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2024-09-16

大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12篇)

1.大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篇一

九年级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十二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

一、实验目的:用PH试纸测定两种未知溶液的酸碱度。

二、实验用品:试管(Ф15×150mm)2支、试管架、试管刷、玻璃棒2支(分别贴A、B标签)、烧杯两个(分别贴A、B标签,盛放对应的玻璃棒)、玻璃片、PH试纸、未知溶液A和B(盛于细口瓶中)、蒸馏水(盛于细口瓶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洁净纸、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分 值 得分

1、检查仪器和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1分)1分

2、用两支试管分别取两种待测溶液约2ml A、启开试剂瓶,瓶塞倒放于桌面上。倾倒完毕马上盖好瓶塞。(1分)

B、试剂瓶、试管持拿操作正确。倾倒液体操作正确,且适量(取量超过3mL以上不得分)。(2分)3分

3、取PH试纸两条放在玻璃片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滴于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颜色比较 A、取pH试纸二条,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1分)

B、将待测液正确滴于pH试纸上,并在半分钟内将试纸的显色与标准比色卡颜色比较。(2分)3分

4、作出判断并向监考教师报告结果 所测pH值误差不超过±1个pH值单位。(2分)2分

5、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洗净仪器、整理复位,擦净桌面。(1分)1分

合计 10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2.大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篇二

实验教学教学改革生物专业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中国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发展机遇和发展难题都前所未有,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是亟待我们去正视,去调研,去思考,去解决的。

生物专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部分是密不可分的。与理论课程相比,实验课程更具有综合性、直观、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高校生物化学、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等专业的实验课程单独设课,提升了实验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以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入手,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以及专业素质。

一、课程改革

高校生物专业中学生对仪器的认知程度和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大学新生对仪器认知程度不高,即使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但是从未接触过,不懂操作,不能熟练的使用。甚至到大学四年级,做毕业设计的阶段,学生的仪器使用和操作仍然问题百出。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仪器的使用是实验操作必须的能力,学生需要正确规范的使用仪器。正确使用仪器能够减小实验误差,取得正确的实验结果,而且可以避免损坏仪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以及伤害。

在大学一年级设立仪器分析课程是必要的,很多高校是设立这门基础课的。例如,東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学计划中仪器分析课程是作为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程。对大一学生设立仪器培训和专门指导有助于他们对仪器的掌握,为今后的实验课程做足准备。而且,仪器分析课程同时要有实验课程的配套,让学生及时进行仪器的实际操作,理论与操作相结合,进而完全掌握仪器的使用,那么这门课程的设立就能尽大成度的发挥效果。

二、内容改革

21世纪的人才首先要拥有创新意识,要能够用新的思维方法分析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遇到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就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特别是设计实验过程中如何选择检测方法、试剂和仪器的选择、数据分析、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如何进行验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在实验课程的内容上面进行有效的调整,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首先,仪器分析的实验课程可以从让学生先了解实验室的规模、规则、仪器的摆放位置;掌握仪器的型号、用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再实际操作到熟练使用。特别注意一些容易忽略的实验细节,例如微量移液器的正确操作,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及维护等,这些仪器的使用导师要示范规范的操作,并详细讲解。不同专业领域涉及到的仪器可以进行分类讲解,也有利于学生对某些专业兴趣的提高。

其次,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每个课程的实验课中设立1~2个综合性的大试验,在教学安排上综合多项实验内容或运用多种实验方法的实验。要求学生从查阅文献资料开始,应用所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拟定方案完成,列出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这种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思维、科研能力和创作精神,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安排这种综合性的大试验,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的运用。

陶行知先生说过,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为三种,最好的那种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即教“学”,这里的“学”指的就应该是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和独立设计实验,不仅是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要求,在现今就业困难的形势下本科毕业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创新性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考试形式

单纯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并不能完全起到效果,需要配合改革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发展完善的实验考核制度。传统实验课的考核多以实验报告形式来完成,没有正规的考试,不纳入期末成绩或者有些高校的实验课程的考核是作为理论课程总成绩的一小部分。无论以上哪种考核形式,都导致学生忽视实验课的重要性,而往往单方面下大力气学习理论知识,放松实验课的学习,其结果只能是高分低能。因此,对实验教学必须实行更加完善、科学、适用的单独考核。考试内容可以选择课程中包含的实验,也可以建立新的实验题目,主要考察内容以下几个部分:(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能否独立查阅文献,明确实验的目的;(2)实验中的基本操作规范,考察试验中的操作规范和仪器使用规范;(3)实验报告中对结果观察记录的细致及真实性;(4)讨论分析的合理正确性乃至最终能发现问题;(5)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课题设计这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可以综合平时的表现和期末的操作考试来评定。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体现在改变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的单纯接受式学习,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基本训练,规范化操作,培养好的实验习惯,要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完成实验操作,在学生无须老师提示的最佳状态下学会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结果,并把这些结果真实地记录下来,最后教师总结,补充强调实验中关键和容易疏漏的地方。

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科学竞赛。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近几年学校深化实验室建设水平,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以“挑战杯”等系列竞赛为引导,以科普类讲座及学术交流为基础,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对科研的积极性,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学术氛围,很多大学生早早地选择专业导师,进入实验室学习。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后,大部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够得到较大提高,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撰写科研论文,在研究中敢于尝试性地设计新的方案,开发新的产品,对专业方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信心。学校积极开展实验室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在2010年,在各级各类学科、科技竞赛中,共获得省级及其以上奖项近170余项,得到了历年来最好的成绩。

本文所推行的生物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应当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配合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使师生共同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并强化教师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新世纪人才。

3.大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篇三

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

一、实验目的: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

二、实验用品:试管2支、试管架、滴管2支(贴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标签)、酚酞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钠稀溶液、盛放滴管的烧杯2个、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分 值 得分

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1分)1分

2、从试剂瓶中取约2mL稀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A、持拿试管正确。(0.5分)

B、瓶塞倒放,持拿试剂瓶正确,倾倒无洒落,且无明显超量。(1.5分)2分

3、向试管中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1-2滴酚酞试液、振荡 A、持拿滴管正确(0.5分),悬空滴加1~2滴酚酞试液。(1分)

B、振荡动作正确。(0.5分)2分

4、向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溶液,边滴边振荡,直到溶液红色刚好褪去 A、持拿滴管正确,悬空滴加稀盐酸。(1分)

B、边滴边振荡,振荡动作正确,稀盐酸不过量。(1分)2分

5、向监考教师报告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实验现象描述正确(1分),并得出正确结论(1分)2分

6、清洗仪器,整理复位。洗净仪器、整理复位,擦净桌面。(1分)1分

合计 10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4.大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篇四

(考试时间15分钟)

实验E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目的1、通过本次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了解到设计实验探究的科学思想。

2、获得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3、能够理解杠杆平衡状态的基本含义。

实验器材:杠杆、支架、一盒钩码、固定在杠杆上的挂物环、弹簧测力计。实验要求:

1、会组装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杠杆安装在支架上,使其能灵活地绕支点转动,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

平静止状态,使杠杆水平静止。

第二步、先在支点左侧,20cm处挂一个0.5N的钩码,试一试需要在指点的右侧10cm处挂几个钩码,能够使杠杆再一次水平静止,杠杆水平静止后,将实验所测数据填入实验记录的表格内,将作用在杠杆左边的力,作为动力F1,则F1=0.5N,动力臂L1为20cm,F1×L1=10 作用在杠杆右侧的力为F2,F2=1N,阻力臂L2为10cm,F2×L2=10(改变钩码的位置和钩码的个数,再做一次实验,)

第三步、将支点左侧,距支点5cm处,挂3个钩码,试试看,在支点右边15cm处,需要挂几个钩码

可以使杠杆再次水平静止。待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把实验数据填入记录表格内,动力F1,F1=1.5N,动力臂L1为5cm,F1×L1=7.5,作用在杠杆右侧的力为F2,F2=0.5N,阻力臂L2为15cm,F2×L2=7.5.第四步、通过两次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知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

2结论:a、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匀速转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静止时的位置不一定是在水

平位置。

b、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附表:/ 6

实验C探究电压表的使用

一、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

二、猜想与假设: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电压时,与小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设计设计电路如右图所示。

2、从桌面上选取实验器材。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思考本实验的注意事项。

2、按右图连接好电路。

3、按正确方法、步骤进行实验。评分细则

实验B探究温度计的使用

一、提出问题: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猜想与假设:物体的冷热程度与温度计的示数大小关系如何?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设计实验方案。

2、从桌面上选取实验器材。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思考本实验的注意事项。

2、按照要求安装好实验器材并进行实验。3

五、分析与论证

六、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6

实验A探究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规律

温馨提示:

1、监考老师先把蜡烛、凸透镜、光屏的次序在光具座上排好,并调整好它们的高度。

2、告知考生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一、提出问题: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虚像时有什么规律?

