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精选11篇)
1.初二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篇一
初中几何图形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分类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四边形(含多边形)知识点、概念总结
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三、菱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4)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
2.s菱=争6(n、6分别为对角线长)
3.判定: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对称性: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四、正方形定义、性质及判定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性质:
(1)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4)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
(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3.判定:
(1)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出有一组邻边相等
(2)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出有一个角是直角
4.对称性: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五、梯形的定义、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判定
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
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2.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3.等腰梯形的判定: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对称性: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六、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梯形的两底并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七、线段的重心是线段的中点;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两对角线的交点;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
八、依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
九、多边形
1.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3.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4.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5.多边形的分类:分为凸多边形及凹多边形,凸多边形又可称为平面多边形,凹多边形又称空间多边形。多边形还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非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各边相等且各内角相等。
6.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7.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8.公式与性质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9.多边形外角和定理:
(1)n边形外角和等于n·180°-(n-2)·180°=360°
(2)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所以n边形内角和加外角和等于n·180°
10.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n(n-3)/2条对角线
圆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 ①(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 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5.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6.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7.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8.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0.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① 直线L和⊙O相交 d
② 直线L和⊙O相切 d=r
③ 直线L和⊙O相离 d>r
13.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4.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5.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6.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7.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8.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外角等于内对角
19.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20.① 两圆外离 d>R+r
② 两圆外切 d=R+r
③ 两圆相交 R-rr)
④ 两圆内切 d=R-r(R>r)⑤两圆内含dr)
21.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22.定理:把圆分成n(n≥3):
(1)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2)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23.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24.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25.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26.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27.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28.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29.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30.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31.内公切线长= d-(R-r)外公切线长= d-(R+r)
32.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3.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34.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35.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2.初二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篇二
一、概念形成阶段———做足感受、体验的过程
第1节“全等图形”的学习从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图案入手, 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的同时, 也丰富学生对全等图形的感性认识. 除了教材提供的素材以外, 也可以从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题材中选取合适内容, 进而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揭示全等图形概念之前, 除了可以安排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图形特征的活动之外, 还可以借助几何画板或其他软件展示图形之间的运动变化过程, 并引导学生描述这种图形运动, 为归纳、总结、揭示全等图形概念的关键词———“重合”埋下铺垫, 也为后面学生想象图形运动积累感性认识与经验. 教材在安排观察图案之后, 进而安排了利用网格线画出运动后的图形这一操作活动. 这一安排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图形运动的观点来认识和研究图形的性质, 以利于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2节“全等三角形”在概念认识上延续了运用图形运动的观点观察图形的学习方式, 不仅要求学生观察, 更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 帮助学生积累对图形运动变化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用图形运动的观点去认识、理解几何图形. 其实这里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有很大的个性空间, 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中“运动———画图”, “观察———想象”的套路, 尝试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 “你能将两张全等三角形的纸片摆出什么造型或图案, 并尝试说出其中的对应边及对应角吗?”实际授课中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思考问题更加积极, 显示出“我要学数学”的景象. 但只是操作、描述这样的活动, 笔者发现这样的设计与安排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为是纸制的全等三角形, 一下子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两个三角形上. 而实际解决问题中, 有一部分学生是观察不出复杂图形中的全等三角形. 为了降低这一潜在因素的干扰,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识图能力, 笔者尝试在两张透明的塑料片上各画一个三角形 ( 两个三角形全等) , 通过调整两张塑料片的位置来实现两个三角形的运动.视学生的掌握情况, 适当添加全等三角形边以外的线段, 制造学习上的一点阻力 ( 当然这里要视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定) . 两个存在重叠与透视的全等三角形的运动, 对引导学生感受从复杂图形中分离出全等三角形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与经验. 这两节内容的教学, 培养空间观念应成为主要目标,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去探索, 去发现, 去交流, 去表达, 去感受, 去想象, 这样才能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图形运动的观点去认识、理解图形的性质的同时, 教材在这里还安排了课外阅读《图形的运动》, 介绍了平移、翻折、旋转等全等图形变换, 再次提出运用图形运动的观点来认识、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使学生对图形运动观点有一个全面、整体性的认识.
二、应用所学解决问题阶段———充分观察、想象
实际教学中, 笔者发现不能很好利用全等三角形条件解决问题的学生, 困难之处往往在于难以从图中识别出全等三角形, 或者识别出全等三角形但是找不准对应边或对应角. 这两种问题的出现, 都说明学生在前期概念形成阶段对全等三角形积累的感性认识不足. 所以在利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地感受图形中的运动变化, 对图形形成一种直观的把握, 即对图形的一种感悟, 逐步认识图形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变化规律. 这一阶段, 图形的运动变化不可能再以操作形成呈现, 所以要借助于之前积累的图形运动变化的感性认识, 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而事实上, 空间观念的培养, 其核心就是想象. 例如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对应的实际物体, 由二维图形去想象和它对应的三维图形, 由坐标系想象物体的方向和位置关系, 根据语言文字描述想象图形并画出图形. 类似的展开与折叠也是这样, 一个平面图形能否折成三维图形, 都是想象在起作用. 所以, 从刚刚接触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解决问题时, 教师就要非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感受图形中存在的运动变化关系, 不管图形有多简单或多复杂.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 学生如果能够感受到图形中的运动变化, 他就能够找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及对应角, 接下来就是利用已知条件转化出所需的边相等 ( 或角相等) 就可以了. 有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会擦出闪亮的火花.
例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 ( 江苏科技出版社) 第36页第11题) 如图1, AC⊥BC, DC⊥EC, AC = BC, DC = EC. 图中AE、BD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 试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如果两条线段位于两个三角形中则考虑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你观察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了吗? 它们之间存在哪种图形变换?
分析进行得比较顺利, 学生很快完成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证明. 接下来的位置关系把学生难住了, 一位女生小心地问道:“教师, 我这样证明可以吗?”结果让笔者有点小意外: △ACE绕C点逆时针旋转90°后可与△BCD重合, 故AE⊥BD.
