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新时期(共8篇)(共8篇)
1.三农问题新时期 篇一
新时期士官婚恋问题浅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士官在部队里不仅有自己的工资收入,大部分人也会接受家庭的经济支援。而现在的青年普遍早熟,社会风气对两性关系又日渐宽容,士官婚恋问题则显得尤为让人关注。
一、士官婚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士官婚恋呈现年轻化趋势。
士官既区别于士兵和以往的志愿兵,又不同于军官,当他们真正面对婚恋时,一些现实问题也随之摆在了面前,可谓困惑多多。有的士官入伍前就有女朋友,有的士官在服役期内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女朋友。好像没有女朋友是很没有面子的事,尤其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是过多牵扯个人和管理者的精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部队新装备的换代周期日益缩短,这就要求作为技术骨干的士官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科技知识,熟练掌握新装备,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本来是学习业务,钻研技术的大好时光,士官过早地恋爱必然会分散自己的精力,在学习和训练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不少新士官交朋友后,课余时间多是忙着写情书,打电话,加之一些新士官对婚恋问题心理准备不足,情绪易受恋爱中喜怒哀乐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影响干工作的劲头。由于新士官多是工作在一线连队,婚恋问题增多,自然会分散基层带兵人的精力。
二是给部队的管理教育带来影响。出于一些现实因
素的考虑,个别士官有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想法,他们明知这样做与有关条令规定相违背,却还心存侥幸,悄悄托人帮自己介绍。也有一些新士官找对象时出于虚荣等多种心态,刻意回避士官和以前志愿兵的区别,这些都难免会给以后的婚恋生活造成隐患。还有一些新士官把希望寄托于报刊、杂志、网络的征婚广告上,期盼通过媒体找到“心上人”,而没有过多 考虑征婚女方人员成份的复杂性,给部队保密工作带来一定的新问题。
三是增加个人感情和经济负担。由于新套改的士官大多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婚恋观不确定,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有的士官纯粹是为了凑热闹,表现突出的是频繁地调换女友。这种婚恋观容易造成感情基础不牢,致使婚恋失败,对于这些年轻的士官来说承受能力较弱,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轻生”念头,可能还会造成报复心理,引起严重后果。再有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温馨浪漫的生活方式,这些方面都需要金钱做坚实的后盾,这无疑是对士官一个严峻的考验。
四是对部队晚婚晚育政策也会带来冲击。士官在兵员中所占比例较大,而且遍布机关、连队、技术分队和战斗班排等各种单位和各个部门,这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最直接影响就是管理对象的数量空前增多,涉及面更为广泛,情况更复杂,也将带来教育难跟上,人员难监控,孕情难掌握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在国家
不再统包士官工作安排的新政策条件下,尤其对于那些服役期不满12年,需要自主择业的士官而言,很容易滋生“不吃公家饭,何必守严规”的消极抵触情绪,如果我们的思想教育跟不上,监控措施不得力,就很可能因为士官计划生育自律性的减弱而影响部队贯彻计划生育国策的大局。
2、士官在驻地恋爱结婚对部队建设的影响
这种“驻地恋”婚恋观念在士官中有一定的“市场”,随着士官队伍的不断壮大,立足在部队驻地恋爱成家的现象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有增大的可能性。非驻地户口士官在驻地找对象建立家庭,对于稳定士官思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的后顾之忧也明显减少,但是给部队的建设却带来了许多影响。
一是“小家庭观念”增强,责任意识淡化。部分士官在当义务兵时想的是如何好好干工作,为将来入党和改选士官创造条件。现在士官牌子扛上了,便感到目标实现了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同时也为自己着想的多了,整天忙着与驻地女青年恋爱,工作上没当义务兵时的那种干劲了,在思想上降低了工作和学习的标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于已成家的士官表现更为突出的就是有家庭琐事牵扯,自感精力不够,也致以造成爱岗敬业的思想淡化,图安逸想舒服的思想有所抬头,久而久之,小家庭的温暖冲淡了献身国防的意识,有的甚至不愿再与士兵同吃、同住、同娱乐,职责意识明显淡化。
二是恋爱不当会诱发纠纷,军地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官同志把目光瞄向驻地姑娘时,也引发出各种不同的问题,部分士官与驻地女青年的恋爱纯粹是属于不正当行为,他们之间的相识多是在歌舞厅、酒吧、发廊等娱乐场所,这种男女关系,也必定是维持不了多久的,等关系恶化后,会出现女方纠缠不清,对我们的士官同志进行欺骗、讹诈,进行报复行为,以至于大打出手,在部队中造成恶劣的影响,还有部分士官同志的驻地恋观点是受西方性解放思想影响,在与驻地女青年的接触中,多是谈一个甩一个,完全是一种寻求不正当的两性关系,这种关系处理不好,会与驻地群众发生纠纷,为驻地部队在群众中的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是受社会不良影响,扰乱部队正常秩序。部队是个特殊的群体,有其特殊的职能,与地方青年的交往或多或少会受不良习性的影响,时常做出有损军人形象的事。过多的交往也会使电话、来人、应酬等方面远远增多,并且遇有什么活动,请假外出现象也就比较普遍,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再有把不良习性带入连队,也会在部队中造成不良的后果,给部队的管理带来不小的麻烦。
四是转业安臵难度大,分散领导的精力。非驻地户口士官在驻地找对象建立家庭后,导致其转业大部分选择在驻地,给驻地转业安臵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同时有的士官在工作安臵问题上碰到难题后,利
用离部队近的优势回部队求领导帮忙,无形之中增加了领导的工作量,分散了部队领导的工作精力。
3、其它一些婚恋问题
“内部恋”是士官套改后出现的又一新问题,在士官群体中,男女士官共同生活,共同工作,日久生情,还有军官与士官间的恋爱也有所表现。“内部恋”的出现无疑对领导干部是严峻的挑战,不仅影响内部的正常秩序,还有可能造成不良的风气,在官兵队伍中树立了不良的形象,使部队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下去。还有部份在部队服役期限比较长,无心顾虑婚姻生活的大龄士官同志们,当有心考虑自己的婚姻问题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若不加以引导,有可能精神受挫,认为自己被社会所抛弃,连基本的婚姻问题都无法解决,导致本人也会消沉下去,以至于影响连队的正常生活。
二、士官管理中存在主要婚恋问题的根源
1、新士官过早婚恋原因分析
一是自我认识错位。士官制度改革后,在为数不多的士官群体中,有的士官轻“士”重“官”,认为士官也是“官”,应该享受“官”的待遇,“兵”味变淡,“官”味加重,时时处处以军官看齐,再有就是经济条件较以前也不同了,内心深处也“蠢蠢欲动”起来。
二是攀比思想严重。成为士官后,经济上宽裕起来,使得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爱美”心理逐渐显露出来,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有意或无意识地相互攀
比。本不想急着找对象,但看到别人和女友“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时心中既羡慕又嫉妒,于是在“不甘落后”的思想驱动下,也想跟着感觉走一回。更有甚者,个别已有对象的人还萌发了嫌“农”爱“城”,嫌“贫”爱“富”,嫌“丑”爱“美”的喜新厌旧之念。
三是交往增多,恋爱更趋明朗。士官大多二十一二岁,正值生理成熟阶段,当义务兵时年龄比较小,兵龄比较短,加之部队严格的纪律使之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追求异性的心理也长期受到压抑,随着兵龄年龄的增长和特殊的专业性质,与异性接触的时间、机会日益增多,“逆反”心理也与日俱增。
四是父母的急切催促所致。子女套改为士官,做父母的以为时机成熟,该为他们找对象,这种现象在农村籍士官身上反映比较明显,也是受到农村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为续“香火”而着急的缘故。
2、士官在驻地恋爱成家的缘由
一是追求婚恋生活的自由完美性。军人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存在“离家远”,“回家难”,“假期短”,每次回家探亲休假时,虽有“红娘”牵线搭桥与女青年见面,但由于接触时间短,双方了解不够,再加上有些女青年择偶观念的变化,导致部分士官往往有“好日子”先过的婚恋思想,追求的是花前月下,成双成对,生活完美,不愿受“分居”之苦。在驻地找个理想的意中人并不难,而且可以经常见面,增进感情,结婚后可以双宿双栖,何乐而不为?
