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共14篇)(共14篇)
1.历史学科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 篇一
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反思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 语文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新课程标准》在试验区实施五年来,在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毋庸讳言,通过五年的实践和摸索,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发现了在执行《新课程标准》时,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课堂教学的把握,都出现了一些偏差。
一、教材编写突出了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
虽然说《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但是在宣传倡导方面,我们更多的还是侧重于人文性。德育渗透、拓展延伸,更多方面都还是不自觉把重心移向了人文性。在教材编写的安排上,我们发现现行教材(以人教版为例,下同)明显弱化汉语语法、淡化了文体知识、简略了修辞手法、简化了语言的实际运用。甚至主语、谓语、宾语等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需要英语老师去补课。以致于学生写出的作文“四不像”,像散文一样散,但是没有散文的“神”;像议论文一样评头论足,可惜又没有充分的论据;像小说,但又没有情节;像诗歌,又没有诗歌的韵味……不一而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时我们觉得汗颜。可以肯定地讲,这几年的教改,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学生使用“语文”这个工具的能力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许多。
二、强调了学科整合,忽视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
教材中的36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涉及了生物、天文、地理、科学、历史、社会等学科领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突出了学科整合的特点。这是《新课程标准》一大特点,也是人教版教材的所谓一大靓点。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应该是立足于语文学科,应该在体现语文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的综合性学习。不是说这些综合性学习与语文学科毫无联系(语文是工具,它和所有学科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说没有突出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
笔者认为:一方面要保留目前教材中部分与语文学习结合较紧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外,另一方面还应该结合青少年的特点,添加一些他们既感兴趣,又有很强的语文知识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如:汉字的起源与构造、语言的综合实际运用(简洁、准确、得体等)、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比较、广告词的妙用与设计、楹联趣话等等。而其他的一些综合性学习内容可以作为课文补白予以保留,起到补充和拓展的作用。
三、写作要求贴近学生生活,教材安排远离学生实际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基石,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大法宝。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是,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其一:缺乏完整的训练体系。“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我认为起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既要贴近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的实际,让学生有话能说出来;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但是在教材中既无法体现其循序渐进的写作要求,也没有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中提出指导性的训练内容。
其二:缺乏较强指导性的意见。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开展哪些活动、建议写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教材中很少提出指导性意见,全凭老师个人的.经验和喜好来安排。这样的缺乏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可能由于目标的不明确,导致训练效果不佳。
四、重视了语文教学的统一性,弱化了语文教学的灵活性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要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该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的确,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激发学生的主动意思和进取精神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于是,所有的语文课都必须有合作、有讨论。
其实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或应该探究,这需要引起老师的重视。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不懂得教育孩子、溺爱孩子的形象。他不让年轻力壮的儿子去买橘子,却自己艰难地爬上爬下。还有的学生认为父亲是一个不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是一个自私的人,为了买橘子少走路竟然过铁路、爬月台,不顾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这种讨论不能不说学生没动脑筋,但是这还能理解父亲的形象吗?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一味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不管学生说出什么答案,都予以肯定和赞扬。有的答案明明是自相矛盾,甚至错误,老师都不加以纠正。
在这里,我丝毫没有否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意思。只是提醒哪些问题值得探究。任何一种变革和创新必须源于过去的基础。教学的改革亦是如此,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既不科学,也不可取。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确有很多弊端,有些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应该摒弃。但是传统中有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应该继承。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幸事,也是适应现代教学的一种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而编写的教材,在注重创新和贴近学生实际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上述吹毛求疵的意见,只是希望在《新课程标准》的统领下,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功效。
2.历史学科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 篇二
当今世界新技术迅速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理念不断更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 》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 并对原有教材进行修订, 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背景下, 教师如何认识这些新内容, 探讨如何讲解这些内容, 是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话题。
一、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需有一桶水, 这是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指标。
新教材内容更突出时代特征, 许多新内容教师都没有接触过, 如果仅仅利用教学参考书, 甚至照本宣科是远远不够的。新课改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 源, 老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先有教师的特色才有教育的特色。课改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知识的自我更新。比照新课程标准, 地理教师急需储备以下知识技能。
1.专业知识 : 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 , 学科前沿方面的知识。其次是关于全球化的一些知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争端, 除了地缘关系外, 更有历史、文化、经济、传统、价值方面的原因, 要多看《环球》、《世界博览》之类的杂志, 积累丰富的感性、生动事例, 使教学充满时代气息。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广泛涉猎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知识, 努力将自己打造成教研型、专家学者型教师。
2.深厚的教育理论 :过去学的教育学、心理学只是一些皮毛, 某些教师在有了几年的教学实践后, 难免不思进取, 很容易落入经验主义的窠臼。新的教育理论百花齐放, 如什么是有效教学? 必须扎扎实实啃几本教育理论书, 并且用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出真知。
3.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 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越来越频繁, 现在大多数教师都会上网查找资料, 但真正能把资料变成运用自如的多媒体课件的很少, 很多是直接借用网上现成的课件, 机械照搬, 把多媒体课变成“课堂秀”, 花哨但不实用, 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效率。一个优秀的课件, 需要精心策划、专心制作和恰到好处地使用, 以收到良好的课堂使用效果,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4.地理实践 :寻找、创造一切可能机会 , 增加教师的实践体验, 如地理教师的旅游实践感受, 就是最好的课外教材。
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方式。
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鼓励积极探究, 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 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 强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所以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研究学习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 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活动, 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例如, 在教学经纬网知识时, 教师可以采取“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式:①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一艘海上遇难船只如何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在位置? 并在一个球体表现上标出假想遇难船只的位置。②理解“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际上就是“如何在地球表面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问题。③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 提出确定某一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或者在电影院里找座位的方法。④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确定“座位”的方法概 括为利用“行”和“列”定点的方法。⑤“问题”的迁移———把已找到的方法运用到“问题”解决的实际情景中。学生会联想到 可在空白球面上通过“遇难船只”这一点画两条十字交叉的线。 但怎样向别人描述这两条线的交点是一个新问题, 教师由此引出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的知识。学生观察地球仪并阅读课本, 理解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等概念。⑥“问题”的解决———遇难船只报告它所处经纬度, 让别人知道其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这样在模仿的过程中, 学生既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又掌握学习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研究性学习只是众多教学方式方法中的一种, 除此之外还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师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多元组合教法。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 信息传递方式更生动活泼, 教学内容更形象具体, 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既锻炼学生的思维, 又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它可以与其他方式方法相结合, 也可以与传统教学中有价值的方式相结合。
3.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三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情境创设;思维激发与引导;多媒体;实践与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工作至今,掌握了一些教学方法,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随着初中数学的变化发展,用以前的老一套继续来教学,收到的效果就不是那么理想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请教了多名深资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最后,个人总结出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深刻领会基本理念,抓住中心。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新课标下的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中心思想,把握了中心,才能掌握重心,才能不偏离航线,才能让我们为这个目标矢志不移的去追求、去奋斗!到最后才能在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取得成功。
