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_读书笔记

2024-08-07

曾国藩传_读书笔记(共10篇)

1.曾国藩传_读书笔记 篇一

近日,拜读了张宏杰先生的《曾国藩传》,感慨良多。纵观曾公之一生,从科举“七不中”到翰林帝师,一介书生,草创湘军,平内乱,几经生死,倡洋务,开眼看世界。立德、立功、立言、为师、为将、为相,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名满天下人不妒,功高盖主主不疑,无愧千古完人。曾公之智慧值得终身学习领悟,我年少浅薄,妄自分享两点个人体会。

一是下笨功夫。“大道至简”,“天道忌巧,去伪守拙”、“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结硬寨,打呆仗”是曾公大智慧的最好体现。要终生保持“笨小孩”的空杯心态,下笨功夫,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不走捷径,不学投机取巧,不计较眼前得失,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用恒心和毅力扎实走好每一步。保持韧性,日拱一卒,死磕到底,终能星火燎原、水滴石穿。

二是心诚。“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有善念,方得始终”、“其身正,不令而行”,心诚要有必胜的理想信念,更要有真诚待人的坦荡从容。曾公之一生,光明磊落,心胸豁达,内圣外王,把一个“仁”字发挥到了极致。不耍小聪明,不阳奉阴违,不两面三刀,学会感恩,有包容万物之心,保持一份善念,恪守君子之道,精诚所至,方能金石为开。(景天宇)

2.曾国藩传读书笔记 篇二

一、自律

曾国藩“出身平常,天赋堪称同时代大人物中最差,身体也很差。”“年轻时性格中还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差。”单是一个秀才就考了将近十年,以致成为湘人的笑柄。尤其是道光十二年,不仅落榜还被主考官“悬牌批责”,成了“文理欠通”反面典型,全省“出名”。然而他并没有气馁,“回家后一头钻进书房,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找出失败的原因。”“他找出自己历年的考卷和那些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看来看去,曾国藩总结出来自己的主要问题在于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通关和整体气势。”功夫不负有心人,道光十三年当他再次踏上科举之路,果然中了秀才。“掌握了考试的诀窍,写应试文章越来越得心应手。紧接着又中了举人。并顺利一路进入翰林院”。艰难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不仅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特点,还塑造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尚拙”。正因为尚拙,他认识到笨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

进入翰林院,这里都是全国精英中的精英,他和人家一比,身上有很多严重缺陷:说一口难懂的方言、视野狭窄、观念庸俗、吸烟、浮躁坐不住、爱去菜市口看杀人等。这更坚定了他的自律信心,坚持每天写日记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把日记送给朋友传阅,以达到自律的目的。这是他的成功秘诀之一。

直到晚年,仍然每日照常工作,每天清理文件,见客,阅理学著作,核改信稿等。

二、志向高远。

“曾国藩1840年到北京做官,进入翰林院,1852年离开北京。在十多年里,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创造了道光朝的记录。”他既非官二代也非富二代,还有一身的坏毛病。为什么在官场上如此春风得意呢?第一自律,自我管理能力强。第二目标高远。他在三十岁提出“学做圣人”的目标。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了十二条军规矩:

1、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5、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9、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10、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11、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12、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作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曾国藩的读书特点是:日课有程,持之以恒;博求约守,不拘门户;提要钩玄,善于概括;挈长补短,与时变化。曾国藩的这些读书经验,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曾国藩一介书生起家,创建军队,统率群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的命运,使清王朝的生命有延续了六十年。他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道德修养近乎纯粹。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是支撑曾国藩在艰难困苦中奋力挣挫的精神动力。”

三、有恒

曾国藩从开始考秀才之举就能看出其恒心。不然怎么会连考近十年?怎么会在成为湘乡笑柄、全省反面典型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科考。相反没有恒心早就放弃了,清王朝女历史就应该重写了。

再看进入翰林院后他发现同事都是全国精英中的精英,自己有太多陋习,怎么办?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给自己定下了十二条军规,并以记日记的形式规范自己的行为。直到暮年曾国藩都生活在不停的自省中,每天在日记中不断的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六十二岁的他已经功成名就,在日记中的自责自省依然和他三十岁时一模一样。他用三十天戒了烟,然后用三十年戒掉他更难戒的毛病。“晚年的曾国藩虽然已经油尽灯枯,仍然勤奋有恒,尽管右眼失明右眼视力也并不好,但她还是在每年处理完公事后读一点书。有时眼晴实在太疼,就闭目默诵。直到生命的末尾,仍没有停止高强度的工作,也没有停止自省。”他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境界,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一个资质非常平庸的人如果实心实意的进行自我完善,通过陶冶变化,也可以成为一个超人。值得后人借鉴、崇拜。

