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联体发展计划

2024-07-24

医院医联体发展计划(8篇)

1.医院医联体发展计划 篇一

医疗服务联合体半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自x年x月x日联合体工作正式启动,xxx医院第一批专家xxx正式入驻我院。x月x日市xxx第二批专家xxx入驻我院,为期半年,承担我院工作日的门诊工作、病区查房、会诊等工作,参与住院的脑梗死、眩晕综合症以及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诊疗方案的指导,同时对我院临床医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诊治以及头颅ct等影响学读片等。

(二)依托xxx医院神经内科的先进技术,我院脑病科于正式成立,设立脑病病区和脑病门诊,是医院的重点发展学科。

(三)医院在引进人才的同时,选派科室业务骨干赴xxx医院神经内科进行系统性培训,现在我院脑病科除能开展神经内科常见病外,还能开展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脑出血的微创血肿清除术,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突显中医特色优势,全方位开展脑病治疗。

二、宣传工作

我院在xxx电视台、xxx报等媒体和医院大厅展板上做了大量的宣传,大大的提升了群众及病患对医疗联合体这一新的医疗政策的知晓率,同时也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了我院的脑血管病(脑病)的专科特色优势,使得咨询和就诊患者络绎不绝。

三、下一步工作

(一)继续派出专业技术骨干赴市中心医院学习进修;

(二)进一步与上级医院建立完善的双向转诊、会诊查房机制。xxx医院

x年x月x日篇二:医疗联合体2014年工作总结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医疗联合体工作总结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经过5个多月的筹备,于2014年10月30日在省卫计委领导的见证下正式成立了。医疗联合体的成立对于我院对口支援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探索对口支援新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下面将医联体近期工作做一总结:

一、组织策划

二、调研分析

在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与支持下,2014 年6月我院开始牵头组建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院领导亲自带队前往方山县、和顺县和岚县等中医院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与当地政府和县级中医院协商、沟通,共同分析当地县级中医院的资源需求及发展前景,经过5个月紧锣密鼓的工作,最终确定了方山县中医院、繁峙县中医院、和顺县中医院、壶关县中医院、岚县中医院、平定县中医院、平鲁区中医院、太谷县中医院等8家县级中医院作为合作单位与我们一起组建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结合和顺县中医院的实际情况,8月份与和顺县卫生局达成了托管意向。

三、具体实施

在确立了以我院为核心医院,8家县级中医院为合作医院后,于9月27日召开了第一次医疗联合体预备会议,通过征求意见,充分讨论后,本着“强化职责、落实功能、统筹协调、服务优先”的基本原则,以管理为纽带,以技术输入、人才培养、专科建设等方面为切入点,制定了《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实施方案(草案)》,起草了《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合作协议书》。为了使医疗联合体的工作形成完整体系,督导医联体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于10月29日召开了理事会会议,进行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理事会的提议,并通过了以李廷荃院长为理事长、各合作医院的院长为副理事长,各合作医院的分管副院长为常务理事,各合作医院的医务科主任或院办主任为理事的理事会,同时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会议,明确了理事会的职责,通过了《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实施方案(试行)》,拟定了3年工作规划等具体工作事宜。

四、挂牌走访

自10月30日医联体成立后,院领导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对8家联合体合作单位进行逐一挂牌,在进行正式挂牌的同时,院领导再次与合作单位就院内中医特色文化建设、远程平台搭建、人才交互流动等深入剖析,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实施寻找着力点;同时,与挂牌工作同样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业务指导,与挂牌同行的还有我院各重点专科的科主任,每到一家又根据各合作单位不同科室重点我们选派不同的科主任和业务骨干进行义诊宣传、查房带教、病历指导等工作,总之要根据合作单位不同的情况寻求一个支点,以点带面的将支援工作逐步铺开,将工作落到实处,使合作单位真正得到实惠。

挂牌仪式从2014年11月15日的和顺县中医院开始,我们于10月21日即已和顺中医院成功托管,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并调研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条件差即人、财、物的短缺,而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人才的问题除了靠当地政府支持外,我院对口派驻多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副高职称医师等进行支援帮扶,缓解人才救急的问题,除此之外,自我院周围血管病科赵学义主任和肛肠科主任苏云主任上任管理后,门诊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幅,医院收入由10月份的27万元,11月份增长到47万元,12月份增长到60万元。到2014年12月12日,紧紧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紧锣密鼓的对8家医联体进行了走访再调研,圆满为2014医联体建设工作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我们坚信: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在山西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项目合作、技术帮扶、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

交流、科研开发等为纽带,通过医疗合作,积极探索形成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分工协作的医疗联合体运行模式,秉持责任重于泰山的服务理念,扎实推进医联体的建设与发展,将工作落实到实处,不走形式不走样,为推进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5年1月22日篇三:都昌县中医院医疗体工作总结

都昌县中医院医疗联合体工作总结

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构建科学合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我县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院根据都昌县卫生局《都昌县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方案》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现将医联体本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订了《都昌县中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工作实施方案》;

二、成立了医联体工作小组;

三、走访医联体内所有医院,与之签订了医联体协作合同书;

四、制订了区域协作成员培训计划,并于2013年9月26日及10月25日进行了二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及推广学习班,邀请区域内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所相关人员参加;

五、10月份先后8次派出医疗专家组到土塘、三叉港、周溪、大沙、大树、阳峰、西源、和合等医联体内乡镇卫生院进行义诊,义诊人次多达200人次;

六、10月邀请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专家到我院坐诊;

七、11月派遣血液净化工作人员到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学习血液透析工作;

八、免费接收和合、大沙及西源等卫生院进修外科及骨伤,三叉港中心卫生院进修血透;

九、与区域内医院实行多例双向转诊, 自签约启动以来,截止到12月31日,我院上转患者61人,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下转我院13人;我院接收区域内卫生院59人,下转乡镇卫生院16人;

十、每月定期安排临床科室人员参加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组织的培训学习班;

工作正在按照《都昌县中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工作实施方案》稳步进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派往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的坐诊专家基本信息应提前至少一周告知,方便医联体成员单位提前宣传,更好地组织病源,提高专家坐诊效率;

二、医联体各成员单位提出个性化派诊需求,应根据各成员单位坐诊需要因地制宜地派诊专家,以此来提高专家利用效率;

三、延长专家坐诊时间,让更多有医疗需求的患者享受到医联体的优质医疗服务;

四、开展多种专家交流形式,不局限于单向派诊专家,可采取双向或多向互动交流方式;

五、应由专家之间进行对接沟通,确定坐诊专业和时间,有益于提高专家出诊效率。

下一步打算:

一、通过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重点专科建设;

二、为区域内乡镇卫生院继续免费提供进修;

三、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对区域内乡镇卫生院及卫生室中医药建设进行指导;

四、继续邀请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专家到我院坐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上一级专家的诊疗,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协调性、连贯性、整体性;

五、继续做好双向转诊工作,方便群众就医,建立转诊、会诊的“绿色通道”;

都昌县中医院 2014年1月10日篇四:湟中县医联体工作进展情况

湟中县医联体工作进展情况

自2013年我县组建并实施了医疗服务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医疗联在推进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探索运行新机制,建立了“四统一”的运行管理机制。

1、统一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通过理事会的统一协调,统筹规划医联体内各理事单位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分工,各医联体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合理支出医疗费用的意见》、《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宁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积极实行分级负责、双向转诊,形成了急重症病人在县级核心医院住院、慢性病人和恢复期病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维持治疗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医联体内急救转诊流程,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核心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的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对转诊患者实施优先诊疗。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后,患者住院流向逐步趋于合理,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的。

2、统一资源配置,建立了卫生人员双向流动机制。以柔性流动为特点实施人员整合,县级医院(核心医院)组织专家团队到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基层人员到核心医院信息培训,联合体内各机构实行人才柔性流动,人员工作地点实施统一调配,新进人员在联合体内统筹轮换培养。为了强化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核心医院按计划的选派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帮扶工作,每个工作日有1名本领过硬的医生在岗。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到县级核心医院进修、学习和培训。由各医联体制定和完

善了医师多点执业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医师可在各医联体所属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诊疗服务,通过轮换、互换等方式开展医师多点执业,以减轻核心医院的工作压力。截止目前,各医联体已下派28名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14所乡镇卫生院选派了30名医务人员到核心医院培训学习。

3、统一业务管理,建立了医护质量管理体系。县级核心医院每季度组织人员对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督导考评中围绕医护质量、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考核、反复指导,提高了全县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同时,实行了各医联体内同级机构间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确保卫生院医护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4、统一信息平台,建立了医疗机构间医疗信息的共享。依托全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了在医联体his系统与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对接,目前正在安装试运行远程会诊系统,调试运行后可实现医联体内的所有医疗机构医疗信息能够互通。

