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2024-10-12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精选12篇)

1.《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篇一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说课课题:《五四爱国运动》

课题选自:人教板《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历史上册》

邓志娟

本内容的教学设计遵循“问题——发现”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准备用1课时完成。准备从五个方面来阐述:1. 教材简析1.1本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五四爱国运动是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采用“问题——发现”教学法,对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和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目标分析2.1知识目标: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巴黎和会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五四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2能力目标:(1)通过五四爱国运动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原有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比较,五四爱国运动同以前的反帝反封运动相比有哪些不同,提高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3)加深理解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3情感目标:(1)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2)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3.过程分析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及资料→分析理解→得出结论→练习巩固3.1新课导入:故事导入3.2请班级的团支部书记上台谈谈自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3.3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是否可以避免?为什么?

问题2:五四运动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依据是什么,结果怎样?

问题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问题4: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在哪里?4.教法分析4、教法分析针对高一学生对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和意义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运用浅化机制和问题——发现教学法原理,采取“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及材料——分析理解——得出结论”的方法,由浅入深地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史料,“论从史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一步一步进入其历史思维活动的最佳状态。 依据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情节性等特点,依据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述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时主要通过采取学生介绍、运用图片和材料等教学手段,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激发思维,将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培养学科能力。

5.板书设计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1、国际背景

2、国内背景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青年学生3、第二阶段:6月初开始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阶级4、结果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2.《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篇二

关键词:思维导图,五四运动,思维可视,教学相长

思维导图是世界记忆大师托尼·巴赞开发的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是从一个中心主题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通过符号、关键词、图像、线条和颜色,遵循一套基本、简单、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逐步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发散的树状图,它是对思维过程的导向和记录。[1]现在思维导图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因为它能充分调动左右脑的参与,把枯燥的信息变成高度组织的、容易记忆的图表,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和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创造力和学习转化力。

一、思维导图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素来重视“通古今之变”,即按照时间顺序把历史分为若干阶段,在每一阶段中按照“以事系人”或“以人系事”的方式讲述重要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联系性、综合性和史论统一性等特点[2]。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使历史线索更加清晰,史实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更加明确,在师生共同参与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活跃其思维。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使用思维导图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新授课中,就单个历史事件而言,我们大都从事件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入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事件的经过分为导火线、开始、高潮、转折、结局等要素,最后通过对此事件的性质的分析总结出其历史影响,包括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从而对整个事件有较为完整的认知。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也大都如此。运用思维导图的可以有效地将以上因素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史实有较为全面的认知。

二、将“五四爱国运动”事件制作成思维导图的步骤

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中有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五四爱国运动”,我们尝试运用思维导图一开始即导入运动的四大板块,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背景、补充经过、阐述影响以及升华五四精神,最后通过全景呈现整张思维导图,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本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是研读教材,寻找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找出主体框架。在表述要点的时候,及时组织、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规律、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构建出一个个可用的知识结构图。[3]教师在向学生解释如何掌握一个历史事件后,引导学生将板块分为背景、运动过程、性质意义、传承五四精神四个方面。

二是对课时主题进行知识点填充,理清每个知识点在思维导图中应该处于的具体层级、具体分支点的地位,将每个知识点落实到思维导图中。[4]在阐释五四运动背景时,鼓励学生寻找历史图片,如“二十一条”签订场景等。图文结合的方式替代了传统教学中的线性罗列,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五四爱国运动所处时代的现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是历史中考考查学生能力的方式之一。五四运动的过程可以细化为四个方面:导火线、经过、目标、结果。这四个方面是环环相扣的。为了增加趣味性和引导学生有效记忆,建议学生用不同形式阐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在绘图过程中关注各个分支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关联。将目标与结果放在一个模块,除了可以更好地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外,运用曲线连接还可以使学生对五四运动提出的目标和达成的结果的对应关系一目了然,这样既使学生明确了五四运动的成果,也使学生理解了初步胜利的含义。

三是注重小组合作探究,突破课程学习重难点。思维导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思维逐渐体系化,但是初中生对一些事件的性质一般难以把握,因此运用小组探究的方式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小组通过探讨“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可以得出五四运动属于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势力性质的结论。最重要的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特点。在思维导图中要明确两者之间的联系,注重运用推导得出结论,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标注关键字词,也可以添加一些备注对知识点加以解释。

四是总览全图,查漏补缺,前后联系,升华思想。历史学科的特点是横向纵向联系较多,在思维导图中可以将与本知识点相关联的知识加以巩固。五四精神体现出来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也是上节课新文化运动所提思想解放的结果。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这也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区别,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也应运而生,为下节课内容做了铺垫,这些都可以补充到思维导图中。汇总后的思维导图请见下图:

三、思维导图的教学效果及其对师生的要求

历史学科需要的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加以记忆,并懂得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思维的发散。初中学生往往新旧知识联系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欠缺。在思维导图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五四爱国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同时也为课后复习以及预习中国国产党的成立的内容提供思路。

当然做好一张思维导图并非易事,对学生而言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要有所准备。学生课前要在预习中根据自己的思路做一张思维导图,概括本课的关键词,添加标注。课中要认真听取教师对课堂内容分层次的讲解,逐渐将零散的知识点体系化。课后要认真修改思维导图,反思最初预习时的疏漏,看出自己认知上的改变,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同时发现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学习目的[5]。教师在准备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同样要抓住课标,整合课本资源,注重因材施教,这对教师的成长也大有帮助。思维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在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每课的思维导图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会不断地提升,我们的课堂会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高效课堂。

注释

1[1][英]东尼·博赞著.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张鼎昆,徐克茹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2]兰子武.历史知识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的辨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3(1).

