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毛概调研报告范文

2024-10-04

大学毛概调研报告范文(共10篇)(共10篇)

1.大学毛概调研报告范文 篇一

毛概总结

专题一 马克思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科学内涵)

1、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即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专题二 毛泽东思想

1、科学含义: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形成和发展:

A、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跨越了1921年建党到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近60年的历史。

20世纪20年代末井冈山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以后特别是30年代末40年代初延安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巨大的理论创造,形成了系统的哲学、军事、统战和党建思想,标着这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走向成熟。

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进入在新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阶段。

3、主要内容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近60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涵盖了这三个伟大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政策和策略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理论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方面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总路线和独立自主。

专题三 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三起三落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一起”。

1939年8月与浦琼英(卓琳)在延安结婚。

1948年,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又名徐蚌会战)和渡江战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出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

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秘书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

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起”。2.邓小平改革开放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文革”结束后,他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和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革的理论,高瞻远瞩地率先提出改革思想,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发展,领航中国改革进程,坚持走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纠正了国人在长期封闭状态中形成的夜郎自大的盲目情绪,使改革开放深入人心。可以说,邓小平的改革观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的光辉思想;邓小平的开放观是指引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基本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深入学习和宣传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学习他的革命胆略和求实精神,富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必将能够焕发人们的斗志,更好地实现邓小平为我们谋划的宏伟蓝图。3.改革开放的成就

(1).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2).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3).民主法治意识增强。

(4).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体育繁荣昌盛。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4.邓小平理论

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专题四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由抽象性的劳动所凝结。劳动价值论把价值定义为一种人类劳动,因此在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范围内“不能说劳动能创造价值”。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理论的科学成分,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并认为资本主义的企业追求的是剩余价值这种剩余劳动,而不是追求的使用价值,所以企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创立并完成的,包括以下内容: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

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在马克思的学说中,经济关系乃是交换价值的背景。交换价值只有在一个产品在进行交换时,特别是产品被作为商品在经济关系中出售及购买时,才具有意义。

专题五 农村土地改革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七亿多农村人口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建国六十年来,土地经营权经历了分、合、分、合的“两分两合”的演变,见证了整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变迁的全过程.一、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个体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长年战乱的中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却面临着一个千疮百孔的乱摊子.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在新解放区开始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恢复发展很快.通过土地改革.新政权获得了农民的高度信任,使他们成为其稳定的社会基础.这次土改在发展农业、发展国民经济和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新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二、五十年代末的第一次“合”,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本建设条件.为了解决个体农业分散经营,资金缺乏,不能兴办较大规模的农用水利建设,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现状,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土地集体经营的的探索,将农民个体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建立了人民公社,随后党中央领导农民开展了一场持久的以全面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为目标的群众战争.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用了十五六年时间,完成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力发展支农工业、电业、农业科学技术,使中国农业生产状况发生了历史的改变,这为改革开放后农业和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改造进程过急过猛,强调集中生产,忽视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家庭经营的重要作用,又不允许农民经商,这就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都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文革后,使得潜在于中国农村的各种改革端倪“暗流涌动”,改变当时那种低效窝工的集体经济模式已迫在眉睫.三、1978年的第二次“分”,农民长期拥有了土地经营权,为农民架起了由“脱贫”到“致富”的桥梁.30年前小岗村18户农民的“生死契约”掀起了全国农村的土地改革,家庭承包制的“集体统一所有、农民家庭分散经营”是中国大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重大创新,其短期的重大作用已经被事实证明.粮食生产连续增长,1982-1984年,连跨7000亿斤、8000亿斤两个台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半壁江山,离土不离乡的亿万农民成为乡镇企业的主力军,1978年到1984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连续6年大幅增长,大部分地区解决了吃不饱和脱贫的问题,同时还蕴育了无数的万元户和农民企业家,农民在第一次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后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经营管理人才.但自1985年之后,由于各项改革难以深入推进,造成了国内粮价持续低迷7年之久,粮食变成了农民“吃不了、存不下、卖不掉”的老大难问题,农村的土地成了农民致富的负担.四、2008年的第二次“合”,农民将土地经营权以流转的形式交由合作社,掀开了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决定》.对群众首创精神给予肯定.土地流转,不仅使农民实现了既省心又增收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生产的全面升级,掀开了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这种经营权的适度的“合”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性质,是新形势下催生的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合作社,收益权归个人的新农村土地经营的“三权分离”模式.这一次“合”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具体体现,实现了土地经营由个体经营向规模经营、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当然这轮土地改革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配套的政策和法律需要我们去规范,维护农民的利益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土地改革任重道远.专题六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早在1979年1月31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雷诺兹时就指出:“我们力求用和平方式来实现台湾归回祖国和完成我国统一”,“问题是如果我们承诺我们根本不使用武力,那就等于将我们的双手捆缚起来,结果只会促使台湾当局根本不同我们谈判和平统一。这反而只能导致最终用武力解决问题。”

和平统一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其一,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有利于各方的利益和发展。其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可靠保证。

2.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毛概报告 篇二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学校:郑州轻工业学院

院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姓名:梁学良

学号:

09-1540907010122

摘 要:在新的世纪,中国又有了新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却是要面对新的问题,随着国家广泛的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免费接受教育的机会,再加上近几年高等院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持续保持大幅度增长,每年的有几十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结合毛泽东思想概论,充分的分析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进一步的阐明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好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实事求是,为将来更好的踏上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打好基础,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实事求是 社会现实 社会主义 独立自主

