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2024-06-27

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精选17篇)

1.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一

2010届毕业生毕业实习工作计划

07级工商企业管理、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经过两年半的在校学习,具备了专业理论知识,将于2010年7月毕业。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毕业顶岗实习作为重要实践课程,应在最后一学期进行,它是检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根据学院教务处“汕尾职业技术学院2010届毕业生职业教育专业毕业实习工作计划”要求,经系研究,特制定四个专业毕业实习计划。

一、组织领导

成立系毕业实习指导小组。

组长:王跃德

副组长:陈远良刘钦文

成员:陈诗建肖天革黄炫洲冯斌何宇雁魏菊芳吴见霓

管于蓝王爽王璇于卫东施乙展吴学秉

毕业实习指导小组负责制定实习计划,选派实习指导老师以及实习工作的检查、总结及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评定。

二、实习生基本情况

工商企业管理100人(其中1人当兵,实际为99人),市场营销70人(其中3人当兵,实际为67人),电子商务115人(其中5人当兵,实际为110人),商务管理41人,实际应参加毕业实习人数为317人。

三、目的规程

㈠实习目的通过毕业实习,将学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达到教、学、做融为一体,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㈡实习规程

1.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方向一般与所学专业和就业途径相联系。在实习开始时将自己的实习单位及通讯地址、联系方式等告知各班班主任。

2.进入实习单位,服从工作岗位安排,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虚心求教,尊重实习单位的领导、指导教师和职工。

3.结合自己的专业内涵,收集实习岗位或者企业运行期间的规程、信息数据、企业部门管理机制运行的基本环节、日常工作流程的操作要领;观察往来交易的的业务流程,企业动态,突发情况的处理机制和方法;企业与外界的交往、网络的建立等等。

4.学生应每天写出实习日记。记录实习和调查情况、心得体会等。

四、实习地点

㈠汕尾地区

学生原则上按照自己的就业意向,联系本地区各行业的实习单位。根据学院毕业实习工作规定,我系也可以帮助联系本地区实习基地作为毕业实习单位。

㈡汕尾以外地区

根据以往经验和学生实际情况,实习确实为学生择业的先导。按照择业自愿的原则,学生自行选择并落实实习单位地点。

五、实习单位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半径和社会关系等实际情况,选择各类工商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等实习。

六、实习时间及返校时间安排

2010年3月1日至6月19日,为期15周,6月20日返校(第16周)。第16周为个人实习工作总结和就业实践周,第17、18周为在校毕业教育周,并办理各项离校手续。

七、实习内容

(一)调查和了解企业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情况或事业单位运转情况;

(二)调查和了解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利用和管理情况;

(三)调查和了解企业电子商务开展情况;

(四)调查和了解各类商务机构及企业单位从事国际、国内贸易实务情况;

(五)调查和了解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的更新;

(六)根据实习单位需要,参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提出积极的合理化建议;

(七)搜集有关资料,撰写实习报告或总结。

八、组织方法

毕业生按地域或片区分组,每若干人为一组,实习第一周由班主任指定组长,负责联络,沟通情况。实习期间,在本市内的学生每周要向班主任汇报实习内容与进展,班主任随时跟踪,解答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外市学生至少每月1到2次电话汇报实习情况或请教相关问题,班主任每月应有方向明确、内容具体的跟踪导向。

九、实习要求

(一)所有学生必须参加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的毕业顶岗实习,经考核成绩合格,方有资格获得毕业证书。

(二)实习学生必须按系要求主动地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期间,每两周要向校内实习班主任汇报实习情况。

(三)学期时间安排

实习时间:2010年3月1日——6月19日;返校时间:2010年6月20日; 6月25日由各班主任汇总提交各班毕业生实习成绩。

(四)实习期间应按专业实习指导书和实习进度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认真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虚心接受校内外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意见;自觉遵守所在实习单位劳动纪律、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保密制度;按照职业道德的规则,严守商业秘密。

(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意识到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责任,要爱护公物,勤俭节约,文明礼貌,注重维护集体荣誉,注重维护学校形象。实习中应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勤观察、勤思考,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要善于把专业知识运用于课堂之外和期末考试之后。

(六)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1、学生往返实习单位,应按实习带队老师的安排集体行动,分散实习的学生要切实注意安全。

2、学生实习期间原则上不得请假,特殊情况需持证明经实习指导老师批准,否则按旷课处理。

3、实习期间无故连续缺勤四天以上,或累计缺勤天数超过实习总天数的1/10以上(含1/10),其成绩不及格。

4、学生实习期间因违反实习纪律或有关法律法规造成自身伤害者,由学生本人负责;造成实习单位或他人财产损失、或他人伤害,由学生本人承担经济赔偿或法律责任。

5、实习鉴定由实习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作出书面鉴定与评语,并加盖实习单位印章。

6、凡违背实习守则,实习成绩均以不及格论处。

十、成绩考核

㈠考核内容

学生实习返校后应提交如下材料,作为实习成绩考核依据:

1.实习日记5篇。

2.实习报告或专题调查报告1份(2000字以上)。

题目为:A关于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结构调整的建议;B关于加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建议;C关于加强**专业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建议。

3.实习鉴定,包括自我鉴定和实习单位鉴定。实习单位鉴定由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政治思想、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做出书面鉴定并加盖公章,作为实习成绩的参考依据。㈡考核标准

实习指导教师收集以上三项材料,并以此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按优、良、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记分)。

㈢考核结果

实习成绩将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十一、检查监督、总结评比

在实习期间,本系将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指派班主任或辅导员教师到部分地区进行抽样检查和指导,收集好谈话记录,班主任要与实习学生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并向系里反映学生实习情况。

根据教务处要求,每个实习生都要认真撰写实习总结和鉴定表。我系将按照每班人数20%的比例评出系“优秀实习生”,各专业实习总评成绩前3名毕业生推荐为院级“优秀实习生”。附件:实习生及指导教师分组名单。

经济管理系

2009年12月30日

2.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二

一、研究回顾

传统的经济理论表明, 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赖于技术进步、劳动力增加和资本积累等因素,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是互动和正相关的。经济的较快增长会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 增加就业、降低失业。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进程也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人数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原因及对策》一文中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分析指出,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既要依赖经济发展, 也要进行体制的改革。河南城建学院樊铮钰《论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简要概述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经济、政治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 并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中北大学王晋光《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分析》中指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主要不是由于大学扩招, 而是与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有关, 解决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对策。唐山学院代冬芳、王金明在《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中提出了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从就业政策、热点调整、职业规划等六个方面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不完善

劳动力需求是引致性需求, 它取决于产品需求, 而产品需求又因金融危机引发的消费和投资的下降而下降, 因此, 金融危机下的劳动力需求不足很难由供给条件的改善来调整。而在此背景下, 由于劳动力市场管制以及员工技能上的差异, 企业将首先取消新增的劳动力需求。因此, 如果没有专项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将很难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二) 大学生就业热点已经被重新调整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 大学生就业热点已经被重新调整, 而农业、教育、医药、行政等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 IT行业尚未受到显著影响。此外, 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品行业也是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行业, 就业形势较好。根据历年调查统计, 国家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大户, 这一就业市场也是相对稳定的。

(三) 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区域差异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 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大城市则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 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 (显性的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 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 (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 , 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

(四) 劳动力市场难以短时间吸纳毕业大学生

在时间结构上, 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 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 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五) 学生就业能力突显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 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三、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选的指标进行降维处理, 将这些指标归纳为少数不相关的重要指标, 从而简化计算和消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接下来, 对相关指标进行线性分析,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检验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模型的结论不仅能对2010届毕业生就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而且对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有着借鉴之意义。

