政策
参考文献
[1]王志豪, 窦炎章.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 2010, 19 (13) :70-71.
8.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篇八
1、粮食经营台账建立情况:严格按照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了粮食经营台账,台账记录及时、准确、真实、完整。严格按照时间保留。
2、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及时参加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统计业务培训。
3、统计报表网络直报按时向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
4、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报表数据与粮食经营台账数据一致,粮食库存帐实相符、帐帐相符,保管和会、统三方按时对帐,帐务处理准确及时,不同性质和不同品种的粮食采取了分帐记载、分帐管理、分仓储存。《合并登统表》统计库存与库点保管总帐库存比对一致,统计报表库存和会计商品帐库存比对一致,统计帐务处理及时准确,企业粮食库存实物真实、准确。
9.卫生室基本药物自查报告 篇九
根据遵义市卫生局(2014)56号文件和《石径乡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卫生院于2014年8月21日对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及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过程中才存在的问题
1、部分药物未通过卫生院进行网上统一采购;
2、未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个别处方划价不准确;
3、3、药品摆放不整齐。
自查中未发现过期药品和假冒伪劣药品,卫生室使用药品均为国家基本药物,未发现非基药。
二、整改要求
1、严格执行基本药物网上采购,严禁卫生室私自采购药品;
2、药品实行明确标价,准确划价,严格按照零差率销售;
3、药品分类摆放;
4、加强基本药物制度宣传。
三、整改落实情况
根据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要求,要求卫生室及时整改落实,在下一次的督导中将针对此次出现的问题作为重点督导内容,杜绝相同的问题重复出现。
此次自查,虽然未发现违反相关政策法规的严重情况,但也反应出一些问题,如卫生室人员对基本药物制度认识不深,宣传工作不到位等。希望通过自查,加强卫生室人员主动学习意识,积极宣传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政策,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的覆盖面和可及性,使人民群众更加便捷、充分地享受基本药物制度这项惠民政策。
石径乡卫生院
10.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篇十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收集《重庆市卫生统计年鉴》、《重庆市统计年鉴》和重庆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的相关数据,采用常用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将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数据( 2009 2013年) 用SPSS17. 0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数据分析,制作统计图表加以描述与分析。
2 研究背景
重庆市是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直辖市,32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三分之二[3],下辖38个区县,截止2013年共有11009个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后,重庆市先后制定了多项针对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文件,对实施范围、工作步骤、药品采购、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医保报销、财政补助、监测评价等环节进行了规定,全市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全面展开。
3 结 果
3. 1 村卫生室覆盖情况
重庆市村卫生室个数由2009年的9985个上涨到2013年11009个。2010年,重庆市先期在5个区县开展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2011年6月27日,共计10251个村卫生室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可以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全覆盖。
3. 2 村卫生室设备设施基本情况
为了承担起三级医疗预防网底守门人的职责,重庆市村卫生室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硬件设施的配备情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 2009年) 装备简易呼吸器仅820个,截止2013年装备2394个,累计增加了1574个; 便携式高压消毒锅、冷藏箱也较实施前分别增加2490个和2710个,其他仪器、设备的数量均明显增多,村卫生室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高,保障了农村居民一般疾病的初级诊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群众的就医环境和就医感受越来越好( 见表1) 。
3. 3 村卫生室医务人员配备基本情况
2009年,村卫生室中执业 ( 助理) 医师2684人、乡村医生22174人; 2012年,村卫生室中执业 ( 助理) 医师3009人、乡村医生22182; 2013年,执业( 助理) 医师2886人、乡村医生21876人。2013年与2012年相比,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执业医师、注册护士人数下降,其中乡村医生减少306人、执业( 助理) 医师减少123人、执业护士减少47人,其中乡村医生数量更是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 2009年) 减少298人次( 见表2) 。从执业( 助理) 医师数量的波动变化趋势及乡村医生数量的减少,均反应出村卫生室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依然存在人才流失、人员队伍不够稳定的现象,这也说明现行政策在稳定基层卫生队伍方面尚有缺陷,究其原因在于现行政策不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财政补助力度不足、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医务人员进出机制及待遇问题尚待解决。
截止2013年底,村卫生室人员26345人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3. 5% ,中专学历占79. 2% ,无专业学历( 高中及以下)占17. 3% 。由此数据显示绝大部分乡村医生为中专及以下学历,显现出乡村医生的学历和职称均偏低。
3. 4 患者次均费用支付情况
2011年村卫生室次均费用为22. 94元,次均药品费用18元,次均药品费用占次均费用比为78. 5% ; 2012年次均费用降低0. 9元,为22. 04元,次均药品费用17. 13元,只降低了0. 87元,次均药品费用占次均费用比为77. 7% ; 2013年,次均费用20. 64元,较2012年降低了1. 4元,次均药品费用较2012年降低了1. 18元,为15. 95元,次均药品 费用占次 均费用比 为77. 3% ( 见表3) 。总体来看,次均费用有所降低,减轻了群众看病的部分负担。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政府对基药目录药品进行遴选,限定药品种类,打破了以利润为导向的用药格局,群众在用药费用上的负担得以部分减轻。
3. 5 村卫生室诊疗人次情况
