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2024-09-26

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精选8篇)

1.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篇一

广安区杨坪九年一贯制学校

关于建设“平安校园”的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广安市广安区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安市广安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平安校园”建设的意见》(广区平安办[2005]1号),为进一步深化我区整体联动治安防范工程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打造平安广安,构建和谐社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设“平安校园”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广安市委建设“平安广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整体推进,扎实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全力维护校园的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为教育系统的改革、发展和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秩序。

二、建设“平安校园”的目标任务

建设“平安校园”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建设“平安校园”活动,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和“平安校园”的长效工作机制,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依法从教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力争我校无刑事犯罪案件、治安事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建设“平安校园”的内容涉及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校园稳定安宁的思想政治环境、能促进师生健康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重点是校园的安全稳定,包括校舍及设施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社会治安安全、自然灾害预防、校内外活动安全以及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能力,切实保障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建设“平安校园”的主要工作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

组长:柏南莺

副组长:唐伦俊

成员: 胡天云邓伯山蒋志虎蒋大成陈芳兰黄惠兰

李祥高李丽玲顾雪梅魏 勇宋质俊胡炳成彭 刚杨 勇兰泽国

办公室主任: 胡天云

工 作 人 员: 蒋平生艾淑芳胡炳成兰泽国杨勇

2、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师生员工思想稳定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稳定是所有安全稳定的基础。学校党支部要切实担负起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认真研究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切实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把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脉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广大教职员工保持健康昂扬的精神风貌。要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弘扬敬业奉献的师德风尚。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尚。

3、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形成校园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

(1)建立安全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制。学校成立了治安巡逻小组,对校内安全防范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加强管理,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对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早化解。

(2)建立安全工作考核制度。学校将安全工作作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考核和领导班子考核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班级,取消本评比任何先进的资格。由于个人工

作失职造成的损失,将由个人全部承担,并取消评级评优资格。

(3)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凡发生火灾、食物中毒等重大事故,各班要按照紧急情况报告的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并全力组织抢救,力争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4)建立安全工作紧急预案和应急救援制度。学校组织社会实践、社会公益劳动等大型户外集体活动,必须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并附活动方案和安全工作紧急预案。同时,必须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实用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发生后,要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妥善处理,防止因盲目处理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扩大。

4、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各班要结合社会实践、日常生活、节假日及各种活动,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季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安全、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预防、自然灾害预防、预防触电、溺水和煤气中毒、校内外活动安全、校舍安全、卫生安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安全,受到不法分子侵害时的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的教育。使师生掌握紧急状态下撤离、疏散和自救自护方法,切实增强他们珍爱生命的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救助能力。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发挥各有关课程在进行法制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要以课程教学为主要渠道,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结合的学校法制教育的网络和体系。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分阶段有层次地开展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5、加强安全管理

(1)加强安全检查,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使学校的周边环境、校舍(包括围墙、厕所)及各种教学设备(器材)、生活设施等,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校舍的监控,定期进行查勘、鉴定,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

(2)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的综合整治,专人分管校园治安工作,对校园及周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对滋扰校园的治安、刑事案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配合公安机关予以打击。

(3)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各学校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堂及小卖部的管理。学校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食品卫生,不定期进行检查,严把进货、加工、出售关,严防食物中毒、投毒、传染病发生。

(4)要加强对校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东西腐蚀青少年,要加强教育,禁止学生进入网吧。

(5)学校教职工要遵守职业道德,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致伤、致残、致死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00九年春

2.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篇二

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

它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以激发全体学习者共同愿景的学习型组织;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异质学习小组为主题进行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三是一种同伴之间、小组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互助性学习活动,包含小组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四是以各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的总成绩为评价的依据;五是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活动;六是教师事先设置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和预设教学流程的学习活动。小组建设的的理论依据就是将80人的大班科学地分成10几个小班,同部队的几个人构建的“班”一样,小组单位成员越小,越有利于兵教兵,兵强兵,越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管理。

二、学习小组组建

1.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也为公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简言之,各小组总平均相同的平行组。“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每科小组内单科有高成绩、也有低成绩学生。“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梯度推进中学生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也就是组内强强结合。“异质帮扶”体现强兵带弱兵,强兵教弱兵,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2.划分依据:既类似于分平行班一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参考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等将全班同学按每组6人划分成12至13小组。每个小组就相当于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成了一个“小班”。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在本组内相对较差的学科需要他人帮扶,同是也肯定有相对较强的学科可以帮扶他人,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分组打击学生的信心,而是学生更加清晰的知道每个学科在小组内的相对位置,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

3.小组划分具体操作办法:各小组把各组的组员召集起来进行小组内排序,按各科水平与成绩将小组内部划分为AA、BB、CC三个等级,如果多余6人则增加B类学生人数。不是按总分排序,而是按学生各科实际水平排序。每位学生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序号,即每组这个学科的号一定是组内第一名,第六号一定是小组内该学科的最后一名。班内的学科长只需要掌握本学科的序号,在教学和学习实践中才有可操作性和实际作用。

另外在奥赛班可以设立专家组,专家组属于本班前六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解决其他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到其他组帮扶指导。同时专家组的学生可以强强联合,竞争年级前十名,为培养冲击名校的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三、学习小组内部职责划分

