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运市场状况分析(10篇)
1.我国货运市场状况分析 篇一
我国医药行业市场环境状况分析
近期,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对××年医药市场环境作出如下分析预测:
一、医药分销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年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一方面,“三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将进一步规范完善,药品价格更趋市场化;后时代来临;药品分类管理提速等,将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这些政策的推进,其影响将在××年充分显现。此外,高举“价格”大旗的平价药店在各地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来看,人气极旺的平价药店在××年对药价的市场抑制作用将更加强化。卫生部明确表示,从源头上控制医药价格将会是××年全国医药卫生系统的中心任务之一,这预示着药品降价风潮极有可能在新的一年中延续。因此,企业只有全面分析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正确把握市场脉搏及发展方向,才能在变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入世,外资、外企不断进入我国药品分销市场参与竞争,我国医药分销企业将在规模、资本、网络、业态、效率、管理、营销手段等方面受到来自国际跨国公司的挑战。我国医药分销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国际竞争力弱,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应当主动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重新选准在市场中的定位,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策略和模式。
二、重组将是制药行业发展与变革的重头戏
近几年来,受政策因素及市场理性、非理性竞争的影响,医药商业已步入微利时代。未来医药商业的毛利只会下降不会上升,预计由目前的―逐步降到―或更低,流通费用率也会由目前的的水平逐步下降。通过改革与重组,企业组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批大企业集团将成为引领我国医药发展的主力军,其生产经营集中度、利润集中度将进一步凸现。因此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加速改革的步伐,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我国制药行业正处于并购、重组的高峰期。虽然我国现已是世界原料药第二大生产国,但远非制药强国。在现有多家制药企业中,大型企业只有余家,还有几百家企业存在亏损。我国制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企业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情况普遍,缺乏科研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管理水平低,生产能力低,生产成本高。这些情况导致了制药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因此,我国制药企业做大做强将只有通过资产并购、重组来实现。
现在世界排名前位的制药跨国公司有家已进入我国。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形成一定数量的上规模的、科研和市场水平高的大企业,尤其是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和先进的生物工程药,我们的医药产业才可能经受得住加入的冲击。由此,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扩大医药行业的资产规模,提高国内市场的集中度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未来几年,将是国内医药企业并购、重组年,国内医药强者会愈强,两极分化之势将越来越明显,××年,这个趋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抢占潜在医药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将成为企业经济新增长点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珍爱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越来越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两网”建设,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这些因素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市场契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适度增长。
同时,××年月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年版)》(以下简称医保目录)。新修订的医保目录,中成药品种由个增加到个,增加了;西药品种由个增加到个,增加了。对于制药企业来说,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对产品的市场推广和放大至关重要,并且已经成为行业内估计单品种市场容量的主要非量化指标。
据统计,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经从年的万人迅速升到××年月的万人。而这亿多参保人恰是最有医药购买能力的人群,其医保支出从年至××年,复合增长率达到;医保支出占有全国药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从年的.上升至××年的。医保市场的潜力可见一般。某产品一旦进入医保目录,如果其适用人群较为广泛,就意味着潜在消费群体将迅速扩张,从而为企业带来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而且,有专家认为,随着未来参保人群的进一步扩大,医保
用药在医药消费中所占比重将会继续增加。
占领潜在的市场,对制药企业来说就是收入的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外围市场的高速成长,企业更应根据卫生资源的重新配置,关注和研究新版医保目录扩容的动态,根据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变化,加快经营结构的调整,制定品种供应和营销策略。要完善优化供应链,抓好品种、网络、配送服务,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瞄准市场、农村市场和社区卫生服务这一阵地,加快开发新的市场领域,扩充网络、扩大市场可供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以拓展企业经济增长的空间。
综上所述,医药企业要抓住市场发展契机,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研究医药市场的走势,切实把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力争在深化改革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促进医药经济的适度快速、稳定协调的健康发展。
2.我国货运市场状况分析 篇二
随着患病率的增加, 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我国糖尿病用药市场需求的增长, 市场规模已达到130亿元人民币, 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糖尿病用药市场。糖尿病药物市场主要由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和中西药口服制剂两大类药物组成。口服降糖药一直受到患者的青睐, 能达到七成以上市场份额, 其中中成药市场份额较小, 西药始终占据口服糖尿病药物市场的主导地位。所以, 对口服降糖西药的供需状况、市场现状、格局等进行研究与分析, 将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口服降糖西药产品概况
自1956年甲苯磺丁脲第一个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以来, 口服降糖西药发展速度非常快, 极大的推动了糖尿病治疗的发展。目前, 国内上市的口服降糖西药有如下几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非磺脲类)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 (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 、新型糖尿病药物DDP-IV抑制剂。表1为已上市的口服降糖西药主要代表药物列表。
2 我国口服降糖西药的总体市场现状
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不断增长, 市场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容, 其中口服降糖药市场占70%左右的市场份额。口服降糖药市场一直以西药为主, 中药为辅, 2011年, 西药的市场份额占整个糖尿病用药市场的63.3%, 占口服降糖药市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从品种来看, 口服降糖西药市场共有30多个品种相互竞争。西药前五位的市场总额达到75.8%, 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金额份额上一直遥遥领先, 2008-2010年连续三年的年销售额稳居第一;近年来, 格列奈类的销售增势最为明显, 2011年, 瑞格列奈已位列第二;双胍类中, 以二甲双胍最为突出, 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虽显颓势, 但因价格低廉, 市场份额一直保持稳定。表2为2009-2011年市场份额前十的品种的销售金额。
数据来源:米内网南方经济数据库。
从生产厂家来看, 生产口服降糖西药的厂家中外企及合资企业占绝对优势, 因其研发的专利药一直是糖尿病用药市场的明星产品, 且市场推广做的非常成功, 所以外资企业牢牢控制着市场, 市场份额总和达到74.1%,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该公司的拳头产品拜糖平占据我国口服降糖药市场近30%的市场份额, 2011年, 该药在全球的销售给拜耳公司带来3.6亿欧元的收入。国内企业多为仿制药, 虽然价格相对低廉, 但是市场份额较小, 竞争力较弱, 只有万辉药业一家垄断格列喹酮市场。
3 口服降糖西药具体品种市场现状分析
3.1 促胰岛素分泌剂
3.1.1 磺酰脲类
磺酰脲类主要的作用机理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其次有促进外周细胞组织胰岛素的利用, 磺酰脲类药物主要是增加后期的胰岛素分泌, 但不能纠正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 低血糖发生率高, 体重容易增加。最近三年, 磺酰脲类产品的市场份额持续低迷且逐年下降, 2011年, 在口服降糖药市场中的份额降至18.8%。其中以格列齐特和格列美脲整体表现不错, 具体来看, 格列美脲一路上扬, 但格列齐特却一路下滑, 2011年, 格列美脲的市场份额为8.4%, 格列齐特为4.9%。