二、猜想与假设: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虚像时,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如何?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思考本实验的注意事项。

2、按正确方法、步骤进行实验。

3五、分析与论证

六、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评分细则

实验D探究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说明:

1、考生除发现仪器有损坏或缺少向监考老师提出外,不得问其它问题;

2、考试时间:15分钟。

3、满分15分

4、考生只需要填写第“四”题表格中的数据,不需要回答第“一”、“二”题中的问题。

一、提出问题:

如何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二、猜想与假设: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设计设计电路如右图所示。

2、从桌面上选取实验器材。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思考本实验的注意事项。

2、按右图连接好电路。

3、按正确方法、步骤进行实验。

4、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五、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2012年六安市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

(考试时间15分钟)

准考证号 姓名 学校

实验F探究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实验合计得分监考教师签名

2012年六安市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及实验报告

(考试时间15分钟)

准考证号姓名学校

实验F探究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说明:

1、考生除发现仪器有损坏或缺少向监考老师提出外,不得问其它问题;

2、考试时间:15分钟。

3、满分15分

4、考生只需要填写第“四”题表格中的数据,不需要回答第“一”、“二”题中的问题。

一、提出问题:

如何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二、猜想与假设: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2、从桌面上选取实验器材。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思考本实验的注意事项。

2、按右图连接好电路。

3、按正确方法、步骤进行实验。

4五、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2012年六安市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 6

(考试时间15分钟)

准考证号姓名 学校

实验合计得分监考教师签名

实验F、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要求:

1、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2、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

3、计算出固体的密度。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处于不平衡状态)及砝码一套、量筒一个(100ml)、小石块(拴好细线)一块、烧杯一个(盛有适量的水)、干布一块、胶头滴管(置于空烧杯中)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6

5.大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篇五

CH-1

实验题目:准确量取20毫升蒸馏水

实验要求:

1、从细口瓶中取用蒸馏水。

2、量取完毕,不需倒掉量筒中的蒸馏水。

实验器材:量筒(25毫升)、胶头滴管、蒸馏水(盛在细口瓶中)。

评分要点:

1、往量筒中倾倒蒸馏水。(4分)

2、至接近20毫升为止。(2分)

3、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蒸馏水至20毫升刻度线。(2分)

4、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蒸馏水的体积20毫升。(2分)

明: 考生量取的蒸馏水的体积在19.8—20.2毫升之间,不扣分。

CH-2

实验题目:用己调整平衡的托盘天平准确称量2克食盐

实验要求:

1、称量完毕,将游码整理复位。

2、食盐称好后不需处理。

3、剩余食盐倒入废液缸中。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镊子、方纸片(两张)、食盐(盛在广口瓶中)、药匙。

评分要点:

1、在天平两盘各放一张方纸片。(2分)

2、用镊子将游码移至2克处。(2分)

3、盛食盐的瓶塞倒放。(2分)

4、用药匙往左盘添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2分)

5、将游码拨回“0”位(2分)

明: 剩余食盐未倒入废液缸中,不扣分。

CH-3

实验题目:用已制好的过滤器过滤10毫升粗食盐水

实验要求:

1、铁架台上铁圈的高度已调整合适。

2、实验完毕,滤液留在小烧杯中,漏斗中滤纸不需取出。

3、不需洗涤实验仪器。

4、实验完毕,将仪器整理复位。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已制好的过滤器、玻璃棒、小烧杯2个(其中一个盛10毫升粗食盐水)。

评分要点:

1、把过滤器放在铁圈上。(2分)

2、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分)

3、使玻璃棒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边。(2分)

4、烧杯嘴紧靠玻璃捧,使粗食盐水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2分)

5、将仪器整理复位。(2分)说

明:

1、若漏斗下端管口没靠在烧杯内壁上,扣2分。

2、若玻璃棒戳破滤纸,扣2分。

3、粗食盐水倾倒在过滤器外,扣2分。

4、监考教师应提醒学生:滤液留在烧杯中,滤纸不需取出,仪器不需洗刷。

CH-4 实验题目:将蒸馏水倒入试管中,并加热至沸腾 实验要求:

1、注意安全。

2、取用干燥试管,并向试管中倾倒蒸馏水2毫升左右。

3、加热后不需取下试管夹,不需洗涤试管。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试管(φ15*150mm)、试管夹、试管架、蒸馏水(盛在细口瓶中)。

评分要点:

1、向试管中倾倒蒸馏水(4分)

2、用酒精灯将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6分)CH-5

实验题目:试验稀盐酸与少量氢氧化钙粉末的反应

实验要求:

1、先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粉末,后倾倒适量稀盐酸。

2、取用氢氧化钙粉末的量不越过三分之一药匙。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

实验器材:氢氧化钙粉末(盛在广口瓶中)、稀盐酸(盛在细口瓶中,1:2)、试管、药匙、纸槽、试管架、蒸馏水(盛在细口瓶中)、废液缸。

评分要点:

1、取少量氢氧化钙粉末放入试管中。(4分)

2、向试管中倾倒少量稀盐酸。(4分)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2分)

明: 若—、二两步颠倒扣2分。

CH-6

实验题目:组装一套合格的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

实验要求:

1、注意安全。

2、反应容器用大试管。

3、先连接胶皮管与玻璃导管,后将橡皮塞塞进试管口。

4、安装好仪器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5、仪器不需拆卸复位。

实验器材:大试管、单孔塞(与试管配套、并已装好90o玻璃导管)、胶皮管(约150mm)、烧杯(盛半杯水)、60o弯导管。

评分要点:

1、将弯导管与胶皮管连接。(2分)

2、将玻璃导管与胶皮管连接。(2分)

3、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2分)

4、将导气管伸入水中。(2分)

5、两手握试管外壁。(2分)

明:

1、导管与胶皮管及橡皮塞与试管口连接时,左右手颠倒不扣分。

2、一、二两步颠倒不扣分。

3、先做第三步的扣2分。

4、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效果不理想的不扣分。CH-7

实验题目:试验石灰石与少量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要求:

1、先向试管中加入三小块石灰石。

2、再倾倒少量稀盐酸。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

实验器材:石灰石(盛在广口瓶中)、稀盐酸(盛在细口瓶中,1:2)、蒸馏 水(盛在细口瓶中)、试管(φ15*150mm)、镊子、试管架、废液缸。

评分要点:

1、向试管中加入三小块石灰石。(4分)

2、向试管中倾倒少量稀盐酸。(4分)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2分)

明: 一、二两步颠倒扣2分。

CH-8

实验题目:向盛有石灰石的广口瓶中添加少量稀盐酸,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验满

实验要求:

1、从长颈漏斗向广口瓶中倾倒稀盐酸,液面封住长颈漏斗下端管口。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3、用燃着的火柴验满。

4、反应完毕后,不需整理和洗涤广口瓶中的残余物。

实验器材:广口瓶(盛有石灰石、塞有带导气管和长颈漏斗的双孔塞)、集气瓶(60毫升)、玻璃片、火柴、稀盐酸(盛在细口瓶中,1:2)。

评分要点:

1、向长颈漏斗中倾倒少量稀盐酸。(4分)

2、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气体。(2分)

3、瓶口盖上玻璃片。(2分)

4、将火柴放到集气瓶口处验满。(2分)

明:

1、火柴明显伸到集气瓶内,扣2分。

2、验满效果不理想的不扣分。

3、监考教师应提醒学生不需整理和洗涤广口瓶中的残余物。

CH-9

实验题目:试验稀盐酸与少量碳酸钠粉末的反应

实验要求:

1、先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后倾倒适量稀盐酸。

2、取用碳酸钠粉末的量不超过三分之一药匙。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

实验器材:碳酸钠粉末(盛在广口瓶中)、稀盐酸(盛在细口瓶中)、试管、药匙、纸槽、试管架、蒸馏水(盛在细口瓶中)、废液缸。

评分要点:

1、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4分)

2、向试管中倾倒少量稀盐酸。(4分)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2分)

明:

1、若取用碳酸钠稍多,未反应完,不扣分。

2、一、二两步颠倒只扣2分。CH-10

实验题目:试验锌粒与少量稀硫酸的反应

实验要求:

1、先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后倾倒少量稀硫酸。

2、洗涤反应后的试管。

3、锌粒回收,放在指定的回收物品容器内。

实验器材:锌粒(盛在广口瓶中,以片状为好)、稀硫酸(盛在细口瓶中,1:4)、试管(φ15*150mm)、试管架、镊子或药匙、蒸馏水(盛在细口瓶中)、废液缸。

评分要点:

1、取少量的锌粒放入试管中。(4分)

2、向试管中倾倒少量稀硫酸。(4分)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2分)说

明:

一、二两步颠倒只扣2分

CH-11 实验题目:试验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并完成实验记录

实验要求:

1、先向试管中倾倒少量硫酸铜溶液,后用胶头滴管滴加约5滴氢氧化钠溶液。

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

实验器材:硫酸铜溶液(盛在细口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盛在细口瓶中)、胶头滴管、试管(φ15* 150mm)、试管架、蒸馏水(盛在细口瓶中)、废液缸。

评分要点:

1、向试管中倾倒少量硫酸铜溶液。(4分)

2、向试管中滴加约5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2分)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2分)

4、完成实验记录。(2分)说

明:

1、一、二两步颠倒只扣2分,三、四两步颠倒不扣分。

2、实验记录应填写为:“生成蓝色沉淀”。只写“篮色”或“沉淀”的扣2分,“蓝色’’写为“兰色”的不扣分。

CH-12 实验题目:试验氢氧化钠溶液与无色酚酞试液的反应,并完成实验记录

实验要求:

1、先向试管中倾倒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

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

实验器材: 氢氧化钠溶液(盛在细口瓶中)、无色酚酞试液(盛在滴瓶中)、试管(φ15*150mm)、废液缸、蒸馏水(盛在细口瓶中)评分要点:

1、向试管中倾倒少量氢氧化钠溶液。(4分)

2、向试管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2分)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2分)

4、完成实验记录。(2分)说

明:

1、一、二两步颠倒2分,三、四两步颠倒不扣分。

2、实验记录应填写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有“红色”字眼的不扣分。

CH-13 实验题目:组装一套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实验要求:

1、注意安全。

2、反应容器用大试管。

3、先连接胶皮管与玻璃导管,后将橡皮塞塞进试管口。

4、安装好仪器后,再固定在铁架上。

5、仪器不需拆卸复位。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φ25* 200mm)、单孔橡皮塞(与试管配套、并己安装好120o或90o玻璃导管)、弯嘴导管、胶皮管(约150mm)、烧杯(盛半杯水)。

评分要点:

1、将弯嘴导管一端用水润湿,与胶皮管连接。(2分)

2、将胶皮管与导管连接。(2分)

3、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2分)

4、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并固定在铁架台上。(2分)

5、试管口应稍低于试管底部。(2分)说

明:

1、—、二两步颠倒不扣分。

2、铁夹夹在试管中部或中下部,扣2分。

3、试管口未低于试管底部,扣2分。

4、其余不扣分。

CH-14

实验题目:将蒸发皿内的饱和食盐水(约2毫升)加热,蒸发至开始有食盐晶体析出

实验要求:.

1、用手直接将蒸发皿放在铁圈上。

2、蒸发完毕,不需从铁圈上取下蒸发皿。

实验器材:蒸发皿(己盛有2毫升的饱和食盐水)、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火柴、玻璃棒。

评分要点:

1、将蒸发皿放在铁圈上。(2分)

2、点燃酒精灯,加热蒸发饱和食盐水。(2分)

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被蒸发的饱和食盐水。(2分)

4、加热到开始有少量食盐晶体析出。(2分)。

5、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2分)说

明:

1、考生可用手直接将蒸发皿放在铁圈上。

2、监考教师应提醒学生:蒸发完毕后,不需取下蒸发皿。

CH-15 实验题目:用PH试纸测定待测液的pH值 实验要求:

1、先向试管中倾倒少量待测液。

2、用玻璃棒蘸取试管中的待测液,测PH值。

3、洗涤试管和玻璃捧。

实验器材:待测液(稀酸溶液、盛在细口瓶中)、玻璃棒、pH试纸、比色卡、试管、试管架、蒸馏水(盛在细口瓶中)、废液缸。

评分要点:

1、先向试管中倾倒少量待测液。(4分)

2、用玻璃棒蘸取—滴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2分)

3、与比色卡比较判断pH值。(2分)

4、洗涤试管。(2分)说

明:

1、用玻璃捧直接从细口瓶内蘸取待测液,扣4分。

2、将pH试纸直接伸入试剂瓶中蘸取待测液,扣6分。

3、将pH试纸直接伸入试管中蘸取待侧液,扣2分。

CH-16 实验题目:配制少量食盐溶液

实验要求:

1、先取少量食盐,再倒入适量蒸馏水。

2、食盐取用量不超过三分之一药匙。

3、蒸馏水从细口瓶中倾倒。

4、配制好的食盐溶液留在小烧杯中即可。

实验器材: 药匙、烧杯、玻璃棒(一端套一段胶皮管)、食盐(盛在广口瓶中)、蒸馏水(盛在细口瓶中)。评分要点:

1、取少量食盐放在烧杯中。(4分)

2、烧杯中倾倒适量蒸馏水。(4分)

3、用玻璃捧搅拌,使食盐溶解。(2分)说

明:搅拌时,玻璃棒碰到烧杯内壁,不扣分。若碰破烧杯,扣2分。

CH-17 实验题目:用稀硫酸将小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

实验要求:

1、先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做指示剂。

2,、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稀硫酸,同时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溶液刚好变成无色。

3、洗涤反应后的烧杯及玻璃棒。

实验器材:稀硫酸,(盛在细口瓶中)、氢氧化钠溶液(2%,20毫升,盛在小烧杯中)、无色酚酞试液(盛在滴瓶中)、胶头滴管、玻璃捧(一端套—段胶皮管)、试管架、蒸馏水(盛在细口瓶中)、废液缸。

评分要点:

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2分)

2、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稀硫酸。(2分)

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分)

4、滴加稀硫酸至溶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2分)

5、洗涤反应后的烧杯及玻璃捧。(2分)说

明:

1、不用胶头滴管滴加稀硫酸,而是直接倾倒,扣2分。

2、不用玻璃棒搅拌,扣2分。

3、玻璃棒碰到烧杯内壁,不扣分。

4、未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做指示剂,扣4分。

5、酚酞试液红色未消失即停止滴加稀硫酸,扣2分。

·

CH-18 实验题目:试验稀硫酸与盛在试管中的少量氧化铜的反应 实验要求:

1、反应过程需进行加热。

2、实验完毕,不需取下试管夹,不需洗涤试管。

实验器材:试管(内盛少量氧化铜)、稀硫酸、酒精灯、试管夹、火柴、试管架。评分要点:

1、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倾倒稀硫酸。(4分)

2、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6分)说

明: 监考老师应在加热至溶液变为篮色时,提醒考生停止加热。

CH-19

实验题目:试验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并完成实验记录

实验要求:

1、先向试管中倾倒少量稀硫酸,后滴加约5滴氯化钡溶液。

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

实验器材:稀硫酸(盛在细口瓶中)、氯化钡溶液(盛在滴瓶中)、试管、试管架、蒸馏水(盛在细口瓶中)、废液缸。

评分要点:

1、向试管中倾倒少量稀硫酸。(4分)

2、向试管中滴加约5滴氯化钡溶液。(2分)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2分)

4、完成实验记录。(2分)说

明:

1、—、二两步颠倒扣2分,三、四两步颠倒不扣分。

2、实验记录应填写为:“生成白色沉淀”。只写“白色”或“沉淀”的扣2分。

CH-20

实验题目:向盛有石灰石的广口瓶中添加少量稀盐酸,试验二氧化碳与紫色石蕊试液的反应

实验要求:

1、从长颈漏斗向广口瓶中倾倒稀盐酸,液面封住长颈漏斗下端管口。

2、向己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约5滴紫色石蕊试液。

3、洗涤反应后的试管。

4、反应完毕后,不需整理和洗涤广口瓶中的残余物。

实验器材:广口瓶(盛有石灰石、塞有带导气管和长颈漏斗的双孔塞)、稀盐酸(盛在细口瓶中,1:2)、试管(φ5*150mm,盛有2毫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盛在滴瓶中)、试管架、蒸馏水(盛在细口瓶中)、废液缸。

评分要点:

1、向长颈漏斗中倾倒少量稀盐酸。(4分)

2、向盛水的试管中滴加约5滴石蕊试液。(2分)

3、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2分)

4、实验完毕,洗涤试管。(2分)说

明:

1、一、二两步颠倒不扣分。

6.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的理解性掌握 篇六

“过滤”操作出现在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水的净化”课题中,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怎样让学生理解性地掌握这项基本操作,并领会其操作要点的缘由?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联系实物,层层推进,丝丝相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例片段]

……

师出示:一杯加明矾沉降后的水

师: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验,比如,要将茶水和茶叶分开,我们可以用滤网。在化学上为了使固体杂质和液体更好的分离,我们采用过滤的方法。

师:如何通过“过滤”操作,把这杯水变澄清?需要哪些仪器来完成呢?