小组内部六科各选一个学科长,原则每人担任一个小组学科长,不重复担任,负责主持学案探究问题的讨论、检查学案、作业情况、收发作业、统计学科问题向班级课代表与代课教师反馈。

四、小组评价

1.评价方式的转变:传统评价是评价学生个体,而小组评价是采取捆绑式评价,评价整个小组。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科教师的量化加分不加给个人,评价只认小组。个人的成绩当然不能忽略,可在组内评价,组内评价参照整体小组评价体系评价到个人,由学科长和组长每天小结和每周小结进行总结表扬。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

2.分层评价:一自主学习课评价、小组各学科长课前对组内成员学案作业完成情况分三个层次按3、2、1打分并做好记录。二展示课评价、学习小组的目的是为了共同进步,小组要激励、支持本学科5、6号学生展示,本组内其他学号优先补充,完善,其它组最后再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这样学生才可能在学习活动中将疑惑越辩越明白,越学越透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开始的模糊到赫然开朗,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和信心。班内学科长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展示成果给小组赋分,A类学生展示一次赋1分、B类学生展示一次赋3分、C类学生展示一次赋5分。

3.小组评比:小组各科课堂展示成绩由班内学科长记录,每周统计,公布,依据成绩各班每周评选3-6个优秀学习小组并授牌。学科长每月将各小组将学习成绩汇总,再加上各小组成员月考或期中期末名次,加上学科教师评价,评选出每月优秀学习小组。各优秀学习小组在班级展示牌中展示。

五、小组激励

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各班采取多样的办法。比如每周张榜公布表彰,年级表彰、学校表彰。比如有的班在周末天气好的时候将评上优秀的学生带出去逛一逛,比如有的班给优秀学习小组的学生每人发苹果,发中性笔。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终端考试成绩相结合,并且每位学生都特别在意每次大型考试的名次。那么,可不可以在考试后对优秀小组奖励平均每人3分,所有的表彰奖励以加分后的名次排位计算。如此就更加关注学习过程,鼓励小组学习终端成绩的提高?

六、启动深化小组建设具体办法

3.实施优质教育 建设现代校园 篇三

一、理念导行,坚持以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发展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教育思考者智慧的结晶,是教育实践者行动的引领。“实施优质教育,建设现代校园”的理念,是学校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应运而生的。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有浓郁特色的教育;素质是一个整体概念,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个性特长素质等,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在这些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提出“优质教育”的概念,即构建“管理科学高效,资源配置优化,教育渠道畅通,办学特色突出,内涵发展为主”的模式,以“培养现代少年”为抓手,把“尚德、修艺、益智、健体”四者统一作为对学生的教育期望,为满足学生个体成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提出“建设现代校园”的办学目标,即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管理科学民主、教科研氛围浓厚、办学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专家名师集中、教育质量上乘、环境优美舒适、教学设施一流的现代美丽校园,以此作为全体师生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先进教育理念,引领学校走向科学持续和谐发展之路。

二、以人为本,服务型管理,为实施优质教育提供机制保障

树立教育服务意识、提高教育服务质量是实施优质教育的先决条件。为把实施优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学校始终坚持“管理即服务”的原则,牢固树立教育服务意识,切实把人本精神和人文关怀融入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让优质服务成为实施优质教育的强大推力。

1.以教师为本,关注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体会职业幸福

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优质教育的人才保障。学校坚持一心一意依靠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坚持民主管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学校管理事务集体研究,民主决策;重视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重大事项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2013年7月,召开了四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充分尊重广大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公开、公平、公正地顺利完成了职称评聘改革;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充实校务公开内容,校务政务财务一律公开,创新校务公开途径,除校内开设公示栏、发给家长的通知(包括《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之外,还在学校网站上开辟了公示栏目,并通过学校办公信息平台发布公示信息,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校领导急师生所急,想师生所想,经常深入师生中间进行调查研究,关注、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位教职工,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听评课、“名师论坛”、“青蓝工程”,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等形式悉心指导教师成长,打造了一支包括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日照市优秀教师、日照名师、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等在内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在让教师体会到职业荣誉感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2.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新课程实施体系与课堂模式,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创新课程实施体系与课堂模式是实施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践。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标志是开设课程的能力,课程如何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契合,是需要校长把握与思考的深层次问题,也直接关系育人质量。从这个角度讲,深化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创新课程实施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实现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学校从原来的只关注教学管理转变为提升课程领导力,即学校管理层领导教师团队根据课程方案和学校办学目标,创造性地设计、编制、开发、实施课程,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创造出学校品牌特色。学校依托山东省“十一五”重点课题“初中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主体,以校本课程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续和补充,纵向贯通、横向联系,实现了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一是扎实推进基础型课程,注重每门课程的整体设计,编写学科课程纲要和导学案。

二是大力开发拓展型课程,相继开发出基于基础课程的嵌入式课程、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性课程、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拓展性课程、基于校本文化资源的浸润型课程。

