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招聘体系

2024-11-01

如何构建招聘体系(共12篇)

1.如何构建招聘体系 篇一

如何建立完善的招聘选拔体系?

大凡一个企业的招聘与选拔管理存在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种原因。一是用人策略,或者说是人力资源战略,而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一种职能战略,离不开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这个话题很大,不在此文阐述。另一种原因是缺乏健全的招聘选拔体系,有些企业可能在招聘选拔的某些环节做得相当好,但就是不成体系,各个环节缺乏有机的联系,难以形成合力。

一个完善的招聘选拔体系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招聘计划

广义的招聘计划实际上包含了人力资源的长远规划,这个问题同样涉及到企业战略,在此暂不详述。狭义的招聘计划就是人们常说的,又分为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计划源于一年的业务发展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是在计划的基础上细化并滚动调整。

招聘计划需要明确招聘哪些岗位、招聘数量、到岗时间,同时还必须明确招聘招聘预算。现实中多数企业在计划这个环节其它方面可能做得都不错,唯独缺少预算计划,结果往往导致申请费用时得不到高层的支持。

第二,选拔标准

确定选拔标准,离不开岗位分析,但仅仅依靠常规的岗位说明书难以解决这个问题。一般的岗位说明书虽也包含了任职要求,但大多比较笼统,更多地是对知识、技能、经验、学历、专业等的要求,缺乏对深层次素质要求的说明,系统性和针对性不足,难以对招聘选拔标准的确定提供有效的支撑。

解决的根本办法是建立岗位的胜任素质模型,不仅明确胜任素质类型,同时也明确了不同岗位对同一素质类型的不同程度要求。

第三,渠道选择

选择招聘渠道,不仅要考虑岗位性质、招聘人员特点,还要考虑公司的总体战略。招聘的首要目的当然是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除此之外还有宣传企业形象的功能,有些企业即使招聘一个人,也可能选择某些影响力极大、费用不菲的招聘渠道,宣传企业形象很可能就是其主要目的。宝洁公司每年举办的大规模校园招聘,既有储备后备人才的目的,也有宣传企业品牌的目的,因为为数众多的大学生是宝洁产品的巨大客户群。

招聘网站和现场招聘是多数企业选择的招聘渠道,效果在一般情况下都不错,但不同的招聘网站各有特点,在决定选择哪家网站时,需要事先了解各个网站上的求职者分布特点,多数网站都可以提供此类服务,要选择那些目标求职者多的网站,否则很难保证收到足够多的符合要求的简历数量。

除了专门的招聘网站外,某些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岗位,还需要考虑在一些专业网站、专业杂志上发布招聘广告。

总之,选择招聘渠道就如同宣传企业的产品,一定要使目标求职者迅速获知企业的招聘需求。

第四,素质测评

这个环节是多数企业在招聘选拔管理上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不同类型的岗位应有不同的测评手段,非关键性的、专业性不强的岗位一般通过面试即可,专业性岗位、关键性岗位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手段。

近年来,心里测评的使用日益广泛,这种手段的关键是测评工具的选择,它直接影响到测评的有效性。有些企业从网上下载了工具直接就用,根本没有探究它们的来源及科学性。实际上,开发一个有效的测评工具需要大量的投入,真正有效的工具一般是由国内的研究机构在国外成熟的测评工具基础上开发的,都是要收费的。网上随便下载的免费工具的有效性很难保证。

第五,效果评估

现行的招聘选拔是否有效,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一个完善的招聘管理体系也是需要不断修正的。

效果评估环节也是多数企业在招聘选拔管理上有一个最薄弱的环节。

第六,制度与流程

为确保企业的招聘选拔管理体系高效运作,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与流程,通过制度与流程规范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的职责分工,规范各个环节的行为和行为标准。离开制度与流程的规范,最终极易导致随意和人为。

总之,招聘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是确保招聘选拔有效性的基本保障。

2.如何构建招聘体系 篇二

有些人认为:学校是教育人的专门机构, 孩子上了学, 孩子的教育就交给了学校, 与他人没有任何的关系。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功能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十分重视的, 而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往往被忽视, 人们在强调其作用和功能时往往存在认识上的两个误区或偏差:一是忽视了不良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二是忽视了社会对学生德育教育功能, 忽视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学生影响的一面。因此, 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6+1=0”或“5+2=0”。

“人的个性及其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社会环境因素构成一个人教育影响的全部源泉。”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 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 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 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 家庭的教育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在现实生活中, 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 对子女百依百顺, 娇生惯养, 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 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拔苗助长, 过分溺爱子女, 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 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 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另外改革开放经济转型, 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一种多元化的文化体系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形成。在这种多元化的文化体系之下, 社会道德也必然是多元化的。虽然主流道德仍然是共产主义道德, 但和它并存的有全人类的普遍道德、西方的个人主义道德、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以及各种宗教道德等。这种多元化道德的并存状态, 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是无法改变的, 是由社会经济体系和格局决定的。德育只有形成开放体系, 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让道德教育思想与学生的思想产生互动, 才能保证德育的发展, 也才能发挥德育的作用。现代社会,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信息科技高度发达, 各种思想文化交互作用, 学生的思想也体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如果我们的德育停留在过去那种封闭的、灌输式的、简单的说教模式上, 就很难奏效, 甚至是沙上建筑, 经不起时间和生活实际的考验。从整体教育体系看,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都不容忽视。忽视任何一个环节, 都有可能影响教育工作的整体效应, 就不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体系, 会严重影响整个教育体系作用的发挥, 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联系

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方面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学生的整个生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无论哪一个方面出现空白, 都将使学生的各种教育无法有机地衔接起来, 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放任自流, 从而为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乘机渗入提供机会。例如有些学生旷课, 或者利用放学后的空余时间去网吧、游戏室等。作为家长要掌握好学生的作息时间, 尽可能地控制子女的空余时间。社会应规范管理, 禁止学生进入这些场所。在学校, 有学校的规章的约束;在家庭, 有家长的督促;在社会, 有良好的社会风尚的熏陶。因此, 搞好三种教育的衔接, 是整体化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思想教育, 在校外会被某个家长或朋友的几句话冲得一干二净。例如有些学生上课迟到, 家长却帮学生找理由或者自己包揽责任。如果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方向上不能保持高度一致, 那么他们各自的作用不仅会互相抵消, 还会给学生的思想造成很大的混乱。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 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也日益突出, 特别是在我们农村中学中, 问题学生很多, 这些或多或少与家庭教育和社会不良风气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这更加要求增强社会各方面的责任感, 统一组织搞好社会教育工作, 提高家长的素质, 从而切实地做好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在方向上协调一致的工作。

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

合, 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 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不仅在时空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也有各自的特点。在家庭教育中, 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一种亲密的血缘关系, 因此在教育中常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学校教育具有统一性、系统性等特点, 它有利于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及时性和补偿性的特点, 所以采用的教育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这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和社会, 也有利于他们培养不同兴趣爱好。

3.如何构建有效的培训体系 篇三

培训开发系统的地位

如果把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比喻为一辆“汽车”的话,任职资格系统是“车架”,绩效管理系统是“发动机”,薪酬管理系统是“燃料”和“润滑剂”,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系统是“方向盘”,培训开发系统则是“加速器”。