二、做好情境创设的思考。
1、把握好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遵循启发诱导原则。启发诱导原则是人们根据认识过程的规律和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提出的。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活动的刺激。
(2)遵循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能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书本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从而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紧密结合起来。
(3)遵循及时反馈原则。教学过程是双向传递的,是在刺激反应和纠正反应中进行的。学生只有在不断的错误——理解——纠正的循环认知中,才能牢记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设置疑惑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辩明正误,从而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
(4)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的要求
(1)具有可及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认知水平相适应,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应有一种入手容易但又不太好解决的意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原有知识去积极探究,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2)具有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探究结论的兴趣和动力,调动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
(3)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富有层次感,解决方案多,可充分拓宽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4)具有统摄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以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着力点,是统领一节课主要知识的典型问题。
(5)具有探究性。探究性是指学生有能力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而探究过程又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如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价值、思维的价值或人文的价值等。
3、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1)创设“故事式”问题情境,呈现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文化,可以揭示数学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激发数学创新的原动力,这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在教学中,结合有趣的故事和数学史话,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2)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注意问题情境的有序性。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和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或步骤),或把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相关的小阶段,然后总结每个阶段的有效策略,从而使问题获解。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要注意把握“度”,必须针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并且要合理有序,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
(3)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突出问题情境的方向性和策略性。学生要顺利地解决问题,不仅要有概念性知识,更要有方向性和策略性知识。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不在乎其所含有概念性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其蕴涵的方向性和策略性知识是否丰富。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怎么想和怎么做”,因此,教师应精心构建“探究式”问题情境,使其蕴涵丰富的方向性和策略性知识,帮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和模式。通过探究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如何将所考察的对象进行逐步扩展,其中包含了试验、猜想、联想、类比、化归、合情推理等手段,这正是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的目的所在。
三、做好建模教学
1.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培养数学建模能力。课本每章开始都配有反应实际问题的插图,抽象提出各章主要的数学模型,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基础知识,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知识的特点,重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抽象、概括和应用过程。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要经常渗透建模意识,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学生可以从大量的建模问题中逐步领悟到数学建模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去研究数学建模的兴趣,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的能力。
2.以课堂为平台,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想培养数学建模能力不是简单地把实际问题引入,而应根据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在教学中适时的进行培养。该动手时就动手,要让学生认识、制作、操作教材所介绍的工具,有条件的话,还应该让学生见识一些现代工具,增加微机操作的实际训练。
3以生活为基点,培养数学建模能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不能喝生活分离。把数学与日常生活相互联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加以解决。
四、运用好多媒体教学
1、合理、科学的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数学教学不仅要注意问题的解决,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设计应该遵循多样性、灵活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原则。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还要依据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由于中学生的注意力还不是特别集中,在一节课中只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疲惫和倦怠,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2、利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普遍发展。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符号、枯燥的数学定理、复杂的证明过程呈现出来,使学生觉得非常有新鲜感,很博眼球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集中精神,动脑思考,获得一定的感性思维。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很快被学生吸收。
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一)目标和任务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一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践中发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二是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探究中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三是让学生在拓展创新的联想中体会知识的应用过程。任务就是要培养合作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使学生顺利合作达到合作的目标,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合作意识;培养互助互学的习惯:共同目标与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是合作的两大基本要素,是合作得以实现和维持的重要条件;培养尊敬人的意识:良好的合作态度对于顺利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度,教师要教学生学会用欣赏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倾听,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提倡互助协助的精神:如何发言、交流,如何讨论、归纳,如何相互评价,如何处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等;培养快乐健康的情感:情绪、情感可以提高人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加强反思与倾听的习惯培养。
(二)重要性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能力。近几年来,感到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的厌学情绪,对数学的不接受越来越强烈,说明我们现实的教学方法手段必须更新,才能适应当前变化的学生,一个明显的表现在于:当前的学生追求学习氛围的宽松,自由发展。因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在教师引导下,创设自主探索、民主、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来实现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到以上几大点的同时,还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把新型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重建学科教学价值观,拓展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学好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
4.历史学科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 篇四
2005年秋季,江苏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一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积极配合下,我们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广大教师锐意改革、不断探索,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进展较为顺利,态势良好,成绩也较显著。现将我们的几点做法与体会简述如下,希能为将进入新课改的实验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1 新课改背景下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几点做法
1.1 积极营造新课改气氛,加强新课程培训,努力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推进新课程改革 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实施新课程之前,我们积极营造新课程实施的气氛,充分利用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教学会议等积极宣传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要求教师“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先上岗”。让教师感到新课改已势在必行。在这种课改舆论大潮下,积极落实新课程培训措施:
1.1.1通式培训: 分批进行,培训内容主要围绕《纲要》、化学课程标准、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评价与考试制度,以及课程管理等主题展开。培训时间安排在年上半年,培训地点为省内几所高等师范院校,参加人员为化学教研员和选派的部分化学学科骨干教师。
1.1.2 学科培训:集中进行,全员参加,实行先市级培训,后县级培训。市级培训方式采用模块专题讲座(由教材编写者进行,主要包括模块特点、教材编写思路、内容分析等)、新课观摩(由课改实验区教师进行)、案例分析(主要是专家点评)。县级培训方式采用研修新课标和新教材、集体备课、分组讨论(由县教研室组织实施,以参加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为核心)等多种方式,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进行。县级培训结束进行业务考核(笔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训效果较好。
1.1.3校本培训: 在省、市、县三级新课程培训的基础上,大力进行校本培训,充分发挥化学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在进行校本培训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条途径:
①自我研修。主要研究新课改纲要、新课标、新教材、新课改的热点、难点和操作问题。②专题辅导。把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成专题定期进行辅导。如“如何理解活动与探究是落实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新课程化学实验有什么新特点”?“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如何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如何面对新课改的热点和困惑问题”?“如何对化学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③专业引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创造条件,组织骨干教师到广州、青岛、扬州、盐城、镇江、南通、南京等课改实验区考察学习新课改的经验,并写出考察报告进行交流。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就化学新课程对教师进行专题报告、排忧解难。
④活动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如举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竞赛(笔试、答辩相结合)”、“高一化学新课程会课活动(每校人)”、“中学化学教师新教材创新实验竞赛”、“实施化学新课程的感想与体会论文竞赛”、“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等系列竞赛活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效果非常好。
1.2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是新课改实验的重点,更是课改中的难点。因此,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有效途径,我们的做法是:
1.2.1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探究、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尝试提出新课改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为核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各种探究活动必须围绕学生展开,学生是课堂上最积极、最活跃的分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1.2.2课堂教学提倡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探索适合化学教学的新模式
我们提出把“知识为基础、训练为主线、思维能力为核心”作为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策略,提倡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探索适合化学学科教学的课堂新模式。一年来经过教师的不断探索、创新、发展和完善,这种教学新模式在扭转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3课堂教学必须做到让学生“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课堂上着力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字上下功夫,将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主动,指导探究,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将“讲授”与“引导”相结合,“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多用“启发讲授式”、“启发引导式”教学,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3 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探索校本教学研究活动,既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和广泛实验,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当前校内的新课程教研活动,主要以课例研究为切入口,以改善课堂教学方式为中心,将课例的研究与新课标的学习紧密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四种组织形式开展校本教研: 1.3.1将科研课题转变为实践化的校本教研。
开展校本教研要体现“三个结合”,即与课堂教学改革结合,与提高教师素质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各校把承担的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全部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各备课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承担研究子课题。没有承担子课题研究的教师要申报县级或校级科研课题,达到人人有课题,组组有项目,在实践中进行有目的的研究。用科研课题的理论指导实践,将课题的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改革中。1.3.2问题化的研究。在校本教研中,积极开展新课改中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教师通过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对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如“苏教版和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内容差异的研究”,“教学中体验情境、生活化、经验化的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研究”等。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探索新课改的路子。1.3.3常规性研究。
在教学实践中,备课组遇到新教材中的问题可随时进行研究,不能仅仅依靠每周两次的集体备课来解决教材教法问题,教学研究要常态化。④听课研讨。同一备课组教师要互相听课、评课。新上岗教师必须先听课后上课。工作不满三年的教师要上新教材汇报课,工作在五年左右的青年教师要上新教材研讨课、骨干教师要上新教材示范课。对典型的课例还要进行“设计实施 反思 再设计 再实施 再反思”的研究,以此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实践证明,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能使教师集中精力研讨教学方法,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同时为广大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探究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4 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在课程实施与评价部分提出的要求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为此,我们编制试行的《愉快的高中生活》就是基于这样的要求形成的,它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致同学的话、学生家庭情况、学习基本情况、第一学期学业成绩概况、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主任寄语等。对学分认定的评价方式,实行纸笔测试与非纸笔测试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自评与他评结合。模块的学分认定包括终结性和过程性两部分评价。其中,终结性的评价由纸笔测试和非纸笔测试的成绩构成;过程性的评价主要包括“平时测验与考查”、“课外作业与任务”和“考勤”三部分。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态度,主要用自评与他评结合的质性评价方式进行。
评价改革是落实课程改革重要的配套措施。学校在学生评价方面的改革才刚刚开始,学校、社会在评价的认识、观念和评价的价值取向上对新课程评价方式的认可还有一个过程。我们正在积极完善、探索真正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方法。1.5 增加教学设施投入,整合教育资源,确保课改的顺利实施
为满足新课程开放式的教学,有的学校购买了实物投影仪、新建了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并购进了有关新课程的图书,更新了化学实验设备,新添了部分化学仪器,开放了化学实验室和图书室,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根据教学模块整合资源,把实验室、图书室、电教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1.6 加强教学管理改革,转变管理职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建立促进课程发展的新机制,使之成为保证课程改革实验顺利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为此,除教育局成立了相关的课改领导小组外,各校还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和各处室一把手为副组长、年级部主任及相关教师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并对学校各部门职能进行新的调整与定位。制订了《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选课指导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学生学分管理方案》等文件,建立健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修改各种规章制度,扫除制约课程改革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改革有关教学评价的内容,制定各种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和保障体系,建立了科学、民主、开放、促进课程发展的新机制。新课改背景下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几点体会 2.1 实施化学新课程初期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困惑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初期 ,由于新旧教材的冲突、新旧观念的撞击,我们感到新课改“有点乱、有点吵、有点不知深浅、有点恐高”。新教材有点“乱”表现于:教材版本有点乱:高中化学新教材首次出现“一纲多本”现象。
编排体系有点乱:新旧教材内容变化较大,许多教师已习惯于老教材、老教法,对新教材缺乏信心,感到知识的编排体系有点乱。
内容与习题设置有点乱:新教材编写不够成熟,个别习题与内容不配套,跨度大。
教材内容取舍有点乱:同一实验区各校选用的教材版本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不要补充其他版本的内容?教师们普遍产生了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
各方认识不一有点“吵”、包括家长、教师、学生和教研员: 高一教师有点“不知深浅”、难于把握。
①课标对内容的表述太抽象,对提及的内容在深度、广度、难度的要求上不够明确,也不很具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浅上把握比较困难。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讲多了、讲难了赶不上进度,讲少了、讲浅了又怕达不到课标要求。
②高中教师多数不熟悉初中化学新教材内容,讲课内容有时会脱节,很难把初、高中新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考试评价不明确,有些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仍然以高考要求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学是“宁难勿易”、“宁多勿少”、“一步到位”,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有些教师不能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不多。
④虽然经过暑假短期培训,教师们对新课程有所认识,但是由于新的高考考试方案迟迟没有出台,新教材教到什么程度?考试又会考到什么程度?教师普遍感到心里没有底,再加上课时紧,内容多,新教材配套的教辅用书跟不上,在教学上教师们普遍感到有点不知深浅。
高一教师普遍有点“恐高症”、对高考变化心中无数。2.2 实施化学新课程带来得可喜变化 2.2.1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
一年来,新课程的启动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更新,教师的角色在转变,课堂教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越来越灵活。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课堂上越来越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课堂上教师不再因给问题难住而感到难为情,师生在一起共同讨论、研究问题蔚然成风。新课程改变了教师的权威地位,教师们面对新课程,普遍感到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需要。新课程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2.2.2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上课学生思考问题多、抢答板演多、交流讨论多、活动探究多、小组合作多、师生互动多,教师启发点拨多、问题引导多、表扬鼓励多。
上课由“要我讲”变成了“我要讲”,学习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体现出师生间融洽、宽松、和谐、民主的良好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下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学生普遍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带来的是一种成功的喜悦。
5.历史学科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 篇五
谈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
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米瑞霞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07-0014-02
新的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基础性、社会性、文化性和发展性,其中高中化学课程理念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宽广的选择空间、更深刻的人文内涵、更多样的评价方式、更自立的探究活动、更扎实的教学研究、更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
一、新课程教学更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性1.尊重并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在学习活动中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帮助针对性要强,对于学有余力并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在课后继续学习,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学习化学的天赋。