三是全面开设研究型课程,立足于日照本土文化资源,遴选出“日照人物”“日照方言”“日照古迹探秘”“太阳文化”“日照美食”“日照海洋资源及其利用”“日照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等100余项专题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将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让学生围绕假冒伪劣作研究;结合“3·22水节”,让学生研究水资源的保护与现状,增强对水资源的更深刻理解和认识;结合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让学生在研究民俗文化的同时,增强爱国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在创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概念,“多维互动,构建读写成长体”“师师协同教学”“分层走班教学”等高效课堂模式相继出台。这样,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兴趣、长远发展相一致,高效课堂既减负又高质,实现了优质教育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体验成长快乐的目标。endprint

3.以学校发展为本,构建“管理共同体”,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俗话说:“众人是圣人,家和万事兴”。构建“管理共同体”是集众人智慧、谋学校发展的创新之举。

一是学校管理共同体:强化和完善“学校—科室—年级组(教研组)”三级管理体系,调动学校所有管理人员岗位责任意识与工作积极性;倡导“校荣我荣,以校为家”的观念,激发全体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与归属感。

二是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通过学科研讨、青蓝工程、学术交流等途径,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互切磋、共同发展,挖掘教师内在潜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学生成长共同体:优质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校积极探索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根据学生基础、能力与个性特点为学生编制学习小组,形成具有互补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小组特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密切交流、互助合作、彼此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

四是家校合作共同体:优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好家长学校、创新家长会形式、开辟校外教育基地等,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格局,形成了教育合力。“管理共同体”的创建,激发了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上台阶、有特色、出实效。

三、科研兴校,创建学术校园,为实施优质教育提供动力源泉

教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优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新营中学坚持“科研兴校”战略,积极创建学术校园,探索出“研教结合、研为教用、以研促教、以教保研”的教科研模式,先后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层达标”教改实验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教师合理惩戒权研究”,山东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初中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资源整合、协同实施、动态管理模式的实施与研究”“中学体育教学‘资源整合、协同实施、动态管理模式的实施与研究”“教师积极心理个性品质与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研究”“落实新的教学方式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以及山东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学校构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数项科研成果在省市范围内得以推广;在重大科研课题研究的带动作用下,学校小微课题研究、教育教学专题研讨、教科研论文评比、名师论坛、高效课堂听评课等教科研活动也得以蓬勃开展。

另外,学校还结合地域优势与学生实际,通过研发校本课程推动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采取积极研发、严格开设、完善设施、加强管理和科学评价“五步”推进的方式,先后研发了《美丽海洋·蓝色梦想》《礼仪教程》《写字》《经典名著导读》《风景数学》《写作指导》等20余本现代少年系列校本课程教材,提升了学校实施课程的能力,提高了教师教科研水平。扎实有效的教科研活动,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实施优质教育的不竭动力源泉。

四、文化熏陶,以文化人,用社团建设丰富优质教育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力量在于它一旦形成就会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能动教育力量。因此,文化管理是现代校园的必备要素,以文化人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实施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广泛开展社团建设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文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文学社团、艺术社团、爱心社团成为新营中学文化建设的三大支柱。成立文学社团,创办了校报《新营之窗》与校刊《海音》,校报校刊一经出版,立即成为师生爱不释手的心爱读物,显示出文学对师生情操的熏陶作用;成立艺术社团,下设话剧团、合唱队、舞蹈队、鼓乐队、器乐队、绘画书法等项目组,2013年学校艺术社团举办了盛大的元旦文艺联欢,三场精彩演出赢得了家长代表与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庆元旦师生艺术作品展览也得到了参观者的高度评价,广泛的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提高了师生的审美情趣;成立爱心社团,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环保小卫士、孝亲敬老等志愿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些社团采用学生自主管理和兼职教师辅导的方式,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推动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另外,学校注重营造人文环境与文化氛围,校园整体布局富有现代气息,建有园林式花园四处,乔木灌木俯仰生姿,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荷塘假山、小桥流水,校园景观优雅别致;文化长廊、宣传栏为校园文化平添风采;教学楼、实验楼走廊墙壁文化更是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打造经典名校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丰富了优质教育的内涵。

4.文明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篇四

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载体。创建极具品位、环境优美、文化浓郁,并适于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文明校园是一所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是学校实现基础教育最高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学校的具体落实,也是建设一流学校的必要条件。文明校园所积淀的文化内涵既是师生员工精神生活的寄托,也是学校攻克各种难关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一所学校,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都应具有文明、幽雅、文化浓郁的环境。为此,我校从建校之初起就狠抓了文明校园工作。为使此项工作长期扎实有效有序地进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教育思路,以创建文明校园为抓手,抓好养成教育,提升育人环境,全面增强全县师生文明意识,为全力推进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东安县文明校园评比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结合我校实际,不断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塑造学校良好形象,维护校园稳定,提高管理水平,改善育人环境,努力创建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高品位校园。

二、创建目标

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学校的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教育质量、教研水平、办学效益明显提高;校园环境建设和谐优美,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学校的整体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学校涌现出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竽个人,取得精神文明创建优秀成果。

三、领导机构

为将县委创建全县文明校园的目标落到实处,完成文明校园创建任务,特成立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唐 辉