正 文:从近几年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踏上社会的经历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都喊着‘找工作难,找份好工作更难!’根据社会现状我们不难相信,当代大学生确实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就业形势,这一度引起了在校大学生的迷茫和恐慌,但是恐慌归恐慌,我们必须冷静下来分析,面对就业压力,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如何积极地应对就业难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自199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正式向社会大规模的扩招,到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已经走向社会,并在以后几年,高校毕业生持续保持大幅度的增长。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增长:

2001年是114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与这一增长比例相反,大学生就业率则是连年下滑:

2001年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超过80%;2002年直到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才达到80%;2003年降到75%;2004年是73%;2005年是72.6%;2006年是70%。

把这两组数字对比,人们很容易会得出一个结论:高校越扩越大,就业越来越难。

根据新浪网站做的关于20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20.08%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96%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有28.87%的毕业生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另外,有8.09%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对能否就业可能会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担忧。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

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

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

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学校和大学生在如何获得就业信息、怎样参加应聘面试等方面做的还不够。有些大学毕业生在遭遇就业挫折后,出现一蹶不振、心灰意冷的情况。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全国招生,以前哪来哪去一直是大学生分配的一个主要流向,到今天,“就业全国化”实实在在成为一种趋势。但大家都奔向东部地区,区域性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四是性别问题。总体上,男生比女生吃香,比较容易就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4.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3.大学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三

为进一步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当前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风险,维护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根据《湖南省商务厅关于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的通知》(湘商秩[]10号)及《XX市商务局关于转发〈湖南省商务厅关于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的通知〉的通知》精神,204月26日至27日,XX市商务局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发卡企业进行了专项排查。

此次排查,主要是对发卡企业预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看是否有无违规将预收资金用于不动产、股权、证券等投资及借贷,有无违规以发行单用途预付卡形式变相从事融资、集资等非法活动;同时,对发卡企业“实名登记,限额发行,非现金购买”三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发卡企业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发行、受理、服务系统保障、资金管理等方面也进行了全面检查。我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备案企业共有2家,新华实业责任有限公司由于多种原因自去年以来基本上没有再发放新卡,重点检查对象是步步高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武冈店,现将对该店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4.暑期大学生毛概社会实践报告 篇四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百年大计,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当代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学习速度和培训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参数。培训则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途径。在当今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定是那些能够使其员工充分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企业。

为了充分了解车间员工思想现状,了解车间对员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立了解统一化、结构化的车间内部培训体系。本人观音山矿业分公司采矿车间范围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56份,回收问卷52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中层管理人员可卷4份,其他职工46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问、地点、方法

1、调查时间: .6.5

2、调查地点:观音山矿业分公司采矿车间

3、调查方法:采取同卷式调查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观音山矿业分公司采矿车间是一家以露天开采自云石矿为主的生产车间,白云石的生产产量和矿石品位直接关系到总公司的生产质量,对于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十分必要。

(一)车间发展理念与文化

l、企业发展方向较为明晰。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约有95%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对本车间的发展战略表示了解或十分了解,这主要是与车间目前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有关,但剩余的5%左右员工表示了困惑,这必然会造成实际工作缺乏目标,或者人力资源的较大浪费。

2、将近九成员工熟知车间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产品质量是车间的生命,它直接关系到总公司生产和分公司的任务目标。因而“不断进取,永臻完美”的管理思想几乎感染了车间的所有员工,可见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敬业度和忠诚度起到了较大的凝聚作用。

3、企业在制度建立及文化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调查数据显示,认可车间有一个非常健康文化的比例达到85%,而15%左右员工则认为一般,没有员工对此表示反对。此外,仅有45%的员工认为车间的制度体系非常完备,而认为不完备的人数达15%。

(二)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

1、近九成职工对车间现行组织结构认同,并表示与个工段生产息息相关。车间现有员工中,九成员工对现有机构设置表示赞同,认为现行设置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现行职能职责、工艺流程与实际工作衔接较好。依据调查结果,80%员工认为目前的岗位职能配置、工作工艺流程有效,而认为其在实际中有指导性、参考性作用的仅占35%左右。

(三)人才管理与技能

l、在人才使用上,中高层管理者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各工段工段长作为观音山矿业分公司采矿车间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不断创新、发展企业的重任,从统计数字发现,在工作任务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职工认为,中层管理人员做到了用人所长,但仍有20%人员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

2、工段内部沟通基本顺畅,但各工段间急需加强。多数职工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对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较强,并就工作内容进行沟通,但从后续问题的调查显示,工段内沟通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也有一部分职工反映,各工段间的工作衔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时候只是职工自已沟通和联系,而各工段长沟通比例也仅占55%。对于工段内部的职工间沟通,调查者则在三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自己协调、询问同事、求助领导。 、

3、中级管理人员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多数职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中级管理人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而据中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

(四)团队精神状况和素质

1、除少数职工外,团队士气良好。在实际调研中,28%的职工认为我们团队的精神非常高昂,60%认为我们团队是一个充满关爱、团结一致的集体,但12%的职工认为团队现处在低迷的时期。针对团队的特定成员进行调查时发现,约有35%职工反映某些员工没有与整个团队融合起来,表现出例外或特例的行为。

2、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没有紧密结合。团队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业绩是团队业绩的基础,只有实现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息息相关,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而据相关数据显示,观音山矿业分公司采矿车间仍需要在此方面继续努力。