根据重庆市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报告显示,重庆市就医机构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诊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为主,占82. 7% ; 尤其农村地区,该比例高达96. 5% ,其中在农村地区村卫生室的就诊率达60. 3%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前,即2009年计3338. 13万人次,截止2013年,增加到3474. 35万人次,累计增长了136. 22万人次,表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随着政策的引导、就医环境的改善、药品费用的降低,使得村卫生室诊疗人次呈现总体增加的形势,患者愿意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
3. 6 村卫生室收支情况
重庆市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村卫生室收入构成呈现明显差异( 见表4)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村卫生室收入药占比为60. 92% ;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虽然药品收入仍较高,但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医疗收入明显增长,由2009年的1. 86亿元增长 到2013年的5. 54亿元,2013年药占比 为42. 47% ,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明显降低; 同时,财政补助相应增加,由2009年的0. 006亿元提升至2013年的1. 73亿。但是,2013年村卫生室实施“零差率”销售后为民让利4. 13亿元,这个数字较1. 73亿元的财政补助而言,无疑是存在较大缺口,政府财政补偿依然不足,合理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依然是改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
3. 7 村卫生室合理用药情况
根据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划分选取20个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卫生体系典型代表,对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的处方合理用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选取抗菌素的使用百分率及注射使用百分率两项指标进行分析。
由表5可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抗菌素使用百分率为51. 25% 、实施后的抗菌素使用百分率为42. 97% ,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抗菌素使用百分率进行卡方检验,P < 0. 001,可以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的村卫生室抗菌素使用情况有明显的变化,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使用抗菌素的处方比例减少,处方中抗菌素使用百分率的下降表明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的实施改善了抗菌素的滥用情况,促使村医用药行为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因注射见效快、疗效好,成为患者所认同的效果较好的治疗手段,也成为村医增收的重要手段。表5中反应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含注射处方占抽样处方的24. 02% ,实施后含注射处方占抽样处方的20. 68% ,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注射使用百分率进行卡方检验,P < 0. 001,可以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的村卫生室含注射的处方情况有明显的变化,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含注射的处方比例减少,说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滥用注射的现象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4 讨 论
4. 1 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通过医改的实施和财政的投入,为村卫生室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设施,医疗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群众就医环境越来越好。
二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打破了以利润为导向的用药格局,村卫生室的次均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比例逐年下降,群众在药品费用上的负担有所减轻。
三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零差率”政策后,药占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抗菌素的使用及注射手段的使用百分率均下降,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乡村医生的用药行为,促使医生回归理性用药,从而遏制了以往的种种过度医疗行为[4]。
四是由于就医环境的改善和医疗费用的降低,村卫生室的就医人次数逐年增加,从2009年至2013年,重庆市村卫生室的诊疗人次从3338. 13万人次上涨到3474. 35万人次,农村地区在村卫生室的就诊率已达到60. 3% ,村卫生室作为农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得到越来越明显的发挥,促进了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这一就医格局的逐步形成。
4. 2 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首先,重庆市村卫生室的诊疗人次从2009年到2013年增长了136. 22万人次,但与此同时,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却成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从2012年到2013年,执业( 助理) 医师、执业护士、乡村医生累计减少476人。诊疗人次的大幅度增加和医护人员的逐年下降,暴露的不仅是医疗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更说明现行政策在稳定基层卫生队伍方面尚有缺陷,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值得高度重视。
其次,国家医改之前,基层医疗机构主要通过“以药养医”的办法来解决好医护人员的待遇和医疗业务的运行,特别是以药品销售为主的村卫生室,药品基本上就代表了一个机构的所有利润。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后,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这就需要政府通过财政对医疗机构的药品让利部分进行补偿。重庆市对村卫生室的财政补助虽然在2013年达到了1. 73亿,但与4. 13亿元的药品销售让利相比,尚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村卫生室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积极性。
5 对策与建议
5. 1 加大政策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基药认知度
除了对乡村医生开展基本药物政策培训外,还应通过广播、电视、标语等传播平台对群众进行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普及基本药物知识,使他们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提高人民群众对基本药物的接受度,进而倒逼乡村医生使用基本药物,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得到全面实施。
