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教后反思

2024-07-14

《最后一分钟》教后反思(12篇)

1.《最后一分钟》教后反思 篇一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表达了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爱国情怀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1

这次有幸参加了月北片的教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执教了一节五年级语文课,是一首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最后一分钟》,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诗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后顾整个课堂教学,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要关注学情。

成功的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在课堂上一定要根据学情,顺学而导,以学定教,而不是心中只有教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开始,由于天气原因,上课时间推迟了,听课老师不清楚这点,早早地就进入了教室的听课区,足足等了二十多分钟才上课,学生们也就在紧张的状态下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所以当我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声音的确很小,而我对于这点根本没引起关注,只是抓住学生的答案马上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所以在课堂的前段时间学生们并没有在老师的引导下消除紧张的心理,这是我课堂中的缺失。这节课的教学,我很少关注学生们的感受和体验,没能很好地在学生的情感上进行关怀。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体验语文中蕴涵的美,从而感悟语文的无穷魅力。

2、要注意学法

我们古人有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鱼塘”。这是用比喻的说法来表达“学法指导”的道理,也就是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用教”的思想。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不可能是机械地、独立地灌输,只能是自然地渗透。渗透学法的过程是学生参与语言训练的过程,是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是学生感知的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齐读的方式,很少指导学生个体读。然而只有让学生从自我情感出发,去理解、去发现,这些都需要从学生的发言和个体朗读中去发现,只有这样,你才知道学生懂得了什么、需要什么,从而根据这些去引导、去发现。我在这节课上总是想让齐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体验,过多的铺垫掩盖了学生的方法收获感受,要知道齐读是渲染,个体读才有个性化的体验。在以后的教学上我一定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学法,教师必须做有心人,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及时点拔和引导,这对学生学法的形成至关重要。

3、要把握好各环节的“度”

教师作为对话教学中的引导者、激发者,应该把握好“度”的问题。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越来越凸显出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如何拿捏好分寸,把握住课堂教学的轻重缓急,控制好课堂教学节奏,在教学各环节上做到操之有度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功底和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在课堂上的写诗环节,我是安排在学习第二节诗歌后,根据理解的意象来模仿诗歌的语言写一写,此时诗歌的学习才进行一半,这时让学生写诗有些仓促和操之过急,如果安排在后面环节可能会好些。另外在第四节诗歌的学习中,我用课件出示了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这个问题放在此处似乎不太妥,因为前面我在写诗环节上就是让学生写写自己眼中的最后一分钟,现在又来问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让学生感到很迷糊。所以课堂上各个环节的度的确要把控好,有时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适时把控效果会更好。语文课堂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教无定法”,我们一定要尊重教学规律,合理安排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行之有度”,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一定是教学效果好、教学效率高。

一次经历,一次成长,每次的公开课都会让我看到自己身上许多的不足,我也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让我的课堂越来越完善。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2

诗歌教学一直是我想认真揣摩的一个教学切入点。从《山城的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再到这次的《最后一分钟》,我进行了各方面不同的尝试。教学中,我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一系列的教育训练中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化教育创设情趣。一张香港回归的震撼人心的画面,一段教师声情并茂的旁白,把学生引到了1997那个刻骨铭心的一分钟,孩子们也明白了这一分钟的珍贵,深入探究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朗读贯穿始末。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桥的一头是课文,另一头是学生。读着读着,沿坡讨源,据文入情,神游其中,增进理解。可以说,朗读犹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的指挥棒。在教学中,利用初读,逐节理清文章脉络;运用细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采用精读,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启用熟读,把诗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语言文字融为一体,牢固地保留在头脑中,积淀语感。

3、选择课外阅读。文章所涉及的背景文化相当丰富。在课前预习设计上我并没有让学生的情感有所侧重,而是就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进行收集。课堂上,学生收集的丰富的课外资料超出了我的想象。课外资料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相当大,精神营养丰富,道德质地醇厚,感情成分饱满,适合时代需求,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假、丑、真、善、恶、美,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进步意识,提高学生素质。

但是教学只有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发现理论与实际的磨合口。课上完,细节的思索却不断。

1、孩子对香港的过去和一分钟的体验了解甚少,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缺乏收集资料的渠道,所以在设计导语的时候我穿插了很多的课外资料,加深孩子对香港的印象。所以上课时是否会感觉课堂上教师的导语过长,教师的语言过多?

