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精选14篇)
1.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篇一
浅谈信息技术与落后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家都在理论和实践上探讨着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在发达城市,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显而易见的。可在落后地区,由于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各方面因素局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一定的困难,但同样可以努力的有效整合。本文简单的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和探讨,侧重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效的学习服务,并结合本人实践,谈谈如何处理在英语课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最后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课程整合、教学环境
引言
自从信息技术在英语课程整合的研究开始,尽管大家已经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很多教师发现信息技术的使用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尤其在落后的地区,英语教学的资源,师资等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仅仅利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不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知识。对初中的学生来讲,他们要获得更好的方法和资源,对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要提高。本文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在落后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中,使得落后地区的英语教学能够很好的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一、信息技术在落后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运用贫乏
新世纪下,我国教育部对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都非常重视。特别给一些落后中小学都给予了一定多媒体资源,有专门的机房,多媒体教师等设备。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却不到位,真正让学习参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活动和培养都很少,基本都是一种摆设,也几乎很少有几个教师能真正运用到英语教学中。
另外,许多教师都不怎么会设计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主要由于学校缺乏对教师信息技术的日常和专业培训,还是一直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够很好的转变教学观念和培养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思路。
二、信息技术在落后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
(一)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之整合的含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北师大何克抗教授认为: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去,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之整合的意义
整合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其核心内容不仅体现在诸如电子教案和信息教学媒体的应用上,更体现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以智能化地、最大限度地、直观而生动地处理各种动画、声音、文本,并十分逼真地在英语授课的同时描述事物不同的变化背景,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其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之整合的策略与方法
根据英语教学规律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1、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资源工具
校园网的建立,互联网的连接,为教学提供了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知识背景和文化拓展方面,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教育网址,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库中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进而获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
2、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交流工具
交流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比如,可以利用BBS聊天室等信息工具开设一些英语讨论专题,放假时期通过E-mail往来,或者教师可以建立“个人教学网站”,将日常所教授及课外的知识传上去,丰富学生的阅读范围和语感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3、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工具
英语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的情感驱动功能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引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边想、边做、边练来积极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比如播放相关英文节目以及相关中英文化差异的影视欣赏,营造浓郁的英语氛围,然后学习“Listen and match the conversations with the pictures.” 同时,注意研究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进行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4、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探究工具
英语教学涉及到语言的自身规律和外国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名族心理、历史文化等,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很陌生的。教师可根据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将学习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忆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的情景的场面。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三、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之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课程整合使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角色发生了变化,它强调从学习者的需求与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从全国范围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中学英语教师还不能适应网络环境,缺乏熟练的网络操作技能,尤其是落后地区。所以,在整合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
现代教育思想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展、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优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英语教师作为课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克服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二)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树立终身的学习观。因为想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一渠活水。落后地区的教师,同样要不断的追求更完美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里,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紧跟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进行教学。
(三)尊重学生个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有利条件,扶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自觉发掘课文特征,自觉收集信息,自觉处理和发布信息。在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和个体性。这样的教学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四)活用教材,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与当前初中英语课本及其相关练习和阅读材料相比,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所提供的资源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正在为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服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收集和整理相关学习资料作为教材教学与学习的拓展。在学习过程中,还可通过文本阅读讨论,或以幻灯片形式学习,也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建立链接进行网络学习。
总之,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研发工具,以网络世界作为学习天地的课程整合,能使课堂生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使英语教学和学习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作为教育者应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达到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Z].惟存教育网站
[3]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4]桂诗春.关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若干问题[J].外语电化教学,2001(8)[5]张际平.《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发展的热点和研究的问题》[A]
2.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篇二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对事物产生的好奇心的开始, 是学生主动设疑、勤于思考、深入探索的内在驱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兴趣的培养需要创设再现真实的教学情境。而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鲜明的画面、逼真的声音, 模拟亲临其境的教学氛围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 多角度地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 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MTV歌曲《幸福在哪里》导入新课, 美丽的旋律、动人的画面, 给学生带来春天的气息, 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在引出课题、介绍完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后, 播放事先做好的课件, 学生一边欣赏春天的景色, 一边聆听课件中极富感情的范读, 然后再让学生跟读。通过信息教育技术强大的视听功能, 将声音、图像和文本等信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学生很容易融入“春”的意境中。这种学习氛围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实现的。同时, 也拓宽了学生的语文信息容量,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特有的功能突出教学重点