师出示:漏斗、烧杯、玻璃棒、圆形滤纸(跟漏斗配套的)、铁架台(带铁圈)。

师:根据提供的仪器想一想,该按怎样的顺序组装呢?

生:滤纸放漏斗里,然后放铁架台的铁圈上,下面放烧杯。

师:很好,根据你们所说的,我们一起来组装。圆形滤纸如何放进漏斗?

生:把圆形滤纸变成漏斗状的圆锥形。先对折,再对折,然后打开。

师:(折好滤纸并打开)大家看看这打开的滤纸有什么特点,厚度一样吗?

生:一半一层,一半三层,三层一边的滤纸厚。

师:(滤纸放进漏斗)看看又有什么问题?

生:滤纸和漏斗没有粘在一起。

师:不粘在一起会怎样?能有什么好方法使滤纸粘在漏斗上呢?

生:不紧贴会有气泡,过滤的时候会比较慢。用水润湿滤纸。

师:(滤纸折好放进漏斗,然后用玻璃棒蘸水将滤纸润湿并赶走气泡)现在我们的过滤器准备好了,仔细看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

师:滤纸的边缘能否高于漏斗的边缘?

生:不能,若高于滤纸的边缘,水会顺着高出的滤纸流出来。

师操作:将准备好的过滤器放在铁圈上,下面放烧杯(故意将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拿着加明矾沉降后的水倒进漏斗里,故意倒出一些。

师:看到什么了?能行吗?

生:水溅出来了,还要玻璃棒。

师:很好。怎样用呢?看看烧杯的模样。

生:烧杯口沿着玻璃棒倒,玻璃棒放在漏斗里。

师:还记得我们折好的滤纸一半只有一层,一半?

生:一半有三层,玻璃棒要放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师: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的上端,玻璃棒的末端轻轻地斜紧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玻璃棒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让烧杯里的水全部流进漏斗。

师:用化学术语描述叫“引流”。是不是水倒得越多越好呢?

生:不是,水多了会不经过滤纸直接流进烧杯,还有可能溅出来。

师:所以,往漏斗里倒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什么?

生: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师:(按照刚才的要求规范操作)看到什么情况了?

生:水又从漏斗的下端溅出来了。

师:回想一下,生活中我们怎样倒啤酒,倒得多又不会溅出?是否有所启示。

生:将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的内壁。

师:(调整后再操作)看看现在的水澄清吗,有没有溅出来?

生:很澄清,没有溅出。

学生分小组进行过滤实验操作。

师:按照过滤的操作顺序,我们一起来总结其操作要点或者说注意事项。

生: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的上端,玻璃棒的末端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的内壁。

师:这就是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还记得我们用到了哪些仪器吗?

生: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

[课例评析]

一、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挖掘过滤操作要点,规范操作。

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联系操作实际,边演示边激发学生挖掘其操作要点,比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过滤,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也强化了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

二、培养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习惯。

在演示中,由于没有严格按过滤的要点操作而出现了许多错误,老师大胆的把错误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来改正错误,以达到理解过滤操作要点的精髓。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过滤的操作要点,体现了“教育无痕”的良好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过滤操作时为什么要“一贴,二低,三靠”。

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重视实验教学。

作为化学教师,不管是在演示实验中,还是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都要做到操作规范、熟练正确、有条不紊,确保每一个实验都成功。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多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实验。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多巧妙地引导学生挖掘规范实验操作背后的缘由,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理解性地掌握规范的基本实验操作,并将这些规范的实验操作知识变为能力。让我们广大化学老师乘着新课改的东风,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7.大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篇七

为提高我校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广大同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巩固文化理论知识,展现广东药学院学子专业特色,丰富我中山校区校园文化。

二、主办方:广东药学院校区团工委、学生会

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实验中心

承办方: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中山校区团总支学生会

三、活动名称: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中山校区团总支学生会实验技能操作大赛

四、活动时间:20xx年3月8日-4月15日

五、活动地点:中山校区教学楼(初赛),中山校区实验楼(决赛)

六、比赛要求:

1.参赛对象: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全体在校学生(仅限大

一、大

二、大三)

2.参赛内容:

① 化学实验技能操作模块: 重结晶

②生理学实验技能操作模块: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仅限中药学院大

二、大三学生参加)

③中药学实验技能操作模块:鱼肝油乳制作

七、报名方式

1.报名方式:在饭堂门口接受报名,每个实验限报60人,(鱼肝油乳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则仅限40人)共140人。采取先到先得的方式,报满为止

注:①:生理学实验技能操作模块中中药学院大

二、大三每个班派一名同学参加,3月13、14日报名当天由学委将名单交给工作人员。

② 其他名额则采取先到先得的方式,报满为止。

2.报名时间:

2013年3月13、14日下午5:00-6:00

3.报名地点:第一饭堂门口

八.活动主要流程

2013年3月份月历:星期日

Sunday星期一

Monday星期二

Tuesday星期三

Wednesday星期四

Thursday星期五

Friday星期六

Saturday12345678

召开学委会议9110111

2宣传1

3宣传、报名

4报名***021222324

初赛252627282930

31决赛九:具体活动流程安排及注意事项:

活动阶段日期内容备注

赛前准备

备2月27日-3月12日初赛资料题目准备题目由工作人员整理收集,主要邀

请相关比赛项目的老师做最终的审改2月27日-3月12日信息部出好电子海报,做好宣传视频跟信息部联系3月6日通知中药学院学委开会开会时间:8日下午放学后3月7日打印初赛资料、学委开会的资料、传单注意保持题目的不泄露3月8日写好宣传词跟宣传部联系3月8日召开中药学院学委会议3月9日活动横幅竖幅的悬挂、海报宣传跟执行部联系3月12、13日活动宣传、活动咨询、打印报名表等资料、派发传单、趣味小实验宣传活动宣传详见附表3月13、14日接受报名并收集选手资料并且整理资料3月14日申请教学楼课室跟秘书处联系3月15日飞信通知选手初赛时间地点注意提醒选手提前15分钟到场并带上相关证件3月20日将初赛的题目的样板打印出来并让老师过目3月21日将初赛题目打印出来3月23日申请实验室及邀请评委并申请使用实验用具跟秘书处联系;评委为6位实验室老师3月23日飞信提醒选手再次提醒选手比赛时间地点和带上相关证件

段3月24日进行初赛并进行改卷工作、统计决赛名单。初赛详见比赛阶段;改卷、统计工作需其他部门干事协助3月25日公布化学实验决赛名单并准备决赛准备实验项目、器材清单3月26日采购实验材料、准备实验器材联系实验室老师3月30日工作人员清理实验室并检查实验用具是否完好3月31日进行决赛详见比赛阶段后期工作4月3日前微博公布获奖名单,活动照片,部门开会总结

比赛、总结得失。

附表(宣传阶段)

日期宣传方式备注3月8日-3月31日网络宣传使用微博、广药论坛,贴吧及Q群进行宣传3月8日召开学委会议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大三,重心放在大二大三。在会议上对学委进行活动的介绍,并提倡在班级进行宣传3月11日-3月12日班级宣传1.将资料制作成小短片的形式(穿白大褂做实验)在课余时间播放宣传(内容要创新)3月9日-3月31日进行本次活动海报、横幅、竖幅的张贴、悬挂3月12、13日下午4:30—6:00活动咨询、派发传单、趣味小实验。咨询场地及桌椅实验器械药品的申请于前一天全部准备完毕;部分工作人员骑车在校内慢行宣传,宣传人员须穿白大褂。3月13、14日下午5:00-6:00接受报名,收集选手资料报名方式:选手应在报名时填写姓名,班级,学号,长短号,必要时可填写宿舍号及某一舍友联系方式,方便突发情况。报名表应满足上述信息的登记

