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精选15篇)
1.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 篇一
关于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问题的思考
[日期:2005-04-22] 来源:信合街作者:湖北省英山县农信联社 枕流漱石 [字体:大 中 小]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只身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之中,市场营销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笔者试就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面临的现状及其对策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面临的现状
1.营销观念不强。目前农村信用社员工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形成新的市场营销理念,默守陈规,尚用过去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分析及处理问题,普遍存在着两种思想观念,一种是闭关自守的思想。保守惜贷,求稳怕偏,一味地强调资金安全,怕负责任,怕担风险,怕受处罚,穿新鞋走老路,贷富不贷贫,贷好不贷差,贷小不贷大,扶强不扶弱;另一种是固步自封的思想。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坐店等客上门,被动贷款营销,工作嫌麻烦,经营安于现状。
2.营销环境不优。一是政策环境不优。主要表现在人民银行管制过严,主管部门管得过死,行政部门干预过大,信用社虽然是独立的法人,但章法多,条条框框多,手脚被束缚,营销缺少自主权和灵活性。二是经济环境不优。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特别是“老、少、边”等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资源贫乏、经济落后,办厂兴业难,招商引资难,项目难定,载体难选,严重地制约了信用社的市场营销。三是社会环境不优。落后的经济环境必然导致地方财政亏空,“糟里无食猪咬猪”,乱收费、乱摊派及乱罚款等是影响信用社市场营销的不利社会环境。四是信用环境不优。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和泡沫经济时期,一哄而起的乡村企业,厂垮人散,债务悬空,村集体贷款久拖不还,加上欠债有理等恶意逃废债现象较为突出,不利的社会信用环境严重地阻碍了信用社市场营销的发展。五是执法环境不优。少数部门打着执法的名义,为钱办案,知法犯法,乱收乱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至使信用社营销无法律保障。
3.营销素质不高。一是农村信用社员工普遍缺乏系统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和市场预测、分析能力,工作失误及过失,人为地造成了一些营销资金风险。二是随意性、特权思想及人情观念浓厚,纪律、制度意识淡薄,讲自由不讲纪律,讲友情不讲原则,讲索取不讲奉献,自控能力差,先斩后奏,斩而不奏等行为较为严重,导致营销制度难落实,违规违纪辨别抵制能力弱,资金风险防化措施难到位。
4.营销方式不佳。一是目的不明确。因产权关系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未理顺,经营权与产权,职责与利益等相分离,思想无压力,工作无动力,经营无活力,营销无责任。部分员工经营目的不明确,注重个人眼前利益,损害信用社长远利益,内部无序竞争,致使不择对象,不明投向,不讲规矩,不言效益,不顾风险地进行不利于信用社发展的盲目信贷倾销。二是机制不健全。虽然建立了一些机制,但没有真正从如何开拓市场、进行市场营销,建立和完善运行、责任、监督、考评及奖惩等机制。营销不超拓,办法不新颖。三是品种单一。营销只满足于传统的存款、贷款业务和经验的作法,无品牌、无创新、无发展、无效果,难以适应市场多元化客户的需要。
5.信息渠道不畅。一是上下、内外无健全、系统的信息网络设施,获取、利用信息资源受到一定的限制,信息反馈受阻,市场营销难于正确决策。二是客户资信情况,市场预测情况及市场分析情况等无专门的人员调查和研究,同时信息档案资料搜索不齐全、不系统,缺乏便利、快捷及正确的信息导向,也为信用社有的放矢地做好营销工作增添了更大的难度。
6.营销市场不宽。一是黄金客户占比不高;二是人均市场营销市场占有率不大;三是市场营销范围在地域,行业及对象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信用社选客户、客户选信用社等双向选择的营销业务难以实现。同时在较大的范围内信用社之间的横向联系、强强联合,资金融通,余缺调剂等人为被割断。
二、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应采取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经营思想和落后的思维定式的束缚,摒弃消极应付和怕责嫌烦的思想,要强化业务竞争意识和市场营销意识,敢于负责,大胆营销,树立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在制定市场营销政策时,要统筹兼顾信用社自身利益,客户需要的满足及社会效益等关系,不断拓展营销新思路。
2.开创营销环境。市场营销环境包括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环境的开创对信用社市场营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开创良好的政策环境。放松人民银行对信用社的严格管制,特别是在利率的制定,结算渠道的疏通,信用工具的启用及金融市场的整顿等方面应给信用社开创优良环境;主管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为基层社多争取和制定好政策,协调、开创更多的有利于信用社长足发展的内外营销途径和环境,宏观指导,微观搞活,减少审批项目及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取消对基层社各项指令性计划,让信用社真正按照符合自身发展实际需要确定营销工作任务目标,坚持自己的事自己办,而且要办好;地方行政部门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依法行政,多为信用社市场营销开创宽松环境,既要管放又要管收,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要切实负起责来,对过去信用社政策性贷款损失负责拨补到账,村级贷款债务负责牵头分解落实清收到户,涉农贷款税赋负责减免到位,在贷款营销上减少对信用社不必要的干预,杜绝贷款交税抵库等财政挤占信用社资金问题。二是优化经济、社会环境。政府部门要坚决制止“开门招商引资,关门屠刀宰客”的不良行为,在改善招商引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营造好信用社营销社会环境,切实减少对信用社各项乱收、乱摊、乱罚及乱捐等不合理的费用支出负担。三是治理执法和社会信用环境。要严惩执纪执法及执罚腐败,加强金融立法,重拳出击,严肃打击以破产等各种名义逃废债行为,以维护信用社合法权益及保全信用社债权,降低营销风险和损失。
3.开发人才资源。一是加强培训。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有计划地运用岗位培训,函授教育,脱产学习等方式开发营销人才。要用先进的思想、规范的制度、严明的纪律、科学的知识、现代的技术等来武装每个营销人员,增强营销人员自律意识、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及创新意识,提高决策、预测、分析及风险防范能力。在抓培训教育的基础上,要用其长、避其短,有针对性培养和挑选营销人员,通过考试、考评及竞聘择优上岗的方式选聘和淘汰营销人员,因为营销人员的素质对市场营销的成功取决定性作用。市场营销的过程是营销人员顺利实现自身与客户的沟通过程,即感同力、自信力、挑战力及自我驱动力,营销人员承担着“信息员”和“顾问”双重角色,也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因此,营销人员必须具备诸如品行涵养,行为举止等较好的基本素质,较全面的金融专业素质及较强的公关能力。二是引进人才。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目前信用社市场营销人才奇缺,信合事业若要稳健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制订人才发展计划,合理引进急需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优化人才结构,切实解决营销人才断层问题。
4.开拓营销方式。信用社在市场营销上,思想要超拓、办法要超前,举措要得力。一是改变营销管理体制。要通过理顺关系,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合作金融企业管理体制,真正意义上实现信用社聚责、权、利于一身,融资金权、人事权、管理权及经营权为一体的营销实体,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合作金融企业。二是创新营销品种。要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情况,经营优势条件及薄弱环节,不断地开发适应多元化、多样化市场需要的新品种,包括农户小额贷款,城镇居民贷款,中间代理业务等,既要开发传统业务新项目,又要开发中间业务新品种,既要有适用性,又要简便易行。做到业务功能全面,经营品种齐全,满足客户需要,真正把信用社办成“金融百货公司”。同时要有计划地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决策研究。三是创新营销手段。开发全国农村信用社统一结算渠道,采用贴现,票据承兑等金融手段,进行市场营销,灵活融通
资金,扩大资金投入,增加收入来源。四是要创新营销机制。一方面要建立网络营销机制,实行网上交易。通过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网络建立“家庭银行”、“网上银行”、“电视银行”、“手机银行”,实行家庭、手机、电视等网上交易活动。另一方面要建立客户经理制及农户联络员制。明确责任,落实任务,严格考评,实行包片、包户、包放、包管、包收、包效、包赔的经理市场营销首问负责制。设立“挂包银行”、“移动柜台”,开办金融超市,用活信用工具,通过电子货币,包括信用卡、储蓄存款卡、扣帐卡、现金卡等多种金融交易卡,提高资金周转率,搞好贷款营销、促销。五是要创新营销方式。要运用促销组合(即广告、销售促进、宣传与人员推销的组合)来进行信用社市场营销工作,要多法并举,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地选择不同的方式,采取门市营销与上门推销,集中经销与分散促销,个人公关与团体包销,代收与代销,收购与拍卖,广告宣传与网上交易等相结合的办法盘活存量、盘优增量,要有计划有目的培植高效信贷载体,发展黄金客户,以多功能的金融品种、优质的营销服务及优良的经营品牌取信和赢得客户。总之,无论是哪种方式,均应遵循流动性、盈利性及安全性原则,依规依纪依法营销。
5.建立信息系统。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方法,实现管理的信息自动化,使市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管理从传统的人工操作转入到计算机信息的自动传递、记录、统计的现代模式上来。信用社要建立三个营销高效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1)建立存、放、收监管防范信息系统,设立系统内收存、放贷、收贷、收息等网页储存信息数据,实施电脑网上事前、事中、事后检查、监督反映。(2)建立财会信息系统,加强财务核算、成本控制和财务分析;(3)建立服务决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客户资信管理、资金管理、信贷管理、综合数据查询分析,系统维护等职能。要通过系统设计、信息搜集、情况分析及报告等资料进行市场特性的确定,市场潜量的开发,市场前景的预测,市场占有率的分析,客户信誉度的评价,企业产销的分析和发展战略的构思等市场营销研究,建立农村信用社信息咨询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6.开辟营销市场。随着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及农村人口流动、流向的变化和发展,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不能只定位在农村,要拓展到立足农村,面向城镇;立足本地,走向全国上来。一是全方位占领和巩固农村市场阵地,要利用信用社人熟、地熟及情况熟的优势做好、做活农村市场营销业务。二是以农村为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除扶持“离土不离乡”农民进城务工及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等经营发展外,还要采取攻大户、攻系统的方式,拓展城镇黄金客户营销市场,逐步盘大、盘强,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三是实施跨区域,横向同业联合,开辟全国营销多级市场,实行同业横向联手,营销优劣互补,资金缺余调剂,不断拓展信用社市场营销空间。