二是士官原籍与驻地经济条件的差异。士官制度改革后,由于实行“三级六期”的合同制,服役年限可以由自己选择,少数家在农村或家乡的条件不如部队驻地好的士官,又萌发了在驻地谈对象、组建小家庭的想法。他们感到在驻地找对象,既可以解决青春期感情饥渴的现实问题,又可以相互了解增进感情,加速发展,打算找到合适的对象先谈起来,条件成熟后,立即退役完婚。
三是军地交往增多,创造了更多的条件。随着部队的体制改革,与地方的各种交往也逐渐增多。由于士官有其特殊的身份,非“官”,也非“兵”,在与地方交往中次数更多,机会也就多,同时也为“驻地恋”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在军民共建活动中,士官单独到共建单位的时机多,与地方女青年交往也就增多,还有部分士官利用军训、联谊等活动与地方女青年乱拉关系,致使“驻地恋”发生。再有就是随着兵役制度的改革,士官在生活,住房等待遇方面得到了较大提高,与军官相差无几。于是,驻地女青年开始把择偶的目光盯在士官身上,频频将“红绣球”主动抛向士官。
3、其它婚恋问题透析
部队这个特殊群体有其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在男女共同工作、生活的经常接触中,难免不会遇到各种感情问题。如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就需要同事与战友之间的安慰,男女心事最为敏感,也最容
易化解对方的心理障碍和工作生活上的烦恼。还有由士兵改选为士官后,身份与军官接近,有般配的想法,造成官兵恋。
三、解决士官婚恋问题的主要对策
士官婚恋状态的变化,是兵役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正常现象,也是士官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若不加以及时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则会成为影响部队的全面建设、社会稳定及士官个人成长进步的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单位和一线带兵人,一定要认识到士官管理教育的特殊性,特别是要重视士官婚恋问题的复杂性,针对他们的特点和实际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心的教育,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注意疏导和校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耐心地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从思想教育入手,引导新士官确立好健康向上地婚恋观。由义务兵转改士官,是士兵军旅生活中的一大转折,进入士官行列后,他们除了工作外,婚恋成为他们普遍关心议论的“焦点”,能否正确对待和处理婚恋问题,对于他们的成长进步、作用发挥以及部队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要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入手,加强士官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注重对士官个人道德休养、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士官的生活品位,使他们认清沉湎婚恋的危害,主动打消早找对象的念头,把
精力转移到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上来,特别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婚恋与工作的关系,积极响应“晚婚晚育”的号召,不过早结婚成家,集中精力在本职岗位上有所进步、有所成绩、有所作为;要引导他们正确把握择偶标准,不以“财”择偶、以貌取人,把爱情建立在志同道合,忠贞不渝上。
二是建立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管理。士官在服役期间涉及婚恋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管理的问题。要像对干部那样加强对士官婚恋的审查关,防止他们畸形婚恋。一方面,要加强对士官婚恋情况的了解,掌握其婚恋的基本情况,建立士官婚姻登记,审批制度,要求士官必须按照《婚姻法》和总部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婚恋行为,并使其健康正常地发展,使他们的婚恋时时臵于组织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下。真正做到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违反规定者,要严肃查处,绝不能迁就照顾。另一方面,要严格结婚条件和规定,申请结婚的士官必须达到法定条件和晚婚年龄,保证婚姻的合法化。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根据部队实际,第一期士官原则上不应结婚,进入第二期的士官申请结婚也要从严控制,保证初级士官能够集中精力,安心工作,不断争取进步。对擅自在驻地找对象的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理,要敢于“唱黑脸,动刀子,下狠心”,做到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批,堵塞非驻地户口士官在驻地找对象成家的渠道。
三是做好士官的婚恋工作,家庭影响是重要的一环。在众多的士官队伍中,大多数农村籍士官的婚恋还由父母承办,或者家庭介入的现象也比较多,在解决好这些士官的婚恋工作时,就要家庭、亲属的配合力。要想减小开展工作的阻力,提高工作成效,就应尽可能取得亲属的配合与支持,发挥亲属的“亲合力”,争取里应外合,做好工作。同时向他们宣传我军士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部队有关婚恋问题的政策规定,使新士官家长主动配合部队做好新士官的婚恋工作。
四是发挥军地作用,解决士官的实际困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某些地区军人择偶难的问题确实比较突出,为此部队要从关心士官角度出发,为他们排忧解难。首先在搞好正面教育和管理的同时,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并积极主动地同地方妇联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向他们通报士官在部队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广泛宣传他们献身国防,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以求得地方姑娘的理解支持。其次,对一些婚恋“困难户”在休假等方面要采取倾斜政策,使他们有时间、有机会处理自己的个人问题;再次,部队有关部门对在原籍安家的士官,在其子女入学、住房、家属就业等问题上要尽量与地方协调予以关心和照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三农问题新时期 篇二
(一) 中国农民收入的特点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主要表现为:1.靠“小农业”为唯一收入来源的格局已彻底打破, “大农业”收入已从整体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3.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现金增收的主要来源。
(二) 造成中国农民收入现状的原因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所有的发达国家城乡差别都比较小, 根本性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而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有较大的城乡差别, 无论社会和经济制度如何。当然, 这仅仅是一个基础性原因, 绝不是唯一原因。好的体制会有助于缩小差距。国民经济结构不够合理, 我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均衡的。在GDP方面, 我国农业所占的比重已经降低到15%以下, 而农业就业在整个社会就业中所占的比重却仍然高达50%。如果不考虑税收等因素, 粗略地说这大致意味着50%的人分享15%的财富。因此, 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就是必然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结构比例 (农业就业比重与农业GDP比重之间的比例) 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形成了高度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 农业就业比重越高, 农业GDP比重越低, 城乡的收入差距就越大。农业内部结构 (主要是指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结构) 很不合理。平均每个农户的经营面积只有0.5公顷左右, 大致相当于欧盟的1/40, 美国的1/400。即使与农业经营规模较小的日本和韩国相比也要小得多, 大致相当于其1/3。