二、调动各方积极性,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1、强化核心医院的龙头作用,建立稳定的协作机制。各“医联体”内所属医疗机构与核心医院通过签订长期协作协议,落实了首诊在基层、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格局,建立了核心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的有效机制,实现了“医联体”内核心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纵向流动和业务分工协作,进一步减轻了核心医院门诊压力,发挥了核心医院的功能。

2、突出专业特色,建立技术帮扶机制。为发挥核心医院的专业特色和管理优势,核心医院定期组织专家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做到了管理、技术下沉基层。技术指导突出了

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与医疗诊治的结合,做到关口前移。结合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医疗诊治中发现的重点传染病、慢性病、多发病进行有重点的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公共卫生档案管理筛查疾病人群,将医疗诊治与公共卫生服务紧密结合,突出公共卫生的预防作用,实行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疾病治疗成本,减轻群众负担。

3、发挥核心医院技术,加大适宜人才培养力度。医联体内各理事会建立了结对带教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到核心医院轮修,核心医院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与所属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间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带教,先后有32名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到核心医院进修学习,并与核心医院主治实行了结对带教,帮助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核心医院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帮助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业务、新方法和新技术引进,努力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能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医护人员。

三、医联体实施的取得的成效

1、通过实施医联体的服务模式,使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有效治疗;疑难病症及时转诊,得到专科医生诊治,这对引导居民基层首诊、逐步改变其小病直接到大医院找专家的就医观念和习惯,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实行分级诊疗后乡镇卫生院向县级医院转诊的病人有1409人次,县级医院下转病人13人,住院人数为20672人次,其中县外住院患者6047人次,占到总住院患者的29.25%,县级医院住院患者8479人次,占到总住院患者的41.02%,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6146人次,占到总住院患者的29.73%,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逐步形成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格局。

2、实施医联体服务模式,促进了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把医院优秀的医务人员下派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开展门诊、手术、查房、讲座以及其他技术交流,一方面直接处理疑难杂症,解决病人痛苦,一方面现场施教,提高了医护人员水平,实现了人员、业务、病人、管理的四方面互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选派到核心医院进行培训,县级医院变成了培养优秀基层医生的“孵化器”。

总之,在严格落实省、市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政策的同时,我县依托国家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联系点工作,逐步向紧密型医联体发展,真抓实干,推动医联体内机构间人、财、物的统一管理,调动成员单位的积极性,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医联体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最终实现有序的就医格局。篇五:2014年医院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思路 2014年医院工作总结及2015年医院工作思路 在2014年,我院在县委县政府、县卫生局的关心支持及正确领导

下,紧紧围绕卫生系统工作中心,积极履行公立医院的社会职能,坚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资源人才两下沉、服务质量效率双提升”重要决策,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医院制定的五年规划,将以“二甲”医院建设为目标,围绕“二甲”标准,较好地完成了初阶段的工作任务,现将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一)注重班子团结,加强班子成员间沟通协调。职能中层加强效能为主,以提高执行力。

(二)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干部队伍建设,推进我院科学发展,今年三月份医院合理调整了部分中层干部岗位。进一步完善了绩效改革分配方案,提高了全院职工的平均绩效水平,并在奖金分配上尽量向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倾斜,稳定医务人员队伍、提高工作积极性。

(三)为了使院科两级目标管理考核更科学,医院修订了各科室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医院管理上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追究到位。

二、总院专家派驻,提供优质医疗

(一)总院专家派驻情况

托管一年来,总院长期派驻到我院的管理人员兼技术人员有3位,分别为院长、副院长、财务总监;长期派驻的技术人员有8位,分别为

外科1位,神经外科1位,神经内科2位,呼吸内科1位,妇产科1位,麻醉科1位,放射科1位;短期派驻的医务人员共66位,分别每周定期来我院轮流坐诊,涉及到的专科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骨科、妇产科、皮肤科、中医科、临床心理科、五官科。

(二)百姓享受优质资源

当地百姓非常欢迎上级专家的到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病人不仅来自本地区,还有许多周边的群众前来我院就诊。

三、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医疗安全形势好转

(一)业务指标变化明显

1.门诊人次。2014年1-10月门急诊人次达 人,较去年同期增加 人,增长率 %。2.床位使用率。2014年1-10月出院人次 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 人次,增长率 %。2014年1-10月实际占用床日 床日,较去年同期增加 床日,增加比率 %;床位使用率 %,较去年同期上升 %。3.手术。2014年1-10月手术人次 人次,较前同期增加 人次,其中大手术明显增加。4.ct、dr、肺功能、血气分析仪、呼吸机、麻醉机、腹腔镜、体外碎石仪等一批新设备投入使用,使诊断技术水平与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2014年初新购臵的奥林巴斯v-260胃肠镜投入使用,开展了胃、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摘除术、胃肠扁平病灶粘膜下注射后摘除术、胃、肠粘膜巨大创面或出血的内镜下钛夹治疗术等新技术新项目。5.设立体检中心。在急诊四楼布臵改造后设立体检中心,并加强体检工作质量。已为2545位企业退休职工及当地村、镇干部进行了体检,获得好评。6.业务收入增加与结构优化。随着门诊病人与出院病人的明显增

加,医疗业务收入明显提升,部分缓解了医院持续发展所需投入及职工绩效增长的需要与医疗业务收入不足的矛盾。今年1-10月医疗业务收入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药品比例 %,较去年同期下降 %。现正在对材料及非基本药物的使用的比例进行研究调整,使我院结构进一步优化。7.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探索实行精细化管理,实行科室全成本核算,三公经费同比下降 %。

(二)医疗安全形势好转

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命线。医院托管后面对严峻的医疗安全形势,分别召开院、科两级医疗安全分析讨论会,对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深度剖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使职工安全医疗意识、服务意识、业务学习意识加强,医疗安全状况改善;托管前一年共发生医疗纠纷 起,理赔 元,托管后1年共发生医疗纠纷 起,理赔 元,医疗纠纷发生率下降 %。使医疗纠纷高发情况得到扼制,安全医疗形势初步扭转,职工信心增强,在当地群众中口碑逐步好转。

四、规范管理,加强学科建设

(一)内部管理 1.加强院班子及中层管理团队建设。注重班子团结,加强班子成员间沟通协调,分工不分家,一年来我院班子团结协作,形成合力,目标一致,全力做好医院各项工作。职能中层加强效能为主,以提高执行力,临床科室,加强学科带头人为主,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扩大业务范围,以提升业务能力。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干部队伍建设,推进我院科学规范管理,今年三月份医院合理调整了部分中层干部岗位,并合理分流按排人员至合适岗位。2.改革绩效方案。改革绩效分配方案,提高了全院职工的平均绩效水平,并在分配上加大改革力度,绩效水平向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明显倾

斜,扭转了行政后勤奖励性绩效高于临床的弊端,提高了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初步稳定了医务人员队伍。3.抓管理队伍及全院职工的培训与培养。重点对中层及班组长进行了培训,如 院长数次在班子及中层干部会议上进行指导,还邀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谭家驹教授的讲授《科主任管理》等。除对院班子及中层进行培训外,还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医患沟通、服务意识、忧患意识等方面的培训,如邀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王岳教授讲授《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院长在全院职工大会上作了《挑战与机遇》的报告,剖析了我院存在的问题、困难与机遇,并提出了医院发展的梦想,引起全院职工的共鸣。使我院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全院凝聚力有所增强。4.严抓医疗与护理质量。医务部每周都会对住院和门诊病历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科室,每月会归纳分类形成整改文件下发各有关科室,限期整改。每季组织医疗安全、医疗质量进行深度剖析会,总结经验教训,对本季度的病历质量做全面的检查分析,达不到要求的病历进行严厉的处罚。护理部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强化护理安全教育,把安全护理作为护士例会常规主题之一,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监督检查记录。

5.注重增收节支,探索精细化管理,节约成本,增加效益。除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引进设备外,新设体检中心,通过新技术应用培训、医药结构比例调整等多重措施发挥设备效益;通过网上采购、院内招标等多种形式节约总务采购成本,并进一步规范了一次性耗材使用与管理。全院各科进行了初步的全成本核算,探索精细化管理,节约成本。(二)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大力加强学科建设,重点培育普通外科、消化内科、骨科、妇产科及肿瘤内科5个精品专科。今年上半年申报县级