5. 2 健全投入机制,形成多元化办医新格局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村卫生室财政补偿政策,重庆市虽然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各区县落实情况均有不同,有一定补 偿但仍不足,部分区县村医补助缺口较大且到位不及时。因此,除现有的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乡村医生专项补助、村卫生室医疗设备、网络维护专项补助外,政府应适度增加补偿标准,整合医保基金、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资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支核算,合理加大补偿力度[5],实现政府财政投入的主体责任; 其次,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拓宽筹资渠道,允许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村卫生室,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5. 3 采取多措并举,提升乡村医生服务能力
在医务人员资质构成中,乡村医生、执业( 助理) 医师学历和职称均偏低,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有限,因此,首先应积极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和基本药物制度相关培训; 采取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等方式;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应届毕业医学生和城市的医生长期在农村服务,为基层医疗卫生网底提供人才支持[6]。其次,要转变乡村医生服务理念,虽然在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对于规范合理用药行为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乡村医生并未养成合理用药的习惯,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规范医生开处方的行为,提高其对基本药物的认同和理解[7],可以通过加强对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的知识培训,提高乡村医生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认知及合理用药的行为意识[8]。最后,要改善医疗人员服务态度,增强老百姓在村卫生室就医的意向和信心,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由患者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进行考评,进而起到缓解医患关系的作用。
5. 4 完善保障制度,确保村医队伍稳定
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以药品利润为主的收入渠道变成以政府补偿为主,由于政府补偿存在较大缺口,加之村医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后顾之忧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这不仅会影响在职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也将使整个乡村医生队伍后继无人。为让村医感受到老有所依,应当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有条件的村集体为参保医生给予一定补助,再从政府补助中拿出一部分进行补助,以提高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水平[9]; 对在岗的乡村医生实行竞争上岗,促进和激励村医更加注重提升自己医疗服务水平,逐步实现乡村医生队伍结构的优化; 对未聘、有资质的乡村医生,可以鼓励申办个体诊所,以达到对他们进行合理安置的目的[10],也是稳固乡村医生队伍的一项有效措施。总而言之,完善养老制度、村医待遇以及人员进入和退出机制有利于保证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有利于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的实施。
5. 5 严格考核力度,强化基药监督管理
重庆市共有10251个村卫生室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督查工作及实施效果监测的确是涉及面广、难点较多,要达到理想效果有一定难度。因此更加需要加强监管力度,首先,要建立健全药物信息监测管理系统,对招标釆购和统一配送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完善釆购和配送的机制流程,保障基本药物的质量和配送的及时性[11]。同时,要严格考核力度,建立专门的考核机构,采取季度考评和平时督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对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季度进行不定期抽查,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将考核情况与各项补偿经费挂钩,起到调动乡村医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用。最后,要进一步完善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村卫生室代购基本药物的相关政策,保证及时配送,保障临床用药。
摘要:目的:研究重庆市2009-2013年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基本现状,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卫生统计年鉴》、《重庆市统计年鉴》和重庆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的与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的数据,将数据归类后按不同年份汇总,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在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重庆市在降低就医费用、改善设备设施、遏制过度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还存在着村医队伍不够稳定、补偿机制不够健全等方面的问题。结论:应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并进行政策上的完善,如加大补助力度、提高村医素质、强化基药监管等。
11.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 篇十一
根据《昌宁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昌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宁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实施方案(2009年—2011年)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现将我院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药物培训情况:
我院分别于2010年12月6日和12月23日组织全体医务 人员和乡村医生共计44人在卫生院会议室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培训内容:
1、掌握国家基本药物的定义,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的意义。
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掌握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辩证用药,熟悉中成药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品种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内容。
