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镇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打算

2024-06-13

三乡镇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打算(共8篇)

1.三乡镇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打算 篇一

2010年卫生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卫生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大局,以建设“卫生强市〃健康东营”为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着力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农民医疗保障制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强化公共卫生监管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提高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水平,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一、工作情况

(一)积极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一是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群众药费负担。自今年3月31日起,东营区、河口区和垦利县三个省级试点县区所有政府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先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配备使用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的216种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4处城市社区卫生机构、14处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共销售基本药物金额1600余万元,药价平均降幅达到30%左右,受到城乡居民的普遍欢迎。8月19日,市政府出台了《东营市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东政办发„2010‟59号),确定年底前在全市五个县区所有政府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扩大基本药物实施范围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全面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定首批26家定点助产机构和1家宫颈癌乳腺癌诊断治疗机构。对增补叶酸的农村妇女每人次补助24元,对住院分娩的农村孕产妇每人次补助500元,对进行“两癌”检查的农村妇女每人次补助109元,对贫困白内障患者每人次补助1000元,所需资金全部列入财政预算。“9+6”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城市居民健康档案86.7万人份,建档率达88.8%;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保健管理率达97.87%;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患等慢性病人71452人,管理率达99.23%;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共补种16775人,完成目标人群的96%;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项目、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项目和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项目进展顺利,截止12月26日,以上项目分别完成9389人、17269、106299人、107164人、800人。三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作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我市高度重视改革试点工作,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明确改革任务,落实部门职责,全力推动改革试点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广饶县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东营市人民医院、东营区人民医院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12月7日,《东营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按程序上报省医改办、卫生厅审核批准后即可启动实施。

(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一是中央投资项目进展顺利。自2008年以来,我市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6185万元,其中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3329万元,地方配套及项目自筹资金2856万元。共改扩建业务用房30450平方米,其中新建20490平方米,改建4100平方米,建设辅助设施5860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工项目29个,在建项目2个,完工率93.55%。二是村卫生室规划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我市制定了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实施意见,按照每建成1所村卫生室,省级奖补1万元,市、县区分别奖补2万元、3万元的标准,2010年对全市352所村卫生室集中扶持建设,重点突出业务用房整修、基本设备配置和乡村医生培训项目。截止11月底,352所村卫生室全部完工,完成投资3740万元,建设改造业务用房面积42260平方米。三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市政府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专项补助经费,按照每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万元、每处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万元的标准,由市、县区财政按4:6的比例负担,在全市城区规划建设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截止11月底,18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完工。全市3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成了全省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11月15日全省社区卫生工作会议暨表彰大会上,我市有7家单位、8名个人荣获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加强市人民医院建设,新建7.3万平方米的综合病房楼正式投入使用。四是深入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制定了《东营市“卫生强基工程”管理办法》,建立对口帮扶工作考评机制,保障对口支援工作长效开展。截至目前,全市7家市级单位帮扶25家县区级单位,14家县区级单位帮扶40家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家乡镇卫生院帮扶179家乡村卫生室,各级医疗机构共派出医务人员513人,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823人次,免费接收进修人员98人次,赠送药品器械价值47万余元。五是设立乡村医生公共卫生补助经费。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调动广大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强化农村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培训,落实乡村医生公共卫生补助经费,对承担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在岗乡村医生每人每月给予不低于300元的补助,其中,市级财政补助不低于100元。经县区考评、市卫生局审核,全市核定承担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村级卫生机构785个,核定乡村医生聘用员额2043个。经聘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综合评议,全市首批共聘任1347名乡医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我市《实施乡村医生政府补助制度,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和发展》的做法被山东政务信息(特刊)刊发,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意见,在全省予以推广。

(三)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一是进一步提高财政补助标准。今年,我市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列为市委、市政府的便民实事项目,在省财政新农合补助资金每人每年30元的基础上,市、县区财政分别按每人每年40元和不低于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农民个人参合缴费不低于30元。农村五保对象、低保对象和伤残军人、全市农村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参合的个人缴费,由市财政全额承担。同时,继续保留市财政新农合大额医药费补偿资金450万元,县区财政按参合农民每人每年3元的标准设立大额医药费补偿资金,与市级补助统筹计算、合并使用。广饶县、垦利县、东营区设立县级大病补偿资金600万元、150万元、150万元。2010,我市参合农民104.7万人,参合率达99.55%,人均筹资达173.76元(常规157.87元、大病15.9元),有力地增强了新农合的补偿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市卫生、财政、民政、农业等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自2010年起,对全市新农合实行“基金筹集时间、基金分配比例、补偿起付线、补偿封顶线、报销药物目录、报销诊疗项目、住院补偿比例”七统一管理,继续实行门诊统筹加住院统筹管理模式,起付线以上不再实行分段补偿,明确了公共卫生专项补助与新农合常规补偿程序和原则,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参合农民群众。三是做好2009大病补偿资金发放工作。1月29日,市政府在垦利县召开了2009新农合大病补偿资金发放现场会议,补偿资金689万元,受益农民1478人,受益农户新农合常规补偿加大病补偿单户最高受益额度达19.68万元。四是实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市内互认制度。公布了全市乡镇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全市共公布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35处、县区级27处、市级6处。我市广饶县、河口区被省卫生厅分别确定为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县和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县,我市确定垦利县为全市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县。

(四)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升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水平。一是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有效控制了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我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顺利启动,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圆满完成。加大碘缺乏病防治力度,落实消除碘缺乏病措施,开展居民户碘盐监测,我市碘盐覆盖率达97.4%,碘盐合格率达99.36%,广饶县代表我市接受省级“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考评,并取得优异成绩。截止12月20日,全市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2684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35%,没有发生甲类传染病。二是突出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控。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加大手足口病防控力度,全市手足口病疫情保持平稳,2010年1-11月份,全市累计发病4037例,重症病例7例,无死亡病例。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员培训,开展实践演练,我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全市共免疫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18万人次。2010年我市共检出甲型H1N1流感6例,自2月9日检出最后1例至今全市无甲型H1N1流感病例检出,无死亡病例。三是强化卫生应急管理。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充实卫生应急专家库和应急队伍,加强卫生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提高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举全系统之力,做好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为全市重大活动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四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环境卫生、“五小”行业、农贸市场和建筑工地、单位和居民区、农村环境、春季灭鼠等六个专项治理和世界卫生日、爱国卫生突击日、爱国卫生大检查等活动成效明显,基层卫生创建蓬勃开展,垦利县及东营区辛店街道、胜利街道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卫生镇,大王镇顺利通过全国爱卫会暗访复审,获得重新确认。全市新增省级卫生先进单位5个、省级卫生镇2个、省级卫生村35个。农村改水改厕稳步推进,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保持100%,29.35万户农民用上了卫生厕所,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6%,有效改善和提升了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加强控烟工作,确定15家医疗机构作为培训指导基地,年内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50%的医疗机构全部创建为无烟机构。

(五)加强医疗机构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一是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和医院管理年活动活动,全面落实医院核心制度,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完善医疗规章制度和医疗服务人员岗位职责,严格“三基三严”训练和考核,提高了医疗队伍整体素质。二是严格医疗服务要素准入和管理,建立全市医疗机构审核校验专家库和专家现场审核制度,严格规范审批程序。推行医疗机构准入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审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医疗机构审批规范,管理严格。三是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临床专业质控中心建设,认真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完善医院单品种用药总量、临床医师用药情况和医师合理用药评价监控公示制度,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四是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方便群众就医,改善医院系统服务功能。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积极组织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市人民医院被推荐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省级重点联系医院,广饶县中医院被推荐为 “中医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省级重点联系医院。五是认真开展了“解放思想,发展中医药大讨论”活动,积极开展中医基本现状普查和“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到2011年,全市90%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每所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投入资金25万元,市县(区)财政按照4:6比例承担。今年完成15所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装备任务,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六是加强基层院前急救点建设,完善医疗急救服务,制定了全市院前急救点重点装备项目实施方案。今年完成10处基层医疗机构重点装备任务,每处补助资金25万元,市、县(区)财政按照4:6比例承担。自2010年1月1日零时至2010年12月20日零时,指挥中心安全处置接警180825次,调度出车31111次,抢救伤病24172人次。七是加强采供血管理,举行了“血友病座谈会”和“世界献血者日”等活动,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建立固定无偿献血队伍1262人次。截止12月27日,无偿献血人数22496人次,献血总量为40567单位;临床用血总量为69433单位,成分用血量69046单位,成分用血比例为99.44%。

(五)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强化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监管。一是加强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购置了现场快速检测车,储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各县区卫生监督机构在乡(镇、社区、街道)设立了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在村级卫生服务站设立了卫生监督协管站,配备了卫生监督员,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卫生监督网络。目前全市乡镇卫生监督员126人,村级卫生监督协管员841人。实现了卫生行政许可在乡镇受理、体检、培训和现场验收。二是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了“彻底清查餐饮服务环节问题奶粉”、“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严防地沟油和不合格一次性筷子流入餐饮服务环节” 等7项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不发生重大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借鉴食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成功经验,在全市集中供水单位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全力做好全市重大活动、会议和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联合教育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控进行了督导检查。开展“打造绿色餐厅,构建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授予东营市第一中学等31家食堂“绿色餐厅”称号。三是积极完善市、县区职业病防治网络,新增市人民医院为我市第2家职业病诊断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各县区积极推进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建设,新增职业健康检查机构5家。开展建设项目卫生监督工作,对部分企业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工作,全面实施“四个一”工程和“七进”活动,与121家企业签订了职业病防治责任书,为60家企业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系统,完善了职业卫生档案。四是在全市推行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两网两公开”制度,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行综合执法检查,开展非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医疗广告监测,通报监测信息。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立案161起,罚款22.81万元。开展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和健康查体,全面推行射工作人员证制度,对全市512名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健康查体。五是推进脸谱公示制度,创新脸谱公示形式和内容,全市91家餐饮单位、50家公共场所单位被评为笑脸单位,及时将有关信息在媒体上公示。我市餐饮脸谱公示制在全省餐饮单位卫生监督公示制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对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凸显。二是各级财政卫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中央、省、市明确的投入政策在部分县区难以落实,增加卫生投入和转换运行机制没有同步进行,影响改革效果。三是卫生资源结构不均衡、布局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差,卫生人员数量少、水平低,不能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四是公立医院改革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维护公益性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改革难度较大。五是医疗保障筹资水平总体较低,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六是疾病防控任务艰巨,重大传染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各类食品安全、医疗安全、饮用水污染和职业病危害事件对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2011年全市重点卫生工作安排