2.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进行教学的基础。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化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引导学生掌握书本中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迁移,能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重视演绎推理的运用以及与横向知识的联系,确保自己的教学能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分成几个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前面学习的知识能为后一步学习提供基础,使新的.教学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之上,并能逐渐有所提高。
3.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二、新课程对教师教学习惯上的挑战
以往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课堂上讲什么、怎样讲,讲的深、广、多、少,对学生的要求严、宽、紧、松等等,主动权始终在教师手里。尽管过去己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但是在教师的教学观念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传统教学方式的稳定性,除了因为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教出发,容易被教师接受外,还因为教师视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并且教学上存在着明显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就能够进入程序化的教学中,甚至还可以参照一些现成的教案进行教学这种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已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肯定不够他享用终身。如何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一定数量的必要的学习,不仅学会了这些知识,更重要是从中培养了学习知识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做一个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日标,并寻求和选择达到日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
(2)做一个发现问题的引导者。新课程计划中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3)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当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观察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观察、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一个好的教师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直接事事干涉,热衷于做裁判员。
(4)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的、具有安全感的学习气氛。如果教师仍坚持课堂上一言堂的权威阐述方式施教,会直接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应由权威者变成学生的朋友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三、课程标准更要求使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发展
1.注意化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科学的物质观的同时,也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帮助他们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化学与社会文明进程的联系。例如:讲化石燃料这一节时,使学生知道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但它们都是不能再生的,而且由于广泛的使用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增强学生的能源危机意识,深刻认识积极开发清洁新能源的重大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结合。
2.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通过化学课程的教学,应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化学,从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化学以实验为基础,以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为主体,概念的形成和化学原理的掌握都是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而实现的,所以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化学时显得尤其重要。人的思维发展由具体的感知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化学教学应适应并促进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始,充分利刚观察和实验,展现化学现象,重视表象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应注意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
四、要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它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表达、应用以及其他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这些优良思维品质正是科学素养中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科学的方法,获取化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多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展新的化学情境与已有的冲突,从而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教师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学会科学探究,在探究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6.历史学科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 篇六
山东省单县实验中学 李栋
当前,我们强调素质教育,所以就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我谈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加强知识目标的实现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了集中体现素质教育,以及体现学生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即三维目标。
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历史史实、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基本的历史线索三部分,学生学习历史必须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点,当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识记历史事件发生的经过、结果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理清历史线索,这样才能理解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事件的影响,才能达到“学史以明智”的目的,起到对现今社会生活的指导作用。所以,知识是基础,是载体,是依托,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能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就是说,知识目标的完成直接决定着后两个目标的实现。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参与性。”这种理念完全改变了原来那种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法,还要关注学法,加强对学情的研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增设启发性问题和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自主探究中学到知识。改变过去那种学生被动式接受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自己的探究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学会学习。
但不要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自由学习或自学,不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从原来单纯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特别是历史学科,历史是人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纵贯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涉及到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各个方面。这样,学生自主学习会感到茫然,需老师的指导、点拨。
三、教学形式、手段要适当有效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这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很受用,因为学生往往对枯燥的历史时间、人物很头疼,这时老师可采用一些教学手段让学生乐于学习历史。比如,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讨论,甚至在对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展开辩论;充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文物等物质资源都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7.实施初中历史新课改的几点思考 篇七
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方式下, 历史与现实分离, 导致学生感觉历史都是过去的东西, 学习历史没有任何价值, 历史陈旧乏味;认为学习历史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应付考试”, 学习无用的东西, 即使再生动, 也难以产生学习的“内在诱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历史与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人们创造现实是在过去提供的客观条件下进行的,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现实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 客观上总会打上历史的烙印, 总会借鉴和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新课程通过“活动课”、“活动与探究”、“议一议”等栏目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把它们归纳为以下几类: (1) 让学生从我们身边发现历史, 如:“寻找历史”、“调查家乡的文物古迹; (2) 让学生从熟知的影视剧入手, 从史实与历史剧的比较中感知历史, 如:“你在影视剧中了解到的武则天与历史上的武则天有没有差别? ”“有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秦汉之际, 刘邦的夫人即后来的吕后, 躲避战乱, 逃入尼姑庵的故事, 想一想到底是谁错了? ” (3) 从日常生活谈起, 让学生感悟历史, 如“举行方言游戏会 , 感受秦始皇统一文字的重要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 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
2.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 , 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人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触觉学习者:当他们能亲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 会学得最好。通常被叫做运动触觉学习者。第二种是视觉学习者:当他们看到学习内容以图像形式出现时, 学得最好;部分人为“印刷符号型”, 可以通过阅读学习。第三种是听觉学习者:通过音乐、谈话的声音而学得最好 (见《学习的革命》) 。这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并无优劣之分但教学时若注意到学习方式的不同, 并以此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 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教师的讲授和对部分学生的提问, 只适应于听觉学习者。此时若加上要求学生阅读课文, 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绘制的图片或添加的多媒体声像影片, 视觉学习者会开始启动。若再加入课堂讨论、课堂表演, 那么, 触觉学习者就会被调动, 这样的学习效果更好。
3.于教学重点处巧设历史问题情境
以世界近代史人物复习专题为例, 在其巩固环节可以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某网站举行“世界因你而改变———世界近代史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 请每个小组评选出自己组认为最具影响力的三个人物, 并撰写颁奖词。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历史, 把自己喜欢的重点人物从国家、功绩、品德、地位、评价等方面综合, 撰写成一篇篇语言优美、情感到位的颁奖词 (不能出现名字) 。其他组的学生根据颁奖词所给的信息抢答, 并说明判断是这位历史人物的原因。这个问题情境设计让课堂高潮迭起, 不仅能高效地落实教学重点, 更重要的是历史精英的优秀品质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精神需求。
4.课堂导入语要注意以旧导新
这是一种由旧知推求新知, 即由已知求未知的导入方法它可由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参与导入活动, 也可由教师用讲述法总结旧知识而导入新课。例如教师说:“解放战争爆发于1946年6月。在战争的第一年, 解放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通过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因此, 战争进入第二年时, 敌我双方形势发生了有利于我军的变化, 使我军有条件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外线作战, 解放一些城市, 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现在我们来学习‘挺进大别山’这一课。”上述采用了讲述法导入, 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教学。由于历史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抓住这种联系导入, 就可以使新旧知识衔接得十分自然、贴切。揭示这种内在联系, 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旧知识, 而且为接受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5.创 设历史情境 , 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欲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由于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 这就为学生理解历史设置了障碍。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历史情境, “复活”历史, 让学生化身历史当事人思考、解决历史问题。