3、团队的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总体提升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60%职工认为公司团队的素质与优秀企业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5%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在职工与团队合作的信心方面,30%职工认为团队正向有力方向发展,35%认为没有变化,20%保持观望状态。在团队素质的提升方面,40%职工非常认同我们的团队正在进步,35%基本认同这一事实,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认同。

(五)职工个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挥

职工专业技能的自我评价。职工普遍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的专业技能比较满意,这一比例高达80%,仅有15%左右的职工认为自己的技能相当完备,与此同时,5%职工对自身知识与技能表示了不满,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提升。但在专业技能转化方面,这一比例有所下降,75%职工认为自身的技能基本发挥,25%职工认为没有完全发挥,可见专业素质在向业绩转化上并不十分理想,职工的潜能和能力有特于进一步开发。

四、今后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目前车间的培训现状,为了让车间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l、强化职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车间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职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职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车间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生产有序地进行。

2、加强职工之间相互沟通。不定期的和公司职工进行交流,使职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工段之间以及领导和职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3、调整人员配置、促进职工技能发挥。针对每个职工的特点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和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避免人才浪费。

4、加强团队融合提高团队素质。多进行一些团队活动和考核,以便加强团队合作,从整体上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员工培训激发职工的创新能力,改变职工的平庸工作行为,尽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不可测性,保证质量低劣的职工无法进入,有效降低优秀职工的流失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对各类职工进行不同目的分类培训,以满足不同职工的不同需求。加强职工培训,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不仅让职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对车间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也使车间和职工得到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车间和职工的双赢。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二】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在寒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机会。作为大二的学生,社会实践也不能停留在大一时期的那种毫无目的的`迷茫状态,社会实践应在结合我们实际情况,能真正从中得到收益,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完成任务而实践。我觉得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应注重实践的过程,从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

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感受社会就业的现状,体验一下工作的乐趣,这学期的假期我根据时间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假期期间找了一份促销的工作,虽然仅有10多天时间,但我觉得受益非浅,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短短的工作让我体会到了就业的力,自己能力的欠缺及社会的艰辛,同时让我感到工作的无比快乐,一种在学校自由天地无法体会到的残酷竞争的“愉悦”。

促销是一种很好的工作体验,通过,,人与人的沟通,可以了解一些跟我们专业相关的知识,比如不过的人过春节的习惯习俗,春节期间的旅游计划等等。我的促销工作主要是促销电器。

促销的一天基本工作安排:

促销前的短暂培训,了解电器的,名称、性能、型号、价格行情等方面的知识,面对顾客时的语言组织,仪容仪表等。接下来就是正式的工作。每天早上8:30开始上班,到达指定地点后做好准备工作,摆好宣传资料,礼品赠品,然后调整好心态迎接顾客。每天工作7个小时,在下午工作完后还有个必须的程序一天的工作总结。经理、主管及促销员一起讨论一天促销工作中的战果及存在的问题。

促销过程中的体会及感触:

促销通过,,我实践我觉得就是通过,,自己把厂商的产品推销给消费者,对于一个促销员来说,促销产品的同时也是向别人推销自己,同自己的言语、形态让他人了解自己。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促销员来说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

当我们促销一种产品时,首先我们必须对产品的相关知识及厂商的具体情况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大量的相关知识的贮备可以使我们能在促销过程中面对顾客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自己的介绍可以使顾客了解产品的一些具体问题,能使客明明白白的消费(3COME文档频道)。

二、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

促销是促销员跟顾客以产品为媒介的一种陌生的交流,所以语言表达必须合理得当,说话要有条理同时应让他人感觉你的亲和力。要通过,,自己层次清醒的说明,把产品介绍给顾客。同时要用自己的魅力吸引顾客,让他们通过,,自己来了解产品。另外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我们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自乱手脚、语无伦次。

三、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受挫折的心态

促销每天会面对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由于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及素质的不同,会使工作中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有的顾客会用各种方式刁难你,此时你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跟顾客发生不愉快的事。有时候一天的工作可能收获不大,这时候我们不应气馁,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鼓励,及时的自我总结,自我提高。

四、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坚持不懈。

促销是一种比较枯燥的工作,每天站着用一个笑脸面对不同的顾客,这生活需要我们坚持,要让自己在烈烈炎日下磨练。

本次社会实践总结:

不管做什么事,态度决定一切。

做一项服务工作,顾客就是上帝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必须的,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提高销售量。这就要求我们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提高服务质量语言要礼貌文明,待客要热情周到,要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只要你有一个服务于他人的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及帮助,用自己的热情去换取他人的舒心。

明确目标,合理的设计规划自己。

我们现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为自己规划,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要通过,,社会实践切身的了解自己的专业,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要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让自己成为社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服务。

要善于沟通:碰到那些做生意比较坏的人和那些比较固执的农民,真的要学会和他们沟通,不能和他们吵,要心平气和的和他们解释他们所不明白的问题,每当看到他们最后都想通的时候,我心里真的很有成就 当然和老板也要好好的沟通,不能总是把一些工作上的事憋在心里,有时自己在工作上有什么问题要经常和老板沟通沟通,并及时的解决,这样工作才会有动力,才不会想不干了。

要有耐心和热情:在工作的时候要经常微笑,这样会让那些生意人感觉很舒心,大家一起做生意也就很开心 他们有些人是第一次来卖稻谷,对我们厂的基本流程都不是很明白,这时,你就要热心的告诉他们卖稻谷的基本流程,这样我们也可以省很多功夫和时间,米厂也可以运行就可以更好。

