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结合

2024-07-13

三个结合(19篇)

1.三个结合 篇一

三个结合做好乡镇

领导班子届中考察工作

为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乡镇领导班子任期的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确保乡镇换届工作稳步推进,乡镇换届工作考察组采取多种形式,对乡镇班子进行考察。

一是班子考核与成员考核相结合,开展多种指标不同层面的综合考察。考核时对领导班子侧重从思想政治建设、领导水平、工作实绩、反腐倡廉和完成重点任务等五个方面进行等级评定考核。对领导干部进行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量化考核,尤其考核在教育布局调整、旅游综合示范开发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全面检测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同时,对考核工作本身征求意见,接受全社会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二是意向调查与定向推荐相结合,倾听干部意愿群众呼声。考察组就履行职责、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与乡镇机关干部、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进行谈话,真实反映社会公认度和群众满意率。并从任职素质、主要不足、整体评价和使用建议4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评估。领导干部结合所学专业,业务特长,阐明适合意向职位的理由及对胜任任职岗

位的工作能力开展互评。同时,按照本乡镇领导职数,采取无记名方式,对空缺岗位进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为选优配强班子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三是谈心与舆论宣传相结合,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以届中考察为契机,与领导干部进行谈心,深入了解思想动态。充分利用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等活动,了解干部群众对换届工作的意见建议。下发贵德县参加民主推荐人员“严守换届纪律,杜绝违纪行为”承诺书、给参加人员的函和回执,并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布换届纪律要求,发动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及时举报违法规定的人和事,营造了良好的换届氛围。

四是考察结果与干部教育管理相结合。根据考察情况,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班子共性问题和班子成员个性问题,拿出分析材料,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主要领导与乡镇领导班子进行谈话,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找准根源、认真剖析、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确保换届换出新面貌、换届换出新气象。

2.三个结合 篇二

在30多年经济建设中, 世界格局风云变化、多元思想交错冲击、各种压力增加、心里问题增多的现实情况下, 我们基层队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这并不单单指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少, 宣传教育不够, 还包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能量”效应强调不够, 没有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因此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能量”效应, 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按照油田党委“八项规定”和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 在与队员的交流调研活动中, 我们发现影响基层党支部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队员思想多元化。思想多元化是建立在成分多元化的基础上的, 主要体现在队员年龄、来源、用工形式。对老队员来说对子女入学、就业、住房等问题较为关注, 新队员大多是独生子女, 工作主动性不强;从来源主要为退伍转业、技校分配和招工, 经历和对事物看法不同;从用工形式的机制和历史原因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这样就增加大队人员思想和行为的复杂和差异。

二是价值取向复杂化。现代社会信息、通讯、网络技术比较发达, 信息沟通、共享方便快捷。但随着网络和媒体对“高富帅”、“白富美”、嗮名车、名表和明星奢华生活的关注宣传, 都在影响着普通员工的价值取向, 开什么的车、住多大房成为社会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标签和尺码。而部分干部攀比思想比较严重, 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名利, 对自我以当官论成败, 以奖金论英雄, 对个人待遇始终不满足, 把职务的高低、获得金钱的多少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一味地追求个人的晋升提拔, 一味地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这些都形成短期效应, 只想着走捷径, 功利心重, 严重影响思想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口号化。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 说起来重要忙起来忘掉。以至于内心里知道政治教育重要, 口头上喊着政治教育重要, 实践中却还是抱着“任务观念”, 工作起来不积极主动, 掌握不准队员的现实思想状况, 工作中也缺乏针对性和创新精神。

四是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单一化。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手段老化, 有的只停留于开会读报、转发文件等形式, 有的甚至连以前行之有效的文艺演出宣传、广播等有效载体都已丢掉, 而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如微博、微信等又没有及时利用起来。注重群体性教育, 忽略了个体性教育, 注重单纯的理论灌输, 忽略了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工作。在教育形式上容易形成“一锅煮”现象, 使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脱离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 致使教育内容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 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 与时俱进。

为此, 在点激活基层队“正能量”要突出“三个结合、“三个加强”“情”与“理”结合, 加强调研和主动教育。所谓“情”, 是指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之情。所谓“理”, 不仅仅是“大道理”, 也不排斥“小道理”。所谓“情理”结合, 即二者不可偏废。因此, 我们需要深入调查研究, 充分了解和掌握大队的思想脉搏, 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在实施教育中, 集中上大课必须要坚持, 这是灌输大道理, 统一职工群众思想, 集中解决创造性问题的重要形式, 但从消防基层大队的实际看, 必须要坚持经常性的思想教育。

“言”与“行”相结合, 加强干部自律。在现实工作中, 人们常常不看“旗号”而看实质,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要求别人做到的, 自己一定要做到, 因此, 所以提高消防大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定要把党员和干部作为重点, 下大力抓好干部的学习教育, 使他们带头站到拒腐防变的前列, 站到抵制不正之风的前列, 站到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中利益关系调整的前列, 站到队伍学习训练和完成其它各项任务的前列。要真正从自身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具体事情做起, 严格要求执行“八项规定”, 纠正不正之风。

“正”与“反”相结合, 加强思想疏导。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适用身边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教育队员, 要以“正”为主, 以“反”为辅。在这方面, 支队针对当前社会各种现象, 鼓励“思想碰撞”, 传递正能量。积极引起指战员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方面出现困惑、迷惘甚至是非混乱的实际, 支队及时收集整理中石化刘家明、“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护士”何遥及“最美消防员”等先进事例, 采取辨析式教育的方式, 运用“每周一议”、“周四学习日”等载体, 举办答疑会、座谈会、讨论会, 为广大职工群众消除思想困惑, 纠正价值航向;让职工群众认识到, 无私奉献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思想, 爱岗敬业才是石化员工的卓越追求。

在丰富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上, 特别是党课教育上。我们要与时俱进, 接受和发挥资讯时代人们对微博、短信、微信、微电影等新的信息接受方式。采取现代教育手段、现代传媒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党课教育, 提高党课教育效果。通过支队设立的党支部书记群和支队网页信息快递、飞秋工作群等形式, 把党课学习讨论主题继续发布讨论, 使新疆大队和魏岗、双下辖区做到了安排学习教育同步, 及时反映和收集了职工群众对国家政策和油田、支队两级党委文件的认识和建议, 通过大力开展文明上网等活动, 正确的引导职工群众的上网行为, 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微党课的制作水平和职工群众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特别是在“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中, 提高用身边的先进典型说身边事、学身边人的宣传, 使职工群众更加关注消防业务训练和技能比赛, 有效传递和激发了基层队思想政治工作“正能量”, 为队伍的持续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3.“三个结合”激活作文教学 篇三

