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论文综述

2024-07-17

就业论文综述(共9篇)(共9篇)

1.就业论文综述 篇一

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

罗燕

我国的非正规就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而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初期,经济很不发达,城市吸收就业的能力不足,但城市有大量需要工作的劳动适龄人口。因此国家制定了容许个人自谋职业的政策,非正规部门就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就业,以及国企改革裁减大量的冗员,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正规部门吸纳劳动者的能力不断下降,而非正规就业部门得以迅速发展。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0~2004年,全国城镇国有和集体经济从业人员数由0.9325亿人减少为0.7289亿人,净减少2036万人,减幅为21.83%。与此同时,全国城镇个体经济就业人数增加了385万人,增幅达18.30%,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增加了1726万人,增幅达到96.07%。截至2004年末,在我国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从业人员(仅指在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中的从业人员)已高达5515万人,而当年我国城镇就业总数为26476万人,仅按这两项统计,当年非正规部门的就业量已占城镇就业总量的20.83%。可见,非正规部门就业在我国的就业体系中已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非正规就业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1非正规就业的界定

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在年代初提出。

国际劳工组织在《1991年局长报告:非正规部门的困境》中,将非正规部门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将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称为“非正规就业”。

2002年,国际劳工大会第90届会议在《体面劳动与非正规经济》的报告中形成了关于非正规经济中就业的概念框架,该框架以就业身份而不是就业部门界定非正规就业。后来在2003年第1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进行了讨论并经过很小的修改最终被大会核准为国际标准。

在此基础上,我国许多学者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对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作了如下定义。

我国非正规部门主要是指在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单位(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外的规模很小的经营单位。包括:(1)由个人、家庭或合伙自办的微型经营实体,如个体经营户、家庭手工业户、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人独资企业等;(2)以社区、企业、非政府社团组织为依托,以创造就业和收人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生产自救性和公益性劳动组织;(3)其他自负盈亏的独立劳动者。

胡鞍钢[1](2001)认为:我国非正规就业主要指广泛存在于非正规就业部门和正规就业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就业方式的就业形式,即非正规就业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和正规部门里的非正规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是指小型、微型企业,家庭型企业或独立服务者等。正规部门非正式就业是指正规部门里的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分包生产或服务项目的外部工人等。

张丽宾(2004)认为,非正规就业广泛存在于整个经济部门体系中,是一种以缺乏政府管制为特征的非标准(灵活)就业形式,包括非正规部门就业和正规部门非标准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中的独立工人和自由谋业的生产者组成。“非标准就业”则是指正规部门中区别于标准就业形式的非标准工作安排形式、非标准就业形式及非标准劳动关系,主要包括弹性就业、阶段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和其他临时性就业等等。

我国学者根据我国情况对非正规就业作了探讨,尽管学者们对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普遍被接受的观点认为,我国非正规就业广泛存在于整个经济部门体系中,应该用就业身份而不是就业部门界定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包括非正规就业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和正规部门里的非正规就业。

2非正规就业形式[2]

伴随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进程加速以及改革深化,中国就业形式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足以形成能够吸收全部劳动力的正规部门,因此存在比较大的“非正规部门就业”;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规部门就业的灵活性增强,“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比重有增长的趋势。

2.1我国“非正规部门就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一部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他们一般很难从市场上获得资金、培训、信息等,招用的人员也不固定,一般也没有登记,收入也不一定稳定。从事的行业包括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2)在社区内类似个体工商户的非登记注册经济实体的从业人员。3)其他不被掌握的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4)其他打零工者,包括随时待命人员。5)街头小贩。

6)其他没有法律规定的劳动组织的从业人员。

2.2我国“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大中小型企业、事业、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就业的非正式职工,包括临时工、季节工、劳务派遣工、小时工、产品和服务推销人员、出租车司机等。

2)大中小型企业、事业、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中采用灵活工作方式的就业人员,如弹性就业人员、非全日制工人等。

3)独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包括律师、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等。在这三类形式中,后两类的从业人数有限,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加以调整,而第一类的从业人数较多,需要加以更多的关注。

3非正规就业群体及其特征[3]

非正规部门的出现与我国的人口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大关系。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谋生,加上城镇下岗职工,就业形势严峻,急需发展非正规就业来缓解。

3.1农民工非正规就业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源于城市正规就业机会不足、制度排斥、城市发展需求等结构性因素和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低、技能低、经济实力弱等个人因素。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特点与户籍制度的影响密切联系。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不能够进入到城市的正式就业体系中来,其主要依靠传统社会关系实现就业,流动性很强,且缺乏政府认可和扶持。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发挥了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并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城市发展做出贡献。但它面临着社会保障缺位、就业条件恶劣、权益诉求困难以及因政府严厉管制导致生存空间缩小等系列问题。

3.2下岗工人非正规就业

我国下岗失业工人非正规就业源于政府为解决国企改革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目的是推进国企改革和稳定社会。研究集中在源于上海市,后被其他城市运用的非正规就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允许下岗工人依托于社区非正规劳动组织,在部分制度之外和政府优惠政策下以一定形式从事生计经济活动它为劳动者提供了非正规-半正规-正规的发展途径,具有很强的制度性、规范性和政策保护性,排斥了外来人口进入的可能性。强烈的政府主导性使该模式面临政府财政难以维持、管理面临两难处境和劳动者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等问题。

