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人物赏析

2024-09-24

文化苦旅人物赏析(精选4篇)

1.文化苦旅人物赏析 篇一

《文化苦旅》赏析

20世纪90年代初,《文化苦旅》以独特的“身姿”横空出世,给当时的散文领域吹进了一股新鲜的旋风。直至今天,尽管各界对余秋雨其人其文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文化苦旅》却很少有外界的非议与质疑。其原因在于《文化苦旅》走出了往昔散文的靡靡之音,以一种大手法书写历史、感悟人生,重点突出对“人”的思考,以悲悯情怀书写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症结,尽管也难以找到完美的答案,但给人以厚重、以沧桑,以震撼、以启迪。同时他又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不拘一格的形式来叙事、来抒情,博得了外观上的审美愉悦。

余秋雨写作本书首先是因为受了一位青春不老、童心难泯的美国老教授的激发。这位教授虽然年老但却冒险般地游历了我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使作者萌发重新认识祖国大地的愿景,并产生对中华文化的思索与追寻。其次,应该是作者对自己,对社会的一种慰藉。作者渴望在旅途中解放自己的心灵并对中国文化做出贡献。所以,余秋雨在不惑之年,毅然辞去官职走出书斋,开始了文化苦旅。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为了奠定艺术真实的基础,从多个层面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论是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万里河川,无一不可入题。在《阳关雪》、《道士塔》中,描写了漠漠黄沙弥漫下,黄河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将积淀千年的历史进行了真实的还原;《白发苏州》和《江南小镇》等,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典雅柔媚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江南文 1

化的那种婉约和清新,同时将世态人情演绎得形神兼具。有对西湖、阳关、柳侯祠、莫高窟的生动描述,有对王安石、李白、苏东坡、柳宗元等书卷气息浓郁的文人墨客的敬仰;甚或还有江南名妓苏小小、“亦仙亦妖”的白娘子、遁入空门的李叔同等等,纵观《文化苦旅》,尽管纷纭丛生,但余秋雨却能出神入化,将万千物象信手拈来,栩栩如生的付诸于笔端,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苦旅·笔墨祭》一章中,曾有着一大段描写“五四”文化史的文字,将文人、文化和历史,三者之间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描写的淋漓尽致。按理说作者非常擅长写文化史论,而要操作散文的“厚重”,这并非难事,但真正将“厚重”拿捏的恰到好处,而不是用枯燥和严密的考证,将文学的灵性和飘逸淹没,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非常难得的。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将沉郁古风和空灵笔法有机的糅合为一个整体,让历史人物起死回生,赋予山水风物以灵性。《夜航船》中,有着恢弘壮阔的意识流程,从明朝张岱的《夜航船》联想到现实中的夜航船,最后又联想到故乡山腰破庙木鱼声,由笃笃声掀起的“思想狂澜”,想起回乡光耀门庭的暴发户、乘船外出谋生的山民、渐渐气派的船老大,继而切入张岱《夜航船序》的逸事,再巧妙的将“夜航船文化”切入,最后一一引入丰子恺、周作人、鲁迅等几位上了“吾乡”文化夜航船的文学大师,终篇是由祖母关于笃笃声的争论贯穿,笔锋轻灵老道、于浮光掠影中蕴含着诸多的深邃沉郁。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堪称当代文学的艺术瑰宝,他从史学家和文人的角度出发,深刻探究社会问题,挖掘文人人格、观察文化走

向、透析社会现象。这部文学著作,充分的展现了余秋雨深刻的文化感悟力、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渊博的文学知识,他凭借着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寄情于山水风物,深刻的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人生的真谛和文化灵魂孜孜以求的探索。

从以上角度分析,《文化苦旅》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成功尝试。也许,在中国当代散文中,《文化苦旅》还称不上是问鼎之作,但它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为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开垦了一块崭新的土地,并提供了恢弘壮阔的生存空间。

2.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二

——读《文化苦旅》有感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不曾走遍中国的大好河山。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余秋雨先生所写的《文化苦旅》后,我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