一、读写结合,激发写作兴趣

我们知道,作文写得好的学生都爱读书。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有了大量的阅读,就会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样,要求学生在读书时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去,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有了大量的阅读,并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由享受培养丰富的情感。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况就会在学生中呈现。

鉴于此,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要很好地以语文教材为依托,拆掉教材与课外书的篱笆,让学生多读书,让他们尽可能涉猎多方面的知识。

二、说写结合,调动写作欲望

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是打开思维闸门的钥匙。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就应当为学生搭建一个驰骋的舞台,坚持做到让学生畅所欲言,为学生自主自由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创设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地说,自由地表达。如把讲故事和写作文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把故事按照作文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仔细加工,有条理地写下来。由于这些故事是学生自己讲出来的,脑子里有情节,所以写起来便得心应手,怕写作文的情绪也自然抛到了九霄云外。

在说写过程中,教师还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自己的情感,由此产生说真话、写真话的冲动和激情,很好地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避免无病呻吟,尤其能创造新形象。写作上,尽可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尽可能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写评结合,增强写作信心

这里说的“评”,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也包含指导)。过去我们把指导与评价决然分开,按“教师讲作文——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的“套路”进行作文教学。这样不足之处颇多。作文教学中应把“写”与“评”结合,同时进行。做法可以是,先让学生写,写后很快评,这“评”中就有“指导”。“写”与“评”的过程体现出一个“活”字,以达到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之目的。

学生写什么,什么时候写,写得如何,应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写。

评价上,最好是师生共同评,教师的评主要起“点拨”“指导”的作用,学生的评主要是受到启发。

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完全去掉一些惯用的套路。如写人,总是要求先写外貌,再写一件事,最后来几句赞美;写事,就是“起因、经过、结果”。还有“总——分——总”“总——分”“分——总”这样的老结构等要求根深蒂固,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感情的表达。其实大可不必把写作知识模式化,开头、结尾、过渡、详略等顺其自然,刻意的追求反而失去了学生应有的真、心、言、趣。放手把权力还给学生,在讲评后,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语言,用自己喜欢的形式。

4.贯彻《廉政准则》要做到三个结合 篇四

《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其中包括8大关键词、52项“不准”,对廉洁从政行为规范非常的慎密,可以说条条有对照,章章可比照。好的制度要靠人去执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制度的执行力。只有严格的按照《廉政准则》办事,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廉政准则》的贯彻实施,才能使《廉政准则》落到实处。因而,笔者认为,学习贯彻《廉政准则》要做到三个结合:

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逐条的对照;以此为标准,有什么改什么,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改正错误,不论是大问题,小问题,不论是大错还是小错,都认真对待,认真改之,不推诿,不放过,不以小错而不改,不以大错而逃避。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严格的按照此《准则》,以此为镜,严格的规范,不变通,不走样,做好身边的事,管好身边的人,要求他人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严格执行准则、自觉维护准则,用准则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决不“开口子”、“留空子”,坚持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准则约束没有例外,严格依章依制度办事,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要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敢于正视自身职责范围内出现的问题,以学习《准则》为契机,对症下药,抓住问题的突破口,敢于打破情面,不管是谁只要违反了《准则》都应毫不犹豫的进行批评、处分,不庇护,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影响大,问题多的部门和个人,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集中力量,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好,处理好,以反腐倡廉的实效取信于民。

5.三个结合 篇五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放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结合。

一、严与宽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严”不是严厉、严酷。在育人实践上,一些班主任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或变相体罚。心虽善良,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就不再属于“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严格管理班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要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依法治班”。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第一堂班会课的必学内容。在学习“日常行为规范”及各项校规的基础上,要组织学生自己制订相应的班规。这样才能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自觉遵守。并且事后的补救,往往不如事前的预防有效。

2、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

班主任在对待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上,在面对优秀生和后进生上,在运用批评和表扬上,在实施奖励和惩罚上,在处理问题和事件上,在给予关心和照顾上,在评写操行和鉴定上,在推举先进和模范上,在提供条件和机会上,以至在某些细枝末节问题的处置上都要抱以公心,处理公正。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建立起应有的威信,才能赢得全体学生的拥戴,也才能获得对每一个学生提出教育要求的权利。

3、要注重“首因效应”和持之以恒。

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对第一次犯错误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机会加以改正,但对屡犯的学生,要态度坚决,不给情面。另外,要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长期坚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严还必须与宽有效地结合起来,灵活处理。在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奖与惩相结合奖与惩是班主任管理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奖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是良好行为的强化物,是一种有利的教育方法。惩是一种消极的强化,即通过否定学生的某种行为,使他情绪上受到一种被惩罚的体验,以抑制原有的反应,禁止他的不良行为。班主任必须掌握奖与惩的“度”:一味地奖,会导致学生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听不进不同意见,经不起打击,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不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一味地惩,则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导致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甚至对班主任产生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丧失自信心和上进心。

正确的奖应该做到:(1)严肃认真,恰如其分;(2)因人而异;(3)适当、适度和适时。(班级管理)应该使学生感到表扬是要经过争取才能得到的,又使他们看到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一定会被班主任和集体认同。同时,一个学生做了好事,应及时表扬,否则就会出现反应消退的趋势。

正确的惩应该做到:有理、有节、有度。批评学生时要摆事实,讲道理,入情入理,以理服人;要正面引导,多加勉励,有利于学生改正错误,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不要讽刺挖苦,随意责骂,造成对立;不要全盘否定,警告驱逐。

奖可以不断强化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惩可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只要灵活运用,奖惩结合,就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堵与导相结合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较多,如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以避免学生受校外不良因素的影响;或制订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控制学生的越轨行为等等。采取“堵”的方式减少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但仅靠“堵”是不行的。“堵”必须与“导”相结合,以“导”为主,以“导”为前提。通过引导,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我认为做好“导”的工作,需要“四多四少”:

1.多民主,少强制。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制订规章制度、进行民主评议、换选班干部和处理班级事情,而不是单从班主任的主观愿望出发,强制学生这样做或那样做。

2.多激励,少批评。

善于发现学生的自身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善于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

3.多引导,少说教。

不单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并具体指导学生去做。有时还需要班主任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