(一) 模型建立

我们首先考虑对货币供应量、存款、贷款、国内信贷、外汇、金融债券、储备货币七个金融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来减少变量个数, 之后再用得出的主成分与大学生就业率进行线性回归方法解出模型和综合评价。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考察收集到的原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这里借助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方法进行分析。通过SPSS操作后, 得出结果, 从中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15.88, 相应的概率P接近0。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 由于概率P小于显著性水平α, 应拒绝零假设, 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 KMO值为0.768, 根据Kaiser给出了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第二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值。操作后得出公因子方差, 货币供应量为0.980, 存款为0.992, 贷款为0.982, 国内信贷为0.981, 外汇为0.996, 金融债券为0.927。由此可知, 此时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 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都较少。因此, 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较理想。

第一组数据项描述了初始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 第1个因子的特征根值为5.857, 解释原有的6个变量总方差的97.609% (5.857/6*100%) , 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7.609%;第2个因子的特征根值为0.135, 解释原有6个变量总方差2.246% (0.135/6*100%) , 其余数据均类似。在初始解中由于提取了6个因子, 因此, 原有变量的总方差均被解释。

第二组数据项描述了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 国内信贷的相关系数为0.998, 货币供应量的相关系数为0.996, 存款的相关系数为0.991, 贷款的相关系数为0.990, 外汇的相关系数为0.990, 金融债券的相关系数为0.963。由于提取的因子, 都接近1, 总体上, 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 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

(二) 模型求解

第一步:前面建立了一个主成分模型, 在计算主成分的步骤中将出现因子载荷矩阵, 我们可以取得每个主成分的方差, 即特征根, 它的大小表示了对应主成分能够描述原来所有信息的多少 (更多情况下是由方差贡献率来反映) 。对七个变量进行提取了一个主成分变量, 故主成分的模型可以为:

由相关数据可知主成分的线性方程模型为:

第二步:求出了主成分的线性方程后就再与大学生就业率进行线性分析 (方法:做完第一步后就可以得出F的值, 然后将该值与大学生就业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 得出调整的判定系数R=0.854较接近于1, 拟合优度较好。

同时, 被解释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为0.389, 回归平方和及均方均为0.365, 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58.368, 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 依据该表可进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如果显著水平α为0.05, 该模型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水平α, 应拒绝原假设, 认为主成分F与被解释变量间 (大学生就业率Y) 的线性关系显著, 由此表可以得出线性回归方程的常量α、β系数分别为-1.444、1.009E-06, 将其代入线性回归方程y=α+βF得最终的回归方程。

大学生就业率为:

(三) 模型的检验

成对样本统计量检验后表明, 实际就业率与模型检验就业率样本的平均值分别为0.18015和0.18817, 无较大差异, 实际就业率略低于模型检验就业率。实际就业率与模型检验就业率两组样本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971, 它表明, 在显著水平α为0.05时, 样本二者的线性相关程度很强。由成对样本检验也表明, t检验统计量观测值对应的双尾概率p值接近于1, 在显著水平α为0.05时, 由于概率p值大于显著水平α, 应接受零假设, 即认为总体上就业率的平均值与0无显著差异。

四、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的实证分析, 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危机, 必须整合政府、学校和大学生个人的资源, 通过制定各种有效的政策、制度、措施, 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 找准方向, 促进大学生就业。

第一, 政府方面。建立政府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取消户籍、档案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限制, 实现就业自由流通。举行针对性较强的应届大学生就业洽谈会, 开展免费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等服务。广泛建立政府投入的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见习基地, 提升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继续组织实施好“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等项目, 加大对大学生下基层工作的支持力度。应制定更切实可行的创业扶持政策, 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宣传力度。

第二, 高校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导作用。高校应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 建立健全用人单位数据库, 通过全方位的信息发布平台, 为学生及时、有效、准确地传递信息;定期召开各类校园招聘会, 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和应聘机会, 同时做好企业招聘服务、就业追踪等工作。组织专门人员联系企业, 建立各种产学研基地, 既为学生实践实习提供保障, 也可发挥高校技术前沿的引领作用, 帮助企业进行创新技术, 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第三, 大学生自身方面。大学生要端正就业心态, 理性看待就业前景, 提前规划布局。拓展实践空间, 提升核心竞争力。利用大学期间, 大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修炼实践技能, 参加各种校园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锻炼自己, 塑造较强的综合素质, 尝试在平凡中练就真功。

摘要:文章建立了关于大学生就业率与金融的主要指标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并对毕业生就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旨在对今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SPSS,线性回归模型

参考文献

[1]、毛海棠.金融危机下的居民消费模型及趋势预测[D].中南大学, 2009.

[2]、刘月凡.高等学校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 2009.

[3]、樊铮钰.论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J].新闻爱好者, 2009 (9) .

[4]、王晋光.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21) .

3.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三

本刊讯(邱丽娜) 6月30日,由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中国广西人才市场承办的“2010年广西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就业见习基地双选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双选会共有408家招聘单位参加,推出2984个专业岗位。其中“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单位359家,提供465个急需紧缺专业岗位。据悉,今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招募单位除原来规定的有专业人才紧缺的乡镇事业单位外,首次扩大到各地的工业园(产业园)区、区直和各市设在乡镇基层的事业单位、各地列入自治区重点发展产业的重点企业以及部分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县(市、区)企事业单位。招募岗位明确对在未来两年有空编的事业单位特别是有空编但长期难以招聘到优秀专业人才的区直设乡镇基层的事业单位、有明确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的用人单位、解决服务期满人员就业较好的县市区以及乡镇基层事业单位重点倾斜。同时要求各乡镇、园区、区直事业单位上报需求岗位原则上不超过3人,同一单位上报岗位不超过2人;在专业上要求以我区经济发展紧缺的农林水牧、医疗卫生、规划建设、生态环保等专业为主。招募人数将比往年增加约50%。

此外,自治区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及其下属单位49家企业到会招聘,提供就业见习岗位2519个,涵盖机械制造、交通物流、医疗卫生、软件开发、生物制药、农林商贸、服务支持和工业园区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4.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四

一、2010年6月24日(星期四)回校,6月25日必须办理毕业派遣手续。

1、办理暂缓就业手续的毕业生到辅导员处签订《暂缓就业协议书》。

2、办理回源地或单位接收手续的毕业生到辅导员处领取《报到证》。

3、认真核对《报到证》上的信息,需修改的同学请当天到辅导员处填写《派遣信息修正表》并交回《报到证》,6月30日到辅导员处重新领取新《报到证》。

4、交回《毕业生追踪调查及人才需求调查问卷》、《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问卷》。

二、毕业生于5月15日前,1、向指导老师分别提交《学生顶岗实习手册》和《实习调研报告》(论文),否则将推迟领取《毕业证》及《报到证》;

2、向辅导员申请办理暂缓就业,逾期不办理。

三、6月25日(星期五)上午9:00—10:30举行毕业典礼。地点:学院足球场。典礼结束后,获得第三学年年度各类获奖学生凭学生证和获奖证书到学生工作处领取奖金。

四、6月24—25日,所有毕业生到辅导员处汇报就业情况、及填写有关资料。

五、6月24—25日,办理离校手续。(到辅导员处领取《离校手续办理清单》)

1、毕业生于6月4日前交清学费、教材费、水电费及归还图书馆的图书;6月25日前,本人凭学生证到图书馆、财务处、总务处盖好《离校手续办理清单》相应的印章; 2、6月26日,收拾好本人的行李,搞好卫生,由宿管员检查,清点公共财产后交还钥匙并盖章; 3、6月25—26日,到辅导员处填写就业情况及交回就业资料,辅导员签名。4、6月26日,毕业生凭《学生证》、《离校手续办理清单》领取《毕业证》。