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语言信息交流的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通过一定的信息储存、传递、交换、处理从而使学生更多的掌握语文知识, 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相互交流, 相互了解, 丰富内涵, 发展智力, 形成能力。信息技术内存容量大, 传播速度快, 既方便又快捷, 它以其动感的闪烁图像的缩放, 颜色的变换、视频的快放、慢放、回放等特效手段, 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突出重点, 提高了理解能力, 强化了记忆。例如在教学鲁迅的《故乡》一课时, 课前让学生自己在网络上搜寻作者鲁迅的生平、主要作品、文坛地位及《故乡》的写作背景等。教学时, 先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相互交流, 互相补充, 共同提高。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特有的功能, 慢放视频中闰土等人的典型形象, 如少年的闰土, 项带银圈, 紫色的圆脸, 月夜里看瓜刺猹, 冬天装弶捕鸟;20年后的闰土, 先前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样重点回放学习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故乡》的内容, 提炼作品的主题, 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单单依靠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学参考进行教学, 那么教学的信息量是相当有限的。久而久之势必会造成语言贫乏, 交际面过窄, 远远不能满足交际的需要。因此, 要巧用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扩大教学容量, 拓展学习时空。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样的课文后, 给学生播放《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醉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视频片断, 指导学生注意观察鲁智深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 体会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形象塑造。同时还可以给学生选播《水浒传》中其他脍炙人口精彩的视频片段, 对比了解其他各位英雄好汉的性格特点, 人物形象特征, 从中体会作者罗贯中的写作艺术手法。这样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 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大大增加了语文教学的信息容量, 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学习兴趣, 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运用信息技术拓宽习作时空, 提升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不断推进, 虽然使教育资源相对集中, 但是学校班容量越来越大, 农村初中学校班级人数由十几个人增至四五十人, 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不利因素。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课时要求, 两周安排一次作文, 时间虽长, 但每次作文数量很大, 对所有学生作文详批详改很不现实, 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学校教学网络的开通, 学校网站的建成, 将有效地改变这一弊端。如利用多媒体微机教室上作文写作课, 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及时上传到班级网站的“写作天地”网页上 (课上没有完成的, 回家用家庭电脑) , 不受时空的限制, 在“写作天地”网页的留言板上, 不仅可以随时得到教师的点评, 更多的可以获得同学间的相互评价, 从而相互提高。也可以在学校网站的“学生天地”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作品, 或将自己的作品发到网络上其他有关写作的网站让更多的读者去评价, 去交流;甚至可以将自己的作品通过网络进行投稿。这样一来, 不仅解决了作文全批全改的问题而且更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 使同学们的作文水平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提升了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五、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社会的信息化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 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快速处理信息。网络信息是丰富多彩的,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量, 以开阔学生视野。例如在教学《〈蜘蛛〉两篇》这篇课文时,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 播放《蜘蛛侠》影视资料及蜘蛛图片,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激发探索欲望。在此基础上比较学习周建人的《蜘蛛》和涂静怡的《蜘蛛》, 体会选材、构思、语言特色等方面的差异, 提高多向思维的能力, 启发培养创新思维的意识。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虽然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但面对日新月异教改的新形势, 我们应当努力寻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新优势, 大胆尝试, 勇于创新, 及时总结, 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步云.创设语文课堂的参与平台[J].甘肃教育, 2009, 10
[2]张天宝.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2
[3]邹静.多媒体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3
3.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篇三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整合
一、利用网络资源,方便教师备好课、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以往备课时,教师需要翻阅很多的工具书,查阅相关的知识。现在只要有一台电脑接入互联网,在网上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字典词典、人物介绍、背景资料、相关图片等。还有专门指导语文教学的网站也很多,比如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等,这些网站上,还链接有许多文学资源,供备课时参考阅读。只要打开好的语文网站,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利用网上资源备课,既省时又省力,内容也丰富。学校教研组,可以实行电子备课,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形成的教案,将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保存电子文档,为今后备课教学提供一个很好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段精彩的开场白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投入到自主的学习中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将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意境,创设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场景,变成声情并茂的导入,那就十分必要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新颖、形象、直观、艺术化的特点,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无疑会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求精神。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相比,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让学生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不仅减轻了老师课堂上的压力,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简化教学程序,形象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直观、形象,将许多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理解。以其手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简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原来很繁琐的过程简化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运用网络资源教学,开阔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当然,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整合作用外,还要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生的作用,要做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统一。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放任自流,也是不可取的。学生收集材料,一定要有限制,要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
六、运用多媒体,动员各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
阅读一篇优美的散文时,我们可以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从文章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学习效率将会最高。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能披文入境,视听并举,全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强化感觉器官,动手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七、利用网络展示师生成果,成为师生交流的新形式。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沟通见解的平台。学生可以把修改过的图文并茂的作文,通过网络发送到作文网站上,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欣赏。或通过电子邮箱投寄给报社,也可把学生作文打印出来,编辑成班级或校园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由老师写上序言,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还可以推荐学生的作文在班级的“作文园地”、学校宣传窗、黑板报等处刊出,或是参加各级作文大赛,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这些积极的做法,将为学生习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产生持续的动力。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的日记或论文和学生的作文放在博客里,也可以直接在校园局网和互联网上投稿,让自己的教研成果在网上得到展示。有了网络技术,师生的交流不局限在当面或在作业本等形式了。在运用网络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在课件中设置的讨论区,或建立班级QQ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灵活多样,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讨论区的设置,还使学生的学习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无论在教室,家中,还是在网吧,都可以通过讨论区与同学和老师交流。通过网上信箱檢查学生的作业,帮助爱好写作的学生批改作文;同爱做课件的学生交流资料、图片等,使他们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的开发、制作教学课件。教师也应当积极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把网络技术运用到备课、教学、辅导、批改、交流等各个环节,与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提高现代化语文教学水平,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4.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篇四
营口市鲅鱼圈区望海学校
孙秀义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教学结构有一定的联系,但也体现了相对独立的特点。传统的教学结构有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而现代的教学结构中除了教师、学生和教材之外,多了一个“教学媒体”要素。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为了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即彻底改变教学结构中四要素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概念,其本意是“把信息技术融入课程中,融入教学的过程中以及融入课堂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本文拟就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学科课程整合的可操作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活动是有意义的,他们才会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历史可谓史籍浩如烟海、史迹星罗棋布、史家群星灿烂,曾经被马克思看作“唯一的一门科学”。但由于传统教学内容狭隘,以及教师仍沿用陈旧的授课方式,缺乏现代化技术含量;还有学习方式上习惯于接受性学习、忽视体验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等等,因而难于满足学生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进入信息时代后,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优势,最大限度利用网上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提炼为我所用,再结合教学实际,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使用有限的教材、教参备课的老套路;同时可在网上便捷地获取信息,为科研提供最新的素材,并充实相应的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的网页资源库;也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新情境,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历史,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为此教学的空间极大地扩展,学科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余地得到无限延伸。