4.多用情,少用气。

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

6.三个结合 篇六

全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召开后,石桥子镇党委政府按照市里要求,迅速行动,结合本镇实际,积极稳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地有条不紊。在换届选举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相结合。该镇把

村“两委”换届选举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为了保证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镇开展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教育活动,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根本和核心,着力进行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教育,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他们发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理论修养,提高为民执好政的能力。严格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亮身份、显能力、看作用、树形象”活动。“亮身份”,就是要求党员佩戴“共产党员”标识、主动亮出身份,自觉接受监督;“显能力”就是在发家致富、带民致富中奋力争先,为群众谋福利,为党旗添光彩;“看作用”就是看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的风格,在树立良好风气和抵制歪风邪气方面的气节,在廉洁勤政中的自律意识,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模范作用;“树形象”就是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按照“双高双强”的标准,组织党员干部公开述职、承诺,各村支部对本届及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摆成绩,查问题,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实行“两推一选”,积极稳妥地搞好党支部换届工作,选出干事创业的好班子,强化村干部的“四种能力”,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保持发展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把支部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

二是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该镇没有一味强调换届选举,而是抓住群众致富心切的实际,多方探索,积极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方法,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引导到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上来,以发展论英雄,看成绩论功过,淡化干部群众的“官”念,强化经济发展意识和为民意识。发动各村“两委”干部对照任期任务目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和调整种养结构,在全镇掀起了发展民营经济和增产增收的新高潮。这样,让社会更安定,让农民见实惠,进一步凝聚民心,争取群众支持和拥护,从而促进全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7.认真把握和实践工会“三个结合” 篇七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三个结合”, 言简意赅, 指出了工会组织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 定什么位, 干什么事, 尽什么责的问题。

一、坚决按照工会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同自学接受党的领导紧密结合起来, 讲的是依法治会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问题

按照工会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独立自主开展工作, 是由工会性质所决定的, 这不仅是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权利, 而且是党对工会工作的迫切要求, 是工会发挥组织作用的前提和条件。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工会组织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性质和特点, 才能广泛地吸引和团结所联系的职工群众, 并把他们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与此同时, 工会组织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是工会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 是中国工会和工人运动的光荣传统, 也是工会与党的关系的根本原则。工会组织只有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找准自己的位置, 通过工会内部的党组织活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才能把党的主张经过工会的民主程序, 变为广大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按照工会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同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紧密结合起来, 不是一时一事的结合, 而是要在工会工作的全过程和多方面结合起来, 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工作, 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同时这两方面都要在同一过程中实现。

二、把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同维护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讲的是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问题

工会是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为职工群众报实情、解难题、办好事, 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 也是各级工会组织增强吸引力、凝聚力的有效举措。把“两个维护”结合起来, 明确了新形势下工会“维护什么”和“怎样维护”的重大问题。从本质上讲, 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同维护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是一致的, 但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也有不相一致的地方。比如, 关停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 对于这些企业的职工而言, 难免要经历一场剧烈的阵痛, 而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看, 这是企业凤凰涅槃般的剧变和升华, 也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维护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了一份贡献。在这方面, 工会需要耐心细致地去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诸如此类, 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过程, 应该成为不断协调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并使两者达到新的统一的过程, 进而实现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统一化和最大化。

三、把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组织职工、教育引导职工紧密结合起来, 讲的是工会各项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8.坚持三个结合 提高作文能力 篇八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我们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必须具备适应生活、工作和学习需要的写作能力。就是说不仅要会写,而且要写得快、写得好。而传统作文课常常要求学生写一些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大用的东西,或者写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我们在日常作文训练中要把写作训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将来工作需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备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并逐步训练学生的快速立意、快速构思、快速作文的能力。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我们日常的作文训练中,阅读与写作、口头表达与书面训练、课外练笔与课堂作文等三个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做法。

一.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的结合

人们常说,阅读好比吸收,写作则是输出。古人也讲:“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只有“劳于读书”,才能“逸于作文”,这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就必须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是重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要有意识时跟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除了介绍有关知识常识,从内容、语法、修辞等角度进行分析外,还要从写作的角度进行分析,既要把握住一类文章的共性,还要剖析出一篇文章的个性。根据“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是模仿——变化——创造”的特点,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注意模仿的重要性。“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习模仿什么,怎样模仿”(吕叔湘语)。在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确定明确的训练目标,有倾向地模仿课本上的文章。有时可从结构角度模仿,有时也可从表现手法上模仿;有时模仿全篇、有时模仿局部;甚至有时也可以仿照课本上的文段做些词语连缀性的练习。总之要力图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合学情特色的以课本为依托的写作训练序列。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要实实在在地真读,而非心不在焉、囫囵吞枣似的读,更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先去翻看教辅寻找所谓的正确答案的那种功利的读。请我们注意新课程标准中“积累”、“理解”、“感悟”等字眼,这一些的前提是你自己,而非老师或所谓的专家,老师讲的是老师对文本的理解,教辅上印的那是编书者东拼西凑来的“杂烩”,其中不乏正确的标准答案,但是对文本的理解要受读者的阅历层次限制,“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你可千万不要迷信教辅甚或老师,你要根据你的知识积累、根据你的理解,勇敢的发表你的见解,谁有不同意见,你就跟他辩论,你觉得他说得对,那你就接受他的意见,你若不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你就坚持下去!

其次是重视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古人训:“书多读胸中自富,文勤作笔下生花。”欧阳修说:“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这些话都说明了读与写的辩证关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课外阅读是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的,初中要求“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和“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然而我们实际的阅读量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达不到课标的要求,更谈不上有高质量的课外阅读了。如果我们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有计划的进行课外阅读,并能做到跟写作训练的有机结合,对促进我们作文水平的提高肯定是十分有益的。

二.口头表达训练与书面表达训练的结合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语言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广,手机、电视、电脑的普及,通讯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对话日益增多,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重要了。再者,传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使声音语言可以“不依靠文字”传到过去无法想象的远处;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后,人们可以不用程序语言而用自然语言指挥生产和工作,人机可以对话,中文打字机应用“拼音自动变换汉字”的技术研制成功,下一代的“语词处理机”将是“语言输入、文字自动输出”的智能化电脑。这就是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声技术、人机对话、“说写”方法将有更大的变化,这就对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学校语文教学必须把口头表达训练与书面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把口语教学纳入有计划的教学过程。重视培养学生使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说是写的基础,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可以很好地促进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我们还要把口头表达训练与书面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把口语训练纳入有计划的语文学习过程中。