3.3大学生非正规就业[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就业市场提供的正规就业部门的岗位在数量与质量上都不能够满足大学生日益提高的就业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日益趋于多样化,非正规就业成为许多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选择。非正规就业能够满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多样化诉求,并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当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形式愈来愈多,总的来说,主要有正规部门中的非正式就业、兼职就业、劳务派遣就业、自主创业及自由职业几种形式。与其他群体相比,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具有就业层次较高、人力资本利用较充分、流动能力较强与创造性和发展性突出等特点。但它同样面临着权益易受侵害和社会保障缺失等非正规就业的一般问题。

3.4女性非正规就业[5]

根据其户籍的不同,女性非正规就业者可分为两大群体:一是大量的进城农民工,主要从事纺织业、饮食业、贩卖蔬菜、水果等工作;二是城市居民中的非正规就业者,多选择传统的包括社区服务、经营小作坊、做钟点工、临时工、合同工等工作,从业者多为下岗、失业人员。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内部群体特征进一步考验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匹配性。

2000年我国妇联“农村妇女权益状况和维权需求调查报告”显示,过半数女性农民工属于非正规就业。女性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有其供需双方的必然性。一方面,城市生活需要的许多服务工作是城市女性居民不愿意从事的;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具有就业信息传递、就业手续和就业条件简化、就业渠道替补等功能,能够满足女性农民工的就业需求。然而,由于社会资本匮乏、职业地位和收入低、就业风险大,非正规就业中的女性农民工处境令人堪忧,面临着雇佣关系不明确、基本没有社会保障、易受人身侵害、居住生活条件极差等一系列问题。在结构性改革、新技术运用带来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逐渐突出的现状下,城市失业、下岗女性的未来再就业主流趋势也是非正规就业模式。但是,在与女性农民工的竞争中,城市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由于就业观念陈旧、“贵族”心理较严重等原因而处于弱势地位。4非正规就业发展存在的问题[6]

非正规就业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加之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等因素,仍存在许多问题。

4.1非正规就业者缺乏制度保障,参保意识差

在我国,非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缺少制度上的联系,或虽有制度规定但实际上很少被遵从。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少数地区已经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作出了专门规定,但从总体上看,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度,基本将非正规就业人员排斥在外。而且,我国的各项社会保险在计费年限、缴费办法和待遇享受等方面,都是依据正规就业的情况设计的,不适应于非正规就业的特点,由于劳动关系和收入水平的不确定性,雇主与非正规就业者很难按照工资总额分别交纳各种社保费用;正规就业状态下的“续保”、缴费年限连续计算以及缴费责任等规定在非正规就业状态下几乎全不适用。

4.2非正规部门中存在劳动雇佣关系和劳动制度的不规范性

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导致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劳动雇佣关系和劳动制度的不规范。这种不规范主要表现为许多雇主和雇员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显失公平,以及雇主随意向雇员收取抵押金。由此又导致以下后果:一是雇佣关系相当松散,对双方都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雇佣关系解除时不能按约履行各自的义务,由此造成劳动力市场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二是雇主和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在非正规部门中,雇主经常更换员工,员工经常更换工作,加剧了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不稳定性,同时人力资本投资的缺乏大大限制了非正规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减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4.3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发展缺乏社会扶持

非正规部门的发展缺乏金融部门的资金扶持。比如,虽然国家发布了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手续繁琐、限制条件多,使得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者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也难有发展壮大而转变为正规部门的机会。其次,非正规部门的发展缺乏必要的经营场所。根据全国总工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自我创业者中,自有场地或享有政府提供的低价经营摊位的只是极少数,而一般大中城市正规的经营场所租金太高,小本经营者难以承担。同时,简易经营场所由于影响城市环境而常常遭受城市管理部门的限制甚至取缔,这就使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发展陷入两难的境地。

4.4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发展缺乏教育培训等技术支持

由于非正规就业的主体主要是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人一般文化素质不高,所掌握的技能比较单一。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职业培训体系,但其培训对象主要是针对在正规部门就业的从业人员,而面向广大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体系很不完善。这部分培训目前主要是由一些社会力量来承担,不仅费用昂贵,而且缺乏系统规划,培训内容也比较单一,大多数培训项目集中在美容美发、餐饮服务等领域。由于这些领域吸纳劳动力的容量有限,因而不能很好地满足就业形式发展的需要。

[1]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2)

[2]张丽宾.“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与政策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04(81):39-40 [3]黄耿志,薛德升.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兼论全球化背景下地理学视角的研究议题[J].热带地理,2009,Vol.10,No.4:390 [4]周守军,王德清,邓春雪.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探析[J].教育研究,2002(4)[5]谢妍翰,薛德升.女性非正规就业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2009(6):20-21 [6]张俊杰.关于我国非正规就业问题的研究[J].科技创业,2007(1):140-141

2.就业论文综述 篇二

一、统筹城乡就业的内涵

统筹城乡就业, 亦称城乡统筹就业。其涵非常丰富, 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2005) 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和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角度界定了统筹城乡就业的内涵。卢亮 (2008) 则从理论和政策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理论上的含义是建立统一开放的城乡劳动力市场, 确保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有序流动;从政策层面来看, 应该从就业管理对象和就业管理机构两个方面来进行统筹。王寅、阮衍宁 (2010)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承认和实现劳动力择业自由和选择工作地点的自由, 让劳动力受经济规律调节, 在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流动, 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公平竞争。

部分学者还围绕着是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展开了讨论。张建武 (2001) 最早指出, 城乡统筹就业是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内容。莫荣 (2006)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就是要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 从体制、政策和工作体系入手,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二、统筹城乡就业的意义

统筹城乡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是关系城乡劳动者切身利益和长远生计的重大问题。学术界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阐述了统筹城乡就业的重要意义。