附趣味小实验

A、一吹即燃的蜡烛

操作:有一种特殊的蜡烛,当你需要点燃的时候,只要吹一口气就可以了。将蜡烛芯松散开,滴进了些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因为二硫化碳液体是极易挥发的物质,吹口长气使其挥发速度进一步加快,当二硫化碳挥发完了,烛芯上留下极为细小的白磷颗粒,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生热量,当温度升高到35℃时,白磷便自行燃烧,随之就把原来熄灭的烛芯又引着了。这种由于白磷在空气中氧化而引起的燃烧现象,在大自然中是经常发生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火”或“鬼火”。

B、不一样的纸变成不一样的颜色

操作:①取一小片打印纸和一片餐巾纸(餐巾纸可叠成2~4层),在每张纸中央各滴加2~3滴市售碘酒。刚滴加时两纸上都呈现棕黄色,这是碘酒的颜色。约2分钟后,打印纸上的颜色变成黑色,而餐巾纸上的颜色变成浅棕色。

现象:①约1分钟后,打印纸上的颜色变成黑色,而餐巾纸上的颜色变成浅棕色。②刚滴加市售碘酒时两纸上都呈现棕黄色。约2分钟后,没烘烤过的打印纸上的颜色变成黑色,而烘烤过的打印纸上的颜色变成浅棕色。③朝浅棕色印迹的边缘滴加1~2滴水。可发现无水涉及的浅棕色不变,渗有少些水的浅棕色变成蓝黑色,水多的地方,棕色变成深蓝色

备用小实验:

使颜色在纸上漂移、搬家。

操作:①取一小张滤纸(或用叠成4层的餐巾纸替代)放在干净的桌面上。用滴管在纸中央滴加1~2滴碘酒,静置几分钟。②几分钟后再用滴管在纸中央碘迹的中心滴加1~2滴酒精,再等几分钟。可重复滴酒精2~3次

现象:①碘酒滴在滤纸上呈棕黄色,开始时碘滴在滤纸上会向四周渐渐扩散,之后形成一个棕黄色的圆。②在棕黄色的圆中心滴加无色的酒精后,棕色圆又渐渐变大,且圆心的颜色变浅,而圆的四周颜色变成较深的棕色

魔棒点灯

操作: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

比赛阶段:

时间内容备注3月24日晚上8:00-9:00初赛当晚7:45开始签到,开考后15分钟不得入场。比赛内容:以笔试的形式进行

比赛地点:3301、3302、3303课室(暂定)3月25日公布决赛名单和化学实验名单并准备决赛工作张贴公布前要检查是否有误再贴。列好实验器材清单3月26日采购实验材料三名干事负责3月30日清理实验室并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每两名干事负责一间实验室,要认真检查,不要出错。确保决赛的顺利进行3月31日早上8:30~10:30决赛早上8:00开始签到,8:30开始正式比赛时间为2个小时。

决赛开始后15分钟不得入场。

比赛内容:

赛地点:化学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

4.决赛实验室安排: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分成3班,各居一个实验室

5.赛实验规则:A按要求进行实验;B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按化学试验规定要求选手比赛时必须按规范操作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作相应的数据处理,得出最后结果

6.评分标准:按实验动作规范,选用仪器及试剂的准确性,结果清晰正确,所用实验时间短为各项评分标准。(具体由评委老师打分决定)。

十、奖项设置:

每种实验设一等奖一名:证书一份加纪念品一份,二等奖两名:证书一份加纪念品一份,三等奖三名:证书一份加纪念品一份,十一、竞赛过程中注意的一些问题

A、工作人员

1)要坚守好自己所该做的事情,熟悉赛会的日程安排

2)若发生紧急事故,工作人员要醒目,维持好秩序。

3)涉及到联系参赛选手、评委的工作人员,联系要落实到位,落实评委嘉宾、参赛选手等催促到场工作。

B、参赛者

1)过程中应保持赛场安静,各参赛队员不可携带与比赛有关的材料入场。

2)比赛用品必须保护好,若比赛过程中损坏器材,需由实验室老师给与记录并由损坏者相应给与赔偿。

3)各队要文明比赛,不得在比赛场上发表任何以比赛无关的言论,否则给以警告或取消参赛资格。

4)各选手必须无条件遵守本规则,服从竞赛结果。各队如对比赛结果产生异议则以评委给出的评判为准。

C、到场评委

公平、公正、公开

十二、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1、申请不到摊位----------推迟宣传时间。

2、申请不到课室、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及时确认有没申请到教室,若没有申请到,只能把比赛推迟。

3、宣传时下雨----------部分小实验暂停演示,咨询工作照常进行。

4、选手迟到----------迟到15分钟取消比赛资格。

5、选手忘带证件----------登记其名字和座位编号,并要求他叫同学送过来,若比赛结束后还没送过来,则取消比赛资格。

6、老师临时不能来----------邀请时和老师说明,如果本人临时有事来不了,需联系其他老师代替。

7、预防青蛙死亡----------提前预订(需叫老板多预备几只),前一天拿货。若拿货后出现青蛙死亡或丢失,则再去买。

十三、经费预算

物资单价数量小计备注竖幅(15m×1.5m)175.5元/条1175.5元用于宣传横幅(12m×1.4)150.5元/条1150.5用于宣传资料费0.3元/份500份150元

跟学委开会的资料,初赛的试卷,宣传的传单饮用水2元/瓶24瓶48元嘉宾用水证书8元/本24本196元奖励获奖的同学评委礼物25/份

8.大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篇八

一。根据药物结构写出临床作用或者靶点(5x2)

有喹诺酮类,1,4二氢吡啶类,吗啡类。剩下两个我觉得是h1受体拮抗剂,和一个局部麻醉。

二。简答题(意思是那样的)

1根据药物代谢,说明其对新药研究和设计的作用

2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说明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并举一例

3抗代谢肿瘤药物设计原理,举例说明 4新药研发前期和后期的主要内容 5喹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三 合成题(3x5)(题中均写了药物结构的)1氯霉素的合成主要原料对硝基苯已酮 2雷诺嗪的合成

3左氧氟沙星

主要原料1,2,3,三氟—4-硝基苯

药物合成

一名词解释 用反映举例加以说明(5x2)

1.Dimroth重排

2.Meerwein-Ponndorf还原 3.Curtius重排 4.Blanc反应 5.Claisen重排

二选择题(5x2)

三 完成反应式(10x2)

有个wittig-horner反应,mannich 反应,烯丙胺的反应,fisher 吲哚成环的反应,其他的记不住了

四 合成(35)(题中均写了药物结构的)用二乙醇胺为主要原料合成环磷酰胺(10)慢心律的合成主要原料2,6—二甲基苯酚,和环氧丙烷(11)名字不好说,叙述一下。反式二取代乙烯,一个取代基为3,5-二甲氧基取代苯。另一个为对甲氧基取代苯。主要原料为3,5-二羟基苯甲酸和 对甲基苯酚!(14)

1.环磷酰胺

2.美西律

9.习惯,实验操作之本 篇九

一、培养学生明确目的再操作的习惯

如果实验目的不明确,就没有探究方向,就不能激活学生探究操作的内驱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操作目的,通过激疑引思,为学生的实验操作提供方向。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明确目的再操作的习惯,只有让学生在实验之前明确实验目的,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知识经验,借助判断和推理,充分地想、充分地说、充分地做。如,在做“冷和热的变化是岩石变化的一个原因实验”时,一教师讲解了实验的要求和操作步骤,学生按教师的提示,高兴地动起手来,把岩石加热后放入水中,重复操作了几次。实验结束后,教师问:“同学们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一个学生说:“水温度升高,变热了。”又一个学生举手说:“水变浑了。”教师这时有点急了,追问:“你们有没有注意观察岩石的变化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注意到:原来的岩石裂开了,水中的小颗粒正是从岩石上掉下来的。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回答,是因为学生探究的目的不明确,偏离了探究的主题。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明确目的再操作的习惯,那这个实验操作效率将事半功倍。

二、培养学生有序操作的习惯

学生在参与实验操作活动时,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使科学素养得以提升。可是,由于儿童天生好奇、好玩、好动,再加上观察、实验、验证、讨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难度大、干扰因素多,往往会出现“乱”的现象,很多操作活动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探究低效。因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各种类型操作活动的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有序操作习惯。如进行一般的实验操作活动,有以下五个步骤:1. 发现问题。2. 作出猜测。3. 设计实验。4. 实验验证。5. 分析归纳并阐述。又如进行对比实验,一般需要经历这几个步骤:1. 明确实验目的。2. 确定实验变量和不变量。3. 实验分组。4. 对各组进行实验变量处理。5.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如,在教学水变成水蒸气实验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窗台上提前准备的几块玻璃片上的水滴,让学生产生“玻璃片上的水哪里去了”的疑问,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了不同设想:升高溫度,增大物体表面的面积,用风吹。接着,让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方案。而后提供实验器具:电吹风、电熨斗、电风扇、取暖器、手帕等,让学生自主合作,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形成结论,为自己的猜想提供证据。