其实,口语表达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同学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对话、家人之间的沟通的最直接的形式就是口语表达,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一些口语的训练。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口语兴趣,激发起自我锻炼口才的欲望就行了。如非要指出一些方法的话,也无非这样几个方面。从形式上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前两分钟说话练习的做法,也可以召开有准备的演讲会、辩论会、朗诵会等。从内容上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结合班级生活,还可以综论时事、热点话题、开心话题、生活扫描等。总之,要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思考,勇于发言,不放弃任何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敞开心扉、真诚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可以与同学先辩先讲,然后再写,有些作文题目则可以自主先写,然后再读再讲、与同学交流,倾听同学的建议,然后再作修改。

通过说的训练,逐步使我们的口语交际:说话规范,语言顺畅;说话连贯,条理清楚;说话简明,表达准确;说话得体,用语恰当。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会促进我们书面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课外练笔与课堂作文的结合

课外练笔不受课堂命题的限制,形式灵活自由,容易引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和兴趣,学生写作起来也容易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有真情实感,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容易得到充分地发挥。因此,恰当地持之以恒地指导课外练笔,可以弥补课堂作文的不足,可以巩固提高课堂作文的效果。也就是说,课外练笔与课堂作文的结合,同样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课外练笔不能绝对地放任自流,任其所为,而应当与老师的常规教学进程相统一。具体说来,我们可以结合课文有目标地练。如学习游记散文的记游方法时,就可以练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定景换点的几种写法;学习议论文的结构时,就可以练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的几种结构方式。也可结合实际,有组织地练,飞禽走兽、花鸟草虫、天地阴阳、风霜雨雪、人物对话、外貌肖像、社会场面、自然风景都可以纳入课外练笔的范畴。我们还可以结合时事有重点地练,读书笔记、读报有感、生活随笔、一事一议都可以在教师的统一引导启发下成为我们课外练笔的内容。从形式上办报纸、出专栏、写日记、周记等等。只要坚持,既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又注重方法技巧的训练,课外练笔定能促进课堂作文的提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9.三个结合 篇九

2011-8-31 18:02:00来源:省王英水库管理局浏览次数:470 次

(梁师国)8月30日,省王英水库管理局召开了副科及以上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参加的治庸问责工作专题动员会议,传达学习王忠法厅长在全厅治庸问责动员会议上的讲话,并宣读了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的《湖北省王英水库管理局治庸问责工作实施方案》,专题动员部署该局治庸问责工作。通过学习和领会,本人以为,强力推进以“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为主要内容的治庸问责工作,应该做好三个结合:

一是要与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相结合。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来正确认识和理解我们党所面临的“四个危险”,着力解决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问题。治庸问责就是为了纠正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实状况,或是学习不够、能力缺失,或是意志丧失、精神懈怠,或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或是唯利是图、腐败变质„„如此等等,严重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通过治庸问责来解决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不良倾向,从而提升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地位。

二是要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两个1号文件精神相结合。充分认清抓好治庸问责工作对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治庸问责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从讲政治、促发展的高度,抢抓政策机遇,切实谋划发展蓝图、并脚踏实地抓落实。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作为水利工作者,尤其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应该认清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为抢抓重大机遇、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而出谋划策,要通过开展治精神之庸、能力之庸、责任之庸、作风之庸,进一步强化能力席位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奋发有为意识,形成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真抓真干的良好氛围。

10.三个结合 篇十

与个人发展相结合,解决好学习的动力问题。对于大学生村官自身来说,不管是选择留村任职,还是考录公务员,抑或是自主创业,都是为了谋求好的出路,追求好的发展前景。我们不管选择什么,都希望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要达到这个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因此,大学生村官必须将自身的学习与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缺什么补什么,想干什么就学什么,努力学深、学透、学全面。

与岗位职责相结合,解决好学习的重点问题。对大学生村官来说,学习是工作进步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给自己“加压”、“充电”,才不会出现“知识恐慌,本领恐慌”,才能在农村工作中游刃有余,取得理想成绩。可是在学习问题上,部分大学生村官有思想认识误区,把学习与工作割裂开来,认为二者不可兼顾,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导致既没有统筹好工作,也没有规划好学习。实际上,学习不仅是岗位职责的要求,也是自身进步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村官要拿出足够的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学习,丰富知识结构,为干好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不管你是今后选择什么样的出路,参加什么样的考试,都是有益的、并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11.初中小说教学应注重“三个结合” 篇十一

一、结合作者明主题

小说文本的教学离不开对其主题的解读。很多教师都习惯于从文本中的具体语句分析上来进行归纳、总结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但很多时候,教师忽略了小说文本主题的一个关键性解读线索,就是作者本人。从作者本身的角度,比如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生平经历、作者其他类似作品出发,往往更能接近作者写作的初衷和小说主题的本源。

比如在教学《范进中举》一课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去了解作者吴敬梓。首先是从时代上来谈吴敬梓所处的历史大环境。那正是封建王朝表面繁荣、内在活力衰退即将崩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就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大兴文字狱的同时,通过考八股、设科举进行笼络士人,用理学思想来愚民。其次,从吴敬梓生平经历来谈其生活的小环境。作者出于仕宦之家,按道理应该主动承担家族科举出仕的重望,但由于他年少时随其父亲到各处做官,从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本身就对官场黑暗有了一定认识,再加上他父亲去世后,家族内部,因为争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经历变故之后,作者无心做官,同时,也对虚伪的人际关系深感厌恶,更加无意进取功名。甚至不顾安徽巡抚推荐他参加博学洪词考试,装病不去,宁可家产卖尽,过着清贫的生活。结合对作者所处时代及生平经历的了解,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明白小说中对范进中举后的种种丑态,特别是其周围人前后不一的表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即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不仅仅是觉得小说中人物的可笑与虚伪了。

小说的作者也是作为一位社会人而存在,其思想意识必然受到所处的时代、环境及自身经历影响,在其小说作品中进行客观呈现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小说文本时,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作者本身来解读小说的主题,以此更加深刻地审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小说文本呈现的深刻思想。

二、结合细节明形象

小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情节,而具体的细节则是情节中更能让人把握故事走向、形象特征的关键所在。对小说细节的把握,主要是通过分析情节中的特定环境描写,人物的特征性中的外貌神态、特定动作、个性化语言、独特的心理特征等来进行研究,从而领会作者塑造人物的具体意图,同时要注意“二分法”,辩证分析人物。