3、《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化学药),熟悉合理用药原则的基本理论和运用;熟悉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类表,药代动力学参数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等。要求对基本药物合理使用要大力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对基本药物合理使用重要意义的认识,普及合理用药知识。
二、药品零差率执行情况
我院于2010年12月21日开始全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让利72166元。
三、基本、非基本药物库存情况
清仓库存基本药物按零售价计算是412896.14元,批发价 是366311.57元,药品批差是13%,其中卫生院库存基药235种,零售价是181658.04元,批发价是161982.27元。村卫生室库存基药145种,零售价是231238.10元,批发价是204329.30元。非基药库存零售价244779.58元,批发价是219197.95元,药品进销差是12%。其中卫生院非基药库存166种,零售价是171242.50元,批发价是154989.80元。村卫生室非基药库存162种,零售价是73537.08元,批发价是64208.15元。具体措施:
一是张贴宣传标语,对基本药物制度进行广泛宣传,让老 百姓熟知政策扩大知晓面;二是规范药品收费管理,对原有药物进行清仓查库,把以前所有购进药品按相关政 策进行统一调价,一律实行进价销售,将药品价格公示。卫生院积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机制,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确保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广大患者真正得到实惠。
大田坝乡卫生院
12.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篇十二
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南阳市在省医改办的关心指导下,2011年6月30日按时启动基本药物制度。从总体情况看,基药的政策执行到位,配送渠道比较畅通,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各县区建立了统一的药款支付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河南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基本药物,村卫生室所需药品,也能根据进货要求,由各乡镇卫生院调控进货渠道,专门配送,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一、工作成效
(一)基本药物采购情况。南阳市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送金额2012年为409712824.3元(约4.1亿元),入库金额为318728020.7元(约3.2亿元),配送到位率为77.8%;2013年9月底前配送金额为323646840.8元(3.23亿元),入库金额为288045688.5元(2.88亿元),配送到位率为89%。个别单位由于网上采购点击滞后,导致采购后未及时入库。除镇平县采取集中配送由卫生院与配送企业定期结算外,各县区均建立了基本药物货款专户和统一支付。基本药物付款办法以乡为单位核算,由卫生会计中心统一转账支付。目前,各县区均已开展基本药物集中配送工作。对于集中配送公司没有配送资格的产品,我市按照省厅的统一要求和基本药物采购流程,要求各县区必须从有配送权的医药经营企业配送或转配送,可探索实施带量采购,采购中标药品,并始终坚持网上采购。为保障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的正常供应,我市社旗、南召、宛城等县区尝试在乡镇卫生院建立村级基本药物药库,设立专人负责村级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卫生院通过例会方式收集汇总辖区村卫生室药品购置计划和配送药品,每旬进行一次网上点击采购。
总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所用药品网上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规范了流通秩序,提高了流通效率,药品质量得以保障。同时逐步转变了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用药理念,滥用药现象得到遏制,剂型适宜、安全有效的基本药物得到普遍使用。减轻了老百姓跑县进市看病负担,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患者明显增多。
建议:根据《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基本药物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豫卫药政〔2011〕23号),药品配送出现超过规定时间,或质量、数量、有效期等不符合有关规定情况时,视为配送违规。这就需要完善政策,对所需基本药品不配送、不及时配送或不足量配送,影响基层医疗机构用药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将配送违规情况报告至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经批准后可应急采购断档药品。对急需、又不能及时配送的药品,应由乡镇卫生院统计报县区卫生局批准后实施应急采购。鉴于部分价格倒挂药品在基层引起较强反应,建议在做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能够及时的进行价格调整,并可增加目录内的生产厂家,增加采购药品的选择性。
(二)补偿机制建立情况。我市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统筹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重点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的经费来源: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医改政策正确履行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主要是通过新农合基金补助渠道取得的业务收入来承担部分机构运转和人员经费的支出;二是各级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三是各级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补助。经对各县区上报数据统计:2012年市级财政投入为1145万元、县级财政投入为8835万元,一般诊疗费考核拨付为4997.4万元、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考核拨付为20763万元;2013年9月底前市级财政投入为640万元(部分未拨付到位)、县级财政投入为8972万元,一般诊疗费考核拨付为5711.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考核拨付总体为14973万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入差额补助及收支两条线相关政策各县区存在差异性,大多数县区已经实施,内乡、卧龙、镇平三县区暂未实施。收支差额补助因各县的经济收入水平不同存在差别,部分县如西峡、淅川、社旗相对较好,其他县区实际补助不大。收支结余大部分留于医院运转开支,少部分用于福利性基金和奖励性基金。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资金安排与投入情况、设备购买和人员培训等专项补助大部分县已经设立了专项资金,其中社旗县已到位430万元,宛城区已到位120万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规模与清理化解情况:各县区根据《河南省审计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豫审[2011]138号)精神,由县区政府成立了债务清理化解领导小组,卫生系统积极主动配合,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经审计部门对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债务审计清理结果看。截至目前共确定债务11706.94万元,经各县区积极协调,多方筹措资金,目前已化解债务9194.94万元,剩余2512万元,计划年底前全部化解完成。
