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之我见(精选14篇)
1.生态文明之我见 篇一
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
摘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本文就生态文明的现状和发展展开论述。关键词:生态文明 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是一个必然实现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从人类世界历史生态、文化生态和现实生态出发,在生态全球化背景下,以提升人格文明、生态文明、产业文明为发展方向;以发展宪政、优化体制、优化结构、促进公民意识和认知水平;以真诚的民主来反映公民的社会存在,建立社会公众信仰及其相应的伦理精神的法制秩序,让社会各阶层利益公开自由的表达权利以期让社会真理能够真实的公共表达;将人格质量的提升放在国民教育的首位,来提高人在群体公共事物中的智慧能力;将生态文明发展放在战略首位,来提高文明产业化社会的上升能力;将未来优先的战略放在国家建设的首位,来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产业能力;将公众人本信念及其相应的伦理精神的法制秩序放在推动联合国改革的首位,让国际社会各阶层利益公开自由的表达权利以期让社会真理能够真实的公共表达,来提高联合国维护和尊重人的能力,走生态文明发展的国家发展道路。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传统老路。虽然,我们的工业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这些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2-3倍,但是单位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污染则是发达国家的、30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持续张力下,中国已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遭受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四分之一的居民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在中国,大凡经济成长比较快速的地方,环境污染通常都比较严重。而环境污染已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并严重制约着我们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投入的需求还在不断加大,而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有限性注定延续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举步维艰,路越走越狭窄。中国在进行工业化建设时,既没有先行工业化国家所具有的资源禀赋,也没有其所拥有的环境容量,遇到的资源环境约束可想而知。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是中国唯一的出路,是中国工业化的“救赎”之道。
(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的解决办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十六大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与发展建设的基本状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 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全民动员,共同行动。连同“生态文明”的“四个文明”一起抓的新观念是我们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新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性的新举措。十七大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当前,我们总是强调企业要节能减排,而不重视强调全民的节能行动,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应该政府和群众两头抓、两手都要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全民都要树立“切实保护好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生态、珍惜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观念,这样才能既建设山清水秀、和谐美好、生态优良的人类家园,又实现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发展要求。惟有允许并且倡导民间力量参与环保事业,惟有放开社会及民众的舆论监督,生态文明的观念才能真正在全党领导干部和全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树立起来。
(三)媒体宣传。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因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以及人适应自然两者的统一。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面对整个社会,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因为他们只有具备这一理念才能在领导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坚持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
(四)政府体制改革。在政府机关中还要对过去建设的各方面消极因素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绿色GDP的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有问题,它非但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更因为片面强调GDP增长会助长盲目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社会失衡,反过来又使GDP的增长难以为继。2这就要做到在对一方领导干部进行评介时,不仅要看其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还要考察他们如何解决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尤其要考察其在处理生态与经济矛盾时的决策表现是否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另外,各地环保部门的人事和财政,也都应该由环保总局统一管理,彻底消灭其中的利益得失及权力抗衡,这样有关的执法者才可能秉公执法,认真地执行其社会责任。在面对企业问题时亟需改变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使得企业不能、不敢、不愿去冒着巨额罚款的风险进行环境破坏的违法活动,从而杜绝环境污染的源头。
(五)健全法律法规。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有了可以遵从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保驾,环保机关在全社会的管理、执法过程中更加地顺利,民众在生活中才能正确认清破坏生态的现象,从而自觉地监督、举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的高度,是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
(六)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因此,大力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四、结 语
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几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确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在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方面都已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路子,相信这对于我国的环保事业的发展将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如今,十七大报告以这样的方式提出“生态文明”,是把以往的工作方法上升到了全党理论的高度,说明党中央已经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紧迫的事情。相信在今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保护环境、改善环境、防止和减少污染,将成为一项全国上下都行动起来的事业。我始终抱着这样的一份希望“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臻于完善并付诸实施,当企业建立起了环保公民意识,当污染者在社会中成为过街老鼠,当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特权成为众矢之的,山青水秀的好河山一定会重现。”这对于中国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无疑是一个福音,一种希望。我坚信,我们的祖国能够在我怀的这份希望中发展得更加强大,更加富强。
2.生态文明之我见 篇二
中国礼仪在韩国影视中表现非同 一般。韩潮一度 席卷中国影视界,在他们的电视连续剧里,儒家思想之礼仪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国人自叹不如。大牌韩星来到中国,从没有摆大牌,有句广告说“韩国很远,韩星很近” 分析其内涵,韩国明星对人,不管是不是重量级人物,从没有失礼。“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部分中国人有 点钱了就耍阔、西化,什么礼都丢之脑后,一切的根源都是缺乏文明礼仪的教养。
一、现代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现状
如今,许多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 珠,被娇宠后 的坏习惯比比皆是,想要什么得什么,在家不尊重老人,随意颐指气使爷爷奶奶帮忙做事, 对外人更是不懂得怎样尊重,在校不尊重老师和同学:“老师,你过来。”问着老师问题的同时,又去与别的同学聊其他的事,让老师干等。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和同学相处时,男女同学之间你摸我的头发,我摸你的头,你摸我的脸,我碰你的 腰,丑态百出。我们的社会在向前发展,但人们的文明礼仪却在向后退步。现代孩子应是“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所以文明 礼仪应从 小抓起,否则会恶 性循环,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文明礼仪。
二、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缺失
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礼仪不仅是思想道德的行为规范之一,也反映了精神文明意识的问题,许多家长没有受过很好的礼仪教育,尤其是“70后”“80后”这两代人的家长受“文革”的影响:什么狠批“孔老二”“批林批孔”“打倒孔老二”等等,孔老二就是孔子,打倒孔老二就是要剔除他的一切主张,使得人们战战兢兢,更不要提对礼仪文明的学习了。许多家长无法知晓礼仪之行为规范,他们怎么能传给下一代呢?我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如果没有慕课,许多礼仪的知识我是不明白的, 庆幸的是我赶上了慕课。“不学礼,无以立”,记得我有 次去夫家的姐姐那里,进门时,只见姐姐迎上来说:“你们来了,进家里坐吧。”她的第二个儿子飞儿(读中学时曾在我家住过)在客厅里吃午饭,见到我们来也不向我们打招呼,更不会说别的什么,我们对他说“飞儿,长大了,好高,现在在哪里工作?”姐姐接过话说“在河边帮人家运些沙子。”飞儿吃完走了,姐姐也没说什么,只好自己去张罗饭菜,我去帮忙。姐姐见到儿子那样也不要求儿子对舅舅和舅娘打招呼或者叫儿子去帮她的忙。家长不教,小孩怎么知道这些礼仪呢?后来飞儿 结婚了, 姐姐来过我家几次,每次来都诉说飞儿和儿媳的不懂礼和不孝。姐姐那么大年纪了,看到她那样,我能说什 么呢?