如对胡屠户这个人物的形象分析,小说中对其细节刻画非常多。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来进行处理的。首先是要求所有学生在文中分别找出其语言、动作、神态及范进中举前后不一的表现细节。接着要求学生就其中感慨最深的细节进行解读,其他同学补充。最后分别按照以上几个分类来归纳概括胡屠户的形象特征。比如,语言方面,辱骂自己女婿是“现世宝”、“穷鬼”,长得“尖嘴猴腮”,想中举是“癞蛤蟆想食天鹅肉”,能中秀才,是因为他“积了德”,“带挈”出的,絮絮叨叨教导范进做人的道理,免得“惹人笑话”,对其他中举的张老爷等,就是“文曲星”下凡,“一个个方面大耳”。结果范进中举后,他又称赞女婿厉害,自己 “认得人”,语言尖酸刻薄、粗鄙不堪、嫌贫爱富、庸俗势利。动作上,喜欢在自己女婿一家面前摆谱,大摇大摆地道贺中了秀才,明着是道贺,实质是嘲笑,“吃的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举止粗鲁。等范进中举后,立马“备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道贺”、“一路低头替范进把滚皱了的衣裳后襟扯了几十回”,势利市侩。范进给他钱时,一边说“不要”,一边却攥得紧紧的,虚伪贪婪本性十足。通过这样的分析,胡屠户的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就出来了。但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辩证分析,胡屠户本身并无其他恶行,毕竟对自己的女婿、女儿还是有一定的照顾,在市侩势利的一面外,也有人性的一面。

在小说文本教学中,只有对细节进行科学、合理、辩证地分析,才能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起来、灵动起来,也才能让学生真正沉浸到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欣赏中去。如果教师仅仅概念性的用几个词语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定性,而不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来进行印证,那么这个形象本身的意义就没有能够挖掘出来,就只能是一种苍白的、薄弱的概括。在具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抽出人物形象前后发生变化的细节,找到人物面对具体事件时的个性细节,认真分析其变化和显具特征的原因所在、意义所在。

三、结合手法明寓意

写作手法是小说实现写作意图的重中之重。往往不同的手法其呈现出的写作角度、思想内涵也不一样。可以说,对小说写作手法的分析,是小说文本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

比如《范进中举》这篇小说中,其最具特色的写作手法就是讽刺。作为一篇社会讽刺小说,作者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处境描写,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

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中作者讽刺的三个具体方法。其一是夸张手法。比如小说中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在挨了自己平日最害怕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个细节很离奇,也很夸张,但却显得很真实,这是一种艺术的真实,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正是这种极度夸张才能更加深刻地揭示科举制度对人戕害之深,这个疯不是人本身疯了,而是科举置人于疯狂,在思想行为上控制了读书人的体现。其二是对比手法。对胡屠户描写的对比手法,更是鲜明地呈现出其嗜钱如命、势利庸俗的市侩性格。最后是矛盾手法。范进中举后的胜利与其发疯的丑态,是一组矛盾,本身就透着强烈的讽刺。可以说,这些通过前后对比,呈现出的夸张情节、矛盾情节,都是典型的讽刺手法,极具幽默、讽刺效果。在进行分析讲解后,笔者要求学生结合平日观察,也运用所学讽刺手法写一个细节,学生在模仿中就初步掌握了讽刺的方法,从而更加能够深刻理解文本中作者讽刺背后的具体寓意。

在具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小说写作手法的妙处和效果,在学习的基础上,掌握这种手法的简单运用和准确分析评价,从而更好地把握小说文本的寓意。

12.三个结合 篇十二

关键词:高中数学,内在情感,个体差异,探究思维,教学效能

效能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 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效能的高低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好坏的重要指标。教师所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教学形式都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长期以来, 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高考政策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地注重了教学结果的获得, 而轻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升, 出现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教学观念, 致使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工具、接授知识的“口袋”。随着新课程理念和新高考政策的出炉和实施, 对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的内涵有了更丰富的定义, 对提升教学效能的要求有了更明确具体的规定。本人现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 谈谈自己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方面的一些实践和做法, 敬请指正。

一、注重与学生内心情感相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内在能动性

英国心理学家格林思宏斯特指出:“情感是人类对事物或现象的内在心态的具体体现, 积极的情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反之, 效果则相反。”教学实践也证明, 学生在积极思想情感的促动下, 学习的能动性和效能会发生显著的反应。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学习皆生活、生活皆学习”的教学理念。由此可见, 学生学习内在能动性和学习欲望的有效激发对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动态, 尽力帮助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难题, 使学生与教师在交流时能打开心扉真诚交流, 建立起浓厚的师生友谊, 从而使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之情转接到对任教学科的学习中来。同时,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要经常性的采用鼓励性教学语言, 对学生取得的学习成绩和获得的进步, 要给予实时的鼓励性评价语言, 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要与学生一起分析, 找出原因所在, 鼓励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 从而实现学生学习内在特性的有效挖掘, 为课堂教学效能提升打下有利基础。

二、注重与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 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整体性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采用有效教学方法, 促进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 新课标倡导的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因此, 教师要实现教学效能提升这一目标, 在教学时就必须将学生整体能力发展作为重要条件之一, 进行问题设置过程中, 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梯度性的教学问题, 让不同学生进行回答;在进行问题解答时, 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向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问题, 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从而使学生整体在各自基础上都有所收获和进步。如在进行“等差数列”知识教学时, 教师可以向后进生设置一些有关定义、性质方面的简单填空题和简答题;可以向中等生设置“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n}中, an, Sn, an2之间构成等差数列, 求S100的值。”的一些一定难度的简答题;可以向优等生提出“已知{an}是公差d≠0的等差数列, 前n项和为S, 求证P1 (1, S1/1) , P2 (2, S2/2) ……Pn (n, Sn/n) 在同一直线上”的具有较大难度的综合运用问题, 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各自学习能力, 解答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 同时教师可以运用鼓励性语言, 激励后进生、中等生向稍难问题进行“进攻”,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进行问题解答活动的机会, 实现全体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和发展。