如在教学“秦王扫六合”一课时, 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是秦始皇, 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成为千古一帝? 学生的探究激情被点燃, 陈述的观点精彩深刻, 而教师的赞许肯定及恰到好处的点拨, 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对于洋务运动, 教材中有这样一段材料: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后, 李鸿章伤感地反省, 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教师此处设疑: 如果你是李鸿章的部下, 你该怎样安慰这位失意人? 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 就必须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 这就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综合等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创设历史情境, 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历史梦想剧场”, 排练历史短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 编写剧本, 角色扮演, 忙得不亦乐乎, 在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学困生的特长, 使他们获得在活动中展示特长的机会, 培养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编辑整理、表述表演等多种能力, 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例如, 在讲巴黎和会时, 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英国首相、法国总理、美国总统, 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 使学生对巴黎和会性质这个问题一目了然。
6.善于利用微课程
微课程是由各种学科各种小知识点组成的课程的统称。以前我们在研读教材时, 缺乏相关工具, 思路不太明确, 现在的微课程、微学习等理念, 为我们深化教材、处理教材提供了有效工具。我们可以把教材进行碎片化处理, 即微处理, 而不是满眼都是教材, 无处下手。
现在我们处理某一课教材时, 先要想清楚这一课教材中, 涉及几个知识点, 我如何处理这几个知识点, 通过什么措施让学生掌握这几个知识点, 通过什么方式检测这几个知识点的落实情况, 等等, 处理教材时一定要先考虑清楚。
8.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几点反思 篇八
一、合作学习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
现在的课改中,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用于教学实践中。然而,不少课堂教学在进入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往往是前后左右三五个学生围在一起,讨论甚为激烈,气氛相当活跃。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皆动的可喜局面,一改传统教学中严肃的面,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初看起来,这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然而,时常出现的情况是,课堂上,教师先布置一些学习任务,提出一些问题,然后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同学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可小组中的成员没有明确的职责。结果是,学生在小组内或者乱嚷一气,或者以小组为掩护开小差,说闲话,真正按要求围绕问题讨论的不多,从而导致小组内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效率低下。
二、课堂问题量多质低,含金量不高
新课程改革中,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情境,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不少语文教师特别重视课堂提问,并以提高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学生参与面的一个尺度。然而,笔者发现,不少教师课堂上所提问题虽多,可不少是无病呻吟,为提问而提问,起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有的问题偏离教学目标,可有可无,而真正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对已有知识进行加工重组的问题却很少。表面上看,这样做营造了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实,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体现
作为课改中的一个亮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成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的一种体现。为此,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生发出来的问题,因为课堂上的大胆质疑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其思维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课堂上学生所提问题不但是他们学习中的疑问,而且许多问题有共性,但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有差异,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也有所不同。课堂上质疑并不能解决所有学生所存在的所有疑问,且没有提出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弄清甚至理解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在此过程中,有的教师以为学生提的问题多就是主动学习了,当学生没有什么问题提出时则以为已经掌握了知识。殊不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常只是一种表面的,较为浮浅的认识,因为他们的知识面还不够宽,社会阅历还比较浅,因而理解还不能一下子达到一定的深度。所以,要使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而且,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把学生质疑时提出的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看作一颗颗珍珠,那么,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则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根线。没有线,珍珠再光彩夺目也不能成为项链。
四、课堂教学重思维方法的训练,轻基础知识的积累
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改革一改过去那种读死书,死读书的做法,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课改实践中可以看到,语文教学也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了,而是充满了活力,教师乐教,学生爱学。但是,同样也可以看到,多数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分析不深刻。究其原因,他们的语文基础打得并不牢,基本功不够扎实。不少学生在学习上表现比较浮躁,好高骛远,不肯耐下心来,积累必要的知识,怕记怕背,因而,尽管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一些问题常能有独到的见解,但总体来说,他们的知识很不全面,缺乏基本的语言素养,缺少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不少教师怕被扣上传统教学的帽子,一味追求教学中的“新意”“创意”,而忽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有的虽然也去做了,但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不去扎扎实实地下工夫。这就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似乎语文学习重在理解,知识积累无关紧要,语文学习也可以走捷径。其实不然,那些文学大师无一例外地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才有他们那些光辉的篇章巨著的产生。
9.历史学科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 篇九
一、从“说”切入,以说促写
口语与作文具有许多的相通之处,都是对人的思维的表达,只是一个以口头语言为介质,一个以书面语言为介质。因此加强口语交际的训练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如叙事、议论、表情、达意等)的提高。人们的口头表达凭借语言去驾驭思维,并将思维条理后的文字读出音来反映。从人类历史的进化过程看,口头语言远早于书面语言,就一个人的语言发展过程来看,同样也是先有口头语言,后有书面语言,所以说,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书面语言是口语的发展,是根据必要性对口语作的文字记录,两者相辅相成。吕淑湘先生指出:“语言教学从口语训练入手,是顺乎自然,事半功倍的;放过口语训练,孤立地教学书面语言,是违背自然,事倍功半的。”说与写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比书面表达更广泛、更灵活、更及时、更便捷的特点,在训练中能提高学生快速构思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取得省时、增量、实用的效果。口语表达更注重焦急环境的制约,在语言中加入了仪态、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因素,使语言的内涵更丰富,表现力更强,运用的技巧更多样,学生在训练中对语言的感悟也就更真切。所以,口语训练是活生生的语言实践,是行之有效的语言实践。
藏族学生生性豪放、淳朴,但有一部分学生害怕用汉语与他人交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源于他们不太流利的汉语口语表达。为此,必须扫除学生心理障碍,加强他们的汉语口语训练,从而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宁说不写。而听、说、读、写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因此,可以以“说”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写作文时也有话可说。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上重视学生口头训练,同时进行说写结合的训练,这无疑是具有新的教学意识的突破性改革。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这是为完成作文教学总体目标的奠基工程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谚语的机会,让他们不惧于任何场合,在任何情况下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向别人倾吐出来,而且有意识地把学生功能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直接挂钩,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说写结合,以说促写,不断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得到稳步提高。
二、增加阅读,以读带写
自然环境海阔天空,社会生活瞬息万变,人们靠直接观察所获的材料,只能是凤毛麟角,必须借助间接观察大量补充。间接观察的.重要手段就是阅读。钱谷融先生在接受中学生关于语文学习的采访时就十分强调现代学生需要大量的阅读,增加“识度”,这是击中肯綮的。“腹中有诗书气自华”,学生阅读面狭窄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严重失误,也是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写好作文需要有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和阅读的积累;写好作文需要有底蕴,包括文学的底蕴和精神的底蕴;写好作文还需要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阅读。
藏族学生的作文,往往容易写得索然无味,语言贫乏,词汇量小,反映出知识面狭窄,甚至是语言不通顺等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广博的知识来源于读书,丰富的词汇来源于读书,良好的语感来源于读书。多给学生独立读书、背诵、品位的时间,对学生功能喜爱的教材篇目,可多学精学,适时将课外的美文佳作引入课内,作源头活水;注重感悟,重视阅读的整体性和文气文脉。教师要激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空尽情翱翔。语文教师可每周用一两节课让学生自己读书,或干脆定期将学生带入图书馆或阅览室,拓展学生自我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生兴趣、产生动力、开发智力,在广泛的涉猎中,真正学会读书,体会读书的乐趣。
语文教师还要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报,进行知识积累,充实学生文化底蕴,可要求学生准备摘抄本,摘抄优美词句段落,也可用剪贴的形式进行专题积累。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舌功能主动阅读,另一方面要避免阅读的盲目性,让学生多读一些有较高品位和审美情趣的作品,特别是中外名著(国家教育部有中学生阅读的推荐篇目,且要求中学阶段每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80—100万字),组织学生畅谈读书体会,使学生成为一个“好读书、乐读书”且品位情趣高雅的人。要搞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图书借阅制度、心得交流制度等。这些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课外阅读健康有序地进行。课外阅读交流看起来只是一种阅读信息和经验的交换,其实这项活动所覆盖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一个阅读阶段下来,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了,有些方面远远超出了我们预想的结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笔下生辉,非从阅读开始不可。
三、关注生活,叙写生活