(1) 格列齐特。
格列齐特, 是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 为中效磺酰脲类制剂, 由法国施维雅原研。格列齐特主要经肝脏代谢, 还会引起迁延性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所以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此药。该药品国内市场基本由施维雅的达美康垄断, 占到市场的81.42%, 其余份额被国内企业瓜分, 天津华津制药占8.41%。
(2) 格列美脲。
格列美脲为第3代磺酰脲类长效抗糖尿病药, 由于其对于心血管的作用弱于格列齐特和格列吡嗪, 所以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很少, 本品在肝脏代谢, 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 每日只需服用一次, 患者顺应性较好。本品由法国赛诺菲研制, 近几年的销售金额一直呈上升势头, 2011年的年销售金额达1.4亿元, 名列磺酰脲类产品的榜首, 国内市场主要产品为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的亚莫利, 占市场份额的71.84%。
3.1.2 非磺酰脲类
非磺酰脲类产品, 改善早相优于磺酰脲类, 被誉为“餐时血糖调节剂”, 能快速、短效的促进胰岛素分泌, 使血中胰岛素水平不会太高, 随餐服药, 能够减少漏餐低血糖风险, 并且极少经肾脏代谢。非磺酰脲类药物近几年市场份额逐年增加, 常用药物为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1) 瑞格列奈。
甲基甲胺苯甲酸的衍生物—瑞格列奈, 与磺酰脲类药物不同, 该药不进入细胞内, 不抑制蛋白合成, 餐前给药可有效的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因其吸收起效迅速, 引起低血糖的几率小, 还不会加速胰岛细胞衰竭, 目前销售金额已位居口服降糖药市场的第二位, 仅次于阿卡波糖, 占整个口服降糖药市场份额的11.8%。目前国内批准上市的只有诺和诺德的进口产品诺和龙以及江苏豪森药业的孚来迪, 其中诺和龙占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为92.06%。
(2) 那格列奈。
那格列奈同瑞格列奈机理相同, 但作用更为优异, 本品在2008年增长率达到71%, 2011年增长趋势渐缓, 但市场份额及销售金额一直稳步上升, 占口服药市场的2%, 我国市场由诺华制药的唐力垄断, 市场份额达96.87%。
3.2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
3.2.1 双胍类
双胍类药物用于糖尿病治疗始于20世纪50年代, 它不依赖于胰脏的β细胞, 主要作用于胰岛外组织, 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促进外周葡萄糖的利用, 降低脂肪和葡萄糖的氧化, 减少小肠葡萄糖的吸收, 故不增加血胰岛素水平, 不增加体重, 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代表品种为苯乙双胍与二甲双胍, 苯乙双胍我国已将近淘汰。
二甲双胍。国际糖尿病联盟于2005年9月颁布了《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 该指南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 随后, 2006年ADA/EASD共同发布了2型糖尿病治疗新共识:建议将二甲双胍列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步治疗中。目前, 二甲双胍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 市场份额十分稳定。国内生产二甲双胍的企业虽多但市场集中度较高, 2011年, 前10名企业所占金额份额接近95%。其中, 由百时美施贵宝研制的格华止占优势最为明显, 其份额几乎占到整个市场的3/4, 但价格昂贵, 北京利龄恒泰药业有限公司则领跑国内企业。
3.2.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为在肠内与寡糖竞争与α-糖苷酶结合, 从而抑制糖的吸收, 主要用于餐后高血糖者。目前, 上市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为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与之前的磺酰脲类和双胍类不同的是,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是使来自碳水化合物中的葡萄糖降解和吸收入血的速度变缓, 降低餐后血糖升高, 使平均血糖值下降, 在单独使用时不会出现低血糖现象, 在安全系数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而且对于已米饭为主的中国人来讲, 其作用机理十分符合中国的国情, 因此其销量一直领跑口服降糖药市场。
阿卡波糖, 经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α-糖苷酶抑制剂, 由拜耳公司研制。阿卡波糖的销量一直遥遥领先, 2011年的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国内共有三家企业生产阿卡波糖, 分别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和四川宝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而拜耳医药生产的拜糖平一直占据市场84%的市场份额, 中美华东的卡博平占15%, 四川宝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仅为1%。
3.2.3 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胰岛素增敏剂, 可增加肌肉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 增加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肪合成, 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主要经肝脏代谢, 极少引起低血糖。常用品种为罗格列酮与吡格列酮。
(1) 罗格列酮。
罗格列酮, 国内的产品主要是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的文迪雅以及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的太罗。罗格列酮因有引发心血管的风险, 其销售在欧洲遭到禁止并在美国受限。对于罗格列酮的使用, 我国规定: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在零售药店必须凭医师处方销售。对于未使用过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的糖尿病患者, 只能在无法使用其他降糖药或使用其他降糖药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情况下, 才可考虑使用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这罗格列酮的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口服降糖药市场的份额由2010年的4.13%下降到2011年的1.6%。
(2) 吡格列酮。
罗格列酮药品安全性的风波给同类产品吡格列酮带来益处, 其市场目前正在进一步扩大, 销售金额逐年增加, 2011年已进入口服降糖药的前5位, 市场份额增至3.44%。本品的生产企业主要有武田制药、恒瑞医药、中美华东、北京太洋药业, 四家企业竞争激烈, 各自产品的市场份额差距不大。2011年6月15日,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提醒公众使用糖尿病药物艾可妥 (吡格列酮) 超过一年将增加膀胱癌的风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4月24日根据不良反应评估结果, 为控制药品使用风险, 已对吡格列酮的说明书进行修订, 所以, 吡格列酮未来市场走势如何, 还需进一步观望。
3.3 新型糖尿病药物
近些年来, 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型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以肠胰岛素为治疗点, 主要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 类似物和二肽基肽酶 (DDP-IV) 抑制剂。
肠促胰岛激素GLP-1, 由远端消化道L细胞分泌, 以葡萄糖依赖的模式促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抑制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 从而抑制肝糖输出。而降糖药物GLP-1类似物为合成肽, 有类似肠促胰岛激素的作用, 其主要代表药物为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 给药途径为注射给药, 一日一次。艾塞那肽自上市以来, 以其独特的控糖机制, 销售金额逐年攀升, 2011年同比增长率达101%, 应用前景十分乐观。
肠促胰岛激素GLP-1由肠道全天性释放, 而DDP-IV酶可裂解GLP-1, 使GLP-1迅速发生水解, DDP-IV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内源性肠促胰岛激素降解以增加其水平。杭州默沙东研制的捷诺维-西格列汀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DDP-IV酶抑制剂, 已于2006年10月获得FDA批准, 2007年3月获得EU批准, 2009年9月获得SFDA批准, 其安全性和耐受性都非常良好, 单独使用几乎没有低血糖与胃肠道反应, 2011年同比增长率为200%。
新型药物的逐渐问世, 解决了α细胞功能失调, 胰高血糖素抑制不足的问题。但是, 有证据证明西格列汀的疗效并不如磺酰脲类药物, DDP-IV抑制剂会引发胰腺肿瘤, 所以, 满足患者需求的新型药物更需要大量的探索及临床试验, 占领市场并非一朝一夕,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磺酰脲类等药物的市场地位仍会相对稳定。
我国口服降糖西药市场基本由外资及合资企业垄断, 国内企业想争得市场并非易事, 但国产药品价格相对低廉, 具有价格优势。目前国家正在推进新的医疗体制改革, 增加医疗财政支出, 扩大医保覆盖率, 并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等, 相信随着政策的出台、国内口服降糖药市场的不断扩容, 我国企业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杨穗彬, 蔡德山, 王萌.国内外抗糖尿病市场综览[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2007, 1 (6) :11-19.
[2]魏飙.7大类口服降糖药全解[J].中国药店, 2004, (1) :88-91.
[3]周盛鹏, 周俊枝, 江婕, 尹劲峰, 杨柳.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基石地位[J].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 (6) :470-471.
[4]吴俊杰.跨国药企主导我国降糖药市场[J].中国处方药, 2009, 119 (2) :62-63.
[5]张奋国.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5, 20 (5) :929.