2011年,全市卫生工作将按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领卫生事业发展,强化政府责任,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打造“卫生强市〃健康东营”。

(一)完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扩大新农合覆盖面,全市新农合农村居民覆盖率稳定在97%以上;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140元,总体筹资水平每人每年不低于170元,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二)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契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办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能。

(三)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1处县级医院、1处乡镇卫生院卫生国债项目建设,2010—2011年,为31处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科、中药房,建设装备14处医疗急救点,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二是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建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流动,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三是加快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制定出台《东营市关于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意见》,配套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级财政按辖区服务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免疫规划、慢性病管理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二是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完成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23979人、对11915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补助,为11915名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完成8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任务,做好2011水质卫生监测组织实施工作,改造8000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三是深入开展“健康东营行动”,加强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水平,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公共卫生监管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完善基层公共卫生监管网络,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五)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按照省、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市人民医院、东营区人民医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增强公立医院发展的活力。

2.三乡镇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打算 篇二

2010年亮点:召开了全国文件 (档案) 管理中心工作座谈会;开展了“城市记忆·项目建档”活动;开展了婚姻档案网络一站式服务;利用QQ、飞信等软件开展档案指导远程服务;现行文件报送工作列入目标考核, 实现与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哈尔滨”的链接;市委市政府追加投资180万元用于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着手电子文件 (档案) 备份中心建设, 制定了《哈尔滨市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方案》;制定了《哈尔滨市档案局关于在市政府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哈尔滨市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哈尔滨市婚姻档案数据录入格式》、《哈尔滨市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开展了“远学刘义权, 近学身边人”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以“五个围绕”为牵动, 实施主动服务新战略。紧紧围绕市级重点项目建档工作, 集中力量加强分类指导;紧紧围绕“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建设, 加强招商引资项目档案工作;紧紧围绕“政风建设年”活动, 对政风建设年工作中确定的重点跟踪大项目开展档案全程服务;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全面加强企业档案工作;紧紧围绕服务“三农”, 强化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进行示范县试点。二是以“两个需求”为内容, 不断强化档案资源建设。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档案的需求, 深入分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档案的需求, 围绕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把人民群众需要利用的档案、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用的档案都纳入档案资源建设体系。三是以“三个环节”为重心, 努力提升档案价值。依法治档, 在立法、执法、普法宣传三个环节上齐抓共管。四是以“三级建设”为方向, 分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市档案馆档案数字化、资源共享化进程;加快基层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 确保进馆单位电子档案数据与市档案馆数据库无障碍对接;完善信息化体系建设, 加速区县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进程。五是以“四防”为重点, 建立人防、物防、技防和联防一体化的档案安全体系, 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的安全。六是以“三项要求”为目标, 全面提高档案干部素质。在开展“做主人、敢担当, 谋发展、惠民生”学习讨论活动的效果上求“实”;在开展“政风建设年”工作中求“硬”;在档案工作队伍建设上求“强”。

齐齐哈尔

2010年亮点:切实加强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验收率达到100%;档案网站建设稳步发展, 齐齐哈尔档案信息网点击率已达7.6万次;查处档案违法案件3起;为7056名丢失档案的职工补建了档案;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加强全市综合档案馆、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 开展县区档案网站建设及数据库建设;开展综合档案馆测评;做好档案保护与抢救工作, 落实地方政府匹配额度。二是提高创新能力, 基本形成档案工作服务创新体系, 将创新服务纳入全市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当中。三是在巩固乡镇村档案工作、农业科技档案三级网络、农村劳动力转移档案工作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基层党的建设、民主管理、文化生活、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管理、小城镇建设、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等任务, 做好相应的档案工作,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加大企业档案工作指导力度, 引导和促进国有企业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推动国有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实现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建档率90%以上的目标;继续完善现行文件利用工作, 增强档案工作社会服务功能;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档案工作为基础,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档案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民生档案工作。四是加强档案干部素质建设, 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牡丹江

2010年亮点:开展了学生成长档案试点工作;开展了民营企业协作组活动;继续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8号令, 开展了乡村两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报审工作;与市林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通知》和《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推动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规范开展;县区档案信息化工作进展顺利;弘扬兰台精神, 开展了“远学刘义权近学身边人”的思想教育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夯实基础工作, 加强档案馆建设, 逐步打造具有“五位一体”功能的公共型档案馆;在做好档案接收进馆工作的同时, 继续开展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广泛征集重大活动 (事件) 档案、名人档案和地方资料, 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拓宽民生档案接收范围, 整合馆藏民生档案资源, 编制民生档案专题目录, 建设面向民生的多元化馆藏体系;加快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加强市档案馆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建设, 继续开展照片档案扫描工作, 继续加强各县 (市) 、区档案局 (馆) “三网一库”建设;进一步完善牡丹江档案信息网站, 逐步实现馆藏档案 (资料) 在线查询。二是加强业务建设, 规范机关档案工作;推动经济科技档案工作向纵深发展;开展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档案宣传, 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 扩大档案宣教工作成果;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工作力度, 重点解决提高各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档案管理体制设置以及档案工作保障条件等问题;提高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 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在社区全面建档的基础上, 提高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水平。三是以修志编鉴为中心, 全面规范地方志工作。四是加强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

佳木斯

2010年亮点:开展了国有转制企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重大建设项目登记工作, 形成了登记名册;开展了全市经济科技领域档案评先工作;开展了机关档案管理升级工作;加强重点档案抢救信息的反馈工作, 开展了重点档案抢救经费使用情况调研;完成了佳木斯市档案信息网站改版工作;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重点, 开展了“学时代楷模刘义权在本职岗位做贡献”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认真抓好三项工作。认真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在继续做好村级建档、村档乡管、新农合档案、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工作的基础上, 抓好新农村档案示范县建设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认真抓好民生档案工作, 加大对民生档案的监管力度, 把凡是人民群众需要利用的档案都纳入指导范围和接收范围, 重点抓好社保、医保、社会救济、城市动迁、职工档案补办认定等方面的档案工作;认真抓好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 继续巩固企业档案工作、工程项目档案工作,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知识产权、污染源普查和生产安全事故档案的监督指导。二是围绕发展, 夯实基础, 强化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法制建设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并进一步加快重点档案抢救步伐,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现有重点档案抢救任务。三是围绕目标, 攻坚克难, 实施四项措施。更新观念抓创新, 树立在档案安全管理中求服务质量、在服务中不断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和社会效益的思想, 并采取有效方法推进工作目标的落实, 尽快实现由档案实体管理向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转变;以人为本抓队伍, 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争先创优多作为, 争取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的支持;强化目标抓落实, 通过落实组织、落实责任、落实制度, 保障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大庆

2010年亮点:新馆建设稳步推进, 即将竣工, 并争取了650万元购置新馆设备及搬迁经费;庆南、庆北新城档案工作步入正轨;开展了将乡镇档案纳入县级档案馆接收范围的试点工作;制定了《大庆市重大活动文件材料归档责任书》, 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归档责任;大庆市档案信息网站改版, 增设了栏目, 完善了功能;县区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和创先争优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做好新馆后续建设和搬迁筹备工作。二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和街道、社区档案工作, 加大小城镇、城中村、村变社区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 将涉及林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合作医疗、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和地域风土乡人情等档案纳入监管范围。三是做好新城、园区和企事业单位档案指导工作。重点完善庆南、庆北新城档案机制建设, 在实现经济园区、开发区管委会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 着力做好园区内企业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指导;以执法检查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办法, 加大对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四是加大档案资源整合力度, 完善档案馆藏体系;重点加强对民生档案的监管, 接收公证档案等涉民档案进馆;指导县区逐步取消部门档案室, 有条件的县实现乡镇档案室接收村级档案, 县档案馆接收乡镇档案, 确保档案集中、安全保管和利用。五是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在完成馆藏文书档案永久卷全文扫描的基础上, 开展对馆藏长期档案及馆藏资料的全文扫描工作, 建立健全档案原文数据库、音像数据库、资料数据库和现行文件数据库;推进县区数字档案馆建设进程。六是推进档案法制建设。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并把档案行政执法融入档案宣传、业务指导、工作调研的全过程, 开展档案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七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素质高、纪律严的档案队伍。

鸡西

2010年亮点:开展了农村特色档案建档工作;建立档案工作年检制度, 下发了《关于建立档案工作年检制度的通知》;与市工商联、市工业信息化产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通知》, 制作了“鸡西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无偿服务指南”卡, 与《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指南》一并下发给民营企业;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举办了以“学时代楷模刘义权在本职岗位做贡献”为主题的档案工作图片展。

2011年思路:一是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进一步丰富馆藏, 改善馆藏结构, 实现档案征集系统化、档案馆藏数字化、档案资源整合化、档案接收规范化。二是加强档案服务利用体系建设, 发挥档案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通过继续推进机关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档案监管向二级单位延伸、抓好乡村两级档案室标准化建设、强化区县档案部门基础工作、加强经济科技档案工作, 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树立服务意识, 改进服务方式, 创新服务手段, 实现档案服务优质化;以“六区档案巡礼”和“档案与民生”为主题, 开展档案工作专题宣传, 实现档案宣传专题化。三是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加强档案库房安全建设, 达到“八防”要求;加快老化档案抢救工作进度。