3.曾国藩传_读书笔记 篇三

林语堂曾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苏轼这位奇人是在语文书上——《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是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被贬为黄州。《记承天寺夜游》就是他被贬期间与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时,有感而发所写的。从他的诗中,不难看出他随遇而安、乐观开朗的个性。正是因为这与生俱来性格乐观豁达,他才能随时随地广结挚友,无论为官还是被贬为农,所到之处都把生活过成了诗,把自己的感受赋予了不朽的艺术形式,时而大气磅礴、时而豪放奔腾、时而隽永朴质,使之流芳千古,惊艳了世人。

4.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 篇四

识事篇讲的是“刚柔并济”,两个印象比较深的曾公的个人案例。一是国藩斗咸丰,咸丰20岁做皇帝,还是很想励精图治的,于是让大家给他提建议,但三分钟热度过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曾公却并没顺坡下驴,而是写了一道批判咸丰个人的奏折而且当着满朝文武当场背了出来。结果可想而知,被咸丰连骂十几声“狂悖”,还要定罪,幸亏有大臣出班跪求,才免遭惩罚,但却让咸丰从此对他抱有很大的成见,导致多年后曾公带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得不到咸丰的支持,甚至让他回家丁忧。“刚柔相济,刚其实是目的,柔其实是手段。在实践行动中,柔的手段比刚的手段更为可取。”女性管理者,刚会被认定为“铁娘子”,柔可能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被认定为“没有原则”,刚与柔有时很难拿捏与平衡。二是“宽一与干爹”,讲的是干爹因为个人的事去找做大官的儿子帮忙,曾公只字不提,就是各种好招待,在了解干爹占理后,才用一把扇子很隐晦的去帮助他。成年后,特别是有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职务,都会遇到这样的事,如何处理才不会有失偏颇、不会占用过多精力,只能总结为一句话:这是一门艺术。

识道篇讲的是“明强挺经”,更多讲的是刚的艺术与智慧,“刚”的哲学在于它是一种临事之刚,自胜之刚,克惰之刚。碰到事情别空发言论,要能挺起胸膛负责任,即是临事之刚,自胜与克惰之刚,我认为可以理解为自律的韧性。

做事往往只着眼于眼前的问题与矛盾,深陷其中,曾公的做法会给我们启示。曾国藩帅湘军与太平军鏖战10余年,之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能够有着眼于全局的战略眼光,他不轻易的被对手所惑,在整个晚清与太平天国的作战阶段,可以说只有曾国藩做到不为对手所惑,坚持稳扎稳打、压缩太平军生存空间的战略决策。因而他从来不会被太平军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计策所迷惑,也不会被暂时的困难说动摇,而其清军将领则跟在太平军的后面疲于奔命,终究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成了那场时代大竞争中的失败者。无论哪个行业,获取暴利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实体经济需要扎扎实实的做,实行精细化管理,从管理中要效益。

5.《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篇五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之后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能够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6.曾国藩传记读书笔记 篇六

立功、立德、立言,曾国藩全做到了!就立功而言,他从一介书生起家。创立湘军,统率群雄,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的命运,延续清王朝的生命六十余年;就立德而言,时时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每日日记以反省,且把日记交付同僚、子女阅读以监督几身,道德修养近乎纯粹;就立言而言,最为近代中国之大儒,对理学研究身体力行,造诣颇深!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族自强是支撑曾国藩在艰难困苦忠奋力挣挫的精神动力。

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反身而诚的认知传统使他从前人、从他人、从自身,学到智慧总结经验,应对复杂的时事和风云激荡的朝堂,至诚待天,忠恕对人,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使英雄为我所用,终成大业!

在湘军的建立过程中,把训和练完美集合,跟注重“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思想动员与宣传,树立了湘军不怕牺牲、勇于向前、忠君为民的思想体系,把一只团练队伍也就是今时今日所说的民兵组织,发展成为后来保家卫国抵抗太平天国运动的中流砥柱!

注重人才培养,左宗棠、李鸿章都是后清时期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任务,都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尤其是对左宗棠的以德报怨更是让后辈敬仰!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其弟曾国荃谎报战绩称洪秀全之子人称被焚烧致死,曾国藩深信不疑奏报朝廷,朝廷通令嘉奖。然而后来左宗棠发现洪秀全之子踪迹未通过曾国藩而直接上报朝廷,朝野震怒!

