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交通换乘中心的思考

2024-08-07

关于城市交通换乘中心的思考(8篇)

1.关于城市交通换乘中心的思考 篇一

关于加快扬州中心城市发展的思考

马树生

摘 要: 面对国际资本转移的新特点和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新态势, 扬州要在苏中率先崛起, 有必要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而推进扬州江都两市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扬州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中心城市;路径;一体化

一、加快扬州中心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亦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概念, 使人们对城市带动区域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世界经济现代化史也表明,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面对国际资本转移的新特点和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新态势, 以及区域竞争的新特点, 扬州要在苏中率先崛起, 应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突出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

1、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适应新经济增长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正逐步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 高新技术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 技术和知识在生产要素中的作用越来越显重要。相应的, 国际资本流向也从六、七十年代以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为主转向重点开发人力资本。城市作为区域生产、流通、服务、人力资源培育、对外交流、创新等的中心, 聚集众多的人力资本, 在吸引外来资本、发展新经济等诸多方面要明显优于周边地区。城市尤其是具备完善现代服务功能的城市, 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从江苏的情况看, 各市的中心城市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 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方面, 要明显优于周边县(市), 当然更优于广大的农村。当前, 就地区的整体发展环境, 特别是发展新经济而言, 扬州要明显逊色于上海、苏南地区。面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和地区间的激烈竞争, 扬州市应通过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打造一流的园区, 增强自身吸引外来投资、吸引高新技术项目的竞争力, 进而推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2、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推进沿江大开发的需要。去年7 月份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新特点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发展新态势, 从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 适时地提出了沿江大开发战略。沿江开发可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内涵: 一是围绕沿江岸线的开发, 重点规划发展用水量大、运量大、吞吐量大的如化工、港口、物流、造船、能源等产业, 可称为狭义沿江开发;二是沿江地域的开发, 主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状况, 围绕中心城市发展, 培植、推进沿江区域未来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如纺织、服装、汽车、电子、机械等, 称为广义沿江开发。我们要从长江三角洲向世界制造中心迈进的大背景来分析沿江开发。江苏沿江固然适合布置大用水量、大吞吐量、大运输量的产业, 但并不意味沿江产业应以此为特色(如化工), 沿江开发应更多地考虑现有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本和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并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的产业, 而这些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沿江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因此, 结合园区建设, 加快扬州中心城市发展, 推进县级城市和中心镇建设, 使扬州能更好地接受产业转移, 有效推进沿江大开发。同时通过合理布局城镇, 也可有效避免苏南地区在实施工业化过程中曾出现过的城镇和生产力布局过于分散带来的问题。

3、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应对区域竞争的需要。2000 年7 月, 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江苏城市化发展战略, 苏南、苏中、苏北各市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 突出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 如苏州撤并了吴县市、淮安市实施“三淮一体”发展战略。面对长江三角洲新的竞争态势, 2002 年上半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又提出进一步加快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

都市圈建设步伐, 其实质是加快三大经济圈的建设。从实际辐射影响来看, 苏中地区与苏北盐城、淮安两市的不少区域某种程度上“游离”于三大都市圈之外, 而这一区域拥有1 000 万以上的人口, 有必要建立对该区域发展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城市。扬州地处江苏中部, 素有苏北门户之称, 现在随着润扬大桥、宁启铁路等即将建成和开通, 扬州的交通区位优势将再次凸现;扬州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吸纳就业人口和对外辐射带动能力较强, 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已达70 多万;扬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 发展城市资源丰富。面对新一轮发展竞争, 扬州是被“边缘化”, 仅成为南京都市圈或苏锡常都市圈的“卫星城市”之一, 还是发挥好现实与潜在优势,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 成为未来苏中、苏北这一区域的经济中心, 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发展战略问题。

4、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发挥城市规模经济效应的需要。研究表明, 就城市的基础功能而言,150 万左右人口规模的城市能较好体现现代城市经济的规模效应, 应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形式。扬州辖区有人口470 多万, 其中市区人口近110 万, 建成区人口70 多万, 发展中心城市余地和潜力还很大。但中心城市的发展不应是那种“摊烧饼”的方式, 通过简单区划调整, 将大片农村地域划入城市, 或将在地理上明显分离的两地从行政区划上归拢到一起, 通过扩大人口、面积来发展城市, 而应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 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质态, 增强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 使得城市能更好集聚外来要素, 更好地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和辐射,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扬州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布局路径选择

当前, 如何迅速做大做强扬州中心城市, 存在一个发展空间布局路径选择的问题。“一体两翼、带状组团式”作为扬州城市长期的总体发展模式已基本确立。近年来市政府突出西区开发, 一批重点工程如润扬大桥、西北绕城公路、火车站、会展中心、博物馆等相继开工, 城市西区地价和房地产节节升温, 城市的框架拟扩至西北绕城公路, 可以讲, 不久的将来西北绕城公路以东的扬州西区肯定会成为扬州中心城市的一个新兴组成部分;与此同时, 东区的建设也在积极推进, 东部的广陵产业园、湾头镇、杭集工业园正逐步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面对急需做大做强, 下一步中心城市是继续西进, 穿越欠发达的西部农村地区, 向仪征方向发展, 还是挥师东进, 与近在咫尺的江都实行一体化发展, 最终实现“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是有待深入思考的现实课题。

1、中心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分析。

打开扬州交通图, 我们可以发现: 宁通高速公路、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围成的近300平方公里矩形地域, 已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一个扬州未来城市轮廓。这个地域包含现有的扬州城区和江都城区, 境内大道纵横交错, 宁启铁路横贯东西;古运河、京杭大运河、廖家沟、芒稻河四大水系南北向穿越境内;四周高速公路环绕, 对外交通四通八达。

从空间布局上看, 扬州城市呈现东西向带状分布的特点: 一是北部生态风光带, 从西向东依次有蜀岗—瘦西湖国家级旅游风景区、竹西公园、茱萸湾公园、凤凰岛, 可构成未来带状城市的后花园,同时向北可延伸开发邵伯湖;二是中部商业居住带, 从西向东依次是即将兴起的西区、扬州开发区、古城区、城市东区、新兴的湾头镇, 蓬勃的杭集镇, 再向东便是江都市区;三是南部的园区产业带, 沿宁通高速公路从西依次为邗江工业园、扬州经济开发区、广陵产业园、杭集工业园, 再向东则为江都经济开发区, 可形成扬州城市未来的工业走廊。这种带状分布极有利于城市未来的发展, 今后可进一步规划、保护、利用。同时, 区域向南、向东均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向南可拓展成城市的沿江产业带, 向东可同江都形成一体化发展, 现有的矩形区域在近期内可为扬州中心城市提供足够的发展和拓展空间。

