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要点

2024-12-28

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要点(13篇)

1.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要点 篇一

上饶市2010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 2010-07-1

3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根据《江西省2010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结合实际,提出2010年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2010年,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全市工作大局,以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以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理念、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提高政府规范性文件质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夯实基础、推动落实,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要点

1.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加大《关于印发加强全市重大行政决策工作意见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在决策动议、方案选择、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审查,以及决策方式、公布形式等环节预先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并严格实施。建立决策后评估机制,定期对决策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适时调整和完善决策事项。规范行政决策档案的记录和管理,组织开展行政决策档案评查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负责)

2.强化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权限和发布程序,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有效期和定期清理制度。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要全面开展规范性文件的评估清理,向社会公布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供公众查询、监督。及时受理群众

关于规范性文件合法性的审查申请,纠正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负责)

3.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与国务院、省政府部门再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市监察局、市法制办、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落实科技防腐要求,加快全市统一的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市监察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法制办负责)。编制上饶市企业登记前置许可目录,推行企业登记并联审批。(市工商局、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完成全市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并联审批系统建设。(市发改委、市工信委负责)。推动行政服务中心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法制办、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4.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行政执法级别管辖制度,选择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和部门,开展行政执法级别管辖试点工作,逐步解决执法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的问题。(市法制办、各县、市、区政府负责)。继续推进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做好新颁布法律、法规、规章有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梳理。建立行政处罚典型案例类比制度,切实解决“同案不同罚、合法不合理”等现象。(市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完成全市行政执法证件的换发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方便社会公众进行查询和监督。组织开展优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的评选,促进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市法制办、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负责)

5.完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落实行政争议信访件转办工作制度,提高行政争议信访件转办数量和办理效率。完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权益保障、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有效防止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市信访局、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负责)。完善行政复议听证制度,进一步规范听证程序、听证人员职责、听证结果的运用。加强行政复议指导,研究行政复议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开展典型案例评析。落实重大行政复议案件报备制度及行政复议统计报告制度。(市法制办负责)。积极推行法律援助制度,健全法律援助机构,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市司法局负责)

6.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落实并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年度集中学法不少于4次,要把学法和研究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学法的实效性。定期组织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开展新颁布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各县、市、区政府、政府各部门负责)。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的法律知识考查和测试,对拟任市县政府及其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在任职前考察时要考查其是否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必要时还要对其进行相关法律知识测试,考查和测试结果应当作为任职的依据。(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7.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按照市县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规划要求,抓紧相关制度建设。对已建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把握制度建设前后有关工作的不同变化,对相关制度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加大对市县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协调指导力度,探索加强基层依法行政工作的新路子。(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8.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依法行政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制定出台依法行政考核办法,明确考评主体、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考评结果运用等,推进依法行政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探索建立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选择工作基础较好地方和部门进行试点,结合实际对相关指标进行细化量化。(市法制办、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三、保障措施

1.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位置,予以高度重视。要根据本工作要点的内容,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将相关工作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机构和人员。要定期研究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应有的成效。

2.定期报告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认真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政府部门向本级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制度,对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的改进意见,应认真整改落实。要认真总结归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及时向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相关信息,加强双向交流,提高全市工作水平。

3.加大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采取贴近群众的方式,深入开展依法行政专题宣传活动。把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意义、工作进展以及给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变化,向社会广为宣传。使人民群众更全面地了解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更好地行使对政府的监督权,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的不断提高,形成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4.发挥各级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各级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

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和完善规范有序、切实有效的日常工作机制,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发挥好“联系上下、沟通左右”的作用,充分调动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合力。要采取多种形式,督促指导各项工作的规范开展、全面落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效。要多方了解外市、外县的工作开展情况,拓宽工作思路,当好参谋、助手,协助本级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全面开展。

2.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要点 篇二

《要点》明确了2016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主要目标: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5%, 工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和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为实现“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要点》对2016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一、加强工业绿色发展战略规划制定

(一) 制定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编制《“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及工业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子规划, 提出相关重大战略、重点工程、政策措施等。组织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方案 (2016-2020) 》, 做好宣贯工作。组织编制工业绿色发展报告。

(二) 开展区域工业绿色发展试点示范。

会同财政部选择重点区域和行业, 开展绿色制造试点示范。深化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示范, 开展“院士专家行”等活动, 组织有关试点城市编制工程项目包, 组织在试点地区开展节能环保技术交流、产业对接等活动。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能力建设, 编制低碳工业园区建设指南。深入推进五省市甲醇汽车试点。

二、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试点示范

(三) 推进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

发布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聚焦重点领域, 开展重点标准制修订。发布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制修订管理实施细则, 提高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水平。研究制定绿色制造管理体系等技术规范。

(四) 引导开发绿色产品。

发布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试点 (第二批) 名单, 指导企业开展绿色设计相关工作。加快制定绿色产品评价相关标准。开展绿色产品评价试点, 发布一批绿色产品名录。推动建立绿色产品市场监管机制。