双鸭山

2010年亮点:继续开展了再就业档案的建档工作;开展了全市民营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确立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指导对象1 819户;开展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活动;下发了《关于做好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通知》, 明确了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和方式;市档案局档案利用大厅改建工作结束;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紧密围绕“五区一城”发展战略, 突出抓好新工作领域、新经济组织建档工作;充分发挥馆藏档案价值, 办好各类专题展览;在做好常规利用服务的基础上, 定期开展档案馆开放日活动和预约查档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建设。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加强行政执法检查力度, 形成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良好环境;加强档案法制宣传, 力争把档案法的学习宣传工作列入全市的五年普法规划, 营造依法治档的良好氛围。三是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加大社保档案、新农村建设档案、就业档案等民生档案的收集力度, 并将涉及国计民生的专门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管理体系;加大对散存于民间的珍贵档案的征集力度, 采取集群式征集方法, 提高征集效果;开展视频档案收集工作。四是加强档案馆舍建设, 强化档案馆“五位一体”的服务功能。五是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积极搭建电子文件管理平台, 加强电子文件 (档案) 备份中心建设;稳步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实现市、县、区档案信息远程在线查询服务, 县、区档案部门门户网站和局域网全部建成;市、县、区档案馆要100%完成案卷级目录数据库建设, 文件级达到60%以上。

伊春

2010年亮点:全市档案馆库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 各级政府全年共投入专项资金1 500余万元;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建档率达到95%, 组建了5个协作组, 吸纳成员单位62户;召开了全市国有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对全市21个县 (市) 区 (局) 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提高了基层单位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中心的管理水平;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提高五个方面的服务水平。提高对民生领域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围绕民生需求, 调整建档范围, 重点抓好社保、医保、社会救济、城市动迁、职工档案补办认定等方面的档案工作;提高对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大对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提高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在继续抓好村级建档、村档乡管、新农合档案等工作的基础上, 开展新农村档案示范县建设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提高对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继续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 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工程档案、知识产权档案、污染源普查档案、生产安全事故档案的监督指导;提高对旅游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大对旅游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二是加强六项档案业务建设。加强档案馆功能建设, 以丰富馆藏、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 开展“五位一体”公共档案馆建设;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重点做好网站建设、电子文件网上接收和提供利用、档案数字化等工作;加强档案法制和宣传建设, 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制定和评议考核机制, 进一步宣传档案工作, 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开展档案安全监督工作, 提高档案安全防范能力;开展电子文件 (档案) 备份中心建设, 分步骤建设本级电子文件 (档案) 备份中心或开展异地备份。

七台河

2010年亮点:进一步组织开展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工作, 并面向全市民营企业发放了“七台河市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无偿服务指南”卡;继续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8号令, 开展了乡村两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报审工作;与市林业局联合对三区一县的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进行了执法检查;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依法管理档案事业。加强对三区一县、各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做到执法与指导相结合, 实现档案行政执法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二是着力加强民生档案工作。完善民生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逐步将所有与民生有关的档案纳入建档范围和进馆范围;加强对涉民部门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 重点抓好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保险档案、就业人员档案、失业人员档案等工作。三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做好服务利用工作。加大档案接收和征集力度, 丰富馆藏内容, 改善馆藏结构;认真做好提供利用工作, 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四是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进一步提高档案干部的整体素质。

鹤岗

2010年亮点:修改完善了《鹤岗市档案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鹤岗市档案行政执法程序》等7项档案规章制度;强化档案收集工作, 下发了《鹤岗市档案局 (馆) 收集档案资料实施细则》、《鹤岗市档案馆接收单位名册》;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和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在继续抓好村级建档、村档乡管、新农合档案、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工作的基础上, 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建设, 并积极探索农村档案信息共享的模式和途径。二是进一步加强以服务为重点的民生档案工作。加大对民生档案的监管力度, 重点抓好社保、医保、社会救济、城市动迁、职工档案补办认定等方面的档案工作, 并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生档案管理利用办法和制度, 充分发挥档案在服务民生上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强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国有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四是进一步加强档案馆功能建设。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要以丰富馆藏、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 努力把各级国家档案馆建成“五位一体”的公共档案馆。五是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各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 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 加强各级档案部门网站建设。六是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完善档案安全基础设施, 提高档案安全防范能力, 加快重点档案抢救步伐。七是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继续坚持依法行政, 进一步明确档案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和贯彻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推进档案行政执法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八是进一步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学时代楷模刘义权在本职岗位做贡献”活动深入开展, 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

黑河

2010年亮点:市县两级政府把档案事业经费纳入了同级财政预算, 全市全年投入档案事业专项经费63.8万元;孙吴县档案馆馆库建设纳入了2010年度中央扶持县级档案馆建设规划, 争取补助资金101万元;组建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 并向民营企业发放了业务指导服务卡片;《黑河市重大事项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列入了2010年黑河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发规划并下发执行;深入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并在黑河档案信息网上开辟了活动专栏。

2011年思路:一是做好档案事业评估和档案馆测评工作。二是加快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步伐。各综合档案馆要全部完成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任务, 同时加快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步伐, 建立电子文件 (档案) 备份中心或异地备份库, 确保电子文件安全;完成五大连池市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工作。三是加大档案法制建设力度。加大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 强化对县 (市) 区档案法制工作的层级监督, 把民生领域、新农村建设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作为执法检查重点。四是继续强化档案资源建设。切实做好档案接收进馆工作, 加大档案征集力度, 不断丰富馆藏内容, 改善馆藏结构。五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档案的监督指导和服务培训力度, 每个乡 (镇) 都要建立一个村级档案工作示范点。六是不断拓展新经济领域档案工作。继续加大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指导服务的力度, 通过培养树立典型、上门指导服务、利用协作组互相促进等方式, 加快民营企业建档步伐;认真贯彻《黑河市重大事项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积极做好重点建设项目、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旅游和自然保护区、林权改革等领域档案工作。七是积极完善民生领域档案建设。按照建立“两个体系”的要求, 对涉及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教育、医疗、诚信、物权、知情权和公共服务获得权等领域的民生档案强化监督指导和管理服务, 对涉及民生领域的档案要提前接收进馆, 优先进行数字化。八是继续做好档案宣传、培训、科研和学会工作。九是全力抓好档案馆舍建设。争取独立建设综合性的黑河市档案馆, 完成孙吴县档案馆建设工作。十是做好档案保护和抢救工作, 积极争取国家、省重点档案保护和抢救补助资金, 抓好资金的使用和地方财政资金匹配工作。

绥化

2010年亮点:开展了《乡村两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修订工作;与市林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黑龙江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全面铺开;加大了全市597个第二批新农村建设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建立了县 (市) 区档案部门民营企业服务热线, 在全市范围发放了民营企业档案服务联系卡片和《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指南》;绥化市档案信息网站点击量突破12万次, 开展了《绥化市撤地建市十周年图片展》网上展览;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2011年思路:一是坚持依法治档, 强化全市档案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加强档案法制宣传工作, 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工作, 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行为, 加大对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档案事业的科学管理, 促进基层档案工作的全面进步。抓好机关档案工作, 促进机关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工作;积极抓好产业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全面抓好民生档案工作, 加强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建设;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和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开展全市中小学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档案馆业务建设, 全面提升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功能。努力做好档案接收征集工作, 进一步促进馆藏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充分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做好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设、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 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办好展览;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工程, 带动县级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四是以档案馆舍建设为依托, 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重点抓好望奎县档案馆新馆建设;加强档案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继续抓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五是进一步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为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大兴安岭

2010年亮点:开通了大兴安岭地区档案局门户网站及塔河县、漠河县、呼玛县档案局网页;以地委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在党政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涉农地区建立了乡、镇、村档案工作指导名册, 乡村建档工作全部完成, 规范化达到了90%以上;制作了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无偿服务联系卡并已发放到民营企业;开展了政府出资企业和改制企业登记工作;开展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和争先创优党员服务活动。

3.三乡镇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打算 篇三

1 影响去冬今春麦田化学除草效果的原因分析

1.1 气候因素

2010年9月中旬一场降雨后,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连续5个多月不降雨,小麦自播种后长时间干旱,且温度偏高,特别是黏壤土区旱情更重,而在此期间喷施除草剂的地块,防效较差。原因是在干旱条件下,杂草自身气孔收缩,生长缓慢,吸收药液少,故防效差。

1.2 喷药时期选择不对

无论冬前或冬后,应选择在气温较稳定、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喷药后至少3天内没有冷空气出现时方可施药。有部分农户在施药时,不看天气预报,有的在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还在喷药。

1.3 喷药时期过晚

有的因前期最佳喷药时期已过,在春季3月20日以后仍在施药,此时因杂草偏大,麦株偏高且隐蔽,故防治效果差,又对下茬不安全。

1.4 喷药方法不对

大部分除草剂要求施药时一定要采取二次稀释法,667平方米喷液量30千克以上。而多数农户因怕吃苦,667平方米喷液量仅为15千克(一桶水),有的甚至更少。有相当一部分人不采用二次稀释法,喷药后效果不理想,在同一块地内,有的杂草死掉了,有的仍活着。

1.6 杂草抗药性明显增强

西华县麦田杂草主要优势种为荠菜、播娘蒿、婆婆纳和猪殃殃。2005年以前,防治荠菜、播娘蒿667平方米用10%笨磺隆10克,一般防效可在90%以上,而近年来加大到15克防效仍不突出。特别在今年冬季干旱条件下,大多地块反应对荠菜和播娘蒿效果不好。而盲目加大用药量又会对下茬作物造成药害。苄嘧磺隆以前对猪殃殃效果较好,但近年来只采用苄嘧磺隆防治猪殃殃,其效果明显下降。

1.6 新的杂草优势种群增加,防治难度加大

近年来,我县麦田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逐渐增加,其种类主要有早熟禾、棒棒草、蜡烛草和野燕麦等。这些杂草过去采用6.9%精恶唑禾草灵均能取得较好防效,但近两年其防效明显下降。阔叶类杂草如牛繁缕,今年在部分地块发生严重,且难防治,采用一般喷药方法效果不佳。