5、学生在6月26日前必须离校。

6、毕业生应妥善保管好个人重要物品和公共财产,以防出现有人利用先后离校之机私配钥匙进行盗窃。

7、学院将组织“毕业生文明离校”评比,毕业生离校前都应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要自始至终给学院和师弟师妹留下良好印象。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同学,学院视情节按《学生手册》规定从重从严处理,情节严重者缓发毕业证书,并将处分文件放入个人档案。

六、持《报到证》的毕业生在7月1日至7月31日,凭《毕业证》、《报到证》到相应的人事部门或用人单位报到。

指导中心

毕业生就业

5.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五

主要本科专业名称 毕业半年后就业率②(%)主要本科专业名称 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学前教育 97.5国际商务 93.9

热能与动力工程 96.4工业工程 93.8

物流工程 96.1微电子学 93.8

给水排水工程 96.1安全工程 93.8

审计学 95.9纺织工程 93.8

档案学 95.9预防医学 93.8

车辆工程 95.6人力资源管理 93.7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95.5材料科学与工程 93.4

船舶与海洋工程 95.5软件工程 93.4

土木工程 95.3服装设计与工程 93.4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94.9城市规划 93.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4.8环境艺术设计 93.3

建筑学 94.8法语 93.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4.7药物制剂 93.2

财务管理 94.7信息工程 93.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94.6医学检验 93.2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94.5制药工程 93.1

护理学 94.5物流管理 93.0

交通运输 94.5水利水电工程 92.9

工程管理 94.3轻化工程 92.9

机械电子工程 94.2测绘工程 92.8

国际会计 94.2通信工程 92.8

自动化 94.2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92.7

工程力学 94.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92.7

会计学 94.0统计学 92.6

全国本科 91.2全国本科 91.2

①毕业生规模过小的专业不包括在此排序中。

②就业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本科毕业生数;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微博)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6.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六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年中考,我校语文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所取得的成绩中可以看出扎实的基本功,有目的的进行艰苦的强化训练是取得成功的基础。下面将我们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跟各位交流一下。

一、扎扎实实抓素养

(一)重视语言的积累。

“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语文学习需要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触类旁通。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

1、词语的积累。我校初中学生入学时普遍起点低、基础差、差生面大。针对如此现状,我们从最基础的字词入手,课后字词做到每课三练——练字音、练字形、练词语的运用;到了九年级上学期,每单元由学生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或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词,以及运用恰当的词语、辨析起来有难度的词语,以试卷的形式互相检测。

2、名言警句、古诗词的积累。在日常教学中,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背诵、抄写课内古诗词以及古文中的名言警句。九年级下学期再编印“名言警句汇编”,加以背诵巩固,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3、作文素材的积累。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每周做一篇读书笔记、写一篇周记。分类编印作文素材,利用早自习加以诵读积累。

(二)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1、强化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要立足课内,着眼课外。我们一直坚持以课本为典型示例,从中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归纳出阅读的规律和技巧。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在教学时,我们有意识地从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这几个阅读能力层面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第二,在阅读中还要求学生做到五个“准确”:即准确把握文章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准确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第三,提供各种体裁的典型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强化训练。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在训练中不断提高。

2、重视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逐册梳理文言文,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及重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并强化对重要的文言词语的理解记忆,从而有效地 1 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勤勤恳恳搞应试

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然而时间不等人,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因此,应针对中考具体情况,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1、善于取舍,精选精练。进入复习阶段,各种资料和试题会很快堆满案头,都拿给学生练只会把师生拖入让人疲倦的题海中不能自拔,使了很大的力气,收效却甚微。因此,我们要在所选定的命题方向和范围的基础上,斟酌各种资料,勇于取舍,把切合我市命题方向的题目筛选出来,组合为各训练模块,进行专题训练。

2、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很多时候,学生在做题时,凭着感觉走是最常见的答题方法。其实,答题也是有技巧有规律的。我们让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意图,找准得分点,熟悉并掌握一些经常出现的题型的答题技巧与规律,甚至要在语言组织上明确第一句怎么写,第二句写什么,并能在答题上灵活运用。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义。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

7.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七

关键词:河北省,本科毕业生,起薪

我们以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河北省内就业的2010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在河北省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发放问卷1300余份, 涉及到了文科类学校、理工科类学校以及综合类学校的毕业生, 收回有效问卷975份, 有效回收率为75%, 利用EXCEL数据统计工具和SPASS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中影响起薪差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通过调查分析, 河北省2010届毕业生起薪状况如下:

一、毕业生实际薪酬阶梯情况

调查显示7%的毕业生起薪在1000元以下, 39%的毕业生起薪在1000元-2000元, 35%的毕业生起薪在2000-3000元, 12%的毕业生起薪在3000-4000元, 7%的毕业生起薪在4000元以上, 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起薪集中在1001-3000元, 占被调查毕业生的74%。 (图1.1)

二、毕业生实际期望起薪情况

5%的毕业生期望起薪在1000元以下, 23%的毕业生期望起薪在1000元-2000元, 35%的毕业生期望起薪在2000-3000元, 16%的毕业生期望起薪在3000-4000元, 21%的毕业生希望起薪在4000元以上。 (图1.2)

通过二者的对比可见, 期望起薪在4000元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实际起薪在4000元以上的;实际起薪在1000元以下的比例高于期望起薪在1000元以下的。

三、毕业生起薪满意度情况

4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起薪状况一般;26%的比较满意, 22%的比较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的是5%, 只有2%的毕业生非常满意。

四、男女生起薪情况

男生起薪1000-2000元的占35%, 比女生同级别的工资水平范围内的比例少11%;男生起薪2000元-3000元的占35%, 与同级别范围内的女生起薪持平;4000元以上的占7%, 比例相对来说也较小。

女生起薪分布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 占44%。2000元-3000元的占33%, 4000元以上的只占6%。

男生起薪:7%的毕业生起薪在1000元以下, 35%的毕业生起薪在1000元-2000元, 36%的毕业生起薪在2000-3000元, 15%的毕业生起薪在3000-4000元, 7%的毕业生起薪在4000元以上。

女生起薪:8%的毕业生起薪在1000元以下, 44%的毕业生起薪在1000元-2000元, 33%的毕业生起薪在2000-3000元, 9%的毕业生起薪在3000-4000元, 6%的毕业生起薪在4000元以上。

五、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从所调查毕业生的单位性质分布可以看出, 大部分的毕业生就业于私营企业, 占23%, 去国有企业的占17%, 外资合资企业的占15%。

六、工作所在地对起薪的影响情况

可以看出2000-3000元起薪主要分布在地级城市及省会城市;1000-2000元起薪主要分布在地级市及县级市;在省会城市工作起薪极少在去1000元一下;起薪4000元以上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

其中在省会城市就业的毕业生的起薪在2000-3000元的比例明显地县级城市, 达到38%, 只有3%的毕业生起薪低于1000元, 4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3%。

8.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八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扶植下,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在迅猛发展,学校总数和学生总 数都已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的一半左右,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最快时期, 面对这一新生事物,已引起社会各方面关注。近年来,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也在全国 发展行列前几位,据有关资料表明,截至2003年12月份高职高专已有45所,但随着国家毕业 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将逐渐通过就业市场实现就业,这些曾经一度被喻为“天之骄子 ”的大学高职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解我省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就业态度、 就业途径等,我们安徽省教育厅200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组四位成员对安徽省16所 高职院校2004届2021名毕业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旨在摸清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前的 有关就业基本情况,积极探索高职毕业生就业途径,为有关就业部门提供就业决策依据。