(五) 推进绿色工厂试点示范建设。

发布绿色工厂试点实施方案, 加快建设绿色工厂标准体系, 开展绿色工厂试点示范。

(六) 加强绿色园区建设指导。

梳理构建绿色园区基本要素, 研究制定推进绿色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绿色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七) 打造绿色供应链。

以汽车、电器电子等行业为重点, 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 探索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组织开展电器电子领域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 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体系。

(八) 加强绿色制造服务平台建设。

推进建设绿色制造服务平台, 探索创新绿色制造服务模式。推动组建绿色制造产业联盟。

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九) 提升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

制定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组织实施重点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计划, 建设一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落实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工作任务。开展长三角、珠三角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培训。

(十) 加强有毒有害污染控制。

会同财政部继续实施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计划。落实《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 制定达标管理目录和合格评定制度。实施《汽车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办法》。修订国家鼓励的有毒有害原料 (产品) 替代品目录。

(十一) 加快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编制第二批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技术目录。推进工业节水技术交流, 支持开展节水示范项目建设。推动石化、印染等行业以及工业园区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研究制定重点用水行业水效“领跑者”实施方案。完善节水标准体系。

四、实施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

(十二) 完善工业节能工作机制。制定发布《工业节能管理办法》。指导工业企业加强能源审计、能源计量、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工作。加大节能监察力度, 组织专项节能监察, 开展异地监察、交叉核查, 探索建立节能监察新机制。推动开展工业节能标准的梳理和制修订工作。

(十三) 开展工业能效提升工程。实施流程工业节能技术和高耗能通用技术专项改造。以大型企业集团为平台, 在水泥等重点行业开展一批电机系统节能改造试点。实施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工程。联合金融机构继续实施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重点项目。在重点高耗能行业推行能效“领跑者”制度。

(十四)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 在工业绿色发展试点城市及京津冀等重点地区选择部分煤炭消费量大的城市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试点, 支持燃煤工业锅炉、工业窑炉等节能环保改造和产业化示范, 综合提升区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十五) 继续实施数字能效提升计划。推动重点企业开展能源管控中心项目建设。建设一批绿色数据中心试点示范项目, 推广一批绿色数据中心技术。加快推进全国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建设。

五、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

(十六) 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组织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重大示范工程, 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 实施大宗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 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及污泥示范项目建设。

(十七) 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继续开展国家资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建设。制定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规范条件, 发布符合废钢铁、再生铜、再生铝、废旧轮胎、废塑料、废矿物油等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开展回收利用试点。

六、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十八) 发展壮大节能产业。发布节能低碳技术装备目录, 推广一批节能技术和装备。继续开展节能机电设备 (产品) 、“能效之星”产品申报和评选工作。开展节能服务公司进企业活动。依托南南合作项目, 实施节能环保产业“走出去”工程。研究制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行动计划。

(十九) 引导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制定大气治理行业环保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发布一批规范企业名单。研究制定“十三五”环保装备发展指导意见。组织实施一批先进环保装备应用示范工程。发布一批落后技术装备淘汰目录。支持举办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展示交易会。

3.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要点 篇三

《草案》明确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即加强各项监管措施,努力保持上海市食品安全总体有序可控局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平均合格率达94%以上(达到全国较高水平),年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控制在每10万人口6例以下,建设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上海市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统筹协调,

落实各级政府监管职责

政府部门监管是否有效,对违法犯罪的杜绝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草案》指出,要构建完善食品安全立体监管网络,健全区县和乡镇街道食安办工作机制和制度,实现综合协调机构的实体运作。同时,加强绩效考核和问责,力求用3~5年的时间,解决一些影响上海市食品安全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

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督促企业9项主体责任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监管,更重要的是企业的良心、诚信和自律。《草案》中明确,要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自身管理、员工培训、企业自检、源头管理和溯源、食品添加剂管理、供应商实地查验、变质和过期食品销毁、标签标识相关规定及临近保质期食品消费提示等9项主体责任制度。同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修订完善地方法规,

加强科技监管

法律的完善是监管的有力保障,科技是监管的有效手段,有效防止不法商贩钻空子。《草案》指出,要修订完善《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规章;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和制(修)订制度;建立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数据库,方便政府部门、企业和市民查询利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推进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加强食品检测机构的建设,重点攻关餐厨废弃油脂等监测技术及快速检测技术。

及时公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

政府部门每月都在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但很少有人知道评估结果。《草案》指出,要建立完善风险监测评估制度和机制,尤其要加强风险交流,及时发布预警、警示等,扩大公众食品安全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

加强社会发动,营造食品安全

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

全社会的监督对企业的自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市民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举报难,没有积极性。《草案》强调,要全面建立运行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中心(电话:12331),方便群众投诉举报;积极推行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有奖举报;积极组织各类志愿者参与食品安全宣传和社会监督工作;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示范街镇创建活动。