2 防治对策

2.1 正确选准施药时间

无论冬前或冬后,若遇长时间干旱尽量不施药,确需用药时,一定要加大喷液量。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时不能施药,近期内有低温冷空气时尽量不施药。在麦田墒情好、杂草幼苗小时是防除的最佳时期。冬后施药越早越好,最迟时间不能超过3月20日。若施药时间过晚,一是杂草大防效低,二是易对后茬造成药害。

2.2 科学选用除草剂品种

杂草优势种以荠菜、播娘蒿、婆婆纳为主的麦田,667平方米用10%笨磺隆(如瑞帮麦道)15克与二甲四氯混合使用,或用二甲·苄(灭莎光、美丰农化)复配剂100克,加水30千克均匀喷雾。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使用二甲四氯时,不能太早或太晚,最佳时间应在小麦三叶期后至拔节期前。拔节后要慎用。

杂草优势种以猪殃殃、泽漆为主的麦田,667平方米用20%氯氟吡氯乙酸20~30毫升与10%苄嘧磺隆30克,加水30千克均匀喷雾。使用氯氟吡氯乙酸时,一定不能在低温期用药,以免加重小麦冻害。

禾本科杂草如早熟禾、蜡烛草、棒棒草、野燕麦发生严重的地块,若冬前小草龄时,667平方米用15%炔草酸25~30毫升,冬后草龄大时,667平方米用30~40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雾,均能取得较好防治效果。

刺儿菜发生严重的地块,667平方米用20%二氯吡啶乙酸10~15毫升,加水15千克,实行点打式喷雾(即哪有草打哪)。

2.3 按照使用说明,严格操作规程

4.三乡镇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打算 篇四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我县二oo九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省、市质监局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局各科室、综合技术检测中心的指导帮助下,在县属各有关部门的协作支持下,全局干部职工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市质监

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讲团结、干实事、谋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全局观念,努力做好质监工作。现将二oo九工作情况和2010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年初我局制定了工作目标,并将各工作目标具体分解到各业务股室,做到工作目标明确到股室,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极大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感,服务质量和办案水平较往年有了新提高。

(一)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

以县内生产企业为重点,把好产品质量源头关,组织开展关系民生的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对质量违法行为进行了依法查处。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对重点产品、家电下乡产品、农资、建材、3c认证产品、成品油和生产许可证产品等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车辆161台(次),出动执法人员488人(次),检查生产、销售企业、门市、门店471家,检查产品733批次,抽样送检172个产品,已检出结果168个产品(有4个样品正在检验未出结果),其中合格144个产品,合格为85.71%,比上年提高6.45个百分点。不合格24个,不合格率为14.29%,办理各类行政违法案件44起(其中立案22起,当场处罚22起),涉案货值金额201489元,结案41起,正在办理3起,没收腻子粉130.32吨,地条钢6.53吨,假冒白酒40件。

1.组织企业开展地理标志产品××茶国家标准(gb/t22111-2008)、《食品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节约能源法》及产品相关标准、标识等宣传培训,培训企业负责人共96人(次),发放各种培训宣传材料672份。

2.做好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监管工作。认真做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管工作,对全县10户企业进行了巡查和专项检查,并帮助督促如期完成年审工作,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创优、创名牌活动。建立质量档案65家,查处无证生产行政违法案件2起。

3.把建材和清新居室相结合,组织开展好两项专项整治工作。出动执法车辆2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52人(次),对烧结砖、腻子粉、水泥及水泥制品、人造板等29家生产企业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检查产品82批次,抽样送检72个产品,查处行政违法案件7起。

4.出动执法车辆4台(次),执法人员16人(次),对19家企业生产的冰箱、冰柜、电视机、洗衣机、手机等家电下乡产品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检查产品38批次。

5.出动执法车辆6台(次),出动执法人员19人(次),对19户销售农药、化肥和农机产品的门店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检查产品68批次,抽样送检10个产品,办理行政违法案件3起。

6.出动执法车辆7台(次),执法人员21人(次),对20家加油站加油机和成品油质量的执法检查,抽样检验油品40个。

(二)加强标准化和代码管理工作。

1.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认真做好标准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的宣传,为确保企业按有效标准组织生产检验出厂,开展企业执行标准的登记备案审查工作。目前,已对108户企业执行的标准进行了审查登记。

2.继续做好代码管理工作和商品条码服务工作,加大对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工作力度。一年来,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新发证121家、换证18家、变更55家、注销21家、年审444家,为3户企业提供商品条码申办咨询服务,办理代码违法案件12起。

(三)继续做好计量管理和监督工作,为企业和市场服务。

以《计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保护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服务,以加强对生产企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开展计量监督管理和计量检定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县内在用计量器具检定工作,建立健全计量法制监管和技术服务两个机制,大力推进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工作。有效遏制了计量违法行为,提高了计量器具使用单位的到期申请检定意识。

1.大力推进民生计量和能源计量工作,为企业节约能源和保证产品质量、计量合格,开展

好强检工作。共出动车辆226台(次),出动计量检定人员395人(次),对115家正在使用的各类计量器具开展了检定,共检定各类计量器具674台(件),其中天平143台套,压力表254块,氧气表10块,衡器267台(件)(包括电子汽车衡32台,台秤62台,案秤98台,电子秤69台,戥秤2台,定量包装机4台),免费为退休老人检定血压表1台。

2.出动执法车辆12台(次),执法人员48人(次),对86家生产、销售企业门店在用的电子计价秤和21家生产销售企业的定量包装产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检查电子计价秤105台,检查定量包装商品××茶、液化石油汽、水泥21批次,办理计量行政违法案件4起。

(四)重视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杜绝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1.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管理工作,为设备安全运行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全年出动车辆52台(次),出动检查人员152人(次),开展安全检查五次。对全县156户(次)使用特种设备企业的在用特种设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检查发现安全隐患45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5份,并督促使用单位按时限、按要求整改。与60家企业、单位签订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状,向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单位发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40份;二是精心安排,配合××市综合技术检测中心检测工作人员做好对我县80家企业、单位在用的140台各类特种设备进行了检验,其中锅炉85台,压力容器9台,压力管道2组,起重机械28台,厂内专用机动车14辆,电梯4台,移装锅炉2台,拆除锅炉2台,新装锅炉2台,起重机械1台,报停使用锅炉17台,无法联系检验的锅炉1台。对检验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指导使用单位进行整改,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实现了安全生产。三是结合我县日常管理需要对118户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了纸质管理台帐,录入电脑,为与全省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察网相衔接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2.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加强对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工作,加强证后监管,积极指导已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做好审查的自查工作,认真进行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对全县56家食品取证企业、生产企业,65个食品小作坊建立了日常电子管理台帐,完成17户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的添加剂备案工作。对全县56户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了纸质档案盒,做到每户一个档案盒、存放内容丰富信息齐全。通过实施生产许可,加强证后监管,指导66个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完善生产技术条件和管理措施,并与56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把关能力和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均有所增强;二是出动车辆6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180人(次),对56家食品生产取证企业和65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开展巡查和执法检查。全年检查产品484批次,抽样送检50个产品,办理食品行政违法案件16起。

(五)努力完成“思想道德•民主法制进万家”、新农村建设和绿色县城绿化任务。一是组织我局工作人员到扶贫挂钩点同心乡会连村开展“思想道德•民主法制进万家”活动,发放宣传手册174份,深入生产企业和农户家中走访宣传。了解掌握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为2个乡(镇)的4个村发小组办好事4件。支持4个村民小组道路建设用水泥20吨、混凝土排水管11根(折合人民币8400元);二是抽调一名青年党员参加县委组织的为期一年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队员,到普义乡三丘田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办好事1件,支持道路建设用水泥10吨(折合人民币3700元);三是投资4400元按时完成绿色××县城绿化任务,实现100%成活。

(六)加强学习教育,抓好党风廉政、反腐败和行风建设工作。坚持每星期一半天的学习制度,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对党员和干部职工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教育和七月纪律教育月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路线、方针、政策,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执法,勤政廉政,没有违规违纪的行为发生。

二、二○一○年工作打算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落实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部署,努力实现预定工作目标。

(一)继续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实现安全生产。一是认真做好建立设备和作业人员的日常电子管理台帐工作,为适时有效的提供设备变更信息打好基础,并为日常监察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依据。二是及时对在用设备和使用单位进行清查,对无证上岗、超期使用、未注册登记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保证建立台帐数据真实有效,进一步提高持证上岗率,注册登记率和定期检验率。三是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安全责任状》,突出抓好企业主体第一责任的落实,进一步增强企业法人的安全责任意识。

(二)认真履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制。一是继续帮助指导好有条件的食品生产企业办理许可证,督促和引导取证企业做好生产许可证年审和信息变更,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加工行为,把好质量源头关。二是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巡查力度,到年底各食品加工小作坊的防鼠、防蝇等卫生条件有所好转,加强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工作。

(三)进一步落实片区打假执法责任制。抓好取得工业生产许可证企业产品的监督管理,有效保护获证企业的利益。

(四)继续抓好在用计量器具的强检工作,提高受检率,保证合格率,抓好粮食、烤烟生产、销售企业的计量专项检查和食品及定量包装产(商)品检查,切实加强计量监管。

(五)做好代码、企业产品执行标准审查登记和企业工业产品质量建档以及企业产品标准核准备案工作。

(六)抓好纪检监察工作,加强质监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树立质监行业新形象。

(七)抓好信息工作,完成信息工作任务。

(八)切实管好用好有限资金,严格执行经费预算。

5.三乡镇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打算 篇五

2010-01-12 08:44文章来源:陆良县商务局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其它