3.我国货运市场状况分析 篇三
一、目前我国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的总体状况
财经类专业在我国大专院校中起步较晚,很多院校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设立财经专业,这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的。直到上世纪我们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之后,各大院校才开始大面积的开设财经类专业,所以说 ,与其他传统型专业相比,我国的财经类专业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丰富,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一直不断增长。当前,全国财经类人才总体的需求状况良好,供需双方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加强,以及我国加入WTO,整个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将更加突出。并且随着国际交往的越来越频繁,国际业务必然增加,这就需要更多的财经类人才。通过对我国人才市场的调查与研究,我们认为我国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仍将持续下去。
二、目前我国财经类人才存在的不足
1.实际操作能力较差。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仍然是以往的应试型教育体系,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也都是应试型人才,这些应试型人才对书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很好,但是缺乏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一些刚走出校园的财经类人才,说起理论知识头头是道,但是一旦展开实际业务操作,一切都得从头学起。说明我们培养的财经类人才只是注重书本的基础知识,而不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2.领导能力较差。由于财经类人才需要站在企业总体的角度作出一定的判断与决定,这就要求财经类人才有一定的领导能力。但是领导能力不是短期就能锻炼出来的,这要求我们的财经类人才在校时就要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但是目前大部分的财经类人才都不具备这种能力,财经类人才多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认为自己搞好财经类内容就可以了,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当前的财经类人才领导能力较弱。
3.团队合作能力较弱。新时代的要求是需要团队合作精神的,特别是财经类团队。一个企业往往需要一个庞大的财经类团队,团队合作成果的好坏直接能影响到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财经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但是当前的财经类人才由于各种原因,更愿意单独完成任务,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合作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队的合作。
4.缺乏复合型人才。当前的社会,由于分工的复杂化,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不仅仅需要一个会计人员,也需要这个会计人员懂得贸易或者管理类的知识,但是当前大多的财经类人才专业比较单一,并且不热衷于学习跨专业的知识,导致了大部分都是单一型人才,只能适应特定的岗位,不能实现人才的复合型利用。不仅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更是造成了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
5.缺乏国际型财经人才。由于我国加入WTO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到中国来设立分厂,国内许多企业也纷纷实行走出去战略,这就增大了对国际型财经人才的需求,但是我国在国际型财经人才的培养上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一些国际型财经人才供不应求。
三、对我国财经类人才的培养建议
1.转变教育模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这就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严重滞后,培养出来的应试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许多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仍需到企业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学习如何具体操作。学校只是教给了学生基础知识,却没有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转变当前的落后的教育模式,采取新型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
2.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根据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具有创新能力的财经类人才相当受欢迎。因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创新性人才。只有创新性人才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3.加强财经类人才的合作能力培养。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协作的社会,优胜劣汰的法则使得我们只有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才能获得成功。并且团队协作不仅仅能节约人力物力,并且能更高效的完成任务。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财经类人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4.培养复合型财经类人才。社会对复合型财经人才的需求是旺盛的。因为复合型财经类人才可以胜任多个工作岗位,并且无需企业支付额外的培训成本,既减少了企业支出,又增加了企业产出,复合型人才在今后的人才市场会受到普遍的欢迎。
5.增加国际型财经类人才的产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联系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对外投资都需要国际型财经人才,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才市场对懂国际业务的财经类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细化,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培养更多的适合人才市场需求的财经类人才,才能促进我国财经产业的顺利发展,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阎达五.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张志建.知识经濟与人才培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我国货运市场状况分析 篇四
一、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及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汽车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市场结构也逐渐变得更为复杂,2008年以来,尤其是2009年,我国受金融危机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汽车销售先是负增长,后来是超预期高速增长,特别是针对购置税的不同,车型销售结构也大不相同;在微观方面,购买成本与使用成本对汽车影响很大:汽车销售价格、燃油价格、路桥费用、停车费用等;同时,其他因素,包括替代品影响:公共交通工具、交通网络等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对汽车需求产生抑制作用。
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出行越来越重视,汽车价格下降,同时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卫星城的不断发展,受房市价格不断攀升的影响,广大消费者对住宅的地理位置只能趋向于城近郊,受交通状况的影响,进一步刺激了购车。汽车需求量逐渐放大,汽车大量进入家庭。家庭购买车的比例越来越高,私车消费已经成为主流,特别是三线城市具备汽车购买能力的群体快速扩大,增长速度高于一线、二线城市水平。销售服务网络向三线城市延伸,因为三线城市汽车使用成本比一线、二线城市更具优势,从而使三线城市成长为重要的汽车市场。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城乡差别依然很大,人均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城市交通状况虽大有改观,但还难尽如人意,加之政策的制约,轿车市场扩展也有很大的压力,导致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总的来说,汽车市场仍处在成长变化期,市场预测变得更为困难完成由公务车绝对主导向家用车主导的转变,家用车以新购为主,增购、换购为辅,因此,市场仍在发育期。汽车市场潜在空间很大,汽车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经济的稳固快速增长和流通领域的繁荣为汽车市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表现为较长期旺盛的汽车消费市场需求
二、汽车市场细分
(一)根据品牌偏好不同:
(1)喜欢国产车的消费者:奇瑞、东风、解放、红旗、中华、长城、吉利
(2)喜欢进口车的消费者:保时捷、路特斯、金鹏、布加迪、法拉利、劳斯莱斯、玛莎拉蒂、兰博基尼
二)根据生活方式不同:
(1)传统型:此类消费者喜欢朴实无华、皮实耐用的汽车,如:捷达、伊兰特
(2)新潮型:此类消费者追求速度极限,时尚又个性,喜欢的车有速腾、荣威500
(3)节俭型:此类消费者追求价格最低,适合的车有吉利、广丰
(4)严肃型:此类消费者务实沉稳,严肃干练,偏好的车有明锐、卡罗拉
(5)奢华型:此类消费者追求进口品牌车,享受优越感,喜购宝马、奔驰
5.我国货运市场状况分析 篇五
一、产品的市场性。
目前,就全国酒店用品行业而言,各地区生产和经营的酒店设备和用品都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面向全国整体市场,满足各地宾馆酒店最 普遍的采购需要,其产品档次和产品种类视其地方酒店、餐饮、会所的消费规格而确定,这里所指的就是一般的普遍销售的酒店设备和酒店用品;二是针对地方特色生产和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酒店、餐饮设备用品,使产品的适用性能够满足一个地方的消费群体的需要。如四川、重庆的火锅设备,广东的茶具等。
总之,在现行市场上销售的所有酒店、餐饮设备用品,都具有产品的实用性,并且使用的针对性较强。不过,过去的很多产品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消费水平的限制,在产品款式、产品功能、产品使用方便性等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这些产品没有新产品的替代,现在仍然还在市场上销售。很显然,酒店用品的更新换代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改变而改变。不过,也有很多的产品在不断翻新,一些经销商也在积极地更新销售的产品,但是整个酒店用品行业由于严重存在信息渠道不畅、信息流通缓慢的原因,许多国际国内的新产品在较短的时期内无法迅速传播,致使生产商推广新产品步履缓慢,经销商销售新产品相对滞后,尤其是终端客户的酒店和餐饮,根本就不知道新产品的信息,还谈何去采购?