本次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25份,收回2021份,收回率99.80%,有效问卷1739份,有 效率为86.05%,涉及合肥、蚌埠、淮北、淮南、六安、芜湖六地区16所高职院校(其中民 办高职院校4所)。学生人数1739名,涉及专业有电子、纺织、农艺、会计、营销、机电等 文、理科三十多个专业。本次调查涉及面广、调查人数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有 一定借鉴意义。

抽样调查资料基本问题概要分析

1、性别

该项指标反映我省高职毕业生男、女性别基本持平,而就业行业对性别要求有差异,需 要就业指导中心掌握这一特点,寻找就业岗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2、生源情况

该项指标反映学员来自农村比率大于城镇,生源全部是安徽省各地区,学生毕业后为当 地经济建设和发展能发挥作用,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宗旨,也符合我国目前大力发展农业 ,调整农村结构等政策,但如何设置专业及把学生培养成经济建设所需人才,应进行调查研 究。

3、选择的就业单位

该项指标反映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市场竞争加剧,学生选择 就业单位逐渐转向三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两者合计60.04%。一方面说明三资企业酬薪 高,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稳定。而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否适应三资企业和行政事业 单位招聘有待实践检测。而自己创办企业的学员比重仅占12.71%,应积极宣传和鼓励。

该项指标反映学生对社会就业要求学历的认识程度问题。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9.13 %学生在院校学习期间,感觉进修第二专业非常必要。主要原因是:1社会招聘要求学历条 件是一项必备条件,高学历多专业就业率相对高。2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求的是复 合型人才,要求一专多能。3学生进修第二专业,一方面增加了就业能力条件,另一方面也 拓宽了就业行业的选择,有备无患。

8、对未到毕业时间先就业的看法

该项指标反映高职毕业生未到毕业时间因就业竞争激烈而提前就业的看法。从被调查的 1739名学生来看,赞成的仅占53.14%,22.08%的调查者不赞成。我们认为,高职毕业生提 前就业的主要目的是抢登就业岗位,早于本科生、研究生半年时间,利于找到理想职业,而 目前大多数企业招聘职员几乎都在年前进行,这也迫使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高职毕 业生提前毕业,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主要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打造职业教育新天地。但高 职毕业生提前就业需要各院校调整教学计划,切实把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落在实处,不 是卸包袱,既要讲就业率,又要讲求质量,只要这样,才能推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9、学习期间是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该项指标反映高职毕业生在校期间是否有充分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被调查的1739名学生 看,70.5%的学生很少参加和没有参加,问题比较严重,这与社会需求高职人才条件不吻合 ,也不符合高职教育特色。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1各院校高职教育观念未转变,仍按传统 教育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2各院校缺乏实践基地,不能为学生提供平台。3各院校缺少 实践活动所需经费,无能为力。4缺乏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也是因素之一。5缺乏对社会需求 人才条件调研等。从现实来看,大力加强现实在校期间实践活动训练是势在必行,因为社会 检测高职毕业生不仅仅是理论考核,分数高低,更重要是看他们实践动手能力。

10、在院校学习期间是否获得国家承认的技能证书(技能证书是指英语等级证书,所学 专业相关等级证书以及国家公布的行业证书等)

该项指标反映高职毕业生走入社会所获得技能证书多少。从被调查的学生来看,有50.2 0%学生无技能证书,这与国家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必须持证上岗相悖。我们认为造成这种 有无证就业无碍大局原因有:1国家要求持证上岗宣传力度不够。2各院校重视程度不够。3 社会对持证上岗要求不高,没有造成“有证能上岗,无证不能上岗”准入制。4技能考核机 构缺乏,收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5人们对技能證书有偏见和误解,认为只要交钱就能拿证 ,有无证没有区别等。

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地方、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 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本次调 查所获得的各方面的资料,课题组对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宣传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加强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就业观。让 学生明确就业态势,根据自己客观实际情况自我定位,根据社会用人要求和用人制度,转变 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思想,主动参与市场人才竞争。

(二)建立就业指导体系。根据我省目前各院校就业指导状况,应加强就业人力、物力 、财力,逐步规范信息搜集、整理、实施、反馈,规范推荐和就业行为,为毕业生就业和招 聘单位招聘提供优良服务,注重日常学生就业教育和社会就业发展态势,为学生就业服务和 咨询,形成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体系。

(三)加强创业教育,使学生毕业后具有创业能力。首先,各院校领导要根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构建创业教育课程化模式,始终坚持以培养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双创”为宗旨, 教育学生自谋创业和岗位创业,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其次,要加强教材建设,除文化课、专 业课外,应开设创业课,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新体系,逐步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创业 课”功能互补,多元立体的具有本院校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再次,要改革教学方法, 倡导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师生相互设疑教学等,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理论和实 际相结合,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实践性途径。

(四)加强专业教育,鼓励学生获取专业相关技能资格证书。从新生入院开始,按计划 有步骤地加强专业教育,提出职业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要求,宣传我国正在推行岗位资格证 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相关的技能资格考核,如营销专业的营业员技能证、推销员证、 英语等级证等。使学生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了解学好专业后的去向,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五)广辟就业信息渠道,加强社会联系。目前学生择业是以自己寻找和学院推荐为主 渠道,因此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联系,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以及建立就业网络信息 等积极探索开辟就业信息新渠道,尽最大努力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六)积极发展院企合作伙伴关系,实行“定单培养”、“定单培训”。作为高等职业 教育基地,培养人才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因此,各学院应与地方行业、企业建立合作伙伴 关系,为企业培养特定的人才。学院可长期聘请企业家作客座教授,讲解创业经验和社会实 践知识等,各学院也可选派教师深入企业挂职学习,了解行业、企业实际状况,针对性地培 养学生,学生可到企业实习,毕业后到该企业工作,使院企联合办学模式落到实处。

(七)实施高职毕业生预就业制度。高等职业院校可实施高职毕业生毕业实习与推荐就 业相结合预就业制度,各学院由就业指导中心与用人企业联系,让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作业 实习,按职业劳动者的要求进行社会角色实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综合 职业能力,充分认识和体验行业竞争、社会就业、企业生存等问题,培养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为正式就业打下基础。

(八)努力开辟学生到西部就业渠道。目前我国大力发展西部建设,有关资料表明,西部 大量引进各类人才,而我省高职高专毕业学生供过于求,各院校可鼓励优秀毕业学生到西部 工作,为他们牵线搭桥,创造优良环境,为西部建设输送人才。这样,既可以减轻就业压力 ,也可以为西部建设作贡献。

(九)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就业。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乡镇企业改革和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急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地方、社 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各院校可鼓励优秀毕业学生到贫困地区 和乡村去支农、支教、支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乡镇发展事业。

(十)努力开辟省外、国(境)外就业渠道。针对目前就业压力,各院校可根据本地区 实际情况,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加强与省外、国(境)外企业、事业单位联系,为高职毕 业生异地业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体系。

(十一)筹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学生毕业后,就业指导中心应与毕业生保持联系, 了解工作状况,为毕业生提供深造学习、培训和再就业机会,帮助毕业生(或单位)解决一 些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困难,了解毕业生就业后的基本状况,及时改进学院教学计划方案,努 力提高办学质量。

(十二)政府应规范用人单位现代人力资源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用人机制的改 革,任人唯亲的现象逐步减少,但盲目攀比、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仍然严重,致使许多高职毕 业生“望洋兴叹”。政府应规范用人单位现代人力资源制度,制定相关政策,要求用人单位 根据实际需要录用人才,倡导用人单位与院校建立长期人才供需市场,实现院校与用人单位 双赢策略。

