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作文800

2024-11-08

我的母亲作文800(精选16篇)

1.我的母亲作文800 篇一

“人的嘴角所能发出的最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称呼就是妈妈。”纪伯伦的这句名言道出了母爱的伟大。我的母亲平凡而朴实,但她为我付出的一切却一言难尽......

寒风刺骨的隆冬时节,风肆意的吹着,我独自站在校门口,等在着我最盼望的母亲的到来。呼呼的风声不时钻入衣服。冷极了......“我来了,女儿。”只见远处浮现出一个黑暗的轮廓。她缩成一团,双手紧攥着,一路小跑而来,狂怒的风掀起了母亲的衣角,吹乱了他飘逸的长发。而母亲却将我用在怀里......

回到家后,我和母亲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洗手,暖流的旋转不仅洗去了灰尘,也洗出了一颗纯洁的心灵。我径直走去洗手,而在门旁,母亲将我叫住,冰冷的手抚摸着我的脸颊说道:“学习去吧,我先来洗!”语音未落便转过身离开了我。在关上门的那一刹那,母亲眯着双眼,嘴角微微上扬,她留给了我一个令我疑惑的微笑。不只是爱,还是......一丝不解蒙绕心头。

“好了,来吧!”熟悉的轻言细语再次响起,我回头望着母亲,她领首低眉,用手扶拖着额前的碎发,缓缓地从我身边走过,她的步伐如此轻盈,时间仿佛顷刻凝固了。我打开了水龙头,瞬间,我也被怔住了,一股暖流直泻而下,晶莹的水滴回转在我的双手间,好温暖......我读懂了母亲的用心良苦,蓦然回首,我看到了月光下母亲欣慰的笑容和那双冻得发红的手......

泪悄无声息的滑落,母亲。

2.我的母亲作文800 篇二

一、学会观察, 获得生活实感

如何让学生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习作素材呢?我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叶圣陶先生说:“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他们, 了解它们, 这唯有下功夫去观察。”观察事物, 获得生活实感, 是作文的先决条件。从教学的角度来看, 无论是写人、叙事, 还是写景、状物的习作, 都要教会学生积累生活材料, 只有他们对社会生活和各种事物有了亲身感受, 才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又富有感情地表达出来。正如叶老所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

二、巧用多媒体, 诱发习作内驱力

除了带领学生深入社会, 引导学生直接观察日常生活外, 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图画、照片等等, 这也是学生寻找写作依据的一种可取的方法。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育学生, 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 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色并茂并有活动影像的特点, 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 让学生在形象、声音和情感的刺激下, 愉快地观察想象, 寻求语言表达的途径。如今大部分学校都有选择地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 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观看影视资料、图片、照片等, 把久远的事物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观察到人和事物细微的特征, 最大限度地诱发了学生的习作内驱力, 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鼓励阅读, 提高习作能力

我主张“开门”作文, 还包含另一层含义, 即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因为读写是分不开的,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头脑中空空的, 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所以, 作为教师, 我们不能太限制学生看所谓的“课外书”, 只要教师引导得好, 再给予一定的课外阅读指导, 学生丰富的课外阅读有益无害, 学生执笔作文时, 会有意无意地将所积累的妙词佳句、所体会到的写作技巧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 进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3.我的作文教学 篇三

一、写作动机的激发

小学生畏惧写作的原因在于缺乏真实的动力:写作前,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对象,不知为何而“作”,为谁而“作”;写作时没有言语状态,不清楚该选择怎样的话语方式;写作后,没有交流的机会,无法体验写作的成就感。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鉴于此,我们可以:(1)交流分享。让学生愿意和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比如,学校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需要表彰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可借机让学生用写作的形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2)适当表扬,提高自信。当学生受到表扬时,他将获得更强的内驱力——写作动机。

二、写作素材的积累

有位语文教育专家曾说过:语文教师的两件事指导学生背诵诗文和指导学生写日记。背诵诗文是语言的积累;写日记是生活的积累。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孙双金在他的《十二岁以前的语文》中重申了这一观点。从小重视语言的积累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从多种渠道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

1.语言的积累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代名家作品,还有外国的寓言童话。这些都是小学生可以积累的语言素材。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好的阶段,利用这个黄金时段记下经典诗文,不仅有利于现在的写作,而且终身受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可适当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获得成功的体验。

2.生活的积累

在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瞬间和令人感动的画面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所以我们提倡学生坚持写日记,把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平时多观察,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生活中,比如,台词、广告词和谚语都是我们积累的素材,所以写日记只是生活积累的一种形式。

三、写作方法的指导

文无定法,文亦有法。写作固然不能像学物理那样套用公式,但也有一定的章法可循。

1.选择表达方法

内容决定形式。我们要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来选择表达的形式。小学阶段我们常用的表达形式有记叙文、读后感、日记、书信、诗歌等。如果记人记事、写景状物,可选择记叙文;如果读了一篇文章,看了一部电影深有感触,那么就选读后感;如果想向父母或教师表达自己的心声,可选择书信。如果你只想记录生活点滴,记录一点感动,那么就选择日记。如果内心激情涌动,想赞美,可选择诗歌。

2.结构方法借鉴

有了写作的素材,确定了表达的形式,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呢?我们不妨借鉴名家名篇的结构方式,譬如开门见山,画龙点睛,前后照应,首尾呼应,龙头、豹尾、猪肚等。

3.写作技巧

台湾作家刘墉在指导儿子写作文的时候说过:“我坐下来的时候,就是写的时候。”这句话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也就是说,他坐下来的时候,腹稿已经打好了,所以写起来一气呵成。有专家研究过,人在活动的时候,脑细胞最活跃,往往灵感就在那一刻出现,所以我们提倡学生打腹稿。至于修改方法,可用搁置法。一篇文章写好后,搁置一下再改,如此反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亦可采用讨论法,请师友阅读,提供参考意见,修改文章的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四、写作成果的评价

写作成果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写作动机的激发。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教师对作文的评价也走入了误区。有些学生作文是照抄习作例文或将例文改头换面,教师也给了高分。而有些学生的作文写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字数不够或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也不完美,教师就给了低分。这样就助长了抄袭的风气,挫伤了真正进行写作的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忽略了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忽视了真诚,忽视了勤奋。

五、写作成果的展示

写作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从准备期到酝酿期,到形成期,最后到验证期。写作成果的展示就是对创造成果的验证,这是快乐和幸福最珍贵的源泉。写作,成功,快乐,写作,这是一种良性循環,我们应重视这一环节。写作成果展示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自选作文展

让学生把自己认为优秀的文章认真誊抄在精致的日记本上,然后在班级展览,然后转阅交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与人交流的快乐,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校报出版

身边的榜样是最好的典范,不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当同班同学的作文出现在校报上,对自己一定有鞭策和激励作用。

3.竞赛投稿

竞赛投稿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展示。如能得奖,不仅是自己的骄傲,也是家庭和学校的荣耀。

4.网络发表

在网络时代,每个人,甚至是小学生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说说”。发表自己的日志,与别人交流分享,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以上是笔者对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一些具体做法,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陆志平,李亮.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墉.创造超越的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07-01.