4.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要点 篇四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7]104号 【发布日期】2007-05-24 【生效日期】2007-05-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2007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闽政办[2007]104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2007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已经2007年5月23日省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实施。实施中的有关情况和问题,请径向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反映。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福建省2007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2007年我省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把握“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认真组织实施《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具体要求:一要在政府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基本准则,持续落实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二要以行政管理体制重点改革为突破点,继续优化政府职能体系,着重强化基层依法行政工作;三要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协调,与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相结合,在推进依法行政中提高机关效能;四要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探索行政问责为抓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权责协调统一的责任制度,提高效率。

一、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认真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城乡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二)继续加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和监测、预测工作,重点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研分析,及时提供月度、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省发展改革委、统计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三)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持标本兼治,完善市场管理,强化社会监管,继续围绕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以及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继续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机制。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省经贸委、工商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四)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制,在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的同时,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推行政府投资公示制度和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建立严格有效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和服务,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优化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五)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切实解决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靠行政手段搞垄断性服务的问题。加快发展一批优势行业、新兴产业的行业协会,支持发展真正意义的中介机构,使政府与中介机构真正分离(省经贸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制定经济鉴证类市场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规范中介机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提供鉴证、监督、咨询等社会化服务方面的作用(省财政厅、监察厅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六)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推行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信用的分类管理制度,建立由政府监管部门、各类授信机构、用人单位和公共事业单位等共同参加的市场联防机制,推行五类失信惩戒机制。健全统一的企业征信体系和征信机构,整合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实现联合征信。规范并制定中介机构和执业人员的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大力培育信用产品,建立个人信用征信系统,扩大个人信用体系覆盖面(省经贸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七)健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扎实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与和谐社区建设(省民政厅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八)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制定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有关措施,逐步将城镇居民纳入医疗保险,推动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医疗保险。以煤炭、建筑等行业为重点,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加快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失业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鼓励农民工自愿参保,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省劳动保障厅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九)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省建设厅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加强对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基金的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的披露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确保基金安全(省建设厅、劳动保障厅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乡低保工作规程,促进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对农村五保对象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和按标施保。全面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继续推进城市医疗救助试点扩面工作。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提高救灾应急处置能力(省民政厅、财政厅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实施农村计划生育贡献奖励制度,继续开展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试点和推动各地建立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户家庭新型合作医疗补助制度(省人口计生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十一)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全面推行乡镇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五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数只减不增(省编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十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全面清理和登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在部分省属事业单位开展“核定基数”管理的试点。重新修订部分事业单位编制核定标准,积极开展省属事业单位下放中心城市管理的工作(省编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十三)坚持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的原则,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年内公布省直单位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并做好与国家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衔接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对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后,下放行政审批权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回顾检查(省法制办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编办、效能办等有关部门配合)。

(十四)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制定出台行政服务中心的相关管理办法,全面推进和规范全省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省效能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十五)推进网上审批,加快审批流程的改革和创新。年内,省直单位全部实现网上审批。研究建设省级统一的网上审批系统,逐步实现省级相关部门的网上并联审批。继续完善设区市网上审批建设(省发展改革委、数字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十六)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把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管理创新结合起来,改造、优化和完善业务流程,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更加科学、快捷、有效地发挥服务功能(省政府办公厅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十七)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并与编制职权目录及权力运行流程图的要求结合起来,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准备(省监察厅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十八)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改进绩效评估方式方法,促进作风转变,努力提高政府绩效(省效能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十九)健全行政问责有关制度,明确行政问责的主体及权力权限,规范行政问责的客体及其职责,规范行政问责的事由和情形,建立科学有效的行政问责程序,并把行政问责与行政法制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结合起来(省监察厅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二、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健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机制

(二十)继续总结实行行政决策听证、专家论证制度的经验,完善行政决策论证程序。积极探索研究、制定省政府重大决策规则(省政府办公厅、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二十一)继续对行政决策以及重要的领导批示件进行督查,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落实情况跟踪反馈制度,建立决策后评估机制,随时掌握决策的执行情况,收集社会各方面的评价,并根据实施过程中反映的问题,适时调整和完善决策事项(省效能办、省政府督查室负责,有关部门配合)。

三、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二十二)认真实施2007年政府立法计划,突出立法重点,提高立法质量(省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二十三)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立法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立法成本效益分析制度,对政府立法中涉及公共利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制度和措施,进行实施后的执法成本和社会成本分析(省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二十四)试行省政府规章实施后评估制度,有重点地对规章执行效果进行分析(省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二十五)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和审查办法,明确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核程序,保证规范性文件质量。扎实开展规范性文件管理示范县工作并总结经验(省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二十六)开展省政府规章清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部署,对省政府规章进行全面清理(省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