二、现实市场状况。
纵观我国酒店用品市场,无论在北京、上海、广州,还是在四川、西安、重庆,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市场流通的品种与种类都基本相同,广州是我国酒店设备用品的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广州有的全国各地都有,原因非常简单,全国各地的酒店餐饮都买“广货”的帐,各地经销商也就只有顺应市场卖广东的产品,因此自然就形成了全国各地“一张脸”的局面。从市场经营状况来考察,整体上讲酒店用品市场比较混乱,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业队伍越来越庞大,许多原来其他行业的经营者也纷纷跨入酒店用品行业,一些过去在酒店用品公司打工的职员,也纷纷独立门户自己经营;二是各地的酒店用品行业组织缺乏,就是有行业组织的地方,由于行业组织的权力、权威、职能、社会公认度和行业认可度不够,同样发挥作用规范行业行为不明显;三是各自为阵恶性竞争,不管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家,都严重的存在着“独立王国”和唯利是图的经营思想,造成市场价格一片混乱,鱼目混珠,相互杀价,恶性竞争特别明显;四是酒店用品行业的经营管理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文化素质较低,没有专门的企业管理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企业管理、企业发展策划、市场策划、营销策划等等有助于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不甚了解,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在经营和管理企业,因此观念陈旧、思维狭窄,安于现状非常普遍。
在西部地区,四川酒店用品市场一直走在前列,年销售量在30亿元以上,每年为地方创税达到了3000多万元。无论是起步早,还是起点高,种类齐全,品种结构合理,销售规模等在全国都是占有一定份量.但是,今年与去年相比,成都市场就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部分经销商到目前为止,销售业绩反而下降了三分之一.据业界人士分析,成都酒店用品市场经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整个四川二级酒店用品市场发展起来了,如泸州,宜宾,绵阳,达州,广元,南充等都有许多专业的经销商,或酒店用品专业市场,他们的商品种类和品种都是成都供货,与成都市场的品种结构不相上下,虽然价格略高,但当地的酒店和餐饮感到十分方便,采购费用相差不大,因此,许多地方客户就地采购,成都市场的客源自然减少;二是部分经销商不注重产品的宣传,有了新特产品,喜欢独家拥有,害怕人家知道,不愿向酒店和餐饮客户推广,导致客户不知道,一些成都本来就有的产品,客户还远去广州采购,从而使部分客源流失;三是新进入酒店用品行业的从业者增多,过去从事其他行业经营的,也看到酒店用品的发展前景,转向拼命朝这条路上拥挤,使其经营队伍越来越大,价格一片混乱,使部分正规军败给了游击队.四是“5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四川的外地游客、外地来川办事的客商骤减,几乎等于零,导致四川旅游景点、酒店、餐饮、休闲会所、茶楼酒吧的消费者大量流失,生意陷入低谷,从而直接影响了联系密切的酒店用品行业一路下滑。
成都部分经销商销售业绩的下降,从表面上看,这不是一件好事,但从酒店用品市场的整体来说,却是意义十分重大,至少证明一点:四川酒店用品市场空前繁荣,各地二级酒店用品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地震带来的暂时疲软,还要经过至少半年或者更长时期的复苏,可喜的是四川本来就是旅游大省,地震之后的旅游恢复抓得较紧,这是四川酒店用品行业的一个新的希望。
三、潜在市场状况。
旅游作为我国一个支柱产业,到2020年中国将会跃居世界第一旅游大国,与之相关联的酒店用品行业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而方兴未艾,这是无可置疑的。四川又是我国的旅游大省,各种酒店的雨后春笋就是见证。由此可见,酒店用品行业的潜在市场还很大。也无可厚非的说,酒店用品行业将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的来临。
在把握时机,提前做好挑战准备,迎接酒店用品行业的洗牌重组,对于一个以酒店用品经营为主题的专业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未来酒店用品的潜在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新建的星级酒店,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星级酒店是未来酒店业发展的方向,重点抓住旅游饭店的新建项目。二是特色餐饮,未来的特色餐饮是餐饮业必然的方向,应该清楚的看到,特色餐饮是餐饮设备供应商今后抢夺的重点。三是商务酒店,这是普通百姓消费的酒店,面宽量大,具有集团采购效应。今后的商务酒店要向酒店会议、酒店餐饮、商务服务等功能齐全的酒店发展,要抓住商务酒店改造、新建、扩建的机会,特别注意连锁商务酒店的总体公关。
未来酒店用品供应商应该具备的几大竞争实力:一是企业的品牌实力和企业的经济实力,要抓紧企业的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提升企业形象;在此基础上积聚强大的经济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和挑战。二是供应企业的服务实力,包括为客户策划、为客户提供经营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客户提供综合配置、满足客户特殊需求、拥有善于公关和较强的现代推广技术的营销队伍、建立与众不同的企业特色。三是诚实守信经营和质量可靠的产品,以及适中的价格优势,这三者是赢取市场的根本。四是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管理有条不紊,人才聚集,团队过硬。
四、我国及四川酒店用品市场的发展状况。
我国酒店用品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从日杂销售市场中进行市场细分而涌现出来的一个新兴的专业市场,至今也就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我国各地的酒店用品最先都是商家零星经营为主,现在在很多省市还继续保留着这种经营格局。广州先行一步,以南天国际酒店用品批发市场首开行业专业市场的先河,接着上海、成都、西安、重庆等地都陆续的建立了地区性的酒店用品专业销售市场,应该说在我国酒店用品市场的发展,还处在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中,还没有规范也没有成熟,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就目前流通在我国酒店用品市场上的产品,大多数都处于陈旧和老化的阶段,应该属于生命周期的老年期。对于产品市场来说,精明的企业就会及时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淘汰滞销和市场不对路的品种,迅速引进新型的替代产品,特别是产品特色明显的新型产品供应市场。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淘汰。做到这一点,企业要充分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终端客户的需求,同时注重加强新特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当然,对于不同市场阶段上的产品,要切实掌握市场行情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营销侧重点,实行阶段性的攻坚战,在布局全局的同时,择重推销阶段性产品,指定相应短期的营销策略,做到边实施边分析边调整,以求实现最佳效果。
应该注意的是客户需求变化对产品市场的影响,这是经营性企业特别要求重视的问题。其应对措施就是做到耳灵眼尖信息畅,市场变化我调整。这就要求经销企业要随时了解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状况,比如地区需求量、现行供应量及供应状况、供应同类产品的商家情况、产品使用信息反馈、产品饱和度和缺口大小,根据这种产品的市场状况决定采购和库存,尽量减低产品的积压量。并且,一种产品市场消失了,要及时寻找其替代的新型产品作为填补,不能让企业经营的产品出现空缺或断档,以免让客户采购失望。
就四川的酒店用品市场,目前在成都就有二仙桥、五块石和荷花池三个集中经营点。成都国际酒店用品城是西部地区酒店用品行业最大规模的产业集散中心,西部酒店用品优势最突出的产品博览与交易平台,一期7万平米一抢而空,二期即将开盘,这里将聚集四川众多的行业企业,还有不少的经销商散落在全市各街道和写字楼,仅商用厨房设备的生产厂家在成都周边就达到128家,总计经营酒店用品的厂商在2000左右之众。五块石市场以电器和陶玻为主,因其地理位置生意一直淡然,荷花池以床上用品和餐饮服装及布草为主,生意不错但档次太低,只有二仙桥市场规模、产品种类、产品档次还能摆上桌面。整体讲,在成都就只有二仙桥酒店用品市场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要看到,四川的二级市场的兴起,足以从成都市场分走外地客户的市场份额,二仙桥的商家生意下滑这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就二仙桥市场,也不能适应酒店用品行业今后发展的需要,不仅规模太小,而且产品的整体品位不高,只能适应普通的酒店、餐饮的配置需要。因为全省的星级酒店五星级25家、四星级168家,星级酒店总数达到600多家,其中成都市星级酒店300家(五星级19家、四星级68家、三星级230家、二星级41家、一星级2家)。
五、我们该怎样发展。
酒店用品面对的消费群体相对比较稳定,就是宾馆酒店、餐饮娱乐、休闲会所、酒吧茶楼、咖啡屋、医院学校和机关厂矿食堂、洗浴中心等,这些是酒店用品的终端消费客户,生产企业还多出一个中间环节,那就是经销商。
面对这些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我们必须根据酒店、餐饮的发展趋势来考察和分析他们将来对酒店用品产品的需求情况。
酒店的发展趋势:功能齐全,客人方便,服务到位,安全卫生。旅游酒店和商务酒店是发展方向。今后的商务酒店功能不齐全的,是难以参与市场的竞争。
餐饮的发展趋势:档次、环境、特色。特色餐饮是抢滩市场的锐利武器。
明白了这一点,不难看出,将来的酒店和餐饮对产品的要求,一是产品的质量确实要上档次,二是产品一定要有特色。酒店用品的供应商要根据酒店的特色和餐饮的特色,为其专业设计和定做产品,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这属于专业服务的范畴。因为将来无论是酒店,还是社会餐饮,都必须走自己特色化的道路,所需要的设备用品就要求具有相当高的需要,能够突出酒店和餐饮特色效果的产品,一定会受到客户的欢迎。现行市场的大路产品,只能适应普通酒店和餐饮的需要,在不远的将来是会被淘汰出市场的。应该清楚看到,将来的市场竞争,实质就是比品牌、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比品牌(一是供应商自身的企业品牌,包括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行业美誉度;二是供应商经销的产品品牌,同样包含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质量(品牌产品在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上都具有相对的竞争力),比价格(是指相同的产品价格的可比性,一定做到价格适中,依靠暴利和不正当竞争是会赶走客户的,是经销商的大忌),比服务(一是供应商经营的诚信度,二是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三是为客户提供建设性意见,帮助客户经营上不断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从行业整体发展的高度,优化行业产品结构,促进行业整体发展,不断推进酒店用品行业的进步,才能满足酒店、餐饮等向前发展的市场需求。
6.卫浴行业市场状况及销售渠道分析 篇六
刚刚落下帷幕的“国美之争”,黄陈二人激战56天,剧情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倘若追溯到他们两人从合作到反目,再链接起从交锋到票选的整个过程,它无疑可以称作当前国内在公平透明的市场较量中最真实、最有价值、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现代商战。然而,它看似遥不可及,却又仿佛近在咫尺,国美品牌毕竟距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
资本的危险
本次的国美之争,我们无需过多的在个人情感上指责某一方的薄情寡义,而是应该虚心领教在公平透明的市场较量中“资本的力量”!去加强认识诸如贝恩、大摩、小摩、高盛等国际资本大鳄们运用国际资本的手段和实力!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方才萌生和发展起来。之后,历经1999年《证券法》的实施及2006年《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订,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制化建设才得以确立。随着2006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有关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承诺的全部履行,中国经济走向全面开放,金融和资本市场更加市场化和国际化。未来的商业格局,资本必将会在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的市场中占着越来越越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卫浴企业的资本战争其实早已经开始,从西班牙乐家收购鹰卫浴,再到其收购吉事多卫浴;从台湾和成与申鹭达的合资,到成霖高宝和中宇的陆续上市,卫浴行业并不缺乏国际资本的身影。
资本是个双刃剑,但是,未来市场经济必须要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实现并促成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特别在仍旧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资本市场,我们巨大的融资需求在依靠国际资本来满足的同时,必然也会面临着国际资本大鳄们对国内优势品牌和企业的“集体围猎”。
品牌的危险
前段时间被媒体解读为“宝洁联合家乐福扑杀本土日化品牌”的新闻事件,应该值得我们当前的卫浴企业更深层的深思。今年8月份,好迪、拉芳、霸王等本土日化企业被家乐福告知要想继续上架,就要缴纳8%~15%的额外费用。这部分加价足以抵消其卖场利润,甚至被迫退出卖场,而宝洁和联合利华却没有面临这样的问题。尽管这些本土日化企业在品牌传播上是那么的主动犀利和贴近人心,但是这些对“家乐福”来说仍旧不足以给其品牌实力增加筹码。
我们的大部分卫浴企业虽然没有经历好迪、拉芳、霸王等本土日化企业面临的如此境遇,但是,对于我们品牌培育和巩固尚需时日的卫浴企业来说,品牌的危险却跟他们是一致的!甚至是更甚一步!