企业未来战略与人力资源现状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为,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一般都是机会导向的,主要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和压力设定战略目标,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总是与战略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人力资源的配置总是在适应未来战略的需要。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适应战略要求主要有两种形式:

(1)企业按照战略对人才的要求,引进“短缺人才”,以此提高人力资源适应战略的程度。

(2)按照战略要求企业依靠强大的培训开发系统自行培养所需人才,这种培训开发的力度取决于其人力资源现状与企业未来战略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差距有多大。

如果企业要自行开发与培养所需人才,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培训开发系统,并使之能很好的与其他人力资源子系统相衔接,形成有效的协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培训开发系统的战略作用,才能取得培训开发系统在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企业要做好培训开发工作,必须与职业化行为评价系统、潜能评价系统及绩效考核评价系统形成有效的互动。

任职资格系统和职业化行为评价系统,依据战略要求制定的各职类职种的任职资格标准及行为标准,是企业开发设计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基础,潜在职业素质评价、职业化行为评价和绩效考核评价是产生培训需求的原因,企业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和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是产生培训需求的内在动力。

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

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是企业核心能力提升的保证。企业依靠SWOT分析,能够清楚的知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应明白实现未来战略所需的企业核心能力是什么,并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企业需强化的能力有哪些,这些企业组织能力与哪些职类、职种有关。

只有有目的、有计划的将企业未来所需核心能力落实到有关职类、职种的能力开发中去,才能实现企业核心能力的均衡发展,才有可能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如图1所示)。

构建企业培训开发系统需从三个层面进行:

(1)运营层面。企业需要以任职资格系统为基础,对各职类、职种和职层员工的任职资格状况、业绩状况、潜在职业状况进行分析,结合企业战略对各职类职种的专业能力要求及其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企业各职类、职种、职层的培训需求,编制培训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员工实施培训。培训效果也需按职类、职种和职层进行。

(2)资源层面。培训系统的有效运营,需要有基于职类、职种、职层培训需求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及学员等教学资源的支持。按职类职种职层培训需求设计课程、编写或选用教材、组建师资队伍、配置教学设备是使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保证。

(3)制度层面。培训开发系统的运营与培训资源的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管理制度体系。这套培训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培训计划管理、课程管理、教材管理、师资管理、学员管理、教学设备管理与经费管理等。

培训管理的三个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培训开发的效果,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极为重要。培训管理必须关注三个重要环节:(1)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拟定;(2)培训实施与过程控制;(3)培训评估与反馈。(如图2所示)

培训管理体制 培训组织设计

(1)培训机构的组织定位。

笔者咨询过的许多企业的培训机构都是相对独立的组织,直接由人力资源委员会领导。在一些大型企业中,由于下属企业较多,培训管理分散。为了保证培训效果,高级人才和核心人才的培训由企业总部培训中心负责组织与管理,其他员工的培训则通过在下属企业设培训专员的方式,负责该下属企业的培训组织与管理工作。(如图3所示)

(2)培训机构内部组织模式。

通常有两种模式,其一是依据职类职种划分,建立企业培训管理运营模式。(如图4所示)

这一模式中培训中心设办公室,负责各职类、职种的培训计划与组织管理、后勤支持,可设培训管理专员若干人,但各职类、职种的课程开发组、教师教研组、教材开发组、培训组成员均应来自本职类兼职人员。这种培训管理模式较适合于员工在地域上比较分散的企业。

其二是依据培训系统的各个业务与功能板块,采用以职能制为主的管理运营模式(如图5所示)。这种培训管理模式的管理重心较高,培训管理的各个环节均由专业培训职能部门来完成。这种模式适合于员工在地域上比较集中的企业。

培训管理机构的职责

(1)企业内部培训机构职责分工,某企业案例一(如图6)。

(2)培训中心内部培训职责分工,某企业案例二(如图7)。

4.如何构建企业培训体系 试卷 篇四

单选题 正确

1.从培训的不同阶段比较,相对()阶段最重要。()

1.2.3.4.A 培训前

B 培训中

C 培训后

D 都一样重要

正确

2.企业大学作好战略定位的根据,不包括()

1.2.3.4.A 根据企业发展阶段

B 根据学员对象层次

C 根据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D 根据企业大学的战略功能

正确

3.下列不属于领导力胜任素质构成的是:()

1.2.3.4.A 明道

B 取势

C 优术

D 变革

正确

4.“冰山模型”理论中,“冰山”以上部分指的是()

1.2.3.4.A 行为习惯

B 知识技能

C 个人特质

D 脾气秉性

正确

5.专业知识最主要的测评方法是()

1.2.3.4.A 考试

B 心理测验

C 访谈

D 行为观察

正确

6.选择外部咨询老师时,不应太注重()

1.2.3.4.A 讲师的态度和敬业精神

B 机构的名气

C 整个课程开发的逻辑思路、结构清晰程度

D 是否受过专业的训练

正确

7.培训转化的原理和理论不包括:()

1.2.3.4.A 同因素理论

B 激励推广理论

C 归纳演绎理论

D 认知转换理论

正确

8.胜任素质里面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

1.2.3.4.A 知识技能

B 行为习惯

C 个人特质

D 沟通能力

正确

9.企业扩张阶段的核心胜任素质是:()

1.A 如何消化资源、整合资源、建立组织的能量,使能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能够进来

2.3.4.B 如何开拓市场、开发未知领域、大胆的进取和冒险,以取得成功

C 如何使制度规范化,获得更优质的人才资源

D 巩固公司文化,价值观、信念、行为规划

错误

10.产品领先企业员工的胜任素质是()

1.2.3.4.A 创造性、预见性

B 建立关系、倾听、快速解决客户问题

C 注重程序控制,持续改进,成本结构分析,成本领先

D 开发产品,探索未知领域知识

正确

11.戴尔、沃尔玛的战略模型属于()

1.2.3.4.A 产品领先型

B 客户导向型

C 高效运作型

D 市场领先型

正确

12.不属于管理者的任务的是()

1.2.3.4.A 管理自己

B 管理产品

C 管理员工

D 管理团队

正确

13.下列不属于管理的胜任素质的是:()

1.2.3.4.A 领导团队

B 解决问题

C 专业技能

D 学习与创新

正确

14.员工自我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1.2.3.4.A 设计、设置应用所学技能的目标

B 在工作中把所学的技能试着运用

C 自我监督所学技能在工作中的应用

D 明确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

正确

15.不属于工作中阻碍培训转化的因素是:()

1.2.3.4.A 缺乏时间和资金的支持

B 缺乏同事的支持

C 缺乏专业的培训讲师

5.如何构建连锁战略执行监控体系 篇五

——如何顺利实现连锁雄图霸业系列之三

中国正逐步由制造型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型,近几年以来连锁经营的迅速发展,国美、苏宁、真功夫等各行业连锁企业的快速成功激励了众多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在广阔的市场空间及不足10%的连锁业态占有率面前,不少企业纷纷试水,制订雄心勃勃的连锁战略计划,不断进行试点或快速扩张,以期利用后发优势成功超越前辈,一时间风生水起,但几近一半的试水项目不疾而终,甚至连TCL、美的等知名企业在连锁项目的运作上也铩羽而归。

反思之余,连锁企业不禁困惑油生:我们进行了最详尽的市场调查、分析,我们的项目起用最顶级的行业专家制定战略计划,我们的战略可谓几近完美,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战略无法落地?为什么我们的方案看起来很可行却执行不到位?