陆良县商务局2009年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打算

2009年,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商务、招商、外事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商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建设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的和谐商务,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为主线,招商引资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外贸出口以优化结构为重点、扩大消费以万村千乡工程和家电下乡为重点的“三个重点”,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顺关系、创新方式,扩大内外开放,引进内外资本,加强内外合作,开拓内外市场,树立内外形象,全面推进商务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1—11月,合同签约项目20项,合同资金55.67亿元,实际到位国内县外资金11.26亿元,其中省外资金10.84亿元,完成市下达目标的211%、217%,同比增长61%、450%。实际使用外资124.2万美元,完成市下达目标的83%。完成进出口总额1014.81万美元,完成市下达目标的145%,同比增长38%。完成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5.3亿元,同比增长21.43%,预计全年完成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7.7亿元。全县外来投资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2亿元,同比增长3.6倍,商贸流通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84万元,同比增长7.7倍。其中,商务局完成政府下达包保项目固定资产3.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88%。上报扩大内需项目16项,上报资金1576万元,现争取项目资金854.4万元。规模以上外来投资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50847万元,完成税收4538万元,与去年同比持平,预计全年完成工业产值17.17亿元。

(一)突出重点,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以来,按照《陆良县招商引资联动考核方案》的要求,我局及时行动,调整充实对外开放招资引资工作的领导力量,成立了相应的工作专班;落实领导和工作人员联系企业制度,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友谊关系;突出抓好重点项目跟踪落实力度,项目投资建设开工进度,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生活中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引导企业强化管理,着力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

1、项目引进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倍数发展。今年1—11月,签订省内外投资项目20个,协议总投资55.76亿元,实际到位国内县外资金11.26亿元,全县外来投资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2亿元,其中商务局跟踪联系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一是上年结转项目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00万元。主要是80万吨机焦项目全力开工,按实际进度完成10000万元、9.5万吨箱板纸项目完成投资6200万元。二是开工建设项目1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385万元。主要是西桥物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000万元,〕;南昆铁路战略装车点项目完成投资4985万元;苜蓿草种植及植物蛋白萃取项目完成投资3000万元,厂房、道路、水电、基地种植、试验室建设全面完工;年产300万M2瓷砖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600万元并投入生产;万头奶牛养殖项目完成投资8800万元,完成项目三通一平,青贮池、道路、牛舍、围墙全面开工,2000亩牧草基地平整开工;电线电缆生产项目完成投资6000万元并投入生产;20万吨硫酸配套24万吨磷酸一铵项目完成投资15000万元,并于9月30日正式投入生产;30万吨褐煤开采项目完成投资15000万元;2600吨/年维生素K3项目完成投资4000万元;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完成投资33000万元;年产1万只钢塑桶包

装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配套维生素K3进行建设,现已投入生产。三是商务局跟踪联系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88%。跟踪联系的外来投资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516万元。商贸流通系统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84万元。

2、外来投资企业队伍不断壮大,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一是外来投资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全县现有外来投资企业56户,23户企业进入我县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列,对陆良地方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外来投资企业经济社会贡献率较大。2009年1—11月,全县规模以上外来投资企业实现产值15.08亿元,完成税收4538万元,使用下岗工人612人,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151人次,年均增加农民收入829万元。

(二)突出特色,全力抓好进出口贸易工作

今年以来,帮助万客齐食品公司办理土地证、房产证,协调农行贷款1000万元;帮助和平科技公司、万客齐食品公司、大东生物制药公司争取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15万元;帮助七里香食品公司、食唯鲜食品公司、国康生物资源开发公司办理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壮大外经贸队伍;帮助田园公司办理外资验资、海关登记、商检通关手续,提升了全县进出口经营权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产品出口呈现新特色。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1—11月,我县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1014.81万美元,同比增长20%。其中进口47.47万美元,自营出口710万美元,调供出口257.34万美元。出口产品主要是维生素K3、朝鲜蓟罐头、炸药产品,主要销往西班牙、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30多个欧美及亚洲国家或地区,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三)突出亮点,全力做好内贸流通工作

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一要求,工作中强化基础,实施中突出重点,成效中体现亮点,努力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1—11月,全县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亿元,同比增长21.43%。预计全年完成71.7亿元。一是狠抓项目申报。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编制和申报内贸流通项目10个,其中市场建设项目6个,农村标准化市场改造4个;通过协调马街新型集贸市场获省级补助资金30万元;赵家沟水产蔬菜批发市场获市级补助资金20万元;实现6户企业打包申报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项目,争取无害化处理资金122万元;七里香食品有限公司、国丰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县种猪试验场、金谷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户企业申报成为省、市生猪活体储备企业,承担活猪储备任务14600头,下拨省、市财政资金58.4万元;帮助和平科技公司、万客齐食品公司、田园食品公司申请外贸专项资金并下拨62万元。

二是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饮用水、再生资源回收等行业协会;指导大莫古水果批发市场,马街、赵家沟、海界农村集贸市场改造建设,目前,马街集贸市场已建成,其他3个市场正在建设中。帮助西门社区、环城社区开展商业示范社区建设,双双荣获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称号;全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2009年,再建农家店20个,全县累计建成180个农家店,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

三是做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项目是一项惠民工程,为让全县农民深受其益,我局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多渠道开展销售网点备案工作,加大业务培训,联合相关部门规范市场秩序。截止12月20日,发放宣传资料20000多份,培训网点人员180多人次,备案销售网点86家,网点覆盖全县9个乡镇,全县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4459台/件,销售金额2141.5万元;累计销售汽车、摩托车9663台,销售金额1.19亿元;累计兑付财政补贴1388.8万元,其中兑付家电下乡产品补贴金额257.8万元,兑付汽车和摩托车财政补贴1131万元。

四是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正常。加强与成品油经营企业的联络服务,及时了解企业购、销、存、价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搞好市场供应,确保成品油市场稳定运行。今年,改扩建加油站3座,完成了52户年审申报工作,建立企业档案55份,签定安全经营责任书52份,限期整改加油站2座,销售成品油56369吨。

五是强化市场监测工作。今年,我县被商务部列为全国百县监测县,主要对重要农用生产资料、农产品、重要配合饲料进行市场监管。目前,列入监测梗米、面粉、鲜牛肉、鲜羊肉、菜籽油、大白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幅度不大。

六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与公安、消防、工商、质监、安监、税务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强化成品油、再生资源、酒类流通、生猪定点屠宰等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成100户再生资源收购网点备案登记和1438户酒类流通经营企业备案工作。启动和实施县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建设,规范了7户生猪屠宰企业资质认证。

(四)突出增点,全力做好商品物流工作

陆良区位明显,交通便捷,围绕这一特色,加大对商品物流规划建设力度,加快陆良作为滇东物资集散基地的建设步伐。一是加快物流基地的规划工作。今年以来,结合《陆良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做好物流业的规划,重点以县城为中心规划公路物流集散基地,以召夸火车站为中心规划铁路货运物流集散地。二是加快商品物流企业的引进建设力度。重点引进云南四方公司投资4985万元建设以召夸火车站为中心的铁路货运集散中心,该公司今年实现营业收入20577万元;引进云南惠滇经贸有限公司投资12000万元建设以公路货运为中心的货运集散中心;以物资公司为主,成立再生资源行业协会,整合再生资源;以云南包装厂为依托,建设物流货运基地。

(五)突出难点,妥善处理企业改革和投资问题

商务部门既承担国有商贸流通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职能,又负责全县外来投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协调服务工作,所承担的职能社会热难点多、遗留问题繁杂、企业发展困难较大,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沉下身子,主动登门,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针对信访问题,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信访领导小组,专职处理信访事项。开展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实行领导及相关科室轮班接访制度,按月排查信访热难问题,妥善处理11户商贸流通企业在改革中的遗留问题,全年共处理商贸企业改革中遗留问题的上访案件47起,涉及人员300余人。围绕外来投资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局采取保姆式服务,及时化解,全年累计解决投资企业因涉及项目用地、企业用工、项目用水、用电等问题42户110项。遗留问题的妥善处理,外来投资企业困难的有效化解,即维护了我县的社会稳定也优化了我县的投资环境。

(六)突出机关建设,确保商务事业新成效

一是完善工作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按照政务公开要求,编写了《陆良县商务局政务公开目录》,并在县商务之窗和县政务信息公开网站进行了公布,开通了“96128”政务信息专线查询和政务信息网络在线查询工作;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及阳光政务、行政问责四项制度的落实,制定了《陆良县商务局行政问责四项制度》、《陆良县商务局机关管理制度》、《陆良县商务局提高干部职工执行力的六条规定》,实行纪律上墙、自我管理,制度进科(室)、目标到人,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从而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工作作风明显好转。

二是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结合商务工作实际,依法界定了18项综合行政审批职能执法权限、明确了执法依据,按“谁主管、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对行政执法工作实

行了责任制,分管领导与分管科室负责人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日常监管,实行“月检查、季分析、年总结”,杜绝了职责不清、推委扯皮、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服务承诺不兑现的现象。规范了招商引资工作、对外贸易经营备案、再生资源回收备案登记、酒类流通备案登记、酒类流通随附单领取、家电下乡网点备案等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使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三是抓党风行风建设,确保商务队伍的纯洁性。商务局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单位,同时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部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陆良投资环境建设的好坏。首先抓好廉洁自律警示教育。及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在日常工作中,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在党支部活动中,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加强思想交流和沟通,促进团结,做到班子成员讲大局,讲付出,讲实干,讲纪律。其次强化学习培训。重点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问责四项制度》、《云南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等相关的商务法律法规,提高全局人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反腐倡廉制度的规范化和执行力建设。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完善工作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困难和问题

2009年,我县商务招商工作虽取得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如下:招商引资方面:一是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亟待加强。项目库中储存的可推介项目缺乏,需要项目开发管理部门继续加大收集和储备力度。二是从已引资并实施的项目和即将引资开发的项目看,具有较大带动力和影响活力的项目还较少。三是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还必须加强整理和开发。