二、农民收入增长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 农村劳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体, 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 而经济体制改革最初就发轫于农村, 亿万农民是改革的实践者和重要的推动力量。中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最直接地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工作中的实践意义。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会议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 使他们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走上富裕道路;也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才能让广大农民真心实意地拥护和高度自觉地实现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增加农业有效投入, 经济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农民增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 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全面、不平衡, 差距主要在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农村生产力落后, 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因此,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增加农民收入, 将贯穿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
三、提高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
(一) 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 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首先是要在切实保护耕地,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 以市场为导向, 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 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和质量结构, 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 加快农作物更新换代, 全面提高农作物质量, 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其次是要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 优化农业结构。尤其是畜牧业, 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对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向前可以带动种植业, 向后可以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目前, 我国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大约为30%, 而发达国家已达到60%-70%, 我国发展畜牧业的潜力很大。
(二)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使农产品在加工转化中增值
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就必须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农村的城镇化, 农民的市民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要充分考虑到每个环节的作用, 让每个环节在转化中都发挥功能作用, 使每个环节都搞增值, 促进农产品在转化中提高效益, 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 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 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 我国正好相反, 是7:1:2。因此可以看出, 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大。
(三) 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加入WTO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市场开放的程度, 国外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将降低, 传统的进出口调控手段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 特别是在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补贴等方面的规则将出现重大的改变。如果考虑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质量、经营管理上的优势, 对我国农业的挑战和冲击是严峻的, 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加入WTO后, 我国农业要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必须认清我国基本国情, 找到和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四)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增加农民收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解决农业问题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从发展趋势看, 农民从传统农业领域增加收入的比重将逐渐减少, 从现代农业、与农业相关领域和非农业领域增加收入的比重会逐步增加。比如, 传统的大田作物增收将减少, 大棚、温室作物增收将增加;传统的畜禽养殖增收将减少, 现代化的规模养殖将增加;单纯搞种植业或养殖业增收将减少, 把种植、养殖、加工结合起来增收将增加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要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选择课题, 突出重点, 联合攻关, 实现创新。同时, 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扶持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服务组织,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五) 加大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农业是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 需要支持和保护。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民增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更要加大支持和保护的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从社会来讲, 各行各业都应当支持农业, 承担相应的义务。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 使农民利益得到保护, 使农民收入不断得到增加。
(六) 加快城镇化过程,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 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这是促进我国农民增收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只有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劳动力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通过城市化才能提供较多的二、三产业就业机会, 城市化也会提高非农业用地的使用效率。。
总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首先要考虑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 将有利地推动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容桢.浅谈农民收入现状与对策[J].东亚经济评论, 2005 (8) .