(二十七)继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理顺和整合相关部门执法职能,提高执法效能(省法制办、编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二十八)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的实施意见,完成行政执法职权分解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建立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省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二十九)开展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从制度上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加强监督(省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进一步总结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开展行政指导工作的经验并研究推广(省法制办牵头,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三十)制定《福建省行政执法责任制办法》,对确定行政执法责任作出规定(省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加大对违法行政执法行为的追究力度(省监察厅、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五、健全社会矛盾防范、化解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三十一)研究制定《信访事项复查复核暂行办法》,并抓好信访事项复查复核相关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省信访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三十二)继续完善预防、排查、调处、预警、信息报送等制度,形成规范有序、切实有效的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重点加强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挂牌督办机制的建设。加大排查调处力度,重点排查农村土地征收、城镇房屋拆迁、山林权权属、海域使用补偿、企业改制、矿山滩涂纠纷等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的问题(省信访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三十三)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商和裁决机制,妥善处理征地中的矛盾(省国土资源厅、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六、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三十四)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省政府办公厅、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三十五)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保障政令畅通(省监察厅、审计厅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三十六)加大效能督查力度,认真解决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的不勤、不公、不廉的问题,增强各级行政机关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省监察厅、效能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三十七)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意见》,规范行政复议办案程序,逐步推行行政复议听证制度,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省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三十八)继续开展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尤其要对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省监察厅、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三十九)继续开展行政执法资格认证工作,举行一次全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省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七、进一步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

(四十)健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完善定期报告和督导制度(省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四十一)继续开展依法行政学习、培训工作。组织本省政府依法行政讲座,重点学习《物权法》(省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继续组织地厅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研讨班(省人事厅、法制办配合有关部门)。

(四十二)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加强新出台的、直接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重点做好《物权法》的学习宣传工作。在《福建日报》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组织省级新闻媒体联合采访报道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省司法厅、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八、进一步推进基层依法行政

(四十三)继续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对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情况,加强调查研究,找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切实加强领导,并提出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高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总结开展基层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试点经验,并加以推广(省法制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四十四)加强基层法制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研究提出进一步整合相关力量,健全法制工作机构和充实队伍的方案(省编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5.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篇五

一、总体要求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xxx》文件精神,xxx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将继续加强监督管理,努力排查各类事故隐患,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总体水平,强化责任落实,以提高站属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为己任,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根据收费事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安全教育和培训、职工职业病防治、机驾人员安全培训、消防安全、易燃易爆物品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等工作,使得安全工作涵盖我站生产工作的各个方面,促进我站今年安全生产工作迈向更高的一个新台阶。

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根据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负责、谁落实”工作机制,xxx与站属各职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

2、继续开展好本年度的“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确保整改到位。加大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促进我站今年“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1-

3、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分解到收费站的每个班组、每个岗位。要加强对收费广场及站区安全设施的监督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要理顺安全生产的治理职能,及时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让职工切身体会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4、加强我站机车和机驾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抓好机车和机驾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杜绝一切 “三超一疲劳”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机车管理水平,杜绝酒后驾车、违章驾车和违章指挥。机驾人员要提高自身安全生产意识,不断提高机驾水平,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行车,杜绝我站所属机驾人员和车辆发生各类交通安全事故。

5、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围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全站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这一总体目标,以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责任制保障、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在安全生产中,收费一线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和指示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对各自的安全生产负责。遵守劳动纪律,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生产中发现的“三违’’行为,要严格制止并及时上报,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6、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加强收费人员及特殊工种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狠抓落实,坚决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三、严格贯彻落实重大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继续做好敏感时期、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重要时期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四、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安全文化建设”“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普及安全常识,增强各族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营造良好氛围。在抓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以广大职工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

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强化“三类”人员岗位安全资格培训考核,落实 “三级”安全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修订内容,进一步强化安全法治意识和相关常识。

2、要做好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重点强化现场安全操作培训。专职安全员要不断加强本业务范围内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断更新安全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及时对特种作业

人员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六、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推进火灾隐患排查、消防知识宣传、培训和消防演练等工作。积极探索消防联动机制,继续开展好“11〃9消防日”、消防设施“三化”暨消防安全“四个能力100%达标”等活动。落实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

xxx

6.乡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篇六

2020年我乡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省、市、县工作要求,从加强安全执法检查、突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防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夯实安全发展基础几方面着手,统筹抓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全力实现“双确保”(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在县控范围内),不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现代化,促进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加强安全执法检查,规范安全监管执法行为

(一)规范安全生产执法。

全面推行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完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开展案卷评查活动,加快安全生产执法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

(二)不断加大执法力度。

持续开展“执法提升行动”,不断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严格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强化执法震慑警示,以从严执法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严格事故调查处理。

严格事故调查工作,细化事故调查技术原因分析,依法及时全文公开事故调查报告,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坚持问责与整改并重,严格遵守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原则,对因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力、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造成事故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负责人的责任。

二、突出重点行业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四)狠抓危化品综合治理。

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大排查大清理和专家指导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化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两重点一重大”危化企业风险管控,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和废弃处置等全过程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监管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五)加大工贸安全监管力度。