因为,我们当前的品牌实力更多是来自于广泛的销售渠道,市场的增长更多是以渠道的增长进行界定的,市场销量的提升更多是通过对三四线经销商的“渠道下沉”方针下的拓展实
现的。看似庞大的陶卫品牌无不具有深深的“渠道”烙印。倘若渠道的既有的销售体系受到波动的话,对于品牌将会是致命的打击。这些明显的品牌和运作的漏洞,恰是新品牌招募新销售团队,并运用新政策挖某某品牌的经销商渠道的墙角而得以安身立命的机会。很多往昔曾经风光无限、辉煌一时的陶卫企业无不是在渠道的“集体叛逃”下黯然落幕。
资本与品牌结合的危机
毫无疑问,品牌的根基来自于大众消费者的心理认知度和忠诚度,而非是单靠流通渠道铺货,仅仅是方便了消费者购买来实现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国外资本对国美电器的渗入,家乐福的举动,可以认为是“渠道危险”的信号。
随着国外资本的大规模进入,国内的渠道模式格局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当国外的卫浴竞争品牌熟悉了国内的市场状况后,必然会全力以赴的利用自己国际化的品牌背景、技术实力投入到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并且,他们也将会借助国外联合资本和关系与我们的本土企业共同利用、争夺乃至整合并控制国内外的渠道资源,也许是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喜盈门等连锁家居建材超市、超级建材卖场,也许是国际建材大鳄中国折戟后,闭关修炼后再次发起进攻的建材卖场!
7.我国货运市场状况分析 篇七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是一个农业大国, 粮食生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同时, 我国农业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主要作物的病虫害逐年加重, 自然灾害频繁, 大量喷施农药造成环境污染, 危害着人类健康, 难以真正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在所有农业投入要素中, 种子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新品种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巨大, 农民常将增加种植业收入的希望寄托在优质农作物品种的使用上。转基因生物技术是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前沿技术, 是21世纪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当前, 转基因技术正在领导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推行为彻底解决粮食安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问题提供了可能。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 截至2008年, 全国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达380万公顷, 在全球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中居第6位, 目前仍是世界最大转基因棉花种植国之一[1]。转基因棉花产业化种植的成功推行, 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而且突显出转基因种子市场在我国产业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从一开始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转基因种子市场是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重要环节, 直接体现了转基因技术和产业化的市场价值, 因此, 转基因种子的安全管理和市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1995年种子产业化以来, 棉种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育种科研体系初步建立, 农作物新品种培育速度明显加快, 品种更换由原来的10年缩短到6~7年[3], 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抗虫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种子生产正在向专业化、社会化转变, 商品种子生产、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我国棉品种进入了以抗虫棉为主导的第7次更换阶段, 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获得大规模应用, 其中国产抗虫棉占我国抗虫棉种植面积的95%以上, 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科研创新能力强、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特征、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茁壮成长, 其中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以下简称《种子法》) 颁布实施以来, 种子管理步入法治轨道, 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我国棉花种子产业从转基因种子研制发展到产业化种植,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安全评价、市场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的建立对转基因作物研发和产业化的有序推进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种子行业由国有种子企业专营、垄断到大量民间资本快速进入种子行业, 种子市场空前活跃, 转基因种子的流入更是促进了种子事业的繁荣。但是, 由于种子市场由封闭到开放缺乏足够的监管知识和监管经验, 农民对于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种子市场的认知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再加上市场机制不完善, 配套制度不健全, 形成了市场放开后的制度真空, 导致一些地方种子市场交易无序, 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直接侵害了农民利益, 破坏了市场秩序, 阻碍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推行。因此, 进一步掌握农民对于转基因种子市场的认知和态度, 梳理转基因种子市场存在的现实问题和限制性因素, 寻求适合中国种子市场发展的、操作性较强的转基因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的法制模式成为推进建设转基因种子市场法治、保障转基因种子市场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
2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
1998年3月,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核心技术“编码杀虫蛋白质融合基因和表达载体及其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并于2001年12月获得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PTO) 和中国知识产权局 (SIPO) 颁发的中国专利金奖[5]。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经过20余年的发展, 创造了一大批转单、双价基因抗虫棉种质, 累计培育成功46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当前我国棉花种植2/3是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已从2001年的167亿平方米增加到2004年的370亿平方米, 超过我国棉花种植面积的2/3, 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占60%左右。农业转基因生物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获得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为了防范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存在的潜在风险,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评价则是实施安全管理的核心。2002年7月第1届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成立, 到2005年6月召开的第2届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上, 选出74位专家负责对我国转基因生物进行安全评价, 并发放176项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转基因抗虫棉、耐贮藏番茄、改变花色的矮牵牛花、抗病毒甜椒和线辣椒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在原来涉及转基因技术研究、检验检疫、环境保护、贸易等专业领域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食用安全、环境安全、技术经济和相关法规管理等方面。
3 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监管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 选择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区域, 对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的多个自然村的农民和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具有一定的类型分析意义。第1期调查选在山西的永济市卿头镇和山东的武城县并收集调查数据: (1) 访问了84个农民, 每个县4个村, 每个村20户; (2) 召开了12个村级小组访谈会, 每个县4个村, 每个村3个焦点小组访谈:分为有经验的种植农民小组, 贫困农民小组和村委会干部小组; (3) 访问了9个县级政府部门和种子公司及个人。第2期调查地点为河北省河间市的3个自然村及南区两个自然村。共发放问卷170份, 回收165份, 有效问卷163份, 有效回收率95.9%。所有问卷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 当场回收。将有效问卷的题目答案量化后输入计算机, 核对数据, 用spss13.0软件分析处理。