4.我的母亲作文800字 篇四

大地沐浴在阳光下,树叶唰唰的打着节奏。丝丝花香缠绕在我的身旁。我和伙伴来到河边洗衣服,我们有说有笑,这时我的眼前忽然溅起一簇水花,扑向我的脸庞。原来是有人搞偷袭在我们后边扔石块,他们并没有停止的意思,我和朋友立刻行动起来,但是我由于躲闪不及,一颗石头冲向了我的脑门,顿时感到晕眩,头上也起了包。我的眼泪马不停蹄的滑落下来。回到家告诉我的妈妈经过,正准备做饭的他放下手中的工具,手上得水还未擦干就拉起我到那个男孩家,我的妈妈理直气壮的和那个男孩和他的家长谈论,我的妈妈有力的言辞给我振奋的力量,我的妈妈紧紧的抓住我的手,而我依偎在我的妈妈的身旁。直至那个家长做出诚恳的道歉,我的妈妈才适可而止。回家的路上望着我的妈妈,那弱小的身躯里究竟蕴含着多大的力量为我遮风挡雨,她不顾自己的颜面为我讨回公道,她对我的爱无可比拟。

我又再一次抹着眼泪站在墙角,白天在谈完摆桌子上百的花瓶摔碎了,当时很恐慌只想马上收拾残局晚上我的妈妈问我的时候,我的心里很忐忑手心冒着冷汗,但是我撒谎了,我的妈妈看了我一眼,我不明白那眼神里装满了什么,但还好总算可以松口气了。好景不长,我的妈妈还是知道了,让我站在了墙角,比往日更加严厉他的声音尖锐刺耳,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她对我的管理何止严厉这么简单,她只道要对我负责任,让我快点长大,真正步入成长的道路。

星期五上体育课由于风大我感冒了,本来是期盼已久回家的日子,但现在真的没有动力了,我拖着沉重的步伐总算到家了晚上躺在温暖的被窝到了早上总算好点了。但我想洗头,可是我的妈妈担心我再次冻感冒,于是决定亲自帮我洗,这是长大后我的妈妈第一次为我洗头这种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我只需弓着腰我的妈妈的手轻轻的触摸着我的头皮,我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我的妈妈那以枯燥不堪的手。我的妈妈的指甲曾被机器刮伤过,有一个小缝隙,她的指甲被我的头发撕扯着,阵阵的疼痛,但我的妈妈没有说什么。我的眼角默默流下泪行。我的感受随眼泪掉进这汪水中……

5.感恩我的母亲作文800字 篇五

记得小时候我的身体很不好,经常感冒发烧,还多发生在晚上,每当我发烧烧得厉害的时候都是妈妈衣不解衫的守在我的身边,用烧酒不停揉搓我的手心脚心,前心后背给我物理降温,还不时地喂我喝水,量体温,烧厉害了把我送到诊所一时不离的看着我。烧退了,没胃口,就不断地变着花样做我爱吃的小菜,稀饭,我好了,可妈妈却累瘦了,无数感激的言语在你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你永远在我身边关心爱护着我,我想天下许多母亲都是如此吧。

还有一次我记得很清楚,是我12岁生日,爸爸出差在外地,临走时为我们准备了可口的大闸蟹,我吃得很尽兴,可是半夜却食物中毒,疼得厉害,姐姐没事,妈妈也感到轻微的肚疼,因为半夜附近的诊所都关门了,外面黑漆漆的一片,你也害怕,可是你一句话也没说背起我就朝二三十里地的郊区医院跑去(由于我肚子疼在自行车上坐不住),一路上累得你气踹吁吁的,也不肯停下来歇息,因为我一直在不停地叫疼,呻吟,可你却不顾自己的肚疼,脚步哴呛地坚持把我背到医院,看我挂上吊瓶你才坐下喘口气,满脸的汗水……。妈妈为我做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天上闪烁的星星,数不胜数,为我的成长付出了太多心血,倾注了太多的爱,你一直默默地陪在我的身边,给予我默默的支持。

我长大了,参加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而母亲你却一天天地老了,腰弯了,头发也白了,额头也有皱纹了,但我们都忙碌着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却忽略了你,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聚在你们的身边,平时只有一通问侯的电话,我们忽略了你的寂寞和盼我们回归的身影,仔细回想:长这么大,母亲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我为母亲倒过几杯水,为母亲洗过几次脚,为母亲做过几顿饭,我们常常会为一个陌生人的帮助而感激涕零,却忽略了母亲给予我们细小琐碎而又无微不至的关怀。

6.我的母亲小学作文800字 篇六

记得小时候,妈妈接我放学,然后我们便径直去了商场,那时的我,还小呢,便让妈妈抱着我。我太调皮了,一个恶作剧的念头浮上心头,我挣扎地跳出了妈妈的怀抱。妈妈以为我想去玩儿,就嘱咐我跟在妈妈的身后,趁着妈妈买东西的时候,我偷偷地溜走了。我望着妈妈在人海中越走越远,心里莫名的开心。可过了一会儿,心里不由着急了起来,由于个子矮小,不一会儿就看不见妈妈那瘦弱的身影了。我着急得哇哇大哭。

这时,妈妈也发现我不在她的身边了。事后她说,她心里狂跳不已,慌慌忙忙地冲来,边跑边喊。我是也边哭边喊地跑向妈妈最后消失的方向,然而我俩始终没汇合。最后,在群众的帮助下妈妈找到了我,那一刻,妈妈见到我,疯狂地紧紧抱着我,泪流满面,哑着嗓子说:“宝宝,你要妈妈的命呢!”

当时的我已经哭得疲惫不堪了,在妈妈的肩膀上很快睡着了。

当我醒来时,我已经在家里了。妈妈端着热水说:“醒了,渴了吧,来喝口水……”我的眼泪顿时掉下了,说道:“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调皮。”

“没事,人在就行,下次不能这样了。”妈妈边说边摸我的脸,泪水依然在流淌。

我上了小学。那时我的英语和现在一样不好,坐在窗边,看着令我头疼的卷子,盯着那个让我脸红的分数,想到回家肯定会挨骂。

“怎么办,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对了,把分数改一改?我小心翼翼地画了一笔,刚画完,我就有一丝后悔了,却不能反悔了,只好将错就错。

回家妈妈问:“英语考得怎样?”

我颤抖着双手把试卷交给妈妈,眼睛紧张地盯着妈妈的脸。妈妈一看分数顿时眉开眼笑了起来。看到妈妈的笑容,我那小心脏咚咚咚咚,跳个不停。几天后我的小心脏受不了,和妈妈说了实话。

妈妈没想到我会骗她,吃了一惊!我说:“妈妈,没想到我会骗你吧,让你失望了。”我都不敢抬头看妈妈。

7.我的三个作文观 篇七

我认为, 作文是行为之树, 是我们行为的产物。假如人类没有成就, 人类就没什么文章可写;地球没有故事, 地球就无话可说;我们没有作为, 我们就写不出让人赏心悦目的文章。这是我的第一个作文观。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我自己的写作与工作经历来看:

第一, 我的文章记录着, 也改变着我的人生轨迹。

我写有这样几篇文章, 现在说给大家听一听。1985年我在农村中学教书的时候, 发表了1.6万字的论文《汉语同音词》, 那一年我从农村教师岗位调到市广播电视大学任语文教师。1991年我发表了《企业管理中的哲学行为》, 那一年从教育系统到工业系统任职。1993年我发表了《解决企业一线党员偏少的现实办法》, 我从工业系统到市委机关任职。1997年我发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势在必行》, 我从地方借调到中央机关工作两年。1999年我写《上市和发展的关键都在于提高企业素质》, 我被安排负责企业上市工作, 从党务干部走上经济部门领导岗位。2003年我发表了《依托名校优势, 发展教育服务业》, 两年之后我从机关回到学校工作。2007年我出版了30万字的中学生励志畅销书《116次谈话》, 半年之后我从天门中学调到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当然, 不是说写了一篇文章就能够调单位, 就能够被提拔重用。我的文章几乎都是用行动做出来的, 而不是写出来的。

第二, 我写的文章都不是无病呻吟。我的文章或者是紧扣时代、社会的脉搏, 试图解决某个问题, 或者是为了提高我的本职工作质量, 进行计划、思考、总结, 或者是抒发对祖国、对生活、对亲人、对朋友的一份真挚情感。

拿上面的几篇文章来说, 写《汉语同音词》是为了探讨汉字输入法, 这个现在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 但是在当时是汉字信息处理上很大的一个问题。写《企业管理中的哲学行为》是为了探讨当时国企承包经营中人们的一些思想误区。写《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势在必行》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文件精神。写《上市和发展的关键都在于提高企业素质》是为了否定当时市委的一个错误决策而避免经济损失。写《依托名校优势, 发展教育服务业》是为了解决2003年前后一些中学名校在加速发展中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写《116次谈话》是为了帮助高中学生解决一些思想、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2005年重新回到学校工作后, 看到老师们的辛勤劳动, 我生出许多感慨, 写了一首赞美老师的诗——《忠诚之歌》, 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我们习惯了把生活的苦楚忘却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总是用壮美的言行在教室里演绎最鲜活的教材/六月里我们闪烁几天灿烂的光彩/更多的日历上/我们翻过的是拼搏求索乃至无奈/我们就是这样一路走来/从而立不惑到知天命过花甲逾古稀/我们都是这样默默奉献这样豪情满怀。”