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操作习惯

实事求是是科学的精髓。科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事实和经验的高度尊重,让学生懂得尊重事实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科学教师尤其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细枝末节,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到底。如,在做“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时,有的组学生没有观察到试管上的气球因试管加热而鼓起来,又因试管受冷而瘪下去的现象,在汇报实验结果时,人云亦云,“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气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这时,教师应不只是满足这个实验结论,而应对细节追问到底:“试管在热水里泡多久气球才鼓起来的?试管一碰到凉水气球就瘪下去了吗?”这时,该组学生红着脸说:“我们实验时,不管加热多久,气球都没有变化。”“还有哪些小组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空气根本就不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教师对结论提出质疑,引发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反思。经过进一步讨论,其他组学生帮助那个小组找到了实验失败的原因:气球口太松,没有套紧试管口,出现了漏气。当他们换个气球以后,实验成功了。教师没有把结论直接交给学生,而是尊重事实,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研究点,查找原因,让学生动手、动脑,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加牢固了。同时,学生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实验往往要经过数次,甚至几十次的实验才能获得成功,对待科学必须具备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态度。

四、培养学生“做思”结合的操作习惯

如果学生始终停留在实际操作层面,而未能在头脑中实现必要的认知结构的重组,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而,教师要培养学生“做思”结合的习惯,不仅强调动手实践,更要强调操作过程的内化。要求学生在实验完毕后,运用逻辑思维加工得出科学的结论,实现操作过程与科学结论的统一。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时,我出示皮筋、钢尺,让学生想办法让皮筋、钢尺发出声音,学生想到了用弹、敲等办法引起振动发出声音。教师问:“这些发声的物体都有哪些共同特点呢?”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发现了这些物体发出声音时都会出现振动。教师接着再出示音叉让学生说一说怎么让音叉发出声音,学生都懂得要用敲。教师再反问:“那敲音叉时,有振动吗?”学生的意见不一样。教师追问:“那些认为有振动的同学说一说,你能想个办法证明音叉有振动吗?”学生想到了很多办法,“把音叉放进水里,水的波纹会扩散说明有振动”“把它放在显微镜下看是否振动”“把拴着绳子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如有振动,乒乓球会弹开”。接下来,我就让学生进行验证,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音叉发出声音也有振动现象。

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实验操作时,要让学生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扶到放、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习惯,为以后的实验探究奠定扎实的基础,让实验操作习惯成为终生受用的法宝。

10.大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篇十

变而增加时,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2.在苯中加入苯甲酸后,测得苯的凝固点降低值Tf0.2550K,已知苯的凝固点

降低系数Kf5.10Kmol1kg,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3.冬季下雪时,通常要在路面上撒盐,所利用的物理化学的原理是()。

4.水的化学势为l,水蒸汽的化学势为g,在101.325 kPa,100℃条件下

lg(填写<,=,>)。

5.在298K时,A和B两种气体单独在某溶剂中溶解时遵守亨利定律,亨利常

数kAkB,则当A和B的(气相平衡)压力相同时,在一定量的该溶剂中所溶解的A,B量的关系为:

(A)A的量大于B的量(B)A的量小于B的量(C)A的量等于B的量 D)A的量和B的量无法比较

51.在一定量的KCl为稳定剂的AgCl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使其聚沉,其聚沉能力

顺序为()。

(a)AlCl3 < ZnSO4 < KCl(b)KCl < ZnSO4 < AlCl3(c)ZnSO4 < KCl < AlCl3(d)KCl < AlCl3 < ZnSO

452.将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5℃的水中,测得毛细管内液体上升的高度分别为

h1和h2,若不考虑毛细管半径的变化,则h1____h2。

53.液滴愈小其饱和蒸气压愈。

54.空气中肥皂泡的附加压力△p / r。

55.水能完全润湿洁净的玻璃,而Hg不能,现将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管内液

面将_____,当毛细管插入Hg中,管内液面将__ ___。(填 上升,下降,不变)。

56.表面张力与物质的本性有关,不同的物质,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表面张力也

越___,固体物质一般要比液体物质更___的表面张力。

57.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

a 系统组成b.标准态c 浓度表示方法d.化学反应计量式中的计量系数B

64.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等电学性质均与动有关,故统称为电动现象。

66.处在溶液中的带电固体表面的固液界面层内形成双电层,所产生的ζ电势是

指()。

(a)固体表面与溶液本体间的电势(b)滑动面处与溶液本体间的电势(c)紧密层与扩散层分界处与溶液体间的电势差

67.对于有过量KI存在的AgI溶胶,电解质()的聚沉能力最强。

(a)K3[Fe(CN)6](b)MgSO4(c)FeCl

368.直径0.01m的球型肥皂泡所受的附加压力为(),已知其表面张力为0.02

51N·m-1。

(a)5 Pa(b)10 Pa(c)15 Pa(d)20 Pa

69.在相同的温度及压力下,把一定体积的水分散成许多小水滴,性质不变的是

()。

(a)总表面吉布斯函数(b)比表面(c)液面下附加压力(d)表面张力

70.一定温度下,凹液面的饱和蒸气压()水平液面的饱和蒸气压。(a)等于(b)高于(c)低于(d)高于或低于

71.如图(1)所示,已知水能润湿毛细管,油则不能,若增加油层的量(深度h’),则水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h()(a)愈小(b)愈大

(c)不变(d)无法判断

72.玻璃弯管两端有两个大小不同的肥皂泡,如图㈡9所示,若开启

玻璃管中间的活塞,使两端肥皂泡相通,则()。

(a)大气泡变大, 小气泡变小(b)大气泡变小, 小气泡变大

(c)无变化(d)无法判断

$$73.某化学反应ΔrHm298K<0, ΔrSm298K>0, ΔrGm=0, 则

K$。

a.>1, 且随T↑而↑b.>1,且随T↑而↓

c.<1, 且随T↑而↑d.<1,且随T↑而↓

74.对于胶体粒子,电势梯度愈大,粒子带电愈多,粒子体积愈小,介质粘度愈

小,电泳速度愈(填写 大、小)

75.MgO(s)+ Cl2(g)=MgCl2+0.5 O2(g)达平衡后,增加总压(视为理想气体),则。

a.nO,nCl,K$b.pO,pCl,K$不变 222

2c.nO,nCl,Kyd.nO,nCl,Kc$ 2222

$$76.化学反应等温式ΔrGmΔrGm将改变,RTlnJp,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ΔrGm

ΔrGm和Jpa.都随之改变b.都不变c.Jp变,ΔrGm不变

d.ΔrGm变Jp不变

77.对于有过量KI存在的AgI溶胶,电解质()的聚沉能力最强。

(a)K3[Fe(CN)6](b)MgSO4(c)FeCl

378.将0.2dm3 0.01mol·dm-3的KCl溶液和0.2dm3 0.05mol·dm-3的AgNO3混合以

制备溶胶,该溶胶的胶团表达式为。

79.憎液溶胶是热力学系统,能暂时稳定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电;高分

子溶液是热力学_______系统。

80.封闭在钟罩内的大小液滴的变化趋势是()。

(a)小的变大, 大的变小(b)小的变小, 大的变大

(c)大小液滴变为半径相等为止(d)不发生变化

81.已知20℃时水的表面张力72.8 mN·m-1,汞的表面张力483 mN·m-1,而汞和

水的表面张力376 mN·m-1,则水()在汞的表面铺展开。(a)能(b)不能(c)不确定

82.298K时,苯蒸汽在石墨上的吸附服从朗缪尔吸附等温式,在苯蒸汽压力为

Pa时,覆盖度θ = 0.05,当θ = 0.5时,苯蒸气的平衡压力为()Pa。(a)400(b)760(c)1000(d)200

83.已知水溶液表面张力γ与溶质活度a关系为γ = γ0-Aln(1+Ba),γ0为纯水的表

面张力,A与B为常数,则溶液表面过剩Γ=()。(a)AaABaBa(b)ABa(c)(d)RT(1Ba)RT(1Ba)RT(1Ba)RT(1Ba)

84.溶液表面层对溶质发生吸附,当cB(表面浓度)> cB,0(本体浓度),则()。(a)称为正吸附,溶液表面张力降低(b)称为正吸附,溶液表面张力不变(c)称为负吸附,溶液表面张力增加(d)称为负吸附,溶液表面张力降低