外经贸方面:一是大部分企业在规模层次、关联度、技术、管理水平等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差距,缺乏科技型、适应型、竞争能力强、前景广阔的企业,很难自我调整,自我发展,再造优势。二是我县工业、农业、商贸流通业乃至其他行业整体素质较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加之企业自救意识不强,在经营和管理上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三是外向型企业规模小、底子薄,发展资金不足,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种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今年以来,县政府下达我局跟踪联系“包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完成下达任务的88%。实际工作中,由于20万吨饲料级磷酸氢钙项目四方与陆良方合作的失败,导致项目中途夭折。

市场流通方面:一是市场体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乡镇市场整顿治理、市场管理、监测和建设还存在一定困难。二是传统经营业务已基本萎缩,新兴企业,城乡发展不平衡,实力弱,总量小,效益差,后劲不足,新的经济增长极难以形成,起不到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三是物流货运建设须进一步加强。建议县委、政府结合我县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逐步形成以云南惠滇物流公司为依托,整合县内各类托运部、停车场进入物流中心,形成规模效应。四是商务执法工作的开展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特别是要加大成品油、酒类管理、生猪定点屠宰和汽车更新报废等商务领域执法工作力度。

2010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战略,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加大对投资者和重点项目的引进力度为手段,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为突破口,以拓宽商务工作领域和继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彻底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为目标,以构建和谐商务,极力维护系统大局稳定为己任,解放思想、创新方法、强化措施,努力拼搏,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为促进陆良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我县富民强县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奋斗目标

加速外贸进出口,实现进出口总额年均递增15%左右,达1000万美元;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实现使用外资总额年均递增15%,达170万美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包装招商项目20个,实现引进国内县外资金总额年均递增25%,达7亿元;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完成6个农村集贸市场改造,建成两个物流中心、建成蔬菜市场和再生资源市场;同时强化市场经济秩序整治,狠抓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进程,逐步建立起规范、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制,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2%以上。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重点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在主抓重点招商项目的同时,加大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引资开发和一般项目的招商力度;抓好招商项目的调度协调和服务;有针对性的组织参加省、州政府组织的大型招商活动,认真组织项目推介,重点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市场建设、造纸等行业的推介引进力度。同时,配合工业园区,引导企业落户工业园区,最大限度地吸引外商来我县投资,确保市政府下达我县的招商引资任务全面完成。

(二)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协调,确保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采取将投资计划和工程建设计划按月分解的措施,确保资金加快投入使用。重点跟踪联茧丝绸深加工项目、万头奶牛养殖项目、蔬菜批发市场项目、西桥物流中心项目等项目的顺利投资。

(三)抓好外经贸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性的外贸企业项目扶持资金,用足用活外贸发展促进资金、西部开发资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和承接产业转移资金等政策,扩大万客齐公司、田园公司蔬菜基地面积,促成和平科技公司扩大维生素k3产量,帮助茧丝绸行业扩大出口份额,实现多元化出口战略,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四)抓好商贸流通工作。一是抓市场监管工作。全面启动对辖区内酒类流通的监管,指导成品油经营企业做好市场供应工作,严格查处经营中的以次充好、未经批准私自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定期开展对生猪定点屠宰、典当、寄卖、拍卖行业的清理整顿,加大流通领域食品综合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商品流通安全、经营规范。二是抓好市场建设工作。指导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及时跟踪上报7个乡镇集贸市场项目资金申报落实和投入建设情况。全力做好“家电下乡”工作,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及时组织店员培训,规范经营管理,提高日用百货配送率。三是抓好市场流通专项资金争取工作。积极完善省级1万头活体生猪储备项目,争取配套资金。争取农村集贸市场改造、社区商业建设配套资金,做好商业节能减排工作。争取陆良商贸流通市场列入省级三绿工程(绿色产品、绿色认证、绿色通道)建设试点县。完成新规划的5个加油站提升改造工作。

(五)抓好商品流通,扩大消费。一是以生猪交易为龙头,重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整合,建设生猪交易市场配套生猪分割加工,拉动畜牧业发展。二是以蔬菜出口市场为平台,重点推进田园公司、万客齐公司等蔬菜种植加工企业建设步伐,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促进蔬菜基地备案,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三是以农村集贸市场建设为契机,包装市场建设项目,争取国家、省、市配套项目资金,加快蔬菜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整合改造力度。同时,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程,构建商贸大流通。四是以西桥物流中心、召夸铁路货运中心为龙头,整合县内物流企业、托运信、停车场,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城市品味。五是以饮食文化建设为重点,建设餐饮文化一条街,丰富餐饮文化内涵,提升陆良旅游文化消费水平和档次。六是以茧丝绸产业建设为重点,引导新千佛公司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做好茧丝绸加工基地建设,同时配套建设茧丝绸交易市场,拉动茧丝绸系列丝制

品消费水平。

(六)做实做好企业后续服务。一是实行“保姆式”的跟踪服务,采取责任到人,一企一人负责制的办法,帮助企业从项目申请、土地报批、环保、工商注册、验资报告、项目用电、供水、道路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全程协调,实行“一条龙”帮服工作。二是调整充实对外开放招资引资工作的领导力量,主要领导集中主要精力抓招商引资工作,并由招商科、企业服务科、办公室等业务科室具体负责,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三是落实领导和工作人员联系企业制度,围绕分工内容,局领导一月一次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结对企业,形成良好的友谊关系。四是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目标要求,抓月进度、季分析,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的跟踪力度,签约项目的开工力度,开工企业的投资进度,投产企业的生产进度,着力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

(七)抓好商贸维稳工作。商贸流通企业改革进入反弹期,能否稳定,处置好个性问题是关键,结合商贸流通企业的实际,我们在做好安扶工作的同时,调剂有限力量,一对一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做好10户国有商贸流通企业社会稳定工作,妥善处理百货公司、蔬菜公司、农机公司等企业改革改制遗留问题。

(八)强化商务部门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做好新时期商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商务局建成一个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职能部门。

陆良县商务局

6.三乡镇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打算 篇六

今年以来,客运管理所在局党委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交通四化管理为标准,认真贯彻“和谐交通、平安客运”的发展思路,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客运管理,使客运管理工作迅速全面开展,开创了我县客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为了更好的完成2011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0年客运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夯实基础,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一是狠抓队伍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所领导带头遵守的同时,严格要求全所人员认真执行。严格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倡文明优质服务,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工作作风,确保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及时为客运业户解决问题,办理业务。二是广泛开展政治、业务学习,收集汇编了《客运管理法律法规》,做到人手一册认真学习,提高了所内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打造了爱岗敬业、廉洁高效的管理队伍。

二、依法治理,规范客运市场秩序。

客运市场管理是难点、热点,加之我县是边区、湖区、点多、线长,难管理、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从今年起工作重点转移到整顿客运市场、规范客运秩序、抓好源头管理、强化安全措施上来。对客运车辆实行户籍化管理,建立健全了客运车辆管理档案,根据班车线路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在客运市场管理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客运市场秩序,按照县局《2010年微山县道路客运市场治

理整顿实施方案》有关精神,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广泛开展客运交通安全宣传。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基础.今年,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认真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了《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文件、法规,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思想。为将活动长久持续下去,客运所还与运输企业、客运站场一一签订了《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责任书》,并整理存档。制作了《山东省治理超限和超载运输办法》、《关于做好上海世博会道路客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及《微山县道路客运车辆车容车貌规范》等宣传单,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条幅等形式,提示客运车辆驾驶人安全驾驶,严禁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超员载客,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严格开展客运企业安全检查。为确保“五一”、“十一”及“上海世博会”期间安全保障工作的安全、有序,对辖区所有客运企业开展了安全大检查,严查细抠,消除隐患。督促企业切实承担起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严防安全性能不合格客车上路运营。督促客运企业利用客运车辆GPS监控平台,加强客运车辆动态监管,及时提醒和纠正客运车辆超速和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监督客运公司和车主、驾驶人签订安全责任状,形成层级落实责任格局。

(三)严厉整治客运车辆营运秩序。根据《2010年微山县道路客运市场治理整顿实施方案》的精神,我所组织工作人员成立检查小组,依据客运班车发车时间,不定时上下班,节假日不休息,经常早晨五、六点到车站及客运站点监督检查,杜绝了非工作时间对客运车

辆的监管空白。按照人大、政协代表提案及社会群众反映,加强对线路班车、黑车接送学生的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强对客运车辆尤其是省际长途客车的检查与登记,检查道路运输证、驾驶资格证,坚决取缔驾驶资质不符的驾驶员驾驶客运车辆,并对驾驶人和乘客进行随机性安全警示教育。严格检查客运车辆超员、超速行驶、疲劳驾驶、不按规定悬挂客运标志、等交通违法行为。2010年处理举报12起,共查处违章客车196辆次(其中营运车辆163辆次,黑车33辆次),责令限期整改76辆次,作出停运处罚19辆次处罚违章客车89辆次,罚没款11万余元

(四)强化客运站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规定。严把客运驾驶员资质关和车辆出站关,坚决做到不让不符合驾驶资质的驾驶员违法驾车,不让一辆有安全隐患的车辆发车出站。严格旅客行李物品检查,严防危险品进站上车。严格禁止售超员票,发放超员车。督促客车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落实车辆出入库检、出站检查的工作程序,认真执行进出站登记审核制度,防止超员、安全例检不合格、证件不齐全以及出站客车登记表未经审核签字的车辆出站运营。

(五)严把客运驾驶员的安全监管。对所有客运从业人员特别是驾驶员,进行增强安全意识,遵守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严格驾驶员的资格管理,对所有驾驶员从业资格一一核实,查出假从业资格证件20余件,在处罚的同时督促驾驶员参加资格培训办理新证,特别是