第三, 我的每一篇文章背后, 几乎都有我全身心投入工作, 或者今天回忆起来让人倍感温馨的故事。

讲一下我写《汉语同音词》的故事。那时候中国的计算机还没有普及, 中文输入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同音词太多, 全球的汉字学家和计算机专家都在研究这个现在看起来很简单, 但在当时却是很难的问题, 我也有了一点兴趣。我利用暑假跑武汉的书店和图书馆收集资料, 1700多页的《现代汉语词典》我一页一页地认真啃读。近2万字的初稿出来后, 寄给了周有光先生。周先生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设计者之一, 在美国国家图书馆, 既有他作为经济学家的藏书, 又有他作为语言文字学家的藏书。他是一位我非常崇敬的老人, 今年105岁, 仍然健在, 前几天《中国教育报》还发表了一整版记者对他的专访。1985年前后, 我写《汉语同音词》的时候, 读过他的几本书, 有过书信往来。那是我第一次写学术论文, 那时候周有光先生已经是八十高龄了, 仍然带博士, 仍然对一个晚辈学生充满热情, 寄予希望。我那篇文章后来发表在中国计算机学会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中文信息处理》杂志上。天门市教育局有一个与我素不相识的副局长听说了我的故事, 于是把我调到了市电大。毕竟, 一个年轻的农村中学教师做出这样一件事情来, 不是那么容易。

我讲上面这些东西不是为了在大家面前吹牛, 而是为了告诉大家写作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写作文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也不仅仅是为了考一个好分数, 而是为我们一辈子的工作生活打基础。不管将来我们从事什么工作, 也无论我们以怎样的生活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 写作都是我们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手段之一。讲一句笑话, 也是实话, 再过几年我们谈恋爱, 为了追到自己心爱的人, 也要写一封激情飞扬的情书吧?

我认为, 作文是艺术之花, 是语言的艺术。作文的思想之美, 意境之美, 词句之美, 结构之美等等, 都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这是我的第二个作文观。

我写文章最讲究的是立意。好的立意能够感动自己, 也能够感动别人。

十几年前我在北京工作过两年时间, 写了一篇散文《千里牵挂》, 最后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我在千里之外的首都, 不知道妻子柔弱的肩膀是否挑得起家庭的重担?是否像在电话中告诉我的那样, 仍如我在家时一样快乐?不知女儿上学放学的路上, 是否向有父亲接送的孩子投以羡慕的目光?是否像我在家时一样, 认真完成好每一天的功课?……如今下了班, 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哼着小曲儿回到自己的家。……一个人站在北京的天桥上, 脚踩都市的车水马龙, 眼望南国的天空, 我的心向着家乡的小城, 但愿远在家乡的妻子儿女, 每一天的天空都像我这里一样明阔高远, 每一天的云彩都像我这里一样绚丽多姿。”

这段话曾经感动过一对分居北京、河南, 当时正准备分手的恋人。当我在一位朋友家里给这对恋人背诵这段文字时, 这对恋人当场泪流满面。后来, 女孩辞去河南的公职, 赴北京自学考研。她靠一月打工才500元的工资, 住地下室, 吃小摊饭, 两年后考上男友学校的研究生。现在他们已成家立业, 都在北京当教师。

立意这样重要, 那怎样立意呢?我的立意喜欢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笔。

今年为了学校的招生宣传, 我写了《夏天, 那只放飞的斑鸠》。我从到校路上遇到的一只小斑鸠, 写到高考, 写到学校、老师与学生的耕耘与收获。一般来讲, 招生宣传文章应该是索然无味的公文, 但是我把它写成有一定可读性的散文, 让人愿意读下去, 让人读过之后有一点思考, 有一点回味, 这样的文章才有意义。

这篇文章的结束语是这样的:“从2008年夏天我把那只斑鸠放进树林到现在,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 2010年的高考马上就要到来。那只小斑鸠, 应该早就羽翼丰满了, 早就在武汉大学的校园里飞翔了。有时候在校园里行走, 看到一只从眼前飞过的斑鸠, 我就想, 这是不是我放进林子的那一只呢?等到6月高考过后, 今年的高三毕业生就要离校了。我幡然觉得, 这些毕业生在我们的眼前来来往往了三年, 毕业了, 要走了, 有一点像老师们一个一个地在放飞斑鸠。在一个个、一次次、一年年的放飞中, 我们的学生来了, 又走了, 走了, 又来了。我们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是让他们的羽翅在这里变得丰满而又坚强, 让他们飞翔得高劲而又久远。为了肩上这份厚重的责任, 为了学生那个飞向远方的梦想, 我和我的同事们在这美丽的珞珈山下, 用自己的勤勉与智慧, 深凝地守望者, 放飞着。一年如是。一生如是!”

遇到斑鸠——不知怎么办——放进林子——想象它的成长。这是一个简单具体的生活小事。文章联想到:一个人的习惯修养和社会责任——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力——老师的责任——学生的梦想与希望。既没有讲空洞无物的大道理, 又表达了学校老师学生所应该肩负的责任, 所付出的劳动与收获。

我的文章的结构一般都是行云流水, 很灵活, 不生硬。所以了解我的同事都说我的文章写得快。

刚刚为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准备的一篇文章——《关于学校、班级与生命的思考》, 其结构为:一个话题, 两个事件, 三个思考, 没有标准却又只能是唯一的标准答案——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全文就是这样四个段落, 单刀直入, 简单明了。提出了一个校园安全与学生生命的话题, 讲述了两个具体的校园安全事件, 说明了全校德育老师应该思考的三个问题, 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对三个问题做出不同的回答, 但无论你怎么回答, 唯一的标准就是学生的生命和老师的生命第一。

因为我的文章结构太灵活, 所以有人觉得我的公文有点像散文, 不拘一格, 形散神聚。

我觉得作文的意境说简单一点, 就是要通过文章的语言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如果我们一句或几句话, 就可以表达出别人需要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才能表达的内容, 那么我们驾驭语言文字的技巧就不错了。

我在散文《本命年》里有这样几段话:

“本命十二的我, 属于村前屋后树上的鸟窝, 属于生产队宽广的禾场上一个个金色的麦垛里同龄孩子月夜的迷藏, 属于穿着短裤有时甚至光着屁股被祖母举着柳条从一个池塘赶到另一个池塘的满塘秋水, 属于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喂养了几个月的灰鸽子一去不复返的蓝天。

本命十二的我, 也属于挎着大竹篮一寻几里地的猪草一样的苦涩, 属于割牛草、挖半夏、捡知了壳去换3分钱一个的练习本, 去交一学期两三元钱的学费的收获与自豪, 属于丢了一支5毛钱的钢笔坐在门槛上不敢进屋的哭泣, 属于把背毛主席语录、唱革命歌曲、学农劳动竞赛、优秀红小兵等各种奖状贴满屋子的父母的笑颜。

——这就是我的十二岁, 一个只知道天蓝蓝水碧碧的无忧年华, 一个典型的农家少年有苦有乐的本命年。”

今年刚好是我的第四个本命年。这是我十二年前人生的第三个本命年的时候写的一篇文章, 发表后, 我小时候的一个同学说写得太形象了, 一句话就可以让他想起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如果是他来写, 可能要用很长的篇幅才能表达清楚, 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意境之美。当然, 这也许是老同学的溢美之词。

我提高作文艺术的一条捷径——背诵、仿效但不照搬, 不崇拜经典散文。

我写秋天。我的《秋恋》开头:“那曾被浪迹天涯的游子踩弯了的秋月, 如今又圆了。小镇里, 不烧煤气的居民家里, 法桐的叶子开始舔舐红彤彤的灶火。马路上, 短裙而过的少女悄然穿起的连袜裤, 屋檐下, 家庭主妇们有意无意间拿起的毛线针, 还有那浓浓的暮雾, 清清的凉风, 都让人感觉到秋的来临。”

鲁迅写秋天。《药》开头:“秋天的后半夜, 月亮下去了, 太阳还没有出, 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 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 擦亮火柴, 点上满身油腻的灯盏, 茶馆的两间屋子里, 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同样的白描手法, 表面上看不出仿效的痕迹, 语言没有一句是相同的, 读了之后让人产生的意境和情感色彩也不相同。但是, 这两段话语言与意境背后的平实和清寂, 在内行人读起来是非常相似的。我只是在语言表达上作了一些改变, 因此给人的意境和情感色彩就完全不同了。我写的是积极的对生活的热爱, 鲁迅写的是消沉的对生活的无奈。事实上, 我当初动笔之前就在心里默默地背诵过鲁迅的这段文字。但是, 谁能看出我是模仿的呢?更别说是抄袭了。在借鉴别人的表达手法的时候, 融进一些自己的东西。这也是创新。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把那些经典散文熟背于心, 随时拿来就用。