2、对于文本的理解真的非常难,作为教师,我都读了教下10遍。我想,逐字逐句推敲反而会破坏文本的整体意味。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我认为对香港过去的痛苦和这最后一分钟的激动能有迷糊的印象就达到了我想要的目标。因此,我重点抓第2、3小节,用板块对比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的目标设计,是否会浅化了文本的意味?

3、这一个单元的课文对于课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并让学生在资料上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略读课文,注重能过的是方法的积累,用资料来冲击情感。我想,我们还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不同的尝试。这种没有情感指向性的材料收集尝试会不会让学生的情感寄托有所偏差?

2.最后一分钟 篇二

“快点!快点!加油!”大家都在拼命地为队友加油。每到这时,安静的冰场就会变得异常热闹,但那愉快的一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游戏结束后,剩下的时间还要进行个人训练,所以并不能完全放松。

果川市民会馆的中央有很多台阶,教练可不会放过这些绝好的“训练器械”,在我们的训练内容中又增加了恐怖的台阶跳。我们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顺着一级级台阶跳下去再跳上来,每到这种训练时,我就感觉腿都要断了。

在教练看不到的地下其实不用那么认真,到上面来之后拼命地跳就可以了,可我还是认真地一级一级地跳着。

有一天,训练中突然停电了。“哇,没电啦,训练只能暂停了!”

大家心里默默高兴。可与教室学习不同的是,冰场内虽然停电,但过道还有电,冰面反射了灯光就不会那么暗了。教练那句“接着滑!”只能让人认命了!

我的求胜欲很强,有些人擅长比赛或打赌,我就是其中之一。不管是什么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只要是在竞争,我就有可能完成平时完成不了的动作。不过赢了还得听教练数落:“平时训练能那么认真该多好!”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是:“从头开始,再来一遍!”大赛前运动员会完整练习一整套动作,如果有失误,就要从头再来。

当枯燥的训练达到极限的时候,当肌肉几乎要开裂的时候,当感觉喘不上气的时候,当想跌坐在地上完全放松的时候……心里会有一个声音对我说:“够了,下次再做吧,这样已经很好了。”有时我真的很想放弃,可是这么放弃就意味着之前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烧水的时候,即使你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将水烧到99℃,但如果无法超越最后的1℃,水永远都不会烧开。在水即将沸腾的最后那1℃,在你想要放弃的那一分钟,只要能够承受并坚持下来,就能打开下一道门,这样才能进入所梦想的世界。有时候也会因为太辛苦,想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或是放弃眼前的机会,但我最终还是没有那么做,因为我知道99℃和l00℃之间的差别。虽然是很小的差别,但那是水能不能沸腾起来的大差距。不愿意努力完成的一个环节在最后一瞬间化为泡影,会让一切都归为零。世上最难的、最重要的,也许正是这最后一分钟的力量。

金妍儿

世界著名女单花样滑冰运动员,韩国历史上唯一一名具有世界水平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她是集冬奥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四大洲赛、世青赛冠军于一身的花样滑冰大满贯得主,也是目前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所有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作为罕有的能成功驾驭不同音乐类型的全面性选手,她凭借冰场上的高难度技术的表演,不断书写着花样滑冰的历史。

3.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篇三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诗,描写了香港回归时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资料,香港回归时的交接仪式,香港的历史,以及香港的发展。学习这课,需要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这是个难点,一是资料太多,学生没有阅读兴趣,而是怎样把资料与内容结合起来,学生还很模糊。

我翻看了很多关于这课的教学设计,都是两课时,我只有一节课的时间展示,就不能把所有地东西都放在课堂上讲,课前预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我播放香港回归的整个过程给他们看,以及讲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给学生看《南京条约》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课的欲望,并让这些事件触动学生的情感神经,让他们有感而发。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来看,学生对诗句的感悟还是比较深刻的。