三、注重与学生探究特性相结合, 提升学生思维活动创新性

探究知识、找寻真相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内在特性。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发挥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内在特性, 提高学生探究时机, 教会学生探究方法, 指导学生探究问题, 实现学生探究思维能力提升。”因此, 高中数学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善于探究特性, 认真分析教材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 把握知识重难点, 选取具有探究特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同时, 教师做好指导者和引导者角色, 注重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进行及时的引导, 实现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思维创新能力的提升。如在“等比数列”章节“等差、等比数列有关的判断及有关的存在性问题”知识教学时, 教师就向学生出示了“已知数列{an}的首项a1=a (a是常数, a≠-1) , an=2an-1+1 (n∈Z, n≥2) ”这一条件, 然后向学生提出“{an}可能是等差数列吗?说明理由? (2) 设bn=an+c (n∈Z, c为常数) , 且{bn}是等比数列, 求实数c的值, 并求出{bn}和{an}的通项公式。”这两个探究问题, 这时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 教师只要做适当引导, 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思维创新能力的进步。

13.三个结合 篇十三

应城市民政局“三个结合”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近日,应城市民政局努力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依法办事、道德建设与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强化治庸问责和“三评两查”工作以及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相结合,推动党员干部自身教育向纵深开展。

一是将党员干部廉政文化建设与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相结合。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国上下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下一阶段,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基层廉政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产品创作和传播,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强化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综合指导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水平。

二是将党员干部的法制和道德教育与全省治庸问责及“三评两查”工作相结合。应城市民政局素有行政执法“先进单位”的光荣传统,多年来,局党组通过在党员内部开展的执法考试、书法比赛、专题演讲、户外拓展、主题党会等法制教育和道德素质培养活动为党员干部文明行政、依法行政指明导向,为治庸问责活动扎实推进增添了活力。通过经常性的开展自查评比教育活动,全局上下形成了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是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为民”是民政工作的根本,通过各类廉政活动的开展,全力将廉政作风深化到为民办实事中去,切实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高标准严要求为城乡困难群体、优抚群体、特殊群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4.三个结合 篇十四

第15期

单位:中共山盆镇委员会签发人:李成义2011年4月6日页数:2页遵义县山盆镇充分发挥村校结合站点助推“三个建设

年”活动深入开展

在“三个建设年”开展有序之际,为了“帮助干部职工学习领会精神、促进思想统一;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增比进位;帮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四帮四促”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解决机关单位和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遵义县山盆镇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遵义县山盆镇党委、政府利用村校结合各站点网络,从树立典型、广泛宣传、强力打造、整合资源四方面助推“三个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对照目标创建标准,在深入推进“典型示范”创建中,通过调查、走访、督促、检查等多种形式对村校结合的站点,推选出远程教育镇级示范点山盆、丁村、太坪3个站点村。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和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发展产业,为更好地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增强了辐射带动效应。二是广泛宣传,营造“三个建设年”活动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村

校结合的远程教育点涉及面广、领域较宽等优势,积极构建宣传教育平台。通过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大力宣传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内容、活动载体、推进方式等,促使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关注、参与“三个建设年”活动,为活动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强力打造,培训出远教“新兵强将”,为了提升“三个建设年”管理水平,在各站点调整一批懂网络技术、会设备维护、组织能力较强的人员来担任站点操作管理员,做好村(社)播放点的宣传,为“三个建设年”活动注入新了的血液。

四是整合资源,打造“三个建设年”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 要求各村校结合站点按照省委、县委关于“三个建设年”活动的部署和安排,并结合创先争优、四帮四促活动计划,组织开展在“三个建设年”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经验、典型做法大力宣传,激发了农村党员干部的热情与活力,推进“三个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

15.三个结合 篇十五

一、结合短线训练活动,切实优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不能只顾着完成长线的主题活动任务,可以安排一些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短线能力训练课,通过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快捷地掌握团队合作要领,优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长线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做铺垫。如本学期开学,正是瓜果飘香的季节,我安排了一次《谁是最佳“小卖手”》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接到任务后,觉得很新鲜,个个跃跃欲试。学生们很快自主建立了活动小组。小寒、小雨、小杰、小亚、小烨和小钱也组建了一个小组并推选出组长小寒。看着他们就这样结束了准备活动,我忍不住悄悄提醒:“是不是要分一下工,明确每一个同学的责任?”他们听了,立刻聚到一起,开始了小组讨论,小雨说:“我语文学得比较好,我可以想一些押韵的广告词来吆喝!”小亚说:“我家是开超市的,家里有电子秤,我做计量员。”小杰说:“我数学学得好,我来算账吧!”小寒说:“我觉得卖东西就是要吆喝得好,我嗓门大,我和小雨一组吧!小钱可以机动,看到哪里缺人手赶快顶上去。”小烨说:“为了吸引顾客,我制作一幅广告吧!”活动那天,小烨打出他精心制作的广告,小寒和小雨大声吆喝“溱湖景如画,番茄甲天下”、“姜堰番茄鲜,相伴每一天”……小钱和他们一起吆喝,吸引了大量的顾客。小亚和小杰守着摊位忙得不可开交,小钱赶忙帮他们计算、打包,最后这一组获得了“最佳卖手团”冠军称号。谈到成功的诀窍,小寒说:“因为我们明确了职责,每个人主动承担任务。”小杰和小亚说:“多亏了小钱的帮忙,否则我们真的来不及称量,计算,打包,那样许多顾客一定会到别的小摊上交易。”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时间短,但既激发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又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优化了团队合作能力。

二、结合长线主题活动,有机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还有意识地结合活动实际,挖掘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点。如在开展《关注学生安全》的活动时,各小组都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开展了活动。一天,交通安全组组长小明气呼呼地告诉我:“老师,小奇的任务是采访,可是这么久了,他什么也没有干,能不能将他踢出我们这一组啊?”我听了,心想:这一组虽然制定了活动方案,组内也进行了分工,他们掌握了合作的技巧,可是合作能力不强、合作效率不高,现在他们小组出现问题了,何不趁此机会强化他们的合作能力。于是,我参与了交通安全小组的活动,发现大部分同学能按照分工有效地完成任务,只有小奇例外。面对着小组成员,小奇羞愧地说:“我想去采访,也写了几个采访问题,可是我不好意思,再说,组长也没有催我。”我顿时明白了,小奇其实还是想完成任务的,只是性格内向,态度不够积极。明白了事情的缘由,我让他们商量解决办法。小明不好意思地说“:小奇想完成任务,我们是一个小组,一个集体,我们都来帮帮他吧!”小组成员立刻行动起来,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奇理好了采访问题的顺序。为了让小奇摆脱羞涩,大胆采访,小组里进行了排练,最后他们一组陪着小奇完成了采访任务。