历史学科与多媒体、网络技术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提供信息,设置情境来呈现生动与直观真实而且绚丽多姿的画卷,运用文字、图象和音响来展示历史风云变幻,突飞猛进的精彩斑斓,让学生爱读,爱看也爱听,通过师生双边活动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情感和思维达到最佳状态, 从而激发求知的主动性,产生如闻其声,亲临其境的感受。
网络课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创设“情境”、促成“协作”、提供“会话”的平台。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生通过网络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这是一种开放交互式的学习模式。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二、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
课程整合的过程离不开网络对研究性学习的支持。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应用了双主教学模式,教师者对教学活动起组织作用,但大部分的时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模式--在历史情境中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下面我就以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的统一》这课的教学过程为例,谈谈我的整合思路: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在网络上建立相关的信息资源库、相关链接、课程论坛,即时答疑等手段,引导学生将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课前一周,便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了教师预先创设好的信息资源库和获取信息的网址或参考书目,下达预习提纲,预设了如下问题:“秦为什么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掉东方六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秦始皇为什么不实行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观目的是什么?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对后世有什么影响吗?”、“秦始皇派兵攻打百越,是不是侵略行为?为什么?”、“现在中国的版图建基于秦朝吗?”、“秦始皇是暴君还是千古一帝?”等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由学生主动提取所需信息,并按思考题进行思考,形成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意义建构”。
2、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节课的开头,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就得看教师在导入这一环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我从教学光盘中截取了一段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录象,由此导入秦的统一。学生看后心潮起伏,学习的激情早已包容在教师设计新颖的开讲教学之中。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多媒体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知识通过历史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
3、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在网络条件下,教师主要职能应从传授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在这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学生可以凭借兴趣学习相关内容,并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无疑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4、崇尚合作,还给学生“参与权”。
全员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切学习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形成乐学氛围;其次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
5、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信息技术给学生虚拟一个展示自己的生活空间的平台,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展示、发表出来,让学生获得探究、发现、解答后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环境中的素材和资源,为学生创设可以使用所学方法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中积累知识和运用方法,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
6、教师总结全课,升华主题。
教师通过电子板书的形式总结全课,强化知识的系统性。发掘德育切入点,升华主题。
三、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学科课程整合的效果分析
初中历史教育基本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感受历史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因此学习历史要与现实、与学生经验有机结合。历史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信息技术环境为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保证。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多媒体图、文、声、像等媒质,使历史事实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看得见”“听得到”“想得出”的情景中主动积极的学习。
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突破重点、难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化静为动,展现历史珍贵的瞬间,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启发其想象和思考,拓宽其信息获取渠道,多渠道、多角度感悟知识。
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知识,摆脱了被动式地接受性学习,体现了一种探究发现式的新型学习方式。
5.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篇五
摘要………………………………………………………………….……………..…2 关键词………………………………………………………………….……….……2 引言……………………………………………………………………………….…..2
1、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定义…………………………….……..2
2、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英语教学设计,改革英语教学模式………….….3
3、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活化英语教学内容,化解理解难度………………3
4、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4
5、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4 5.1、多媒体的运用要审时度势……………………………………….………5 5.2、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频度……………………………………………5 5.3、要充分体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性…………………………………...5
6、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整合…………………………….……..6 6.1、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动态的、直观的英语教学环境…….…7 6.2、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趣味化的问题情境……………………….7 6.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计超级链接……………………………………7 6.4、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筑人与机………………………………………8 结束语………………………………………………………………………………..8 参考文献………………………………………………………………….……...….8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
摘要: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初中英语教与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英语教学设计,改革英语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活化英语教学内容,化解理解难度;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运用信息技术将网络与英语教学整合,提供培养学生学习的资源库;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时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进行,使信息技术走进教学领域已成为可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教学结构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战线大势所趋的洪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技术走进教学领域已成为可能。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效益和优势?这正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有不周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1、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定义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就是根据英语教学的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网络设备的工具性功能和互联网丰富强大的共享资源的优势,使信息技术恰当、有效地融入英语教学中,在整体优化的基 础上产生聚集效应,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促成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过程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2、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英语教学设计,改革英语教学模式
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可以设计自己需要的课件、其他多媒体素材和多媒体教案,以及将自己的讲授提纲编制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我们只需会设计使用现成的课件和其他多媒体素材即可。比如针对一篇课文,选择什么样的课件,在教学中什么时候应用等问题。
网络信息化教学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而且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的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共享,形成了一种理想的网络教学环境。一方面可利用它来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语言实践;另一方面可利用网上资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活化英语教学内容,化解理解难度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使用英语完成任务。其教学基本特征是“课堂教学交际化,交际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任务化,任务教学真实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的整合是极为方便的。
信息技术可以为“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的创设扫清障碍,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于英语教学,还有利于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从而便于学生掌握知识、激发想象,化解课堂教学难点。
4、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
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创造一个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它能加速学生的感知过程,促进认识深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突出优势是网络,充分利用网络,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学习所需的各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为英语学科教学提供广泛的信息源,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远为近、化过去为现在,使课程的学习融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于一体,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要引导学生以网上英语资源为教材,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流等英语实践,丰富学生的英语素养,以求通过与课内英语教材相呼应、补充与促进,形成对学生进行博大的英语教育的资源库。
5、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