4.《最后一分钟》教学及反思 篇四

课前我先谈到我们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了汉字,我爱你,汉字。大家在课余还练起了汉字,因为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爱汉字。现在我们就来练习八个字“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指导学生书写,展示学生写得好的作品。之后,话头一转我们这一单元就是围绕这八个字来学的。回顾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历史;在《狼牙山五壮士》中让我们感受到中华儿女的斗争史;在《难忘的一课》中我们又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胜利后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的,今天,在祖国六十华诞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振兴了,今天是振兴时,在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了,离开百年了,回来了,多少中国人为之激动啊!多少中国人为之兴奋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最后一分钟》来感受香港回归前一分钟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啊?!

请一至二位同学读题,师评价我从你读题中知道了一种等待,一种期待,一种激动,一种喜悦。那就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诗吧!学生齐读诗后,师也激动地朗读,孩子们你们再读一读吧,会有一种体验的。

你们有什么体验呢?说一说吧,最后一分钟是什么呢?学生读出第二节,引导感情朗读师总结说出最后一分钟是一种心跳啊!最后一分钟来的容易吗?我们来叩问历史,引导学生朗读第三节,稍作历史知识的介绍,丰富诗歌的含量,学生知道历史后再读第三节。香港的回归多么振奋人心啊,多么展示祖国的伟大啊,时间近了,最后一分钟一过去香港就回来了,回到祖国的怀抱了。齐读第四节。最后一分钟过去了,香港就回归了,观看香港回归的精彩的庄严的录像片段,这时学生心儿激动了,似乎在跳跃。让学生再读第四节,那所有的感情都融化在诗句的朗读中。师述孩子们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香港的明天更美好,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齐读诗歌《最后一分钟》.

激动于孩子们的激动,振奋于孩子们的振奋,振兴于孩子们的振兴。

5.最后一分钟教案 篇五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我首先用风雨归程这个词语作为切入点,接着抓两个重点句的理解,然后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诵读诗歌,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同时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孩子们,你们知道这尊雕塑的名称吗?这又是哪里的标志呢?那你们知不知道香港是哪一年回归的呢?(学生回答)师:当 1997年6月30日11时59分,当第一朵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紫荆花即将深深的扎根在祖国大地上的时候,所有中国人的心沸腾了,你们想知道这激动人心的时候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香港回归的最后一分钟,一起来感受那万众欢腾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感知全诗

师: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知道这是一首诗歌。也知道了这首诗歌一共有几节?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诗歌并听清老师的要求。

1、自由朗读,思考:

香港回到祖**亲的怀抱,他经历了一段坎坷的路程,文中有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请把它找出来。

2、读“风雨归程”

师:课文读好了,并找到了概括香港回归历程词语的同学请举手,好,这位同学你来说说。

师:这位同学找到了“风雨归程”。这真是一位会读书的孩子,他找得非常准确,就是“风雨归程”。(板书:风雨归程。)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这个词。

3、理解“风雨归程”

师:孩子们,你们课前收集了香港回归的资料,刚刚又初读了诗歌,谈一谈你对风雨归程的理解。(请两名学生谈)

三、品读文本,感悟诗歌

(一)直奔第三节,感受香港百年的耻辱

师:是啊,经过多少年,多少代人的努力香港才回到了祖**亲的怀抱,孩子们在这首诗中有一节就写到了香港回归的风雨历程,谁能快速地找到它?

1、指名读第三节

师:你真是个眼明手快的孩子,就请你把第三节读给大家听听吧!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2、思考:在这一节中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让你有一种痛心的感觉,请把它找出来。

师:划好的同学请举手,请你来说一说。是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多么令人痛心呀。

3、课件出示“那深入骨髓的伤痕——灵魂。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4、请两三位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读出来。

师:孩子们,谁有过手被划破的经历?疼吗?伤口有多深?那你能想象划破我们的皮肤,穿过我们的血肉,扎进我们骨髓的伤痕有多疼吗?这是谁带给我们的伤痕?又是怎样的伤痕?谁来说说?