2012年村级卫生组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拨付资金为4270.99万元、一般诊疗费考核拨付为2898.4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考核拨付为6219.02万元;2013年9月底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拨付为1628.94万元、一般诊疗费考核拨付为3174.78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考核拨付为4638.09万元。
老年村医生活补助发放情况:各县区已根据省卫生厅、财政厅、审计厅、监察厅《关于核实上报2012领取生活补助老年乡村医生基本信息的通知》(豫卫发〔2013〕2号)要求,对2011年底到龄老年村医进行核实统计,每月按300元的生活补贴进行发放,2012年共计拨付758.72万元,2013年9月底前拨付到位477.02万元。
(三)分配机制建立情况。各县区为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度,采取不同的办法,对乡镇卫生院按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进行了岗位分类,并根据各卫生院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口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半径,前年医疗服务平均人次数、收入情况,以及服务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等,制定了相关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各乡镇卫生院结合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技术系数和业务收入状况,制定了向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的内部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经统计,大多数县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中所占比重为60--70%,奖励性绩效工资为30--40%;但也有部分县区为适当拉开职工收入差距,提高工作积极性,把绩效工资总量的40%部分作为基础性绩效工资,60%部分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同时,对招录的大中专学生、引进的卫生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长期扎根农村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考核合格的基础上,绩效工资分配时给予了倾斜。虽然各县区政策有别,各卫生院实际执行效果均相对稳妥。
二、主要做法:
(一)有序启动基本药物制度。2011年5月24日召开的南阳市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我市及时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会议下发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改革等文件,转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豫政办 〔2011〕25号),对加快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进行了安排部署。南阳市于2011年6月30日按时启动了基本药物制度,全市12个县区(不含邓州市)187所卫生院和9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自12月1日起,全市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并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合作、多方参与的工作模式,认真组织开展了我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
(二)建立基本药物采购机制。为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市卫生局要求各县区按照省厅和省招办的有关政策,统一组织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采购机构签订授权或者委托协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临床需求,科学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并通过河南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进行采购;中标生产企业自行委托经营企业进行集中配送或直接配送。为保障基层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我们及时了解掌握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同时收集合理化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我市基本药物网上采购、药款支付、药品配送等方面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跟踪督导落实。
(三)推进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根据《河南省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试行)》,南阳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办法》、《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等配套政策。各县区对辖区内各乡镇卫生院在职编制数和编外用工人数进行核定,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性的分配机制。各县区对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了系统内竞聘选拔,各乡镇卫生院在单位内进行了竞聘上岗。各县区还制定了乡镇卫生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同时针对每个岗位的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工作量,制定了向重点岗位倾斜,保证业务骨干的收入不下降配套措施。缺编的卫生院大多数通过在大中专学生中招录人员充实了卫生技术人员。部分超编的乡镇卫生院,通过自然减员、提前退休、内部调整等办法,逐步达到了规定的编制结构比例。
(四)强化政府督导检查。为促进基层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落到实处,市政府建立了目标考评机制和定期督导机制。市医改办每年年初都对各县区下达了目标责任书,并组成督查组,每年定期到县区进行督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
三、存在问题:
(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能通过药品销售获得收入。因县区地方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部分补助尚未全部到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开展、房屋维修、设备添置等难以得到有效的经费支持。从调查情况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养医”机制仍然存在,大多数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在50%以上。
(二)从调查情况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新农合一般诊疗费、基本药物专项补助等各项补贴到位为年人均10元左右,平均每个乡村医生年收入在1万-1万两千元左右。同时村医中还存在:一是药品取消加成,村医看病只收诊疗费和公共卫生及药品零差率补助经费,技术好的乡村医生的收入出现下降;单纯从事公共卫生的乡村医生待遇难以得到很好保证;65岁以上老村医未能按照标准落实待遇。二是村医在长期医疗工作中,根据当地群众的习惯和经济承受能力,形成了个人的用药习惯,临床使用的大多数是常用、便宜药品,但这些药品对药品生产厂家和配送企业来说,利润微薄,所以配送到位率低;价高的药品老百姓用不起,乡村医生也不习惯。三是基药采购程序复杂、成本增大。村卫生所采购基本药物需先向乡镇卫生院报送购药计划,卫生院完成采购、药品配送到乡镇卫生院后,村医还需到卫生院领取,采购成本增大。村医用现金购买基本药物价格比招标价要低,甚至乡村医生用现金购买基药的价格加成后销售价格也比相同品种招标配送价低;从而导致村级卫生所基本药物采购、使用量小,自购药、加价销售现象仍然存在。