三、从小抓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有礼才有德,德和礼往往是统一的,礼仪与道 德统一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自觉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貌举止总是伴随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长期积累的道德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要说治国了,齐家已经能让社会和谐了。戴尔·卡耐基总结说,个人的成功=15%的努力 +85% 的人际关 系和处世 技巧。每个人从小就受到接人待物的礼仪行为教育,如果很小的时候就招人喜欢,那他或她的心理成熟度就高,自我感觉就越好,他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就越顺利。虽然其过程也会有挫折,但我想一个懂礼且得到很多阳光沐浴的人,会把挫折处理好。在这一良性循环中,和谐处事 是不成问题的,相信成功也会不断地向他们招 手。修身, 齐家,家好,家人喜。
知礼而行礼,学校教育中的礼仪教 育是一种 辅助, 孩子在校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少,但学校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古人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学校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互动,如果孩子在校是一套,在家又是一套,那就达不到教育的成效性,教师再努力也是白费劲。据我观察,有些孩子读初中三年,平常表现 还不错,但在离校前那天搞得教室里乌烟瘴气,到处是垃圾。 马加爵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中学时期,他成绩很好, 平时表现不错,可到了大学,他的陋习就在不知不觉中显现出来以致犯罪,那些被他谋杀的同学嘲笑、讽刺、挖苦,使他那卑微的礼义廉耻在慢慢地丧失。复旦大学研究生的投毒事件也是因为潜意识里的无礼酿成无可挽回的大错。虽然专家们分析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我认为一切的起因皆是不学礼:孔子的礼,管仲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国家的精神支柱,支柱立则国家兴,支柱废则国家亡。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栋梁被虫子蛀蚀,则国将不国。春秋时代 管仲知道用文化精神规范人们的行为,引领人们向前发展 “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四维帮助实现国家社会的稳定,“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意思是,坚守四维,民众不越过规范,君王的地位就安稳;民众不妄图进取,就不会有巧诈行为;民众不掩饰过错,品行就会完好;民众不追随邪曲,就不会产生恶事。“廉耻”两字中耻尤为重要,因为人之违背礼义和不说法,皆源于无耻,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在个人修身中鼓励礼义廉耻,特为重要。
总之,文明礼仪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孩子懂得文明礼仪,他们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逐渐认识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人格尊严是值得尊重的,他们的劳动是值得珍视的,自己怎样做才是尊重别人、珍视别人的劳动果实等等,而不是等到上了大学才知道这些,“少若天成”晚也。
孩子从小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会使其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他们知道 如何去看 待生命,对待感情,对待未来。明白自己现在该干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给自 己规范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等。我想,文明礼仪的 教育影响是深远的,是不可替代的,让我们给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从小抓起吧。
四、文明礼仪教育之对策
3.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我见 篇三
【摘 要】文章阐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性;指出了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等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文明城市;创建;对策
自我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城市各级全面动员,鼎力推进,市容市貌得以极大改观,城市环境整体提质;群情高涨,人心思进,城市活力明显增强。至省级文明城市达标前后,已见高潮。但潮落后陋习卷土重来、依然故我的现象,却清楚地昭示我们: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绝不能只是满足于硬件问题的解决,而忽视软件问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的重要!提高湘潭市全民礼仪素养事关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大局和城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局。
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如火如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距离2017年国检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公共安全亟待加;交通状况有待改进;市容市貌必须改观;市民素养还需提高;等等等等湘潭市城市的文明,说到底是人的文明。广大市民的参与,是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因此,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只有充分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才能真正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那么,如何做才能进一步增强湘潭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积极性呢?本文将围绕如何创建文明城市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与市民互动
“创文对一座城市提出了很多综合性指标,必将有力地促进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广大市民也会感到更加幸福和自豪。”本人认为,从这点上说,湘潭市民对创文应该是非常关注与支持的。 对此,湘潭市委市政府给与了积极回应,加快文明创建步伐,并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宣传,创建氛围日益浓厚。特别是今年,湘潭新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上任后,主抓精美湘潭建设,推出了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都是湘潭市民长期关注与期盼的。如沿江风光带,一二十年前就提出修建,但进展非常缓慢,而精美湘潭建设让市民感到希望就要成真。风光带的建成将对市民休闲、出行、市区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精美湘潭建设的推进,湘潭的变化会更快、更大。”本人认为,湘潭市委市政府不但要持之以恒地抓好精美湘潭建设,而且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不断强化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关注城市建设与发展,从而积极参与其中。 本人欣喜地看到,在精美湘潭规划公示方面,湘潭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每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湘潭市委市政府都通过微信、电话、报纸、网络等方式,向市民征求意见建议。本人建议,今后,这种宣传互动也要紧随项目的发展,对相关情况及时公示。
文明创建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湘潭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也诞生了许多历史名人,留下了很多历史建筑。但随着时间流逝,一些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本人认为,从考核评比上讲,这直接关系到文明创建的实际效果,而从文化价值上讲,这些历史人物、事迹、古迹是湘潭的魂、湘潭的根,也是最让湘潭人留得住乡愁的地方。我建议建议,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保护好城市古建筑。“保护的最好办法就是发动群众,让他们积极参与、监督。”我建议,应将古建筑保护列入精美湘潭建设统筹考虑,达到新城市与旧风貌的和谐统一。
精美湘潭建设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是硬件条件,而提升市民素质则是软件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如何做文明市民的宣传,即文明市民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并长期坚持下去,让市民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 做好“人”的工作
近年来,围绕湘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我常常深入机关、学校、医院、企业、街道、社区等地,进行文明礼仪知识讲座。热心创文的我,目前,还在就《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礼仪素养的路径和对策》等课题进行研究。“创文与每个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市民的参与率就是创建的成功率。”湘潭对创文非常重视,做了很多工作,但市民对文明创建的认同感还需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通过进行过创文知识讲座100多场次,本人发现,尽管湘潭通过宣传展板、文娱活动、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营造了创文的良好氛围,但很多人对创文是什么、为什么创文、创文跟我有什么关系、创文我该做什么等等问题,仍然不知晓、不理解甚至抱怨。
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还是宣传没有到位。如何进一步增强市民创文的意识,进而支持创文,参与创文?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把一些人集中起来,重点宣讲什么是文明创建,市民应该怎么做,然后口口相传,共同进步。如同有的老师平时对评职称不关注,不在乎,不行动,临退休才感叹诸多。如果,我们事先做工作,讲清楚评职称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不评有什么坏处,唤醒他们的意识,然后让他们制定近期与远期目标,并且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目标就能一步步地实现。
创文亦然。不真正唤醒市民意识,万事空谈。如今时间紧迫,必须制定时间表,分块、分层,组织一批得力的人,做有渲染力的宣讲,然后一步步实施创文工作,才会有好效果。
首先,要组建一支创文宣讲队。尽量吸纳一些有一定理论水平、文明素养高的创文热心者、优秀代表,讲清楚创文的意义,并提出具体要求。
其次,一定要采取分块、分层的集中宣传方式,时间长短不一,人数不限。尽快对创文宣传相关情况进行摸底,对效果不佳的再制定宣讲计划。宣讲要覆盖不同的对象,如机关、学校、医院、企业、街道、社区等。以社区为例,把所有居民集中起来不现实,那么可以要求一些居民代表参加,再由他们将宣讲的内容传达给其他的居民。
只要每个市民都积极参与,围绕创文工作,真正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那么我们的市民就都将成为文明的市民。家庭是文明家庭,小区是文明小区,街道是文明街道,湘潭当然是文明湘潭了。“没有文明人,哪来文明城?!”