副组长:蒋飞锡、滕文政

组 员:蒋艳奎、陈柏忠、朱海峰、李卫民、龙甲林、荣云红、 蒋国荣、蒋绍军

四、工作步骤

1、制定目标。学校于8月**日前制定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8月30日前召集全体教职员工召开动员会。

2、全面启动。对照《东安县文明校园评比细则》要求和我校制定的实施方案、规划,于9月至**月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3、考核验收。学校要对照标准,按制定的实施方进行创建,并按照创建标准进行自评考核和建档工作,迎接县教育局文明校园评比小组的考核验收。

五、实施措施

1、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一是召开动员会,进行广泛动员,逐级传达上级部门关于创建文明校园的文件精神;二是强化宣传,大造声势。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做好宣传发动,使校园做到“十无”:一是墙上无脚印等污损现象;二是地上无乱扔杂物和吐痰现象;三是课桌无乱刻画现象;四是无常流水常明灯现象;五是校园内无攀爬现象;六是午餐无喧哗拥挤现象;七是校园无追逐打闹、小偷小摸现象;八是集合时无不守秩序现象;九是公共财物无损坏现象;十是无粗话脏话现象。

2、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硬件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是进一步完善校内绿化工程,达到绿化、美化的要求;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主要部位安装名人、名家标语;三是要开展“学习雷锋”“做美德青少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主题活动,要有方案、有资料、有结果;四是每月要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有场地、有方案、有活动台账。

3、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文明教师”。

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监督检查,形成竞争机制,采用评选“师德标兵”、“德艺双馨教师”等多种方式树立典型,培养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文明教师”队伍。

4、讲究卫生,爱护环境。

学校经常组织卫生评比活动,增强师生环卫意识,使校园卫生整洁,无乱写乱画现象,地面无积水,无垃圾废弃物,无卫生死角;办公室整洁美观,有禁标志;教室布置整洁大方积极向上;

厨房管理规范,厨具清洁卫生,地面干净卫生,无油垢;宿舍整洁,室内空气好,无异味等。 5、积极维护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

一是深入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班主任,值周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防火、防盗、防骗、防抢、防食物中毒、防弱水、防交通事故等防范意识上有一个大的提高;二是不断完善学校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加强护校队的工作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周边乡村、乡村治保组织的联系,配合派出所在学校周边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不法份子滋扰校园内外的违法活动,确保学校周边治安秩序良好,杜绝侵害师生员工人身权利的刑事治安案件和各类犯罪活动。

6、、科学规划,严格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确保生源,拓展学校的生存空间。

5.学校美丽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篇五

为了深入贯彻平原县教育局美丽校园建设工作精神,提升学校管理与育人水平,全面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前曹镇潘庄学校教育的科学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美丽校园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践科学发展,构建美丽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导向,从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信息化、制度化入手,动员师生人人参与、分工负责,打造制度完善、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办学品位高的现代化农村小学。

二、实施原则

(一)育人性原则:根据我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美丽校园工程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综合素质;使学校能留得住学生,降低辍学率,提高巩固率。

(二)整体性原则: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从设计到实施体现统一性和整体性,使整个校园和谐并富有内涵,美丽并具有鲜明特色。

(三)特色性原则:创新途径和方法,丰富内容和形式,不断打造有利于我校发展的办学特色和文化特色。

(四)继承与发展原则: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在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把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高标准设计,主题鲜明,特色明显,着力体现我校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三、工作内容

(一)净化

1.校门及校园。门前干净,整洁有序,设立家长等待区;地面整洁,无纸屑、烟头、瓜子壳、垃圾袋、碎砖瓦等杂物;绿化带中无垃圾;宣传栏干净,张贴、书写规范;校园内设封闭式垃圾箱,整个校园无卫生死角。

2.警卫室。室内整洁卫生;制度健全并制镜上墙;安保器械齐全,摆放整齐;安保人员认真负责,着保安服,上下学期间持器械警戒;上学期间大门封闭,严格落实来客来访登记制度。

3.教室及办公室、功能室。各门口设置金属地垫;室内地面、墙面、桌面、凳面、窗台等干净整洁;制度、校园文化设置有序;书籍、书包、电脑、仪器、消防器材等摆放规范,无灰尘、蛛网。

6.厕所。门口设置金属地垫;室内整洁卫生,无异味;有专人打扫卫生,保持清洁。

7.饮水设施。学校设直饮水设备,加强设备维护确保正常使用。8.加强师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生勤洗手、洗脸,讲究个人卫生;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师生注重文明礼仪和仪表;积极建设无烟学校。

9.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联合城管、公安、交警、文化等部门 定期对学校门口及周边的食品摊点、网吧、游戏厅等进行整治,遏制非法经营活动;加强宣传教育,教育学生不购买“三无”食品和垃圾食品。

10.设置停车场地,划分停车区和车位,自行车、车辆停放有序。

(二)硬化

1.进一步完善学校大门口外地面的硬化工作,并设置规划好家长接送区域。

2.专人负责硬化地面的平整,干净、雨后清理积水,破损处的及时维修。

(三)绿化

1.绿化本着实用、经济、美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植物造景为主,种植适合我县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打造我校独有的校园文化。

2.按照每生不低于3m²的标准,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可绿化用地全部绿化,做到黄土不露天;充分利用区角空间,加大室内绿化面积,做到“见缝插绿”。