计算机辅助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场变革,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5.1、多媒体的运用要审时度势
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适时运用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强烈、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启发和点拨,这样才能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不能光看“形式”热闹,更要考虑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突出情境、交流、互动。在这方面多媒体课件确实有其独到之处。然而,一些教师使用多媒体只为了调节“课堂气氛”,不管教学效果,这就失去了运用多媒体的作用。
5.2、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频度
多媒体的设计和运用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不用能电子板书替代传统板书。传统的板书和师生对话还是十分必要的。比如,通过教师板书既可以对指定的句型的结构和用法进行深入分析,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预留”了一定的思考时间。师生对话中,教师能及时捕捉学生口语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纠正。英语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能因为使用了多媒体而禁锢了学生的创新力和发散性思维。另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也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
5.3、要充分体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多媒体的设计要突出教材重难点,并注意遵循学生的思想规律、体现教学策略,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创设出各种必须的交际情景,突出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和功能为一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充分体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的课堂形式是为教学的内容服务的,在使用多媒体时,一些教师不能光讲“热闹”,还要注重“实效”。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因素,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和设计,从而使现代技术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为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服务。
6、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整合
讲解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等以教师为主的学科教学方法在教学进程中曾经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大量信息的不断涌现以及瞬息万变的新旧交替,已在暗示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吸收大量信息的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让现代信息技术参与其中,实现两者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信息的展示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的著名心理实验之一)。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学习英语,脑、眼、耳、口、手并用,这种集图形、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以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学生,增加信息获取量使课堂英语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使学生自始自终都保持强烈的兴趣,从而易于接受、记忆新的语言材料和学习内容。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重语言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启发想 象;重做题能力训练,不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造成学生惯用左脑,少用右脑;这种教学模式既费时,又沉闷,活跃不了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里的课文,教师只能依纲靠本按部就班,这样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十分狭窄,学到的知识也十分有限。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教学的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上,把精力集中到对学生的引导上。通过声音、图像等信息直接刺激 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使左右脑更好地协作,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促使学生感知迅速、记忆牢固、思维灵敏、想象丰富,开发大脑潜能。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了英语教学过程,开拓了获取信息的途 径,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语言的训练和实践,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知识面,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新知识,丰富了语言的文化内涵,并能形成长期的记忆效果。
6.1、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动态的、直观的英语教学环境,使讲解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调动学生眼、耳、手、口多种器官参与学习。6.2、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趣味化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善于发问、乐于发问、学会发问,并能自己动手借助网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6.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计超级链接、多元化的练习题库,让学生能根据自身实际和需要,选择相应的练习内容,并能及时得到评价和鼓励。6.4、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筑人与机、生与生、师与生之间多向的、交互的、辐射型的讨论情景,利用联机优势,让学生自由选择讨论以及合作学习的伙伴,与一个伙伴讨论,也可以同时与多个伙伴讨论,以网上聊天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为学生提供自我动手创造、探索问题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结束语: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作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而不是要全盘替代原有的教学方式,我们要合理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模拟真实的语境中感知、操练、运用语言;激活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优化初中英语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参考文献】
1、《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年第7期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中学卷)》
3、新华出版社2003年,韩新民,王新谦:《外语教学法》
4、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年,周巧玲:“利用网络资源辅助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6.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篇六
刍议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二者在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 者:李中言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岳溪初级中学,重庆,405404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6)分类号:G642关键词:初中化学 农村 现代信息技术 整合
7.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篇七
关键词: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整合过程分析
1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的整合, 首先应该注意到在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只有避免了这些问题, 才能有效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效率。
1.1 形成对多媒体教学的正确认识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之中, 教师认为, 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是本末倒置的, 是与传统的教学理念不相符的, 这就导致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有效地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此同时, 在那些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学校, 他们的英语教师也没有对多媒体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 认为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准备工作是一项负担, 心理上排斥多媒体教学法。
1.2 注重学生们想象力的培养
一般情况下, 在采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多媒体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海量的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有效地将课堂上的知识涵盖进去, 并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 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 决不能仅仅重视多媒体涵盖丰富的知识, 还要充分地考虑到在进行多媒体学习的过程中, 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理念更新, 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依托多媒体展示的知识, 并进行对相应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整合分析
2.1 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 提升学生对英语听说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英语而言,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学生对英语大多兴趣不高, 学习积极性下降, 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不断地激发学生对于英语课堂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通过多媒体将教师所要讲述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大家。画面感对于学生们的冲击感比以往教师的枯燥板书来得猛烈得多, 因此, 多媒体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师生的教学与学习来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利用多媒体全面辅助教学, 凸显英语听、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学英语听、说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和内容繁多的过程, 就拿教学课本而言, 由于初中英语涉及的单词数量比较多, 所涵盖的各种短语和段落也很多, 这就导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难以有效地筛选出英语知识的难点。在这样的背景下, 就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形成一套完善的知识网络来解决这一问题,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听、说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展开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训练, 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2.3 利用多媒体教学, 扩展学生的视野
对于教师的教学任务而言, 应该不仅仅要求学生们掌握课本中的知识, 因为课本中所讲述到的内容毕竟是有限和固定的。英语是一门语言, 英语教学也应该与学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生活中寻找英语的灵感, 并学以致用, 在生活中不断地促进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为了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视野不够宽阔的问题, 于是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中学教学的课堂中来。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大量的教学信息展示给学生, 同时还能够更准确地向学生展示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媒体教学能够在固定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教授大量的知识点, 同时画面感极强的知识点传送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师教授内容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极大地便利了教师教学知识的传送, 也让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点, 而且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3 结语