3.2 调查结果
表1是本次调查人群的基本特征, 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与学历方面的情况统计。
3.3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大致分析了解到:
3.3.1 农民对转基因生物技术和生物安全的认知缺乏了解
山西永济和山东武城地区的农民从1995年起开始种植转基因棉花, 已有10多年历史。农民虽然认为转基因棉花具有抗虫性强、产量高、省工省时和节约成本的特点, 但农民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转基因棉花的概念。了解转基因棉花的途径75%的农民通过以下方式: (1) 从购买种子的包装袋上了解; (2) 通过电视广播途径了解; (3) 通过种子销售商推荐了解; (4) 农技人员的宣传了解。农民对转基因棉花和抗虫棉的概念认识模糊。近半数的农民认为转基因棉就是抗虫棉, 近1/5的农民认为转基因棉和抗虫棉存在显著差异, 1/3的农民说不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农民对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缺乏认识, 也不太关注此问题。20%的农民不知道转基因棉花生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没有影响;70%的农民认为转基因棉花对环境没有什么影响;10%的农民认为有好的影响, 因为转基因棉花生产不用喷药, 对环境应该是有好处的。
3.3.2 农村基层对种子市场管理制度的认知不够
农民对与种子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十分有限, 91.4%的农民不知道或不关心有哪些与种子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 农民了解制度的渠道不畅通; (2) 农民认为法律制度不太重要。只有8.6%的农民通过电视和收音机渠道听过种子法和农业法, 至于具体什么内容则很难说清。农民反映现在种子市场的执法力度不严, 有假冒伪劣种子充斥市场。贫困农民希望质检部门能够严格按照种子的相关制度对市场上种子的质量进行检查监督, 规范种子市场, 让农民都能够买到真种子。农技人员对种子相关制度的了解不多。有的只知道部分制度的名称或其中部分信息, 但是他们普遍反映种子制度的执行情况不好, 这主要表现在: (1) 执法频率不高, 执法人员很长时间都不下来检查; (2) 执法力度不强, 对经销商经营能力和资格没有很好控制, 有的经销商完全不懂种子知识; (3) 执法方式不好, 只采取罚款的方式处理, 查出的假种、劣种并没有回收或者销毁。乡镇种子经销商对种子制度了解也不多, 相对来说, 种子法是他们了解比较多的一个制度, 还有的对广告法等有一些了解, 有的乡镇经销商也会关注地方政府的一些规定和条例。
3.3.3 农民对种子市场管理的基本态度不明
34.4%的农民完全不知道种子制度的执法主体和管理机构有哪些。65.6%的农民知道种子制度执法主体, 但观点不一, 有的认为是工商行政管理局, 有的认为是农业局, 有的认为是质量技术监督局等等。对于当前种子方面的制度实施和种子市场管理现状, 有74.8%的农民并不十分满意, 其中22.7%的农民认为当前种子市场管理非常混乱, 他们认为种子制度并不符合农村基层现实, 需要修改并完善。要制定对农民有利、能有效制止违法行为、减少农民买到假种子的制度。在被调查的农民当中, 有31.3%的农民认为当前我国种子市场秩序较为安定, 基本上没有什么违法经营行为。但是有68.7%的农民认为违法现象严重, 各类违法现象中, 经营销售假劣种子行为占所有种子违法行为的58.9%。由此可见, 经营假劣种子是当前种子市场中最为严重的违法行为,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针对违法现象, 有42.9%的农民认为政府在其中并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 他们购买到假种子的风险依旧很大, 只有15.3%的农民切身体验到了政府对种子市场所采取的严格监管措施。由此看出, 政府对于种子市场的管理在农民眼中并未取得较好的效果, 执法手段还需要不断完善, 执法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3.4 农民获得转基因抗虫棉种子的途径和购种环节所关注的内容
农民获取转基因棉花种子主要是通过市场购买、良种补贴、自留种、串换、流动商贩等途径进行。种子经销商途径占30%, 良种补贴途径占40%, 自留种途径占20%, 邻居间相互串换途径占5%, 流动商贩途径占5%。 (见表2)
在经营主体资格方面, 在购买转基因棉花种子, 只有39.9%的农民去关注种子经销商的经营资格, 了解种子经销商是否具有种子许可证、代销证和营业执照等证件。而且, 对于销售转基因棉花种子的经销商, 农民并不知道还需要专门办理转基因种子经营许可证, 可见, 广大农民对转基因种子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制度的认知还处于空白状态。在购买种子时, 将近80%的农民一般都是直接购买选定的品种, 并不关心所购种子是否是审定品种。在种子包装方面, 农民购买转基因棉花种子考虑的因素一般涉及到抗病性、抗虫性、发芽率、棉桃的大小、抗倒伏、皮棉产量、采摘难易程度和种子适应性等。其中, 抗病性、产量和抗虫性是农民关注的焦点, 其他因素农民考虑的比较少。农民也将是否是审定品种作为购种时考虑的重要因素。绝大多数农民认为审定品种质量可靠, 抗虫性、抗病性特征突出。
3.3.5 农民的购种行为和解决种子纠纷的策略
在调查中发现, 购买转基因棉花种子的农民中有60%遇到过种子质量问题, 包括种子发芽率低、抗虫性差和产量低等三大问题。棉花种子纠纷分为种子质量纠纷和非种子质量纠纷。种子质量纠纷包括:种子发芽率低、抗病性和抗虫型差、结铃性差、未审定而先推广的品种、二代品种冒充一代品种、偷换品种等情形。非种子质量纠纷包括:非正常气候、病虫危害、栽培管理不当和使用农药、化肥和生物激素不当引起的纠纷。当遇到种子质量纠纷时, 农民一般采取协商和调解方式处理, 协商和调解的成本比较低。农民首先会找种子销售商协商, 如果协商无果, 就可能找村委会出面处理。通过仲裁和诉讼则会导致较高的成本而且费时间, 农民很少会考虑采用这样的形式。农民购买种子时, 78.5%的农民都会向经销商索要发票或者收据, 以此作为种子质量的保证和交易凭证, 便于在种子质量出现问题时向经销商进行索赔。但是也有20.9%的农民在购种过程中经销商没有开具发票或者收据作为交易凭证, 要么只进行登记, 要么什么凭证都没有交付给农民, 一旦出现种子质量纠纷时, 农民的合法权益将很难得到有效保证。当遇到种子质量纠纷时, 74.2%的农民一般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 因为协商的成本相对较低。当种子出现质量问题时, 农民首先会找种子销售商协商, 如果协商无果, 就可能找村委会出面进行调解。有关机构仲裁和诉讼的方式由于成本较高而且解决周期较长, 所以只有1.2%的农民采用这种方式解决种子纠纷。同时, 还有13.5%的农民不会通过任何途径进行解决, 而是自认倒霉, 这部分群体的合法权益的保障便出现了缺失。综合来看, 农民解决种子纠纷通常会有如下几种结果: (1) 经销商补偿种子, 这是销售商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 (2) 农民自认倒霉, 农民经过与经销商和有关机构的协商后认为解决问题太难, 对种子质量纠纷的解决失去信心, 只好自认倒霉, 不再购买某经销商的种子。 (3) 损失较大或者范围太广, 农民一般会联合起来通过诉讼或仲裁等途径解决。但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 农民可能会通过暴力的方式寻求解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例如经销商违法经营, 生产商以假充真, 当地政府部门不主动维护弱势农民群体的利益, 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等。但是暴力违法的方式不但不能维护自己权利, 还侵犯别人的权益, 后果严重时可能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4 完善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有序管理的措施
转基因种子市场涉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涉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特殊时期, 我们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不断推进农村种子市场法制建设, 完善农村市场经济法治。
4.1 完善农村市场制度体系
完善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制度体系, 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现行法律法规系统性不强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4.1.1 改革种子管理体制
将种子经营和种子管理彻底分离, 明确其作为执法主体的法律地位, 强化种子管理部门在转基因种子市场中的职能, 充分赋予其独立的查处权和必要的行政强制权。种子经营主体进一步市场化, 平等参与转基因种子经营活动[2]。
4.1.2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根据种子法规定的种子经营许可制度, 严格审查转基因种子经营主体的经营资格, 严格转基因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审核发放。以种子质量管理为重点, 严把转基因种子市场入关, 杜绝不合格经营单位入市。
4.1.3 完善市场竞争制度
建立严格的转基因种子广告审批、标签管理、包装和质量检测、信息披露等制度, 严厉打击虚假广告、经营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 维护良好的市场法治秩序。
4.1.4 建立完善的种子质量认证制度。
杜绝违法经营转基因种子的行为。
4.2 加快农村市场建设