我受经典散文的影响较深, 但我从来不盲目崇拜经典散文。中学时代读鲁迅的《藤野先生》的时候, 我觉得他的第一句话就是病句。“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 看上去也像绯红的白云。”语法上是错的:时节像白云, 主谓宾搭配不正确。意境也不对:即使樱花烂漫得遮天蔽日, 也不可能像白云, 像彩云都有些牵强。

文如其人, 我的文章一般都比较朴实, 我认为, 朴实的语言最容易让人读下去。

我给学生写的公开信《并不是每一条小河都流进大海, 但是每一条小河都应该奔腾向前》, 从我家乡的一条小河, 写到百川归海。你们都读过, 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

虽然我的文章词句不华丽, 但我是很讲究语言的锤炼的, 所以有人说我的有一些散文像诗歌。例如《让我们的校园绿起来》里, 有这样一段写树的话:“春天她枝条上的一颗颗嫩芽, 会为你带来美好的梦想与希望;夏天她浑身的葱绿, 会让你平添几分果敢与刚毅;秋天她一片片飘逝的叶子, 会让你体会到一个根植于大地的生命的顽强与执着;冬天她赤条条的枝桠挺拔向上, 会使你生出许多人生感悟与怀想。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 从现在起, 每天收藏一片她的叶子作为书笺, 你是否会想到三年之后, 七年之后, 三十年之后, 七十年之后, 你将会有怎样的一份人生收获?而一个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难的是要像你认养的这棵树一样, 坚守那颗绿色的心, 坚守那份生命的执着。”

这样的语言, 你说是散文, 还是诗歌呢?

我的第三个作文观:作文是思想之果, 人们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成了文章, 没有思想的人肯定写不出作文。即便是命题作文, 命题的是别人, 立命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我有这样的思考习惯, 一个问题总是多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准备做的一件事情, 先反向思考, 再正向思考, 这样往往会有新的收获。例如, 每年到这个时候, 总是有学生和家长咨询我,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学校读高中?对于这个问题, 我有自己的不随大流的择校观, 写出了《适合自己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我从身边事例, 从统计数字,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 旗帜鲜明地给学生和家长以正确的建议。我写这样的文章受毛泽东的文章影响较深。例如他为新华社写的社论《将革命进行到底》, 统一了全党的思想,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社论《打过长江去, 解放全中国》, 既向我党我军发出了号召, 又摧毁了蒋介石划江而治的黄粱美梦。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就有什么样的写作思想。我认为, 作者的写作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我觉得,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 不管他从事什么工作, 只要他喜欢, 只要这份工作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有意义, 他活得就有意义。

我个人的价值观和办学思想全部写进了我的那本书《116次谈话》。我认为, 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而不是成为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我的方法论很简单, 一是勤勉, 二是智慧。我就靠这两条工作到现在。

我的思想源泉是一句话, 永远热爱生活。

十几年前, 我曾经在《难得偷闲》一文中写到:“每天清晨, 当月亮睡去太阳醒来, 我迎着朝阳走在上班的路上, 过去一天的烦恼与劳累都被抛到九霄云外, 我又以全新的心情投入到新的一天, 去迎接新的笑、乐、苦、累。一个上无大树荫庇, 下无坚石作基的农民的儿子, 在家庭、事业、社会织成的人间大地上有苦有乐地耕耘着, 哪里敢偷闲哟!累了, 躺下去歇一歇;站起来, 再埋头继续向前。”所以, 不管工作再累, 生活再苦, 烦恼再多, 我很少叫苦叫累, 很少怨天尤人, 很少怀才不遇。

对生活的热爱要自己去寻找。我有一次因为在城里烦心, 回到乡下, 写下了《故乡的云》一文。结尾是这样的:“我是为寻求清净而回乡的, 十多天来, 哪一天我都未能如愿。但我得到了比大自然的清净更让一个乡里人的儿子欢欣的心的宁静。家乡的年终, 喜事是那样多那样多, 娶媳妇的, 嫁闺女的, 请满月酒的, 祝花甲寿的……家乡成了喜洋洋热闹闹的海洋。而无论是哪一家, 不管办什么事, 总是在屋顶上架起一个高音喇叭, 于是, 村里村外都流淌着乡里人醉红着脸跟着高唱的歌声——天边飘过故乡的云……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是八十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不久富裕起来的农村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家乡的热爱。这篇文章得了《武汉晚报》当年优秀散文唯一的一等奖。

我能够坚持写作的动力——紧扣时代脉搏表达思想, 紧密联系工作激扬文字, 不是诗人但永远充满诗人一样的激情。

2008年5月13日上午, 我在办公室一边流泪一边写完《让我们携起手来, 共同帮助地震灾区的孩子上学》, 在网上向全国的中小学校长发出倡议。

2006年3月, 我坐在从黄石到武汉的汽车上, 从广播里听到全国人代会上取消农业税的消息, 这是中国千百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的解放,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 我立刻叫司机停下车, 在路边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土地的故事》:

“那一天啊土地有一个故事, 四万万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犁耙翻过百年屈辱, 牛鞭甩开满目疮痍。擦一把高兴泪播下希望的种子, 唱一曲东方红看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啊, 贫瘠的土地!站起来了的人民自由地为你松土施肥兴修水利。红旗飘融塞北的雪, 春燕衔绿江南的泥。

那一天啊土地有一个故事, 有几位农民承包了公社的土地。镰刀挥出金色美景, 农家绽放开怀笑颜。有一位伟人说他们解放了生产力, 有一个国家叫响了改革开放的劳动号子。啊, 多情的土地!勤劳朴实的人民舒心地为你辛劳为你装点美丽。种地装满乡里的仓, 进城长高城里的房。

今天啊土地有一个故事, 千百年税费告别了脚下的土地。暖风吹醉广袤田野, 歌声唱长民族志气。捧一把泥土感谢你养育了我的祖国, 借一条大河洗亮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啊, 自豪的土地!智慧勇敢的人民豪迈地为你奉献为你创造奇迹。春夏秋冬激情荡漾, 千年百年长满故事。”

8.我的初中作文教学 篇八

通过这几年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学生心中并非无物,而是难在发掘。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益,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命题应贴近学生

中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些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但每天的日记却是洋洋洒洒数百言,道理何在呢?我认为是干巴巴的命题难以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就好像让身体非常健康的人去描述痼疾患者的感受,是勉为其难的。因此,教师应多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包括家庭环境、生活经历、思维特点、感情活动等,使“彼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即使文句稍有不畅,却避开了“空洞无物”的大忌,解决了学生“不愿写”的难题。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

几年来,我尝试把每单元一篇的作文训练变为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效果也好得多。比如:在课堂上进行作文片断练习,或开头,或结尾,或人物肖像描写,或景物描写……然后随堂全班交流,教师稍加评点。学生把整篇文章分解为几个环节进行练习,互相取长补短,日积月累,整体写作水平便得以提高。同时,加强口头作文练习,或长或短,围绕主题任意表达,既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组织语言、丰富词汇的能力。当然,锻炼和检测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完整的作文练习也是不可少的。

三、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我们要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目标。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爱国主义;(2)远大理想;(3)传统美德;(4)奉献精神;(5)弘扬正气;(6)见义勇为;(7)艰苦奋斗;(8)健康心理与热爱生

活;(9)环保意识的增强;(10)做人与处世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陈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融。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四、在作文批语上下功夫

作文难改是所有的语文教师的心声。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教师认真仔细的批改每一篇作文,那他花的时间一定不比所有学生写作文所花的时间少。正因为作文难批改,很多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和敷衍学生企盼的目光,纷纷用“阅”和“分数”来代替点评。学生作文是心灵的流露、情感的抒发,教师批改则是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疏导。每批改一次作文,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若每篇作文的批语都是“句子通顺,结构完整”之类,不但教师觉得乏味,学生也会感到无关痛痒,以致熟视无睹。如果教师能在批语上花费一番精力,其结果会事半功倍。