3.尽快完成足球场地内的绿化工作。

4.对校内两棵国槐统一编号,设置围栏,登记造册,计入固定资产账目,悬挂铭牌,发挥其科普教育作用。

5.完成跑道东边区域及各绿化带内的草皮种植任务。

6.建立健全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引导师生全员参与,认领责任区,责任落实到人,保持树木花草繁茂及绿化设施完好。

(四)亮化 学校要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合理制定实施校园亮化方案;亮化工程要实现校园全覆盖,消除夜间安全隐患,同时,灯具及线路要安装铺设规范,优化环境,提升学校品位。

(五)美化

1.校园环境。校园内外整洁美观,合理有序;外墙、内墙洁净,并进行适当文化设计;学校大门设计建设美观、明显,突出学校特点;校门外侧有规范的校名牌和教育标语;各室外墙布置校风校训、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温馨提示、文化园地等;室内外各种线路整齐划一;空调室外机安装美观金属防护罩。

2.设置体现学校理念文化、素质教育、争先创优、办学特色、校务公开等内容的展示板,设置读报栏或宣传栏,更新及时。利用原来的旧黑板制作一些展板,展示老师和学生们的风彩。

3.为运动区墙面设置永久性标语和体育运动图标;厕所有温馨提示。

4.教室。教室整体布置学校统一规划,各班进行个性化、人文性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作和动手绘画等能力,凸显主题,特色鲜明;教室门口规范悬挂个性化班牌,照明灯具规范悬挂,设施、物品摆放合理有序;前部黑板一侧张贴“四表”,班规、班训、评比栏等安排合理。

5.办公室。教师办公室设置《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教师职责》,《班主任工作规范》《班主任职责》等相关的规章制度;校长主任办公室设置《校长职责》,《教导主任职责》,《总务主任职责》,《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办公桌椅、物品摆放规范有序;室内整洁,墙上无乱贴乱挂现象。6.功能室。根据功能室特点,从人物、知识、技能、历史、展望等方面设计和布置。图书室要体现浓浓的文化色彩,实验室要体现科学性,多张贴名人故事及科学人物事迹。

7.厕所。厕所门口设置明显标志,内墙张贴温馨提示;保证充足照明和通风;有防冻措施,地面硬化且有适当坡度,不积水;厕所水冲式,并配洗手盆、拖布池、挂物钩,地面平整且排水通畅;厕所安装门帘。

(六)文化

1.集思广益,制定积极上进且切合实际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班风、校歌等,建设进取、民主、和谐、健康的学校。

2.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思想,并据此设置校园文化。校园文化要符合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育人与美观并重,简洁大气,寓意深刻,制作精美。

3.注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教室、功能室、、卫生间、宣传栏、校园景点、院墙等均作为布置校园文化的阵地,做到树挂铭牌、石有题词、物有故事,让学生时时处处置身于文化氛围当中。

4.精心组织节庆活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读书及文体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国情校情教育,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并利用好阅览室,班级设置开放式书架,方便师生随时阅读。积极开展“自主选课学习日”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道德情操。

5.注意学校历史的总结和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各种资料的搜集充实,在德育展室专门开辟校史园地。教育和鼓励广大师生做好校园记录,讲好校园故事,让师生热爱学校、宣传学校、为校争光。

(七)信息化

1.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

2.加强校园网建设,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引导和要求广大教师充分利用教育网络、智能教学设备开展教学与研究。

3.完善校园监控系统,实现校园监控无缝覆盖;加强学校安全系统平台建设和使用,使安全教育信息化、系统化。

4.建立校园广播系统,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八)制度化

1.加强学校章程建设,实现“一校一章程”,推进依法办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使事事有制度,人人有职责,并定期进行科学考评。学校制度编辑成册。

2.将学校绿化、美化、净化等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制订实践计划,成立社团组织,形成活动制度,将活动、考核、评先树优等常规化、制度化。做好每学期或学年的学习、管理、班务、宿管、实践、进步、卫生等标兵的评选、表彰和宣传工作,多方面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3.完善周一开学升国旗制度,安排好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除寒暑假外,正常情况下应悬挂国旗。

4.坚持实行校务公开,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强化家校沟通,引导广大家长了解、支持、帮助学校。

(九)特色化

1.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了本校独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2.在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特长培养等方面,体现了自己的特色,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效果显著,得到社会及师生的高度认可,在县、市乃至全省、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发动阶段(2018年2月27日—2018年3月10日)。学校紧紧围绕县局提出的“建设美丽校园,提高学校品位”这一主题,召开动员大会,使广大师生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美丽校园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美丽校园建设的主要任务,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参与美丽校园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广泛讨论、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校实际、凸显学校特色、科学合理的美丽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3月16日—2018年5月31日)。学校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美丽校园建设工作。具体分工及完成时间如下:

(一)净化方面的工作由王春山老师负责,10个方面的工作在4月20日前完成,并且所涉及所有的卫生方面的工作要经常性的保持好,真正做到无卫生死角。

(二)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由肖海军主任负责,该项工作于5月1日前完成,重点是各区域的草皮种植,尤其是足球场地的绿化。各班的班级文化由各班主任负责,设计并制作符合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制定符合本班学生特点的班规。