8.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与课程的整合越来越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研究中值得关注的话题。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紧密结合,解决了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优化了语文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打破了传统语文的教学封闭、僵化的模式,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种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信息技术所涉及的资源内涵相当丰富,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能用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接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故宫博物馆》是初中语文的一篇事物说明文。传统的教法多采用讲读法。因为本文文辞华美,读来朗朗上口,所以传统讲法很强调诵读,在诵读中抓中心句,分析文章结构,然后指导学生分析说明的顺序,最后在通观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本文是怎样抓住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进行介绍说明的。学生大多没有游览过故宫,本文的画面感很强,学生在阅读中会有强烈的视觉期待。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的应用,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优化了教学过程,改善了教学环境,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在课堂上,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協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
1、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在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信息和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理清思路,张持有度,重点、难点突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能是板书搬家、书本搬家,而是要将知识通过更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有效地接受知识信息。传统的语文学习环境,往往局限于课堂内,这对培养学生运用课堂以外的语文表达技巧很不理想,因为学生缺少适当的示范和联系机会,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它可以创设情境,从而扩大了学生语文环境,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利于解决教学重、难点。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调用素材库中的资料(影片、音乐、录音、动画、图片等),帮助我们解决重、难点。
三、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中的创新能力
教育在培育民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随着国际间经济、科技、教育及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深入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国际互联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也是一种获取资源、推广资源、交流信息的最好工具。面对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创新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不可忽视的部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就接触信息技术,潜移磨化地进行信息化学习,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一个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获取知识进行整理、分析、综合、开拓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就必须告诉学生怎样思考问题,教会学生面对陌生领域去寻找答案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则具备了大容量存储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的丰富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真正的力量在于其具有互动性。互动性创造了社区并且联合社区内的使用者,让人们对其作品、主题、趋势等产生兴趣。网络交互式小说的兴起,大大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学生置身其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改变调整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命运和结局。计算机人机对话的互动性,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多媒体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从而印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总之,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体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也随之发生改变。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对教材的挖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
9.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篇九
甘肃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
文与教学设计评选
类别: 论文
题目: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之我见 姓名:乔晓霞
单位: 定西 市 漳 县(区)殪虎桥中学 联系方式:***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之我见
乔晓霞
(定西市漳县殪虎桥中学,定西,748302)
【摘 要】进入21世纪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地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成了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既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又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也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数学教学 整合 【正文】
作为一名普通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数学教师,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深深地感受到数学学科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中主要采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缺少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使得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及结论,压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慢慢地失去了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日益倍受人们的关注,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推广。下面,本人就信息技术与初中学数学教学的整合问题,谈谈粗见,与同仁共同探讨。
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开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刘茂森教授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
权威专家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整合的三个基本点是:⑴ 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⑵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⑶ 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1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价值意义。
信息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形象、直观、生动,它具有动漫设计、图片编辑、视频、音频播放等多种功能,能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特别是当多媒体计算机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软件或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Flash、Potoshop、Ppt、几何画板等软件,制作诸如:情景导入、概念教学、练习指导和学法辅导等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设置一些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如若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能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显示工具和演示工具,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满堂灌的模式,寓教于乐。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将极大地改变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乃至教学理念,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2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方式方法。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师的数学教学,另一种是计算机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2.1信息技术辅助教师的数学教学。
首先,它是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或补充由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征进行常规的运算、作图、列表及模拟一个动态过程等,从而达到辅助教师教学的目的。在现实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能常常遇到一些比较费时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并非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但为了达到所需目标又不得不经过这些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应用方式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学生学习《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课时教师必须要经过列表和作图比较繁琐的两步,而这是非常费时间的,教师几乎很难分出更多一点时间去讲解函数的性质,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则可以很快给出函数值和画出函数图像。在这种应用中,教师还可以把多媒体计算机与电视、投影仪、幻灯机等其它信息技术设备接在起使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创设利于发展联想思维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能力。发展联想思维的情境是指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学事物、现象的变化,培养其判断、分析、归纳和揭示其内部联系规律的情境。而区域数学各组成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整体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掌握区域数学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中发展联想思维,使学生整体性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最后,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一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许多学科仅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数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更易突出重点和难点。
2.2计算机辅助学生学习数学。
