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助力中国梦(精选8篇)
1.新时代青年助力中国梦 篇一
“青春梦”助力“中国梦”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对青年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认可,寄予厚望。而在如今,我国各项事业高度发展,此时此刻我们比在任何时候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青春中国的梦,无数的青年才子用自己的梦想筑造着跻身世界强国之列,高唱繁荣之歌的“中国梦”。尽管每个人的梦想有所不同,但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用我们的“青春梦”助力“中国梦”。青春梦是一首优美的旋律, 今天,我们怀揣着青春之梦,来到了寄托了我们青春梦、凝结了浓浓师生情的大学校园。青春梦将从校园放飞,开始自由飞翔之旅,在人生的天空自由翱翔,去浩瀚的蓝天经风雨见彩虹。青春梦是追寻理想之梦,你的人生价值,事业前程,爱情婚姻,健康幸福,都将在追寻和奋斗中实现。当然,追梦之旅,必然伴随荆棘、坎坷、磨难。但是无论如何,不要让生活的重负、物质化的奢靡、世俗的潜移默化改变,为了到达理想的彼岸,哪怕前面的天空电闪雷鸣,你也要不停的飞翔。
中国梦是一曲十多亿人民倾情演奏的交响乐。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情真意切的表达了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更是对青年大学生亲切关怀。五四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和针对性,加深了当代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理解,对当代青年助力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才有可能。”今天,亿万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人人心中有个梦。有人的梦回望过去,有人的梦祈许未来。有人的梦心怀苍生,有人的梦与世无争。有人做美梦,有人做好梦。个体的梦凝聚,便成为团体的梦,成为社会的梦,成为家国的梦。当一个国家满怀梦想,她的每个分子会深受鼓舞,满怀激情地为这个梦想而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梦想有多远,探索的足迹就有多远。伟大的梦想,包含着这个国家的强大自信……当一个国家实现梦想,她的每个分子该享受成果。
一个雨季由一滴雨开始,/一个春天由一朵花开始,/同样,中国梦,由我们每一个人的梦开始。/请和我一样,不要嫌弃自己梦想的卑微,/将它放在手里,深情地握紧,/因为你我梦想的存在,/中国梦才变得可圈可点,/世界也因此更为斑斓。
无限愿景,“梦”字囊括。这个梦想,凝结着几代人的夙愿,承载着几亿人的期盼,那就是 你的梦,我的梦——中国梦。
2.新时代青年助力中国梦 篇二
一、理想信念与中国梦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助力中国梦, 必须牢牢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核心, 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实现梦想与理想信念的统一。
1.理想信念是实现梦想的灵魂。共产主义是我们每个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是我们每个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坚定地追求共产主义信仰, 实现“中国梦”就有了活的灵魂。“中国梦”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入党誓词, 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理想信念是实现梦想的动力。“中国梦”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个人命运作为一个共同体, 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目标。理想信念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 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豪言壮语, 而要化做为理想信念努力奋斗的动力。党员干部要把“中国梦”作为基层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一切经济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理想信念在实现企业梦想和个人梦想中起到催人奋进的导向作用。
3.理想信念是实现梦想的翅膀。有了灵魂和动力, 更重要的是落实在工作实践的行动中。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理想信念作为实现企业梦想的翅膀, 坚持党的利益原则, 始终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 紧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 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下展开经营活动, 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当好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实现既定的经营策略和奋斗目标, 实现经济工作的腾飞。
二、企业发展与中国梦
“中国梦”将要全面开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 中华文明需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支撑。所以, 中国梦美丽的文明光环需要无数企业和社会经济实体的交相辉映, 需要经济社会的每一个单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快速蓬勃地壮大发展。
1.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在新形势下, 国有企业要继续坚持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是实现中国梦主力军的正确定位。企业党组织不能辜负党中央对工人阶级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 真心实意地相信群众, 全心全意地依靠群众, 与职工群众齐心协力、同进共退。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汇聚起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合力。
2.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交通客运企业的服务对象是客运旅客, 是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的窗口企业。将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地带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 就是打造优良的服务作风, 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要与顾客要多沟通, 多听取他们对我们服务工作的意见, 与他们协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提升企业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提高旅客的满意度, 从而保证工作秩序的顺畅和结果的良好。