(三)文化,信息化、制度化、特色化由校长本人负责,主要工作如下:

1、制定适合本校的学校章程,建立完善的教师考评机制。

2、制定适合本校的且有特色的校风、校训等,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8年6月1日—7月31日)。在县检查验收前我校要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查找不足,及时做出调整,查漏补缺,并对在美丽校园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及学生给予表扬。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协调。成立建设美丽校园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领导与协调。组 长: 刘传彬

成员:潘庄学校学校全体教师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通过校园网、宣传栏、电子屏、专题学习等形式,提高全校师生对建设“美丽校园”目的、意义的认识,提高“建设美丽校园”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3.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依照分工,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处室,各处室再依据实际情况责任到人,限期完成。领导小组跟进督查,确保各项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

前曹镇潘庄小学

6.水泉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篇六

水泉小学 2013年12月 水泉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读书即是立德”,“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校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师生读书活动,营造浓浓的校园书香氛围,推出“建设书香校园”实施方案。开展各种形式的师生读书活动,力争通过“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学生的人生底色;努力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三、工作要点

(一)营造读书氛围

阅读需要氛围,这氛围需要营造。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准备首先从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做起:

1.校园挂条幅,在校园内的走廊、宣传橱窗等阵地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2.各班设计一个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由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全天向学生开放。

(二)明确阅读时间

在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外阅读习惯之前,我们得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让孩子们有时间接触书籍,努力营造一种阅读氛围,带动更多的孩子自觉投入到阅读中来。

1.早诵读:每天上午上课之前,为早到校的学生阅读时间;每天上午第一节语文课前3-5分钟大声诵古诗时间。

2.睡前读:每晚一次的家庭阅读。

(三)开展阅读活动 1.学生读书活动

(1)开展一次读书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地投身到“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活动中。

(2)4-6年级每一位学生要在语文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制订科学的广泛阅读计划。

(3)每位学生有专一的阅读笔记。语文教师要负责学生阅读书目的健康,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3(4)周末、十一、寒假等长假期间,鼓励学生在家看学校推荐的书,写读书笔记,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5)学校进一步完善图书室,向学生开放。

(6)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中华诗歌散文精品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小报评比,“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捐赠一本书,感念母校情”捐书活动等等。

2.教师读书活动

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教育名著、原著,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教师登高望远,高屋建瓴,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1)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知天下大事。教师在阅读中,以原理掌握、方法实施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强调通过阅读激发阅读人能持久的兴趣,引发阅读人可持续的思考,从而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2)丰富图书室的藏书,便于全体教师阅读。

(3)要求老师经常写一些教育教学随笔,促使教师对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生活感悟、学生成长进行反思。

3.家庭亲子共读

家庭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支持者。家长要正确看待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认为课外阅读就是看闲书。家长还要以身作则,不沉迷于麻将等活动,主动带领孩子一起读课外书籍,并给孩子讲解,培养孩子的读课外书的兴趣。

(1)要求学生主动相邀家长共读完整的一本书,谈谈各自的感想。

(2)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以文章形式完成一份亲子共读的感想和体会,内容既可以有父母的感想,也可以有孩子的感想和体会。

(3)向家长介绍积极健康的适合小学生的书籍,同时推荐订阅优秀的儿童报纸、刊物。

四、具体实施办法

1.评选“书香小明星”和“书香班级”

表彰在阅读中表现较好与进步较快的学生,并授以“书香小明星”,同时还要评选“书香班级”。通过评比,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浓烈的阅读氛围,让更多的孩子们与书籍走得更近,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阅读风气。

2.建立开放书吧

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读书时间。学校准备建立开放式书吧,增设开放图书柜,让学生随时可以拿到书阅读。

3.建立好书交换站

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可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4.开展读书活动

手抄报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好办法。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中高年级的学生做读书手抄报活动,把自己读到的好书、感想介绍给同学们,使读书、爱书的氛围更浓厚。

5.组织班级或年级读书会

7.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篇七

1、所在单位概况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 学院信息化工作具有良好的硬件条件, 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 深入开展空间建设及创新应用, 在信息化实践应用取得了较突出成绩。信息化全面融入教育、学习、管理、服务各环节, 推进了学院教育教学和治理服务的全面变革。学院拥有一支理论与实践能力较强的技术团队, 能实时监控、统计、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网络数据, 适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难题。

2、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语文教师武娜, 女,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近年来致力于信息化教学研究, 积极建设空间课程, 努力探索空间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并取得一定成果。建设了《大学语文》、《应用写作》两门空间课程和《魅力口才》主题特色空间,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广受好评;在2014年湖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14年湖南省首届微课大赛中获“一等奖”;在2014年湖南省语言文字应用论文评选活动中, 论文《基于世界大学城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空间培训课程立体化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荣获“特等奖”。项目负责人在空间课程的建设与运用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多次受邀在省内外进行信息化教学经验交流, 并在湖南省高中校长、教学名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上做典型发言。