结合长线主题活动捕捉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点既可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又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结合学科课堂教学,积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语文、数学、科学、德育等学科课程中都有一些类似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它们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但又有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和任务,我们可以适当进行整合,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出发,不必过多强调课程的界限。如在教学《莫高窟》时2-4自然段时,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自主阅读,出示如下自学要求1.自由读2-4自然段,做到读通、读懂;2.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批注你喜欢的原因;3.小组交流补充,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合作时,大家先独立自学,然后小组讨论,确定每组中心发言人,记录人,接着轮流发言,作好记录,最后集体练读。汇报时,中心发言人重点发言,其余同学补充,完善本组观点,大家一起朗读展示。这样的语文自学活动不仅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更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们提供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我们应该多动脑筋,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团的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能力取向”的课程,这是它与其他学科在课程目标上最本质的区别之一。本文立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

16.三个结合 篇十六

形成一种共识——教师需要“研”和“教”

我们必须让教师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帮助教师打破“研”和“教”之间的壁垒,形成“研教结合”的共识。转变教师固有的思想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思想引领。如学校每月开展一次“以教师成长”为主题的沙龙对话,选择教师比较关心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师备课、论文写作等内容为主题,鼓励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思考性的建议,供大家研讨和交流,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一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针对性的建议,使教师认识到“研”和“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校本思想培训”,指导教师以校为本,以静为心,不浮躁,不急于求成,从小处做起,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从而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把它转化为研究成果,在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成功的价值,精神和境界进一步升华。

达成一个目标——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1学校搭台,专家引领。一方面,学校每学期都会邀请教育教学科研部门的专家来我校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或报告,启迪教师的智力和思维,开阔教师的心灵和眼界,指导教师树立科学发展的质量观,学会从“研究的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记录问题,研究问题,及时写下自己的“灵感”,转化成自己的研究成果。点燃了教师怎样“研”、怎样“教”的思想火花,并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学校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经费,分批选派学科教师到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学习和培训,即使是在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从没有动摇过,教师通过与全国著名的一些教育专家、学者零距离接触,真正地体会到教学与研究的魅力,更好地激发了教师参与“研”和“教”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带动了学校一大批老师也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中去。

2校本研修,以研促教。首先要求教师要读书,而且要读教育专著,写读书笔记,坚持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读书心得或读书感悟(不少于2000字),并在学校每月开展的“读书讲台”上进行交流,共同分享;其次是学校设立了“周三课堂”,即每周一课活动。教师根据学科进行分组,一个学期下来每一位教师都有执教的机会,从课前备课组的讨论和思路预设,到后来年级组的试讲,再到后来的研讨交流课、听课和评课,老师们在钻研教材、试讲、上课和评课的磨合中逐渐成熟起来,在实践中学会了反思,也收获了经历的宝贵财富;再次,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面向全镇或周边地区的“公开课”,选择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上课,一是给青年教师一个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多经历,二是给中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使他们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推行一种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推行“校对人考核制度”。校对人考核制度,是经过学校校委会研究,全体教师参与讨论,紧随教育发展不断修订和完善的学校制度。它是全体教师认同的,对每一个人相对民主和平等的学校制度,它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更大程度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和“研”的积极性。校对人考核制度,不仅要考查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成绩),还要考查教师的教学业务(备课、听课、上课、作业等)和教育科研能力(论文写作),其中“论文写作”所占的比例比较大,目的是改变教师“只教不研”的现象,希望教师能够多研究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师的成长。

教师个人课题,是从小处着眼,从教师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人手进行研究,周期短,易操作,见效快。因此,学校在教师中广泛推行“个人课题”研究,鼓励教师从一个班级、一个现象、几位学生或某一学科进行选题,然后学校邀请有关课题专家给教师作指导论证,统一组织申报,并且教师个人课题的立项费用也由学校支付,对如期结题且取得优秀研究成果的老师,学校予以表彰和奖励。

另外,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上,还实施一些“倾斜政策”:如教师的评优评先,对教学质量优秀且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的老师优先推荐;教师的年终考核,除了教师所带班级的教学质量优秀以外,还有就是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个人课题”和论文发表情况,以上都具备的优先考虑;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进行高层次科研进修,对进修的老师在学习费用上给予一定的资助,在待遇上给予一定的照顾等等。

17.三个三、三个四活动总结 篇十七

为了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了积极响应学院领导的号召,提高同学们的道德修养,促使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同学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把大家培养成“讲文明、懂礼仪,知荣辱、倡新风”的大学生,我系展开了三个“三”,三个“四”主题活动。“三禁”既禁止校园内抽烟饮酒、禁止夜不归宿、禁止校外租住。“三有”即公共场所有秩序、待人接物有礼貌、男女交往有分寸;“三提倡”即提倡友爱互助精神,提倡修心健身,提倡文明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四不”即不言语粗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皮;“四远离”即远离不健康思想、远离不文明行为、远离攀比高消费、远离违纪违法。“四文明”即文明教室、文明寝室、文明就餐、文明待人。

准备、动员阶段工作当中,全系上下通过海报、宣传橱窗、标语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在组织实施阶段期间,针对我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抓基础文明为突破口,以注重养成教育为着力点,先后召开班主任会、学生干部会、学生大会进行动员;以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形式组织学习;开展“文明的宿舍,温馨的家园”文明(标兵)宿舍创建活动,加强我系学生的品德修养、行为规范教育,强化遵守校纪校规意识,做文明学生、建文明校园、树文明风尚。

这次“三禁、三有、三提倡、四不、四远离、四文明”主题教育是我系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整顿校纪校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开展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系列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纪律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18.作文教学的三个结合探讨教育论文 篇十八

大凡语文教师都认为,作文教学很重要,学生作文要抓紧抓好。这不但因为作文分数在考试总分中占有 的比重,更因为作文成绩的好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和全面发展。试想一个作文很差的人,一个在作文时连基本语句都写不通的人,他能组织好语言来解答其它学科的问题?更不要说他成长后进行更高级的书面交流和科技说明了。

怎样上好作文课?怎么教会学生作文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认真备课、编写教案、指导作文的时候,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结合实际备好课

行家说,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对作文教学来说,备学生就更重要了。所谓备学生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来准备指导课。学生实际,就是班级全体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作文的实际水平。

生活实际,指的是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你不能站在一班城市学生的讲台上,去大讲农村农民的春耕与夏作。反之,你也不能站在一班农村学生的课堂上大讲红绿灯与斑马线。这就是所谓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吧。