其时,左宗棠也不想活在其师曾国藩的光环下,因而有此一出,自此师徒不睦。然后来左宗棠出师西北,粮草军饷均需曾国藩筹集相助,左宗棠担心曾国藩会挟私报复担心粮草不及,然实非所料,曾国藩摒弃前嫌实心办公,以德报怨,左宗棠终于承认自己的过错承认自己确实不如其师!

7.《曾国藩家书·理财篇》读书笔记 篇七

禀父母·教弟以和睦为第一

其所以怨男者有故。丁酉在家教弟,威克厥爱,甲可怨一矣。云亥在家,未尝教弟一字,可怨二教矣。临进京不肯带六弟,可怨三矣。不为弟择外专,仅延丹阁叔教之,拂厥本意,可怨四矣。明知两弟不厄家居,而屡次信回,劝弟寂守家塾,可怨五矣。

【笔记】自我批评得很真诚!

谕纪泽·宜教家人勤劳持家

字谕纪泽儿,胡二等来,接尔安禀;字画尚未长进,尔今年十八岁,齿已渐长,而学业未其益,陈岱云姻伯之子,号吉生者,今年入学,学院批其诗冠通场,渠系戊戌二月所生,比尔仅长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清贫,遂尔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余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酣豢佚乐,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古人云:“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吾忧尔之过于佚也。

【笔记】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担心,“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说的太对了,之所以年轻的时候不能太安逸就是因为太安逸就会产生淫心,生出祸事。

致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

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明,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检拾,以为儿侄之榜样,一代疏懒,二代淫佚,则必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渐矣,四弟九弟较勤,六弟季弟较懒;以后勤者愈勤,懒者痛改,莫使子侄学得怠情样子,至要至要!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笔记】“一代疏懒,二代淫佚,则必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渐矣”所谓享受生活永远都不是停止勤劳的借口,即便自己不出事,在子孙辈也会出事。

致四弟·得两弟为帮手

纪泽看汉书,须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亦须看二十页。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页,明日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而不能毕一部。如煮饭然,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热,须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甲五经书已读毕否?须速点速读,不必一一求熟,恐因求熟之一字,而终身未能读完经书。吾乡子弟,未读完经书者甚多,此后当力戒之。

【笔记】曾教导儿子的读书方法,暗合朱子的“大火猛煮,小火慢熬”理论。

禀父母·在京事事节俭

家中诸务浩繁,四弟可一人经理;九弟季弟,必须读书,万不可耽搁他,九弟季弟亦万不可懒散自弃,去年江西之行,已不免为人所窃笑,以后切不可轻举妄动,只要天不管,地不管,伏案用功而已,在京时时想望者,只望诸弟中有一发愤自立之人,虽不得科名,亦是男的大帮手,万望家中勿以琐事耽搁九弟季弟;亦望两弟鉴我苦心,结实用功也,【笔记】作为兄长的拳拳之心,都在字里行间。

致诸弟·述接济亲戚族人之故

史尝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阀东南,未有常全而不阙者,剥也者,复之机也,君子以为可喜也!也者(左女右后),之渐也,君子以为可危也!是故既吉矣川!由吝以趋于凶,既凶矣,则由悔以趋于吉,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平?

今吾家椿萱重庆,兄弟无故,京师无比美者,亦可谓至万全者矣。故兄但求缺陷,名所居曰求阙斋,盖求缺于他事,而求全于堂上,此则区区之至愿也,家中旧债:不能悉清,堂上衣服,不能多办,诸弟所需,不能一给,亦求缺陷之义也,内人不明此义,而时时欲置办衣物,兄亦时时教之,今幸未全备;待其全时,则吝与凶随之矣,此最可畏者也!贤弟夫媳诉怨于房闼之间,上是缺陷,吾弟当思所以弥其缺,而不可尽给其求,盖尽给则渐几于全矣。吾弟聪明绝人,将来见道有得,必且韪余之言也。