五、及时做好作文讲评

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是作文批改的继续和发展,是一次作文训练过程的最后一环。作文讲评串起了本次作文命题、指导、批改等环节,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常见有些教师,对作文讲评缺乏准备,甚至不备课,不写教案,随意为之。讲评时不痛不痒说一通,蜻蜒点水一下,对学生作文毫无帮助。作好讲评的资料准备,这是讲评成败的关键。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随时记下学生作文的有关情况,主要优缺点、典型例子等,教师应当手勤、脑勤,随时记录有关情况,这样,就能了解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使作文讲评能有的放矢地施教。作文讲评的范围比较广泛,每次讲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须突出重点,让学生就此次作文中一至两个主要问题,在教师的“重锤”敲打中震惊起来,取得更大的收获。当然,在突出重点问题讲评的同时,还要适当地兼顾其他,做重点带一般,详评与略评相结合。而且,作文讲评过程中不能由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9.我的母亲优秀作文800 篇九

我是家里的老二,一切都踏着姐姐的脚步,不曾有丝毫的改变。就像火车得一直顺着它的轨道,容不得脱轨一样,而开火车的人也必须按着轨道的方向“指挥”———我的母亲就一直依照姐姐的方向指导我的人生。

小时候我一直跟在姐姐的身后,从不让母亲担心。但天有不测风云,安逸总是上天看不惯的,我“终于”生病了,可恶的红痘痘蔓延我的全身,就像熟透的荔枝,但母亲没有丝毫的担心之意,她只是淡淡地说,吃几天药就没事了。我气她这种毫不在意的态度,恨她这种连一句担心或安慰的话都没有的做法,竟跟她生气起来。母亲斗气总是斗不过我的,终于忍不住地用带了训斥的语气说,你姐姐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病,简单的.用药之后就没事了。

我一向不太赞同书本上那些说母亲把爱隐藏在细微的事务中的说法。我感到母亲一向“大方”,从不在细微处关注我的嗜好。但自从我上初中后,每周赶路回家,都能喝上一杯微凉的开水,这令我感动了许久。记得有一次开家长会,那时玉米棒子已成熟,正是家家锅里飘出新鲜玉米香气的时节,母亲那日为我带来了热腾腾的棒子,上包两三片青青的叶,那直冒甜味的晶莹剔透的玉米粒,不知是被母亲在近二十里山路的奔波途中汗水浸透了,还是被初秋的丰收所滋养,在同学的眼里冒出的馋意,实在让我有了非同一般的体验:觉得这就是母爱了。

前文说过,母亲一向大方,她从不抠门,这一点我却与母亲相反——暴躁小气。我大伯家离我家很近,婶婶常不在家,家里两个孩子;一个孙子,一个外孙。整天在我家。偶尔来一两回倒也不为过,但几乎是每天都来,我本性不喜小孩,所以很烦这种频繁的“来访”。我看到他们那种吃喝不据,甚至自己搜索好东西吃的行为,更是不悦,姐姐却能忍。可是母亲总能很和善的对待他们,似乎比对我还亲些,殊不知母亲为我准备的好多好吃的东西都进了他们的肚子。

母亲为人和善,但也不是没脾气,一旦生起气来,少不了的是一顿铺天盖地的责骂,但打孩子似乎很少有。唯一有过一次打我是家里来了客人,我年幼不懂事,哭着喊着要和客人坐在一起,并且还要坐上座。母亲恼了,但还是尽量压住恼火,在客人面前只简单地责怪了我几句。但客人前脚走,母亲后脚就把我一顿痛扁,因为姐姐从没有如此的无理过。但事后母亲看着我身上的淤青,抚摸着我的头讲了一些待客之道,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10.我的母亲作文800字左右 篇十

从小开始,我最敬爱的人就是我的母亲。忙碌的生活是她看起来非常憔悴。但是在我心中,她却是最完美的人物。

自从两年前,父亲因车祸去世后,母亲就身谦父职。毅然挑起抚养一家五口的生活担子。母亲有一双巧手,她煮的食物让客人赞不绝口。记得小时候母亲常煮些爱心便当让我带到学校去,学校的朋友都嚷嚷要和我一起分享便当。还有些同学很羡慕我,因为我有一个如此帮的母亲。

母亲的童年是在贫穷的环境下度过的。她的一生坎坷,曲折,但坚强的母亲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反而勇敢地冲破每个难关。就有如一只毛毛虫在奋力的脱掉身上一层一层的皮后,才能变成蛹,蛹也必须经过奋力挣扎后,才能蜕变成美丽的花蝴蝶。

母亲常劝我不要做一个懦弱的人。有一次,我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躲在房里哭泣,母亲知道了这件事,便亲切的安慰我,说道:“每个人都会有遇到不好的事,但不要因为这一点儿事,一点小挫折就轻易掉眼泪。流泪是不能决解问题的,你英爱勇敢的去面对自己的问题,面对它。努力地进修最弱的科目!”听了妈妈的鼓励与激励,我就擦干眼泪,拿出国语课本来读。现在我的过于大有进步,功劳全都归功于我那亲爱的母亲。

其实,在母亲刚强严肃的外表下,他其实还收藏着一颗温柔善良的心灵。有一次,母亲看见一只弱小的小猫被一群野狗欺压着,便奋不顾身的赶走野狗们,救了小猫。还有一次,一个可怜的乞丐经过我家,那天刚下过雨,天气很冷,老乞丐不停打冷颤。我那善良的母亲见了,赶忙捧了一碗热腾腾的饭菜给他吃。老乞丐连声向我母亲道谢,连声说道:“谢谢您,我的救命恩人,谢谢您,我的救命恩人。。。”母亲见了便说:你不必向我道谢,你四肢齐全,为何不找份正当工作,来稳定收入呢。老乞丐听了也觉得母亲说得头头是道,便悻然离去了。现在这位老乞丐正是大名鼎鼎的南宫董事长。

11.我的作文之感悟 篇十一

【关键词】日记;民间文学;作文教学;农村中学

我在农村中学从教已达二十年之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站在语文教学讲堂上的我颇有几点感悟,尤其是语文课的作文教学,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状况:一上作文课,老师讲得没劲,学生听得没趣,作文写起来头疼。一布置作文,就有学生在底下说:“又要写作文”。而老师一批起作文都喊累,批了学生也不看、不批学校又要查。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教师害怕批改作文,学生抄袭优秀作文,敷衍了事。而以上现象绝非个别,而是一种普通现象。它无情地昭示了目前农村中学作文令人堪忧的现状:教师怕教,学生怕写。于是我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我注意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兴趣写作训练:

一、要求学生坚持写好日记,勤于练笔

写日记,从题材到字数不受限制,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灵活性,一旦学生养成写好日记的习惯,实际上也就每天增加了好几百字的练笔机会。在指导学生写日记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两种类型的日记方式:一是生活日记——以记中学生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一是雏形作文——以记述日常生活所见所闻的一些有意义的片段为主要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日记写作方面的知识及其作用,使学生们对日记写作产生浓厚兴趣。此后,我又不定时地要求学生精选数则日记,在经过审阅后,将它们张贴在班级的《学生天地》佳作栏里,使全班同学广泛交流和互相研磨学习。

二、指导学生挖掘整理民间文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所任教的学校在农村,学生们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爷爷、奶奶有着永远也讲不完的民间传说、笑话、民谣。而孩子们对民间文学的兴趣格外浓厚,指导他们对之加以整理、挖掘,不仅会使他们感到乐趣无穷,而且也给他们展示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练笔领域。结合有关民间文学课文的教学,我花了两课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民间文学搜集和整理的一些常识,指导他们根据“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原则去进行。一般说来,民间传说故事性强,学生整理起来饶有兴趣;民间文学的搜集不需要太大的气力,学生回家后,一边同爷爷、奶奶聊天,一边也获取了写作的素材,这比搜肠刮肚地找素材写作要感兴趣得多。学生作文交来后,我要求他们把写好的作文拿回去念给家里人听,让他们提意见,并要求将的意见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作为再次修改的参考。我还安排了两三节课内兴趣课,让学生走上讲台,讲故事、讲传说、唱民歌,学生对此个个感到兴高采烈,感到原来作文也并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趣事,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踊跃向校广播站投稿,使学生学会写新闻、通讯