3[3]王小梅.Mindmanager思维导图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的运用——以《中国近代史》为例[J].中小学电教,2008(11).

4[4]杨文舟.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3.《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五四运动的背景、直接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五四运动史料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使学生认识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主义是优良传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从而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班上是团员的同学请举手。

师:你们知道团的节日是哪一天?(五月四日)为什么要以五月四日作为团的节日?(为纪念五四运动)那你们知道五四运动是怎么回事吗?(生答)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中国近代史上这场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新课教学: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它是在中国国内外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形势下发生的,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1、国际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

2、国内背景:

(1)国内阶级矛盾加深(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专制独裁)——根本原因

(2)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阶级基础

(3)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思想基础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及经过

1、爆发:

(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中国人民由欣喜盼望到失望)

1919年1月18日,英、法、美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国际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权利,废除“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可是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无理拒绝。消息传来使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民长久积压的怒火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以学生示威游行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2)时间:1919年5月4日

2、经过:

第一阶段:1919年5月初—6月初中心:北京

主力:青年学生

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阶级

3、结果: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③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问题探究:有人提出:“如果没有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就不会爆发五四运动。”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性质)

(分析: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其实质就是反帝。“内惩国贼”,其实质就是反封建。五四运动具有彻底性:是因为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鋒作用,工人阶级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商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起了配合作用,正是由于五四运动的领导与中坚力量不同于以往一切运动,才使这场运动具有彻底性,并取得初步胜利。)

2、五四爱国运动“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

(分析: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却没有发动广大群众,缺乏群众基础。五四运动除青年学生、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参加外,还有商人、小资产阶级等参加,因而它拥有比辛亥革命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问题探究:你认为它的“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新”的表现:

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群众基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革命前途——是要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社会

四、讨论

“五四精神”有那些丰富内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奋发向上,勤奋学习,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五、小结

4.《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篇四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及经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 能力方面:

(1)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共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教学,使学生能分阶段的,并能完整的认识新文化运动。

(3)引导学生分析五四爱国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人志士为救为进行的探索与抗争的回顾,使学生认识到不屈的探索与抗争才是中国不致灭亡的根本原因。

(2)通过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4. 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五四爱国运动历史背景的有关材料,最终得出结论,搭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条件框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国际条件,国内条件等,训练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思路。

(2)训练学生自我设计问题,解答问题:如何形成历史事件背景的全貌,如何将事件经过结构化,对事件意义的分析可归纳为几个层次等。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是重点。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必然的。革命爆发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式发生的变化。中国人民不屈的探索与抗争及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结构的大变动,是爆发革命运动的内在因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使更多的中国人清醒,必须寻求新的出路。而十月革命,恰好为在黑暗中苦半的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这一历史背景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革命不可避免。同时自然反驳了一种错误的说法:“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这种说法夸大了偶然性因素,忽视了必然因素。

2. 难点分析:

(1)观克思主义的传播。讲清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阶段特征,通过对各派别思想的了解,及“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分析,表明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最终转向马克思主义,是根据自身的亲身实践,审慎的思考,才作出的抉择。

(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要与以往的革命相比较,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目标、前途、历史背景等方面分析、体会,得出结论: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他们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五四运动以后,领导革命的伟大历史使命就由中国无产阶级承担起来。这样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堂教学设计

师:请思考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都有哪些?结果如何?教训有哪些?

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思考并回答)

师:(板书: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 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师: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1.中国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材料

1:民国初年新注册的工厂数(不包括矿山) 单位:家材料2:辛亥革命前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1912~1919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师:分析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及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引起阶级结构的哪些变化。生:(分析概括,及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师:19新文化运动有了哪些新的发展?生:(回忆旧知识)师:为什么十月革命反对帝国主义的号召,启发了中国人民?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人民具有哪些特殊的吸引力?生:(对此并回答)师:20世纪初中国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中国的思想界正发生着大变动,而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否改变?黑暗的现状是否改变?生:(思考并回答)3.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材料1军阀护充军队数目:19全国陆军45万多人;1918年85万多人。材料2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材料3从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材料4据统计1913日本在华投资总和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货贸易额从19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两。材料5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1918年日本对货借款3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

师:结合材料思考: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一战期间仍加紧对华侵略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段祺瑞政府以图实现其独霸中国目的的是哪一国?