二、实施内容

1、目标、内容和期限

(1) 目标

通过《大学语文》“名师空间课堂”建设, 创新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模式与评价方式, 构建优质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库, 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 打造“在线教学、在线自测”的互动课堂, 提高网络课程选修率, 扩大课程的影响力, 加强试点成果推广, 产生示范带动效益。

(2) 内容

①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 建设《大学语文》空间课程, 同时提供满足学生学习所需的无产权纠纷的教学资源, 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导学、教学日历、电子教案、教学视频、辅助资源、测试题库等。

②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 提供在线辅导、在线答疑、在线测试、交流讨论等, 将学生空间互动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将空间课程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 探索促进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③充分发挥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 重构课程体系, 促进同类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提高教学质量, 扩大课程的影响力, 提高网络课程选修率, 真正使空间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产生革命性影响。

(3) 期限

期限为一年, 即2014年5月—2015年5月。

2、组织与管理

由学院教务处、信息处牵头, 项目建设团队共同负责具体的建设实施。定期自查自评, 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严格进行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及时展示建设过程、建设成果, 定期向省教育厅汇报建设情况及进度, 主动接受省级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3、实施阶段和任务

(1) 调研阶段

工作时间:2014年5月—2014年6月

工作任务:成立调研团队, 深入调研, 收集一手资料。对《大学语文》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学习需求等进行实地调研、问卷调研;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 深入了解《大学语文》空间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

(2) 建设阶段

工作时间:2014年6月—2014年10月

工作任务:建设团队成员根据项目建设的整体框架及任务分工, 进行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视频录制, 在世界大学城空间建立《大学语文》空间课程, 及时展示建设过程、建设成果, 接受省教育厅中期检查。

(3) 实践阶段

工作时间:2014年10月—2015年4月

工作任务:将建设完成的空间课程, 在校内学生和网络选修者中试点应用, 教务处、信息处负责监控、指导。通过实践应用, 自评自查, 及时发现问题, 召开研讨会议, 商定解决措施, 不断修改完善。

(4) 总结阶段

工作时间:2015年4月—2015年5月

工作任务:总结项目建设及应用成果, 完成项目总结报告, 填写《项目验收申请表》, 资料上网, 接受省教育厅终期检查。通过《大学语文》空间课程, 结合讲座、研讨、培训等专题活动, 并发表相关论文等, 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其他职业院校、其他专业进行成果推广。

4、实施模式、技术分析和经费预算

(1) 实施模式

本项目以应用向导、协同创新、动态调整、辐射带动为原则, 采用应用型实施模式。基本实施过程是:发现问题→在行动中探究、解决问题→成果展示与推广。

(2) 技术分析

项目团队群策群力, 制定专门的运行维护制度, 制订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应用与推广实施方案, 使建成后的《大学语文》名师空间课堂能真正服务于教学, 发挥信息化项目的优势, 提高工作效率。

(3) 经费预算

5、保障措施

(1) 政策保障

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制定颁布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和《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2013-2015年) 》、《关于申报2014年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项目的通知》 (湘教通[2014]165号) 等相关政策制度,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 从人力、设备等各方面予以保证。制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的建设实施保驾护航, 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2) 机制保障

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健全监控机制, 教务处、信息处对建设进行全过程管理。实行项目负责制, 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建设质量负责, 拥有决策权。建立考核措施, 实行奖惩制度。

(3) 经费保障

省级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建立省级专项资金账户, 设置单独账簿核算, 做到专款专用、专账管理。

学院自筹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学院承诺配套项目建设资金, 严格经费使用审批制度, 发挥项目经费的效用。

(4) 技术保障

学院设有信息处, 负责全院信息化硬件设备的维护。项目单位有影视工作室, 专门进行软件的后期操作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6、成果应用推广

建立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整体联动的推进机制, 促进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为全省乃至全国相关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成功经验、可行模式和实践指导。

应用对象:

(1) 项目开发的适用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 为中高职、本科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2) 试点中形成的课程开发、运用模式为中高职院校、本科院校教师进行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推广路径与方式

1、校内推广。率先对校内师生进行推广, 将空间课程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 探索促进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提炼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2、面向其他院校推广。利用世界大学城构建《大学语文》空间课程教学平台, 在网上向其他院校推广, 项目团队“走出去”, 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 向省内外其他院校进行推广, 引导其他院校学生登录学习, 指导其他院校教师开发出高质量的《大学语文》空间课程并灵活运用于教学。

3、社会推广。通过《大学语文》空间课程教学平台, 向社会人员进行推广, 引导社会人员登录学习, 为社会人员提供泛在、互动的自主学习平台。

四、效益分析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深化教学改革, 促使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突破, 形成线上与线下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为省内外相关院校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产生示范带动效益。

2、带动职业院校更加注重提升内涵、办出特色,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职业院校自身竞争力, 率先抢占教育市场, 产生示范带动效益。

3、将空间课程在社会上进行推广, 为社会人员提供泛在、互动的自主学习平台, 产生实际的社会效益。

摘要:信息化全面融入教育、学习、管理、服务各环节, 探索促进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提炼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积极建设空间课程, 努力探索空间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并取得一定成果。将空间课程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

关键词:大学语文,名师空间,课堂建设

参考文献

[1]肖艳红.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硕士论文, 2013.

[2]纪安玲.当下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及教育对策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2) .