(十三)政府应完善就业网络信息体系,推动人才合理流动。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发展和 国家教育部网上学生学历查询系统的开通,政府部门应推行全国范围内的网上择业和招聘制 度,增加供求双方透明度,以解决目前人才市场求职方式单一、运作不规范、求职成功率底 和求职成本高现象,减少企业有事没人干和社会有人没事干难题,以推动人才合理流动。

(十四)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失业”保障政策。根据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式, 政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失业”保障政策,可出台系列倾向大学生就业的绿色政策, 如绿色大学生就业基金,以帮助大学生谋职和自主创业,彻底解决目前我国大学生“过剩” 的假现象,保证人才的合理使用和流动。

(十五)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就业研究体系。根据目前就业状况,各高职院校应在政府统 一领导和组织下,建立就业研究体系,大量进行人才市场调查研究,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实 行各高职院校就业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会议,宣传和研究大学生就业制 度,正确指导大学生就业。

9.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九

为了做好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本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毕业生择业工作计划:

一、结合毕业生实际情况,做好其思想教育工作针对当代高中生的特点,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事业观,并针对当前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高不成低不就,经常跳槽等现象进行了相应的教育指导, 转化毕业生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方就业及担当志愿者.二、多渠道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组织毕业生参加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等,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摆正自身位置,做一行爱一行.进行就业政策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2、成立以校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就业指导小组,并建章立制;

3、指导毕业生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

4、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在校园网里开设 “毕业生就业信息专栏” ,及时发布各类信息,让毕业生能及时地了解工作动态;

5、鼓励毕业生登录就业信息网寻找工作及获取就业信息;

6、积极配合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工作,认真收集就业信息并多方联系各大酒店,公司及学校到我系开展招聘活动,为毕业生就业开辟多条渠道;

7、调动其他教师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8、关注家庭困难的毕业生的思想动态,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确实的帮助.三、做好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

10.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十

部长:尚刚 副部长:马婷

前言:学生会是学生自发组织的,以服务广大同学基本需要为目的,提高广大同学社会实践能力为先机,培养广大同学均衡兴趣为主旨的权力政治机构,是高等学府所必须具备的学生团体。其中,宣传部又处于该组织的咽喉地位,故责任重大!

一、关于宣传部的职能统计与划分

宣传部的具体实施工作我想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的绘画板报,就个人而言,通过一年来的了解与实践,我挖掘出其潜在的多样性的可实行职能。其具体表现如下:

⑴ 会场布置

在过去的一年里,共历经多次小型比赛项目及大型团体活动,而其中,又当属对运动会赛场的布置尤为铭心,从场前规划,材料选择,到效果搭配,语境创意,都做到了合乎逻辑并锦上添花。所以,将今后的各大活动的会场布置设计收归我部,以宣传部的一项职能形式去负责!

⑵ 影像支持

自入学起,凭照本人对摄影的热爱,继而积极参与了多次学部学校组织的大型团体活动的摄影工作。摄影,其本身不隶属于学生会里任何的责任部门,但其却作为各项团体活动必须的附属而广泛存在。那么,这种必然的过程记录就成为了不稳定的客观载体。所以,我将其归于我部,作为一项正式的职能来承担起学部各项活动的摄像工作。⑶ 制造宣传

历来宣传部所绘制的板报大多以主题性活动与各大节日为内容,而这就从根本上缩小了宣传部的工作范围与执行能力。自十一假期之后,学生会各部门会相继举办多期团体活动及相关赛事,而对于这些的宣传又成为了不稳定的客观,从其本部自身出发创造宣传并广而告之,就会分散其举办活动的准备时间与精力,从而丧失主体性与稳定性。但是,若作为一个特定的部门去代理执行,则一切将会顺水行舟。所以,我将其收归于我部,以官方形式去协助各部门活动的造势宣传!

⑷ 简报制作

军训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负责制作了“10级管理学部新生军训剪影”的简报,感觉其纯视觉的表现形式可以应用于多种活动。例如,我部将于日后举办的摄影大赛,就可以将比赛之初到比赛之后所发生的每一个精彩时刻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印于纸上,多篇装订,构成册装图集以纪念并传阅于各老师、同学间,以展示此次活动的成果。

二、关于宣传部将举办的活动、赛事方案预设

依照我部上一年度的活动方案,我将遵循其本质的大主体框架,举办“第二届我爱东方摄影大赛”,同时,加以创新(笑脸大赛)!

其具体内容与设计我将于日后上交。

负责人:尚刚

11.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十一

湖南省加大了企业吸纳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政策优惠力度, 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岗位补贴, 提高岗前培训补贴标准, 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及财政贴息。同时,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推动实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等基层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目前各基层项目在岗高校毕业生超过两万人。

今年, 湖南省启动了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扶持, 给予创业项目补贴及成功奖励, 将高校毕业生网络创业纳入扶持范围。湖南省支持和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创业服务企业、行业协会等开发创业培训项目, 并扶持30个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12.2012届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篇十二

毕业设计(毕业实践)工作计划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机电091、092、093三个班自9月29日开始进行毕业设计、岗位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它能使学生得到岗位实践的锻炼,有效提高工程实践的能力。

为贯彻学院“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结合部分学生已经开始进行就业前的实习等实际情况,现对二○一二届该三个班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作如下安排:

1. 时间安排

2011年10月20日全班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岗位实习动员,布置毕业设计任务。

2011年10月28日前,确定毕业设计课题,课题名称报指导老师。

2011年12月30日前,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2012年2月25日前,毕业设计报告文稿交指导老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

2012年3月5日前,交毕业设计报告正式文稿。

2012年3月上旬,毕业答辩。答辩通过后一周内交修改后的毕业设计报告文稿和电子稿。2012年3月中旬,补答辩。答辩通过后一周内交修改后的毕业设计报告文稿和电子稿。

2012年1月5日前,交岗位实习考核表和岗位实习报告。2012年4月20日前,交毕业实习考核表和毕业实习报告,以及毕业生质量调查问卷(用人单位卷)和毕业生质量调查问卷(毕业学生用卷)。

2. 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的规定参加学院组织的岗位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对于已经到就业单位进行就业实习的学生,可将课题带入实习单位或在单位的实习岗位寻找相应课题经指导老师认可,在学院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对没有就业实习的学生,在校内完成相应任务。

3.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和毕业实习、岗位实习报告:

岗位实习是2011年下半年的教学内容,实习结束应交岗位实习报告和由实习单位盖章的岗位实习考核表。岗位实习报告一般要求2000字以上,用A4纸打印。

毕业实习是2012年上半年的教学内容,实习结束应交毕业实习报告和由实习单位盖章的毕业实习考核表。毕业实习报告一般要求4000字以上,用A4纸打印。

毕业设计报告要求交文稿和电子稿,详见毕业设计指导书P21—P24上“3.3毕业设计报告的格式”,原则上要求20张(即40页,约2万字)以上。

4. 毕业答辩:

每位学生必须在毕业前参加由学院组织的毕业答辩,答辩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5. 请各指导老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请各位同学主动保持与指导老师的联系,确保毕业设计等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完成。

电气工程系 机电教研室

13.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十三

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总结过去一学期的工作经验,我们要作好充分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针对学习部自身工作职责以及内部的具体情况,现对2010年—2011年第一学期学习部工作作如下计划:

一、结合本部门的情况,制定新的招收新干部的要求,确保招收高素质的新成员进入学习部。

由于学习部的工作要求有所提高,下学期对与新干部的要求明显要严格,初步计划如下:

1、招干分两批次:一是学习部日常工作成员的招收。主要侧重于其团体合作精神及管理能力的培养。二是写作成员以及艺术系学生会各类大型活动画展作品的的征集,采取考试面试的形式以保证人员的画画水平,以及写作并与办公室(他们更了解每次活动情况)合作成立编委小组,提高作品方面的质量。

2、要求系学习部专门的通讯员,负责活动的通讯报道。

3、加强新成员的培训与能力培养,使其尽快适应部门工作环境。并加强艺术系新一届部长与新成员的沟通。

二、加强学风建设,严肃考纪考风,展示我校广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展现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学习部一直本着服务大家的宗旨,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端正学风,强化纪律观念,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培养全院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更好地发挥本部责能。

三、院运会的审稿小组工作

以院运会审稿工作为锲机,加强新旧干部的沟通与交流,提高新一批学习部成员的办事能力及管理能力,继续保持校与院系学习部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友谊,建立友好的工作关系。其次,以各院系学习部部长为主要审稿人员,内部成员为辅助工作者,保证运动会的稿件数量及质量,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得稿件审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四、加强例会监督力度,保证每次例会以高质量召开,并保证工作落实到位。根据本部门例会制度,对例会时间及质量作出明确规定,加强本部与各院系部门交流,工作任务安排到位,达到预期效果。收集各系部门例会工作汇报表,了解各院系学习部对会议内容的明确程度和近段时间的工作计划、成绩、总结及相关报道,作出汇总存档。

五、干事培养

挑选干事,要求干事参与到每次具体工作中来,并对每个干事参与活动进行记录,并做总结。

六、考勤管理

配合计算机系、艺术系学生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各班干事协助纪检部对各班的考勤.七、通讯录的更新

新的一个学期,通讯录也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目的是保证每一次例会能按时按质的进行以及能够迅速安排工作任务。同时,也继续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工作原则,提高工作效率。

八、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有了本学期的文明修身演讲比赛的经验,我们决定再举办一次由学习部组织的大型活动,提高各干部的工作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其次,根据各院系特点,落实任务,初步计划以几个系为单位联手合作开展活动,加强院系间的沟通。希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新的想法或变动将随时作添减.具体细则有待商榷,望指点!同时,希望学习部在老师和主席团的正确领导下能够更加团结工作,不断进步,真正做到“为同学服务”的宗旨,我们也一定会秉承学习部一直以来的优良工作作风,努力做到最好!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6月17日

14.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十四

需要说明的是, 本报告仅就2008年应届毕业生情况进行分析, 不含往届离校待考于本年度毕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毕业生生源情况分析

(一) 毕业生人数统计

2008年福建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人数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9.1%。在本科专业中,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所占的比重最大, 为13.79%;而环境工程与城市规划两个专业比例最小, 都为1.99%。在专科专业中, 除软件学院外,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所占比例较大, 为7.18%;数控技术专业所占比例较小, 为2.53%。另外, 作为一所工科院校, 福建工程学院女生较少, 占毕业生人数的24%。作为就业的弱势群体, 工科女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学校的重视。

(二) 各学历层次生源地区分布情况

2008届毕业生中, 福建省内生源占82.3%, 省外生源占17.7%。在省内生源中, 泉州地区生源相对较多, 占17.8%, 其次为福州地区生源, 占17.4%;厦门地区生源相对较少, 仅占2.9%。

二、用人单位需求情况分析

(一) 接待用人单位的总体情况

2008年福建工程学院在各校区共组织了四场大型供需见面会, 有378家单位参会, 提供了5274个就业岗位。另有327家用人单位通过来电来函等方式发布招聘信息, 提供了3389个就业岗位。其中136家用单位在福建工程学院举办了小型专场招聘会。

(二) 毕业生需求情况

2008年来福建工程学院招聘的用人单位对本科生的需求量高于专科生, 占总体需求的67%。在本科专业中, 土木工程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占总需求量的9.09%;在专科专业中,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占总需求量的15.34%。

(三) 供需比情况

社会对福建工程学院毕业生的整体需求形势良好, 总体供需比达到1.52, 其中专科生的供需比高于本科生。在本科专业中, 毕业生的供需比较高的几个专业分别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而给排水工程、工业工程等专业的供需比相对较低。

三、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

(一) 毕业生就业形式分布情况

2008年福建工程学院2827个已就业的毕业生中, 与用人单位正式签约的2152个, 签约率为76.1%, 其中本科生签约率为85%, 专科生为63.7%。以接收函方式就业460人, 占16.3%;升学192人, 占6.8%;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建设21人, 占0.7%。

(二) 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分布情况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别的分布情况来看, 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占69.8%, 这与近年来福建省非公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急需大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经济形势有关。

(三) 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分布情况

福建工程学院2008届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仍然集中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福州及厦漳泉地区仍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其中留在福州工作的占绝大多数 (64%) , 流向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毕业生比例较小, 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地区接收外省大中专毕业生有一定限制条件,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福建工程学院对这些地区的就业市场开拓力度不够。省内生源流向福州、厦门等省内地区工作的比例高于省外生源, 省内生源流向外省工作的比例低于省外生源。省内生源中, 福厦泉漳等地生源毕业生大部分选择回生源所在地工作;省内其他生源地毕业生回生源地工作的较少, 大都选择留在福、厦、漳、泉等地工作。

(四) 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情况

2008年福建工程学院有367名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2.67%。其中到中小企业就业的人数占基层就业总人数的87.7%, 是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渠道。另外, 文管类毕业生服务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的比例大大高于理工类, 达到11.3%。

2008年共有21名毕业生服务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 占基层就业总人数的5.72%。其中,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计划的共有14人, 占该项目的66.67%;参加“福建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和“福建省三支一扶”计划的分别有3人, 各占该项目的14.29%;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有1人, 占该项目的4.76%。

(五) 毕业生升学情况分析

2006年本科生考研报考率为15.28%, 2007下降为10.99%, 而2008年仅为9%。福建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报考率逐年下降, 一方面可能是和办学指导思想有关, 大部分毕业生将自身定位于应用型人才, 因此对考研的需求相对较小;另一方面也和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关, 大部分毕业生在面对升学与就业的选择时, 都选择了先就业获得一个工作岗位, 以后有机会再进一步升造。2008年本科生考研的考取率较往年有了提高, 在报考的154名毕业生中, 有48名考上研究生, 考取率为31.17%。

近年来, 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 使越来越多的专科毕业生选择了“专升本”来提升自己的学历。福建工程学院2008年专科毕业生中有272人报考“专升本”, 最终考取了144人, 考取率为52.94%, 较2006年37.36%和2007年49.37%的考取率, 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毕业生就业率分析

福建工程学院2008届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7.62%, 其中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6.4%, 专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9.3%。而男生的就业率略低于女生。造成这一现象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校加强了对就业弱势群体的援助, 针对工科女生“就业难”开展了有针对性就业指导活动以提高工科女生的就业主动性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面对当前女生“就业难”的问题, 女生更加积极地调整就业心态, 主动与有意向的用人单签约, 办理就业审批手续。

从2008年4月至7月全校及各系的签约进度情况看, 大部分毕业生在4月份处于观望时期, 从5月份开始逐渐进入签约状态, 签约的高峰期在6月份。本科生的违约率高于专科生, 达到了2.16%, 专科生违约率仅为0.76%。这可能是由于目前人才市场对学历的需求逐渐提高, 用人单位对本科的需求量高于专科生, 专科生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对自身的定位更加明确。

五、结束语

通过对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得出结果:2008年, 福建工程学院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良好, 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 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在前列的高校相比, 福建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仍存在不足之处,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都积极投入, 协同作战。面对就业市场激烈竞争的态势, 我们应该站在对国家、社会、学生负责任的历史高度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要继续加强关于就业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调整提供科学决策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5.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十五