进一步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生产基本制度,建立“一企一档”基础台帐,盯紧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这个重点。不断深化粉尘防爆、有限空间作业等安全专项治理,全面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进一步夯实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基础。

(六)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监管。

继续加大县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力度,积极加强“两客一危”、校车、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的源头管理,严查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形势稳定。

(七)突出建筑施工专项整治。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全面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力度,突出以高处施工平台、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高大模板、起重吊装、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盲目抢工期、赶进度、不按方案和程序施工的行为。突出引江济淮、安置点建设等重点工程监管,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八)加强消防等重点领域监管。

紧盯重大活动、重要场所、重点领域,特别是出租房、群租房、“三合一”、废品回收仓库等场所,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火灾事故发生。加强油气管线、特种设备、供电、农机、燃气(液化气),以及教育文化单位的安全监管,切实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三、构建应急体系,着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九)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深刻总结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应急指挥经验,编制乡镇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预案演练,组织1-2次安全生产类或自然灾害类乡级应急预案演练,指导协调乡直有关部门和各村居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推进应急演练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切实提升预案实战化水平。

(十)强化应急值班值守。

进一步强化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节假日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加强值班值守人员培训,确保应急值守工作高效运转。强化信息首报意识,及时准确报送突发或敏感事件信息,杜绝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现象。注重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对人员伤亡、事发时间、造成影响、事态进展等关键信息要核准查清,加强跟踪,及时续报,为采取正确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四、宣传教育工作

(十一)加强“安全生产月”和“6.16安全咨询日活动”集中宣传。

 充分利用每年6月份全国开展的安全生产月和“6.16安全咨询日”活动,采取一系列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突出“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理念,做好以《安全生产法》、《XX省省安全生产条例》、“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和“五落实五到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生产知识。

(十二)加强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继续加大对生产经营单位、各村居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培训力度,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培训,强化全员安全技能培训,要加强对企业只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的监督检查,做到主要负责人全部持证上岗。

7.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要点 篇七

我国肉类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肉类市场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各类进口肉数量大幅增长, 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2015-2024) 》称, 未来十年我国猪肉进口将由2014年的50万吨提高到2024年的100万吨左右, 增加一倍。而国内猪肉人均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为1%。

2013~2014年我国猪肉进口来源国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西班牙、丹麦、法国。美国进口猪肉占全国进口量20%左右, 为第一大猪肉进口来源国。为何这几年我国进口猪肉的数量一直在增加?首先, 近几年国家持续执行临储政策, 保护了农民利益, 但过高的粮食价格, 导致饲料原料成本快速上升, 生猪养殖平均成本飙升至3.15~3.4元/千克。而美国生猪养殖成本仅为2~2.1元/千克。与此同时, 和其他战略性农产品不同, 中国进口猪肉没有配额限制, 加上巨大的成本差价, 使进口猪肉出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很多专家都说猪肉价格大起大落不是进口猪肉引起的, 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但它应该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 而且对市场也并不是一点影响没有。当生猪市场产能过剩的时候, 进口猪肉的增加无疑是雪上加霜, 加上进口猪肉与国内猪肉相比具有价格优势, 生猪市场的价格会被进一步抑制, 对生猪市场的的冲击不是一点半点。而猪源紧缺的情况下, 进口猪肉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市场上的猪肉空缺, 缓解了猪源紧张的情况, 但同时进口猪肉的大量增加会平抑猪价的高峰, 也许以后的猪市场高价越来越难了, 即使有高价, 也会昙花一现, 因为进口肉就像一个调节市场高价的蓄水池, 而且这个量很大。这对养猪行业的利润是个沉重的打击。

8.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要点 篇八

一、落实两大责任,夯实基础建设

要认真按照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协调配合、责权明确、行为规范、奖惩严明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一)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始终把企业安全生产作为全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督查企业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夯实安全生产根基。企业自身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承担起应尽的社会义务,自觉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实行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的责任和要求落实到车间、班组、岗位和监管人员个人及操作者层面。

(二)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严格奖惩,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切实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工作。

二、健全三大机制,强化隐患整治

(一)建立健全常态化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督促企业深入排查各种风险隐患,加大隐患治理力度,搞好预案演练。排查出的隐患实行“零容忍”,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不能整改的建立台账,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行登记、治理、验收、销号闭环管理,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努力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建立健全“打非治违”长效机制。保持对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的高压态势,坚定不移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向深入,坚决纠正违规违章现象,落实仓储设施维修改造方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维修改造、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生产使用,做到“危仓不加固不准收粮,老库不达标不准储粮”。

(三)建立健全领导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制度。各单位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督查检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工作,遇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坚持领导到岗带班,职工24小时值守制度,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三、突出七个重点,严格监督管理