张孝纯先生在《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语文本身源于生活,人们又时时借助语文来参与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改造生活、创造生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的语文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人一旦脱离了社会生活,头脑就会空虚,思想感情就会枯竭,语文能力也就丧失了生活的土壤。”语文教学如此,作文教学更是如此。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对于写作方面的要求,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10.历史学科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 篇十
一、巧妙设计问题,引入学习目标
学习动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强烈的学习动机是由学生高层次的学习需要和成就感激发的。在教学目标的引入上,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内涵,巧妙设计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生疑质疑。问题设计要在“巧”上下功夫,要有中心,有重点,有启发性、挑战性和研究性。如在学习化学反应时,针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我设计的探究性学习问题是:面粉可以爆炸吗?面粉的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面粉可以燃烧吗?等等。在初中学生的常识中,面粉是不会燃烧和爆炸的,这种“违反常识”的问题,可以强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二、转变观念,充分信任学生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怕学生自己学不懂,不厌其烦地讲解、强调,或多或少会将学生置于被动听讲的课堂环境中,这种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这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教师教学行为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一本美国的教科书上有一句名言:“You hear,you forget;You see,you remember,you do,you learn”,这正是教育家们“作中学,玩中学”所倡导的。在学习中探究的乐趣和收获只有学习者自己知道。我们应当引导每一位学生大胆尝试,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快乐和在学习中探究的快乐。
例如,在教材第10页“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学生对这两种气体再熟悉不过了,但并不太清楚其中某些成分的含量,更不知道怎样去测定和验证。这时,我给出探究目标:你认为这两种气体相同吗?它们中哪些成分的含量不同?第一,请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阅读课本第10页的活动与探究;第二,请在作业本上简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报告(可参考第9页的实验报告),并填上要做的实验步骤(明确该步骤的目的是什么),与同学交流;第三,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用实验(两人一组)验证提出的假设,并在实验报告中填写每一步实验出现的现象;第四,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
该活动有别于以往的学生实验。一是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上见过教师的示范操作,又不知道实验结果,这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热情。二是实验报告不用现成的,让学生自己设计,这使学生脱离被动,更加主动地、认真地思考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能够得心应手地发挥动手能力,不用机械地看一步报告操作一步,可提高探究实验的质量。此探究活动中既有个体学习,也有小组学习,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同时发展了学生间的交往与审美能力。这节课我又把上述学习目标在大屏幕上展示给学生,一开始学生就很兴奋,交头接耳,相互交换看法,并及时与我交流,我成了这个活动的积极服务者。很快,同学们就按照学习目标继续往下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的差异,他们中有的学生已经把实验报告拟好,跃跃欲试,准备动手实验,有的同学书上的探究内容还没阅读完,但95%的学生在学习上绝不示弱,积极与他人交流,以求自己也能很好地获得最后的成果。课堂看起来活泼而有秩序。因此,我只指导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20 min后,在大屏幕上展示较好的设计示例,及时给予表扬,同学们再给以补充和完善。设计不足的同学及时改进,而后开始动手做自己设计好的实验,都显得信心十足,只是有的学生看起来“笨手笨脚”,但是非常认真。15 min后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地完成了实验(两人一组)并填好报告,得出结论。圆满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只要充分相信学生,他们会发挥出很大的潜力,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适当提示学法,但不可过度
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会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但不论采取何种模式都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以便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具备基本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能自主、自如地学习。如在上面谈到的探究实验结束时,并不急于小结,而是由学生总结得出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验证→科学推理得出结论。这样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越学越能找到感觉。再如,在学习氧气具有助燃性这一化学性质时,要提示学生注意:该类反应的条件是“点燃”,这就足够了。如果你再告诉学生。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一定要在铁丝前系一根火柴(学生会再现教师在课堂上做铝箔实验的情景),他们就看不到铁丝在空气中被点燃时的现象,而将铁丝在氧气中与在空气中被点燃时的现象混为一谈,也就不知道类似的探究以后该怎样进行。因此教师不要过度指导,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学习空间,让学生做决定。真正地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四、教师要勇于探索,为学生树立榜样
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的思想上留下印象,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产生影响。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上勇于探索,多思、多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体现出这样的行为素质,这样你的思想你的要求才能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中的[实验2-5](2),给过氧化氢溶液微热可看到有较多的气泡冒出,按教材上的操作看不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就没法让学生得出过氧化氢溶液在加热时能放出氧气的结论。此时,教师对出现此现象的各种推理都显得苍白无力,亦有武断的嫌疑。于是我故意提出问题:该试管中放出的气体是不是氧气?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学生说,把气体收集在集气瓶里,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我说为什么?答:如果是氧气的话,气体会多一些,容易看清现象。大家说得不错,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收集该气体较好呢?这一下教室里又炸开了锅,争吵不休。我叫两个代表讲明观点,甲方说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操作简单、省时;乙方说因加热时可能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用排水法可以使水蒸气冷却变成水,收集到的气体校纯净。双方的辩论使我感触颇深,只要教师给学生机会,善于引导,学生的智慧随处闪光,有时他们的见解会令我们吃惊,禁不住为其喝彩。最后,我亮明自己的观点,支持乙方,因为他们的观点更科学,更严谨。在学生的配合下我们用大试管代替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了气体,经检验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剧烈复燃(学生操作),教室里发出“哇”的惊叹声,此时披开被加热的试管口的单孔塞,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亦复燃。此时,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该实验通过如此探究及改进具有如下的积极意义:①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过氧化氢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能放出氧气;②可直观地观察到气泡在水槽中冒出的速度很慢,对介绍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有很好的帮助;③让学生体会到对待实验要科学、严谨、勇于探索,得出结论一定要有科学的推理和充分的证据。
11.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新课程标准的良好实施需要我们教师全心地投入,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从以前重视美术技能的传授转移到重视学生人格、道德和智力的培养上。在美术课堂中通过鉴赏优秀的作品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修养,顺利地完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加重视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支配学生的原动力。自己只有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推动学生去不断学习和探索,才会促进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喜爱程度,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或是形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拥有强烈的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培养成浓厚的兴趣。这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把握住学生天真、自然的本性,并充分利用这些本性来培养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兴趣。为此我们必须抛弃那些繁琐、重复的只求形式的画画教学,摒弃那些只能够按照教师制定的方式和技巧去画的形式,而是要能够找到学生的闪光点,不断捕捉学生的优点。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智慧就体现在他们的指尖上。美术课堂上学生创造的画即使比例再不协调、颜色搭配再不适当,只要是学生自己思维的创作的,只要是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只要画中体现了学生真挚的情感,我们教师都要给予最大的鼓励和肯定。还有一些学生的思维和表现方式比较特别,在美术课上就会表现出画的作品十分标新立异,形式离奇。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不应该生气或严厉地指责,而是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绘画意愿进行绘制,体现自己的绘画本领。这样,教师就会在美术课堂中看到每一位学生的美术天赋,也能够让学生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并在美术课堂中体会到自己独立创造成功的幸福感和喜悦感,从而形成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动力。
二、抛弃传统的教学目标,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学课堂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人身份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认识清楚并且愿意接受,这样才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美术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在教学地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蔼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友好的情感,能够确保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平相处,这样教师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时,为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时才会确保学生愿意接受并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引,这样才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为了能够圆满地完成新课程标注对美术教学的要求,教师要通过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精神力量,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自由的、平等的以及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敞开学习的大门并让学生自主、开放性地学习。而且,我们要为学生多创设一些他们能够自己主动参与探索的学习环节,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之中,锻炼学生的胆识,能够让学生敞开胸怀大胆地去创造、去绘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学生拥有主体意识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亲自参与,于是就会在教学中真正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在自由性的学习、讨论和创造中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学生独特的主体人格。