2、中心城市继续向西发展缺乏可行性。从扬州西站到仪征约23 公里, 虽然近年来扬州加大向西发展的力度, 一批重点工程投向西区, 在短期内可能还将继续增加向西区的投入, 但扬州同仪征两市相融合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从投资能力和动因来看, 目前市委、市政

府明确将沿江开发作为扬州未来发展的一大战略而提出, 投资的重点将会向沿江开发倾斜, 必将影响对其他方面的基础投入;邗江区目前已确立将蒋王、汊河、杨庙作为城市经济重点发展区域, 向南向北的发展空间比较大, 短期内无大幅度向西发展的必要性, 同时也没太大的投资能力;仪征市现已确定向西向仪化方向发展,向南加快沿江开发, 对向远离市区10 多公里处的邗江与仪征的交界处大规模投资, 并不符合仪征市的发展战略;交界处几个乡镇刘集、新集、朴席经济发展状况一般, 自身无力推进这一地带的整体城市化。据估算如将两市之间建成城市带, 按城市带平均5 公里宽、每平方公里1 万人计算, 至少得有近百万人迁移入住, 根据扬州、仪征两市目前情况, 可能在近十年内都无法实现这一构想。因此,尽管扬州城市存在向西发展的引力, 如地势平坦、开发土地成本低、润扬大桥的带动效应, 但如果近十年内不能实行扬州仪征两市一体化发展, 仅将扬州向仪征方向推进, 并不利于中心城市的迅速壮大, 更不利于中心城市质态的迅速提高。

3、实施扬州江都两市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

南绕城公路和西北绕城公路的建立与开通, 将极大地改善扬州与江都间的交通状况, 两市间的广陵产业园、凤凰岛、湾头镇、杭集工业园已成为投资热点。两市的边缘距离很近, 实施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可能, 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1)有利于中心城市的迅速壮大。扬州中心城市要迅速壮大仅靠市区的力量和现有的集聚方式、速度是远远不够的, 而大市范围以外要素固然非常重要, 但地区间竞争激烈, 吸纳量不会太大, 因此有必要通过集聚周边特别是江都市的要素, 来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由于行政区划的影响, 目前, 扬州、江都两市在吸引要素上存在明显的竞争性, 互补性不能充分发挥。江都是扬州最重要的经济腹地, 经济总量占全市的21 % , 市区现有人口20 万,如实施两市“一体化”发展, 可使扬州中心城市迅速壮大, 成为真正的百万人口城市, 同时也使得扬州城市经济的发展有了丰富的潜在要素集聚源泉。

(2)有利于凸现扬州交通区位优势。从陆路交通看, 京沪高速、宁通高速是扬州陆路两大动脉,其交汇于江都市区的东部;如果未来新长铁路和宁启铁路在淮安与扬州之间连线, 其接点很可能在运河以东, 即在江都境内;而且扬州远景规则也考虑在城市东部再建一座跨江大桥。从水运看, 扬州古运河现已规划建成城内风景区, 开辟旅游项目, 不久将停止航运, 现有一大批依托古运河建设发展起来的企业将必须东迁至京杭大运河或芒稻河, 城市向东发展可更好地利用水运优势, 而且其本身也是利用长江资源、推进沿江开发的一种方式。从未来空运看, 随着经济的发展, 扬州在未来有必要争取建设机场, 如争取建设南京都市圈第二机场, 那么最有可能的地方将会是江都东部地区。这一带距南京禄口机场150 公里以上, 可服务至南通、盐城、泰州三市甚至更大的范围, 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 实施“一体化”有利于更好地凸现、利用交通区位优势, 有利于对外宣传。

(3)有利于弘扬扬州城市的传统特色。

湾头镇的茱萸湾、太安镇的凤凰岛和廖家沟是我市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地, 可建园林、开发水上娱乐项目,或发展观光农业。开发这一带生态资源, 一方面可提高城市生态人居环境质量, 另一方面可更好地体现、弘扬扬州城市“水”、“绿”等特色。

(4)有利于营造两市双赢的发展态势。江都城市已具备一定的规模, 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 但同扬州城市相比, 无论是知名度, 还是城市服务功能、对外吸引力方面都明显逊色于扬州。通过两市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 完善公共设施, 优化产业布局, 促进要素相互流动, 推进资源共享, 必将为两市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5)有利于更好地带动高邮宝应两地发展。

扬州城位于整个扬州大市的南部, 对北部的高邮、宝应两地的辐射有限, 通过扬州江都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 可从客观与心理感觉两方面大大缩短中心城市到高邮、宝应的距离, 从而增强辐射、带动效应。

三、扬州江都两市一体化发展的构想

综上所述, 扬州中心城市要迅速做大做强, 推进扬州与江都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已成为现实选择, 如何推进, 本文试作如下构想。

1、统一规划, 优化整体布局。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不仅是规模的扩张, 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以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 更好地接受国际、国内产业资本的转移, 适应新型的区域竞争。两市实行“一体化”发展, 如仅仅是把扬州、江都的规划分别向东、向西延伸, 直至接壤, 这样无疑不能很好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 相反可能由于管理的混乱而产生不应有的“城市病”。实施一体化发展首要的是统一扬州与江都市区的规划与管理, 按照一个城市发展的要求加以规划。

(1)要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一个协调组织, 负责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 在规划布局上要注重城市带状发展的特点。在推进两市城市一体化发展方面要注重制度创新, 营造双赢发展态势。

(2)要优化区划布局。

根据城市带状发展特点, 可考虑以杭集工业园为依托, 连同霍桥、李典等地, 新设立一个区, 加快中间地域的发展, 同时要重新审定江都市现有的发展规划。

(3)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扬州与江都之间有四条大河, 水网密布, 开发潜力极大, 同时这一带也是南水北调的东部取水口, 开发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2、加大投入, 改善东部投资环境。