师:说得真好,一百多年的伤,一百多年的痛,我们怎能忘记,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那一段历史。(播放课件)

师:孩子们,当你们看完了这段资料,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指名说)师:是啊!我们愤怒、伤心、难过。孩子们,这就是我们香港在这一百多年所承载的屈辱的历史。(板书:屈辱的历史)这百年的屈辱怎能不让人痛心和愤恨?读(学生起读)

5、谈为什么是“铸进”我们的灵魂?

师:孩子们,请看,这里有一个词——铸进。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谁能说说“铸”的意思?这里又是把什么熔化了?那我们把“铸进”换成“放进”,“走进”好不好?为什么呢?

师:是啊!“放进”、“走进”时间长了我们会淡忘,可“铸进”是永远地留在我们心里,跟我们的身体和灵魂融为一体了。所以诗人说这铸进灵魂的伤痕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伤痕,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痕,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体会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生齐读)。

6、齐读第三节

师: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当虎门硝烟的残梦已醒,当百年的耻辱终于得雪,所有的中国人怎能不热血沸腾,让我们带着愤慨、酸楚、激动和自豪来齐读第三节。(学生齐读)

(二)学习第一节,聚焦香港回归前急切的等待。

师:1997提6月30日的午夜,世界的目光聚集香港,无数颗心都在期待着那最后一分钟的到来。(师读第一节)请你们也像老师一样深情地读一读。(学生自读)孩子们,你们能想象一下所有的中国人在等待这最后一分钟到来时的心情吗?指名说一说。

师:是啊!所有的中国人都迫切的等待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板书:迫切的等待)

(三)学习第二节,感受香港回归时的神圣时刻。

1、自读第二节,读完用一个词来概括你此刻的心情。师:孩子们,这全国人民迫切期待的,翘首期盼的、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来到了,请自由地读第二节诗歌,读完用一个词来概括你此刻的心情。指名说一说。

2、理解“是万众欢腾——嘴唇”的意思。

师:是啊,激动,自豪,喜悦,孩子们,离开祖**亲怀抱一百多年的游子终于回来了!我们怎能不喜悦呢?所有的中国人怎能不激动呢?请你们在本节中找到描写所有中国人激动和喜悦的句子,并读一读这句话。

师:谁来把你找到的句子说一说。

课件(:是万——唇)请你看着大屏幕把这个句子读一读。a、为什么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请学生谈理解)b、从这微微颤抖的嘴唇中,他们想说些什么呢?

师:是啊!望着那冉冉起的国旗,回想香港回归所走的坎坷的路程,我们所有的中国人想了许许多多,他们在寂静中思考,他们用那颤抖的嘴唇在说呀!孩子们,想一想:那微微颤抖的嘴唇在说些什么呢?请把它写下来。(学生书写)

C、请两三个学生读自己写的话。D、指名读第二节。

师:是啊,这千言万语最后都汇成了这样一个感人的场景!哪位同学激情并茂地把第二节给读出来。

3、小结

师:这百年的屈辱终于被洗刷,中国人从此挺直了——(脊梁)。这令人激动而又感人的场面将永远定格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也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庄严而又神圣的时刻吧!(板书:神圣的时刻)

(四)学习第四节,祝福香港美好的未来

1、“午夜”和“清晨”仅仅指时间吗?

师:最后一分钟的等待,最后一分钟的跨越,香港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孩子们这里的午夜和清晨仅仅指时间吗?

2、指名回答

师:是啊,在这里不仅仅指时间,也是香港一个多世纪耻辱结束的宣告,更是香港崭新未来开始的宣言!是全中国儿女对香港美好未来的祝福!(板书:美好的祝福)

3、读最后一句话

师:让我们一起祝愿香港的明天更美好吧!读(课件出示“然后去奔跑——”)

4、课件展示今天的香港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曾刊登题为《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断言:“香港回归经济会逐渐衰败。” 你们信吗?(学生说:不信)

师:说得对,今天的香港不仅没有“衰败”而且更富活力!师:请看今天的香港。(课件)。师:看了这些,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香港?(两三位学生回答)师:对,我们看到了一个繁荣富强,飞速发展的香港,孩子们,事实证明香港这朵紫荆花,只有深深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才会开得更加鲜艳、更加芬芳。