对持异地《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发函请办证机关协查证件真伪,存档备案,杜绝了驾驶员持假证上岗,以往驾驶员不按规定从业情况得到有效改变。同客运公司及时沟通,所有驾驶员必须由客管所审核资格后客运公司方可办理驾驶员《即使驾驶证明》。在客运班车报班和车辆出站时,严格查验驾驶员《即使驾驶证明》,做到《即使驾驶证明》人车相符。加强对长途客运和短途城乡客运驾驶员的管理,严格执行长途客运车辆双班驾驶员和夜间禁行规定,落实跨省班车途中休息的有关规定。严禁疲劳驾驶、超速行驶、争道抢行等违章行为。

(六)客车年审工作扎实到位。车辆年审工作在道路运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往年部分车主业户不够重视的现象,我们坚持宣传到位、严格把关,今年,共完成客车审验167辆,参审率达到98%,对因故未及时参加审验及审验不合格的客车经过整改补审,合格率均达到100%。通过客车年审工作,从源头上消除了隐患。

三、加强源头管理,确保营运车辆安全

驻站管理是客运管理工作的重点,我所始终坚持驻站管理长抓不懈,安排所内管理人员充实到驻站管理第一线,尤其是“春运、五

一、端午”节日期间及客流高峰时,全所人员长驻车站,与汽车站工作同步值班。一是加强汽车站管理。认真分析客运形势,制定严密的应急预案,合理调配营运车辆,增加客运班次,安全有序的输送旅客,千方百计让旅客满意。二是加强客车安全管理。严格“三品”检查,营运车辆的“四证一卡”及消防器材配备情况检查,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检查责任,加强检查力度,对营运客车安全技术

性能不达标的车辆坚决清理出客运市场。三是严格客运包车管理。包车牌发放专人负责,办理包车时严格审查客车经营资质,车辆技术状况和驾驶员从业资格,包车车辆必须为技术状况良好的中高级客车并装备GPS监控设备,未纳入省市监管平台的客运车辆一律停止办理包车业务。需要办理包车业务的客运车辆,严格按包车程序,一个运次签发一次包车牌,包车业户持营运手续与线路牌,签订《安全责任书》并领取包车牌后方可营运,有效提高了客运包车安全系数。2010年运送旅客1434188余人次,客运周转量120065623人公里,同比增长1.2%。

四、加强领导,落实汽车新站搬迁工作。今年,还顺利完成了微山新汽车站的搬迁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客运所做了充分的准备,明确专人负责。一是广泛宣传,按照局统一安排制作了《关于调整微山城区客运线路的通告》宣传单,发放张贴宣传单1000余份,通过电视新闻媒体、张贴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提示客运车辆驾驶人城区通行线路,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二是组织工作人员在新汽车站、润峰公司路口,早晨六点上班下午七点下班对班线客车监督检查,保证了客运车辆城区通行秩序,缓解了城区通行压力。

五、落实城市公交客运管理。一是根据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城市客运与管理调研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了解当前我县城市公交发展现状,组织人员走访了有关公交客运企业,并随车了解实情,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二是同建设局有关部门深入到公交企业座谈,顺利的完成城市公交客运管理职能交接。

六、2011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客运市场管理,从源头管理抓起,对进入微山汽车站的客运车辆实施《进站证》管理制度,没有进站证的客车一律不准进站经营。

(二)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深入到车站、城区、学校、工矿企业及客源集中地不定期进行检查,清理非法营运车辆,打击非法经营行为。在安全管理上坚持落实安全承包责任制,明确职责、细化分工、责任到人,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客运安全畅通。

(三)落实微山汽车站定级及经营行政许可工作,新汽车站还在试运营阶段,2011年抓好客运站源头治理及汽车站站容站貌、车容车貌,促进客运经营秩序再上新的台阶。

(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按照统一管理、公车公营的原则,突出抓好管理体制、运作模式和经营方式改革。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在现有城市公交、城乡客运线路、运力的基础上,进行公交化改造。积极推进全县客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7.三乡镇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打算 篇七

姜伟新从八个方面对2010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进行回顾总结: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创历年之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 国务院确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和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均为历年最大, 国务院三次召开会议研究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 李克强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黑龙江、江西、重庆、吉林、内蒙古、山西、山东、成都等省、市、自治区的做法得到肯定。年内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已开工590万套, 基本建设37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136万户, 基本竣工108万户, 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二、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 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国务院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先后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部门公布了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五项措施”。二是各部门通力合作, 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了规范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加强境外机构个人购房管理等政策措施, 加强督促检查, 经常分析房地产市场形势。三是各地较扎实地落实中央的调控政策, 做了大量工作。

三、建筑节能和城镇减排工作扎实推进

全系统继续强化对新建建筑节能的监管, 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达到95%, 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新增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示范市、县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颁布了《城市照明管理规定》;深入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继续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2010年有贵州、广西等9个省、区、市实现所有县都建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四、城乡规划和城市管理工作有新进展

城乡规划方面, 一是由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查和批准进度加快;二是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作用推进城镇化工作有新进展。河北、辽宁、福建、湖北、云南、陕西、河南等省加强城镇规划工作受到表扬;三是积极推动以工程项目带动村镇规划实施试点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试点工作。新疆、宁夏两区改善农村人居工作受到肯定;四是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管理。

城市管理方面, 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开展城市供水安全和地下管线管理调研工作, 颁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分别会同国家文物局、旅游局确定了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

五、建筑市场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加强

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建设;开展全国性的监督检查;认真做好事故处置工作。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都比2009年有所下降。

六、法制和工程建设标准工作步伐加快

国务院审议通过《城镇燃气管理条例》;颁布了规划、住房、节能等部门规章5部;认真做好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强化稽查执法;建立住房公积金督察员制度;颁布工程建设标准同比增加近一倍。

七、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和援藏援疆工作

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抢险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召开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对口援藏和援疆工作会议, 认真做好援藏援疆工作。

八、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抓紧建立健全惩防体系, 在部机关和系统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加强对城乡规划、工程建设、住房公积金等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重要领域的监管。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取得实际效果。

姜伟新要求, 必须清醒认识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较大,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还需继续加快, 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二是建筑节能任务很重, 还需加大工作力度;三是城市管理和城镇减排工作亟待加强, 城市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四是工程质量尤其是住房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 施工安全管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五是村镇建设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 村镇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六是政策研究工作需要不断强化, 全系统的队伍建设还需不断加强。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重点抓好以下十项任务:

一、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一是继续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要继续着力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将会同监察部适时对省、市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工作进行考核。二是着力增加住房有效供给。配合国土部门落实好建设用地;继续严格执行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0%的规定;促进商品房供应与住房保障协调发展;继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增加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各省、区、市特别是各城市要认真编制“十二五”住房建设规划和2011年计划, 向社会公布。要加强对城市住房建设规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宣传, 促进居民形成科学合理的住房消费理念。三是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10月底前, 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必须实现与部联通。四是继续大力规范和监管房地产市场秩序。继续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依法查处土地闲置、改变土地用途、拖延开工和竣工时间、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经营管理的规定, 严格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认真落实《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强对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五是加强政策研究。

二、更大规模地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一是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 改造农村危房不低于150万户, “两会”后签署目标责任书。二是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将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要和重点保障形式;要重点建设30—40平方米的小户型公共租赁住房;可将公共租赁住房与廉租住房统筹合并建设;允许各地因地制宜地确定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林区、垦区、煤矿、工矿及城市等各类棚户区改造规模。三是确保落实建设资金和建设用地。中央的补助资金2011年要有大幅增加;省级政府原则上应比照中央补助标准落实配套资金;各地要适当提高土地出让收入提取比例, 扩大建设资金筹集渠道;要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四是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 重点保证质量和安全;加强配售管理和后续管理。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一是编制实施好城镇体系规划;切实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抓好住房建设和发展, 努力解决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住房问题。二是要着力推进农村现代化。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向农村地区延伸,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提升农村发展能力。三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形成合力, 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城市和村镇规划工作

着力提高城乡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继续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推动乡镇村庄规划的科学编制与有效实施;继续积极推动建材下乡试点工作。

五、扎实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

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要任务。一是要制定“十二五”建筑节能发展规划。二是北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要再完成5000万平方米;力争启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继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和节约型校园建设试点范围。三是加大新建建筑节能监管力度, 力争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超过97%。四是继续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健全绿色建筑标识制度;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五是继续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

六、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做好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力争达到74%。继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 做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 力争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7%。二是促进城市安全高效运行。要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安全监管;重视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工作;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三是各城市要着力解决“堵车”问题。四是继续加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七、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

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监督制度。强化对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的监管。10月底前, 完成40个重点城市的公积金运行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完善住房公积金督察员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八、下大力气强化住房和市政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监管

开展以严格执行标准规范为重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活动。加强对住宅、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 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抓住房工程质量, 特别是保障房质量;继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九、全面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依法行政

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 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加强稽查执法工作。

十、深入推进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作风建设

8.三乡镇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打算 篇八

2010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和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以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已任,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全面贯彻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3月24日,我局被省综治委评为‚全省公众满意的政法单位‛,8月份我县顺利通过了市普法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对我县‚五五‛普法工作检查验收,并获得高度评价。现将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入开展各种专项活动,进一步提升干职工素质和为民服务本领。

1、积极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根据上级要求,成立了由局长郑建平任组长的创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确定内设机构,制定工作职责,并制定了整个活动的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表和工作安排表;确保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开展。通过活动的开展,我局律师、公证、法援等窗口服务单位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更加热情周到。同时我们还在全局党员中开展了以‚内强素质增活力,外树形象上水平‛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争创‚五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机关内部开展‚加强学习,提高队伍法律素质,为百姓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活动。针对近年来群众到我局咨询日益增多的实际,要求每个干职工精读、精通两种以上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婚姻法》、《继承法》等,每人撰写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通过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更好地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化解社会矛盾,为构建和谐平安资溪作出新的贡献。