作为一个整体城市发展, 还需要大量的基础投入。在交通基础建设上, 一是尽快完善江阳大桥及湾头的延伸路段建设;二是可在扬州大桥和江阳大桥中间再规划建设一座大桥, 连接文昌东路, 进一步改善扬州江都之间交通状况;三是在湾头规划建设一条高标准的南北向大道;四是尽快改善城东及运河沿线的交通状况, 以适应古城区沿古运河企业的搬迁。在产业布局上, 结合区划调整, 重点加大、加快杭集工业园和广陵产业园投入, 使之迅速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在服务设施上, 可以考虑广陵区政府东迁;加快东部新区设立;兴建一批大型居住区、商务中心、娱乐文化中心, 迅速提升人气。目前部分投资者已意识到扬州城市东部投资价值, 新东方等一批投资项目已率先落户这一区域。

3、完善服务, 整合中心城市功能。

当前要重点在服务整合上求突破,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现代服务的优势: 一在项目审批服务上, 统一审批标准、统一收费标准, 使江都企业直接享受市区企业的“国民待遇”;二在金融服务上, 重点推行同城结算, 降低资金流动成本, 促进资金相互流动;三在信息服务上, 加强彼此的新闻宣传报导, 在上网服务、有线电视、通话服务上实行同城待遇, 取消市际间通话附加费用;四在交通服务上, 尽快增加公交线路、班次, 积极争取取消两市间过路费的收取, 促进两地的人员交往和商品流通;五在人员流动上, 取消人才流动的一切障碍, 做好养老、失业保险的对接工作;六在民生服务上, 统一居民的水、电、气收费标准, 优化体育、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

根据科斯定理, 当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 无论初始产权如何分配, 通过交易都可达到效用最大化。我相信, 在扬州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 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作用, 通过机制创新, 充分调动两市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两市一体化发展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关于城市交通换乘中心的思考 篇二

浅谈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中客流换乘的方式

以我国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为例,从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地位、作用的角度,分析和论述城市综合交通及轨道交通规划中,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线路衔接、客流换乘的必要性.

作 者:欧建国 Ou Jianguo  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43 刊 名:铁道勘察 英文刊名: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年,卷(期): 36(3) 分类号:U239.5 关键词:城市综合交通   轨道交通   交通规划   交通枢纽  

3.关于城市交通换乘中心的思考 篇三

打造中心城区文明和谐交通

——对宜春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考宜春撤地设市特别是2004年第五届全国农运会以及连续三届月亮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后,中心城区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交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赢得了广大市民认可,2006年还被国家公安部、建设部评定为全国“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目前,宜春中心城区拥有道路总长度224.51公里,总面积434.65万平方米,形成了“三纵四横一环”(“三纵”即宜春路、东风路—高士路—高士北路、明月路;“四横”即中山路、秀江路、袁山路、宜阳大道;“一环”即外环路)的城市主要道路交通网络。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五年倍增计划的实施和中心城区的扩大,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再次显现出来并日益突出。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宜居城市”,尤其是当前又开始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如何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显得非常迫切而重要。

一、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时空界定

当前,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主要是在某一时间,通过局部路段、局部道路交叉口的拥挤堵塞反映出来。

1、从时间上来看,集中表现在三个时段:①职工上下班时间。②中小学放学时间。③节假日时间。

2、从空间上来看,突出体现在“一江两岸”往来的行人和车辆过桥难、过路难,具体说来是“一桥、二转盘、三校门口、四交叉路口”等堵点上。“一桥”即宜春大桥;“二转盘”是指中山路与明月路交汇处的东门转盘、中山路与宜春路交汇处的西门转盘;“三校门口”是指一小、二小和一中(宜春中学南校区)三个学校门口;“四交叉路口”是指中山路与东风路交汇处的青龙交叉路口、宜春路与袁山路交汇处的苏瓜塘交叉路口、高士路与袁山路交汇处的潭前交叉路口以及明月路与袁山路的交叉路口。

二、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因素很多,至少有四种因素不容忽视。

1、市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市民养成教育缺失。近年来,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与交通现实相比仍显淡薄;交通文明素质不高,行人、司机违章较多,与现代文明交通的要求相距甚远。比如行人不走人行道和斑马线,随意乱穿马路,司机随意停车、违章掉头等现象。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导致道路拥堵,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成为城区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车辆保存量增速过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位用车、家庭用车、商务用车等机动车辆保有量迅速增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迅速增加。2008年中心城区每百户居民拥有摩托车30辆,比2007年增长5.0%;每百户居民拥有电动自行车37辆,比2007年增长19.9%;中心城区小轿车保有量14267辆,比2007年增长25.6%。相对而言,城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跟不上机动、非机动车辆增长速度,造成了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老城区路短街窄,不少小街小巷的改造仍未完成,部分断头路仍未打通,道路容量严重不足,城区交通集中在少数干道上,中山路、东风路、袁山路等部分主干道交通压力过大;现存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多数没有配建相应的停车设施,公共停车场严重短缺;一些道路交通配套设施不全,如东风路、中山路上的少数斑马线暗淡不清,“城西邮局—比一比超市”人行道斑马线在隔离栏内,交通标识小而弱,交叉口信号灯留给行人的时间短暂,中山路、东风路等主干道路上防护栏少,且没红绿信号灯,中山路特别是中山路与明月路交汇处晚上路灯暗,行人安全得不到保障等。

3、公共交通发展存在障碍,交通出行方式有待优化。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车辆虽然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但由于公交设施用地严重不足,95%以上的公交站建在主干道路上,有的与对面公交站相邻太近,有的过于靠近大商场,严重削弱了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从而造成商业区或狭窄路街车辆的拥堵。同时,由于交通线路分布不尽合理,公交车节假日人流高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营运时间较短,无形中降低了公交对市民的吸引力。此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的便民化程度不高,公交司机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出租车车容车貌不清洁,车内环境脏乱差,也降低了市民乘坐公交的热情。目前,中心城区市民公交出行比例不到15%,出行工具仍主要依赖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自行、小轿车等,交通出行方式有待优化。

4、交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交通秩序亟待整治。道路交通管理力度不够,交通秩序有待提高,表现在:挑担、板车摊贩占道经营现象突出;行人在机动车道行走,横跨交通隔离栏的现象比较常见;机动车辆随处停放、乱停乱放,机动车强行超车、强行并线行驶,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与机动车辆争道现象较为普遍;摩托车主不戴头盔,摩的非法载客现象仍然存在;在红绿灯管理上,对机动车辆的管理较为严格,而对行人、自行车或电动自动车管理过松。当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密度非常大,并纠缠在一起时,处理违章成本大,交通执法者更多倾向于选择不处理或少处理,市民毫不顾忌违规,导致交通拥堵恶性循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三、几点建议