2.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 篇二
市场营销是企业以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为出发点,有计划地组织经营生产活动,以保证能够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从而达到企业目标的过程。现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思想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作为舶来品,市场营销进入我国的时间比较晚,始于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市场营销经历了一系列的理论发展,其中包括了4P's、4C's、4R's理论及最近兴起的绿色营销。市场营销因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的重视,并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
传统观点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新月异和竞争的白热化,“酒香也怕巷子深”。特别当今市场上产品供过于求且同质化严重,企业面对的是更加成熟的顾客,如何吸引顾客、留住顾客成为关系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而不论品牌大小,市场营销必不可少。对于大企业,成功的市场营销可谓是锦上添花;对于成长中的企业,成功的市场营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讲,成功的市场营销则是其生存的关键。
二、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农信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金融性企业,必然有着对利润追求的内在动力,从而决定了农信社市场营销的必要性。同时,农信社职能的发挥、经营环境的变化及业界竞争的加剧,都突显了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信用社的市场营销具备两个基本作用:吸收存款并吸引借款人;吸引其他金融服务的消费者。农信社的市场营销,既有市场营销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由于所面对的顾客和提供服务的独特性,农信社的市场营销相对于一般的工商企业更具复杂性和难度。但不管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是农信社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然而纵观当前我国农信社的市场营销状况,令人担忧。
1. 营销观念薄弱
目前我国农信社的营销观念还是比较薄弱、落后的。部分农信社不管是从领导层面还是普通员工对市场营销都一知半解,甚至不少对市场营销的理解还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推销的阶段上,对当前较新的营销理念和服务一问三不知。在实践中,营销意识更是严重不足。多年来农信社工作人员习惯于春放秋收、等客上门、有求才应的工作方式,习惯于按上级的指示办事,缺乏创新和市场意识,缺少走出去进行存贷款的营销意识。再者,农信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功能,导致员工们竞争意识弱化,难以主动地了解市场营销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开展市场营销。营销观念的薄弱和落后难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营销模式、营销手段的落后,也影响到农信社营销的最终结果。
2. 营销手段落后
我国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且受整个国内环境的影响,市场营销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这一点也直接体现在农信社的营销手段上。目前,农信社的宣传往往仅局限于电视或广播宣传等,而网络信息传播的便利性间接影响了这种营销方式的实效性。对于诸多经典营销案例中所体现出来的体验式营销、关系营销、深度营销、网络营销、整合营销、文化营销等,在农信社的营销实践中难觅芳踪。同时,一个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案的实施,需要前期细致的市场调研准备及后期的有力执行。农信社由于营销理念淡薄、营销人才缺乏,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营销方案的难产和执行难度。可以看到,当前许多营销案例正是由于缺少深入的调研和周密的营销策划,流于形式,其最终结果只能是资源的浪费,更难以实现其营销目的。
3. 营销人才缺乏
在外企中有一个费用三角形,即品牌、渠道和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中的任何一项工作最终都是由人落实,具体到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也需专门的营销人员负责。营销人员素质不高是当前农信社市场营销工作难以有效实行的重要原因之一。营销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须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客户的需求有深刻了解与认识,才能对症下药。农信社选人、用人机制的不健全,直接导致优秀营销人员的不足。营销人员对农信社的具体情况如管理机制、业务运作的不熟悉,对信用社其他业务的不了解等等,也间接给营销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打击客户对农信社的信心。部分农信社营销人员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和营销理念,未能真正地站在客户的立场,对于营销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对农信社营销工作的展开造成负面影响。营销人员作为农信社与客户的直接联系人,其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的高低将对营销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也对于农信社的品牌形象建设有直接的作用。
4. 营销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农信社营销效果不佳,一是在于农信社用人机制及整体环境导致对优秀营销人员的吸引力不足,造成营销人才的缺乏;二是在职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待改善。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之一,是员工进行职位调动或职务升降的依据,也是薪酬和奖励的确定依据。绩效考核机制的不健全,直接导致员工动力不足,工作积极性差,影响工作质量。总的来说,现在很多农信社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营销考核激励机制,无压力也没有动力,营销人员自然难以主动积极地去开展营销工作。其次,设置的考核指标不当,对营销人员的考核过于笼统,科学性严重不足,难以达到实践效果。特别是当前还有部分信用社仍存在着少干多干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严重打击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三、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对策分析
1. 加强宣传,树立农信社良好的社会形象
市场营销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自我推销,信用社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包括当地的主流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对社会公众进行广泛的宣传,加深品牌的影响广度和深度。多渠道推销自己的金融产品,提高在现有和潜在顾客源中的声誉度和美誉度,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客户对农信社的信心。同时,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如借助特殊的事件进行有效营销,扩大农信社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借助专业广告策划服务公司进行营销宣传或通过在农村当地有重要影响的人员的力量,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宣传工作,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2. 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农信社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力于全社员工先进营销理念的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在于营销人员懂得换位思考,切实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只有这样,切实为客户解决金融问题,提升客户对信用社的忠诚度,才能真正地留住顾客,与顾客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改变传统的坐看等的销售观念,要“走出去”,到农户家中、企业生产现场调查摸底,急顾客之所急,急顾客之所需,为客户量身定做服务产品。同时基于买方市场的大背景环境,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要求农信社必须切实把握市场规律,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对当前的市场需求了如指掌,并及时积极作出反映。
3. 加快营销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营销人员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及服务水平为市场营销提供优秀的人才保障。在传统的竞争要素中,如成本、技术、销售、制造及产品的特性,或早或晚地都可能被复制。而人除外。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自于人。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形势下,谁拥有了最优的“人脉”,谁就把握了致胜的最高点和主动权。在农信社的人力资源管理具体工作中,要加强现有员工的在职培训,培养出热爱农村金融事业、专业知识全面、营销理念先进的营销人才;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新机制,做到选好人、用好人、留住人,并不断吸收优秀的营销人才充实到农信社的营销队伍中来。
当前农信社营销人员队伍的建设,一是专业知识的充实,二是职业道德的提高,特别强调服务意识的提高。对于客户来说,金融产品大体上都大同小异,能够体现产品最大不同的在于产品销售服务,营销人员的优质服务成为农信社成功营销的关键所在。因而在营销人员队伍的培训内容里要特别强调突出服务方式与内容的重要性。
4. 完善营销激励机制
进一步建立完善市场营销的激励政策。根据各农信社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出营销人员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营销考核办法,真正做到业绩与劳动报酬挂钩,多劳多得。切实拉开收入差距,改变多干少干一个样的大锅饭分配方式,激发营销人员的营销积极性。将客户指标、产品指标的具体数量指标落实到每个人,对所有的营业网点建立以客户评价为主的评价标准体系,实现监督工作的细致化和有效化,并成为最终绩效考核的有力依据。只有双管其下,才能切实调动起营销人员的营销热情并化为有效的行动力,实现农信社营销工作的良性持续展开。
参考文献
[1].徐秋红,唐若蓝,刘伦.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开展债券业务的建议.河北金融,2009(2).
[2].施伟强.导入信贷营销战略浅议农村信用社竞争策略的选择.金融经济(理论版),2007(9).
[3].李彩艳,谢小琴.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商业时代,2005(18).
[4].叶相阳.农信社如何搞好市场营销.中国电子商务,2010(1).