以河间市为例, 河间是优质棉产基地, 棉花种植面积为2.3亿平方米。在2008年1月, 河间市转基因抗虫棉栽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确定为国家级第六批Ⅱ类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河间市政府、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共同参加建设, 各相关单位实行分工负责、协调联动、相互配合。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 河间市以河间市政府副市长为组长, 市委农工部部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为副组长、市农业局、工商局、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转基因抗虫棉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领导小组。制定了《河间市转基因抗虫棉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示范区激励制度》。明确部门职责。经过三年的实施建设, 转基因抗虫棉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已达4000万平方米。667平方米特产优质棉籽123千克, 每667平方米增收675元, 3年累计增收6127万元, 用药成本下降了35.3%, 产品商品化率达到了100%。投资收益率达到了85%, 示范区内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了92%。加快了农村市场建设, 促进转基因种子市场和谐发展。通过重视并推进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促进农村大市场的形成, 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转基因种子市场, 进而为农村法治建设奠定经济基础, 为现代农业生态文明的建立提供良好土壤。
4.3 改善种子市场执法机制
改善种子市场执法机制是实现转基因种子市场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农业执法是依法治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种子市场执法体制运行中的诸多问题, 必须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农业执法队伍, 明确工作职责, 理清职责权限, 强化部门内部和部门间的协调, 建立起机构设置合理、运行高效便捷的综合性种子执法机制。在种子执法队伍建设方面, 既要壮大执法队伍, 也要注重执法队伍素质培训。经常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有关法律法规培训班、学习班,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 提高广大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同时建立种子执法评选考核机制, 完善考核办法, 组织有效的考核督查, 加强执法队伍的内部约束。在执法模式选择方面, 要建立专项检查机制。以转基因棉花、水稻等主要作物种子为重点, 以种子质量、标签标注、经营许可等为主要内容, 开展专项检查, 及时通报检查结果, 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建议组建部门间协调机制, 制定部门间农业执法协调工作办法, 统一部署加强部门协作, 积极开展联合执法, 提高执法效能。
4.4 加强农村普法和法律服务机制建设
加强农村普法和法律服务机制建设是实现转基因种子市场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转基因种子市场主体的法治意识是改善转基因种子市场秩序的重要前提, 完善的市场法律服务体系是建立转基因种子市场法治的重要保障。只有市场主体的法律素质得到提高, 并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机制, 转基因种子市场法治化进程才能有序推进[3]。
4.4.1 要在基层转基因种子市场大力开展普法教育
畅通法律知识宣传渠道, 加强对转基因种子市场主体的民主法治教育, 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 在转基因种子市场交易过程中提高守法的自觉性,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作为面向农民普法的宗旨和目标。法律服务人员应深入到农村基层、农民当中, 围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来开展法律宣传、咨询和服务, 增强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
4.4.2 要加强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决定了我国的法律服务需求仍然需要整合现有公益法律服务资源来满足。在法律服务方面, 鼓励社会公益法律服务机构、法律志愿者、社会律师深入农村基层, 担任转基因种子市场的法律服务人员, 为广大农民提供法律咨询;在法律援助方面, 乡镇司法所或司法助理员可以发挥其覆盖面广、根扎农村、熟悉农村纠纷等优势, 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也可以设立公益法律服务站, 由法律服务人员向农民提出的请求给予法律协助;在法律援助体制方面, 可以适当提高法律援助机构的社会化程度, 采取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设立援助基金, 通过接受社会捐助、受益人分担部分费用等多种渠道筹措法律援助资金, 为广大农民获得法律援助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CL IVE J.2008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第一个十三年 (199622008) [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9, (2) :1210
[2]刘旭霞, 余桢.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法律问题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1092114
[3]母玉婷.浅谈我国转基因棉花种子管理[J].北京农业, 2008, (12) :14216
[4]Clive James.2009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 (2) :1-22
[5]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M].北京:法制出版社, 2000
8.目前台湾茶饮料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篇八
台湾整体饮料市场销售值在2008年逼近新台币500亿元,随着几次饮料市场的洗牌,茶饮料市场由2004年的25%成长至34%。台湾区饮料工业同业公会统计的数据也显示,茶饮料中绿茶市占率最高,其次为奶茶、红茶和乌龙茶,领导品牌为统一企业“茶里王”,主要是因为统一占有超市通路优势,继而攻占市场。
报道引用台湾中华征信所分析研究员吴嘉茹的话说:“(原音)因为大家开始会去喝不含糖的绿茶,好像现代人认为可以解渴,又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这种机能性饮料应该是未来饮料业发展的重点。因为现在消费者希望可以物超所值。”
9.我国货运市场状况分析 篇九
我公司主要承担苯类产品的加工生产和服务。由于属于国内新开发的产品种类,市场需求量也很广泛,产品远销省内外,基本处于以产定销的经营状态,用户相对稳定,本公司有具有相应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能力,目前及今后相当时期内市场均会保持较好的态势。且从我公司进行的顾客满意度调查情况看,用户对我方的产品和服务均较满意。为此,更需要我们努力提高自身的产品生产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树立起企业的良好信誉和形象,更多地掌握市场信息和动态,以更加稳定地保持和发展业已稳定的市场。
综上所述,我公司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制定的质量目标是适宜的,符合企业工作的实际和今后发展需要。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方向和可能性。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更加积极地及时收集市场动态信息,寻找抓住拓展市场的一切机会,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工作向前发展。
市场部
10.我国货运市场状况分析 篇十
一、基本情况
(一) 自然地理较为封闭, 开放能力差
L乡 (1) 地理位置偏僻, 交通闭塞, 距县城72公里, 路况较好情况下, 驱车至县城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的行程。该乡下辖7个村委会, 23个自然村, 属于半农半牧区, 农牧民过着定居生活,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缺乏实体企业, 当地农牧民基本不外出务工, 少数劳动力参与本地工程务工, 农牧产品商品化率低, 除出售虫草和部分松茸、獐子菌外, 大部分其他农牧产品自给自足。
(二) 社会发育程度低, 传统体制束缚较深
L乡早已实行村民自治的制度, 但是相对封闭的世居强化了农牧民的宗族意识和观念, 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来往和联系宗族特征明显, “威信”个体在乡村集体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特定的“身份”基础上, 农牧民不具备实质性的主体意识及“独立人格”。
在L乡政府主导投资, 路、桥、温室大棚等各种基建、农牧业项目均由政府全额拨款修建, 为农牧民配送太阳能供电系统、广播电视设备等生活资料和其他生产资料, 经济运行模式以计划经济为主, 农牧民对政府依赖程度高, 政府决策时“计划”思维突出。
(三) 产业结构单一, 现金收入波动大
L乡产业结构以农牧业为主, 含有部分工程项目带动的运输业, 其他产业或发展缓慢或出于空白状态, 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种植业和畜牧业科技含量低, 良种推广慢, 种植业田间管理少, 畜牧业间隙性游牧为主, 均属粗放经营。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虫草采集售卖, 但是, 受气候影响, 每年虫草的产量变动大, 导致农牧民现金收入波动大。
(四) 贫困面大, 人均生活水平低、文化素质差
L乡为国定贫困乡, N (2) 年总人口2 648人, 人均收入2 800元, 近60%人口属于贫困人口, 接近70%人口教育程度在小学以下, 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寥寥无几, 农牧民的生活质量较差, 文化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五) 运输协会的形成背景