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寻找突破点,既从时间角度将交通高峰时段错开,用时间赢得空间,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又从空间角度对混合交通进行分流,以空间换取时间,缓解交通需求压力;要立足现状,放眼长远,既在短期内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又在长期内把解决交通拥堵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抓实抓好。

1、突出重点,着力加强市民养成教育。人是道路交通“人、车、路”三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也是最主动的要素。提高市民的文明交通素质,是改善道路交通状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一是要普及道路交通知识。开展送交通知识活动,将道路交通知识读本、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手册送进社区,送进学校、送进企业、送进单位。二是要开展交通养成教育。采取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交通安全宣传,使交通安全入脑入心。建议不定期地利用节假日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向市民散发交通安全提示卡、交通安全书鉴和交通事故图片等宣传品,或者由社团组织发动义工进行现场引导,现场教育。三是要定期进行交通曝光。抓住当前创建宜居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的大好时机,利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对违反交通法规的人和事进行曝光。四要开展其他方面教育。如开展全民交通安全劝诫教育,强化对交通参与者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诚信教育等,提高市民的文明交通素质。

2、突破难点,着力推行公交优先战略。国内外文明交通城市的经验表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前提之一,也是破解道路交通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建议大力推行“城市公交优先”战略,将公交发展成为市民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并在全市倡导礼让公交的良好风尚。一是要根据城市居民区的布局和人流聚集情况,增加公交车辆,优化调整和适当延长公交线路,以适应城区空间的拓展,方便市民,减少空乘率。如开通“秀江路—卢洲东大道—袁山路—320国道”环形公交线路,将4路公交车与19路公交车合二为一等;二是要改造公交停泊站点,以平安路与环城南路交汇处的公交站为样板,结合公交实际需要,对城区所有公交站台再次进行科学设置,该拆的拆,该挪的挪;三是要在节假日时间缩短公交班次间隔时间,延长公交夜间营运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乘车需求,建议将4路公交车线路晚上延长半个小时,方便下浦街的居民夜间乘车;四是要在新建道路时设置公交专用线,使“公交优先”理念得以真正体现;五是要提高公交行业管理质量,规范出租车市场秩序,为“城市公交优先”战略推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3、找准盲点,着力完善道路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中心城区交通的重要因素。缓解交通拥堵,必须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把城市的远期道路交通规划和近期综合交通治理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二是要加快老城区小街小巷改造步伐,打通断头路,修建青龙立交桥,缓解老城区道路交通压力;三是要充分考虑家庭小轿车的扩大需求,加大广场、停车场等市政工程建设,尤其在新辟道路、新建大厦时要把停车场纳入规划建设之中;四是要继续拆除城东(中山路与明月路交汇处、卢洲大道与钓台路交汇处)、城西(中山路与宜春路交汇处)三个交通转盘,改设置红绿灯进行交通管理;五是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增设交通隔离护栏,增加和扩大交通标识,增加人行道红绿灯,修复摄像头,刷新、改设斑马线等等,切实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

4、把握特点,着力抓好城区交通管理。城市交通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文明交通、和谐交通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实现城市文明交通、和谐交通目标,关键在于管理。政府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积极探索交通管理的新模式、新手段。一是要结合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努力实现交通管理进社区;二是对复杂交叉路口进行改造,减少冲突点,实行主要交叉口交通渠化管理;三是建议借鉴香港等城市先进管理模式,对违章的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辆违章一样予以经济处罚;四是建议参照温州的做法,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根据工作性质,将部分单位上午上下班时间推迟15—20分钟,以减轻城区上下班高峰时间的交通负荷;五是增设路口电子警察装置,充分发挥无言警察的震慑作用;六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购置添加测速仪、酒精检测仪、移动电子警察等设备,推进交通管理手段现代化。

4.关于城市交通换乘中心的思考 篇四

尊敬的校领导:

教育部提出,按照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服务国家的总体要求,新建一批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跨学科重点研究基地,推动跨学科研究,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

为更好地发挥石河子大学的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聚焦兵团城镇化建设中的城市文化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推进高校与兵团城市在文化发展领域的合作,以扎实有力的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拟申请成立“石河子大学城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该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第一,开展兵团城市文化发展系列研究;第二,携手兵团城市,共同开展兵团城市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第三,策划编撰兵团文化系列图书;第四,组织承办“新疆城市文化发展论坛”。

在中心运行和管理模式上,拟借鉴北大战略研究所的成功模式,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建议张安军同志任该中心理事长、主任;李泽龙同志兼任该中心副理事长、副主任;校内依托政法学院、文艺学院、兵团干部培训学院和经贸学院。

中心经费主要来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委托项目经费。

中心所需科研人员和办公人员采取全员聘任制和课题负责制,发生费用从课题经费中列支,毋需学校承担。

发起人:张安军、李泽龙

5.关于城市交通换乘中心的思考 篇五

各县、区政府,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城镇化水平偏低、城市规模偏小、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我市经

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目标,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竞争力为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加快壮大中心城市这一主线,加强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管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发展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切实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努力把××*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富庶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休闲圣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原则。坚持规划优先、规划先行,加快构建新型城市体系,推进城乡区域规划一体化,深化各项专项规划,加强各类规划衔接,优化区域人居、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等布局,创新区域规划编制管理体制,提高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确保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综合性、权威性。

——坚持统筹协调原则。处理好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认真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把推进城镇化与优化城乡经济布局、调整城乡利益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乡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城市,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坚持改革创新原则。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思路,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新区、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联动推进土地、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综合配套改革。

——坚持突出特色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科学确定城市性质,建设特色城区,发展特色产业。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注重历史文物古迹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创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城市。

——坚持主城区与小城镇建设兼顾原则。处理好扩大主城区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关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适度扩张主城区,同时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建设小城镇,通过小城镇建设把城乡紧密结合起来,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

三、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培育港口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壮大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构建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确保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0亿元、财政收入15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年均提高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等目标,并力争有较大的突破。