微观层面是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劳动力流动等方面展开的, 如蔡昉 (2006)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所在, 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法宝, 是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根本途径。熊永兰、夏守财 (2008) 指出, 实现城乡就业统筹是对传统就业制度的重大突破, 有利于缩小城乡收人差距, 优化城乡人口分布结构。

宏观层面是从国家、政府、社会层面探讨的。季建林 (2004)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袁建萍 (2007)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的现实意义在于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柳云飞、张素红等 (2009) 从五个方面较全面地归纳和阐述了城乡统筹就业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有利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三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城乡劳动力资源;四是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五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各地区统筹城乡就业的实践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个市 (区、县) 开展了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一些学者和实践工作者根据统筹城乡就业的实践, 对全国统筹城乡就业的试点地区进行了考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组编的《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统筹城乡就业》蓝皮书中对北京、湖北、四川等地统筹城乡就业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曾万明 (2007) 分析成都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时认为, 通过“六大体系”, 即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覆盖城乡的就业培训体系、覆盖城乡的就业援助体系、城乡充分就业政策体系、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城乡充分就业工作政府目标责任体系来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 建立城乡一体的充分就业体制。丁海中 (2009) 将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马鞍山的具体做法总结为———发展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扶持就业、服务保障就业、培训促进就业。武晋、何美丽等 (2010) 从劳动力个人、社会经济、政府三个层面对北京市延庆县650个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详尽分析, 这些试点地区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的研究, 对全国范围内统筹城乡就业的实施建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统筹城乡就业的制约因素

一些学者认为,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统筹城乡就业。饶翠华 (2009) 认为,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在理性人追逐利益目标的驱使下,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将会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 流动的结果一方面是满足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会对东部地区的就业产生较大的压力, 还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不利于统筹城乡、统筹区域间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北京大学刘伟教授 (2007)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实质, 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增长、经济体制的转变、城乡发展差距都将会严重影响城乡劳动力的有效统筹和均衡运动。

多数学者注意到制度障碍是导致城乡分割的最重要原因。江贻送 (2003) 认为, 在实施城乡统筹就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 影响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性和操作性障碍是就业制度的歧视、教育与培训的歧视、社会保障制度的歧视、户籍制度的歧视等。乔明睿、钱雪亚等 (2009) 利用2006年CHNS数据并采用切换回归模型, 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及户口的作用进行了判断, 认为户口是限制农村劳动者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王元章、盛喜真 (2003) 在分析了城乡劳动者就业关系的基础上, 认为影响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障碍主要包括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教育制度等。李春根、赖志杰 (2008) 从社会保障政策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就业问题, 认为社会保障一定程度的缺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瓶颈和影响城乡统筹就业的重要因素。

部分学者还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角度探讨了制约统筹城乡就业的因素。张建武 (2006) 指出,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已经成为转移就业的主要“瓶颈”。陈国铁 (2007) 认为,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

五、构建和完善统筹城乡就业制度的政策建议

学界在对统筹城乡就业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的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构建和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建议。学者们一方面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彻底打破原来城乡分割的旧制度, 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就业制度;另一方面还特别强调了统筹城乡就业中政府承担的责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从制度创新和政府责任视角提出政策建议的, 如赵勇 (2004)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出发, 认为统筹城乡就业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 打破对农民工的各种限制, 以职业资格和技能水平作为统一的就业标准。李志强、张征华等 (2005) 探讨了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制度安排,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创新农村和农业内部制度, 挖掘农村和农业的就业潜力, 拓宽农民就地转移和就业渠道;破除各种体制障碍,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体制,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城转移就业速度;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 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 提高农民市民化就业的容量。杨宜勇 (2007) 强调要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加快劳动力流动, 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制度, 要大力发展中心城镇, 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饶风 (2009) 提出建立健全“四个体系、一个制度”, 来促进统筹城乡就业:即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维权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工作制度。

从政府政策角度提出建议的, 如张丽宾 (2007)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应该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姚林香 (2007) 探讨了财政政策对统筹城乡就业的作用:一是为已经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劳动力及其家庭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二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人, 挖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 三是在继续强化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黄红华 (2009) 则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应该统筹利用政府强制性政策工具、财政激励工具、指导性工具、信息提供工具和服务性工具等。

强调在统筹城乡就业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 如李安忠 (2008) 认为, 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在工作内容上, 要重点完成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 以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 城乡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建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转移就业机制。崔占峰 (2007) 提出, 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关键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和农民工稳定就业, 因此, 需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引导机制和由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就业长效机制以及农民工能够稳定就业的保护机制。

六、研究展望

综上, 从2000年开始实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至今短短的十几年, 我国学界和实践工作者对统筹城乡就业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在肯定研究成就的同时, 也要看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以便为未来的研究奠定更好的基础。笔者认为, 当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 缺乏对统筹城乡就业内涵和外延的清晰、精确界定。统筹城乡就业不仅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 更涉及城乡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因而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其次, 统筹城乡就业是个多元的课题, 它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人口学、生态学等多学科领域。然而, 当前缺乏从多学科角度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再次, 现有研究更多地采用了定性分析和静态分析方法, 这不能很好地度量统筹城乡就业带来的社会经济价值。最后, 由于研究视角的单一和片面导致政策建议不全面、不完整,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免显得捉襟见肘。

3.我国就业救助问题研究综述 篇三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我国就业救助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本文从时代性、地域性、对象性三个特点及创新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方面出发,进行分析总结,对我国近年就业救助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发展方向进行探析。

关键词:就业救助;综述;特点;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076-03

一、引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①就业救助一直是中国公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社会救助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社会就业救助作为一项基本的公共福利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救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就业救助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实践中对就业救助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国内学术界也对我国就业救助问题各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本文梳理了近几年来国内关于就业救助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具体总结和分析我国社会就业救助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二、近年我国就业救助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就业救助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总结起来有以下特点。