3.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工, 企业党组织要以稳定职工队伍作为出发点, 尊重、爱护、关心职工, 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保持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勤下基层、多走一线, 了解职工的生活, 关心群众疾苦。可采取谈心、家访、慰问的方式增加与职工群众的沟通, 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 对家庭和生活中确有困难的职工, 积极展开帮扶工作,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企业的温暖, 从而能够更积极地投入到企业的生产和工作中去。
三、个人成功与中国梦
随着时代发展, 企业的人员结构逐渐年轻化, 80后、90后正在成为职工队伍的主力军。因为价值取向、思想意识、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潜移默化的新老交替, 对职工队伍的核心价值观将发生很明显的影响, 同时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把个人理想与民族振兴结合起来。梦想决定着人们奋发努力的方向, 是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实现个人成功目标的力量源泉。思想政治工作助力个人成功梦想, 首先是帮助职工建立职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正确目标, 把员工的个人梦融合到中国梦之中;其次是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 加强对职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提高职工的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 提高鉴别能力和欣赏水平, 提高生活品位和开阔工作视野, 为员工提供进入成功途径的出发点, 迈好走向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3.中国寄望华侨华人助力“中国梦” 篇三
何亚非是在暨南大学举办的“华侨华人与中国梦”研讨会上作上述表述的。他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侨界共识,汇集侨界智慧,调动侨界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独特的作用,对于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
何亚非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思想,描绘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前进的时代强音和精神旗帜。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本质内涵的“中国梦”不仅是国内民众的梦想,同时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梦想。
他强调,在今后一段时期,侨务工作特别要深入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的优势和潜力,助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侨胞“中国梦”溯源
目前,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华侨华人总数已超过5000万。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显示,20世纪初,全球华侨华人总数约为400万~500万;20世纪50年代初,总数增加至1200万~1300万,其中90%集中在东南亚。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潮龙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早期在清专制政府严禁民众出洋、敌视华侨的情况下,华侨只知家乡,不知国家。“那时,华侨没有民族意识,更谈不上‘中国梦,而只有个人的发家致富梦和家乡的富裕祥和梦。”
潮龙起研究发现,华侨华人的“中国梦”是基于其特定的历史体察和文化沉淀形成的,也是对自己生活的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而作出的反应。
“一方面,晚清各派政治势力在华侨中的组织和宣传活动客观上推动华侨对祖国的认可,激发了华侨民族主义的兴起,不断构建和加强了海外华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他说:“另一方面,追寻‘中国梦是近代华侨对其个人命运和国家地位关系的思考。”
潮龙起说:“与国内民众相比,华侨由于更早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也更深感受到弱国民众在他乡所遭受的苦难,所以对祖国的强大充满着更多的期待。”
辛亥革命被认为是华侨寻求民族国家认同的起点,也是之后华侨不断参与国内各项事业的开端。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其荣说,华侨毁家募款支援革命、舍生忘死投身起义,他们不仅是革命组织的重要支柱,是革命经费的基本来源,还是武装起义的核心骨干。因此,有学者把华侨华人称为“把封建王朝推入共和轨道的历史扳道工”。孙中山更是深有感触地说:“华侨乃革命之母,没有华侨,就没有中国革命。”
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侨胞又一次掀起共赴国难的高潮。据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财政部统计,抗战八年,华侨捐款达13.2亿元,还捐献了药品、飞机等大量的军需物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华侨华人又带回了资金、市场经济理念和管理经验等宝贵资源。据统计,1980年至2008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中有70%是海外华资。
何亚非在发言中表示,“中华民族前进的每一个阶段,都浸透了海外侨胞的心血和满腔热情,中国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海外侨胞的努力和贡献。”
他说,“中国梦”昭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国家走向未来的宏伟图景,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也折射出海内外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景和共同追求。正如侨胞所说,强大的祖(籍)国,是海外侨胞的坚强后盾。
提升软实力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学院教授陈奕平这些年一直在研究如何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在他看来,“中国梦”不但体现在经济和军事实力增长等富民、强国这些硬实力方面,也应该体现在制度建设、文化繁荣、价值追求及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等软实力方面。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华侨华人在中国软实力建构中能够发挥独特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奕平和他的团队曾在马来西亚做过问卷调查,以了解华人在介绍中国方面所起的作用。他们针对华人和其他族裔分别设计了两个问题:“您的朋友、邻居或同事是否曾通过您了解中国的有关事项?”“您是否曾经通过您的华人朋友、邻居或同事了解中国的有关事项?”