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概括)

师: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革命运动的爆发不可避免。二、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及经过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师: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派全权代表陆征祥等参加。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如下:材料1(1)取消列强在华特殊性权的七项希望(放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销外国邮政电报机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2)取消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3)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原德国在山东占有的特权。材料2“和会”议长克里蒙梭以其不在和会权限之内,拒绝讨论第一项和第二项内容;山东问题,日本在战中获的权益已由英、法、意得以承认,以及中日双方曾有的换文,故日本拒绝交还在山东的特权。材料3和会规定德国应归还八国联军入京时夺取的中国的天文仪器;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殊性权交给日本。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民的长久积压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般的开始了。

2.经过

师:请大家新闻记者课本第189页、第190页、第191页有关内容及《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松沪沪军史-卢永祥电》及第195页《北京市民宣言》等有关内容,回答如下问题: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口号;运动前期的主导力量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然而学生讲演者“垂泪而道”,听众“掩面而泣”;却感动不了军警。6月3日军警逮捕学生170余人,6月4日逮捕700余人,6月5日名学生遭到军警马队的冲击。回答:这时的学生运动有什么局限性?生:(结合材料回答)师: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唤醒了中国各界民众,工人首先起来支持学生运动。6月3日一个重要的事件发生了,6月5日开始,上海商人罢市。许多商店门前贴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那么,从6月起,运动的主导力量有什么变化?运动的中心有什么变化?五四运动波及的范围?从运动的口号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从《北京市民宣言》看,陈独秀、李大钊在五四运动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

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回答问题)

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师:一战的空前残酷,战后的极度混乱,使世人为之震惊,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后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吸引力;而巴黎和会列强对中国的态度又给中国人以实际的教训,使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主要原因。“寻求根本的解决”是知识界的呼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突出特点,从此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学生阅读课本第192页、第193页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师:比较全面的、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哪篇?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刊物,有哪些?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几位代表人物是谁?“问题”与“主义”的各自观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是什么?

生:(依据课本有关内容及教师设问的要求回答)

四、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师:(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课本有关内容深化、理解教材)性质:中国近代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问:五四运动是否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为什么说是彻底的?从斗争的坚决性上思考)社会各主要阶层在这场革命中的表现:学生、工人、商界及先进知识分子等,说明这是一场人民大革命。

生:(归纳分析)

师:为什么说“中国工人阶级能发展自己阶级的独立力量与独立斗争,显然与此次罢工有很大的影响?”

生:(联系旧知识。从中国产业工人诞生起就进行的反抗与五四运动中工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师: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怎样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世界意义?

生:(结合课本回答)

师: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些方面?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设计如下问题:(1)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理解?领导阶级、群众基础、指导思想、革命目标、革命前途、国际背景)

5.《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篇五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分析一下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主力军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

五四运动波及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刚才在谈到五四运动的意义时提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那么,除了五四运动以外,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还有哪些?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她的诞生有什么意义?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思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那么,她成立的阶级条件应是什么?

[学生回答]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她有自己的指导思想。那么请问,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她的思想基础应是什么?结合五四运动的意义回答。

[学生回答]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一个过程。请问她成立的组织条件和干部条件是怎样具备的?

[学生回答]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三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因为工人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故他们开始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这种结合又促进了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教师小结]我们用板书来表示一下。

[教师过渡]在上面三个条件都具备以后,共产党的成立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2.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关于中共一大的内容,找出相关信息。

[学生看书并回答]„„

[教师板书]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内容:a.通过党的纲领

b.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c.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教师讲解]1920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酝酿成立共产党时,共产国际派俄共维经斯基等人来到中国,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并同北京大学的先进分子讨论了建立共产党的问题。然后,维经斯基到上海,会见了陈独秀,帮助陈独秀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1920年秋,上海早期党组织成立。不久,北京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接着,武汉、长沙、济南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各地党组织建立后,有计划有组织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还进入工人中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就诞生了。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对中共一大的内容作一个简单分析,以加深大家的印象。

[教师分析]

命纲领,给中国人民的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又指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把我国逐步引向繁荣。

因此,用“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来形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毫不过分。

小结:

作业:

6.《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篇六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五四爱国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的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的单元主题下,它发挥了动员广泛的群众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和力量、促进先进的中国人从以西方为师到以俄为师、中国革命依靠的主要力量发生变化,进而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重大转型,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本课在本专题中具有重要地位。

2、课标要求及解读: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意义,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五四运动过程的描述,培养学生再现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五四运动爆发背景讨论、分析,培养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到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性;通过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师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资料、运用资料,探究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PPT材料辅助,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史论结合的历史观。通过感悟“五四精神”,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理性思考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突破策略:

(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背景)、五四精神。

突破策略:利用相关史料和影视片段,带领学生感悟、探究、分析,加深印象。

(2)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突破策略:贯穿于全课的学习之中,通过教师补充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想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初步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且在初中的学习中,对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结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本人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如讲述法、提问法、设问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引导讨论法、小组讨论回答得分法等,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本人还将采用倒叙法,打破教材结构,把五四运动背景放到五四运动经过、结果之后并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讲授。对五四运动经过和结果的讲授,本人将采用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融于其中。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一定要充满激情,自始至终的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2、、学法指导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课堂中指导学生扮演角色,并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加深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等,并指导学生用归纳法构建知识结构。