一、构建连锁战略执行监控体系必要性

从逸马顾问对连锁企业的跟踪来看:85%左右的企业在连锁战略执行上是无力的,如TCL幸福树、美的专卖连锁等(参见fcc.net相关文章。

三、战略执行监控体系应用与完善

战略是具有前瞻性的,执行周期跨越未来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建立在对历史经验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基础上的。因此,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一些对战略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发生了显著变化,战略就必须随之加以调整,战略改进的基本步骤如下:

1.通过战略执行监控体系了解并分析战略执行现状,提交决策层。

2.根据战略监控及评估结果,找出战略执行差异的原因

3.辨识导致战略执行发生偏差的主要内、外部因素

4.战略监控部门提出改进战略的要求

5.公司高层参与和决策是否改进战略

6.制定企业经营战略改进草案

7.提交高层会议讨论通过并执行。

连锁企业战略执行改进分为常规改进和临时性改进,常规改进是在一定固定周期内(通常为一个财务)进行,以战略实施计划为基础,以战略评估结果作为依据进行;临时性改进根据突发事件进行战略改进和调整,这类突发事件一般包括:政策、法规的调整,如国家放开连锁行业跨区域的准入限制;政治因素,对房地产管控等,在连锁企业建立初期,可以采取半年或更短时间进行战略监控报告,以应对环境变化及突发事件,以我们辅导的某客户为例,我们为企业制定年30家店面的收购拓展目标及建店计划,而第一期执行率不到30%,我们分析原因在于执行团队受集团公司利润考核指标影响,而将工作重点放在盈利上,在与客户高层及时沟通后,立即进行了考核指标进行调整,有效的保证了当年战略目标达成,赢得了战略优势。

连锁企业的战略监控、检讨与决策体系可以通过借用外脑予以完善,连锁企业受自身人才及专业资源限制,依靠自身建立有效的战略监控体系操作难度较大,可启用外部专业咨询机构,通过第三方客观视角,整合行业及竞争对手数据,为企业构建完善战略监控流程、规范和表单,并建立智能决策模型,加速企业的战略执行。

6.浅议如何构建有效的廉洁文化体系 篇六

第一项目部 胡绪孝

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也是提升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水平,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大力推进以“依法治企、廉洁从业”价值观为核心的廉洁文化体系建设,形成 “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是构建健康、廉洁、活力、和谐企业的坚强保证。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要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负有系统性,通过不断加强廉洁文化教育体系、制度体系、阵地体系和工作体系建设,打造廉洁文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格局,提升廉洁文化的实际效果。

一、建立完善的廉洁文化宣教体系

在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今天,建立完善廉洁文化宣教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结合企业实际,导入廉洁文化理念。要围绕“百年诚信,以德铸魂”的企业道德理念,在党员干部中,特别是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树立“自律是宝、他律是爱、律他是责”的廉洁从业理念;淡泊名利、忠实履职的自律理念;真诚接 受监督,参与阳光工程的他律理念;严明纪律、刚性约束的律他理念。引导党员干部清醒认识到廉洁是进取之本、作风是个人名片、腐败就是自毁,充分认识到廉洁教育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大福利,是对党员干部家庭的最大关爱,也是对企业资产的最好保护。

在职工群众中,通过引导广大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在企业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心理,提高职工群众的监督意识,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开展。通过各种媒介,大力营造“廉荣贪耻”的文化环境,以优秀的廉洁文化影响人、感化人、教育人。

二是点面结合营,造廉洁文化氛围。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廉洁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廉洁文化只有根植于干部职工群众之中,才有生命力,只有干部职工群众全员参与,才有鲜活力。

在面上,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举办以图牌板、广播电视及网络、各种文艺演出、书画文艺作品评比等多种形式的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选树“廉政勤政”典型及“廉内助、廉助手、廉管家”等活动,广泛宣传勤廉先进典型事迹。通过大力营造强势廉洁文化氛围,引导大家积极投入廉洁文化的创建活动中去。

在点上,可利用党员干部撰写廉洁从业警言和廉洁从业行为规范来强化提高自律意识。在党员干部及重要岗位人员 中开展“立铭励志”活动,党员干部“人人立规、个个自警”,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在廉洁文化创建活动中的示范作用,率先营造良好廉洁文化氛围。

三是区分层次,拓宽教育内容。区分领导干部和一般职工,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拓宽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对于领导干部,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教育,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廉洁从业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意识;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提高“,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

对于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在普遍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教育的同时,重点加强对管人、管钱、管物等关键岗位和环节人员的廉洁自律教育,遵章守纪、爱岗爱企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有效地提高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的廉洁文化素养,在企业上下形成廉荣贪耻的良好氛围。

二、构建规范的廉洁文化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组织保障制度。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在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载体,企业党组织都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组织保障制度。党委要建立廉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廉洁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者,明确党委、纪委和其他职能部门的职责,切实做到分工明确、任务明确,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稳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步伐。基层单位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按照反腐倡廉宣教大格局的运作机制,发挥优势,加强协调,形成廉洁文化建设的合力,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建设大格局作用。

二是规范党员干部廉洁从业基本程序。从构建企业廉洁制度入手,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企业“管人、管钱、管物”的工作程序,把廉洁从业的基本要求融入企业各项制度之中。一方面要及时修改完善有关制度,努力形成规章制度配套体系;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加大对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使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广为人知,为制度规章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奠定思想基础,消除社会陋习和“潜规则”的影响,确保制度执行不走样。尤其是对现行的“一岗双责”管理目标考评体系,应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从而强化过程控制,做到动态考核,奖罚到位。

三是提高廉洁从业制度的执行力。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执行廉洁自律等各项制度要求,如“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礼品礼金登记上交制度等。严格履行从业规范,完善廉政档案管理,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通过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廉洁从业等各项制度的执行力,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动力源泉。

三、打造丰富的廉洁文化阵地体系

一是创建多功能廉洁文化室。以图书馆为依托,建立一 个面向领导干部集学习、宣传、电教、谈话为一体的多功能廉洁文化室。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强化廉政教育效果,形成视觉冲击,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配备一定数量的反腐倡廉方面的书刊、杂志、文件、资料、图片,供党员干部观看、借阅;悬挂廉洁理念、廉洁从业格言警句、宣传图画等,起到宣教作用;配备电脑、电视和投影仪等硬件设备及警示教育光盘、录像、录音资料,便于党员干部上网和观看相关资料。

二是加强廉洁文化网络与报纸阵地建设。充分利用企业廉洁文化网页,大力宣传廉洁从业理念、廉洁寓言、廉洁故事等使之成为廉洁文化宣传的窗口。在企业内部报纸上开展廉洁文化专版或专栏,充分利用报纸宣传深度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定期在报纸上开展“廉洁文化大家谈”、“企业新风有奖征文”、“廉政图画选登”、“廉政典型人物报道”等活动,宣传廉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活跃廉洁文化氛围。