“从调查结果看,马来西亚华人在介绍中国文化、经济发展和现状,传播中华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陈奕平说。
他认为,华侨华人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华文化的传播、开展民间外交、中国国情和发展模式的宣传介绍,以及对中国国家政策和行为的理解、支持和解释等方面。
“几千万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各国,他们熟知住在国的情况,与住在国人民朝夕相处,最便于和住在国人民开展公众外交。”陈奕平说:“如果有千分之一的华侨华人在涉华问题上能够提醒身边的当地民众摘下‘有色眼镜,帮助他们理解、欣赏中国这幅‘水墨画;如果有万分之一的华侨华人能担当阐释中国立场、促进邦谊的‘民间大使,这将是一支何等壮观的队伍和力量!”
在谈到如何发挥华侨华人的优势时,何亚非说,海外侨胞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网络和人脉基础等优势。
他说:“我们要引导他们在促进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应对国际环境挑战,促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改善外部舆论环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为助力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争夺海外人才
陈奕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与早年的劳工移民不同,本世纪以来到目前正在发生的移民潮以精英移民为主,包括大量的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也包括大量的留学生出国学成后被发达国家人才吸引转化为移民。
他举例说,30年前,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大约三分之二是亲属移民,目前三分之二移民是通过申请留学签证和工作签证、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的技术人才、专业人士、投资者和企业家。
技术移民在移入国所从事的职业,不再像传统移民局限在洗衣、餐饮、建筑等收入和社会较低的服务和制造行业,而逐步向职业多元化转变,扩展到行政管理、医生、工程师、律师等高新专职职业。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纽约地区的华裔移民中,有12%从事行政管理等专业职位,11%从事办公室助理等职位,9%从事医生、工程师、律师等职位,9%从事销售行业,8%从事机器操作职位。”
他形象地把移民所从事行业的这种变化总结为从“三刀”(菜刀、剪刀、剃头刀)向 “三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的转变。
有数据称,当前海外华人华侨中专业人才约有60万,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王辉耀认为,最近十多年是我国留学生和向国外移民的迅猛发展期,尤其是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员通过留学或移民等方式前往国外,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专业人士实际数目应该远远高于60万。
令狐萍博士是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作为华裔,她同时也是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她在研究中发现,近些年,不少人才大国在对高技术移民的竞争中表现得越来越强悍。
她说,2013年4月17日,美国参议会公布了30年来最大规模的移民改革法案,这些措施包括将授予具有大学或研究生学历的技术移民的三年临时工作签证的上限从65000个提高到110000个;增发25000个涉及科学、技术领域的高学历人才签证。
王辉耀发现,很多国家实施新的国际移民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加大人才吸引的力度。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才培养的数量不断增多,许多国家开始将人才移民的来源地转移到中国。
“中国已经到了遏制人才流失、主动争夺外籍顶尖人才的阶段。”他说。
他认为,目前的签证过程过于繁琐,没有照顾海外族裔人才、海外留学人才、外国来华留学人员这三个特殊群体。
“我们需要进一步放宽中国绿卡申请的门槛和范围,应该向他们签发‘同胞证或‘华裔卡。”王辉耀说,由签证、绿卡、入籍等政策构成的人才入境工作、居留以及移民的政策体系,是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来中国寻求发展、发挥才能、做出贡献、扎根安家所必需的、最基本的保障和配套政策。
据悉,过去8年中国一共发放了近5000张绿卡,而美国一年就发放100多万张,其中8万多张绿卡是发给中国人的。
4.新时代青年助力中国梦 篇四
青春助力“中国梦” 扎根基层“村官梦”
昨日,我镇借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主题教育知识测试之机,党委副书记组织我镇大学生村官召开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简短的小组讨论会。会上,大学生村官们畅所欲言各自发表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梦想和未来的打算。书记还引导村官们就当前基层如何开展主题教育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享。村官们纷纷表示中国梦的提出很好的引导了自身价值的定位,指引着村官们去奋进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听完村官们的感想后,书记作了简要的总结发言。他强调作为大学生村官,要认清自己的职责和使命,选择了村官就应该要有将青春奉献的精神。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只有用真诚的心深入基层,扎根农村,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基层工作绝不是大家聚集起来空谈就可以做好的,只有放下架子融入基层,才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做一名实至名归的大学生村官。书记还指出,村官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相互学习,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沟通交流,深入基层为群众讲解中国梦的内涵,争取将中国梦植根于每一个群众心中。村官这条路虽然很艰辛,但是要勇敢肩负重任,用青春和热血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5.新时代青年放飞青春梦抒情作文 篇五
有一种东西,它承载着人们的希望,这种东西有虚有实,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心中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叫梦想。