3.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 篇三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14-2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社既是银行类金融机构又是信用合作机构,所谓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简称“信用社”。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其最高权利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共有1968家机构及网点,23682从业人员数。黑龙江省联社将持续以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服务为宗旨,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为根本,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巩固和扩展已有的改革成果,从更深层次上推进全省农村信用社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1 黑龙江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农村信用社经营的目标是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获得自身经济效益。而为了获得这种自身经济效益,就需要通过市场营销把金融服务提供给客户。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支农主力军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旋律,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支农手段,加大信贷支农投入。农村信用社发展客户是壮大自己力量的首选。农村信用社只有从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要求,才能把握住客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金融意识日趋成熟,他们要求农村信用社提供丰富的信贷产品和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实施市场营销是面对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的需要。随着黑龙江金融市场多元化序幕的拉开,各商业银行以其灵活的运作机制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不断扩大其市场影响力,出于同业竞争的压力,农村信用社加强市场营销就显得刻不容缓,“不营销,就没有市场”。
2 黑龙江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的现状与问题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都是黑龙江农村金融的市场运作主体。加入WT0以后,金融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的共识。虽然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相比于国际成熟的营销理论和实践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营销意识淡薄
目前黑龙江省农信社的营销观念仍比较薄弱、落后。多年来农信社工作人员习惯按上级下达的任务、计划办事,缺乏创新经营和走出去进行存贷款营销的意识。营销观念的薄弱和落后难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营销工作开展和盈利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2.2 市场定位不准
从总体上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是面向“三农”,而现实情况是,不少的农村信用社市场目标市场不明,市场定位不准,营销策略针对性不强。有部分农村信用社甚至偏离了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农户贷款雷声大、雨点稀,农户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不高,农民贷款难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3 营销人员素质偏低
当前农信社选人、用人机制不健全,“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基本上都是内招和退休补员进来的),直接导致优秀营销人员的不足。部分农信社营销人员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和营销理念,未能真正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营销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对农信社营销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l00名客户经理调查,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仅有5人,占5%;大专学历的有15人,占15%;中专学历的有30人,占30%。
2.4 金融产品缺乏创新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对传统业务进行了不少革新,并开发了许多新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如发行银行卡,将活期定期存款、转账或异地存取款等业务集于一身,有的还代理银证转存、购买债券保险等业务,但从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来讲,还存在很大差距。同时,在新产品开发上还存在着模仿、有特色等问题。
2.5 营销手段比较少
目前,农信社的宣传往往仅局限于电视广告宣传、微笑服务等肤浅表层的服务,没有深入的调研和周密的营销策划,其结果必然是既浪费了资源,也无法最终实现营销的目的,而网络信息传播的便利性更是间接地影响了这种营销方式的时效性。一个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案的实施,需要前期细致的市场调研准备及后期的有力执行。
2.6 缺乏健全的营销体系
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权力制衡机制比较薄弱,对管理层经管能力、绩效缺乏客观评价,使信用社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流于空谈。农村信用社基本上都没有设立一个部门来专门负责市场调查新产品的设计与推广等工作,且业务操作流程及其相关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不适应客户需要,业务经办环节多,效率低。
2.7 营销绩效考核不健全
績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员工进行职位调动或职务升降的依据,也是薪酬和奖励的确定依据。绩效考核机制的不健全,直接导致员工动力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无压力也没有动力。而且设置的考核指标不当,对营销人员的考核过于笼统,科学性严重不足,难以达到实践效果。
3 黑龙江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的策略
3.1 加强营销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信用社员工要树立竞争观念,积极适应竞争环境,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扩大市场占有率。要树立没有效益就无法生存的效益观念,要树立宣传观念,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信用社声誉。对于客户来说,选择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所获得的利益和产品效用大体上是相同的,能够体现购买差异的也只能是产品销售服务。农信社必须加快完善服务体系,使优质服务成为营销的法宝。
3.2 贯彻实施市场定位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在“以农为本,为农民服务”上。面临着广大农村市场结构的新形势,农村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信用社要针对这些新情况、新形势,优化负债结构,合理配置资金,寻找潜在的重点客户。不同的农村信用社只有从各自的营销环境和自身特点出发,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做好市场细分,选择好目标市场,搞好市场定位,把资源集中于最擅长的领域,选择和实施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才能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达到营销的预期效果。
3.3 加快营销人员队伍建设
营销队伍是农村信用社对外展业和服务推销的主力军,因此对营销人员的个人素质要求更高,除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品性修养、道德修养、广博的知识修养。农村信用社除吸收高素质充实营销队伍外,还要高度重视对营销人员的再教育,切实加强岗位培训。要按照营销人员工作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3.4 创新金融新产品
为了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求,农村信用社应在原有存款、贷款、结算业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开拓新的贷款业务品种,使贷款品种多样化,加大代理力度,扩大代收水电费、电话费、养老金、代缴保险、税款的范围。同时大力发展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外汇业务等,使客户资金能够在多种金融网点间流动。
3.5 完善营销激励约束机制
对所有营业机构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评价体系,重点考核服务内容和方式。各有关部门适时跟进对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并限时解决。建立不同档次的岗位工资,效益工作直接与业绩挂钩,收入可以拉开差距,充分体现“动态考核、绩效挂钩、多劳多得"的原则。
3.6 加强风险防范
由于农村信用社从成立以来几经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担保分析和非财务分析综合判断借款人还款能力,严格用“五级分类”划分贷款风险程度,加大对优良贷款的投放比重。
3.7 合理整合网点资源,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对现有分散、偏僻、业务量小的机构进行调整、改造、合并,以适应城乡经济发展和服务的要求。拓宽结算渠道,尽快建立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省辖和全国联行往来系统,允许往来社开办汇票结算业务,承兑业务和再贴现业务,允许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试办外币自营业务。
参考文献
[1] 徐秋红,唐若蓝,刘伦.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开展债券业务的建议[J].河北金融,2009,(2).
[2] 施伟强.导入信贷营销战略 浅议农村信用社竞争策略的选择[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7,(8).
[3] 李彩艳,谢小琴.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J].商业时代,2005,(18).
[4] 叶相阳.农信社如何搞好市场营销[J].中国电子商务,2010,(1).
[5] 黎玲英.农村信用社如何实施市场营销策略[J].金融与经济,2008,(1).
[6] 常嘉亮.关于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的思考[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
[7] 焦永民.对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调查与思考[J].青海金融,2007,(3).
[8] 张丽明.农村信用社目标市场营销分析与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12.
4.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 篇四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贷款营销观念,时时处处体会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克服以往惧贷、惜贷的思想。由坐等上门,转变为送贷上门,为优质黄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大力推广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信用社姓“农”就应倾心为“三农” 服务,只有兴农,才有兴社。小额贷款虽费时、费力、效益低,但这是信用社发展的立足点,社会效益大,资金风险小,所以信用社应注重小额农户贷款的发放工作,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逐步推广农户小额贷记卡,集中授信,随贷随用。即方便农户,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又减少了信用社的人力资源,提高了小额农户贷款发放效率。
目前,信用社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开发和应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基本搭建,这使信用社与商业银行竞争优质的客户成为可能。农信社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积极主动对县城、经济较发达的城镇进行合理的布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使更多优质客户的资金流向信用社。
强化全员培训制,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全员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知识,企业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金融法律法规及营销知识,不断丰富和拓宽知识面,并把所学的新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办事能力,取得办理业务主动权。
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营销小组。小组成员亲自深入企业单位推销个人理财、代理保险、中小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及应收账款的结算等方面服务、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本着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加大企业在中间业务的收入。
5.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 篇五
时间:2010-3-25 9:06:48 存款业务是信用社的主要负债业务,也是金融同业竞争的焦点。近年来,盂县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深化改革带来的品牌机遇,积极开拓创新,使存款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通过对该社存款的现状进行分析,存款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日益突出。为此,笔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想法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硬件不足的方面:
1、品牌劣势。目前农村信用社主要以县联社为法人,没有“国有商业银行”、“邮政银行”全国一级法人响亮。
2、网络劣势。农村信用社尚未实现全国联网,即使是信用社之间的通存通兑,也要受金额的限制,而其他专业银行拥有全国网点面广、交易额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站。
3、资产劣势。农村信用社由于各种原因,背着历史包袱,而竞争对手有着“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及低风险信贷资产,没有历史包袱。
二、存款营销工作中的几点建议