本书名为“苦旅”,但实为享受,是知识的积累。畅游在各地的文化之中,饱览各地风景,实在是精神上的享受。这本书,粗看只是描写神州大地上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但当你细细品味,却会发现一段不一般的历史,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上海人》中,上海人近乎吝啬的精明;《道士塔》中那愚昧无知,却带着一种农民式的憨厚的王圆篆道士的行为——从外国冒险家手中接过极少的、微薄可怜的钱财,却让他们搬走一箱箱记载着中国历史的典籍;《夜航船》中无知,却又横冲直撞,行使着“权力”的“小将”,他们是文化大革命中一种特殊背景下的特殊的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曾有人这样评价过余秋雨: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戏剧思想发展的史论著作。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流之于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丰赡高深。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难怪,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那我们的教书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们做着不同的互动,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此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自己是无比的自豪。我们在默默耕耘的同时,看到学生们快乐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的游历着,我感觉到无比欣慰,感觉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本书中,让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废墟》一文了。“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这个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告诫我……这个就像人生,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建筑,由往年的辉煌,到如今的黯然,然而终究免不过变成废墟;社会也是这样,一座建筑倒了,另一个新的建筑就会建起来取而代之。再美丽的人生,终于会成为废墟的。

3.我读《文化苦旅》 篇三

刚刚读完一部《文化苦旅》,心情是杂乱的。我随着这位文化大师游历了国内名山大川,古朝遗址,心下立时下了决心:以后有机会一定去踩一踩余秋雨踩过的狼山脚下,余秋雨爬过的寂寞天柱山,钻一钻余秋雨钻过的白莲洞,做一做余秋雨做过的西湖梦……

《文化苦旅》共37篇,加自序38篇。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道士塔》作为余秋雨的第一篇散文,诞生于甘肃的一个旅舍里。在钻研中国古代线装本的时候,余秋雨耳边总会响起一大批诗人、学者的脚步声。对于苏东坡把这种放达称为“老夫聊发少年狂”,余秋雨困惑了。为什么他们这些人,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如果辉煌的只是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吗?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知识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在这种困惑中,余秋雨迟迟疑疑地站起身来,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行装,推开了书房的门,从此踏上了一条追寻文化本源的文化苦旅。行至敦煌,他看到那么多敦煌文物被斯坦因和伯希和们拿走,作为一个再过年轻学者,他困惑了,两难了。因为那些东西在中国当时兵荒马乱的大背景下很可能遗失,即便运到京城,路上官员这个拿一把,那个拿一把,损失很多,所以拿到大英博物馆倒是得到保存了。但是他又不甘心,在发现敦煌经文画卷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甲骨文。中国学者凭着甲骨文研究出一个很清楚的商代。这说明中国人还是有研究水平的,中国还是有能力保存这些敦煌文物的。但是,兵荒马乱那么严重,敦煌离北京又那么遥远。余秋雨站在沙漠里,一下子困惑了。正如他所写:偌大的中国,竟藏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事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于是,在两难的境地里,《道士塔》问世了。这篇文章通过敦煌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隐蔽着的文明遭受洗劫后的悲凉。中国文化命运的悲惨,不是被封存,就是被误解,甚至受到外来的冲击侵略。单从《道士塔》一文可以看出,余秋雨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巡视华夏文明是《文化苦旅》的命题走向。之后的行文,深邃苍茫,凝练厚重,柔丽凄美,让我不禁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文人的人格命运而感慨。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让我踏着他的足迹去追寻那文化的深邃,感知文人那博大的胸怀。余秋雨先生站在今天这一历史高度,重新审视着古老东方的灿烂文化和文人骚客,让我尤为钦佩。他的审视,他的发现,为中国历史文化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这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古老名族,更具魅力,更具神秘。

4.读书笔记《文化苦旅》 篇四

《文化苦旅》----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余秋雨的一本书,什么样的书?不知道,但却一直对这本书很好奇,主要是对书名好奇,很想知道何谓“苦旅”,更想知道什么又是“文化苦旅”。我想如果要知道为什么,至少要亲自去读一读。于是,带着种种期望或者说是借口,一页一页的翻开了这本仅凭名字就让人感觉高不可攀的书。原因很简单,因为“文化”一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太抽象了。

可是原以为会很抽象的一本书,却让我体验了一种巨大的阅读上的享受,这种阅读上的享受因该是来源于余秋雨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或者说源于他丰富飞扬的文学想象,亦或是文章里的一种具体可感的意境亦或是他的思考、、、、、、总之,我被它的美深深吸引住了,但当我继续往后翻的时候,我的心情就越沉重,而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中国古代文人一直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信条,也许余秋雨也有这样的价值追求,我脑海里深深印着初序里那段话:“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作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如果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就要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一直苦苦期盼的自身健全?”他说这是他的困惑,而他也正是在这种困惑中离开案头,悄悄出发,开始他漫长而艰难的文化苦旅。离开书房的他行走在各个文明的废墟上,他在这些地方思考着中华文明,他的这思考打动着每一个有文化良知的人,也给我们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文化苦旅》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苦”和“美”。