当青春与梦想碰撞会擦出绚烂的火花,这火花就是我的青春梦,我的中国梦。我说着中国话;我写着方块字;我学着中国史;我吃着中国菜……我抚摸着中国的气息,我生活在东方的热土之中,我是中国人,我有中国梦。
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活动时,说过:“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从那以后,青春梦就在流行,就在行动。而这个梦不是普通的,它是“中国梦”。何谓“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是美好的,然而“梦想照进现实”是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汗水的。人们常说:有了梦想才会有奋斗的目标,我也这么认为。梦想它就像一颗种子,只有那些勤劳、勇敢、拥有坚持不懈努力的人才能让它开花结果。相反,和所有梦想一样,如果不付出实际行动,那么梦想就永远只是梦想。
所以作为一名初中生,作为一个心中怀揣着中国梦的有志青年,就要负起对自己的责任,就要努力学习,好好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让自己的生命健康快乐,让父母给予的生命不销声匿迹于茫茫人海当中;就要负起对家庭的责任,就要孝敬父母,分担家务,不违背自己立下的诺言;就要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就要勤奋工作,融入社会大家庭,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爱同根生长的兄弟姐妹。青年一代的我们,只有做到艰苦奋斗,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真正地做到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为祖国奉献青春,这是当代青年最嘹亮的口号,是实现青春最好的价值。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它划过夜空的一刹那,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我们是早上_点钟的太阳,我们的青春正好,我们的梦想正浓。让我们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嚼一路艰辛,怀揣梦想,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复兴的责任,在人生的路上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看,青春正在国旗下燃烧,梦想正在浴火重生!
6.新时代青年放飞青春梦论文优秀 篇六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古之革命党人能如此,今之青年亦能如此。前辈为我们守住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今天我们把热血青春抛洒铸造更辉煌的中国。
一百年前,在国家和民族风雨飘摇的年代,日本人在中国的街道上肆意妄为,美国的子弹毫不犹豫地射向中国子民。七十一年前,中华人民凭着一腔热血,唤醒了沉睡着的东方巨龙,拉开了新中国的壮丽序幕。而今,民族的屈辱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大国形象,中国由被天下瓜分的弱国变为天下人由衷敬佩的强国。我们用实力告诉别国,我们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是让人心生敬畏的东方巨龙。
71年来,中国由内忧外患的纷乱之地变为国人平稳安全的港湾,在有的国家全国人为飞机安全着陆而欢呼庆祝时,我们国家的飞机早已成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准时准点着落已是常态。中国的少年都是幸运的,像襁褓中的婴儿,安全而无忧无虑。但中国少年也永远都是勇敢无畏的代名词。回首过去,董存瑞不顾生死,只身冲向枪林弹雨的桥台,只为保家卫国;转眼当下,今天的少年亦能不畏一切去守护中国。护我中华,少年有责。
71年来,沉淀千年的中国奋然崛起,步履翩翩地走向世界。量子通信的突破,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快捷支付的广泛普及……中国科技的发展速度让世界震惊,中国的对外影响更是质的蜕变。高铁由输入变为中国标准技术的全套输出;面对别国的攻击,我们敢于举起铁拳,予以反击。作为中国人,作为青年人,更应乘时代的东风,带领中国发展走向更高的台阶。不负梁任公所言“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以青春之我,成青春之国家。
7.培育时代人才,助力中国制造 篇七
随着中国版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发布,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 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培育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阵地, 技校为国家建设输送应用型人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在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中, 技工院校起到了支撑点的作用。
相互交流鹅卵石画作
福建技师学院潘光华副院长向记者介绍, 为了培育新时代技术人才, 福建技师学院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上有着一套独特的模式。
技师工作站———实现工学一体教学
为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发展趋势, 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 培养具有较高的企业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技术与技能相结合的企业认同的高技能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生产一线管理和技能型人才, 同时也为拓展学生实习场所满足学生尽早掌握实际管理与操作技能愿望, 福建技师学院于2010年起陆续成立了技师工作站。
据了解, 技师工作站为福建技师学院首创。技师工作站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亲自挂帅, 教务、实训、就业等部门的科长组成, 对工作站的工作做出长远规划并领导各站工作。除了领导小组, 各站还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由副校长担任站长, 企业总经理担任副站长, 学校还配备站管理教师和专业老师各一名, 企业也提供两名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工作站工作, 提供技术保障。围绕工作站的学习、生产岗位需求, 与企业合作, 建立一套符合工作站产教结合特点的工作条例、制度和职责。学校还通过校代会, 制定并通过了技师工作站的津贴办法, 进一步健全了技师工作站日常管理和运行的体系。
实训老师正在演示“德马吉”速控加工机的操作
勤于思考, 认真钻研。