要勤劳:有时候一些细微的东西可以让老板更赏识你,也比较容易受提拔,比如我很空闲的时候就打扫打扫办公室,整理整理文件,帮帮老板的忙。老板就夸奖过我勤劳,有付出就真的有回报的。

当然有总结就说明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例如不够主动做事,有时候老板说了才知道做,老板不说就没有这个意识去做;社会经验比较缺乏,经常会做一些错事,得罪那梨园些生意人,有时也会得罪老板;刚开始也不大会和人交流,所以那时总是觉得自己很受委屈等等,虽然这些都是我的比较辛酸的历史,不过这些也都是我宝贵的经验,它们都将成为我以后参加工作和社会实践的教训,我要力争在我以后暑期实践以及今后就业的时候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短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在这其中,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将会让我终生受用。回到家时爸爸妈妈也说我真的变了好多,变得懂事多了,孝顺多了,脾气也变好多了。学校让我们去社会实践真的很有作用,会让我们从中收益匪浅。社会实践让我知道了,挣钱真的很不容易,也明白工作的辛苦,以后也不会再浪费钱了。

短暂的促销工作的结束让我在劳累中得到快乐,在汗水中得到磨练,我觉得自己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残酷的社会就业压力让我不在感到恐惧,我想,只要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我们一定会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园。

5.大学毛概调研报告范文 篇五

实践地点:__街道

当前,由于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人们工作节奏加快,闲暇时间减少,邻里关系显得愈发淡化。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融洽的邻里关系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愉快、顺心、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做个好邻居并不困难,“将心比心、善待他人”,这些既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现代社会成员的良好品质风貌的特征。那么,我们目前的邻里关系究竟如何呢?

为调查居民家庭生活和睦情况,我在今年暑假参加了寿泉街道的社区工作。在此期间,我在社区领导的帮助下,在整个寿泉街道范围内,对居民家庭和睦情况作了一个问卷抽样调查,内容包括对邻居的满意程度、邻里往来、互赠物品、交往行为、矛盾、期待什么样的邻居等等,调查结果不甚乐观。

此次调查历时7天,调查了居民134户,年龄层从9岁到83岁。在被访问者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被访者的年龄、学历、职业以及家庭年收入等各项指标的分布基本符合沈阳市区居民的总体状况,因此,这次调查的样本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代表性。

在此次调查中,在被问及“你对你的邻居满意吗”的问题时,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23%和50%的人对现前的邻里关系状况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而认为“较不满意”和“不满意”的总共只有1%。其它26%的人认为自己和邻居的关系一般。由此可见,本社区居民对邻里关系的评价总体呈比较满意的态势。

而在问及和邻里往来的问题时,根据调查所得结果,有55%的人表示自己有10位以上经常打招呼的邻居,回答“1位也没有”的仅占4%。在所有被访者中只有22%的人表示他们“经常和邻居聊天”,有17%的人说他们“常去邻居家串门”,另外分别有46%和33%的人说他们“极少”或“从不”去邻居家串门。而那些常常去邻居家串门的人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了大多。在被问及不和邻居聊天、不去邻居家串门的原因时,46%的人表示他们“没有时间”;36% 的人说他们“和邻居不熟悉”;另外15%的人则认为这“没有必要或无所谓”。这种情况反映了在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条件下,人们对居住的环境内的人和物缺乏关心和了解;对在实际生活中与自己利益关系联系并与十分紧密的邻居缺乏交往的热情。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有过与邻居之间相互馈赠物品的经历的人占58%,所馈赠的物品五花八门,其中最多的是食品,占81%。另有61%的被访者有过向邻居借用物品的经历,在各种物品中,工具是被借用最多的占83%,而钱是被借的最少的仅占0.2%。

尽管多数人有过与邻居之间相互借用物品的经历,但人们借用的次数却很少。其中1-5次/年的占56%,另外44%的人则表示“通常两三年或更长时间才借一次”。这样的状况一方面反映出人们日常用品的丰富充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本来就已不是十分亲密的邻里关系下,交往机会在减少。邻里关系更加趋向简单和淡漠,过去平房院子里街坊邻居们“不分彼此、亲如一家”的关系对于今天的城市人来说,越来越遥远了。

在调查中通过对居民邻里之间相互交往行为的调查发现:城市居民邻里关系在保持传统中国“礼尚往来”、“互敬互助”的纯朴民风之外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邻居之间交往日趋表面化和形式化,邻里关系趋向于冷淡。这些特点都是都市生活条件下新型人际关系的突出表现。

在调查过程中还问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也是可以看出一个人对邻居所持的态度,就是“邻居帮了你多大的忙”。在所有被访者中,有47 %的人认为邻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帮助“很小”,46%的人认为邻居对自己的帮助“一般”,仅有2%的人觉得邻居在日常生活中给自己提供了较大的帮助。有70%的人说他们在“遇到重大问题又拿不定主意时”不会向邻居征求意见,仅有12%的人表示会向邻居征求意见。当回答“在您病倒或遇到紧急情况而家人又不在身边时,最先向什幺人求助”时,有53%的人选择了“110、120及其它官方机构”,33%的人更愿意向邻居求助。