课题 项,市科技局课题 项,市卫生局课题 项,到目前为止已立项的县级课题 项,市科技局课题 项,市卫生局课题 项。2.加强人才招引,构建学科团队。除常规招录急需的医技与护理人员外,重点也是最难招录的临床医生方面今年取得了一些突破,如赴安 招录了 名本科毕业生,加上本地招录的 名,共有 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签定了就业合同,为我院的发展及学科团队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储备。3.建立骨干人才培养基金,确立导师制培养。分别在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重症医学、肿瘤科等专科确定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 名,为之建立骨干人才培养基金,并按排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作为导师进行一对一带教培养。4.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充分发挥各位来院杭州专家的作用,除按排专家门诊外,并按排规范的三级查房带教、病例讨论、业务讲座、手术示教等。参与制定科室发展规划,尤其是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等。5.抓基础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培训。根据我院基础薄弱的状况,制定了全院业务讲座的内容,从基础开始并精选课程内容,并由专家授课组成授课教师队伍,先期对常规检验、ct、mri、肺功能、bnp、常规检验的临床判断进行讲解,充分认识检查检验的意义,讲座内容将系统性地逐步深入。

五、加强医联体建设和基础建设工作

(一)借助医联体建设东风,联合卫生院,形成合力。

(二)改善就医环境、改造不合理区域基础建设,改善病人就医环境。迁建病区一楼的发热门诊,将病区一楼装修改造为住院病房,拟设臵肿瘤病房。完成消毒供应室、胃肠镜室、检验科、体检中心、国医馆等改造项目。新设支气管镜室、完成急诊楼装修及妇产科门诊搬迁。住院部、门诊楼装修正在审批中。

2.医院医联体发展计划 篇二

自2013 年以来,北京地区构建了多个区域医联体[4]。这一合作模式有利于发挥市医院管理局所属三级甲等(以下简称“三甲”)医院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科研优势,提升区县级医院的管理、临床及科研水平。随着医联体建设的稳步发展,北京市区级中医院转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而医院人才发展的着眼点也随之转变。既往认为区县级医院人才培养主要注重临床业务水平的提高及全科人才队伍的建设[5],但要适应新形势下高速、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即便是区级中医院也迫切需要提高科研水平,因此,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临床型人才转为临床科研并重的复合型人才,而相关的人才培养作为区级中医院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提上日程。然而,传统医院对人才只关心招才引进,只注重于人才的使用,而甚少关心其培训和成长[6]。有的只引进不培训,或简单依靠培训,推着人才向前被动进步,这是既往区级中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误区。因此,成功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针离不开医院对于人才的主动培养,而良好的培养模式必须具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和相应的人才评价制度,才能支撑区级中医院在医联体建设形势下稳步而快速地发展。

作为支撑区级中医院长期发展重要群体之一的青年人才队伍,这一群体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年轻学习能力强、易于培养;第二,多数为研究生,并且已接受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及临床业务能力。因此,这一群体无疑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对象。然而,目前国内针对医联体模式下区级中医院尚缺乏一套统一、完善的多样化复合型青年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能力评价指标。而科学的评价指标具有良好的导向机制,能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优化。因此,运用有效的科学手段构建一套易于推广且适合区级中医院复合型人才的指标评价体系是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1 研究步骤与方法

本研究根据医联体模式内区级中医院人才建设需要,以医学复合型青年人才评价作为切入点,在文献和理论研究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医学复合型青年人才的特点及内涵,并结合中医人才的特殊性,通过小范围的专家访谈,筛选出涵盖了医学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各个不同维度的初始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Delphi)法选择熟悉中医院人才培养及考核的15 人组成专家组,进行2 轮问卷咨询,并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以及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产生医联体模式内区级中医院医学复合型青年人才评价核心指标及其权重,初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咨询专家的基本资料、各项指标赋分及专家协调程度采用Excel 2010 进行描述性统计;评价指标权重采用yaahp 6.0 软件以层次分析法计算,并对专家意见的一致性进行校检。

2 结果

2.1 咨询专家基本情况

共有来自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和东直门医院3 个医联体系统的3 所三甲中医院、3 所二级甲等中医院以及1 所中医药大学的15 名专家参与咨询。这些专家中,职称为正高级的8 人(53.3%),副高级的5人(33.3%),中级的2人(13.3%);文化程度为博士的5 人(33.3%),硕士3 人(20.0%),本科4 人(26.7%),专科3 人(20.0%);从业时间20年以上的10 人(66.7%),10~19 年4 人(26.7%),5~9年1 人(6.7%),从事工作(叠加)卫生行政管理13 人(86.7%),科研管理10 人(66.7%),临床医疗12 人(80.0%)。对评价指标了解程度的自我评价,60.0%的专家为非常熟悉,33.3%的专家为熟悉,6.7%的专家为一般。专家目前所在岗位:医院院长5人、人事处负责人3人、医院教育处负责人3人、医务处负责人1人、医院科室行政主任2 人、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人1 人,从事的工作均与医院管理、科研或临床相关,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2 专家积极系数

积极性系数可通过问卷回收率和提出建议的专家所占比率进行衡量,本研究2 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在2 轮咨询中提出建设性修订意见的专家比例分别为60.0%(9/15)和20.0%(3/15),专家除对修订的内容进行阐述外,还对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考核手段以及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就自己的观点给出详细的叙述,可见专家对本研究的积极性较高。

2.3 核心指标筛选

在专家访问和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医联体内区级中医院复合型青年人才应考核的要求,概括出包括三方面共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共计27个征询项,请专家依据其重要性在1~5间打分,非常重要为5分,不重要为1分;计算每项指标算数平均数,将均数<中位数的指标剔除;并根据专家提出的具体修订意见对指标进行适当增减、合并。第2轮咨询请专家根据修改后的指标再次进行打分,并进行协调程度的检测,而专家的协调程度体现在指标的变异系数,一般认为变异系数大于等于0.25,则专家们对该指标的分歧较大,协调程度差[7]。最终各项指标变异均小于0.25,提示专家协调程度良好,由此确定最终核心指标(二级指标经合并为5项)(表1)。

2.4 核心指标权重的赋值

在核心指标筛选的基础上,取专家第二轮对核心指标的赋分均数,采用T.L.Saatyl~9标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逐一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各矩阵一致性校检均小于0.1,表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将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连乘即得到三级指标的组合权重(表2)。

3 讨论

3.1 考核评价是促进医院人才建设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从医联体内区级中医院医学复合型青年人才的基本素质、临床业务、科研水平3 个方面入手,层层深入,对各级指标的评价进行量化并建立参数。从研究结果来看,作为区级中医院,良好承担临床工作仍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临床能力是考核评价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宏观层面考量复合型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而尽管在医联体模式下,科研仍作为临床的辅翼,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整体临床水平,因此,科研方面的指标所占的权重较低,但作为复合型人才评价指标仍是不可缺失的一块。以上的指标直观地体现了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能通过考评的形式将复合型人才建设的管理目标落实到每一名青年医务工作者上,进而促进人才的培养。

3.2 评价指标反映了对区级中医院人才的现实要求

一些国内的研究[8]认为,综合性医院人才应从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学术能力及教学水平4 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除教学水平以外,其余3 个方面均与本研究论点一致。但作为医联体内区级医疗机构,其承担的教学工作较少,且青年人才本身并不具备承担教学任务的硬性条件,因此,本研究仅选取基本素质、临床业务、科研水平作为青年复合型人才考核的重要指标。其中基本素质对于优秀的医学复合型人才是重点考核内容,从权重上分析与临床并重,而其中医德医风以及协作能力是重中之重,说明学会做事之前当学会“做人”。另外,在公立医院内,临床、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行依赖于整个医疗团队的协作,因此,人际方面的协调性相较于个人能力更为重要。这与国内学者[6]提出的关于医院优秀人才的概念一致,强调能够为组织和团队的成长发挥各自优势的人,就是医院需要的人才。并且在基本素质中增加了创新思维的考评,这也与既往的研究结果[8]相异,主要因为医联体的建立本身就是公立医院医改进程中的重要创新,为适应新形势下谋求医院发展,青年人才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新思维。

另一方面,中医院人才的要求相较于西医院有显著不同,除了对于中医临床技能力求熟练掌握外,对于西医临床能力与现代基本临床技能重视程度日益明显,尤其是作为青年医务工作者,更不能忽视西医临床技能的提高。因为在当今的医疗大环境下,尤其是公立性质中医院内,纯粹的中医青年医务人员难以立足,一是由于患者对于综合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二是随着分级转诊制度的实施,区级中医院对于一些中医有可能无法解决的疑难重症需要尽快转诊到上级医院,以免延误诊治。因此,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同步发展是目前及未来中医院发展的大趋势。而在基本临床技能中,医患沟通技巧权重远高于其他几项,体现了临床工作中医患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科研方面,对于复合型青年人才的要求自然不能与中年以上人才同日而语,尤其在区级中医院,因此在第一轮的专家咨询中删除了关于各级别课题参与数量的考核,但仍有部分专家提议将其作为青年人才评价的加分项目。