(三)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工作受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影响,加上中标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沟通不到位,转配送权存在利益矛盾,导致基药配送过程中问题较多。有配送权的配送不到位,无配送权的无法从网上采购,部分价格低廉的基本药物又不愿意配送。加之基本药物中儿科、妇科、急诊用药等品种少,而且部分基药配送公司配送时间上不及时,影响基层医疗机构正常业务开展。
四、工作建议
(一)建议由政府引导,整合配送资源,增强配送能力,拓宽配送渠道。可成立以县域为主的基本药物集中配送公司,完善带量采购政策和制度,降低配送成本和药品价格,提高药品配送及时率和到位率。
(二)建议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各级财政补偿到位不足,加之绩效工资实施总额控制,造成基药实施后医务人员的整体工资水平不高,部分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影响。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补偿机制,同时将收支余额作为绩效工资,进行再分配,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建议进一步完善村级基本药物制度。一要调整完善相关政策,灵活解决村医的配备数额,划分医疗和防保待遇的问题;二要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知识培训,改变乡村医生用药习惯;三要根据村医和群众长期形成的用药习惯,调整村卫生所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政策和方法。
13.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篇十三
1掇刀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情况
掇刀区总人口24.72万人, 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7个, 共有医务人员752人。其中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3家, 即团林铺卫生院、麻城卫生院、掇刀人民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有1家, 即区卫生防保站。改革前, 我区两家卫生院和区防保站有编制医务人员216名, 此“两类单位”共有干部职工216人, 其中在编在岗112人, 在编不在岗61人, 在岗不在编43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以来, 通过采取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督导考核机制和询价采购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区政府协同区编办、财政、卫生等部门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 加强宣传动员、细致调查摸底, 在此基础上合理核定编制并确定了绩效工资总量, 按规定科学测算了补偿资金。两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试点卫生院2010年2-5月医疗收入104.9万元, 比去年同期上升30%;门、住诊人次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46%、9%。从目前情况来看,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效明显。全区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以来, 药品价格大幅度下降, 门、住诊人均药品费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8%、50%, 让群众从中真正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2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资金统筹问题。实施国家基本药物改革工作前, 两所卫生院共负债430多万元, 加之两所卫生院欠缴养老保险金达7年之久, 累计欠缴养老保险费440多万元, 卫生院要承担化解债务和实施改革的双重任务, 自身压力很大。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 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办法, 需财政补助437万元, 而乡镇卫生院欠缴的养老保险金以及分流人员经济补偿金也需要由政府统筹解决, 政府财政压力很大, 难以承受。
(2) 人员分流问题。两所卫生院此次参与改革总人数为216人, 已核定编制169人, 应分流47人,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 乡镇卫生院收入减少, 两院平均每日减少2 100多元的药品收入。在业务收入锐减而财政资金又不能完全弥补的情况下, 卫生院只能预发职工部分工资, 这将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 造成人心不稳, 使原本存在的人才流失问题更加严重。而村卫生室由于不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范围内, 处于“两难”的境地。部分乡村医生年龄偏大, 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 养老保险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而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在不断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卫生事业大发展, 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惠及群众的同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特别是村卫生室的发展影响很大。职工后顾之忧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导致分流工作难度增大, 极易引发矛盾和纠纷, 影响社会稳定。
(3) 药物控制问题。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前, 乡镇卫生院采购药品价格较低, 主要是因为卫生院与药品经营企业可以协商定价, 在多家药品企业竞争的情况下, 卫生院可以自主选择服务较好、价格较低的企业配送药品。改革后, 我区配备使用的药品有230个品种, 376个规格。此次增补的118种非目录药品, 真正适合基层卫生院使用的药物只有50种左右, 还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实施药品招标后, 大部分药品挂网价格比原来进价高, 约占70%。有些药品网上挂价比原来零售价还高, 约占20%。这一情况直接导致了基层医院药物供需上的矛盾。
3对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 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这样才能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工作按计划科学进行。要解决上述问题, 不但需要国家政策上的支持, 还需要各相关单位通力配合完成。一是明确补助政策, 落实资金支持。按上级政策, 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应全额补助, 我区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后, 以什么标准进行补助需要明确。我区的医疗机构一直实行差额补助, 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如防保站是自收自支单位。尽快落实各项医改资金补助政策, 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切实减轻财政压力, 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 保证医务人员待遇不降低, 保障各项医改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合理配备人员, 推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改革的前提是核定编制, 特别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乡镇卫生院, 需要尽快按照上级文件, 结合当地医疗需求状况合理核定编制, 出台人员分流政策。建议将村卫生室纳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范畴, 实行行政、人员、业