——中心城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空间,到2013年实现城市区控制面积达3351平方公里(包括三区、两县)、户籍人口达198万人、城镇化率达50%以上。完善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初步形成富庶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特色。

——小城镇建设水平逐步提高。逐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发展壮大城镇经济,走集约化、生态型发展的路子,建设一批重点镇和中心镇,到2013年初步形成功能较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

四、工作重点

(一)构建中心城市发展格局

1.搞好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工作。着眼于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城镇群区域发展,本着区域和城乡统筹、以人为本以及生态优先的原则,启动编制××*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科学合理确定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体系,同时对中心城市空间及产业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实施中心城区“西移北进”两大主体战略,向西部滨海地区和内陆纵深地带扩展,4+2”大都市区,拉大中心城市发展框架,完善城区功能,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生产要素聚集能力。

2.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按照“4+2”组团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行政区划。

3.加快新区建设进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

市功能定位和用地布局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位筹措资金,启动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北戴河新区的建设进程,使之成为继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之外的河北省第三战略增长极。

4.加大县城规划建设力度,提升县城建设发展质量。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高水平编制县城规划,合理安排空间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布局产业园区,实

现园区建设与县城发展相互协调。要立足滨海地区的协调发展,以建设卫星城区和未来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为目标,强化与其他四组团的交通联系和产业分工,壮大经济实力,扩大城区用地规模,提升县城品质。卢龙县城和青龙县城,要以龙城工业园和县城工业园为依托,尽快形成产业与人口的集聚效应,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力度,加强与滨海地区的交通联系,力争早日建成××*市域中、北部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城镇。

(二)推进产业聚集

5.按照“发挥优势、合理布局、分类指导、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依托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具备一定条件的产业聚集区,积极谋划一批较大的产业聚集区,有序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在支持产业基础好、具有知名品牌并形成较大产业规模的乡镇设立产业聚集区。凡新建或搬迁企业原则上全部进区。

6.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围绕壮大中心城区,发展中小城镇。到2013年,全市产业聚集区主营业务收入1600亿元以上。加速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重点培育12个产业聚集区,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以上2个,即××*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产业聚集区;100亿元以上4个,7.着力建设“五个一批”。按照 “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产业定位,围绕打造以旅游业为统揽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休闲旅游、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以重型装备、汽车零部件、船舶修造、高速铁路设备、冶金专用设备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建设一批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旅游业聚集区;建设一批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建设一批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的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提升一批以玻璃、粮油食品加工等为主的传统产业聚集区。

(三)合理调整土地用途

8.调整基本农田布局,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按照“4+2”都市区的布局构想,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将基本农田从未来发展的中心城市建设用地中调出。同时,按照中心城区(4+2组团)的发展规模,重新核定建设用地指标。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9.完善配套支撑条件。加快中心城市通信、水、电、路、气、污水及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城市发展的需要。努力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壮大中心城市建设相协调,城镇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心城市发展相配套,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五、政策措施

(一)理顺行政管理体制

10.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提升镇街办事服务中心和招投标中心建设水平,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监管调控机制。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梳理整合创新经济扶持政策,创新建立综合考评制度。尽快理顺北戴河新区管理体制,研究探索在北戴河新区设立国土、环保、规划分局,按照中心城区的管理办法,实行对整个城市规划区土地使用和各项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统一配置城市资源和基础设施,实现整个中心城区的统筹协调发展。

(二)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11.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适时调整户籍政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促进人口的集聚和合理、有序流动,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凡已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父母、子女,自愿在城区落户的,均准予落户。政策扶持的重点是引进人才和投资者,以此推动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鼓励智力移民、投资移民,对外来投资者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的人才,允许其本人、配偶、父母、子女随调、随迁。设立“人才集体户”,凡愿意到城市市区工作或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允许先落户后就业,其户口可直接落在公安机关设立的“人才集体户”,到各县(市)工作或创业的,其人事关系及档案可以由市人才交流中心代理。

12.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向城区集聚。鼓励农村居民到城区购房并落户。凡在市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人均耕地少于0.2亩(含“城中村”),或累计被征用土地已达到实际面积的60%以上,或2013年前计划征用土地达到前述比例的行政村,依法撤销村建制,并按有关规定建立社区居委会。撤村后,5年内可继续享受适用于农村居民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就业、社会保障、就医、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市区居民同等待遇,并承担相应义务。

(三)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管理

13.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切实加快社会保障水平“同城同待遇、城乡均等化”的进程,力争到201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五大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联动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巩固和提高城镇“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水平,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困难救助和就业帮扶,发展慈善事业。加快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加大普通商品房、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开发建设力度。

(四)加大投融资力度

14.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融资力度,通过服务承包、管理合同、租赁、bot(建设—运营—转让或移交)、bt(建设—转让或移交)、特许经营、boo(建设—拥有—运营)、股份剥离(民营化、股份化)等各种方式,吸引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人资金在内的一切社会资金以及外资,用于城市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集中供热、供气、公共交通等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可以通过拍卖或协商的方式出让给具有资格的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打破地方、行业、部门和国有企业垄断,全面放开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经营和管理市场,促进竞争,提高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

(五)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

15.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在现有城市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从体制上、源头上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着重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统一、规范、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16.全面实施综合行政执法。加大在市区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力度,要以市区城市管理为突破口,将与城市管理有关的行政执法职能进行调整综合,按照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原则,通过撤并执法机构、调整职能等方法,将有关部门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职能相对集中,由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统一行使。对尚未纳入综合行政执法管理的部门的执法职能和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能,结合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以及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整合归并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职能,成熟一块,纳入一块,逐步将现有的市场管理以及其它适合综合行政执法的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能纳入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行使,全面实施综合行政执法。

17.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坚持以整治带开发、带建设、带改造、带保护、带管理,不断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城市形态、街道建筑、自然人文景观、城市道路、城市河道、城市产业和城市管理的有机更新。加快实施“三年大变样”工程,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到2013年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有较大提高。科学实施城市亮化美化工程,推进“城区立面”更新美化,整治和规范市场秩序、交通秩序,着力解决“脏、乱、差”等问题,进一步改善城市街容市貌。