首先我最关心的就是为什么叫“苦旅”。读完后才知道,作者浪迹天涯,一站一站的走访那些如今的文化废墟,走走停停,风尘仆仆,疲倦了四肢筋骨,此外在走过某些文明的废墟的时候,也有一些苦涩的想法,比如在写道莫高窟的时候他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是,它们记录了我们历代祖先的信仰和悲欢,我们一有机会总要赶过去看望它们,隔着外国博物馆厚厚的玻璃,长久凝视,白般叮咛”。我觉得这是“苦旅”的一层含义,但我觉得另外一层含义或许更深刻。作者其实算是现代文人的一个代表,而他的这一旅程是他由困惑而至感悟的一种心灵的旅程,而这种心灵的旅程往往是痛苦的或者说是艰难的。所以叫做“苦旅”。而作者的这种心灵的旅程只是作者在初序里说的困惑而来的感悟,但是看过全书的人都知道,作者不仅仅限于自己内心的困惑。

他还有另外一种心灵的旅程,只不过,这种心灵的旅程已经不只是属于作者了,他应该属于全华夏民族了,作者在不断的走着不断的思考着,“为什么全球的古文明只有中国未曾间断”?“而未曾间断过的中华文明以后又会怎样?会不会像其他古文明一样在历史的某一页真正定格成“历史”。”作者的一系列问题又将这一部分中国文化之旅的艰苦表现出来了。我只能说这或许也是作者《文化苦旅》之一的“文化苦旅”----中国文化的思考和中华文明的反思。这就是我理解的《文化苦旅》的“苦”。

其次是它的美,可以说要不是写得如此美,恐怕我是不可能有耐心读完的,所以我想说说它的美。我想只要每一度过《文化苦旅》的人都会赞叹里面每一句话都写得让人读起来如此受。甚至有些地方会让我感到一种全身心的空爽。通过自己的阅读,自己认为相比较其他的散文,《文化苦旅》的语言特色是比较独特的,那是一种工丽,典雅,婉约灵动的一种散文语言,读起来让人有一种文采斐然的感觉,有一种阅读带来的享受的体验。

第一种“美”,如诗般的描写。在莫高窟这一章里有这样一些话,“青褐的色泽依然浑厚,豪迈的笔触如同剑戟”。“连病态之美也消失了,肌肤变得日渐圆润。那些雕塑略显腿短头大,马背上的历练,使他们气定神闲”。“悲壮的意志可在了洞壁上,悲惨的岁月却刻在了大地上,赫赫唐代已经很难再回过神来。此后的洞窟,似乎一个个活气全消。也有看上去比较热闹的场面,但是模仿的热闹只能是单调”。“莫高窟那些文物被拉得很长很长,几乎环绕了整个地球。那么我们的心情也被拉长了,随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个世界”……在莫高窟中,作者不惜笔墨描写洞窟壁画的绚丽,壁画风格变化之中暗含朝代的更迭,当读者一读就已经被那美丽的描写带进了那个洞窟里,沿壁而走,仔细观看着洞壁上的画。相反,对莫高窟这种曾经汇聚各种文明的地方的叙述在其他作家那里也有,但他们大都以沉闷的语言对这儿的历史,文化进行剖析,却忘了语言的生动性,让我读起来就觉得过于沉重和严肃,根本不会有耐心读完,我想大部分90后读者和我一样应该都有这种感觉,而余秋雨却不同,虽然他也在描述历史,表述文化,但他加以了诗意般的语言来修饰,使文章在表述历史与文化的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美感,使原本沉重严肃的历史与文化增添了一种优美的韵味,使得大多数读者一接触到《文化苦旅》就爱不释手,忍不住看翻了又翻。

我看来的第二种“美”就是气势。

“这是一个不大的工程,但我敢说,把它放在人类文明奇迹的第一线,也毫不逊色。世人皆知万里长城,其实细细想来,它比万里长城更激动人心。”短短的两句话,气势尽显,更出人意料,长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而在都江堰中,前面就这样写,用气势磅礴的语气把都江堰推出来,并说它是比长城还激动人心的工程。其实这样的描写在莫高窟,西域喀什,天一阁……都有,往往让人心里不禁为之一怔,原来有很多我们知道但并不了解的伟大存在。

上一篇:部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下一篇:可能性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