91.下列两电池反应的标准电动势分别为E$和E$,则两个E$的关系为12

()。

(1)11$H2(p)Cl2(p$)HCl(a1)22

(2)2HCl(a1)H(p$)Cl(p$)22

(a)E$2E$(b)E$E$(c)E$2E$(d)E$E$ 2121212

192.某电池在298K、p$的压力下,可逆放电的热效应为Qr100J,则该电池

反应的H$值()。rm

(a)<-100J(b)= -100J(c)> 100J(d)= 100J

93.298K时有如下两个反应

(1)Cu(s)Cu(a1)Cu(a1),Cu2(a2)Pt(2)Cu(s)Cu2(a2)Cu(a1),Cu2(a2)Pt

2两个电池的电池反应都可写成 Cu(s)Cu

$之间的关系为()。E$和rGm(a2)2Cu(a1)。则两个电池的(a)E

(c)E

94.$$$都相同(b)E$不同,和rGm$都相同 Grm和G$都不同(d)E$相同,G$不同 rmrm1,该反应可通过爆炸反应完成,也可通过氢H2(p$)O2(p$)H2O(l)2

氧可逆电池完成,两者的焓变分别为H$(1)和H$(2),若反应物与生rmrm

成物的T,p均相同,则两个焓变的关系()。

aH$(1)H$(2)(b)H$(1)H$(2)rmrmrmrm

cH$(1)H$(2)(d)无法确定 rmrm

95.在298K时,浓度为0.1和0.01molkg1的HCl溶液的液接电势为Ej(1),浓

度相同而换用KCl溶液,其液接电势为Ej(2),两者关系为()。(a)Ej(1)Ej(2)

(c)Ej(1)=Ej(2)(d)无法判断

96.反应2A+BE+2F反应速率()。dcAdcdcdc;(B)A;(C)1A;(D)1A。dtdt2dt2dt

97.有如下简单反应,aA+bBdD,已知a>b>d,则速率常数kA,kB,kD的关系为(A)

()。kAkBkD;(B)kAkBkD; abd

kkk(C)kAkBkD;(D)ABD。abd(A)

98.关于反应速率,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B)与物质B的选择无关;

(C)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有关;(D)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99.某反应,当起始浓度增加一倍时,反应的半衰期也增大一倍,此反应为()

级反应。

(A)0;(B)1;(C)2;(D)3;

100.已知某反应的反应物无论其起始浓度cA,0为多少,反应掉cA,0的60%时所需的时间均相同,所以该反应为()级反应。(A)0;(B)1;(C)2;(D)3;

101.某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A,0

k,该反应级数为()。

(A)零;(B)一;(C)二;(D)三。

102.关于反应级数,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B)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

(C)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级数;(D)反应级数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

103.某反应,其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成反比,则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A)0;(B)1;(C)2;(D)3。

一.某二元凝聚相图如下图所示,其中C为不稳定化合物。

(1)标出数字所示各相区的稳定相态;

(2)画出a,b和c三条虚线所示的步冷曲线,并描述步冷曲线转折点的相变化情况。

(3)相图中两条三相线的自由度数各是多少?并写出其三相的相平衡关系式。

八.某二元凝聚相图如下图所示。

(1)标出数字所示各相区的稳定相态;

(2)画出a,b和c三条虚线所示的步冷曲线,并描述步冷曲线转折点的相变化情况。

(3)相图中三相线的自由度数是多少?并写出其三相的相平衡关系式。

九.一级反应AB+C,300K时,反应的半衰期为500 s,求:

⑴ 300 K反应的速率常数;

⑵ 同样温度下反应经800 s后的转化率。

十.反应A(g)→ B(g)+ C(g)的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成反比,若A的起始浓度cA,0=1 mol∙dm-3,300 K时反应进行40秒后,A(g)有30%分解,500K时,反应的半衰期为20秒,求:① 确定反应级数;② 300K时反应速率常数;③ 500K时的反应速率常数;④ 此反应的活化能。

十一.某溶液中反应A+B→C,对A为1级,对B为0级,开始时反应物A与B的物质的量相等,没有产物C。1h后A的转化率为75%,问2h后A尚有多

少未反应?

十二.298K某气体分解反应A→B+C,反应的半衰期为5.7h,且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求:⑴ 此反应的级数;⑵ 298K反应的速率常数;⑶ 298K时有90%气体A分解所需的时间。⑷ 若此反应的反应温度增加10K,其反应速率常数为原来的3倍,求此反应的活化能Ea。

十三.导出HCl合成反应的速率方程:

H2+Cl22HCl的机理为:

k1Cl2+M2Cl+M

k2Cl+H2HCl+H

k3H+Cl2HCl+Cl

k42Cl+MCl2+M

试证:

1dcHCl2 kcH2cCl2dt三十.高温下乙醛气相热分解反应为CH3CHOCH4+CO 其反应机理及各个基元反应的活化能如下:

k1CH3CHOCH3+CHO(1)Ea,1

k2CH3+CH3CHOCH4+CH3CO(2)Ea,2

k3CH3COCH3+CO(3)Ea,3

k4CH3+CH3C2H6(4)Ea,4

(1)用稳态近似法,导出CH4的生成速率表示之乙醛热分解反应的速率方程;

11.大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篇十一

有机化学试题

一,试举例说明下列反应或试剂(不要写机理)(2×5=10分)

1.安息香缩合; 2.Wittig试剂; 3.黄鸣龙改良法;

4.重氮盐的偶联反应;

5.Hofmann降级反应。二,试比较指定的性质(2×5=10分)

CH31.酸性:a.COOHb.COOH()>()>()N(a)NH2(b)3.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a)ClNO24.正碳离子的稳定性:OHa.CHCH335.负碳离子稳定性:OOa.Clc.COOH2.水溶液中碱性:H2N(c)()>()>()(b)(c)ClClNO2()>()>()NO2b.CH3CH3CH3c.CH3C()>()>()b.OHOc.OOOC2H5

()>()>()三,在下面反应式括号内填上产物或原料或条件,如产物是手性的则请写出构型式,若无反应也请注明。(2×10=20分)

O1.2.3.A4.5.+O()NaOEtEtOHH3OOOHH2OCHONa()A()一种香料NaNO2HClCO2()H3O()HONH2RLi+O6.7.8.O9.+Br2()()NH4ClH2O()()OHCH3NH2(CH)NH252CH3MgI干乙醚OH2O2N(CH3)210.()

四,试写出下列反应机理(4×5=20分)

OHOHH3CH3CNaHCO3DMSO+1.。120。140-OO1-2hrHBrA 5%并说明为什么A少B多。OCHOOONaOEt2.+EtOHNH2NOEtOH+NH2OH3.CH3ClCH3OHOB 80%CH3ON+ON4.CH3COOHCl+OCOCH3CH3COO五,试合成下列诸化合物(4×5=20分)

O1.用CN和CH3COCH3合成O*NH22.用 *CO2为标记碳的原料及其它任何原料合成OHOH3.试由CD2合成O

4.用≤5C的任何化合物及Wittig试剂合成法合成HH(Z)

六,试推测结构(10×2=20分)

1.化合物A(C22H27NO)不溶于稀酸,稀碱。A+HCl/H2O苯甲酸+溶液。将此溶液碱化生成B, B+苯甲酰氯又生成A。B+NaNO2/HCl无N2放出。B是非手性的,B+过量CH3I,再用Ag2O处理并加热,生成C(C9H19N)和苯乙烯C+过量CH3I再用Ag2O处理并加热生成一个烯烃D。OD和+Ph3P=CH2反应的产物一样。试写出A,B,C,D结构。并简述理由。2.长叶薄荷酮和丙酮在EtOH/EtONa中反应:O+CH3COCH3OOOO有几个人分别提出生成产物的结构:产物的HNMR IR-10.9,(3H,d)1640cm1-1.1,(6H,s)1675cm2.0-2.2,(8H,m)2.3,(2H,s)6.5,(1H,s)试判断真正产物是哪一个,并写出波谱数据的归属。

复旦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1998

有机化学试题答案

一,试举例说明下列反应或试剂(不要写机理)(2×5=10分)