(1)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展示历史图片及相关史料,播放影视片段,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史料、视频资料中,捕捉并提取处理有效信息,运用史料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的能力。

(2)问题探究法:采用以探究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以探究、自主、合作的精神开展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适时指导,及时反馈和总结。

(3)情景设置法:五四运动的时代离现在比较远,学生难以想象。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置身其中,引起共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本单元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面对内忧外患,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中山先生领导的以西方为师的辛亥革命等历次抗争,到后来最终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并以俄为师的重大转变,在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件,推动了中国革命的重大变化呢?我们一起看这段动画„„

师:“这段动画描述的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一段历史„„”

生(呼应):五四运动。

师:“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说说你所了解的五四运动。”

(二)讲授新课:

1、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略讲)

学生依靠自己已有的初中知识,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描述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口号、阶段、结果。

提出问题:(1)为什么在1919年的中国会爆发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2)这样一场由学生游行到最后全国各阶层民众广泛参加的大规模的“三罢”斗争,难道仅仅是因为中国外交的失败?近代历史上,外交失败太多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怎么就没有引发全国范围的各阶层民众广泛参与的运动?是哪些因素酝酿了这场运动?

2、五四运动的背景:

通过这样的设问,引导学生跳出初中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起五四运动这样的简单认识,使他们学会把五四运动放在20世纪初的时代大背景下,联系的看问题,进而深刻认识到五四运动发生的必然性。

我的问题也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发他们思考时代大背景。也许有同学会马上想到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无产阶级力量壮大等初中学过的内容。

这个时候我通过几则材料,为学生展示那个时代的主要情况。

材料一:二十一条的内容,和信号山、蝎子政策两副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一战期间至战后日本逐步扩大在华利益,意图独霸中国,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野心,进而充分认识到民族危机的深重。

材料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史料,让学生认识到那时一个混战频繁的年代,各派军阀在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扩充地盘,各自为政,虽有北洋军阀政府的存在,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声音、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来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加上卖国条约的签订,政府的统治激起了民众的不满。

材料三:陈独秀、李大钊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在《新青年》等杂志中,他们热情宣扬民主与科学,他们鼓舞青年人独立思考、解放思想、追求民主真理科学。让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让青年人、知识分子的头脑中产生了思想的大碰撞。北京大学就是当时思想最进步的地方,青年学生都为这进步的思想而激动、执着,为中华民族何去何从而深刻思索。

一战结束后中国人积极的参与与民主国家的外交,抱着极大的期望去参加巴黎和会,希望民主国家的和会上,能够得到民主国家的支持,“公理战胜强权”!结果,即使我们的外交官的言辞有多么精彩、恳切、事实论证多么充分,列强依然出卖了中国!中国人民的情感被西方愚弄了,伤害了。

材料四: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史料,让中国人民看到了革命的新方向,“以俄为师”。

此外,材料五:两副数据图,说明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经济、阶级基础。

通过这五则材料,让学生认识到20世纪初,中国军阀混战、矛盾重生、危机深重、民众不满;思想解放、北大前沿;强权战胜公理的怒火激化了矛盾,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爆发了这场由学生引领的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我希望通过前面的问题设置去刺激学生思索,再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的情感一次次碰撞,进而认识五四运动发生的必然性。

这时,我们再欣赏《建党大业》中的一个节选片段,大概11分钟的时间。

3、五四精神的感悟

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到在政府软弱妥协的情况下,学生却能挺身而出,不惧列强、不怕军警,敢于将自己的生命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生)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师补充)对,这是五四乐章永恒飘扬的主旋律。不仅如此,五四运动后,广大学生深入群众,广泛宣传民主、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五四运动还播洒着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民主、科学、用于解放的精神。

4、作用分析

在一群学生娃的感召下,各阶层民众力量凝聚在一起,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发展。中华民族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NO!由此中国革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五四运动让中国人民开始由以西方为师到以俄为师,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革命推出了新的革命力量,运动后进步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为此后中共的诞生奠定基础,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转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升华

不朽的五四精神鼓舞着一代代青年人为建立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结合我们成成中学的校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成中当年的许多老师就是参加过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成中从创建之初,骨子里就流淌着五四的精神,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国难当头时,成成师生毅然举校从戎,转战晋西北,血沃大青山,这是我们的骄傲。

同学们,那么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五四精神?刻苦学习、心系祖国,求知求是、热爱科学,理性思考、解放思想,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最后老师把温总理在今年五四前夕对青年人的寄语转送给我们每位同学,希望大家做“有理想、善学习、讲道德、要自立、勇奋斗青年;”“要善于独立思考,从要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

“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奋发有为的青年,那就没有未来;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诚实、正直、果断、善良和勇敢的品格,那么它将无法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也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年的命运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运,青年的未来就是国

家的未来。”

6、课堂达标检测:

精选几道选择题,以检测本课的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

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

1.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壮大

3.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

4.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3.经过、结果三、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3.思想解放运动

4.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四、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六、教学反思:

我认为我的亮点在于:

1、避免初中知识的简单重复,略讲过程,重点在背景、作用、五四精神的感悟;

2、背景的分析不是搞材料堆砌,罗列信息,而是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联系的看问题,再通过材料,层次递进,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更激烈的碰撞,全面深刻感悟那个时代的特征;

3、通过时代背景的分析,让学生感悟国家危亡时刻,学生们身上迸发的历史使命感、爱国、牺牲精神,追求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4、通过背景、作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五四在近代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问题:让学生真正感悟五四精神比较难。

7.五四爱国运动系列活动方案 篇七

青春与五四同行,青年与时代共进。在第xx个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纪念“五四”运动xx周年,展现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唤醒全校学生的“五四”思想,弘扬 “五四”精神,激励全体同学奋发学习、不断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我们特举办此次征文比赛。

二、征文主题

紧紧围绕“五四”精神,主题鲜明,立意新颖,思想积极上进,能够反映当代青年的良好风貌和勇担使命、实现青春、努力奋斗的良好心态。

1、纪念五四运动系列。回顾“五四运动”光辉历程,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思考五四精神的现实意义;

2、高处立志,低处修身。结合自身在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具体感受及时代的特点,谈“五四”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3、我的青春格言。挥舞青春之笔,燃点五四之光。思考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感悟当代大学生的五四精神。

4、实践科学发展。作为五四精神的“科学”的解读,科学发展观的解读 ,科学发展在生活中的具体化。

三、组织机构

主办方:艺术系团总支

协办方:艺术系新闻网络部

四、征文对象

艺术系全体学生

五、征文要求

1、作品以“五四”运动xx周年为背景,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2、作品要求有较强的思想内涵,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密切联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

3、作品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小说除外),字数在1000字左右。

4、来稿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及详细的联系方式。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不得抄袭。

5、截稿时间:5月15日

六、评比方式

本次征文活动将本着“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所有参赛作品经系部文秘教研组认真审阅评出优秀作品。

8.《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篇八

班级是由师生个体组成的群体。集体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生动的教育活动,不仅可以给教育者以知识、经验、智能,而且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活动主题 : 弘扬五四爱国运动精神

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把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爱国行为结合起来,学好本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前准备 :收集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的资料,比如:五四爱国运动历史短片、知识竞赛相关内容、五四运动诗歌朗诵等。

活动时间 : 2015年5月19日晚7:30

活动地点 : 07纺织大专204教室

活动流程 :

1、主持人致开幕词,并且介绍到场的评委、嘉宾。

2、观看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历史短片。

3、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竞赛抢答(英雄队VS巾帼队)

(1)巾帼英雄两队各选派一名队长,主持人只认准两队长举手速度,速度快的队伍则获得答题权。

(2)优胜队可获得现场采访嘉宾一权。

(3)落败队则须派1一2名代表现场谈谈对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精神的感想。

4、朗诵:《让五四灵魂铭记在我们心中》

朗诵者:邱双萍、曾艺辉、詹丽萍

刘文勇、李淑芳、姚森岛

5、奏唱团歌:全体成员

6、主持人宣布此次班会圆满结束

工作安排 :

1、方丽惠:负责班会前准备,如:桌椅安排、迎宾等

2、吴佳琦:电脑控制,如:幻灯片、歌曲、短片、图片等

3、陈儒泽:灯光控制

9.《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篇九

今年,注定不寻常。5月4日,我们迎来“五四运动”100周年;10月1日,我们还将迎来伟大祖国的70华诞!近14亿中国人民的隆重节日啊,这是多么盛大的狂欢!可是,有些伤痛,却深埋在心中,成为难以言说的痛,因为———

曾经的她,无尽沧桑

一百多年前,乌云笼罩下的她成了帝国主义者倾销鸦片的场所、土地瓜分的赌场,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被烙上了深深的血痕。为了祖**亲的尊严,无数的英雄儿女求索奋斗,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直到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耻辱和不幸成为过去,她迎来了新的辉煌。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骄傲。自此———

现在的她,满身荣光

这些年来,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科技硕果累累,教育日新月异,体育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这一切充分显示了她的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华民族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顶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又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从“春天的故事”到“神十”载人飞船的升空;从“东亚病夫”到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这一切无不展示着我们中国人的勤劳、坚强、智慧和勇敢。我也有理由相信———

未来的她,屹立前端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她即将70周岁了,我们的五四青年节,也迎来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20,我们激情四射,我们踌躇满志,我们信心满满。祖国山河壮,青年志气强,因为有千千万万充满创新、充满斗志的青年们,我们的祖国,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屹立于世界之林,再现大国之雄姿,再圆伟大中国梦!

而我,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小学生,深深明白,少年强则中国强。有一天,我会成长为一名青年,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祖**亲!我坚信,今日,我因祖国而骄傲,未来,祖国将因我而更富强!