三、不再单纯地强调技能,更加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进行考核或是衡量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水平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画一幅画,然后通过学生所画作品中运用美术技能或是技巧的地方来评判。这样也就使得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狭隘地定在了对其技能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上,从而也就扼杀了学生独特的绘画思维和创作意识。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美术课程就要走出这一教学误区。现在我们美术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是通过美术知识的学习和创作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和能力,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及水平。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内和课外两大教学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我们的奥运》这堂课为例,在课内我们可以先从奥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入手,并通过几届特殊的奥运会来让学生进行深刻理解和掌握。如给学生播放一些奥运纪录片,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了解奥运的含义和伟大。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观看一些奥运的纪录片,多了解一些奥运的知识和趣事,多看看我们中国在奥运中的辉煌时刻,引导学生要以此为骄傲,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中华民族。
四、挖掘美术知识的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
美术课堂可以有很多形式,它可以是知识的传播、艺术的欣赏、独立的创作等等。正因为美术有如此之多的表现形式,自古以来美术便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我们运用美术的形式来传递情感和思想,用美术形式记录民族的文化内涵,用美术的形式记录着历史的进步和文明。因此,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也是美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欣赏中我们要把作品的文化背景、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等一一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与交流来发现作品中包含的美术技法、作者的情感以及独特的个性,进而全面地了解作品,品味作品的精髓之处。
以上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对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也是在提醒自己和大家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牢牢地把握素质教育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情趣、审美能力、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为重要教学目标,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推出一种全新、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
12.历史学科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 篇十二
一、明确考试方向,有的放矢备考
(1)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考纲是复习备考的指南,应准确理解其实质,比较考纲考点内容的变化,把握复习备考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
(2)研究高考试题。研究近几年高考题,特别是全国新课标卷,关注题型变化,把握其命题趋向,如运用新材料、新情境,“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突出主干知识,反映学科前沿,关注社会热点,注重多元史观等。总结备考重点,如高频考点、轮考点、热点等。
(3)把握学科特点和学情。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前阶段的复习,总结问题,如基础知识不牢、概念模糊、缺乏立体的知识结构;材料解读能力不够,理解归纳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不强;思维固化,答题不够规范等,在后阶段的复习中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突破这些问题。
(4)确定复习目标。在落实主干知识的同时,二轮复习更加注重对知识的整合,做到知识的系统化;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考能力;更加注重方法掌握,做到学、练、考、补有机结合。
二、巧设专题,构建知识架构
主题的确定应遵循三点:宜小不宜大、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具体方法:
(1)纵向延伸(古今贯通):专题线索的整合。整理有关历史现象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发展过程,突出其阶段性历史特征。要注意前伸后移,时间上贯通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内容。
(2)横向拓宽:从分析各专题的阶段特征入手,理解形成有关特征的背景和影响,重点说明各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阶段划分如中国现代可分为三个时期:1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主题是“走向社会主义”;2从三大改造完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主题是“社会主义曲折发展”;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题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注意社会转型和剧变时期,如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后(1840 年)、辛亥革命前后(1912 年)、新中国成立后(1949 年);世界的欧美社会转型(14—18 世纪)、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19 世纪初至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 世纪初)等。
(3)中外比较:将有关专题的历史现象与同时代其他地区的同类现象进行比较,从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有关现象的性质、特点和作用。比如,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中国现代外交政策的形成与世界格局的变化的关系等。
(4)与历史史观、时政热点结合。可以按照整体(全球)史、文明史、现代化范式等历史观,结合当前的时代热点、主题等,梳理、重组、整合知识。与这些史学观点相关联的知识均是历史的主干知识点,最能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不但符合高考考查主干知识的命题思路,也体现了关注史学动态的特点。而运用新史观结合热点整合历史素材进行命题,已成为近年高考的一大趋势。
另外,主题选择一是要注意反映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趋向的主题,如制度创新、社会改革、民主法制、思想引领、民生保障、生态文明、反腐倡廉、和平与发展等;二要注意反映历史课程资源趋向的主题,如家庭史、人口史、妇女史、教育史、生态史、社会风俗史、地方史等。
三、科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规范训练、科学总结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1)做什么题?教师精选试题,学生适度做题。教师选题时要注意试题的难易度、是否超纲、是否符合高考命题特点和趋势等,建议学生多做新课标卷近几年的真题和当年3 月份后的各地模拟题等,真题多做,错题重做,难题少做,怪题不做。
(2)怎么做题?教师要对学生答题进行方法指导,要求其规范答题。
一是选择题:要了解选择题的基本题型和命题技巧,解答一般分三步进行:1认真审题,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2审清选题题干,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理解其含义,明确时空范围、发问点,准确判断题意。3搞清备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在此基础上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要注意思考模式答题方法的训练,如根本原因从经济的角度考虑,社会原因从阶级的立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用排除法做题(特别是组合选择题)等。
二是非选择题:一般四个步骤:1“读”(审题)。对题目中各种形式的材料,如文字材料、表格、图画等要读懂,理解试题的要求和考查意图,注意设问要求,如题目是要求“指出”还是“概括”;是要“根据材料”还是要“结合所学知识”;是否有时间、对象、范围、性质等限制词等。2“找”(关键信息)。要带着问题看材料,看着材料想教材,善于从材料中寻找关键词和有效信息,从信息中进一步获取有效的内容。3“接”(知识迁移)。找出问题、材料、教材的结合点,转化为答题的信息,答题具有针对性。4“答”(组织答案)。做题时要关注每一个问题的赋分,分值大的多写,分值少的少写。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主观题的答案鼓励多写,但不能照搬课本,更不能毫无边际地作答。要训练答题规范,如答题时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草拟提纲条理清楚、书写规范工整、使用学科术语等;要注意答题时间控制。另外,要特别注意新题型的训练,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一定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论述,以充分的史实来支撑自己的论点。
(3)反思总结。要求学生做题做出心得,做出体会,要善于反思,总结做题方法,提高做题效果,可建立错题集。
四、处理好几种关系
(1)不同版本教材的关系,必修课本与选修课本的关系。注意弥补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缺陷。
(2)历史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复习资料不能取代历史课本,要以教材为基础,做到教学回归课本。
(3)教师课堂复习与学生自主复习的关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精致高效,对学生课堂内外的自主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
(4)试卷练习与老师讲评的关系。由于各种考试比较多,如何在宝贵的复习时间里高效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十分重要,应做到选题“精”、训练“实” 、评卷“细”、讲解“透” 。
(5)系统练习与专门训练的关系。
(6)整体复习与个别指导的关系。
(7)处理好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是注意复习和训练时间的合理科学安排;二是注意学科特别是政、史、地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
总之,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加强对复习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既要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早部署、共谋划、细分工、严要求、讲实效;又要注意校外的高考信息交流,学习和借鉴成功的经验。只有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复习教学,才能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游刃有余,实现复习效果的最优化。
摘要: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是高考冲刺复习的关键阶段,要求教师必须明确目标,认真备考,既要注意宏观知识框架的构建,又要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和历史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整合课本历史知识。
13.历史学科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 篇十三
——颍州区袁集镇中心小学:王纯祥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眼、脑、手三个感官系统并重参与,教学的效果才能有效持久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堂上要给学生独立探索,合作探究的机会;教师要活用教材,让学生感悟数学美;注重因材施教;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以达到实施新课改,体现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体会
【正文】:学生学习知识本身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一定的意志力,也需要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即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必须从内心深处对数学产生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可以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单刀直入开始知识的学习。设计这样引入: “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学生都一一作答。老师不仅不慢地又说:“只有一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突然有几个同学抢着说:“半个”。老师继续说:“对,半个。半个该怎么写呢?小朋友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桃子的一半吗?”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有的同学接过老师手中的粉笔,跑到黑板前画图、写汉字。老师认真地看着同学们的板书,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着自己心中的“一半”。在这里,老师借助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引出分数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予枯燥以趣味,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新颖的设计,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现了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又如在教《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时,当学生学完圆的特征后,师问:“你们知道汽车的轮胎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吗?”、“生活中有没有什么物品运用到圆?”、“学习了圆的特征后你想利用圆来做什么?”、“你认为圆还可以用来做什么?”联系生活实际,延伸自主探索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为探究性学习增添新鲜血液。用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学习方式,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堂上要给学生独立探索,合作探究的机会。