教师在生产第一线带学生实习的同时, 也提升了自身专业水平和积累了教学经验。针对技师学院下工作站实习的学生, 老师为不同的专业专门设计了工学结合的课题任务书, 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带课题下工作站学习和生产, 采用项目教学和任务引领式教学的方式,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 每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 给出成绩, 每个实习阶段还要进行总评价。学生在完成课题后, 要写出课题实习报告。学校从5S管理规范要求出发, 按企业的标准建立了技师工作站的企业文化, 组织并编写了《技师工作站学员手册》, 手册为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个人素质指明了方向。
产学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
据潘副院长介绍, 福建技师学院多次组织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开展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 通过选派专业老师下企业调研, 充分了解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及能力培养要求。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的作用, 共同制订、修订和完善专业人才需求方面的市场调查报告、实施性教学计划、专业培养计划及培养目标、专业职业资格鉴定工种及其鉴定计划等工作。建立“产学合作、工学结合”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既有学识内涵又有专业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真正满足企业岗位的人才需求。
不仅如此, 学校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也下足了工夫, 学校在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电气自动化、建筑施工、电子商务五个重点专业注重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形成了以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七大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比较完整、全面地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 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上有较大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 学校还根据社会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导,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把“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情境教学”等教学法引入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能力, 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
政府搭台中德合作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一直都是福建技师学院努力的方向, 为此, 学校开辟了由政府搭台、中德合作、学校承办, 共同构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举措在福建省内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福建技师学院教务科吴科长向记者介绍:学校借鉴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引入“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以及项目管理的教育体系。在福建省政府的支持下, 全省选派8批152人 (其中福建技师学院34人) 的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德国培训;福建技师学院还选派5批20人次参加西门子 (中国) 培训部培训。不仅如此, 学校还邀请了德国专家和国内知名专家, 在学校举办18期共有1172人参加的、面向全省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共享的培训班, 推动了全省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梦想在这里起航
青春的梦想在这里启航/用坚定的信念谱写绚丽文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在福建技师学院的校园里, 随处可听见学生们哼唱着这首歌曲。原来, 这首歌曲即是福建技师学院的校歌。据校团委副书记路远老师介绍, 编写校歌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歌曲主要以团结上进、努力学习、服务社会、共筑梦想为主旋律, 用以激励学生们学好技术, 成就出彩人生。
学好技术能否成就出彩人生?多年来, 人们对这个问题充满了疑虑。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人们对技工教育的认可度普遍偏低, 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的影响, 通常是那批文化课成绩较差、考不上高等教育院校序列的学生才会选择报考技工院校。而从就业去向来看, 职业院校毕业生多数也的确会成为技术工人等实操岗位的最底层、最辛苦的工人。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案例对技工教育成就出彩人生给出了有力答复。
据福建技师学院实训中心副主任陈悦介绍, 许多从技校毕业出去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学校也常常邀请优秀校友回学校为学生们上课, 而上课的重点则是技术工人的职业发展与规划。几位颇具代表性的学长在学生眼中可谓明星人物, 他们的成功故事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怀揣梦想的技校学生。记者还了解到, 许多校友所在的企业每年都向学校预定毕业生。但即使像他们这样和学校有着深厚关系的企业, 如不提早向学校预定, 也常常招不到优秀毕业生。
快乐学习, 就业不愁
与大多数毕业生不同的是, 技校毕业生似乎从未受过“就业难”的冲击。在他们的想法里, 学好技术意味着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起点。
一名学习学前教育的学生告诉记者, 她正是受到他表哥的推荐来技校学习的。在这之前她有着许多的顾虑, 因为体格较胖, 常常感到不自信, 生怕自己学不好。到了这里学习之后, 渐渐地喜欢上了自己所学的专业。“我从不敢相信, 像我这么胖的还能学会跳舞、弹钢琴, 我家里人都对我刮目相看, 现在我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希望。”郑思捷对记者说道。谈到就业问题, 郭思捷表示自己从未担心, 之前的学姐们毕业之际学校都有安排相应的岗位实习, 并根据个人意愿向幼儿园推荐, 就业的情况还是很乐观的。学校学生科科长陈宇老师向记者介绍:“我们学校都会对已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回访, 并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 积极地做好教学改革, 让毕业生更加适应企业需求。就学校做的回访调查来看, 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的学生满意度还是非常高的。企业满意、学生满足, 自然就能做到毕业即就业的无缝对接。”