三是创建基层单位廉洁文化园地。充分利用宣传栏、网络、闭路电视等条件,认真组织学习廉洁文化相关知识,宣传廉洁从业理念,并在会议室或办公场所开辟廉洁文化园地,展示基层党员干部廉洁从业警言及干部职工创作的廉洁文化方面的作品,努力在基层单位及关键岗位营造廉荣贪耻、从廉如流的浓厚廉洁文化氛围。

四是建立企业廉政标识景点。在基层单位、班组、岗位、办公室、职工住宅小区及职工集中的地方,设立廉洁文化标识、标语、图牌板、廉洁警示牌、提示牌,悬挂张贴与之相配套的廉洁从业警言、道德规范格言警句等,展示廉洁从业理念,形成视觉冲击。

五是开展职工喜闻乐见寓廉洁文化宣传教育于其中的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利用廉洁从业警言书法、绘画,文学作品创作廉洁文艺、歌曲、黑板报展评等多种形式,将廉洁文化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真正达到教育人、影响人、警示人的目的。

四、推进立体的廉洁文化工作体系

廉洁文化只有在全体职工中形成共识,转化成自觉的守廉、践廉行为,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要深入推进廉洁文化进班子、进项目、进岗位、进分包队伍,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

一是推进廉洁文化进班子。把廉洁文化建设同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促进领导班子建设;通过领导班子的带动作用,推动企业廉洁文化建设。通过廉洁文化进班子,在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中筑牢“党纪、法纪、道德”三道防线,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落实好“一岗双责”,为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推进廉洁文化到项目。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基础在项目。充分利用项目部或分公司各类宣传媒体,在办公室张贴廉洁文化警句格言,利用电教多媒体进行正反面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在企业报上开设廉洁文化专栏,在公司办公平台建立廉洁文化网页,营造 “诚实守信、廉洁从业”的氛围。针对施工点多、面广、人员分散和经济往来、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复杂等实际,对新提拔的领导人员认真进行岗前廉政谈话。每年,要求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廉洁从业承诺”,并通过公示栏、网络平台、职工大会等形式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监督。

三是推进廉洁文化进岗位。对直接与人财物打交道并掌握决策权、决定权、处置权的管理人员,进行廉洁从业教育。建立健全各项廉政制度,明确岗位廉洁从业规定,规范工作程序和流程,推行厂务、党务公开,透明办事过程和办事结果,接受员工监督。积极宣传岗位廉政典型,引导和鼓励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学习先进,廉洁从业。及时掌握岗位不廉洁苗头,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及时谈心,把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

四是推进廉洁文化进协作队伍。对于协作队伍,既要善待他们,与他们合作好;又要平等监管,依法经营,保证不出问题。工程分包实行“双合同”制,即:在与分包队伍签订工程分包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合同,加强对廉政合同执行 情况的监督,对违反廉政合同的分包队伍视情况请求经济赔偿、终止分包合同、撤销分包资格。加强对分包队伍的廉洁文化教育,向他们灌输企业“诚实守信、廉洁从业”的廉洁理念,使他们融入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大环境。

7.试论如何构建职教理论体系 篇七

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 职业教育自身具有很多独特性, 必须摆脱普通教育原有的形式和固定做法, 进而拥有自身的特色。建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当然也要摆脱普通教育理论体系的模式。

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是从职业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总结、提炼而来的专有名词, 既包括概念、内容、规律, 也包括逻辑构成。它们说明职业教育规律, 带动职业教育发展。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是指导实践的工具。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地服务于职业教育事业, 推动职业教育良性发展。这一理论体系的组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办学思想理念, 突出特色

职业教育应实现与普通教育的互补, 寻求适应自身发展的空间。首先, 做到区别性发展战略, 展现自身优势, 拓宽就业渠道, 转变专业及课程设置, 满足市场需要。其次, 创新性发展战略。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 最大优势就来源于不断的与时俱进, 有学者认为:“德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当代世界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样品’。”[1]对德国的经济起飞与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创新可以给职业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 发展出新型的, 适应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才能凸显出特色。

二、调整专业设置, 突出特色

思想理念的转变必然带来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转变。作为职业院校而言, 其专业的类别、服务行业应有别于普通院校。有效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十二五”规划纲要, 职教院校与之相对接的主要专业包括机械、车辆、自动化、生化、食品、医药、旅游等。在进行这些专业的设置时应与职业岗位的要求实现对接, 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实现对接, 院校与企业实现对接。

三、改革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特色

一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大力推动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办学。二是改革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顶岗实习, 如设岗见习、找岗实习、顶岗实习、创岗见习等。三是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四是改革职业教育评价模式, 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 构建院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

四、加强教科研建设, 发展职教理论体系

高校从事教科研建设, 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体现自身价值。同时, 对于掌握所涉及学科知识的前沿动态, 研究进展, 找准研究方向都具有很大价值。“职业院校也要科研强校”。[2]做好职业院校的教科研工作, 引导教师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 才能真正的增强职教竞争力。

五、改进环境建设, 突显职教特色

职业院校应该培养尊师重教的风气, 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积极提供教师获得荣誉的机会, 对取得各种荣誉称号的教师及时给予表彰, 不仅能提升教师对参评的兴趣, 也能增强其自信心, 使其更愿意为所在院校继续工作。对于取得特别优异成绩的学术带头人、创新人才, 可通过明星宣传方式对其成绩进行认可和展示, 使职教教师自尊需要得以满足。这种环境最终衍变为吸引职教教师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的巨大磁场。

职教理论体系的形成, 对于职业院校凸显自身特色, 提高其竞争力, 增强吸引力, 保证其稳步、高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核心意义。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产业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 加快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为祖国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撑和人才贡献。

参考文献

[1]林燕.德国青年职业教育与社会稳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1 (05) .[1]林燕.德国青年职业教育与社会稳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1 (05) .

8.刍议电力企业如何构建廉政体系 篇八

关键词:电力企业 廉政体系 思考

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对电网公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改善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构建完善的廉政文化体系,由此可见,廉政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工作的重点内容,已经引起了相关领导者的关注和重视,尤其在现如今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中,电力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企业,因此,只有从根源上治理电力企业中的腐败现象,打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才能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 现阶段电力企业构建廉政体系时存在的问题

我国历来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比较重视,尤其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加强廉政体系建设无疑可以使企业更健康、稳定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的仍不成熟,在电力企业中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廉政体系的重视度不够

虽然我国每年对电力企业在构建廉政体系方面都是三令五申,但是很多领导者和管理者往往出于商业利益和经济效益的考虑,把重点都落实到生产与经营的方面,而忽视了对廉政文化体系的建设工作,对于企业中的廉政文化建设抱着“只要不出大问题”的侥幸心理,认为廉政体系工作不重要、可有可无,这就导致一些电力企业在廉政文化的建设中仅停留在文艺宣传和政治教育的阶段,无法使廉政体系的构建工作深入下去。