3.3 考核评价的方式有待建立及完善

尽管评价指标的构建具有科学性,但在考核过程中仍存在相关问题。例如,中医思维以及科研思维,难以用统一的、能被广泛接受的方式进行成果及水平考核,传统的中医思维考核方式以答卷或考官问答形式为主,对某书面病案进行辨证论治。专家针对这一点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中医思维的考核可通过考核评价对象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于患者以及疾病的望、闻、问、切技能,处方的理法,方药缜密性,传统中医对于该疾病病机认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根据疾病不同选择最优治疗方案进行全面评价;而对于科研思维的考核可定期以科研项目标书或任务计划书的撰写内容作为评判对象。但以上评价方式必须得到医院及整个医联体内上级依托医院的支持,并且需要通过考核评价试运行,从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并反馈,以进行及时修正,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本课题组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放在考核方式及措施的完善及试运行上。

3.4 合理的奖励制度是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的重要保障

在当下临床工作极为繁重的情况下,如何使培养或被考核对象认同和支持评价及考核方式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以往基层医院的各项人员考核中,被考核的医务工作者或多或少存在负面情绪,针对这一点,专家提出应通过提高奖励力度,而不能通过处罚手段来解决。为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医院应制定相应的科技奖励政策,如在对获得国家、部、市、区级项目的负责人应予以奖励,而一些医院为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大胆开展科研和技术攻关,对获得科研奖励者,除专项奖励外,医院再配套2~3 倍奖励[9]。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业务论文,费用报销不滞后[10];对于在临床考核中表现优异的人才也应给予丰厚的奖励,这样才能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为基层中医院留住优秀的青年人才。

4 结论与展望

未来医联体建设将会进一步覆盖全国各市区及郊区,使各级医疗机构更为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同时随着大型三甲中医院人才逐渐饱和,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将进入到区级或基层中医院,因此,中医院将面临人才培养模式及策略的调整和转变。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的联合应用,针对医联体内区级中医院医学复合型青年人才评价指标,对专家群体的意见进行科学统计,保证筛选出的指标及其权重的客观性,对实际开展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管理、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由于本研究未能进行更大范围的专家咨询,因此,在评价指标筛选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本研究所制订的指标体系,尚待实际测试应用,从而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期为医联体内中医院人才建设提供思路。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探究医联体内区级中医院医学复合型青年人才评价的要素。方法 :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根据咨询结果筛选评价核心指标,并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结果 :初步建立医联体内区级中医院复合型青年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素质、临床业务、科研水平在内的3项一级指标及5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以及各指标权重,3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基本素质0.444、临床业务0.444、科研水平0.112,其中权重最大的2项三级指标分别为医德医风和创新思维。结论 :基本素质、临床业务是区级中医院复合型青年人才的考核重点,科研水平仅作为辅翼,而其中医德医风以及协作能力是重中之重,说明个人修养相对于个人能力更是青年人才的重要衡量指标。本研究中所制订的指标体系,尚待实际测试应用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期为医联体内中医院人才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医联体,区级中医院,复合型青年人才,德尔菲法,评价

参考文献

[1]汪红兵,李彬,刘东国,等.基于京津冀一体化构想下的中医医疗联盟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4):23-24.

[2]田剑,牛雅萌,沈颖,等.医联体内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方法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0):70-72.

[3]郝义彬,魏海英,刘敏,等.跨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医疗联合体模式[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3):32-34.

[4]李江,张铁,肖诚,等.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在区域医联体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6):77-78.

[5]李江峰,田立启,修海清,等.医院战略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3):25-27.

[6]杨坤,肖华锋,刁天喜.关于研究型医院人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院,2015,19(4):63-65.

[7]袁青,黄淇敏.应用德尔菲法筛选医院中层管理人员评价指标的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7):9-12.

[8]张妍,刘萍,周洁,等.三级综合性医院高级人才评价指标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0):140-142.

[9]秦遵武.县级医院人才建设初探[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3):53-55.

3.松散“医联体”困境 篇三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按照各地规划,到2015年底,全国至少有435家各种形式的医联体,管理合作模式多种多样,有托管,有帮扶,也有直属。

虽然发展较快,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医联体发挥的效果还有限。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医联体主要由政府部门牵线形成,采取技术帮扶和业务合作的松散型联合模式,加上利益分配补偿机制没有配套,医联体成员医疗资源统筹共享的积极性不高。

“主要还是利益问题,大医院的逐利机制不变,就会想办法留住病人。”国家卫计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认为,医联体是多家医疗机构在一家主导医疗机构管理下,实现机构运营和医疗服务联动,进而达成医疗资源优化组合和有效利用。而形成这一体系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不同医疗机构隶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和财政预算单位,人事任免权、编制审批权、医疗设备购置审批权和财政投入分配权等,都是所属部门的既有权力。

貌合神离?

“现在很多地方搞的医联体,都不是真的。基层有病人治不了,请大医院医生过去做个手术或帮助诊断,这不是医联体。”原卫生部部长高强近期在一次论坛上表示,真正的医联体是各类医疗机构融为一体,借助科学的合作机制实现患者的合理配置,但不是合并,各机构需保持独立的法人地位。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各省市卫计委政策文件发现,2015、2016年是医联体建设的快速推进期,不少省市都规划建立多家横向、纵向医联体。而医联体将以何种模式可持续运作,科学的合作机制到底如何建立,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已建立的医联体多数属于松散型,医联体成员单位名义上资源互通,其实多强调大医院的帮扶角色。例如,基层医疗机构与中心医院签署托管合作协议,大医院作为托管方为其提供技术帮扶、人才培训,并且选派专家定期到基层医院坐诊,以此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但资源如何互通、利益如何分配,并无明确的规则和要求。

“现在基层都准备好了,但上面的二三级医院不够积极。闵行区签约的四家大医院承诺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号源,但没有明确的机制保障,不知道能不能落地。”上海市闵行区卫计委人士告诉记者。

在分级诊疗中,顺畅的双向转诊是重要一环,“医联体”是探索之一,但目前效果并不好。如果化解不了“医联体”困境,患者基层首诊的意愿就难以提高。

而对于从2007年就开始自主探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简称“医共体”)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来说,这几年兴起的医联体让原院长王杉有些难以理解,“搞拉郎配,硬划片区,医院之间的学科发展也不一定平衡和匹配,我们之前合作的一些医院和社区现在已被划出去了。”

而对医联体普遍要求的大医院专科医生到社区坐诊,王杉也有不同看法,“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承担的职责重点不同,下到社区的效率并不高”。例如,神经外科大夫,在北大人民医院一上午能看20~30个病人,而到社区可能一上午都没有一个病例。

据了解,北大人民医院主持设计的医共体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目前已覆盖全国370多家医疗机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健康管理、医院管理四个功能模块。

“为什么叫医疗共同体,我们之间只是完全自愿的契约关系、业务联系,没有产权关系,连经济联系都没有。”王杉说。

业内人士认为,采取契约形式、以大医院发挥帮扶作用为主的医联体只能算是初级阶段,搭了个松散框架。这一阶段常见的现象是,大医院出人员和设备支持社区医疗,可能影响自身诊疗工作甚至要贴上成本,渐渐也就不再热心。而社区中心也很难因联合而提升服务能力、进而成为承上启下的分诊节点。松散型医联体的最终结果可能会是各自为政、貌合神离。

扯不断的利益

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说,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没有一家医院会“心甘情愿”培养竞争对手,也没有谁愿意永远“寄人篱下”或替他人作嫁衣裳。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研多家医联体了解到,利益分配机制不明确和激励机制缺失,可能会影响医联体的可持续运行。

“我们对社区医疗机构没有任何的要求,设备、医疗服务、继续教育,我们都可以提供,政府对医共体没有补贴一分钱,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医院整体品牌的塑造。”王杉说。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俗称“红房子”)院长徐丛剑也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医联体的成立,从经济利益来讲,牵头单位要付出一定代价。

据了解,2015年10月,“红房子”牵头联合复旦下属其他11家提供妇产科诊疗服务的医院,组建了上海市首个妇产科医联体。作为牵头单位,红房子决定通过招补一部分医务人员,将医院原有的妇科病房18个团队扩充为20个团队,轮流由两个团队支援医联体成员单位。

“说实话,这两个团队对医院的经济贡献是做减法的。”徐丛剑说,医联体成立初期,“红房子”做出让步,只求经济上保障良好运行,重点放在诊疗规范的推广和学术影响力的渗透上,扶持一二级医院医务人员规范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以及对复杂病例的识别与转诊,“但这是我的观念,要想院务会讨论通过很难,有老专家直接提出,把其他医院扶持起来了,病人还会往我们这边转吗?”