而当询问到最重要的问题“邻里之间有过闹矛盾吗”的时候, 调查结果显示,有37%的被访者和他们的邻居曾经有过闹矛盾的现象。在引起邻里之间矛盾的各项原因中,“噪音和环境的污染”、“争夺空间”分别列在第一、二位,各占51%和35.%。此外,影响邻里之间关系的问题还有:乱扔垃圾(包括高空掷物)(占16%),车辆纠纷(包括小区停车、碰撞等)(占14%),宠物扰民(占13. %),邻里“八卦”(占10%)。

那么邻居间闹矛盾如何表现呢?33%的被访者说他们“争吵几句就适可而止”,36%的人则会与邻居“相互不理睬”,只有4%的邻里矛盾发展到了“武力解决”。在遇到自己的邻居之间发生矛盾时,有36%的被访者说他们会去“主动劝解”,57%的被访者则表示对于和自己无关的邻里矛盾将会“置之不理”。

最后,当被问及“你期待着什幺样的邻居”时,在所有的被访者中有84%的人期望他们的邻居是“和睦相处、互不干扰”的人,仅有6% 人期望他们的邻居是能够为自己“提供经济或精神上的帮助”的人。有65%的被访者认为目前自己与邻居的关系仅是“点头之交”,认为和邻居的关系是“好朋友”的占12%,而觉得与邻居之间形同路人的有18%。从上面这一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多数城市居民对邻居在自己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期待值并不高,他们更希望与邻居维持一种“有礼、有度”的关系,既不相互不理不睬,又不期望这种关系过分亲密。这既是转型时期社会整体人际关系状况功利化、世俗化倾向的具体表现,又反映出当前高层住宅小区新型的居住环境下人与人交往机会减少,交往热情降低的现实状况。

在调查的过程中,听老人们讲他们年轻的时候邻里的关系,那个时候由于住的都是平房,屋子里空间狭小,所以大家在院子里活动比较多,因此也就结成了比较和谐的邻里关系,邻里之间经常互通有无,关系融洽。再后来,很多人都分到了单位的房子,同一个单位的住在一个楼房里,邻里关系又叠加着同事关系、同学关系等。彼此见面打招呼,平时有空常串门,逢年过节礼尚往来,邻里气氛依然很融洽。邻居之间互相信任,信任程度可达到我家钥匙放你家,你有事我帮你照看孩子。

如今,住房类型的多样化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陌生的邻居和邻里关系。邻居之间彼此互不相识,相识的愿望也很淡薄,虽然近在咫尺,却远隔千里。此时,邻居间的交往逐渐减少,转为冷漠的情绪,住上三五载都不知对门是谁的情况随处可见。发展到现代的都市,更是钢筋丛林,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就像一道道鸿沟,隔断了毗邻而居的欢乐。楼道里狭路相逢,别说相互问候,淡淡一笑也成奢望。不和陌生人说话,似乎成为现代都市人信守的格言。

结束语

6.大学毛概调研报告范文 篇六

一、调查背景

睡眠是人们必要的生理活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而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也明显反应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关注大学生的睡眠状况,我认为不仅可以为学校宿舍管理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对大学生的学风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于是我通过对身边同学小范围的调查,对大学生的睡眠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认识。

二、调查对象

以身边同学为主,多为在校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调查人数四十人,男女比例1:1,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由于精力和时间有限,调查范围小,调查结果和数据可能不够全面和科学,但以小见大,也能够从中看出许多问题。

三、调查结果

1、入睡时间

23点以前5%,23点到24点73%,0点到1点19%,1点到2点3%

2、起床时间

周一至周五

七点以前4%,七点到七点半46%,七点半到八点48%,八点之后2%

周末

八点以前27%,八点到九点56%,九点到十点10%,十点之后7%

3、睡眠时间

五到六小时 4%,六到七小时21%,七到八小时72%,八小时以上3%

4、作息有无规律

有规律82%,无规律185、是否午休

91%午休,9%不午休

6、午休时间

半小时以下48%,半小时以上52%

四、调查分析

1,大学生晚睡晚起现象普遍

根据上述调查数据可见,在晚上23点入睡的同学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同学的入睡时间在23点到24点之间,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凌晨之后入睡。这和学校的作息制度——晚上23点半熄灯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晚睡晚起这一不良睡眠习惯仍然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大学生宿舍生活是集体生活,受他人影响,同学们很难自觉熄灯,而在熄灯后,“卧谈会”、玩手机等又一次推迟了入眠时间,而晚睡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起床时间。2,大学生睡眠时间相对充足

根据以上调查数据可知,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睡眠时间在七小时以上,这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应该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时间相对充足、自由,很少需要加班加点完成,而且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校住宿,学校为大学生提供了足够的休息时间。

3,作息时间无规律现象严重

虽然调查数据中只有不过半数的学生作息时间不规律,但对于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大学生来说,作息时间不规律任然是一个不得不改正的问题,这严重影响着休息质量和他们在白天的学习状态。笔者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根据自身经历和所了解的情况,认为有以下原因。

(1)作业、社团事物等时间紧迫

(2)周六、周日通宵供电

(3)玩手机、看小说、打游戏等

4、午休在大学很流行

众所周知,适当时间的午休,可以缓解疲劳,使人们更加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更有效的学习和生活当中,90%以上的调查对象都有午休的良好习惯,但部分同学的午休时间过长,却使午休丧失了它的益处。

5、大学生有点“懒”

笔者认为,读书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事情。无勤难以为学,根据上述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晚睡晚起现象普遍、作息时间无规律,都是存在于就读大学生身上的问题,但作为一名学生,在如此舒适的环境之下,很难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经历过初中、高中几年紧张、充满压力的应试教育,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学生自身没有了明确的目标,对自身的要求也降低了。