(二) 形式单一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很多电力企业已经在企业内部积极构建起廉政文化体系,在廉政文化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廉政文化构建的形式上来看,仍显单一,不够丰富,一些电力企业仍使用传统的廉政文化构建模式,缺少创新性,尤其很多传统的方法已经脱离了实际的经济环境,与现代企业的经营发展脱节,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很多廉政体系的工作都是通过上课、辅导、会议以及学习相关文件等形式来展开,长此以往,难免给员工强行灌输的感受,显得政治性和理论性过浓,不利于制造轻松、活泼的教育氛围,另外,大多数企业往往把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局限在领导身上,领导如何下达命令,员工便集体照做,以这种方式开展的廉政文化工作不利于企业的上下联动和意见的交流,不利于廉政文化工作的深入展开。

(三) 主动性较弱

对于电力企业的廉政体系的构建,最主要的是使领导、干部、员工把廉政意识深入到内心,自觉、主动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把廉政意识放在第一位,但是一些电力企业的廉政工作并没有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内心,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出于敷衍、应付的心理,当检查过后,又把廉政工作抛之脑后,尤其对于一些党员干部来说,往往认为自己并非是领导者,认为自己没有很大的权利,因此也就没有了腐败落后的条件,从而产生廉政工作和廉政建设应该是领导者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的心态,缺乏廉政文化工作的主动性,最终导致廉政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无法深入。

二、电力企业构建廉政体系的方法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加强了内部廉政文化体系的构建工作,但在实际的操作和落实中仍存在种种问题有待解决,尤其在现如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加强电力企业的廉政体系构建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一) 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电力企业中构建廉政体系的有效方法也是基础性方法就是加强企业上下员工对廉政知识的学习,使廉政意识深入人心,利用多种内部方式对廉政意识进行宣传,对员工和领导者进行科学的教育和指引,加强领导者对廉政文化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自从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后,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的廉政理论在我国各项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随着胡锦涛总书记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理念的贯彻落实,新型的廉政建设工作有了新的内容,它不仅借鉴了外国的成功治理经验,也融合以往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也根据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所处的历史时代的社会背景,创立并发展出了新的廉政建设理论体系,形成了建立在反腐倡廉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体系,因此,在电力企业内容,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的廉政政策和方针,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按照廉政体系的要求,不断总结和更新企业内部的廉政文化理论知识,使廉政理论适合企业的发展,符合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二) 完善电力企业廉政制度

廉政制度作为廉政文化工作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开展廉政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托,同时也是廉政文化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因为廉政制度的建设不仅仅是我国作为法治社会的基础性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保证,因此,廉政制度的推进不仅对企业内部更对我国的国家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更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形成一个好的廉政环境和廉政氛围,使企业上下各个岗位都能在反腐倡廉的工作中做到自觉遵守,并主动地按照制度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另外,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廉政制度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强充分行使干部的管理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使员工上下都参与进来,并使领导部门的权力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阳光下行使,才能使领导工作变得透明,真正打造一个健康、廉洁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 丰富廉政建设的形式

现如今,很多电力企业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时往往采用传统的讲课等说教性质的教育方式,但是随着廉政理论内容的改变,廉政建设的形式也应丰富起来,与时俱进,和廉政理论知识达到默契的配合,从而使廉政教育工作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实际的工作中,电力企业可以把企业文化同廉政工作的开展相结合,利用多种方式使员工懂得了廉政文化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企业文化,例如积极组织和开展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摄影作品展、文艺表演、辩论大赛等活动,结合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员工对廉政理念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进而打造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另外也可以把学习园地和板报等资源利用起来,把它当成宣传廉政文化、进行廉政教育的渠道和空间,使全体员工在廉政文化的熏陶和渲染下约束自己的言行,把廉政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结束语

在电力企业进行廉政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根据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当前的社会时代背景,建立完善的廉政制度,提高领导者和管理干部对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关注,丰富廉政建设的形式,这样才有利于建立一修学习型企业,促进电力企业文化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束芬荣.强基固本人为先廉政风险防在前——江苏省昆山市国土资源系统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做法[J].国土资源通讯,2009(22).

[2]朱奕冰.廉政风险防范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以北京市海淀區直机关为例[J].世纪桥,2010(15).

[3]单永新.浅谈现代俄语中定量数词词尾正在发生的变化[J].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

[4]孙福祥.深入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3).

9.如何构建招聘体系 篇九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领确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战略目标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就如何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略陈管见。

一、充分认识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意义

1.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措施。目前,我国城乡公民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城里人文化生活比较丰富,享受着各种高水准的文化消费;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 成为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一部分低收入农民家庭、困难家庭几乎与文化生活无缘,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仍然处在“除了干活就是睡觉”的状态,享受不到基本的文化生活,这种城乡公民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导致了农民生存心理的严重失衡,往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引发治安事件的源头,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而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基化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措施。

2.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而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是“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建设,与以往农村文化建设不同的是,这个载体 “体系” 要求很高,是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体系”。建成后将形成代表体现国家意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强劲攻势,来横扫和抵制农村腐朽文化、非先进文化的蔓延。没有这个载体“体系”,腐朽文化、非先进文化就会在与先进文化的激烈抗衡中夺得主流地位,“乡风文明”目标就无径、也无望实现。

3.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创新的宏观平台。要求农村公共文化作为一个“体系”来建设是前所未有的,这个“体系”包括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等,这里面涵盖了无数的创新内容。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模式的创新、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模式的创新、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服务机制的创新等,每个层面都有若干创新内容。

二、当前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从当前的现状看,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尤其是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据统计,2004年全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事业费共113·66亿元,仅占全国当年财政总支出28360·79亿元的0·4%,人均文化事业费仅8·74元。远低于一般国家的1%以上水平。虽然从绝对数看,近些年来文化事业费增长幅度较大,如2004年投入总额就比2003年的94·03亿元增加了19·63亿元,增长幅度高达20·8%。但从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份额看,仍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与此相关的另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对农村文化投入的严重不足。2004年全国农村文化经费投入30·11亿元,仅占当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额的26·5%,低于城市投入47个百分点。许多县和乡镇公共文化机构的功能丧失或半丧失,几乎无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严重阻碍了农村在科技化、信息化时代与城市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步伐。

2.现有文化设施难以承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共有乡镇38240个,有23687个两馆需要新建和改建(其中49个县无文化馆,562个县文化馆无馆舍;121个县无图书馆,225个县图书馆无馆舍),占到总数的62%;5827个乡镇无文化站,占乡镇总数的15%左右。苏南地区虽都有馆站,但现有文化设施也难以承受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80年代前后建造的一批乡村文化宫、影剧院、书场、农民公园都已相当陈旧,维持生计困难,管理落后,另作它用或“空壳化”现象严重;有的区乡为减轻财政负担,把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推向市场,缩减财政拨款,让其创收,使本来就匮乏的公共文化设施被挪为他用,甚至成为单位部门谋取利益的工具,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被完全的市场交易所替代;有些地区虽建造了一些新设施,但由于指导思想偏差,却出现了“重建筑轻功能”的现象,领导只关心设施落成,将其视为一项任务来完成,不注重功能服务,更不关心在整个区域中构筑网络来具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村级文体设施任意性、人为性状况严重,缺乏标准化设计与指导。