8.曾国藩传_读书笔记 篇八

读书内容:《曾国藩家书》(曾国藩著)花一天时间一气读完《曾国藩家书》,虽有囫囵吞枣之嫌,但枣味多少稍存齿间,尤其是曾国藩多次反复强调的一些观点,印象尤深,略作整理以求回味自勉。其一:家和万事兴。曾国藩素仰其祖父“积德累仁,救难济急”之风。对于族人亲友,尽其所能施以援手。他感念叔伯舅姑之恩德,因他们的困窘而不忍,故推爱有加,接济偿债,急人所难,济人水火,对他来说都是常事,也是分内之事。并且告诫诸弟,对于“宗族姻党,无论他与我家有隙无隙,在弟辈只宜一概爱之敬之”,“古来无与宗族乡党为仇之圣贤,弟辈万不可专责他人”。知恩图报,饮水溯源,以德报怨,孝悌友爱,正是这些品质维系了家族之和谐,家和,则万事兴。因为曾国藩认为,祖上累积的福报大多落在他一人头上,实在受之有愧,侵占了族人们的福报,所以尽自己所能,雨露均沾,多回报一些给其他家人,不致于折福损德。反观很多得志便张狂、六亲不认的,往往最后的下场就是众叛亲离。其二:管好家里人。曾国藩虽然家族观念很重,爱惜族人,但也对他们约束有加。有一次,曾国藩听说父亲去省城、县城替人说事求情,特意给叔父写信,让他劝告父亲不可干预公事,说地方官虽然碍于情面,表面上敷衍你,其实最烦此类说情干预,“凡乡绅管公事,地方官无不衔恨”,所以“望劝父亲总不到县,总不管事”,“无论有理无理,苟非己事,皆不宜与闻”,“家中一切,有关系衙门者,以不与闻为妙”。想到我们现在,很多官员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执法者往往要铁面无私、秉公办事真的很难,有的案子刚有些眉目,甚至才一进场,就有各种方方面面的关系纷至沓来,某某长的亲戚、同学甚至同乡,或者亲戚的亲戚,关系网笼罩四方,这活儿也就别想干了。还有一次,他听说家里人打算募捐以弥补地方官的亏空,要求家人“万不可出力”,“此事若各绅有意,吾家不必拦阻;若吾家倡议,万万不可”。因为官员亏空,多数是书吏“上则吃官,下则吃民”,中饱私囊,人民是无辜的,所以捐银弥亏这种事,不宜操之太急,必须人人自愿,如果强行摊派,就是把好事做成了坏事,反而被那些书吏拿做把柄,不得不防。这就是曾国藩谨慎之处,做人做事不图眼前虚名,能看到长远或成的隐患,深知家人“当藏身匿迹,不可稍露圭角于外”,低调行事,方不给自己埋下祸端。此外,在给他父亲的信里,他也希望约束族亲不仗势凌人,“本家有事,情愿吃亏,万不可与人诉讼”。吃亏就是占便宜。这才是维系家族长久昌盛的根本。古今多少官员,自身或是能保清白,却是从家眷处产生了缝隙,而被“苍蝇”叮上,最终祸殃延己。在选择媳妇方面,曾国藩同样谨慎。有人给他说了一家姓常的人家的女儿,估摸着是富贵人家,他却不愿。因为那听说那常家人喜欢“恃父势作威福,衣服鲜明,仆从煊赫,恐其家女子有宦家骄奢习气,乱我家规,诱我子弟好奢耳。”他理想的媳妇,只需“在乡间选一耕读人家之女”就好,足见他的观念并不同于一般门当户对,却是希望朴素寻常,知书达理就好。后来有了媳妇,他告诫儿子,让媳妇要下厨、纺织,不能因为出身富贵人家就不做家务,还要求媳妇女儿每年各给他做一双鞋及织布做成衣袜,考核女眷是否勤劳。在他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期间,他的弟弟曾国荃也是主要将领之一,能征善战,家里族人也有不少投奔到他营里效劳,对于这种情况,曾国藩写信告诉弟弟,能照顾族人是好事,但不要“冗员浮杂”,确实不能发挥作用的族人,或者拿钱让他们回老家去,或者在营外单独安置,不让军中有“惰慢喧杂之象”。这些细节之处,可以看出曾国藩治家之有情有严,正是出于这些约束,所以他可以平步青云,而无后院起火之忧。其三:为人多惶恐。曾国藩在家书里,多次提及一种惶恐的心态。这种惶恐或存于戚族之间。比如“诸戚族家皆穷,而我家尚好”,他认为老天可以让他今天处于“丰亨”的境地,也可能明天让他处于诸戚族家的境地。所以认为处于顺境的时候,很惶恐地觉得老天待他太好了,“兢兢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所以要用自己的“余”补别人的不足,就算以后处于逆境,也会很惶恐的觉得老天待他很好,那种好不一定是真的很好,而是相比于比他更不足的人,也要感念天恩,“亦兢兢焉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啬者,而我固已厚矣”,所以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不是像有的人,愿人穷不愿人富,看见别人比自己优渥一些,便羡慕嫉妒恨。这种惶恐或存于兄弟之间。比如他在家书里多次教导几个幼弟,弟弟们就不乐意了,回信说他的书信让长辈看了“疑弟辈粗俗庸碌,使弟辈无地自容”,他看了也是“不觉汗下”。这便像是在家人面前树立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让家人有所对比,给后来人造成较大压力。而对于这点,曾国藩的看法是:“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孝;若使族党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悌”,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认为如果在父母族党中有贤愚之分,那就是自己平时有讨好的意思,用了心计,使自己得到好名声,而让兄弟得到坏名声,以后定会在兄弟间产生嫌隙。所以要互相体谅,“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一家人互为一个整体,共同进步,才能永葆和睦家风。这种惶恐或存于同僚之中。比如他认为自己升迁太快,“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予之德薄才劣,何以堪此?”甚至一列京官中唯独他有重庆(祖父母、父母均健在)之喜,也让他不胜惶恐。曾国藩熟读《易经》,深知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的道理,明白这世上“未有常全而不缺者”,唯恐自己福泽太厚,不知祸患何处,所以平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求缺陷,名所居曰‘求阙斋’,盖求缺于他事而求全于堂上”,基于这种观念,他认为家中的旧债不宜悉清,堂上衣服不能多办,甚至诸弟所需求的事物不能一一满足,也是求一种缺陷的平衡。曾国藩毕生追求的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认为“借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想到我们现在教养孩子,予取予求,恨不得天上月亮也给摘下来做玩具,如今想来,也怕是折了孩子的福分罢。由是想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倘若只有一半失意,则已算是上天眷顾了,凡事皆有定数,不可奢求太多。这样一想,什么孩子考差了、股票亏了、偶有小感冒、家里小争执什么的,都不算什么了,此处有缺憾才能有其他大圆满,心里求得平衡了,方可知足常乐。至于学业之道,昨天已有赘述,余不一一。纵观曾国藩之家书历历,其实多是琐碎小事,但就是这些琐碎细节之处,显出其博爱之气度,慎度之言行,勤俭之态度,严谨之作风,他并没有要求弟、子拼死读书、考取功名,但在他的教导下,几个幼弟从年少轻狂的官家子弟,成长为纵横一方的大将、重臣,两个儿子一则成为“学贯中西”之外交家,一则成为少年得志的数学家,成就都是不凡,而他本人,也被人誉为“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实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可见:细节决定成败,情怀成就大人。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但曾国藩家书里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细读,深思,笃行。