四、情感升华,总结全诗

1、齐读整首诗

师:百年的沧桑,百年的思念,经过多少代的奋斗,终于盼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孩子们,捧起你们的课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歌。“最后一分钟”,读(配上音乐)。

2、主题升华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吧!(出示课件)

师:不忘屈辱恨这是扬眉吐气的——(学生读:最后一分钟);满怀激动心这是期盼已久的——(学生读:最后一分钟)饱含欣喜泪这是无比幸福的——(学生读:最后一分钟)放飞祝福情这是无限美好的——(学生读:最后一分钟)。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愤恨,所有的激动,在些时此刻都化为一股浓浓的爱国情。(板书:爱国情)(请全体起立)

3、总结

6.最后一分钟的感恩 篇六

以前过春节,就是看电视,放鞭炮,大同小异。

不过,今年春节,我有了意外的收获。刚过11点,爸爸妈妈就去厨房忙活年夜饭了,我爸爸可是饭店掌勺的呀,这正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客厅里只剩下我在看电视,每年我都有个习惯,和电视里的主持人一起喊:“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过年喽——”然后,我就向爸爸妈妈问好,他们给我压岁钱,一起吃饺子。

我想,今年也不例外。

“饺子煮好喽——”说着,爸爸端上来两盘饺子,妈妈也端上来几盘菜。

电视屏幕上新年倒计时也开始了,“五、四、三、二、一,过年喽——”我一边喊,一边向厨房走去,准备向爸爸妈妈问好。这时,我看到了意外的一幕:橱柜上摆着奶奶的遗像,遗像前摆着一盘饺子,另一个盘里放着几样好菜,爸爸正在放筷子,眼睛里还闪烁着什么。

那一刻我明白了,在这新年倒计时的最后一分钟里,爸爸想着的是奶奶,想着让奶奶回家过年……

“感恩”这两个字经常挂在我嘴边,也经常出现在我的作文里。其实,那未必是感恩。因为感恩应该是留在心里的,哪怕一年里的最后一分钟,也不能忘记。

我站在奶奶的遗像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对爸爸妈妈说:“爸,妈,新年好!”

“好,好。也祝你新年快乐,今年争取考上好高中。走,吃年夜饭去。”爸爸说。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看到这个作文题目之后,就立即决定写《最后一分钟的感恩》,因为那一幕总是在眼前闪现,在我心里已经刻上了深深的烙印,让我对“感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评点】

构思巧妙,撼人心魄。写最后一分钟的最后十秒,最妙的莫过于春节倒计时了。因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它牵动无数归乡的赤子之心,写这个内容无疑让人感到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立意精深,动人心怀。作者写感恩,立意并不新颖,但放到春节倒计时的最后一分钟里来写,就牵动我们的心怀了。作者写爸爸“眼睛里还闪烁着什么”,读到这里,我们的眼睛里不也闪烁着什么吗?爸爸的举动,如果“我”视而不见,也就流于一般了,可“我”偏偏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能够体会到爸爸的情感,说明“我”也有一颗感恩之心,这恰恰是这篇作文的灵魂所在。

7.最后一分钟_ 篇七

――题记

“最后一分钟!”决绝的声音惊醒了迷失的自己,放弃吧?不,不!或许最后的挣扎还有用。成功的几率低的让我触目惊心,但我相信自己!

又是一节体育课。“老规矩,慢跑六圈快跑一圈。”体育热情洋溢地说。我们迈开了步伐。第一圈:轻轻松松的跑完,抬眼望去,阳光洒满,暖洋洋的。第二圈:不知怎么了,今天怎么有点力不从心,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脚步开始被打乱。不行,这才第二圈,我要坚持!第三圈:嗓子有点火辣辣的疼,周围的也开始叫苦连天,掐着腰,一步跑几步停。我一个踉跄,几乎要跌倒地上,不行,爬起来,坚持就是胜利!