3.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与群众的需求严重脱节。建国后,一个以县区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乡镇文化站及村文化室等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已面临多种危机。一是机制僵化,服务方式单一,对现代文化形式、内容缺少研究,已很难吸引公众上门,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远不能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二是农村文化市场由于“重整顿、轻培育”,娱乐项目和产品数量日趋萎缩,变得萧条;三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文化“三下乡”活动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几乎流于形式。有些村虽建有多功能的文化室、阅览室、但图书以破旧陈旧书刊居多,科技类、致富信息类读物非常少见。这些状况使得农村招摇迷信很有市场,文艺骨干变成了和尚去念经,锣鼓声不如麻将声高,打牌、赌博成为了多数农民的消遣娱乐方式。

4.我国的文化经济政策没有很好起到发展农村公共文化的杠杆调节作用。国家文化经济政策出台后,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发展文化事业的经济政策。如省政府就颁发了苏政发200174号《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无锡市政府也颁发了相关文件,从实施的情况看,前几年出台的这些经济政策文件缺乏激励力度和吸引力,很难激励动员社会各界共建农村公共文化,促进社会资金向农村公共文化领域流动。

三、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

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领域,是一个全新的战略课题。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我们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机制、服务方式、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数量、布局和种类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笔者浅谈三点思考:

1着力构建适应经济发达地区农民需求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设施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构建什么样的设施体系?试谈三点构想:

构想一:建造“吴风锡韵”风格的 “2公里文化圈”。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境内丰富的吴文化资源,为传承历史优秀文化,建造“吴风锡韵”风格的 “2公里文化圈”提供了特色创新参考。所谓“2公里文化圈”即根据无锡地区的人口密度和文化设施的有效辐射半径来建造文化设施。老百姓走出家门2公里范围内,就能找到公益性文化场所,并享受到公益性文化服务。“文化圈”是当前构建文化设施体系颇为时尚的理念,上海提出了建设“15分钟都市文化圈”的构想;深圳福田区以 “大手笔”,用3年时间投入13亿元初步建成了“一公里文化圈”。到今年年底,该区将建成7个区属文化馆、8个街道文化站、16个文化广场、2个影剧院、2个图书馆、1个大型体育公园、2个片区文体公园,加上百余个遍布社区、“小而精”的文化设施,形成了配套齐全、颇具规模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构建 “吴风锡韵”风格的“二公里文化圈”,必须要创新规划理念,挖掘吴地文化特色。比如在有200多年龙舞历史的惠山区礼舍村,就可建造龙文化博物馆兼文体活动中心楼,楼顶就可设计长龙飞舞……,只有抓住了特色,才能真正让文化走进农村,贴近百姓,融入生活。

构想二:加强农村社区新楼盘文化设施建设。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的居住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无锡市委、市政府2005年作出《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后,农民居住由原来零散或旧式居民点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一幢幢新楼盘在希望的田野上迅速崛起。农民的居住环境变化了,人口比原来相对集中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重点也应顺势调整。政府规划、文化、建设等部门应切实加强农村社区新楼盘文化设施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好与新楼盘开发配套的供业主享受的“中央文化会所”及球场、游泳池等文体设施,切实抓好新楼盘开发的规划设计,若房地产开发商设计的楼盘图纸缺少与新楼盘相配套的文体设施,政府规划建设部门应不予审批,确保农村社区“乡风文明”有硬件载体。

构想三:加强市域镇、大镇游乐娱乐性文化设施和市民文化广场建设。“市域镇”是特大城市建设的产物,一般具有较多的人口和较好的区位优势,是农村连接城市的枢纽集镇。无锡市政府出台的“1+2+1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即一个特大城市、两个大城市和12个城镇组团的三级等级规模结构)明确了原不属于市区的12个镇为“市域镇”;另一类是经过乡镇机构撤并后形成的大镇。如惠山区的堰桥镇、洛社镇,滨湖区的太湖镇,锡山区的鹅湖镇、锡北镇等都是由几个镇合并的,这些镇形成了农村大镇的地位。“市域镇”、大镇的文化建设就要有别于一般镇,重点建造城市风格的游乐、娱乐性文化设施建设和市民文化广场建设。相关政府可通过立项公示、招标投资和鼓励企业或个人参股经营等办法来建造“游乐场”、体育舞蹈培训和表演比赛场馆以及市民文化广场等,让这些设施与城市设施互为补充,让乡村都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集成优秀文化艺术产品,创新文化供给方式,着力构筑农村流动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最近指出:“从全国的情况看,目前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内容”。为此一是呼应文化大省的创建,建立全省群众文艺流动演出服务网。199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建立全省群众文艺流动演出服务网,既是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文化大省的内在要求。具体方法是:由省文化厅牵头主办,省文化馆具体承办,整合全省群众文艺节目资源,建立全省文化馆(站)流动演出团队和节目信息库,制作分片区流动演出团队和节目单,制定演出路线,各地级市统一制作和购配下乡进村用的可拆式流动舞台及灯光、音响等器材设备。流动演出网是全省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全面集中展示,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现的是公益性原则,不向当地收取演出费用,不仅解决了农村有效文化资源的匮乏和异地好的群众文艺节目农民看不到的问题,而且可以增强群众文艺作品的创造力、生命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发挥全省各地文化馆的龙头带动作用。广东的“流动演出瑶山行”活动,把广东省许多获“群星奖”和省内大奖的优秀文艺精品及各地文化馆站创作的优秀节目,以“大物流”模式每年可为农民群众演出2400场,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新亮点。二是提升特色,精心打造农村节庆文化活动常设品牌。近年来,各地政府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提升特色,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具有鲜明风格和个性特点的大型文化活动,如深圳市举办的“爱我深圳”外来青工文化节、宜兴市举办的“中国宜兴陶瓷文化节”、无锡市、惠山区举办的“阳山国际桃花节”、无锡市、江阴市政府在马镇举办的“徐霞客旅游节”、盱眙县政府举办的“中国龙虾节”、姜堰市政府举办的“溱潼水上龙舟节”等活动,不仅打造了常设节庆文化品牌,发展了地方经济,而且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很有魅力和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我区一年一届的阳山桃花节如今已举办十届了,每届桃花节都有丰富的系列活动,最吸引人的是大型开幕式文艺表演,既有中外佳宾光临又有著名歌星、影星或央台著名节目主持登台亮相,既有拔萃专业团体、艺术院校的学生精湛表演,又有精品群众文艺,且每届都讲求一个“新”字,如第九届就加串了的 “青春桃花女”登台走步,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所以每届能吸引十多万农民前往观看。三是让市场文化与群众文化珠联璧合,优势互发。市场文化与群众文化是一对并蒂莲,一对水中花。与群众文化不同的是市场文化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教育、审美、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属性,又具有商品市场的经济属性。应当说两者都肩负着提升精神文明,满足群众需求、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任务。要使两者珠联璧合,优势互发一是可利用农村庙会、节场之机,将外来“大蓬车”团队表演与群众文化广场文艺表演联手展示,让聚集人口的传统庙会既有 “游艺耍技”格调的外地“大蓬车”团队表演,也有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健康活跃的群众文艺表演;二是将大型文化系列活动的组织与营业性特色文艺团队会演结合起来;三是将群众性书法美术作品展与名人美术书法作品上市拍卖结合起来;四是把中青年现代舞、国标舞培训与大型广场文艺表演结合起来。四是经常性开展送电影、送戏下乡进村活动。时下,各地宣传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 “三下乡”活动如火如荼,有的酌情收费,有的完全免费。而免费更受农民欢迎。今年6月,江阴市就组织了历时5个月的“千场电影送农村”活动,从上海、南京租赁了100多部电影(60%是新片)免费为农民放映,颇受农民欢迎。