不仅会动手, 还得会动脑
小刘现在已走上了管理岗位, 而这只是他从技校毕业的第二年。为何能上手这么快, 小刘所在的企业领导道出了缘由。原来现在的技校在培养学生的模式上, 不再是一味地追求学生动手能力的老套路了, 学校对学生的理论培养有了更高的关注。虽然学得是电气专业, 但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不仅仅要求最基本的手上工夫, 就连CAD绘图设计这种脑力活也能武装到位。所以在一线岗位工作了一年之后, 企业领导发现小刘是个复合型人才, 便把他调整到了更重要的岗位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为经济建设创造人才红利
福建技师学院先后开展了“紧缺工种培训”和“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培训”的新举措。2012年培训人数达1240人;2013年培训人数达2492人。与此同时, 学校还购买了先进设施、设备并聘请国内外专家举办了18期企业高管、技工院校校长和师资培训班, 对福建职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学校创建的10个技师工作站均深受企业的欢迎。福建敏华公司的董事长黄敏利说:“技师工作站在我公司建立, 使职业教育更贴近市场, 贴近社会和企业需求, 同时也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这一办学模式务必要持之以恒, 我公司将通力协作, 予以支持。”
通过两年的建设, 目前福建技师学院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为4499人, 双证书获取率达95.8%, 学生实习满意率达99%, 就业率达99.8%。
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迫切需要的, 他们担负着构筑“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主力军的角色。未来会是一个技术工人更加吃香的年代, 他们让made in china的含义从廉价、粗劣变为创新、质量和高效。
8.新学期,新攀越,助力中国梦 篇八
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几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同时,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也都有梦想。近段时间以来,“中国梦”就成为我们炎黄子孙讨论最多的一个热词。
“中国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既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梦想成真,需要你我给力。古语有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新的学期,新的征程,播种梦想,点燃希望,同学们要坚持高远的志向,保持激昂的志气,追求高雅的志趣,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共同托起中国之梦。
所谓志向,就是理想。理想是事业成功的支柱,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更有其远大目标。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照亮我们美好的前程,激励你挑战自我,实现精彩人生,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志”既是个人之志,也是民族之志,更是国家之志。立志,贵在立长志,如少年毛泽东“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一样励志人生。立志,贵在立大志,像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孙中山“天下为公”那样,我们立志成才,照亮祖国未来的希望。
所谓志气,就是拼搏追求的激情。如果说,朝着一定的目标走去要有“志”,那么坚持不懈地达到目标则要有“气”。一鼓作“气”,“志向”可成;“志”长“气”短、有“志”无“气”,就会功亏一篑。戴维·布伦克特,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后来之所以成为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大臣,就在于他每时每刻都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可谓志气坚韧。有志气,霍金纵使身驱萎缩,但心也要飞翔;有志气,司马迁纵使身受折磨,但也坚持18年,写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前进的道路上总是充满困难与艰辛,惟有毅力顽强的人才能坚持不懈,坚忍不拔!
所谓志趣,就是志向和兴趣。高雅的志趣,表现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高雅的志趣激发智慧,志趣在山水,才有《徐霞客游记》;志趣在草药,才有《本草綱目》。高雅的志趣培育品味,志趣高雅的君子修道立德,就像生长在幽谷的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不为困穷而变节。高雅的志趣怡情益智,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风里来雨里去的劳作研究之余,拉上几曲小提琴,是雅兴也是调节。志趣要高雅,重在陶冶,须锲而不舍;也要升华,须与时俱进。
同学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高远的志向、激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让梦想圆满而无悔。梦想从学习开始,让勤奋学习成为圆梦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正能量,以你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作者单位:全南中学 江西赣州 3418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新时代青年助力中国梦】推荐阅读:
奋斗新青年追梦新时代话题征文大赛素材09-20
新时代青年教师08-03
新时代青年的心得体会,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10-19
新时代青年倡议书08-01
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08-03
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08-03
争做新时代青年演讲稿10-01
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优秀心得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