1、优化服务,赢得客户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提供更优、更好的服务,谁就将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作为信用社要站稳脚跟,赢得胜利,抢占市场,唯一有效的“杀手锏”就是服务,唯一有吸引力的“金字招牌”也是服务。服务出客户,服务出形象,服务出效益,服务出竞争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的需要为第一信号,根据客户的需要改进工作。树立“以我心灵美,换来信合美;以我诚信情,赢来客户情;视顾客为上帝,为客户谋幸福”的服务理念。树立信用社“小窗口、大银行”的服务品牌和服务风范。要努力在微笑服务、细节服务中提升经营与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市场是最公正的,客户是心里最有数的,只要付出真诚的服务,就必然获得可观的回报。
2、强化宣传,提高形象
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广泛宣传自身在支持地方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人人都知道信用社是当前县域经济的主力军,是农民自己的银行。突出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雄厚、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增强社会公信力,为存款工作开创良好的经营环境。
3、发挥优势,“以贷引存”
农村信用社拥有规模庞大的客户资源,特别是在贷款客户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社会形象;有一支长期从事农村金融工作,且经验丰富的员工队伍;有较完善的支农措施。因此,应推行立体筹资,夯实发展根基。实行站稳农村、主攻城镇及城区的策略,经常深入农村调查摸底,做过细的工作寻找黄金客户放贷,加大对个体户、种养加工专业户、外出打工人员及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全方位开拓和创新,依托农村,以农户为主形成自己的基本客户群体,开拓城镇,培植一批创利大户,牢牢占领县域市场,最大程度地做到“以贷引存”。
4、突出重点,推出特色营销
目前,县域内所在的存款客户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政府类客户、行业垄断性客户,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电信、教育、电力、保险等;第二层是企业类客户和个体工商户,主要包括民营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批发市场客户;第三层是公务员、城乡居民。由于各信用社所处位置不同,周围客户市场状况、资金情况和客户群体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信用社可根据所在乡、镇的地域特色,认真分析自身所处环境的优劣势,找准切入点,创新营销措施和服务项目、内容,突出特色化。
5、开辟渠道,动态管理客户信息
敏锐和准确地捕捉客户信息是组织资金至关重要的因素,可以说,谁先得到信息,谁就抢占了存款工作的制高点和制胜权。为此,信用社一是可以在当地选择有较好地缘、人缘优势,有较强攻关协调能力的村干部组建信息网络,及时捕捉客户信息,把握市场机遇;二是动态管理客户信息。确定专门客户经理对客户市场的调查和细分,根据客户质量及发展趋势,确定短期和长期营销目标,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实行定期分析制度。定期召开营销分析例会,认真分析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客户潜力及需求,及时查找不足,总结交流营销工作经验,研究进一步拓宽市场营销的对策,制定阶段性市场营销计划;四是适时开展营销回访。通过对存款客户定期走访,及时维护,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客户对信用社服务的满意度和金融需求,以此密切客户与信用社的关系,加强感情沟通。
6、有效激励,调动全员积极性
为建立一个“人人都使劲,个个都出力”的资金组织氛围,首先信用社一是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办法,让每个人都明确自身的目标任务,重点加大对市场份额占有率、存款日均额和余额的考核,督促责任人对存款日均额和存款余额“两头抓”,工作进度天天公布,天天见成效;二是实行绩效挂钩。打破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使能干者多得、不干者不得,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所创效益及单位利益捆在一起,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发动全员行动起来,借工作之便或工作之余走亲访友,尽力扩大范围扎实地做好存款营销工作,并持之以恒;三是带活一个团队。社主任要经常关注和观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状况,及时协调各岗位员工相处中的不和谐因素,按照一切有利于业务健康发展,有利于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原则,促进全员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和积极的工作心态。
6.浅谈防范农村信用社的会计风险 篇六
浅谈防范农村信用社的会计风险
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也不断深化,特别是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金融风险的种类繁多,但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就是会计风险。因为金融机构的每一笔经营业务的运作过程,都要经过会计核算来实现,其会计核算部门既相当于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同时又是财务成果的最终核算和反映部门,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贯穿于其运作的全过程。所以金融风险的产生往往都与会计密切相关,金融风险往往就表现为会计风险。因此,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是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7.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共生营销 篇七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已经撤离农村市场,农村信用基金会也因为种种原因予以解散,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这给农信社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它仍然面临邮政储蓄、民间信贷、小额信贷公司等金融机构、组织的激烈竞争。同时农信社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营销意识淡薄,市场定位不明确,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产品单一,设施落后,等等。随着新农村的建设,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想健康稳定的发展,一方面要完善内部的管理,提高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力社会资源,共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客户的价值实现提供平台,同时实现自我的价值。共生营销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
美国学者阿德勒在1966年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提出了共生营销的概念,认为共生营销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组织为了提高各自的营销潜能而在资源或项目上建立的联盟。
P.Rajan在1986年进一步明确了共生营销的性质。他从时间结构、接近度、数量、层次、焦点和营销职能等多个维度阐释了共生营销的特性和范围。提出企业间可以按各自的提供物进行(产品与产品、产品与服务、服务与产品、服务与服务)四种营销规划等。
共生营销的理念能让企业从顾客需求和经营资源的维度上,产品和企业的基本层面上,进一步满足顾客生活需要,营造良好的经营生态环境,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美国的百事可乐和肯德基的合作就是共生营销的范例。百事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百事可乐。肯德基的主要产品是炸鸡、汉堡、薯条等西式快餐食品。虽然它们经营的范围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能快速的满足顾客的餐饮需求。所以它们能共享它们的店面资源,共同满足顾客的需求,实现了双赢。
中国的家居行业推出了“异业联盟”的模式也是共生营销的范例。2009年欧派橱柜、东鹏陶瓷、大自然地板、雷士照明、红苹果家具和美的中央空调六大品牌,作为各个行业的金牌企业,结成企业联盟,共同宣传,共同促销。消费者在任何一家品牌店面都能了解到其它5家的企业的产品信息,购买其它产品都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这样顾客就不仅节省了货币成本,也节省了时间成本,节省了体力成本,顾客的价值得到了提高。所以它们的异业联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农村信用合作社有一些经营优势。比如它的渠道在农村是最多的,有渠道优势。农信社不仅有县联社,也有省联社,是一个经营整体。作为分散的个体,农信社很难和社会的一些组织达成合作意向,但利用整体优势,较容易与这些组织达成合作意向。很多农民是农信社的股东,农信社与农民有自然的亲近感,所以它的农村客户众多,而农户资源就是农信社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农信社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农户资源,围绕着农户的需求,研究如何联合社会资源来满足需求。以前农信社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拉存款上,如何和邮政储蓄争夺农户存款上。但农信社的主要收入是贷款收入,所以它的核心工作应该是如何经营贷款上,如何帮助贷款的农户实现项目的成功,一方面培养客户忠诚度,另一方面保证贷款的收回和效益的实现。围绕着如何帮助贷款农户实现项目的成功,农信社要转换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信贷授予者,而且是一个资源整合者。
首先农信社要做好产品组合营销(内部共生营销)。
目前农信社的金融品种集中于简单的资产负债业务,基本是存款和贷款业务,而且贷款投放也比较被动保守。这和商业银行丰富的金融产品无法相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金融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存贷款,也要方便的购买基金,购买债券,等等。农信社可以和基金公司合作开办基金购买代办业务,可以和保险公司合作开办保险购买代办业务,可以开通网上银行,方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银行业务。农信社要认真研究农民的金融需求,不断创新适合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产品,开办各种适合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服务项目。
其次农信社要做好多企业联盟营销(外部共生营销)。
农民是生活人,需要多种生活消费来实现他的生活价值。农信社应当结合自己的资源,研究可以满足农民部分生活价值的需求,以实现农信社的经营价值。现在各商业银行纷纷联合相关企业开展中间业务,农信社也应借鉴这种思路,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展中间业务。比如与车行联合满足农民的购买的需求,与技术单位联合满足项目贷款农民的技术咨询的需求,和保险公司联合满足农民的保险的需求,等等。
针对农民的购车需求,农信社可以与车行进行共生营销。因为中国农村幅员广阔,购买力又相对较弱,所以各汽车公司在农村的4S店比较少。农信社可以与车行联合起来,一起为有购车需求的农民提供车贷、办理购车手续的一条龙服务。农信社可以为购车意向农民提供购车信息,可以代表农民洽谈购车优惠政策。第一时间让农民了解车辆的价位和性能,第一时间让相关车行给用户做营销指导,第一时间办理车贷手续。第一时间办理购车手续。这样不仅为农民节省了时间,节约了资金,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同时为车行带来了客户,带来了效益,同时农信社也实现了中间业务的增值。
针对项目贷款农民的技术咨询需求,农信社可以联合学校、科研单位进行共生营销。科技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显示它的价值,所以各国都提倡产学研的结合。大学院校、科研单位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项目,如果这些项目都是在实验室,对科技的价值,对社会的价值都意义不大。而如果科研项目与急需技术支持的农民结合起来,使得研究更有针对性,更有实践性,更有社会性,这些科研项目的价值不言而喻。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而技术支持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要的条件。如农信社能够牵头,为急需技术支持的农民找到科研机构,大学院校,也为科研机构、大学院校找到对口的农业项目,不仅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帮助他更容易、更有效的实现价值,同时为技术单位找准了研究方向,实现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而且为自己的价值实现创造了机会。
农业生产的周期长,而且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所以农业项目的风险性比较大。气候适宜,可能农业生产情况就好,收益就好。赶上天灾,可能颗粒无收。有的农业项目今年很好,供不应求,农民加大了投入,又赶上时风调雨顺,农收很好,但又供大于需,市场行情惨淡,导致亏本,“谷贱伤农”。所以很多国家很重视农业保险的建设,通过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了农业保险的长足发展,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中国的楼市发展非常迅速,中国的住房贷款发展也非常的迅速。住房贷款不仅是购房者和银行之间的事情,还和保险公司相关,因为每位购房者都必须购买住房保险。实际上贷款的银行和相关保险公司构成了共生营销,它们都满足了购房者的购房需求,银行给购房者提供了购房的资金,保险公司为购房者提供了还款的保证。虽然购房者的住房保险属于“被迫的”,虽然购房者购买的保险是贷款银行受益。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借鉴房贷的思路,和农业保险公司,农业政策部门构成共生营销体系。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农业保险公司提供客户,让农民购买农保。农业保险公司为农民提供还款保障,实现农信社资产的保值。农业政策部门为农业保险公司、农民提供政策,保障民生,为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构建和谐农村。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共生营销模式,是农信社、相关企业、产品、和农户的共生,农信社和相关企业围绕着农户的生活价值来开发金融产品,农户在使用这些产品后会得到生活价值的实现和提高,农信社和相关企业也会从农户那里得到忠诚度和效益。
摘要:共生营销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营销概念,能让企业从顾客需求和经营资源的维度上,产品和企业的基本层面上,进一步满足顾客的生活需要,营造良好的经营生态环境,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应当运用这种先进的营销理念,做好产品的组合营销和企业联盟营销,通过农信社、相关企业、产品、和农户的共生,来更好的满足农户生活价值的实现,从而实现企业的价值和提高经营业绩。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社,价值,共生营销
参考文献
[1]、Lee Adler.Symbiotic Marketing[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6,44(9-10).
[2]、P.“Rajan”&Daniel Rajaratnam.Symbiotic Marketing Revisited[J].Journal of Marketing,1986,(1).
[3]、崔迅、袁小霞.顾客价值链探析[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05,(12).