(六)加快城中村改造,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

18.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因城市规模扩张而带来的“城中村”、“城郊村”改造问题。改造的核心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就业多元化、保障社会化、管理社区化,推进农村村委会向社区居委会转变,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变,农村经济组织向城市经济组织转变,农村村落向城市社区转变。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和“改造、整治、控制”的思路,编制城中村改造整体推进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中村改造,把城中村区域改造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协调、社会文明、管理科学的现代化新型城市社区。

19.妥善安置农村被拆迁人员。对农村被拆迁人员,鼓励其采取货币化安置或公寓式安置的形式。实行公寓式安置的,在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选址、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并实行社会化的社区管理。其建设用地按成本价出让。安置面积应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分档处理,农户可自主选择等面积安置方式或按人均面积标准安置方式。选择等面积安置的,等面积部分按成本价优惠出售,超出部分按市场价出售;选择按人均面积标准安置的,人均面积标准以内的部分按成本价优惠出售,超出部分按市场价出售;单人户未达到安置房最小户型的,按最小户型提供住房,现住房面积或人均面积标准以内的部分按成本价优惠出售,超出部分按略高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

(七)着力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

20.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抓紧编制全市小城镇规划。推进镇村规划编制,完成重点镇及规划中心镇控规,实施集中迁并村规划,完善新民居示范村规划,探索城乡建设用地统筹途径,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实施机制。2009年确定重点发展的小城镇体系,2010年基本完成重点镇的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统筹小城镇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既要体现特色,又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突出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这个主题。2013年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完备、集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镇,镇区人口规模达到2-3万人。逐步把重点镇建成对农村起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镇,全市初步形成主城区—中心镇—农村的梯次结构。加快组建镇级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改变小城镇规划建设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的现状。

21.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制定和实施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明确市、区、镇三级政府权利和责任,规范建设项目提出、建设和管理流程。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着重支持道路、供水、供气、园林绿化、垃圾处理、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促进供水、供热、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畅通城乡人流、物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优化线网布局,改善行政村“村村通班车”状况,提高城乡客运班车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公交快速直通。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采取将相连的几个镇捆绑,向社会发包,委托专业管养单位管理的办法,加强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的管养。实施扩权强镇、新民居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工程,积极开展新民居试点,年均提升城镇化率1-1.5%。

22.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均衡发展。落实和完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六、组织领导

(一)充分认识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发展,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关键和突破口,是探索我市科学发展的一项综合改革和实验。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精心规划,分步实施,抓出成效,确保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

(二)建立协调机制。市政府建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加快主城区建设的协调机制,进行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本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市城乡建设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各区县也应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实行统一领导,专人负责。

(三)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委员会的作用,保证城镇化发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建立城镇化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城镇化评价体系。

全市上下要形成合力,加快城镇化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大局。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确保城镇化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oo九年十二月十日

6.关于城市交通换乘中心的思考 篇六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按计划到2015年,东丽区城市化率将达到95%以上。随着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民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维护自身权益意识等逐步增强,对社区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居民的新期待,张贵庄作为中心城区,如何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宜居环境的改善,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群众性团体、民间组织的作用,建设和谐社区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一、社区管理服务的现状分析

张贵庄街地处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位于东丽区中心城区,东至外环线与丰年村街相邻,西连河东二号桥,北靠京山铁路,南接新立街崔家码头。街域面积2.88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余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一是管理机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止目前,街辖18个社区居(家)委会,现有工作人员145人,由居干、劳动协管员、大学生公益岗和街下派干部四部分人员组成;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站2个,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促进了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二是管理与服务人员结构不断优化,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街有社区专职人员145人,协警140人,保洁员150人,义务巡逻队600余人,楼栋长1130余人,社区服志愿者5120人,与社区签署共驻共建协议的单位达20余家,已初步形成由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共同组成的社区服务队伍。三是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不断扩展。社区服务内容涉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优抚救济、公共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社区治安、环境治理、住房保障、法律咨询、消费维权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四是新型社区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建立。由政府和居委会独自提供社区服务的传统格局有所改变,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居委会、社会企事业单位、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局面正在形成。五是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近年来,区政府加大了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设施了“白、亮、净”和“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在11个社区推行了准物业管理,实现了全日制保洁,社区面貌明显改善,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明显增强。

但是,社区服务的水平与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第一,社区管理体系不够科学。目前在社区管理乃至政府的组织体系中没有一个权威部门充分调整、安排资源,条块分割形不成合力,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社区职能定位不够准确。一方面,各行政职能部门仍然把社区当作基层行政部门,社区居委会行政化、机关化现象严重,社区自治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居委会承担物业管理和各职能部门无人管、不愿管,又不得不管的大量工作,不堪负重,社区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第三,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一方面,60%的居委会基础设施不达标,功能单一,总体水平不高;另一方面,社区内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利用,社区服务工作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居民群众的需求。第四,缺乏社区发展战略规划和一系列社区发展配套政策,社区发展的方向、目标不明确。

二、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构思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坚持“共驻共建”,动员驻区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实现横向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效益双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既要整体推进,又要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促进社区建设的均衡发展。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特色明显”的生活共同体。

(一)突出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管理与服务

加强社区就业管理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中心作用,建立社区内失业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申报认定等动态管理制度,提供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咨询。核实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协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收集、发布就业信息,开展职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通过提供就业再就业咨询、再就业培训、就业岗位信息服务和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等,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新增就业人员提就业服务。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协助调处辖区内劳动争议。

加强社区救助管理服务。眼睛向下,关心社会基层和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抓民生之本、解民生之急、排民生之忧。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他们的就业及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采取特困救助、临时救助、专项救助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社区救助服务。进一步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

加强社区助残养老管理服务。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快老年和助残公共服务设施、应急服务网络建设,为居家的孤老、体弱多病和身边无子女老人提供各种服务。动员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优抚对象、残疾人及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

加强社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服务。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重点,实现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大力培养社区卫生服务技术和管理人员,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保证服务质量。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保障功能,推进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疗机构协作,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机制,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方便化和家庭化的卫生服务需求。

加强社区文化、体育、教育工作管理与服务。发展面向居民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便民读书、阅报、健身等活动场所。加强对社区休闲广场、演艺厅、棋苑、网吧等文化场所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调动社区资源和力量支持和保障社区内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提高居民素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活动,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学习服务体系。

加强社区安全稳定工作管理与服务。健全社区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防、平安建设联防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社区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区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健全社区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推行司法调解进社区,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居委会在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社区、把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管理和帮扶,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深入开展打击“黄赌毒”和传销等工作。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增强居民法制观念,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三级管理服务体系,推行“以房管人”,依托社区楼栋长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逐步实现流动人口的居民化待遇。