3、开展‚司法行政干警为民大走访‛活动。在11月上旬、中旬,我局深入开展了‚干警为民大走访‛活动。局机关和各基层司法所30多名干职工参与大走访,局领导分别挂点各乡(镇、场)同干职工进村入户,开展政法干警大走访、职能大宣传、矛盾大排查、纠纷大调处、法律大普及、诉求大回应、工作大促进、满意度大提升的‚八大‛主题活动,每到一处,都发放‚司法局便民服务措施‛、‚基层司法所为民服务联系卡‛,并认真填写‚征求意见表‛。通过开展大走访活动,调解各类纠纷24起,解答法律咨询206人次,发送各类宣传资料近20000份,群众对我局各项工作职能、便民为民服务措施等有了进一步了解,对我局各项服务普遍感到满意,警民关系进一步密切。

通过各种专项活动的开展,干警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为民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我局无迟到、早退等现象发生,多次受到县纪工委的通报表扬。

二、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各项任务,‚法治县‛创建工作强势推进。

根据县委、县政府《‚十一五‛普法依法治县规划》和县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工作的决定》,我局今年圆满完成了‚五五‛普法各项工作任务。

1、认真做好‚五五‛普法迎检工作。今年是‚五五‛普法考核验收之年,县委、政府、县人大对普法验收工作非常重视,召开了迎接‚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动员大会,县政府与全县109个单位签订了‚五五‛普法检查验收责任状。根据安排,本人多次带领普法办工作人员到各乡(镇、场)、县直单位开展‚五五‛普法‚查漏补缺‛工作,确保各单位资料齐全,为迎接上级对我县‚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做好了充分准备。

2、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我局长年坚持‚送法进乡村、服务老百姓‛活动,深入到各乡(镇、场)、村设点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如今年8月26日,为庆祝《公证法》颁布五周年,局长郑建平同志亲自带领公证处和普法办工作人员到高阜镇开展‚构建和谐社会、公证伴你同行‛的送法下乡活动,为群众发送各类法制宣传资料近千份,现场解答咨询60余人次。今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我局全体干职工在县城繁华地段开展以‚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十周年大型法制宣传活动,为过往群众发送‚人民调解法‛、‚食品安全法‛、‚侵权责任法‛等多种法宣资料,同时发送司法行政宣传年画和法律援助明信片,为过往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本次活动共发送各类法宣资料4000多份,司法行政宣传年画和法律援助明信片1100多张,提供法律咨询20余人次,过往群众积极参与,场面十分热闹、踊跃,法制宣传氛围深厚,收效显著。

3、做好本年度领导干部及公民法律知识考试工作。12月7日,我局成功组织了全县领导干部及公民法律知识考试,全县一百多个单位、2800多名干职工、教职工参加了考试,我们设立了县处级领导干部集中考试考场,7日下午3时,县四套班子在家领导、县人大主任陈菊顺,政协主席方树成、县委副书记黄泽清等领导亲自到行政中心南六楼参加法律知识考试。本次考试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公务员参考率为100%,干职工参考率在98%以上,达到了‚以考督学,以考促学‛的目的。

4、积极推进‚法治资溪‛创建活动。去年,我县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法治县‛创建活动,今年,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实施方案‛精神和上级要求,积极开展‚法治单位‛、‚法治乡(镇、场)‛、‚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我局出资近3000元在国道沿线竖立了‚法治资溪〃和谐家园‛的大型宣传标语,各乡(镇、场)、县直各单位积极开展‚法治资溪‛创建活动,目前我县作为江西省7个首批‚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县‛之一已由省里上报全国普法办。

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近年来一直走在全市前列,《江西日报》、《中国普法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均对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报导。经过我们的积极努力,8月份我县顺利通过了市普法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对我县‚五五‛普法工作检查验收,并获得高度评价。我县鹤城镇人民政府、县教育局荣获全省第一批‚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荣誉称号。

三、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动摇,努力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一)、司法所不断向规范化建设发展。

我们认真贯彻执行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全市基层司法所建设和发展的意见》(抚府发[2009]12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基层司法所建设工作,7个所均完成了国债项目资金的办公用房建设。为了加强基层建设,我局今年新招入3名公务员和7名社区矫正社工分配到各个司法所,充实了基层力量。同时,我们为7个司法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装备,年初向各司法所长下达了《基层司法所2010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全县7个司法所建设进一步规范化,正在发挥着其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作用。

(二)以化解矛盾纠纷为总抓手,全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1、深入开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争当矛盾纠纷化解能手‛竞赛活动。根据省厅、市局和县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司法行政职能和本县实际,我局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中广泛开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争当矛盾纠纷化解能手‛竞赛活动,首先成立了以局长郑建平同志为组长的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二是层层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开展争当矛盾纠纷化解能手竞赛活动‛工作,在全县司法行政工作会议,郑建平局长作了动员报告,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乐明亲自出席上会议并对活动开展作了重要指示,他要求全县司法行政机关和各级人民调解组织通过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特别是调处多年积案,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构建和谐平安资溪贡献力量。三是进一步完善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对全县基层调委会及人民调解员进行登记造册,完善各级首席人民调解制度。结合‚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重点排查和调处各种因素引发的多发性、易激化矛盾纠纷,重点治理社会难点和热点矛盾纠纷。

通过高标准启动竞赛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56起,调解成功率98%,排查纠纷302起,防止群体性上访6起,将大量的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作出了新的贡献。

2、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我们积极做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一是成立了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试行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县委、县政府两办下发了《资溪县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公、检、法、司四部门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对全县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主动与当地派出所联系,对全镇辖区内的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了调查清理,并对清理出的人员建档造册,按规定上报上级管理机关。通过调查清理,对我县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的掌握,为社区矫正对象的交接奠定了基础。

3、在公正廉洁执法方面,我们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准则》的学习,与各部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按照县纪委、市局要求,推行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

5月21日,以省国家安全厅副巡视员孙国土同志为组长的省委政法委‚全省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专项督导组‛到资溪县高田司法所检查指导工作。督导组一行听了详细汇报并现场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和人民调解文书后,对资溪县司法行政系统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积极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和社区矫正对象交接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再次犯罪现象的发生。

1、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避免重新犯罪。我们先后在4月份和10月份,对2006年以来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两次彻底的排查,共查出全县刑释解教人员113名,其中刑释 108名,解教5名),为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防止重新犯罪,始终坚持把‚教育、感化、挽救‛这一工作方针作为安置帮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围绕一条主线,把好两道关口,强化三项管理,落实四条措施‛的办法,积极探索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安置帮教基地‚安其身,暖其心,用其长,育其人,正其本‛的回归目的。根据上级要求,从今年8月1日起,刑释解教人员出狱时由当地司法所和村(居)委会负责到监狱接送回来,目前我们共接回4人,并按规定发放了接送经费和生活补助费。通过采取得力措施,减少和避免了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抓好安置帮教基地建设。结合资溪县是‚中国面包之乡‛的特点,我们建立了两个过度性安置培训基地,分别为‚全龙艺术蛋糕培训中心‛和‚建生面包培训中心‛,基地为刑释解教人员提供技能培训,费用予以减免,经过培训的人员都能找到就业岗位,同时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并给予帮助。

3、做好社区矫正对象交接工作。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县从今年起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对象指以下5类人员【(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移交给司法行政机关日常管理,10月下旬,我局成功承接了‚全市社区矫正对象交接资溪现场会‛,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社区矫正对象交接,目前已交接6人,均安排了帮扶志愿者。

四、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功能,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1、律师工作。一是继续当好县政府的法律顾问,积极为县政府决策提供法律意见。二是组织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有效地疏导上访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律师事务所共担任18家客商企业、县直单位常年法律顾问当好企业参谋,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单位依法行政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2、公证工作。一是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公证服务。公证处充分发挥公证预防纠纷功能,积极参与泸溪河综合治理工作,依法做好证据保全和法律文书送达,做到随叫随到。二是为客商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对材料齐全的公证业务做到当天出具《公证书》,同时对客商企业和困难群众减少收费,进一步树立了我局 ‚亲商、安商、护商‛的良好形象。局公证处全年共办理各类公证案件627件,其中民事类488件,经济类139件。

3、法律援助工作。一是加大了法援宣传力度。我们印制法律援助明信片2000张,分别发送到各乡、镇、村和有关单位,同时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上街为过往群众发送法援明信片500张,法律援助宣传资料600份,使法援工作广为人知。二是进一步加大了对弱势群体、农民工和受灾群众及符合规定人员的法律援助力度,全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含非诉案件)186件,其中刑事案件7件,民事案件179件,接受群众上门和电话咨询1581件。经回访调查已经结案的案件,当事人对办案人员和办案质量普遍感到满意。

五、积极参与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我局积极参与石峡乡抗洪救灾工作,副局长陈四清连续七天乘着救灾物资运送车既当指挥员又当物质装卸工为重灾区石峡乡运送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局长郑建平、党组书记祝华琦等领导多次带干部到挂点村石峡乡石峡村帮助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清理积淤,并为安置点送去大米、食用油、鱼肉等生活物资。我们认真落实县委[2010]13号文件精神,局领导和各科室分别结对帮扶石峡村10户重灾户,干职工为受灾户捐救1900元。我局拿出6000元资金用于支持石峡村基础设施和危家灾民安置点建设。

此外,我们努力做好拆迁和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完成一户拆迁,与高田乡等单位联合引进客商投资5600万元,在高田高速公路连接处兴办‚高家庄生态农庄有限公司‛,与县扶贫办联合引进客商投资3500万元兴办资溪县英华有机葡萄基地。我们完成了养老保险社会扩面任务,超额完成了10万元的非税收入任务。

2011年工作要点

一、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积极做好‚六五‛普法启动工作,同时进一步抓好‚法治资溪‛创建工作;

三、进一步发挥律师、公证服务客商、服务社会的功能;

四、进一步拓展和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五、进一步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推动司法所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六、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完善‚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全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七、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和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八、积极为弱势群体、农民工和符合规定人员提供法律援助;

九、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坚持开展深入开展‚送法进乡村、服务老百姓‛活动,提高农民朋友的法律素质;

十、继续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加强队伍建设,做好‚三包为民‛服务工作;

上一篇:专业技术工作高校下一篇:王效香小班化英语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