3.初二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篇三
【关键词】图形 观察 操作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24-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修订时突出了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几何知识发展的基本历史是从直观到论证。小学生对图形地认识还属于直观阶段。因此,在小学图形知识的教学中,就必须采用“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和实验等,获得直接的体验,领会知识。下面谈一谈我在图形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做法。
一、教师示范操作,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操作方法。
小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由感性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直观是过渡的桥梁,它为运用感性认识获取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提供条件。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他们对“对折”和“完全重合”理解有困难,这正是轴对称图形认知的难点。如果直接放手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来理解轴对称图形,学生不易办到。学生操作前我先拿一张长方形纸示范操作,请学生观察老师是怎样对折的,再把对折后的纸展开,让学生观察折痕所在的位置,使学生明确,折痕将这张长方形纸分成了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两部分,接着沿刚才的折痕对折,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这两部份折后完全重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既学会了对折,又理解了完全重合。低年级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操作,掌握操作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模仿操作创造了条件。
二、指导学生操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地探究过程,尤其是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便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获得鲜明深刻的表象,为学生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首先让学生尝试自学课本,了解操作目的、方法和步骤,再让学生思考:怎样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三角形按角分有几种三角形?学生思考后,再指导学生分别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折)拼在一起,观察得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的鲜明表象。这样三角形的内角和就被演绎在剪与拼的动作里,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比较,发展学生思维。
观察是人类获取各种知识,养成探求科学真理所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没有观察就难以比较,没有比较就不能进行深入思考、正确思维;没有比较就不能正确认识各部分及各个特征间的关系,也不能确定各部分知识的异同;更不能找到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只有把观察、比较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始终,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思维得到发展。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各部分间关系,先让学生观察,沿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线剪开,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和,而我们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也是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和,就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在拼长方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沿平行四边形的高线剪开时,平行四边形的底被分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拼成了长方形的长还是宽?学生动手操作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就变成了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变成了长方形的宽。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比较,获得的平行四边形与拼成的长方形各部分关系的表象是鲜明的,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发展。
四、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图形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亲身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外,还应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对同一问题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只要学生的思路正确,就应给予肯定,以便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梯形面积时,学生自学课本,都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后,我会问:“你们还有别的拼法吗?”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这时用多媒体导出一个梯形,并标出梯形两腰上的中点,如图(1)。过这两个点分别向下底作高,再将这两条高和梯形的上底分别延长,这两条高的延长线和梯形上底的延长线相交,如图(2)。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能否用“割补法”把梯形剪拼成长方形呢?学生在图(2)的提示下,小组合作探究中,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将梯形剪拼成了长方形。接着又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把梯形剪拼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图形吗?”这时,我又导入图(1),有的学生马上联想到把梯形两腰中点连接起来,再沿着这条线剪开,将原来的梯形分成了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3)。还有的小组将梯形上底的一个顶点和另一条腰上的中点连接,这条连线把原来的梯形分成了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剪开后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如图(4)。
通过动手、动脑,合作探究,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连一连、剪一剪、拼一拼”的实践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发展,求异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图形知识的教学中,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由具体操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还可以点燃学生求异创新思维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4.《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 篇四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包括两部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
1.重视动手操作和同桌合作学习的作用,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复习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时,重视动手操作和同桌合作学习的作用,创设五子棋的情境,用数对说一说每下一手棋的位置,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逐步理解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2.加强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时,要注意加强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逐渐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复习这部分知识时,除了要求学生正确地应用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以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掌握数学方法和记忆数学结论都是很重要的,即使学生忘记某个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也可以自行推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练习卡 学生准备 五子棋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知识回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图形与几何)师:我们先回顾一下学过的知识,打开教材看看第二单元和第六单元的内容,想一想,这两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小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将总结写在黑板上)位置——要先确定第几列,再确定第几行。
三角形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哪些内容最容易出错?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交流进行归纳。/ 4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明确复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重点复习,强化巩固 1.位置。(1)行与列的含义。
在队列中,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向右数;把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
(2)数对的写法。
列和行之间要用逗号隔开,并用括号括起来。(3)完成教材114页4题。
①先观察五子棋盘,明确横轴、纵轴所表示的内容。②同桌下一局,边下边说出所下棋子的位置。③看课件,正确地说出每个棋子的位置。(4)完成教材115页1题。
要求学生先描出各点的位置,然后按照书中的要求,连接各点,描出的小鱼和原来的小鱼比较,看哪条小鱼和原来的最接近。
设计意图:“位置”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相应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提高。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学习了如何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中年级“位置与方向”的学习,知道了在平面内可以根据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多边形的面积。
师: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指名学生口述这三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板书面积计算公式。
(1)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应注意些什么?
预设 生:注意底与高相对应;计算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时要除以2。(2)完成教材113页第2题。/ 4 ①种这三种蔬菜的地分别是什么形状?它们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②这块地共有多少平方米?你们是怎么计算的?(三块地的面积加起来)③这块地是什么形状的?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学生独立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集体订正)设计意图:对于多边形的面积,学生除了正确应用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外,教师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巩固练习
1.多边形面积的练习。
(1)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数据,要求学生求出图形的面积。(2)填空。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它的底等于梯形的()。②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不变,()变小。
③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平方米,底是12米,高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④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3)解决问题。
一块梯形果园,上底是250米,下底是350米,高是100米,平均每公顷收苹果2.5吨,这个果园可以收多少苹果?
2.组合图形面积的练习。(1)教材116页9题。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求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就是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三角形的面积。(2)教材116页10题。
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教材中的图形分割成我们学过的、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再列式计算。
②学生汇报。
③老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小结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进行了回顾,大家有什么收获? / 4 ⊙布置作业
教材116页7、8题。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位置——要先确定第几列,再确定第几行。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5.图形与几何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篇五
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这部分内容叫做空间与图形,现在课程标准把它称作为图形与几何,是因为几何一词,一直是被大家叫得比较熟悉的,而且教师对它的名称的来历等也有所了解。同时,图形又是这部分内容研究的主要对象,用图形与几何,更容易被教师们很好地把握这部分内容。小学“图形与几何”的课程内容,是从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中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的位置四方面展开的。在图形的认识内容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在图形的测量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度量“单位”和度量“量”的认识及测量的具体方法。在图形的运动内容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图形与位置内容中主要让学生掌握物体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的描述和如何定量刻画物体的位置。
专题一 图形的认识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平面图形)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图形认识经验的基础上,将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比较、归纳、概括、推理等方式,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探索它们的性质;在观察、想象、推理和图形的相互转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丰富的图形世界,体会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程标准》对于图形的认识教学要求如下。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网柱和球等几何体。(第一学段)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第一学段)