关于加强林业统计工作与低碳经济指标的思考
刘华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650302)
[摘要]在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林业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因此, 应加强林业统计工作, 充分发挥林业统计工作职能, 采取相应措施, 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让林业在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优势。
[关键词]林业统计;低碳经济;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6.2;C32[文献标识码]A
“森林即人类之前途, 地球之平衡”, 充分说明了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重要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 林业统计工作应结合林业自身特点, 以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为核心, 不仅满足企业内部核算和对外服务需求, 还要不断完善统计工作, 加快建立统计分析评价的预警机制, 努力提高统计工作质量, 全面参与企业经济运行, 不断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以实现低碳生产生活及可持续发展。
一、林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研究表明, 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 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亿~7.1亿吨碳。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 平均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对云南来说, 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经营主体有待落实、效益低下, 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 尤其是2010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干旱灾难, 因此, 发展碳汇林业, 让森林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使森林资源成为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 是林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二、林业统计工作的现状
(一) 林业原始资料收集困难, 调查分析依据不充分
因林业基层单位组织分散, 地处偏远、交通受限, 对森林资源情况、林木生长量、植树造林情况、伐区作业量及质量情况很难统计全面。加之林业经营面积大、生产周期长、露天作业等因素, 要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存在很大困难。导致统计分析不能准确到位。
(二) 林业统计数据缺乏整体性, 统计信息披露缺乏一致性
统计数据是反映企业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 是企业经营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林业系统内部各专业部门, 对独立上报的统计数据缺乏横向协调, 一定程度上造成各部门统计数据不统一。在以改善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的林业建设中, 由于林业统计数据资料缺乏整体性, 使林业统计信息披露的权威性有所降低。
(三) 统计分析停留于简单的数字分析
现代林业管理要求林业企业必须由生产经营型逐渐转变为经营服务型。长期以来, 多数林业企业统计仍以收集、整理、汇总内部统计资料为主, 做的只是事后统计工作, 分析仅停留在简单的数字对比, 缺乏对外部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延伸性分析和
[收稿日期]2010-06-02
[文章编号]1673-0194 (2011) 01-0043-02
加工共享, 不能为林业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企业在横向、纵向指标对比方面显得优势不够。
(四) 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与生态建设要求有差距
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就是要适应社会林业需求的变化, 依据其独有的评价指标对林业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平衡做出预警。传统的指标体系设置仅限于林业生产力指数、经济总量指数等数量关系。没有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保护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要求, 一定程度也造成乱砍滥伐, 与生态建设目标不一致。
三、加强林业统计工作的措施
(一) 以林业统计数据为依据, 分析林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变化规律
统计分析是指依据统计数据, 充分利用统计数据分析林业的发展变化。例如, 最近公布的关于云南省持续干旱的一组数据:截至5月25日, 由于干旱造成全省受灾林总面积已达384.72万公顷, 其中成灾面积209.52万公顷, 报废面积107.89万公顷, 经济损失近100亿元, 特大旱灾致使云南林业有害生物呈暴发态势, 森林火灾同比上升14%, 受害林面积上升46%。通过这些数据收集、整理、分析, 为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做出准确判断提供支持, 也进一步在保护生态资源、加强湿地保护、保持水土平衡, 减少林地征用量, 加强林业企业经营, 提高生产效率, 强化生态与生产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把握分析方法
林业统计工作从数据入手, 将林业数量表现、数量关系作为分析的重点, 结合数理关系进行逻辑推理。分析过程中采用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指标权重、相关性指标等方法。例如, 相关数据显示: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 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 释放1.62吨氧气。这组数据充分运用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说明林是陆地最大的吸碳器、储碳库。为持续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
四、建立林业统计指标体系与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体系
森林资源总量用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表示, 评价森林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仅为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面积×100%;国际公认标准为:森林覆盖率至少要达到30%, 且分布均匀, 才能保证较好的生态平衡。据统计,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6.56%, 因我国人口基数大, 人均绿地占有率较低, 森林资源严重不足。云南省土地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 森林面积9 467万公顷, 森林资源也不容乐观。因此, 科学运用林业评价指标体系对保护林业资
!!!!!!!!!!!!!!!!!!!!!!!!!!!!!!!!!!!!!!!!!!!