三、提高市民礼仪素养常态化
礼仪文化的功能是造就和谐社会,就个人来说,求人际和谐、家庭和睦,立足人际文明秩序之协调;就国家来看,求国强国泰,立足于社会大秩序之稳定。礼仪文化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同时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功能,譬如建立规范与秩序、培养人们共同的价值标准,以及通过社会化过程来传递社会文化、内化价值规范、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等。礼仪文化使人类的社会交往在一定规范内进行,使社会关系更趋和谐。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方面来看,礼仪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礼仪是有关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湘潭市能否步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全民礼仪素养事关全局。湘潭市如果有幸步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提高全民礼仪素养的常态化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贺亮明(1964-),女,汉族,湖南湘乡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田芸(1987-),女,汉族,山东沂水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讲师职称,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比较研究、职业教育实证研究。
刘勇(1973-),男,汉族,湘乡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职称,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
4.文明校园之我见 篇四
校园,是很多人都向往的地方那是代表青春,代表活力的地方。
------题记
以前的校园,环境优美,书声郎朗;如今的校园,环境恶劣,书声嘈杂。那所挂有文明校园荣誉称号的学校,以随时光流逝而不存在。
以前的学生,文明礼貌,尊师重道;如今的学生,粗鲁无礼,目无尊长。究竟是校园改变了学生,亦是学生改变了校园? 我的母亲跟我说过,在她读书时,她们的学校,那里绿树郁郁葱葱,花坛绿化带里有鲜艳娇嫩的花朵。正如那是校园里朝气蓬勃的学生。教学楼就屹立在树木的中间,洁白的墙壁上挂着名人名言,教室里排列的整整齐齐的课桌凳,还有那课桌上整整齐齐的书本,无不散发着书卷气息。
上课时,同学们都在认认真真的听老师讲课。下课后,同学们也是运动的运动,做功课的做功课……妈妈说,那时的校园乘载着各方学子的梦想,乘载着国家的希望,乘载的祖国的未来。从我们踏进校园的那一刻,我们身上就担负了更重的责任。
可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校园,树木不似以前那么枝繁叶茂,更有许多的树木已经干枯了。地面上随处可见的果皮纸屑,墙壁上的鬼斧神工,花坛绿化带里那一片片色彩鲜艳的花和黄色的秃顶,教室里遍体鳞伤的课桌凳,以及身着奇装异服的学生,哪里还有文明校园的样子? 更多的是,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更是与文明校园有着天壤之别,也让许多同学有了对校园的畏惧心理。
所以我们应该保护校园环境,爱护校方刚刚财务,不着奇装异服,做个文明的学生,建设文明的校园。同时,不能欺负弱小,不尊重高年级学生。
5.文明之我见(共) 篇五
“文明”是我们做人的宗旨。做个文明人吧!
现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在倡导文明。的确,精神文明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不文明”出现呢?许多国家都发出了感叹:“唉,怎样才能做到文明呢?”叹息是没有用的,挺着腰杆寻找出路才是真的。
之所以还会有“不文明”出现,归根结底主要是人们不知道“文明”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没有真正理解,就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只有冲出迷茫的漩涡,才能真正走向文明。
“文明”到底是什么呢?当代汉语对“文明”一词是这样解释的:“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可我认为“文明”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理解了“文明”的含义后,我们与文明又进了一步。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阶段都与文明有很大的关系。童年以及少年学习阶段是学习文明时期;中年工作阶段,是“做文明”时期;老年休息阶段,是对自己一生文明的回顾与检查时期。由此看来,“文明”是人生各个阶段中不可或缺的,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个不文明的人不会被人所尊重,做事情不会一帆风顺,求人帮助是也会到处碰壁。被人尊重的总是那些文明的人,鲜花和荣誉从来不会降临到一个不文明的人身上。
别人都说:“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可我却说:“文明更是一个国家能否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一个国家不讲文明,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呈现出一个混乱、罪恶的景象,那将是多么可怕的社会啊!所以说一个国家的文明,是这个国家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明是什么?很多时候,我感觉文明是一种自我克制:个人对自己的克制,克制自己不要干扰到别人的存在边界;文明是审美,在公共场合用山寨手机大声放音乐不美,在马路上对行人狂按喇叭不美,说谎不美,贪污很丑陋……
做一个文明人吧!让你在需要帮助时,有人愿意主动伸出援手;在你遇到困难是,有人愿意与你并肩走过;在你生病时,有人愿意和你一起战胜病魔......如果你真的做到了文明,那么我相信,你会感到自己心理很踏实,生活得很充实,干什么事都会显得胸有成竹。
雷锋,我说他是一个文明人;郭明义,我说他是一个文明人;……,我说他是一个文明人。你,是一个文明人吗?
6.网络文明建设之我见 篇六
——以“人肉搜索”为例“人肉搜索”,指的是通过大量人工参与来寻找问题答案的网络机制,即根据网络上的一张照片、一个视频场景、一个网名甚至一个QQ号码,网民们互通信息进行寻找,往往可以挖掘出目标人物在现实中的真名实姓、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甚至此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亲朋好友等私人信息也一概会“暴露于阳光之下”。近年来,“人肉搜索”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少争议。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人肉搜索”现象呢?
一、“人肉搜索”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产生的社会根源肯定涉及多种社会因素,但就其得以发生的条件来看,主要涉及三方面因素:互联网、焦点社会问题和网民。
首先,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原本人们认为是“深不可测”的互联网等高技术信息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日益“飞入寻常百姓 家”。这使各种社会信息迅速得到更大范围地传播和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社区”进行各种形式的超时空的社会互动成为现实。可以说,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达是 “人肉搜索”这种新社会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
其次,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过渡转型时期,由于思想多样、价值多元、规范缺失、道德弱化等 原因,出现了一些社会失范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比如,前段时间被“人肉搜索”曝光的一些轻视生命、婚外恋、造假、不遵守公共规则、以强欺弱以及违反基本道德的事件,就是如此。人们为什么对此高度关注?我认为主要是这几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 始对物质以外的社会价值普遍关注与追求,比如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
再次,产生“人肉搜索”现象的直接动因应该是网民的广泛参与。从微观心理层 面来看,为什么网民乐于广泛参与此事呢?我认为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猎奇探究的心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打破沙锅一探到底,是每个人自然产生的、普遍具有的心理活动。二是减压宣泄的心理。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讲的“投射”。将自己积累在心中的压抑情绪,发泄到网络上声讨的那个人身上,以此来减轻自己 的心理压力。三是平等参与的心理。每个人都盼望获得平等和尊重,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发言权。“网络社区”给予了人们平等参与的权力,使人们由被动的信息接收 者变为主动的信息提供者,自我成就感得以提高。四是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我们每个人都看重自己的价值,都有施展能力、实现目标的本能愿望。竞争日趋激烈和相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充满了变数,实现自我价值并非易事。相对而言,虚幻的网络世界所创造的独特的网络沟通环境,却正好能够满足网民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要求,他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自身具有的潜在能力,品尝到自我“义举”被网友认同的自我价值感。
二、如何评价“人肉搜索”?