[4]、马连福、张慧敏顾客价值营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5]、高辉新形势下农信社市场营销问题探讨吉林金融研究,2007年第5期
8.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 篇八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现状和存在问题;意见建议
一、引言
自1996年以来,我国进入了利率市场化全面改革阶段,并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的原则,逐步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及金融债券等非存款金融工具的市场利率、大额外币利率等。特别是2013年7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下限管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由各银行自主决定,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正在加快。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值得农信社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认真思考。
二、农信社利率定价能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贷款利率定价能力较为簿弱
日前,大多数县级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采取法定利率加点浮动的贷款定价方式,基层信用社仅遵照执行,大多没有定价主动权。贷款利率定价方式简单,普遍实行“一刀切”定价机制。虽然也有部分联社细化了贷款利率定价办法,实行差别化管理,但没有考虑贷款资金成本、风险补偿等因素,没有科学具体的定价浮动标准,在定价前虽进行简单测算,但缺乏事前细致的调查分析、事中科学的研究、事后运行效果的跟踪反馈,极易产生利率定价风险。同时,受自身定价能力欠缺影响,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普遍较高。从凋研情况看,大多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企业贷款利率定价高于其他所有金融机构,因此在竞争优质客户时主要参照市场利率水平;个人贷款利率定价仅低于邮政储蓄和小贷公司,执行利率仍高于其他金融机构。
2.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不健全
一是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普遍没有设立专门的贷款利率定价部门或专门的利率定价岗位,这样就不能对贷款利率定价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二是缺乏细分贷款对象的适用标准,使得信用社只有选择一些粗线条的单一指标对贷款对象进行划分;三是贷款利率定价的趋利性较为严重,只考虑自身盈利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客户的承受能力和自身的资金成本等因素;四是对于贷款利率定价缺乏配套的监督制约机制,容易出现道德风险。
3.贷款利率定价风险意识不强
日前,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定价主要参照人民银行法定基准利率,较少考虑经营成本、贷款风险等因素。在农村贷款市场竞争尚不够充分的条件下,利率风险意识较为淡薄,即使发生因利率调整形成利率期限结构错配,也不会从利率上去找原因,易酿成利率风险。如从以前调研结果看,部分机构的贷款执行利率在人民银行多次调整法定利率后仍多年不变,始终如一。同时,不能对利率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不能定期对贷款利率风险形成评估报告,抵御利率风险能力较弱。
4.缺乏专业的贷款利率定价人才
当前,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缺乏对贷款利率定价重要性的认识,就更谈不上重视利率定价人才的挖掘、引进和培养,形成了贷款利率定价人才十分缺乏,现有的人员只能较粗放、较主观的进行贷款利率定价,不能较精细地进行科学定价和风险控制,对利率风险管理意识较弱。
三、完善贷款利率定价管理的建议
1.建全和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一是建议省联社加强对宏观利率政策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全省范围内统一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指导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稳健开展贷款利率定价工作,避免出现系统内恶性竞争,有效提高利率定价水平;二是建立严密的管理体制。各级机构通过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制定严密的风险管理规程和监控约束机制,加强对市场各种信息的收集,搞好对市场利率变化分析预测和利率风险评估,合理确定利率水平;三是强化贷款利率定价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相应检查监督制度,确保贷款利率定价有理、有据、有因、授权有度,防止人情定价、主观定价等现象产生。
2.加强贷款利率定价的风险管理
一是把利率市场化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之中,防止为追求短期效益而陷入高负债、高风险经营;二是建立利率风险防控机制。明确利率风险管理及监控规程,划分利率授权权限和责任,制定既有利于市场竞争,又有利于收益最大化的合理利率水平;三是建立利率风险信息共享机制。省联社要负责利率风险评估和防范,定期通报利率市场趋势,通报利率变动对业务经营产生的影响,引导基层联社调整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的结构,规避利率风险。同时,注重基础信息收集和积累,为基层联社提供与贷款利率定价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为贷款利率定价提供基础保证。
3.要重视贷款利率定价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基本业务技能的培訓
一是重视贷款利率定价专业人才的培养。利率市场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从日前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专业人才储备方面还较为缺乏。因此,要通过招聘、选拔等方式,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或向专业银行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利率定价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聘请有一定贷款利率定价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讲解等具体形式,深入扎实地开展贷款利率定价工作的培训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信贷人员对贷款利率定价相关指标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提高贷款利率定价总体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利率定价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琦,张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研究[J]西部金融,2009年11期
[2]陈琰,许非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问题与对策[J]南方金融,2011年04期
[3]黄玉娟,刘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若干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 篇九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给客户带来了极大方便。但是在金融服务方式日渐多样化的金融市场面前,面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愈来愈高。在这当中,如何提高优质服务是赢得客户、获得先机、拓展市场的重要手段,更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下面就农村信用社如何提高优质文明服务提出几点浅见。
一、增强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
优质的服务需要诚心。在农村信用社实际工作中,真诚的心灵在优质的服务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农村信用社每一名员工、每一个岗位的角色之一就是服务。也就是说,要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要热爱农村信用社,要以社为家。要时刻记住:服务千般好,微笑第一招。重视服务理念,树立“服务第一、客户第一、信誉第一”的思想。信誉高于一切,信誉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信合员工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搞好服务,“社盈我荣、社亏我耻”,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把优质文明服务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二、加强服务窗口建设,树一流服务形象
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树立“四优”的窗口形象是关键。一是优雅言行。要求员工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讲究语言艺术,语气亲切、礼貌,在使用电话办理业务、接受客户咨询时语气平和,坚持使用文明用语,做到统一着装、挂牌上岗、优质
服务。二是设立便民措施。要在营业室柜台外应配备沙发、座椅、老花镜、验钞机、笔、饮水机等便民措施。三是“四心”服务。信用社员工要时时刻刻尽最大努力想客户所想,提供实实在在的“四心”服务,即接待客户热心、回答问题耐心、处理问题细心、解决问题诚心,达到热情礼貌、耐心周到、业务精通、办事利索,让广大客户感觉到其他金融机构办不到办不好的事,到信用社就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办理。四是优美环境。各营业窗口达到统一服务规范标准、统一形象设计、统一标识。办公用品墙上挂件摆放整齐,做到“四净三无”,即地面净、墙壁净、门窗净、桌椅净;无灰尘蛛丝、无纸屑垃圾、无堆放杂物等。
三、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员工的素质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石,决定农村信用社服务水平的高低和竞争能力的大小。农村信用社应逐步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的培训教育体系,强化员工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职责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开展上岗、在岗、转岗、晋级等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鼓励员工参加在职教育,提高员工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通过开展岗位练兵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全体员工敬业爱岗精神和奉献精神,讲职业纪律、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不断提高信合员工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的金融服务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金融服务的要求。
四、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打造服务精品营业网点
各营业网点要按照“布局合理、形象统一、安全达标、设施齐全、服务优良”的要求,外观形象标准,让客户到每个信合网点都有“天下信合是一家”的认同感,同时配套落实监控、防弹玻璃等安防设施建设,让客户产生安全感。同时各营业网点要相应配置自动柜员机(ATM机),实行24小时对外服务。
10.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 篇十
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管理者的重视,企业文化在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农村信用社企业精神,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以人为本,全面、准确地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企业文化建设要树立人本管理观念,人本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作用的发挥,把尊重、关心、理解、爱护员工,促进员工价值的实现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人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最终实现员工自我管理,达到管理与被管理没有明显界限的目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职工的文体活动,对英模先进的表彰、各种金融服务的格言、口号等,更重要的是用精神(感情)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职工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的需求,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又是一种管理理论。从管理要素的角度来说,现代企业的管理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设备、资金、原材料等硬件的管理;一类是注重人的意识、思想、精神及其行为关系的“软”管理。后者即为企业文化的范畴。企业文化理论强调企业中人、财、物的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人处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企业文化更强调企业精神,即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动力。
二、以突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为基点,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优势
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主要为“三农”服务,机构网点遍布城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经营管理水平,情况千差万别,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同人群的经营思想、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管理风格各不相同,从而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就有很大差别。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如:海尔集团的服务理念:顾客永远是对的。也就是说,顾客的需求是没有错的,那么,企业永远都要为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就要围绕“农”字做文章,要把农户利益放在首位,研究农户的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开发多种金融产品,满足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培育自身的客户市场和黄金客户群。同时,要在方式方法上突出自身个性特征进行创新和独到的操作,把创新性和独到性统一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
三、以经营管理为载体,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员工共有的群体意识,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企业的发展进程就是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企业文化与经营
管理密不可分,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单纯的精神文明建设。如果企业文化建设不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所产生的企业文化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根植于每个员工的头脑中,成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因此,任何将企业文化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分割开来进行孤立建设的做法都是失败的。
四、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逐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伴随着企业的兴衰起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经历产生、发展、成熟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农村信用社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其生存与发展都要受到来自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企业自身无论是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看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企业文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不断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调整充实。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水平、综合实力、市场信誉、全员劳动者素质等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方成功企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也经过了数十年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培育和形成企业文化需要企业发展的相当一个历史阶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构建企业文化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结合本地实际,循序渐进,分步推进,切不可急功近利。
五、以培育精神文化为核心,全面加强农村信用社形象建设
目前,农村信用社把企业形象建设作为构建企业文化的突破点和切入点,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其理由:一是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操作起来不便把握,而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看得见,摸得着,便于操作;二是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面对众多的金融机构,林立的营业场所,农信社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客户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三是企业形象能够凝聚人心,企业整体形象越好,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就越高,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凝聚力。但是形象建设不能等同于企业文化,这是因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有其内在的要求和构成要素。目前,理论界对企业文化要素的构成倾向于“三要素”学说,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又称企业理念,是企业的价值体系,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处于核心地位。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在外部受到法律的规范,在内部受各项管理制度的约束,这种规范和约束就形成了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企业文化以物质为载体,主要指社容社貌、建筑设施、各种产品设备和服务等方面。企业文化的各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物质文化是外在表现。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调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位一体地协调发展。其中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农村信用社管理者只有自觉地培育精神文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理念,让理念之光普照企业,产生明确的主体意识,在企业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赋予企业深刻的存在意义,以此来规范员工的企业行为,才能使广大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精神文化这一核心的辐射作用下,使企业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体现在企业理念之中,以此来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公众的认同,提高信用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农村信用社和谐、健
11.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内控管理 篇十一
一、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对于内控管理的重视不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形形色色的金融机构都开始出现, 这样, 农村信用社的存在和发展空间就在不断减少, 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村信用社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这样, 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内控管理, 很多人能够注意并重视起来;同时, 农村信用社从我国成立之初就开始存在, 多年的发展使得信用社内部管理缺乏创新和改变, 而内控管理作为相对较新的管理方式, 很难获得信用社工作人员的重视。总的来说, 对内控管理的重视不足是目前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
2. 内控管理人员的能力不高
内控管理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的水平, 进而影响到整个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在我国农村信用社中, 一些工作人员, 特别是那些年龄相对较大的工作人员, 很多都不是通过考试等选拔方式进入的, 这些人具有丰富的农村信用社经验, 这是他们工作的优势, 但同时, 他们的工作方式也相对落后, 对于一些新兴的管理方式, 他们的接受能力不强, 而事实上, 这些人却是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工作的主要人员。此外, 内控管理人员能力不高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比如很难灵活的掌握内控管理的精髓, 很难充分利用内控管理实现农村信用社的迅速发展。由此看来, 内控管理人员的能力不高也是目前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3. 内控管理缺乏有效的机制
农村信用社的内控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是瞬间就可以完成的, 所以说, 内控管理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机制。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来看, 这种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还是非常缺乏的。一个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 能够科学的为农村信用社的长久发展、风险应对等基本问题提供合理的帮助, 同时, 机制的建立也可以大大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内控管理效率。总之, 内控管理机制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内控管理和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这种机制的缺乏是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的现实意义
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对于整个信用社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 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的意义主要有:
1. 有效的约束管理者的行为
内控管理最直接的作用对象就是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员。不能否认, 目前在农村信用社中仍然存在很多腐败现象, 作为金融机构, 腐败是发展中的一个大忌。通过内控管理, 信用社中的很多工作就会透明化, 这样就减少了黑暗交易等助长腐败的行为;同时, 内控管理的实行, 管理者的工作也要有人进行管理, 也就是说管理者不能处在绝对的领导地位而没有约束, 这样, 管理者在行为开始前就会多些思考。所以说, 内控管理的运用可以有效的约束管理者的行为。
2. 提高信用社风险应对能力
信用社作为金融机构, 自然无法摆脱金融风险的干扰, 而有效的内控管理则可以提高信用社的风险应对能力。比如, 内控管理在运用过程中, 会对会计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 这样, 财会人员的工作会更加谨慎小心, 同时, 出现的财会错误也会及时被发现进而及时解决, 这样, 由于财会等内容带来的风险就会大大减少;此外, 内控管理还会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活动进行管理来减少风险的发生。总之, 内控管理对于提高信用社风险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的建议
面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的现状, 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内控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保证内控的有效运用, 比如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使内控管理人员掌握更多内控管理知识;其次是要建立起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 通过机制的运行实现内控管理的科学运用;再次就是要明确内控管理的目标, 不能盲目的运用内控管理, 内控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如果盲目应用很有可能带来相反的结果。
四、结束语
内控管理在今天的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合理的运用内控管理将为农村信用社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竞争力。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色金融机构, 作为农业大国, 农村信用社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今天,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各种金融机构迅速崛起, 这都为农村信用社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进行研究, 进而找到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办法, 为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策略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徐敏, 扬中元.加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管理建设之浅见[J].金融经济, 2006, (6) :152-153.