14.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汇报 篇十四
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上午好:
首先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将招远市省规划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基本药物制度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出发,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巩固完善。两年来,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有关问题的意见》及有关会议要求,于 年在规范化村
卫生室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工作机制。
基本药物制度为医改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为切实加强领导,我们层层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发改、卫生、财政等8个部门及各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发改局设办公室,抽调发改、财政、卫生、劳动、药监等部门精干人员集中办公,由发改局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各部门根据责任分工和工作需要分别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组织。卫生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形成了层层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工作推进小组,从工作方案制定到乡村医生聘任,对每个环节进行讨论、研究,加强了对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指导,确保了我市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政策制度,全面落实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
我市共有村卫生室个、乡村医生名,从9月份,在处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推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为保障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我市积极探索,制定了《关于在规范化村卫生室推行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完善了村卫生室运行模式。一是合理确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确定在 处村卫生室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同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聘了 村医生纳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二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乡村医生每人每年基本药物定额补助标准为 元,按月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照服务人口数 的标准补助卫生室,通过绩效考核形式拨付,70%按季预拨,30%部分年终根据卫生、财政等部门绩效考核结果,一次性拨付。三是进一步加强了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工作。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管理,统一由乡镇卫生院实行网上采购和配送,并建立药品进销存台账;村卫生室财务管理,由乡镇卫生院设专账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收支单独核算;村卫生室业务管理,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对乡村医生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业务培训、指导;乡村医生实行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对聘期内考核不合格的乡村医生,及时予以调整;村卫生室必需的医疗设备配备由乡镇卫生院负责供应管理。
三、强化宣传培训,确保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
为保证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顺畅运行,我们从乡村医生培训和宣传工作上加大力度,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培训,提高乡村医生合理用药水平。统一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及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培训,再由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骨干采用多媒体播放、业务学习等形式多次组织培训乡村医生,整体提高了全市基层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水平。二是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合理用药意识。为保证村卫生室顺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利用电视、宣传单、宣传标语等形式开展了基本药物相关知识的宣传,让老百姓明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及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重要性。目前,我市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卫生室药品大幅下降,广大群众普遍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对卫生满意度大幅提升。但我们的工作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我们将深入剖析工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
15.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篇十五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当代大学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同学校不同院系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每个问题选项所占的比例关系反映大学生对基本药物制度及其遴选原则的了解情况以及提出的建议。结论: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六十份,收回六十份,通过统计每个问题选项所占的比例,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基本药物制度认知的一些漏洞。我国应加强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力度,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我国的基本药
物制度,以身作则,为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做出贡献。关键词:大学生,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的遴选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基本药物足量供应和合理使用,有利于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权益,转变“以药补医”机制,也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优化整合,对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维护人民健康,体现社会公平,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基本药物制度方面的目标是 2009年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
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到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每一个公民都享受到了相关的待遇,为了完善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当代大学生有必要熟悉我国的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以便加强我国的基本药物体制,为我国的基本药物体制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的通过实际调查当代大学生对基本药物题目的选择情况,反映了基本药物制度在大学生中被接受的情况;同时结合数据分析和调查资料,揭示基本药物制度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二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对象哈尔滨医科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晋中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回收情况
共发放问卷六十份,收回六十份,回收率100%;问卷全部有效。
(二)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3.您认为基本药物的定义包含(可多选):(CD)
A剂型适宜B价格合理 C适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D能够保证供应 E公众可公平获得
由图中可以看出,大家对基本药物的定义包含哪些方面有着不同的认知,人们对于基本药物体系认知很薄弱,不很了解基本药物制度,调查对象为现今在校大学生,对于基本药物的知识也很匮乏。
5.哪些药品不可以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可多选):(BCD)
A主要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慢性病等防治所需药品
B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C主要用于滋补保健作用的D非临床治疗首选的由此表格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原则的了解还是很到位的,83%的调查结果表明知道国家基本药物是用于常见多发传染病等的用药,也有28.3%知道基本药物制度遴选目录可以包含非临床治疗首选药。
7.您认为如何保障药物的生产供应?(D)
A加强行业管理B完善国家药物储备制度 C引导鼓励生产企业积极参加基本药物招标采购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有图表可知,97.3%都对保障药物的生产供应有着不同才程度的了解,其中有27%的人认为应从加强企业管理方面入手进行管理供应,60%还是了解的很全面正确的。
12.您认为基本药物有何优点?(D)
A节省费用 B保障供应C安全有效D以上都是
13.您认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患者是否只能用基本药物?(B)A是B否 通过调查发现,在现今大学生的认知观念中,不能够只使用基本药物进行救治,对基本药物大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大家只是认为基本药物似的一种很便宜的方式。
四 讨论
“国家基本药物”的概念本该是众所周知的,因为它几乎与每个普通公民都有关系,几乎没有谁能一生无病无痛,越是常见病多发病与“基本药物”关系越密切。基本药物是适应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但是
大学生对国家基本药物的了解却不尽人意,„„(%)根本就没听说过国家基本药物,(%)听说过国家基本药物但是却不是很了解,只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听说过而已。在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中对国家基本药物都不甚了解,更何况普通老百姓呢?那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存在哪些不足呢?
【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开展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11-30
关于开展藏传佛教基本情况调研报告08-26
某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06-17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汇报材料08-09
卫生局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总结11-10
国家基本药物实施情况汇报09-23
金碧镇中心小学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评估情况06-26
2022年德州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08-15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知识宣传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