绝大多数社会事物和现象都具有社会正功能和负功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应客观辩证地去看待它的社会作用,对待“人肉搜索”也是如此。如果“人肉搜索”超越一定界限,甚至向“私刑”的性质发展,就会伤害当事人、激化矛盾;而运用得当,又确实能对社会有所帮助。所以,我们对其社会功能应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人肉搜索”的社会正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社会的假、丑、恶等现象进行揭露,起到社会舆论监督与制约作用。二是对广大普通网民来说,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规范或矫正自己的言行。三是可以促进真善美、公平正义等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弘扬。
但是,我们在看到“人肉搜索”正功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其社会负功能主要表现在:其一,如果在不知事实真相的前提下,任意挖掘他 人的个人信息,并在网络公共领域随意散布,以至于影响他人的家庭生活甚至工作学习,这就很可能成为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违犯法律的行为。其二,“人肉搜 索”如果被滥用,就会转化为网络舆论暴力工具,失去公平正义的立场,反而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其三,由于网络规则的不健全,“人肉搜索”很有可能被一些 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攻击他人的工具。
所以,我们应发挥“人肉搜索”的社会正功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所带来的社会负功能得到有效抑制或降到最低。我想这些除了依靠网友的道德自律、网络监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外,还需要尽快 建立健全网络社会规范,为实现网络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障。
四、如何加强对“人肉搜索”的管理、引导和规范?
7.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 篇七
一、通过教育活动课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育活动课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 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比一比》《谁打碎了花瓶》《诚实的孩子》《帮助你我快乐》《关爱残疾人》《我们都是好孩子》《和弟弟妹妹一起玩》等, 综合运用情境表演、事例分析、讲述故事、手偶剧和讨论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在教学中, 我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念儿歌、唱歌曲等方式, 向幼儿提供一些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境, 引发幼儿思考, 让幼儿能够在与同伴的讨论中,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了解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 提高幼儿思想意识, 从而萌发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及愿望。如在《帮助你, 我快乐》活动中, 利用手偶, 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 幼儿通过老师语言和语气, 感受到了故事中的小熊遇到困难的焦急, 使之充分体验到遇到困难的心理感受, 再感受被帮助的快乐, 从而使幼儿深刻地认识到帮助别人的重要和快乐, 进而愿意主动帮助别人。又如, 活动课《文明小天使》这一活动, 以迎奥运为契机, 让幼儿走进社会, 接触文明人, 感受文明事, 发现文明行为, 进行宣传活动:《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名活动》。
二、充分发挥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习惯养成的基础。“环境是可以说话的”, 孩子是在成人的关爱中成长的, 要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首先要使孩子感觉到爱, 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关爱。作为教师, 应真诚平等地对待幼儿, 关爱每一位幼儿, 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 给幼儿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 在这个氛围下, 幼儿很自然地会去关心别人, 对别人的困难表现出关注和援助行为。注重环境的创设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与美化幼儿园环境相结合。通过带幼儿参观幼儿园, 清理幼儿园中的垃圾, 共同创造一个整洁优美的幼儿园, 让幼儿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提供健康快乐的环境, 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性格, 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 是一次次的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 所以营造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和谐、欢乐的氛围尤为重要, 让幼儿时时处处感受到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老师的尊重和爱意, 体验到同伴之间的友谊, 就像《纲要》中提出的“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 心情愉快, 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利用班级墙饰“爱心树”“应该怎样做”“值日生”体现温馨的心理环境, 创建班级健康口号“文明、团结、自信、勇敢、活泼、健康”, 体现班级精神风貌, 为幼儿提供了健康的心理环境, 使幼儿更快乐地成长。在离园时间, 开展“我来夸夸你”活动, 让孩子们根据小朋友今天的活动互相进行表扬, 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是主角, 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关注自己。
三、家园共育,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因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 而家长是幼儿教育中的特殊力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现实需要, 幼儿思想单纯, 可塑性强,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 特别是幼儿其人格思想的形成, 家长的影响占着重要的一部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 同样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 确实, 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做家长不仅要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 而且一举一动都要堪称为幼儿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往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就会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从中得到熏陶, 受到启发, 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因此, 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教专栏、接送交谈、通知、发放文明伴我行倡议书、家访、小黑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 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 进而使家长在家里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 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也为促进社会文明做出了的贡献。同时, 通过互相交流, 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家的具体表现, 指导家长进行教育培养。在生活中, 如果家长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孩子, 那么孩子也会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如节假日, 做父母的可带孩子到朋友家做客, 要有礼貌, 不经别人同意, 不能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学会热情招待客人, 让孩子感受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愉悦。
四、注重“细节”,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 要始终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采用谈话、暗示、表扬、诱导等方式, 注意在培养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同时, 抓住教育契机, 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保护幼儿的自尊心。从早晨入园到晚上离园, 都尽量制造机会, 注意观察幼儿表现, 对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用赞赏、鼓励的话语, 满意的微笑等进行表扬, 肯定其正确的表现, 能鼓励幼儿更积极地去行动, 形成良性循环, 使幼儿体验到做一个文明人所带来的快乐。对孩子的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不是单独的说教, 而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的。来园、离园时, 教会幼儿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如早晚跟老师说“早上好”“再见”, 得到别人帮助时, 会说“谢谢”, 不小心伤害到别人会真诚地说“对不起”, 以表达自己的歉意……从而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使用礼貌用语, 增强文明意识。
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三大教育合力协调一致, 发挥整体效应, 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有效形成。
摘要:从通过教育活动课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充分发挥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家园共育,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注重“细节”,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四个方面, 对如何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634-636.
[2]陈帼眉.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63.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30-33.