9.读书笔记 鲁迅传 篇九

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一提起这些词语,大家可能会想到鲁迅先生,是的,今天我就为鲁迅写一篇传记,为大家呈现一个全面的鲁迅先生。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主要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

童年时期,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珍藏着。青年时期,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师爷,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鲁迅的弃医从文是我最感兴趣也是我最钦佩的一个举动。在留学期间,他本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95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

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同时,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其实,我觉得,在日本的留学使得鲁迅先生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理智,这是鲁迅先生人生的一大转折,这也使得他的人生实现了从平庸项伟大的过渡,成就了他后来辉煌的一生。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巅峰,毛泽东同志曾经评价鲁迅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191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大胆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曾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爱心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鲁迅先生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 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鲁迅先生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察觉到平时察觉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可以说鲁迅的小说不仅是小说,也是诗,它以平凡的社会生活为题材,整体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先生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 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充分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

最充分体现鲁迅先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6部杂文集。在这16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 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10.曾国藩全集读书笔记 篇十

“悔”“敬”“勤”“仁”是曾古人的为人宗旨,静思其中没有一项我能做的到位,特别败在一个“悔”之中。心中积郁甚多如石头般一层又一层压着我,很想大声哭泣只是欲哭无泪,泪已流干心已碎成片。纵是心中一片愤然如火烧般揪心面上还是一片平静。人以镜而正冠看到自己的短处。

“悔”字当头:自不量力,投机取巧,冲动莽撞,不慎言,不居敬,不明强,不自信,不立达,不豁达,不勤劳,没耐性,固执,敏感,骄傲,没有一技之长。

这些都是我的毛病,以些种种致使我现在一事无成,梦想离我如此遥远,“青春有梦,勇敢去追”光“勇”字一味蛮干是没有用的,还有识。御去吧,该放下的就该放弃,沙子终究是沙子——曾经宝石和沙子放在我的面前,我选择了沙子因为它的朴实无华,我也是一个质朴的人。我太怕失去它了抓的越紧它流的越快,我忽略了它的本性,放手吧,放手后我拥有全世界,包括我所遗弃的宝石。

上一篇:工作考核会议纪要下一篇:政协委员名单职务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