一是新农村建设促使乡村剩余劳动力转向运输。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L乡的项目建设逐渐增多, 特别是N-4年实施安居工程以来, 货运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 从事运输收入相对较高, 本地农牧民参与乡村运输的积极性高涨, 为乡村剩余劳动力转向运输提供了契机。二是优惠贷款促使从事乡村运输的人员增多, 壮大乡村运输市场。L乡相对贫困, 购买卡车需要大笔资金, 农牧民自身积累有限, 难以单独完成对卡车购买的支付, 大部分愿意从事运输的农牧民被排斥在运输市场之外。但是, 在实施优惠农牧民贷款的条件下, 农牧民贷款购买卡车, 使从事运输的农牧民增多, 满足了本地突发性增长的货运的需求, 壮大乡村货运市场。三是政府主导成立运输协会, 导致区域运输市场分割。为了避免货运中产生窝工、装车偷工以及重复商议运输价格等问题, L乡政府主导成立运输协会, 并单方与运输协会确定可预见的运输价格。随着发展, 在货运市场中出现本地运输与外乡运输相竞争现象, 竞争必然使本地从事运输的农牧民收入减少。为了进一步实现好农牧民增收, 乡镇府规定:凡在本乡境内投资建设者, 必须租用本乡车辆运输货物, 不得擅自调用外来车辆。由此, L乡的货运市场形成区域市场分割, 运输协会成为了本地运输市场的卖方垄断, 11个运输协会会员以合谋的方式轮流运输。
二、货运市场的利益主体
一般情况下, 货运市场属于可竞争领域, 其利益主体包括买方和卖方。但是, L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缓慢, 市场秩序不健全, 且政府存在多元的社会目标, 从而使货运市场的利益主体出现三方, 即工程队、乡政府和运输协会。
(一) 工程队
自运输协会成立以来, 多家工程队分别参与该乡的工程项目建设, 因而工程队对货运的需求不存在买方垄断的现象。但是, 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 工程队有寻找最低运价的动机。
(二) 运输协会
运输协会在货运市场中的地位并不是因天生的特质导致的垄断, 而是在行政权的干预下形成的行政垄断。运输协会获得运输市场的垄断地位后, 为了获得最大垄断利益, 其必然存在提高运价的冲动。同时, L乡的运输协会是一个相对稳固的利益体, 面对同一运输市场, 会员们会采取相对统一的市场行为。L乡相对封闭, 协会会员之间进行重复博弈, 意味着会员即使在某一个阶段受到损失也不要紧, 他们会更看重长期利益, 会员会珍惜自己的“愿意合作”的声誉而不至于为了短期利益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三) 乡政府
由于藏区的特殊性, L乡将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的任务, 并将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一方面, L乡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尽力避免因经济利益纠纷导致的不稳定;另一方面, 政府促进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而, L乡货运市场中乡政府不可避免成为利益相关的主体。
三、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
政府投资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L乡的货运市场主要因政府项目投资而兴起, 其货运市场的容量政府周期性明显, 可以将货运市场划分为萎缩阶段和繁荣阶段, 进而分析其利益主体间的博弈。
(一) 货运市场的相对萎缩阶段
由于政府项目投资相对少, 货运市场需求量大幅度减少, 该期间货运车辆闲置率较高, 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 货运价格相对稳定, 货运市场秩序也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一方面, 附近的其他乡与L乡的情况类似, 货运市场业形成了区域市场分割, 本乡项目建设大幅度减少时, 本乡的货车并不能到其他乡去拉货。同时, 受特有财富观的影响, 运输协会会员在普遍亏损的情况下, 并不考虑车辆的折旧, 而是将拥有车辆看成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不选择退出货运市场, 选择继续持有货车。另一方面, 按照市场规律, 在货运供给不变而货运需求减少的情况下, 货运价格必然下降, 但是, 运输协会并没有出现分化, 运输协会会员看中的是长期利益, 没有单方降低运输协议价格的冲动, 货运价格保持不变, 市场秩序也相对稳定。
(二) 货运市场繁荣阶段
政府项目投资增多, 货运市场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但是, 运输协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与工程队和乡政府之间产生了利益冲突, 破坏了区域社会的和谐稳定。
1. 运输协会与工程队的博弈
政府在L乡项目投资增多, 其货运需求相应增多, 作为货运供给的垄断方———运输协会为了获取最大利益, 必然有提高运输价格的动机。运输协会主要利用运输协议的不完备性, 寻找借口, 将运输协议没有规定的运输路段作为提价的突破口, 试图通过个别路段货运提价带动整体货运价格上涨。工程队明显感觉货运价格的不公, 出于自身的利益, 不同意运输协会单方面提价, 而后双方进入对峙阶段, 双方的交易因价格的不一致而中断。工程队主动寻求与其他地方的人员进行货运交易以降低运输成本。但是, 在缺乏法治乡村治理和行政调解执行力弱的条件下, 正当工程队试图打破区域货运市场的垄断的过程中, 运输协会以协议以禁止其他地方车辆从事本乡货运为由阻扰工程队的正常生产。双方在摩擦中, 不可避免出现极端行为, 例如恐吓、肢体冲突等, 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
2. 运输协会与乡政府的博弈
运输协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利益体, 发生市场秩序纠纷后, 乡政府被动介入本次市场秩序纠纷, 试图打破区域货运市场垄断。运输协会为了抓住增收机遇, 通过上访、沿途停车阻碍交通等方式, 表达自身的利益, 导致事态扩大。然而, 维护和实现社会稳定是区域的首要任务。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L乡镇府与运输协会妥协, 并且再次与运输协会、工程队商定新的较高货运价格。
四、结论与建议
藏区基层政府保护主义是历史阶段性的产物, 地方保护主义所采取的措施是一把“双刃剑”, 但目前看来其是弊大于利, 要突破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减少因经济利益冲突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一) 转变农牧区经济增长方式, 减少基层政府干预
目前西藏农牧业自然经济特征明显, 农牧业的发展模式仍然是投资拉动型, 农牧业增长依附财政投入度高, 农牧民收入主要来自于传统的种养殖业。在保持财政支农力度的前提下, 改善西藏农牧区的公共服务, 并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整合农牧区特色优势资源, 提升农牧区的市场化程度, 增强农牧业自力更生的能力, 拓宽农牧民增收的渠道, 转变西藏农牧区经济增长的方式。
在推进农牧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 基层政府的执政思维要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正确处理扶持与市场干预的关系, 减少不必要的市场干预。
(二) 深化农牧区改革开放, 破除区域市场垄断
通过农牧区经济、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推进, 进一步扩大农牧民的政治权利、社会活动空间, 进一步增强农牧民的主体意识, 并最终通过市场的作用, 冲破农牧民建立在特定“身份”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在竞争中培育出农牧民的“独立人格”, 使农牧民真正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 实现由“社会农牧民”向“市场农牧民”的转变。
农牧区的开放和农牧民流动性的增加使得村庄不再是封闭的, 部分农牧民可以有更好的外部机会, 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高的收入。此时, 农牧民间面临的是一个一次性博弈, 对于一次性博弈而言, 只有合作是占优策略时, 农牧民才会采取合作的行动, 农牧民间的合作越来越困难。农牧区存在区域市场垄断的合作将变得不可能, 从而使市场回归竞争状态, 促进农牧区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 加强基层镇府的建设, 提升基层政府的公信力
一方面, 强化基层镇府自身建设。基层政府在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 减少对微观事务干预的同时, 应该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 严格依法监督, 细化岗位职能, 提高基层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确保基层工作人员权责明晰, 做到事事有人问、有人管。
另一方面, 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构建乡政府的公信力。农牧区在处理纠纷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行政调解为主的正式纠纷解决方式;二是借助当地有名望、有影响的民间权威人士或深得村民信赖和拥护的宗教人士进行调解的非正式纠纷解决方式;三是当事人之间直接解决纠纷的非正式纠纷解决方式, 包括合法的“和解”或“妥协”和非法的私力救济 (针对对方当事人的一种以牙还牙的报复做法, 经常导致肢体冲突) 。以调解为主的非正式纠纷解决方式缺乏必要的规范性和程序限制, 并且自身缺乏有效的监督, 纠纷的解决容易受到血缘关系、裙带关系等的负面影响, 从而使解决的结果显得较难预测和不确定,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正式纠纷解决方式的公正性。调解以后纠纷有反复发生的情况。基层政府在解决纠纷的时, 要坚持调解多元性的基础上, 强化行政调解的执行力, 提升行政调解在农牧民心中的公信力, 使行政调解获得农牧民的认可, 避免纠纷当事人选择非法的私力救济, 减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李虹.藏区民间纠纷解决方式的困境与出路的博弈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 2010, (3) :62-66.
[2]曾健.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藏发展论坛, 2011, (3) :52-57.
【我国货运市场状况分析】推荐阅读:
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竞争格局分析06-29
航空货运市场分析07-26
我国旅游地产行业政策环境及运行状况分析10-21
我国超高压电缆市场分析10-20
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11-17
我国证券业市场的SCP分析11-20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资本市场条件分析10-30
我国期货行业的发展状况10-10
论我国食用菌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