(一)我国就业救助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时代社会公众关注情况有密切联系

黄晨熹2004年研究发达国家社会救助的经验及其对上海的意义,与21世纪初上海关注、重视就业救助政策改革有关联。海城等2005年针对老工业基地的女性就业救助问题开展研究,与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密切联系;这一转型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持续至20世纪初并到达关键转折点,引起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在当时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陆林等2010年分析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波及全球这一国际实时背景下,对千万失业返乡农民工群体进行研究,根据当时国家政策制度,提出了新型农民工救助体系。金融危机下的就业问题是当时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一大民生问题。

(二)我国就业救助研究具有典型的地域性,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于就业救助政策的需求各异有内在关联

对于发达地区,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关注西方救助制度的引进或者参考:吴小芳以广州市H社区为研究个案,广州为全国最早实施“低保”制度的城市之一,通过分析提出现有的城市救助制度设计在工作岗位提供、劳动培训等相关配套措施上都无法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导致政策目标功效有限。指出西方“激活”政策在延用相关概念时应当谨慎。肖萌等采用长期跟踪定性研究,对北京的工作福利的效果进行评估,提出如何推进就业服务质量的提高,规范低保和工作福利的管理,是社会救助改革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黄晨熹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救助标准构建和调整、平衡救助和就业动机以及欺瞒预防等方面的积极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上海的社会救助制度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欠发达地区,研究成果还较少,只有王丽华以湘西八县的贫困农户的劳动力人群为研究对象,提出基础教育和培训可以为贫困农户劳动适龄人口有效就业作能力上的准备;公共就业保护和扶持措施可以为贫困户劳动适龄人口提供有效就业的手段和机会,以此改变贫困农户劳动力人群低层次的劳动就业和低水平的劳动所得状况,达到劳有所值、劳能脱贫致富的目标。

此外,也存在多个区域的对比研究成果:王增文通过对中国16省37县市的社会救助对象抽样调查研究,提出性别、年龄、享受社会救助前所从事的职业等个体特征变量对社会救助群体的再就业意愿存在显著性影响。调查对象范围较广,包括富裕省市、中等省市及西部省份等。

(三)我国就业救助研究具有明确的对象性,与中央政策的关注对象高度重合

农民就业救助问题关注度较高,与中央一号文件等相关政策关注三农问题有密切联系。谭龙芳提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最大问题是就业问题,并从三方面总结了导致我国农民失业问题的原因。付春香针对失地农民,提出采用建模法、比较法等研究分析方法,构建新型的就业救助模式来解决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陷入贫困的现象。陆林等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千万失业农民工群体,就其自身再就业能力弱往往采取了“往回走”的行为选择的现象,根据我国现行救助制度机制存在一些缺陷及“扶持与帮扶、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一种发挥政府主导性和引导力,建立“生存与发展”、“扶持与捐赠”相结合的新型农民工救助体系。

近年开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救助问题进行关注,与国家宏观就业政策关联。肖丽玲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进行界定,从实践操作层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指导与救助策略。兰敏针对面临就业难和失业的大学生群体,认为单靠经济手段来解决日益紧迫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显然还不够充分,并从政府、社会、个人三个方面来阐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四)我国就业救助研究文献注重研究与分析方法的创新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研究方法趋于多元,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并重且交叉,近年来在统计学基础上的实证分析受到重视。这在就业救助研究中开创了新的里程碑。在社会学具体研究中恰当引入统计学等实证分析手段,可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例如:

田奇恒等通过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社会福利受助者就业意愿进行量化描述,分析当前对低保社会福利受助群体的机制,探讨社会结构不同层面在社会救助过程中的行为价值取向,并从社会政策层面提出相关建议。王增文通过对中国16省37县市的社会救助对象抽样调查研究,提出性别、年龄、享受社会救助前所从事的职业等个体特征变量对社会救助群体的再就业意愿存在显著性影响。王增文通过对社会救助群体再就业方程作了经验分析,用双重的样本选择变量对再就业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因子进行分解处理,认为社会救助群体再就业选择行为与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的选择策略具有内在关联性,并且再就业选择调整项在社会救助群体再就业工资收入方程中通过了检验。胡永远等基于问卷调查微观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城镇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的收入低于城镇职工,我们更应该关注中低收入分位数的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需要针对城镇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采取更有效的扶持政策。倪丽艳理论解释了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收入低的原因,并基于问卷调查所得微观数据,使用OLS回归和百分位数回归分析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与城镇职工两个群体收入的影响因素,提出对社会救助人群的扶持措施。

(五)我国就业救助研究文献在理论基础方面有涉入。例如:

杨德敏从立法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及我国社会救助法立法应遵循的原则。李秉文针对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全民低保”为核心的社会救助模式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建模法,借助公民生存——发展能力模型,构建了优于“全民低保”的“全民就业”式社会救助模式。

三、我国就业救助研究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就业救助研究文献综述情况,存在以下问题:

(一)关注的地域等级不够

现有研究成果只关注到省市级,但即使一个县域内,由于各乡镇的经济发展差异,就业救助政策都有不同;今后研究中不能停留在省市级,还应探讨县乡级就业救助的差异。

(二)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例如所有相关研究中,针对浙江、福建等省市的研究论述较匮乏。在就业方面,相比北方地区南方人民创业氛围比较浓厚,就业救助要求相对较少,但是也不乏各类需要提供就业救助的人群。今后应进一步拓展。

(三)理论基础(政策)方面的建言性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应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民耕地减少的背景下,发现现实问题,根据国情、民情,提出更为具体、有建树性的政策建议。

(四)研究对象不够全面

例如残障人群的就业救助问题就无人涉及。今后应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丰富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相关救助政策提供建议。

四、小结

本文对近年我国就业救助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认为具有以下特点:鲜明的时代性,与时代社会公众关注情况有密切联系;典型的地域性,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于就业救助政策的需求各异有内在关联;明确的对象性,与中央政策的关注对象高度重合;注重研究与分析方法的创新;我国就业救助研究文献在理论基础方面有涉入。

根据我国就业救助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关注的地域等级不够;二是研究范围有待拓展;三是理论基础(政策)方面的建言性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四是研究对象不够全面。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该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注 释:

①李秉文.社会救助:“全民就业”式优于“全民低保”式[J].经济学家,2010(11).