8.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 林业发展;生态建设
对林业的理解和认识,基于不同时期对森林获取目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对森林本质价值的认知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人类由一味地从森林中获取,逐渐认识到其可再生利用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由随意性到自觉性的一个长期转变过程,渐渐产生了林业的概念和经营森林的理念,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大大进步,一些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资源不可逆性的消亡,林业也在人类清醒意识中得到其存在必要性的重视。
直到今天,人们一直在探讨能源战略、资源战略,甚至一些发达国家把开发的机器手延伸到幽深的海底和遥远的月球,以至于更远的星系。这一方面表明人类对资源的强烈渴望,一方面体现出对地球上仅存的资源的担忧与保护相参杂的复杂矛盾心理。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伴随而来的一些副作用的出现,如温室效应、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交替出现,大气环流异常,冰山以惊人的速度融化,海平面逐年升高,地球上动植物物种迅速消失,地震、海啸、火灾、泥石流、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频频出现的异常灾害引起世界高度重视,专门机构研究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令人震惊: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很大成分与人类频繁活动有关。因此,倡导环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球的共识,各行各业、各国各地也在研究如何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如何从自身出发,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来共同挽救日益被破坏的生态安全,维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林业在生态建设中有着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森林的巨大作用逐渐被人们认知。
森林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世界,森林除了有各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外,还有苔藓、地衣、蕨类、鸟类、兽类、昆虫和微生物等。目前,地球上约有500万种生物中有一半以上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有“地球之肺”美誉的森林连同海洋和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湿地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森林不仅担负着提供木材、矿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作用,它更担负着地球新陈代谢的重要使命。据统计,一亩森林每天吸收67kg二氧化碳,放出49kg氧气;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4kg;一个夏季能蒸发42t水;一年可吸收22~60t灰尘;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t;一亩防风林可以保护100多亩农田不受灾。
森林被誉为“绿色水库”。5万亩森林的蓄积量相当于一座100万m3的水库,正因为有“雨多能吞,雨少能吐”的特点。
在东北、西北、华北的防护林带成为当之无愧的“绿色屏障”。大面积森林植被可以改变原始风沙结构,迫使沙尘在垂直高度0~60cm上分布趋于均匀,林网内的沙尘减少80%,绿化区的降尘量比未绿化的荒漠区降低40%,大气浑浊度降低53%。
总之,森林不仅可以提供资源、造福人类;还可以净化空气、利于健康;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保护动物、平衡生态;防灾抗灾、巩固国防;蓄水保土、防风固沙。这六大功能是森林维护人类生态安全不可磨灭的六大贡献。
当前,世界环境面临着沙漠化日益严重,森林遭到严重砍伐,野生动植物大量灭绝,世界人口急剧增加,淡水资源越来越少,渔业资源范围缩小,农药污染了大量的水果及蔬菜,地球温度明显上升,酸雨现象正在发展,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等十大威胁。我国做了大量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降低污染的工作,尤其在林业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长治久安的功效,越发显示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一支主力军作用。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生态建设中遇到的难题远大于一些发达国家。资金、政策、法律等因素的制约还不能完全按照设想中的那样使其顺利发展下去。人(生存)一耕地一林地一环境一经济(发展),这是一个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链条,两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硬件,如果要求强烈务必会挤压处于相对比较脆弱的中间环节一一森林减少、环境破坏,以丧失森林与环境为代价,最终结果导致了阻断生存通往发展的道路。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林业面临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主要表现为:一是森林资源的平均水平依然很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61.3%,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和1/8;二是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78.06m3.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8%,郁闭度0.2~0.3的林分面积占林分总面积的20.1%;三是林龄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继续减少,全国林分面积中,幼、中龄林占71.1%,用材林中幼、中龄林面积占74.4%,间隔期内用材林成熟林面积减少17.2万hm2,蓄积量减少1.6亿m3;四是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现象依然严重,每年平均有 216.3万hm2的林业用地逆转为非林业用地。我们在保证经济年增长8%~10%的目标时,不要忘记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仅16.55%,在16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20位左右,我国森林建设的目标是到2010年和2050年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19%和26%。建设需要土地,发展需要资源,既要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又不伤害39亿亩林业用地23.8亿亩森林的现实矛盾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任务艰巨,但意义深远,兼顾均衡成为长远维系这个生态链条的关键。
9.文明之我见六年级作文 篇九
文明处处都在,它可能在一句言语中,也可能在一个动作里,还可能在一个微小的表情上。可是现在社会生活的步履匆匆,文明被一点一点地磨灭了。
假日,走在大街上,我看见川流不息的人提着大包小包地往家里赶,他们行色匆匆,目不斜视。这个时候,有个打扮时髦的青年喉咙里咳咳几声,往路边吐了一口浓痰——绿色的,真恶心。
“真不文明……”我小声地嘀咕着。
十字路口围着一大群人,他们在叽叽喳喳地谈论着什么。喜欢管闲事的妈妈拉着我挤了进去。原来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碰着了一位阿姨,他们正在理论着呢。小伙子拉拉领带,我以为他是个文明的人,会帮助阿姨捡起掉在购物袋外面的蔬菜。没想到,他张开嘴就骂:“你这老太婆,和我挤什么?看,摔倒了吧,谁让你倒霉……”小伙子嘴角微微地扬起,像在领奖台上发表获奖感言似的。说完之后,他把包往肩上一甩,扬长而去。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别看他一表人才的`样子,其实有一颗丑陋的心灵。”我听见妈妈在小声地说,可她也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再看看那位阿姨,她忍气吞声,把掉落出来的蔬菜一个个捡起来,放入购物袋。旁边的一位穿着朴素的阿姨,也蹲下身子,帮助那位阿姨捡蔬菜。
蔬菜捡好了,阿姨连声道谢。她的喉咙不大舒服,咳咳几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巾,吐一口痰在纸巾里,仔细包好,扔进路边的垃圾桶。
妈妈拉着我走了。在路上,我的头脑中一直晃动着那位阿姨捡蔬菜的动作。她是个讲文明的人,可是她却被不讲文明的人欺负了。
突然记起了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的话:真正的文明人知道自己人生的使命。那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使命呢?