这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另一方面,我们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改进教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江泽民主席曾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学中可利用计算机向学生出示一组难度渐增的练习题,让学生做出回答,计算机会及时给予评判和指导。练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固定出题,也可以是随机出题,根据教师所给的课目、章节、题型、难度等灵活出题,增加练习的智能性,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计算机会自动给出必要的提示或辅导,从而巩固所学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很快形成技能技巧。
3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作用:整合之后,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尤其是根本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的农村孩子们,以前也只是瞪着一双大眼睛竖起耳朵听老师讲外边的世界,讲课本以外的从未见到过的人事物。随着互联网、家庭电脑的普及,他们的知识面大大增加。另外,信息技术的结合之后,需要什么资料信息教师都可以通过电脑,电视,远程接收或者光盘传递给孩子们,图文的并茂,内容的丰富多彩,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一节课后的效果也大大的提高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之后,学生们上课时改变了老师在前面讲学生们在下面听的学习模式和环境,老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主人翁的感觉,真正自己去看,自己去查,自己去学,自己去整理和探究。一成不变的模式终于得到了改变,孩子们接受了新鲜事物,学习更加有自主性和探究性了,模式的变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方式是学生们喜欢和赞同的。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是进行讨论交流的,这就需要学生能不断地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在具体的任务驱动下,自然而然地熟练和掌握了信息技术,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4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激励作用。《新课程标准》中,充分强调了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评价虽然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一提到评价,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考试,想到的是教师评语。以往的评价标准是把数学评价作为一个筛子,更多的是起到选择与淘汰的作用,结果导致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对数学没有兴趣,在数学面前自信心受到极大伤害,很多人以一种被淘汰的心态走向社会,这种心态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过分强调了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尚未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0.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篇十
一、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 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 内容 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 教育 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提出了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 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 现代 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 问题 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自觉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
1.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结果本来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 理论 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可以象“ 研究 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例如:学习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位截正方体产生的截面的形状,传统教学往往借助切萝卜或橡皮泥等实物情景活动来比划讲解,结果大部分同学还是一知半解。如果说对截面是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矩形的情形,学生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对截面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的情形学生就很难想象了。现在利用“z十z”智能教育平台,一切都迎刃而解。通过演示,学生能真切感受截割的过程。如果人手一机的话,学生就可以亲自动手,改变平面的位置,从不同的方位感受截面的形状了。又如利用“z+z”进行“24点游戏”,在游戏中,计算 机自动出示4张牌,你可以通过鼠标拖动各张牌并添加 和括号进行运算,计算机除了给你作出评判外,还会告诉你所有的解法,大大提高了学生训练的效果。再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前都是用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但由于实际操作起来都有误差,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无论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这无疑大大地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欲望。2.动态图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人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z+z”智能教学平台里,对各种正多面体直接用鼠标一点便可以画出来,你还可以进行操作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平移、旋转、缩放、分割、取截面、表面展开以及把空间的多边形放到平面上看等,这些操作用实物是难以进行的。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或”z+z”智能教学平台里,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手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3.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上数学课总是离不了要画图,这些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或“z+z”智能教学平台,一个菜单命令就成了。再如制作七巧板,然后利用七巧板移动变换后拼各种美丽的图案,以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剪七巧板,然后粘贴,现在利用“z十z”制作起来就十分方便。又如:“图形的平移”,先告诉计算机平移方向及平移距离(一个向量即可),再选中平移对象即可完成平移,既简单、明了,又直观、形象。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三、整合的定位
1.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并大量使用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领悟成为数学教学的特殊要求。因此,整合必须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在每个学期初,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召开研讨会,把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确定哪些教学单元或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化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开展“数学实验”,把概念教学情景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然后具体分工,谁负责哪部分内容,组织教学资源(上网查找、自制课件等),哪些工作可以交给学生去完成等。教学时,老师把各自组织的课件或教学资源存放到校园网上供全体数学老师 参考、使用。整合中,我们关心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课程本身。
2.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
11.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篇十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课程;整合
1寻求高层次整合方法
目前,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这个领域中,市场上已有一定数量的理科教学软件,但能够真正适合教学的却不多,加上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是很高,很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现象呢?目前许多教师在Internet网络上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把自己制作的课件、教案、论文等放在该网站中,同时还把其它网站已有的课件通过链接功能融合到自己的课件里,这样其它教师和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课件,克服了传统的“软件包”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缺点,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充实了网上学科资料库。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网络终端通过Internet网络来访问这些网站,进行教学的探讨和巩固性学习。
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分离的局面,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内或课外的运用朝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一更广阔、更深层的方向发展…。
2发挥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功能
2.1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中学物理是实验学科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在目前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
例如,做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由于常现实验仪器和环境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误差较大,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如改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利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的形成。
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
2.2运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虚拟实验室,发挥学生自主探索性实验作用:网络虚拟实验是在web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件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学生可通过鼠标的点击及拖动操作,进行虚拟实验。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金方位的开放性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探索研究性理论教学模式依托由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地收集信息、,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利用网络资源,增进课堂教学效果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养。
例如,在物理中《浮力》的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然而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打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
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除此我们还应该了解学科发展形势,及时把握教学动态。通过Internet网络小的权威网站查看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可以做到紧跟形势,在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的调整。从权威网站或重点中学网站上的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卷,用来给学生作测试题和平时练习。这些题目往往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其次,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网络的交互性给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E—mail,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一系列教育网站的教育论坛。
12.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篇十二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概述