12.浅谈强化农村信用社文明服务 篇十二
文明服务是所有服务行业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金融工作的员工,农村信用社服务水平高低体现的是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的高低,孕育着农村信用社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员工的精神风貌,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是一种品牌。我自认为农村信用社作为面向三农的特殊金融服务业,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信用社发社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措施,从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态度、服务环境等方面入手,狠抓优质文明服务,形成“大服务”的格局,才能提高优质文明服务的整体水平。
一、充分认识服务内涵,是文明服务的动力
我们在与其他专业银行对比时,总是归结为结算手断落后、管理体制不完善、员工文化水平不高等等因素,是的,这是一方面,但我们能和其他银行一样做的好的是服务,要让第一位员工充分认识文明服务内涵,要充分认识优质文明服务的好坏体现着一家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的高低。
农村信用社构建文明服务时要培养员工要有爱岗敬业的服务精神,要有以服务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要有无私奉献、团结奋进的互帮互助和艰苦奋斗的务实精神,这种有
行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可以使农村信用社员工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从而充分发挥这种服务文化的激励作用。
农村信用社文明优质服务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引导职工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以社兴我荣,社荣我荣为服务理念,以信誉第一、优质服务、廉洁守法为职业道德规范标准。确立和完善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树立客户第一、主动服务、整体服务的观念。文明优质服务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从领导到员工,从一线到二线,从经营业务到内部管理,从社里到社外,都要相互配合协调,使信用社的经营目标转化为人的自觉行动。
文明服务是联系顾客的纽带。农村信用社要随时以客户为中心,调整自身,服务要从单纯经营金融产品转移到维护和加深与顾客的联系上,仅仅重视满足顾客的需要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客户需要背后复杂的各种因素,只有紧紧抓住维护与顾客的关系这一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高质量、多样化、特色服务,满足顾客多层次需要,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不仅农村信用社直接服务的对象是顾客,与农村信用社服务有制约关系的部门,甚至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员工都应视同为顾客。农村信用社在处理与顾客的关系上,应树立大市场、大客户的意识以及“服务是一个全过程”的概念。构建新型社企关系,对制约与顾客关系的因素进行协调管理,增强客户的稳定性,没有良好的服务作保障,即使
一时被拉过来的客户也可能会跑掉。优质服务就是信誉。
二、强化服务意识,是文明服务的前提
要全面动员,深入发动,大造声势,宣传优质文明服务。优质文明服务关系到信用社形象,因此,要必须做到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对内通过集中考试、突击检查、模拟测验、集中培训等形式,督促员工熟练掌握优质服务的内容;对外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分步实施,责任到人。对文明服务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制订阶段性目标,联系自身实际,进行细化和充实。对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做到人员定岗,用具定位,操作定型,服务定时,努力实现井然有序的工作秩序。
完善机制,严格考核,公开标准,奖罚兑现。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使服务行为规范化、制度化。要结合本社实际,建立严格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制订和完善严格的岗位规范、各项业务的具体服务标准和业务操作规程,同时将有关经营管理、业务操作、内部管理等规章制度,按专业分工进行系统完善、整理和汇编,并要求全体员工对本职岗位每项操作规程熟记会背,熟练规范运用。做到每天从接待第一位顾客到送走最后一位顾客,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有统一、详细、明确的标准,使每位员工接待顾客有礼、有节、有度,处理
业务规范、快速、准确,让顾客感到和谐、友爱、温馨。
搞好服务是事关农村信用社社会形象,影响农村信用社各项经营活动的综合性工作,因此农村信用社每个机构,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要相互支持、鼎立配合,增强服务意识,顾全大局,发挥整体功能,努力提高全区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高超技能、优美环境,是文明服务的基础
优质文明服务要取得质的飞跃,关键是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培训和强化管理,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员工的高素质创造出优质服务的高水平。培训教育的方式很多,如:对全体员工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位员工懂得,我的言行代表着农村信用社的形象,没有客户就没有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发展,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本职岗位上奉献一份光和热,自觉维护信用社的形象和荣誉,使优质服务上一个新台阶;强化规范礼仪培训,举办规范化服务礼仪培训班,组织员工对礼仪知识、文明用语和举止仪表等进行规范化培训,实行集中式、正规化、全方位的强化训练,并在全区农村信用社范围内推广;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服务效率。进行上岗培训和岗位练兵,定期进行考核及专业技术比赛,要求员工业务上做到“好、快、准、严”,达不到标准不能上岗。通过严格的技能培训,使员工学会业务操作的技能,熟练、准确地操作各种业务;以柜面服务为突破口,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优质文明服务为内容的活动,如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开展比学赶帮超等劳动竞赛等;搞好合规建设,开展金融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的培训,增强员工法制观念,使每位员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治社,依法经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典型引路,组织员工对优质文明服务工作的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以增强感性认识,取之所长,补己之短;组织爱岗敬业、服务奉献的演讲比赛,颂扬员工努力开拓、勤勉敬业的高尚风范;推广以员工星级管理为核心的规范化服务。通过对柜台人员“德、能、勤、绩”的考核,授予相应的星级。实行“挂星上岗、以岗定酬、星薪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积极营造优美、舒适的服务环境。农村信用社网点密布,方圆几百平方米就会分布着好几家农村信用社网点,人们自然把眼光对准那些环境舒适优雅的营业场所。农村信用社外观的亮丽自然而然地给顾客一种安全感,让人看到农村信用社有实力,因此,营业网点要依据规范化服务标准,对营业室内外进行净化、美化,在外部形象设计上应追求鲜明、统一的风格,以起到无声的宣传作用。
四、创新服务方式、增强电子化结算功能,是文明服务的关键
为适应企业、个人金融意识不断增强的需要,各家银行
陆续推出了多种服务,如网上银行、储蓄通存通兑、对公业务通存通取、代发工资业务、代收费业务、ATM联网系列、商务POS终端、个人存单抵押贷款、一卡通(或一折通)、个人外汇买卖业务、电话银行服务等等。丰富的金融服务品种也是客户选择金融机构的必有的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新业务的开发,是增强业务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的需要。所以,农村信用社应设立专司新业务开发的部门,加强对市场的调查、预测和分析,研究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柜面服务是农村信用社接触社会公众最为频繁的地方,也是直接办理业务、衍生存款的地方,农村信用社好的服务形象要靠柜面服务具体体现出来,特色服务包括:延长营业时间、24小时服务、设立一米线;对特殊客户上门服务,为单位办理现金收付、转帐结息、送回单、利息清单等;为有困难的客户办理存取款业务;为军人、教师、中小学生和老弱病残者提供专柜服务;为大额存取款提供安全服务等;贷款方面推出信贷业务特快服务,选择信用等级为A级以上的企业,作为信贷业务特快服务对象,对其实行特事特办,使办理业务效率大大提高;推行客户经理制,为存贷大户配备客户经理,并为其提供存、贷、汇、理财、咨询等综合上门服务,通过全面周到的服务改善社企关系,增强吸引力,保证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支付。通过推出特色服务等服务措
施,达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目的。
五、健全监督体系,是文明服务的保证
优质服务工作要做到常抓不懈,除必须制订和落实各项制度外,还必须强化监督检查机制。优质文明服务永无止境,贵在坚持,重在落实。营业网点是农村信用社的窗口,小小窗口反映出的是农村信用社的整体面貌和信誉,客户在这里究竟得到了怎样的服务,只有通过明查暗访才能得出真相,因此,明查暗访是保证优质服务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的一个好办法。要通过组织行内人员或聘请社会监督员等多种形式,以普通客户的身份,通过看、听、查、问等方式,经常对营业网点的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进行明察暗访,并广泛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解决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范化服务标准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树立农村信用社优质、高效、快捷、安全服务的良好形象。
13.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 篇十三
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已成为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为此,笔者就山区农村信用社实际,谈谈计算机安全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山区信用社计算机安全现状
环境安全。机房基本上都配备了冷暖空调和1211灭火器,并安装了防盗门等,环境安全防范措施基本到位。设备安全。根据实际,各微机网点均配备了U电源,部分电力不足的网点还配备了小型发电机,对机房与营业室采取隔离措施,机房安装防静电地板砖或防静电保护地等,设备安全具备一定的防范能力。媒体安全。实施对纸介质资料视同会计档案保管、软磁盘采用会计专用保险柜保管等防范措施。网络安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市联社到县联社实行了电信帧中继线路为主干线路、移动帧中继线路为备用线路以及双路由器互为备份的防护措施;县联社到镇乡信用社实行了DDN线路为主干线路、拨号线路为备份线路的防护措施。信息安全。全市农村信用社实行数据大集中处理后,程序的开发、维护,路由的配置和加密措施都由市联社采用统一口径管理,从而将信息安全风险降至最低。计算机病毒。各联社普遍采用正版杀毒软件定期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查杀,落实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二、山区信用社计算机安全存在的问题
1、通信线路故障频繁,问题较多。①电信线路老化严重,经常出现数据掉包等不稳定现象,阴雨天气尤为突出。②电信线路自然灾害频发,人为损害严重。一到雨季,山区特别是高山区山体塌方滑坡严重;全市重点项目公路建设正处于高峰期;农民偷剪电信电缆等,都可能导致线路中断而致使信用社长时间停业。③电信镇(乡)程控机房机线员人少事多,常年下村维护线路,一旦机房线路、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影响信用社网络畅通。④雷击灾害严重。山区多雷雨,信用社防护难,目前采取的防范措施是:在雷雨天气及时断开通信线路和电源,停业防雷,但有时雷雨突然,防不胜防,网络设备时常被雷击坏。⑤网点故障及时维护困难。山区信用社偏僻分散、交通不便,科技人员下社处理故障无专用交通车辆,网点故障突发难以及时解决,基层人员很着急,科技人员很无奈。