1.2013.04.21~2013.05.10 ①制订2014届毕业论文工作方案; ②遴选各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③向各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征集毕业论文选题。2.2013.05.11~2013.06.14 ①安排各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讲座;

②安排各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

③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并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3.2013.06.15~2013.08.31 ①完成毕业论文撰写所需资料的初步收集工作; ②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4.2013.09.01~2014.02.28 ①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

②学生填写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手册(进展情况记录、工作总结); ③安排毕业论文工作中期检查(2013.12)。5.2014.03.01~2014.03.28 ①学生毕业论文定稿并提交;学生提交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手册; ②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进行形式审查、论文评价和评分、签名; ③发放《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手册》及毕业论文封面。6.2014.03.29~2014.04.04

评阅教师对毕业论文进行论文评价和评分、签名。7.2014.04.05~2014.04.11 ①经管系对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资格进行审查;

②经管系向各答辩小组下达具有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学生名单; ③毕业论文答辩前准备工作。

16.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十六

尊敬的师兄师姐:你们好!我是2011级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现在我们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一项关于我院2010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调查希望从你们这里得到有关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的信息,请你们协助我做好这个课题,这将为我以后的工作能力,工作技能提出要求,更能起到完善自身改善自我的作用,请你们客观真实的回答本次调查。下面问题请选择符合你们情况的选项,谢谢!

1.您认为当今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形势如何?

A形势乐观B一般C形势严峻D不太清楚

2.请问您现在就职的企业是什么类型的?

A国企B外企C中小企业D私人企业E事业单位

3.请问您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否与所学的专业对口?

A是B不是

4.您现在所从事的是哪一方面的营销?

A房产销售B汽车销售C保险销售D快速消费品销售E其他()

5.请问您考取了哪些证件?

A营销助理资格证B英语B级或B级以上C计算机一级或一级以上

D初级营销师证E其他()

6.请问您认为用人单位更看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是?

A组织协调能力B文凭C公关能力D对市场的敏锐度E社会经验与人脉关系

7.您认为上课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密切吗?

A十分密切B比较密切C一般D不太密切E很不密切

8.你认为在校期间我们应该着重培养自己哪方面的能力?

A专业知识B社交能力C沟通能力D实践能力E创新能力F组织与协调能力

9.一下各方面能力能有助于个人在工作中取得好的表现有哪些?

A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B专业知识C心理素质

D身体素质E沟通能力F团结协作能力J时间与操作能力

10.请问您目前所从事的岗位工作,以下哪些素质是最重要的三个?

A工作经验B专业技能C职业道德D职业心理E职业交往能力

F职业礼仪J创新能力

11.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您对就业前景的信心如何?

A极度有信心B很有信心C一般D没有信心

12.请问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

A通过互联网B通过报纸、杂志C熟人介绍D通过招聘会

E学校推荐F其他()

13.您现在的工作地点是?

A南宁B家乡C广西其他市D外省

14.您对现在的工作是否满意

17.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十七

关键词:就业困难大学生,成因分析,帮扶对策

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党和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帮扶就业困难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不仅对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对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要做好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 必须明确需要帮扶的对象, 具体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 了解困难学生的特点。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发挥帮扶的效果。为此, 我们开展了浙江省2014届就业困难大学生状况调研分析, 具体调查和分析了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基本状况、就业困难成因, 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次调研结果可以为高校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 全面提高高校就业指导与帮扶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依据;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就业困难大学生扶持政策、深入推进就业关怀计划提供依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对2014届毕业生进行调查, 同时对浙江省部分高校就业部门的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召开了多次调研座谈会。

(二) 调查对象

主要针对6月底前未落实就业单位且就业有困难的浙江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

(三) 样本构成

本次调查有效总样本为3358人。其中男生1536名, 占45.74%, 女生1822名, 占54.3%;本科1874名, 占54.9%, 高职 (专科) 1484名, 占44.2%;在所有样本中, 来自农村的学生2185名, 占65.1%, 来自城镇的学生1173名, 占34.9%;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11名, 占36.1%, 而其中来自农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88名, 占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高达81.6%。样本覆盖了浙江省90%以上的高校, 其中本科院校53所, 高职高专院校40所。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直以来, 人们在对就业困难毕业生成因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把就业困难简单地等同于家庭经济困难;还有一种倾向是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就业期望值太高、就业定位不准的结果。毫无疑问, 家庭经济困难或者就业期望值过高, 确实会给就业带来困难, 但就整个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而言, 产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换句话说, 产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非只有家庭经济困难或者就业期望值过高这两种, 甚至这两种原因并非是产生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最主要因素。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 虽然有36.1%的就业困难大学生来自经济困难家庭, 但真正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就业困难的只有366人, 仅占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10.9%。在就业期望值方面, 大多数就业困难学生的期望值并不高。比如, 49.2%的学生入职初期的期望月薪是在2001-3000元之间, 37.8%的学生在3001-5000元之间, 在2000元以下和8000元以上的学生分别为2.8%和3.8%, 这与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对2013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毕业一年后调查的实际月收入基本相符。那么, 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一) 专业能力缺乏是形成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

调查发现, 51.5%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专业能力缺乏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 排在所有因素的第一位。导致专业能力缺乏既有学生自身因素, 也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因。从自身因素来讲, 主要是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缺少社会实践和学习欠努力等三个方面。其中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的比例高达74.1%, 而缺少社会实践和学习欠努力分别为和64.6%、36.4%;从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因素来讲, 主要是学校提供的实践锻炼机会太少、专业学科在同类学校中缺乏优势以及学校所教专业知识与社会脱节等三个方面。其中缺少实践锻炼机会的比例高达61.4%, 其次是专业学科在同类学校中缺乏优势以及学校所教专业知识与社会脱节, 分别为45.6%和33.2%。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以及缺少实践锻炼机会是导致就业困难学生专业能力缺乏的真正原因。

(二) 各种就业歧视是就业困难学生的最大“屏障”

虽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现实中仍然普遍存在着用人单位预先设定的条件与工作属性没有实质联系的现象。这些现象, 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从而导致群体就业不公、性别就业不公和城乡地域就业不公等。【1】在被调查的3358名就业困难毕业生中, 30.9%的学生认为, 他们的就业困难是各种就业政策限制和各种就业歧视以及不公平竞争导致的。目前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所遇到的就业歧视主要有: 学历层次歧视;身高相貌歧视;工作经验歧视;城乡地域歧视;性别年龄歧视;生理健康歧视等。其中本科生受工作经验的歧视 (不招应届生) 最为明显, 占被歧视人数 (本科) 56.7%, 缺乏工作经验成为本科就业困难学生的软肋;而高职 (专科) 生受学历层次的歧视最为严重, 占被歧视人数 (高职) 58.4%。另外, 性别歧视较多的反映在女生上, 占22.9%的女生受到性别歧视;对于城乡地域歧视则主要反映在农村籍学生上, 占31.8%的农村籍学生受到户籍歧视。总之, 各种就业歧视的存在, 已经成为就业困难学生实现公平、顺利就业所面临的最大“屏障”, 而且容易给被歧视者造成心理创伤, 使就业困难学生雪上加霜。