3.新时期民生建设问题探析 篇三
关键词:民生;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22-02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民生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所谓民生,就是民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生计,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之后,在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问题也是“重头戏”,是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关注、热议的焦点。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论述中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持续不断地解决好民生问题,就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早日实现‘中国梦上来。”党和政府必须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一、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的现实状况:成就与问题并存
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实践中,我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各阶段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保障和改善,中国人民的民生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国民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医疗卫生状况逐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以及社会安定和谐发展,我国民生问题的改善成效显著。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表现方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民生问题不仅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计问题,而且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许多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因此,党和政府“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二、民生建设的基本框架:“四位一体”
新时期民生观内涵丰富,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观相互贯通,一脉相承。十八大报告吸收了十六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理论成果,与时俱进,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了明确阐述。“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生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改善民生的内容主要涉及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有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笔者结合当前我国民生建设的现状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有关民生“中国梦”的新理念,从“核心立场”、“终极目标”、“根本途径”、“动力机制”四个方面来阐释当前我国民生建设所蕴含的内容。
(一)民生建设的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同时,还强调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并且,始终贯穿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的全过程,党和政府所有一切工作的重心都要围绕这个核心立场。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历代领导人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中国的民生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民生建设的终极目标:社会和谐
民生问题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建设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丰富,它涵盖了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环境保护以及社区建设等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党和政府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人民共建共享的原则,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推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不断夯实实现民生“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同时,必须将社会和谐作为党和政府长期不懈奋斗的目标,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总之,民生问题的改善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指导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胡锦涛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民生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党和国家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建设变为“五位一体”建设,把生态建设也纳入其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好各方面的发展,加快民生问题的改善,实现经济和社会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使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加殷实。
(四)民生建设的动力机制:制度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从制度入手,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用制度来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使民生建设在制度框架下展开。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已经把加快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医疗等领域的制度建设作为党和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理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束缚人民群众积极性发挥的一切旧体制和旧观念,为新形势下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促进民生建设。
三、高度关注民生建设的重要意义:民生“中国梦”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兴亡更替,而且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明确地揭示了中国梦的实现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同时表明了中国梦的实质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具有高度一致性。“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和根本动力。党和政府在领导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做决策都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树立“大民生”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解决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定不移地支持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总之,民生的建设,有利于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13-03-17)[2013-03-17].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2635.htm.
4.发展新时期文化馆问题对策 篇四
进入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新时期,如何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不断提高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已成为当前文化馆共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之一:功能定位与公共文化
关于文化馆是干什么的争议,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文化馆受到经费、体制等方面的限制,其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很难得以及时拓展和强化,对大众的吸引力不断减弱,最终导致公众对文化馆功能定位的质疑:一是认为文化馆政治色彩太浓,依然作为政府意志的延伸物生活在计划经济的怪圈中,主要围绕党委政府的意志开展形而上的仰视服务,而公众很少能真正享受到普遍的、直接的文化权益;二是部分文化馆在市场经济面前过于激进,盲目地走产业化的道路,最终迷失了自己,淡化甚至丧失了文化馆固有的公共服务功能;三是随着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公众对群众文化的口味越来越挑剔,拘泥于传统、服务形式比较单调的文化馆,给人一种作为不到位甚至不作为的嫌疑。
与此同时,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多年来,文化馆的功能定位也得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1981年,文化部颁发了《文化馆工作试行条例》,指出“文化馆是政府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而设立的综合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当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1982年12月,文化部在广西浦北县召开全国文化馆工作座谈会,对文化馆的性质和任务又作了这样的强调:“文化馆应该办成既是开展健康、愉快、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又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阵地,也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辅导中心。”在2003年的《文化馆管理办法》(讨论稿)中,对文化馆的表述是:“文化馆是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政府公共文化事业的一个部分,是普及和繁荣我国群众文化的主导性业务职能部门,是人民群众文化权利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文化馆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对社会进行审美教育和群众文化的艺术普及,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前不久,《中国文化报》又对文化馆的功能进行了进一步厘清,即“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组织和引导反映主流文化精神的公共文化活动;整理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
由此可见,无论怎样争论,文化馆和图书馆、博物馆一样,始终属于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之一。比起博物馆、图书馆相对静止的服务,文化馆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对象更具普遍性、动态性和互动性,发展的空间也更大。因此,在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文化馆的功能只能强化不能削弱。我们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障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权益为使命,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第一要务,高度重视文化馆建设,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充分释放文化馆的巨大功能。
关键词之二:整合资源与大文化馆
经费不足、队伍薄弱、机制不活,是众多文化馆长期存在的三大软肋。面临国家日益重视公共文化建设的新机遇,文化馆要突出重围,大有所为,必须以大文化馆的姿态融入群众文化的大熔炉,努力推进各类群众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
途径之一:关于文化系统内部资源的横向整合。笔者认为,当前,除去大型的舞台艺术,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彼此的渗透日益明显,界限日渐模糊,这在美术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很多时候只表现为主办单位的不同而已。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而言,在书画市场很不景气、博物馆可以承担美术作品展示、收藏等功能的情况下,只有几个专业画师的书画院(当然,那些具有悠久历史和名人效应的书画院除外),其功能逐渐被削弱,甚至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如果将书画院和地方文化馆实行资源整合(书画院可保留牌子),对于美术人才的培养、美术创作的普及与提高、美术考级的发展,应该大有裨益。剧目工作室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方面,剧目工作室面临着戏剧市场日渐萎缩、戏剧创作举步惟艰的尴尬。另一方面,我国已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而暂时承担保护工作的文化馆明显力量不足。面临这样的局面,剧目工作室和文化馆整合(也保留牌子),既可以弥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的不足,又可以成为培养文学(不仅仅是戏剧)创作人才和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
途径之二,关于文化系统地域资源的纵向整合。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几乎在每年的重大节庆日特别是“五一”、国庆、春节长假期间,文化馆都会按照文化主管部门的要求,安排一些群众性文化活动,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市民时有不满的反响,媒体偶尔也会做出《公益文化缘何缺席“五一”》之类的批评性报道。甚至文化馆人也觉得很委屈,毕竟大家做了一些工作,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因为阵地、人力、财力等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却落了个吃力不讨好的结果。笔者认为,在城区发展日益一体化的中小城市,如果把市文化馆与政府驻地甚至周边的县区文化馆整合到一起,充分发动辖区的地主优势和民间业余团队的作用,以大型活动带动小型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并形成互动,一定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前不久,徐州市已将市文化馆和两个区文化馆进行了整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徐州市大文化馆必将焕发勃勃生机。
途径之三,关于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与“馆外馆”的设想。对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的“馆中馆”模式,媒体誉之为“朝阳区文化馆开辟了一条‘钱’路铺就公益文化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诚然,任何一种成功的经验都不能照抄照搬,更何况,多数城市也不具备北京的经济基础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但朝阳区文化馆的做法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逆向思维的参照:既然朝阳区能建立馆中馆,我们能不能建立馆外馆呢?