徐丛剑说,还有一个问题,越简单的病风险越低、利润越高,越复杂的病风险越高、利润越低,医联体内部利益分配很难合理。这也是政策层需要须考虑并想办法调整的。

一些地区在这方面给予了少量资金补助。例如,自2013年起,浙江省对开展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省级医院,根据合作类型给予200万元或350万元的财政补助,并根据下沉医院对外派专家的考核情况发放专家费。

基层医疗机构也在纠结。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实行全额拨款,医务人员拿相对固定工资,干多干少一个样,会出现推诿病人、“病人和医生向上涌”的现象。

医保“紧箍咒”

业内人士还介绍,医联体推进分诊,常见病在社区,疑难重症则上转,可能造成大医院平均医疗费用剧增,专科医保额度超标。出于控制额度的需要,容易出现推诿病人的情形。

为防止过度医疗,医保部门有总量控制、定额报销的规定。这是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都面临的“紧箍咒”。

社区中心的医保总额指标是按上一年度实际发生额测算的,在医联体内,常见病患者下沉和大医院康复期病人下转,有可能使医保总量超支,受到医保部门质询乃至责罚。基层医疗机构也就没有动力扩大服务、改善服务。

对此,厦门市应对的措施是一方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医疗费用总额控制指标,另一方面采用据实结算办法,即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市社保机构每月按实际发生的95%及时结算,剩余5%根据年度考核结果进行总结算。

对远程医疗、延处方、长处方用药等居民呼声颇高的新形态,同样需要医保政策的配套。

例如,浙医二院与全国近150家医院开展远程会诊、教育、手术、多学科讨论、双向转诊等,目前已会诊疑难病例2万余人次,将96.4%的病患留在当地诊治。每次远程会诊费用在250~360元之间。

“通过正常的双向转诊平台就诊的患者,应享受到同样优惠的医保报销比例,建议将远程医疗纳入到医保报销范围内。”浙医二院相关负责人说。

而作为国家首批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省份的贵州已经在行动。据公开报道,贵州省卫计委将于近期发布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标准,并纳入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范畴。

上海闵行区2015年9月启动第三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市民签约家庭医生就医将享受更多实惠,包括长处方用药政策,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药的签约慢性病患者,可一次开具治疗性药物1~2月的药量。

“这一政策推行起来并不顺利。”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士介绍说,为了让签约居民下沉社区就诊,社区需丰富药物品种,但新增的药物将占据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的医保份额,如果医保没有相应新增补偿,社区的医保盘子就不够用了。而且,医保部门尚未制定出慢性病所包含的疾病范围,也并未明确发文规定延处方不占社区的医保份额。基层在落实政策中摇摆不定。

4.医院医联体发展计划 篇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改相关工作,根据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员会《关于市级医院与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联体工作的实施意见》(杭卫发[2015]?号)、《杭州市属医院与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意见》(杭卫发[2013]36)等文件要求,为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优势,深化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医院就与滨江区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业务联动、优势互补、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合作机制、建立紧密合作医联体,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成立组织

为确保紧密合作医联体能够顺利开展工作,成立管委会指导医联体日常工作,管委会由医院院长、分管副院长、滨江区社会发展局分管副局长、各签约医联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组成,院长任管委会主任,区社会发展局领导任副主任。管委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医务科),办公室主任由医务科科长郑振洨(电话:***)担任。办公室负责紧密合作医联体的相应日常协调管理工作(电话:87823106)。(8月底前完成)

管委会主任:院长 管委会副主任:局领导

管委会成员:医院分管副院长、分管局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医务科长

二、医联体成立前的准备工作

1、召开与滨江区社会发展局对接会议(8月底前完成)召开与区社会发展局领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参加的协作洽谈会议。

⑴了解滨江区医疗卫生概貌及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状,征求合作单位对开展紧密医联体工作的具体需求、意见及建议。

⑵合作范围探讨:心电会诊、医学影像会诊、消毒供应、慢病联合诊疗、预约检查、专家号源预约,双向转诊、科研等。

⑶就签署合作协议内容及慢病治疗药品统一配送等相关事宜达成合作意见。

2、召开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会议(9月15日前完成)召开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联络人及医院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确定合作范围:四大中心、三优先、药品配送及非紧密型共性合作范围(检验检查、业务指导、会诊、查房、人员培训、免费进修、医生坐诊、双向转诊等)及细化的可操作方案。

三、签订合作协议

由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与区社会发展局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范围、责任、义务和达到的目标。(9月15日前完成)

四、信息对接

各医联体成员单位与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对接,完成信息系统区域一体化建设(9月30日前完成)。

五、成立四大中心、确定协调联络人

为顺利完成四大中心建设,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我院四大中心具体接洽相关事宜。各中心协调联系人如下:

(1)心电会诊中心负责人周少锋,办公室电话:87823187,手机:***。

(2)放射影像会诊中心负责人赵志新,办公室电话:87823115,手机:***;联络人金莉莉,办公室电话:87823115,手机:***。

(3)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周国妹,办公室电话:87823169,手机:***(4)慢性病联合诊疗中心负责人孙宝云,办公室电话,87823111,手机:*** 附:慢性病联合诊疗中心挂靠在门办,具体负责慢病医生定期坐诊安排及管理。

六、制定紧密合作医联体工作实施细则(9月30日前完成)

5.医院医联体发展计划 篇五

摘 要:如何在医联体各项工作中将党建工作结合起来,把党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实现学习教育的常态化,顺应医改的新形势,以提高医院的的服务质量为目的,使群众享受优质、便利医疗服务。所以,本文是以长兴县人民医院为切入点,分析了其党建联动的进行。

关键词:党建联动;“两学一做”;确立品牌

当下,我国医改不断深入,医疗市场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各个医院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这一情况,公立医院之间可建立医联体,并找到优化内部党建工作进行的方案,发挥党委的作用,明确党建思路,实现党建工作与日常业务的融合,以提升社会民众对医院的满意度。

一、医联体的党建活动

长兴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0年,1965年3月建立中共长兴县人民医院支部成立,1995年1月建立中共长兴县人民医党总支委员会,2010年10月建立中共长兴县人民医院委员会(组织架构如下)。现有党员270名,党委班子成员9人,下设支部11个,党务专、兼职52人。长兴县人民医院于2018年1月加入浙医二院医疗集团,闯出了一条县域医改的成功之路,助力长兴县成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县(浙江唯一)。并在首届全国医联体建设大会上获得全国县域医改“样板医院”、“医联体探路先锋”奖。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浙医二院考察时充分肯定贯通长兴的“科联体”运作,视频问候长兴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医务人员;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贺胜实地调研长兴县人民医院,评价综合医改“长兴模式”取得医患共赢;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希望“长兴县人民医院真正成为浙医二院的一部分”;浙江省卫计委副主任马伟杭期待“今天长兴的医改就是明天中国的医改”。

长兴县人民医院与浙医二院医院建立医联体后,医院党建工作按照“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为的总体思路,强支部组织建设,重党员作用发挥,树仁怡党建品牌。

(一)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十九大召开后,组织了党员、干部观看直播,并学习十九大下发的文件,设定主题“学习十九大,迈步新征程”,展开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的具体方式是党员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得到的心得,讨论从中得到的体会,同时,组织医生下乡义诊,慰问困难户、给党员下发读本、党章,请专家讲课,开设微课堂,全面学习十九大提出的精神[1]。

(二)严格贯彻“两学一做”

严格按照“五个一”要求,要求在医院的党建、日常业务中,积极展开“两学一做”的活动,让各项学习活动常态化,并用制度严格执行。即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让党建从独立的工作内容变为常态工作,增加了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长效机制。具体方式是:把某个日期作为主题党日,以主题党日为核心,围绕医院的各项工作展开,制定计划,决定“五个一”的内容。又以“新标杆、新业绩、新形象、新征程”为主题,结合自身实际,在全院党员中开展“比信念争当学习先锋”“比奉献争当服务先锋”“比创新争当攻坚先锋”实践活动,彰显党员先进性。