我于是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新闻、通讯写作的基本要素和要领。实践证明,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新闻、通讯的练笔是一种极好的写作训练方式。从大的方面说,学生写作新闻、通讯,及时地报道社会及学校中的新人新事,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从小的方面说,首先,写好一篇通讯或新闻报道,要求学生能敏锐地观察事物,及时地把握生活中出现的新的信息,从中受到教育。其次,新闻、通讯的写作,锻炼了学生的文笔。第三,这些新闻、通讯被校广播站录用,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第四,新闻、通讯的写作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了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四、要求学生在假期写调查报告,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事物以及分析品评事物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生必须具有写作调查报告的能力。加强这方面的写作训练,对于学生的写作学习和健康成才是会有帮助的。这几年农村学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不少同学辍学。为此,我指导学生对这两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然后写成调查报告(作为假期作业,假期前讲一点写调查报告的常识和要求)。这些习作的练习,比起那些说教空洞、言之无物的写作题来说,学生是要感兴趣得多的,开学后进行评选、奖优,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认为知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作文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舒心。那么我们必须做到:

(1)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从封闭式作文教学误区中走出来。应“开放写作内容,灵活写作渠道,放宽文体要求”。如教师可根据农村的特点及当地的景色,风俗安排相应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收集相应的资料。

(2)作文教学中必要的理论知识不能讲得过多过滥,否则容易造成学生以为掌握好了作文的技巧就能够写出好的文章来。也容易造成学生千篇一律地在模仿这种开头,那种结尾。好的文章必须从生活中来,要有真情实感。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种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要让学生作文真正回归生活,回归自我,在安排学生作文训练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人,事、景、物进行观察、思考、辨别,从而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语言和思维要放灵活。作文教学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而大多中学作文训练依旧是重语言轻思维的训练,从语言到语言,致使学生思路闭塞,习惯依葫芦画飘,移花接木,习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千篇一律。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形式活泼的作文训练,如续写作文、改写作文、扩写作文和想象作文就是能使学生思维充分展开的习作训练方式。如《桃花源记》这一课,在学完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武陵人找不到桃花源了,那么桃花源里面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的命运又如何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后续写。又如《木兰诗》中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请同学发挥合理的想象扩写成一篇文章。这样,我们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4)让学生参与批改。有学者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放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因此,对学生的作文要多鼓励,少批评,不嘲讽,即使对一些典型的毛病非指出不可,也要抱着诚恳亲切的态度,嘲讽决不是教学幽默。学生讲得好:“讲评时,好的文章应加以表扬和宣读,而对较差的文章不应责备,否则容易使这些学生难堪,从而失去对作文乃至对语文的兴趣。”讲评时,应将作文中欠缺的地方分析透,然后告诉学生改的方法。而且应让学生参与批改,不要把作文讲评课上成批评课或笑话课,应该让学生特别是作文差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树立起学好作文的信心,并使这种快乐和信心转化成追求的具体行动。在讲评时还可采用比较、下水作文示范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好作文好在哪里,让学生在比较之中有所收获。此外批改的方式还可灵活多样,如教师示范,学生互批等等。但不管如何,其中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那就是批改一定要及时,要具体,从而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都能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利用我们特有的优势和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就一定能走出目前作文教学的困境,迎来作文教学万紫千红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走进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案例卷)》江苏教育出版社.

12.回归生活——我的作文教学心得 篇十二

一、引趣、激趣

小学生一般都感到作文难, 究其原因, 是因为不知写什么, 对作文不感兴趣。因此, 教师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 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主要做法有:第一, 开展正常的班队活动, 既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又可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利用节日有针对性地开展班队活动:清明节开展讲烈士故事、送一朵白花活动;实时开展学雷锋活动、春游、秋游、野炊、知识赛、健身赛。第二, 重视学科活动。小学各科教学与学生生活均有联系, 把握并运用其联系, 可有效地丰富学生生活, 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比如:调查、参观、访问、小观察、小试验、学具制作、体育技能训练、游戏、音乐欣赏等, 这就要其他任课教师予以配合, 以强化感受、优化效果。第三, 改进家庭作业方式, 重视课余生活的指导, 可结合阅读作文让学生回家观察家禽、家畜的生活习性,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结合学科教学, 学生回家做小实验、小制作,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使学生的写作素材得以丰富。其次, 以需要为突破口, 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作文前给学生设置某种需要, 让他们为此需要而练习, 让其感受作文的实用价值, 从而激起写作欲望。最后, 控制作文篇数, 保质保量完成作文教学计划。应尽量避免一天一篇日记、一周一篇周记、节日写节日见闻、寒暑假写假期见闻这种作业方式, 否则使学生整日为作文疲于奔命, 写作处于被动状态, 或言不由衷、或明抄暗袭, 应付了事, 何来兴趣?

二、培养观察能力

生活是作文之源, 但不等于作文, 如果学生缺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观察能力, 丰富的生活画面就难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果就可想而之, 为此, 就要在丰富生活的同时加强观察指导。

第一, 安排顺序的能力。观察是顺序知觉的过程, 正确而迅速地确定观察顺序, 是观察事物的基础。小学生思维具有跳跃性, 目光随兴趣在观察客体上来回扫描, 难以迅速调整注意力, 确定观察顺序, 因此, 让学生在观察中掌握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由内而外、由远及近的基本观察顺序和较复杂的观察:步移景易, 如参观、游览等, 以求观察的条理性;由点到面, 如活动场面、山水风光等, 保证观察事物尽收眼底;时间推移, 如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可用此法。第二, 确定重点的能力, 即使其面对复杂的事物能迅速准确地捕捉事物之精要, 根据观察目标确定观察重点, 针对观察事物较多时, 可以对比确定重点, 一般以吸引人或反映事物本质的为重点。第三, 把握特点的能力。比较求异, 即通过比较找到观察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点;分析综合, 即分析探究表象、指出本质。第四, 细致的观察能力。对熟视无睹的事物在观察前让其描述, 给其出难题, 迫使他们察微观细;分解事物, 以细致感知;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 眼看、手摸、嘴问、耳听、脑想;运用想象, 将观察材料联系起来, 获得完整、具体、深刻的印象。

三、重视课内阅读

小学生作文时有一道难关:如何用语言去表达感知的材料。这就要求既重视课内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 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语言视野, 让他们在广泛的阅读中学习语言表达方法。

在阅读重要重视以下三点:第一, 激发兴趣。可运用课外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来激趣;可通过读书交流、推荐书、知识竞赛激趣。第二, 选择内容, 要以思想健康为前提。第三, 加强方法指导。指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边看、边想、边写体会;注意摘录书中的好词好句, 可在诗歌中寻找语感, 积累写作素材;看电影、电视作品后写读后感、小评论。

四、重视课前、课堂指导

现行作文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 虽施展浑身解数, 但不少学生还是抓耳挠腮,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回忆生活, 帮助学生梳理材料, 通过比较、筛选定好写作材料, 确定写作方法, 这样做, 功在课外, 利在课内。课堂指导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必须高度重视, 要选其重点, 抓其难点, 重在指导, 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 以生活中的典型材料创设情境, 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其形成“不吐不快、非吐不可”的写作心态, 一旦形成, 尽快让他们乘兴下笔, 初稿后提出习作改进意见, 修改加工。第二, 适时进行方法指导。在课前指导时就要向学生提出相关的写作要求, 待学生有无米之炊之感时引导复习范文, 迁移写作方法, 再去写作文。

五、强化作后矫正

由于学生水平所限, 每次作文或多或少地都会出现问题, 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习作情况, 准确把握问题, 使每个学生的作文达标。第一, 个别矫正。每次习作, 总有个别学生写得不理想, 虽然这是正常的, 但应有负责之心, 必须指导其认真修改, 既给予方法的启迪, 又给予兴趣的诱发。可以针对个人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首先从习作的闪光点如字、词、句、篇给予赞扬, 让其享受乐趣, 激发积极性;其次, 让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自我分析, 找出不足, 寻求改法, 让其主动参与, 发挥主动性;再次, 以商议的话语重点、有针对性地指出不足, 提示改法;最后, 用商量的语气征求学生的意见, 让其修改或重做, 再引导其比较原文, 看到进步。第二, 集体辅导。如果有接近一半习作未达到要求, 必须采取集体辅导。教师评前要综合习作情况, 找出共性问题, 分析原因, 制订计划, 自行设计一篇失误作文, 聚共性问题于其中, 评导时, 以正面肯定为主, 引导学生进行优劣比较, 探究原因, 寻求写法, 共同修改。修改包括语言文字修改和内容修改, 让文章内容充实, 人物形象生动, 修改别字、错字, 最后使其在各方面达到一类或二类文的水平。