【国旗下讲话范文】

人生有梦,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梦想的陪伴。梦想殊,指引我们一往无前的方向;梦想是桥,搭建起通往幸福的道路;梦想是船,满载着我们的希望驶向幸福的彼岸。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的时期莫过于此。青年之于社会,犹如鲜活细胞之在生命。

当代青年,相比过去,拥有更优渥的物质条件、更便捷的信息通道、更宽广的成长舞台。因此,我们更应以奋斗的姿态去迎接人生道路上的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为国家的梦想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我一直认为,每个有志青年的梦,都应该和国家的梦想紧密联系着。

然而,就在我的身边,却不乏这样的同学,他们虽和我一样正值青春年华,却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学习极不负责任。甚至有同学说:“如果不是父母和老师盯得紧,我真不想上学。”他们为什么对学习没有兴趣呢?有的是因为家境殷实,父母可以为他们的将来铺路,他们没有自我奋斗的动力;有的是因为思想过于“成熟”,认为不好好读书,今后照样也能找到工作,无需努力。他们的思想实在过于肤浅,难道人活着,不是为了最大化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如果所有年轻人都是这样得过且过,我铭家的未来将会怎样?

这些同龄人,之所以对学习毫无兴趣,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真正的动力。而多数同学为自己而学的想法,固然算得上一种动力,但势必不会持久,力量也不可能强大。只有爱国情怀,才是伴青年成人成才的长远动力。

古往今来,有许多为民熟知的人,为报国富国而努力,最终成为国家栋梁。顾炎武自幼勤学,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最终成为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铿然心声感动一代代国人;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便立下宏伟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出少年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爱国,以此激励自己奋发求学,最终成就的不只是自己的人生,更竖家的富强。他们成了后来者的榜样,一批批有志青年奋发图强,提升自我文化修养,钻研前沿科学理论,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这,才有了我中华日渐强大的模样!

爱国情激励着青春梦,青春梦也支持着中国梦,让中国走向文明富强。

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一员,我会积极地将个人梦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这个和平时代,有良好的条件助我成长,而这个时代的和平美好正源自于历代爱国青年的奋斗。想要国家继续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在历代先驱打下的基础上,付出自己的努力。青年强则中国强,国家的未来掌握在新一代的手上,时代需要我们。

在这种动力的支持下,我从未对学习感到厌倦,始终保持着认真努力的态度。这不仅仅是为自己的美好未来,更是为祖国的辉煌明天。祖国的未来是青年的,我有义务为此付出,全身心投入到人民的事业中去。爱国情怀,是心中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时刻激励着我自我奋斗,提醒着我勇担使命。

心向祖国,青年将在历代先驱的引导下、永恒动力的支持下,走向自己的目标,回报家庭的期许,倾力民族的复兴,实现国家的梦想。

当代青年,将以年轻的肩膀担起报国的责任与使命,与人民一起走向一个全新的光荣时代!青春梦与中国梦将互相激励,互相支持着迎接更加绚烂的未来!

【国旗下讲话范文】

1919年5月4日,一场青春的革命轰轰烈烈地爆发了。回首历史,这场革命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事件,更传递着一种伟大的精神———五四精神。它无时无刻不提醒着青年们,应当关注国家命运,怀着对振兴中华的赤胆与忠心,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和使命。

如今的中国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时刻,它就像一条流淌着的河,迎着无数的挑战和**向大海奔去。中国要早日实现伟大复兴,尤其需要年轻有为的热血青年把翘首观望变为积极进取,用无所畏惧的勇气去开拓、去创新。

虽然我们的生活中有人安于现状,愿意守着毫无起色的日子,一辈子平平庸庸,但是总有一些年轻人,他们怀着雄心壮志投入中国的伟大建设中。他们努力施展远大抱负,牢牢抓住机遇,尽情书写美好的梦想。他们以自己不寻常的行动,实践着人生诺言。

秦玥飞,一位从耶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怀着改变中国农村的渴望,来到湖南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本可以置身中国贫困农村之外的高知,却把理想定位在用先进理念改变农村落后的状态。他立足农村实际,心系农民群众,动员社会资源,募集各项资金,帮助硬化道路、安装路灯、改善农田灌溉设施、引进信息化教学设备、改扩建敬老院、提供校车安全保障……他让全中国人民记住了青年奋斗的姿态。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中说的: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季节。

胡玮炜,摩拜单车创始者。她用短短两年时间让摩拜单车用户实现从0到2亿的突变,这是一个奇迹。

这样的青年举不胜举。北京体育大学级残奥冠军班谭玉娇是残疾人举重世界纪录保持者,她用奋斗的青春弥补了身体的残缺;首都师范大学陈巍文先后奔赴云南芒市和拉萨支教,让边远地区的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百度主任研发架构师马艳君从起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品覆盖全球超过5亿用户,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他们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一旦迈出第一步就勇敢地迈出第二步、第三步……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直面现实,直面艰难曲折、酸甜苦辣,让平凡的人生亮起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因为这些可歌可泣的青年,正在焕发生机,幸福正高挂在黎明的枝头,让人如此激动。

【国旗下讲话范文】

前不久,四川凉山发生了森林火灾,参与救灾的30位消防员被滚滚山火淹没。其中,最小的王佛军20岁都没到……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无比沉痛,同时不禁自问:是什么让他们连死都不怕?