比信念争当学习先锋,主要是引导党员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强化纪律观念。院党委先后邀请浙医二院党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领导、县委党校讲师为全体党员上党课。院周会专门开辟“微党课”,院班子成员带头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各支部书记及委员带头讲党课,每月至少一次。

比奉献争当服务先锋,主要是引导党员忠于职守、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乐于奉献。各支部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对接村企、学校、部队、福利院等,定期开展健康服务特色活动。如,每逢重阳节,开展敬老院上门体检活动;每逢教师节,开展感念师恩健康咨询活动等;每逢八一建军节,开展“健康服务进军营“活动。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87余次,服务群众近2万人次。

“比攻坚争当创新先锋”,主要是引导党员提升工作标杆、敢于创新、不断争先进位、创造优良业绩。2017年,党员带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项,其中,外科党支部党员领衔的无痛胃肠镜技术,业务量领跑全市;内科第二党支部党员全面投身“介入技术年”,心血管介入技术飞跃发展。科研方面,党员带头申报科研项目。浙江省科技厅省级公益技术研究项目立项1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立?1项;湖州市卫生系统2017年度政研课题立项1项。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科研成果分获县科技进步三等奖。

如此,可让医院内部的党建工作有序进行,用不同形式、内容的活动,完成院内的教育工作,使党建融入日常工作,提升院内工作人员的素养。

(三)优化管理,强化考核

加强医院各项工作的管理与考核,是完善制度的建设,构建完善的组织,即客观分析医院管理机制的不足,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监督医院各项工作的进行。由此,医院在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时,需把人员管理作为基本内容,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用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促进其发展,同时,也要注重人才的挖掘,优化对人才的培养,为医院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这些在长兴县人民医院制度优化中的体现是:把支部标准化作为目标,按一切工作到支部的要求,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即确定党建工作制度的内容,确定基本要求后,与医院各项工作结合,制定年度考核的方案,从多方面细化标准,对医院各项工作的进行展开全面考核;制定《医院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明确各项工作内容规范化,点评工作人员的行为;同时,对党支部从五个方面出台考核细则,实施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每季度按照《医院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点评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挂钩。考核工作内容,全面落实目标,把“四讲四有”作为模本,优化党建工作的进行,近几年医院加快了党建工作的进行,及时吸收院内的青年骨干,以增加党组织的活力;加强宣传,发挥党组织的示范作用,为进一步深化党建的进行,院内加大了宣传力度,在院内的很多位置,都张贴了很多标语,定期出版杂志、期刊,把医院党建工作的进行情况及时告诉员工,扩大了党建的影响力。

(四)加大党风廉洁建设的力度

党风廉洁的建设,是加强院内廉政工作的展开,杜绝院内工作人员做出违规的行为。因此,长兴县人民医院廉政工作的展开,是在年初制定了廉政工作的计划,签订党风目标责任书,把?任落实到责任人,逐级展开廉政工作的调查,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为主题的党风廉洁教育季活动,全年组织新员工、中层及以上干部、重点岗位警示教育及医德医风教育8次。充分发挥纪检监督职能,在设备、药品、耗材、后勤物资、基建等项目中纪检全程参与,对重点岗位人员定期进行廉洁谈话,对药品使用双前十位公示、限量,加强处方点评与通报,发挥防统方系统软件预警功能。2017年,全院医务人员未发生违反医德医风行为,累计收到锦旗90面,拒收红包86人次。这些工作的进行,有效控制了院内腐败行为的出现,突出了工作的亮点,明确了未来廉政工作进行的方向。

(五)确立品牌,加大宣传

医院品牌的确定,是为医院党建工作的进行提供目标,让其向这一目标努力,同时,品牌也可以为工作、活动的进行增添活力,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比如我院确定的品牌是“仁怡先锋”,仁怡,关爱患者,展现医者仁心,服务员工,让员工快乐工作;争创先锋,把医院的工作作为核心,从信念、奉献、创新的角度引导员工,让其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实现医学活动的新探索;积极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医院会定期为学校、福利机构提供特色服务,进行健康管理,并为社会特殊人群提供义诊;提供科普宣讲的上门服务,在特定的节日,为社会群众提供健康咨询与义诊;组织党建联动的活动,融合各医院的党建工作,用上级带下级的方式,提高下级党建工作的水平,确保了下级党建工作的效率。

组建专门宣传机构,搭建集微信公众号、院报、网站为一体的宣传矩阵。2017年医院微信公众号共推送新闻252条,总阅读量816373,单条平均3240,在全国公立医院新媒体影响力榜单中排名第15名。同时,对外宣传全面开花,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省级以上媒体发表69条。

二、党建联动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

用上述方式开展党建工作后,可提高各医院党建工作的效率,但同时也发现了其存在的问题[2]。即工作中,党员需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用自身的示范带领其他员工,优化党建的进行,同时,也要实现党建与日常业务的进一步融合,把党建工作落实到个人的岗位,并融入个人的生活,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虽然医院会组织生活会,但生活会的质量需进一步提升,生活会上各党员之间可以互相沟通,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接受对方的批评,并进行自我批评,但其实际情况是党员的参与度较低,且生活的组织方式也有很多问题。由此,医院党建联动工作未来的发展是在现有工作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强化医院品牌的建设,为医院各项活动的进行提供健康保障,而对于存在问题,是不断强化工作,为医改的进行提供坚强的保障。

三、结语

为加快医院的深层次改革,在医院间开展党建联动,建立医院间的联合,是深化党建的进行,找到党建的新思路,建立医院的品牌,用品牌确定医院的社会形象,增加社会公众对医院的满意度,由此,医联体需进一步优化党建活动的进行,为医改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6.医联体建设汇报材料 篇六

实现多方共赢

xxx医院医联体建设汇报材料

为满足老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解决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供求矛盾,进一步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院积极响应xx建立区域性卫生中心的政策号召,医院通过有效整合xx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资源,于xx日与xx家基层卫生院共同建立了功能齐全、层级分明、资源共享的新型医疗卫生集团——“xxx”(以下简称“医联体”)。医联体内的患者可以享受到基层医疗机构与区域医疗中心之间的双向转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专家社区坐诊等便捷的优质诊疗服务。xxx日召开了xxx医疗联合体工作推进会,医联体成员单位扩大到xx家,将医联体工作覆盖了xxx的所有镇街基层医疗机构。医联体成立xx年多来,xxx医院与各医联体成员单位通过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专家到基层医院业务查房、坐诊和分类就医,帮助基层医院提高管理能力、技术水平,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联体成员单位业务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而且降低了医保资金的支出,使老百姓、医联体成员单位、政府实现了多方共赢。医联体工作作为一种跨越层次级别、行政隶属以及资产关系的医疗机构联合组织形式,能够 起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医生和患者纵向流动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xxx基层医疗机构的诸多难题,而且在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前提下,创新出了一条适合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道路。这种新型合作模式顺应公立医院改革多元化发展方向,发挥了综合性医院的龙头及示范作用。

我院医联体工作的成功开展,经过xx记者的多次深入采访后,发表了题为《xxx》的报道,引起了xxx分管医疗工作的xxx的高度重视,并委派市卫计委xx,于xxx日专程到我院调研医联体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我院在医联体建设中的探索、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xxx,xx卫计委书记xx率相关处室负责人到xxxx调研卫生计生工作,专门听取了我院关于医联体建设的汇报。在今年的xxxx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医联体工作纳入民生实事之中,体现了各级政府对医联体这一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工作的高度重视。下面就我院医联体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如下:

一、开通xxx与基层医院双向转诊“直通车”,真正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节省医保资金。

一是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可以直接开具xxx医院的收治住院病人的住院证、检查检验申请单,真正畅通了医联体成员单位患者到区级大医院就诊的绿色通道,有效分流患者就医,简化患者就医流程。截止目前为止,各成员单位已有xx余名患者转入xxx医院治愈出院,xxx名患者由基层医院直 接开具检查单到xxx医院进行了放射、B超、心电图、血液常规及生化等检查。

二是xxx医院对于治疗好转的康复期患者,及时将其转回基层医院,并协助基层医院做好后续工作。截至xx日,xx名患者由xxx医院转回基层医院进行后期康复治疗,如xxx医院骨科派出骨干医生到部分医联体成员单位回访转出的康复期患者,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使患者在基层卫生院花较少的钱也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联体双向转诊“直通车”的开通,为老百姓到上级医院就诊节省了大量排队等候时间。以xx村患者xxx为例,因其于xx日17时突发脑梗塞即到xxx镇卫生院就诊,卫生院接诊医师初步诊断后即为其开具了xxx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证,患者于xxx即入住xx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不再需以往非“直通车”方式前往医院后进行门诊挂号、医师诊断、做相关检查再收治入院,为抢救患者节省6-8小时。该患者在xxx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住院费用xxx元(医保报销xx元,患者自付xxx元),病情平稳后于xxx日转回xx镇卫生院继续后期康复治疗,在xxx镇卫生院康复治疗期间住院费用共xxx元(医保报销xxx元,患者自付xxx元),如该患者一直在xxx医院治疗约需住院费用xxx元(医保报销比例约xx%,xxx元,患者自付xxx元),双向转诊后该患者实际产生住院费用为xxx元(医保报销xx元,患者自付xxx元),医保资金节省支出xxx元,患者节省费用xxx元。