到第四圈……第五圈……第六圈,我已经接近虚脱了,走着走着,腿怎么也没有知觉啦,只剩最后一圈冲刺,这可怎么办?看看同学们,有的干脆弃权了,有的蹲下去绑鞋带偷懒。说:“走,咱们也歇歇,最后半圈再跟上。”要不要停歇?我问自己,不行!因为还有这么多人和我一起拼搏。“不了,我自己跑。”甩开的手,忽然一身轻松。最后一圈,我来了!

一过起跑线,同学们都像脱缰的野马,肆意的狂奔了起来,我可不能落后,可还有最后一分钟,怎么办?我实在坚持不住啦,体力透支到了极限,心里像堵了一块大石头,我绝望的闭了双眼。“加油!”老师的呼唤,让我猛地睁开了双眼,放弃可不是我的一贯作风。大口的吸气,卖力的摆动双臂,终点线近在眼前。

终于……过了,最后一分钟!

8.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八

《最后一分钟》香港回归时的情景,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句:是什么在缓缓的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闯过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这句话似乎让我回到了那个使人痛苦的年代,使人欢笑的时刻,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五颗金星照耀着我们,这五束光抹去了我们心中的痛苦!耻辱!

在一百多年前的那一天,英国侵略者靠鸦片,洋枪,洋炮靠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因此香港被长期割让给英国。虽然有血气的中华儿女奋力反抗,但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导致中华民族近代史上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这些以成为所有中国人的耻辱于心头只恨。而在香港回归之际,亚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年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香港回归祖国,是祖国日益强大的有力见证,是对所有炎黄子孙巨大的激励与鼓励。这一刻无数的华夏儿女流下了激动的热泪,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呀!毛泽东曾说过: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永远不会变的真理,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慈禧垂帘听政使国家落后,就是因为落后我国这一艺术瑰宝圆明园被洗劫,被毁灭,就是因为落后台湾,澳门,香港才会割让出去,就是因为落后中国因该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可就是因当时清政府腐败才导致了这样的的结果,如果那时少些贪官多些良民,那祖国是多么强大呀!

在香港回归的时刻,无数的华夏儿女流下热泪,会说道:香港,欢迎回归祖国,欢迎会到你的家呀!

9.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九

香港在18被无能的清朝政府割让给英国,从此以后,香港就开始了漫长的黑夜。

香港在英国的1统治在的时候结束了奴隶生活,邓小平爷爷说:“要实行一国两制,使香港的经济有所改变!”

在香港回归中国的前几年,香港不断有居民离开,房价直跌,而然现在的香港已经变成了“东方之珠”了!

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在清朝政府的统治下,中国开始下滑,使英国乘虚而入,就这样,英国硬逼中国签了《南京条约》这个倒霉的条约。

10.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十

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的侵略者靠烟草加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些已经成为中国人的耻辱和心头之恨。一百年后,香港终于回归了祖国,这百年耻辱在这一刻终于挥之而去。

这帮可恶的侵略者,以烟草损失为借口,发起了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占领了香港岛。1982年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在7月1日,香港终于回归了祖国。

在1856年,英国又接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攻打广州。法国则借口法籍主教在广西系西林被杀,亦出兵入侵。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11.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十一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

当我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后,我的心也随着一起跳跃、沸腾。第一段让我知道了香港要回归祖国的最后一分钟时,中国人民都激动的欢呼,希望这一分钟能快点到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一要好好学习。香港回归的那一刻,升起了国旗,从此香港和我们紧紧握住了,不再分开。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当然是中国人民在呼喊。我读到这里,感到无比地激动。

虎门上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1840年的鸦片战争,几万箱鸦片被烧毁。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三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终于被销毁了。香港是中国的,是中国的结晶。

当我想起外国人夺去我们的香港,我就感到非常愤怒。

12.最后一分钟教案 篇十二

贵州省毕节市实验学校 韩娟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过程与方法:

读是感情的体验,读也是感悟的升华。读得流利,感悟才能深入。“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课前准备:

了解香港被割让的历史、回归的历程及现在的发展情况。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歌曲《东方之珠》,引出香港。

一、谈话导入

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香港,师相机小结学生的发言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引导学生阅读课前学习提示,勾画出学习要求。(课件出示学习提示,生读。)指名一人用自己的话概括学习要求。

2.自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思考: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课件出示自读要求)生自读诗歌。

3.指名四个学生分别朗读诗歌,师生适时正音。4.指名会带: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的是哪一分钟? 生说。

师小结过渡:(课件出示:1997年6月30日23点 59分——7月1日00点00分)即香港回归前的最后一分钟,过了这一分钟,香港,这个祖**亲失散多年的孩子就要回家了。此刻,所有的中国人翘首以盼,等待香港的回归,人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5.快速浏览诗歌,找一找:哪个小节写出了人们等待这一分钟时的心情?