群众文化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开展群众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群众文化的主体始终是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要实现文化馆的开门办馆,使文化馆实现服务功能的真正下移,必须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活动的参与范围和程度上做文章,不断提高群文活动的社会化程度。换句话说,就是要大力整合各种社会文化资源。而要实现各种社会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首先需要寻找一个巧妙的切入点。设立馆外馆,就是按照“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在城区主要社区的就近点建立由市文化馆授牌的编外分馆,或依托学校,或依托大型企事业单位,或依托军营,并以此为主阵地辐射周边。通过文化馆经常性的业务辅导和组织引导,培育一批群众文艺骨干队伍,形成几个业务演出团队,定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调动“馆内馆”周围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以此聚拢群众文化人才,拓宽群文活动网络,形成群众文化活动的人才库和节目源,从而为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提供人才、节目与组织上的保证。
关键词之三:公益性与市场意识
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机构之一,“公益性”是指陈文化馆身份的核心标签。淡化或抛弃了这个标签,文化馆必将迷失方向甚至误入他途。面临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文化馆必须在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性的多种实现形式。既要不断强化硬件设施,加强文化馆内外阵地建设;更要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在更高层面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5.三农问题新时期 篇五
一、什么是三农问题。
2000年初,湖北省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三农”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的总称。其实质是我国城乡产业、城乡收入、城乡社会发展差距过大。通过对我国“三农”政策分析,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并给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的经济收入低,增收难,素质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大。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基础设施不齐全,经济不发达。农业问题: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的东西卖不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二、我国三农的整体现状
三农问题主要归分为三类: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后还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见三农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所谓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一定要处理好三农问题,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2.1我国农业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现阶段我国还是农业大国,在中国,农民也是在总人口中占最大的比例,近几年我国农业的情况总的来说是好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良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总量增加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吃、穿、住、用都有所改善。当然还是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一是人多地少、人增地减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基本靠天吃饭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三是农业生产粗放经营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总之,我们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可估计过高,对农民的富裕程度不可估计过高,对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不可估计过高;对我国农业受气候影响的程度不可估计过低。所以要大力发展农业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在财政支出这一块。2.2我国农村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主要表现在道路交通的不完善,水电通讯网络不健全。而且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展模式也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生产力上,农村的农业结构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没有发展种植多样化,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农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不高,无法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的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使得大量资源浪费,闲置。乡镇企业发展缓慢,使得经营管理和生产模式落后,没有形成一体化农产品市场。农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阻碍了农村资源开发,农村市场健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2.3我国农民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我国已经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接着是如何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特别是在山区,农村发展更加落后,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很多家庭除了基本的温饱外是买不起其他的商品的,经济负担比较重,那些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就更困难。此外,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村户口劳动力,他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都比较低,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在中国,要想致富农村,就必须得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得改变他们那种传统的思想。三、十八大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还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这就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据统计,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4%,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扶贫对象仍有7017万人,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人均医保支出、低保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等都明显低于城镇;特别是2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难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不能真正融入城市,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既然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新政策主要有: 三个公共调整,公共财政,设施等(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二是提高公开透明程度,使公众确实能够了解、监督财政运行状况;三是落实财政责任,给权力以充分对应的制约。);三个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四项补贴,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其它补贴,一个最低保护收购价。两个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六小工程等)和社会事业(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培 训等)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两个主要用于,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好政策关键还在于落实得好,让农民真正受益。我们在实践中感觉到,产业和新村是新农村建设两大要素。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群众既住上好房子更过上好日子。新村是载体,产业是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新村没有产业支撑就是“空心村”,产业没有新村带动就难以发展壮大。
四、解决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着力点
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跳出“三农”抓“三农”,同时要立足“三农”抓“三农”,其根本路径就是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化。
第一,要把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予以通盘考虑、协同推进。
第二,要把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作为推进“三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举措。
深入研究“三农”问题,便不能不触及农村土地制度这一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土地产权关系界限模糊。二是土地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没能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功能。三是土地有偿流转受到诸多限制。
现有土地制度无论从产权界定还是从流转经营上都存在不容回避的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却不能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大的空间,解决不好农民进一步致富问题,从而制约了整个“三农”问题的解决,如何对现有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明确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产权实现形式,赋予农民作为产权主体的应有权利。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是与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比重大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一种现实可行的制度安排,实行土地私有化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探讨集体所有权的产权实现形式,农民作为集体成员如何实现其相应的权益。近年来有些地方探讨实行的“土地股份制”不失为一种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形式下实现农民土地权益分享的有益尝试。