开学初,我跟着爸爸采访了一位解放军叔叔———衢州军分区副司令陈鹏飞伯伯。他年轻的时候干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6月,百年难得一遇的洪水围困了九江市。九江决堤了,在这危急时刻,他和战友为了保护九江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奋不顾身地跳进了波涛汹涌的江水中,满是泥沙的洪水朝他们涌去,战友不幸牺牲了,他奋力截住了江中的大船,最终堵上了那个死亡之眼……是什么让他们连死都不怕?

爸爸告诉我,像他们这样英勇爱国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很多:为了解放全中国的革命先驱、为了让国家更强大的科学家们、为了让祖国安定繁荣的子弟兵们……而这一切的力量,源于1前的“五四运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我想到了这两年来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我对爸爸说:“爸爸,我知道了,以前叔叔阿姨们为了追求心中的信仰可以舍弃生命。在今天,也有许多这样品行高尚的人。比如:全国开展‘扫黑除恶’的警察叔叔们,他们为了扫除黑恶势力,舍小家,为大家。我们衢州开展的‘创文’活动中的红马甲志愿者们,他们为了让城市更整洁有序,日夜辛劳。经过他们的努力,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离美丽大花园目标越来越近了!”

说到这里,我不禁心潮澎湃: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追求自由与平等。前辈们为了让我们生活在更和谐的社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理应接过这面大旗,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为建设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旗下讲话范文】

五月春风微暖,拂过江淮大地,唤醒萌芽初生的欣喜;拂过青年的心间,勾起历久弥新的回忆。

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曾经炮火硝烟弥漫,在中国的土地上划下一道道痛彻心扉的伤痕。拨开烟雾,我们看到,那些为国捐躯、为民请命的身影依然屹立不屈,那饱含着家国情怀的热血依然澎湃不息!

在那个风雨飘零,山河破碎的五月里,中国青年振臂高呼,发出了救亡图存的最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如今,五四运动已过百年,其中孕育的五四精神已经深深刻印在我们民族的精神谱系中,成为滋养一代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不竭源泉。我们何其幸运,能够在祖国宽广而温暖的怀抱中茁壮成长,我们深知,有祖国撑腰,我们就是一群逐梦筑梦的孩子。饮水思源,我们要时刻铭记并终生践行报效祖国的宏志。

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成才与否,无关行业和出身,只关乎那爱国的赤诚、理想的高洁和奋斗的热血。而我们,就是一群坚守在纪检监察岗位上的“护林员”,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听从时代召唤,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净化优化政治生态,为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保驾护航。

走廊里行色匆匆、步履不停的是我们,与时间赛跑,想要更及时地把材料报送领导审阅;

寒冬里额头沁汗、湿透背心的是我们,用行动说话,想要再多跑几个地方、做更多的外围调查;

深夜里挑灯伏案、久不能寐的是我们,和自己“过招”,想要把文字打磨得更加完美;

……

越是身处其中,越能深刻感受到,我们处在一股磅礴的洪流中,每一个人那每一份看似微小实则重要的工作,都聚流成河,奔涌向前,成为推动新时代安徽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力量。

如今的街头巷尾,不乏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热议。每当看到身边的老百姓为反腐倡廉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稳步推进而拍掌叫好时,我们总是发自内心地充满自豪。是的!这是最朴实的勋章,更是最高的褒奖。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作为一名青年人,我们要秉承“五四”之魂,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勇于担当作为,持之以恒为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10.《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篇十

历史说课稿

课题《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年级:八年级

姓名:黄轶伟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黄轶伟,是霍庄中学八年级历史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以下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具有两条明显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其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本课所涉及内容处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交替时期,在全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爱国运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中共成立的过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共创建的艰辛,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课有两个学习子目,揭示了课文的主题内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其中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是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属于抽象的概念,对于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师要通过设计问题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四、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知识、对社会充满好奇和渴望,而又不愿被动学习,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欠周到和重表象等不足。我根据对本课的教材分析和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下的史料分析法、分组讨论和归纳总结法。

五、教学过程

1、单元概述: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

(2)本单元的时间范围:开始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结束于1936年的红军长征的胜利。

(3)本单元的主题知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红军长征等重要历史事件。

2、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五四爱国运动的一小段视频,并最终定格在油画《五四爱国运动》上,形象直观的引入本课学习。

3、讲授新课:

五四爱国运动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6页导言和第一段小字部分,提出设问:“这些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何联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有针对性,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最终得出:这些内容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并由教师归纳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

(2)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五四爱国运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三步学习。)

第一步:出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影印材料,进行设问。①你知道青岛问题的由来吗?②从当时爱国学生打出这一旗号,能得到哪些信息?③在运动中爱国学生还提出了哪些要求和主张?其斗争结果如何?