OArCCHAr1.安息香缩合:ArCHO+KCNOHAr= C6H5p-CH3C6H5OOOOOHHCArCN机理:ArCHArCHArCCNCNOOHOHH-CNArCCArArCCHArArCCArOHCNOHCNO2.Wittiy试剂:Ph3P=CCH3CHO+CH3CH2Cl2CH3C=CCH3Ph3P=CCOCH3COCH3H,RCH2RC6H5CH2CH2CH3RR,O,NH2NH2/NaOH3.黄鸣龙改良法:RCR(HOCHH)O222C6H5COCH2CH3NH2NH2/NaOH(HOCH2H2)2O+4.重氮盐的偶联反应:PhN2 XPhN2 X+PhN=NPhR-pPhR-pR=OH , NR2PhN=NPhOH-pPhOH-pPH=8+N(CH3)3RCH=CH25.Hofmann降级反应:RCH2CH2N(CH3)3OHCH3CH31.CH3ICH3CH2CHNH22.AgOHCH3CH2CHN(CH3)3OH

CH3CH2CH=CH2

12.大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篇十二

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效性,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则恰恰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一项重中之重。曾有著名学者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由此可见,问题情境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现阶段,科学有效的问题情境创建不仅是广大化学教师积极探索的一项课题,同时也是实现学生课堂主体,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展开探究,继而感受化学知识生成的重要途径。而在传统的课堂中,受到时间、设备、材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基于这个现状,本校开设了基础实验化学这门选修课,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参与实验,并在学生中引起了好评。

在学习了专题2和专题3之后,虽然学生对大多数离子的检验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依然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和短板。比如:四氯化碳萃取的是碘离子还是碘单质等。因此,笔者在课堂中将全体学生进行了分组,并设计了一道平日常见的问题供他们讨论。之后,再由两组各选代表到讲台上讲解、操作。适度地将课堂交给学生,不仅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进一步的了解。本课致力于考查学生对离子检验知识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教学流程

流程1:课前学生根据实验题目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实验方案

流程2:小组分别选取代表,且每个小组有7分钟的实验时间

流程3:第一组展示由教师点评,以后由其他小组评价展示组的实验方案。

流程4: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进行总评。

三、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课前讨论:小组设计方案。

已知某溶液中已经存在K+、Na+,还可能存在NH4+、Fe3+、Fe2+、I-、SO42-、CO32-,根据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设计检验实验,确定溶液中各离子存在与否。

实验试剂:pH试纸,红色石蕊试纸、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稀盐酸、淀粉溶液、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双氧水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溶液(150ml)、蒸馏水、硫氰化钾溶液。

实验仪器:酒精灯、试管若干支、试管夹、火柴、洗瓶、胶头滴管、试管架、镊子。

附:待测溶液(学生事先未知):碘化钾、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铵的混和溶液150ml。

要求: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将实验方案以框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小组确定方案后,当实验完成后再由小组进行统计,归纳所含离子。每个小组有7分钟的展示时间。

附:待测溶液(学生事先未知):碘化钾、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铵的混合溶液150ml。

由于学生事先并不知道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所以本次实验对于学生而言为探究性实验,其中隐含的未知因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探究点】这里的离子检验存在很多干扰,①若直接滴加硝酸银,产生的硫酸银、碳酸银会干扰碘离子的检验,而亚铁离子的浅绿色在浓度较稀的时候颜色不容易分辨;②若直接滴加氯化钡,则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均会产生白色沉淀;③在检验I-的时候,一般会采取先用一种氧化剂氧化,将I-氧化为I2,这个时候可以用四氯化碳和淀粉溶液来检验。可是当离子浓度较小时,萃取途中不易看出颜色变化,而如何排除离子的干扰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无疑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学生展示及评价】

学生展示方案一:

(1)观察颜色,若溶液呈无色,可判断不含有Fe2+和Fe3+。

(2)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继续滴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而未见到淡黄色沉淀,则证明存在SO42-、CO32-,而不存在I-。

(3)另取少量待测液体,加入氢氧化钠,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有NH4+。

最终结论:溶液中含有SO42-、CO32-、NH4+;不含有I-、Fe2+和Fe3+。

教师点评:此方法说明了学生对于离子检验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在(2)中加入稀盐酸引入了Cl-杂质,当这个问题在笔试中作为一个判断题时,学生能很快发现这个明显的错误。在学生互评环节,同学也可以指出这个错误。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学生自行设计时,这个问题便会立即显现出来,这是其一;其二,若I-浓度较小时,即使没有Cl-的干扰,白色浑浊中夹杂的黄色AgI也不容易被观察到。由此可见,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巧,并将两者结合,这是当前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亟需提高的一项能力。

学生展示方案二:

(1)观察颜色,溶液呈无色,可判断无Fe2+和Fe3+。

(2)取少量待测液,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且沉淀未见溶解,则判断溶液中无CO32-,而存在SO42-。

(3)另取少量待測液体,加入氢氧化钠,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有NH4+。

(4)另取少量的待测液体,加入稀盐酸和过氧化氢,振荡,滴加淀粉溶液变蓝,则证明有I-。

最终结论:溶液中存在SO42-、NH4+、I-;不存在其他离子。

学生点评:此结论与实际情况不同。在理论上该方案存在可操作性,实际上在第(2)步的操作中,加入氯化钡之后,溶液变浑浊,而此时滴加稀盐酸,由于溶液浑浊,肉眼无法观察到是否有气泡产生,而在浑浊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沉淀是否出现部分消失也很难观察到,因此,所下的结论会与实际情况相悖,正确的操作步骤则是先让浑浊的溶液沉淀下来,然后再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体,则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O32-。

学生展示方案三:

(1)观察颜色,溶液呈无色,可暂定不含有Fe2+和Fe3+。

(2)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O32-。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

(3)另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加NaOH,无明显现象,则确定溶液中不存在Fe2+和Fe3+,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有NH4+。

(4)另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加稀盐酸和过氧化氢,再加入CCl4,振荡,下层显浅紫色,则证明存在I-。

最终结论:溶液中存在SO42-、CO32-、I-;不存在其他离子。

学生点评:在观看前面两组同学操作的同时,第三组同学也迅速作出了调整。调整的时候,第三组学生对干扰例子的排除的因素以及其可操作性进行了分析,从而确保本组检测步骤符合要求。

教师总评:这个离子检验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干扰性,三组同学在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都经过了认真思考,虽然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总体来看还算达标。实际的操作和理论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偏差,这是很正常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把理论知识掌握扎实,更需要在实验中运用起来。例如,Fe2+在浓度较小的时候浅绿色并不明显,不容易被看出来,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颜色来判断,因此,在滴加NaOH的过程中需要额外强调。

检验试剂的选择也需要注意灵敏度。例如在I-检验过程中,当第三组同学完成萃取时,由于振荡不充分,发现浅红色不是很明显。而且由于I-浓度本身较低,氧化后得到的碘单质不多,本身萃取的时候就不容易观察,因此萃取过程一定要振荡充分,否则分层现象将不明显。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点评:

若得到含碘单质的水溶液后,换用淀粉溶液来检验,则蓝色非常明显,淀粉溶液在检验灵敏度上比四氯化碳要强,因此在选择试剂的时候要注意灵敏度的把握。例如,如果你想再次确认Fe3+不存在,就可以用靈敏度更高的KSCN溶液来检验,如果溶液没有呈血红色,则Fe3+就可以确认不存在。

演示:取待测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看到部分同学直接用CCl4来萃取I-、检验I-的存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CCl4萃取的是碘单质,只有将I-氧化为碘单质后才能被萃取,这也是很多同学的误区。

演示:向碘化钾溶液中直接加入CCl4,无明显现象。

四、案例反思

本节课以某道离子检验题作为案例,让学生自行设计演示实验,并鼓励学生自行参与、自行操作,这是对学生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的一次考验。而有趣的是,在本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操作环节中还设有“同学互评”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展开互评,继而加深学生对离子检验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还能间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进一步掌握实验步骤。

化学需要实践,只有良好的实践与体会,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把握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避免“纸上谈兵”,必须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过,有些实验在理论中可以轻松完成,但挪到现实中时却存在许多的限制因素,从而发生预想之外的情况。这时,必须指导学生及时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良。这样,便间接培养了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此外,学生天性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而对未知溶液的探究恰恰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让他们产生“这里会出现什么?生成什么?产生什么?”的疑问心理。而正如某位英国学者所言:“一无所知的人不会怀疑任何事情。”在这种好奇心和疑问的驱使下,试问学生又怎么会学不好化学呢?

此外,选修课的评价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笔试上,还可以适当地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他们的操作熟练度以及个体存在的某些问题。从而让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而正如上述所言,这堂课不仅仅考查了学生对离子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从而为最终选修课考核提供了宝贵依据。

上一篇:1101健康生活主题教育月汇报材料下一篇:绘制与编辑图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