(一)防火。加强粮库及周边的电气设备、线路老化、油气管线防火改造,加大对外租设施、文化娱乐、商场、粮油便民超市、批发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在建工程施工现场以及易燃易爆等重点防火单位的安全管理,落实防火责任。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消防器材完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加强职工应急消防队伍建设,开展应急消防演练,做好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应急值守,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二)防汛。健全防汛指挥机构,建立预警机制,落实防汛责任制,抓好防汛检查,疏通排洪管网和沟渠,防范城市内涝,治理泥石流和滑坡区域,落实防汛减灾措施,做好安全度汛物资、人员、预案等各方面准备。

(三)设施设备。开展设施设备作业培训和用前安全检查,严格执行各类仓储设施设备操作与维护规程和使用要求,切实消除设备带病作业和违规操作的现象。粮库禁止超设计容量、超设计标高装粮;禁止包装仓直接装散粮,加强对作业现场管理,及时清理粉尘,杜绝随意拉设电线的现象,防止粉尘爆炸和烘干机烘房垮塌、烟道残留物燃烧事故发生。

(四)储粮化学药剂和熏蒸作业管理。严格执行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制度和使用规范,药剂室要严格执行“双门、双锁、双人”管理制度,杜绝药剂与器材混装,企业熏蒸、处理过期药剂和残留药渣要履行审批手续,加强熏蒸作业管理,熏蒸期间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和配备监督人员,进仓至少要有两名佩戴合格防毒面具的技术人员同行,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五)粮食收购、出入库和车辆运输管理。合理安排粮食收购、出入库作业流程,加强收购和出入库现场管理,落实科学保粮措施。加强公务用车和物流车辆管理,严禁超员、超载、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加强车辆日常保养和维护,从严治理车辆超重、超载、超期营运,落实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行车安全措施,保障行车安全。

(六)储粮安全。认真贯彻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严格执行仓储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统一标示标牌,健全管理账表账卡,科学选择储藏技术,规范日常仓储管理,加强库存粮情监测,及时处置储粮安全隐患。

(七)施工安全。以防范高空坠物等事故为重点,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深入排查治理施工现场模板支撑、电焊诱发火灾等环节的安全隐患,落实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勘查、设计、监理等方面的安全责任,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施工安全监督,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生产使用。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9.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要点 篇九

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深化宣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 “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安全社区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议程和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与安全生产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动;将安全社区建设列为“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内容,使所有人认识到安全社区建设是以社区成员的安全和健康为目标,以加强社区安全能力建设为重点,立足安全服务和安全促进的社会工程,是城区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应急救援管理的新体制、社区防灾减灾的新途径,实现安全生产根本好转的抓手、建设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从而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效果。

一、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职能。对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代表街道社区履行工作指导,根据区的部署,研究安排,监督检查,综合协调。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指导下,根据阶段性工作的需要,分析安全生产形势,针对薄弱环节,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积极推动企业法定代表人落实管理责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强化主体地位,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持续深入地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提升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深刻吸取静安区“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强化超前部署、强化监督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和追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四、继续开展街道安全社区建设,为街道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伤害与事故的发生,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五、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完善安全街道社区建设及“安全生产月”活动,全面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坚持廉洁自律,公正执法,以指导服务为宗旨,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深入搞好行风建设,积极为街道社区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指导服务。

七、继续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制度、措施落实,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强化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完善街道社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层层落实社区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社区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和要求的落实。

八、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对危险化学品有证经营单位、使用单位、污水作业单位制定每月检查制度,督促有毒有

害作业、检维修作业等要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严防事故发生。

九、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工作。继续抓好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面抓好城区居民安全生产培训,完成城区居民安全生产培训。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和“安全生产月”、“11.15城市公共安全日”的活动,运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安全,突出“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形成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10.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要点 篇十

以“两个至上”,服务“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排查整治建筑施工、燃气、城镇房屋、农村住房等领域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严格防控较大事故,有效减少事故总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xx篇章贡献住建力量,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

一是加强施工安全制度建设。

二是强化危险性较大工程管控。

三是加大事故处罚问责力度。

四是开展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检查。依法依规查处未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无资质、超越资质承揽工程以及层层转包、违法发包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惩戒力度,建立市场清出机制,不断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五是定期上报“百差工地”名单。持续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百差工地”认定活动,定期上报全市“百差工地”的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六是开展标准化示范工地交流活动。继续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观摩活动,以示范样板为抓手,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

二、强化燃气安全风险防控。

一是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认真抓好以燃气管道、餐饮业场所燃气设施、重大危险源等安全隐患为重点的城镇燃气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快完成燃气老旧管网改造工作。

二是强化燃气建设项目监管。

严格按照燃气工程建设审查审批程序,加强燃气工程设计、设计审查、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管理。加强对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市政、建筑、拆迁等施工作业行为的管理,保障燃气管道设施安全运行。