2、基层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差。①密码管理坚持不力,部分柜员对其危害性认识严重不足,防范意识差。其突出表现是:密码设置规律性强,喜用易记的生日、家庭或单位的电话号码作密码。密码使用保密性差,柜员休班图简省,将自己使用的柜员号与密码交由代班柜员使用。长期使用同一密码,不坚持不定期更换。②授权管理坚持不到位,形同虚设。授权柜员私自将密码告诉操作柜员代为授权,使授权业务失去监督与控制;有的会计柜员单独为自己设置一个授权柜员进行自我授权,人为增大交易风险。③操作随意,人为增大管理难度。营业期间因事离开操作终端不临时签退,留下不安全隐患;办理业务对交易输入选项不仔细审查,经常发生帐务错乱现象;营业终了柜员不正式日结签退,致使中心无法正常扎帐;日终不按正规操作关机,致使操作系统崩溃;对打印机等电子设备使用不规范、维护不到位,致使设备常出故障。④部分社有混岗现象。由于山区信用社人员较少,重要业务岗位时常由一人兼任,即所说的“一手清”,内部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
3、联社计算机业务内控管理十分薄弱。新系统上线前,信用社只有储蓄业务纳入计算机管理,由于业务比较单纯,其计算机业务内控管理主要依靠科技部门履行职责。新系统上线后,信用社全部业务均已纳入计算机管理,仍然依靠科技部门来履行内控管理等职责将十分困难,而相关职能部门总是以计算机业务不熟不由,在内控管理中各自为政、相互推诿,致使基层信用社计算机业务疏于管理。
三、搞好山区信用社计算机安全的对策
1、狠抓科技管理,突出安全防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管理和领导,县级联社要从“三个到位”上做文章,首先是领导机制要到位。要把科技管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将科技管理和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单位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自上而下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其次是制度落实要到位。建立健全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业务部门和科技部门要互相配合,自觉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为各项业务规范操作、实现“零差错”提供制度保障。第三是监督检查要到位。县联社要组建由业务、科技、稽核、保卫等部门组成的计算机安全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计算机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制度不落实、执行不
到位的严肃处理,有效防范计算机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案件的发生。
2、加强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计算机安全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各级联社要积极加强员工计算机安全教育培训,根据不同的侧重点,从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教学方式入手,强化员工安全操作及管理意识。市联社要利用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县联社科技人员进行政策
和政治理论、科技管理技能、安全防范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县联社要针对基层员工日常业务中暴露出的问题,结合市联社有关管理制度及业务操作规范,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其培训重点应放在:①容易出错业务交易的办理,新型业务交易的办理,错帐冲正、帐务调整等业务的办理等等,规范员工从业行为,堵塞业务差错漏洞,防范和化解交易风险。②用因密码管理不当、忽视授权管理、操作随意、混岗现象等引起的经济纠纷和经济案件,通过幻灯片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警示教育基层员工,转变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密码管理与授权管理原则,严格按各岗位职责要求办理业务,人员偏少的机构要加强事后监督力度和管理责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③加强电子设备维护技能培训,减少因设备操作不规范、维护不到位引起的设备故障。④介绍金融行业科技创新新业务,激发员工学习兴趣,拓展金融科技知识,培养金融创新理念。
3、整合资源,防化并举,确保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
(1)、防雷保护势在必行。从近几年的网络运行情况来看,雷击灾害在山区信用社尤为突出。雷击一般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在放电处直接受到的雷击称为“直击雷”。建筑物的避雷设施就是防止直接雷击。山区信用社陈旧营业用房较多,一般没有安装防雷设施,周围更无安装有防雷设施的高大建筑群作保护,因此补充安装避雷设施很有必要。感应雷:又称间接雷击,雷害侵入的途径有:①电源馈线侵入②信息传输通道线侵入③地电位反击,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的雷害一般由感应雷击产生,防止感应雷击的方法通常是安装防雷保安器。根据保护设备的特点和雷电侵入的不同途径,防雷保安器分为两大类:①通信接口防雷保安器②电源防雷保安器。信用社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安装适用于自己的防雷保安器,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由于基层联社受信息所限,望市联社加强此方面的调研,为基层信用社筛选推荐电源、信号防雷等经验丰富的安装厂商。
(2)、与电信部门友好协作。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信用社计算机业务得以正常办理的生命线,计算机网络畅通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信部门。联社科技部门要积极主动与电信业务、技术部门搞好协作关系。联社主要负责人要加强领导,经常与电信部门保持业务上的热线联系,快速解决双方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市联社也应敦促重庆市电信公司加强对山区电信老化线路的改造工作,确保线路质量稳定、可靠。
4、推行全员科技战略,提高整体科技素质。为了解决科技服务需求日益增强而科技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县联社可在辖内信用社选出一批具备一定的业务及设备故障维护能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业务骨干作为科技协管员,在辖内合理分配,包片到人,责任明确,以此解决因联社科技人员不足或交通不便造成对基层网点故障维护不及时等矛盾。推出以联社科技专管员为核心、信用社科技协管员为补充的科技工作分级负责管理模式,对联社科技专管员实行内部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和科技工作评估制度,对信用社协管员实行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培养科技、业务中坚能手,提高全员科技素质。各县联社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出台《科技协管员管理办法》。与此同时,市联社要落实专人分别负责基层联社的技术、业务指导,并选择部分基层联社作为重点监测对象,特别是要对边远山区联社进行重点指导和监测,及时解决和反馈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断对业务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为了搞好科技管理工作,各级联社应解决科技人员工作中必备的联络设备及费用,在交通车辆等方面给予应有的支持与倾斜。
5、明确部门职责,适应计算机业务发展需要。农村信用社实现数据大集中后,县级联社各部门除履行原定职责外,还应补充完善新的管理内容:一是科技部门要加强金融业务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加强员工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推行电子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加强办公自动化网络向辖内网点的普及使用与管理,加强网络、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障新系统在辖内网点正常运行,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计算机病毒侵入。二是财务部门要加强新系统财务核算和管理,即财务、非生息资产、股金及有价单证的管理,按市联社制定的系统业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规范,组织会计核算,加强科技内控管理和制度建设,防范和化解交易风险、支付结算风险等,杜绝财务违规行为和差错事故发生。
14.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 篇十四
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现状
(一) 利率定价简单粗浅, 利率杠杆作用弱化
1. 对构建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比较肤浅。
实际操作上简单化, 片面化。没有意识到利率定价权的回归, 其本质是进一步激发企业内部活力, 真正确立其自主经营地位, 充分参与金融市场竞争, 促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把自主利率定价权狭隘地理解为成本与利差冲抵后确保盈利的自主权利行为。普遍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简单化的一浮了事, 严重忽视了利率在金融与经济活动中, 乃至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杠杆作用, 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机制概念。思维陈旧, 观念滞后, 对央行推行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建设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实务操作层面, 限于被动接受和配合, 在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利率定价机制方面, 又存在着重当下轻长远的短视现象, 远未形成清晰的认识和先进的理念。利率浮动“一刀切”和“一浮到顶”的现象较为普遍。
2. 利率定价机制不健全, 定价目标模糊。
目前农村信用社均制定有相应的存贷款利率管理办法, 对存贷款利率定价也实行了差别化区分。但是, 利率一般都采取了基准利率+浮动幅度, 甚至是简单的成本加减定价方法。尽管简单明了, 便于掌握, 易于操作, 但其定价依据有失偏颇, 过分倚重成本要素。显而易见地缺乏对客户群体、信用评级、资金用途、产业政策、行业状况及其项目营运状况、资金使用情况、使用效果等一系列因素的细分、考察、评估。也没有在上述基础上对利率定价模板进行研究与分析, 建立起事前调查、事中监督、事后反馈评价体系。因此定价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测算方法上, 不能把自身资产负债、经营效益等内部要求和当地经济运行和资金供求状况、市场价格、行业平均利润率等外部要求综合考虑, 在利率定价的灵活性和约束性两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契合, 不能完全体现成本、效益和风险匹配的原则。不仅背离了利率市场化的初衷, 还在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完备的现实中, 让利率市场化异变为掠去客户利益的便利行为。
3. 着眼于实现自身利益, 致使利率水平普遍偏高。
利率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相适应, 应充分考虑物价、劳动生产率、经济景气、产业现状等因素, 还要与客户的综合情况相适应, 如拥有的资产、经营状况、项目的境况以及贷款在发放过程中的风险程度等诸多因素, 充分体现“高风险高回报, 低风险稳收益”的原则。但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 在很大程度上利率均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浮30~50%, 整体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2~3个百分点。着眼于追逐自身利益, 忽视了“三农”经济的属性及特点, 忽视了信贷资金在农村经济活动中对生产要素的引导作用, 不仅无益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还局限了农村信用社自身的营运空间, 不利于长远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凸显出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挑战
(一)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固有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带来了挑战