摘要:作文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中表现, 现实中“无话可说、有话说不出”是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普遍现象, 这要求教师重视丰富学生生活, 指导学生观察, 扩展学生阅读, 在课前和课堂上对学生指导, 强化矫正。

13.初一我的母亲作文800字 篇十三

我的妈妈长得很漂亮,一张标准的瓜子脸,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下,嵌一张精致的嘴巴。脸上皮肤白里透红,水嫩水嫩的,像水豆腐一样,笑起来像一朵刚刚绽放的桃花。

妈妈的性格有好有坏,先讲一下好的吧!好就是指妈妈的温柔,调皮的一面:比如有一次放假时妈妈竟调皮的像一个孩子中的头儿带领我和哥哥打起游戏来,妈妈打游戏时总是很认真的,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但是妈妈的技术还不如一个小学生,总是在紧要关头手一滑没有控制好而死,每当这时妈妈就会说“哎呀!怎么又死了”。还有一次,妈妈跟我和哥哥商量说她不想做妈妈了,让我们叫她的名字,过后我和哥哥才知道她的目的是为了让我和哥哥替她做家务;她严格的时候那才叫可怕,我和哥哥几乎都不敢吭声,比如,今天早上我的英语作业没有做完,妈妈就让我一大早起来补,三个星期的作业啊!可是老妈在旁边监督着,我只好乖乖地写。

但我的妈妈还有非常有趣的一面,比如她还十分臭美,光是围巾就好几十条,各种颜色都有,衣服就更加别说了,长裙、短群、卫衣、羽绒服……化妆品也是很多,做为女儿的都看不下去了,更加要命的是妈妈还喜欢拍照,但是她的模特只有我,无聊时候拍一张,开心时候拍一张,买新衣服了拍一张,旅游时候拍一张……唉!

虽然妈妈臭美,严格,温柔,但是她对我们兄妹俩的教育还是很重视的,每次都给我报各种补习班,希望我变得更加优秀,每次家长群发信息,她也会第一时间查看,即使不在家中她也会每天给我发视频和我聊天或监督我学习。记得有一次我去同学家玩没给家里人说,妈妈就叫了一辆摩的满城转的找我,生怕我出什么事,后来我回到家,妈妈没有一句责怪,就紧紧地抱着我,久久也不愿意松开手……

14.我的母亲作文800 篇十四

从小至大,母亲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女神。因为她美丽、漂亮、开朗、乐观、能干、八面玲珑、负责,讨人欢喜,是个好母亲。

她带我吃遍天下,游山玩水,每当我安然入睡时,都要闻闻母亲光滑的肌肤,很幸福。我认为这样的日子可以长久,甚至这样过一生。可是并不,岁月打磨,时光荏苒,人是会变的,变得意想不到。从前也许是平庸无奇,也许是平凡快乐。自打我生病以后,母亲长叹的次数逐日渐多,情感似乎可以毁灭一个人,母亲现在的脸不再像以前圆圆的了,有如利刃肆无忌惮地在她的两侧脸颊用力地割了一刀,就好似画师给石膏人像的脸颊两侧打了双重阴影一样。

也许是我,也许是事业,也许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捉摸不定,打颤着母亲的心。

上初中了,母亲的恐惧感已经严重超标,百分之三十是为了事业,另外百分之七十是为了我的学习,我早已在无数个夜晚肝肠寸断,母亲无奈,以为我不求上进,每天红着个眼,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好像要表达她真实想法什么的。

语文老师说的不错,有什么不开心不要闷在心底,这样不但心情不好,就连精神面貌都减退衰弱些许,这样的话我中听,因为我有一个这样恐惧,不安的母亲,我离恐惧还差得远吗?

母亲每天都会担心这担心那,我有时还真会胡思乱想;母亲是不是惹上什么脏东西了,以我几个月的观察,母亲是有那么些不对劲,我考试失利,她恨我上课不专心听,于似乎我承认,有的时候是走神的离谱,但我会逐日改进,何以担心?如果说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那我改进便是,为何用伤痛践踏自己?看着母亲每天强颜欢笑,却盖不去那余留心底的那股伤意,就像没有打理好乱套的国家,心里当然着急,但急,也要有急的方法。

我是个爱察言观色的人,也许是经历多了吧,别人的情绪是喜是怒,是哀是乐几乎一看就破,也许因为我有一个恐惧的母亲,所以我也有些自卑,内向,就算四处碰壁,也证明不了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因为恐惧,所以焦虑。

这促使我前进的动力,恐惧的巨轮摩擦出动力的火花,但为什么有时还会走走停停,犹犹豫豫……

15.我的母亲作文800 篇十五

一、写自己眼中的五彩世界

儿童的生活本来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但在应试和传统观念的包裹下, 儿童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小, 真实生活对儿童来说成了“奢侈品”, 大多数儿童只能在“学校”与“家庭”这两点之间运动。我们鼓励学生写自己眼中的五彩世界, 然而学生的生活是这样的单调枯燥, 他们又怎么能写出色彩斑斓的作文来呢?除了无病呻吟, 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

因此, 我认为儿童首先要会生活, 用心生活, 即要善于留心观察生活、倾心聆听生活、真心感悟生活、要善于创造生活、丰富生活, 只有这样, 才会有个性化的写作材料。比如:我要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亲吻花草, 拥抱树木, 用慧眼发现美, 于是学生写了《走进秋天》:

秋风在田野里打滚, 掀起一排排金浪, 那气势一点儿不亚于大海!秋风在小路上奔跑, “沙沙沙”, 小树唱起了动听的歌, 落叶跳起了欢快的舞……

秋姑娘来到果园, 打开心爱的化妆盒, 苹果被擦上了胭脂, 好似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橘子被抹得金黄, 仿佛一盏盏耀眼的小灯笼;葡萄被染得青的青, 紫的紫, 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玛瑙……

我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乐趣, 感受快乐, 用心去感受美, 于是学生写了《海边拾趣》《校园的水池》《难忘的歌会》《快乐的野炊》《有趣的吹泡泡课》等作文, 真实地描述了自己眼里的多彩世界。

“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叶圣陶语) 。我们只有还儿童原生态的生活, 让儿童享受各种健康生活的权利, 把儿童从狭窄的教室和家庭中解放出来, 让儿童的生活变得丰富和多彩起来, 并引导他们走进生活发现美, 描绘生活展示美, 创新生活创造美儿童才能有话可说, 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来。

二、抒自己心中的真实体验

作文, 是一种心灵的舞蹈, 只有内心有了独特的体验后, 才能舞得婆娑, 舞得蹁跹。作文, 也是一种心灵的歌唱, “每个人都在唱自己那支曲子, 相信这是世上从未聆听过的最动人的歌” (《荆棘鸟》) 。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只要能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 就会有独特的体验, 或一份情感, 或一份思考, 或一份想象, 把这种独特的体验表达出来, 就是个性化作文。

学生抒发出真情实感, 文章才有可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色彩。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 表达真实的思想。真实, 可能是琐碎的、不那么高尚的、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 但却是实有的、发自内心的、难忘的乃至独特的, 它比那些虚伪的、胡编的、人云亦云的东西来得亲切、感人。

是花, 就有绽放的权利。因此, 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你看, 这两朵花儿不是开得很美吗?