参考文献:

〔1〕王增文.受助群体从事正规与非正规再就业收入差距研究——基于社会救助群体的再就业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3(04).

〔2〕胡永远,倪丽艳.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收入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院报,2013(03).

〔3〕倪丽艳.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3.

〔4〕杨德敏.就业援助:社会救助立法的基本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12(12).

〔5〕王增文.农村社会救助群体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2(06).

〔6〕吴小芳.我国城市就业救助政策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1(04).

〔7〕肖丽玲.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救助策略[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8〕兰敏.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促进大学生就业[J].赤子(中旬),2014(01).

〔9〕肖萌,梁祖彬.社会救助就业福利政策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0(01).

〔10〕陆林,杨睿.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返乡农民工失业救助体系构建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11〕王丽华.贫困地区农村就业援助制度建设研究——基于社会救助制度在湘西农村的反贫困实践[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12〕付春香.失地农民就业救助问题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5).

〔13〕田奇恒,孟传慧.城市低保社会福利受助者“就业意愿”与社会救助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01).

〔14〕谭龙芳.对地方政府在农村失业治理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7(11).

〔15〕海城,姜鸥.老工业基地女性就业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对策[J].学理论,2005.

〔16〕黄晨熹.标准构建、就业动机和欺瞒预防——发达国家社会救助的经验及其对上海的意义[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17〕马静,朱德云.关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农业经济研究,2012.

4.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综述论文 篇四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2009~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大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田一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5)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0]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4)

[20]李雄等.我国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保障研究.政治与社会,2010(5)

[21]边文霞.高校大学生学习能力与就业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

5.就业论文综述 篇五

1。题目:大学生就业成本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几所高校为分析样本

2。围绕大学生就业成本的计量因子与结构模型,对浙江省大学生就业成本的调查与统计分析,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成本的影响因素,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总结与思考

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假设和变量控制

5。数据的来源与调查问卷的设计?

关于综述文章的几个问题:

1。明确文献综述的主题

6.就业论文综述 篇六

(宁妍芬 英本101 1003401117)

英语课程在小学开设以来,引起了众多的关注和研究,现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总体农村现状分析、改进策略进行综述,并力求从中寻找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研究的新切入点。

一、总体现状分析

从近几年2010-2012的研究成果看来,各个农村小学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集中的,普遍存在起步晚,发展慢,水平低的问题,同时各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也有特殊性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抓普遍性的同时要根据地方的特殊性对农村小学英语进行有目的的提升和改革。下面我将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中发现其总体的改进策略,为全国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改进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农村小学英语的整体提升。

(一)师资力量薄弱,(彭娟 2011)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蔡文文 2010)农村的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是非专业性的,真正从师范院校毕业分配的寥寥无几。由于大多数英语教师未受过正规的英语新课程教学法的培训,所以对英语教学规律及教法知之甚少,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教学缺乏应有的了解。

(二)教学设备落后,(彭娟 2011)不能为英语教学提供可靠的物质环境。农村各个小学、特别是乡镇小学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多媒体教室,也没有语音室,有些学校连基本的教学用具都没有配备,各学校教学设备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观念滞后,(赵丽丽 朱亚星 2009)学校及家长对荚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辅导缺失。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学好语文和数学就可以了;还有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考大学,学习英语就没有一点儿用途,更不愿意花钱为孩子买录音机、磁带等学习用品。

(四)农村小学生“羞于开口”(赵丽丽 朱亚星 2009)学生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会显得胆小,久而久之,开口讲英语更成了难事。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因而羞于说英语。

(五)学生兴趣难以保持,缺乏正确的学习认知和学习氛围。在农村小学里,学生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很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课堂是学生唯一能够比较有

机会接触英语的地方,但由于教师水平的原因,许多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上课时都是讲汉语。

(六)英语接触量太少。(李阳阳 吉哲民 2010)农村小学生英语接触量非常有限,除了在课堂上接触英语之外最主要的课外英语活动恐怕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了。大部分学校图书馆英语图书严重缺乏,或者根本就没有图书馆,难以满足学生的图书需求。

(七)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出现“低效费时。(李阳阳 吉哲民 2010)农村小学英语开课范围小,课时安排不合理,开课年级不统一,有的学校只在三年级开课,有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课,还有的学校只在六年级开课。

(八)教学评价机制不恰当。(喻晓)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主要以期中、期末测试为对学生的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评价指标。考试的形式主要是笔试,考试 的内容主要为教材内容。

(九)教学制度缺陷。(彭娟 2011)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没有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各学校培养目标不一样,应用教材版本不同,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

(十)课堂教学模式单调。(吴 静 2011)由于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理解不到位,课堂教学不是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角度出发,满堂灌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的教学流程仍然是:教师领读—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提问朗读—讲解语法规则—布置作业—考试。