加强社区环境工作的管理与服务。以建设现代化宜居中心城区为目标,深入开展社区居民做好街巷保洁、爱国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教育,增强居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继续搞好社区“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化工程,为居民群众营造文明、整洁、和谐的生活环境。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集中治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全覆盖、无缝隙、高效能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社区环境综合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突出对社区基层组织体系的管理与服务

完善居民自治组织。坚持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带动社区居民民主,完善居民民主选举制度,保障居民群众的选举权;完善居务公开制度,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完善居民会议制度,保障居民群众的参与权;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组织居民有序开展监督评价活动。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保证社区居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使社区居委会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组织。指导和监督社区内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探索网上论坛、民情恳谈、社区对话等有效形式,加强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评估和监督。

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服务的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同时,加强引导和管理,使其在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监督下有序开展服务。

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积极动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优化志愿人员结构,壮大志愿人员力量。指导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使志愿者本人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指导志愿组织和志愿人员开展社会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再就业服务,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

(三)突出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式的创新

成立“社区管理委员会”或社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该组织隶属区政府直接领导的综合协调部门,其主要作用:负责研究制定社区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出台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理顺“条块分割”的工作关系,明确园林绿化、房屋修缮、市政公共设施等的管理权属,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执法权限和范围;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组织协调、推动落实、检查指导各项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协同共建的强大合力。

强化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一是严格按照标准配置社区工作用房和社区公益性设施,并将此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社区发展规划。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使用,应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及所在地街道办事处的意见。未按规划要求建设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不能通过验收。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要根据规定将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交给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使用管理。二是整合区各部门在社区拥有的公共设施与资源,统一为社区居民服务,积极推进社区“日间照料、老年大学、康复中心”等形式多样的“一站式”特殊服务,提高为社区及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三是提高社区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最大限度实现社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形成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网络。全面支撑社区各项工作实现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提升社区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加大社区综合执法力度。充分发挥区综合执法局、房管局、市容委、环保局、建委、工商局等执法部门的作用,加强对社区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容市貌、社会治安、房产物业、市政实施、外来人口等方面联合执法和综合管理的效能。

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对社区建设的分类指导,研究制定和谐社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编制《社区管理明白手册》,将“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特色明显的生活共同体”的和谐社区管理目标逐一量化。研究制定管理办法,改进完善评估方法,丰富创建内容,拓展创建渠道,努力实现创建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努力实现党建工作共创、思想工作共抓、社区服务共办、社区治安共防、社区环境共治的良好氛围。加强创建活动的推动落实和监督检查,注重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发挥先进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我街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拓宽选人渠道,优化人员结构,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社区工作者,不断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及聘用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积极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试点。

(四)健全对社区公益事业投入体系建设

加大财政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投入。将街道办事处工作经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人员培训,社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等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方面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的机制,逐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对社区组织开展的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力量兴办的微利服务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适当赋予街道办事处经济职能,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以减轻财政投入的压力。

完善社区财力的保障机制。推行社区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凡属各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不得转嫁给社区居民委员会,凡依法应由居民委员会协助的事项,应当为居民委员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凡委托给社区居民委员会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7.关于经营城市土地的思考 篇七

一、思路决定出路

经营城市土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增强和提高城市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载体的承载能力,也就是说,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经营城市土地的终极

目标。从这点出发,文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是正确的,特别是路易维尔成功案例,对我市中心城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目前,××中心城区有8000多亩现量土地可开发利用。经营城市土地是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如果简单地“以地生财”,单纯追求土地资产价值,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会导致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继而使城市功能退化。比如,过度实施房地产开发,必然受到人气指数、经济指数和社会指数的严重制约,也就会导致城市做不大,经济上不去,人气旺不起。因此,经营城市土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推进。文中提出“以土地换人气”,就是一条很好的思路。土地怎么换人气,我认为将城市土地划分若干功能区,对不同的功能区实行不同的开发政策。对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功能区,实行最大的优惠政策供应土地,有的甚至可以零收益或零价供应,以吸引投资者投资,做大做强城市功能项目;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则应按市场价格供地,保证政府经营城市土地、建设市政工程有必要的资金支持。这就像卖蛋与孵鸡的关系。卖蛋,政府可以得到收益;孵鸡,政府没有即期收益,但城市有了下蛋的鸡。也就是说蛋要卖,鸡也要孵,但必须优先孵鸡,这样才能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和壮大。

二、努力创造留住人的条件

城市人口的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二是外来人口的进入;三是流动人员的增加。这里重点谈谈外来人口的进入。外来人口进入主要是依托经济载体从异地进入城市就业的人口,从××中心城区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这些人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要把他们留住,归根结底要让他们安居乐业。安居,建议给这些人提供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政府出台政策,科学规划,让这些人买得起,住得起,留得住,这叫做用住房留人。用住房留人运作方式,可考虑政府规划、市场动作、中介公司管理,也可以让企业享有住房建设和管理权。当然,这种模式虽可以解决从业人员住房问题,但这些人尚未实现从企业人向城市人的转变,企业状况直接决定这些从业人员的去留。因此,由市政功能解决他们的住房,他们就可以在本地相关企业中流动,也形成企业劳动力的竞争态势,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有志自主创业的人员有了居住保证。安居是乐业的基本条件,有了基本的居住条件以后,一般不会轻易离开居住地。还有一种是乐业留人。乐业,这就要求一方面千方百计做好安商、亲商工作,轻赋薄徭,优化创业、乐业环境,让更多的企业家把企业做大做强,以提供更多地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为这些从业人员提供城市配套服务,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包括教育、医疗、水电、燃气、户籍管理等服务项目。

三、产业、品牌带动是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8.关于城市交通换乘中心的思考 篇八

各乡镇党委、政府, 各园区党工委、管委会, 市委各部委办局, 市各委办局院行,市各群众团体和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提升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 根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 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 2010‟ 27号、省 民政厅、省委组织部等十部门联合转发民政部等十部门 《关于 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 管理工作的意见》(苏民基„ 2005‟ 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 我市实际, 现就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 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围绕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要求, 以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 增强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为核心, 以弘扬先进文化、促进基 层民主、发展社区服务管理、强化社区保障、丰富居民群众生 活,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 施, 确保用二年时间, 把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成为社区 管理的新阵地, 服务居民的新窗口, 和谐社会的新载体, 力争 打造一批全国、全省和谐示范社区。