二、补贴双向转诊起付费,规范双向转诊流程。只有真正实施双向转诊,才能逐渐引导老百姓形成急慢分治、有序就医的格局,建立“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合理就诊秩序。由于目前在医联体内部患者双向转诊面临患者重复缴纳医保起付费、报销比例不一致的难题。我们在医保中心相关政策出台之前,由政府进行补贴,患者可以领取医保起付费差价补贴,也就是说由基层医疗机构转入我院的患者和从我院下转至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居民医保可以在我院领取200元的差价补贴,职工医保可以领取240元差价补贴,以此鼓励双向转诊。

上转流程:基层医疗机构对符合自己收治范围的患者,应收入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对于超出自己收治范围的患者,首先与xxx医院相应科室进行电话联系,在确认收治科室之后,开具加盖了基层医疗机构公章的xxx医院住院证,患者持住院证直接到xxx医院办理住院手续进行住院治疗。对于已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但在诊疗过程中出现了超出基层医疗机构诊治能力的患者,基层医疗机构应给患者开具基层医疗机构结账单、转诊转院单和加盖了基层医疗机构公章的xxx医院住院证,患者凭此到xxx医院办理住院手续进行住院继续治疗。

下转流程:xxx医院对于治疗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按其家庭所在地或患者本人意愿,首先与基层医疗机构相应科室医生联系后,开具转诊转院单及时将患者转回基层医疗机 构康复治疗。

三、实施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目标考核方案。为了调动医联体成员单位积极性,充分发挥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制订了《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目标考核方案》,目标考核结果与医联体成员单位绩效考核相挂钩,并将上转率作为单独的指标进行考核。

每半年对所有成员单位进行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医联体成员单位绩效相挂钩,并且在xxx卫计委范围内进行通报。为落实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转诊率将作为单独的指标每月进行考核。上转率(上转率)按医联体各成员单位的实际结果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进行排名,对被评为优良中这3个等次的单位,给予不同级别奖励,作为鼓励分级诊疗、逐级转诊的扶持资金。同时,对我院的各临床科室考核下转率(下转率),按各科室实际下转率的结果,同样按内外科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进行排名,并纳入每月的科室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与绩效相挂钩。

四、提供免费医疗技术培训以及设备资金支持,全面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

一是送下去。根据“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情况,定期由院领导带领医院业务骨干人员深入基层到现场轮流对各成员单位进行走访交流、业务查房、专家坐诊、手术指导等技术帮扶。成立医疗质量督导小组,分别对各卫生院 进行医疗质量督导检查;定期到基层医院进行病历书写规范、急诊急救相关知识、高血压疾病诊治原则、难治性高血压诊治指南及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业务讲座;对个别卫生院进行急救技术操作比赛、手术卫生操作比赛的指导。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对于医联体单位在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难题,如剖腹探查术、妇科、产科急诊等情况,xxx医院及时指派骨干专科医师到场,迅速解决难题,化解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做好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后盾。

二是请上来。由我院在院内通过举办教学查房、放射科集体阅片、护理业务技能培训等活动,要求各医联体成员单位轮流派人参加,医联体成立xxx年多来,共有各医联体成员单位xxx余人次参加各种培训,进一步拓宽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学习视野和业务理论知识水平。二是我院免费接收医联体成员单位医护人员进修学习,免费为医联体成员单位培养骨干技术力量。医联体成立以来共接收xxx家医联体单位xxx名医护人员进修学习,提高了基层单位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例如xxxxx两位医师在xxx医院普外科进修学习返院后即可开展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等手术,突破了乡镇只能做“阑尾炎”的普外科手术瓶颈。

三是保证信息畅通,建立业务交流群。为了加强医联体成员单位人员联系,方便各专业人员业务交流,提升技术水平,分别建立医联体的内科、外科、护理、放射等工作QQ群,方便各单位医护人员进行工作业务交流、疑难病例讨论等。

四是提供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继续教育资金支持。医联体成立xxx年多来,我院共为基层联合体医院提供xxx余万元资金,用于其进行全院医护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为xxx卫生院免费提供生化分析仪、TCD探头等价值20余万元医疗设备。

五、免费维护、维修基层医院医疗设备,解决基层医院无设备维修工程师难题。

基层医院无设备维修专业人员一直是困扰各基层医院的难题,在医疗设备发生故障后,基层医院只能联系设备厂家或第三方维修公司维修,造成维修维修费用高、维修周期长,严重影响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建立医疗联合体后,xxx医院发挥拥有专业设备维修工程师的优势,定期对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为xx家成员单位的医疗设备进行了维护保养,为xxx等6家医联体成员单位的胃镜、心电监护仪、血球分析仪、麻醉呼吸机、心电工作站、B超工作站、X光机等医疗设备进行了免费维修。保障了基层医院的各项诊疗项目及时正常的开展,降低了由此引起的潜在的医疗风险,保障了医疗安全。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医改已进入攻坚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改革大潮,我们只有抢抓机遇,勇于接受挑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辜负历史的重托。让我们以大无畏的执着精神投身医改,将医联体工作奋力推进,切实让医联体建设惠及于民,以扎实的工作业绩回馈xxxxx和广大老百姓对卫生工作的殷切期盼。

7.医院医联体发展计划 篇七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是临床危重症, 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该病发病机理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 在血小板激活和聚集的基础上形成血栓, 引起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导致前向血流中断, 心肌因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坏死。随着社会老龄化和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在死亡的患者中, 50%发生在发病1小时之内[1], 因此,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正确及时的诊断救治和转运至关重要。目前, 除急诊介入治疗外, 溶栓治疗仍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2], 特别是在不具备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因此, 在医联体内推广应用急性心肌梗死社区溶栓技术意义重大。

1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胸、腹、臂、腕及下颌疼痛, 疼痛持续时大约半小时, 且常伴有眩晕、恶心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常用心电图及检测血清标志物的方法进行确诊[3]。某些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不明显, 给诊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目前心肌梗死的诊断必须至少具备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两条[4]: (1) 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临床病史; (2) 心电图有心肌梗死动态演变:心肌梗死患者一般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包括相邻2个或2个以上的导联, 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病理性Q波及T波由高尖到逐渐倒置的动态变化, 另外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也可出现新发的束支传导阻滞; (3) 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如心肌蛋白、肌钙蛋白的异常改变, 肌酸激酶 (Creatine Kinase, CK) 、肌酸激酶同功酶 (CK-MB) 大于正常值2倍以上[5~7]。

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可表现为其它非诊断性心电图改变而不表现ST段抬高, 此种情况常见于老年人及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 此时测定血清心肌标记物的浓度对诊断心肌梗死至关重要。在应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时应注意到超急性期T波改变、后壁心肌梗死、右室梗死及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时,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困难, 需进一步检查确诊。在检查心肌酶谱变化诊断心肌梗死时, 也应注意到一些疾病可能导致假阳性, 如肝脏疾病 (通常ALT>AST) 、心肌疾病、心肌炎、肺动脉栓塞、骨骼肌创伤、糖尿病及休克等均可影响其特异性[4]。

2 溶栓治疗

2.1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

溶栓治疗越早, 效果越好。大规模的随机双盲临床实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 在心肌梗死发病12h之内进行溶栓治疗可明显降低其病死率, 发病3小时之内溶栓则获益最大。FTT实验[8]对45000名溶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表明:0~6h溶栓的患者病死率减少30‰, 7~12h病死率减少20‰, 13~18h减少在10‰以下, 且疗效不确定。

2.2 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 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 (胸导联大于0.2 m V, 肢体导联大于0.1 m V) 或病史提示A M I病史伴左束支传导阻滞 (影响ST段分析) 的患者; (2) AMI发病在12小时内以及发病时间在12到24小时之内仍有明显的胸痛, 或此期间ST段抬高有动态改变的患者; (3) 75岁以上的AMI患者, 溶栓治疗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因此是否进行溶栓治疗需要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禁忌症: (1) 有活动性脏器出血的患者; (2) 有颅内肿瘤的患者; (3) 入院时血压>170/100mm Hg的患者; (4) 一个月内做过大手术的患者; (5) 正在使用抗凝药物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6) 有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患者; (7)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8) 严重恶液质的患者。