二、改进策略

从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十大问题,由此得到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政府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谢琴玉 2012)政府部门一方面加大对乡村小学教育的投入,加大先进教学设备的配备和普及。另一方面颁布制定教师工资待遇及教师编制,为乡村小学英语教育发展留住专业的有用人才。政 府要通过制定纲领性的文件从根本上抑制乡村小学中英语教育被严重忽视的问题。

(二)加强农村教师自身建设,加强外部社会力量的支援。首先,重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要自觉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其次,提高农村教师自身授课水平。

(三)主抓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1、按照学习程度不同,分层有效教学。

2、注重家庭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自主“择业”,合作作业,游戏作业,创新作业。

(四)注重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赵丽丽 朱亚星 2009)

1、教学目标中,重视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的培养。

2、教学方法中,重视实践联系生活。

3、教学评价中,总结成绩,及时鼓励。

(五)教学更加生动化。(赵丽丽 朱亚星 2009)让歌曲充满课堂,形成轻松愉快的气氛将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育。给学生起一个通俗易懂,而又别致的英文名字;坚持值日生报告制度或小演讲;

(六)加大小学英语师资的培训力度。(吴 静 2011)对小学英语师资的培训可以有很多种模式,既可以利用寒、暑假期进行脱产培训,也可以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多开展城区与农村英语教学的交流活动,自行组织老师进行校本培训。而对于转岗教师比较多、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山区农村学校,还可以通过和师范院校合作,尝试实习支教等形式。对在岗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着眼未来,培养骨干教师;引入竞争机制,逐步轮换,优化教师队伍。

(七)借助现代教学多媒体手段。(蔡文文 2010)教师恰当适时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可把文字内容演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变得丰富而生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效果比只有老师讲要强许多。

(八)制定恰当的评价标准。(喻晓)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改进的功能。

(九)学校要重视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工作。学校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为英语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要重视学生发音准确性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英语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十)学校和家长要互相配合.学校可分期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提高认识,让他们切实意识到小学英语是义务教育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长应该多多帮助孩子学习英语,买些关于英语方面的书籍、录音带等。

三、思考与总结

从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造成的设备落后问题及英语教师聘用与培训问题,加上学校的以及家长的重视度不够,造成英语教学课堂的低效率,及应付了事的局面,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此外还有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及教学制度缺陷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但要解决现在小学英语教育的艰难局面,我们首先要从内因入手,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及家长对英语学习的态度,这需要加大对英语重要性的宣传,要慢慢转变学校及家长对英语的态度。这就要求政府及有关教育部门多开展有关英语方面的比赛及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从外因方面考虑,应加大对英语老师的培训,这也需要基金的投入,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改革英语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通过内外因的修整,才能给小学教育带来新的曙光。、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英语对于绝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是启蒙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承担启蒙教学的小学英语教师比初中英语教师更为重要。因此,对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还有赖于我们奋斗在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们去发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方法。

7.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综述 篇七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现状

(一)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界定

20世纪9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最早提出“就业质量”, 当时这一概念具有高度概括性, 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当下人们理解的就业质量和后来的“体面劳动”存在很大联系。“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工组织前总干事索马维亚于1999年首次提出的, 是指:劳动者的权利得到保护、有足够的收入、充分的社会保护和足够的工作岗位。该组织还针对世界各国编制了一套体面劳动评价体系, 包括:就业机会、不可接受的工作、足够的收入和生产性的工作、合理的工作时间、工作的稳定性、社会公平待遇、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工作与家庭生活、社会对话与劳动关系、经济和社会等11项因素。近年来体面劳动概念的成熟, 为我国开展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 教育部虽然已经要求全国各高校发布本校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但是各校执行标准不一, 对就业质量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 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概念的理解主要局限在学术探讨层面。

柯羽 (2007) 将大学生看作高校生产的, 投放到社会中的产品, 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指在符合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 教育产品 (高校毕业生) 满足社会潜在。学生就业质量是衡量大学生就业状况和社会整体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将大学生就业质量界定为, 大学生获得适宜灵活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会, 从而获得收人和发展的优化程度。【2】徐莉等 (2010) 基于调研的需要, 将就业质量分为主观满意度评价和客观评价两个方面。认为, 就业质量是工作者对工作环境、工作地点、薪酬福利满意度等的主观评价和社会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总体情况。【3】刘新华等 (2013) 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大学生整个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反映的是工作稳定性、工作的声望、工作薪酬、发展机会、工作环境与安全等方面的综合满意程度。【4】

综上所述,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了界定, 也吸收了国际劳工组织关于“体面劳动”的核心思想。大学生就业质量应该主要从学生个体的微观层面剖析, 包括客观工作状况, 如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保障等因素去判定和主观满意度, 如社会满意度、企业满意度、个体满意度等方面去衡量。从而形成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企业与个人相统一, 家庭与社会共参与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核心概念。

(二) 大学生就业质量理论创新研究

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发表在“中国知网” (CNKI) 上有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 发现多数研究者都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分析, 鲜有相关的理论探究。

检索表明, 大学生就业质量已有成果主要涉及到的理论有费尔浦斯 (E.S.Phelps) 等的工作搜寻理论、舒尔茨 (Thodore.W.Schults) 主张通过教育和培训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的人力资本理论、多林格尔 (P·B.Doeringer) 和皮奥雷 (M·J.Piore) 的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斯宾斯 (Spence.D) 和索罗 (Thruow.L) 的筛选理论等四个理论。这些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认识和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不过, 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对原有观点的阐述, 鲜有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进行的理论创新和重构。