二、功能定位与建设标准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是社区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活动 的主要阵地,是为居民群众提供文化、卫生、教育、娱乐等公 益性服务的重要平台, 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 工作。为此, 我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要具备 “六室三站二 栏一校一厅一场所” ,建成集“两委、养老、健身、娱乐、医 疗、阅读、培训” 等功能于一体, 有统一的标识、统一的外观、统一的功能, 建筑面积不低于 450平方米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 中心。具体设置可参照下列标准: 六室

1.社区工作办公室

(1实行一站式办公, 建筑面积不少于 40平方米, 按其 职责分工相应分配使用, 有一套办公设施, 包括办公桌椅、电 话、文件资料柜等;(2 有齐全的台帐资料, 包括 《基层党组织工作记录簿》、《社区居委会工作记录薄》、《民主理财、居务公开记事簿》 以 及规定需要登记的台帐资料,管理规范;(3有醒目的标牌,包括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公共服 务站牌子。2.警务室

有 1名社区民警 2名专职保安驻警务室办公, 有必要的办 公设施,建筑面积不少于 20平方米。

3.多功能活动室

(1多功能活动室是社区干部、党员、社工、居民代表 等召开会议、开展远程教育等活动的地方。挂牌的内容为:党 员活动室、居民代表会议室、法制学校、居民学校、家长学校、人口学校、党校分校等。内设有线电视接口、互联网宽带接口, 有一套远程教育设备, 有满足活动需要的桌椅等, 并达到 “六 防”要求(防盗、防潮、防震、防尘、防雨、防雷。建筑面 积不少于 100平方米。

(2 有不少于 50种的电教片和音响制品, 确保社区开展 常态化的健康卫生、普法宣传和思想教育。

(3有活动和培训计划,有档案记载。4.图书阅览室

(1建筑面积不少于 20平方米;

(2有不少于 1000种 2000册涵盖政治、历史、法律、经济、文学、医药卫生等方面内容的图书,有 10种以上的报 刊杂志,有标准的书柜;(3有图书管理员和图书借阅制度,各社区图书阅览室 与市图书馆联动,方便居民借阅。

5.矛盾纠纷调解室(兼做小会议室、精神慰藉室 有一套会议桌椅,建筑面积不少于 20平方米。6.资料档案室

有二个档案柜,建筑面积不少于 10平方米。三站

1.综治法治工作站

(1融综治、法治、调解等职能为一体,实行一站式办 公,建筑面积不少于 20平方米;(2有独立的矛盾纠纷调解室;(3综治法治工作站有一名社区居委会负责同志专抓综 治、法治工作, 配备不少于 2名的专业社工负责社区矛盾纠纷 排查调处、特殊人群教育管控等日常工作;(4有醒目的标牌,有必备的办公设施,有齐全的台帐 资料。2.居家养老服务站

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 服务必需的设施和人员,其中用于日托的建筑面积不少于 40平方米。

3.卫生服务站

卫生服务站要配备专职的医护人员、常用药品和基本的医 疗设备, 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计生服务, 建筑面积不少于 120平方米。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条件不具备的,可在社区便捷 地段设置卫生服务站。

两栏

党务、居务等公开栏和宣传栏, 两栏原则上设置在建筑用 房之外,不少于 12平方米。

一学校(居民学校,可兼做多功能活动室 一厅(服务大厅

在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内设服务大厅, 服务内容为:党 员先锋服务、平安秩序服务、环境卫生服务、劳动保障服务、帮扶救助服务(居家养老、扶残助残、社会组织、卫生计生 服务、科教文体服务、家政服务等窗口, 并配备齐全的服务设 施,建筑面积不少于 50平方米。街道以下的社区设服务代理 处,方便社区居民。

一场所(健身娱乐场所

(1有一个健身室,配有一定的健身器材,建筑面积不 少于 20平方米;(2有一个乒乓球室,建筑面积不少于 20平方米;(3有一个棋牌室,配有桌椅、棋牌等娱乐设施,建筑 面积不少于 20平方米;(4有一个室外活动场地,配有多种健身设备。

三、职能区分与工作原则

建设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惠民工程, 需要各级党组织、各有关部门、各社会组织共同参与, 形成工 作合力。在具体工作中, 由市社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牵头, 各 有关乡镇(园区 党委政府强势推进, 各社区居委会党组织具 体

实施, 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积极配合, 指导和帮助社 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应坚持三项

原则:一是高标准规划、高要求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效能运 作的原则。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新建小区在规划 设计时,应按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标准和要求同步落实社区办 公、服务用房。已建新小区,按规划设计要求移交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凡面积不足的,要通过调剂、租赁至少达到 450平方米。原有老小区,如有条件的必须新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新建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办公、服务用房至少达到 450平方 米;如无条件新建的,采用改造、调剂、租赁等办法确保社区 公共服务中心办公、服务用房。三是突出公共服务功能原则,合理划分功能区域。

四、资金筹措与时间部署 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所需经费通过“镇(园区)主体、市补助、社会捐助”等渠道筹措。市财政原则上对新建的社区 公共服务中心每个补助 8 万元,对改造、租赁的每个补助 5 万元。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从 3 月份开始到 2012 年 12 月份结束,2011 年至少完成 80%的建设任务,2012 年全面 达标。2011 年 4 月份前,有关镇(园区)要搞好规划设计工 作,并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搞好工程招投标。2011 年 5 月份 起,全面组织实施。2011 年和 2012 年年底前,市社区建设协 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分别对有关建设任务 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市财政承担部分一次性拨给,对验 收不合格的,不再享受市财政补助,并限期整改到位。6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 区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导 工程,提上议事日程,有关镇(园区)要成立城市社区公共服 务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任组长,要靠前组织,靠前 指导,确保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2.提高工作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建设必须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平台,要严格执行招投标、质量监理、工程验收等制度,确保全市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成为“精品工程”“廉政工程”“惠民工程”、、。3.加强制度建设,有效发挥作用。有关镇(开发区)、各 有关部门要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指导建立完 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以及使用、安全等方面的规

上一篇:学生假期汽车专业社会实践下一篇:小学节粮爱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