其次,进一步放宽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流转权,促进土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承认土地承包权带来的土地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是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基础。因此,应完善有关法规和政策,确定承包期限内允许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通过转包、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等方式,促进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动。特别鼓励农民把土地租给企业主,由企业主租赁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农民也由此变为“地主”,既可以继续留在土地上给企业主打工,成为企业员工,也可以进入城镇从事新的工作,变农民为城镇居民,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对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土地使用价格,将改变乡镇企业低成本甚至无成本使用农村土地的状况,促进乡镇企业向城镇合理聚集。出让土地经营权获得综合收益如果大于农民的耕作收益,也将对农民出让承包地产生压力和动力,从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形成。
要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建立农民生活保障机制结合起来。对我国广大农村而言,土地仍然是最大的生存保障。如果相应的生活保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农村土地流转便很难得以顺利推进。因此,在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应把农民的生活保障考虑进来,探索一种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民社会保障有机结合的机制,以消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土地流转。
6.新时期我国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思考 篇六
新时期我国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思考
作者:修芳菲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8期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5%,农民的经济收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而农民增收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在分析农民增收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相应建议。
关键词:农民增收难原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121-02
在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农民增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
伴随惠农支农政策相继出台,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已连续6年以超过6%的幅度增长,是20多年来第一次,令人欣喜。但同时也应当冷静地看到,长期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没有根本消除,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来自政府的“输血性”政策,农民增收难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1.1 宏观经济政策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为了扩大内需,启动国内市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张经济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仍然向城市倾斜,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仍不利于农民增收。这两年,国家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居民收入时,对城镇居民采取的增收措施较多而对农民采取的较少;国家对公务员和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增发工资、提高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等措施,使得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在增加,而农民的收入还基本处在自然增长状态。在增加的国债使用安排上,涉农的比重较小。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者补贴等值仍未负值,仍有大量的农业收入继续向非农业部门转移。
1.2 土地流转难,农业技术推广差
当前农民还普遍存在着过分依赖土地的思想,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这种传统的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从而难于提高效益。近20年来,我国坚持科技兴农发展战略,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在推动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科研体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科研与生产脱节,技术推广体制运作效率低,致使科研成果转化率、适用技术普及率不高,一些尖端的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与农户无缘,边远山区仍处在原始的、简陋的传统耕作状态。
1.3 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纯农业户的从业人员中还有17%为文盲。青年农民的素质高一些,但仍然达不到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而46岁以上的中老年农民,35%为文盲和半文盲。具有较低文化素质的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市场意识不强,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不能正确分析当地的资源优势,抓住市场竞争较强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只是盲目跟从,盲目投资。还有的村庄,镇、村干部千方百计从外地引来外资项目,给农民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和服务,但大家就是思想不开放,不配合,致使成型的好项目无法落实。总之,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1.4 农业结构调整不合理
从整体上看,突出表现为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分散性,不能适应市场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农业生产的创立性、效益性处于低迷状态。从结构层次上看,农村经济结构可分为产品结构、行业结构、产业结构三个基本层次,而每一层次都存在不同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产品结构上,不能合理把握资源与市场的“双重决定性”,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缺乏大规模的特色产品、名优产品,产品品种单
一、花色单调、档次不高,产业链条过短,新的合理高效的产品结构未形成。二是农业结构上,作为基础行业的种植业,主导行业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后继行业的林牧副渔业,外围行业的建材、化工、采掘、运输、服务业,期间的比例、规模摆布不尽科学,部分农村尤其是山区缺乏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行业,农副产品加工滞后,生产粗糙,行业结构效益差。三是产业结构上,农业产业内部不完整,产前的良种、农药、化肥、农机等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技术指导与生产管理,产后的农产品储藏、加工、销售及信息服务等环节不协调,产、供、销脱节,农、工、贸分离,农业利润分配不均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关键在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让农民的收入稳定增加,是党的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对于农村的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先后出台了多项对农业补贴和扶持政策,极大地保障和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今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行动纲领。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真正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建立县级财政支农切块资金制度,对上级专项支农资金和本级财政专项支农资金实行切块管理,确保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每年县人大的例会审议财政预算决算报告时,要专题审议财政支持农村预算决算执行情况,使财政支持农业制度化、法制化。二是加大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病险水库治理力度和水利设施的渠系配套工程维护力度,确保安全度汛,确保形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要加大乡村道路特别是山区道路建设力度,提高全县道路通达能力。三是
完善农民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民社保问题。通过实施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帮扶为辅的多元化筹资模式,建立以政府最低保障为基础,慈善、捐款、扶贫帮困为补充的弱势群体救助保障制度。
2.2 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也会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促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开发,进一步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技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依靠科技求发展的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实抓好。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兴农的后劲。科技兴农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事业,因此,必须广开筹资渠道,逐步建立起政府投资为导向、金融贷款为后盾、农民投资为主体、引进外资和社会筹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发挥好科技兴农工作中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快农村的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村土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也让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跳出田园务工增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要积极包装农业科技项目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三是要充分利用当地农村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行股份合作,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形成工商企业“反哺”效益农业的投资格局。四是地方财政要加大支农力度,增加农业科技经费比重;金融部门要不断开发适合农户需要的小额信用贷款、联合担保贷款等贷款品种;在资金的投放置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实行集中投资,重点扶持。