·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第二学段)
·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第二学段)
上面《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要求是认识图形包括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的图形,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钝角等,其中也涉及到了经过抽象后的二维图形,在《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要求认识的图形包括线段﹑射线﹑直线等一维图形,还有平角﹑周角﹑梯形﹑扇形,对三角形的认识一般从一般的三角形,到等腰﹑等边﹑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同时对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特征的认识也更进深了一步,其实这些也都是二维图形,但与第一学段的二维图形相比,像点﹑直线 ﹑角等这些基本图形,抽象的程度也就更高,因此,教师要结合对现实生活中,物体抽象的过程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它们,同时在课程标准中,关于圆的认识的内容安排,又体现了从生活到数学,从直观到抽象,从整体到局部的一个特点。
《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图形认识中,要求学生“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由于射线和直线涉及无限的概念,与长方体、正方体、长方形、正方形等相比,在现实中没有“直线”的实物原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呈现大量的感性材料,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去建立图形的认识的表象,例如在认识角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寻找生活中的角,红领巾 剪刀 钟面 扇形等,再观察实物上的角,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与操作的过程,来认识它的特征与性质,这既符合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也符合了课程标准目标的要求,同时,教师要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与想象。而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与培养可能相对困难些,如一教师在教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时,他让学生操作当两条边之和和第三条边相等时能否拼成三角形,由于有一名学生在操作中有误差,也确实拼出了三角形,此时,这名教师便让学生去换个角度去想,你能够用三条边分别是3,5厘米和8厘米来说明这个问题吗,在这个过程当中,使学生体会到 3加5等于8,底下也是8,因为上和下线段是相等的,它是不可能形成三角形的,在这个想象的过程中,就使学生体会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类似地,学生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利用两根铁轨作为实物原型来描述,两根铁轨不相交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事实,都揭示了平行线的本质。但铁轨无法总是笔直地延伸,所以在从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中还需要想象,这有助于学生建立和培养抽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人们生活在三维的空间中,常见的楼房、积木、各种包装盒、皮球……都给我们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直观形象。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从认识立体图形开始,“通过实物和模型等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辨认”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但与以往的经验有所不同,它要经历从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表面,就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从而揭示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专题二 图形在认识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立体图形)
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除了让学生对常见图形的认识以外,《课程标准》中还提出另一种对图形观察与认识的要求。
·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第一学段)
·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第二学段)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第二学段)
空间观念作为《课程标准》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促进学生对空间的理解与把握、建立和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课程标准》安排了投影与视图、展开与折叠等内容,为学生提供进行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之间转换的素材。
由于图形是人类长期通过对客观物体的观察逐步地逐渐地抽象出来的,抽象的核心是把物体的外部形象,用线条描绘在二维的平面上,如电冰箱,它的高矮,它的宽窄,它的长短,这些反映到人们头脑中,就形成一些概念,就会抽象冰箱的几何图形。由于学生难以一次就完成这样的抽象,教师在教学中,就应不断地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睛来观察众多的实物,然后在思考中抽象出它图形的本质特征。再如圆柱,它也是小学立体图形认识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一位教师在对圆柱的认识教学中,他先把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了一下对比,对教材中的这些呈现的素材进行梳理,然后通过三个活动进行教学。一是把这个圆柱的侧面剪开,让学生探究剪开后的图形,由于学生在认识圆柱的过程中是第一次认识曲面,可能有些生疏,而教师通过把它剪开,也就是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即把新的知识转化成了旧知识,把曲面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而学生在剪的过程中剪的方式不一样,可能呈现出的平面图形形式也不一样,但都为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奠定了基础。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出不同的平面图形,不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实现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化。第三个活动就是不加任何规定地让学生把这个圆柱切割成两部分,又得到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再通过观察又获得不同的平面图形,这种认识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获得了重要的数学思想的体验感悟,实现了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圆柱几何体的平面图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视图,视图是平行投影下的正投影,即平行光线将物体投射到与光线垂直的投影面上的“影子”。另外,在第一、二学段只要求辨认(不要求画出)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总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体现了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之间相互转换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是在图形转换中引导学生观察、抽象、想象,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教师教学中应注重展开与折叠的操作过程,让学生通过想象实现图形之间的转换,靠单纯机械记忆展开图的数量或类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专题三 图形测量中的度量“单位”和度量“量”的认识
测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重要部分。在话题一“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的分析中,已介绍了有关图形测量的几个核心问题,下面仅就图形测量的一些具体问题再进行分析。
《课程标准》在小学第一学段中,关于图形测量的内容可分成二部分,一是关于度量单位及其统一性意义的理解;二是关于长度和面积的测量问题。
(1)统一图形测量单位。测量单位是测量的核心,测量单位的统一是使测量从个别的﹑特殊的测量活动,成为一般化的普遍性的活动,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机会,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选择,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而体会建立统一测量单位的极端重要性。如一位教师在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授课时,他先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办法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于是有的学生用手测量是三拃长,有的学生用自己的铅笔测量是五根铅笔长,还有的用自己桌上的橡皮去测量是25块橡皮那么长,由于老师创设了这个情境,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该物体长度的结论显然是不同的。若让测量结果统一,必须有一个公认的单位或统一的工具,即标准单位,由此让学生体会到测量某一物体单位需要建立标准的度量单位,否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即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还提到,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并认识千米﹑米﹑厘米﹑分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实践活动,如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一米,一厘米的长度有多长,一平方米有多大,一平方厘米有多大等,加强对单位表象的建立,使学生理解与把握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建立表象,如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有多少米,测量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熟悉了测量单位,同时学生也巩固了自己的测量方法。最后再结合具体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去体会度量单位的大小,如“北京到南京的铁路长约1000()”,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用“1米约相当于()根铅笔长”来强化学生对度量单位的感知。还要关注不同维度度量单位之间的联系,如理解1分米2 =100厘米2,可借助图形(10×10的方格,每个方格为1厘米2)或借助等式1分米2=1分米×1分米=IO厘米×10厘米=100厘米2,这样也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一提长度,很自然与路程联系,抽象出来就是一条线段的长度,这比较好理解,但在实践中多数是测量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或它们的面积﹑体积。在周长﹑面积和体积这三个度量的量中,周长是学生最难感知的,也是最难理解的。周长在小学解释为封闭曲线一周的长度,词典中是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可见周长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封闭图形的一周,第二是长度,同时也要看到周长与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长度是同属于一维空间的测量,但周长却用在二维图形上,如平面,曲面。也就是说周长它是一维的量,但它却在二维的面里出现﹑应用,所以有面积的地方,肯定有周长,有周长的也有面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此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清楚,面积指的是封闭图形围成的面的大小,面积属于二维空间的度量,它有长和宽两个表示的量。而周长是一维空间度量的量,它只有长度,它是长度单位的累加,但是因为面积和周长都同属在一个平面之内,这也就是学生总是把周长和面积混淆的原因。为了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起周长的认识,教师可借助三角形的学具,如把三角形从边线的一点断开,把它的边线取下来,这条线段的长度,是不是就是这个三角形一周的长度,若是,那么这条线段它的长度就叫它的周长。这非常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周长说的就是一维的线,把这个周长从三角形平面中给它剥离出来,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到,周长说的是线,是线的长短,这样学生就不会跟三角形面的大小,即三角形面积相混了。因此,教师教学中一定要抓住概念的本质,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概念的内涵是什么,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认识面积,并能测量简单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除了探索规则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并会应用外,《课程标准》还要求能测量一些不规别图形的周长,如由简单规则的基本图形,组合在一起的像月亮﹑桃心﹑树叶等不规则图形让学生去测量它周长或求面积,这类问题可以把它转化为基本图形进行测量,但也可以拿线去沿着边线围一周,然后把它拉直,测量这条线的长度,这不但使学生在测量中继续感悟概念的本质,也使学生体会到由曲变直的过程,从中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也更有助于学生对各种图形所测量的量的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关于《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提到角的度量;一些常见立体图形的体积的探索;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师都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测量图形或物体有清晰的表象和感悟,实现对测量图形或物体量的本质认识,即让学生清晰地建立一维图形测量的大小是长度,二维图形测量的大小是面积,三维图形测量的大小是体积并让学生清晰地区分它们的不同,逐步建立起三维的空间观念。
专题四 图形的测量——图形测量的具体方法(求积)
(1)在图形的测量中感悟数学思想。在图形测量中如何去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下面我们以圆为例进行分析。因为圆是第一、二学段学习中的平面图形中的唯一一个曲线形,对它的周长以及面积的探索和公式的推导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经历分析圆的半径与周长关系的过程,并通过对特殊情况的归纳得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学生体会到转化﹑极限和函数的思想。如圆周长的测量,可以用圆片在直尺上滚动,测量它的长度,还可以用线绕圆片一周,把线拉直,然后再测量线的长度,这样学生不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也又一次渗透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而且在这个圆的单元中,极限思想的渗透也是非常鲜明的,如在圆的周长的教学中,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割圆术,让学生经历正多边形到圆的一个形成的过程,即引导学生观察随时圆内正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正多边形也就越来越逼近圆,通过有限去想无限,就能使学生感受到一个极限的思想。所以,数学思想是伴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发展而逐步被学生所感悟的。