10.生态文明之我见 篇十
新春伊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叶县盐都水务有限公司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水为媒、服务万家”的企业宗旨,以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把狠抓作风建设建设贯穿于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我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必须依次为契机,使全局上下初步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求真务实、团结和谐的良好风尚,下面就此项活动谈谈我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首先是作风建设,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风建设中的小事小节不是可大可小的问题,而是必须认认真真常抓不懈的大问题,其间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
(一)、作风建设的深刻内涵
作风就是形象,就是力量,就是保证。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工作作风,败也在工作作风;企业的成就,好在作风,坏也在作风;人民群众对企业的态度满意的是作风,不满的也是作风,特别是我们公司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力度方面,反映了我们是否把人民群众用水的问题放在第一位,我们常说的“做事先做人”,道理就在于此。
(二)、作风与细节的辩证关系
作风,是一个人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而细节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二者一看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实则不然。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任何时情都是细节的积累。细节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不可或缺,更不可忽视。作风非但不例外,而且表现尤为突出。作风问题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在生活小节、工作细节、思想枝节、行为末节上。也正因为作风的这一特点,在很多时候,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它,认为都是些小事,无关痛痒,无妨大碍,更有一些人甚至对它不屑一顾。于是,有些人对上班迟到早退不在乎,对外出请假不在乎,甚至有些人对上班不做事,以及党员干部的生活情趣,都认为是小事。
其实,这是因为一些人没有科学辩证地看待细节同整体、同大事、同战略决策、同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只看到细节细小的一面,却看不到种种大事都依细节而存在,更没有注意到任何事无一不是建立在细节之上,对“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理解得不够。任何整体都是由具体的部分构成的,任何战略决策都是种种情况分析研究的结果,同理,一些严重的腐败行为也不外乎开始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
(三)、加强作风建设从细节抓起的重要性
曾听过一个寓言故事: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者颇感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要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者却对他说:“别嚷了,我走到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
我们个人作风上的细节,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对企业的印象。想想看,也许一个群众一辈子只到我们单位办一件事,只和某一个办事人员打一回交道。可就这一次交道,如果工作人员服务不好、形象欠佳,便会在群众的记忆里烙下极深刻的印象,自然是不好的印象。群众凭什么来评价党风政风?就是从自己亲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一个个真实事件中得出评判的,参照的也多是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小节。企业干部职工在小事小节上做好了,可以弘扬正气,影响人心,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支持,大事也容易做好;反之,难免招致群众的反感、鄙弃,进而影响我们群众中的形象,也会为严重影响我们水务部门的工作开展,从而使我们每一个最终成为利益的受害者。
在紧抓作风建设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为创建文明单位夯实基础,我们为什么要创建文明单位?是真创建,还是假创建?是高水平地创,还是低水平地创,首先取决于我们的认识。大家都知道,人本身就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类所面对的世界就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两个世界。物质和精神缺一不可。所以,我们反复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直观、形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呢?虽然无形,但是没有一个国家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宗教的形式来抓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则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是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自身的特点,必须有好的载体来承载。如果只是笼统地抓,一般化地抓,从原则到原则,从口号到口号,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所以,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样就有了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包括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人民群众自觉参与改造社会和自然的生动实践,是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把知与行统一起来的重要环节。它把精神文明建设 的各项任务具体化,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搞活动、办实事等有形的载体之中,化无形为有形,化虚为实,虚功实做,使精神文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易于操作、便于实 施,是寓教育于活动、虚功实做的好形式。创建文明单位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础性工程,就创建文明城市来说,城市文明离不开单位文明,文明城市是文明单位量的积累、质的优化、面的拓展,所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创建文明城市必须坚持开展全市性的创建文明单位活动,通过提高员工的文明素质和单位的文明程度,把文明城市创建的目标落实到基层。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不是单纯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而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既包括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精神面貌、文明风尚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业务工作、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内容,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方法手段具有多样性,不仅有思想教育、道德养成、文化熏陶、典型引路等措施,还综合运用了经济、法律、行政、制度等手段,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评价标准具有全面性,不是单纯的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而是对一个单位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评价。《关于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暂行管理办法》规定,文明单位必须达到“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学习风气浓厚,文体卫生先进;加强民主管理,严格遵纪守法;内外环境优美,环保工作达标;业务水平领先,工作实绩显著。”中央文明委和各地命名表彰的文明单位,都是业务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其他各方面工作领先的单位。所以说,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能够收到很好的综合效应和整体效应,是促进基层单位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具体到一个单位来讲,大家肯定能够感受得到创不创文明单位,效果大不相同,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大不一样。
最后,狠抓作风建设,创建文明单位是一个系统工程,创建内容具有综合性,方法手段具有多样性,评价标准具有全面性,必须讲究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我认为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抓组织,建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班子建设
公司党支部在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和理论学习,从而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是使物质文明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狠抓作风建设,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也是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要全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出职工内在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这项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有组织有计划地来推进,才能收到实际效果。为此,还应该联系我公司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把创建活动列
入党支部主要工作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创建规划和实施细则,不定期地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把手负责总,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牵头实施的工作机制。将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逢会必讲,狠抓落实。做到了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
(二)加强学习和思想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针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对我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以及职工的思想造成的负面影响,公司党支部应以此项活动为契机,在全公司职工中,进行广泛深入和持续不断的思想发动和学习培训,使大家普充分认识到开展创先争优,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结合本公司实际,重点查找那些制约全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瓶颈问题,并且坚持边学习,边查找问题,边整改,特别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狠抓制度落实,严格照章办事,在教育活动中,还应该抓住典型事件,对那些故意违犯规章制度、破坏集体利益、不坚持原则,不落实党支部要求的典型事例及时处理,教育全公司干部职工;同时应该开展狠抓作风建设活动,把创建文明单位与企业建设相结合,制定职工行为规范和服务规范等一系列行为标准,使职工的日常行为有指导,从而进一步提高基本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最后还要藉此提升业务能力,加强水利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业务学习,要制定好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安排,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公司上下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创建学习型机关、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塑造学习型干部形象,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三)加强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利益,增强集体凝聚力