三是提升燃气安全本质水平。

加快燃气管道的安全检测和管网监测、重大危险源的地理信息系统和瓶装燃气的可追溯系统建设,提升物防技防水平。实施非居民燃气用户全部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和紧急截断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燃气事故的发生。全面推进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燃气经营企业的本质安全。

三、强化房屋安全风险防控。

一是强化房屋安全排查整治。二是加强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管理。三是发挥维修资金保障房屋住用安全作用。

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一是全面推进城市体检工作。二是完善城市更新举措。

五.加强消防审验管理。加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和验收管理。

六、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制。

一是提升安全监管执法能力水平。二是落实安全隐患防控工作。三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推动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完善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开

11.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要点 篇十一

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2020年交通运输

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

局机关相关科室,局属各事(企)业单位:

根据省、市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为切实增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管理,结合《市安委办关于印发2020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兴安办〔2020〕20号)文件要求,现将《2020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兴化市交通运输局

2020年4月10日

2020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实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和市委市政府对交通运输安全的系列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汲取响水“3·21”特大爆炸和“9·28”等重特大事故教训,扎实开展道路运输和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夯实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全市营造安全稳定的交通运输环境。

一、夯实安全基础保障

1.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安全队伍建设,配齐安全管理人员,设立并规范使用安全专项资金,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2.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计划;配合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和日常工作管理。

3.加大公路、港口、航道、内河、场站等交通运输安全设施建设投入。

4.继续开展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加强对公交车辆、校车行驶线路途经临水临崖、急弯陡坡、桥梁路段按标准要求,防护设施进行规范设置。

5.推进落实道路运输、港口危险化学品装卸、工程建设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

6.开展营运驾驶员安全文明驾驶教育培训专项行动和文明交通文明出行宣传教育专项行动,举办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培训班。

7.强化道路运输、港口、公路水运工程等重点领域信用管理,借助信用手段提升对从业人员和经营者的安全管理。

8.继续开展公路危桥改造,对公交车辆、校车行驶路线的危桥优先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公路县乡道桥梁限载标志设置完善工作。

9.推进道路客运、危货运输企业、城市客运企业、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运站场、机动车维修企业等完成安全标准化达标考评及提档升级。

二、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1.推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厘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边界,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安全生产权责清单。

2.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完成企业安全“两项清单”工作任务。严控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火灾爆炸事故、职工工伤死亡事故指标,不发生多人中毒事故及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

3.积极推动保险、购买服务等第三方参与安全协同治理的新机制。

4.在高危行业领域强制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鼓励其他行业领域积极投保。发挥安全责任保险事前预防和事后保障作用,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5.加强行业指导和事故整改责任落实,建立安全履职尽责情况定期通报讲评制度。

三、加强重点领域治理

1.全面开展道路交通运输和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配合省、泰州市和兴化市安全生产巡查督导组的相关工作,专人、专职负责日常工作。

2.全力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公路、水路通行以及车站、港口码头等重点环节的疫情防控。

3.落实交通运输行业消防职责,积极做好火灾防控工作,重点突出出租汽车、重型货车行业的维稳工作,强化公路水运基础设施、运输环节、公共交通工具、客运站等重点场所、部位的行业反恐防范,积极做好交通运输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4.细化“平安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清单,完成2020年“平安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任务。

5.开展营运客运汽车安全监控及防护装置整治专项行动和桥梁防撞护栏排查治理。

6.制定公安、交通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对重点地区和路段实施集中整治,打击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

7.集中开展“三无船舶”(无船名、无船籍港、无船舶证书)专

项整治,检查发现“三无船舶”一律暂按相关法律法规查处。

8.加强对“两客一危一货”、校车等重点车辆的安全监管。

9.强化乡镇渡口、旅游船舶、港口码头运行安全监管,实施撤渡建桥工程。

10.加强港口航运领域重点治理,巩固危险化学品港口作业安全三年专项治理成果,加大安全专项整治力度。

11.加强普通干线公路工程建设领域治理,深化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12.加强危险货物领域治理,强化港口危险化学品装卸、危险货物作业现场安全监管。

13.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出行宣传教育专项行动,指导加强企业安全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和安全生产宣传“七进”活动。积极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有奖举报制。

四、强化安全隐患排查

1.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差异化考核机制,体现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2.深入推进“两客一危一货”、城市交通、港口危化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3.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推动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减增量、去存量”。

4.认真做好“春运”、全国“两会”和“五一”、“十一”等重大活动、重

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

5.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深刻剖析深层次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措施和工作建议。

6.及时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重大事故隐患警示、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和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警示教育。

五、实施科技兴安工程

1.深化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数据应用,建立道路“两客一危”企业的安全信用管理体系,探索保险费率浮动机制。

2.推进科技在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道路水路运输安全、工程建设安全、路网水网监测和应急等方面的创新应用。

3.推动重型载货汽车车载终端从2G到4G的升级转换。推广应用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提高重型载货汽车动态监控智能化水平。加强动态监控运营服务商管理,研究制定市政府规章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管理办法。