现阶段,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是比较原始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 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改变较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一直是我国教育界面对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 计算机及网络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工具, 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比较流行的话题。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无疑为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讨论的重点是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所以, 这里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必然会出现与其有关的数学课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数学领域的空间。
另外, 计算机作为一种高级的智能处理工具, 比如:它的计算能力是任何人也不能与之相匹敌的, 所以, 计算机有助于数据的处理, 并具有良好的模拟功能。前几年, 数学界的“建模”思想可以说是比较新颖的, 其实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 其效果会更好。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影响着数学界, 不论是范围还是结构, 其方法和内容也不断地发生着改变。这使得数学更加的生活化, 使数学的研究领域更加的广泛。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融合的措施, 对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有积极的意义。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模式呆板守旧
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什么?简单地说, 就是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接受什么。可以看出, 学生一直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还有一点, 课堂是教学的唯一场所, 而教师永远是主角, 学生没有过多发挥主动性的机会。再有就是教师传授的内容全部是以课本知识为主, 课本上怎么说, 教师就怎样去教, 教师的作用很难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已经完全地被人们所接受, 在人们心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如果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就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适宜的学习环境。首先, 改变教师的角色, 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得课堂更有活力。
2. 信息技术应用不当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课程是教学的主体,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 我们应该认清教学本质。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教师, 有的却认识不到这点, 从而导致教学主次颠倒, 教学效果不佳。网络教室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学科教学, 所以, 虽然提倡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之中, 但也不能盲目地依赖于信息技术, 否则, 只会适得其反。其次, 把信息技术与课程简单相加。在初中数学课程整合中, 有的教学过程和传统的课堂没有区别, 只是课堂换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室, 课本变成了课件, 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变成了网页, 缺乏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与学的方式及教学评价等相关因素的思索, 这种整合流于形式, 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更是作为资源、环境、内容等融入到教学之中的一种理念。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1. 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学问题更加形象化, 情景更加真实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 出现了一种可以人机交换的情景模式。在这种情境下, 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逼真的环境模拟。由于好奇心的驱使, 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充分地调动大脑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求学热情。这种人机交流模式可改变以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进行学习。
2.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教学最重要的不是教师教了多少知识, 而是教会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复杂多变的数学运算中, 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抓住其中的方法, 而不是仅仅学会几道复杂的运算题。运用拥有丰富资源的多媒体课件可帮助学生掌握“渔”之方法。
3. 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 为每一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知识, 也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知识, 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把学习变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快乐过程, 汲取更多养分。
4. 化静为动, 化抽象为直观, 进行发现学习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 但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 但又是动态的。教师教学呈现知识的空间是有限的, 但知识反映的内涵是无限的。而体会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限与无限往往是数学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都是通过一张嘴、一只粉笔、一块黑板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机械地记忆, 且大多只是通过不断地模仿运用才掌握数学知识的, 对于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形成过程无法亲身接触。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决定了它往往难以想象、理解, 利用多媒体可以将静态知识动态化, 可以使一些知识、学生的思考过程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达到使学生领会、突破难点的目的。
5. 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来, 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各种各样的教学材料, 其视频功能可以为教学提供逼真的教学环境, 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学习知识内容, 充分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活跃学生的思维以及课堂气氛,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
四、总结
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时空界限。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 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新型教学类型,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传统教学的不足, 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曹乃清.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J].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 2011, (4) .
[2]王琳.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例谈使用几何画板的教学感想[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 (8) .
[3]陈建.浅析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0, (24) .
13.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篇十三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双龙街乡初级中学 陈云
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己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个个层而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既是新世纪、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在新的技术环境下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进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就分别从整合实践的背景意义、实践的结果与分析、实践的反思等方面谈谈。
实践的背景和意义
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是适应当前教育形势发展需求的。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的发展。2001年7月教育部又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新课程大纲或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鉴于此,我们开展这一实验是顺应当前教育发展形势的,是于当前教育发展形势相吻合,相适应的。
2、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整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初中数学教材中也出现了诸如“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等数学实验的内容。但是,目前国内的相关实验研究主要是探索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设实验课的一般性操作。对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等问题,涉及得很少。因此,进行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的研究,是全面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3、师生欢迎 我们设计了《教师应用计算机技能情况调查表》、《教师运用常见工具制作课件情况调查表》、《教师使用教学课件来源情况调查表》(共250份)、《学生对应用媒体手段教学所持认可度调查表》(200份)、《学生方面的调查表》(250份)、《教师对学科整合掌握情况调查统计表》(40份)。经调查统计发现:①教师应用计算机技能情况。有80%的教师会基本的WindowsXp操作,能利用Word或Wpsoffice进行文字处理的占67.6%,表明已具备制作电子教案和使用课件的能力,但是具有编辑、开发教学资源技能的教师比例还比较低,如会上网查找教学资料的占56.8%,会收发E-mail的仅占43.7%。同时年轻教师与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青年教师在操作系统和网络技术方面占较大优势。②教师运用常见工具制作课件情况。约有60%的青年教师掌握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课件制作工具,他们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的生力军,但目前他们的制作水平还很低,制作的课件缺乏交互性、动感等。③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来源情况。青年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中有10%的直接采用商品软件,有40%直接采用网上下载软件,有12%直接采用自制课件,这说明教学软件不足或质量水平很难满足实际教学要求,成为制约“整合”的瓶颈。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青年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中有45%采用加工改造后的教学软件。④ 学生对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大体上持欢迎态度。⑤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仍存在不足。⑥学生在除信息技术课外的学科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极少,让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究开展交互式学习的机会每学期几乎没有。⑦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理解,但当前尚未达到我们的初衷。⑧学生自主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有待加强。⑨75%的学生对“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教学中持欢迎态度(包括非常欢迎),20%的学生持一般态度,只有5%的学生持不欢迎态度;30%的教师对“学科整合”掌握,15%的教师稍微会一点,55%的教师希望多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实验研究。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师生对于“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是很欢迎的。