放宽利率控制, 利率必将成为货币市场上各金融主体之间的竞争手段。对农村信用社而言, 就会面临扩大市场份额 (即扩大规模) 优先, 还是增加盈利优先的发展战略选择。在金融实务操作中, 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使得扩大规模与保持盈利之间相互平衡, 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面对实力雄厚的国有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身处弱势产业领域, 服务于弱势客户群体, 加之自身在人才、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等处于劣势地位。实现规模扩张必然要经受优势金融机构的挑战。而一味维持高利差, 片面追求盈利的做法, 更会造成贷款客户群体的流失, 使生存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直至难以为继。
(二) 利率市场化对尚未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农村信用社的制度挑战
尽管农村信用社也经历了与农业银行脱钩分离、恢复合作性质、建立“三会 (董、监、理)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一系列动作, 但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相比, 依然存在产权模糊、权责不清、制度缺失的问题。一是在利率市场化后, 以行政区划属性为主的广大农村信用社, 面对千差万别的“三农”情况, 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利率管理体制和利率定价机制。没有统一的利率定价管理部门专司利率形成的调查研究、分析精算、反馈评估、纠偏校正职能, 造成贷款利率定价缺乏科学的利率预测和定价体系。二是缺乏富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利率定价专业人才。利率定价简单粗浅, 利率管理缩水为简单的利差管理, 难以实现科学的风险控制和操作。与此同时, 这种简单粗浅的资金定价, 又不能客观的反映真实的信贷供需状况, 屏蔽了不同客户群体差异化的信贷需求信息, 不利于开发提供新的信贷产品, 满足多样化的信贷需求。不利于进一步拓展营运空间, 扩大经营规模。三是同一种信贷产品, A社与B社的利率执行标准都不统一, 各自为战, 主观性、随意性较大。造成内部互斗, 不仅丧失了市场竞争合力, 还造成了竞争成本的增加。
(三) 利率定价思维和做法形成惯性, 对金融市场风险缺乏敏感
农村信用社长期处于无市场竞争的农村信贷卖方市场, 皇帝女儿不愁嫁, 坐等顾客上门, 利率我说了算。有惰性的习惯信贷方式致使利率风险意识逐渐淡化, 即使因利率调整形成利率期限结构错配造成损失, 也不会从利率制定方面去寻找原因。当出现利率敏感性缺口时, 唯一措施是吸收新增存款填补缺口, 易酿成利率风险。缺乏对利率变化趋势的预判, 不能依据经济环境变化情况定期对利率风险评估研判, 因利率与资金错配带来的市场风险将会更加突出的表现出来。
三、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 以反映信贷资金供求关系为着眼点建立利率定价体系
一是按贷款对象所属行业, 贷款期限方式、抵质押物与担保、信用记录、承受能力及其可变现资产等, 结合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产业政策、行业景气、产品市场前景等, 匡算出各要素权重, 加总形成完善的利率形成体系, 为科学合理的利率定价提供依据;二是建立权责对等的利率定价权限制度。基层信用社和客户经理处在农村信贷工作的第一线, 熟悉客户情况, 便于开展事前调查和事中监督, 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利率定价过程中作用。三是利率定价要以历史经验数据为参照, 将历年的各类贷款规模、利率水平、贷款违约率及违约损失等数据信息, 加以收集整理、归类分析。并参考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价方式和利率水平, 参考资金拆借市场与民间借贷等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数据信息。要注重对历史风险数据的价值, 使利率制定涵盖相应的贷款风险。四是试行利率定价听证制度, 将广泛社会成员对利率的预期引入到利率定价之中, 增强利率制定的社会参与度和透明度。优选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成员参与听证, 参考他们对利率的意见和建议, 修订校正存贷款定价模板, 使农村信用社制定的执行利率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
(二) 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要在利率定价机制构建中发挥督导作用
人民银行要加大窗口指导的力度, 从宏观层面适时发布信贷资金定价指引。引导农信社在所属经济区域内, 参考总体利率水平和农民客户的实际承受力, 建立科学灵活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引导支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 逐步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从根本上实现科学的信贷资金定价。基层人民银行要加大利率指导工作力度, 严密监测农信社利率形成与执行情况。确保贷款利率制定有据, 授权有度, 执行有序, 防止人情利率, 主观定价等现象产生。
(三) 为农村信用社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
1.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重点解决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鼓励建立专业涉农信用担保体系, 设立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担保机构。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保险业务, 提高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可采取多方投资入股、农民互助合作、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结合、政府扶持等多种形式, 建立多层次的农业、农村、农户的保险与再保险体系, 在面临各种灾害时及时得到经济补偿, 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
2. 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财政扶持。
处于绝对弱势的农村与农业和相对弱势的农村信用社, 亟需给于必要的扶持。在利率市场化后, 农村信用社的客户群体仍分布在比较低效的农业产业。要保证农村金融与农业农村的同步发展, 除继续完善目前的涉农贷款财政贴息、担保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外, 还要对农业产业和农民给予贴息、担保, 用财政手段来引导农村信用社到农村开拓金融服务业务, 增加“三农”贷款的积极性。同时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对重大农业产业项目提供有效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志刚.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分析.维普收藏.《中国金融》.
[2]汪柱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与管理.《金融与经济》.
[3]谭慧敏.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云南财经大学》.
[4]郭娜.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商情:财经研究》.
[5]陈彧.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厦门大学》.
[6]李寿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
[7]张慧平.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研究.《金融经济月刊》, 2012 (03) .
[8]刘新宇.基于利率市场化分析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复旦大学》.
15.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 篇十五
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行业,风险总是与生俱来并且与收益相伴相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和经营环境的日趋复杂,各种隐性的风险隐患始终存在,不得不引起全体员工特别是高级管理层的高度正视。
现就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控的应对措施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要想减少客户违约的机率,防控信用风险,首先要做到“擦亮眼睛、扎紧篱笆”。相关人员要做到忠诚履职,不辱使命。对客户事前调查、事后检查等都要详细、全面、客观、公正,不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被花言巧语攻心、不被小利小惠熏心,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防控信用风险的必由之路。其次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让自己有能力发现问题、化解隐患。目前有一小部分员工工作效率不高,学习能力不强,疲于应对日常事务,或对新的业务规则不懂也不学,以经验习惯代替规章制度,或重业务指标完成情况,轻风险管理知识更新,对新要求新规范报怨不休,知识老化,无法适应新时期风险防控及管理的要求,无力发现隐患甚至在工作留下风险隐患,因此主动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是有效降低信用风险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执行力,防控操作风险不能只靠转发文件或者联社检查处罚,这些可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我个人认为真正起作用的一是操作者本人的职业操守,让主动合规、自觉合规的意识与习惯成为每个
员工的信仰;二要靠科技力量支撑,充分发挥日常监控的作用,让一切操作都在有效监督中进行;三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违规成本,让有意违规者不敢轻易违规,这里所说的违规成本不仅包括经济处罚、通报批评、个人积分等常规手段,更应包括提拔、考评、工资绩效分配倾斜等方面的具体落实。
三、应对市场利率风险的主要途径是要做到知己知彼,适时调整,灵活应变。即要能够准确判断国家的政策走向,又要全面、及时了比如,解竞争对手的动态,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利率定价水平,确保竞争优势。同时还要根据客户的经营项目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有效安排短期及中长期贷款的比例,避免客户短贷长用,长期占用信贷资金却又只能收取较低的利息水平,形成资金成本与收益倒挂的现象。
四、整合全省农信社系统资源,加强行业内部的资金横向调剂,用好用足资金,加大资金营运的灵活性,提高资本生息水平;协调好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用好农业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涉农资金入社率等办法均可以有效防控流动性风险。
五、防控法律风险的措施,归根结底,一是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二是按章办事,按规定流程操作,不偷懒、不越权、不打人情牌;更重要的是不能心存侥幸,不可自作聪明乱打“擦边球”。
六、防控科技风险关键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心和毅力。只有学会了,搞明白了,才能知道风险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防范。
总之,做好案件风险防控工作除了要有相关制度进行规范约束之外,更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了,规章制度才不至于成为摆设,才能做到依规操作、自觉合规、主动抵制违规行为,自觉贯彻“四眼原则”,营造合规守纪氛围,案件风险防控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推荐阅读:
浅谈防范农村信用社的会计风险11-01
对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10-27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10
农村信用社如何让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08-17
农村信用社监管07-26
重庆农村信用社10-08
农村信用社贷款审批08-12
农村信用社面试真题09-10
农村信用社理财业务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