(三) 大学生就业质量实证研究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 研究者主要采用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和访谈法等获取就业质量相关数据, 并结合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在研究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 调查对象以在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主, 对往届毕业生的调查数量少、规模小

孟大虎等 (2012) 对全国42所高校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3725份。【5】岳昌君等 (2012) 使用的数据来自北京大学课题组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 合计有效问卷19632份。【6】豆小红等 (2011) 在湖南省13所高校中随机抽取500名往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7】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 相对于往届生, 在校生经辅导老师召集更易于集中填写问卷, 通过校际合作, 成本也比较低。

2. 只针对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进行调查, 少有跟踪研究

经过对实证类论文的研究发现, 无论是对在校已签约的大四学生还是对往届毕业生的调查都为一次性调查, 没有跟踪调查。这可能是由于跟踪调查的成本偏高, 个别学者无法负担, 而拥有国家社科基金或省部级基金支持的研究也会因为项目成果周期的缘故而无法实行。由于不可抗力原因, 部分对象会在多次调查中出现缺失, 不利于对调查结果的科学分析。

3. 多采用自编的量表

王霆、曾湘泉等 (2011) 通过征求用人单位、有关专家、高校就业部门和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意见对问卷进行论证, 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断完善问卷设计。【8】童辉杰等 (2012) 参考以往研究, 从匹配度和离职意向方面评估被试的就业质量。【9】自编量表虽然确保了调查的灵活性, 坚持了自身特色, 但是其权威性和信效度却难以保证, 不利于研究工具的推广。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的不同视角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蔓延以及我国推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软着陆”的政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在近几年得到了学者的普遍关注。分析以往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成果, 主要有五个研究视角:第一,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视角;第二,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第三, 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市场结构视角;第四, 政府扶持和政策支持视角;第五, 其他研究视角。

(一)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视角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 学者们普遍遵循系统性、可比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 注重对客观就业环境和主观满意度的测量, 国家政策和个体实际的评价, 社会需求和高校培养目标的对比。史淑桃 (2008) 根据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和大学生就业心理, 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包括: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和劳动关系3个方面。【10】谭卫伟 (2011) 基于国家建设需要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 包括就业率、国家政策导向、配备岗位供需比、社会认可度等四个方面。【11】不过,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尚处在各抒己见阶段, 讨论形成权威的、规范的, 且具有区域指导意义的评价指标标准, 这是以后研究应该努力的方面。

(二)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研究很丰富, 有的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两面性入手, 如代锋等 (2009) 认为, 社会资本的积极影响是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效率、增加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概率等方面;消极影响是妨碍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产生就业竞争不公平现象等。【12】有研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替代、互补效应的, 如赖德胜等 (2011) 发现, 在获取就业机会和起薪决定上,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存在替代关系;在决定能否进入国有部门工作上, 二者具有较强的互补关系。【13】还有研究毕业生就业实现机制和就业质量决定机制差异的, 如孟大虎等 (2012) 指出, 要想获得更高的就业质量, 大学生必须拥有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14】这些研究将人力资本理论和学生社会资本现实相结合, 为大学生着力提高自身人力资本提供了依据, 有利于端正其就业心态。

(三) 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市场结构视角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必须以就业市场结构合理化为依托,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宋林等 (2012) 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分析了大学生在“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困境与“一级劳动力市场”的进入壁垒。【15】马廷奇 (2013) 认为,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大学生配置效力偏低的根本原因, 劳动力市场信息机制失灵导致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价值的迷失。【16】这一视角下的研究揭示了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的地区差异大、管理不规范、信息公开不透明等问题, 这是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客观原因。

(四) 政府扶持和政策支持视角

针对政府对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的研究, 注重宏观的政策布局, 少有具体政策效果的实证评价和建议。张体勤等 (2009) 基于就业力视角开展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认为政府应该面向高等教育过程实施就业政策, 为高等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的互动提供空间、建立大学生就业力基金、完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建立人才供需对接信息平台。【17】孙德超等 (2011) 认为, 应该从大学生对就业政策满意度的角度评估就业政策的效果;从大学生对就业政策需求的角度, 改进就业政策。【18】已有研究肯定了大学生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属性, 阐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仍应对大学生就业实施有效干预的责任。不过, “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关注政策的制定, 缺乏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重视短期内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政策长效机制的关注”【19】

(五) 其他研究视角

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有利于创新解决问题思路, 如岳昌君 (2008) 从求职结果、求职途径、求职意向和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中美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提到美国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较小的收入差距、学校就业中心的积极作为等内容对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有很大借鉴意义。【20】有的学者在研究中综合引入人口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 如张抗私等 (2012) 研究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二级准则。【21】童辉杰等 (2012) 使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预测。【22】彭晓华等 (2013) 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23】研究成果中的新思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和方向。

三、展望

(一) 建立权威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建立权威、规范、更具针对性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破解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的当务之急。在我国,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这虽然保证了研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但论证过程缺乏权威性, 很难推广应用。以中央政府为统领, 综合考虑各地方经济和教育发展实际, 征集专家学者、企业、就业指导教师、大学生的意见, 建立规范、针对性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将这一评价指标体系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 这对于高校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评价指标构建要形成动态机制, 这对政府调整大学生就业政策有很大帮助, 也能有效引导学生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明确不同时期个人发展方向。

(二) 在实证研究中引入动态分析方法

将经济学中的动态分析 (Dynamic Analysis) 引入到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调查研究中, 分析大学毕业生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就业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将大学生就业质量放入纵向时间维度中去观察。增加国家和地方基金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研究的拨款金额, 根据调查周期, 适当放宽项目成果结题时间。研究得出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水平, 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参考, 也能端正大学生初入工作岗位时的就业观念, 减少“眼高手低”现象。