(2)培养学生估测意识。估测,或者说估计,它是《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第一、二学段长度、面积和体积三个维度上都提出了估测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要求“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第二学段要求“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升他们对图形和实物进行估计估测的能力,下面以在方格内求一曲面图形面积为例,一般在教学当中,习惯让学生先数整格,然后再数半格并把它们累加在一起,就是我们经常用数方格的方法来估计出曲边图形围成的面积。而在估测某一图形面积时,具体操作是先确定合适的单位,一般是一个方格为一个单位,然后寻找区间,即确定图形面积的最大范围和最小范围,确定它大致的一个取值范围,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估计计算,通过比较来进行探究、确实。这只是把估算当成一个操作的技能去教了,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还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使这个估计的结果更接近这个实际面积,如求曲线图形的面积,若把网格给它不断地缩小,所得图形的面积就不断地去逼近这个曲线图形的面积,学生在体验逐步逼近这个曲线图形的面积的过程中,学生也就感悟、体验了数学的极限思想。还如,“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也可以转化为与土豆等体积的规则物体来测量(详见《标准》附录2例34)。
(3)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有明确要求,即在掌握有关周长、面积、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既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而解决图形测量问题的核心是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进行如下设计。第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大胆地尝试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谁有关,学生猜想的结果,一是认为和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与邻边有关,即求面积用底边乘以邻边。二是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和高有关,即求面积可以用底边乘以高。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借助学具检验猜想,在得到了自己猜想的结果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网格图,去测量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测量学生就发现这个测量结果,和猜想中的底乘以高求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一样的,从而检验出了自己猜想的结论。第三个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验证结论,将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把它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个探索活动的设计,显然是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和证明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理清思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又把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进行有机地结合,有助于培养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专题五 图形的运动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运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特征,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所谓图形的运动,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形状和大小不变,仅仅位置发生变化(合同运动);二是形状不变而大小变化(相似运动)。在小学阶段学习图形的运动主要要掌据如下内容,一是学习图形的运动的价值,二是图形运动的知识内容,三是图形的运动的教学目标,四是图形运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1.学习图形的运动的价值
研究图形运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感悟数学研究的发展。近两千年来,人们始终是用静止的观点来研究几何的有关问题。直到1872年,德国大数学家克莱因,发表了著名的爱尔兰根纲领,他在这个演说中首次提出要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研究几何问题,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论断,它改变了人们旧有的思维方式,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探索认识图形与几何的性质,欣赏与设计图案,从此图形与几何成为培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
(2)丰富学生的现实经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能力的建立和培养。在现实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图形变化或变换的现象,对于这些变化或变换的现象,学生自己本身也有丰富的体验体会。如坐电梯、地铁,看到钟面那个指针,自行车的车轮,风车,电扇的扇叶等都在转动,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图形的变换也为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现实背景。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认识和把握这些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的现象,发现﹑研究并确认图形的性质,有助于建立和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2.图形运动的知识内容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一到六年级中,图形的运动主要指合同运动,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还有简单图形扩和缩的知识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中大量的图形运动的现象,能以运动的观点认识图形,欣赏与设计图案。
(1)《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借助日常生活中对图形运动现象的观察与直观感受,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并认识两个图形具有平移或轴对称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大量丰富的图形运动现象,如风车、钟面的指针等,引导学生通过充分地观察、想象和运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的有关经验,去了解、归纳、发现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什么是轴对称及各种运动的特点。特别是修订后的课标,提倡让老师们去组织学生收集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图案,然后引导学生去观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中发现图形的特点,并提倡他们画出来,或鼓励学生自己去设计平移、旋转及轴对称图形,不但使学生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而且能认识两个图形是否具有平移或轴对称的关系。
(2)《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图形的运动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后所得的图形,会补全轴对称图形。
·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综合运用图形的运动进行图案的欣赏与设计
在第一、二学段,方格纸是学生认识图形运动很好的平台,利用它可以准确地描述图形的位置,定量刻面图形的运动,这样的描述和刻画又能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如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而且经过平移或者旋转后能画出一个新的图形,会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这种图形的运动,对小学生认识还是比较抽象的,有一定的难度的,如何把抽象的空间意识,转化为这种具体的,容易操作的教与学的过程,方格纸是学生认识图形、定量刻画图形的很好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它能准确描述和刻画图形位置的优势,来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另外,《课程标准》只要求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以及图形绕着一点旋转900,不要求图形沿其他方向平移或绕着一点旋转任意角度。通过方格纸,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图形的这个基本特征,能更好地使学生来认识和描述空间图形的变化过程,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积累经验。
第二学段要求研究图形的相似运动,即将图形放大或缩小。这里的“放大或缩小”不是严格的相似,主要是直观感知,即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这将为初中学段研究图形的相似运动和位似运动奠定基础。
第二学段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要学生了解图形运动的特点,并能够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运动后的图形,这些知识技能和经验是图案欣赏与设计的基础。图案的欣赏与设计,为学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看生活提供了机会,也可以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和数学的价值。如《课程标准》案例35,一个由几块积木拼成的一个图形,然后让学生先观察,在打乱原来的图形,让学生再去重新进行复原,在这个过程中,他就要综合地运用平移和旋转等知识,并且还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自己的方式去记录他复原的步骤和过程,不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也是他们对美的一种感受。同时,教学中还要注意,在欣赏或设计一个图案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解释、不同的想象,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并进行交流与分享。要求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案中的图形运动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图形的运动在图案欣赏和设计中的作用。
3.图形运动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图形的运动这部分内容具体的教学目标变化不大,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变化,如在第一学段,修订后更加关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但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这个要求已经去掉了。在第二学段,修订前它强调要画出轴对称变化后的图形,那么在修订后要求是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这微小的变化,说明这一部分的要求是稍微有点儿降低难度,更强调了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能够积累数学的活动经验,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去建立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图形运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图形的运动的教学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教学策略。一是要注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现实的观察和比较中,来认识图形的运动。二是借助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即让学生在图形的运动中来体会图形变换的特征,如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去画一画,去想一想,提高对图形变换的认识能力。三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图案并设计图案。四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图形的运动和相关知识的联系,建立和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从运动变换的角度来认识图形,像长方形沿着长边旋转就可以成为一个圆柱体,就是柱体的形成,它体现了和圆柱体之间的联系。再如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理解度量,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就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它来推导公式效果会更佳。
专题六 图形与位置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学习“图形的位置”,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生活的空间。通过学习确定图形位置的方法,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本专题主要对图形位置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1.从整体上把握图形位置的教学内容
图形与位置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式是按照两条线索来开始的:一是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它是通过“上、下、左、右、前、后” 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它与观察者和参照物有关;二是辨认方向和使用路线图,它是通过“东、南、西、北”的绝对位置确定的,它不受观察者的影响,只与参照物有关。生活中两种确定位置的方式都有应用,不同场合下它们会带来不同的便利。
《课程标准》要求在第一学段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首先认识上、下、前、后和左、右这些基本的位置,如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什么东西在上面,什么东西在下面等实例进行描述。然后由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经验,如确定教室里、电影院中某人的座位等,都是通过第几行、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这些座位的位置,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这些例子,让学生明白这都是通过一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进而达到“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限于正整数)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的要求,但要引起注意的是要强调学生在确定数对时两数的位置顺序。这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将为学生到初中学习习近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来表示几何图形的位置奠定基础。,例如一位教师讲授用数对来确定位置,他是这样设计的:先让第三排的所有学生站起来,然后坐下,接着又让第四列的学生都站起来,再坐下,然后老师问一个很关键问题,有谁两次都站起来了,此时,只有一名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这就是数对确定了他的位置,他的位置必须有两个要素,即第三排同时又是第四列,也就是两条直线确定一个交点,这样就让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变得更深刻了。
《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提出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在方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地刻画物体的位置。
·方位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用有序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上面三条教学内容是确定物体位置的第二条线索,它是通过认识四个基本方向,会用方向词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简单的路线,即能够用方向、距离来描述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如,(《课程标准》附录2例16),根据下图(略)中所标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熊猫馆在猴山的哪个方向上?