2.3 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品种较多, 国内临床上最常用的溶栓药物是纤溶酶原激活剂, 主要有: (1) 尿激酶 (UK) :有效、价格低, 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的溶栓剂。常用剂量为150万U静脉滴注, 于30min内滴完。 (2) 链激酶或重组链激酶 (SK) :有效, 但价格高且有变态反应, 可引起寒颤、发烧、皮疹等, 应用范围受限。国内临床实验研究现实最佳剂量为150万U, 静脉滴注, 30~60min内滴完。 (3)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 :对血栓的亲和力高, 起效快, 血管开通率高, 疗效优于尿激酶, 血管开通率可增加到80%左右, 但价格昂贵, 国内应用受限。国外较普遍的用法为:先静脉注射15mg, 继之在30min内静脉滴注50mg, 再于1h内静脉滴注35mg。因东西方人群凝血活性可能存在差异及我国脑出血发生率高于西方人群,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建议应用1/2上述剂量 (即总量50mg, 其中静脉注射8mg, 在90min内静脉滴注42mg) [9]。

2.4 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

判断用药后心肌是否得到再灌注的主要指标是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分级 (TIMI) 可明确冠脉血流情况。如果临床上出现以下表现, 则间接提示心肌已得到再灌注。

(1) 溶栓治疗后2h内胸痛基本缓解; (2) 2h内抬高的ST段恢复, 或每0.5h回降>50%; (3) 血清CK-MB酶峰提前至发病14h以内, 或CK16h以内; (4) 溶栓后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溶栓后2h用上述指标进行判断, 出现2项以上者为再通, 但 (1) 、 (4) 两项不能单独组合与冠脉造影相对照, 符合率在80%以上。目前有人把开始治疗后-最初24h内所有梗死区相关的心电图导联上倒置的T波低于基线>0.5mm作为冠脉再通的预测指标, 而且预测价值最高, 但敏感性较差。总之, 综合分析比单独采用一个指标更能恰当的反映临床信息。

3 医联体下急性心肌梗死社区溶栓的实施方案

以医联体为基础, 由郑州市中心医院牵头, 通过受过心血管内科训练的医疗联合体一线医生与护士、医疗联合体心血管病学专家及心电图专家组成AMI院前急救小组;院外各级医疗机构对求救可疑的AMI患者现场进行简要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记录心电图, 传输至我院心电图室。医联体内远程心电诊断及监护均由郑州市中心医院心功能科医师及心血管专家诊断、会诊, 解决在基层就诊患者疾病诊断难题。通过已确诊的无溶栓禁忌的AMI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就地进行溶栓治疗。早期嚼服阿司匹林300mg, 口服氯吡格雷300mg, 阿托伐他汀40mg, 及相应基础治疗。溶栓治疗采用尿激酶100~150万U0.5h内静脉滴注, 必要时可追加尿激酶50万U。记录每位患者发病-溶栓及发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开始时间、冠状动脉再通时间、观察4周内心功能 (BNP、EF、6min步行试验) 、心血管事件、死亡。冠脉再通标准依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推荐应用的标准判定。溶栓过程中通过远程电话等现代科技化信息, 专家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症状等相关情况, 随时指导, 以期达到与患者在三级医院内一致的溶栓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已成为严重威胁群众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使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灌注, 有效限制和缩小梗死的范围, 挽救濒死的心肌, 减少对心肌的损伤, 防止梗死扩大, 改善预后, 提高抢救成功率。我国虽在院前急救方面有诸多研究, 但均因缺乏心血管、心电学专家指导及相关检测设备等条件限制, 难以在基层医院, 尤其社区推广实施。成立医疗联合体, 在医疗联合体专家资源共享及远程心电监护、掌上电脑医院的支持下, 实现在社区就地溶栓治疗并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 达到与院内溶栓等同安全性及更高再通率, 有效拯救患者心肌及生命, 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具有很高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医疗联合体”有效整合医疗资源,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及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 使基层群众可以经济、方便、快速地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的临床危重症, 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及转运对于控制该病病情发展非常关键。在医疗联合体下有效组织社区卫生机构及时救治, 早期溶栓, 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 改善远期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医联体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溶栓治疗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 并探讨了该项技术在医联体内推广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医联体,远程心电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参考文献

[1]陶珍.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转运[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3529.

[2]陆再英, 钟南山, 谢毅, 等.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86-291.

[3]White#space2;#HD, Chew#space2;#D#space2;#P.Acute#space2;#myocardial#space2;#infarction[J].Lancet, 2008, 372 (96#space2;#38) :570-584

[4]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12:9-24.

[5]周燕.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J].医学信息, 2009, 12:2860-2862.

[6]李盘, 周静, 高峰.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14, 10:1747-1750.

[7]王亚蓉, 郭壮波, 黄丽萍.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4, 09:1347-1350.

[8]Orso#space2;#F, Maggioni#space2;#AP.What#space2;#is#space2;#the#space2;#optimal#space2;#reperfusion#space2;#strategy#space2;#for#space2;#elderly#space2;#patients#space2;#with#space2;#acute#space2;#MI[J]Am#space2;#J#space2;#Geriatr#space2;#Cardiol, 2006, 15:14-18.

8.医院医联体发展计划 篇八

2014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前往镇江视察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些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的状况需要改观。新医改启动至今已经第七个年头,但因患者在大医院高度拥堵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却丝毫不见缓解,反而有所加剧,习总书记所指出的,正是这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最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关职能部门亦对此有所动作,但迄今为止,无论是卫生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强组医联体,还是医保部门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区别补偿比例,都难见实效。就像高端人才总是在大城市集聚一样,优质资源总是聚集在行业内环境最优渥的地方,而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在行政等级制下运行了六十余年,好医生被大医院虹吸也是理所当然,由此,患者跟随而去自然是理性选择。

因此,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在于不再以行政等级制配置医疗资源,而非加强政府管控之手——体制内行政权力越大,则行政等级越高处资源越多,进一步增加对好医生的吸引力,这无疑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

我们一些三甲公立医院难能可贵地在做医联体和分级诊疗的探索,也难等可贵地取得了一些成绩。长期以来,有一点让人感触很深,公立医院一定程度上“比较听话”:政府让他干,他就去干了。这点很像卫生部门长期以来要求高等级医院对基层的帮扶,一直在做,三甲医院一直作为国有单位在贡献力量,这是一种学雷锋的行为。做医联体对三甲医院来说有多少利益,我个人很怀疑。也因此,长期以来医联体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效果也没有最初设计的理想。可以看出,仅仅靠学雷锋是不行的。

政府要求高等级医院做医联体,帮扶基层,这一过程体现了三级医院在承担政府的任务,作为一个公家人、国有单位、党的干部,积极承担政府的任务。但是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的格局,体现了我们的政府部门做这类事的思路:政府要求你做什么,要求医院做什么比如做医联体,要求患者做什么比如患者应该首诊在社区!这是一种命令思维,有人说计划经济思维就是命令思维。事实上政府应该换一个思考角度,考虑一下医院想做什么,医生想做什么,患者想做什么?所有这些分级诊疗的做法,体现政府主导的思路:政府希望、政府要求、政府推行。

医联体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做法,是派三甲医院的专家去基层坐诊。但是我个人对这个做法很有怀疑,如果分级诊疗仅仅是三级医院医生定期去基层坐诊就能形成分级诊疗的话,我真的怀疑。

实际上,如果大的医疗体制没改,现行的医疗模式是最方便、效率最高的。一个专家在朝阳医院坐诊,一周看五天门诊,上午下午各四个小时,患者排队来找他,少则看60个,多则看160个,这样诊疗人次最大;如果这个专家周一、周二、周三分别去不同社区,就北京的交通状况,每天耗在路上两个小时,能看的患者更少。我的意思是说,分级诊疗的形成,不是简单地依靠现有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能够实现的。

就像我刚刚说的,即便把三甲医院的门诊砍掉,不让三甲医院医生看普通门诊,把三甲医院医生分散到社区去,还是这样的医生,还是这样的服务模式,还是一个专家坐在那里坐诊,患者排队看他的病,是不是一定就方便了老百姓?我们去朝阳医院,奔着一个专家去,一天160个号,160个患者排队;如果专家到社区去,可能这个社区的老百姓方便了,其他社区呢?是不是也要去看?

上一篇:感恩节祝福活动下一篇:小班活动区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