独立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是学生发展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
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的过程,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不同的学生也无法代替别人的思考。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机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观察、操作、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做数学”的活动,才能“再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来。如在教学两位数和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出示了例题“25+46=?”,书上有计算方法,一般老师总是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大家常用的,但我在教学时,鼓励学生去探索适合自己思维习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探索,说出了各种想法:25+40=65,65+6=71;25+6=31,31+40=71;20+40=60,5+6=11,60+11=71;20+46=66,66+5=71等等,这样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便成了学生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学生“做数学”,独立探究,使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合作探究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开展合作探究,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合作对学生而言,是心态的开放,是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让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中,与同伴共同努力,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思维活跃。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次合作:小朋友过生日,妈妈买来一些糖,想分给家里来做客的小朋友们。她想分给每个人3块,能分给几个人呢?结果会怎样呢?她想考考做客的小朋友,如果让你分,你会吗?看看你能有什么新发现。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后,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糖,但各组的糖果数量可能不同。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马上进入了状态,兴致勃勃地按要求分起来。接着全班一起讨论分配的结果。在汇报结果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从分配 的结果看,可以把这些情况分成几类:正好分完的,余1个的和余2个的。老师适当引导:“会不会出现余3个或者3个以上的?”马上有学生反驳道:“不可能,够3个又可以分给1人了。”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分配,研究分得的结果,于是自然地从感性上明白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通过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及与他人合作能力。
三、把教材用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美。
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要想教得好,全在于运用;要想运用得好全在于吃透,只有熟悉大纲,吃透教材,使教材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上课时才能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才能做到教的轻松、学的愉快。新教材减少了老教材中那些繁琐复杂而又无实际意义的计算题,对一些复杂数字的计算要求用计算器完成,教学活动中注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的繁琐运算与论证,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是有益的。但是对计算器的使用应恰当,否则会造成学生对计算器的依赖性,而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后果。其实,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美”,它不可能像看小品或做游戏一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而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然而,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数学美就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若能引导学生对新教材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探究一般规律及其本质,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开放性,因材施教,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 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求异思维。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中,教师要变教导者为顾问、伙伴式的服务者,真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欣赏、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课堂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富有个性化、人性化的学习氛围和空间,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五、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源于活动。儿童天性是好动的,要让他们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认识世界,进行探索,丰富认知结构。鉴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主动发展。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认识”时,让学生进行猜数游戏,体会数的大小。
师说:“我想了一个几千几百的数,你能猜中吗?”
学生1(逐一设想):4500,4600,5300,„„显然,不容易猜中。
学生2(有规律的提问):“这个数比4000大吗?” 师:“对!”
学生2:“比6000大吗?”
师:“不对!”
学生2:“这个数比5000小吗?” „„
学生2很快地猜出了答案。
生动活泼的猜数游戏如同磁石般吸引了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逐步做到教学时间用得最少,教学效果最好,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要坚持启发式教学,都要坚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都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都要坚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只有正视数学教学的客观实际,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学生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新课程的实施才能富有成效.数学才有望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学科。参考文献:
14.小学综合学科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十四
占岗联小
周海棠
通过近年的综合实践教学过程,对综合实践课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结合我校教学的探究过程,对综合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感受,首先明确了学科设置的目的。
针对现状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提高综合实践课课堂教学效果,力求达成教学目标: 一:趣味引入,激活潜质:
发挥教师的长处,每节课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小活动引入新课,力求切入大多数学生的兴奋点,努力激活所有学生的潜在能动性。如科学课:水上漂金币、空中悬物,纸盆烧水,孔明灯、小潜艇、小喷泉等,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诱发了大部分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二:贴近生活案例、挖掘真感受:
如上课时,可用身边常见的东西如笔帽、线头、砖头等,做一些小游戏,让学生感觉身边处处都有趣。
三:严密组织、进行“优化互助教学模式”
为达成学校“均衡教学”,“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希望通过学生间的“互助”来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
1:改进思想教育方式。教育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思想动员的成与败,只有在全体学生心甘情愿的、真心实意的投入到互助合作活动中,互助合作活动才能获得好的效果。我们努力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趣味化的思想教育方法,寓教于乐、潜移默化,逐步完善学生的思想品质。
2、搞好师生关系:通过对学生生理、心理、病理、家庭状况、知识基础、性格特征、情感、记忆能力、反应速度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密切师生间的情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努力消除和避免新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不适应和逆反心理。通过每月一次的合作情况公开交流掌握学生互助合作学习情况,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3、理顺生生关系,特别是同桌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帮助同桌保持融洽的关系,建立互助合作的感情基础,组织同桌进行合作情况公开交流。
4:改进课堂管理模式,变强制命令为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诱导,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诱导,使学生在无意间形成主动的自我修正的习惯,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完成习惯的转变。这一过程中要对学生经过努力实践取得的进展和收获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其认真探究的决心。注重弱势群体,力求体现课堂的均衡性,鼓励弱势群体积极发言,并不是不让优势学生发言,只是完成的任务的方式有区别。应该让学生明确在均衡课堂上优势学生的任务更重了。他们的展示空间是双重的,即要帮助别人还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多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综合实践,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5、完善评价机制:教师在表扬鼓励学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优化互助”的特点,表扬鼓励弱势群体的同时不要忘记帮助他们的学生的功劳。
6、完善课堂实践方式::首先要“慎”,在充分评估学生情绪、知识基础的前提下,为各类学生准备充分的条件,当活动过程中有困难时有人来帮助,无意间注意力不集中有人来提示,即“一对一”的互助。再有就是“趣”,让训练的内容与形式具有趣味性。也可以“比”,可以预设“对比”小组,通过与“对比”人的比较与互纠,达成活动的效果。使活动效果自然生成。
7、优化分组方式:应该满足互助方便、满足组间的独立性。有利于学生生理健康,有利于互助习惯的养成。
四:关注心理、适时调控:
关注特殊学生的行为,及时诱导,调节情绪,参与合作探究活动过程,能有收获。
我还通过“注意力测试”和“反应能力测试”等活动,给兴趣不高的学生以心理暗示,鼓励他们坚定信念,相信自己的潜质并不比学习好的学生差。
五:恰当应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近几年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不断升级,为提高课堂效能提供了新的因素,同时对教师应用多媒体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标准。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活动,每年都积极参加省里组织的远程教育培训,认真完成作业,特别是多媒体方面的作业,业余时间也下功夫学习信息技术。认真的学习使自己课堂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有很大提升。
六:让课堂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
在努力挖掘教材使知识趣味化的同时,完善课堂组织方式,努力使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比学赶帮超”的趣味活动中强化趣味感受、加深印象。
七:潜移默化、形成习惯:
希望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深入细致富有情趣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坚定学生的进取心态,同时在学生有求知欲和强烈的上进心的心理基础上,将竟争机制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结合富有情趣的游艺活动,将探究活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完整的育人环境,潜移默化地诱发学生的实践操作欲望,形成即有合作探究,又有平等竞争的民主有序的适应儿童心理的、有利于各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课堂环境。
【历史学科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推荐阅读:
历史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材料汇报11-22
新闻传播学科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07-21
历史学科总结08-14
初中历史学科课堂理念06-11
2019历史学科备考策略09-01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设计09-28
高中历史学习的几点总结07-21
初中历史学科的重要性08-16
教学研讨会材料: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复习教学的几点思考11-21
初中历史学科活动日活动方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