(2)大象馆在海洋馆的哪个方向上?
这两个问题主要涉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但参照物不同,分别以猴山、海洋馆为观察中心,这样的变化有助于学生熟悉和运用方位描述及刻画物体的位置。结合图形还可以提出其他问题,如“大象馆、百鸟园分别在狮虎山的哪个方向?”……引导学生进行更多关于方位的思考和描述。
确认方向﹑描述和画路线图﹑使用路线图及用比例尺定量刻画物体的位置,都将为学习极坐标打下基础。如《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比例尺;在特定的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这为定量刻画物体的位置奠定基础,还有要求“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这实际上也是用数对表示位置,是极坐标的雏形。
《课程标准》还要求“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这是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路线图就是从初始点出发到达终点的行径,由于描述路线图的过程中参照点不断变化,随之需要确定的方向、距离也不断变化,所以正确地描述路线图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描述线路图的活动,不仅能检验学生对方位的理解和认识,而且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的关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发展。
2.掌握图形与位置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图形与位置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要进行有针对的教学设计和有效实施,达到让学生建立、发展空间观念的目的。
(1)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空间知识主要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图形的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其实《课程标准》中对图形位置的教学要求,也体现了这个特点,即对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是让学生紧密结合教室里、校园内、电影院中、上学的路上等学生熟悉的情境中进行的,也就是尽量选择在学生熟悉情境中进行的,而且给学生呈现的数学活动设计,也是他们熟悉的,身边的事情,因而学生也感兴趣,使他们处在空间,了解空间,这更有利于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一位老师在讲授东南西北时,他就把学生带着学生在操场上,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太阳从东方升起,老师就从学生最熟悉的辨别东来开始,让学生站在操场上去找哪边是东,又问操场的东面有什么,以此来巩固对东这个方向的认识,接着认识西,因为太阳从西边落下,也是学生的经验,然后让学生又借助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来巩固西,最后让学生面向东,伸开双手,让他去想象,前面是东,后面是西,此时学生左面,右面又分别是哪个方向,在操场的北面、南面,又分别有什么建筑物,接着又让学生面向南呢,面向西呢,面向北呢,分别指出他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都是什么方向,通过这样的辨识练习,有效巩固了学生对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的认识。
(2)让学生经历生活体验。学生经历生活体验主要指:回忆、观察、操作、想象、描述、思考、交流、分析、推理和表示等活动过程。因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它的途径是多样的,只有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过程,多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在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中积累图形的位置概念,才能使学生有效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
(3)倡导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由于以被动听讲练习的学习方式,很难形成空间观念,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才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描述物体的位置,用行与列,方向与距离,使它有唯一确定性,但描述物体的位置还具有相对性,于是,教师在教学中若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相对性,就应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如上面案例中,教师让学生指出猴山在象房的什么方向,接着又问象房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经过学生探究研讨发现,若不规定观测点的话,猴山与象房处在相对的位置,即突出观测点的不同,物体位置的描述也不同。又如上海在北京南偏东30度方向,若换一种描述,也可以说北京在上海北偏西的30度方向,加强这样的对比,也能使学生感悟到观测点的重要性,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专题七 关于图形与几何的总体建议
小学“图形与几何”的课程内容,是以建立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为核心展开的,主要包括: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等内容。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较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这部分内容结构上没有大的变化,但在各学段内容设置上稍有调整。在第一学段,删除图形测量中“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认识“平方千米、公顷”和在图形的位置中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等内容。增加或调整的内容主要有:在图形的测量中将“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将平方千米和公顷的认识移到第二学段,并降低了要求。第二学段删除的内容有“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将“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放在第三学段,作为进行演绎证明的基本事实之一。增加了“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图形的认识)”,“知道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和“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
1.图形的认识
正确理解与把握课程标准对图形认识的要求,掌握这部分内容结构的特点,对于课程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明确图形认识的对象。在第一学段,课程标准要求“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同等简单图形”等,其中既涉及对简单几何体的认识,也涉及经过抽象后的三维图形和二维图形。在第二学段中,认识的图形增加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等一维图形;对角的认识扩大到了平角、周角,增加了梯形、扇形,对三角形的认识从一般三角形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三维图形的认识对象增加了圆锥。课程标准关于“图形的认识”内容结构的安排,既体现了从生活到数学、从直观到抽象、从整体到局部的特点,又是三维、二维、一维图形交替出现,呈现目标要求逐渐提高。
(2)明确图形认识的要求。图形认识的要求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图形自身特征的认识,二是对图形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图形自身的特征认识,是进一步研究图形的基础。在三个学段中,认识同一个或同一类图形的要求有明显的层次性:从“辨认”到“初步认识”,再从“认识”到“探索并证明”。如对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第一学段要求“辨认”,第二学段要求“认识”,第三学段要求了解其中一些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又如对于平行四边形,第一学段要求“辨认”,第二学段要求“认识”,第三学段要求“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再如关于“视图”,第一学段要求“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第二学段要求“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第三学段要求“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这种要求的层次性,既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渐深入,循序渐进。还如对图形的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主要包括大小、位置、形状之间关系的认识。第一学段的“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二学段的“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三学段的“会比较线段的长短”“能比较角的大小”等,都是对图形大小关系研究的不同要求。
(3)明确认识图形的方式与途径。课程标准中较多地使用“通过观察、操作,认识……”“结合实例(生活情境)了解……”“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的表述,这实际上明确了认识图形的过程和方式。图形是人类长期通过对客观物体的观察逐渐抽象出来的,抽象的核心是把物体的外部形象用线条描绘在二维平面上。如点是位置的抽象,即在几何中用“点”来标记一个物体的位置(如地图上用点表示城市);线是路径的抽象,即把“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的路径”抽象为“线段,或折线段、曲线段”。又如观察一张书桌,它占据一定的空间,有长短、宽窄和高矮,这些反映到我们的脑子里就有了形状的概念,就抽象成几何图形。继续观察,发现桌面上有四个相等的角,两两相等的对边,长和宽不相等。黑板、书本、门窗……都具有这些相同的特征,于是就形成了“长方形”的概念。“长方形”已不再是某个具体的物体,而是抽象了的图形。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图形的认识需要经历抽象的过程,有时这样的过程还是较为漫长的,因为学生往往难以一次性地真正完成这样的抽象。如对于角的概念,虽然小学就有接触,但在初中探讨角的轴对称性时,有的学生会认为“角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角的两边好像不一样长”,这反映了这些学生对“角”的认识没有达到抽象的水平。
2.图形的测量
对于图形,人们往往首先关注它的大小。一般的,一维图形的大小是长度,二维图形的大小是面积,三维图形的大小是体积。图形的大小是可以度量的,度量的关键是设立单位,而度量的实际操作就是测量。图形测量的相关知识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适应未来的生活都是有用的,测量过程中蕴涵的方法和思想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粗略地了解人类对图形进行测量的历史,可以更好地认识与了解测量的意义和作用。如在谈到几何学的产生时,埃及人的贡献总是被提及并被详尽地介绍。埃及位于非洲的北部,每年尼罗河水泛滥,洪水过后留下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同时也带来土地要重新测量的需求,土地测量的需要就使图形成为数学的研究对象。埃及人创造出一套有效的土地面积测量的方法以及面积计算的公式,包括三角形、长方形和梯形,还包括圆面积的近似计算公式。
课程标准中“图形的测量”的课程内容主要安排在小学第一、第二学段,其要求主要包括:体会测量的意义,体会并认识度量的单位及其实际意义,了解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一些基本图形的长度(包括周长)、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方法和公式,在具体问题中进行恰当的估测。
(1)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这种要求对面积、体积的单位也同样适用。其中度量单位是度量的核心,度量单位的统一是使度量从个别的、特殊的测量活动成为一般化的、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应用和交流的前提。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机会,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单位的选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而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使学生理解与把握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对测量结果有很好的感悟,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不能靠机械地记忆换算公式和反复操练,而是能够体会单位之间的实际关系,这就涉及对单位的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它的体会和认识应当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它的实际意义。如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米?1厘米的长度可以用什么熟悉的物体来估计?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其中对单位的实际意义的理解,还体现在对测量结果、对量的大小或关系的感悟。如一个成人的身高为175(),应当选择cm而不是mm作为单位,这是对长度单位认识的一个深化。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恰当地选择度量单位、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是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中产生的,学习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实际的应用。在明确实际测量的对象后,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测量工具及方法,关系到测量能否方便、可操作地进行,影响着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比如,用直尺测量黑板的长度是不错的选择,用它测量一栋大楼的长度就不是上策了。学生只有在亲身实践中才能积累选择度量单位、测量工具和具体方法的经验。