三、再读:读出体会,读出感受

学习第一小节,体会人们等待回归时的心情:急切、期盼

1.生自读第一小节,体会人们等待回归时的心情,批注体会。(课件出示要求)2.交流感受

学生交流学习感受,师据生的回答(板书:急切、期盼),引导抓住关键词体会:越走越近

“叩问”就是真诚热切地询问,如果是你(如果你是祖**亲?),你向这位归乡的游子 2 询问些什么?

“让我拉住你的手”一句中,“你”是指谁?(香港)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师:拟人的写法,感觉像在和亲人谈心,那么亲切。谁能读出这种亲切,急切,期盼的情感?

指名1-2人读,师再引导读:午夜。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 学习第2小节 1.观看香港回归视频

师过渡:听,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最后一分钟走到了尽头,中英两国政权交接仪式上,升旗仪式开始了!(板书:升旗仪式。播放视频)2.创设情境,表达心情。

师:老师想采访一下各位同学。你是参加政权交接仪式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谁,说什么?(随机采访一人)

你是香港同胞,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想对谁(祖国)说什么? 你是大陆同胞,你想对香港同胞说什么?

作为一个中国人,此时此刻,如此激动的你们,想对世界说什么?(随机指名说)师:最后一分钟,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最后一分钟,看不见,摸不着,作者又是通过哪些特写镜头表达人们这无比激动的心情的呢?

3.默读第二小节,找一找表现人们激动心情的特写镜头。(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4.交流学习体会:学生说自己找到的镜头,并说出自己的体会。师引导抓住特写镜头,体会人们激动、自豪的情感:旗帜——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土地和天空、刹那的寂静、微微颤抖的嘴唇(师据答板书:升旗仪式 激动)5.再读第二小节,读出人们的激动之情,读出自己的体会。

学习第4小节

师过渡: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紫荆花旗的伴随下冉冉升起时,作者又联想到了些什么呢? 1.小组共同学习第三小节,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理解诗句,思考: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人们什么样的心情?师巡视。

2.汇报交流:(据答板书:回顾历史)

抓住“虎门上空的硝烟、发黄的旧条约”理解,感受历史的屈辱及给中国人带来的痛苦,体会人们的愤怒;抓住“终于散尽、悄然落地、使大海沸腾”理解,体会百年的痛苦、伤痕、耻辱得以雪洗的喜悦、欢乐、自豪。(相机板书:回顾历史痛苦、欢乐爱国情)3.师引读:这是沧桑的一百多年,也是屈辱的一百多年,回顾历史,我们痛苦,我们愤慨。请男生读。

百年的痛苦,百年的伤痕,在最后一分钟得以雪洗,我们激动,我们欢乐。请女生读。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如此强烈,如此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我们一起读。学习第四小节

1.师引导读:最后一分钟的跨越,香港揭开历史的新篇章。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 2.“紫荆”指什么?指名回答。

3.最后一分钟,既是午夜,又是清晨,然而,这仅仅是个时间的代名词吗?不,它是屈辱的结束,是崭新的开始。让我们一起祝福香港,同它一起开创美好的明天,请大家再读第四小节,读出对香港的美好祝愿。(板书:美好祝愿)

四、总结升华

师:时至今日,香港回归已经18年,如今的香港已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是全球最安全、富裕、繁荣的地区之一,这与香港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分不开,也与祖国的强大、繁荣 4 分不开。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今天,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可以自豪地向世界高喊——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课件出示,师引生反复高呼。)下课!

板书设计:

上一篇:消防日国旗下讲话稿下一篇:小学无车日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