《我爱舞蹈》:刚开始学舞蹈时, 我才五岁。从开始的难到现在的易, 中间夹杂着多少汗水, 多少痛苦啊!……我躺在地上, 双腿腾空, 直压到地上。那种钻心的疼痛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但为了在以后的演出中把动作做得更完美, 我咬牙坚持着。我有许多次想半途而废, 都在老师的帮助下, 小伙伴的鼓励下, 挺过来了……看到那么多人为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听到那么多人送来的热烈掌声, 我感到无比自豪!我爱舞蹈, 我爱所有鼓励我、支持我的人。

《糟了, 家作忘抄了》:……下课铃响了, 我赶紧找到李译, 向他要家作本。可出乎我预料的是, 他竟然说:“对不起, 我忘了。”虽然我口里说“没关系”, 心里却埋怨道:“李译呀李译, 你可是我的铁哥们儿, 怎么就那么粗心, 把我的家作本给忘带了呢?”……放学了, 同学们都飞快地跑出了培训教室。要是平常, 我也准会争着冲出去的, 可今天, 我却迈着鸭子步, 慢腾腾地走出教室, 因为我沮丧极了:家作没抄, 本子没有, 怎么做家作呢?……

学生或用笔描写了自己内心的天空, 仿佛为自己重新打开了另一个宁静而完美的境界。在那里, 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感觉, 自己的欲望, 自己的梦想;或用笔寻求他人的理解, 以实现彼此的心灵对话和互相理解。只要让自己的个性真实地流淌出来, 就是“个性化作文”。

三、用自己独特的言语方式

儿童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绝非一种颜色;作文也应各有其音, 而不要统一的声音。仔细听每个孩子说话, 我们会发现, 他们的言语是极富个性的, 有的如山涧溪流, 丁当有声, 滔滔不绝;有的如树上小鸟, 唧唧喳喳, 干脆利落;有的如风过树梢, 柔柔细声, 耐人寻味……可到了他们的作文中, 为什么变成了一种模式、一种言语了呢?我们提倡“个性化作文”, 就是要把学生个性化的言语方式“找回来”, 让其自由发展, 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 用自己的言语方式来表达, 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写作权。

1. 命题自主化

所谓自由写作, 就是不给学生过多的约束, 让他们放松心情作文, 让他们心里的话语自由流淌。教师首先要把命题自主权还给学生, 不能用一个题目把学生的作文内容给框死, 我们应给他们作文的范围, 让他们自己选取题目, 自由选材。即使同一题材, 也要让他们自己命题, 比如, 我让学生写发生在课间的一件事, 从他们的题目看, 学生的作文就不乏个性:《教室里来了“不速之客”》《糟糕, 玩不成了》《粉笔盒碰翻了以后》《踢毽子比赛》《哈哈, 我赢啦》;就课间教室里飞进一只飞蛾这一突发事件, 学生拟的作文题目也是丰富多彩:《教室里来了“不速之客”》《虚惊一场》《哦, 原来是飞蛾呀》《“马蜂”来了》《一声尖叫以后》。我们甚至可以连范围都不给, 让学生喜欢什么就写什么,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 表达自由化

我们指导学生习作, 主要在于指导如何写真话、抒真情, 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同时更要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 不拘一格、不落俗套地表达自己鲜活的思想, 让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大力倡导言为心声, 尊重学生的自由表达。为此, 我们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善于阅读和积累。阅读, 不只要用眼睛读, 还可以用耳朵读, 用手读, 用心读, 用鼻子读;积累, 不仅应积累生活素材, 积累生活感受, 积累语言文字, 而且应积累写作体会。

3. 语言个性化

所谓个性化的语言, 是指那些新颖独特, 能启人深思、引人联想的语言, 富含韵味、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智慧的语言。它是以个性化的思想、个性化的视角、个性化的体验为基础的, 是以独特、独到、独有、独创为标志的, 是在轻松、自由的氛围在中孕育的, 是由教师的期待、理解、包容、赏识催生的。有些学生作文, 从整篇看, 在选材、立意、表达方式方面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但只要有闪光的语句, 就应予以肯定。这些语句虽稚嫩, 但颇具智慧灵光;这些闪光尽管只是萤火之微, 但如果教师富有爱心地细心呵护, 不断添柴、助燃, 一定会发展为焰火之著。特别是对于那些突破了一般语法、修辞、逻辑的“常格”, 富有童真、童趣的语句, 我们更需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细心呵护。当然, 个性化的语言不是谁都能写出来的, 也不是谁都能随时写出来的, 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 学习他人精彩的有个性的语言, 多留心周围人们的率真的话语, 让自己的语言鲜活起来, 逐渐写出富有自己个性的作文。

总之, 我们一定要树立生活的大作文观, 努力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用自己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美, 描绘生活展示美, 创新生活创造美, 切实体现和落实“以人为本”“学生主体”“弘扬个性”“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为了使学生的作文能更多地绽放个性的光芒, 让我们继续努力。

摘要:个性化作文是现代作文追求的目标。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是目前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作者结合作文教学经验, 谈谈引导学生写出个性化作文的方法。

16.我的作文教学观 篇十六

【关键词】写作 兴趣

【分类号】H193;G434

作为技校的语文课教师,很为学生的作文发愁。每每翻看学生的作文本,便会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错别字连篇;词汇贫乏、干瘪,颠来倒去就是那么几句;内容空洞,假话、空话、套话充斥在数百字的作文中;没有真情,没有生活,结构呆板,令人难以卒读。学生也视作文为苦差,为了应付作业,干脆抄袭作文选上的内容或同学间相互照抄。一个个生气勃勃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却如同嚼蜡,原因何在呢?

思来想去,总觉得原因不在学生,而在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老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学生处于老师控制的附属地位。一是作文命题形式单一,内容统得过死,不利于学生对所熟悉的人、事、物抒情达意。这种形式束缚了他们的思想,给他们设置了过多的情感禁区,根本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余地。试想:没有心灵的自由,怎么可能有充实的心灵?二是过分要求作文主题要积极,思想要深刻,像“以小见大”反映时代风貌等等,硬把学生往超过他们认识的思想“套子”里塞,严重抑制了学生思想的多向流通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三是作文评阅时,教师先入为主:什么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什么要多些,什么要少些。批阅时就用这个框框去套学生的作文,阻碍甚至遏制了学生求新创新的能力,无法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我认为,作文教学培养、发展学生素質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涵养德行人格、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作文教学观念,以引导、鼓励学生关注生命、扩大思维空间、激活创造思维的火花为己任,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达到学生个性的最优发展为追求。尤其是我们技校生,没有升学压力,不受升学“指挥棒”的制约,作文教学不是“分数”、“升学”的附属品,更有条件以上述目标为作文教学的目的。那么,应该怎样打破旧的模式,实现作文的创新呢?

一、将原来惯用的命题改为半命题甚至无命题。

把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写作训练时,先把要求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命题,或抒情、或议论、

或说明,允许百花齐放,只要达到训练目的即可。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有胆识为作文教学营造一个宽松的小环境和氛围,不要把学生看得太死,把分数看得太紧。鲁迅说得好:“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应启迪学生用心灵说话,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做“真人”。这就改变了原来那种拼凑,应付了事的写作心态,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找到了新的感觉,使他们觉得有话可说,愿意放开去写自己想写的作文。例如,我布置的半命题作文《假如我是……》、《印象最深的……》、《×××,我想对你说》等等,学生们什么都敢写。特别是无命题作文,学生说的心里话,是你平时在课堂上根本无法了解到的。内容虽有些天真,却能够理解到他们的壮志与豪情,能体会到那确实是发自心灵的心语。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记住叶圣陶的话:“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 ……一定要有所写才写。若不是为着必要和喜欢,而勉强去写,就是一种无聊又无益的事。”

二、把握好作文的批改环节。

批改也要冲破传统的樊篱,不能再简单地套用以往的批阅标准,应以保护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为

出发点。叶圣陶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在批阅时,找出文章“新”在哪里,“好”在何处。用“显微镜”寻找同学们作文中的优点,用“放大镜”褒扬同学们的闪光点,培养和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正如古希腊的普鲁塔克所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一把被点燃的火把。”为学生下评语时,应先指出作文中的优点,对存在的不足应这样去表述:“如果在某某方面再改进一下,效果还要好些。”这样的评语,既指出了作文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又点除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样,学生会很满意于作文的优点,又很乐于接受和改正存在的缺点。如果在作文批改中侧重于寻找存在的缺点,让学生一下子把存在的许多缺点都改正过来,时间久了,学生会对作文产生畏惧甚至厌恶心理。因此,在批改时一定要注意评语的艺术性。另外,要鼓励学生自己改作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批阅时多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这儿怎么样?”,“这儿说清楚了没有?” 之类,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自己去修改。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指点和引导,该怎么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作了文又能自己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更好?

上一篇:经典世界读书日倡议书下一篇:安全演讲稿:让安全与生命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