(4)重视估测及其简单应用。估测或估计是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的内容。估测或估计,既是一种意识的体现,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不仅具有现实的意义,也有助于学生感受度量单位的大小。其中,估测与精确测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中精确测量的结果有时需要用估计的办法来感受,对事物进行估计则需要对度量单位有很好的认识与把握,对图形度量知识有很好的掌握,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估测的意识和能力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课程标准要求“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同时给出具体的实践任务:“测量并计算一张给定正方形纸的面积,利用结果估计课桌面的面积;测量步长,利用步长估计教室的面积。”这样,把测量与面积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体会估测的作用以及估测的方法。请看课程标准附录2的例33:图中每个小方格为1个面积单位,试估计曲线所围图形的面积。
上面这个案例主要说明: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规划和设计的意识,即根据要估计的精确程度来确定估计方案。如粗略估计的方案可以是:小方格里有图形就记为1,无图形就记为0,然后相加求和;精细估计的方案可以是:小方格的图形,大于一半的记为1,小于一半的记为0,然后相加求和。当然,还可以分得更细。让学生通过记录、计算、比较等,体会估计的意义和方法。
(5)探索并掌握规则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关于规则图形的度量公式,课程标准要求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网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还要求探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例如,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等,通过这样的测量,学生不但能进一步加深对度量意义的理解,而且能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感悟数学思想(如微积分的思想)。
3.图形的运动
课程标准第一、第二学段中的“图形的运动”,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要求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并认识两个图形具有平移或轴对称的关系,使学生借助日常生活中对图形运动现象的观察与直观感受,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中大量的图形运动的现象,以运动的观点认识图形,欣赏图案与设计图案。
4.图形的位置
6.初二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篇六
——“图形与几何”的核心内容与教学策略
一、整体把握“图形与几何”的教育价值和核心概念
“图形与几何”的教育价值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有助于学生发展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形成创新意识。 有助于学生推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的发展。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二、“图形的几何”的核心内容与教学策略
儿童图形与几何学习的特点 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
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
1、在图形认识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实物观察,重视量、折、撕、剪、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看到图形“,积累研究图形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特征
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
如从三角形、四边形认识积累研究平面图形的经验,可以从边、角的维度研究认识平面图形。
再如从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活动经验,可以从点、线、面等维度研究认识立体图形
1、在图形认识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实物观察,重视量、折、撕、剪、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看到图形“,积累研究图形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重视图形之间的联系,重视图形的想象和图形之间的转换,发展空间观念。
“图形的测量”一直是小学几何课程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对这部分内容又有了新的理解,开始重视建立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注重单位的实际意义,重视估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等。
在具体情境中对所测量的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长度、面积、体积,角度)
经历用不同方式进行测量的过程,体会度量的意义。 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 测量方法(估测、精确测量)。
探索规则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探索不规则图形及物体的测量方法。
1、重视“量的”的意义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对所测量的量的实际意义(长度、面积、体积、角度等)。
1、重视“量的”的意义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对所测量的量的实际意义(长度、面积、体积、角度等)。
2、帮助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比如¡°长度单位¡±的认识,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办法去测量相框的长度。学生可能会用手、铅笔、铅笔盒、橡皮、尺子等作为测量工具去测量,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测量工具,所得的结论也是不同的。比如5支铅笔那么长、15块橡皮那么长、3个铅笔盒那么长,学生体会到,要使测量的结果让大家都接受,就必须要有一个公认的单位标准单位,这时统一的单位应大家的需求而产生。
1、重视“量的”的意义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对所测量的量的实际意义(长度、面积、体积、角度等)。
2、帮助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3、重视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探索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促进学生的真正理解,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长方形面积探索及练习。 案例:关于“π”的一道测试题。 案例:圆的面积。
六上:圆的面积
案例:长方形面积探索及练习。 案例:关于“π
”的一道测试题。
案例:圆的面积。
案例:提高习题的思维含量,引导学生学会“想问题”。
认识生活情境中的图形运动现象,从图形运动的角度欣赏图形、设计图案,体验图形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本部分内容学习的主要目标。
1、正确把握好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基本要素,并帮助学生理解。
1.正确把握好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基本要素,并帮助学生理解。
2、借助操作活动,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帮助学生体会运动的特征。
1、正确把握好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基本要素,并帮助学生理解。
2、借助操作活动,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帮助学生体会运动的特征。
3、注重从运动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图形、设计图案。
4、在解决问题中注重“图形的运动”和相关知识的联系,发展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形与位置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了解刻画物体或图形位置的方式,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设置这一内容的价值:
如何确定位置:数学地表达
为什么可以这样确定:对维数的认识(数、数对、数组) 认识前后、上下、左右 认识东西南北
认识八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 用数对刻画位置
用方向和距离刻画位置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注重从具体情境中体会确定位置的方法,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达方式。
让学生在“教室里”、“校园内”、“电影院中”、“上学路上”等熟悉的情境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空间,发展空间观念。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2、充分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描述、思考、交流、分析、推理、表示等活动过程。
3、重视不同的转换:不同图形之间的转换;不同维度之间的转换;
4、强调不同的思考,让学生从头想,自然想。除了动脑想,还要动手做,动口说,动笔写。
5、尝试不同的形态,让静态图形发生动态变化,重视教育技术的运用。 还有……
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
从“双基”到“四基” 从“两问”到“四问”
关注数学课程整体目标的实现
如何引领学生学会数学思考,通过数学学习学会思维、发展思维。
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愿想问题,会想问题”。
史宁中教授:中国未来小学数学教育将转入更加注重内涵的改革深化阶段。
7.初二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篇七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由教研室钱老师组织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专题”培训班,听了钱朝霞老师、郁红老师、斯苗儿老师、王晓东老师等多位专家的讲座,还听了多节关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这一块知识的优质课,使我受益匪浅。
“图形与几何”这一块知识一直是我们数学老师最头疼的,孩子的年龄小,空间观念差,而传统的平面几何教学过分抽象和“形式化”,缺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几何”直观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过分强调演绎推理和“形式化”使不少学生怕学几何,甚至厌恶几何、远离几何,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积极探索“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新思路是非常有益的。这次培训,各位专家和优秀教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引领,首先,几何教学要抓住核心概念展开教学
要抓住“空间观念”的核心要素——想象。其实就是对几何图形的想象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一维的,还是二维的还是三维的,即使是你对直线两端无限延伸的这种想象能力,都能很有效地培养我们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想要真正能够落实,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留给学生感受体验的过程。唯有过程充分了,观念和能力才能有所提升。几何直观反映了一个学生,能否把他的理解用一种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否用图形的方式来去帮助别人、帮助自己,去理解一个可能不太容易理解的东西,这是应该作为一个现代人的一种能力体现。我们应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说话,通过画图来解释,来分析问题,从而对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给予关注和培养。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搜集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利于培养数学能力,且学生感兴趣的“空间与图形”的素材。
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现实有趣的素材。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不少的数学表象,教学中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做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在身边所熟悉的事例中提取数学素材,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趣,引发学习数学的欲望。再次,要充分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是难以形成空间观念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测量、动手操作,对周围环境和实物产生直接感知,这些不仅需要自主探索、亲身实践,更离不开大家一起动手,共同参与。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构建数学知识。
8.图形与几何随堂练习题 篇八
1.从上向下看图,应是右图中所示的()
考查说明: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答案与解析:D.此题要发挥空间想象力.