政策性鼓励专业剧团进村也是一个好办法。宁波市政府采取一场戏补贴3000元的办法,引导剧团进走村走户也受到很好效果,一方面丰富了农民的戏曲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让一大批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专业剧团重新焕发了生机。五是开设“流动图书馆周末灯光夜市服务活动。

“流动图书馆”的出现,为创新农村文化供给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它具有如下特点:⑴ 装备先进,政府集中投资购买流动服务车,书柜、桌椅、电脑、灯光、饮水机等设备;⑵ 服务灵活,既可到集镇文化广场,也可到村边社区;⑶ 资源吸引力大,由于组织者是地市级图书馆,新书多,期刊多,不仅可现场翻阅书刊,还可电脑与本馆联网,联网后就地可阅览数十万种电子图书和中外经典电子图书光盘等庞大数字化资源;⑷ 服务形式新鲜,灯光夜市图书服务形式亘古未有,夏天可乘凉,现场可吃机制饮料,即可看书、还可上网。“流动图书馆”是城市文化援助农村的一种极好形式,是解决农村图书馆、文化室购书难的有益尝试,广东20多个“流动图书馆”引爆的人气,引起了当地领导的关注。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肯定:“广东流动图书馆是一个很好的创举”。六是建立农村高雅艺术供求新体系。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青年对高雅艺术表现出浓浓的兴趣和追求。和祖辈完全不一样的是他们把懂和喜爱高雅艺术视为现代青年文化修养和小康生活的标志,因此,他们中有的购买钢琴,用自己的私家车把爱女送到城市芭蕾舞培训,拜师学钢琴,有的农村小学特邀城里的芭蕾舞老师、琴师来校集体培训,如我区的洛社镇就是,该镇中心小学编排的诗朗诵《我骄傲,我是惠山青年》就以一排少儿芭蕾舞伴诗朗诵为特色。青少年热爱高雅艺术,高雅艺术也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培育它的观众群。文化部门应逐步建立起高雅艺术供求新体系,有条件的县、区应建造大剧院、音乐厅,适时引进国家重点扶持的芭蕾舞、交响乐等高雅艺术,以培养新的观众群,满足农村青年及高雅艺术爱好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3.研究制定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要有相配套的政策法规做保障,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一是研究制定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各级政府应按照全国人大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办国办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研究制定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首先各级财政应加大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不断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用于村和社区的比例;其次应尽快建立由中央和省、市三级设立的“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三是对重要的文化活动项目和文艺产品采取财政补贴,列入政府采购预算,以政府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四是财政、审计和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各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对出现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必须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二是出台新的文化经济政策,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虽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但初级阶段的中国,需要花钱的地方不少,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政府出台新的文化经济政策,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显得特别重要。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要鼓励社会各界、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兴办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可在选址、立项、征地和减免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对捐赠农村文化事业的外藉人士、海外华侨包括当地的私营企业主,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对协助捐赠的中介机构和中介人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放宽对农村文化市场设施建设的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市场设施建设;政策扶持民间特色团队和民间艺人,充分发挥他们的特殊作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非公有制运行模式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阵地的管理效率。三是加快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立法步伐。要改变以往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管理上的任意性、人为性状况,就必须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还没有独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法律制度。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在公共文化发展和建设上都走了一条法制化道路,即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国家发展公共文化的基本政策,保障政府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法律地位、义务责任等。我国目前虽然出台了一些有关公共文化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年)和国务院通过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3年)等,应当说对促进和保障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从总体上看,这方面的立法仍比较零散,立法的层次也较低,尚未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完备、法律效力彰显的体系。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伟大的实践,必须要尽快研究制定使其规范运作的基本法或专门法,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金法等,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加快立法提供了条件。

10.如何构建招聘体系 篇十

闵照国

(河南省正阳县中医 河南 正阳463600)

摘要: 构建医院反腐倡廉体系是新形势下医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医院反腐倡廉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责任制,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依靠制度,深化教育,强化监督,严肃执纪,着力构建具有医院特色的惩防体系,更好地为医院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关键词: 医院 反腐倡廉 体系

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特别是对医院建立反腐倡廉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保证。

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责任制

加强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工作。首先要明确工作的主体,也就是由谁来抓和怎样抓的问题。过去抓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是由司法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负责,而现在,中央明确规定实行“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即各级党政部门和每位党政领导干部都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人,主管哪项工作就要对哪项工作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工作负责任。目前,医院存在着拿回扣、收受红包、开单提成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声誉,笔者认为,医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责任。

1.1 加强教育的责任。加强教育是落实责任制的前提和基础,是治本之策,是从源头上治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根本措施。一是遵纪守法教育,使广大医护工作者增强政策法规意识,树立起遵纪守法的防线,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党性和品德修养,树立起思想道德防线。

1.2 分解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任务的责任。作为党政一把手,是按照各负其责的要求,根据班子成员的工作职责,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分工。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但不能包揽一切,要谁分管哪些业务工作,谁就负责这些工作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如果几个部门或几个人共同负责一项工作,就要把责任讲清楚,并签订责任书。还要及时检查、督促,精心抓好落实。要自始至终,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1.3 健全和完善制度的责任。有了制度,就有了依据、有了抓手。责任制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但落实责任制,也必须靠完善相关制度作保证,以便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到各项医疗工作的全过程,使之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有奖惩。

1.4 考核评价和实施责任追究的责任。对医院每位领导 干部履行责任制的情况,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要坚决防止责任到位与不到位一个样,落实的好与落实的差一个样的问题。一旦出了问题,就要该追究谁的责任就追究谁的责任,该追究什么责任就追究什么责任,不能搞下不为例,也不能犯集体负责,其实谁都不负责的错误。不愿追究和不敢追究都是失职的表现,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2 完善机制,严格要求,带头廉洁自律医院领导干部

不仅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而且要做出党风廉政建设的榜样,也就是要首先管好自己,带头廉洁自律,为自己的下属、为广大群众做出表率,这是对每位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成效的重要标志。要做到廉洁自律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加强学习,增强道德修养。学习不仅可以增加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格。高尚的道德品质,既是领导干部做人的根本,也是从政的基础。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具备高尚的个人品德,才能得到下级的拥护、同级的认可和上级的信任。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和自律意识。思想境界高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问题就能够想的透。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了,心理也就平衡了,也就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2.2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是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因此务必要真正从思想上树立全心全意 为广大医务人员服务的意识。从事医疗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要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以美好的医德、医风,做到言传身教,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严格遵守道德规范,把手中的权力,切实用在为广大干部职工谋利上,用在医院的改革与发展上,努力防止权力的腐败在我们医院发生,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是廉洁自律的起码要求。