第二步:设置讨论题“学生的口号中哪一条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因为同时包含反帝反封建,所以最能代表五四运动的性质,并在书上相应位置作出标注。

第三步:出示五四运动时期传单,进行设问“这段材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通过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由此得出“五四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明白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勇于承担建设祖国的重任。

(3)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在上面的第一步中已有,可让学生自己复述一遍,加深印

象,同时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4)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这是本课的重点,可以直接先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做重点标注。然后通过多媒体出示四个问题:①五四爱国运动的斗争对象是谁?②斗争的结果怎样?③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起先锋带头作用的是什么人?④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作用的是什么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考、讨论并依次解答,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即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进一步认识到从五四爱国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并起了决定作用,由此认识到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而突破重点,也为下面理解中共成立的条件做准备。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1)中共成立的条件:通过多媒体直接出示中共成立的组织干部基础、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使学生比较直观,简单明了的认识到中共成立的必然性。

(2)中共一大: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开天辟地》片段,让学生边看边在书上圈出关键词,看完后让学生起来概括中共一大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看、听、记的能力。其次是出示“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并设问:“中共一大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体会中共创建的艰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3)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我是这样处理的:抓住“开天辟地”和“焕然一新”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回顾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史实,并简要介绍中共成立后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史实,帮助学生理解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在这个问题的学习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4、课堂小结:

通过幻灯片打出本课的知识树,并找一位知识吸收较好的同学,以其为主带领全班同学完成知识树。

5、反馈检测:

我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安排了两个作业:

①针对全体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中我选择的习题

②针对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通过网络和书籍了解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成为战胜国的史实,更深的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来龙去脉。通过网络收集北大的资料,了解北大在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借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五、教学反思

本课所涉及的内容属于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社会上也有较多反映这一时期的影视作

品,所以在课上我选取了几部影视剧来辅助教学,这里应注意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选取影视剧时应注意其内容是不是符合史实;第二是视频片段后,学生的情绪与思维会随之被调动起来,这时应注意对课堂的控制。

11.《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篇十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性质及历史意义等有关的基本史实,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意义。

2、能够正确认识及说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意义。

3、通过分析学习本节内容,能够学会从课本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绝句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动脑思考、同桌交流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本节内容,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本课学习,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两个历史事件中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课堂导入:

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学习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它们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探索救国之路,但是它们都以失败而告终,那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出路是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本节内容,看看中国到底有没有出路,出路是什么呢?

教学过程:(详案)一、五四爱国运动

师:1914年,德、意、奥组成的同盟国和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发生战争,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最后协约国胜利,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派出代表在巴黎参加了“和平会议”,请看课本引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至6月,战胜国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实际上是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也参加了对德作战,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会议被英、法、美等过操纵,拒绝了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师: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导致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呢?

师(总结):对,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那么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索则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师:请阅读接下来两段内容,进行自主探究,总结五四运动的爆发情况?(从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先锋)

生(看书、思考回答)师(总结):对,五四运动的爆发情况为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先锋学生军。

师:那么五四运动的进展情况如何呢?(时间、地点、主力)生(回答)师(总结):对,6月初,北京学生上街进行爱国宣传,北洋政府逮捕学生八百多人。消息传到上海,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可见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上海。而各地工人也参加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对运动起了巨大的作用,从而得出,五四运动的后期起主力作用的已经是工人阶级。

师:请继续阅读回答: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的表现有哪些? 生(回答)师(总结):完全正确,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师:请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哪个口号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 生(回答)师(总结):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反帝反封建的是:“取消二十一条”。

师:(小结):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说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那么,“新”在哪里呢?

生:(思考、回答)

师:对,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 师:下面咱们共同回顾一下旧民主主义革命: 师、生(共同总结):旧民主主义革命有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有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还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但是,它们都没有解决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状,表明农民、地主、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师:阅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部分,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开会地点及大会代表。生(看书、思考、)师(总结):成立时间:1921年7月;开会地点是 前期:上海 ——后期:嘉兴南湖(游船);大会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师:看一下,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请同学们回答:

生(思考、回答)师(总结):对,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内容:

1、确定党的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主要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师:想想,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师(总结):没错,是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师(总结):本节内容共学习了两个“新”,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五四运动;中国革命焕然一新---共产党成立 布臵作业:

1、有人说:五四运动是不可超越的,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这是对五四运动的最高评价,你是如何理解的?

12.1.16五四爱国运动 篇十二

1.16五四爱国运动

1.(1999全国)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 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②出任北有大文科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 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003江苏)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

A.戊戌变法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五卅运动时期D.一二九运动时期

3.(2004江苏)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C.十月革命的影响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4.(2005北京春)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5.(2005江苏)“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袁世凯称帝D.五卅惨案的发生

6.(2007重庆)1919年12月,重庆《川东学生周刊》创刊。对其办刊宗旨“排斥强权”和“改良社会”理解全面的是

A.反对北洋政府B.追求民主自由C.反帝反封建D.抨击专制皇权 7(2007广东理科基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上一篇:财务管理考研排名下一篇:公共关系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