2.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是顺次是()
A.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 B.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
C.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 D.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
考查说明:本题考查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
答案与解析:A.此题要发挥空间想象力.
3.将图中左边的图形折成一个立方体,判断下图右边的四个立方体哪个是左边的图形折成的.()
考查说明: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B.此题要发挥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将一个正方体沿某些棱展开后,能够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考查说明: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与平面展开图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选C.遵循正方体展开图规律“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发挥想象,动手操作,得答案.
5.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最长边(斜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考查说明:本题考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9.初二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篇九
-------兴趣与操作对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而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是属于经验几何,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上的。对于小学生的几何图形的学习而言,首先要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其次,几何的相关概念与关系的获得也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则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应该贯穿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始终,无论是认识形体特征还是学习公式,都必须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提倡学生自主探索。
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当恰当的运用生动、形象、多样化的现代媒体技术,将教材中一些现象进行充分的模拟演示或动画演示,从而产生比较直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教学效果。
变抽象为具体,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现实的概念引入中,应该要重视以下几点:
1、几何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一味的只关注教材,难么学生在知识建构时记住的只有概念理论,自身的空间观念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建成是不利的。如在教学线段、射线时,只是照着教材画一画,而没有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教学,那么这样会把几何概念教的非常“死”而且脱离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太枯燥太抽象,从而对几何学习失去兴趣。
2、还原于课本
几何教学是个值得思考与探究的课题,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味的例举生活实例,而不还原到课本中去,也是不行的,所谓过犹不及。例如在线段教学中,举例直尺的一边可以看做线段,还原到课本上仍然要指出线段在数学当中的表示方法,再指出例子中的线段与数学当中的线段有何区别和联系,结合实例与课本,让学生真正理解线段这一知识点。
3、合理使用多媒体
10.初二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篇十
摘 要:小学低段的学习是孩子们今后学习的一个基础阶段,包括几门学科的学习。数学对于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数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数学的学习中,学习的版块是比较多的,而“图形和几何”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版块,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和角度简要介绍和论述老师们如何更好地进行这一版块的教学,为更多的老师们的在这方面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低段教学;图形和几何;方法;策略
在小学低段学习当中,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这是毋庸置疑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图形和几何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学习图形和几何的概念以及教会学生们应用对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很有必要,它的重要性也是不断被提及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日益革新,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尤其理科方面的学生,不仅仅是要拥有很多的文化知识,还需要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有较高的思维水平。低年级的小学生的学习是最易培养的时期,也是为今后学习打基础的年龄段。因此,对于现在的我国的数学教学的现状做下分析以及如何提高教学策略和方法就显得较重要了。
一、目前我国的小学低段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现在素质教育在我国逐渐得到普及,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学单重逐步加深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素质教育是要在应试教育的环境,改进当下的一些不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逐步让学校的学生由较单纯的接受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积极自主性,进而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就当下我国小学的教学来看,有部分老师是没有严格按照素质教学的精神去执行的,对自身的要求是比较低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在数学教学中缺少目标性
有的老师在数学教学当中,对于学生们的接受情况不是太了解,或者对所要讲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的目的不是太清楚,没有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重点难点的剖析和有针对性地讲解,尤其低年级的学生们,有的心智发育较晚,有的对学习内容接受快,包括涉及到图形的题目时,反应的速度不一样,理解的程度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有一定的耐心,带领掌握快的学生帮助接受慢些的。不能只是老师讲了自己计划的内容,而且还很多,部分小学生却学的一塌糊涂。
(二)数学教学过中教学方式比较单调
有的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只是采取口述和简单的板书的形式,这样就比较单调和死板,尤其小学生们是很难产生兴趣的,觉得老师讲的数学内容与自己没有关系一样。这样的缺少互动和交流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产生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发生,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让学生们很好地吸收,降低了教学效果。老师在给低年级的小学生讲解图形和几何的问题时候,可以用教具,包括日常用的以及专门的教具,让学生们能够感官上认识到,毕竟小学生的,尤其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是较差的。
二、教师更好地进行“图形与几何”教学采取的措施
小学低段教学中的“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对于学生们今后的长远发展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尤其对于在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图像和图形比文字有吸引力,会觉得更有趣。这一部分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几何图形是生活中较常见的,“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是要研究现实的物体的,包括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转变的关系等,这就会成为启发我们深入地了解和描述空间的工具。想要很好地对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是需要采取一下的一些策略的。
(一)要改变数学教学的观念
观念对于教师教学的过程和采取的方式方法起着指引性的作用,要是老师有着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的教学观念的话,就会在教学中发挥出来,学生们也就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体验。在小学的教学中,不论语文还是数学的学习,不论加减法的学习还是图形和几何的学习,不论简单还是难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进行,这样学生才可以完整学到知识的时候能力还会得到全面的提升。这要求教师要确立好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分析出教学内容的难易和重点,做好备课,在课堂的教学中采取多种有效的途径,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程度和生活经验角度进行有效地授课。
(二)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
课本和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的教学书目,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是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好的教学效果是离不开教材的,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在课堂的教学中,首先,老师应该高效地使得学生掌握最为基本的知识,在都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多补充一些辅助教材的内容,这样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内容和增加生活中的常识。在教材的使用中不会的要作为悬念,多鼓励学生自己探寻答案,加深印象,这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一举两得。
(三)教学过程中要贴近生活的实际
小学生对社会生活和日常事物认识还很不全面,但是学生们的想象能力是较强的,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加强学生的联想,就像学习美术的时候与实际生活相连一样,这样学习起来就会比较轻松。但是由于数学的学习的逻辑性很强,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因此老师应该结合实际事物,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和生动化,这样学生们才回会更好地明白所讲,进而学会。例如,在进行“长方形”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一些道具,像书本、长方形的纸盒等,通过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认识几何图像,结合实际认识和学习了长方形,为长方形和其他图形的学习进一步打基础。这样学生学起来会更加轻松。
(四)加强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已在教室中普及,多媒体的普遍利用给教学带来的巨大的方便,也使得课程的学习更加生动,是教学过程的一大改革,尤其数学的学习,数学当中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更需要多地利用多媒体来讲解。这需要老师们多做些课件,这样会使得枯燥的数学教学增添一些生动的画面,学生学习起来将更加直观。例如在学习“角”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使一个角由0°到180°逐渐变大,进而更好地认识30°,45°等角度,并且可以形象地得出他们之间的变化过程和关系。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为小学低段数学的学习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目标。这就需要老师们更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够制定出灵活、多样和科学的教学计划,最终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综合素质也得到不断地加强。
参考文献:
11.平面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篇十一
程河镇中心小学数学导学案 程河镇中心小学数学导学案 程河镇中心小学数学导学案
篇二: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4.1.1几何图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2)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
(2)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重点. 2.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是难点.