作文实际,指的是班级学生作文时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如果班级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落后面大,备课时,教师就应立足大多数,抓基础训练,抓基本功的提高。如果学生作文只存在个别人有问题,如标点出错、词语搭配不当,教师应侧重个别指导。如果班级学生作文时,有畏惧感、厌倦感,教师则应因势利导,发现闪光点,表扬先进,培养作文情感。

二、结合阅读上好课

课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对语文学习来说更是如此。它不但是学习阅读的文本,更是学生作文时的“范文”。怎么利用好这一范文呢?我的做法是:抓特点,培养过渡能力。有一阵子,我发现学生作文总存在写完这件事,就不知道怎么写下一件事了。在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发现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事与事之间,上下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讲读时,我让学生重点体会,反复领悟。作文时,学生张媛就写出了:我的父亲不但勤俭持家,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许多称赞的地方。赏佳句,培养表达能力。初一第一学期,写过几篇作文后,我发现很多学生语句平淡,用词单调。不论是景,还是记事都很枯躁。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品味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上,让学生揣摩比喻拟人手法在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方面的奇特作用。作文时让学生模仿训练。果然,学生余畅在《春天的田野》中就写出了“春风一吹,那些麦苗就像喝醉了酒似的,你推着我,我推着你,欢欢喜喜地拥向了远方”的生动句子。

三、结合生活训练作文

学生生活虽然各有不同,但从范围上讲,大致可以分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对初中学生而言,重点是前面两种。

初一第二学期,在教完第一单元后,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我拟设了这样一组文题:《从 小学到彭场一中》、《我的初一生活》、《读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力图唤起学生记忆长河中浪花,训练他们的写人记事的能力。

初二时,我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开学没多久,在其他任课教师的配合下,班纪班风有了很大的好转。一次主题班会后,我结合班级的发生的变化,拟设了这样一组文题《“雷锋”就在二(8)班》、《刻苦学习的》、《她改变了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学生李文涛说:这样作文,我们既有学习的榜样,又有文章可做。

我们彭场有数十家无纺布工厂,工厂的工人绝大多数是从农村来的妇女,班里的学生,不少是她们的子女,还有不少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的子女。结合这一特殊生活,我拟设了这样一组文题:《爸爸(妈妈)我好想你》、《妈妈当上了工人》、《我的妈妈变了》。

经过这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写作训练,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不少提高,我的教学工作也受到了好评。

19.三个结合 篇十九

关键词:创新,时政新闻,“三个结合”,新闻价值

一、做好“短”与“长”的结合

时政新闻报道可以说是地方党报的重中之重,是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关键渠道和重要载体,备受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关注。

但长期以来在地方党报新闻报道中,领导活动报道、会议报道占据相当大的篇幅,这些内容具有政治性强、程序性强、工作意味浓等特点,记者在采写这类新闻时往往怀有“宁肯不出彩、但求不出错”“宁肯写长、不能写短”的心理,习惯于生搬硬套的惯有格式,在稿件形式和内容上不愿创新、不敢创新,导致稿件内容面孔僵化生硬,形成稿件篇幅冗长、空话套话多、贴近性不强、枯燥乏味等毛病。这些问题降低了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对新闻报道的满意度。

时政新闻报道要创新,必须自足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搞好新闻报道。对全局工作指导性不强的时政报道要大幅精简,使其“短”下来;对全局工作指导性强的时政报道,要灵活采用多种方式,使该“长”的“长”起来,该“重”的“重”起来,增强时政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新闻宣传的效果。例如,2014年12月19日《聊城日报》头版,刊发了一条市长会见中科院院士的时政新闻。如果按原来的惯例来写,就是重点写市长、院士的讲话。而这篇消息没有重复原来的“套路”,而是大幅压缩讲话内容,增加了背景资料、院士介绍、来访目的和意义等内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饱满,增强了稿件的新闻性和可读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闻稿件篇幅一“减”一“增”、一“短”一“长”,正是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第一步。有的会议本身没有多大新闻价值,我们完全可以尽量压缩报道篇幅,同时要努力挖掘会议新闻、领导活动中反映出来的新问题、新情况,跳出局限抓新闻。特别是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新亮点、新措施、新观点等,我们可以循着这一思路,寻找新的角度、新的线索,将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亮点新闻进一步做深做细,更好地为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服务。

二、做好“政治性”与“新闻性”的结合

时政新闻因其政治性强,“严肃”、“庄重”色彩浓厚,给人一种板起面孔的感觉,导致可读性不强。这就要求我们在时政报道中搞好创新。当然,由于时政新闻政治性、程序性所限,很多领导活动、会议报道有其特定格式无法突破,但我们仍然可以做好“政治性”和“新闻性”的结合,做好“严肃”和“活泼”的结合,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更加生动活泼的语言,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领导活动、会议报道中增加对话内容、细节性描写、背景资料介绍,使其内容更加饱满生动。要学会转变报道角度,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和群众生活发生的变化。眼睛要向下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群众的视角采写新闻,采写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更多反映群众普遍诉求,让群众真正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

注重增加深度采访,对于时政活动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在完成时政报道的基础上,深入采访工作经验、工作亮点,灵活运用消息、通讯、特写、言论等多种形式,将新闻价值最大程度挖掘和呈现出来,不断增强新闻的生命力。例如,2015年12月,聊城市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现场会召开,记者在会上发现很多地方和路段工作标准不同导致工作成效差距明显,这个问题也被市领导同志提了出来。于是,记者在完成时政报道后,紧接着撰写了言论《一定要坚持高标准》,对全市该项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样,就进一步增加了原有新闻的厚度。

三、做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

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产品的内容与结构、传播终端的形态与功能、媒体生产传播新闻信息的思路与模式、用户获取新闻信息的心理和习惯,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新媒体日趋强势的大潮中,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特别是陈旧的语言体系和报道方式,如果照搬到新媒体平台上,水土不服的程度更为明显。时政新闻报道必须分别适应好、运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平台,才能走进更广阔的天地。

首先,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加快融合发展,转变表达方式,更新传播模式和传播手段,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充分利用传统报纸的权威性强、深读性强、可信度高等优势和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优势,拓展时政报道的传播度和覆盖面。

其次,注重提炼新闻性,凸显新闻亮点和新闻价值。学会进基层、接地气,使时政新闻真正放下架子,让群众喜闻乐见,走进群众的心中。从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入手,从综述性的材料堆里发掘新闻价值,增强新闻的表现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上一篇:KTV市场分析:KTV消费需求分析下一篇:房产媒体推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