公司领导班子在工作中,始终注意坚持发扬民主,发挥集体智慧,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参政意识,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医疗改革、奖金分配以及购置大件设备等问题上,充分尊重职工权利,发挥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作用,保障了职工的参与权和知情权,确保了企业和职工的集体利益。为了切实把全公司职工的智慧凝聚到企业发展当中,真正使大家投入到此次活动中去,公司党支部坚持在职工中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职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在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全公司职工积极参与,从技术创新到企业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丰富了改革创新的思路,体现了主人翁意识。公司班子成员坚持经常到一线职工中进行走访和谈心,深入基层单位或召开座谈会,与职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同志们交心谈心,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大家切身体会到工作作风的改变和建设文明单位带来的实惠。
11.生态文明之我见 篇十一
2015年江苏省进行了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推进,目标是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贯彻落实《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并细化了6个支架。支架1明确指出,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自己用随笔(最好是白描)方式记录,同事们之间以即兴谈话或沙龙方式高频度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也可以正式讨论),坚持做1-2个月,直接提出了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的要求。
而另外5个支架指明了课程游戏化开展的不同途径,如幼儿自主进餐、弹性作息时间等等,扩大观察幼儿的视角。而如何处理好教师的预设活动与幼儿自主游戏之间的关系?教师怎样在自主游戏中推动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性?老师如何观察游戏、解读游戏,并用观察的结果与反思推进幼儿的学习与思维?这些话题大家都还只是在摸索之中。
如果一日生活皆是课程。看懂幼儿的行为,才是幼儿老师的专业。那么,自然角种植园作为大自然的缩影,是孩子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一个智慧区,老师们是如何来创设我们的自然角和种植园呢?如何通过自然角和种植园推动我们的课程游戏化发展呢?这些会带来哪些收获呢?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我们有了以下的认识。
一、多元环境——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对于室内的自然角,我们本着季节性、丰富性、艺术性、探索性、整洁性、区域性的特点,充分利用窗台、走廊或废旧的纸板、瓶瓶罐罐等,搭建出富有层次的平台,把“五区” 观赏区、种植区、饲养区、工具区和观察区相对分开,把水培、土培和小动物自然生态循环性结合,如吊兰下的金鱼、芋头下的蝌蚪,让孩子真切体验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户外的种植园,我们把绿绿葱葱的瓜果时令蔬菜长到了自己的责任田里,让孩子真实感受到:茄子树是这样的,四季豆藤是那样的,蕃茄原来是一丛一丛长大的。
这样的环境,美化的是身边,丰富的是孩子,扩大的是视野。
二、多元感知——鼓励孩子多样感官探索自然界的有趣
自然角种植园的动植物是不断生长变化的,什么时候要浇水,什么时候要捉虫,小蝌蚪长出来什么来,蚕宝宝长了几厘米,要坚持观察。
他们去看、去听、去讲、去画、去记录、去争吵、去尝试、去解决。
他们为了观察日期天气的记录,仔细研究环境墙,从而发现正确的记录方法。
他们为了克服心中的恐惧,反复地尝试,体验以往不敢尝试的东西。通过实践证明:原来我可以。
孩子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间、进行细致的观察探索,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培养个性品质,体验发现的快乐。
三、多元互动——体验家园合作主动探究自然界的快乐
除了孩子之间的讨论交流,师生的互动交往,家园的亲子参与也是必须的。
让原来观赏性的自然角变成了放学时亲子互动的平台,邀请爷爷奶奶来参观菜园和孩子“忆苦思甜”,让小朋友早晨和下午拉着爸爸妈妈手讲述种植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如微信、QQ群等向家长介绍班级自然角的创建情况以及需要提供的帮助等,周末进行家庭领养和寄养,让家长和孩子共同饲养动物;开展家庭亲子手工种植活动,用拼图材料动手制作,种植小植物,体验大自然搬到作品中的美丽。让家长多了解孩子,更让家长了解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这会给我们的活动带来意外的收获。
四、多元发展——收获自由自主愉悦创新的游戏课程成果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课程,课程即游戏。
在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做一做的过程中,幼儿动手动脑。在常态一日生活环节之中,持之以恒,将促进他们多元的发展。如在区域游戏中,孩子们给丝瓜去皮,清洗拔出来的胡萝卜,剥长长的豆角,再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活动由点的关注(开放性的、渗透性的、包容性的)去聚焦、去拓展成长期性的、持续性地观察,从而推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让孩子、教师在其中都能享受“自由、自主、愉悦、创新”的游戏化课程成果。
从自然角拓展出课程网络,从种植园延伸出集体教学和区域游戏、科学活动、社会活动、语言活动、生活活动等等,把自然角与户外游戏、一日生活、集体教学课程紧密结合,在晨间体育活动、自主上午茶、自选区域等游戏时,我们的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动,孩子们经常三个一伙结伴用扁担挑水去劳动。在除草、担水浇花的过程中,带动幼儿整个身体的协调运动,能够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协调性,促进幼儿身体发育。
我们坚定地认为:课程是幼儿的,教师要现在儿童立场为孩子设计真正属于他们的课程,而不是教师的课程。在认识上没有问题,但在行为上我们会经常回到教师的立场,根据教师的思维逻辑去设计儿童的行为。比如,春天,是花开的季节,找春天找花开是亲近自然感受生命体验成长的过程,它带给孩子的更应该是一种情感和体验:自然的美好和心情的愉悦!教师让家长带孩子参观公园、花园,隐含目的是观察春天的季节特征。比如,亲子采摘草莓,隐含的目的是观察大棚中专业草莓种植环境和方法,为我们的小菜园种植草莓积累经验。
将传统的自然角、种植园变成为儿童的乐园和儿童的“教科书”,将过去观赏性的环境变为实用性的教育资源,让儿童参与其中,融合课程意蕴,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12.生态城市设计之我见 篇十二
一、什么是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不仅仅是指城市的生态环境优美、利于人居, 也包括一个城市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幸福。生态城市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结合点, 以人民生活品质追求为发展动力, 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
二、生态城市设计的方法
生态城市的设计经过人们不断的寻求经验积累教训, 已经总结出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设计生态城市虽然要考虑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 看似庞杂无序, 实则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开展建设, 相信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
1. 城市景观设计
首先, 建设城市绿地。城市绿地对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设计生态城市必须要注重保留足够的生态绿地, 利用各种绿化技术手段尽可能的恢复已被破坏的环境景观, 维持现有的生态水平。城市绿地规划要合理布局, 在与经济发展战略全局不冲突的前提下, 达到较高的覆盖率, 做到城市中心与郊区的相互融合与补充, 提高生物多样性, 形成较完备的城市生态系统, 并保证其顺利的运行。
其次, 尊重城市当地环境规律。中国地域广袤, 各个城市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天气气候、山水景观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设计生态城市不能也不应该局限于一种或几种方式, 也不应只盲目模仿已有的成功案例, 而要打开思维的枷锁, 借鉴各方面的成功经验, 勇于创新, 在实践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新路子。比如我国北方的一些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阳光和风能, 那么就可以在设计生态城市的时候加以利用, 建设风车发电, 太阳能清洁能源等, 借鉴荷兰的城市模式, 形成中国特色的风车花园城市, 形成城市独立的生态魅力。
最后, 把握全局, 形成复合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一个城市中, 城市景观要自成一个系统, 可以独立运行, 拥有较完整的生态运转体系。城市与城市之间也不是完全独立隔绝的, 它们之间也应该相辅相成, 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 以完成局域间的互补互利, 发展城市功能群体模块的建设与沟通。
2. 城市产业与住区设计
生态城市的产业应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础之上, 承袭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要义。主流产业链要代表当地文明的主流, 要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要遵从科学系统的观点与理论的指引。生态城市住区要与产业区相互适应, 城市产业不能影响住区的生活与环境, 城市住区也不能影响产业的开发与生产。生态城市住区与产业如果规划的足够合理, 是可以互相促进带动的, 可以使城市以高效的生产方式、低耗的环境代价健康运行。
生态城市产业应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检视自己与城市生态的关系, 及时解决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优化生产的技术手段, 积极研发更环保高效的生产方式。生态城市住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适当调整与城市生态的关系和地位, 做到二者的和谐相融。
设计者在规划生态城市的产业和住区布局时要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 在地理位置上进行点线面结合的合理分配, 在功能划分上按照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原则综合分配, 产生中心带动周边, 周边反哺中心的互动效果。
3. 城市意识形态设计
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归根到底还是要为人民服务, 保障人民的生活幸福安康。所以生态城市的设计也当以人为本, 将市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始终放在首位, 注重健康健全人民身心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协调发展。
首先, 城市的设计者领导者要将生态城市的理念根植在内心, 建立起关于人与自然,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与人民最终幸福的正确科学的价值观, 只有这样, 才能从上而下的贯彻执行生态城市的重要策略。
其次, 城市的居民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认识到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树立主人翁意识, 关注城市发展的动态, 为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 全面正确看待生态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种种现象, 不为暂时的挫折而放弃, 不为一时的成绩而止步, 全民上下一心, 生态城市的建设才能稳定推进。
三、结语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是经过一系列理论论证的科学的手段与方法。然而我们必须看到,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 生态城市的普遍推广和实现还有着一个长期的过程, 也需要更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支撑,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了。
摘要:随着中国现代化脚步的加快, 中国迈入了城市化的道路, 针对此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环境问题, 人们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本文在解释生态城市概念的基础上, 从城市景观、产业与住区、意识形态设计三方面论述生态城市设计的方法, 以为相关的各种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设计,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晓帆.浅谈低碳背景下的生态城市设计[J].科技资讯, 2014 (18) .