2.3 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首先,加强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到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建立起新的农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其次,加强科学知识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实现农业的突破性发展,需要有突破性的科技支持。要大力加强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知识教育,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和运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科技含量,增加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再次,加强对农民继续教育。中国农民处于教育的最底层,他们先天的教育基础薄弱,后天的环境和条件又限制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继续教育来提高自己的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从而享受现代化给其带来的各种实惠。发展农村继续教育,既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农村城市化的需要,同时还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是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发展农民继续教育,既要解决农民的观念问题,增强农民受训意识,又要健全继续教育机制,使农民的继续教育得以有保障,开发继续教育资源,增加继续教育投资。
2.4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农村的农业结构调整应按照高产、优质、高技、生态、安全的要求,重点抓三个方面。
(1)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优质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再也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考虑更多的是有营养、多样化和优质化。因此,无论是哪类农产品生产,都应该把优化品种、提高质量作为调整方向,成为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增强竞争力的核心。
(2)积极推进生产经营产业化。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把分散的一家一户农民组织起来整体进入市场,在农业产业内部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或贸、工、农一体的经营方式和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化解和防范风险,使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收入、利润、风险以适当的方式合理地分散在农民和公司之间。而且,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贸工农三大产业之间的真正联合和工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非农产品利用资金、信息、管理和技术等优势反哺农业,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3)积极推进生产经营规模化。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进入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土地流动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加强对粮食高产田、蔬菜基地、农民实行承包后退包农田的规模经营。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的生产面积,提高土地生产经营效益。引入企业经营机制,农业企业化是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变成适度规模的企业化经营,形成规模经营格局。采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将资金、土地、技术、管理入股,由农户、集体和多元经济主体组成联合体,进行规模经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投资兴办各种农业基地和种养项目,发展一批龙头农业企业,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基础,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促进农民增收开始,使农民增收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7.新时期会计监督问题研究 篇七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 与会计相关的各类事项范围不断扩大, 业务处理也越来越多样化, 专业化, 国家各相关部门、外部投资者、各类债权人和普通社会大众等等, 对于会计相关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长期以来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管理秩序混乱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如何加强新时期会计监督, 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时期强化
(一) 用健全的法制体系为会计监督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
1.完善相应会计规章制度。法制的健全与完善是权力监督与制约的重要抓手, 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资源的使用和相应权力运行监督, 不仅可以对相关部门和领导干部进行有效考核, 提升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水平, 还能确保改革发展重大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地”。
以《会计法》内的各项规定为依托, 着重联系日常工作实际, 出台与《会计法》相适应的专项法规、制度或者具体实施措施, 是保证《会计法》切实贯彻落的重要前提。同时如果遇到与新形势要求相矛盾、或者与《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有冲突的有关规章制度, 要及时依据相应法定程序予以修订或废除。
2.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做到执法必严。“小智治事, 中智用人, 大智立法。”古往今来, 法治都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 必须做到执法必严, 否则任何法律法规都将只是一纸空谈。目前需要着重解决下列几个问题:首先必须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树立明晰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依法办事、严格执法, 坚决避免在执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问题。接着是要贯彻落实完善的执法体系, 规范各类行政执法行为。在执行各类行政执法程序时遵循严格, 统一的标准, 具体为明确行政决定的要求、明晰行政处罚的标准、落实行政执法的程序等。再次是保证执法队伍建立的有序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要科学合理, 首先在政治觉悟上进行培训, 然后在法制建设上进行培训, 最后在业务能力上进行培训, 从而由内及外的全方面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和实际执法能力。
(二) 以加强内部监督制约为着力点, 全面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
1.及时系统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 比如电商, 云数据处理等等行业的兴起, 与之相关的交易越来越多, 其复杂与新颖程度越来越高, 像以往一样依靠少数管理人员是不可能对各类经济业务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合理的制约的, 只有及时, 系统地修改与完善各项与经济业务相关的规章制度, 才能明确单位内部各个控制环节的责任及其相应权权利, 从而使权利与义务相协调, 进而及时阻止以及纠正偏离原本会计目标的“离题”行为。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上, 应把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作为重中之重, 也就是说要以具体的会计环节为切入点, 深挖实剖, 并以内部联系脉络为依据, 向其他管理环节拓展延伸, 最终形成严密, 完整的内部控制网络。
2.从设置与定位两方面来建立先进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定位问题是任何一个机构得以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同理可得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就是建立一个合理优秀的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一个有序, 科学, 快捷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必要因素之一。如果要使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发挥其无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组织机构就应该在最开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时候, 持两项重要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内部审计监督行为不受管理层和单位其他内设机构的制约, 这是设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二是权威性原则。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结果, 单位管理层和单位其他内设机构要无条件执行。
(三) 加强外部监督, 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
1.规范社会监督, 充分发挥社会会计监督的鉴证作用。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与生命, 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真正独立、公正, 是注册会计师摆脱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各种束缚, 做出公正, 客观的执业判断, 提出针对性意见, 对受托客户的需求和社会公众的需求负责的重要保障。所以建议及时修改并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雇用机制, 由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和委员会等独立性较强的管理层负责选取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2.强化国家监督系统是充分发挥国家监督主导作用的重要保证。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是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者之间要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立法监督是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经济、财务、会计等诸多立法来实施的监督, 前瞻性是立法的基本属性之一, 它的实现基础包括司法监督与行政监督;其中行政监督的主要构成包括财税、工商、审计、等各个方面的监督, 其中落实审定各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财务收支的安排、交纳税款的情况以及贯彻执行国家财政、财务制度等内容是其主要职能;然后司法监督的有效运行主要是通过司法机关对财务、会计违法案件判决情况的公正性, 维护法律法规的立法尊严, 保证会计活动以及相关行为的法制化的客观性来保证的。