4、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是打造新时期现代化学校的需要。我校是一所现代化的农村综合示范性中学,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流的省重点综合性中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现代化的学校需要现代化的设施和能熟练使用现代化技术,有现代化理念为指导的教师研究学校的发展方向,明确学校发展给自己的发展目标,然后将技术、理念、方向有机地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师师合作、师生合作、人机合作、生生合作,发扬合作精神,为较好地实现以上目标奠定 了基础;学校有一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他们有各自的优势,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对信息技术的接受与应用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年轻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不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的长处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以课件为依托,以丰富的知识为载体,可以将老教师丰富的经验和年轻教师计算机技术的长处,快捷地扬长避短;我校的学生情况是在张掖市普通中学中属于中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基础不很扎实,学习目的性不很明确,学习方法尤其不够科学,学习兴趣不高,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做文章,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上做文章。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以其特有的长处,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上起到独特的作用。以上情况表明:我校这样的校情,既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长处,也是短处。正因为如此,整合课题研究对于学校才更加重要与迫切,更有现实意义。通过整合实践,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14.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篇十四
0
论文类别: 教育学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论文标签:数学教育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数学课堂论文 论文作者: 裴俊英
上传时间:2012/11/7 10:06:00
【摘要】:本文讨论了新课程背景下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内容,整合的必要性和整合的方式;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的整合,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关 键 词】: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有机整合
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信息技术的深人应用,催化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本文结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的必要性、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整合的定位和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提出了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自觉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
1.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结果本来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可以象“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例如:学习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位截正方体产生的截面的形状,传统教学往往借助切萝卜或橡皮泥等实物情景活动来比划讲解,结果大部分同学还是一知半解。如果说对截面是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矩形的情形,学生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对截面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的情形学生就很难想象了。现在利用“Z十Z”智能教育平台,一切都迎刃而解。通过演示,学生能真切感受截割的过程。如果人手一机的话,学生就可以亲自动手,改变平面的位置,从不同的方位感受截面的形状了。又如利用“Z+Z”进行“24点游戏”,在游戏中,计算机自动出示4张牌,你可以通过鼠标拖动各张牌并添加和括号进行运算,计算机除了给你作出评判外,还会告诉你所有的解法,大大提高了学生训练的效果。再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前都是用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但由于实际操作起来都有误差,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无论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这无疑大大地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欲望。
2.动态图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人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Z+Z”智能教学平台里,对各种正多面体直接用鼠标一点便可以画出来,你还可以进行操作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平移、旋转、缩放、分割、取截面、表面展开以及把空间的多边形放到平面上看等,这些操作用实物是难以进行的。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或”Z+z”智能教学平台里,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手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3.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上数学课总是离不了要画图,这些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或“Z+Z”智能教学平台,一个菜单命令就成了。再如制作七巧板,然后利用七巧板移动变换后拼各种美丽的图案,以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剪七巧板,然后粘贴,现在利用“Z十Z”制作起来就十分方便。又如:“图形的平移”,先告诉计算机平移方向及平移距离(一个向量即可),再选中平移对象即可完成平移,既简单、明了,又直观、形象。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三、整合的定位
1.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并大量使用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领悟成为数学教学的特殊要求。因此,整合必须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在每个学期初,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召开研讨会,把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确定哪些教学单元或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化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开展“数学实验”,把概念教学情景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然后具体分工,谁负责哪部分内容,组织教学资源(上网查找、自制课件等),哪些工作可以交给学生去完成等。教学时,老师把各自组织的课件或教学资源存放到校园网上供全体数学老师参考、使用。整合中,我们关心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课程本身。
2.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
整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做一个课件,一节课热闹下来,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建构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为原则,因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在所开展的整合研究中,我们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会适得其反。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
3.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整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用句通俗的话来说:“麦当劳来了,大米饭还要吃”一讲到整合,我们老师就以为每节课都要用电脑来教和学,其实整合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同时,学生的活动不应是自由活动。“一节课过去了,学生敲了半天计算机,却收获不大。”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计算机。要讲究实效。整合,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把各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我们开展的整合研究中,在学期初就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对一些用传统方式来教,效果一样或更好的,我们一定用传统方式来教。例如有理数的运算、方程和方程组的求解等,用传统教学一样奏效;但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以及许多几何问题等,则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教,直观、形象,能展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其效果与传统教学很相比难同日而语。
4.应不过多加重教师的负担为原则
整合能否成功,关键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自觉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不可否认,运用信息技术加重了教师的许多负担,但如果付出与收获的比值不能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那么就会严重挫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使得整合成为一句空话,这就是有些地方整合热闹了一阵之后又沉寂下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在开展整合时,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主要策略是:充分利用几何画板和“Z+Z”智能教学平台等数学教学软件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尽量即插即用、即时互动,尽量不做大型的、整节课播放的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彩,拿来、修改、整理;科组资源做到共享,各教师所用过的、整理过的教学资源都存放在校园网上,供大家选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一些资源的搜集工作交给部分学生去做,既帮助了老师,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等。这样,我们的整合实验进程比较顺利,大部分教师尝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甜头,积极投人到整合的实践工作中。
四、整合中常见的课型
根据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功能,我们认为整合常见的课型包括:演示型、实验型和网络型。
1.演示型课。它在整合的初级阶段被广泛地采用,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图、文、声、动画的演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以多媒体的形式解决教学难点,使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符合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教《丰富的图形世界》时,我就做了一个演示课件,从网上和一些教学光盘搜寻到许多精彩、漂亮的图案让学生欣赏:有卡通、建筑、商标、道路、风景名胜;有体育器材、球类、服装、家庭用品;还有七巧板、几何体、优美的数学曲线等,琳琅满目,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给点燃了起来。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设计展翅飞翔的蝴蝶动画,让静止的图形“动”起来,形象生动,学生较容易理解轴对称图形这一个概念。
【压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推荐阅读: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的整合12-11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08-26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的有机整合09-27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实施07-22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实施计划06-23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尝试07-06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索07-14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11-16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与体会论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