[3]杨立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 2010 (3) .

[4]马建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多维度考察[J].教育探索, 2013 (2) .

[5]滕远杰.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策略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2 (9) .

8.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篇八

[关键词]青年教师实施方案;制度建设;工作内容;质量保障

本课题在分析国内外教师发展中心运行的的实际情况,掌握现任青年教师发展过程中及存在的问题,从社会需求、国家政策层面、学校自身、教师和学生社会历史背景层面分析其影响和制约因素。文章基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和青年教师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由组织机构构成、中心使命和教师发展任务、教师发展制度、主要工作内容、质量保障体系构成。由于篇幅有限,部分工作内容和质量保障体系在后续的文章中陆续发出。

一、教师发展组织机构构成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做一个善于从管理层发现机遇、为教师提供支持的服务机构,既满足教师的需求,又符合学校的行动规划。

大学教师发展组织建设要有合理的机构设置,文章中的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机构由五部分组成,中心主任、副主任、教学咨询专家、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发展联络员。教师发展中心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组成,教学咨询专家一般由各个院系的负责人、教学、科研副院长及各专业负责人组成。中心与各教学单位设专门的联络员,联络员熟悉本教学单位的教学整体情况。中心还进行高等教育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以促进大学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视野拓展。

二、教师发展中心定位、使命

1.中心定位。为全校专任教师、实验教师、新进教师服务, 为学校的决策服务,为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更要为学生服务,还要为学校教学改革、教学政策的制定服务。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必然需要将教师和学生发展需求纳入机构建设统筹考虑的范畴。

2.中心使命。中心使命要以学校政策和教师发展计划为导向,以组织机构为载体,以与各院系合作联盟为平台,以教学、科研应用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任务主要有教师发展项目、教育技术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三方面。

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和学术水平高低、责任心大小、教学投入情况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要加大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发展制度,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关键作用。

四、教师发展制度建设

1.新教师发展制度。新教师入校后的三年内是教师发展中心密切关注的对象。由教师发展中心制定教师发展制度,组织培训项目,主要针对为以后的课程准备教学大纲、教学材料或任务的宏观设计等方面培训。密切结合以老带新制度,发展中心会学期内定期和指导教师联系,结合中心所做的系统工作,确定新教师是否可以独立承担一门课程。

2.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高校教学的实践操作性很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教学实践锻炼。青年教师上讲台要从见习、实习、助教到独立教学的教学过程,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

3.完善教师考核体系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政策和教学激励机制也对教师的教学有重要影响,教师考核要重视对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考核,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真正做到教学科研并重。

4.建立健全教师引进及管理制度。学校要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师资引进过程中,要把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作为聘任考核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学校要加大加强教学研究的力度,吸引教师主动参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

五、青年教师发展项目

文章由于篇幅限制,教师发展项目只关注新教师入职校内培训,课堂观察项目。

1.新教师入职培训项目。为新进教师准备开设一门新课撰写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的培训项目,通过使用有效课程设计的原则评估教学大纲。要求新教师考虑一些实质性的活动,为他们所在领域的本科生指导和进行课题讨论。培训内容包括讨论的话题包括课程设计、有效的演讲、主动学习方法、学生学习评估。

2.课堂观察。教学咨询人员对学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是在任课教师提出课堂观察的要求后,进行的听课程序。教学咨询专家和教师面对面讨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背景并确定讲课的思路和方式,明确是否需要通过课堂观察的形式来改变教学效果。在需要的情况下,教学咨询专家对该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记录下观察到的数据,数据可通过详细的笔记、教学活动流程及课堂录像进行记录。

教师上完课时后,要离开课堂,咨询专家立即召开学生反馈会议,咨询专家把事先拟好的提纲发给在场学生,内容包括:

1)请列出这堂课的主要优点,请简单解释或举出每个优点的例子;

2)请列出这堂课哪方面需要改进或者教师需要改进的具体做法;

3)教师的授课状态,包括授课内容、方式、方法、是否满意,请举例说明;

4)辅导答疑的内容方式方法是什么,有什么需要再继续完善的地方;

5)作业是否能及时反应课堂教学内容,针对应用性领域强的专业课教师处理作业的方式是什么,有什么更好地方式改进教学;

6)8分钟到10分钟后学生自由发言、沟通后,咨询专家记录有效建议信息, 咨询专家利用调查结果短期内为教师写一个总结报告,指出优点和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三个工作日内咨询专家和教师要有一个见面会,将学生与专家的反馈结果分享给教师,讨论下一步教学总体计划及改革措施。

对于第一次上讲台的新教师,课程的中期要有课堂观察的过程,教师发展中心要派专业相关的教学咨询人员去现场课堂观察,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声豪.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M].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0.

[2] 库克(美).提升大学教学能力—教学中心的作用[M].2011-05.

[3] Kay J. Gillespie, Douglas L. Robertson, and Associates. A guide to faculty development [M]. Jossey-Bass. San Francisco.2010.27.

作者简介:张海梅(1977-12),女,汉,吉林九台,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教研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JGJX2015D189)、吉林省教研课题(GH150310)、(GH15032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初中数学九年级下习题下一篇: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参观讲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