(四) 提高会计执业人员素质是优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的重要前提
1.着力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会计基础规范》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规定相关的内容是会计人员素质提高的切实依据, 相关会计人员必须按照职业道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会计工作中的各种行为, 同时不断提高自身遵纪守法意识, 实现由“被动”向“主动”的飞跃, “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根深蒂固地培养起会计职业的尊严以及使命感和荣誉感。向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为会计监督实施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
2.大力规范会计秩序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坚持两手抓, 两手硬的思想。首先必须着力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相关制度, 同时清楚界定会计人员的准入标准;接着制定配套且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对涉嫌职务违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清晰落实不同岗位人员、相应会计机构的各级负责人、各部门会计主管人员的具体职责和明确要求。
3.着力加强会计队伍的学习培训。会计队伍作为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主体, 其能力和水平事关会计监督的质量。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训和学习, 使其能够掌握会计监督的知识和技能, 在日常工作中熟练加以应用, 真正做到敢监督、能监督、会监督。
(五) 创新监督理念和方法, 提高会计监督实效
1.创新会计监督理念。现阶段要进一步发挥好会计监督的作用, 最根本是要牢固树立“立足服务实施监督、从严监督实现服务”的监督理念, 在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揭示和查处力度的同时, 加强对发现问题的分析研究, 注重查找体制机制障碍、管理漏洞、制度缺陷, 从治本的角度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在规范单位内部管理、服务领导决策、维护财经秩序等方面的建设性作用。
2.创新会计监督的相关方法。在新时期会计监督有着繁重任务的前提下, 如何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成为重中之重, 具体来说必须创新会计监督的方法, 提高监督成效。一是大力推广利用计算机辅助会计监督。要改变传统的手工查账方法, 利用计算机对单位财务信息系统及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快速查找存在的问题, 提高监督效率;二是扩大会计监督的范围。在关注单位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同时, 要注重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 发现管理薄弱环节,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提高会计监督的层次。
摘要:会计监督是会计基本职能之一, 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新时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利益主体的日趋多元,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愈加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正常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是会计监督所保证的重要内容, 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制体系、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外部监督、优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创新监督理念方法等提高会计监督实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朱朝晖.会计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路径[J].中国乡镇企业, 2013 (13) :173-174
[2]张友棠, 张楚堂.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J].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5, 5
8.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问题 篇八
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对整个医院的运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控制与管理,从而确保各项经济活动能够顺畅运行,各部门都能够协调发展,对各项经济活动的运行进行监督,从而确保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国家对医院的投资越来越少,而医院要想进一步发展,就需要降低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在这种形势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新医改实施后,部分医院的经济管理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传统的思想观念对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所以必须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创新经济管理方式与理念。强化全体人员的成本意识,严格控制成本管理,合理分配各项医疗资源,创新医院发展方向,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从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善医院经济管理体制,对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措施
提高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医院成本意识。医院首先应设置经济控制管理部门,并建立起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和运作程序,规范医院的经济行为。加强员工的成本意识,通过对管理层员工进行特定的专项培训,造就一支成本意识高、经济管理能力强、业务熟练和医疗卫生服务技术过硬的管理专家队伍。本着勤俭节约、开源节流院的精神,用各种合理的方法降低医疗成本,有效降低医院的开销,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避免或削减不必要的成本。医疗成本的劳动消耗,有些是必要的,有些是不必要甚至可以削减掉的成本。对于患者进行的重复性、无效的检查,高价而非必要的药物,甚至提供给患者与治疗无关的消费品等等,这些都属于不必要且可以避免的成本,这些成本必须减少。
建立并完善规范的财政制度,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医院应建立以节支降耗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责任制,每个科室、岗位和个人都需参与到成本管理中,这可以有效提高每个员工的经营意识。这有助于降低医院医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经济管理意识
医疗资源是医院发展的基础要素,所以对医疗资源的分配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发展状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就必须以市场发展形势为导向,对市场经济进行充分的分析,进而合理分配各项医疗资源,确保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
医疗人员、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是医院经营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医疗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这三部分进行优化配置是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医院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引进高精人才,并且为其提供优越的工作条件。在医院内部为医疗人员创造有利的条件进行医学研究,在临床以及深造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可通过与外界进行资源交换的方式来提升医疗技术。争取先进而足够的医疗设备。为各项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济管理意识的转变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所以医院的全体工作人员都要深刻的认识到这点。将以往的以治疗为主转向治疗为主、预防为辅的工作方式,实现治防结合的新局面,从而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医院的公益性。在服务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全面提升医护人员综合素质,为病患提供最为贴心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创新经营形式,灵活经营促进医院经济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模式下,医院的发展也面临诸多的挑战。新医改的实施,国家对医疗设施的投入逐渐减少,由此增加了医院的经营风险。面临严峻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医院需要适时的做出改变,创新经营形式,以灵活经营的方式促进医院经济的全面发展。
品牌战略。品牌战略是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医院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才能够获取患者的信任,从而作为就诊的最佳选择。所以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中,要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护服务质量,完善医疗设备,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这些都是进行品牌战略的重要因素,如此才能够打造特色的品牌之路。
服务战略。除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也至关重要,为了给患者提供优质的就医环境,需要提升全体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从病患的角度出发,为其提供最为全面而温馨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价格战略。高额的医药费已经成为很多患者不愿就医的重要屏障,所以医院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中,对于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以及药品价格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执行,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价格可以适当的降低。为了提高医疗价格的透明度,对于医药费用进行明码标价,让患者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从而确保不同消费人群的就医需求。
【三农问题新时期】推荐阅读:
新时期发挥机关基层党支部作用问题研究06-20
新时期培养党外干部面临的新问题、 新情况及对策建议12-08
三农问题现状07-10
解读三农问题08-18
论三农问题11-17
三农问题浅析研究10-25
浅谈我国三农问题06-09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10-24
中国新三农10-02
河南“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出路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