3.关键: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结合小组交流学习是关键.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几何体模型,墨水瓶包装盒(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及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回忆以前学习过哪些几何图形,或在生活中见到哪些几何图形?
二、新授
1.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意见,积累小组活动经验. 2.指定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 学生回答: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等.
教师活动:纠正学生所说几何图形名称中的错误,并出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3.立体图形的概念.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2)学生活动:看课本图4.1-3后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给我们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的形象?(棱柱和棱锥)
(3)用多媒体展示课件.
(4)提出问题:在这个课件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5)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指导,通过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 ②学生回答:包含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圆、正方形、多边形和三角形等. 4.平面图形的概念.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平面图形.
注: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不要求给出完整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5.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化.
(1)从不同方向看:出示课本图4.1-7(1)中所示工件模型,?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
(2)提出问题.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你们会得出什么样的平面图形?能把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吗?
(3)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活动: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工件模型,独立画出得到的各种平面图形. ②进行小组交流,评价各自获得的结论,得出正确结论.
③指定三名学生,板书画出的图形. 6.思考并动手操作.
(1)学生活动:在小组中独立完成课本第119页的探究课题,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评价.
(2)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完成的探究课题给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并对学生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7.操作试验.
(1)学生活动: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正方体裁剪并展开,?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得出一个正方体它的平面展开图具有的一个特征:多样性.许多立体图形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
(2)学生活动:观察展开图,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为包装,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可以是一个平面图形;?可以把立体图形进行适当的裁剪,把它展开成平面图形,或者把一个平面图形复原成立体图形,即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可以互相转换.
注:小结可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由学生归纳,教师进行评价、补充.
四、作业布置
1.课本第123页至第124页习题4.1第1~4题. 2.预习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五、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4.1.1 几何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棱锥、球等
各部分都不在一个平面内,是立体图形。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五边形等,各部分都在一个平面内,是平面图形。
练习画三视图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
教学设计
郭 建
林
固 义 中 学
篇三: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几何图形与点、线、面、体的关系,理解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区别。
2、了解平面与平面图形及几何体和立体图形的概念。
3、从这节课开始接触几何图形,通过这节课对图形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通过七巧板的讲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从实际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由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图形的概念与判断是本节的重点。难点: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由面旋转成体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新:
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与前面不同的知识:几何图形 1.介绍“几何”的由来:相传古埃及的尼罗河经常泛滥,每次洪水以后都要重新丈量土地,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就逐渐产生了测量土地的方法,几何学就起源于当时土地的测量,“几何”这个翻译名词的原意就是“测地术”。
(让学生了解“几何”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由实物图片抽象出几何体
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
从实物中抽象出数学图形,并要注意数学上只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以及相互位置关系。而不去考虑物质构成、颜色等。考虑这样研究有什么意义?
(二):几何图形的概念:
(按点、线、面、体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学习。)1.天上的星星和地图上的城市给我们以什么概念?地图上的河流、公路呢? 以上问题可以让学生回答、思考、改错,并进行讨论,由教师总结。
2:你们在上面的图形中,发现了那些面,那些是平面,那些是曲面?那么黑板呢,平静的湖面
呢?篮球、水桶呢?
为进一步理解从实物中抽象出的点、线、面的实质,补充: 点:数学上研究的点是无大小、无面积的:
线:数学上研究的线是无宽度、无粗细的。它可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可以分为曲面和平面,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伸展的,无厚度的。
3:几何图形的概念: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形可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他们都称为几何图形。4: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图形称为平面图形。各表面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称为立体图形 几何图形可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三)知识的运用
1.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形可帮助我们有效的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 请问:以下地图中的点和线通常表示什么?
2.比一比,看哪组同学找的几何图形多? 3.请给下列图形分类 4.归纳小结一: 《1》、点、线、面、体都称为几何图形。(只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以及相互位置关系。而不去考虑物质构成、颜色等。)点:数学上研究的点是无大小、无面积的
线:数学上研究的线是无宽度、无粗细的。它可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可以分为曲面和平面,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伸展的,无厚度的。《2》、几何图形的分类:(1)平面图形:
如直线、角、三角形、圆等。(2)立体图形
如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四)知识拓展 课件展示
1.线:可以看作由许多点所组成,也可以看作是点运动形成的。直线 曲线
面: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的线所组成,也可以看作是由线运动形成面。平面和曲面。体:可以看作由许多面所组成,也可以看作是面旋转形成的。
2.练习:下面的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可以得到什么立体图形? ① 一个半圆绕他的直径旋转一周
② 一个矩形绕他的其中一条边旋转一周
③ 一个等腰三角形绕他的底边上的高旋转一周 3.归纳小结二:
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1)、线可以看作由许多点所组成,也可以看作是点运动形成的。(2)、面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的线所组成,也可以看作是由线运动形成面。(3)、体可以看作由许多面所组成,也可以看作是面旋转形成的。
(五)探究活动
1、七巧板的介绍: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2.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图 书本153页“探究活动”
【初二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推荐阅读:
初二上几何证明题12-09
七年级几何图形知识点06-09
初二期末几何证明题复习08-30
初二数学几何题及答案08-22
空间几何——平行与垂直证明11-1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06-11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策略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