(三) 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打破大学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壁垒

企业转型升级是国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特征等提出的时代要求, 也增加了就业市场对高技能、高知识水平人才的需求, 从而为吸纳更多大学毕业生到知识密集型产业中工作提供了可能。目前, 我国劳动力受市场旧有计划体制的制约较多, 新机制的形成依然困难。因此, 一方面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统筹城乡安排、缩小地区差异、改善整体就业环境、提高就业信息透明度;另一方面, 促进劳动力市场信息共享, 构建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让优秀的人才在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中产生。

(四) 高校确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 升格就业指导课程

高校要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提升就业指导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频率和层次。高等学校在学生本科教育阶段, 制定教学大纲不应仅限于学术型、理论型人才的培养, 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技能的锻炼, 实现学校教授内容和就业市场需求合理对接, 人才培养计划和市场需求层次有效接轨。将就业指导课程延伸到整个大学本科教育过程中, 细化教学计划、教学目标, 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层次, 聘请成功的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担任就业指导课程教师, 增强课程的实践指导性。

(五) 毕业生要实践终身学习理念

8.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形成原因综述 篇八

关键词:就业压力;人格;埃里克森

大学阶段是我国优秀青年群体的人生重要发展时期。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早期(通常在18~25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这种亲密感和孤独感不仅仅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包含着对于社会的适应和再生。这阶段的青年人去开始一种相互信任、努力工作、生儿育女的生活,以便更圆满地融入社会,但有时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和他人或伴侣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并因而产生孤独感。

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不少硕士研究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虽然面临结婚生子的压力,但是由于读书的缘故,很多人还未进行到这一阶段。所以对这个群体而言,如何定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以及如何适应社会,成为这个时期应届硕士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

然而,由于受自1999年大学扩招的持续影响,以及2007届、2008届在高考当中本处于参加高考总人数的最高峰值,这一部分人目前也面临毕业,让原本不被看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3年初,发布了今年的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趋势。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之多,较之2012年增加20万左右。再加上往届毕业没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准备择业的大学生,准备就业的大学生远比这个数字高。可以看出,今年又是一个大学生就业难年。另据统计,今年只是700万应届生的第一年,在未来3-5年应届生的就业规模都会维持在700万以上。这意味着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往后会愈加困难。

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也造成了毕业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压力的持续增大,严重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的热情。而硕士毕业生较之本科毕业生年龄较大,社会、家庭给予其的压力远大于研究生,而硕士毕业生在企业以及研究所的竞争优势又小于博士研究生。因此可以说,硕士毕业生是三种毕业生压力当中是最大的。因此,如何缓解硕士应届毕业生的压力是心理学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硕士应届毕业生的压力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丰富压力心理学的理论,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影响压力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个体自身的因素,如性别、年龄、人格等,另一类是社会或环境的因素,如社会支持等。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人格的组成特征因人而异,因此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致使每个人面对同一情况下都可能有不同反应。人格心理学家会研究人格的构成特征及其形成,从而预计它对塑造人类行为和人生事件的影响。人格的构成特征及其形成,对于人类行为和人生事件会产生重要影响。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源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人的内心冲突及与之相伴随的情绪体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压力。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

人格与压力的形成息息相关。人格与压力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控制点、内外向、坚韧性、乐观性等多种人格特质均对个体感知和应对压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但以往的对于压力的研究针对性不强,且往往着眼于其中一点或几点,关于学生群体的压力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与青少年大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其它一些人格因素,如进取能力、社交能力等缺乏考察。

社会支持作为个体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环境资源,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行为模式。 社会支持与压力的产生、发展、控制和预防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 另一方面对维持个体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也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作为重要的个体变量的应对方式,,则决定着人们对付内外环境的要求及其有关的压力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

大量研究证明了社会支持对压力的缓冲作用。亲密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压力的不良后果, 降低个体的压力感, 提高个体适应各种压力和生活变迁的能力 。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经历着认知与社会性等方面的诸多变化。研究发现, 面对生活事件, 青少年选择支持者及获取支持的能力与其压力感知显著相关。大学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后, 不仅同伴的影响和作用日益上升, 而且建立与获取社会支持的能力也在变化。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王魁.大学生就业压力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Health Medic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2,1.

[2]任敏,徐吉鹏.结构性差异: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基于华中五所高校的实证分析.青年探索,2013,3.

[3]唐本钰.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中的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2,12.

[4]王德强.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关系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

[5]杨小晶,李德勇.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中国成人教育.

9.就业论文综述 篇九

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7489位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194元,其中10年以上工资1000元,应届毕业生工资3232元,0-2年工资3864元,3-5年工资5046元,6-7年工资8249元,8-10年工资8589元。

通信工程专业招聘要求

针对通信工程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94%;不限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64%;不限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58%。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工作。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岗位

通信工程师、销售经理、项目经理、无线通信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销售代表、销售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数据通信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分公司经理、等。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地区排名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庆阳。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993个]、上海[642个]、广州[508个]、深圳[430个]、武汉[314个]、成都[256个]、南京[244个]、杭州[234个]、西安[203个]、福州[189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庆阳[25500元]、临沂[14249元]、常州[13000元]、呼和浩特[8999元]、阳江[7999元]、益阳[6999元]、金华[6000元]、乌鲁木齐[5999元]、武汉[5614元]、哈尔滨[5186元]、兰州[4999元]等。

通信工程专业在同类专业排名

通信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电气信息类,其中电气信息类共34个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在电气信息类专业中排名第9,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22位。

在电气信息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

上一篇:中层干部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制度下一篇:难忘的一个晚上初中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