13.浅谈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之我见 篇十三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问题、惊讶开始。”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策动力,是进入最近发展区的桥梁,而探究是人的一种本能,儿童天生就是探究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探究是学生认知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整合,学以致用,有利于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可以说,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
比如,在讲授《平移和旋转》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教学情境:大街上的小汽车一直向前奔跑,活动课上我们自己做出的风车在风中也是可以转动的,我们说它们都在运动,那大家可以说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吗?学生积极思考,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汽车是向前跑,而风车是转动并不会向前跑。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找到教学切入点,展开教学,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组织教学语言,并将自己与学生都放到预先设置的愉悦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这就是有效的生态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学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
14.生态文明之我见 篇十四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
摘要:小学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而班级组织管理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基础。良好的班风、学风、行为习惯的形成,与教师的班级管理是分不开的,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应做到: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性,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小干部,对学生的行为做到奖惩分明,教给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良好的班级管理是班集体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的保证,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在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加之现在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较多,许多学生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往往只重视了孩子衣食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在校加强对学生组织管理,强化学生的是非观念是非常必要的。我在与农村学生家长接触交谈中了解到:现在的孩子最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家长叫他们做事很难,可在学校里,老师叫他们做事,他们可积极了,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讲解作业时,孩子常会说,老师不是这样讲的。可见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教师这点先天优势来做好学生的组织管理。下面我就农村小学班级管理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性。
我校有个别班级上课纪律差,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有时安排学生劳动结果教师一走学生也就走了,结果教室里乱七八糟,不堪入目,教师工作还算认真,但就是学生不听教师的。因此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性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关键。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性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我们接任何一个新班时,教师与学生说话要严肃,上课不能让学生乱接话,对不听话的学生处理要狠,处理学生要及时,最好能做到杀鸡吓猴。在长期工作中,我发现任何一个学生接触到新教师往往表现也很乖巧的,但他们说话做事往往具有试探性,一旦学习过程中说话或做事试探教师,教师处理不及时,就会给以后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障碍,即使纠正过来也要费很大力气。因此教师新上任时,教师就应明确告诉学生在学校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上课那些不能做,犯了应怎样处理,让学生尽早做到心理有数。学生一旦犯错时,教师处理要公正,做到学生口服心服。同时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取得学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让学生从心理佩服自己的老师是一名好教师。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时间是课堂,教师教学技能强与否,知识渊博与否,时间长了学生心里是最清楚的。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使自己上的课能吸引学生。
3、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勾通。教师每接手每一个班,教师应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便于教师在今后学生管理中采用合理方法教育学生,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矛盾,便于教师指导家长教育学生。学生犯错时,教师要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对他们错误的想法要及时矫正。
二、认真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字经中也有这样的句子: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意思是:如果幼儿小的时候不给孩子良好的教育,那么他的性情便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而有所改变。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恒心和专心致志地教育孩子。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的规矩,形成好习惯。教师在接到新班级时,教师应及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合班级实际的班级管理制度,并形成文组织学生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学生违反班规应严格按制度来处理,并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长期坚持下去。
三、培养小干部。
在我们学校,我发现许多班级的小干部建立起来了,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减轻教师管理学生的担子,教师应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培养小干部,教给小干部管理方法,要敢于放担子给小干部,让人他们代表教师来执行制度。如学习小组长要认真检查学生的书写,作业是否完成应及时向教师汇报。劳动委员要把每天劳动情况,劳动质量向班主任汇报等。教师也应帮助小干部在学生中树立威性。每周班会课,应让小干部在会上总结上周自己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工作做好了,哪些工作做得不好及改正措施。在评价小干部时,教师应首先要肯定小干部的工作,对做得突出的给予适当奖励,激发每个小干部的工作热情,同时对于工作不负责的小干部也要及时更换。
四、对学生的行为奖惩分明。
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奖励和惩罚这两把尺子来应对学生在校的表现。我认为只有奖励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通过奖励让全班学生主动地学习这种行为,从而形成更多具有优良品质的人。而通过惩罚除了教育犯错学生外,它还是一面教材,还能对其他学生起到警告教育作用。如我校去年学校在全校集会上多次讲:要珍爱生命,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然而没过多久,我班几个学生却利用中午吃午饭时间私自下河洗澡,被班上一名女生发现来给我汇报。我当着全校学生表扬了给我汇报的学生,并奖励该生一盒水彩笔,而对私自下河洗澡的学生进行了每人打手1鞭子的惩罚,并让下河洗澡的学生当着全校的面进行口头检讨,下来及时与家长联系配合教育。又如学生发现在学校乱丢垃圾向教师汇报,教师查实后便可获得一本作业本的奖励,而丢垃圾的学生将受到一个星期捡操场垃圾的处罚。从此就再也没有学生下河洗澡了,没有人乱丢垃圾了,就连有学生到河边玩都会有学生来汇报。我们通过对学生的奖惩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明辨明非,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将来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五、教给学生家长教育孩子教育方法。
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偏低,他们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教师应针对学生特点教给学生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如每天要督促孩子做作业,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育自己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教育孩子要有孝心。不能当着自己的孩子面吵架,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让自己的孩子看一些课外书等等。同时教师应把自己的电话告诉每个学生家长,好让学生家长教育孩子需要教师帮助时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同时也能让学生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学习情况。为了帮助家长教育孩子,每班每期应召开两次家长会,开学一次,期中一次,开家长会教师和学生家长主要交流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及对策,让学生家长之间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我校还每期请乡上关公委的老干部来我校来给学生家长上课。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家长从中能得到一定的启发。
班级组织管理是一门学文,需要我们全体教师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生态文明之我见】推荐阅读:
生态之我见作文400字08-27
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建设11-13
生态文明问题07-24
浙江生态文明11-29
生态文明 道德讲堂06-18
学习生态文明心得07-12
道德讲堂生态文明07-30
创建生态文明新村08-27
教育生态文明论文09-07
生态文明乡镇规划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