(2)自制力、执行力较差。虽然大多数大学生都已经成年,但自我约束能力和执行力依

然较差,心智不够成熟,贪玩、拖拉依然是很多学生的毛病。

(3)师长的监督作用小。大学老师鉴于学生们都已成年,对学生的要求相对宽松了很多;

学生多在远离父母的学校读书,和家长见面机会少,家长的督促作用也是鞭长莫及。

(4)人云亦云。受其他大学生的影响,随波逐流。

(5)读书无用论盛行。部分人片面夸大大学期间 能力的培养,甚至有些人提出了读书无

用论,造成很多学生无心学习。

以上原因是广大大学生懒于学习的原因,而具体表现在平常的生活习惯上,就造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学生睡眠情况中的问题,而不良的睡眠习惯,也在逐渐消磨大学生的心志,使大学生更加懒于学习,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当中。

五、建议

针对大学生睡眠情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克服改正。1,树立正确意识

通过健康、人文知识讲座让同学们认识到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个人健康和培养良好人格的重要性

2,提高大学生自我约束力

培养大学生的惜时观念和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自身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改善宿舍管理制度和作息管理制度

熄灯时间提前,早上强制上自习、跑早操,使同学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

六、结语

今年是学风建设年,我认为不仅应当从教学管理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需要从同学们日常的生活习惯上着手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四年的宝贵时间不能浑浑噩噩地睡过,不单单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身体素质,还要使同学们明白,不要醉生梦死地一直“睡”下去,良知良能应该得以发展,而不是一直沉睡下去。

7.大学毛概调研报告范文 篇七

建议同学们要控制欲望,不要盲目炫耀,更不能攀比,攀比心理的形成 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 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 有必要抬不起头来;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购物时不要急于出手,多参考别人的意见; 另外要学会理财,制定每月的开销计划,进行消费记帐也是大有帮助的。理 财其实也是一种管理能力,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财富,进而提高财富效能,如何去 规划、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篇3

说实话,在之前我并没有对此类课程有过任何的好感,总感觉这就是一门枯燥无味、政策性的一些课程,学与不学在基本面来说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不得不说, 毛概 这门课给我的感觉不一样,真正意义上有了想去听一下的想法,或许是这门课更多的涉及到了一些现实性质的问题而不全是一套理论性质的说教。所以,当听说需要做实践调查的时候,比起以往有了更多的热情在里面。

我们确定了调查题目后,在大家一起商讨的情况下,总算是将最基础的定义问题解决了。其后,在明确了调查目的的同时又制定了调查问卷的样板,在不断的修改与补充中,最终的定稿总算是出来了。

在调查问卷出来以后,就是各组员分组向目标人群发放以及回收调查问卷的各项工作。回收之后小组又一起将选择意向汇总,统计各选择所占回答总数的比例从而进行相应的分析,然后将结果汇总做成调查报告。这些事情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做起来也还是非常繁复的,其中有几个问题都必须得到具体的解答,否则整个调查活动很有可能失败。

在调查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一些人可能比较忙,而且防备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不太愿意填写我们的问卷,也不愿意接受我们的访谈,我们不得不耐心解释和劝说。还好,通过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完成了实践调查,获得了真实可信的材料。

在整个活动中大家都很积极,活动结束我们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人们常说,劳动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活动中也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活动的光荣感帮我们塑造了自己的美好心灵,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我们的宠爱,是我们队劳动的概念了解肤浅,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就是说只要是劳动,无论是什么劳动,都是光荣伟大的。

这次的集体活动,使我们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在整个过程中大家都在齐心协力的干活,没有抱怨。活动结束的时候让我们对劳动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的光荣,让我们重视劳动,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活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这次组织的活动让我们了解劳动的光荣和价值。最起码让我们都认识到了以后自己的自行车一定要摆放整齐,不然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很小的一件事我们也收获了很多。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截然不同的特点是依赖性的减少,自觉性的增强。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内容是既传授基础知识,又传授专业知识,教育的专业性很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要有很大扩展。大学生的学习虽然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但是不像中学生那样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教师课堂讲授往往是提纲挈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要求做到少而精,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通过自学去攻读、理解、掌握,这势必要求大学生通过课外自学掌握更多的内容。此外,大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较多,这就决定了他们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计划能力,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所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大学的学习不能像中学那样完全依赖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只单纯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潜力。这种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将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反映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的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等等。

8.毛概 考试重点范文 篇八

第二章主要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这一章结合以前考试的情况,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讲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近代中国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这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经常要考试的内容。还有一个是毛泽东指出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第三个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这是第二章的内容。

第三章是讲武装斗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这一章里面有这么几个点我觉得比较重要,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的基本原则;第二个讲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辨证关系是什么?还有一个是为什么说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要相互配合,这是第三章的内容。

第四章相对解答和论述这几年出的题比较少一些,有这么几个题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的重要条件是什么?怎样理解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统一战线中怎样正确处理劳动者联盟与非劳动者联盟的关系,也就是说两个联盟的关系问题;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可能性;这是第四章的内容。

第五章是讲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章在历年考试解答和论述题里面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大概有这么几个点大家可以注意,第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是什么;第二个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什么;我国实行民主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是什么;这是第五章的内容。

第六章讲社会主义改造,这一章大概有这么几个点,一个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关于有新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是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份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就是那五种成份;还有一个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