4.进一步推进电子运单管理制度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应通过“电子运单管理系统”制作电子运单;危险货物装货人严格比对本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填报的电子运单。违反法律法规的应责令改正,并依法按照上限进行处罚。

5.构建水路及港口危险货物运输一体化监管平台,全面完成“一船多方”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

6.积极开展“平安工地”创建,争创省级“示范工地”,争创省级“示范工程”。

六、提升安全应急水平

1.按照上级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规范,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规范实施细则,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储备各类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

2.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战演练演习和培训。

3.梳理道路、水路、港口、公路水运工程等领域事故统计体系,强化事故大数据分析。

4.开展模拟事故调查处理,从事故追责角度指导做好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5.加强应急值守和应急知识培训与宣传,及时准确报送突发事件信息。

12.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要点 篇十二

2012年,白杨坪乡安全生产工作将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湖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0]58号)为主线,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确保全乡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控制考核指标以内,确保不发生较大及重特大事故,预防和减少一般伤亡事故,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力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宣教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舆论氛围。二是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0]58号)精神,将宣传贯彻相关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促进我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是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道路交通、建设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消防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

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四是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完善协同联动、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把依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工作措施,深入开展打“三非”、防“三超”、反“三违”活动。

五是依法查处安全生产事故。严格按照国家和湖北省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规定,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要求,依法严肃事故责任追究。

六是加大职业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履行职业安全健康监管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指导和督促企业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继续做好企业职业危害申报工作。

13.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要点 篇十三

1、重伤、重大及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为零

1)、无因工死亡事故;

2)、无重大泄漏、中毒事故;

3)、无重大火灾或爆炸事故;

4)、无重大特种设备事故;

5)、无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或公共安全事故;

6)、无重伤事故;

2、一般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0元/百万元产值;

3、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率不超过0.5。

二、2018年工作要点:

(一)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安全生产,实施运输过程的安全性配置改造,通过严格的安全例行检查提高车辆安全水平。

1、配合各班组进一步完善安全措施、安全性以及安全操作的评估机制,从危险操作着手,抓好平稳操作,逐渐树立系统地平衡操作的观念,适当的进行改进。

2、抓好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探索的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确保候车室、场站、车辆运行安全。

3、对公司内安全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验,并做资料保存和做好台帐,对检验时有问题的设施要及时停用或检修,并有计划地更换相应的设备。

4、继续抓好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进一步完善易燃易爆危险源的监控措施,在“三品”等要害部位,增设醒目的安全标识。确保旅客乘车安全。

(二)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完善安全组织和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并保障有效实施。

1、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违章,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层层落实,加强监督,严格考核。

2、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完善风险评价组织,加强作业活动的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切实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对重大风险要制定风险削减计划并予以落实(过程改进),确保作业活动的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评审,实现管理承诺,保持体系持续合规、有效运行。

3、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对照《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完善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记录台帐。按时完成、改进各项工作。

4、严格执行企业《危险品查堵制度》,强化各项监控措施,确保重大危险源不进站上车。并深入继续开展消除危险源的工作。

5、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保证安全所必须的投入,做到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的认真落实。

6、强化现场安全管理,认真抓好行车中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GPS监控管理制度》,发现问题时领导和相相关部门要第一时间做出指示并加大处理力度,节假日和特殊时期单位领导必须现场带班,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7、合理进行工作安排,加强协调、沟通,抓好400公里以上、夜间接驳等时段的管理。

8、严格按照企业《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组织开展综合、专业、节假日等各种安全检查活动,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各班组应按时完成公司下达的隐患项目,并将隐患整改情况书面报安全科备案,纳入年终考核。

(三)加强全员安全技能、意识的培养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1、加强新进职工的安全教育。以及其他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使之掌握基本安全生产技能,合格上岗。

2、抓好三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对危化物品辨识及操作处置技能和安全意识。

3、组织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抓好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和日常安全教育。以车间为单位组织职工学习企业修订后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标准化相关规定,明确各自安全职责,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提升管理水平。

4、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安全生产月”,不断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查找隐患,加大整改力度,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5、开展安全竞赛活动。通过各种竞赛活动,进一步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杜绝各类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提高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安全纪律、环保纪律、提高操作技能的自觉性,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确保企业长周期安全运行。

7、继续开展好“三查三反一抓”活动(三反:反松懈、反麻痹、反违章;三查:查思想、查落实、查隐患;一抓好:抓好隐患治理整改),尽可能地控制违规操作、违章操作事件的发生。

(四)做好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工作,保障职工安全健康

1、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各单位在检修、技改、内部环境整治时,要不断改善工作场所条件。

2、加强劳保用品的管理,对劳保用品的计划、审批、订购质量、发放把关,并指导、督促职工按要求穿戴、使用。

4、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保障职工的健康。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吉和运输有限公司

上一篇:人事管理制度考核下一篇: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26灰雀教案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