(三) 多重困难交错是就业困难学生的主要特点

长期以来, 各级政府和各高校始终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正如前文所述, 虽然有36.1%的就业困难大学生来自经济困难家庭, 但真正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就业困难的只有366人, 只占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10.9%。这充分说明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专项求职补贴等各类经济资助的政策卓有成效, 经济因素已经不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最主要原因, 而更多的是因为受家庭经济困难的影响, 导致他们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产生了自卑情绪, 从而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求职困扰的366名同学中, 162人觉得影响最大的是心理压力, 占44.3%;157人认为是影响社会活动能力, 占42.9%。由此可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求职中的困难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 而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引起的一系列相互交叉的其它问题。诸如心理、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单一困难的学生帮扶比较容易, 而对有交叉困难学生的帮扶会给就业工作增加更多的挑战。

(四) 求职努力不够是形成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

求职努力状况是指求职过程中精力和物力的投入程度, 包括求职次数和求职花费以及为求职所做的准备。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求职成功率的高低与毕业生求职意愿的强烈与否有关, 与就业的思想、心理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是否充分有关。大学生就业除了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就业目标之外, 还须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就业准备工作, 并付诸积极的行动。相对于能够顺利就业的大学生, 就业困难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身努力程度不足、准备不充分的现象。【2】本次调查发现有12%的学生临近毕业时还没有投过简历, 34.1%的学生投过的简历数量在1-5份之间。在求职花费方面, 22%的同学临近毕业时还没有为求职花费, 24%的同学的求职花费在100-300元之间, 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求职花费在300元以下。虽然求职花费与求职成功率不一定成正比, 我们也不鼓励在求职中盲目花费。但求职过程中必要的花费还是不能少的, 如简历制作、求职路费等。没有投过简历、或者投得很少;没有花费、或者花费很少, 这些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求职不够努力。学生求职意愿不够强烈, 心理准备不够充分, 主动性不够也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一个方面。

三、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的对策建议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 既有学生自身努力的问题, 也有学校培养方面的问题, 还有人才市场不健全等社会方面的原因, 而且对于就业困难学生来讲往往具有多重困难交错的特征。因此, 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方法、一个措施, 而要通过学校、社会和个人多管齐下, 标本兼治, 才有助于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一) 以提升专业能力为核心, 提高就业困难学生的综合实力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实质上是大学毕业生社会职业地位的获得问题。在以市场选择为主的现代职场, 已开始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 大学毕业生获得职业地位的主要方式是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在双向选择过程中, 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是大学生本人的素质和能力。所以, 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立身之本。如果大学生缺少这一支点, 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因此,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专业的吸引力, 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 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

1.提高专业吸引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动力, 缺乏兴趣就缺少了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述调查表明, 不喜欢所学专业是导致专业能力缺乏的最主要原因。因此, 要在提高专业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首先,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仍是今后高校需要努力探索的重要任务。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 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授课技巧和水平。通过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寻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流、台上与台下互动的有效途径, 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其次, 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专业点布局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 引导高校加强专业建设, 调整或取消不合理的专业设置,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办出专业特色;第三, 高校要把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与挖掘学生潜能结合起来, 要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 帮助学生发现还没有发现的潜能;第四, 要给学生更多的转专业学习的机会。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如果实在不适合原专业继续学习, 要允许其转专业, 使学生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起来, 使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2.增加实践机会, 强化实践育人

缺乏实践经验是就业困难学生的软肋, 本科生在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由于缺乏实践经验, 许多学生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转化不出来, 不能变成工作岗位所需的实际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用人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偏好有实践经验的员工是无可厚非的, 关键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适应这种偏好。一是要把实践育人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把实践学分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二是要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 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 感受企业文化、理解企业理念, 提升职业技能, 能够在毕业后较快胜任岗位工作。

3.设立就业能力提升专项资金

政府要设立就业困难学生能力提升培训、实习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就业困难学生在毕业前到毕业一年内的就业能力提升的各种培训和实习见习。

(二) 完善就业政策为保障, 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人们进入社会获得经济地位的途径。就业岗位是一种社会资源, 对这种社会资源能否进行合理分配, 关键取决于政府就业公共政策是否完善。有学者指出, 以与具体工作毫无关系的苛刻条件限制而导致的就业不公平现象的存在, 将使就业困难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因此, 尽快移除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屏障” , 坚持公平正义, 促进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具体来讲, 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专项立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法律是规范行为、保护公平就业的重要依据。因此, 要消除就业歧视现象, 必须要以专项立法为保障, 政府要尽快出台针对就业歧视的专项法规, 营造大学生公平就业的法律氛围。

2.营造社会环境

政府要采用宣传和鼓励等方式, 引导用人单位坚持社会正义, 建立正确的人才观, 加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对企业实行补贴和减税等手段, 鼓励他们雇用残疾毕业生、女大学生、贫困毕业生等社会弱势群体。如对招用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达到规定比例的企业, 政府在工资方面给予适当补贴, 在税收方面给予适当减免, 以减轻企业负担。 政府要对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招录原则的用人单位, 给予奖励和表彰, 对违反公平正义的用人单位要根据法律规范, 并给予相应惩罚。

3.搭建互动平台

政府要发挥自己去桥梁作用, 运用多种方式,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使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匹配, 力争形成政府宏观规划、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 其他社会机构协力相助的“共治”局面。

(三) 优化就业指导为抓手, 构建“三助结合”的帮扶体系

外因要靠内因起作用, 就业困难学生能否由“困难”转变为“不困难”, 关键要看他们是否具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就业困难学生普遍存在个体努力不足的现状, 以及就业困难学生往往是多重困难交错的特点, 帮扶工作必须以变应变, 强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实现从单一的经济资助到“助资、助志、助知”相结合的综合帮扶转变。通过“三助结合”的综合帮扶, 全面提升就业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促使就业困难学生真正做好知识、能力、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准备。

1.“助资”, 以扶贫为基础, 加大贫困大学生的物质扶助

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不是就业困难的最主要原因, 但毕竟整个就业困难群体中占36.1%毕业生来自经济困难家庭。因此, 物质扶助是必不可少的, 这也是教育引导的前提和基础。除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奖、贷、助、减、补、扶”六位一体的助学体系以外, 要创造条件, 设立就业困难学生专项资金, 用于就业困难就业能力提升的有关培训、寻找工作的各项费用补助。此外, 要积极寻求社会多方面的支持, 通过提供实习 (或兼职) 岗位等形式, 使就业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的同时, 提高就业能力。

2.“助志”, 以扶志为先导, 坚持扶困先扶志的理念

一方面要强化价值观引导, 引导学生坚持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实现两者的利益最大化。“职业价值观引导的总体原则是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实现两者的利益最大化。”【4】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和指导就业困难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困难, 端正心态, 树立自信和勇气, 积极进取, 化被动为主动。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 “要给予更多的鼓励, 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己, 消除自卑心理, 大胆地适应职场竞争环境, 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才学和技能。”【5】

3.“助知”, 以自立为目标, 提升受助者的素质和能力

对于就业困难学生, 最终摆脱困境还要靠自身的努力, 外力的帮扶在于增强其改变弱势地位的能力。俗语云, “惟自助者天助之”, 完全依赖外部支持, 是无法彻底改变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弱势地位的。因此, 必须调动就业困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自身的潜能, 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 使其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惟有受助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才能克服困难, 真正走向自立、自尊、自强。【6】

总之, 帮扶就业困难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是教育领域重大的民生工程, 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 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根据就业困难对象的具体情况, 不断创新和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措施, 努力提高帮扶工作的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源源, 刘善槐.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 2011 (9) :51-55.

[2]李红霞等.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特征、成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2 (5) :60-65.

[3]肖微, 方堃.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视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务优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08 (7) :51-54.

[4]陈智旭.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 2013 (1) :208-209.

[5]米学芹, 夏林童, 刘家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5) :45-46.

上一篇:教师教学实习心得下一篇:商家服务规范【淘宝】售前服务专员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