第七章讲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关于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的问题,这一章在考试题目中频繁出现,大概有这么几个重点,一个是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和论断是什么;毛泽东强调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毛概结课心得(范文模版) 篇九

这个学期的毛概课程已快要接近尾声,在这里我对我这一学期的毛概学习做个总结。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谓是大学工科生的“四座大山”了。所以刚开学看到这本厚厚的毛概时,内心是奔溃的,但想到那不低的学分,还是选择默默接受。可是我万万没想到,真实的情况与我想象中的有着天壤之别。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第一节课了。刚到教室的时候还以为走错了,讲台上没有想象中的戴着老花镜的表情严肃的老人,而是一位年轻的意气风发的青年,电子屏幕上播放的不是红色纪录片而是受年轻人追捧的娱乐视频。这还是传说中的最无聊的课吗?

带着这些疑惑我走到了座位上。果然。老师带给我的惊喜远远不止这些。首先就是讲课风格,不像很多其他老师讲课节奏很慢,张老师讲的很快,然而极快的语速却能保持完整的逻辑性,这也让我佩服不已。说实话,我更喜欢这种方式,就毛概课理论知识而言,不论老师讲的快还是慢,同学都不会学到太多,还不如利用余下的时间多讲一些实例来加深理解。而且,老师的上课方式也是新颖,课前的同学ppt展示在我上大学还是第一次碰到,毫无疑问,这不仅是对学习毛概课有帮助,更是对大家的大学有着教育意义,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同学在各个方面都很擅长也激发了自己的斗志;ppt内容点评部分也是重头戏,同学们分享着自己的观点也是让课堂十分活跃,没有枯燥的说教,没有沉闷的气氛,原本最无聊的课堂却能充满欢乐,这实属难得;老师精心准备的视频不仅将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而且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然而,最让我惊喜的还是张雷老师的记忆力。虽然在以前就听说过他是人文学院的“人脸识别机”,可真让我见到还是惊讶不已,见过面的基本上都可以叫出名字。这还是人吗?(此处只是为了表达惊讶)不过这也大大提高了我们对课堂的热爱,翘课的同学少之又少。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周,但我们依然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先说说这学期就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毛泽东思想理论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其中还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经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和措施方法、改革开放的经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这后面三点总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虽然理论是死的,可是方法是活的,可能这就是一代又一代的政客和政治人物都要学懂并且将毛概理论内化为自己政治行为的指导思想。就正如毛主席学习厚厚的马克思主义一样。学以致用,实践真理。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含义: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必须在原有事物基础上,根据实际环境因地制宜,才能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就是按着这条理论逐步发展的,并且这些理论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这就告诉我们要懂得学以致用,用实践检验真理这也应该是我们以后对自己理论体系正确与否检验的最佳途径。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知,明白了一些革命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的根源,其实在革命中探索,发生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中国人民总是可以果断的走出错误,继续向前发展。虽然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但中国人民的智慧帮助我们的国家成功度过那场劫难,并且走上了更好的发展道路。

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先富带后富的路线,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走改革开放是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而事实也证明,改革开放确实也促进了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对于先富带后富,我认为这路线本身是很正确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在资源和商机有限的条件下,大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这点成就就自满,中国仍然只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新的一代任重而道远。学习理论知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大学是家庭转向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刚入大学的我们一定会迷茫,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指引我们的过来人,而老师就是我们需要的这种人。有这样一句话“老师是知识的化身,是生活的典范”,张雷老师用他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给了我们深刻的影响和启迪。

10.大学毛概调研报告范文 篇十

【摘 要】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成为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学生勤工俭学也日益剧增,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因为很多大学生已经不安于现状,想争取在社会中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我国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在当代大学生面前已经过时,而人们更多的是走向外面的社会。因此,很多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与外界接触进而实现自己的各种价值。勤工俭学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部分,用这样的机会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用所学的知识和道理去与世相处,不断的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打工是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精力,这样做势必影响学业,某些学生甚至因此造成考试“挂红灯”。某些学生辛辛苦苦打工的钱全部都用来交了“挂科费”。

关键词:勤工俭学 能力 影响;大学生;打工;就业;

正文:勤工俭学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它与教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一样,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勤工俭学是我国青年学生的优良革命传统。学校对勤工俭学活动应加强领导,注意思想教育及安全教育。上个世纪,就有以勤工俭学的方式来支付学费和维持生活。现在,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大学生的勤工助学,与以往的勤工俭学有了较大的差别。广义的勤工俭学勤工俭学,其作用主要是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而新时期的大学生勤工助学,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在校内或校外参加的各种有偿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报酬,而是想多点社会实践经验。

随着高校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在校期间,大学生们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需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打工利弊的争论也是学生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现代大学生打工的问题呢?此次勤工俭学调查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特点,了解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利与弊,指出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下面对此次调查进行具体的分析。

●有利的观点:大学生打工,是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俭学的有效途径。找份兼职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打打工,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提倡大学生打工是发展教育的需要

几年前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中国、美国和El本各选一名儿童参加赛跑。在比赛的过程中,El本的孩子被绊倒了,可是他爬起来头也不回就继续往前跑:美国的孩子被绊倒了爬起来往后看了看他的父母然后继续往前跑;中国的孩子被绊倒了,哭喊着“爸爸,妈妈”,再也不愿起来? ? 听到这个故事后孩子们震惊了,家长们震惊了,全中国都震惊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孩子的成长在于教育。如果中国的孩子在第一次跌倒后就被鼓励着自己站起来,被灌输的是那种坚强的精神,比赛的结果就不会是那样了。其实故事的真正用意并不在故事本身而在于它所揭示的问题的实质上。