2.3 坚持廉洁自律,要处理好以下4种关系。(1)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做到尊重而不要盲目服从。(2)处理好与自己下属的关系。做到信任而不失察,爱护而不包庇纵容。(3)处理好社会交往中的“朋友”关系。要严格把握交往而要有节度,帮助而不失原则。(4)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既要自省、自警,又要善纳贤言,勇于接受群众及组织的批评和建议。求真务实,履行职责,认真落实反腐倡廉各项任务

3.1 要认真做好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医院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完善医院预防腐败机制,签订党风廉政责任制,努力使医院行风建设取得新进展。

3.2 要加强正面宣传教育。要加强正面宣传,大力宣传医院优秀医护人员先进事迹,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打响医院良好行业形象这一品牌。

3.3 要继续保持监察力度。要继续保持监察力度,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对医疗行为、行政行为中的腐败案 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手软。

3.4 要标本兼治。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重在治本、重在建设,建立起完善的惩治和预防体系。

11.如何构建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体系 篇十一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体系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金融体制也不断地深化了市场化改革,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金融会计风险,如果不及时进行防范、构建相应的体系,就会给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阻碍,影响我国金融秩序,还会影响我国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金融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会计体系中金融会计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所运用的也是会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的方法和原则,从而准确地监督、核算金融机构的经营治理活动,还要衡量、加工以及传送其财务信息,总而言之就是专业的会计,金融会计可以为相应的金融活动提供准确的数据,帮助其进行正确地决策。

金融会计在金融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具有核算以及经营管理两方面的重要职能,它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在实际的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和管理中,金融会计由于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复杂的主客观的因素,因此就存在着很多的风险,所谓的金融会计风险就是由于会计核算以及审核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从而提供了错误的会计信息,导致金融机构出现了名誉、或者是财产以及资金上的损失,当然风险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如果没有健全有效的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体系,那么我国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就会很容易地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

二、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金融企业的会计制度随着经济全球进程的发展,我国也顺势加入了WTO,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地发展,金融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不断与国际接轨的经济中给金融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用国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还要将自己的会计制度逐渐向国际标准靠拢,谨慎会计标准,是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一个标准,它有力地体现了金融行业的风险性,并且还提醒了金融企业要有谨慎性,要清醒地、谨慎地认识和防范一切可能存在的风险。

金融企业要想完善自身的会计制度,首先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前,要保证所要进行核算的资产的质量,保证其真实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要逐渐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体制,这一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加强监督和管理金融企业会计工作,还可以从很大程度上保证所评估的信贷资产的质量,保证其真实性、有效性,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促进金融企业对每项资产所潜在的风险进行清楚地分析,从而减少金融会计所面临的风险。

(二)加强对金融会计工作的监督。加强金融会计工作的监督,是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重要措施,加强监督需要依靠各级的监管部门的共同合作,为了做好监督工作,彼此之间要不断地交流与沟通,从而真正地落实对金融企业的金融会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从而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要掌握好相应的监管与处罚的力度。各级监管部门在日常的监督工作中,要切实地交流与沟通,从而掌握彼此所获取的信息,避免对同一信息的重复获取,浪费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资源, 从而有效地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此外,金融企业的监督管理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要积极地、及时地做好会计风险发生的前、中、后各个环节的工作,在金融会计风险发生之前要仔细审查所有的信息,将错误的信息进行剔除,确保信息的科学与准确,一旦发现了重大的问题或者是风险,监督管理部门就要及时地进行报告,尽量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大的风险事故的发生;在风险发生的时候要加强账面信息的确认工作,仔细地核对和审对;在风险发生之后,要寻找风险发生的根源,并根据其剖析具体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改革金融会计管理体制。同级别领导管理体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金融会计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束缚了金融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具有独立性,打击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阻碍了金融会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要想加强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构建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体系必须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逐渐实行金融会计经理委派体制,并赋予其一定的权利,给予金融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独立性,激发其积极性,从而加强对金融会计的管理,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

结语:金融会计在复杂的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给其带来很大的风险,为了避免风险的发生,必须构建相应的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完善金融企业的金融会计制度、改革金融会计管理体制,加强对金融会计工作的管理,从而为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2.如何科学构建英语教学体系 篇十二

一、 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之所以深入推广英语教学改革, 主要目的除了是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授课质量之外, 还有就是要推动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 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和学生能力提高。就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情况而言, 初中传统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在当前的教学需求下显得相对落后, 对课程教学效率和授课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抑制。在这种情况下, “怎样使学生能够适应新教材”、“如何有效的实现教学的改革”、“怎样构建科学的英语教学体系”等问题都成了英语教学质量提升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就要通过联系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环境来建立起特色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改革中激发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提高英语水平。

二、如何构建起科学的英语学习体系

1.营造互动式英语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依附于课堂教学, 没有课堂教学参与的课程学习就失去了真正的学习意义, 因此课堂也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主要基地, 营造出一个适合学生英语学习的课堂氛围是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开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互动式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大多数教师授课的选择。所谓的互动式英语教学氛围指的就是教师所营造的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思维引导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师在互动式教学氛围中充分尊重、彰显并拓展学生的自我价值, 使课堂授课氛围更加和谐, 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也逐渐产生了深入学习、探索、实践的兴趣。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上也可以称得上是主动式学习, 每个学生在互动式教学氛围中都被授予了平等的学习机会, 能够有效的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教师要在课堂上多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提问, 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采用情景教学法开展英语教学, 延伸学生的英语思维。英语作为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语言课程, 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活交流服务, 而单纯的教授英语词汇、句式还不能够达到这一目的,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结合生活情景开展教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情景是对学生语言学习思维的自由化延伸, 高效的利用了课程的教学资源, 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英语理解、掌握、表达、实际交流的能力。情景教学方法的运用使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 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性, 将教师和学生的情绪都很好的融入到了知识的学习中, 增加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体验, 使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语言思维, 提升了英语课堂的价值。教师要有效展开情境化教学, 就要在教学中将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 帮助学生营造一种更加接近于实际生活的语言交流环境, 推动学生英语语言思维的完善。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英语教学的课外实践是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行检验的有效方式, 通过营造互动式的课堂氛围、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但是其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为此就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小组合作的课外实践。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课外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有效的融入到教师所涉及的语言环境中, 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筛选和综合性的应用, 有效整合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思维灵活性。另外学生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发现自身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在发现问题之后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交流与解决, 带动小组共同进步,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现了英语应用水平的进步, 更充分的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使合作实践的价值得到提升, 推动学生素质的全方位提高。例如, 在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英语中的《Online tours》,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任务小组, 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的Online tours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搜集, 对其中涉及到的描写Online tours的生僻的词汇或者语句进行讨论与分析, 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 再对课文进行阅读, 从而对“Online tours实现大众化”这一可能性进行有条理的分析, 加强学生对于英语文本的理解。

当前阶段, 初中英语教学构成中形成的学习体系仍旧是不完善的, 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 对教学体系不断完善, 确保学生能够在科学的英语教学体系下开展英语的学习, 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和学生要在构建科学的英语学习体系过程中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莉霞.重视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浅谈英语初始阶段的教学[J].学周刊.2012 (25) .

上一篇:评优课问题及改进措施下一篇:汽车技术与管理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