教育的本质在于给予学生一种独立的能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引导着我们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打工观念,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呢?大学生“独立”了,渐渐的中学生、小学生也“独立”了,我们的整个教育事业也就被激活了。

二、大学生打工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我们需要父母的照顾,当我们成长为青少年的时候我们需要父母的供养。然而踏进了大学这道门槛后我们“成年”了,再也不能凡事都靠父母了。怎么办呢?自立。所谓自立也就是靠着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生活下去。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要么去打工,要么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刚刚走出中学校园的大学生,无论从社会经验还是从自身的能力上看都显得不那么成熟。因此创业的事也就只好先放下了,幸好他们能在打工中不断的学习,不仅的提升他们的办事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交际方面的能力等等。如果大学生们还是一味的固守着书本而不去实践.这些东西从何而来?以后他们拿什么来干好工作.开创事业?所以说大学生打工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打工可增强社会竞争力

从个人需求来看: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对于高校收费的进一步调整,日趋高昂的学杂费造成了不少家庭的负担,因此对于家庭情况原本窘迫的同学而言,打工也就成了他们无奈的选择。无论选择打工是否自愿,这都不失为一种缓解家庭经济负担、自食其力地解决困难的好方法。当然,这并非是唯一的方法也更非最好的方法。

同时,与传统意义上的勤工俭学不同,现在大学生打工,更主要的是看打的这份工能不能为自己提供接触社会、培养工作能力、增加工作阅历的机会,有很多人甚至把这看做是毕业找工作的“预演”,这来源于打工的一个直接作用就是可以丰富个人简历。现在的社会就业竞争激烈,毕业大学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目前企业在招聘毕业生的时候提出了须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要求,这就使得莘莘学子不得不以打工经历来搪塞。

从社会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其实也很需要大学生这样“低价优质”的人才,有的企业还把吸引大学生前来打工作为培养和储备人才的一种方式。每年企业招收毕业生时在很短的几次面试中往往难以比较客观地把握一个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现在通过给学生以打工的机会,察其言,观其行,这样既降低了招聘者的审查难度,而学生也可以对就业单位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双向选择,不仅为大学生打工在客观上“扩大”了就业市场,也提高了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率。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打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现行大学教育体系中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缺陷,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训练大学生的实际社交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反面观点:今天的学习是为明天更好的创业

一、打工意味着时间的付出。

打工是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精力,这样做势必影响学业,某些学生甚至因此造成考试“挂红灯”。某些学生辛辛苦苦打工的钱全部都用来交了“挂科费”。不少学生也主张学生以学为重,如果为几个钱浪费本来就不够用的学习时间,实在是划不来。现就职某高校的杨老师说:很多学生在打工和学习方面往往不能很好的把握,时间分配不合理,工作需则不合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都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国家的高校现在基本上都会给学生提供集体实践的机会,为什么不能在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中磨练自己呢?

二、负面影响。

诚然,兼职对大学生是锻炼的机会。但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低,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盲从、竞争不当、发展失衡等现象,缺乏适当的引导,易于走向极端。(1)青年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往往会追潮流,盲目地从事兼职活动。(2)对兼职活动的热衷,往往也反映了学生功利意识过强。兼职工作毕竟是短期的行为,学生本身缺乏长远的计划,如社会调查、产品促销等活动,都只是数天的工作,学生为了兼职而不得不经常性轮换工作。对于更能锻炼自己社会综合能力的社会工作,如担任学生会、团委会、学生社团、班级干部的工作,往往不屑一顾,而独自寻求直接见效的赚钱渠道,追求短期功利。一些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甚至是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兼职工作中,兼有多份工作,为了繁重的业务而不得不连续逃课,精力也无法集中在学业中,造成了“兼职过关,学业受累”的现象,显然也是得不偿失的。(3)由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而社会的激烈竞争必然会带来成功与失败。如果自我调适不当,或沉迷于成功之中而沾沾自喜,或由于失败而一蹶不振,都将会造成心理的失衡。大学生一跨入社会大“市场”,很容易屈服于社会上的小市民意识。缺乏了一定引导和导向的兼职活动,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容易引发冲突,甚至形成不正当竞争,使学生过早地被社会消极因素所侵蚀,不利于高校的正常教育、管理,也不利于思政工作的开展。

在调查看来,大学生勤工俭学有利也有弊。在考虑勤工俭学的同时,作为大学生应该三思而后行。勤工俭学要合理安排时间,要为“能”动而不为“利”动,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自己周围的人,例如:家人,朋友。我们在选择勤工俭学的工种时,不应人云亦云,盲目跟从别人,过度地追求热门的工种,而应放宽视野,树立竞争意识,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角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并真正适合自己的工种。我们应该做到:

1.勤工俭学的目的不要单一,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2.选择勤工俭学的途径要多样,不能只局限于校内广告,要学会利用各种资源,还应该学会资源共享;

3.选择招聘信息时要注意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4.要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进行勤工俭学,有效处理好学业与工作的关系; 5.在勤工俭学中要有侧重点,不要只局限于简单的工作,要挑选知识性或能力性的工作,且适合自己的工作,使自己的能力不断的提升。

上一篇:研究计划怎么写下一篇:建行支行行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